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

虚拟化学论文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虚拟技术是使相关工作在计算机上实现或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的技术[1],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将其应用于宇航员培训。由于这是一种消耗低、安全有效的培训方法,现今已被推广到各行各业的培训中,并已在科研、教育、商业、医疗、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娱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只简单介绍它们在教育、生物制药和医疗领域的应用状况。

1.1教育领域

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虚拟技术已进入教育领域,并且已成为完成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利用化学教育软件,展示化学实验的流程和结果。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该软件,了解和掌握整个实验过程,然后再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既可以减少实验的危险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再如利用物理教学软件,开展“欧姆定律”的讲解,其效果生动,且学生便于理解。

1.2生物制药领域

虚拟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在药物的设计阶段:采用相关的分子设计软件,设计药物小分子,模拟小分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预测小分子的生物活性、毒性、排泄、吸收、代谢途径、代谢物及其各类性质。目前,这种药物设计模式已被国际专业制药公司在研发新药时采用,并与实验相结合,以达到减少研发消耗,提高研发成功率的目标。1.3医疗领域虚拟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有:手术培训、手术模拟、医学影像检查和临床诊断。已经报道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专家成功完成真正意义上的3D打印骨盆重建手术”,是虚拟技术在医疗领域成功应用的又一案例。

2、化学信息学

化学信息学的研究领域并未经过刻意界定,很多化学家在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力争发展和采用计算机的方法来处理大量涌现的化学信息,建立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化学信息学的发展已初见端倪,到了70年代开始出现了飓风式的发展。因此,相关的化学信息学的定义有多种。

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一些论述。

(1)采用分子模拟和数据分析技术与高分辨图形显示组合,得到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因此,化学信息学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化学家研究新问题、组织并分析科学数据,以研发新化合物、新材料的过程。

(2)很多人认为化学信息学是化学信息的扩展,它涵盖了与化学结构、数据存储和计算方法相关的领域,如化合物登记系统、在线化学文献、结构-活性关系分析和分子性质计算[3]。化学信息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来说是很新的,但我们可以体会到,它存在于我们周围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不同的阶段常会给出不同的化学信息学的定义。

所以,在讨论这些不同观点的时候,我们认为“化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辅助解决化学问题的学科”[4]这个论述更具有普适性。

化学信息学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基于数据、基于逻辑和基于原理。

(1)基于数据的方法建立和利用多种化学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化学数据库中的数据。该方法主要的作用是在数据库中获得已记录的相关信息。

(2)基于逻辑的方法利用已有的化学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归纳、推理和分类等方法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并对知识实施有效的管理,以便于知识得到广泛的应用。最终,能用于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该方法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处理,对象具有比较强的规律性。同时,它能解决数据库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

(3)基于原理的方法利用已有的量子化学的理论,对化学对象作相关的量化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研究对应的化学问题。该方法能从原理上解释化学问题,但不适用于大批数据和大的体系的处理。在化学研究中,这三种方法相辅相成。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或不同的研究阶段,采用对应的方法组合。

3、化学研究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用途和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由于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同时以碳、氢化合物为母体,因此这门学科又可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诞生出了高分子化学、元素有机化学等新学科,为合成染料、橡胶、纤维、药物、塑料等有机化学工业建立了理论基础。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可归纳为三部分:分子设计、合成设计和结构确定。利用相关技术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合物即为分子设计[5];利用相关技术设计特定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即是合成设计;结构确定包括两部分:结构解析和谱图模拟。结构解析是根据已有的化学谱图,推测对应的化学结构。谱图模拟是基于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预测其化学谱图。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它也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在化学研究中实验和理论这两方面一直是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历史悠久的科学,它的研究模式为灵感、经验和实验(见图1)。长期实验数据的积累,为现在和今后的化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截至2013年12月,已有记载的小分子化合物达7600多万个,化学反应约5580万个。要有效应用如此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数据,只有采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在此,我们提出了化学研究的现代模式,即在化学研究的传统模式中融入虚拟技术(见图2)。分子设计是化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传统模式的分子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某种化合物的性质,通常是在得到化合物之后,经过实验测试才可获得对应的性质。现代模式的分子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化合物的性质,可以用相关软件预测获得。根据获得的预测结果和经验,决定是否要合成该化合物。图3和图4中的分子设计流程显示,两者的差异主要在合成之前。传统模式在合成之前的分析工作仅以文献信息作为判断依据。而现代模式,既以文献信息作为判断依据,又以软件预测结果作为分析判断依据。从原理上讲,采用现代模式合成的化合物,其符合需求的成功率要高于传统模式,研究过程中产生污染的几率要比传统模式的低。

4、结论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实验分析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利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等仪器,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利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还要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目的

(1)通过虚拟实验中的文本展示工具,使学习者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对虚拟实验的操作,掌握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能够动手制取氧气。

(3)通过对实验过程、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反应机制,加深对实验的认知和理解。

(三)《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虚拟实验活动设计

学生要完成虚拟实验首先需要安装Secondlife客户端,进入Secondlife虚拟环境,通过以下流程完成整个虚拟实验。

(1)准备阶段:学习者通过Secondlife提供的地图工具搜索到虚拟实验室地标并通过瞬间移动工具进入虚拟实验室。

(2)实验阶段:学习者通过人-机交互选择事先通过3D建模工具创建好的虚拟实验仪器、药品并通过资源工具查询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装置图,完成实验仪器的装置;点击各个实验仪器、添加药品来完成实验。

(3)评价反馈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和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对学习者本次实验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反馈系统及时反馈给学习者。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虚拟实验环境设计

本研究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设计的虚拟实验环境。以实验过程的设计为理论基础从场景及模型设计、交互设计、支持工具设计、特效设计、评价设计这几方面设计三维虚拟实验环境。

(一)实验环境的场景及模型主要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组成

虚拟教室由讲台、桌椅、多媒体系统、音响设备、电子白板、书柜、书、电脑组成,供学习者实验后进行交流、报告、探究、形成实验结论。虚拟实验室主要由实验环境、实验操作台、水池、药品柜、灭火设备为为学习者完成实验并获取实验数据。仪器设备主要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铁夹、烧杯。药品耗材主要是高锰酸钾等。

(二)交互系统设计

(1)人机交互设计:在实验中通过操作交互,学习者能够感受到实验设备的控制感和体验感。在Secondlife中,利用创建工具可以实现简单的“点击”“移动”“坐在上面”等操作,Secondlife提供的林登脚本语言可以设置改变物体的性质、运动方式、运动轨迹、对外力的反应等等,能够较好地支持学习者的操作交互。

(2)交流工具:学习者在实验过程中和老师、同伴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在线的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

(三)支持工具设计

实验支持工具是指支持学习者完成实验的所有工具,本研究的支持工具主要包括搜索工具、资源工具、实验认知工具、评价反馈工具等。搜索工具主要是地图工具和瞬间移动工具通过它们是搜索定位各种学习场所、用户,并瞬间移动到目的地。资源工具包含Secondlife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主要是3D浏览器;外部资源包括各大搜索引擎。这些工具可以搜索Secondlife内部和外部各种信息资源实验认知工具主要包括3D建模工具、拍摄工具、记事本工具主要为为实验过程中学习者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采集数据提供支持。评价反馈工具主要包括问卷系统(choicer、Quizchair)、学习记录系统(Tracker)、Web-Intercom,为实验后学习者自评、反思以及教师评价反馈提供支持。

(四)特效设计

在Secondlife中,通过粒子系统结合林登脚本语言可以营造烟雾、火焰、气体、雪花等各种现象。在本实验中酒精灯加热的火焰、水槽里面的气泡、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过程中的烟雾、药品晶体的状态变化等效果都可以通过粒子系统来实现。

三、结论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广义虚拟经济学;意识形态;制文化权

中图分类号:F0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3) 04-0024-07

From Culture, Ideology to Culture-making Power: the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from a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II)

GUAN Yong-qiang1 ZHANG Li2(1.Institute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The 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economy has been an important field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theory of ideology is also a vital part of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 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n-temporary China,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ic theory present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above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day’s world economy.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attribute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within the context of past studi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related fields, and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culture-making power, a core concept proposed in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role of culture-making power in state-building and national identity-building and also holds that the making of culture-making power relies on the consciousness and efforts of government. From this perspective, political economy itself is the making of the culture-making power.

Keywords: political economy,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ideology, culture-making power

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曾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制度)学派都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开展过大量的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更进一步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就文化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属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采取了把经济孤立于社会文化等制度因素之外进行抽象研究的纯粹演绎方法。尤其是在经过20世纪中期的“形式主义革命”之后,研究形式的数学化而非思想内容成为了经济学追求的目标,而那些坚持把文化作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的制度学派学者们则纷纷转入社会学领域,从而推动了经济社会学这一新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葛兰西、阿尔都塞等马克思主义学者和新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等也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启发性的思想观点。

作为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学,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角度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全新地阐释,指出现代经济是一种传统价值不断容纳信息介质后形成的具有更高价值的广义虚拟经济,文化信息所承载的虚拟价值已经取代实用价值成为了整个经济的主轴;因此,谁能够掌控制文化权,谁就能抢先制定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游戏规则,进而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主动权和优势地位。

本文首先对以往政治经济学及相关学科就文化与经济关系和意识形态的主要思想作一个概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从广虚理论对文化的系统性阐释、制文化权的物质依托以及其在政治经济学中的体现这三个角度,对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制文化权”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政治经济学关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主要思想观点

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刚产生起,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已经被纳入它的研究范围;亚当・斯密、托克维尔和威廉・配第对此分别采取了三个不同的研究视角。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把文化看作是影响个人行为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认为人既有利己的“自爱”,也有对他人的同情心,二者既矛盾又相互伴随,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他希望当时刚刚诞生的资本主义社会能在以利己心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用同情心控制情感和行为,建立一个有道德的理想社会。

在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中,文化是一种社会风气。他认为美国相对欧洲更民主和平等的文化起到了比政治制度和地理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它使美国人更富于冒险精神、推崇诚实劳动和实用消费理念,因而造就了美国经济的繁荣;而与美国北方相比,他认为南方的蓄奴文化就是一种导致经济低效率的文化。

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则把文化看作是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鉴于当时各国商业都由新教信徒所把持的状况,他建议英国政府应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吸引在欧洲大陆受到打压的新教人士和他们的资本,以发展英国的工商和航运业,进而打败法国和荷兰这两个竞争对手。

在此之后,历史(制度)学派的学者如英国的莱斯利、坎宁安、阿什利和德国的施穆勒、桑巴特等,大都继承了斯密和托克维尔的视角,把文化作为影响个人行为和经济风气的制度因素进行探讨,其中最著名的是凡勃伦和马克斯・韦伯。

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继承了斯密的传统,认为奢侈消费的经济行为根源于人们的竞争心理,即希望通过炫耀性消费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每个阶层对上一阶层消费方式的模仿则最终形成了全社会的消费文化。

韦伯的研究则合并了斯密和托克维尔的研究视角。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用问题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判断,正是新教的伦理和价值观使人们把做好世俗职业看作自己已被上帝选定获救的确证,从而形成了勤勉工作和积累财富的资本主义精神(风气),进而推动了近代欧洲经济的发展①。

凡勃伦和韦伯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布迪厄的名著《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就发展了凡勃伦的理论,认为人们追求消费品味的目的在于构成一种阶层的指标,把自己与更低层的群体区隔开来,进而取得对社会的支配权;格尔茨的《小贩与王子》和李普塞特的《革命与反革命》、《大陆的分界》则继承了托克维尔和韦伯的思路;前者考察印尼不同文化形态下经济发展的路径差异及其与经典资本主义模式的不同,后者从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经济发展路径差异的原因。

与历史(制度)学派和经济社会学不同,马克思主义采取一种与威廉・配第更为接近但立场相反的研究路径,批判地探讨了文化作为政府政策的意识形态性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不像科学那样根源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实践,而有着脱离现实和对现实扭曲和掩盖的一面;统治阶级或企图取替旧统治阶级地位的新阶级,总会把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描绘成唯一合理且具有普适性的思想,以欺骗和强迫大众接受。

此后,葛兰西和阿尔都塞进一步提出了“文化领导权”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认为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和军队、法庭等暴力机器一样,是统治者维护霸权的政策手段,其实质是通过教会、学校、媒体和出版、文体等机构,向人们不断灌输符合统治集团利益的文化和价值观,使之适应社会和服从国家的规范。

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也指出,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使人们失去了应有的批判意识而沉迷于技术理性,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大众文化也只是由“文化产业”(又译“文化工业”)为维护统治集团利益而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实际都是在操纵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以维护现存制度的安全。

另外,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也认为,现代学校教育所传递的文化内容和语言符号都倾向于支配阶层,它保证支配阶层的子女能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传递着社会的不平等。齐泽克则指出,社会上的每个个体一出生就被外界赋予了各种意识形态的期望,个体的成长过程就是被意识形态不断建构成为社会所期待的主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即使明知意识形态的欺骗性,也仍然无法与之断绝关系。

最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诺斯也曾希望通过“意识形态”一词把文化问题重新纳入到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但这里的意识形态并不具有批判意义或政策含义,而主要继承了斯密以来的道德和价值观内涵,意指人们因地域和职业等原因而获得的某种社会常识和日常行为习惯,在经济活动中可以起到节约交易费用、克服搭便车行为和促进社会合作的作用。

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是对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的系统性阐释和升华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不仅继承了传统政治经济学对文化的关注,还从当今世界经济的现状出发,对文化问题进行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系统性阐释。

首先,广义虚拟经济理论采取了人本经济的基本研究范式,把价值观和文化问题放到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和中心地位。广虚理论指出,随着当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告别物资短缺时代,商品的价值正在日益远离劳动和生产过程,而与人们的生活娱乐消费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除了要以效用价值论替代劳动价值论以外,还要进一步改变对人类活动基本模式的理解,从劳动对象化提升到生活对象化,从物本经济转向人本经济的思维方式。于是,解读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要成为了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根本问题。而如前述斯密和韦伯等的研究所表明的,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根源于心理因素,反映着一定的伦理和价值观念,效用程度的高低也依赖于价值观的主观判断。由此,作为价值观的文化问题也就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体系占据了中心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广虚理论提出“二元价值容介态”的概念,进一步对原本隐性的文化赋予了明确的价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其特点就是承载着文化的信息被纳入传统的物质形态之中,并形成了超越实物价值的更高级的虚拟价值。正如凡勃伦和布迪厄所指出的,人们在购买奢侈品或者追求品味时,消费的对象并不是物品本身,而是消费者自己赋予物品的文化意义。只是,广虚理论在这里给出了更为一般性的解释,认为广义虚拟时代的所有商品都是“承载着价值、信念的文化产品”③,都具有着或多或少的文化虚拟价值。只是高档品牌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容纳有价值的信息,从而累积了更高的虚拟价值,而低档商品则只具有很低的虚拟价值,因而也主要用于满足人们在实物层面的需求。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作为文化的价值观体现在社会风气上,就是信心、人气和信用制度。随着虚拟价值在商品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商品价格的波动也越来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心理因素。于是,信心和信任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它不再只是斯密那里道德意义上的同情心,而是商品虚拟价值的支撑要素。或者可以说,信心本身就是价值的显现。在广义虚拟经济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作为社会群体的信心的集合,就表现为人气,而人气的持续存在又有赖于现代社会的信用制度。在这里,对于作为社会风气的文化,广虚理论采取了比托克维尔和韦伯等学者更抽象的解释。它并不特指某一种价值观或宗教文化,而是更具有一般性的人气和现代信用制度。事实上,在人本范式下的广义虚拟经济中,没有人气就没有交易。人气已经成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重要资源和财富标志,也是驱动整个社会创新和发展的最活跃的文化动力。

最后,广虚理论在更高的层次提出了制文化权思想。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作为虚拟价值的源泉,文化同时也构成了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一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文化,也就拥有了全世界对它的信心和最广泛的人气。因此,拥有控制文化观念的形成权或称“制文化权”,就成为了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获取财富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宏观层面,政府应抢先缔造和输出一套符合本民族、本国家利益的文化理念。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进而参与甚至主导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在微观层面,则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生产和营销,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融入到产品的虚拟价值中,在创造以虚拟价值为主导的产品品牌的同时,弘扬本民族、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在这里,制文化权思想有着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相类似的政策含义,意指潜移默化地把符合本国或本民族利益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而使之为文化的控制者服务。不同的是,制文化权思想主要关注的不是统治集团对国家内部的霸权,也较少批判性的色彩,而更多是从世界格局出发,强调文化的输出和国际竞争性,依托于全民族共有的文化以及政府与企业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密切合作和一致对外的共同努力。

三、制文化权根本上依托于民族国家和政府的力量

马克斯・韦伯曾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但这里的人绝不是抽象的个人或“经济人”,而是作为民族国家组成部分的人;所有的政治经济学都受限于民族国家,所有的经济政策也都服务于民族国家的利益④。从威廉・配第以来,政治经济学莫不如此,广虚理论的制文化权思想也是这样。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并不是世界文化的交流或者普世价值的提升,而是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如何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而参与和主导世界市场游戏规则的制订,塑造出一种有利于中国利益的国际话语体系,使我们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也具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掌握制文化权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推向世界,使之具有世界范围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进而在价值观和思想的层面同化竞争对手。广义虚拟经济学者曾指出,在我国的历史上,汉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与兄弟民族长期的冲突和磨合中处于不败之地,进而融合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其根本就在于对制文化权的运用⑤。而另一方面,近代以来我国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与交流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也正缘于制文化权的太阿倒持。

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国际话语体系,实际是西方国家在进行全球扩张、建立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有意识构造起来的一套完全有利于他们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控制权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相得宜彰,使西方得以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全面统领世界。也正是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主导权和制文化权上取得的双重成功,以及他们竭力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的努力,使得接受者们往往被其束缚而浑然不觉,甚至为之推波助澜。

例如,在现代的国际话语体系中,传统中国的贸易政策总是被解释为闭关自守、“把自己关在排外主义的高墙之内”,清政府和官员的形象也被描述为闭目塞听、盲目尊大。甚至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在其名著《中国近代史》中也未加思索的接受了这种话语体系,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⑥。然而,事实上,在1793和1816年英国使团来华交涉通商事宜时,得到了清政府极其礼貌的接待和极其热情的款待;清代的贸易政策也绝不是闭关而只是限关贸易;谈判最终没能成功的原因是英国不愿意受限于清朝的朝贡贸易体系,而清朝则没有同意英国咄咄逼人的贸易要求⑦。

又如,在欧洲中心论的中西对比语境下,近代西欧崛起和中国落后的原因总是会被解释为欧洲源自古希腊的民主、科学、自由,而中国则专制、落后、缺乏私有产权保护等等,包括前述托克维尔对于美国文化和韦伯对新教重要性的推崇,本身就是制文化权的体现。然而翻开真实的历史,我们却会发现,在前近代的中国,人民享有比西欧更自由的环境、更发达的市场和甚至更仁慈的政府,而现代科学源自于伊斯兰文明的积累而非古希腊的孑遗。现代民主也是欧洲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西欧的领先并不是因为中国出了问题,而是欧洲通过对美洲的殖民而获得了一笔巨大的海外横财,从而实现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⑧。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不借助于制文化权思想为我们提供的这个透镜,解析出这种获得了普世文化地位的国际话语体系本质上的西方民族主义色彩,我们就无法破除思想上的迷雾,看清楚我们百年来所走过的中国道路;而如果我们不致力于推广和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有利于中华民族利益的文化和话语体系,就无法彻底地摆脱这种思想上的束缚和国际语境中的被动局面。而要做到的这一点,根本上还是要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实现。

正如前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所指出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还对应着相应的物质形态。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文化本身就有着物质的含义,媒体、教会和文艺、体育等文化传播机构都构成了广虚时代新意义上的基础设施,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必须首先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协调。与此同时,在制文化权的国际竞争中,总是合并着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力量的交锋,是一场国家软、硬实力集于一体的较量,这就更需要政府提供的保障。因此,作为文化因素在政策层面的集中体现,制文化权虽然离不开企业在微观层面通过民族文化创造虚拟价值和塑造民族品牌,但归根到底依托的还是政府。

四、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制文化权的重要体现

如果我们从制文化权的视角出发,反观二百多年来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就会发现,在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无不体现着民族国家的利益和本民族文化的输出。

早在政治经济学形成之初,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就指出,英国古典经济学是服务于英国民族国家利益而又采取了普世性话语体系的学说。他发现,英国有一个古老的准则,那就是“一个国家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以制成品换取农产品与原材料,才能实现高度富强”,然而这一准则已经“成为了并且一直是英国的国家秘密”,在政治经济学中对此只字不提,而且还使用“世界主义的表述和论证”,巧妙地将其隐蔽起来,这就像“一个人到达强大顶峰的时候,他就一脚把用过的梯子踢开,以免他人借助同样的手段跟着他爬上来”。⑨

此后,爱尔兰的经济学家克利夫・莱斯利也指出,“政治经济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自然法则体系,或者某种具有普适性的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由一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推理和学说所组成的,甚至会带有特定的历史和主要撰述者的色彩”⑩。和李斯特一样,他也发现,英格兰总是把政治经济学塑造成一套普世理论,声称“在英吉利海峡的这边和那边应当没有什么不同”,从而把在英格兰形成的法律和土地制度强加给制度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完全不同的爱尔兰,实质上却是通过这种手段把爱尔兰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11 。

对此,马克斯・韦伯在后来将其概括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斗争从不停歇”,而“庸俗政治经济学就在于它以不断配置普遍幸福的菜谱为己任” 。12

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发达国家对于制文化权的掌控技巧也更趋成熟和隐蔽,它们总是把从本国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特定时期总结出来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写进经济学教科书,通过数学化这种科学的表达形式,以普世理论的方式输出到历史背景和国情都完全与之不同的欠发达国家,并由此出发,对这些国家的各种传统制度包括文化进行攻击,表面上是以西方国家为模板引领他们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实际上却是对这些欠发达国家进行着文化和经济的殖民。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曾批评新古典经济学“一只脚是未经检验的假说,另一只脚是无法检验的口号” 13,以科学的外衣,行意识形态之实。缪尔达尔在研究南亚国家贫困问题时也指出,“经济理论家比其他社会科学家更倾向于得出一般的命题,然后假定它们对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文化都无往而不适……但是,当用于研究它并不合适的南亚不发达国家时,后果就严重了。”14

布迪厄对阿尔及利亚1960年暴乱的研究就指出,正是由于发达国家从外部把与其本国社会和文化并不适应的资本主义制度强加给阿尔及利亚,才导致了这些社会的剧烈动荡和人民的遭受痛苦。 15 雷迅马也发现,“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发自于欧洲和美国利益的意识形态,它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让欠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而是要把它们改造成自己所需要的状态 16。

最后,仅仅指出政治经济学有着作为本国文化和话语体系输出的一面当然还不够,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从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基金会等机构和组织入手,考察制文化权在政治经济学中是如何运作的。

注释:

① 针对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经济史学家R.H.托尼曾撰有《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书,提出了不同

的观点。他认为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大大改变了欧洲人的世界观,而由此带来的贵金属大量涌入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并导致原有社会各阶层的变化和一些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进而削弱了教皇的影响和控制力,促进了新教的发展。②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法国学者德斯图・德・特拉西提出,但当时的目的是以感觉和经验为基础,建立一套与神学相抗衡的“观念学”知识体系,并最终因失去拿破仑的支持而遭遇了失败;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批判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从马克思那里发展起来的。

③ 晓林、秀生.《看不见的心――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第37页。④ 马克斯・韦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第91-92页。

⑤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第286页。

⑥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第4页.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⑦ 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第232、237页. 邓常春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⑧ 关永强. 从欧洲中心史观看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变迁.《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⑨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269-270页。

⑩ Thomas Cliffe Lesli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dam Smith. Fortnightly Review, Nov.1, 1870.

11 Leslie, Land Systems and Industrial Economy of Ireland, England and Continental Countries,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 1870.

12 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第89页。

13 Joan Robinson. Economic Philosophy. p.25. Chicago: Aldine Pub. Co., 1962.

14 冈纳・缪尔达尔《. 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第7-8页. 谭力文、张卫东译.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15 Pierre Bourdieu. Algeria 1960: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 The sense of honour, The Kabyle house or the world revers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16 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 牛可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参考文献:

[1] 晓林,秀生. 看不见的心――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 林左鸣. 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 邱伟立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 中央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 马克斯・韦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C]. 甘阳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6] 林左鸣. 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容介态[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09(5).

[7] 安冬尼奥・葛兰西. 狱中札记[M]. 曹雷雨、姜丽、张跣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8] 路易・阿尔都塞.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C]. 陈越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9] 霍克海默. 霍克海默集[C]. 曹卫东选编,渠东、付德根等译.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10]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 启蒙辩证法[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 赫伯特・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 刘继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2] 尤尔根・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C]. 李黎、郭官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3] 齐泽克.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 季广茂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虚拟生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45-02

一、问题的缘起

互联网是目前最流行、影响最大的一种全球性、开放性的信息网。自20世纪80年代揭开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到如今,互联网络在中国得到了迅速普及和运用。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1]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互联网的运用普及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次革新,它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时空观念,也改变了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这影响着作为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人们有了现实和虚拟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并在其中来回转换。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互联网为何构成如今人自身发展的新形式——虚拟生存?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否会带入虚拟的世界中?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有什么区别?人在虚拟社会中如何生存?虚拟生存有何特点?虚拟生存条件下人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日益凸显。

可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虚拟世界与人的发展关系是一个关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时代性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可逆转的宏观背景和趋势。“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拟生存不仅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时代性问题,而且也为马克思人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与难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探讨虚拟生存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这不仅是时展的理论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运用和普及以来,国内学者就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虚拟生存及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我国学者们除了从上述角度研究和关注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有学者们从哲学角度对虚拟生存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如金枝著的《虚拟生存》、张怡等著的《虚拟认识论》、张明仓著的《虚拟实践论》、周若辉著的《虚拟与现实: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曾令辉著的《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贾英健著的《虚拟生存论》等。在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虚拟生存”为题进行模糊查询,相关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共有175篇。

概括而言,目前国内学者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虚拟生存何以可能

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互联网运用和普及,虚拟生存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现实,并且它作为现实生存的延伸和拓展正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与必需。大多数学者是从虚拟生存的生物学基础、技术基础、人学依据、根本途径等方面对虚拟生存的存在基础做出回答。如认为“人的未特定化和未完成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人的超越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内在主体依据;实践是虚拟生存产生的根本依据与途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的发展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关键因素”[2]。

(二)虚拟生存的概念界定

要界定“虚拟生存”,首先要对“虚拟”这一术语给出解释,学者们对于“虚拟”的理解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学者张明仓提出的,他对“虚拟”做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虚拟”是指人借助于符号化或数字化中介系统超越现实、观念地或实践地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和结果;狭义的“虚拟”是指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是我们时代的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和创造方式[3]。

关于虚拟生存的概念,学者们是从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中得出答案的,虚拟生存是人们在互联网上所从事的活动及行为,它离不开现实生存这个基础,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是指相对于人的现实生存又超越人的现实感觉的人的生存活动,它是在去除了人的物理实体特征,并将其浓缩化为数字化符号后,以集合体的形式而存在于虚拟时空中的一种社会性的文化生存样式。”[4]有学者认为“首先,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虚拟生存相对独立于现实生存,不是现实生存的翻版,而是对现实生存的丰富,虚拟生存对现实生存也有危害,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总之,学者们认为虚拟生存离不开现实生存,它是现实生存的延伸和升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三)虚拟生存的特征

虚拟生存作为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它与现实生存既有联系,也有不同于现实生存的特点。关于虚拟生存的特征,有学者认为“超越性便构成人之虚拟生存的本质特性,第一,虚拟生存的超越性首先表现为实践上的超越性;第二,虚拟生存所体现的不仅是对现实生存本身的一种超越,更是对现实生存的类意识上的超越性”[4]。除了本质特征,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有三个特点:时空观的变迁;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个体真实自我和潜意识需求的实现。”[6]有学者认为“人的虚拟生存方式和现实生存方式根本不同:首先,生存的虚拟性;其次,生存的模糊性;再次,生存的全球性;最后,生存的裂变性。”[7]

(四)虚拟生存的矛盾

虚拟生存的出现给人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出现了二元生存的现象,给我们的现实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因此,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冲突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人性与技术的冲突;智慧的缺失和生存的不确定性的危机。”[8]有学者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方法梳理虚拟生存所包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其矛盾有“真与假的矛盾;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矛盾;身心关系的矛盾;主体间的矛盾;生存超越与生存责任的矛盾。”[9]

(五)虚拟生存的前景

虚拟生存的出现使得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无疑会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及其当代应用价值等方面产生推动作用。如何在虚拟条件下进一步阐发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思想已成为学术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学者都是从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入手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如认为“应该在马克思人的生存方式视域下正本清源,不可忽视‘虚拟生存’的积极意义,同时不可低估‘虚拟生存’的不良影响,认为‘虚实和谐’是当下人的生存方式的价值趋向。”[10]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的未来之路是追寻虚拟生存中人的价值意义;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对自我的重新界定。”[8]

综上观点,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虚拟生存问题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者们大都是从一般的哲学视野层面上对虚拟问题做出探讨,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将虚拟问题和马克思人学结合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比较少。第二,对虚拟生存的本质、主要特征等问题的概括等还停留在一般化、表面化、外在化的描述上,没有深入结合哲学进行思考。第三,对虚拟生存的存在基础缺乏应有的重视。第四,学者们大都只是揭示了虚拟生存的二元矛盾,对解决虚拟生存困境的出路和方法分析得不够深入。第五,关于虚拟生存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在有别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于国人在虚拟世界中所面临的生存境遇问题以何种发展观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揭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学者们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马克思人学视野下虚拟生存哲学研究的价值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可知,如何使人的虚拟生存合理化,促进人的虚实和谐发展,寻找虚拟生存的未来出路,是当前理论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从以关怀人的生存发展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对虚拟生存哲学展开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视野。虚拟生存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关注,以马克思人学生存论的角度对虚拟生存进行深入的概括和反思,有助于加深对“生存”这一概念的理解,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生存观,进而拓展马克思人学的研究视野。

2.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理论。针对虚拟生存这一现象对人的自身生存状况诸如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实现以及人的自由发展等问题带来的影响,全面、系统地探讨在这一生存背景下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的内容,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实践价值

1.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开展对虚拟生存哲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人们对虚拟生存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解,而且也能为我国制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各项政策贡献绵薄之力,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个人价值。通过对虚拟生存问题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种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明了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正确利用虚拟技术的正面效应,提高人们实践创新活动的理性自觉,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向正确轨道迈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11.

[2]孙余余.论人的虚拟生存的生成[J].齐鲁学刊,2011,(4):80.

[3]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0.

[4]贾英健.论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2006,(7):27.

[5]吴宁.在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1,(4):48.

[6]侯锋.浅谈虚拟生存的特点及其超现实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69.

[7]张昱.论虚拟条件下主体的生存方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82.

[8]倪志娟.对虚拟生存的哲学思考[J].学术论坛,2002,(3):32.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3) 04-0085-12

A Latest Review on Fictitious Economy The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ZHOU Yong-gang WANG Zhi-gang(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The mode of world economic growth has experienced from being driven by a single real economy to both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fictitious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derivatives, as a major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ctitious economy caused many economic crises and world economic growth being in a standstill. The destruction was serious so that people have to rethink the function of fictitious economy.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review of fictitious economy is short and lack of being summarized and combed systematically. Consequently, taking fictitious econom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ses fictitious economy’s concept and extension, theory development, policy application and existing difficulties, 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fictitious economy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ollow-up study.

Keywords: fictitious economy, real economy, research review,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一、引言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关闭美元窗口,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制度宣告结束,运行了近三十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大厦轰然倒塌。美元与黄金最后一丝脆弱的联系被切断,货币与贵金属的彻底分离标志着人类历史上货币第一次成为虚拟化的价值符号,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和消费革命的兴起,为经济的虚拟化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世界经济开始呈现以资本证券化为代表的虚拟性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虚拟经济的快速膨胀,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比重出现倒置,形成了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虚拟资本从实体资本的附着物发展成社会总资本的相对独立的代表。迅速泛滥的各种金融资本和金融衍生工具一改过去“温柔乖顺”的形象,犹如“猛虎下山”般横冲直撞,致使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频发,世界经济踌躇不前。各国不得不对虚拟经济进行重新审视、考量各自虚拟经济的发展之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股市和汇市一泻千里,诱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香港虽然在这场“金融阻击战”中取得了胜利,保住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但经济也遭受了重创。中国虽然在这次危机中所受冲击较小,但已经开始意识到要想真正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就必须对虚拟经济的特点及运行规律等进行更为深入的认知与把握,做到趋利避害。

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开创性地开展了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其中以刘骏民(1996)[1-2]对虚拟价值增值和虚拟资本的研究为起点。近十多年来,学者们先后就虚拟经济的产生机理、概念内涵、理论支撑、运行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国内鲜有学者对虚拟经济研究的脉络给予梳理与归纳,评述相对较少。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该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构建了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理论关系框架,以期系统地展现其全貌,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余下章节构成如下:第二节虚拟经济的概念及其外延;第三节虚拟经济的理论视角;第四节虚拟经济的政策应用;第五节虚拟经济的现存困境;第六节前景展望。

二、虚拟经济的概念及其外延

(一)实物(体)经济

回顾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远古的蛮荒年代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实体经济扮演着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角色。马克思(1975)[3]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价值通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体现,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而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则是基于功能化的视角对商品价值的外化形态,是马克思关于传统经济(实体经济)的注解。他还认为,实体经济运行遵循G―W―G的过程,期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停滞,都会形成堵塞流,对经济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在西方主流的经济学著作中,从《国富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再到西方近代主流经济理论基础无不建立在“物本经济”即“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实体经济俨然成了世界经济的代名词。那么究竟何为实体经济呢?对此学者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理解:陈文玲(1998)[4]指出,实物经济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也是有形的物体运动与再生的过程。实物经济的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以有形的物质作载体,进入市场的要素禀赋是以有形的、刚性的实物形态为主体,包括有形的商品、货币、市场、资产等。王国刚(1999)[5]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指出,“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吴立波(2000)[6]指出,实体经济是生产可以增加人类使用价值、效用和福利的产品或为其服务的经济活动,其基础是物质生产部门。刘骏民,王国忠(2005)[7]从系统论的角度认为,实体经济系统是社会生产、交换、消费的物质系统,也是以成本为支撑的价格系统。目前,虽然学界对实体经济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就实体经济的特点的认知基本一致,即依托于有形物质载体,以成本加成为计价手段的生产部门。

(二)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一词最早来出自于1840年威・里瑟姆的《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一书中,主要指空头汇票等票据。马克思(1975)[8]在《资本论》第3卷中对虚拟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指出,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的逻辑起点在于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自身不具有价值,却可以同实际资本一样,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进而提出公共有价证券(国债券、国库券、各种股票)以及不动产抵押单等都属于虚拟资本。刘骏民(1996)[2]基于马克思的视角将虚拟资本定义为:同实际资产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可被作为“商品”交易的各种凭证。在此基础上,刘骏民(1997)[9]指出,发达国家银行业存在过度投机的倾向,为各国金融当局间的合作与协调提出了挑战,而这种利益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使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将不可避免。就虚拟资本的特点而言,虚拟价值增殖不受时间、经营活动条件的限制。而且,就其收益来看,也是生产活动无法比拟的,所以虚拟资本对投资者往往更具吸引力。然而,虚拟资本的虚拟性越强,市场的投机性就越强,甚至演变成为完全的以钱生钱的活动。与此同时,成思危(2002)[10]对虚拟资本作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并将其外延进行了扩充。他认为,生息资本的社会化,使金融市场得以产生,从而为货币供需双方利用各金融衍生工具,实现借贷行为搭建了制度平台,从虚拟经济的观点来看,所有的金融市场工具都是虚拟资本,包括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类型。进一步地,成思危(成思危,2009a,2009b)[11-12]强调,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实质上是属于信用资本范畴,没有完全满足当前虚拟资本无形的、价值不确定的和本身不能独立创造价值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虚拟资本的定义,即虚拟资本是指既不具有实物形式、又不具有货币形式的、价值不确定的、但可以产生利润的、建立在信任关系基础上的资源。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上,王彦亮,林左鸣(2010)[13]建设性地指出,虚拟资本的出现意味着唯实物价值才为价值的时代已成为过去,非实物价值也就是虚拟价值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信用制度则是资本主义虚拟资本产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将资本主义推向经济危机的深渊并为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所扬弃的重要原因。

(三)虚拟经济

20世纪90年代金融工程学的兴起,使金融创新速率大大加快,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化时代。虚拟经济再也不是那个曾经依附于实体经济的“附庸”,其逐步挣脱于实体经济的束缚,自成一派,游走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各个角落。那么,何谓虚拟经济呢?当前学界对此看法不一,大致分为三种:其一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fictitious economy);其二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virtual economy),也可称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其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visual economy)。马克思(2004)[14]为虚拟经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他指出,产业资本只有在完成与其当前职能相匹配的流动之后,才能取得进入下一转化阶段的资格。他还强调,资本循环过程会游离出货币。换言之,如果出现形态锁定,则势必会产生实物经济的断裂层,造成资本游离于实物之外,使资本带上虚拟色彩,产生凹陷性泡沫;而如果这种锁定的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形成劳动力或产品过剩,产生凸现性泡沫。

现阶段,学者们对虚拟经济的概念理解主要表现为价值论、金融(技术)论、系统论和二元人本四个角度。首先,价值论角度。刘骏民,姚国庆(2003)[15]认为,世界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显现经济虚拟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重倒挂,进而导致其价值结构中二者的倒挂,即双重倒挂型的“倒金字塔型”结构。进而,刘骏民(2003)[16]以价值系统作为出发点,从一般和广义两个视角对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作了定义:从一般看来,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从广义上看来,虚拟经济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而不是成本和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因此,广义的虚拟经济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和与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

其次,金融角度。彼得・德鲁克(1988)[17]更倾向于将虚拟经济理解为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认为符号经济取代实体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飞轮,而且大体上独立于实体经济,这是一个最为醒目而又最难理解的变化。吴立波(2000)[6]表示,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是指最初产生于实体经济,但已脱离、独立于实体经济、大范围普遍出现的以投机牟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王兆刚(2003)[18]认为,货币和金融资产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基本的交易媒介,是虚拟经济运行载体与活动结果的体现,二者密不可分。经济虚拟性增强的直接原因就在于,金融资产的无序膨胀和金融交易的无限制发展所导致的经济失衡。

再次,系统论角度。成思危(1999)[19]指出,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指以金融体系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即钱生钱的活动,主要涵盖证券、期货、期权等内容。在充分考虑虚拟经济演进路径之后,他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5阶段论,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五个阶段。

最后,二元人本角度。林左鸣(2005)[20]认为,人类已从“衣食住行”的发展阶段超脱出来,进入了“衣食住行乐”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狭义的虚拟经济概念已难以把握其本质,人类应拓宽视野,建立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吴秀生,林左鸣(2007)[21]指出,创造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的经济活动是实体经济,而创造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的经济活动是虚拟经济。在价值日益虚拟化、生活化的今天,人们应挣脱“物本主义”的枷锁,由“劳动价值论”向“生活价值论”转移,寻求一种“人本主义”的和谐。基于此,王彦亮,林左鸣(2010)[13,22]将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心理需求为主导)的经济,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总和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广义虚拟经济一经提出,便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这一点在学者们对《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的评论中可见一斑。其中,李克安认为,以“二元价值容介态”为基本依据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提出,是经济学理论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次跃升;黄书元指出,该书敏锐地把握了浩荡的世界大势,捕捉了瞬息万变的经济走势,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提供了一把理解和把握未来和社会发展的钥匙①。关永强,张丽(2012)[23]认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是对政治经济学的一种回归,“制文化权”等理论的提出,坚持了传统的政治和文化视角,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而且为增强国家影响力、参与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夺取虚拟经济的主导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虚拟经济的理论视角

早期,虚拟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技术革命的兴起,虚拟经济逐步与实体经济发生异化、分离,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在现实的经济中,虚拟经济以产权、信用和风险为交易标的与实体经济发生交互作用,导致资本流动性不断加大,资源配置领域不断变化,经济规模成倍扩张和“泡沫”成分的虚增,而风险与信用之间的交换,最终使人们意识到虚拟经济的扩张已经和实体经济的扩张完全无关。

20世纪后半叶,虚拟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对虚拟经济的认知呈现阶段性的特点,主要分化成如图1所示两大阵营。其一是狭义的虚拟经济,即早期的金融论。其中多以金融工作者为代表,他们认为虚拟经济即金融,是高新技术的产物。其二是广义的虚拟经济,主要包括系统论、价值论和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二元人本论。系统论强调,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应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利用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知识系统地进行。价值论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发,利用资本定价模型,探究虚拟资本的价值增值规律。而二元人本论则吸收了系统论和价值论的理论精华,并将人本理论、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纳入其中,从生活对象化的视角对虚拟经济进行了重新的认知。

国内外学者关于虚拟经济的主要研究如表1所示。具体的文献综述如下。

(一)金融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促使世界经济往来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国际贸易已突破地域等物理性界限,实现了时空上的快速对接。因此,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是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催生的产物,是技术变革和创新的结果。宗寒(2012)[30]分析了虚拟经济与西方金融危机间的关系。他指出,在金融垄断资本主导和推动下,西方国家为缓和内部矛盾、增加就业、稳定经济,逐步形成了举债的发展模式。西方国家经济的持续低迷,使这种依赖性逐步增强,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金融衍生品的泛化,金融诈骗行为多发,而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曾鸿(2012)[31]认为,虚拟经济的工厂是各种金融机构,其产出物是货币、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交换场所则是各种虚拟资产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他构建了一个测度虚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虚拟资产总价值(不含房地产)、虚拟资产总交易额、经济虚拟化度以及虚拟经济灵敏度等四个方面。陈吉磊,王红蕾(2011)[32]强调,金融创新所导致的杠杆活动泛化,使虚拟经济的传导性和放大性极大地增强,从而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他们认为,要想有效地避免这种风险,必须要从营造信用制度的软环境、建立公平的信用评级制度和完善金融监管等三个方面着眼。

(二)系统论

有关系统论的观点主要源于成思危。成思危(1999)[33]将系统科学的知识运用到对虚拟经济的研究中来。他认为,可将虚拟经济视作一个系统,从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考察其特性,以更好地揭示其演化规律。按照该理论,他指出虚拟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在研究方法的选取方面,成思危(2003)[34]认为,研究虚拟经济应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按照复杂科学的研究要求,实现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辩相结合。在理论工具的选取方面,主要应包括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技术、复杂数据的分析技术、群体决策技术、综合集成技术、计算机模拟、计算智能及数理逻辑等内容。

(三)价值论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物质系统还是价值系统,将影响到一系列基础理论的走向。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将经济的本质认定为“物质系统”,而马克思却走在了另一条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在他看来,经济的本质是“价值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对资本的理解已超脱了“物”的阶段,他强调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精髓在于其指出了财富的社会性质,将价值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而虚拟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恰好就是对财富性质和经济系统本质属性的认识。据此,刘骏民(1996)[1]利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了实际价值增值与虚拟价值增值关系的模型,并就实际价值增值、虚拟价值增值与货币供求量之间的运行关系作了图示化的说明。进一步地,他指出,中国的证券、房地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要防范资金的过度炒作,控制好货币流向。刘骏民(2000)[35]认为,研究虚拟经济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从本质上认识当代经济运行的基础。更进一步,刘骏民(2003)[16]构筑了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运行特征、国际化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的相关宏观调控等方面。

(四)二元人本论

在中国朴素的自然观中,物质和信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表现有二:其一,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与人间的关系已超越了动物简单的生理需求,更多的展现了其社会性一面。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双向互动,正是建立在广泛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基础之上,这一点在现代社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其二,就物质本身而言,其能量通过信息扩散的形式得以有效传播,而来自于外界信息的回馈,又将反作用于物质,故而,宇宙就在物质―能量―信息―物质的这种循环中不断演进。钱穆⑨在评述中国文化时,关于“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的论断,也从侧面印证了二元人本思想。林左鸣,尹国平(2011)[36]认为,传统的价值理论面临着对“新经济”解释力、引导力、指导力不足的困境,而以生活价值论、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以及新的“三位一体”为主要解释框架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正是对“新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创新研究。更进一步,王延亮,林左鸣(2011)[37]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研究并结合马克思关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论述后指出,宇宙的运动就是在“物质态”和“信息态”循环作用下发生的。一方面,“信息态”的信息容纳于“物质态”之中,推动了“物质态”的进化发展;另一方面,新的物质形态又释放出新的信息再容纳于“信息态”之中,推动了“信息态”的进化发展。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容介态”。据此,他们将“自然容介态理论”运用到经济领域,将经济活动划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提出了“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林左鸣,吴秀生[38]强调,在新经济背景下,财富标志已发生了异化,人们应该重新对其价值进行认知,挣脱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思想桎梏,构建起基于“使用价值、虚拟价值和价值”的新的价值体系。人类已经进入了广义虚拟经济的时代,“劳动对象化”将被“生活对象化”所取代。

四、虚拟经济的政策应用

(一)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国内学界对虚拟经济进行研究的起点。因此,对虚拟经济的研究自然离不开金融危机。陈文玲(1998)[4]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互动的角度,探究了引起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她认为,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极度膨胀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而政府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失衡,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体制性原因。在此基础上,她指出,政府应加强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联动关系的关注,提升其监管水平。奇平(1998)[39]在评论虚拟经济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关系时指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人类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过程中必然的阵痛。这种阵痛的摩擦点在于:信息文明的比特(信息量单位)要求高度的流动性,而工业文明的原子要求高度的非流动性。货币与信息的这种流动性差异,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核心。与此同时,成思危(1999)[19]认为,金融危机的成因主要在于虚拟经济的内在特性,加之外界的扰动。他形象地将实体经济比作雪山下的岩石,将虚拟经济比作覆盖其上的雪层,而金融危机就像是雪崩,从而产生“滚雪球效应”。更进一步,成思危将金融危机的成因归为5个方面,即实体经济运行失常、政府宏观管理失误、金融系统幼嫩脆弱、投资人群信心动摇与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并指出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以客观的态度对待虚拟经济的发展,认真研究其运动与发展规律,防范并消除其不良影响。萧琛(2001)[40]从网络经济的角度,探究了美国“增长性衰退”问题。他认为,走出这场“准危机”主要靠“真实经济”的调整。刘骏民,范晓云(2003)[41]从经济虚拟化的视角对金融危机做了解读。他们指出,经济结构的倒金字塔结构必然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形式产生影响。当今世界,生产结构、经济增长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金融危机至关重要,而中国要想走向富强,就必须革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林左鸣(2011)[42]认为,财富和其标的的分离,加之社会多元化的心理需求,致使财富标志泛化,这正是泡沫经济发生的直接原因。更进一步,“财富标志”必须与金融产业相互依存,成为金融产业的立足之基,成为经济平稳发展的定海神针,而加强金融监管和规范“财富标志”的设计,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是当前增加“财富标志”物品供应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插上了隐形的翅膀,至此,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进入了“比翼双飞”的时代。起初,虚拟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能为实体经济带来规模、效益上的提升,似乎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而被业界津津乐道。然而,随着各种金融投融资衍生工具的日益泛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逐步出现了貌合神离的迹象,甚至是相互脱离,昔日的“随从”如今大有翻身作“主人”之势,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的各种金融风波、危机俨然已成为虚拟经济的“代言人”。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呢?学者们就此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在定性研究方面,齐援军,石康(1999)[43]认为虚拟经济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负作用表现有三:其一,IMF提供的传统的反危机措施将导致相关国家的经济产生强烈的收缩效应;其二、抑制消费;其三,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从而,金融危机对实物经济的破坏力度逐步加大,并与全球金融衍生物交易额度和频度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基于此,他们给出两点建议: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第二、建立以充足的外汇储备和可靠强大的外援为基础的对冲基金机制。秦池江⑩在描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时,曾形象地指出,实体经济犹如锅炉中的水,虚拟经济好比把水转化为蒸汽,一台锅炉如果没有装入足够量的水,不可能产生足够强的蒸汽;如果只有水,没有蒸汽,就不能做出新功;如果只注重取得蒸汽,而不注意锅炉内水量和温度的变化,也是极其危险的。孟令国,邓学衷(2000)[44]认为,虚拟经济自诞生之日起便对实体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动员储蓄转向直接投资,便利资本流动和产权复合,改善风险管理,传递投资信息,调节国民经济等五个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也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诸如,二者发展速度和规模严重失衡,出现了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致使民众在“金钱游戏”中沉醉,将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并一发不可收拾。基于此,他们在强调防范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时指出,必须强化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其结构并保持良性运行状态,以便从根本上消除虚拟经济以泡沫的方式对实体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冲击。在定量研究方面,王爱俭,张全旺(2004)[45]从传统的总需求四部门理论(即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出发,研究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微观领域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地,他们指出,虚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动方向、增长、稳定具有一致性。刘思峰等(2011)[46]利用种群生态学中的logistic方程,构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型,结果表明,只有在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适度时才能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趋势。

(三)虚拟经济的风险治理

虚拟经济产生的初衷在于通过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交易机制,促进资本在供需双方间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目的。但不知曾几何时这只“温顺的羔羊”(初期的虚拟经济)已变成掀起经济界腥风血雨的罪魁祸首,让人们闻之色变。如何把这只“老虎”(后期的虚拟经济)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已成为当前学界绕不开的议题。仲大军(1998)[47]认为,一个国家经济中虚拟成分的大小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规模,虚拟经济是看菜下饭,其看重的不仅仅是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资源等。整个资源价值都在观念和信心的主宰下浮动、变幻,人们只有把握其特点、规律,才能在虚拟经济的波动中处变不惊。周铁水(2000)[48]认为,虚拟经济的存在为剩余资金的流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才不至于导致传统实物产品严重的价格上涨,但存在于其中的风险却不容忽视,必须予以积极应对。吴立波、郦菁(2004)[49]在分析了虚拟经济的本质、作用与历史地位后,不禁反思,虚拟经济是否是实体经济面临增长极限状态后资本挽救危亡的最后一跃?如果是,那么这一跃之后的结果是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的重复还是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的来临?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否能通过彼此间的互动,创造出符合大多数人需要并良性循环的社会经济运转的新方式。吴秀生(2010)[50]基于生产关系的视角,对广义虚拟经济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广义虚拟经济的生产力以信息这种特殊的产品为生产对象、具有产量的增长倍率大、生产不平衡性的特点。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制信息权为核心的,重塑了产品货币关系、突出了泛媒体在生产中的参与性和文化与生产的关联性,同时也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并正视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汹涌之势,研究并破解其发展规律,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五、虚拟经济的现存困境

(一)虚拟经济的概念不一致

国外学界很少使用虚拟经济的概念,大多用符号经济进行替代。虚拟经济一词的创设灵感来自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可以说是国内理论界的首创。然而,自虚拟经济学说提出以来,学界就争议不断,一直没能给出统一的概念定义,但对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予以肯定。其中,突出表现在对虚拟经济一词的翻译方面,fictitious economy, virtual economy, symbol economy等词汇随处可见,随意性较大;而且各学派对虚拟经济的认知也存在差异:成思危与刘骏民认同将虚拟经济翻译为“fictitious economy”,而林左鸣却主张将广义虚拟经济翻译为“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众所周知,经济学的传播得益于其概念的统一性与唯一性,而这正是当前国内虚拟经济所欠缺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沟通、研讨,以达成共识。就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有学者将虚拟经济等同于虚假经济,认为其有坑蒙拐骗之嫌;而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非生产性的,而非生产性的就不是正当的,就是应当消除的,因此试图用符号经济取代虚拟经济。后来,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学者逐步开始了对虚拟经济系统而规范的研究,分别从系统论、金融论、价值论、人本论的角度对其做出了阐释,理论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美中不足的是,上述理论很难获得较为统一的肯定,概念不一,大都处于“单打独斗”的水平,理论生命力不强。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不明确

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产生的观点无可非议,并获得研究者的首肯,但就二者的关系,学界却看法不一。成思危(2002)[51]认为,虚拟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中的软件,实体经济系统则为经济系统中的硬件,虚拟经济系统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虚拟经济直接以货币增值为目的,是“用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相悖离,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经济只能产生财富而不能创造财富。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如何确立二者在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应是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而这一点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论点较为契合。吴立波,郦菁(2004)[49]指出,虚拟经济最初产生于实体经济但已脱离实体经济的真实需要,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应针对其特点、运行规律进行专门性研究。2013年6月刘骏民在广义虚拟经济论坛中,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问题提出两点看法。其一,从理论层面看,当前的虚拟经济仍未获得主流经济学的肯定,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因而,有必要构建一整套的理论研究体系,结合一般均衡、局部均衡等理论,探究虚拟经济已有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契合点,最终使虚拟经济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从实践层面看,当前关于虚拟经济的实证研究偏少,理论研究与生活实践部分脱节,应坚持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以不断检验、修正理论的科学性。此外,以林左鸣为代表的广义虚拟经济学派则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推向了另一个极端。林左鸣(2007)[52]认为,物质财富是今天经济要件中的“皮”,非物质财富则是今天经济构成中的“毛”,要获得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应该是“皮”和“毛”按一定比例协调起来,形成有机结合的“皮草经济”。进一步地,该学派摒弃了传统的“二元价值论”,将虚拟价值融入产品价值构成要件之中,形成了“三元价值论”,构筑了基于“生活对象化”的全新财富观。众所周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无不受心理活动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虚拟经济似乎已囊括了所有的经济活动。

(三)虚拟经济的价值尚待评价

实体经济的价值判断依托于劳动价值论,但虚拟经济的价值衡量却显得无所适从。如今,虚拟经济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大多数人只能在其价格浪潮中“奇幻漂流”,而他们的财富梦想却在这场追逐中散失。那么,虚拟经济的价值运行规律究竟是否可寻呢?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虚拟经济的价值衡量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否则就是无本之末[53];其二、虚拟经济的价值判断可以从“生活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只要是能给人带来(主要是心理的)满足都是有价值的,而这种感受价值却具有非边际化的特点,且大小也因人而异。吴秀生(2011)[54]认为广义虚拟经济对虚拟价值的引入,打破了人们求解价值源泉问题上的理论困境,价值的时间维度被打开,价值变动不定将成为其基本的存在状态。近年来,陆续有学者展开了对虚拟经济的实证研究。萧琛,蒋景媛(2011)[55]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智能虚拟资本品动态估值的整体化模型。该模型依托于价值探索者模型,并将企业外部风险囊括其中,有效避免了其他模型的不足,效果良好。张明立等(2011)[56]运用广义虚拟经济的相关理论,对顾客感知价值及其对满意、忠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顾客的感知价值由使用价值和虚拟价值构成,且均对满意、忠诚有显著影响;情感型产品的虚拟价值对满意、忠诚的影响大于功能型产品的虚拟价值对满意、忠诚的影响。闫妍等(2011)[57]以房地产作为财富标志,分析了房地产、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等的发展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房地产及其金融衍生品的虚拟价值具有“边际永不存在和边际无时不在”的非边际化特征。王文龙等(2012)[58]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利用综合评价法,对A股上市公司依据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价,通过进行物质态和信息态的两步筛选,最终得到该年A股市场排名前50的股票,为投资者的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总的看来,就虚拟经济价值计量而言,多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定量研究依旧偏少。

六、前景展望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已近20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界开始关注虚拟经济,诸多学者为我们开启了虚拟经济这扇大门。2000年10月,天津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2010年,中航工业广义虚拟经济研究所成立,下设广义虚拟经济研究所(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办公室(行政事务、项目管理)两个办事机构,以更好地促进广义虚拟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运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研究产业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截至2012年,国内发表的有关虚拟经济的文章已有4000余篇。2013年,中航工业了广义虚拟经济50指数。该指数为衡量证券市场的风险及运行态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为规范投资者行为,弱化其投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虚拟经济的研究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在理论层面,主要表现为对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评价体系、运行规律、风险防范、经济地位等方面认识不深;在实践方面,多数学者未能很好的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挖掘其深刻的生活内涵,发挥实践对理论研究的导向作用。此外,在科研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者的积极性。

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彼此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虚拟经济理论的支撑。因此,国内学界同仁应在参与国内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同时,构建起支撑虚拟经济发展的科学的理论框架,丰富虚拟经济理论的内涵、外延和功能,并不断依托实践对该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使虚拟经济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 编者.《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新书会[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2):74-80。

② 王谢勇.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国虚拟经济投资方向定量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33(1):35。

③ 李剑阁.正确认识虚拟经济[N],人民日报,2003-02-24。

④ 周复之,关国辉.“金融虚拟性”研究综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6。

⑤ 叶雄辉.虚拟经济理论研究述评[J].甘肃金融,2012(6):30。.

⑥ 刘茂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EB/OL].http:///user78/liumaocai。

⑦ 樊纲,李杨.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研讨会发言纪要[J].闽发证券,1999(12)。

⑧ 巫继学.社会财富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劳动性[EB/OL].人本经济学―自主劳动网,。

⑨ 钱穆.钱穆:论天人合一[EB/OL]. [2012-03-20].http://.cn/shixueqian.。

⑩ 周德文.必须摆正经济发展“实”与“虚”的位置[J].财经界,2012(7):104。

参考文献:

[1] 刘骏民.虚拟价值增值与实际经济运动[J].南开经济研究,1996(6):38-43.

[2] 刘骏民.论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1996(12):47-52.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陈文玲.论实物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从崭新的视角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J].管理世界,1998(6):33-42.

[5] 王国刚.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J].农村金融研究,1999(9):4-7.

[6] 吴立波.虚拟经济及其影响[J].经济学家,2000(5):46-51.

[7] 刘骏民,王国忠.虚拟经济视角下的汇率理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24-30.

[8]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 刘骏民.国际虚拟资本与国际货币体系[J].太平洋学报,1997(1):77-82.

[10]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货币市场[J].经济界,2002(6):4-10.

[11] 成思危.成思危谈知识资本和知识经济[J].今日中国论坛,2009a(10):56-58.

[12] 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b(1):3-18.

[13] 王彦亮,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的马克思经济学哲学基础[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3):23-39.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 刘骏民,姚国庆.从经济虚拟化角度来理解金融危机[N].金融时报,2003-04-12.

[16] 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40.

[17]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前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8.

[18] 王兆刚.论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虚拟性[J].金融论坛,2003(8):2-7.

[19]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2(1):1-6.

[20] 林左鸣.虚拟价值引论――广义虚拟经济研究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22-25.

[21] 吴秀生,林左鸣.价值创新: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三农问题”及解决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4):80-85.

[22]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3] 关永强,张丽.回归失落的传统: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1):5-14.

[24] 王爱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5] 郭华平.虚拟经济特征及功能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1(09):39-43.

[26] 钟伟.对虚拟经济的一些反思[J].当代经济研究,2001(5):15-20.

[27] 林左鸣,吴秀生.虚拟价值的人类活动论依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02):43-40.

[28] 易纲.金融不是虚拟经济[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33-39.

[29] 张仁德,王昭凤.虚拟财富与真实财富――与刘骏民教授商榷[J].天津社会科学,2004(02):99-104.

[30] 宗寒.从虚拟经济看西方金融危机[J].求是,2012(8):57-59.

[31] 曾鸿.虚拟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探索[J].商业时代,2012(32):6-7.

[32] 陈吉磊,王红蕾.虚拟经济与金融风险[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1):51-53.

[33]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企业环境[J].中外管理,1999,(5):4-6.

[34]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经济界,2003(1):4-10.

[35] 刘骏民.论虚拟经济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望,2000(5):5-9.

[36] 林左鸣,尹国平.价值理论的困境、出路及创新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关于价值的主要观点[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1):5-14.

[37] 王彦亮,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中国文化思想基础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3):5-22.

[38] 林左鸣,吴秀生.从生活价值论解读财富属性[J].经济体制改革,2006(1):16-20.

[39] 奇平.比特比原子先行――我读世界经理人文摘网站[N].互联网周刊,1999-05-17.

[40] 萧琛.从网络经济看当前美国的“准衰退”与“新周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8):4-10.

[41] 刘骏民,范晓云.经济虚拟化与系统性风险[N].中国经济时报,2003-01-23.

[42]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1-15.

[43] 齐援军,石康.关于虚拟经济的初步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1999(5):27-29.

[44] 孟令国,邓学衷.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建议[J].广东社会科学,2000(6):34-39.

[45] 王爱俭,张全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研究[C].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集,2004:160-168.

[46] 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2):35-40.

[47] 仲大军.认识虚拟经济――正确看待股市和人民币[J].企业家天地,1998(9):4-6.

[48] 周铁水.虚拟经济与资本运动[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2000,14(4):41-43.

[49] 吴立波,郦菁.论虚拟经济的本质、作用与历史地位[J].海派经济学,2004(1):120-142.

[50] 吴秀生.广义虚拟经济生产方式初探[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2):16-23.

[51]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2):1-4.

[52 林左鸣.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理论的创新[J].理论视野,2007(8):43-46.

[53] 秦立杰.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J].经营管理者,2012(1):93.

[54] 吴秀生.虚拟价值:价值规律的新视野[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4):36-45.

[55] 萧琛,蒋景媛.智能虚拟资本品动态估值:一个整体化模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1):37-47.

[56] 张明立,任淑霞,许月恒.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顾客感知价值及其对满意、忠诚的影响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1):65-77.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云桌面;创新模式;互动网络;虚拟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10-0073-03

0 引 言

随着4G物联网技术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及发展,云桌面虚拟化计算技术已经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高职学生可以从云中按需获得服务,而云桌面虚拟化数据中心是在云桌面虚拟化计算环境下由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和软件组成的松耦合资源共享架构。同时,利用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工作,使高职院校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高职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从网络虚拟技术方面约束高职学生的思想服务意识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1 基于单一化传统网络虚拟技术教育的工作模式

高职学生参与网络虚拟技术课程学习对其个人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根据单一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各个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计划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参与网络虚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中央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虚拟技术理论课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指导,要求创建先进性的学习课堂,全面提高高职学生参与网络虚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1.1 单一化思想体制合理性与教学标准的瓶颈

随着各高职院校培养各类单一化专业人才的宗旨,制定了许多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指标体系,以满足高职学生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育体制方面,高职院校对思想专业的重视程度不足,所执行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在当前,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主要面对的是专业生与非专业生两大主体,两类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效率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与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相差较大。从成绩考核来看,专业生网络虚拟技术课程学习质量高于非专业生,但其自身学习也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意识薄弱,理论实践缺乏等;而非专业生更是对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失去兴趣,没有意识到课程的潜在价值。

1.2 单一化思想传授方法的局限性

教学教育方法是决定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成效的关键技术因素,教师选择的方法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集中于旧式教学方案,教师依旧是课堂中的主导者,消耗大量课堂时间去灌输网络虚拟技术知识给学生。教学方法应用不当,阻碍了师生互动的积极性,也限制教育科技的创新改革及全面推广应用实践。

2 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互动网络创新模式的决策研究

云桌面虚拟化技术是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关键技术因素,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引入高科技教学模式,而4G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教育科技改革的重点与热点课题,将其应用于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有助于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使高职学生掌握更多的网络虚拟技术学科知识。同时,利用基于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下的创新教育模式,注重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的配置;云桌面互动网络虚拟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热点课题。

2.1 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

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是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运行关键技术因素,主要由主机、CPU、地址总接线等组成。基于课程教育云桌面网络虚拟技术改进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需增加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定期购买一批高性能的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设备,为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教学模式提供相配套的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资源系统。高职院校开始建立4G物联网教学中心或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4G物联网多媒体关键技术教学室,这些都能在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上满足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云桌面互动网络虚拟教学的需求。

2.2 软件功能服务设施应用平台

云桌面虚拟化应用平台软件设计是系统内部的程序及文档以及安装于4G物联网中的应用智能软件。配备相关的云桌面虚拟云基础设施系统之后,同时利用高职院校设计课程教育的软件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虚拟化操控平台。高职院校4G物联网云桌面虚拟化平台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专业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提供优越的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操控平台,促进多元化的改善网络虚拟技术教育质量。

2.3 云桌面虚拟化应用能力平台服务

高职学生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应用能力运行视角下基于基础物理资源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抽象,它提供云桌面虚拟学生应用程序的运行管理平台,同时基于应用能力运行层以平台软件为中心提供了高职学生中的各科教学教育与部署、运行相关的资源交流平台。

3 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视角的创新决策

云桌面网络虚拟视角下基于多媒体技术中的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的典型模式,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互动网络创新模式视角下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应充分利用好云桌面网络虚拟视角下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优势,为师生创造互动网络教学模式平台。

3.1 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视角的创新教学模式

基于单一化传统网络虚拟技术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方法的滞后性,教师应充分利用云桌面虚拟化多媒体关键技术平台开展云桌面互动网络虚拟教学,同时利用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视角下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综合处理云计算控制符号、云桌面虚拟化语言、云桌面虚拟化文字、云端声音、云端图形与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综合因素与网络虚拟技术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再通过云桌面网络虚拟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为学生提供虚拟云交流学习资源管理平台。

3.2 基于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的4G物联网创新系统设施

基于未来网络虚拟技术教学采用新型云桌面多媒体管理系统,推动了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云桌面网络虚拟远程教学模式的优先使用,教师和学生借助4G物联网便可展开网络虚拟技术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究活动。利用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的虚拟化特点,设计远程教育系统服务于网络虚拟技术教学,方便了师生在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学习平台上的交流互动。高职院校可以创建免管理多媒体教室控制系统,这是一套云开放型、云智能型、云科学型多媒体教室建设方案。

3.3 网络虚拟创新互动模式研究

3.3.1 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学互动创新

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下的4G物联网多媒体关键技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职院校网络虚拟技术政治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化改进,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师生创造了有利的云桌面互动网络虚拟教学平台。同时,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互动网络创新模式下的网络虚拟技术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适应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传播的特点和新时期公众的心理状态,使高职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

3.3.2 云桌面虚拟化实时交流

基于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者来说,在线交流可以实时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线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设置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的匿名性,使得高职学生可以在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上可以设置专题和讨论区,由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工作者确定话题,引导讨论,同时对于一些出现的负面言论要及时关注,及时消除并作出正面解说,并且要设专职教师、学生骨干进行重点资源管理。

4 结 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视角下单一化传统网络虚拟技术政治教育模式制约了高职院校多媒体关键技术论坛资源交流平台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学生参与网络虚拟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利用4G物联网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信息科技应用的表现形式,将其用于高职院校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创新改革,不仅是高职院校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工作在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互动网络创新模式下对高职学生进行广泛有效的云桌面网络虚拟化技术多元化网络虚拟技术教育,也是拓展网络虚拟技术工作空间、全面推进以云桌面虚拟化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参 考 文 献

[1] 郑小发.软件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 WU L D.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cloud desktop virtual perspective effect of [J]. Laboratory Scienc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2007.

[3] 崔素英. 多元化虚拟网技术在S1240交换机中的实现[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6(5): 59-62.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虚拟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071-03

一、补充虚拟世界的必要性

第一,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诸多的变化,这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新问题,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如何从哲学层面上认识和把握虚拟世界的问题,小则关乎到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则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青年人的发展,甚至于国家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发展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青少年是虚拟世界的主要影响对象,他们直接参与其中的机会更多,所以有必要将虚拟世界的主要影响对象分为两类加以考察:一部分是正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青少年,另一部分是经历了虚拟世界并正在虚拟世界中的在读大学生。两者是有不同之处的。不过本文暂时主要考察的是高校中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

第二,现行的教材中对这一部分的提及较少,难以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时代问题的虚拟世界问题,本文以为应当列入原理的教学之中,或者作为内容直接写入教材,或者作为课后阅读和思考的补充,适当地加以提及。这是我们在原理课教学中遇到的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同学对虚拟世界都很有兴趣,很渴望听到这方面的解释,经过课上的实践,每次讲到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1年修订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的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都很活跃,同学们关于虚拟世界给他们所带来的乐趣和影响,讲得有声有色,但是在这种虚拟世界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却很少考虑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尤其是需要做哲学层面的比较和分析。而无论是教材还是辅助材料,都难以找到理论上指导性的建议和解释,尽管会提到不要上网成瘾,可是大都是这种道德教育的说教,而缺乏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入,所以说,及时地概括和分析这些虚拟世界现象背后的哲学解释是非常必要的。年轻的一代需要补上这堂课的内容。所以说,问题是如何将原理的内容、原理与虚拟世界的产生及其影响等问题,适当地联系起来,并引起更多人关注虚拟世界对原理课所提出的要求。

二、拓展的主要内容、环节和步骤

随着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特别是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虚拟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引起了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至于与虚拟现实相关的问题,比如虚拟现实的含义、产生、发展等,国内外都有丰富的研究。

1.拓展的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关系,特别是虚拟世界的扩展引起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章节安排和内容设置。首先,主要完成四个方面材料的梳理,调查问卷的整理。比如在以下四个方面(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历史领域),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哪些变化等等。其次,从宏观上进行课题的论证和总结工作,比如总结虚拟世界的产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进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合理途径,提出积极的建议,及其与原理课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拓展的环节

环节一,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含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哲学的诸多重大变化和思考。环节二,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以及思考题设置,含如何将这些变化和反思在原理课教学中体现出来,并正确引导同学们从哲学原理的高度认识虚拟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环节三,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环节二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又可以细分为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课后思考题设置、教辅材料编写、教学光盘刻录四个步骤。

3.拓展的步骤

(1)第一个步骤,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 这里根据内容的需要,虚拟世界的产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及其与原理课的课程教学的思考,又分成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历史领域共四个方面。

本体论部分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增设虚拟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变更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和反思及其对策。具体说,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主体性的减弱,主体间性的增加。比如,国内学者皮海兵在他的著作《内爆与重塑:网络文化主体性研究》中探讨了该问题。“将虚拟关系转化为现实关系,既拓展了人际交流的范围,也丰富了人类现实生活的内容。另一方面,人们会将网络生活的经验吸收到现实生活中,‘假如一个人在网上的夸张可以为人所接受或者得到更多的尊敬和注意,这个人就会在实际生活里采取同样的行为,而不必害羞’。”[1]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从形式上摆脱了社会自我的束缚,大胆展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自我,这一自我本身就是对现实自我的超越。”[2]

面对虚拟世界的产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应当重新审视教育的作用和发展模式。“因此,教育技术的问题必须被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情境中来理解,因为这主要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反映了管理和专业化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而这反过来又涉及到了职业模式、标准化、品质和控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技术的演化将并肩而行。总之,把技术作为一种统一管理大学的工具的想法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与这一想法相似的情况实际上可能会在由技术变化所创造的混乱环境中发生。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会从技术上做出有害的抉择,并且没有挽回的余地。”[3] “然而计算机也能够被用来发展和应用技能以及主动性。计算机不仅不会把人降低为机器的纯粹附属物,而且能促进交往的技能和集思广益。因此,计算机的设计就包含了理性体系与人类行为的关系的两种不同概念之间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社会中人是什么的两种概念之间的一种选择。”[4]

认识论部分主要涉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在虚拟世界里怎样,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当中又当如何认识。尤其是虚拟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联系和区别,变得突出。见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二章。这些虚拟世界的扩展和变化在认识论的教学改革中最好有所体现。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作用之下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比如,国内知名学者吴国盛等。再比如,美国学者安德鲁·芬伯格(Andrew Feenberg),他在《技术批判理论》一书中,有相关深入的探讨,他探讨了“存在论的设计”,也探讨了计算机的作用。他说:“当把计算机当作一种交往媒介来考虑时,计算机就是为了日常生活的逐步共享而创造的一种环境。在这种概念中,计算机不是‘人的形象’,而是我们在其中活动和反过来塑造我们的领域。”[5]可见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虚拟世界里的相互作用有多大。

总之,在认识论方面,网络文化提高了每个人的主体地位,个人面对庞大的网络文化整体将不再是一个弱小的个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更加具有自觉性,他将自身的本质赋予网络,使网络文化为了个人而存在,同时将网络文化的本质内化于自身,使自身成为全面的社会主体。网络文化也加强并改善了人与社会的联系。主体性不仅仅是个人的主体性,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有自组织能力,相对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具有整体的主体性。与工业社会相比较而言,网络文化社会将赋予主体的人更多意义上的自由。

价值论部分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建设在虚拟世界里如何能够经受住考验,它会受到哪些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是什么。

虚拟世界的扩展与价值论的教学改革,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建设在虚拟世界里如何能够经受住考验,它会受到哪些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是什么。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价值观的确立和影响,比如,美国的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著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一书中,特辟一个题目,“网络世代的价值观”,来研究此问题。“很少科技是价值中立的。电视所传递的强烈信息,就是塑造时代世界观的极大推力。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陆续成长并掌握社会主要权力时,他们也接过了媒体,并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反观新媒体因为具体分散性、互动式及多对多的本质,反而有较大的中立空间。孩子们开始在新媒体情境中彼此沟通、玩乐、学习、工作及思考,自然就生成了新的价值观。这个时代正开始积极地学习,更甚以往,我们称为‘时代学习’。”[6]

虚拟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或许更加具有评判世界对错的理性和理由。因为他们是年轻的领航员,由于他们质疑传统机构可以提供好的生活,因此他们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社会历史领域部分,虚拟世界的扩展与社会历史领域的教学改革也要相应地加以调整。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第一个是作为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虚拟世界的扩展影响下引起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和变化。见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三章。另一个是科技的作用问题,虚拟世界的扩展代表科技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科技发展的水平越高,相应地人文关怀变得更加重要,这一部分需要突出强调。

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诸如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变革等,比如,美国学者安德鲁·芬伯格在《技术批判理论》一书,以及《功能和意义:技术的双重面相》等文章中有相关的探讨,他曾提出当今技术的功能的拓展等,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

(2)第二个步骤,课后思考题设置 本文认为最好在原理课教材中补入这一个知识点,课后的思考题中,最好也补上一道相关的思考题,我们初步拟定的思考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课后思考题是“虚拟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联系”。那么相应地,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最好也补上一道相关的思考题,我们初步拟定的思考题是“虚拟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联系”。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价值论部分的思考题是“虚拟世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或者“大学生如何在虚拟世界的冲击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可以设两个思考题,“虚拟世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基本矛盾”和“虚拟世界与人文关怀”。以上这些思考题或者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或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

(3)第三个步骤,教辅材料编写 此外,如果需要的话,考虑是否写一本指导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指导性的小册子,作为辅助学习的材料。

(4)第四个步骤,教学光盘刻录 笔者还提议要录制现场教学的光盘一张,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资料。

三、余论

正如泰普斯科特在 《数字化成长》一书中所说的那样,“网络时代正将新媒体由神秘禁地转化为数百万人参与、自由发挥的大环境,在庞大人口分布的坚实力量及不受限制的心灵的带动下,网络时代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以往冷淡、呆板无用、单向传播的大众媒体完全不同,他们建构了一个任何想法都可以发声的场所——无论是否威胁到当代的社会秩序。鉴于网络世界的发展和虚拟世界的扩展,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应该有所关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离开时代的发展空谈哲学是不可取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考虑到时展的问题。那么,在此前提之下来探讨虚拟世界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拓展,意义就更加明晰了。

参考文献

[1][2] 皮海兵.内爆与重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4,214.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8篇

虚拟团队可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来协调工作,论文频道的人力资源管理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论文,内容如下: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组织开始引进虚拟团队,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在虚拟团队中,其成员在空间分散,主要通过电子信息沟通技术(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来协调工作。而且,新的沟通技术的发展,例如互联网等,加速了这种趋势。目前,虚拟团队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比如R&D组织,客户服务、科学研究等。Hertel和Geister等(2005)认为虚拟团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至少有一个成员位于不同的地点、时区或组织;通过电子媒体(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视频会议等)来沟通和协调。 国外对虚拟团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1995年以后得到蓬勃发展。其研究范围已经从虚拟团队的概念和定义探讨、虚拟团队的探索性研究发展到对虚拟团队的影响因素、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的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而且研究方法也从理论探讨、定性研究转向定量和实证研究。国内学者王重鸣和唐宁玉(2006)认为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中,以探索性、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研究并不涉及到具体的研究环境,而更多基于个人对虚拟团队的看法和认识。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国外关于虚拟团队的研究文献,拟从理论模型研究上来揭示国外对虚拟团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虚拟团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帮助我们对虚拟团队的运行机制有更好的了解。 二、虚拟团队的理论模型研究 目前,国外对虚拟团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虚拟团队的团队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建立模型分析,其中较有影响是以下几种。 1.虚拟团队的生命周期(LifecycleModel)模型。在虚拟团队的不同工作阶段,其工作任务的重点也随着变化。Hertel和Geister等(2005)的生命周期模型根据具体任务不同,把虚拟团队分为五个阶段(如表1所示)。 该生命周期模型认为一个虚拟团队的“虚拟度(VirtualityLevel)越高”,每个阶段的任务区别越明显。其中执行阶段(Performance)和发展阶段(TeamDevelopment)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并且对于一个短期合作的虚拟团队而言,仔细的解散阶段(Disbanding)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合作。 最后,Hertel和Geister等认为在虚拟团队管理中,由于时间、空间分散导致沟通线索的减少,从而引起工作冲突,应当明确团队工作目标及角色定位,让成员具有团队意识,同时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来克服成员孤独感。 2.影响虚拟团队管理因素的I(Inputs)-P(Processes)-O(Outputs)模型。在团队研究过程中,Hackman和Morris等(2004)根据团队设计、过程、背景变量和团队效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I(Inputs)-P(Processes)-O(Outputs)的团队系统理论。Martins和Gilson等学者最近在对国外近十年出现的93个虚拟团队研究分析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团队的I—P—O模型。其中输入(Inputs)表示团队的形成条件,比如团队构成、人力资源等。过程(Processes)代表团队在完成任务时如何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结果(Outputs)表示团队工作绩效和周边绩效。 虚拟团队可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来协调工作,论文频道的人力资源管理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论文,内容如下: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组织开始引进虚拟团队,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在虚拟团队中,其成员在空间分散,主要通过电子信息沟通技术(电子邮件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社会资本;儒家文化;知识整合

一、 引言

虚拟团队(Virtual Team,VT)是指借助合作型计算机媒介技术将跨组织、跨区域的成员整合起来,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团队Griffith & Sawyer,2003)。随着组织支持系统(Group Support System,GSS)、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等合作型的计算机媒介(Computer-mediated)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团队已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Powell & Piccoli,2004)。虚拟团队改变了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最大限度的整合组织内外资源,逐渐成为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的组织运行模式,传统团队开始向虚拟团队转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团队这样一个新型组织形式不可避免的已渗透到中国企业组织运作中。因此,基于中国文化情境和合作型信息技术条件,研究虚拟团队社会资本、知识整合和创新绩效问题引人关注。与西方文化自我和独立意识不同,中国是典型的儒家关系文化,具有关系取向、和谐导向以及高语境沟通等文化特点,增加了其组织团队的复杂性。部分学者针对中国文化情景下的的传统团队绩效问题进行了研究,而对中国文化情境和合作型信息技术条件下虚拟团队的研究还非常少,因而难以构建出虚拟团队创新绩效形成机制的基本理论框架。因此,通过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分析,对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基本属性与结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番梳理,并初步构建中国文化情景下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 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基本概念

1. 虚拟团队。Lipnack(1997)最早提出了虚拟团队的概念。George(1997)认为,虚拟团队是为了完成共同任务与目标,不同时空的、不同知识和专长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工作团队(Lipnack,2002)。与传统的团队相比,虚拟团队虽然不可能时时刻刻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但是能把自己的专长相聚合并发挥最大效益。罗双平(1999)认为,虚拟团队包含人、连结、目标三大构成要素,其中“人”是最基本的要素,“目标”是凝聚成员的要素,“连结”是成员互动关系的集合。龚志周和王重鸣(2004)认为,虚拟团队是指为完成特定任务或共同目标,跨越时空障碍或组织边界,依靠电子信息技术而协同工作的群体。这里的“一起”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特定的空间时间的同步调,而是一种在信息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能有效沟通交流完成既定任务,具有朝同一目标前进的思想进程的一种组织人力资源配置。罗岭和王娟茹(2013)认为,虚拟团队是由跨地区、跨组织的人力资源组成的,由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有效的信任与协同、适当的人力资源三方面组成的结合体。

2. 创新绩效。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对虚拟团队的创新绩效的研究也就越显重要。Hamel(2010)认为,管理创新会改变管理者的处事方式,管理创新包括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工具创新,其中,组织创新和工具创新更为重要(Hamel,2011)。德鲁克(1993)研究认为创新绩效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结果的综合反应,Tidd(1995)从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衡量创新绩效。Hagedoorn和Cloodt(2003)认为,狭义的创新绩效是指根据企业将发明创造引入市场的程度测量的结果,广义的创新绩效是指从概念生成一直到将发明引入市场整个轨迹过程所取得的包括发明、技术以及创新三方面的绩效。Vincent(2005)等研究认为企业创新绩效是指由于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活动带来的企业绩效提高。

芮明杰(2006)认为管理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全过程管理或局部细节管理的范式创新。许庆瑞(2006)等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TIM),指出应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相结合实现创新绩效的最佳。周希炯(2009)认为,创新绩效一般是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和效果的评价。曾明彬和杨建梅(2011)认为,创新绩效是指企业参与联盟经营时的效率和效能的程度,他们根据洪德芬提出的技术绩效指标、市场绩效指标与整体绩效指标建立的量表,考察了社会网络对珠江三角洲咨询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郑晓勇、楼鞅(2009)从对科研团队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从创新有效性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来架构。陈璐、赵峥和井润田(2009)认为,知识的多样性对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成员从网络中获取大量非冗余性和异质性的知识和信息,有助于激发虚拟团队创造潜力。宋源(2012)对虚拟团队合作行为、冲突行为、主动行为影响团队创新的实证研究发现,虚拟团队冲突行为与主动行为均正向影响团队创新。

三、 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1. 虚拟团队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国文化情景的研究。社会资本的研究源于1916年有关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研究,而相关领域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Loury(1997)最早用社会资本来解释经济活动。Bourdieu(1997)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关系网络获取和占有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Bourdieu(1985)和Baker(1990)将社会资本的范围仅仅限定在关系网络的结构上;而Putnam(1993)将社会资本看作是一种结构洞和获取关键知识的机会。Moran(2005)针对管理人员的研究表明,结构嵌入影响其销售绩效,关系嵌入影响其产品和流程创新绩效。林南(1982)认为,社会资源能积极地促进人们自身的生存发展。林南(2001)指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摄取嵌入性资源以增强工具性行动或情感性行动中的期望回报而在社会关系上进行的投资。朱国宏(1999)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凭借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而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而柯江林(2007)从团队内部视角定义了团队社会资本。

综观文献,相关的研究大多从西方社会文化情境为背景来研究,而以中国独特的儒家关系文化情境下的虚拟团队研究较少。与西方文化自我和独立意识不同,中国是典型的儒家关系文化,具有关系取向、和谐导向以及高语境沟通等文化特点,增加了其组织团队的复杂性。高闯和郭斌(2010)对中国组织的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及认知维度进行了定义,并以中国独特的“礼”文化为根基、“家”为中心和“己”为中心。杨缨(2011)认为,在中国这种有着和合尚同、崇尚平等传统的文化环境中,才特别容易形成这种道德主义信任。而中国人重情爱亲、追求默契的倾向使得中国人之间的信任具有更大的强度和持续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和交往、信任方式与中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社会条件相结合,长期以来为中国人积累下了丰厚的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奠定了中国长期、不间断地领先于世界的人文。

在整个中国社会中,还“人情债”已经成为了一种义务,欠情是使人羞愧的,人情的交换是建立强连带的最好法则,这种“人情法则”都是依据中国的道德概念“报”的原则进行的。中国文化情境下虚拟团队社会资本是嵌入在中国关系社会、人情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并且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团队的成员内部关系网中的一种资源交换能力。为了顺利完成工作,人们需要花费一定精力与周围人建立关系,根据合作者与自己的关系来决定对其信任程度,进而决定与其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程度。人们谨言慎行来维持团队内部的人际和谐,使得组织内部人际交往复杂化。中国人在沟通中表现出高语境的特点,要想明白对方的真实意思,需要人们观察环境中的隐性信息,并与显性信息联系起来理解,这也使得人际交往更为复杂。而虚拟团队模糊了组织边界,建立在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上,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偏向于清晰明了、简洁迅速。

2. 知识整合在虚拟团队社会资本--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虚拟团队相比传统团队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知识的共享便捷性,虚拟团队更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再造与溢出。Tsai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不能直接创新绩效,而是通过企业内不同部门间信息或知识资源的交互整合机制来影响创新绩效。Dhanaraj(2004)和Tsai(2006)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通过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获取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对组织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而Tsai(2006)认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既对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的影响,也可通过的吸收能力间接产生影响。

Grant(1996)把社会资本看作是知识整合的一个关键的机制。Leana(1999)认为,成员间的信赖关系有助于其知识整合与交换,社会资本网络“粘合”特征是其对知识整合影响的重要基础。Tsai和Ghoshsal(2006)认为社会资本能促进信息与知识交流,进而有助于资源的获取。周小虎,陈传明(2004)则认为,关系性资本(如信任、规范、义务等)能促进行动者产生合作动机,从而有助于知识创造;认知性资本(如共同的语言、符号和共有故事等)能促进彼此协作,从而影响企业整合知识。

四、 研究拓展及虚拟团队创新绩效形成机制模型

成员间的虚拟沟通、沟通暂时性及任务导向是虚拟团队的本质特点,这些特点与儒家关系文化下社会网络关系的形成是直接矛盾的(Powell & Piccoli,2004)。迄今为止,虚拟团队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已经不断走向深入,为本研究分析儒家文化与信息技术的冲突、选取知识整合作为中间变量提供了借鉴,但也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为此,我们建议根据现有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Hofstede(1998)关于国家文化的分析框架(如集体主义、长期导向等),基于中国儒家关系文化与虚拟团队的冲突性,对儒家关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建立虚拟团队社会资本的截面多维结构和剖面立体结构。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社会资本作为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前因变量,以虚拟团队创新绩效作为社会资本的结果变量,以知识整合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中国文化情境下社会资本、知识整合对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基本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五、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虚拟团队创新绩效形成机制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研究课题。不过,作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而以社会资本理论开展对虚拟团队的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研究,目前尚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通过本文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今后研究中需要关注如下问题:

(1)在虚拟团队社会资本对知识整合影响的既有研究中,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既有的社会资本发展问题,而对合作型信息技术支持下团队社会资本发展的研究涉及较少,实际上合作型信息技术本身改变了团队社会资本的发展轨迹。因此,合作型计算机媒介技术对虚拟团队知识整合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内生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对这一问题的澄清对于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对于合作型信息技术支持下团队知识整合机理,目前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研究结论,部分研究认为合作型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知识整合,另外部分研究认为合作型信息技术通过影响社会资本进一步影响知识整合。因此,通过这些电子连带所形成的关系网络的分析,检验合作型信息技术、计算机媒介支持下沟通的社会现象,对于理解知识共享行为时至关重要。

(3)现有的虚拟团队知识整合问题研究,通常是将知识共享和知识利用作为知识整合的研究重点,这是建立在团队成员能够主动的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的,而对于虚拟团队而言,团队成员是否会主动贡献自己的知识、知识贡献受哪些因素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4)儒家关系文化对虚拟团队社会资本、知识整合以及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但国内有关虚拟团队的研究大多仍然停留在中国式定性研究层次上,从文化方面的实证研究仍然较少,因而无法深入分析虚拟团队的运行机制。因此,非常必要有探索如何以中国文化情境下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开展对合作型信息技术支持下虚拟团队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的研究。

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热点包括结合虚拟团队的实证调研,开发出中国儒家文化情境下的社会资本结构量表;进而以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研究基于中国独特文化情境和制度体系下社会资本与虚拟团队创新绩效多个构念间的整合性关系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美)杰西卡・利普耐克.虚拟团队管理:21世纪组织发展新趋势.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9-10.

2. 罗双平.未来的企业组织:虚拟团队.中国人才,1999,(9):17-18.

3. 龚志周,王重鸣.虚拟团队理论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心理科学,2004,(2):496-498.

4. 罗岭,王娟茹.基于梯形模糊数和α-截集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现代制造工程,2013,(2):25-31.

5. 芮明杰.再论21世纪企业新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8(2):41-48.

6. 许庆瑞,郑刚,陈劲.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新范式初探――理论溯源与框架.管理学报,2006,(2):135- 142.

7. 周希炯,知识管理中知识转换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9.

8. 曾明彬,杨建梅.社会网络对珠三角管理咨询业创新绩效影响之研究.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1):25- 39.

9. 郑小勇,楼鞅.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27(9):1428-1438.

10. 陈璐,赵峥,井润田.个人人际网络特征对虚拟团队成员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12,(6):1250-1258.

11. 宋源.虚拟团队互动行为与团队创新关系研究――一个基于高科技企业虚拟团队的实证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2.

12. 朱国宏.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3. 柯江林.团队社会资本的维度开发及结构检验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7,(10):935-941.

14. 高闯,郭斌.嵌入“礼”文化思想的中国组织社会资本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82-91.

15. 杨缨.信任视角下社会资本的界定、测度与验证.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1:15-21.

16. 周小虎,陈传明.企业社会资本与持续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4,(5):90-96.

17. 巫景飞.企业战略联盟:动因、治理与绩效.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5.

18. 张荣祥.企业创业社会网络嵌入与绩效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0.

19. 陈立泰.转型时期中国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学位论文,20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号:12YJC 63008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Y6110388)。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建模;交互;虚拟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1-2696-02

Design and Research on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Virtual Lab

CHEN Ze-bin, GUO Yao-tian, WANG Jian-x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achieve a structured cabling virtual experiment platformfor the need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r the structured cabling. According to th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 specific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virtual laboratory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modeling, network virtual interaction, data optimization and other key technologies, the virtual laboratory system base on Internet interactive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digital modeling; interactive; virtual lab

1 概述

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强调理论性、系统性,学时安排也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扩招使一些学校,特别是理工科学校面临的硬件设施不足和经费短缺方面的困难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被进一步削弱。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结构化综合布线课程在理工科专业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在同类课程中以上问题最突出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建设虚拟实验室目的是运用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结合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 基于VRML结构化综合布线虚拟实验室的设计

结构化综合布线虚拟实验室是以结构化布线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集理论教学、实验项目演示和虚拟实验训练一体的网络虚拟教学平台。按照结构化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实验项目设置,建立一个使得实验者具有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觉,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实验,提高实践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2.1 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分析

虚拟实验室是针对结构化综合布线实验室进行虚拟建模,要求的虚拟环境完成结构化综合布线课程的相关实验,具有高仿真度、全交互、可视化、易访问等特点,结合VRML、3DS MAX、Photoshop和Javascript等开发工具[1-3],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访问,通过鼠标和键盘对实验设备模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操作,完成实验项目的演示和虚拟训练,使用户对虚拟实验教学内容有直观认识,达到远程虚拟实验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具体的实验清单如表1所示。

2.2 虚拟实验对象建模

根据以上结构化综合布线实践项目清单,实验环境和实验项目主题对象包括了实验室的实验展示台、网线、打线器、配线架、机柜和线槽等,建模要求的数量多,形状复杂,直接采用虚拟语言逐一编写模型代码非常繁琐,因此,本文采用3DMAX工具预先建立三维模型,在应用环境中对建模进行拍错调整,减小文件大小,以更好的匹配实际的实验场景模型[4-5]。其中,实验室环境模型主要是静态试题模型,如:门,窗,实验台,凳子等,可采用几何建模技术实现,通过VRML自身自带功能,如Scale,Inline等实现环境造型,且数据量小,方便网络传输应用。而其他实验器材工具模型的构建非常复杂度,需要借助三维建模软件建模,本文采用3DMAX软件完成,但是,采用3DMAX建模对不规则物体建模转换为VRML代码后,产生大量无效代码,影响浏览效果,需要对代码进行优化。

首先,VRML文件的数据量直接影响网络实时浏览,需要减少文件传输数据。三维模型中的重复建模造成VRML文件存在重复代码,通过重用代码来减小代码的数量;同时,适当降低数据精度,在可接受的浏览效果范围内,尽量多采用整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其次,提高渲染速度。多使用规则几何节点来建模,简化模型的复杂度;实验场景光照单一,相应使用单一光源;非关键部分使用贴图的形式。本虚拟实验室的模型如图1所示。

2.3 虚拟实验交互设计

VRML文件包括场景描述与动态交互处理,采用场景描述来构造实验虚拟场景,实验场景由各种实验器材或场景实物节点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消息来进行联系。动态交互处理通过VRML的节点和路由连接而成,节点产生事件,路由传播和处理事件[6-7]。虚拟实验项目操作过程即为事件的动态处理过程,VRML中定义了时间感应器、触发感应器、邻近感应器、可见感应器、平面感应器、球面感应器和圆柱感应器来对不同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经过感应器检测动态交互引起的动态变化。

VRML的节点之间的事件处理只能达到简单虚拟动态变化效果,不能满足实验虚拟操作的细节要求,为了提高VRML事件之间的控制能力,扩展交互功能,采用Java编程为VRML浏览器提供相应的功能增强支持。通过VRML内部Script节点和外部编程接口与java连接,管理内部事件之间的变化和网络交互控制。将Java与VRML结合,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虚拟实验平台。使用VRML进行场景构造,内嵌用Java编写的程序设计实现对象的编程行为。这使VRML在网上创建充满真实感的三维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一种自然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包括交互性、动态效果、连续性及参与感。

3 结论

本文阐述了虚拟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发展意义,对结构化综合布线实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并研究了3D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编程语言等关键技术,结合结构化综合布线的实际问题,选用适当的三维建模工具和网上交互方式,以达到结构化综合布线实验的实践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何书前,桂占吉,高慧鸿.多用户网络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构建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2009(2):17-19.

[2] 吴金来.基于VRML的坦克火炮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 严子翔.VRML虚拟现实网页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邱进冬,杨志雄,顾新建.基于Web的虚拟现实的开发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3):92-95.

[5] 刘航,王积忠,王春水.虚拟校园三维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2):2934-2936.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虚拟实践实现了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虚拟实践活动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虚拟空间运行的以促进入的生存与发展和虚拟社会的良性运行为使命,人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生成并实现其本质。语言、时间、文化、理解等人的存在方式统一于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以数字化为中介的虚拟实践是人类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虚拟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虚拟世界的一种表现。

一、虚拟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互联网络的兴起.虚拟实践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大趋势这种实践不同于传统的物质生产活动.而是一种交往实践。当代技术革命催生了交往手段的革新.实现了人类交往的数字化、虚拟化,虚拟实践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的存在方式。

(一)人的存在方式问题的时代凸显

人的存在论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当代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开启了生存论的研究.但却直接限制了生存论转向.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精神中所包含的生存论蕴含远远地超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当代凸显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本质主义造成的当代生存危机直接相关。本质主义对人的研究直接逼问人的本质.这是一个以实体性方式存在的本体。启蒙运动之后,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造成工具理性膨胀、科学主义泛滥,最终造成人的全面危机。回过头来人们发现,这种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抓住了人的部分属性.并不全面。扭转这种生存危机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整体主义角度考察人.揭示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的具体化即为存在方式。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是对生存论的深化和具体化。

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需要采用现象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的基本精神为“面向实事本身”当海德格尔立足于胡塞尔所开辟的现象学.着手营造自己关于存在的学说时,现象学的“实事”得以改变,那就是存在或存在的意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就有人学现象学的思想.不过过去被忽视了。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的、静观的感性直观提升到了现象学层次上的“本质直观”他批评费尔巴哈“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二重性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并说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正是从“看出事物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来批判国民经济学家的“普通直观”的。“面向实事本身”的“实事”就是存在者之存在,“面向实事本身”的就是面向存在者之存在本身。用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方法直观人的存在本身.得到人的多重性、多样性的存在方式。

(二)虚拟是人类实践中介系统的革命

动物的生命活动与环境是直接同一的.而人则由于其未特定化.并不能与环境自然契合。人决定改变环境以满足其需要.这就是人的实践本性。人的实践需要一个中介系统人的产生就是从制造工具——这个实践中介——开始的。

以往的中介革命的基本特征是利用物质、能量两种资源.当代的新技术革命则是综合利用物质、能量、信息三种资源。当代信息技术的实质是数字化。这种数字化的中介系统将各种复杂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最后转变为二进制代码。这种数字化中介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从此人类可以逍遥游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这是人类实践中介系统的深刻革命。

(三)虚拟实践造成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

虚拟实践这一新的实践形态的出现将带来人的存在方式的新型变革

1.虚拟实践变革了人的世界图像。世界图像是人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把自然的世界变成自己观念中的客体。变革了自己的世界图像也就变革了自己的存在方式。互联网所构成的世界图像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它所提供的世界图像不仅是全息化的.而且是自主化的.主体对这个世界图像有充分的选择性互联网把人类历时态的认识成果共时态地展现给人们.又把人类以多种方式把握世界的认识成果以一种方式展示给人们.还把人对世界的多个层次的认识以一个平台的方式展示给人们。脚主体可以依据自己的特定需要而重组信息,给自己重构一个世界图画。

2.虚拟实践改变了人的认识方式马克思哲学以前的认识论仅从主体或客体出发.没有合理地理解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马克思哲学强调认识是一个随实践而变革的动态过程。由于马克思所实现的认识论变革的“曲高和寡”,并未得到普及。虚拟实践以电脑延伸了人的思维器官.组成一个高级的“人——机互动”系统.突破了传统的认识时空界限.形成了新的认识客体。E—mall、BBS等是“实践——认识”的动态系统以往进行的认识以认识与实践相脱节为特征。虚拟实践打破了这种状况,实现了传统抽象认识论向社会实践认识论的转变。

3.虚拟实践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形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虚拟实践的发展正在为人类营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尼葛洛庞帝所说的BeingDigita1.。互联网络改变了陈旧的二分观念,即“文化与技术、艺术与商务、工作与休闲的二人观念”,嘲通过互联网络人们可以由以前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在家办公.访友、购物、会议、娱乐等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以虚拟的方式进行。虚拟实践还促进了虚拟教育的发展,而虚拟教育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虚拟实践的纵向深入。

二、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性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本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实现实破。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的研究现状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自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引起学界普遍重视。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较早、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是2000年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该书从交叉学科角度对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初步探讨。但总的来说。认识是初步的,“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理论休系”。

新世纪伊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一个较为系统的成果是杨立英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作者分别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环境、对象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新见解但该书基本沿袭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框架,没有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一个定义,揭示其内涵,也没有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必要的分类。界定其外延。该书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用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来论述.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现在权威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由张耀灿、郑永廷等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了个定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空境遇下.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虚拟实践活动。”脚该定义有重大进步.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虚拟实践活动”.并把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现实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别开来但仍然把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利用网络”的工具层面上.视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另一本权威教材是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该书把网络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网络载体是大众传播载体的一种具体形式.由于它是一种较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暾书仍然是从“工具论”来界定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的.且没有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定义。

(二)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

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要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界定网络。首先。网络是与报纸、广播、电视并列的大众传播载体的一种具体形式,是第四媒体。这种媒体具有前三种媒体不具有的优点。这是网络的工具性层面。其次.网络是人类虚拟实践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时空。网络形成了虚拟社会,人以虚拟的方式存在这种意义上的网络是另类的社会时空,时间和空间在这里都以特殊的形式而存在虚拟时空中的时间表现为弹性化、即时化、可逆化与个性化,空间表现出虚拟性、波动性、隐匿性、去中心化、共享性等。这是网络的本体性层面。

基于上述对网络的双重属性的界定.本文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谓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网络载体进行的以提高现实社会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促进现实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里。网络只具有工具性意义,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意义相同,不过更有优点罢了。所谓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虚拟时空中运行的旨在提高虚拟社会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虚拟生存与发展并进而促进虚拟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处的网络具有存在论意义,即虚拟人、虚拟社会与网络同在。只要有网络就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不是被利用的工具,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

如果说网络作为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我们可利用、也可选择不利用的话,那么对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则没有选择余地。只要有网络存在就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否则,网络社会不能运行,虚拟实践不能存在,人的虚拟存在方式将消失,这等于取消网络带来的新文明。

(三)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虚拟世界中运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可从虚拟社会价值与虚拟个体价值二个方面考察当然这里的虚拟社会与虚拟个体的根基是现实社会与现实的人。

1.虚拟社会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虚拟经济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网络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虚拟政治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的价值。此处的网络政治主要指网络空间的政治问题.如网络空间中的权力归属、虚拟国家、电子政府、网上责任等。虚拟文化价值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方面的价值。虚拟生态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网络时空环境、优化网络生态的价值。

2.虚拟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个体遵循网络规律、塑造虚拟人格与健康心理、促进虚拟生存、发展与享受的价值。虚拟生存的心理代价十分明显,由于陷入网络沉溺这种无节制地放纵、上瘾状态.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个体发展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的效应。个体享用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虚拟主体满足精神需要,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是一种美的体验。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育这个“音乐感的耳朵”。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的虚拟实践活动。具体的实践便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具体化,这是所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主要是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形态

今天的学术语境告诉我们。要想对一定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本身进行准确把握,最要紧的不是破解教育本质问题.而是掌握教育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本质.而是它的存在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性、去中心化、在场性、互动性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没有的特点.完全有理由要求重新追问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边界问题。

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四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育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三个方面。这种典型的教育存在方式主要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面对学生,利用一定的方法(如讲述)采用一定载体(如多媒体教室),运用一定内容(如马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一定环境下(如校园环境)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典型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世界中并不多见我们可以把这种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称作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空间中存在的大量的是非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

表现形态之一即是教育者欠缺.也没有教育者所采用的方法.教育载体是红色网站等。教育的展开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者去点击教育网站、浏览教育信息而获得教育。表现形态之二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角色不分的形态。在聊天过程中,双方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优势,聊天的内容不能不涉及思想、道德、政治、法律等问题,这个过程总是低势能者受到教育表现形态之三是自我教育.网上浏览者处于漫游状态或处于游戏状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融为一身。当然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其它具体存在方式,这里不能穷尽。

(二)命题的含义

由于网络载体的可选择性.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不具有根本性意义。故这里主要指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个命题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人是一种在世之存在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叫“在之中”。“‘在这中’不意味着现成的东西在空间上‘一个在一个之中’:就原始的意义而论.‘之中’也根本不意味着上述方式的空间关系‘之中’[in]源自innan一,居住,habitare一,逗留……等于说:我居住于世界.我把世界作为如此这般熟悉之所而依寓之、逗留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一个世界.这是一个虚拟世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最基本要素二者都是虚拟存在的人。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世界中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整个虚拟世界就是一个人为的世界、一个教育的世界。凡有教育之处就有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把教育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同样也不可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中离析出来。进入了虚拟世界就进入一个文化世界.也就进入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世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每时每刻的事.区别只是自发与自觉、直接与间接的问题。虚拟世界就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人就在这个世界之中存在欲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就等于摆脱虚拟世界。

2.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成。“教育即生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以人的生成为目的。这里说的人之生成用孔子的话说即“成人”。人的生成就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中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方面.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这个渠道主导着自发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发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部分.它受着自觉教育的主导,两方面结合生成总体的人虚拟存在的人的根基仍在现实世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虚拟存在的人是现实的人在虚拟世界中的延伸。

3.人的本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生伊始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并不表明人的内在本质.它只是人成为人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现实的人是具有人的本质的、具体的人,但人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生成的.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由潜在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的本质由潜到显的基本途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有二个经典论述一个是“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另一个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二个论断并不矛盾.前者从实践活动立论.后者从实践活动的结果立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生成人的实践本质.一方面生成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二个论断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得到证明。

(三)命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根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虚拟交往实践过程。交往实践的基本载体是语言.交往实践在社会时间中展开.教育过程传播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文化.对这个文化的理解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语言、时间、文化、理解等都是人的存在方式.这诸多存在方式统一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的人的存在方式。

1.人的语言存在方式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性。语言伴随人的产生而产生,并不外在于人但传统的知识论哲学把语言视为人生活实践的工具。可以悬置现代存在论哲学从新的视角给予理解.“在这种理解下.‘语言’就不是外在于‘生活’.外在于‘人’的‘工具’.而是‘生活’和‘人’的‘存在’方式”旧语言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是“教育的存在和展现的方式”.“没有语言,教育便不可能,这是教育存在的事实.因为教育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在交流中完成的”.“语言是教育存在的根本形式”。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也在语言中进行,这种语言经过了数字的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中。除实践教育法外其他二者都是在语言中进行的,实践教育法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境界

2.人的时间存在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性人类对时间认识大致可分为知识论哲学上的时间和生存论哲学上的时间知识论哲学把时间看成与人外在的,与这种时间观相对的是生存论哲学的时间观。在马克思看来“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㈣叶秀山先生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不是人的计量工具”网络时间是一种新型的时间,与现实时间不同.它具有弹性化、即时化、可逆化、个性化特征.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时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在网络时间中展开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不再是僵硬的对立.过程本身就是目标的部分实现。目标也变得可调节,可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人的生存过程,必定包含不确定性、复杂性、矛盾性和非线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性更好地体现了生命的涌动。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 情境化教学 英语听说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50-02

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和难点[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我国高校现行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往往受到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学课时紧张、教学资源不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并受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主观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效果欠佳。此外,听说课程教学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真实的英语听说环境。学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依靠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参与性不强,甚至不愿学习的问题[2]。

语言应用的情境背景对于听说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不多,虽然“英语角、专题讨论、互动式教学方法”[3]等交流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平台,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语境氛围,学生在上述场合交流的过程中仍普遍存在“中式英语”泛滥和语法错误缺乏纠正等问题。近年来,视听说逐渐成为英语听说学习的主流方法。该方法将字幕、语音、图像、影像等多种资料融合,促进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4]。然而该类方法仍存在学生参与性不强、缺乏有效的语言应用背景等不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境化教学方法已经逐渐被应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中,王玲[5]、路亚涵[6]、苏宝华[7]、戴琨[8]、郭万群[9]、徐艳[10]、仇鑫奕[11]、史志国[12]等人都探索了借助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教学的基本方法和优势。但是上述研究均并未描述如何使用相关技术开展教学实践。本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情境化教学方法,提出虚拟情境化辅助英语听说教学的途径,试图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语境难以构建、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的问题,为英语听说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 基本理论

英语听说教学应尽量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自主的学习、认识、掌握英语知识,自主提高实践中英语应用的能力。然而完全满足教学课堂内容的语境往往很难构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大多只能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少量的教学道具,激发想象来模拟对应的语境场景,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虚拟情境化辅助英语听说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英语应用能力,将学生置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真实的情境化语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和情境化学习理论是虚拟情境化辅助英语听说教学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该技术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虚拟仿真、多媒体、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多传感器和人机交互等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虚拟场景中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方式进行实时交互,达到真实感体验的目的[13]。教师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快速地构建符合任何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境化语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真实性的虚拟现实环境中自主学习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方便快速地模拟适合语言听说学习的文化背景,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与建构主义理论紧密相连。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进而建立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知识构建过程中的社会性和协作性,强调通过学习者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和探讨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情境性。情境学习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前提,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满足情境学习,学习者需要在特定的应用情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14]。情境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是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学条件和方法是知识构建过程中情境环境的构建的工具,因此情境化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建立适合教学内容的特定情境,提高学生知识构建的深度和广度。

2 虚拟情境化教学环境的设计

英语听说课程中虚拟情境化教学环境的设计是情境化教学的关键,从技术方法而言需要解决英语听说课程的情境化数字内容的建模、听说课程的情境化数字内容的展示、听说课程的情境化教学效果评估三个问题。

(1)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数字内容的建模方法。

英语听说课程的情境化教学环境中的数字内容的建模是情境化教学方法的核心和关键,逼真的数字内容可以提高学习环境模拟地模拟程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数字内容的建模过程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并创建适合教学内容的数字场景和交互方式。目前常用的交互模式是多人在线方式,即利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为每个学习者创建三维数字人物模型,各学习者通过鼠标、键盘或者体感类交互设备控制虚拟教学环境中虚拟人物的行为和运动,学习者通过真实的语音输入实现虚拟人物之间的交互,在数字化虚拟文化背景中完成知识的协同学习和建构。数字场景的建模方法通常是利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实现数字内容的三维建模、图像的真实感处理和纹理贴图,通过组合数字模型完成数字内容的创建。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引入图像、视频等数字资源,通过二维、三维数字资源的融合,提高情境化教学环境的逼真度。

(2)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数字内容的展示方法。

如何将已经构建的情境化教学环境中的数字内容实时地展示给学习者,对于情境化学习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沉浸感、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提高学习者在虚拟环境中的舒适度,才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Virtools、Torque Game Builder、Dirctor等软件虽然已经被应用于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数字内容的展示,但是其软件成本和技术水平要求高,影响了实际应用的效果。Unity 3D是由Unity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一款三维数字资源展示引擎,具有视觉可视化编辑、脚本语言开发、属性编辑和动态预览、具有物理引擎、数字资源库和粒子特效库、支持图像、声音、视频资源等优势,能够满足普通用户快速、低成本开发的要求。实际教学环境设计过程中可采用该引擎实现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数字内容的展示。

(3)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

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反馈学习者在情境化环境中的学习效果,进而改善情境化教学环境的设计方法。对于英语听说课程而言,目前可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主观评价即由各个学习者在情境化环境中以所处的情境为背景进行语言沟通和交流,教师根据学习者间对话过程中的表现,主观评价学习者的语言应用是否合理、发音是否标准、问题回答是否准确。客观评价主要是将学习对象的语音与事先预备的标准语音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匹配和比较,客观度量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实际教学英语中可将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互结合的方法,给予学习对象更好的指导。

在具体构建方面,我们以某一英语国家文化为背景,以了解这个国家语言中某一个话题为学习目标,应用3ds Max、Unity 3D、语音输入等计算机技术,构建了虚拟情境化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键盘控制虚拟环境中虚拟人物的行为运动,通过语音方式完成虚拟人物间的对话,通过丰富的数字内容和资源增强学习环境的真实感。当情境化学习结束后,通过教师主观评价和计算机客观评价结合的方法,实现学习效果的反馈。

3 总结与展望

针对英语听说课程虚拟情境的创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着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虚拟情境主要依托人的视觉、听觉以及一定程度触觉之外的感觉,不能对气味和嗅觉等产生作用。并且,对于学习者来说,提供虚拟情境的平台往往受到计算机的配置和网速的影响,当处理速度不能够满足虚拟境的大量数据的实时处理要求,学习效果就会差。

本文结合英语听说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情境化教学理论,给出了一种快速建立情境化虚拟教学环境的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了特定教学背景下的情境化数字场景,借助数字语音技术实现了学习者与虚拟情境化场景中虚拟人物间的对话,最后将学习者的语音与标准语音进行对比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估,为英语听说课程情境化教学方法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未来将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情境化教学场景的设计水平,收集整理情境化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英语听说课程的改革和实践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Swain,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In Gass,S.&C.Madden (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Z].Newbury House,1985.

[2] 王玲,凌乐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10,26(12):112-113.

[3] 吕红兰.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5):91-92.

[4] 冯雅娟.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英语语言和文化输入优势以及空间智能存储激活图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8(2):58-61.

[5] 王玲,凌乐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52):112-113.

[6] 路亚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情境化外语教学环境[J].甘肃高师学报,2012,17(3):89-91.

[7] 苏宝华.信息技术环境下目标导向情境化学习的效果研究―― 以汉语听说课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186(10):78-89.

[8] 戴琨.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0(4):99-102,109.

[9] 郭万群,杨永林.虚拟环境下的语言教学研究综述[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3):67-72.

[10] 徐艳.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08(7):235.

[11] 仇鑫奕.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6(107):32-36.

[12] 史志国,田秋艳,艾婷.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27.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强化理论;电工电子实验;远程虚拟实验室

一、引言

中国大陆很多高校中电工电子实验以验证理论课本知识为目的,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电子课程属于较难的工科课程,实验课往往和理论教学同时进行,学生在实验中尚不懂电路知识,造成了实验教学效果差,学生实验效率低。

因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电分院在实验教学中基于新行为主义强化理论设计了多个远程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并用之于实验教学上,取得了不错效果。本文介绍了设计思路和教学效果。

二、新行为主义强化理论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

巴甫洛夫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的作用,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应用到人的学习中。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强化。他提出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或动物在一定的环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或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

某些行为可以使人们得到通常所说的奖赏,从而鼓励这些行为,这个过程这就是强化理论中的“强化”。

斯金纳认为,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强化决定了动物的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新的行为模式要练习多次才能形成,以及形成后能保持多久。

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强化。

2.实验教学与强化

强化理论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教师可以修正学生的行为方式,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引导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电工电子实验室把强化理论应用到了实验教学中。

第一,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把实验教材分为多个教学单元,实验教师设计了多个远程虚拟实验用来辅助教学,采用了程序教学的原则,在每个教学单元前,通过远程虚拟实验进行预习来强化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的认识,每个虚拟实验包括“解释-提问-解答-确认”四个环节。

第二,在虚拟实验中贯彻了即时强化的原则。在远程虚拟实验中,在输入数据后,可即时印证正确与否。在心理学上,行为主义大师斯金纳指出:“教师也常常设想,自己的作用只是指出学生错在哪里,但是如果指出学生对在哪里,常常会使课堂的气氛和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差异。”为了强化学习效果,虚拟实验中,学生正确的行为会得到鼓励。

第三,在虚拟实验中多用正强化,当学生正确,予以鼓励。

第四,在现实生活中,更大量存在的是间歇性的强化。用问歇强化形成的行为相当稳定,也极难被消退。可以对个体的行为根据时间或行为次数来进行间歇强化。虚拟实验主要用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中。

三、远程虚拟实验的实现方法

1.基于LabVIEW8.6的远程虚拟实验

LabVIEW是美国NI(National Instrument)公司领先的图形化系统设计软件,凭借图形化的设计模式和强大的系统模块完成各种设计和控制程序。

通过LabVIEW软件,把LabVIEW嵌入到WEB网页中,从而实现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远程电工电子创新实践平台。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控制完成远程实验。

在LabVIEW中,使用源代码(LLB)的方式目标VI,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将目标VI(am.vi)和它所调用的子VI一并打包生成为一个LLB;同时,修改HTML文件,将此LLB作为嵌入网页的目标。这样,当客户端的浏览器链接至此HTML时,会自动从服务器端下载LLB至本机的临时文件夹中,并在本机上独立运行其中的指定VI(a1.vi)。另外,在生成LLB时可以选择去掉所有VI的程序框图,这样可以保护程序的源代码。

2.远程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室简介

目前远程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室上开发了32个虚拟实验项目,可以虚拟14个数字电路实验,13个模拟电路实验和5个电工电子实验。实验可以操作,可以记录数据,大部分实验有练习题,

3.远程虚拟实验设计方法

首先定义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数据模型,仿真数据可以通过公式拟合,也可以读取实验数据数据库。然后使用LabVIEW 8.6编码实现虚拟小实验;再次通过LabVIEWLLB文件;最后建立一个网站,将对应实验LLB嵌入网页中。

如图1是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室首页。

4.设计案例-三瓦法测功率

每个虚拟实验包括“解释-提问-解答-确认”四个环节。

首先对三瓦法做出解释“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负载所消耗的总功率需用三只功率表分别测出A,B,C各相负载的功率,然后相加,即分别为A,B,C相负载消耗的功率,这种测量方法称为三瓦计法”。三瓦法主界面如图2所示。

其次,定义数据模型,本实验数据比较简单,直接编程实现模型,将真实测量数据预定义给瓦特表。设计程序框图如图3所示。

第三,提问-解答,程序中设计了输入数据表格,学生在仿真以后,需要填写表格,回答数据。、

第四,学生正确回答以后,将会获得积分。用来鼓励学生。

四、远程实验学生反馈

1.学生使用情况

启用后,在2010-2011学年第2学期每个实验学生平均每周有4学时的实验教学,共有322名学生参加实验。学生在教师教学前,已经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效果有了了解,减轻了实验教师工作量。在2011-2012年第1学期共有314名学生参加实验。

2.学生反映

在学生使用远程实验系统以后,对上课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答卷中88.2%的学生喜欢远程虚拟实验 ,欢迎这种教学方式。72%的学生认为远程实验强化了对电子电路的知识。

五、结束语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电分院,基于强化理论设计了远程虚拟电工电子系统,用于学生学习电路知识。学生对此反映良好,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付瑜.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2][美] 斯金纳著,施良方译.自由与幸福的学生[A].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 [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21.

[3]兰继军李磊 论新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与教师的行为[J].社科纵横,2004-6.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3D虚拟校园;虚拟世界;第二人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17-05

一、3D虚拟校园概念及其教育价值

3D虚拟校园的概念最初由虚拟世界发展而来,虚拟世界是用户以3D虚拟形象参与其中,进行创造、生产、交换、交流、娱乐与生活的桌面虚拟现实系统。[1]在这样的环境中,用户以3D化身的形式在虚拟空间中活动、操作虚拟物体、与其他用户交流。交流的方式通常是通过姿势和基于文本的交流工具,有时也可以用语音进行交流。比较典型的虚拟世界如Second Life和Active Worlds,国内有HiPiHi、Novoking等。[2][3]

虚拟世界因其能提供更真实的交流和现场参与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如今,虚拟世界已延伸至大学校园和课堂。在互联网上已有成百上千所高校的3D虚拟校园投入实际应用。本文重点关注这种教育型虚拟世界——3D虚拟校园。

3D虚拟校园是用校园的隐喻给用户提供各种学习工具的学习环境。[4]它还能用来在协作化的教学环境中传递与共享教育内容,支持教学模拟与教学演示。3D虚拟校园还在于它能支持开放的、分布式的终身学习。Mary L.M.认为3D虚拟校园主要用来:(1)通过在线交流和网上资料来拓展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2)支持面对面学习要求高的项目工作;(3)为远程学习提供互动性和网上材料。[5]

其实,基于Web的学习材料、电子邮件和电子公告板组合已完全可以提供这些功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在线课程都容易让学生有沉闷乏味的感觉,主要原因在于课程的全部重点和时间几乎都放在内容本身的制作与呈现上,却忽略了给学习者提供过程的趣味性、主动思考意识、动手做和体验等机会。

美国在线多媒体教材界的一位专家也曾指出,现在绝大部分在线课程教育方式偏重在内容记忆上,学习过程里缺少有创意的互动,或能让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以致学生感觉无聊,造成中途辍学率高达七成。

3D虚拟校园的优势主要在于探究性和体验性。虚拟校园中可以通过3D的方式传播诸如宇宙飞船如何发射之类的科普知识等。也可通过自由或虚拟导航开展自己的教育旅程,可在“知识河”里通过虚拟潜水,收集所需文章和研究问卷的知识“宝石”。如果想要设计或展示个人创意性作品,可到“沙箱”里去展示交流,给教学和创意表达方式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

二、国外高校3D虚拟校园的发展

3D虚拟校园是最近二十多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3D虚拟校园的技术基础是Web3D技术。第一个Web3D的ISO标准是虚拟现实的建模语言(VRML 97)。VRML是人们一直追求的将平面Internet 发展成为一个交互的3D虚拟生存空间的结果。它是一种能提供更自然的体验方式,包括临场感、交互性、动态效果、延续性以及用户参与探索的语言。这个语言现在仍在使用,不过正在被X3D取代,它是一个开放的标准XML 3D文件格式能在网络的3D数据中文本进行实时交互,Java3D和其他的技术如 Macromedia的Flash也是属于Web3D技术。

现有3D虚拟校园基于不同的技术与平台发展起来的。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虚拟校园是基于blaxxun技术。[6]这个虚拟校园提供了现实校园的模拟,如办公室、教室等,还提供学生交流的各种工具以及讲座、练习等。还有很多高校在Active Worlds上建立了虚拟校园如iUni(http://iuni.slis.indiana.edu)。然而,当前应用最多的平台是Second Life(以下简称SL)。自从2003年SL创建以来,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万的居民。林登实验室为方便教育机构创建虚拟校园,在SL上提供了各种信息资源,增加了邮件列表的功能。在SL上创建虚拟校园的早期探索包括:美国的伊利诺斯州创建的图书馆系统联盟,这是SL上的第一个图书馆系统,可以对SL上各个岛屿的信息进行搜索。[7] 2006年,美国印第安那州的球州立大学的英语教员Sarah Robbins利用SL教学生的科研与写作,开创了把SL用于教学活动的先河。[8]哈佛大学是第一家在SL开课的教育单位,在SL中提供远程教学课程主要的大学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圣何塞州立大学、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英国的苏塞克斯大学等700多所高校。[1]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在SL中支持一系列的课程如:艺术、计算机科学、教育及传播等。[9]哈佛大学法学院提供在SL中提供一个课程叫:“虚拟空间——民意法庭中的法律”。[10]老师和几十名哈佛学生都化身计算机的虚拟人物,在SL的教室上课,感觉很像是在现实的教室中上课,令学生有一种群体上课的感觉,更能互相交流,学生学完课程还会获得学分。

三、国外高校3D虚拟校园设计与开发

3D虚拟校园的设计起初就是基于虚拟世界的理念。虚拟世界看起来像真实世界的网络环境,它创造了一个供人沟通和做事的地方。这为3D虚拟校园提供了一个设计的基础,还开辟了可能性。

主要设计思路有两种:一种是模拟实体校园,实现实体校园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另一种是以活动理论为基础设计3D虚拟校园。

1.模拟实体校园的3D虚拟校园设计

(1)功能设计

这种设计思路的一个共同点是试图给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氛围,提供一个非常清晰的现实校园的联想。包括校园风景、人物造型、信息资源与教育机构等。按这种思路设计的3D虚拟校园除了在外观上模拟现实校园建筑、风景外,还普遍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

1)虚拟教室功能

3D虚拟校园中的虚拟教室主要用作虚拟讲座和虚拟研讨会。教学模式类似于传统的课堂。尽管教育专家关于课堂这种教育平台的效率方面的看法有所不同,然而,一个可以鼓舞人心的演讲,仍然是学习最需要的,是3D虚拟校园所要实现的功能之一。虚拟研讨会相对课堂来说是一个讨论特定主题的在线会议。讲座和研讨会的主要差异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预期。在讲座中,学生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偶尔发问。在一个研讨会上,学生们将有备而来讨论特定的主题,其参与程度可能同教师是一样的。

虚拟教室中的幻灯片播放器可以在进行远程实时讲座时播放幻灯和非实时讲座时提供相关信息。如由Andrea D Lucia 等人创建的虚拟教室及教室中的幻灯片播放器如图1、图2 所示。[11]

幻灯片的可读性很强,而且可以用按钮控制。教师具有控制幻灯片播放的权限。

2)支持合作化的团队学习功能

虚拟校园需提供参与网络交流的工具,可以创建或加入团队,团队的交流功能一般有:获得在线帮助,接收群组通知,把陌生人加入好友列表等。

对于合作学习而言,一般可把学习分为几个阶段:给学生分发材料,角色分配,参与讨论等。参与者要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进行决策,他们应能获取相应材料如文件会议时间、相关的材料等,在虚拟校园中创建合作区域,提供化身自动参与的活动、会议及实时交流。

(2)设计实例

英国开放大学在SL中创建了一个虚拟校园主要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典型。[12]该虚拟校园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欢迎区:提供了虚拟校园三维地图,相关的介绍性信息,点到点的跳转,浏览向导等。

学习区:包括虚拟教室、展览工具、会客区等。学习区中有召开大型会议的空间,最多可容纳140个虚拟化身,可以播放视频流、支持幻灯片的演示;还有一些比较小的空间用可作小型会议、讨论及休闲场所。3D虚拟校园真正的价值在于能给用户提供交流工具包括文本、音频、现场信息。可以让学生重新设计虚拟场景的外形、创建新的物体(土地的主人可以设定控制权限)。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收到一些范例以供参考。还有一些交互性的对象如海报栏。可以让师生用来宣传项目,可以让用户上传视频、幻灯片、图片等。

图书馆:为支持师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把图书馆设计成了一个开放的公园,包括搜索与重放两个区,每个区都支持浏览各种材料。为支持这两项功能创建了两个对象:资源选择器和回放屏幕。通过搜索引擎与数据库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当然,SL与其他3D环境一样,支持文档存储的能力较弱。图书馆中还有“免费商店”,用户可以收到免费电子礼物如衣服、车子、工具箱、桌子椅子、时钟等。

沙箱:师生可以在“沙箱”区域设计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

休闲场所:建了一个沙滩,供师生用来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在这里可以聊天、听音乐、跳舞、游泳等。

2.基于活动理论的3D虚拟校园设计

活动理论源于前苏联心理学的文化历史学派,它关注的是人们参与的活动及他们在活动中使用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的关系,活动的目的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和结果。[13]

最初,维果斯基的活动理论关注中介概念,将文化制品和人类行动关联起来,从而将个体与社会关联起来;列昂节夫增加了目的和对象两个要素并提出了活动的层级结构,即活动的三个水平模式:活动、行为和操作;恩格斯托姆则在以上基础上增加了规则、共同体和分工三个社会要素,将个体和共同体的互动凸显出来,强调矛盾的存在以及它对活动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能够在集体和共同体的宏观层面上分析活动,即任何活动的产生均需要主体、目标、工具、规则、共同体和分工六要素,这六个构成要素并非稳定且互相独立,而是动态且持续不断地与其他构成要素互动。

活动是由人来执行的,而人又是通过物品作为媒介的。人与物品都要地方放置。地点属性则包括:外观,结构与角色。Ekaterina等人从活动理论得到的灵感提出了按活动理论3D虚拟校园的设计理论。[14]

该理论分别从活动理论的几个要素出发,提出设计思路。

(1)关于人:

1)需要一个3D虚拟化身,映射用户的身份如(学生还是教师)性别、种族、身体的特征(如肤色、头发的样式及颜色等)及衣服等。

2)学习者能以各种方式与别人交流。探索虚拟空间和已有的物品以文本、图片或3D对象的形式创建自己的物品,及与别人分享这些物品。

3)提供学习者社会网络。

(2)关于地点:

虚拟校园必须清楚地表现有管理的、科学的、教育的特征和大学的结构,如果有可能可以提供不同的场景以适合不同的学生与社会机构的要求,如可以有一些二维良好结构的大学和一个3D的有多链接与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不同的场景同样适合信息的展示与交流模式。

虚拟校园的外观及主要结构至少部分类似于真实的校园。如果需要,在报告厅或教室可以设计一些虚拟的物品供相关的教育实验用。

导航:快捷方式/快速跳转。地图、菜单。

通常虚拟校园可以让本地和远程的用户使用,在一起学习。所以系统应当包括资源、工具支持现实校园可以开展的各种活动(教育的、社会的同步的、异步的)。

(3)关于物品:

应当包括各种物品,能提供合作学习、交流及各种特殊任务及课程需要的物品集(如文本文件、图片与3D物品)。应能方便创建、操作、共享、定制物品。

四、国外高校3D虚拟校园的应用情况分析

1.国外高校使用3D虚拟校园类型

目前,英美高校使用3D虚拟校园还处于起步阶段,使用的类型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用于展示校园景致

这种类型的3D虚拟校园仅仅有一些类似真实校园的建筑,可以让用户从任意角度对校园进行观察,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能操作和规划,满足用户一般性的游览需求。不过此类虚拟校园还没有正常在其中开展学习活动。如英国的赫尔大学就属于此类。

(2)作为研究工具或环境

3D虚拟校园被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研究的工具或环境。如西英格兰大学在3D虚拟校园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天文台。鼓励学生参与设计,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开展一些创新活动。

(3)用于举办展览

对于艺术与设计方面的人员,他们总想把3D虚拟校园用来展示作品的空间。例如伦敦艺术大学时装学院应用虚拟校园举办了多次展览会。吸引了几万名来访者。

(4)支持课程或课程的某些单元

对于绝大部分高校而言,它们创建3D虚拟校园的目的是运行课程或准备用它来支持课程。德比大学有一个第二人生实验室项目,项目中应用虚拟校园组织心理学的研究生学习基本的心理学技能。人数是30人,学习的技能包括:实验设计、论文写作、陈述准备、批判思维的技能等。

(5)支持学校之间或部门之间的交流

一些大学发展虚拟校园是为了支持校际的学术交流或协作建设课程。由佩斯利大学为主建设的虚拟校园(VIRTUALBA)由几个大学合作建设,设有“大学信息中心”用于举办各种展览及学术活动。虚拟校园还用来教授一系列的课程。[15]

五、3D虚拟校园的设计与应用建议

1.对3D虚拟校园设计的建议

(1)关于3D虚拟校园建筑的设计

虚拟校园的校园建筑应当具有实体校园的主要特征。当然建筑的整体布局可以更加紧凑,以方便用户的浏览。在符合虚拟校园建设总体方针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学生自行建一些个性化的建筑。

(2)3D虚拟校园的结构设计

与真实校园类似的是大多数虚拟校园都有高效的导航工具,实验室及私人空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用户扩展及开发相应功能的机会。当前虚拟校园现有的导航是通过有相关目的地信息的地图,通过快速跳转到相应的目标地点,这种导航比较费时费力,需要加以简化。如:可以建一个导航条把校园内的相关机构、会议室、研究机构、图书馆及相关资料做一个收集;建一个公共汽车路线,把用户送到相应的地方等。

(3)3D虚拟校园的角色设计

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如与系科相关的主题教室,定期开展相关的活动,学生在教室中可以得到相关课程的辅导,提供相应的共享资源、白板等。

2.3D虚拟校园的应用建议

(1)关于内容选择

最近的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放在3D虚拟校园中,如关于以抽象概念和文本文件为主的内容。[16]要选择那些在3D空间中比传统环境有明显优势的内容如:计算机图像、艺术、建模、模拟化学反应、生物的生长过程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3D虚拟环境的优势和特色。

(2)虚拟化身、交流与合作的运用

每一位进入3D虚拟校园的用户,都有一个虚拟化身,虚拟化身不仅仅能体现用户的身份、性别还能体现用户的文化、性格、爱好等,使用户更容易进入自己的角色,更方便与别人交流。所以用户需要尽量定制个性化的虚拟化身。

交流与合作学习是3D虚拟校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用户需充分运用身体的、口头的方式进行交流。充分运用3D虚拟校园的语音交流功能。

(3)社会与组织因素

一个能适应特定教育目的成功的3D虚拟校园,往往不完全取决于它的设计,还取决于它的组织与社会环境。如果一个3D虚拟校园中没有什么人气,学生也就没有兴趣在其中活动了。所以3D虚拟校园中应设置一些课程、组织定期的活动。这对于虚拟校园尤其重要。与实体校园一样,一个成功的虚拟校园也需要开展大量的活动、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以激发学生每天都来使用虚拟校园。

(4)技术因素

由于3D虚拟校园对硬件条件的要求较高,目前高校学生计算机的配置普遍低于系统要求。使得学生使用虚拟校园的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图像的显示质量及效率上。所以,需要在计算机的价格与使用效果之间做一个平衡。

六、结论及展望

随着对3D虚拟校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其中。3D虚拟校园的设计将更能适应学生各种需求。如Andrea De Lucia等人正试图把Moodle插件加入到虚拟校园中,以加强3D虚拟校园对学习过程的管理。[11]

移动技术开始介入到3D虚拟校园中,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访问3D虚拟校园。这就需要3D虚拟校园要适应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技术特点,简化图形和导航、交流工具及交互形式等。

参考文献:

[1]A. J. Kelton, Second Life: Reaching into the Virtual World for Real-World Learning, ECAR Research Bulletin, 2007(17).

[2]Second Life, 省略 , 2010(12).

[3]Active Worlds, 省略, 2010(12).

[4]Alliance Library Syste[OL].省略/secondlife.htm2011(1).

[5]Mary Lou Math, Desinning the virtual campus,Design studies, Virtual Reality: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3(1):25-33.

[6]省略, 2010(12).

[7]B. Read,(2006, August 29), Second Life keeps chuggingalong. The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OL].省略/wiredcampus/article/1529/second-life-keepschugging-along.

[8]G. M. Lamb, (2006, October 5), At colleges, real learning in a virtualworld. USA Today[OL]. 省略/tech/gaming/2006-10-05-second-lifeclass_x.htm

[9]N. Jennings & C. Collins, Virtual or Virtually U: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Second Lif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3), 2008.

[10]Andrea De Lucia,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virtual campus on Second Life: The case of SecondDMI,Computers & Education 52 (2009) 220-233.

[11]Lucia Rapanotti,A Second Life campus for part-time research students at a distance,Computers & Education 35(2008) 26-29.

[12]Jonathan London,Theoretical principle of Learning Evire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2(68)(In Chinese).

[13]Bonnie,A.Nardi, A Comparison of Activity Theory,Situated Action Models,and Distributed Cognition[A].Context and Consciousness:Ac-tivity Theor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Cambridge,MA:MIT Press,1996.

[14]Ekaterina Prasolova-Fland Analyzing place metaphors in 3D educational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 (2008):185-204.

虚拟化学论文范文第15篇

1.1 来源于以虚拟现实(VR)等为核心的 现代 计算 机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起源于美国,是包括图形/图像处理、人体器官位置跟踪、音响处理、交互传感、 网络 通讯及建模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极强的高新信息技术,“它为人机交互对话提供了更直接的真实的三维界面,并能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1].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工程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 863 高新技术计划将 VR 技术列为关键技术进行 研究 ,此后 VR 技术在我国得以 发展 。以下是建筑业应用 VR 技术取得的一些成果:

Graphisoft 公司开发了以“虚拟建筑”为核心的 Archi CAD 软件,对设计项目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可视、可编辑、可定义。Ahmed F. Waly 等人利用虚拟现实建模技术(VR modeling techniques)和面向对象的 CAD 技术开发了集成虚拟计划工具——虚拟建设环境(VCE),该工具可以 经济 而逼真地模拟主要施工过程,并可检验各种行动方案[2].

二滩电站的展示部分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轻松浏览二滩环境及大坝的任意一个部位[2].国内在对施工过程中结构的仿真和可视化计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模拟各种施工过程[3].上海正大广场工程是我国首次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项目。

虚拟企业又称为虚拟组织、虚拟公司等,本文对此不加区分。

“虚拟企业”一词由肯尼斯。普瑞斯等人于 1991 年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首先提出。“虚拟企业可以视为一些相互独立的业务过程或企业等多个伙伴组成的暂时性联盟,每一个伙伴各自在诸如设计、制造、销售等领域为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并相互联合起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4]自此以后,关于虚拟企业的 理论 研究成为管理 科学 中一个研究前沿和热点,并已经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5].

虚拟建设的概念由虚拟企业引申而来,是虚拟企业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美国发明者协会于 1996 年首先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

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下:(1)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各组织间的沟通和合作 问题 上[7],即研究如何利用 3-D CAD、4-D CAD、VR 等计算机技术将建设项目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集成。主要研究项目有:OSCON 项目、ATLAS 项目、SPACE 项目、CAVALCADE 项目、WISPER 项目、OSMOS 项目、DIVERCITY 项目,不少项目已有成果报道等。

(2) 目前 国内的研究成果有:徐友全做了题为《虚拟建设模式(Virtual Construction)的研究》的博士论文,论文从虚拟企业理论出发研究了虚拟建设模式的思想、组织、 方法 和手段。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虚拟建设模式的思想;虚拟建设模式的组织设计原则;虚拟建设模式的组织模型、组建步骤及协调中心的组织和任务;虚拟建设模式信息系统(PIS/NT)的概念和功能[5].何清华在《虚拟组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虚拟建设》一文中 总结 出虚拟组织必须具备的特点,然后提出将虚拟组织应用于建筑业的可行性及挑战性;最后提出虚拟建设的组织模式、特点及对建筑业所带来的意义。彭勇在《虚拟建设——新型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中分析了虚拟建设产生的背景,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并概述了虚拟建设实施过程中信息分类的方法等。

2 、虚拟建设内涵

3 、 发展 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虚拟建设的实现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进而过渡到组织管理层面,最终实现技术和管理的集成。短时期内,我国建筑业企业应从技术层面入手,加大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推进 工业 化和信息化;同时在企业发展方面,着力发展培养核心能力,特别是要 学习 、借鉴先进生产和管理的思想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虚拟建设的关键所在。

参考 文献

[1] 梁民、刘珍平、张培仁等。虚拟现实在水坝系统中的实现。计算机应用,1999,19(8)。

[2] Ahmed F. Waly, Wslid Y. Thabet. A Virtu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for p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2 (12): 139-154.

[3] 袁向荣、高勇利、卜建清。结构工程及虚拟现实技术。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13(3)。

[4] 陈剑、冯蔚东著。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

[5] 陈剑、冯蔚东著。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