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人文环境

 

1. 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界定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对社会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繁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起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科学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2)民族文化传统小论文。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互动的。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科学传统的形成,特别是通过影响科学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世界图像的形成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

(3)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所具有意义的认识,即人们对于事物的好与错、可行与不可行等的认识。它在人们头脑中起着认识向主观意向、向决策观念转化的中介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人们的实际行动。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国家的科技政策之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科学家个人的价值观之中。

(4)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创造能力的大小,能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激起创造热情和灵感小论文。而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高低。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2. 人文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1)人文环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美国文化的积极方向是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二战”后至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尽管不断受到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仍在主要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由此观之,文化环境起着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科技工作者培养创新思想需要文化环境的创新小论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形成,除与自身的科学素质有关外,文化素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文化环境创新为科技的发展获得了人道方向。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找回科学的人性,使科学人文化,必须对它们加以引导和制约。文化环境便为科技发展规范了人道方向。对科学方案进行人道主义鉴定,对新工艺进行道德评价,对科学研究进行伦理调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对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行人道规范,这些都是文化对科技行为调控的准则。

3. 如何改善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1)培植适宜于科学生根和发育的价值观念

在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科学不容易结出能够再生的果实。科学能够顺利地发展,必须社会文化环境与它融合。科学真正能够良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把追求真理当作基本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唯真时尚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才会得到真正广大的支持小论文。

(2)强化人文涵养对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科学工作者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人文学识等对其科学创造活动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科学工作者的意志、毅力、兴趣、激情和信念是其科学研究的动力之源。诚实、无私、公正、宽容、协作等品质是科学创造的必要前提。

(3)发挥正确自然观的导向作用

为了持久而广泛地促进科学造福于人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减少和避免科学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危害,必须纠正各种有碍于科学造福于人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一是要用以人为本,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学的应用促进自然良性循环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协调发展。二是要从对功利与非功利和物质与精神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出发,引导科学的合理应用,既避免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一味追求科学的物质功效的片面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又克服当代新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

4. 对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

(1)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培育风险意识。科技的发展随时可能遇到技术、市场、财务、管理等多种风险,所以科技工作者需要有“入虎穴” 的勇气和魄力,直面各种风险。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育风险意识,应该宣传成功个人的创新事例。

(2)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必须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工业化以来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萎缩所造成的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失衡,是工业文明的病根之所在小论文。对此,人们提出了两条基本的途径以促进这两种文化的统一:一是用人文文化唤起科学的人文精神,重建科技理性;另一条途径是借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使科学从根本上人文化。

(3)构建创新的文化环境,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建立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我国国民人文素质不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科技发展的前沿所提出的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崭新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创新。

(4)构建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原创性与拿来主义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获得知识和成果,但作为科技政策的基点,更要突出原创性科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强化原始创新。我们既反对非理性的民族狂热性,也应摒弃低迷沉沦的民族自卑心理。一个国家或科技经济实体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努力探求原始性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小论文。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系。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技界在谈科技创新时,容易出现重技术轻制度、重专业轻管理的倾向。相对于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通过体制创新完成制度变革的变量更多、作用更大。

个人创新和集体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离不开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也不排斥个人的重要作用。但在大科学时代,现代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更多的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时代欢迎创新方面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宽容态度,呼唤带领团队创新成功的帅才、将才和领导人才。

总之,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化环境和高科技发展的主题,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关注。对此,我们都应自觉地担负起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傅正华.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

【2】朱耀垠.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基本途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1)

【3】朱晓刚.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J]. 科学决策,2005(5)

【4】李承宗,邓频声.创新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发展[J]. 湖湘论坛,2002(3)

【5】陈士俊.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 科技管理,2005(2)

【6】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7】阎树田.创新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源泉[J].开发与创新,2003(4)

【8】茹春亚.创新的基点和文化环境――兼议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关系[J]. 理论与改革,2003(2)

【9】吴海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作用[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0】王玲.论科技创新的文化推动力环境[J]. 理论与实践,2002(11)

【11】刘译.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J]. 社会科学,2003(2)

【1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 课程资源 科技创新 中学

科学课作为一门全新的课改课程,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课本知识、课堂教学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尤其是部分科学兴趣浓厚的学生对诸方面的追求。而科技创新有科技实践活动、科技论文、科技发明等类别,又涉及环境、生物、工程等各个细分领域,因此,可以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师的学科背景,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借助科技创新平台,不断丰富科学的内涵,把科学的范围拓展的更广、知识挖掘的更深、方法应用的更透、创新思维训练得更深邃。

1、挖掘科学课程中的环保资源来开展科技创新

在科学教材中,有大量围绕环保的知识,但是由于课标的要求以及课时量的限制,只能点到为止,而且大多课本上的知识脱离了深圳特区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体验相差很远,在落实“环保”这一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上,很多时候都是蜻蜓点水。所以挖掘这些环保资源,在课堂之余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即落实了这一目标,又获得了很好的科技创新题材。如浙教版科学第三册《水的利用和保护》一节,提到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我国缺水的状况。笔者在这节教学后,组织学生开展了《南山区水污染调查及研究》的科技实践活动。先后带领学生前往西丽水库、红树林公园、深圳沙河调查水资源以及水污染状况,并分别取样,进行PH值测试,并用小蝌蚪、小金鱼在不同水样中进行培养等,鼓励引导学生在知识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实验,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

活动结束后,笔者还结合深圳建设循环型城市的时事,更是把《南山区水污染调查》项目上升到循环经济层面,对循环型深圳的点点滴滴进行追踪调查,如降噪路面的降噪效果对比调查、社区家庭垃圾减排及循环回收调查、学校周边小区车位、实际停车与周边停车的调查与研究等。有的甚至进行实验探索,如家用电器省电方法研究等。各个小课题均在区科技节上获奖,其中《好管家节能减排行动》、《循环型深圳建设》学生小论文集等项目均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笔者指导的《智能节水浇花器》就是在“水资源调查”的科技实践活动基础上,针对节约用水的话题,结合刚学过的湿度知识,开发出的小发明。该发明在市里参赛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对这个项目提出的建议是“希望能继续完善,争取发明出“智能节水型城市绿化灌溉系统”,将来能应用于各大城市的绿化灌溉”。在论文方面指导的《深圳湾入海污染物对金鱼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等项目获得省级奖。

2、挖掘科学课程中的动手、动脑资源,开展小制作与小发明

在教学中注重挖掘科学课程中的动手资源,同时善于适时捕捉学生针对科学知识方面的奇思妙想,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非常重要。如在学习《水的浮力》后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密度计,学习《水的利用》后可鼓励学生制作家用净水器等。笔者在执教《能的多种形式》以后指导学生发明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的自行车照明灯》、《夜用撑衣杆》等。在这些小制作、小发明中,再进行精选、辅导、升级、包装等,少部分作品可脱胎换骨。同时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也会碰撞出更有价值的科技创新作品。《室内甲醛污染检测电子鼻研究与应用》、《可开发智能体能的多功能婴儿床》就是笔者在小发明的基础上升级出来的,均在市科技创新中获奖,其中《可开发智能体能的多功能婴儿床》还申请了专利。

3、挖掘科学课堂内外学生的心动话题,开展“准科学研究”

借助科技创新平台对研究论文进行撰写,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方法、对未知事物的研究思路、实验设计、小论文写作技巧等方面均能有大幅度的提高。笔者在执教浙教版科学《声音》一节内容时,学生课后纷纷讨论学校附近施工工地的不同噪音,探讨哪种噪音人最难受,甚至有学生用刀尖刮玻璃进行搞怪。笔者迅速抓住孩子的话题内容,引导他们利用学校的声音传感器探究“人对噪音污染的敏感区间”,用频率数值把该敏感区间探究出来。形成了论文《关于人对噪音污染敏感区间的研究》。

学生心动话题不一定全部集中在科学课本范围内,有的时候会有部分八卦的内容,而恰恰一些八卦的内容最令学生心动。有一次学生聊到韩剧《大长今》,里面将强行灌入附子汤作为一种刑罚,使其中毒身亡,也提到绿豆浆可解附子汤之毒。学生边八卦边过来向老师求证。笔者借助学科背景,指导学生利用小金鱼和小白鼠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验,形成了《绿豆黑附子煎剂解毒作用的研究》论文,在省市科技创新大赛论文评比中均获好评。

4、挖掘当前科技热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开发科学课程资源,开展科技创新,升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很关键:

一是选好主题。选择的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因为开展过程有时很枯燥、甚至会遇到阻力,要让学生坚持下来,主题必须让学生心动,还没开始就让学生“蠢蠢欲动”,这样既能保证主题的进行,又能使探究过程真正丰富多彩。当然,课题具有创新性也很关键。

二是典型引路。孩子刚进入中学,学习可能都还不适应,更不用说对开展科技创新了。所以采用典型引路给孩子以启示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指导孩子从高年级学生带领设计实验到自己设计实验;从自己模仿、模拟到自己完成小课题;从科技实践活动升级到小论文;从区科技节升级到市省科技创新大赛,循序渐进,方能真正达到升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丰富的科学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保证,广袤的科学空间是科技创新的舞台。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获不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活动中获得新知,在活动中掌握了方法,也在活动中提升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文章摘要: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在全区中小学中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培养……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在全区中小学中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积极响应我区创建省科普示范城区的要求,结合我区中小学科技活动特色,经研究决定举办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一、主办单位:鸠江区教育局二、承办单位:芜湖市第三十二中学三、活动时间:暂定2007年11月22日前后(具体时间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四、参加对象:区中小学生、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五、活动方案(一)组织领导1、成立活动组委会组委会负责科技节活动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实施,协助新闻媒体对活动的宣传报道等工作.2、组委会名单主任:赵敬东副主任:杨祥衡李广庆许斌陶承军成员:姚晓虎曹小谋汪文付杨正安邢修林吴云杨国强胡宗品(二)活动要求1、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宣传力度,在全校营造良好的重科教氛围,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有力支持.2、报名截止日期为2007年11月15日,请各校将科技节报名表(见附件)通过电子政务报区电教馆.(三)活动项目竞赛项目1、发明创造类:作品内容不限,要求是学生个人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制作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意义的实物作品.2、创意设计类:指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实物的创新设计,但必须是根据科学原理可以完成的(金点子).3、科学小论文:指中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4、科技展板评比及展示.5、现场电脑科幻画.6、热气球升空.7、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直线距离)展示项目1、机器人展演.2、叶脉画制作演示.3、凤鸣科普站“校园科技接力”活动展示.(四)评审标准1、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科学论文类评审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小学生的项目在依据“三自”和“三性”原则的同时,根据目前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水平,融入“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重点考查项目的探究过程,考查在探究过程中小学生初步探究能力和基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类作品须填写附2“发明创造和创意设计作品说明”表.2、科技展板评比及展示要求:各校按统一规格制作2块科技教育宣传展板,按高170厘米,宽90厘米制作.一块展板介绍本校开展科技活动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科技小论文等;另一块展板围绕本届科技节主题(节能绿色健康)专门介绍科普常识或最新科技动态,最好以专题形式出现.展板总体要求美观、图文并茂,有科技特色,不得到广告公司统一喷绘.3、现场电脑科幻画比赛形式:现场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金山画王除外)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单纯的数字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评分标准:(百分制)①主题正确、鲜明、突出.(30分)②构思健康、新颖、有创意.(20分)③绘画方面:用笔细腻、色彩调配等(50分)参赛人数:各代表队参赛人数限定2人以内.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备注:各校在报名时需标注清楚使用何画图软件,以便赛方提供相应软件.4、热气球升空注意事项:这项比赛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升空要求:参赛者将事先制作好的热气球带入比赛现场,并且贴上编号(在赛前的科技辅导员会议上进行抽签决定),热气球在升空时,下方必须有不少于1m的铁丝相连,在铁丝的下方与绳子相连,热气球升空高度要求达到20米.评分规则:本次比赛以热气球升空的负载多少决定名次(负载为50克的钩码,由大赛组委会发放),若负载相同,以升空时间决定成绩,用时少的获胜.所有选手必须按抽签顺序依次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比赛只进行一轮,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准备、点火升空(达到20米高度)、安全回收和灭火四个程序.遇到下列情况时比赛成绩无效:热气球升空不足20m.热气球没有成功回收的;热气球被烧毁的.总用时超过20分钟.参赛人数:各代表队限定3组,每组3名学生.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评奖办法(特设)所有拥有有效成绩的小组均有奖,一、二、三等奖分别按20%、30%、50%设置.注:“区e之梦科技营”将组织参赛学校科技辅导员对“热气球升空”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另行通知.5、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制作要求:由组织单位提供1张70克的a4纸、在10分钟内现场完成一架飞机折叠.(不得将成品飞机带入场地,机身长度不得低于20厘米,翼面宽度不得少于2厘米)评分规则:在宽8米的道上手掷飞行.以起点至首次落地点的距离为成绩,如落点出8米道宽,成绩为0.按飞行距离长短排列成绩.(制作不评分)参赛人数:各代表队参赛人数限定6人以内.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附1: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报名表学校: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序号姓名性别参赛项目辅导教师备注附2:发明创造和创意设计作品说明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设计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该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该项目中申报者的主要贡献(发明点或创新部分)所在学校意见附3:科技节开幕式当天活动具体安排表时间内容地点负责人备注9:00开幕式领导讲话操场主持人32中舞蹈表演操场李嘉9:30热气球升空操场杨国强9:30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篮球场胡宗品8:30电脑现场科幻画网络教室吴云9:30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示科技室邢承喜9:30科技展板展示操场看台邢修林10:00—11:00机器人展演多媒体室曹小谋10:00—11:00叶脉画制作演示阶梯教师汪文付10:00—11:00凤鸣科普站“校园科技接力”活动展示科技室罗小飞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一、坚守一个理念

我校的科技教育理念是“用科技教育筑起孩子们的精神家园”。校园就是科技的乐园,是孩子们享受教育,体验美好人生的地方。学校强调普及,强调全员参与,全体师生都是快乐的参与者,自觉的行动者,自信的创新者,让科技成为师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二、找准两个定位

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定位分为特征定位和发展定位。特征定位为“关注热点,呵护生命”,发展定位为“省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三、打造三个平台

科技节平台。东周科技节定于每年11月份第一个星期举行,为期半个月,全校师生参与。科技节前半段安排展示类项目,后半段安排比赛类项目。东周科技节活动内容包括六大系列: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和四模。

创新大赛平台。创新大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项目有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和“四模”。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区级比赛,并组织师生观摩市级、省级及全国科技创新比赛。

校外交流平台。科技校外交流活动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省、市科普基地及基地科技特色学校资源,组织学校优秀科技活动团队前往,认真学习别人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

四、建设四个阵地

课堂教学阵地。在课堂教学中,以科学课、综合课、美术课、机器人教学课教学为主,以其他学科渗透科技教育为辅,结合校本课程《科技坊》《科幻梦》等进行教学。这些课程全部纳入教学处的日常管理。

课外活动阵地。在课外活动中,各中队都以科学教育的项目进行命名,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为科技活动课,并将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进行整合,在各中队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科技教育活动。

社区活动阵地。每学期5月份、12月份各组织一次向社区宣传科普知识、展示科技教育成果,学习社区科普做法,共同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基地活动阵地。每学期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外出参观科普基地和绿色环保设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五、搞好五个结合

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大队制定科技教育呼号:“科技,科技,我生命的日记!”每周的科技教育活动集队时,全体少先队员要高呼这个口号。各中队均以科技教育内容命名,如:机器人中队、科幻绘画中队等等。各中队要选择自己最强的项目来命名自己的中队。相同名称可以附加序号来区分。大队部每周对各中队的科技教育活动进行巡查和反馈。

科技教育与各学科渗透相结合。各班除按学校课程设置科技教育课外,各学科均应渗透科技教育的知识和宣传科学的精神。每学期两次的教案检查,渗透科技教育作为一项指标参与量化分评定。教学课评价同样也有渗透科技教育这项指标。

科技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每周一组织学生参加清洁美化校园的劳动,在劳动中启迪培养学生的科技思想;利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劳动,让学生了解农科知识;组织学生利用掌握的农科知识,培育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探索农业科学的新天地。

科技教育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关注社会热点,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立足社会调查的基点。社会调查一是针对周边社区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二是针对周边的资源进行了解,提出利用的有效方案。

科技教育与参观活动相结合。每学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一次,要求教师提醒学生留意并发现参观物的科技信息,把发现的东西及启迪到的思想用文字把她记录下来,当作作业上交。

六、形成六大系列

科幻绘画。科幻绘画是东周小学科技教育特色的龙头项目。东周小学的科技教育,最早就是从科幻绘画入手的,科幻绘画在省市以及全国等各级大赛中取得傲人成绩后,其它项目也跟着铺开,从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科技教育特色。科幻绘画主阵地在美术课堂。

机器人。东周小学是深圳市机器人定点学校。建设机器人教室和机器人教学训练场,开设机器人教学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机器人比赛。机器人教学和比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四模。“四模”包括车模、空模、航模和建模。由于“四模”普及率高,而且容易,希望能够通过四模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兴趣。“四模”活动主要安排在第二课堂进行。

小发明。小发明的创意多数来自生活中的发现,因此我们想通过小发明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善于发现,善于创造,为今后的大发明奠基。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探索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学校把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当做社会实践的重点。

科技小论文。学校规定语文教师是小论文的指导者。科技小论文主要是对科普知识的介绍,如对生活用品或食品的介绍。科技小论文不要搞高深的东西。

七、制订七个措施

普及教育。学校科技教育通过课程化的手段,使普及率最大化。教学课程化的做法包括每个年级开设科学课,体育安排三模训练课,数学安排七巧板训练课,美术引入科幻绘画内容,语文安排小论文写作,综合课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级以上开设机器人课程。

常态管理。学校注重对科技教育的常态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和活动管理都纳入教学处的日常管理之中。每周由教学处负责把各班的科技教育开展情况记录在检查表中,汇总成反馈表,每学期期末统计各班的科技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各班、各科技特色中队辅导老师的量化分,使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全体参与的领域。

龙头牵引。科幻绘画是本校科技教育的龙头项目,以科幻绘画为龙头牵引机器人、“四模”、小发明、小实践、小论文的发展,是本校科技教育的基本模式。

激励创新。通过集会对师生进行荣誉表彰,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师生事迹入选“东周小学科技教育展示厅”;选拔优秀师生参加省级、部级等培训和参加对外交流活动,这些行动为师生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

比赛检阅。通过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和创新大赛检阅师生的科技普及效果,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内外各个层面的比赛,如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四模”比赛。科技节和创新大赛是检阅学生科技素养和水平的重要平台。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4-0028-0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文化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进行的。因之,其既不能照搬别国科技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又必须遵循科技文化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科技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此,党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对科技文化建设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与之同时,党在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现代化的征程中,伴随着探索中挫折与跨越的交替,也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作为科技在其发展历程中所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1]44,科技文化反映的是人优化科技活动的意向,其具体包括科技的价值观、制度、行为和成果四个层面。关注科技文化、建设科技文化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科技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理论体系,并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其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遵循和精神标识,从中不断汲取思想力量、获取方法指南,并自觉运用于科技文化建设。这“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早在1940年2月5日,在参加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3]6,号召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可以说,在科技文化建设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为例,其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订的。1940年9月1日,李富春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学典礼上就强调,要培养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的专业人才,为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迎接新中的诞生培养科学技术人才[4]372。据当年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学员后来回忆,当时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时就已体会到,“一个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做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专门人材,只限于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课程是把握不住方向的,而且也很难把实际工作做好” [5]453。

新中国建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科技文化建设也由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1955年3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开幕词中指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 [6]92。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对自然科学学习的认识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将其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在了一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重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科技思想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其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7]346。可以说,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推动我国科技和文化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敏锐地观察到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在分析我国现实国情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8]51。翌年5月2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阐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8]73。可见,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与党的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进入21世纪,如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为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顺应世界科技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代表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9]187,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到了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2012年11月8日,代表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0]7。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推动了包括科技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强调,“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11]126,因此,要矢志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可以说,这一论述不仅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视角,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纵观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要确保科技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科技文化建设,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不仅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及其奋斗目标所决定的,还因为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的前进方向相统一。因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科技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科技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二、与时俱进地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作为整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与中国社会的巨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主导思想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的演变,不断推动着科技文化建设向前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在革命战争年代,将科技文化建设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是党对根据地科技工作者提出的中心任务。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在其发表的社论中就指出,“提倡自然科学正是发展抗日的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到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这个目的所必须的、所应有的步骤”,认为“也只有在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的总目标之下来提倡自然科学,才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12]。以延安大学为例,其制订的办学方针之一即是“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为目的” [4]385。在革命根据地特定历史条件下,党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这些最初尝试,不仅直接推动了革命战争的进程,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为政治服务的科技文化观基本延续了下来,它集中表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成为党领导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最强音。1950年6月14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在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中就明确指出,《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关于科学工作的各条规定,就是今后我国科学工作的总方针,即“要发展科学的思想以肃清落后的和反动的思想,培养健全的科学人才和国家建设人才,力求学术研究与实际需要的密切配合,使科学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建设、保健和人民的文化生活”[13]16。据实而论,这一政策导向对巩固新生的政权和推动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一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新中国科技文化建设从当时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出发虽然是必要的,但以革命的思维和方式处理复杂的科技文化问题终非科技文化发展的正道。此后,随着“政治挂帅”的持续发酵,科技文化建设自觉不自觉地滑向了政治化的泥潭,以致科技文化日趋成了极左政治的奴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党科技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而且把新中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时,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作用,强调“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13]806,积极倡导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这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迎来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春天。

及至20世纪90年代,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础上,代表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其不仅体现了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而且实现了科技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从而把我国科技文化建设推向了时展的新高度。1996年2月9日,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两个转变’造就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管理人员”[8]68,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科技文化环境。

随着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向前推进,在深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又代表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W发展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9]194,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自主创新的伟大事业之中。可以说,这一论述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科技文化建设理论的概括和重申,又是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提出的新认识。

有道是:挑战无休止,应对也无止境。党的十以来,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2013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14],对我国科技文化生态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给予了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关注。这一科技文化观的阐发,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对科技文化自身特质的自觉,而且也展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自信,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从上述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探索来看,伴随着其从革命型政党向建设型政党的转变,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正因如此,党对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探索,不仅提升了其对科技文化建设的认识高度,而且自觉将科技文化建设与自身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成功实现了党的领导与科技文化建设的统一。

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事业是由人民群众来完成的,因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建设者的作用,从而凝聚起强大的科技文化建设力量。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是历史早已揭示的真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科技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1941年6月10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最近边区中央局所颁布的施政纲领中规定了提倡科学知识与文化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这无疑对今后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将有更大的推进,将会招致更多的科学艺术人才来到边区,将更提高边区的以至全中国的科学艺术水准”[15]。事实也是如此。是时,上述党促进科技文化建设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边区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使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成为边区人民的共识,有力地支持了边区的革命和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0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新中国的科学工作应该成为群众性的事业,应该把科学理论与群众的经验结合起来,把专家的智慧与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把科学研究工作与群众的生产工作结合起来” [16]。在党看来,这是科学界应该努力的正确方向。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也由此被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8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从现在开始,全党和全民的主要注意力必须转移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方面来,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7]。是时,通过群众性科学技术运动的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在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后,参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的群众性热潮。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推动科技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1979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既要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专家的作用,也要大力开展广大职工参加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要鼓励和尊重职工群众提出的大大小小的合理化建议,对于有价值的建议要给以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一切轻视甚至扼杀合理化建议的行为,应当受到批评以至必要的处分” [18]。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得全社会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蔚然成风,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

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1992年,党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8]35。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把对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从而进一步调动了知识分子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10年6月7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20]752。2014年6月9日,代表党中央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按照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改进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11]128。这些尊重科研活动规律的论述,无疑为新时期建立起真正能激发创新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最广泛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科技事业,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提升了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了新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党不仅仅认识到了科技文化建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充分调动民众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科技文化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其要实现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必须在全社会着力构建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全民参与的社会动员,建立起科技与文化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

四、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科技文化作橐钥蒲Ъ际跷依据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与科技的产生发展相伴而生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呈正向关联的发展态势。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对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发展边区科学事业案》为例,其便把科技文化建设作为促进边区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仅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观在边区得到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而且科学技术普及在边区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有当事者后来回忆说,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融为一体、‘亲如一家’,以至于当我们提到边区的科学技术时,就不能不谈到边区的自然辩证法;提到边区的自然辩证法,同样也就不能不谈到边区的科学技术”[21]118。可以说,陕甘宁边区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结合的如此紧密,是边区对敌斗争的需要与当时的科学研究产生互动的结果,其不仅仅是边区科技事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边区科技和文化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之所在。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为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62年6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正确的技术政策和措施,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和要求,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又要符合我国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特点,合乎科学技术的规律,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22],即科技文化建设要健康发展,必须将其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注重科技文化建设所处的特定时代条件和社会基础。这是党在对历史与现实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较为深入和广泛的认识,其正确反映了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结束后,拨乱反正首先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并由此推动了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快速、协调发展。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23]37。这是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展开的新起点,其为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作了思想准备。是时,在邓小平的主持领导下,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从而迎来了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春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和汇流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6月15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8](133-134)。这一关于科技及其文化发展关系的论述,充分认识到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党对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9]194。2011年5月27日,代表党中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祝词中指出,“科技创新同文化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带头大力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 [24]。这些论述表明,党中央不仅把创新作为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把创新有机融入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之中,突出了创新的主动性和由此带来的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说,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党领导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党领导下的科技及其文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技文化的发展是以科技的发展为前提的,加强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科技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实现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性选择,其对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国家来说可谓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怀中.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J].求是,2009,(6).

[3]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4]武衡.延安时代科技史[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

[5]任炎.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C]//《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编辑委员会.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

[6].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8].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坚持走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提倡自然科学[N].解放日报,1941-06-12.

[13]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C]//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C]//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13-03-05.

[16]《解放日报》社论.欢迎科学艺术人才[N].解放日报,1941-6-10.

[17]《人民日报》社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N].人民日报,1950-08-27.

[18]《人民日报》社论.向技术革命进军[N].人民日报,1958-06-03.

[19]《人民日报》社论.把注意力移到技术革命上来[N].人民日报,1979-01-21.

[20].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1]马海平.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概况[C]//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22]《红旗》杂志社论.积极开展技术政策的科学研究和讨论[J].红旗,1962(11).

[2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4].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2011-05-28.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邓小平提出了“ 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 发展 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的学说,强调“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无一不是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新概括、新 总结 ,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思想又突破陈规的创造性成果。它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论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系统考察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 历史 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从1975年开始,特别是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强调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指导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事业,推动科技事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原理实际上吹响了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号角。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科技与生产力发展 规律 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出色继承和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概括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 经济 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重大突破,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它突破了以往对科学技术作用理解的局限性,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它从生产力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思想。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

三、必由之路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

经济 体制改革是解放和 发展 生产力,科技改革是解放科技生产力。既然实践进一步证明 科学 技术是生产力,那么“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为了扭转我国科技体制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我国科技发展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中央又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些重要举措都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邓小平反复倡导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缩小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改变了我国 工业 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 文献

[1][2][4][8][9][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第275页,第378页,第107页,第108页,第117页

[3]《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见1995年6月5日《人民日报》第1版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创新地位;创新作用;人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05-02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它不是一个僵化的理论教条,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蕴涵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人在科学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人在对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发展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两部著作中,多次提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给后来的各国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等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8年邓小平在一次听取工作汇报的会议上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正式形成。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理论,它不是简单地重复革命导师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当代社会实践所具有的新的规律性提出来的,这个规律就是世界科技尤其是电子信息、航天、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突飞猛进,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后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强调:“迎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出了科技创新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环境、资源的发展压力和发展过程中受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问题,以及由贴牌生产方式带来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严重缺乏的窘境,与当今时代,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尤其是战略性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的情况下,提出“自主创新,建创新型国家”并把自主创新、建创新型国家纳入十一五规划的建设发展重大战略举措。这清楚地表明,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

要建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战略,贯穿到现代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的科技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的大力推进机制。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自主创新、建创新型国家”巳是十一五建设计划的战略思想,也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必须放在自己的力量和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如果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中一味地引进、照搬,自己的创新发明很少,或缺乏自己的创新能力,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可能有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实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思想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其他方面维护自己的,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地位,使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不受别的国家控制或支配,在政治、经济、科技方面不受别的国家封锁、禁运。自主创新思想对促进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良性快速发展,能充分显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并能强化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带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自主创新思想不仅表明了在发展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别人,不受外国控制,发展起来振奋起来,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办好,使生产力发展跃上新台阶,获得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自主创新把创新的主体从国家扩大到社会全体成员和社会组织以及各个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通过自主创新,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提升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并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尖端技术方面处于或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发展都面临资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节能、环保、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尖端技术的自主创新作用。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都要肩负自主创新的责任和生力军作用,通过自主创新来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科技。不但要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建设大型科技工程,还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市场的实际需求,面向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社会人群的需求,提供社会市场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先进的适用技术,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科技服务、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

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引进技术与借鉴学习相辅相成,并不矛盾。自主创新强调只有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能在高新技术、尖端技术、核心技术上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专有权。正确地把自主创新与争取外援辩证统一起来,表明在提倡自主创新的同时,并不排斥在借鉴、学习、吸收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才是对自主创新正确、全面的解释。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凸显人的创新作用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创新地位;创新作用;人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05-02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它不是一个僵化的理论教条,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蕴涵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人在科学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人在对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发展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两部著作中,多次提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给后来的各国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等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8年邓小平在一次听取工作汇报的会议上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正式形成。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理论,它不是简单地重复革命导师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当代社会实践所具有的新的规律性提出来的,这个规律就是世界科技尤其是电子信息、航天、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突飞猛进,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后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强调:“迎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出了科技创新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环境、资源的发展压力和发展过程中受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问题,以及由贴牌生产方式带来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严重缺乏的窘境,与当今时代,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尤其是战略性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的情况下,提出“自主创新,建创新型国家”并把自主创新、建创新型国家纳入十一五规划的建设发展重大战略举措。这清楚地表明,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

要建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战略,贯穿到现代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的科技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的大力推进机制。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自主创新、建创新型国家”巳是十一五建设计划的战略思想,也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必须放在自己的力量和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如果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中一味地引进、照搬,自己的创新发明很少,或缺乏自己的创新能力,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可能有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实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思想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其他方面维护自己的主权,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地位,使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不受别的国家控制或支配,在政治、经济、科技方面不受别的国家封锁、禁运。自主创新思想对促进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良性快速发展,能充分显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并能强化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带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自主创新思想不仅表明了在发展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别人,不受外国控制,发展起来振奋起来,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办好,使生产力发展跃上新台阶,获得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自主创新把创新的主体从国家扩大到社会全体成员和社会组织以及各个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通过自主创新,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提升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并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尖端技术方面处于或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发展都面临资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节能、环保、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尖端技术的自主创新作用。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都要肩负自主创新的责任和生力军作用,通过自主创新来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科技。不但要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建设大型科技工程,还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市场的实际需求,面向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社会人群的需求,提供社会市场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先进的适用技术,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科技服务、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

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引进技术与借鉴学习相辅相成,并不矛盾。自主创新强调只有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能在高新技术、尖端技术、核心技术上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专有权。正确地把自主创新与争取外援辩证统一起来,表明在提倡自主创新的同时,并不排斥在借鉴、学习、吸收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才是对自主创新正确、全面的解释。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凸显人的创新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但没有否定人在生产力中的第一位因素的作用和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而显示了,人在生产力中的自主创新突出作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的作用是第一位。因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创新、改进、提高都要靠人来推动,所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质上就是强调了劳动者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革新能力。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质上是强调了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技术的未知领域的创造能力,提高人对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9篇

20xx学校科技活动计划方案范文1继续深入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风筝、车模、航模的兴趣,引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特制订20xx年至20xx学年度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如下:

一、总目标

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使学生对风筝、车模、航.版权所有 模产生浓厚兴趣,获取一些风筝、车模、航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感受一些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二、组织方式

1.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成员应从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中自愿报名产生。

2. 兴趣小组总体工作由xxx老师具体负责。

5. 兴趣小组由学校教务处支持和领导,活动所需资金、设备等由教务处向学校反映解决。

三、活动方式

兴趣小组主要以专题讲座和项目实践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备案。

四、活动时间

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为:间周星期三的下午5:00 6:40

五、活动地点

1、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学校团队室。

2、经学校教务处同意后,可以组织适当的校外活动。

20xx学校科技活动计划方案范文2一、围绕做身边环保事,为世博添绿色开展世博低碳科普系列活动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根据《徐汇区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20xx年我们将以做身边节能事,为世博添绿色为主题,开展节能减排、世博低碳系列科普活动。该活动以迎世博为契机,以家庭碳排放计算器为载体,在20xx年工作基础上,策划、组织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节能减排活动,通过每个师生带动家庭有效降低碳排放,引领低碳价值观。

二、围绕绿色学校和校科技节活动,促进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

20xx年将重点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20xx年的区级环保杯赛,如:上中杯环保金点子比赛、汇知杯环保综合能力竞赛、汇中杯环保故事比赛、南洋初中杯环保系列制作竞赛等要以生态道德教育、世博低碳行动为主题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上海市青少年为一行动计划、上海市中小学生壳牌美境行动等活。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组织好校科技节活动和徐汇区第二届田林---田三杯家庭亲子擂台赛活动。

三、以学科渗透为基础,推进学校环境生态专题教育的有序进行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关于做好xx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相关课程中要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展与环境教育有关的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要求,促进学校以学科渗透为基础,系统、有序地进行环境生态专题教育。

四、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环境科学课题的研究

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把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继续在每年的杯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夏令营和冬令营等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环境科学研究课题的培育,为学生课题研究寻找和落实专家、技术支持,加强对学生环境科学研究课题的跟踪,为学生进行环境科学实践探索提供服务和指导。

五、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环境教育宝贵资源,利用上海市环境科院、田林科普俱乐部、环保创新实验室等学校与社区的共建资源,社区学校、大专院校、企业及科普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共同组织实施青少年环保科普主题活动和环保杯赛,使学校环境教育向家庭和社区延伸,促进公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提高。

六、加强绿色学校的创建与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环保部对绿色学校创建的工作要求,注重对学校绿色品牌的培养。完善徐汇区绿色学校评价体系,使学校能够明确在争创绿色学校中的优势、特色、不足以及努力方向,促进各级各类绿色学校的创建与管理工作。今年是我校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第一年和创建计划达标年,争取在下一轮参加市级绿色示范校的评选。

附件:

本学期科技活动实施计划与内容:

1、9月第二届徐汇区田林田三杯头脑奥林匹克家庭亲子擂台赛(初赛和区赛)

2、 10月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明日之星和全国创新大赛活动,争取有学生入选市级的评选并获得等级奖。

10月组织学生和项目参加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活动,积极组织材料申报全国小院士活动。

3、11月积极参加全国和上海市的太阳能各类竞赛活动。

4、11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5、12月积极组织材料年申报明年的知识产权试点校。

20xx学校科技活动计划方案范文3一、活动目的: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工作根本。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世纪合格人才。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勇敢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二、活动时间:

1、活动时间:20xx年4月------20xx年7月

2、主题班会时间:

三、活动主题题:

科技创新就在身边

四、活动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环保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特成立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他们是:

组长:杨世聪

副组长:蒲和清 王树龄 杨天华

成员:各班班主任 姚洪波 钟远聪 滕树辉

五、各单位职责:

1、组长,副组长负责活动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

2、活动成员负责具体组织,指导,搜集,上交工作。

六、活动具体创新发明点。(仅供参考,内容不限)

1、周围环境,特别是农村,卫生保护的新举措。

2、生活中的饮食,卫生方面环保新方法。

3、生活中受到破坏环境的土地、水域、空气、声音、游览区等自然生存环境环保新方案。

七、作品形式及具体要求:

1、作品形式可以是小发明或创新发明方案,小论文,科幻画等。

2、小发明及创新的方案必须是当今世界上没有的作品。

要求具有作出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方案要求注明创作作品名称及主要创作思路。

发明创新成果(小发明、小制作):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构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构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3、小论文要求:

①论点必须是当今和未来社会可行的,凭空捏造的论点拒不失接受。

②符合创造性、科学性,文章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③写作方式可以是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

4、科幻画可以用油画、国画、水彩画、钢笔画、蜡笔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的作品,但作品一律在规格5438cm(4开)的纸上或其它材料上绘制,横竖放均可。

八、作品产生方法及注意事项: 1、以班为单位,在学校、班主任老师组织下,各中队开展一次科技创新就在身边主题队会,利用班队活动。 发动学生每生读一本科技书、一册环保知识,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展小发明、小论文、幻想画、创作活动。要求学生先写出自己的以上三项中的一项创新方案。班主任老师搜集三项中的优秀方案各6篇,返回给各班学生,于20xx年6月,每班至少上交小发明,小论文,幻想画各6件作品参评。(二年级只要上交小发明、幻想画。)

2、作品须用十行纸写明作品名称、创作意图、创作者的姓名、班级、年龄及指导教师姓名。

九、评奖设置方法:

1、学校设科技活动组织奖二个,对组织发动得力,参与积极性高,成绩突出的班级发给奖状鼓励。

2、小发明、小论文、幻想画按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二、三名。

十、活动评委成员:

杨世聪、蒲和清、王树龄、杨天华、杨惠君、杨润辉、姚洪波、滕树辉

十一、奖品设置方法:

小发明、小论文、科幻画的奖励由学校出资购买学习用品,优秀作品放学校科技室展览并于下期送县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十二、活动具体安排是:

(一)准备、宣传、发动阶段(20xx.4.20---20xx.4.30)

①总结上次科技活动,并颁奖鼓励:

②各中队开展一次科技创新就在身边主题队会,号召学生每生读一本科技活动书,一册环保知识,准备环保科技活动。

(二)设计、修改,评选最估方案阶段(20xx.5.1---20xx.5.17)

①学生老师及家长指导下设计修改方案:

②以班为单位评选出优秀小发明、小论文、幻想画的创新方案各6篇:

③确定我校生物百项科技实验名称及实施方法。

(三)科技活动阶段(20xx.5.20---20xx.5.30)

① 学生在老师及家长指导下进行发明创作活动。

②学校科技组准备生物百项科技实验实施活动。

(四)作品收集阶段(20xx.6.1.---20xx.6.7)

以班为单位收集、整理科技作品,上交学校评选 。

(五)总结,表彰阶段(20xx.6.8---20xx.6.15)

①总结经验展出作品;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方法 创新型甘肃 TRIZ理论

人类发展和科学技术演变的历程表明:重大的历史跨越和重要的科技进步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方法即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总称,它是指导工程师或设计师从事产品或过程创新的系统化方法[1]。

1、甘肃开展创新方法的重要性

创新方法和工具有几百种。目前,国际上创新型国家普遍重视以TRIZ理论(拉丁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它既不是英文,也不是俄文,是由前苏联发明天才和科学家阿奇舒勒于1946年发现,并且基于50多年研究,汇集1500多名专家对250多万份发明专利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建立起的一套体系化的、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运用,经历了l4个发展阶段,它是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被欧美国家称为“超级发明术”[2-3]。)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科技创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TRIZ理论目前正由福特、摩托罗拉、三星、3M、菲利浦、LG、Bosch、西门子、中兴通讯、华为、美的、南车集团等企业广泛推行[4]。实践证明,应用TRIZ理论可增加80%―100%的专利数量、提高60%―70%的新产品开发效率、缩短50%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方法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2007年7月,总理对王大珩、刘东生、叶笃正三位老科学家《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建议》做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这一重要观点应高度重视。”的重要批示;2007年8月,科技部启动了创新方法试点工作,黑龙江、江苏、四川3省被列为第一批试点省份;2008年4月,正式启动了创新方法工作在全国的普及、推广;2009年,科技部设立“创新方法工作专项”“;2009至2011连续三年举办“创新方法高层论坛”。

截止目前,全国共有24个省、区分别以试点或承担专项的形式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应用以TRIZ理论为主的创新方法后,出版了一系列教材,研发出相应的创新工具(CAI),培养了上千名创新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才,解决一大批技术难题和科学难题,研发诞生了一批专利成果,切实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方法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开创性的工作,万钢部长强调要把创新方法工作作为全国“十二五”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为科技创新提供方法支撑。

甘肃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大力推广以TRIZ理论为主的创新方法工作,对提升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缩小甘肃在全国的差距、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科技创新的路子,建设创新型甘肃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2、甘肃开展创新方法的紧迫性

甘肃人口多、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技术创新基础条件薄弱。

一是人才流失严重。“十一五”期间,我省流失的科技人才达4986人,其中,高级人才999人。二是科技投入低。从科技投入的强度上看,我省处在全国16―20位之间,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总量较低。三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大型企业集团已建立起专门的研发机构 ,但研发规模较小 ;大多数中小企业企业研发能力差,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难以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四是基础设施薄弱。甘肃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高新区等创新基地,但数量少,创新能力有限。

因此,对于面临资源环境压力,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甘肃来说,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已迫在眉睫。

3、甘肃开展创新方法工作的基础

“十一五”以来,甘肃省按照建设创新型甘肃的总体目标,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主渠道作用,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进程。

2010年甘肃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7位,比“十五”末提升了6位,增幅居全国第一。五年中,取得省级科技成果4160项,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励42项、省级奖励895项;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156.1亿元,2010年技术市场交易额居全国第15位,技术市场取得跨越式突破;申请专利11480件,授权专利6046件,专利授权量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比“十五”增长了123.1%、147.4%;2009年发表国际论文3793篇、国内论文7856篇,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量居全国第6位。

通过五年建设,沿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形成了3个科技创新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科技园区4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7个、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个、星火产业带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创新型试点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19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9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这些创新高地和转化基地基本涵盖了甘肃省的特色优势产业,引导科技创新向高层次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5]。

4、创新方法进甘肃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理“自主创新,方法先行” 的重要批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科学技术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甘肃自2010年就筹备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在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创新方法研究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甘肃省科技厅的领导下,在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积极努力下,创新方法正在逐步走进甘肃。

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一直在积极努力、推动创新方法工作在甘肃省的开展。在甘肃省科技厅条财处的统筹安排下,编制了创新方法国际国内现状、TRIZ理论基本知识等资料,并以送达、邮件、传真等形式将资料发送省直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宣讲,管理部门、研发机构、教育系统、企业层面对创新方法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制作了创新方法专题宣传片,在甘肃省科技传媒(LED大屏)进行滚动播出,向社会各界宣传和介绍创新方法工作、TRIZ理论,社会各界对创新方法的认知度有了较大提高;并且积极与甘肃省省直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创新型试点企业进行了衔接和沟通;向科技部申请并获批科技部条财司专项《甘肃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国科发财【2011】488);组织召开了“甘肃省创新方法工作协调会”,成立了甘肃省创新方法工作组,确定了甘肃省创新方法工作试点推荐、培训师资推荐标准和要求,对甘肃省创新方法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创新方法工作在甘肃省范围内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科研人员的浓厚兴趣和普遍关注,为甘肃省开展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相关院所、高校、创新型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国内创新方法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加强了创新方法的高层推进,提升了创新方法的认识水平,为甘肃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5、存在的问题

创新方法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6]。甘肃省刚刚启动创新方法工作,在本土师资的遴选及培训、企业推广应用、资金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

一是培养与技术相结合、与行业对接,符合本省企业实际需求的师资队伍受创新工具有限、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二是各单位推荐学员时考虑到培训时间和自身工作时间的冲突而放弃报名参加培训的机会。

三是由于培养本省TRIZ理论师资队伍,需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聘请专家和开展培训耗资很大,仅靠项目经费难以持续开展培训工作。四是从全省企业总体情况分析来看,多数企业缺乏专门的研发人员,企业R&D投入比例非常低,而且企业管理层大多数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不重视技术创新,尤其是对创新方法、TRIZ理论缺乏深度的认识和了解。五是管理层面对创新方法的认识、认知程度决定了推动创新方法工作的力度。那么,如何提高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对创新方法工作的认识,增强创新方法工作积极性;如何将创新方法推广到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中,特别是将创新方法引入到职业技术学院等培养技术类人才的知识体系中,开展针对管理层面的创新方法基本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对创新方法工作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六是这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如何开展甘肃特色的创新方法工作,有持续的资金支持,需要全省政府部门以及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的推进对象的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总之,创新方法工作是一项浩瀚的科学工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国民素质工程,是从源头上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实施的基础性工作[7]。甘肃只要深入学习掌握创新方法,确实树立创新理念,合理运用创新原理,就能充分发挥创新的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具先导性、时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一步为建设创新型甘肃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洋.天津市开展创新方法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浅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9-04-32.

[2]井辉,郇志坚.基于TRIZ的复杂管理问题求解模式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1):155―159.

[3]姜雪松.TRIZ理论先行,黑龙江刮起创新风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8-31.

[4]杨廷双.大力推广技术创新方法提升龙江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02-17.

[5]张天理.2010甘肃科技发展报告[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活动已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样,科学技术体系在横向上就形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两大部门。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不可偏废,不能因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而忽视技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否则,基础研究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因强调技术科学而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否则技术科学就失去了“后劲”、“动力”。基于此本文对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科技管理 科学 科技创新

一、实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关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许多人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没有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应用研究,没有应用研究就没有技术开发。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是先有生产实践和技术进步还是先有基础理论,人们也许有不同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不能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看成一条单向的流水线,历史上和现实中有许多重大科技创新无法用这种流水线来解释。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指南针之前并不知道磁学和地磁场的基础理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获专利1000多项,他完成电灯等重大发明并非因为先掌握了光、电、材料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实际上,很多科技创新很难被简单地界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技术开发。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是这种复合型的科技问题。这些科技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又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需要多学科的技术专家和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联合攻关,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途径。现在还很难说将来是技术上先有突破,还是理论上先有突破。解决这些科技问题,决不能按上述一维单向模式,先搞基础理论研究,后搞技术开发。基础科学的进展离不开技术上的新突破,技术开发往往也需要基础理论的修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以,不应把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割裂开来,实行部门分工乃至分割。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技术创新

1、加大企业的投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有72%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而韩国同期企业研发投入在国家研发总投入中的比例达到75%,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大量的产业技术和高新技术均由企业完成。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还偏少,相对量还偏低,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股权融资、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使政府投资与境内外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渠道。

2、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的性质,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强烈的产权激励,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灵活的决策机制,尊重个人的制度安排和既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组织和机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更加符合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技术创新83%的成果仍来自于中小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在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中,院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在市场作用下,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自由选择的结果。大学与企业“两张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两者之间缺乏一个“结合”的平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试图以“校办企业”,通过内部循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理想;试图依赖院校研发活动替代“企业研发中心”,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产学研结合可以有多种形式。国家大型“专项”是聚集产学研科技力量的重要平台,企业对学校的课题委托,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从硅谷和我国一些科技园区成功的事例表明,依托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的支撑与撮合,众多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院校、吸纳院校科技活动的扩散效应、吸引院校流出的人才,并发挥创新企业的集聚效应,开展技术转化活动,可以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创造条件。在“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中,这是一条强有力的“结合纽带”。

三、确立以市场为源头的研究开发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已超出一般意义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它强调技术要素与其他新要素的组合,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研项目立项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科研院所应培养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市场观念,彻底转变旧的思维定式,转变研究开发模式。在科研立项时,改变过去的末端机制为源头机制,即从科研课题立项时就开始谋求与有关企业的结合,让产业界进入课题立项、研究和结题的全过程,在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技术创新成果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服务于社会。对于这种联合开发的项目,政府应优先立项、优先审批,并给予资金方面的照顾。当然,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上,要不断深化发展,要从企业出题研究所攻关的一次性合作,逐步发展到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单位以技术知识作为资本参与企业的活动。对非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在申报课题时需将科技创新信息与该创新技术的产业化经营有机联系起来,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对科研项目负责,而且有责任提供该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及产业化投资估算的详细开发信息,供专家在论证项目时参考。只有这样,成果的研制才能减少盲目性,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商品化才能得以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才有了强大的依托。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是社会活力的标志,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培育学术教养和规范。同时,在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2篇

内容论文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为其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展模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为依据,分别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四方面入手来探讨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和选择。 论文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突破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 策略选择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是科技人员为主创办的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工艺、服务)研制、开发及生产的中小规模企业。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但我国的中小企业起步晚,创新能力弱。因此,在加入WTO的背景下,面对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如何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是摆在企业、政府和学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兼具“科技型”和“中小”企业这两方面的特点,其发展模式和企业行为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如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周期短、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实现企业持续而快速地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不同,必然要求我们在各阶段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本文在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来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做出合理的创新策略选择。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 创新可以通过创新客体与主体这对范畴来进行分类,其主要划分依据是创新活动的技术变动强度与对象,具代表性的有弗里曼(C. Freeman)的客体分类法和帕维特(K.L.R. Pavitt)主体分类法。根据强度的不同,可以把创新区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根据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等。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渐进创新”的产生,源自经济学界广受推崇的“学习经济”理念,这一经济学说注重强调企业(和产业)的学习能力培养,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渐进性创新的过程。当大量的小创新不断的改善着企业的技术状态,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变的大创新。渐进性创新的特征之一是在某个时点的创新成果并不明显,但它有巨大的累积性效果。 而对于突破性创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突破性创新作了定义:如,“突破性创新是使产品、工艺或服务或者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特征或者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性能和成本都有巨大的提高,或者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Vadim Kotelnikov, 2001);“突破性创新是采用破坏性方法和力量产生突破性的创新和思想的一种方法。”(Richard Leifer, 2000);“突破性创新是指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是那些在并不是按照公司主流客户的需求性能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陈劲,2002)。因此,突破性创新是基于工程和科学原理上的突破性技术而产生的创新,此类创新往往导致产品性能主要指标发生跃迁,导致对市场规则、竞争态势、甚至整个产业发生变革。事实上,以上两类不同性质的创新将会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四个层面上反映出来。 各成长阶段的创新策略选择 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为此,我们分别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四方面入手来探讨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初创期 初创期是指科技人员或机构对已选定的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生产可行性研究、技术难点攻关和中间实验,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出可供市场出售的新产品(服务)或新工艺的过程。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的学说,强调“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无一不是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新概括、新总结,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思想又突破陈规的创造性成果。它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论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系统考察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从1975年开始,特别是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强调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科技事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原理实际上吹响了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号角。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科技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出色继承和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概括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重大突破,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它突破了以往对科学技术作用理解的局限性,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它从生产力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思想。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二、拨乱反正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从历史的高度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他说,“要把‘’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明确赋予知识分子以主人翁地位。

邓小平主张,对于知识分子要爱护、要提供服务、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才智。他提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他提出要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他提出只要是人才,要容其缺点,放手使用。他提出对于科技工作者“不要用行政事务干扰他们,要尽量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钻研业务,搞好科研工作。”他提出“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以利于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他提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进而要求全党“研究和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等这些观点和思想为我党和国家尊重、重用知识分子提供了政策依据。邓小平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

三、必由之路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改革是解放科技生产力。既然实践进一步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为了扭转我国科技体制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我国科技发展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中央又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些重要举措都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邓小复倡导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缩小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2][4][8][9][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第275页,第378页,第107页,第108页,第117页

[3]《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见1995年6月5日《人民日报》第1版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创造型思维;科技创新;现代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01-02

一、科技创新是强国之本

当今,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在全球科技的大博弈中,不被淘汰的关键就是科技创新。

中国在历史上的强盛与“四大发明”不无关系,与中国人发明的养蚕和丝织技术,与中国人发明的陶瓷技术不无关系。同样地,英国在18和19世纪的崛起,与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及一系列相关的近代工业技术创新不无关系,与牛顿等科学家的科学理论创新不无关系。而美国在近代和现代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更是与美国的科技水平和教育体制息息相关。再看看世界上的贫困和落后国家,其科技与教育水平必然是落后的。

为何美国和日本可以以联想集团的电脑可能有间谍设置而拒绝使用联想的电脑,而中国人明知道美国的电脑和操作系统,可能都有美国政府设置的间谍器件,却不得不使用美国的各种先进设备?因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互联网都是美国发明的,美国对中国封锁最严的恰恰就是高科技。为何?因为中国人的模仿能力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中国人在原有技术上的“小改小革”也会让美国在某项技术上的垄断性与竞争力大打折扣。

二、科技创新的坎坷之路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说科学发展的道路是相当坎坷的,甚至还遭遇过巨大的风险和阻力。

在1500年代,哥白尼因提出了“日心说”而受到宗教迫害,在1600年代,布鲁诺由于批判宗教神学并坚决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而惨遭火刑。在之后的1610年代至1630年代,伽利略也因论证“日心说”的科学性受到宗教迫害。

魏格纳1915年出版了《大陆与海洋的形成》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大陆漂移说”,但在当时“固定大陆”观念盛行的时代,人们并不接受他的理论,直到他逝世30多年后,“大陆漂移说”才被证明是正确的,并因此引发了1970年代的地学革命。

中国人对天地的传统认知是“天圆地方”,与地球是个球体的科学理念相去甚远。而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念,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球上的地影是一个圆,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而直至公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以后,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认识。

三、重大科技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回顾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科技创新事件和关键人物,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与创造型思维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其科学性,另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特征,即非主流性、稀缺性与隐蔽性特征。

1.科学性。人类历史上曾涌现过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并大量地出现在一些宗教思想和神话传说中,但这些想法与真正的科技创新并不是一回事,区别就在于科技创新具有“科学性”内核,它来自并服务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规律性及可观察性、可论证性等,而出现在一些宗教思想和神话传说中的“奇思妙想”则往往不具有科学性,因而只能算是某种主观臆想。可以说,科学性是科技创新的首要标志。

2.非主流性。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科技创新,由于其思想和理念的超前性,往往表现出某些违背传统,甚至违背常识的非主流性特征,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当时都是非常违背宗教常识和传统思维的。可以说,甘于寂寞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挑战传统的非主流性思维习惯是创造型思维的标志性特征。

3.稀缺性。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重大科技创新往往是由极少数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人物所提出或创造的,可谓“独辟蹊径”,如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相比较而言,与他们同时代的绝大多数科学家并不具有这种机遇和能力,甚至可以说,创造型思维从来都是非常稀缺和宝贵的,与随波逐流的大众型思维有本质差别。

4.隐蔽性。由于军事、政治和商业因素,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在很长时间内实际上都处于隐蔽或保密状态,如中国的养蚕术、陶瓷术及许多“祖传的中医秘方”,西方的玻璃工艺、日光灯技术等,而掌握这些技术和工艺的创新者则往往出于安全或商业的考虑而被人为地“雪藏”多年。另外还有一些科技创新成果,由于在早期不被多数人理解或对传统势力构成挑战而长期处于不被社会接受或不受社会尊重的隐蔽性状态。

四、对中国现代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启示

与欧美科技和教育大国相比,虽然我国高校每年毕业的本科与研究生数量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数还多,但我国的现代教育在创造型人才培养和创造型思维培育方面仍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1.过分追求考试分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即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而不是知识,更不是分数。但许多人过分追求和关注的恰恰是分数和考试能力,造成了从幼儿园和小学时代就已开始的,对所谓的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过早分类,是否科学?不言自明。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排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客观地说,许多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技巨匠在小的时候其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如爱迪生,有的科学巨匠甚至没有读过大学,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时只是一个印刷厂工人。中国的医学大师李时珍实则是个科举落榜生。

2.过于注重形式。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但将创新等同于专利或论文的想法则是过于片面或过于注重形式的做法,实际上,具有军事和商业价值的创新往往是高度的机密,其价值并不适于用公开申请的专利或公开发表的论文水平来评定。另外,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善于写文章的人并非口才一定就好,口才好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著书立说”,许多会发明、会创造的人才并不一定都精通于写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并非个个精通英语,因此,全才和通才固然不可多得,但精通一门的人才也着实可贵。而过于注重专利、论文、奖项和外语能力的人才评定方式往往并利于“学术有专攻”的创新型“民间人才”的挖掘。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火药出自何人实则与道家关联密切,火药是中国道人炼丹时的“副产品”,而中国最早的司南(指南针)理论则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可见,并非所有的创新都出自“科班”,有些创新是出自“民间”的。

3.模仿与创新的矛盾。回顾近代科技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重大的、初始性的科技创新基本起源于西方,就拿重大发明来说,小到电灯、电话、电视、电脑、空调、汽车,大到飞机、火车、航母、雷达、卫星、网络,都是源自欧美国家的发明。而中国近代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基本摆脱不了模仿的印记。模仿不失为科技发展的一条捷径,但过分依赖模仿则会养成趋同性和依赖性思维习惯,必然会遏制求异性和超越性的创造型思维的发展。在1920―1950年代,中国地质学家大胆提出了“地质力学”[1]、“地洼学”[2]等创新性理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矿产勘查领域的发展,而近年来,中国地学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似乎更注重于模仿,“言必称希腊”式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但已鲜有“地质力学”和“地洼学”级别的创新性成果。而在全球科技的大博弈中,我国与欧美的关键性差别在哪里?就在教育理念和创新理念方面。

4.教育和学术的功利化。在现代教育和学术体制中,创新能力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有许多人认为,只有尽量多地拿到国家或企业支持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才有可能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或创新。事实上,科技史上的许多重大创新,都是在没有花费国家经费的状况下完成的,如牛顿创立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和在光学领域取得开创性贡献的时候,恰好是在他因躲避瘟疫而在故乡度过的几年。爱因斯坦在布朗运动、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领域做出惊人发现的时候,他也只是个专利局的小职员。可以说,在他们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的时候,既没有得到过某某基金的资助,也没有拿过所在国官方的什么课题。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而现代社会在科技创新方面所弥漫的恰恰是功利的雾霾,缺乏的则是“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的求索精神。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若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仅靠模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唯有创新才是超越之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新氛围则需要中国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培育和维护,并通过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来实现并适应“万众创新”。

参考文献:

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界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地方高校由于政策制度、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地方高校科研产出来看,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占全国高校总量88.5%的地方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129364项,占全国总量的56.4%;拥有获奖成果2728项,占全国总数的54.5%;342713篇,占全国总数的56.1%;拥有专利授权5429项,占全国总数的38.5%。由于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重任,而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地方高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4]跨学科进行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依托本学科的创新点,进行跨学科、跨分支学科、同一学科内部各个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递进式的交叉和渗透研究,又要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空间进行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拓展,从而提升科研的层次,拓展科研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特色。在合作范围上,不应局限于本院系内的合作,还应积极寻求其他学科院系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合作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中,不仅能加深自身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有助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2.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

在地方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我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中小企业的联系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地方高校教师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成为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积极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在传统企业改造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吸收、提高方面与中小企业合作攻关。在企业建设上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培训和指导,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到中小企业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的产学结合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3.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更迫切的需要地方高校为地方科技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必须找准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和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才能保证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针对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针对当地社会进步发展人文学科,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1.地方政府搭台,促进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地方政府在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与政府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地方发展往往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学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牵线搭桥寻求需要科技成果的企业,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产学相结合的互动性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地方产业情况为背景,将企业的资金与高校科研人才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2.政府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形成激励政策

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承认,是衡量科技人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标志。政府制定各项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激励的政策,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给予优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者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对社会做出更大程度上的贡献,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地方政府应出台一套完整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要真正实行专业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强化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工作。[5]他们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能力离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和平台。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青年教师获得实际经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科技创新更多是被看成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地方高校也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要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占有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二线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二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索[a].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2]叶?.地方高校定位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0

[3]江文丽.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