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课堂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183-02

计量经济学诞生近50年后进入了中国,不但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变革,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计量方法的准确运用成为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必备的技能之一。然而,由于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准确把握计量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导致论文写作过程中模型应用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使硕士研究生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短时间内有效跨过理论学习和应用之间的鸿沟,一直是困扰计量经济学教学者的难题。

当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对本科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出了充分的尝试,但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实践仍显不足。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采用调查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了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以期能够为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硕士研究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优势和劣势

笔者对所在学校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9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硕士研究生学习计量经济学所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具有清晰地认识,使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具针对性。

1.本科背景的差异增加了课程设计的难度。一些研究生所学专业与本科专业不同,还有一些学生的本科专业属于理工科。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计量经济学,而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从未接触过计量经济学。在笔者所进行的调查中,23.04%的学生选择了与本科不相同的专业,有47%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计量经济学。本科背景的差异导致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不同,增加了课程设计的难度。

2.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认识。在全部调查样本中,认为计量经济学对做学术研究重要的比例达92.41%,导师向学生强调过学习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比例达78.75%。因此,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研究生对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必要性具有更强的认知,学习动机更加强烈。

3.扎实的数学基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计量理论。硕士研究生大多经过了研究生考试的洗礼,对于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储备较好。调查问卷中近60%的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并不是理解计量方法过程中的关键性阻碍。硕士研究生所具备的扎实数学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计量理论,为计量理论的深入讲解提供了可行性。

二、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堂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出教学改革建议,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三个问题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具体问题和选项如下表所示。

对于第一个问题,三个选择的分布比例分别为86.38%、4.90%和8.72%,因此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依然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主要是由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计量经济学是交叉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仅依靠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自学无法达到准确理解的目标。

对于第二个问题,四个选项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1.38%、48.78%、14.36%和29.27%。计量理论依然是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理论的推导并不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更关心计量理论所体现的思想,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应避免陷入单纯理论推导的境地,重点应在计量理论所体现的现实含义上。计量软件的操作在重要性的排名中居于第二位,主要原因在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以应用为目标,熟练的软件操作则是应用的前提。计量案例在重要性的排名上处于最后一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不重要,当我们转向第三个问题时,发现对案例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上,因此结合学生专业背景,采用恰当的案例是调动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

1.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为引导,强化计量经济学学习的目的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问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强烈的兴趣。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寻找与学生专业相符合的恰当案例,并提出与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比如,案例中应该建立怎样的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中的参数如何获得,参数的可靠程度是怎样的,所建立模型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模型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相关的计量知识点,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为引导会增加学生学习计量方法的目的性,加深计量方法在其专业方向中应用的直观感受。

2.以计量理论所体现的思想为支撑,掌握计量方法的基本分析脉络。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参数估计、估计量的性质以及假设检验三个部分。在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中参数估计方法主要涉及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估计量的性质主要涉及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和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性质,假设检验主要涉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模型整体显著性检验,对这些理论理解的透彻与否直接决定了能否自如地把握和运用形式更加复杂的计量模型,因此,适当的理论推导是必要的。同时,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硕士研究生具有更好的数学知识储备,对推导中所遇到的技术难点更容易理解和突破,但需要注意的是,计量理论的讲授应避免为推导而推导,重点应在于深入讲解每个理论的现实含义。

3.以实验结果的解读为主线,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恰当、准确地应用计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真正的目标,这就要求将计量理论与实际的软件操作相结合,对模型的各种输出结果进行解读,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计量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与理论同步开展计量软件的实验课程是不可少的内容。在提出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计量理论进行推导后,需要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给出案例的计量结果展示,涉及计量软件的介绍、数据的查找、解读基本计量模型的结果、检验基本模型存在的问题等,对基本模型加以改进直至找到理想的模型、采用理想的模型进行预测和结构性分析等内容。实验结果的解读能够真真切切地提升学生的计量建模能力。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养模式,功能定位,价值管理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其核心内容就是强化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导向原则。通过改进招生办法,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和完善导师负责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等措施,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硕士研究生而言,培养机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调整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许多方面。因此,一方面需要逐步渐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系统的理论指导。

数量经济学(Quantitative Economics)是我国率先提出的一门年轻的学科,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1978年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克莱因教授为首的美国经济学家七人代表团应中国社科院之邀在颐和园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继此,1979年3月30日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正式成立,数量经济学也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数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经济学科。它包括经济分析中所涉及的传统计量经济学、优化理论、投入产出、技术经济学等所有涉及数量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国内的数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国外目前已逐渐认同了国内这一专业的提法,一般理解为广义的计量经济学。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在于培养某个方向或领域的专才(高级专门人才)、而非通才,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最为擅长的方向上对社会有所贡献。由于人和人才标准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人才类型及其培养无法一概而论,只能是基于主要特征进行的类别归属划分和培养目标界定。【1】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改革目标,应用系统科学的一般概念和高教管理的价值原理,就财经院校高级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和实现机制,给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递次探讨。

一、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特点、现状和趋势分析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业性、前沿性和研究性。【2】其中,专业的划分主要与学科有关。无论是由单一学科支撑的专业还是由若干相近学科支撑的专业,围绕这些学科特有的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相应技能组织系统的教学与研究,理应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相对稳定的内容。

数量经济学在本世纪伊始便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发展局面。目前,国内的数量经济学整体水平正处于快速提高的过程当中。重要原因是多数经济学家对于数量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促进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与此同时,国际上数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比较灵活、研究和教学相当规范、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结合紧密,数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起到了对经济学整体发展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

数量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数学在所有科学中的地位,其基本特征就是通过经济分析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从而为其他经济学科的深化提供了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数量经济学又是经济学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其学科的发展定位就是在理论上揭示经济数量关系变化的规律性,在方法论上为经济研究和经济工作提供经济数量分析的方法,在应用上为改进经济计划和经济管理服务。数量经济学虽有它自己的基本原理、原则及其具体运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它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在应用中,完善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和决策,是发展这门学科的宗旨。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数量经济学与数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系统科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数学为数量经济学提供数量分析的一般方法,而数量经济学向数学提出如何适应经济问题特殊需要的课题,给数学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社会经济统计学用统计方法来反映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经济学则在此基础上用模型方法对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除其他核算(如计划会计、业务等)外,统计资料是数量经济学的基本资料来源,数量经济学的发展以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为条件,同时又不断促进统计指标统计分类、统计方法,以至统计理论的改进、革新和发展;系统科学给数量经济学提供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的系统分析方法,而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又丰富了系统科学的内容,为系统科学的发展扩大了基础。此外,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在内容上有相互交叉、重叠的部分,但两者研究的范围和侧重面不同。后者只研究生产力方面的数量关系问题,前者还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数量关系问题;后者是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微观问题,前者是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宏观问题的研究。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8)的排名,目前国内设置数量经济学专业及其综合实力排名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设置数量经济学专业的高校主要有国家和地方两级的综合类、财经类和理工类等三类高等院校。其中,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逐渐成为国内数量经济学专业、尤其是研究生人才教育的领先机构。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还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应用和重方法、轻能力等问题。另据调查,我国目前以金融领域为代表的高层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现状也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3】。具体地,主要体现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

(1)各层次人才间的差异性还不明显,培养规格还需明确界定。

(2)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相对薄弱。

(3)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比重还不尽合理。

(4)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重视不够。

第二、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均不合理,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较大。同时,学生对其评价也最低,给出"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答案的比重最高。

(2)不同层次专业课程设置的相互衔接和递进不明显,简单重复的较多。且在教学内容、深浅程度方面与本科体现不出差异,导致硕士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尤为突出,也为进一步接受博士生教育造成一定困难。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能有机结合,缺乏实践环节。

(4)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第三、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1)近60%学生认为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效果一般。

(2)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应试教育模式也很难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师资队伍结构方面:

(1)授课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但教师可支配的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教学管理水平差,教学效果有所下降,部分教师因为工作量过重而无暇精心指导学生,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2)由于新引进的教师较多,良好的梯队尚未有效形成。

(3)教学内容的更新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师创造国内外实务和理论交流的机会和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的当务之急。

与综合类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功能定位不同,财经院校多是以应用性学科为主的院校,其培养主要目标是高级应用型财经类人才。从上述关于数量经济学学科内容和性质的介绍表明,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关键难点就是其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造诣。其中,从普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要素。总之,积极推进数量经济学在内的财经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改革,必须基于我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实际情况。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教育资源,也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途径。

二、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理论

按照高等教育学的一般规律,研究生培养也同样是分层次和类型的。同时,研究生教育的上述基本特点中,专业性是随着学科在特定方向上的拓宽和应用,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的。而前沿性则是相对于基础而育,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至于研究型,因专业前沿属试探研究性领域,仅仅靠知识的传授和吸纳显然无法进入,必须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才能有所作为。因而,以各种方式参加生产新知识的科研过程,是研究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而言,其社会科学学科的一般属性决定了其人才的质量是整个教育的核心,而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标志。【4】

综合分析财经类院校硕士研究生现有的一般和典型的培养模式,针对财经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以下我们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理论,提出了两种不同内涵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的财经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别地,对于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提出了在完成必要的基本理论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经验概括为理论的能力的培养模式。

事实上,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理念,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和基础规范,就是培养功能的目标定位。这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而教育的社会效用的高低,则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从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在现有的功能系统简单静态分析理论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阶段性动态功能强度分析。综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和实现机制问题的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5】【6】,我们提出了如下的价值工程功能定位系统理论。其中,采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图示方法概括性表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功能定位系统动态性和能动性理论见图1、图2和图3。

总之,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的前提,应是其培养功能定位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而其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基于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内在属性的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

三、结论

本文针对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讨论,依其自身逻辑关系,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系统性观点:

第一、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

第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教育资源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途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功能的两个核心要素。

上述结论,也可以作为关于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的一般性借鉴和具体化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8,№.3

2、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8

3、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调查,毛洪涛,《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0期

4、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6,№.8

5、赵耀文,价值工程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基于高校财经类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研究,《价值工程》,2008,№.4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其管理类硕士专业中设置了项目管理培养方向。首先分析了管理类硕士专业三个学科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接着以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数据分析了该方向实际培养情况。结果显示,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结论是,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学科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学科建设; 硕士教育。

0 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和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迅速发展,项目管理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专业学科和专门职业,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学科。以专业学位为例,2003 年我国率先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内设立项目管理领域,该年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由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试办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该学位也成为国内最早的以 “项目管理”为专业名称的研究生学位教育[1]。自 2005 年以来,项目管理领域实考和录取人数连续多年位列所有 40 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第一,目前已成为招生人数仅次于 MBA的专业硕士。截止到 2010 年,全国共有 161 所院校获批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每年的报考人数不断上升[2]。然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的办学势头虽然良好,项目管理作为普通二级学科的教育却还没有在高校中普及起来,一些学校虽早已开设了项目管理的硕士培养方向,但并没有单独开设该专业,而是在其他管理类的专业中进行培养。本文分析的即是全日制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现状。

1 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

1. 1 项目管理方向开设概况。

为了解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对 2011 年全国管理学中三个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 硕士生招生简章进行了检索分析。结果显示共有 116 所院校至少在上述三个学科之一中设立了项目管理及相关培养方向。相关方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其中设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的有 71 所,设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的有 68所,设在企业管理专业下的有 8 所。这 116 所学校包含 211 院校 49 所 ( 其中 985 院校 20 所) ,211 院校所占比例为 42. 2% 。在学校分类上,理工类 57 所、综合类 34 所、财经类 13 所、农林类 7 所、民族类 2 所、师范类 1 所,可见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在管理学科内设置了项目管理相关培养方向。

根据数据统计,理工科院校是拥有项目管理方向最多的院校,其次是综合类院校,财经类和其他类型院校加总只占 20%左右。由于理工科类院校在理工科上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理工类基础学科作为技术支撑,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层面; 加之理工类院校多和工程类企业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能为教育中的实践部分提供较多的机会,在培养项目管理人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此类院校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局限,项目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计划、决策的分析方法,也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和原理,理工科院校由于其侧重点在于具体的技术方法,可能对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将不利于培养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

进一步分析开设项目管理方向院校的地域特征,项目管理方向在我国各个地域的高校都有分布,但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数量最多的是华东 ( 30 所) 以及华北 ( 29 所) ,首先这两个地区本身拥有较为庞大的高校数量,除此之外,华东的上海和华北的北京、天津等地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且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日益高涨,基本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接下来是华中( 15 所) 、西南 ( 14 所) 、西北 ( 13 所) 和东北( 10 所) 等地,分布最少的是华南 ( 5 所) 。

1. 2 项目管理方向开设详情。

从设置项目管理类方向的学科专业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共有 71 所,其中 211 院校 24 所 ( 含 985 院校 10所) 。从该专业设置的学院类型来看,共有 45 所院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设在经济管理学院( 或称商学院) 中的,占总数的 63. 4%,其余专业则分布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有 16 所位于华东,14 所位于华北,12 所位于华中,12 所位于西南,10所位于西北,5 所位于东北以及 2 所位于华南。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设项目管理的院校共有 68 所,其中 211 院校 28 所 ( 含 985 院校 10所) 。除 1 所学校的该专业位于统计与数学学院以外,其余全部位于经济管理学院 ( 或称商学院) 。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华东有 21 所,华北有 17 所,华中有 9 所,东北有 8 所,西北有 5所,西南和华南各有 4 所。

企业管理专业下的项目管理类方向因为只有8 所学校,本文不作重点分析。

从所在学校的类型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理工类院校 40 所,综合类院校 20 所,军事类院校 3所,财经类院校 2 所,农林类院校 2 所,师范类和民族类院校各 1 所;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 33 所理工类院校,20 所综合类院校,10 所财经类院校,农林类院校 4 所和民族类院校 1 所。

可见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在地域分布和院校类型分布上趋同,首先该专业在华东和华北的院校当中分布最多,另外理工类院校是开设该专业最多的院校,但在财经类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院校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大。

为进一步分析该方向所具体涵盖和涉及的领域,笔者依据国际公认的项目管理学科九大知识体系的划分来分析该问题。在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 第4 版) 》中,将项目管理划分为 9 个知识领域,即: 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1]。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断渗透,项目信息化管理也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模块; 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其作为一大类别; 另外将技术经济中的评价管理和研发管理也纳入该分类,通过考察各个院校项目管理相关方向的名称,将各个方向在 13 个主要模块中进行归类,从而得出该方向在 13 个领域的覆盖情况。其中由于名为 “项目管理”的方向范围过大,难以判断具体所属领域,因此在统计中将其剔除,只考虑其他具体方向。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统计到的数据来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的大部分领域都有覆盖,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开设的院校最多,占到了全部的 30%,并且其中三分之一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位于土木工程等工科类学院; 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偏向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这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 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情况。

2. 1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数量分析。

由上文可知,我国有很多高校都在管理学的三个学科专业中开设了项目管理相关方向。但是关于这些项目管理相关方向在高校中的实际培养情况,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考察。本文通过检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统计各学校具体专业在近年实际产出关于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毕业论文情况。由于 2011 年的论文尚未完全被数据库收录,因此主要对 2008 ~ 2010 年的论文进行考察和分析。

首先分别对 71 所高校和 68 所高校 2008 ~2010 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关于项目管理的硕士论文进行了搜集,主要做法是查询 2008 ~ 2010 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 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所撰写且关键词中含有 “项目”的论文。结果总共搜集到相关论文 104 篇,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出 77 篇,共来自 14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重庆大学产出论文 21 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共产出 27 篇,来自 10 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化工大学产出 8 篇。其分布如表 2 所示。

可见在管理类专业中设有项目管理方向的学校里,实际产出相关领域论文的学校还相对较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只占到 18. 2%,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占到 14. 7%。从每所学校产出论文的数量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学校在三年内产出论文的数量小于等于 5 篇,只有极个别的学校在 6 篇以上。首先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有个别研招单位的硕士论文可能未纳入中国硕士论文库,另外可能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没能通过该种查询方式搜寻出来。但依然可以由此看出,虽然有许多学校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却并没有严格地在该方向上进行培养,导致拥有硕士论文的学校数量远少于开设了该方向的学校数量。

2. 2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方向分析。

为考察各个学校所产出的论文方向和培养方向的相符合程度,对 104 篇文章所在学校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分析,首先剔除了方向名为 “项目管理”的学校所产出的论文,只考察剩余 60 篇文章的情况。通过观察每篇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对其和方向名称的相符程度进行评估,将每篇文章的方向切合度分为五档,分别为完全相符、基本相符、部分相符、基本不相符以及不相符。统计结果如表 3 所示。可见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和方向相符,只有极少数的文章偏离了开设的方向。总体来说,项目管理方向开设的切合度还比较高,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大部分能按照其培养方向进行培养,实际培养方向偏离初始方向的情况不多见。

 

为更好地考察管理类专业下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各个领域的实际分布情况,依据前面的统计方式,对 60 篇论文在各个领域的分布同样进行统计,如表 4 所示。可见在两大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硕士论文覆盖了约 50%的项目管理领域,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都有涉及,且侧重于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所覆盖的领域和所开设的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各院校在培养项目管理方向人才的过程中基本遵循了初始的方向;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领域上的分布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类似,且各领域的分布较为均匀,但在该方向的设置上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占了几乎全部的比例,然而实际产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3 结语。

基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得出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详情。第一,全国共有116 所院校至少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三个学科之一设立了项目管理及其相关培养方向,其中有 57%的项目管理方向位于理工类院校,34%位于综合类院校,剩下的则位于其他类型院校,可见项目管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高校理工科背景而开设; 在地域分布上,华东和华北的院校占了绝大多数,具有50. 8% 的比例。第二,从具体研究的项目管理领域上看,在项目管理的几大领域中都有涉及,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则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第三,从硕士论文的产出情况可以看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8 ~ 2010 年产出关于项目管理专业的论文 77 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27 篇,论文的数量远低于应有的数量,可见该方向的实际培养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可能某些院校存在着有关生源不足或者是方向虚设的情况。第四,在各校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论文中,论文的主题和方向的切合度总体上还比较高,大多数论文没有偏离原先的培养方向,说明实际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能较好地沿着该方向进行培养。第五,从硕士论文研究的领域来看,该方向的研究领域覆盖了约 50%的项目管理领域,但还有一些领域鲜有涉及。

可见,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领域在实际开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该类院校虽具备较好的工科背景和技术支撑,但是经济管理的理念可能难以渗透,在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人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其次,该方向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实际培养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说明该方向的建设力度还不够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投入和加强; 再次,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研究的全面展开; 最后,该方向的建设在项目管理领域的覆盖面上还有待提高,在某些特定领域上的涉及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法杰,邓修权,王际坤 .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研 究 [J]。 管 理 工 程 学 报,2005,19 ( Z1 ) :182-187.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培养模式;学术型;实务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结构中处于较高层次,主要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我国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积极探索和改革,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培育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会计高级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认清培养现状,创新培养模式,适应发展需求,提升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之中。在学制方面,依据会计学专业特点实行弹性学制,逐渐淘汰单一固定的学制,除此之外,还实行了“直博”和“硕博连读"等形式;在入学形式方面,自1985年开始实施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制度,打破了原有单一的研究生招生渠道,使更多的人可以接受会计学高等教育;在培养类型方面,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类型被打破。

目前,我国在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上形成了两种学位类型:一种是会计学学术性学位,一种是会计学硕士专业学位(MPAcc)。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来看,我国对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大大下降,而对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为了应对期间的高等教育断层,解决我国会计专业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的短缺问题,我国一直把培养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其中大部分毕业后都进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是,近年来随着博士研究生的扩招及高校师资队伍的相对饱和,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可能性很小,更多的硕士生走向了会计实务界,从事应用性会计工作。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监管的日趋完善,我国对实务型会计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从而对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有所增加。由于培养模式的改进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与社会期望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以反思和改革,以实现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会计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培养能够适应会计学术理论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从事教学工作和基础性、理论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博士阶段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较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入学形式。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应以连贯培养为主,将硕士生教育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中间阶段。在招生对象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生源以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往届本科毕业生和社会专业人才为辅;在入学考试方面,以培养学术研究人员、理论研究的创造者为标准,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考试形式及分数线;在题型设计方面,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同时强化对研究方法、推理、归纳等研究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选拔录取方面,主要考核报考学生的在校成绩、科研论文、申请论文、工作成果等,并且加大导师的决定权。

(三)培养方式。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为博士阶段的学习服务,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的培养体系。

1、课程设置。课程要以公共课为主,不必细分方向,可以在进入博士阶段之后再选择方向、补修相关的方向课程;课程总量上要控制,给学生留出时间来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学术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经济学以及数量分析的教育,以便为将来从事数理分析或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以适应会计理论研究的需要;课程设置要与科研训练和学术论文写作相结合,为博士阶段出创新研究成果提供支持。

2、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教授与学生之间充分沟通,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采取非全日制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教学所用教材最好采用反映理论前沿的系列原版教材,多让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掌握会计学理论前沿问题;成立导师组,共同指导学生,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及时指导学生所遇到的科研问题;安排学生在学习的适当阶段与博士生共同做课题、搞科研,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3、培养年限。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可适当缩短至两年,减少论文写作阶段所形成的空闲期,补充到博士培养阶段,更多地学习科研理论,提升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质量评价。对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可主要依据是否满足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来进行。考核指标要尽可能覆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方面,从而反映学生的学术潜质和科研素养;在优化标准化考试形式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采用文献笔记、读书报告、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式,真实衡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严把论文写作质量关,建立机制考核导师对学位论文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监控工作,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构思能力、研究组织能力、前沿把握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遵循“宽进严出”原则,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在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之前,必须接受严格的综合考试,将那些不具备培养潜力的淘汰出去,确保培养质量。

三、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会计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厚的业务知识,较强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会计、审计、财务等相关实务工作,满足会计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入学形式。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借鉴职业教育模式,做好招生对象、入学考试、题型设计、选拔录取等工作。在招生对象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但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应届本科毕业生一定时期内仍是生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入学考试方面,全国不划定统一的录取分数线,由招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分数线;在题型设计方面,减少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加重对阅读、逻辑分析、实际操作等个人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选拔录取方面,可成立专门的招生委员会,在考核在职人员的工作经验、业绩,或应届毕业生的在校成绩、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查学生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一旦通过,既准予录取。

(三)培养方式。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培养目标为根本,优化培养体系。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加大选修课的数量,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涯上的自我选择与就业的自我规划的选择机会;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增设必要的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课程及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设置突出“宽、多、新、实”特征,体现专业特色且兼顾多学科渗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互动式、定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习、社会调研等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提高学生专业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教学时尽量使用规范的系列教材,对于重点课程,最好使用国外先进的原版参考教材,保持与会计专业发展的同步;鼓励研究生成立学习小组,共同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安排学生在学习的适当阶段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部门等实地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年限。实务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差异及在岗在职攻读学位等特点,决定了培养年限不能一刀切,需要采取弹性设置。根据实际情况,以2~5年较为适宜,并适当减少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时间,补充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阶段。

(四)质量评价。对会计学实务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如何进行考核评价,可主要依据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来进行,弱化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活动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考核指标要尽可能覆盖反映学生素质、能力的各方面,全面反映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减少甚至取消标准化考试形式,尽可能多地采用案例分析、项目设计、工作实践等方法来考核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实衡量学生的工作能力;可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和发表科研论文,以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工作方案等形式考核;逐步构建广泛而全面的校外评估体系,保障考核体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有效的淘汰和激励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严厉处理,考核优异的学生要大加奖励,确保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曾小青,向玉章.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J].高校教育研究,2008.6.

[2]赵玲.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3]李明辉.对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财经类大学的专业构成

我们国家的财经类大学的主要学科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具体涉及到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的工商管理学。这里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并不是具体的专业,而是一级学科。我国几家主要的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都已经取得了这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意味着学校可以自主地设立此一级学科下的硕士专业,不需经教育部审批,只需到教育部备案,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在该学科的实力。

本科阶段理论经济学主要专业是经济学,还可以加上经济学基地班,其他的则很少。应用经济学则包括大量的专业: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国外称为公共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包括的本科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所以,将财经专业这么一划分,就可以清楚地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专业,而不会像有些高中毕业生说自己适合财经类专业那样笼统了,毕竟财经类专业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不同的侧重。

主要专业的就业分析

(1)经济学。因为该专业侧重理论的研究,所以在就业上显现出明显的劣势。除了北京大学的ccer的经济学双学位(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本科)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其他的院校此专业就业问题严重。因此如果你不打算读研究生,也不喜欢理论研究,单从就业的角度出发,不建议选择此专业。

(2)金融学-保险学金融专业一直都是各财经大学的门面专业,加之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就业前景乐观。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单位的占很大比例。如果你能力确实很强,进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也是有机会的。

(3)金融工程新专业。以2007届毕业生来看,就业中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优势,与金融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基本一致。

(4)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的知识很广却不专,虽然基本涉及了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的所有知识,但是没有独树一帜的东西。主要培养人待人处事的能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但是在招聘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无奈:综合素质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看出开的,而拿得出手的专业技能又不专业。新浪的报考专业的排名上,工商管理名列前五。就业率在90%左右,主要面向企业,岗位主要是管理、财务、营销。

(5)会计学-财务管理是现在热度最高的专业,是进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捷径。工作相当好找,并且薪水不低,工作环境好。如果你是一个男生并且学习说的过去,那么你根本不用为工作发愁,但是要进外资企业的话,还需要努力一把的。

(6)人力资源管理就业状况好。现在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当重视,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极大。但是现在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很难跳出人事劳资管理的圈子,所以在工作中你会发现自己就是一个算工资、算保险的人员,与理论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不小的差距。

(7)市场营销就业好但是不建议报考。现在学此专业的人在高考时被调配过来的居多。现在此专业的需求量大,是因为企业对营销的重视,而重视是因为现在的产品难卖、竞争激烈。所以做营销的工作压力大,工资由于有提成的存在很不稳定,况且此类工作门槛低,各种学历的人都争相从事。所以如果你没有对营销的特别偏爱,报考时建议回避此专业。

上面分析的专业,就业状况都不错,但是这是客观的。因为这些专业是财经大学的核心专业,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就业状况年年都很稳定,前景良好。但是财经大学的中文、英语、计算机、广告、公共管理类专业,就很尴尬,因为他们并不是财经大学的强势专业。因此在报考时要在正确的院校学习正确的专业,才能有以后更好的就业前景。

全国财经类大学巡礼

上海财经大学历史悠久,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1997年,同志亲笔题词:“面向新世纪,把上海财经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

学校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在全国财经院校中,学校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国家首批),也是首批设立社会科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7年,学校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

学校设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统计学系、应用数学系、外语系、体育教学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MBA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学校还设有财经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等20多个科研机构。

数字校园:3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3个部级基地;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本科专业。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建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部级社科研究基地,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含4个硕士专业学位),设有26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是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和“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国家“211工程”专项建设有“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截至目前,有66项教学成果获部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5门课程列为部级、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高校先进行列。

数字校园:12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62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4个硕士专业学位),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5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62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31个本科专业。

东北财经大学地处部级风景区――大连市星海公园西侧。

东北财经大学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个学科门类和全日制普通教育、非全日制普通教育两种办学形式。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个学科门类中,学校均具有教授职称评审权;在已设立的博士点中,学校均具有博士生导师遴选权。

东北财经大学下设研究生部、MBA学院、MPAcc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JM教育中心、财政税务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国际商学院、金广建设管理学院、金融学院、富虹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自学考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统计学院、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29个教学机构,此外,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设有一个独立学院――津桥商学院。

在学校工作中,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十年来,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在行政管理部门与事业单位,先后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的有数十人,走上市、厅级领导岗位的有数百人。在中央与各省(市)的财政、金融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均有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数字校园:59个硕士点(含自主设立16个)、35个博士点(含自主设立13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7个部级、省级重点学科。70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54个本科专业。

山东财政学院是由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学校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设14个二级学院,现有39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专业可选为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资格。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其中,财政学、企业管理为省级重点强化建设学科。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等六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学科结构。

学校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大力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依法治校”战略,积极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确立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被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和著名公司录用,大批学生考取名牌高校研究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在高考招生中,学校普通本科文、理录取分数线连年位居山东省高校前列。近几年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居山东省高校前列。

数字校园: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院,39个本科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现已成为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设有16个教学学院,44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资格。拥有企业管理学科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会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金融学、数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6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企业财务管理等10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8门课程为省级重点建设基础学科课程。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就业率高,二是就业去向好。每年都有优秀毕业生被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单位录用为国家公务员,部分优秀毕业生被录用为山东省各级政府公务员和被选拔为选调生,大批优秀毕业生被财税、金融、电力、电信、邮政等系统录用;各地大中型企业、知名企业也主动与学校建立联系,要求录用我校毕业生。学校的毕业生以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数字校园:16个教学学院,44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升级重点学科,10们省级精品课程,8们省级重点建设基础学科。

天津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一所以应用经济和工商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等七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最早设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硕士点和会计学、统计学博士点的院校之一,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可以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的院校,拥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学校现设有商学院、经济学院、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旅游系、体训部、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部等12个教学系部,并设有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房地产研究所、金融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数学经济研究中心、法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33个本科专业;统计学为天津市13个重中之重发展学科之一,金融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4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MBA)、会计硕士(MPAcc)、公共管理硕士(MPA)等专业硕士点,形成了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教育,以及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从业资格培训等在内完善的人才培养序列,是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税务硕士;课程设计;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96-03

引言

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税务硕士的培养在财税学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改革趋势,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单纯的科学硕士学位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端税务专业实践人才的需要[1];第二,随着财税学科博士培养规模的扩大,原来赋予科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在相当程度上被博士所取代。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总量既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专业硕士进而减少科学硕士的比重,成为财税学科研究生学位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2010年,税务硕士专业学位被正式纳入到新增专业硕士学位的招生计划中。改革的方向既已确定,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税务硕士培养的相关课程。最近两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问题,苏建(2010)通过对维也纳经济大学税法硕士项目的考察,详细介绍了该校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并总结了可借鉴的经验[2]。古建芹(2010)把税务专业硕士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层次,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并提出了具体的课程体系构想[3]。黄静和杨杨(2011)强调,为突出税务专业硕士的特点和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实践性、应用型和职业性[4]。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为教学实践部门所接受,本文的研究将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

一、税务硕士课程设置需要遵循的原则

1.税务硕士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端税务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需求主体主要有两类,一是属于政府机构的财税部门;二是属于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作为政府机构,对内需要那些深谙国家税收法规政策,能够对现有税源进行评估,有能力对本辖区未来税收收入做出合理预测的实践型人才;对外需要了解国际税收基本惯例,能够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人才。企业则需要那些了解企业经营过程,能够为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税收实务支持方面的人才。比如,企业在兼并重组时会遇到税收问题,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国际税收问题,企业在选择公司组织形式时会遇到税收问题,凡此种种。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安排达到为企业节约税收并尽可能地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经过良好技能训练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税收实务型人才的支持。但是当前财政税收专业培养的学生,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无法满足政府财税部门和企业对税务实践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对税务硕士的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满足政府和企业的现实需求,课程设置自然也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

2.税务硕士课程的设置应该符合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中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所得税和财产税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较小。流转税以商品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便于税务部门征收。相对而言,所得税和财产税则对税务部门的征管水平要求较高。目前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课征的形式,而且主要集中在对工薪所得的课税,由纳税人所在工作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这些安排在相当程度上简化了税收征管。财产税在中国的税制结构中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税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的税收体系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特征是:流转税在整个税制结构中的地位将下降,而所得税和财产税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将上升。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所得税和财产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而流转税则无法做到。在中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提高所得税和财产税在税制结构中的地位是一种必然选择。未来可以预见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是:(1)由分项课征向综合课征转变;(2)由单位代扣代缴向个人直接申报转变。在财产税方面,可以预见的变革是对私人房产在保有环节征税。税收制度的变化必将对税务硕士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税务硕士的培养要预见到这种变化,并针对即将发生的变化进行课程设计。这类课程在眼下看来可能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却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3.税务硕士的课程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在从事与税务相关的实践工作中,具体的实务操作固然重要,但运用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与税收实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管理学、法学和经济学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应该成为税务硕士全部知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在税务硕士的培养过程中,管理学和法学的基础知识尤其重要。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与税务相关的实践工作更多地是属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税务硕士来说,掌握管理学尤其是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国家税收制度在本质上属于法律范畴,了解税收的相关法律是税务硕士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总之,税务工作的实践中会遇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作支撑,就会发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情形,无法发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缺乏基本理论素养的学生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往往发展潜力不大,所以在税务硕士的课程设计中,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4.税务硕士要与财税科学硕士的课程设置有明显的区别。由于税务硕士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财税专业科学硕士脱胎而来,而且税务硕士培养刚刚起步,缺乏办学经验,这就使得税务硕士的课程设置很容易陷入以往科学硕士课程设置的思维定式。再者,近些年来由于科学硕士的培养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也在向“实践性”靠拢,“科学性”有所下降,从而陷入了既要保持“科学性”又想追求“实践性”的矛盾状态,成了一锅“夹生饭”。结果是科学硕士既没有体现较高的“科学性”,也没有在“实践性”方面取得突破。所以,如何在课程设置上将税务硕士与传统的科学硕士培养区分开来,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让财税专业的科学硕士回归其阳春白雪的本位,强调其科学研究的属性;另一方面,税务专业硕士则应专注于实践特色,注重解决实践问题。

二、中外税务硕士课程设计的比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办了税务专业硕士教育,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一些大学在专业硕士层次上设有税务学位的培养计划,其中比较著名的大学包括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国外大学对税务硕士的培养通常被纳入到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或法律等专业的范畴。这些专业尽管没有税务硕士的独立名称,但都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税收实务技能的培养。这些学位培养计划的大多数毕业生通常专注于一个具体的税收制度领域,比如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或者房地产税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分工比较细有关,同时也受到一国税收制度复杂程度的影响。税务硕士毕业以后的服务对象是个人、公司和政府,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有多种选择,可以为私人和公司进行财务方面的税收筹划、申报纳税等,也可以在政府部门从事税收检查,税收征收管理等工作。为适应这些工作的需要,大学在培养税务硕士时设置的主干课程一般包括:会计、审计、道德伦理、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分析、公司与个人税务筹划、税法、税收战略。那些想专攻具体类型税收实务知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附加的专题,比如所得税和财产税等课程。

中国税务硕士的培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合理的课程设计仍在探索中。为了规范各高校对税务硕士的培养,全国税务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1年出台了税务硕士课程设计的指导性方案。该方案规定,税务硕士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24学分,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专业实习4学分。学位课程包括:外语、中国经济问题、现代经济学(含宏、微观经济学)、税收理论与政策、中国税制专题、国际税收专题、税务管理专题、税务筹划专题。非学位课包括:税务稽查专题、高级税务会计、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纳税评估实务、税务实务、税收信息化、税务争议专题、公文写作、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法专题、战略管理、公共管理、数量分析方法等。

比较中国和国外大学税务硕士课程培养方案,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的特点:其一,重视实务操作,两种方案都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标。其二,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三,两种方案都认识到了法律知识在税务硕士培养中的重要性。两种课程体系的差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的立足点不同,国外大学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立足点通常是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或法律,以这些课程为基础,然后向税务专业知识领域延伸;国内出台的税务硕士课程设置是以税收实务和税收理论为基础,然后向财务会计、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领域扩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税收实务知识占绝大部分比重。第二,对知识结构点和面的处理方法不同,国外的课程设置是由面及点,即从主题课(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次级主题课(税收实务一般性知识)具体税种的专题课(所得税、房地产税或财产税);而国内目前设计的培养方案没有涉及到具体税种的课程安排,缺少由面及点的层次感。第三,课程的数量差异明显,国外大学的课程数量显然要小于国内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数量。第四,国外大学的课程设置很少安排经济学课程,而国内培养方案涉及到经济学的课程有三门,即中国经济问题、现代经济学和数量分析方法。第五,在国外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有道德和伦理学的课程安排,国内的培养计划中则没有类似的课程安排。

通过比较,我们看到两种课程设置体系代表了两种思维方式,但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很难说哪一种课程设计更具有优越性。两种方案的形成都受到如下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对税务硕士的需求水平。二是现行的税收制度,那些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国家,为税务硕士服务社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而那些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国家,社会对税务硕士的需求则受到制度性限制。毫无疑问,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代表的直接税,无论在征税方面还是在纳税方面都比间接税要复杂得多。随着中国税收制度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直接税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比重必将上升,而间接税所占的比重将随之下降,社会对某一税种的税收服务需求将增加,这将对税务硕士的课程设置施加影响。

三、中国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优化

依据前文提出的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四点原则,对比国外已有的经验,我们可以对目前国内的税务硕士课程设置做出如下评价:(1)目前的指导性方案基本体现了培养税务实践型人才的目标。在全部22门课程中,实务性质的课程有14门之多,比重高达近70%。而且还规定教学实践不少于6个月,其中在财政、税务部门、注册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涉税部门实习不少于3个月。(2)税务课程的设置虽然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对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把握不够。随着中国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以及环境税等各项税收制度改革的向前推进,财产评估和环境评估等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税务硕士的培养应该为即将到来的税收制度改革做好人才储备。(3)去除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环节,真正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有一年,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在实践中是很难做到的。(4)与财税科学硕士相比较,许多课程并无明显差别。根据我们的调查,国内高校在财税科学硕士的培养方案中,几乎都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税收理论与政策、中国税制、税收筹划、税务稽查、税务管理等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使得当下税务硕士培养与科学硕士培养的目标边界并不明晰,甚至与本科教学也很难拉开档次。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税务硕士发展的前途。

由于中国的税务硕士培养指导性方案刚刚出台,并未经过实践检验是否可行。在笔者看来,还是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1)课程数量可以做适当的合并精简,一些专业课程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有交叉重复。比如可以将税务管理、税务风险管理、税务争议专题合并为一门课,因为这三门课都属于税务管理的范畴;还可以将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税收信息化合并为一门课程,因为这三门课都属于税务稽查的范畴。(2)为适应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需要,可以考虑增加房地产评估或资产评估这类课程。(3)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对税务硕士道德的培养,税收伦理学也应该成为税务硕士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4)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强化案例教学,以此区别于科学硕士和本科生的培养。另外,要对科学硕士的课程进行重新规范,尽量减少其中的实务型课程,强化其学术精神的培养。(5)为完成课程教学计划,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第一种是延长学制期限,由二年改为二年半或三年;第二种是效法国外专业硕士培养,取消毕业论文环节;第三种适当缩短实践教学时间。

参考文献:

[1] 雷根强,童锦治,林文生.关于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展望[G]//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中国税收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1-4.

[2] 苏建.维也纳经济大学税法硕士项目对中国税务硕士教育的启示[G]//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中国税收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15-18.

[3] 古建芹.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G]//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中国税收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19-22.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经济学院、财经研究所、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数学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学习年限为四年。

三、招生专业见专业目录。

四、招生名额

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20名左右(含硕博连读生50人左右)。录取时将视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五、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者;

同等学力者须符合获得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修读过硕士生的主要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须于2013年10月31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通过者,考试成绩无效。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报名手续。

六、报名手续

1.报考流程: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网上支付报考费)下载并递交报考登记

5

表查询报名成功与否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资格审查(仅针对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复试、递交相关材料。

2.网上报名: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通过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yz.sufe.edu.cn/)在线报名。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递交报考材料:

报考者应于2014年1月15日前将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特快专递、挂号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上支付未成功的考生将报考费(250元)通过邮局汇款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按放弃报名处理。

4.资格审查:来我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请携带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②准考证、③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带研究生证原件;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于复试前来我校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届时请查看网站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七、考试与评价

1.初试:初试科目为外语、两门业务课。初试科目均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每门满分为100分,总分共300分。初试将于2014年3月中下旬进行,地点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安排,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复试:由招生院(系、所)自行组织,包含学术水平考查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考查以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同等学力报考者在复试过程中需加试: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及两门硕士学位专业课(笔试),其中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统考经济数学(运筹学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结论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考生应于复试前提交以下材料:

(1)两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的推荐书(由推荐人密封并签名);

(2)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部)证明;

(4)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含正反面);

6

(5)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它研究成果证明;

(7)其他获奖证明或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的材料。

以上材料请自备底稿,恕不退还。

4.体检

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应在初试结束后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自行体检,体检报告于复试阶段提交。

八、录取

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复试合格考生,综合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拟录取名单。

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九、学费和奖助学金

按照教育部规定,自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我校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资助办法,并及时公布。研究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院(系、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评选,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十、有关招生培养改革的说明

1.2014年我校继续实行按专业或按门类(经济学院部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学习一定期限或经综合考试进入论文阶段后,再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或导师。

2.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体制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我校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和会计学院招生培养上采取系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经济学院、会计学院2014年继续试点“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详见《经济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和《会计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

3.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的02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的02 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依托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金融行业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借助实验室丰富的数据库、分析与仿真工具等支撑环境,依托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应用研究项目,培养金融、信息交叉领域的优秀人才。具体事项请查询《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招生简章》。

4.商学院借鉴国外商学院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培养模式,自2014年起招收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层次进行现代高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

7

体事项请查询《商学院2014年招收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简章》。

5.学院采取的其他招生培养改革措施内容如下:

(1)经济学院

①各专业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其中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四专业按“经济学”门类招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通过综合考试的基础上,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指导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

②指导教师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其中2名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③ 博士生自二年级开始,须参加每学期学院组织的博士生午间seminar,并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

④博士学位科研标准注重科研成果质量,鼓励博士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内期刊,具体考核标准见经济学院相关规定;

⑤培养过程中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资格考试。如未能按规定通过资格考试,将被取消博士生资格,具体见学院相关规定。

(2)金融学院

①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实行统一考试、统一排名、择优录取;

②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博士生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多门由海外特聘教授主讲的课程和学院组织的博士论坛;

③博士生由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导师小组至少包括三人,其中第一导师由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其他成员可包括正、副教授及海外特聘教授;

④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金融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⑤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3)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①自2010年起,博士生培养实行四年学制,加强了学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研究方法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②对博士生培养实行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每位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委员会一般由2-3人构成,其中一位为该生导师,其他成员为本院专职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含具有海外高校终身教职的特聘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本院教师。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度将大大增强对博士生的指导力量;

③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了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8

④对博士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给予科研奖励。具体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4)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①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博士初试报名,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复试和录取,报名阶段报考专业仅供参考;

②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实行统一培养,招生阶段不确定导师,入学一年内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

③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十一、其他

1.2014年我校将继续按照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有关规定招收2名该计划博士研究生。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学硕士 研究生教育 改革 教育理念 实务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 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也由原先的精英教育逐渐普及化, 招生人数连年增长, 而从就业情况来看,更多地走向实务界。这与原先培养教学科研与实务双重人才的培养目标有较大差异。由于教学实践落后于形式的发展, 导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与社会期望有着较大差距。在新形势下, 有必要对我国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加以反思和改革, 以实现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 、我国会计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形势的变化

1.经济环境的变化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资本市场逐步健全, 大型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的数量均有所增加, 民营经济等非公经济也快速发展。这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1随着我国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 国际投资、并购、融资日益增多, 迫切需要国际会计、反倾销会计、税务筹划等高层次人才;

1.2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衍生工具等新兴业务不断出现, 金融控股公司也有所发展, 有关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对会计专业研究生的需求增加;

2.教育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这必然对会计学专业硕士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产生深远影响。2000 年以来,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增长, 录取率由 16.6%提高到目前的 27%左右。这表明,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近年会计学硕士专业一直是报考的热门专业, 可以预见, 会计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然而,培养会计学研究生的师资和其他软硬件增长缓慢。

3.就业形势的变化

我国快速变化的经济和教育环境使得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渠道有所拓宽,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对教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大大减少,而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有所增加。与以前相比,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直接从事科研工作的可能性很小,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将面向实务界。务实型研究生模式的建立显得更为重要。

二、我国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虽然我国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随之带来的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都给会计学研究生教育造成很大影响。

1.会计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张, 教育质量下降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我国会计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 30%的速度增长, 近年会计学硕士专业一直是报考的热门专业,可以预见,会计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然而,培养会计学研究生的师资和其他软硬件增长缓慢。会计学硕士的学制现在普遍改为两年,两年中不论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更多的会计学硕士生共享一个导师情况下学制的减少,使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2.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理念陈旧,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十多年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十分陈旧,仍把研究生教育看成是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人数和规模决定地位论盛行,片面认为会计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越大, 会计学专业在大学或同行中的地位也就越高。更多的是“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 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 重机械记忆, 轻试验应用;重专业单一型人才,轻开拓复合型人才” 。片面理解教育产业化,未能将产业化的宏观思想与微观的具体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急功近利,浮于表面。所有这些严重阻碍了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

3.会计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模式化,严重束缚了会计学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

有学者在对三十多所有代表性的大学会计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分析, 发现多数学校是相同甚至是一样的。会计学研究生课程设计基本上采用学科中心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考虑的较少。在竞争日趋激的社会, 特色就是质量, 特色就是水平, 特色就是生命, 我国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缺少竞争力,“国际化”成为口号。未来的信息化时代更加重视“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培养“标准化会计人才的”的大学必将越走越窄, 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三、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构想

1.教育模式改革。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1建立高级会计人才的评价标准。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高级会计人才。关于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很多机构和学者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很多高质量的文献。

1.2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①适当放缓招生增长速度,加快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建设;②提高导师素质,强化导师责任,明确导师职责,落实导师考核制度;③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程度和外语交流能力,这有利于其未来发展;④导师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⑤因材施教,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2.培养目标改革

培养目标直接影响到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就业导向等,因此培养目标的确定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来说十分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倾向于学术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一培养目标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认为我国现行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强调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已逐渐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理论型、科研型转向综合应用型。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国高校经济院系中,近年来深感在发展中存在着潜在危机。出现潜在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原因,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大变革中,体制创新不足,整个教学体系尤其是研究生教学体系已经严重地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

1、研究生培养模式陈旧。研究生培养基本上仍沿袭20世纪80年代初的培养模式,即导师个人负责制,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导师组制。

2、课程体系的更新比较缓慢,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部分内容严重老化,学生难以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入学考试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入学新生质量无保障。

4、考试及答辩制度松弛。

总之,研究生的培养缺乏必要的质量检验,显然,这在制度设计上,是不合理的,在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导师队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是难以为继的。

在这样的培养制度下,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1、部分研究生不以研究为业,硕士研究生成为部分冷门专业或一般院校本科生改换门庭,提高就业能力的中转站,生源质量下降。部分硕士生在学期间草率应付课程学习及论文写作,学术水准、研究能力下降,难以承担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硕士学位论文总体质量下降;

2、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在职博士生中,来自政界、商界的考生增加,由于工作繁忙,致使他们不能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和正常的学习秩序,这对于建立大学正常教学秩序、学术人才培养机制、师德师风建设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

3、博士生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难以从事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由于课程体系不合理,专业理论基础很不扎实,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4、考试及答辩缺乏正常的淘汰机制。在硕士论文阶段,硕士生往往将求职以及相关的实习放在首位,导师迫于压力,往往不敢严格要求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做论文,一再降低论文标准;在论文答辩中,评审专家及答辩委员本着对学术、对学生、对学位制度负责的态度,对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或质疑,往往受到误解。 显然,这种情况并非普遍,但却不容忽视。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既有制度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也有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作为高标准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相差深远。

二、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我们从2004年上半年起,对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做了以下几项主要改革:

1、从2005级起,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中,实行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全院统一考试,博士研究生部分专业课程的全院统一考试制度。为保障考试的公证性和保密性,制定了相应的试卷及改卷规则。

2、进行了硕士、博士两级经济学基础理论平台的课程建设。从2004级起,为全院硕士生开设了高级宏观经济学(1)、高级微观经济学(1)、高级计量经济学(1)和数理经济学。并把上述3门列为经济学硕士生的学位课程。为保证博士生的教学质量,特别规定了博士生必须通过为硕士生开设的上述3门经济学课程,不通过者,不得申请博士学位。在此基础上,为全院博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2)、高级微观经济学(2)、高级计量经济学(2)和经济博弈论,并把前3门作为学位课程。我们对两级平台课程均实行了严格的教学管N-硕士生课程采用了国外大学经济学硕士级别的优秀教材,博士生课程专门请了海外大学学术造诣高,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承担。在硕士统开课程教学上,实行学大纲,材,统一试卷、统一密封流水改卷。在考场管理上,采取了严格的考场管理制度,如经济学院领导亲临考场巡视或主持考试。

3、制定了新的硕士、博士连读生选拔制度。2005年规定,凡是取得高级宏观经济学(1)、高级微观经济学(1)、高级计量经济学(1),课程平均成绩为全院学生成绩20%之前的才可报名参加硕士、博士连读的选拔。报名之后,第二年必须修完统开的博士级别的经济学理论课程,并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做出一个研究计划,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和公开答辩,比例淘汰后,才能入选硕士、博士连读生。2005年9月,我们在2004级硕士生中确定了20%参加选拔,最后经过3轮淘汰,有17名入选,他们于2006年秋季正式成为博士生,修业4年。

4、制定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自2005年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所有博士学位论文由学院统一组织双盲评审。2006年,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并编制了随机抽选评审专家程序。

5、加强了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学院及系所组织了大量的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广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研究生也积极组织了各种学术活动。

6、启动了研究生教材建设计划。在两年统开课程实践基础上,组织研究生统开课程教材的编撰工作,2006年6月,第一批4本教材已经开始编写。

当然,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所进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基本学术训练,为提高其创新能力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但是,它在实行过程中,也不断遇到重重阻力。

1、部分博士生导师对于执行入学(部分)课程统考制度产生了不同看法。

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目前每届硕士生人数达400人以上,需要补修硕士统开课程的博士生约80-90人,其他院系要求选修的研究生达500人以上,每门课即使按80-100人大班上课,也需要6位教师。目前,能够承担硕士统开课程的教师却严重不足。

3、由于课程难度提高,部分学生思想准备不足,学习遇到困难,课程考试不及格,抵触情绪比较严重。一时间怨言甚多。

4、2006年实行博士论文全国专家库双盲评审,到目前为止,已有8篇学位论文被校外专家判定不合格,约占送审论文的10%。

2005年夏,针对在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声音,院务委员会委托院研究生会就课程改革在研究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证明,大部分研究生是认同我们所进行的课程

改革。认为开设这些专业基础课对于未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关密切”、“有一定相关”、“基本无关”、“说不清楚”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关密切”与“有一定相关”的比例之和大于60%,其中,部分课程的认同度达到了80%~90%;在学生对这些必修专业基础课的满意程度调查中,博士生、硕士生对绝大多数课程的满意度都高于70%。到2005年秋季,经济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已经逐步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教师发现,经过严格的课程训练,学生的现代经济学基础得到较大提高,研究能力尤其是实证研究能力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对新的培养方案从不理解、抱怨转向理解和公开支持。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两年半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归纳如下:

1、初步形成了经济学院现代经济学教育体系框架。与此前构建的本科现代经济学课程平台配套,初步形成了经济学院现代经济学教育体系的三级课程平台,为今后建立、完善现代经济学教育体系,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根本转轨,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入学生源质量有所提高。实践证明:实行研究生入学考试按一‘级学科以至全部经济学科统考制度是可行的,而且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1)统考使入学新生具有大致相近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为后续的高级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2)报考人数并不因为实行统考而下降,甚至较大幅度地提高了:(3)考生的总体质量提高了。由于统考,热门专业择优录取,冷门专业上线生源不足,可以接受热门专业的调剂生,考生的总体质量因此提高了;(4)在博士生中,非院校在职生比例下降了。

3、学生学风改变,素质提高,竞争力上升。由于实行了必要的激励和淘汰制度,严肃了考场纪律,经济学院研究生的学风大为转变。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及各教室中,到处可见埋头苦读的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规范化及学术训练强度的提高,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为研究生的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平台和工具手段。

4、形成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学术水平的外在约束机制。建立在全国专家库基础上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为严格博士学位论文标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建立了外在约束机制,它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认真从事学术研究,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促进导师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5、培育、发现了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研究生统开课程的设立,规范教学管理、选送出国进修等一系列措施,在经济学院内部发现了一批新人,培育了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这批新的骨干教师平均年龄轻、知识结构新,是经济学院实现向现代经济学教育、科研体系转轨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之一,但是这些教师人数还比较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四、在高起点上培养创新型人才

两年多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

1、入学考试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需要赋予研究生导师及导师组在选拔优秀生源方面更大的自:另一方面,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导师招生自的扩大能够真正实现选优。笔者考虑,今后在生源比较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实行初试全部课程由校院统考,同时提高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赋予导师或导师组在复试中的双层选拔制度。

2、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培养模式的根本转轨。80年代中期,我院每年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规模很小。2005年,硕士招生规模已达400人以上,博士招生人数达90人左右。我院近年进行的硕士博士两级平台课程建设,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课程培养模式。在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及研究方法课程中,通过材、学大纲,统一考试,学管理,建立一批标准化课程,实行大班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在招生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最近,我们正在修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基本思想是:(1)按照功能模块、一二级学科分别设计经济学硕士、博士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模块组成:通识教育模块(政治理论课、方法论、通用技能课程)、经济学基础理论及技能模块;(2)研究性课程及创新技能训练模块(研究seminar、文献选读seminar、学年论文报告、学术会议论文、调研、学位论文等)。我们准备逐步扩大标准化课程在硕士生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争取在数年后,整个经济学院能开出包含经济学基础理论及技能模块、经济学专业理论模块的标准化硕士课程20-25门,供不同专业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以课程组的方式选修。将标准化课程占硕士应修课程学分的比例逐步提高60%以上,博士课程体系也应逐步完善,开设一批供全院硕博士生选修的高级课程。此外,根据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开设一批个性化的研究性的学科前沿课程,并辅之以其他培养环节,形成较为完整的培养模式。

3、重视实践及个性化创新研究指导规划,进一步完善学位论文的全过程指导与论文评审、答辩制度。如由不同学术专长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制度,贯穿论文研究全过程的定期的文献seminar、研究性seminar课程制度等等。

4、建立标准化教学规范及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材、教学大纲、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制度等)。

5、健全完善既有的优秀生源选拔制度(优秀本科生推免硕士生、硕博联读生选拔等)。

6、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全程质量考核及分流培养、甄别淘汰制度等等。

强化学术基础训练的目的是使研究生能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尽快进入学术前沿,进行具有真实创新意义的研究活动,因此,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奠定高层次学术研究基础不同,创新是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创新能力基本上不能靠课堂教学尤其是标准化课程教学培养。课程教学只能提供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为创新性活动奠定基础。创新型人才必须而且只能在实际的创新性活动中培养。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主要依靠导师及其团队的指导。如果导师不从事创新性研究,缺乏创新研究能力,势必难以指导研究生进行创新性研究。院系行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只能发挥指导及辅助作用,只能在队伍组织、资源投入、制度设计以及业绩评价上为调动教师的创新活动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创造必要的条件。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吸引优秀生源。生源质量不尽理想,是妨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与国内重点大学以及经济学科较强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改变经济学院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其次,从经济学院的历史经验看,还可以从本校理科部分科系中招收部分本科生读研究生。

2、调整学制。研究生学制应当逐步过渡到三四制及二四制,或实行硕士三年、博士四年制。

3、扩大硕士、博士连读生的比例。硕士、博士连读在头两年就基本修完了硕士及博士的大部分课程,后四年主要从事研究。这以相应的学习制度和规定的变革与调整为前提。

4、根据经济学院建立现代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创新体系的要求,统筹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结构与质量,对于科学创新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今后,要下大气力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创新任务的师资队伍。为此,应对人事制度和科研考核制度作一定的调整与变革。

5、建设跨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逐步建立一批创新团队,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学院的重要战略步骤。创新团队应根据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进行组织,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制定创新团队的管理办法,把对创新团队的管理纳入日常的科研管理中去。如何鼓励跨学院、跨一级学科的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科研创新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如何形成与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创新团队管理模式,必须进行体制创新。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符合专业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在生源选拔中,入学考试实行博士生部分专业课程的统一考试。为保障考试的公正性和保密性,制定了相应的出卷及改卷规则。同时制定了新的硕博连读选拔制度。规定只有高级宏观经济学(I)、高级微观经济学(I)、高级计量经济学(I)三门统开课程平均成绩为全院前20%的硕士研究生,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硕博连读生的选拔。这些研究生报名之后,第二年必须修完统开博士生平台课程,并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做出一个研究计划,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和公开答辩,并比例淘汰后,才能入选硕博连读生。

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中,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为硕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并把前三门作为经济学院硕士生的学位课程。为博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博弈论,并把前三门作为学位课程。为保证博士生能学好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规定所有博士生必须通过开设的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不能通过者,则必须补修,并规定,如果博士生在学期间不能通过这些硕士课程,不得申请博士学位。

第二,对两级平台课程实行了严格的教学管理。硕士课程采用了国外大学经济学硕士级别的优秀教材,博士课程专门请了海外大学学术造诣高,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承担,在教学上,实行学大纲、材、统一试卷、统一密封、流水改卷。

第三,加强了博士生学术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织了大量的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广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此同时,研究生会等也积极组织了各种学生学术活动。

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中,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所有博士学位论文由学院统一组织双盲评审。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即把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全国经济类博士生导师600余人的名单作为专家库),并编制了随机抽选评审专家程序。

经过这几年对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在博士生培养中取得初步成效。

1.入学生源质量有所提高。统考使入学新生具有大致相近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为后续的高级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年实践证明,实行入学考试按一级学科统考制度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

2.进行的硕士和博士两级经济学基础理论平台课程建设,开拓了博士生的视野,为博士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3.全国专家库基础上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不但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而且提高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首先,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明确。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明确提出其指导思想是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即在国际化思想指导下,鼓励博士生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通过国际交流与竞争了解自己的差距;在规范化思想指导下,要求博士生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语言、方法要规范,既要有综述也要有数据;在现代化思想指导下,在博士生教育中尽量培养博士生解决现代问题的意识;在本土化思想指导下,强调博士生教育是为了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几种思想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其次,结合在博士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解决,即从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这三个要素环节进行改革。在生源选拔上强调入学考试实行博士生部分专业课程的全院统一考试,同时改革硕博连读选拔制度。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上,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强化了标准化课程教学,形成了以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为核心的硕士和博士两级平台课程体系,为博士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环节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提高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希元.当代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徐 平(1975-),女,辽宁铁岭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规模发展态势。精英教育逐渐演化为大众化教育,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针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凸显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了“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教育兴国”的基本要求。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现超常规模发展态势。到2009年,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4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4.95%。这种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由此,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任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下降趋势。

2 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规模发展态势。精英教育逐渐演化为大众化教育,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针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凸显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了“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教育兴国”的基本要求。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现超常规模发展态势。到2009年,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4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4.95%。这种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由此,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任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下降趋势。

2 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5篇

1.云南农业机械化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2.农业硕士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探讨——系统论视角下顶层设计与内外结合的变革

3.提升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4.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6.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意向分析

7.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8.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研究 

9.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10.南疆地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1.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12.专业学位农业硕士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13.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 

14.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研究 

16.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初探

1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18.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全日制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19.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设计的探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20.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22.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3.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25.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

26.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27.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28.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29.提高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30.农林院校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调研

3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2.全日制农业推广(养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33.加快发展福建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途径探讨 

34.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标准探索 

35.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 

3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37.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现状分析 

38.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

39.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40.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4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42.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

43.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分析 

44.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5.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46.农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47.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为例 

48.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以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为例

4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

50.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51.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52.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

53.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5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5.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

56.论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应对

57.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58.西安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59.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

60.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

61.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62.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63.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64.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来自2004~2009年中国地级单位的证据

6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66.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67.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68.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

69.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70.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71.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72.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73.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74.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75.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 

76.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77.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78.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区为例 

79.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80.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与门槛特征 

81.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82.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83.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4.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 

85.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6.结构变迁、要素相对价格及农户行为——农业补贴的理论模型与微观经验证据

8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基于皖南平镇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分析 

88.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89.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90.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 

91.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92.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9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

94.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

95.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96.关于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97.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98.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 

99.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00.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101.农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102.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成因与影响——基于历史宏观截面数据的验证

10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 

104.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05.人为源因素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106.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 

10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 

108.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  

109.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110.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

111.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12.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1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114.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地位和出路

115.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的调查数据

116.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

117.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118.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

11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120.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21.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122.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123.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