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高校教师论文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一)问卷设计

师德评价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等人口学特征进行调查,第二部分从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立项、职业纪律与职业态度四个方面出发,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18个判断层分别设计18个问题。对每个问题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打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较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

(二)样本选择与调查人员确定

选择湖南CS学院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该学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湖南省高校学院的办学水平。该院的教师队伍涵盖各种年龄层次、学历层次与职称类型,具有代表性。在调查人员方面,主要选择该院的教师、学生、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与外部教育专家等。采用360度评价法,收集收集师德评价的相关数据。

(三)研究方法选取

在指标体系的验证方面,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指标体系的效度;在权重确定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19];在师德实证评价方面,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分析该院的师德水平。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与说明

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用来客观测量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代表性等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反映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与特征,体现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要求。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治思想、职业理想、职业职责与职业态度四个项目出发选择评价内容,初步构建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信度测试用来检验对测试工具的有效性,本文使用内在一致性信度来检验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否可信。克隆巴赫系数是对内在一致性信度的测量,测试中每个项目的得分与总分的变化越一直,这个系数的值就越大。这个系数值越大,就越可以确信这个测试是内在一致的,或者是在测量同一事物,也就是每个项目测定的值的汇总。根据收集的数据,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计算结果可知,alpha系数为0.861,说明各问题内在一致性强,所设计的问题能准确地收集研究所需要的数据。2.效度检验。效度用来衡量测试工具是否能测量要测量的内容。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其效度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各项拟合指数的结果都符合标准的要求,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因此可以利用本文选取的指标来综合衡量与测度高校教师师德水平。

三、实证研究

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测评。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体步骤如下:其次,确定评语等级论域。对高校教师师德按非常差(1分)、较差(2分)、一般(3分)、较好(4分)、非常好(5分)五个等级评分,由此构建的评语等级论域如下(见表4):再次,构建模糊关系矩阵。以U1为例,根据表4中的相关数据,则U1的模糊关系矩阵为同理,可得U2、U3、U4的模糊关系矩阵。第四,确定各判断层的权重。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教育领域、社会领域以及教育智能管理部门专家的咨询与调查,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经整理与汇总,确定其权重,具体如表1所示。最后,进行模糊变换,得出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由式(3)可知:该学院师德水平非常高的可能性为12.75%,较好、一般、较差与非常差的比例分别为18.40%、26.10%、27.70%与15.05%。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学院的师德水平较差。利用表4的数据以及表5与最终的评价结果,可以分析师德水平较差产生的原因。政治思想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教师政治思想觉悟较高,是非观念明确,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在职业理想方面,总体水平一般。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受到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过分追求个人价值与个人事业的成功,而对教育事业缺乏足够的热情与激情。对学生的关爱不够、部分教师不遵守学术规范以及大部分教师缺乏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志向则是导致职业职责水平较差的主要原因。最后,职业态度水平差主要是由于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的缺失引起的。大部分高校学院都是从中职转型而来,部分教师墨守成规,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缺乏创新意识。此外,教育不仅是生产,同时也是提供服务,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教师的服务意识均不强。

四、结论与建议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1.师德建设关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尤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5月28日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要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总的说来,我国的高校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合格的教师,师德师风是合乎教师职业要求的。他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充满活力和朝气,承担了高校很大部分的教学、科研任务。新时期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学历高,视野开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绝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是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教书育人,这是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少数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其一,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陈独秀曾说过,政治无处不在,没有人不受政治影响,你想躲都躲不过。一般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都具有政治觉悟,有理想,有信念,热爱党的事业。但是,少数青年教师政治冷漠,对国事漠不关心。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缺少远大的理想,例如在笔者所在医学院,一些医学专业的青年教师,一听到“政治”就嗤之以鼻。所谓政治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刺耳的东西,他们更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供政治家们玩弄的,是根本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们认为自己只需要认认真真地教学、搞科研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教师。真正合格的教师就应该不过问政治,不问时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专业和教学。

2.热爱政治,关心时事则分散了精力,耽误了时间,影响自己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极个别的从事高校“两课”教学的青年教师,虽然从事着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却自己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把“政治”与“马克思主义”画等号,认为搞政治就是搞马克思主义那一套,主张一个真正的学者就应该远离马克思主义,远离政治。实际上这是对政治的误解,其态度是不正确的。其二,道德修养还有待提高。由于我国教师聘用过程并没有思想品德考察这一关,因此,有些缺少良好道德品质的青年进入高校青年队伍。他们在单位招考过程中往往成绩优秀,凭着自己考试成绩很顺利地进入高校教师行列。但是,进入单位后,一些品德的缺陷就暴露出来,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利益特别看重,漠视集体和他人的,有利益必定力争。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当然无可厚非。马克思曾说过,人们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跟其利益有关。我们党也坚持“人们的利益高于一切”,人们有权利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但不应该过于看重利益,更不应该唯利是图。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不应过于看重自己个人利益。自私自利是与师德不相容的。在市场经济经济利益原则和贫富差距现象的影响下,一些青年教师不满足于自己的收入,表现出心理失衡现象。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认同所谓金钱至上主义,一切向钱看,事事讲报酬,只做有报酬的事,专挑报酬高的事,无报酬的任务则尽力推脱。这些状况显然不是一个高校教师所应该有的。其三,缺少爱岗敬业的精神。作为高校教师重要群体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社会大环境中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以及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等社会现象也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此外,由于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普遍比较低,以及社会不良现象大量存在,结果导致许多青年教师成了“愤青”。这些青年对社会失去信心,工作热情不高,既不愿意严谨治学,也不愿意认真教学,工作上只求完成任务,不顾质量高低。对学生漠不关心,这些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现象,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教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更高层次的凝练和表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深层的、最核心的部分。“核心价值观奠定着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是国家制度赖以立足发展的灵魂,决定着国家制度变革和调整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相对稳定的价值理念。”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该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在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应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首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青年教工师德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保证了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青年教师,才能使广大青年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预防不良价值观的侵蚀,从而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从事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而不是其他教育事业,因此应当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首先要求广大青年教师能够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伟大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就应该让广大高校青年教师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自己的理想。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高校青年教师不应该失去自我,而应该有自己崇高的理想。“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只重视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强调教师的数量,忽视教师的道德发展,不重视教师在学生道德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在人才引进上更是只注重学历和科研成果,而没有将道德素质作为人才引进的一项考核标准。这导致高校教师为了个人私利过分追求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忽视了对自身的道德培养,从而影响了我国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此外,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教师人数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总数突破了百万。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中难免混入一些道德素质不高的教师,导致高校教师队伍频频出现种种师德问题。[3]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积极实施教改;有的教师为了评职称违反学术道德,抄袭论文;有的教师上完课就走人,没有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态度冷漠,对学生学习之外的问题不闻不问,典型的只教书却不育人;有的教师不专心于教学、科研,利用闲暇搞副业;有的教师怕惹事,不敢严格管理学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的不良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教师以考试不及格威胁学生,向学生索贿;等等。尽管这种师德败坏的不正之风只在少数教师中存在,却给教师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整顿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培育,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师德外在的必然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自主要求,形成师心自律;自觉地把师德内在的自主要求外化为师德行为,形成师行自律;实现师心自律与师行自律和谐统一,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境界。[4]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劳动者就业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这给所有人带来更为广泛的社会道德价值选择空间,教师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在这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如何把师德规范的必然要求转化为教师主体内在的自主要求,即让教师形成师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注重师德内化的养成:第一,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信念。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爱护自己的学生才会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二,深刻了解师德的本质和内涵。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师德的真正本质与内涵,才能把道德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意识和动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师德表现出来。第三,加强师德内容的学习和实践。高校教师虽然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但学历的高低和知识的多少并不是与道德成正比的,崇高的道德水平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将师德内化为个人涵养,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道德是一种情操,一种品质,但是也是一门需要实践的理论。高校教师是具有高学历、高学识的群体,他们具有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通过给学生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成长,具有较高的社会的地位。他们本身能够自觉形成一定的认知体系,因此,将对道德的认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自律较之于他律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道德滑坡问题。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双语教师;教学魅力;构建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目标。为顺应这一需求,在国家教育部的倡导下,各高校纷纷推出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积极探索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成功与否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其中教师教学魅力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对目前高校双语教学中教师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双语教师教学魅力的构建。

1当前国内双语教学中教师因素问题分析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其目标定位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通过使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增加学生运用外语机会,从而使他们能用外语进行交流。(付承英,2004)国外双语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双语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2001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本科教育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力争在3年内开出5%~10%的双语课程。2005年《关于进—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指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双语人才,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双语教学,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其中包括双语教学师资、教学理念和模式、双语教学教材、学生外语水平等问题,制约着双语教学的开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主要问题如下:1.1双语教师师资不足,水平良莠不齐。对高校双语教学的资料调查发现,中国双语教学面临的严峻现实是,师资严重不足、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专业课教师能用流利的英语给学生讲授专业课知识,在双语教学方面相较于其他双语教师更有优势,他们拥有漂亮的英语发音、深厚的专业知识、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说他们是一批魅力无穷的老师,让学生从心里感到钦佩。然而,许多院校专业教师外语表达水平较弱,或发音不够准确,或英语和文化知识掌握不牢,虽然基本能够用英语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但是却难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及时互动沟通,无法吸引学生,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另一部分原本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很难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其结果是学生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都无法得到提高。1.2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各有不同。目前在中国高校中进行的双语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双语教学理念和模式也缺乏统一的认识。例如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采用母语进行授课,但是PPT、教案和教材是全英文形式,教师在授课中只对部分术语用英语解释。也有一些院校的双语课堂是由两个教师组成,一个中国教师,一个外籍教师,中国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口译员,给外籍教师进行现场口译。双语课堂中汉语与英语的比例分配有明显差异。当然这与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程度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双语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的理念比较含糊。1.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双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多元化课程,是教师魅力发挥的场所,教师应该尽自己所长,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采用语法翻译法给学生进行授课,说一句英语然后翻译一句汉语,课堂枯燥乏味。还有的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授课模式,既没考虑学生的互动参与,也没考虑这样的授课方式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学魅力是指在教学中由教师综合素质产生的并能够吸引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和积极完善自己的一种感召力量。(李建忠、刘松年,2009)虽然双语教学的成功开展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可以看出其中教师教学缺乏吸引力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塑造提升自身教学魅力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双语教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高校双语教师教学魅力的构建

双语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教学魅力不仅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影响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魅力的构建,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论述。美国学者D.Lanston认为构成教师魅力的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及运用能力,个人特质及运用能力,对工作、对人、对自己的态度三部分。美国学者乔第12期(总第084期)2017年12月瑟夫•纽曼认为影响教师教学魅力的因素包括知识、教学技能和品德。双语教学对高校双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扎实而全面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及个人魅力四个方面融合成教师的教学魅力,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效果。构建教师的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提升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2.1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其全面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与提高,同时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它是以语言教学为手段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因此,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兼顾外语语言知识。扎实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丰富的外语语言文化知识和运用能力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两种语言组织教学,把相关学科的概念、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双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理念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注重专业词汇和课堂用语的积累,在课堂中尽量做到用地道的英语表达,给学生足够的语言输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2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目前广大双语教师对于双语教学定义的认识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学科教学”,这就使得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之间区分开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双丰收”。(俞理明、袁笃平,2005)然而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师生外语水平和学生接受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还是存在很大不同。据调查,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有三类:第一类课程完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部英文讲课;第二类课程完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用英文讲课课时占50%以上,其余课时用中文讲课;第三类课程完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用中文讲课。(刘红、熊丽萍,2006)要想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理清教学理念,树立学科专业知识第一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重视英语能力与学科知识的双向渗透,确立英语作为媒介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汉语与英语的比例分配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摸索尝试,积累教学经验,寻求适合自己本学科的教学模式。2.3教学技能。作为教师教学魅力的重要方面,双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掌握运用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Baker(1985)指出:“双语教师除具有本专业知识外,他们必须具备授课的语言能力,这不仅包括语言水平,而且包括具备原语言知识以及文化理解的能力。”双语教学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融合两种语言的能力和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能用流利地道的双语传授知识、表达思想。教师魅力还体现在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技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还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包括教学方法手段上的反思,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借鉴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营造双语教学环境,把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中心,真正实现学科知识获得和语言能力提高的“双丰收”。2.4个人魅力。双语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教学魅力的一个方面。教师需要在敬业精神、个人品质、性格气质、情商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塑造自己的个人魅力。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把美带给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之一,要让学生每天看到一个具有敬业意识、注重个人修养和外表形象,把乐观儒雅带到课堂的教师,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吸收知识的精华。教师也要意识到,个人魅力不等于单纯的外表漂亮,它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和专业基本功来支撑。在性格、气质、知识基础之上,双语教师还要利用情商来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情商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风趣幽默、是否积极乐观、是否自信等。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没有帅气的外表,但他用自己的经历和阅历以及高情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拥有超级个人魅力的教师形象。

3结语

作为高校双语课教师,我们承担着改革的重任,肩负着国家的嘱托和希望,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构建自身教学魅力来提升双语课堂魅力,从而使我们的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实现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双赢,让他们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才,投入到各种工作岗位,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创造财富。

参考文献

[1]付承英.从学生调查表中分析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3).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3]教育部.关于进—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5.

[4]李建忠,刘松年.教师教学魅力研究述评[J].高等建筑教育,2009(2).

[5]刘红,熊丽萍.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4).

[6]魏日宁.双语教学师资素质的理论构建和现状评述[J].英语教育周刊(电子版),2010(4).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1.职业素养。

关于职业素养这一类,主要设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有70%的学生选择表示认同。二是在“下列哪些行为造成了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问题中,有27%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经常不备课就开始上课,有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上课时接听电话,有9%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无故缺席和与其他科任教师换课,还有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并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在逐渐降低吗?”有接近87%的学生认为没有,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有7%学生的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职业素养方面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还是存在教师采用比较散漫和随意的心态上课,并且这种教学观念有可能会继续存在。

2.道德品质。

关于道德品质的调查设立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不平等地对待、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存在”,只有5%的学生认为存在,还有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有95%的学生认为并不存在。二是“体育教师待人真诚,能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吗?”,有93%以上的学生一直认为体育老师平时待人比较热情、诚恳,并把体育老师树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三是“下列哪些行为影响了你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评价?”其中认为教师在评判学生时用语不文明的占6%,教师的形象(举止、着装等)不具有表率作用的占14%,认为教师社会公德心不强占10%,还有72%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较好。四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在逐渐降低吗?”9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降低。通过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调查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教师的道德品质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存在少数道德观念较低的教师,并不能通过教学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和思想意识方面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推动等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

3.高尚情操。

体育教师是否具有高尚情操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会经常发牢骚,比如在课堂纪律不好或是其他情况下”,其中有28%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平时上课确实会发一些牢骚。二是“体育教师以家庭背景好坏来对待学生”有10%的学生选择了同意,75%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剩下学生保持中立的态度。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高尚品质在逐渐降低吗?”有27%的学生认为是的,有73%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降低。通过上述问题,可以了解到虽然体育教师在情操方面的表现不算差,但是学生却对教师今后情操的提升抱有不看好的心态,因此,体育教师的高尚情操培养也是不忽视的问题。

4.教学能力。

这里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学能力方面我们设置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丰富,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其中有15%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缺乏丰富的体育知识。第二,“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高吗?”,有83%的学生经常与老师互动交流,17%的学生很少与体育老师交流甚至一次都没有交流过。第三“,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是体育教师最为欠缺的?”有17%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氛围的制造,有10%的学生选择了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还有10%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而有63%的学生则认为并不欠缺。第四,“当学生的观念与教师的观念产生分歧时,教师最常用的方式”,其中有40%的学生选择了探讨式交流,有35%的学生选择了说服学生,有6%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忽视,还有19%的学生选择了各存争议。第五“,你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必要进行提升吗?”有1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有些教师还喜欢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上课敷衍,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改进和加强是很有必要的。

二、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各项指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不端正,比较敷衍和散漫,个人品行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及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自身、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本文立足产生的问题,将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个人对师德修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缺乏教学责任心,部分体育教师仅将教学生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并没有把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品行端正、技术水平高超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认为只要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完就算是完成任务,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将体育知识点消化理解,体育技能掌握熟练与否,而且缺少更新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因此频频出现工作态度较差、职业素养较低的现象。二是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并不认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能影响到学生,只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书,锻炼好学生的体能和提高技能即可,不具备以身作则的思想理念,因此,当学生不好好学习时,就采用严厉的语气和粗俗的语言来评判学生,这种行为为学生所诟病,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师者形象。

2.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提升的监管体制。

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学校给予监督和引导,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因此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个人品行的监督不到位。另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建设缺乏具体措施,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国家和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法规也没有真正落实,从而造成了教师师德修养水平逐渐下降的现象。

3.社会不良风气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造成的不良影响。

虽然这一因素在影响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是社会的腐败思想和消极生活态度,对于部分立场不坚定、思想觉悟差的教师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意志薄弱,对职业的认同感低,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职业道德败坏行为。

4.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措施。

4.1学校要积极开展增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意识。

首先,学校要定期让教师学习师德修养课程,如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等,了解教师师德修养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其次,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和任务,从而能自觉更新知识体系和观念,并自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以此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必要的师德修养活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达到师德规范的标准。

4.2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要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考核机制,首先,必须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以实现客观和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或是涨工资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最后,考核内容要从备课、言行举止、着装、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以做到全面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客观公正的评选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个人修养的养成。通过一定的制度及规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教师自觉完成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4.3体育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来促进师德修养的培养。

友好的教学气氛不仅能让教师轻松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状况,而且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从而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教师的行为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更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形式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结语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6篇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文化艺术活动,总体上看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乏正规的组织引导和提升,无论是开展艺术活动的规模和水平都不能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从教师艺术活动本身来看,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人员十分有限,大多是一些原来有一定基础爱好的艺术骨干分子,而且艺术活动的方式单调,层次也不高。从高校组织和方式看,主要是高校工会或者社区依照每年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一些带有提高性质的辅导活动。然而,高校包括高等艺术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却很少参与面向社会、面向群体的艺术教育活动。这种状况对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是十分不利的。

二、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重点应从提高领导重视程度、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几方面入手。

(一)领导要重视

根据目前教师艺术教育的现状,要努力建立一种以高校领导机构为主导,各级管理部门与工会相结合的教师艺术教育机制,促进教师艺术教育事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高校领导机构要从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教师艺术教育工作,并适当地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从事教师艺术教育的机构要与地方的、社区的群众艺术团体加强联系,通过辅导活动来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分子的艺术素质。同时大力发挥学校电视台、校报在开展教师艺术教育,提高教师文化艺术素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

艺术教育比照艺术的门类大致划分为语言艺术教育、实用艺术教育、表情艺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综合艺术教育等五类。在实施时要考虑到各类艺术教育的特点,取长补短,配合运用,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1.语言文学艺术

任何事物、任何思想,从宇宙之大到细菌之微,从悠久的历史到短暂的瞬间,从行为的表现到心灵的隐秘,都可以用语言来表现,具有超时空的极大自由。因此在进行语言艺术教育时,要引导高校教师体会语言之美,体会美的语言所构成的美的形象,所展现的美的世界,所提示的美的精神,从而也使自己变得更美些。

2.实用艺术教育

实用艺术,属于表现性的空间艺术,如工艺、书法、建筑等。这一类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

3.表情艺术教育

表情艺术,是表现性的时间艺术,主要有音乐、舞蹈等,它直接抒写人的内心情感,也最能打动高校教师的情感。

4.造型艺术教育

造型艺术属于再现性的空间艺术,主要有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深厚意蕴经过一定的审美引导,就可以引起高校教师强烈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收到感化心灵、沟通情感的效果。转5.综合艺术教育

综合艺术有戏剧、电影、电视等。由于它吸取了各种艺术手段的长处,并加以综合运用,就能比其他艺术更加灵活地把社会、人生呈现在高校教师的面前,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引起直接的强烈的感受,其审美教育作用非常广泛。

(三)与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对待

高校教师艺术教育毕竟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是通过实践和学习对高校教师的审美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它的目标是解决在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中,其心理状态、审美状态、审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态度对专业知识不成正比,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的发展的问题,是要改善高校教师的生存质量的问题。高校教师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

(四)丰富实践活动

高校教师的审美欣赏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美化,只能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艺术基础知识,懂得一些艺术规律,只能指导艺术实践活动,而不能代替这样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真正体会艺术精神,也必须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你要领略自然关,就必须投入自然的怀抱你要想认识社会美,就必须置身生活的潮流你要想欣赏艺术美,就必须进入艺术的殿堂。如果不亲身进入这种令人愉悦的实践活动,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完成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做到制度化,保证艺术教育活动经常持久。如举办一年一度的教师文化艺术节,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庆祝活动第二是要形式多样化,吸引教师广泛参与,如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工艺作品展,开展演讲、朗诵、歌咏、舞蹈、器乐、体育、健美等表演竞赛,并组织征文等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不同的展示舞台。

(五)发挥文化艺术社团的积极作用

高校教师中间不乏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学校要鼓励他们组织诸如音乐协会、绘画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合唱团等文化艺术社团并在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他们扩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把文化艺术活动的种子扩大到广大教师中来,由此构成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整体氛围。

(六)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优良素质,还必须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1.创设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整洁的街道、绿地草坪、环境雕塑、宣传报栏、绿树如茵、鲜花盛开、洁净的水面泛舟都给高校教师以美的愉悦和陶冶。

2.加强电视传播媒介、文化读物的制作与管理

高品位的电视节目、艺术情趣,优秀的文化读物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从而抵制各种消极、不健康的文化垃圾的传播。

3.加强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

如多建一些高雅的音乐厅、展览馆,历史、自然、科技博物馆,让高校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学校广场建立伟人雕像和具有激发人向上的雕塑作品,接触象征着人类文明、民族精神、人生楷模的艺术精品,产生对艺术的崇尚和对美好的追求。

总之,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物质比较丰裕,高校教师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加强艺术教育在客观上已成为高校教师的精神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摘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但是,目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现状却并不乐观。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提高领导重视程度、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途径

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和造就具有相当艺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艺术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管理、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那么,目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现状如何?究竟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呢?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7篇

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幼儿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有了系统的规定。“以幼儿为主体,提供适合的教育”,“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标准》不仅要求幼儿教师了解教育对象,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还要求教师根据地区、对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即具备课程创生能力。

二、民族地区对幼教人才的需求

笔者在民族地区幼儿园见习时与园长就“想要招聘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展开了讨论,都匀市某幼儿园的园长说:“我们想要打造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类幼儿园。因为资金有限,我们需利用本地的一些少数民族资源来创设环境,幼儿活动中也会渗透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所以,我们希望新来的老师不仅理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地方民族文化知识”。可见,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具备教科研能力对于在民族地区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

三、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贵州的一所民族师范学院,是贵州省最先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校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是一所很具代表性的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每年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定数量的幼儿教师,本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如下:表中可见,公共基础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为26.25%,专业主干课占62.58%,通过访谈学生得知,公共基础课程中并未涉及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课程的学习。在《培养方案》中我们得知,实践教育课为31周,其中社会实践为1周,专业见习为1周,教育实习为8周,其他类课程中对教学技能课程较多、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较少。高师院校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丰富的理论课程,但为学生提供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却少之又少,教学实习是其中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但没有充足的时间的保证;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普通的师范院校还是民族师范院校,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基本一致,并未体现地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课程的设置也要求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新形势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研促教,方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实现其专业发展,而课程设置中并未注意到这一点。

四、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针对本校的课程设置,笔者自编了一份《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针对该院校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对105位同学发放了问卷,回收了97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如表2:分析得出学生对技能课程的满意度的平均分为3.7036,属于偏高的水平;对理论课程的满意度平均分为3.2062,虽然较技能的平均分低,但也属于中等偏高的水平。笔者曾与学前教育学生谈论过相关的话题,他们觉得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都很69丰富,对自己的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当笔者走进幼儿园时,发现黔南州的幼儿园所用的教材有几套,如贵州省《幼儿园发展适应性课程》,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教材,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从不同的教材中选择适合的内容来进行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创生能力。然而,在观摩的幼儿园活动中,教师的课程创生能力普遍偏差,很多活动的实施因教师不会利用资源进行创编而使活动的开展显得空洞而无力,幼儿也没有多大兴趣。

五、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构建

(一)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通识课程中

学前教育逐渐走入全球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学前教育的民族化也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罗世琴在很好地阐释了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融入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她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了自己的论点,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的“完人”培养目标决定其必须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通识教育进行理性的推广与普及”,[2]可见,在民族地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掌握少数民族文化更具有现实意义,例如民族音乐、民族游戏、民族体育、民族图样等可为学生提供课程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从而传承和发扬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中开设“少数民族舞蹈“等课程,以充分体现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特色优势。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课程创生能力

向海英在博士论文《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中将学前教育课程创生能力定义为:“幼儿园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实际,结合幼儿园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以促进儿童多方面经验有效增长和建构,实现儿童全面、主动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过程。”[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中获得成长和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其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时的孩子处于身心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更应该让孩子在主动探索中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美国的辛德尔(Synder.J)等人把课程实施取向归纳为: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知识是个人化、情境化的,课程不是预先决定的,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生的教育经验,形成于个体建构过程中。”[4]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幼儿教师具备课程创生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教学,能在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地方基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学前教育活动。这是对教师的挑战,同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课程创生能力可通过同课异构等多种途径进行,学校可开设与此关联的相关课程,例如“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课程。

(三)加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

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包括弹琴、唱歌、舞蹈、手工制作和教育教学的能力等七项技能,专业技能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可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的课程与时间的方式来进行,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成为必须;教育教学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技能训练课程加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同时,处于民族地区的人们从小就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他们能歌善舞,舞姿优美,表现欲望强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可设置“本土民族舞蹈”、“幼儿民族音乐”、“民族、民间游戏”、“民族手工”等独具民族特色的课程,让学生在不同的民族课程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教学技能,为今后在民族地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该地区孩子提供更好的指导与教育。

(四)提高学生参加实践实效性

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当中,并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才是真正地学到了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而理论转化为实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才能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为了保证其有实际的效果,时间必须有一定的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了解实践中的幼儿教育是必须的,所以学校应适当延长实习与见习的时间。

(五)提升学生教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8篇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成为世界上其余的人们实行节制、仁爱、谦逊、慈悲、严肃、忍耐和克制的榜样。”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道德应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全面的要求和更强烈的典范性,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骨干人才的重任,他们是全社会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更应该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自律。首先,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他们每个人都应当是遵纪守法的模范,这是对一个大学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其次,他们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精神。他们不会过多计较个人名利和待遇的得失,却愿意在平凡的工作中“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其三,他们应该在思想、情操、品行、作风等各方面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更多的来自教师的自律性,就是说,教师的言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其他场合,无论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陌生人面前,都应该做到表里如一、严于律己。

古人云:“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以为信。”这说明虽满腹经纶,但道德低下,自古就不配成为教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这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学问是高校教师的教书之本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有博学的知识,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教师素质的重要要求。对于大学教师,学问的问题更显得重要。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知识面,是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在高校教师知识的“一桶水”中,除了要精通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知识外,还应包括其他领域的知识。教自然科学的,应努力提高人文科学的修养,教社会科学的,也应多学习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要尽量开阔自己的视野,做到博学多才,一专多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大学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并通过自己的教学,把最新的科学信息尽快地传授给学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

总之,学问是教师的教书之本,学习、学习、再学习,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座右铭,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做“不落后于现代教育进程的……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三、高校教师要多几分爱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心理需要的相互印照过程,师生的心灵沟通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此时教育的可接受性力量最强,效果最好。要使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就要以情动情,真诚地热爱、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师德之魂在“教育爱心”,爱学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自于教师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根植于对自己肩负使命的自觉认识。只有真诚地热爱生活,向往祖国美好未来的人民教师,才会全心全意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把自己整个身心献给培育下一代的伟大事业。

师爱有多种形式:关心、理解、尊重和严格要求都是师爱的体现。教师爱护学生,不是只爱个别学生、少数学生,而是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教师尊重学生,不是只对学生提的教学意见和建议的尊重,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大学教师的师爱,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上,体现在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的问题上,体现在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上。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的快乐与欣慰也来自对师生情谊的深切体验。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进取心的教师,都应该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与人民的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贡献给学生。

四、教师应该掌握授业解惑的基本技能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从总体上说,他们应该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授课技能,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素质的一种体现。

教师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说、写和运用几个方面。在大学里,教师传授的知识一般都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强的特点,这对教师的“说”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问题、一种观点,如果教师自己说不清楚,即使“肚里有货”,也不能达到解惑的目的。高校教师应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要学会用丰富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枯燥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在讲课过程中,还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方法上多采用启发讨论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的“写”也十分重要,板书要规范条理,不能有错别字。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中,经常要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书面形式发表出来,用以进行学术交流和理论争鸣,因此,在写好各种教学计划、实验报告、科研总结等应用文的同时,经常撰写学术论文,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样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另外,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用具,能带领学生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笃行”使各种书本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真知。

总之,教师的素质修养关系着育人兴国。要传道,自己应该是一个有德之人;要授业,必须是个专家;要解惑,应该是个知者、能者。要成为有德之人、专家和能者,着实不易。高校教师应该在德行、学问、爱心和授业技能等多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担负起自己的光荣使命。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9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

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132.

[4]李首明.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J].中国音乐,2007(3):140—143.

[5]李津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结构改革设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51.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言必信,诺必诚。高校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从干部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抓起。要在校园内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意义,深刻领会诚信教育要求。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既是一种义务,也是对自己每一项行为的承诺,更是对社会关注的回报。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干部师生的诚信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意义

高校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且涉及千家万户。学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应把诚信教育变成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中。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乃至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其身正,不令而行。学校开展诚信教育,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必须首先要有诚信的德行。他们的榜样和示范是引领大学生走进诚信道德大厦的路标。他们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还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都应当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认真负责,老老实实,决不能敷衍失职,虚华浮夸,弄虚作假,得过且过。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魅力是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大学生,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因为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每一个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决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弄虚作假,而应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大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召大学生,以诚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启迪大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一批又-#tt具有诚信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以身作则,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身教重于言传,身教高于言传。

大学生在高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论语·子路》中强调,言必行,行必果,即讲话一定要有信用、不食言,行动一定要善始善终、践行诺言。许多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另外一种状况。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加强诚信教育,首先是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学校教育在努力增长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讲诚信是人的一种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成就一番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有了诚信,就能科学地对待自己和一切客观事物,成为一切力量之所在,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升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总是把诚信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与评价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诚信品德,不讲信誉,也就意味着背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也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人生价值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学校教育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的教育,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诚信是大学生成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第三是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讲求个人信用的需要。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例如大学生向银行贷款是为了完成学业的需要,是保证学习生活的需要。道德需要是建筑在高度自觉的、完全自律的、依靠内心信念来满足的一种需要,也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责任来体现的一种需要,这正是我们在大学生中值得提倡的一种信用的需要。

二、深刻领会诚信教育要求

首先,各级领导于部要讲诚信,要做出表率,做事要做实,不要务虚名。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一言一行与社会诚信紧密相连,一定要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师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勤政为民,多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办得人心的事,为师生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要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等环节上,把诚信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从制度上保证真正能发现和使用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认识和淘汰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真正做到绝不能让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人如愿以偿,也绝不能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人吃亏。

其次,广大教职工要讲诚信,要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敬业爱生,教人求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教职工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高尚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教职工应当是诚信的典范,他们的工作以育人为本,而育人之本就是诚信。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教职工,更是给教职工的一种责任,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责任。教职工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大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大学生,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教育大学生诚信是关系其健康成长的一辈子的大事,更是关系到能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使教职工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把诚信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认真制定《教职工行为准则》和《教师师德规范》,把教职工的诚信建设情况作为考核聘任、评优奖励、评聘晋级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再次,大学生要讲诚信,要尊敬师长,遵章守纪,诚实学习,诚实做事,自尊自律,学做真人。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诚信是大学生成就事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其造福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在校期间给大学生打下良好的诚信根基,不仅可以使之受益终身,更是我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使大学生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教育。

三、认真贯彻诚信教育原则

学校在开展诚信教育中,要认真领会以下原则:一是学校要把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与扎扎实实的日常工作相结合。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和载体,努力营造出浓郁的活动氛围,才能对师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活动的开展又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要力求诚信教育活动的可持续性、渐进性和实效性。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既切实地提高师生的诚信素质,又能使学校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要把诚信教育与基础道德教育相结合。要把诚信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结合起来,努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三是要把诚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形成诚信教育的特色和经验。四是要把学校教育和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内,还要通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与社会道德环境建设、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扩大诚信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力,提高诚信教育的整体效益。

四、切实把握诚信教育方法

第一,要营造舆论氛围。学校要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地对师生进行诚实守信、践诺守约的思想教育。要结合学校和师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加强师生的诚信教育。例如,张贴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宣传诚信美德的故事,在学习上经常注意表扬那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平时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在评三好学生等问题上让老实人不吃亏等,引导大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形成讲诚信者人人夸、不讲诚信者遭鄙视的校园道德风尚,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会更有实效,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就能得到更好的确立和巩固。

第二,要加强环境建设。一是要把诚和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规范学校管理部门自身的活动,特别是直接与大学生相关的工作绝对不能作假,对大学生的承诺要真正兑现,这是引导大学生诚实做人的基础。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学校就必须给大学生一种诚实待人的印象,除了规定的收费(例如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住宿费等)要如实向学生公布外,其他的收费(例如体检费、军训费等)也应有规范明确的费用标准,学校在招生简章中的承诺一定要能够真正兑现。二是要注意解决教书育人环节中的具体问题。对于大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要求,例如教学检查中大学生希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学校不能抱着敷衍的态度,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否则,就会失信于大学生。总之,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一点一滴做起,优化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环境。

第三,要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在办学理念上要牢牢坚持诚信原则,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力度,在师德教育中要强化诚信的育人品格。要建立健全评优公示制度、奖项申报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等,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师生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例如,在学校奖助贷补减等工作中,一律实行公示制度。学校可以实行个人发展综合考评制度,每年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把考察大学生的诚实信用等资质作为其中重要指标。例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如实记载大学生诚信情况和诚信素质的发展情况。在大学生综合测评和各种评优中,要把诚信建设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辅以污点消除制度,对大学生偶尔犯的小错误,可以将功补过,并在档案上消除,以体现学校管理上的人文关怀和宽容精神。

第四,要依靠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应该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这是提高公民诚信水平的必由之路。要努力建设一个从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全体教职工到每一名大学生都讲诚信的环境,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教职工做起,不因各种干扰因素而破坏规则,以制度而非会议决定有关工作,以制度化取代随意性。对大学生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思想政治课到各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要加强诚信教育。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用社会上的一些失信败德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信任透支总是要偿还的。这种偿还不仅包括道义上的深刻谴责,而且包括法律上的制裁。超级秘书网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11篇

作为个体,高校教师的发展可视为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特定的职业群体,教师发展特指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职业生涯的整体提升。Adams(2009)提出了教师发展的三种范式:理性主义(rationalist)、行为主义(behaviorist)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3]。理性主义强调科学,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反应(R-S),认为只有引起行为的变化才能获得发展;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创生,重视新知识在大脑中的建构。

(一)教学发展———高校教师发展的前提

教师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生涯发展、个人发展[4],还包括管理能力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等方面,其中教学发展居于高校教师整体发展的核心地位。而当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本学科的知识方面较为精通,但在教育教学基本知识方面则较为薄弱。正如Edger-ton(1990)形容的,如果谈到学科知识,大学教师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谈到教学知识,他们则是站在地面上[5]。因此,教学发展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前提,甚至可以说高校教师最主要的发展任务就是教学发展,促进自身教学技能和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技能———教师教学发展的基础

高校教师技能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技能、科研技能、指导技能、交流技能等。高校重视教师的技能发展,技能的发展是有效的教师发展内容,而教学技能是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高校教师的发展是主导性的,有效教学是高校教师内在建构并受社会调节的过程,其中的社会调节主要来自学生、其他教师和学校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建构知识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共同参与,重构教育知识、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获得共识,进而创生新知识,并指导教学行为。教学技能发展应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知识,接触各种教学方法,了解各种教学策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获得新的教学视角,学习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等。

(三)教学行为———教师教学发展的途径

教师发展的行为主义范式更重视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教学实践是一种行为哲学,对教学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起着指导性作用。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对知识产生非常重要。因而教师要不断地经过教学实践来提升教学技能,教学行为的改变是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导(mentoring)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改进与发展方式。新教师能够通过指导改进技术、形成合作关系、认识地方学术文化和获取资深教师的默会知识[6]。从操作层面看,首先,对高校教师解释某种对他们来说是新型的教学技术,在教师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过程中,他们试图把该技术运用于实践;然后,在专家观察并评价该技术的使用效果后,对教师进行及时的反馈,并进一步修正该技术在使用中的不足;接着,再进行进一步的尝试,确保对该技术掌握达到合适的水平,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熟练灵活地运用。

二、多元化的教学发展机制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学科基础理论、学科专业理论以及跨学科知识的拓展;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将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并借以发展学生的智能;情感与师德的提升———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创新精神、人文情操等[7]。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高校开展教师教学发展活动要遵循一定的模式,以培养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理念、过硬的教学技能、科学的创造能力和时代的奉献精神。

(一)多元合作机制

合作是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高校教师的学习不是“私事”,而应以学习作为社会参与(learningassocialparticipation)来审视学习。教师个体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团体的发展,教师发展的态度和过程受制于组织环境的影响[8]。教师教学发展的多元合作是那些具有共同目标、信念系统和实践活动的教师之间的双向共赢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合作模式,如教师形成教学团队、教师共同申报教研项目和科研项目等。多元合作可由同个学科中多层次的教师融合在一起,由教授带领年轻教师发展,互帮互助。新成员在参与团体实践活动中,从老成员那里承袭这些共同的经验与规范,从比较边缘的、的参与逐步发展到核心的实质性参与,并逐渐确立自己在共同体中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感[9]。多元合作也可由多学科的教师互相融合,形成跨学科团队,不同学科间相互弥补本学科知识的不足,分享教学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技能的实践。

(二)非正式合作机制

非正式合作(informalcollaboration)是一种“休闲”的合作模式。教师间以轻松的方式进行互动,是一种比正式的工作轻松,以非正式的途径来寻求发展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主要依靠相聚而融、彼此敞开、相互走近、相观而善、相谈而清、相呼而应、相互切磋和相互借鉴实现教学上共同发展[10]。非正式合作模式促进教师在对话(dialogue)中走进彼此,互相修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难以独立解决的教学问题,创造愉悦、友好的微文化氛围,能吸引教师彼此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断地进行自我重建。如果教师主动地开展互动与合作,在共同参与、集体思考、思想碰撞过程中,能够更快地吸收更多的教学知识,领悟更多的教学智慧[11]。非正式合作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式是全体参与教师的共同建构,集体思考、自由讨论、头脑风暴等是这种教师教学发展模式采用的基本思考方式。另外,教师间要建立发展型关系,即在参与活动的教师、互相辅导的教师、导师与青年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朋友关系。发展型关系要求教师愿意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对教学经验和教学问题解决过程等进行回顾与总结,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与其他教师分享,以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三)个性化服务机制

新教师在面对新的环境时会产生焦虑和困惑,进而缺乏工作动机,对职业生涯产生迷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成长。因此,要充分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personaldevelop-ment),在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对教师个人的发展进行引导和帮助。要将教师的教学发展与个人发展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最有效方式。此外,教师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专业特点、个性特征、气质类型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教学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也需要对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是为了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为了促进每个教师健康的发展与成长。如可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教学知识辅导,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个性化咨询,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以缓解压力、减轻焦虑等。

(四)教师发展“护照”制度

教师教学发展护照的理论基础是Fessler(1985)提出的教师职业循环(teachercareercycle)理论[12]。该理论把高校教师的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教师教学发展“护照”正是对应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设置的。护照以学分的形式反映教师的教学发展情况,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得到相应的学分,修满学分才算完成本阶段的教学发展任务。护照可分为教师教学成长护照、教师教学发展护照和教师教学导师护照。教师教学成长护照适合新教师或刚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求他们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理论年、师德、教学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以老带新,多种渠道地拓展教师教学发展项目,让新教师尽快适应高校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发展护照是针对入职超过3~5年并已通过高校教师系列初次职称评定的教师。这类教师主要完成的教学发展任务是教学实践类的和社会服务类的发展模块。在取得高级职称后,教师便可换取教师教学导师护照。持有本护照的教师主要担任新教师或年轻教师的培训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在职业规划、师德、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成长。

三、多通路的教学发展模式

高校教师是从事教学活动和学术职业的特殊群体。在其教学生涯中,许多教师在职业道德、工作满意度和专业发展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当,易导致教师群体或个体士气低落、固步不前、创造力锐减[13]。因此,针对教师在教学发展与成长阶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教师教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发展项目。

(一)新教师研习营

高校新教师会面临如下问题:一是新教师一般为非师范类毕业生,教学知识和技能相对缺乏;二是身份的转变让新教师对教学发展的目标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困惑;三是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缺乏有效指导。新教师研习营能为新教师快速融入高校氛围,适应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技能提供各种服务。研习营以讲授和研讨为基本形式,对象主要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或从校外转入的教师。对刚进入本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学校情况介绍,教学理论的普及和教学技能的训练。研习营可邀请校内各部门的负责人讲解学校的基本情况,让新教师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还可邀请校内外的教学名师,为新教师们讲授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围绕教师职责、敬业精神、教学理念等开展培训活动;还可定期举办新教师联谊研讨会,为新教师搭建一个彼此沟通交流的平台。

(二)教师教学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工作坊可为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人们提供思考、探讨、交流的机会。在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中可引入工作坊的模式,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讨,创新教学理念,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坊应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选取一名志愿者就本主题召集感兴趣的教师,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既可针对话题展开讨论,也可邀重点发言人进行发言,解答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工作坊要利用校内外的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资源,对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工作坊的最后阶段,参与的教师对本次工作坊活动进行信息反馈,包括对活动主题的理解、活动的心得体会、对活动的建议等方面,方便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者及时总结工作坊的成效和不足,为下次工作的改进提供指导。

(三)校外挂职实践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12篇

1.政治境遇之困:话语权不足与主体性缺失

近年来,随着教代会制度的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在高校管理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但在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上,仍然缺乏核心决策权,在高校管理体制中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调查发现,70.6%的青年教师表示无缘参加学校重要政策制定的相关会议,而在曾经参与政策制定的青年教师中,58.2%的教师表示学校没有真正采纳青年教师的意见。访谈也发现,参与政策制定的教代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多在学校党政管理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基于各方利益权衡,他们无法真正为青年教师代言。因此,在高校行政管理中,青年教师缺少绝对的话语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集体归属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然而调查和访谈均发现,青年教师中无论是名利双收的成功上位者,还是坚守良知沉潜学术的自甘边缘者,都常有一种游离于主流之外的边缘感和局外感[2]。尤其在校园政治的熏染和社会功利的裹挟下,青年教师常常处于“出世”与“入世”的彷徨与挣扎中。这种相对被剥夺感和价值追求的迷茫极大地扼杀了青年教师的主体性,也极大地制约着他们的事业追求和发展。调查还发现,尽管对高校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非议,但近80%的青年教师仍然希望学校能为其职业生存和发展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

2.发展境遇之困: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青年教师刚刚开启职业生涯,正处于研究方向的定位和教学技能的储备阶段,部分还面临着学历提升的现实难题。在以职称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下,青年教师在处理教学、科研和学历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常常陷入迷茫与困惑。调查发现,52.9%的青年教师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科研工作,30%的青年教师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17.1%的青年教师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学历提升及其他方面。

(1)职称与科研之困。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讲师数量激增,而经过20余年的职称评审,高级职称已渐趋饱和,青年教师职称压力逐年加大。在高校,职称评审与科研项目息息相关且相互掣肘,尤其是以项目制为中心、以数量化为标志的功利性职称评审制度,使得本正处于定方向、打基础阶段的青年教师,挖空心思地,疲于奔命地申请课题。而在科研项目特别是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申报上,机会的不均和人脉的不足使得青年教师常常处于劣势地位,因为申请不到高层次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缺少经费支持无法深入持久,因此无法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更无机会获批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更难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此恶性循环,使得青年教师的科研开展陷入了一个严重的怪圈。调查发现,61.2%的青年教师主持过校级课题项目,48.9%的青年教师主持过省部级课题项目,仅有19.4%的青年教师主持过部级课题项目。在科研经费的数额上,55.3%的青年教师表示科研项目经费在5万元以下。访谈也发现,为了尽早评上副教授,青年教师们几乎成了“职称控”。

(2)教学工作之困。当前,绝大多数的教学任务转移到了青年教师身上。调查结果显示,71.8%的青年教师每周平均上课近20节,64.7%的青年教师表示每学期讲授2门及以上的课程,青年教师普遍表示教学任务较重。首先,青年教师多来自非师范类院校,他们虽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缺少系统的师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面临授课技巧、课堂互动等教学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来自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的压力也常常使得青年教师处于焦虑状态,特别是学生评教在教学评价中占有较大比重,使得部分青年教师在课堂管理、结业考核等的过程中曲意迎合学生的需要,而失去了应有的授课自主性。第三,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也常常引起青年教师的内心矛盾。以江苏省为例,虽然职称评审将副教授资格条件细分为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以科研为主等不同的类型,但在教学型教师职称评审的条件中,仍然重点强调教学改革的科研成果。在职称评价体系的导向下,即使教学型教师也很难将精力全部投放到教学上。调查发现,18.8%的青年教师平均每周备课时间为5~6小时,25.3%的青年教师为3~4小时,37.65%的青年教师为1~2小时,18.25%的青年教师为1小时及以下。访谈也发现,科研挤占教学的现象在青年教师中非常普遍,大家对于教学的心态多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调查还发现,只有28.5%的青年教师表示已经熟练掌握了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和立身之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命意义正在逐渐消解,正如廉思所言,高校青年教师正渐渐沦为“知识的工人”。

(3)学历与能力提升之困。随着“教师博士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校内各项评优、职称评定、职位晋级等对学历的直接或间接要求迫使青年教师不断进修来提高学历层次,以满足职业发展需要。调查发现,47.65%的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9.4%的青年教师博士在读,12.95%的青年教师仍在备战考博。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攻读博士学位,压力可想而知,加之当前很多高校对在职读博实行了成本分担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青年教师的经济负担。尤其对于人事和合同制的青年教师而言,脱产读博将面临着辞职以及再就业的风险,压力更是巨大。此外,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迫切需求,高校青年教师的职后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对“过去一年中您所参加过的主要培训形式”的调查中,14.1%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出国进修和学习”,42.9%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学术会议或学术研讨”,26.5%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参加培训班”,16.5%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岗前培训”。在“培训累计时间”的调查上,“半年及以上”仅占8%,“3个月至半年”占12.9%,“1~3个月”占14.7%,“1个月及以下”占64.4%。在对“您最期望的培训方式”的调查上,54.1%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国外进修和学习”,31.8%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参加高层次学术研讨或学术会议”。由此可见,青年教师对于职后教育培训及自身能力提升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渴望,而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内培”热情远远不及“外引”热情。

3.生活境遇之困:低积累与高消耗的无力

对决青年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动机,他们既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又注重物质层面的追求,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与其社会地位相匹配的经济财富,但现实生活中,青年教师因职称职位相对较低,工资福利待遇也往往较低,物质生活常处于困窘状态,而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人生的积累期及各种资源的高消耗期。当日益攀升的生活成本及购房还贷、结婚生子、养老送终等多重现实问题集中涌现时,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心理落差加剧了青年教师的不公平感、压力感与无助感。经济上的拮据使得青年教师在浮躁的物质世界面前再也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信仰的坚定,他们开始大胆地言利、谋利甚至不折手段地逐利。在物质生活条件开始强烈左右青年教师的生活与心态时,他们的精神上无法做到自在自由,更别提积极地传道授业解惑了。当前,虽然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尝试通过提高岗位津贴或公积金等的方式来改善青年教师薪酬待遇,但这种薪酬增长方式多以岗位等级或基本工资为调整基数,使得岗级、职称等都处于底端的青年教师再次成为这一制度的牺牲品。调查发现,在对“您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的调查上,47.8%的青年教师选择“略有盈余”,35%的青年教师选择“基本持平”,17.2%的青年教师选择“入不敷出”。在访谈中,大多数受访者都持有类似看法。

4.精神境遇之困:负性情绪交织下的复杂体验

青年教师面临的教学考核、职称评聘、项目申报、学历提升、出国进修、购房还贷、结婚生子、赡养老人等多重生存压力,不仅影响其生计、发展、晋升等,而且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由于青年教师对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评价和期待与现实存在较大反差,且初入职场,社会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很容易受到外界负面评价的干扰而产生内心的困惑,再加上自身承受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等,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已有研究表明,高校青年教师是亚健康的高发群体,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常常导致他们出现诸如疲劳、烦躁、易怒、过激、紧张的反应,甚至出现思维不灵活、记忆力减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极大地影响青年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调查发现,68.2%的青年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大”,其中17.7%的人表示“压力非常大,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调查还发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差于男教师,因其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生儿育女的家庭角色。

二、青年教师生存困境的致效因素分析

1.教育生态环境的恶化侵蚀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意义

当前,商业化的触角已严重侵染到高校这片净土。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高校的政策导向也逐渐趋向经济化、效益化,对于青年教师的评价偏重于以科研效益为衡量指标。在这种政策导向下,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弱化甚至退化,纷纷投向急功近利的科研项目,片面追求学术成果的数量化,而完全忽视了知识的积淀与厚积薄发,导致了学术虚假与学术腐败现象屡发。更有甚至,将原本高尚的科学研究变成了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私下发展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毋庸置疑,这种学术乱象已经严重侵蚀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使得整个青年教师的从业生态环境加剧恶化,更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推进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2.大学精神的衰微消解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追求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转型阶段,但受市场经济的强力影响,大学精神在转型中悄悄流失,其主要表现在:

(1)大学行政化,导致大学独立地位丧失。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但当前行政力量对学术的过多干预,加上学术委员会组织的欠缺和作用的受限,“学术自主”精神受到冲击。

(2)大学产业化,导致大学人文精神弱化。高校重实用知识轻人文积累、重个人发展轻社会责任的不良导向,及对传统人文学科的放任自流,使得大学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严重缺失。

(3)学术功利化,导致大学科学精神失落。职称评审中评价指标的形式化、短期化、功利化直接导致了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弄虚作假等学术失范现象,严重背离了科学研究的本质与真谛。总之,大学行政化、官僚化的蔓延诱导青年教师谋取行政职务,追逐个人利益,极大地侵蚀了其教书育人的职业生存意义;大学的产业化,使得青年教师缺乏人文关怀,在教学活动中过分注重市场需求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失去了教育的根本价值;而学术目的的功利化,则严重污染了高校学术氛围,易使青年教师陷入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泥淖。因此,重铸大学精神刻不容缓

3.高校管理行政化是青年教师生存困境的直接诱因

当前,高校学术话语消弭,政治话语增长,行政管理的触角已经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学者评介与学术认定等学术层面。过多的行政干预使得大学内部权力错位,引发了诸多问题,评价机制、晋升机制、管理体制、培训制度、福利制度等制度设置的缺陷也在逐步显现,尤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职称评审制度及功利化的考评机制直接导致了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这种不健全的体制作用下,大学的学术本位逐步偏离,人才培养的功能逐渐弱化,不仅制约着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有研究表明,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研究激情正在被传统、僵化的制度逐步扼杀和湮没。这一问题虽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也已采取有力措施去行政化及加强教授治学,但历史的顽疾积重难返,行政化的弊端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

4.青年教师的价值追求及职业精神决定其职业生存与发展

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价值追求及从业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生存境况。首先,青年教师对入职后可能遇到的困难预计不足,特别是对职业压力缺乏心理预期,以致产生不适应感和无助感。加之大多未受过专业的师范化训练,缺少教学经验,在面临教学难题时常会产生紧张和焦虑,压力应对能力不足及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也使得青年教师在压力面前选择逃避退缩或者异化应对。其次,青年教师的从业自觉性和主动性欠佳,科研申报不顺、职称评审不公、收入待遇较低等都可能使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出现较大波动或心理失衡,从而影响其职业认同感,动摇其职业信念,进而影响其职业发展。此外,青年教师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也会影响其职业生存与发展。

三、破除青年教师生存困境的思考

1.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青年教师职业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

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国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努力净化社会环境。积极运用社会舆论、媒体宣传等推动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营造适合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加深青年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避免过多的经济因素扰乱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学术氛围和精神环境,引导其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第三,要培养青年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充分发挥参谋作用,积极推进高校产学研用结合,引导青年教师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2.大学精神的重铸是青年教师职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是一代代大学人薪火相传的精神向往和文化灵魂,是大学维系发展的命脉所在。大学精神的重铸,需要不断创新大学管理机制,给大学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需要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精神的重建营造良好的氛围;需要将大学精神融入人心,使每个大学人都养成自觉的爱国精神、自发的民主精神、真正的自由精神、永恒的科学精神、强烈的人文精神、敏锐的批判精神,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的大学文化氛围。在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中,青年教师是不容忽视的中坚骨干力量。作为大学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承者,青年教师深刻、透彻的自我反思和广泛、持久的自我救赎是大学精神重铸的重要基础。

3.完善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与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的制度应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快推进民主化、平等化,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发挥才智的制度环境。首先,完善薪酬制度。建立青年教师收入长效增长机制,实质性地提高青年教师的薪酬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心无旁骛、专心学术。其次,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以学术评价体系为准绳、公平竞争为导向的职称评聘机制,完善考评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完善教学和科研制度。完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将青年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以青年基金的形势扶植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着力解决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强与科研经费紧张的矛盾。加强科研管理,避免学术资源分配的官僚化、重职称、重资历等不良现象。第四,完善职后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机制,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在职培训、脱产进修及出国深造等,以满足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第五,完善帮扶机制。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为其指派学术造诣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学术导师,通过“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并独挡一面。积极关注青年教师的现实需求和职业发展,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动力。

4.自我的觉醒是实现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根本途径

破除青年教师生存的困境,需要调动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力量,唤醒青年教师的自觉和自救。首先,提高对生存境遇的自觉。这个“自觉”是对自我的生存处境、自我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认真的审视,形成自觉的发展意识和正确的生存信念,积极体验自我生存的内在意义,从而获得一种人格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自主自在地从事教学科研而不为外力所干扰。其次,在职业活动中树立生命成长的意识。正确地认识到教学过程并不是自我消融、自我牺牲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塑造恰恰是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前奏。教学与科研也并不是完全相悖的,而是可以相互通约、相互促进的,科研充实教学,教学深化科研,二者的协调发展才是自我成长的完美统一。第三,提高职业发展的生命境界。青年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职业意义,将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之联系,以生命点化生命,以生命润泽生命,以生命激扬生命,切实担当起塑造民族精神、推进科学发展的时代重任!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13篇

1.自身修养缺乏等主观因素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是80后,多为成长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独生子女。这个时期,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思想道德观念多元、多变。转型时期的独生子女特殊群体,主体意识增强,成就动机强烈,但是由于受思想修养、自身阅历、个性心理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一代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人生价值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困惑和不确定性,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上的偏颇在所难免,当受到社会错误价值观和消极思潮的误导时,出现漠视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2.环境、文化及制度等客观因素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环境与整个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甚至共生。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充斥着高校,社会上多元的利益实现模式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迅速累积。高校教师收入偏低的事实,使得青年教师产生自我确证的心理困惑与压力;繁重的教学、科研以及学历普遍提高需要继续深造的工作压力;住房、家庭等现实问题的生活压力。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青年教师出现了漠视责任、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等违德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浮躁之风和功利心态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的道德危机。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确立是一所高校内涵建设最艰难的事情,然而纵观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进程,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城、新校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这些硬实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方面,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功利思潮愈演愈烈。试想,一个青年教师整天生活在忙于拉关系、跑课题的氛围中,何谈教书育人、精耕细作。高校没有形成对青年教师具有感召力价值导向的文化氛围,何谈潜移默化,培养大师。高校普遍重视教师聘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激励机制上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等显性要素,而不重视或者忽略师德状况等隐性要素。尽管许多高校都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也制订了诸如“师德一票否决制”等措施,但大部分流于形式。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师德建设的实效很不理想。

二、加强高校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的对策

1.尽快完善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

突出教学特色,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大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力度。在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加大教学特色的定量化比例。例如:学生及同行评价结果,教学工作量统计,教学基本功比赛成绩等。而且对于不同职称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初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以考核教学基本功为重点,高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应以考核授课内容为重点。把隐形的师德通过这些具体内容以量化呈显性的考核指标,作为引进人才的准入门槛。坚决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成果”“唯科研”的考核方式,将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综合考察,在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2.确立教学型教师评价和激励的新机制

道德建设不能仅依靠道德主体自我约束来完成,必须依靠公正的制度。“离开制度的公正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结合教学型教师的基本特点,针对性地建立充分体现以教学为特色的师德建设制度框架,依靠公正的制度来约束和导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师德素养。首先,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把相互尊重、平等的人格,积极向上、向善的心灵,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人生幸福的责任感,坦诚温暖的人文情怀等作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考核指标,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无法量化的要素很难通过显性指标外显出来,而且没有体现出教学型教师的固有特征。因此,可以尝试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量代替科研及其他工作量,形成一种引导及激励措施。试想,一个兢兢业业、完成大量教学任务、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型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科研及其他奖项,终身得不到晋升机会,这公平合理吗?所以对教学型教师不能用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应积极探索由多主体参与、符合教学型特色,便于操作的教师道德评价体系。其次,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必须与学校的实质性激励体系紧密相连。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学型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完成大量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师德评价方面予以倾斜和奖励;对于师德行为高尚者,可以在职称晋升、住房分配、岗位津贴、课时酬金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提升教学型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无视师德规范的教师,坚决给予严厉处罚,以产生警示作用。

3.对各种类型的教师进行师德理论教育

营造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必须明确道德、品德、职业道德、师德几个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必须明确师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明确不管是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还是班主任、辅导员型,最基本的身份首先是教师,就必须遵守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坚决打击师德沦丧、学术失范、学界腐败等现象,加强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大学教师的价值观教育。结合各自高校校园文化特点、校风校训精神,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树立榜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把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生动地展现在广大教师面前;把道德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开展新时期青年教师形象及素质讨论;通过每年教师节举行青年教师宣誓及召开师德论坛等形式,营造和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4.解决教学型教师的现实需要

从青年教学型教师的角度出发,切实思考他们的现实需要。一些教学型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从事大量兼职工作而不屑授课;有些教学型教师疲于授课,无暇顾及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高校公共基础课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科研难度比其他类型教师的科研难度更大,他们的收入比其他类型教师的收入更低。市场经济的今天,教学型教师在“忧道”与“忧贫”的现实冲突面前,选择“忧贫”的果决性远胜于其他类型的教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以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为样本做过研究,得出“青年教师普遍感到压力较大或很大,大部分教师对物质生活感到不满意”的结论,教学型青年教师中大量人才的显性和隐性流失也就不难理解。只有切实关注教学型教师的经济收入、住房条件、政治待遇、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申报、获奖评比等合理需求,只有把师德建设的要求与教学型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统筹考虑,教学型师德建设才能行之有效。

5.用优秀的教师文化引领高尚的师德建设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14篇

1.1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应主动适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在转型发展中,必须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立足地方,履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职能,保持和发展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优势.大学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将优秀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与中小学进行深入合作,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数量充足、高素质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为本地区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职后进行培训,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1.2专业发展的需要

师资队伍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场域上,由封闭的学校、单一的理论课堂走向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体现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要求,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谋求发展.

1.3学生发展的需要

英国科学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是可以言说、表达的“符号化”客观的显性知识.而教学能力、教育智慧等这些无法清晰表达的隐性知识,不能通过理论学习获得,需要回到教育教学情境中去,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能力得以锻炼、提高,获得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教育智慧,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工作,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更好地面对未来的职业,增加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2发展中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适切性偏失

我们应看到地方高师院校体育教师教育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本地方培养体育师资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相对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需求而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导致“新教师不能适应一线教学工作的种种窘境”,这与教师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优质的师资是不相符合的,其主要在于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实践的割裂.

2.1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与基础教育实践脱节

在教学内容上,体育教育理论课程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一方面,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以抽象的系统化知识为主,过于理论化,缺少案例教学,教学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联系较少.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教育理论课程没有反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新内容、新思想.许多学生依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等基本问题.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没有充分发挥培养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学习者进入教育者的中介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基础教育教学教研一线机会少,以“书斋式”研究居多,就理论而理论,“田野式”研究欠缺,对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趋势了解和深入研究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理论学习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操作练习,导致学生学了理论知识却不会运用,没有达到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学了《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等诸多理论课程还不会备课、写教案,教学思路不清,不能有效组织教学等.许多学生往往凭自己已有的运动训练经验,将体育课上成专项训练课,难以适应具有丰富、复杂教学情境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要求;而《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等运动人体科学等课程,缺少“体育”特点,联系基础教育实际更少,许多学生学了后仍不会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更不会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开出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处方等;导致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对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形成低下,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

2.2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与基础教育结合不密切

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容忽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和集中实践性教学.一是课程实践性教学机会较少.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校体育学等理论课结合其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实施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作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但在实际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意或无暇进行实践性教学,一方面是理论课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因大班上课,组织实践性教学费时、麻烦,教师不愿过多付出,另外,某些教师自身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历,无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集中实践性教学包括教育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因没有足够的见(实)习基地,体育教育实践课程缺少真实的教学情境.校内的见习或实习,其教学对象是同龄的大学生,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中小学不同,由于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化的“在场”感,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提高不大;至于教育实习,中小学对实习的接受处于被动满足高校“学”的需要,少有与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高校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无明确的要求,且学生由过去的统一实习,因近年招生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实习指导教师过少,学校对实习进行“分散”,以致有的学生找所学校盖个章以应付,使得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从教适应期延长,不能很好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2.3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少有基础教育参与

体育教师教育职前教育注重的是对未来体育教师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的培育,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得以锻炼、不断积累经验,感悟实践,几经历练才能逐渐成熟.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就明确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三大基本理念,确定了涵盖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的三维目标体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重申“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育教师标准,共同一致的是“强调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放眼国际教师教育领域,“教师教育和培养的空间模式已由大学为本的模式向以大学为本和学校为本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我国部分高校也在试点,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以逐渐成为教师培养的主流.可见,培养合格体育教师不是体育师范院校能独立做好的,将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通力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教师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体育教师培养主要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局限于大学课堂培养教师的封闭模式,少有中小学教育共同参与,这种单一、封闭的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3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互动的挑战性

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管理者,不同主体面临着与基础教育对接的适应性转变.

3.1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认识上.教师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为平台,“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性学习;认识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不只是就理论而理论,使理论显得空洞和抽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将理性的理论感性化,在理论课讲授中,结合中小学实际的进行案例教学.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适应发展的需要.投入上,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投入,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设计、实践的安排等等.教师相对于单单只是课堂理论课的讲授,则需要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是在理论课教学环节的投入,为精选案例,备课量的增加;最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化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无论是分组、看课、评课,尤其是高校扩招后的大班教学,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都需要教师周全考虑,才能让教师教育课程在与基础教育对接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指导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理论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这对缺少实践背景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从宏观上了解基础教育改革,还要深入到进行一线,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小学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高师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如何应对.引导学生建立对体育教育的职业热情.围绕着能力培养改进教学.

3.2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上课习惯带着耳朵去听,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是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学生头脑中的体育课非常好上,就是整队、集合、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等,学不学理论都能上体育课,且普遍认为理论课对实践的指导并不大.将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对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在真实的教学情境实践中,体验体育教学实践,体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步骤,体验体育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近距离感受体育教育教学,得到教师和基础教育体育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在体验中自我感知自己知识的不足,在运用中自我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的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原来上好一节体育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进而,反思自己的学习,主动去思考,作为教师如何上好课,思考如何去改进自己的学习,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3转变管理者人才培养理念

社会要求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较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作为管理者,在认识当前时代背景下,关注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人,研究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要求为指导,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方式,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的紧密联系,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从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思考如何围绕学生发展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与基础教育紧密联系,开放办学,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如何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等,这都需要管理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需求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才能做精体育教师专业,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师资,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4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适切性互动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与基础教育的互动与适切,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促进高师体育教师教育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结合基础教育实际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重申“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未来的教师教育要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在教学方法上,走出以“教师教、课堂教科书”为中心,走向以“学生学”为中心,采用讨论、启发、参与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以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体育教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式教学.专业教师要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将理论与中小学实际结合,结合案例教学进行知识点的传授,促进学生在案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教学实习中去,发挥其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次,在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中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实际相联系,如目前体育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等,增加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体育理论课教师在教授理论课程同时,注重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即不放弃对理论的学习,完善教师教育发展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实践技能熟练,专业知识全面,能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构建完善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加强实训案例库建设,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体育教师教育

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体育教师要求为指导,建立高校与基础教育深入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师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适合当地体育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体育教师教育品牌专业,形成地方特点,服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基础教育签订双向教育合作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双向教育合作的核心工作,在邀请基础教育高级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体现“校地合作,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围绕服务学生,突出加强学生从业能力培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到中小学学校调研,分析基础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能力要素,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制定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所需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确定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三是根据体育教师能力培养的需要,确定实训和实习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未来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既解决了体育师范生培养问题,同时解决了在职教师的新发展.与基础教育建立多个的实践基地.为避免实习进行流于形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基础教育建立紧密的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借助一线的教学资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助学生能力提高的真实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实际教学的流程和对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体育教师教育理论老师与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制定学生见习、实习过程的要求细则,指导教师的职责.

4.3建双能型教师团队,体育教师教育者与基础教育教研联系互动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15篇

1.1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保证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现如今,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样也推进了高校的蓬勃发展,而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好学校各个环节的基础建设工作,而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引领者,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保障。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仅使得青年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同时也要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及时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困难,进而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不仅仅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也保证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1.2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学生而言,在实际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面临着学习上的压力,同时也有着生活上的压力,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导向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保证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建设,进而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加以培养,并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建设,进而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教师是高校的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立师之魂,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对教育质量有直接影响,同时对人才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教师不仅履行着知识教育的职能还兼具道德教育的责任,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一部分,更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日常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来说,一直都属于中坚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服务作用。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来看,大部分青年教师道德修养较高,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本着关心爱护的态度做到了高校教师该做的一切职责。但必须承认的是,一些院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正确认识,不够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没有看到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高校建设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将青年教师纳入党政管理干部选拔和培养体系之中,导致一些青年教师工作缺乏积极性。同时高校青年青年在自身职业认识上存在一定困惑,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敬业精神不足,工作上不愿意进取,较少关注自身工作能力和理论提高及学习。理论素养和岗位意识的不到位,容易使青年教师以临时抱佛脚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作,导致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受到冲击,没有起到教师该具有的“德高”“、身正”“、尽职”等师德师风表率作用。此外,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创新精神不足,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不断地向年长的教师请教,这就不免地传承了年长教师的一些惯性思维,进而难以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创新。

3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对青年教师工作的重视,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重要部分,高校应加深对青年教师地位和性质的认识,并提高对青年教师工作的重视程度,让青年教师对自身职责有更明确的认识,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发挥青年教师在鞭策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才能促使他们对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之于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有更深认识,在日常工作的实处落实教师应该具备的热爱与奉献精神。此外,青年教师在准确定位了自身职业性质及对自身职位有了认同感后,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学生中“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身份,做好自身的基础教育工作,对自己的人格加以完善,并注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借助于自己独特的言行举止和特殊的气质性格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积极地融入学生的思想世界,对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实际感受进行充分的了解,以高尚的师德师风来正确引导学生,在教师职位上实现自身价值,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德师风建设。

3.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引领青年教师走向专业化

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便能成功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做好长期打算,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将其师德建设培训制度化,引领青年教师走向专业化。高校应坚持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将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岗前培训的重点内容中。同时还应做好对青年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日常培训,可对青年教师举办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训练等日常培训,以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养、辅导工作能力等的提高。高校教师要处理的日常事物较多,教师必须具备精炼的业务知识和榜样性的师德师风,学校必须注意对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就青年教师自身而言,也必须清楚认识到师德师风和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性,不断丰富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并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工作的基本原则,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严以律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并获得学生的充分尊重,进而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实际的工作作风全面加强,树立高尚的人格和品格,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学生。

3.3对考核机制进行完善,促进青年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强化

对高校来说,科学考核导向机制的建立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将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对考核机制进行完善,根据青年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对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指标进行统一的界定和规范。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除包括过硬的政治素质、较强的岗位意识外,还包括端正的品行、精炼的业务知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青年教师的考核指标。在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指标进行明确后,高校应从青年教师日常工作入手,提高师德考核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加强对其师德教育的导向性。另外,高校还可以把青年教师的师德考核结果与其学历的提高、职称的评定等统一起来,重视典型示范和舆论倡导的影响,对具有先进师德师风的青年教师着重宣传、表彰,而与之对应的考核不过关的教师则给予相应惩罚或淘汰,以此促进青年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强化,充分发挥考核机制在青年教师道德责任感强化方面的作用。

3.4关心青年教师生活和发展,为其提供良好健全的保障机制

高校学生各项工作琐碎、繁杂,需要大量精力和时间的投入,青年教师大多为刚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本着对职业的热爱自己心血和青春,向学生和学校无私奉献的同时也会关注自己未来的出路。高校应对青年教师发展加以关注,给予他们切实关心,深入调查和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教学中的难点、突破点等,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并对关于青年教师的评优评先、外出进修、职称评定等进行明确的政策制定,使青年教师看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工作。高校需对青年教师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关注青年教师的日常生活、业余文化生活等,给予青年教师生活和工作更多的帮助,及时解决其面对的一些个人无法左右的问题,建立良好健全的保障机制,尽可能地为青年教师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并尽可能满足青年教师的合理需求,让青年教师可以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希望,从侧面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