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

今日药学论文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1篇

藏医药魅力何在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以信息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发展阶段,但是,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藏医药依然魅力不减,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青睐。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提供的信息表明,最近20多年间,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的藏医医疗、教学、科研和藏药生产体系。有20多个国家设立了藏医学研究机构。藏医药学的经典专著《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

藏医药何以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日益引人注目?出席此次学术会议的中外学者提交的500余篇论文集中展示了藏医药的独特魅力。藏医药起源于青藏高原,是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博采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和古阿拉伯医学之长,逐步积累、完善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

著名藏医药学家强巴赤列说,藏医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人们或许无法想象,藏医早在公元8世纪就揭开了人体胚胎学的奥秘。”北京藏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专家仁旺说,藏医强调人体的整体调理,所用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地带,其有效成份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其他同类药物,在治疗消化道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疗效。这是藏医药吸引患者的又一显著优势。

来自印度的达师博士毕业于德里大学藏医系,在印度和意大利开了五家印度医院和藏医诊所。他认为,藏医药的独特魅力还在于藏药产自号称地球四大超纯净地区之一的青藏高原,几乎没有污染,不会产生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符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崇尚天然药物的时尚。藏药主要取材于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青藏高原共有2000多种植物、159种动物和80余种矿物可以入药,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医药都难以比拟的。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认为,藏医药的另一诱人之处是它的文化内涵。他说,藏医药是熔古代哲学、天文历算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于一炉,并同藏传佛教紧密结合的人文医学。“这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医学领域的反映” 。

揭开人体奥秘的藏医“唐卡”

会议期间,中外专家在藏医学院图书馆里看到了一幅数百年以前绘制的描述人体胚胎发育的藏医“唐卡”。

藏医院院长占堆说,这是古代藏医为解说形成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而绘制的80幅彩色挂图之一。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体受孕、妊娠反应、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鱼期、龟期、猪期”的顺序,与脊椎动物、鱼纲、爬行纲、哺乳纲和人类的进化顺序相一致。“古藏医对胚胎学的认识,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还要早1000多年。”占堆说。印度藏医学专家达师博士在观看了这幅绘制精美的唐卡后,不由得感叹:“12世纪就用图画形式介绍藏医药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不但在中国医学史上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医药史上亦属罕见。”形成于青藏高原独特的藏医藏药,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防病治病知识和用酥油治疗外伤的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公元8世纪藏医鼻祖宇妥・云登贡布在总结藏族本土医疗经验时,广泛吸取和借鉴了当时中医、古阿拉伯医和印度医的发展成果,编著了较为完整的藏医藏药理论巨著《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分《总则本》、《论述本》、《秘诀本》、《后续本》,共156章,系统地论述了藏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人体构造、生理功能、病因病理、诊断治疗、药物种类、服用方法,以及饮食起居、卫生保健、行医道德等,首次揭开了雪域高原人体的奥秘和防病治病方法。

从公元12世纪到17世纪,一代又一代藏医名家先后绘制了80幅《四部医典系列挂图》,成为藏医药学的形象化教科书,使藏医藏药在、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的藏区广为流传。根据第36幅彩图中的描绘和历史博物馆珍藏的100多件精制的外科手术器械推测,当时藏医的外科手术十分发达,可以进行刀伤、烧伤、骨折等各种外科治疗。占堆说,有些传统的藏医手术,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在沿用。他说:“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有名的白内障手术藏医,他们可用一根金针挑拨白内障,使患者重见光明。”这种古老的藏医眼科手术,一直延续到在实施现代医学眼球晶体浑浊摘除手术。

古老藏医药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自古以来就凭望、触、问等方法诊断病情的藏医如今普遍用上了听诊器、血压仪、B超、CT等现代医疗器械,世代相传的藏药作坊也正被现代化的藏药生产线所取代。

现代科技的导入不仅弥补了藏医药在诊断等方面的不足,而且揭开了一系列有关藏医药疗法的难解之迷,消除了国内外许多人对民族医药科学性的怀疑,使古老藏医药的发展如虎添翼。我国目前已有20多种藏药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36种藏药载入部颁标准。全国不仅建立了57所藏医医院,而且有36种藏药被300多家中西医医院普遍采用。专家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放血等藏医药的一些独特疗法作出了科学的解释。1994年,由国内知名藏医、针灸和解剖专家组成的攻关组经过两年临床研究,对77个放血脉位进行了层次解剖,不仅确定了原有脉位的确切位置,而且增加了24个新的放血脉位,使这一传统疗法在理论上更加完善、临床上更易操作。

有关部门还组织专家对1000多种藏药药用植物的名称、种属、药理成份、功能作用、用法用量等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使藏药生产走上了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

从喇嘛到部级医疗专家

在出席学术会议的海内外学者钦佩的目光注视下,71岁高龄、双目失明的藏医学权威强巴赤列在助手的搀扶下走上讲台,宣讲他对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表达对这位喇嘛出身的部级专家的崇敬之情,会议组委会特地安排他在开幕式后第一个发言。持续不断的掌声几乎把他的话语完全淹没。强巴赤列现任藏医学院名誉院长。他编撰了藏医药史上第一套运用现代科学观点论述的藏医学教材。他还利用丰富的藏医知识,对《四部医典》这部奠定藏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医学巨著提出了得到同行普遍认同的独到见解:《四部医典 》是藏医学鼻祖宇妥・云登贡布的科学著作,从而结束了对此书作者的历史纷争;《四部医典》在总结藏族本土医疗经验时,广泛吸取和借鉴了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和古阿拉伯医学的成果。

强巴赤列出生于藏医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医师。他13岁时进拉萨哲蚌寺当喇嘛,同时向曾担任过十三世达赖喇嘛首席保健医师的钦绕诺布学习藏医。长期以来,藏医习惯于师傅带徒弟,不编写教材只读古典医书,行医不分专科,不给病人建立档案。70年代,强巴赤列向这些传统做法发起了挑战。他利用从西医中学来的科学理论,为藏医学校编写了基础学、生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等11门课程的教材,共40万余字。这套教材被公认为藏医史上第一部用现代科学观点系统描绘和总结藏医奥秘的著作。为了这部著作,强巴赤列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长时间伏案研读那些发黄的木刻书,他的双目受到严重损害。但强巴赤列却非常乐观地说:“这些教材可以让藏医学生快速成材,所以我从不后悔。”如今,强巴赤列仍然把每天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他在编写400万字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详解琉璃说》的同时,还在为藏医学院带研究生。他说:“我要把一生的行医经验留给后人,使藏医药事业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高僧藏医依然活跃在青藏高原

在现代医学日益普及的今天,身着袈裟或紫红色藏袍、运用传统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的高僧藏医,依然受到青藏高原藏族百姓的欢迎和尊敬。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旦增旺扎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因为他不仅是原始宗教本教的高僧,著有40多万字的《本教源流》,更主要的还是医术精湛的藏医药学家。这位以“普度众生”的佛教思想和“治病救人”的医学精神为人生奋斗目标的高僧藏医,从60年代起就在缺医少药的阿里牧区行医,并自费建立了阿里地区第一个藏医院,被当地牧民称为“活菩萨”。

此次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措如・次朗,在1959年民主改革前是藏东著名佛教寺庙措如寺的住持,曾长期在藏区行医。近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从事佛教和藏医药学的研究,先后撰写了170多部学术论著,其中包括《四部医典注疏》、《宁玛教派史略》和《噶举巴教派史略》。

由于他在佛教和藏医药学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年逾古稀的措如・次朗如今已由普通的高僧藏医跃升为藏医学院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他还多次应邀到日本、匈牙利、尼泊尔等国家讲学。

与会代表、年过古稀的楚臣坚赞年轻时曾在拉萨祈祷大法会上获得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拉然巴格西。他现在除偶尔接待患者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著书立说。会议期间,他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他说:“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把藏医药知识传给更多的人。”

第一代女藏医话今昔

“女人与狗不准接近藏药制造过程”,流传于千百年的这一“古训”是昔日藏医药排斥妇女的真实写照。如今,藏族妇女与男性一样在藏医药卫生事业中大显身手。在学术会议上,身着藏袍的女藏医们优秀的论文和精辟的见解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今年52岁的德吉卓嘎是第一批女藏医之一,现在是藏医院副主任医师。她同各国专家交流了运用藏医药治疗肿瘤、心血管病等疑难杂症的学术成果。德吉卓嘎的母亲是昔日拉萨大贵族夏扎的家奴,终日过着“衣不裹体、食不饱肚”的生活。由于母亲是奴隶,德吉卓嘎一出生就被农奴主登记入册,注定了终身为奴的命运。

解放后获得人身自由的德吉卓嘎上了政府办的第一所小学。1963年,她考入拉萨藏医学校。1966年毕业至今,德吉卓嘎一直在门诊为病人服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妇女没有人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德吉卓嘎感慨地说。目前藏医院500多名医护人员中,女藏医、女护士占50%以上,藏医学院每年招收的学员中近一半是女学生。

第一代女藏医中,许多人像德吉卓嘎一样成就卓著。出身于木匠家庭的强巴卓嘎现任藏医院住院部内科主任,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独到见解。在旧,偏瘫、脑溢血等疾病被认为是天上走动的“神影”辐射造成的。强巴卓嘎经过多年研究,不仅摸索出了藏、西医结合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途径,而且 还帮助信教病人摆脱“神”的精神桎梏。目前,藏医院藏、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达85%。30岁的永嘎毕业于藏医学院,是出席这次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的女藏医中最年轻的一位。她收集了中外藏医药专家提交的所有论文,认真参加每一场专题讨论。她说:“尽管我的藏医理论功底和医疗水平都无法与老藏医相比,但我非常热爱这项工作。”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女藏医,在医术上超过她的前辈们。

藏医藏药有传人

已招收了两批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藏医学院,目前已培养出65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他们大都在、青海、甘肃、云南等地从事藏医藏药工作,有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行医。藏医药学后继有人。

今年34岁的央嘎是首批4名藏医学硕士研究生之一。他出生在藏北牧区,自幼喜爱藏医药,先后在大学藏医系和藏医学院学习、任教,现在,又在部级藏医专家强巴赤列等著名学者的指导下攻读藏医硕士学位。

国家投巨资建立的藏医学院,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最权威的藏医大学。本科生学制5年,藏医药教材包括《藏医学发展史》、《解毒学》、《月王药诊》等20多门科目。为培养高级藏医药人才,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授权藏医学院为硕士研究生单位。目前,学院已有10名硕士研究生在校深造。除政府设立藏医学校和医疗机构外,父子或师徒相传这一传统藏医培养人才的方式,至今仍在延续。在农牧区,民间藏医都带有徒弟。藏医药界的权威学者强巴赤列、措如・次朗和众多藏医药学家的身边,都有2至3名精通藏、汉语言的学生,帮助整理老师们口述的藏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著作将成为后辈们的宝贵财富。

藏药生产逐步实现产业化

中国藏药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逐步形成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作为知识资源,藏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它植根于青藏高原藏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与本地特有的宗教、哲学、天文、民俗等学科门类息息相关,其理论规范、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医德伦理都蕴含着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2篇

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学会承办,国邦药业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定于2014年6月初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将邀请两院院士作特邀报告,并就我国青年药学科技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同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征文及评奖

①征文范围:药物化学、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药剂、药物分析、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药品与质量、海洋药物、老年药学、制药工程、抗生素、医院药学、药事管理、军事药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药物安全评价、药物临床评价、医药知识产权、药学史等药学领域研究论文,以及近年最新科研成果论文均在应征范围。论文要求立题明确、条理清晰、实验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并没有在科技期刊公开发表。②征文要求: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青年工作者征文,论文第一作者必须是年龄在45岁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论文格式请参照《中国药学杂志》。应征论文字数限3 000字以内(包括参考文献)。③论文评审:由学会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审合格的论文将收载在大会论文集中。遴选出50篇论文作会议报告交流,每人12分钟以内,并参加优秀论文评选。会议将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奖励金额(含税)分别为2 000元、1 000元、600元人民币,并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③其他事项:请将论文电子稿以Word格式编辑后发E-mail至:,并注明稿件所属专业,以便于论文评审;文责自负。我们收到每篇稿件后,将及时给作者邮件回复。会议获奖论文推荐在《中国药学杂志》、《药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等学会主办期刊发表。⑤征文截止日期:2014年5月9日。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3篇

魅力南阳:三台大戏异彩纷呈

“一方水土一方人”,张仲景文化是南阳的“人文根脉”。医圣张仲景是具有世界人文影响力的历史名人,研究、挖掘、传承张仲景文化具有极其珍贵的时代价值。医圣张仲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迄今已无间断传承1800年,被称为中医药的“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圣书”,而南阳医圣祠也是中国仅有、世界唯一的医药类历史名人祠庙,具有多方面价值,是重要的南阳地标文物保护实体,也是张仲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理载体。

先贤张仲景不但医术福泽苍生,医德堪为人杰,治学垂范千秋,为官以民为本,而且在他身上也体现出了“承古开新、开放包容、向善思进、文明诚信”的南阳城市精神。

缘于这些因素,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医药文化节围绕建设“医圣故里、美丽南阳、健康之都”的目标,以“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为主题,按照“政府指导、学术主导、社团主办、企业运作”的原则,以学术研讨、项目招商、普惠群众等为重点,进一步传承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着力提高医药文化节的学术性、大众性和效益性。本届医药文化节期间,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系列活动、中医药产业项目招商推介活动、中医药惠民系列活动,成为令人目不暇接的三台“大戏”;同时,在本届医药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张仲景基金会募捐、名医名家义诊、健康养生大讲堂等多项惠及民生的活动。

开幕式:《伤寒论浅歌》手稿现身

10月22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由南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程志明主持,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致欢迎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开幕式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南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建豫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向医圣祠捐赠其祖父亲自编撰并手书的《伤寒论浅歌》手稿。医圣祠暨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馆长刘海燕欣喜地说,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陕西中医名家米伯让先生向南阳赠送《伤寒论》刻版之后,张仲景医史文献研究收藏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医著史料。据了解,出生于1931年的杨士莪,如今已是耋耄之年,其祖父杨鹤汀系民国时期南阳首任知府,中年办学兴教,晚年埋头于医学研究,著有《伤寒论浅歌》、《金匮浅歌》等医著。

“愿《伤寒论浅歌》能丰富张仲景医史文献库,更希望能为后人带来健康福祉”。带着“传家宝”回到故乡,杨士莪感触万千。

“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

宣读《南阳宣言》

在仅仅20分钟的、简约隆重的开幕式结束后,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正式开坛。22日上午9时许,王国强庄重地敲响了“医圣仲景南阳论坛”铜锣。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曹正逵致创坛辞,他说,仲景论坛的宗旨是:依托医圣故里南阳的人文资源优势,汇聚高端学者专家,创造民主、宽松之学术氛围,开展多元、开放式交流,多视角、全方位解析研讨中医药学术、张仲景医学的精髓内涵,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产业经济,为仲景医学的继承创新和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学术智力支撑。仲景论坛的目标是:立足中医学术,拓展国际视野,将“仲景论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医药创新、仲景文化交流的主阵地,打造成为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的孵化地,打造成为中医学子、社会贤达瞻拜先贤、传承国粹的朝圣地,打造成为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开拓型人才的输出地,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中医药对外开放、辐射发展的示范地。

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仪式上,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宣读了《南阳宣言》。《宣言》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养生理念,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正是有了中医药的佑护,才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才支撑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呼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推进中医药全方位参与健康中国行动计划,让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

《南阳宣言》倡导传承、创新与发展,注重开放、包容与共享,致力于多元对话、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现代医学菁华,吸收跨学科研究成果,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让中医药在人类健康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期两天:更专业、更务实、更惠民

在为期两天的“南阳第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上,记者观察到,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医药文化节体现出了“更专业、更务实、更惠民”的新亮点。

之所以说“更专业”,是指传统中医药的学科特性更突出。在这届医药文化节上,不但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药界领军人物,还请来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国际流通专家,更推出唐祖宣、吴林鹏两名“南阳中医大师”和王建、王新昌、刘占国、吴汉卿、宋红旗、张炜、杨磊、郑均山、赵青春、贾太谊此“南阳中医十大名师”;更重要的是,为确保节会的专业性,《南阳宣言》,提出创设“医圣仲景南阳论坛”,成立经方论坛国际协作联盟,开展多维深度合作。在首届仲景南阳论坛开坛的同时,专业性更强的中药开发应用论坛和“三部六病”研讨会一并举行。

之所以说“更务实”,是指今年的医药文化节的活动密度。仅从时间上看,往年的医药文化节多为7天,而今年则缩减到了两天,但从效果上看,医药文化节各类要达到的“目标落地率”却显得更高。一是在中医药项目信息暨项目签约活动上,南阳新区管委会、卧龙区、市中医院分别与海王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南阳有限公司及台湾地区两家公司签订了“现代中药产业园区项目”、“白云山和黄南阳大健康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及现代中药产业园建设项目”、“海峡两岸中药产业合作发展协议”等。同时,海王东森现代医药物流系统正式上线。二是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基金会现场募捐,河南宛西制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深圳海王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单位慷慨捐款700多万元。三是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张仲景形象诸多,形态不一。这次节会解决了这一历史问题。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基金会和南阳医圣祠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考证、研究、琢磨吸收,终使权威版张仲景像面世。四是由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出资300万元修建的仲景经方碑林在医圣祠内奠基。碑文采用张仲景博物馆珍藏的国家文物白云阁木刻藏本《伤寒杂病论》的328个方剂,由全国中医名家手写每一方剂镌刻成碑。

之所以说“更惠民”,是因为在今年的医药文化节期间,共有来自河南全省各地的80名专家参与了义诊,现场提供的中医特色疗法也超过了40种。前来应诊的群众,有病的当场诊查开方;适宜现场治疗的,当场或针灸或推拿或理疗,这让前来寻医问药的3000多名群众,不出古城南阳,即可一睹名医风采,充分享受了一场“中医惠民”的饕餮盛宴!

各界声音:

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

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在22日上午致欢迎辞时指出,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应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穆为民说:近年来,南阳深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逐步形成了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格局。今后我们将以节会为平台,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中医药都、养生之都”的发展定位,把南阳地区的中医药产业提升到国家层面来发展,扩大到跨产业门类来整合,不断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打造一个规范种植、企业引领、学术为先、文化传承的和谐药都,让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在南阳大地焕发生机,永放光芒,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穆为民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上所作的题为《传承医圣仲景文化、成就健康中国梦想》的主题演讲,还围绕“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的主题,提出了优先发展仲景服务业、建立国家健康养生CBD的概念,为南阳市健康产业的打造指明了方向。

在这届医药文化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李连达在发言中指出:中药临床再评价助力中药的二次开发。他认为:“未来中药产业大致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新药创制,另外就是对现有大品种的二次开发。近年来,随着新药审批数量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已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过去20年里世界上的‘重磅炸弹级’药物,其中有许多是在上市后,通过系列的、精心设计的上市后临床研究,获得新临床证据,寻找到新临床定位或新适用人群,而获得持续的市场高速增长的,并最终成为真正的‘重磅炸弹级’药物。”

同时李连达还担忧:“目前国内企业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和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存在一些误区,很多课题的结果对医生来讲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市场销售也没有任何帮助。”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认为: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治和个体化治疗体系。他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张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的辨证施治的组方用药特点,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特点;仲景辨证组方的个体化治疗特点是以个体为核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仲景创立的宏观辨证论治体系,是个体化治疗的最早典范。《伤寒杂病论》辨证组方所揭示的疾病规律和创制的汤方证治不脱离个体情况,至今仍具有令人信服的实践价值。”

王庆国阐述说:“张仲景还确立了与260余首经方相对应的证候,从而使方剂运用指征由个体化到规范化,是令后人瞩目的最大功绩。仲景个体化辨证思维表现在病、脉、证、治的各个方面,组成了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辨证思维,为中医个体化的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王庆国认为:“现代中医从业者,应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完整地发挥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南阳中医大师、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则从顶层政策的高度指出:新医改应以普及中医药为基础。他认为:“中医药主张预防为先、治疗有效,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生存寿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方面,对目前现代医学病因不明、疗效不佳的各种疑难杂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传染病,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甚至艾滋病,都显示了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和显著的优势。并且中草药的价格低廉,中医的治疗费用也远远低于西医,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最适合成为我国医改的核心力量。由于中医不需要什么仪器设备,尤其适宜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建立小诊所,可以方便群众就地治疗,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要想使医改取得成功,必须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路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尤其是农村收入低投入少,而中医药廉价安全,强调‘治未病’,既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具有深厚的文化与群众基础,只有以中医药为基础的医改,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

唐祖宣还认为,医改的中国特色,首先要体现在以中医药为基础上,尤其在广大农村以及城镇社区,一定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这是一条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医改成功的唯一可行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已在医改中更多地借助中医药的力量了。

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延淮则从中药行业的视角提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他认为:“目前,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和中药的最大生产国。欧、美、日本、东盟和拉美国家已成为中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是,与世界6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相比,还是非常小。令人尴尬的是,目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免费大餐。日本人以张仲景等中国古代医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210多个处方为基础,建立汉方药厂达200多个,所形成的汉方制剂,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中国仅占5%,其中大部分中药是以原料药材廉价出口,成药比例不足30%,而且是按食品和保健品种类出口。迄今,鲜有中药能进入西方国家医院处方市场。”

刘延淮担忧:“中药知识产权正在被大肆掠夺。比如,日本人在我国名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成的‘救心丸’,其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由于中国企业没有注册专利,这上亿美元收入就落进日本人的口袋。而中国人发明了青蒿素,没有申请专利就在外国,反被德国人申请了专利,使我国每年损失两三亿美元。韩国人利用同仁堂牛黄清心丸配方,改变剂型,在世界上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申请的专利,年销售额7000万美元。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抢先申请了专利。”

刘延淮呼吁:“如果不加快实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加强中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我们将来会为吃自己祖宗留下的‘药方’而向外国人交付专利使用费!”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健词:中医药学传承/高等中医药教育 经典医学文献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其存在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起着不可抹杀的功绩。周恩来总理曾经多次说过:“我国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经验。医务人员要树雄心,立壮志,在医学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学科,它一直具有自己独特的传承与教育方式,即“师带徒”的师承传承和诵习经典医学文献的教育方式。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传承与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被逐渐打破,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新的思考。

1中医药学传承与教育的发展

    近一个多世纪来,现代中医药学经历了“五四”前后的全盘否定,解放前中西医学汇通,解放后复苏和改革开放后复兴等几个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成立了高等中医院校,改变了中医药学师徒授承的师带徒模式,开始了现代课堂教学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与传统的中医药学传承和教育模式相比较,现行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整合了中医药传统理论,中医药教育趋向理论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对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贡献。然而,新式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医界对其效果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肯定者可以列举若干数据,如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各多少,成长为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博导、院士多少等等,成绩蔚为壮观。否定者则认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失败的,它没有培养出叶天士那样的一代名医,中医阵地也越来越小

2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的实际来看,目前中医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临床水平较差,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就连很多中医院也不愿接收中医院校毕业生;而对中医研究机构来说,毕业生的科研能力也明显不足。因此,导致许多毕业生就业分配困难,进而又进一步影响招生生源的质量。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进人医院后,大多数都要进行医学基本技能的再培训,并且都要进行院内各科轮转或去西医院进修一年以上,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究其根源,可以说和现行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缺陷有关。现行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有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其“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给创新能力的塑造带来了障碍。其次,按照前、后期界限分明的阶段划分,学生在校必须学完全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程之后才能进人系统的临床实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理论实践脱节,临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受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第四,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中医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使得同学在学习高年级临床课程时感觉吃力。

3诵习经典医学文献的意义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习;创新;振兴中华;中医药事业

一、关键词的概念

(一)学习:(1)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习文化。学习先进经验。(2)效法:学习他的为人。

(二)创新:(1)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要有创新精神。(2)指创造性:新意:那是一座很有创新的建筑物。

(三)振兴中华:大力发展,使中华兴盛起来。

(四)中医药事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医:是指中国固有的医学。用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中药是指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多,但也包括动物和矿物。

本文所指的中医药事业,不但包括常见的汉族拥有的中医药事业,还包括少数民族的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是中国民众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

二、学习与创新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学习与创新中医药事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一次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开坛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第一批为世界做出贡献的是汉语汉字,第二批能够深入到家庭,给人造福,让人信服,同时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粹,了解中国人精神和灵魂的,唯有中医。

许嘉璐说,中医对世界的影响很大,美国政府已经宣布,把看中医纳入美国保险的范围。过去在西方中医被认为是伪科学,是被禁止的,现在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被认为是科学的、神奇的,是西医的理论解释不了的。越来越多的西方政要有了疑难病症以后到中国来治疗。

许嘉璐以“中医振兴: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需求”为开讲题目,从哲学理念与文化发展的渊源上,分析了中西医差异的根源,阐述了中医蕴涵的深厚文化根基及其重要价值。

他说,中医药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古老的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多源一体、包容、吸纳、整体性、动态论和辩证思维”等特点相吻合。中医药自古就不断吸收各个部落、部族、民族,国家的医学成果;儒、道、释并容;药、针、推拿、养生并举;与西医结合;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及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与“君臣佐使”的关系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经脉学说”的循环往复和“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原理符合变动不息的自然规律;“六经辨证”、“理法方药”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辩证思维。而西方古老文化的特色是一切从宗教派生,一元化;由不可证明的前提出发,按照“理性”逻辑思维证明。

许嘉璐指出,中国医学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中医的特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紧密结合,是一个综合的科学,它不仅医疗人的身还医疗人的心;中医当自强,要珍惜固有的成果、固有的传统文化;同时可引进世界的技术和设备,为我所用,使中医如虎添翼;要树立新的世界观:中国中医药不仅仅肩负着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而且还肩负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新华网广州11月9日电(记者杨霞、毛一竹)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9日在广州表示,“医改”对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王国强在广州举行的“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做了主旨报告。他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在理论上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其本质特征是从整体、功能和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

据王国强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立足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占有卫生资源比较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的国情,在大力发展西医药的同时,将中医药作为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当前,中国已基本建立起遍布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有3000多所,中医从业人员达50多万人。中药产业不断壮大,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步伐加快,已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对中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2008年中国中药出口已超过13亿美元。

他还表示,中国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一些传统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传统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野生药用资源破坏严重等影响和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今年初,中国政府全面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对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王国强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医改文件精神,大力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他提出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使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中医药是高科技

中医药发展有数千年甚至说自从有中国人类起就产生了中医药,中医药能在这个世界存在这么长时间就肯定了其具有独树一帜的科学性。为什么说中医药是高科技呢?许多人认为西医具有高科技性,而中医到目前为止很小看到有说其高科技性的说法及理论。其实很简单就可以证明其高科技的。(1)在世界上,中国是人口大国,为什么会成人口大国,证明其医药发达,中国医药在未引入西医时,只有中医。(2)世界上流行多次特大的瘟疫,西方国家的西药无法阻止其流行,唯有中华大地的中医药能阻止这些疫情的流行,并治好了受感染的人群。(3)许多奇难杂证的病只有中医才能医治。(4)现阶段外国许多药品的提练,是通过我国出口中草药原材料研制而成的。(5)中医药的高科技只能在学习与创新中不断提高和发展。

(三)中医专家及接班人后继缺乏人才

据我了解,在100个中医名家中,找不到一个其子女,继承其事业的人。这与过去传统的一代接一代相传,有相违背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这里应从体制,从经济方面找原因了。因此,从现在起必须加以重视,只有专业人才才能有可能学习与创新中医药事业。

三、如何才能振兴中医药事业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R2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42-01

世人畏附子,如畏虎豹,却不知回阳救逆千古第一药也。

《神农本草经》言:“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痿,拘挛,脚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伤寒论》中,应用附子之方20余首,回阳救逆之四逆汤更用生附子,强人取一大者,服之。今之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伤寒论》40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后加减变化中有,“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而小青龙汤之半夏更与其相反。

历经千年之变,不知何时,附子之毒,夸之又夸,剂量轻之又轻,以至于方中用其之力亦模棱两可,可有可无。今之药典,怪其害人之命,故限其量,此好意,却大损其功效,时也,势也。

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在汉•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进行考证,将古时之器皿与其度量衡详加比较,应可以说是大致等同于当时汉代的斤两,约1两合今之14-15克之间(附子一枚小者亦约有20克,大者百克左右)将古今之千年药谜做出了一个相对公证的评断。然千年之变,非一日而解,在实际应用中,在药物的配伍下,有些时候小剂量的附子可能因为它药的作用,而被误以为是附子的功效,讹以传讹,误以传误,未得中医之实,惜哉!

今之中医泰斗邓铁涛先生,给予李可先生很高的评价,李可先生是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普通村医,几十年的磨练,在中医急救上取得了惊人的疗效,许许多多被医院宣判死亡的人,在他的手上得以复生,而其发明之破格救心汤,附子用量波动于30-150克之间更有甚者应用量达200克以上,回阳救逆之功尽显。

附子,辛温,有毒。本经言其为下品,乃祛病之药。《黄帝内经》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人之病者,分轻重缓急。病轻者、缓者,当渐渐而图;病重者、急者,当速速而施,不可延误片刻。轻缓渐图之药可养、可和,其药自然无损,急重之病应速施,不以千军万马,大将之力,怎能扭转乾坤。平时之药何堪重任,必以毒药而救治之,方可活人。该温则温,该寒则寒,识其阴阳,随证而治之。

附子之力可通十二经之阳,一切阳虚皆可为。故望同仁,临床以验之,下举一例试说明。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7篇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角度的变换、研究深度的掘进、研究层次的提高、新史料的发掘、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等等,只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发前人之未发,都可以称得上创新。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的创新问题,是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也有的是属于学风问题。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本草研究中来。以下拟从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本草文献研究

本世纪在本草文献(准确他说是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成果斐然。这方面最重要的进展是本草的目录学研究。龙伯坚《现存本草书录》、尚志钧等《历代中药文献精华》,以及最近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内地本草专著的目录学调查。

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纪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名实图考》等主要本草。所谓深入,是指对其成书、内容及版本都有过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本草,在这段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绍兴本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较多。伴随宋以前本草文献研究的深入,其辑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辑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缕清我国本草文献发展的源头作出了贡献。尚志钧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辑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由于本草学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几乎全都有辑佚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许多明清稀见的本草著作也陆续影印或校点出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本草全书》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药学文献。而进行中的《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如果能编辑成功,也将把古代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纂集于一书,这些进展为当今发掘中药宝库铺垫了道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大量以探讨医药成就为主旨的本草文献(主要是《本草纲目》)研究论文中,有新见解的越来越少。我们不是不需要这方面的论文,60年代初期以及80年代前期,的确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探讨《本草纲目》对医药乃至整个古代科技的论文,但此后的有关论文数量剧增,质量却每况愈下。辗转抄录、选题琐屑、把书中反映的历代医药成就全部不切实际地归于李时珍等现象极为严重。《本草纲目》似乎成了撰写论文以谋晋升或参加会议等的捷径。

必须直言的是,研究本草著作的文献学内容(目录、版本、辑佚等)需要良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条件,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并取得成就的。加之国内现存本草专著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并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这方面发展的空间已经比较狭窄。围着几部重要本草变看法子为之粉饰颂德,或反复讨论前人已有定论的内容,或纠缠一些目前条件不可能定论的议题(除非有出土的或新发掘的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是使本草文献研究平庸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本草文献的研究已经到头。事实上百年之间,我们还只不过是围着中国内地所存的汉文本草专著打转转。即便如此,有些本草我们的研究还很肤浅(如《滇南本草》多种本子究竟那一种能算是兰茂所处时代的作品?传世的《绍兴本草》抄本有没有一个祖本?等等),国内不有可能出现或出上新的本草专著,流散海外的本草著作也有不为我们所知者。最近从日本接引回归的《药性会元》、《药性要略大全》等本草,国内学者过去就从不知其底里。原以为失传已久的墨西哥传教士石铎碌(石振锋)所著的《本草补》,最近笔者才从国外获得了它的影印件。这说明本草书志的研究尚未完结。马继兴先生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中医药联合目录研究课题将把本草文献的调查推向深入,这就是一件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此外,非本草专者的医书,乃至非医书中蕴藏着大量未被本草专著收录的药物资料,这些资料的调查、汇纂和整理,是本草文献研究者未来的用武之地。厚古薄今是过去医药历史研究的普遍现象,近现代本草文献还有待整理研究。少数民族药学文献至今罕有报道。和中国本草一脉相承的日本、朝鲜本草也很少有中国学者问津。因此,未来本草文献研究不应该故步自封,开拓新领域是创新的重要体现。

二、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

在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方面,本世纪所取得的成就最为辉煌。这一工作延续的时间很长,早期中外动、植、矿物分类学家根据我国古本草或民间沿袭的名称来确定某一物的中文名。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也包含着本草考证,但前辈并没有将其依据专门记录下来。本世纪上半叶,赵燏黄、黄胜白。钟观光等前辈学者把现代植物分类和中国本草知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本草药物进行考证,确定其分类学地位,从而开创了我国药物品种本草考证之先河。日本的冈西为人等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并授徒传道。前辈们荜路蓝缕,确定了本草中大量的药物名称。近50年来,围绕中药品种进行的研究和资源调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包括“”期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在为数众多的动植物志、中药志、《药材学》、《生药学》及《药典》等书籍中。国家药典收入的中药,首先必须确定品种。一批药学界前辈把所掌握的现代分类知识与传统本草相结合,使中药品种考证工作不断深化,由此也积淀了丰富的本草考证经验,总结了一些本草考证的方法。楼之岑、谢宗万、徐国均等许多前辈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除大量的药物品种本草考证论文之外,集中反映这方面成就的专著当数谢宗万先生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于1964年出版)。该书以中药混淆品种为研究对象,这一选题本身就具有创新性。中药混淆品种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这就要求作者除具备现代科学知识之外,必须精通古代本草的内容。谢先生正是把植物分类、实地考察和传统本草考证相结合,在药物混淆品种本草考证方面独占鳌头。80年代初,为了使本草考证更上一层楼,谢先生又参加了西学中班,补充了中医临床知识这一课,使本草考证更贴合中医用药实际。正因为谢先生的知识结构的完善,使得他在80年代出版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中)以及后来修订萹的上册内容更为充实。“本草考证”在书中正式作为一个专项。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考证结果直接保证了中药用药品种的准确。然而谢先生并没有从此停步,他90年代又辟蹊径,将其多年的药物品种本草考证经验上升为理论,连续出版了《中药品种理论研究》、《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等书籍和论文,使这一研究由散在的经验变得有规律可寻。这一理论的产生本身就是创新,其意义远胜过零散的药物本草考证。

本文用较多的笔墨介绍谢宗万先生在药物品种本草考证方面的业绩,井无忽视其他专家成就的意思,只是想借用此成功之例,说明要想在本草研究中不断创新,必须注意结合多学科的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为下一轮更深入的研究开辟天地。同时也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创新就不能安于老套路,必须根据各人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应自己创新发展的道路。可是近些年来,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已经发表的文章中就可以发现许多品种中早已有人考证过的,结论雷同。有些混淆品种中的常识性问题,也有人再次重复前人的劳动。至于平时审稿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再者,选题基本上集中在植物,而动物、矿物方面的考证文章少而又少,这和本草记载的各类药物比例是不相称的。以矿物药为例,至今专门的论著只有王嘉荫1956年出版的《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

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与本草文献研究有所不同,前者需要有与药物基原考订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动、植、矿物分类,药材鉴别知识等)。也正为如此,散布全国的具有这方面知识的人员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地利之便,补习一些本草文献查找方面的基础知识,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物品种混淆的实际问题,开展本草考证。至于信息来源,有志于药物品种本草考证的同道,应遵循一般搞科研的基本方法,追踪本学科最新进展。同时,在选题之前,应该检索一些与之相关的基本工具书和专著。如果《中药大词典》、《中药材品种论述》等书都不看,怎么能保证不做无用功呢?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医药教育;机遇;挑战

中医药学在历史上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今天,仍在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卫生保健做出新贡献。笔者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三十余年,本文从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角度,剖析我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中国传统中医药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一、中医药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方面

新世纪之初,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医疗体制改革已到攻坚阶段,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医药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选择,在这关键时期,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讲话虽然简短,但内涵十分丰富。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教育事业的一贯关心和重视,同时对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医药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但明确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和文化性,同时肯定了中医药学历史和现实的作用和地位。

2、中医药学自身的专业特色

(1)中医药学的医学哲学特色:“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哲学特色所在。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这个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医的哲学基础,所以强化“道在于一”,是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分析中医药学发展史,历史表明:古往今来的中医学家都没摆脱哲学对他们的支配,这是把握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关键。

(2)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特色:其一,中医传统研究方法早就寓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逻辑方法于其中,诸如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证明和反驳、三段推理等,尤其重视逻辑推理的作用。

二、中医药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中医药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医学与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缺乏灵活多变的中医学教育模式未能紧随医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而变更,专业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缺乏灵活性的结果是:中医院校毕业生择业难,甚或无人问津,出现医疗卫生人才的短缺和中医药人才相对“过剩”的尴尬局面。

2、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安排不很合理,学生知识掌握泛化

在中医药有关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包括因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局限性所出现的病症(如烈性传染病等)以及对此必须采取的诊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在当今医学科学一体化的背景下,陈旧或被西医内容所代替,而在中医学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更新,却远远滞后于现实。面对现代西医学的强劲冲击,中医学生难免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产生一种困感和茫然,理想的、系统的、规范的中医思维的培养受到置疑和影响,更甚者,极易出现“西化”、“异化”的倾向。

三、结语

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应该有的放矢,不断的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需要我们转变教育理念,传统的中医药教育只注重中医药理论中的基本内容的讲述,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质将起到很严重的阻碍作用,这就需要从老师到学生教与学两个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将原来的“传授”型教育理念转变为“引导”型教育理念;其次,需要课程设置的改革,中医学是一门富含哲理和临床经验,并自成体系的学科。无论是其理论体系,还是其研究方法,均有着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地方。再次,高等中医药院校建立“回归制度”,定期对毕业生实施返校继缕教育。“回归制度”就是要高等中医药院校对毕业学生定期实施返校再教育,进一步使毕业生有一个继续受教育和继续学习、深入研究的机会。最后,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全面发展,着眼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达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合理知识结构,又有较强能力和创造才能的中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就学习重要讲话》,引自《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6月。

[2]王庆国:《关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选自《面向21世纪――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版,253-255页。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药理论;硬性知识;手工业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32-01

1 引言

中医学在产生初期就存在于传统文化及日常生活中,一方面中医学能够与传统文化相互作用及影响,另一方面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这一中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本草著作也随之产生,但是任何形式的著作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其中不仅涵盖着传统文化,农耕经验等生活内容也被列入其中,在时展进程中,以往古人所认为的难以言表的内容,慢慢成为人们难以细化研究的隐性知识,这就对中药理论的形成及拓展带来阻滞性影响。本文就在结合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中药理论背后的隐性知识进行细化研究及讨论。

2 中药理论背后的隐性知识

历代本草著作均为博物之作,中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文化中的鸟文化与禽类药物理论、饮食文化与滑类药物理论关系密切。药物在传统手工业、加工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样影响到中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文献学知识及实地采集辨识药物也是理解学习中药理论的基础。中医学根于传统文化与农耕生活,文化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1)传统文化知识。滑类药物的应用机理,源于古人尚甘滑的饮食文化。古人饮食尚甘滑,上至君王大夫下至百姓,饮食均以甘滑为尚。在《周礼》中,滑与酸苦甘辛咸一样,是味的一种。用药理论则是,“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人身上的孔窍都有分泌功能,以起到作用,古人认为孔窍中这些涎滑的液体也是长养孔窍的。如果孔窍有了疾病,就用具有涎滑性状的液体或药物治疗。有些动植物含有滑溜溜的液体,不易拿捏、无法附着,故古人认为涎滑能去着。南北朝徐之才《药对》中,滑剂占十剂之一:“滑可去着,冬葵榆皮之属是也。” 滑能通利,治疗闭塞不通之症。所以滑溜溜的葵菜成为百菜之主,农书将其放在种菜的首位,秦汉时期已广泛应用于瘤疣附着、小便淋漓不通等种疾病。

(2)传统手工业知识。许多中药在传统手工业制作过程中被广泛应用,药物理论的产生与传统手工业有密切关系。如朴硝的功用可从制革熟皮中得到体会:朴硝生于盐卤之地,凡牛马诸皮,须此治熟,故今俗有盐消、皮消之称。从皮革制作过程,就能清楚地看到朴硝软坚散结的作用。制作过程大致是:将整张皮泡在石灰水中两天,附在皮上的毛就掉了,在清水中摆洗过,生皮就做好了。如果我们需要柔软的皮子,将三四斤皮硝在大铁锅内加热溶化,放进一张生皮,如不急需,泡两天翻几次,皮硝就被吸收了,生皮就变成了柔软的熟皮。如急需,则用小火在锅底加热,不断翻动,两个小时后,同样地得到熟皮。老羊皮袄、狗皮褥子,因为保存毛,需要另一种熟制过程:夏季,在大缸中放入水、皮消,将熬好的黏稠的小米粥倒入缸中,搅匀,把铲掉皮下组织的硬邦邦的毛皮浸泡其中,经两周时间,期间翻动三五次,捞出清水摆净,将内皮铲薄些,就得到了雪白柔软的小羊皮。从皮匠的制皮过程中,我们可以亲眼见证朴硝能软坚,当身上长了硬块时,人们也用朴硝敷在外面,硬块随即变软消失了,当大便干硬时,人们自然也想到了朴硝。

(3)农耕生活经验。农耕生活普遍能够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在这一阶段中他们还会养殖鸡鸭、兔子等牲畜,这就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就能对古人研究后传承下来的中药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及挖掘。通过对兔子的日常表现进行观察是无法对其雌雄状态进行精准掌握及判断的,只有对兔子周期了解,并饲养过兔子的才可以对其雌雄进行判断。当兔子进入期后,雌兔子的眼神会发生变化,并始终处于迷离状态,而雄兔行为则会出现异常情况,在这一阶段中,雄兔往往会做出后腿向前扑并扑打抓地的行为。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鸡无外肾而亏小肠,但是只要杀过鸡就可以发现,其本质并非如此,鸡的肠子就长在鸡胗下面,并且有二寸增粗,上部分的直肠也有部分增粗,其余的部分就有粗有细均匀分布,也就是说鸡与兽类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没有大肠及小肠之分。

(4)中医文献学知识。用文献学中的目录学知识,可熟悉每味中药在本草文献中的著录情况。以文献学中音韵、训诂方法,可考证药名从古至今的变化。如胡芦巴,又时写作葫芦巴,很容易被当作葫芦科植物葫芦的蒂把,其实胡芦巴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胡芦巴的成熟种子。又名芦巴子、苦豆、胡巴、芦巴。胡芦巴原产于胡芦碛(今新疆哈密),当地名小木夏、香豆子,种子肾形,如萝卜子大,含有大量黏胶,水浸泡后形体膨大,白色半透明肥厚的胚乳触之涎滑,水液亦呈黏液状。“巴”是古人对粘接性物品的称呼,如泥巴、锅巴等,胡芦巴是由产地与种子的黏性得名的。其子豆形,入肾补肾。其性黏能粘,能收下焦,治精冷自遗。

(5)实地辨别药物。采集辨识药物是历代医者、本草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药物的生长环境决定了药物的功用,药物的形貌是取象比类的依据,品尝药物是认识药物的基础。如生长于水中、湿地的药物泽泻、浮萍、蛇床、石韦等多能却水行水利湿,黑色、豆形多入下焦、肾。如沙苑蒺藜是在华北、西北旱地广泛分布的豆科植物,并非仅仅产于潼关之沙苑。将其称为蒺藜,并非因为它结蒺藜样种子,是因为它有象蒺藜一样丛生的茎叶,如果未开花结果,沙苑植株很像蒺藜,但沙苑全株被有白色毛刺,视之大有涩象,触之碍手,故能收敛。种子豆形黑褐色,故能入肾补肾。因入下焦,故能收敛下焦不禁之症,治疗遗精,白浊带下,尿血、小便余沥等。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的产生并不是无据可依,它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及文化密切相关,也可以说中医理论的发展需要以古代文化及生活经验为基准,其中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更为其发展带来了相应影响,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文献学知识等,都是中医理论囊盖范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现展进程中,农耕生活已经消失不见,这就更需要χ幸├砺壑识背后的隐性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及掌握,相对的为了确保对隐性知识能够进行精准理解,还可以到实地去采集药物,并对其进行辨认,这对于中药理论的学习及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医;发展;考验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应包括三个方面,即自身理论、传承和生存环境。自身理论是学科的灵魂,决定着学科的生命力强大与否。传承则好比一条永无止境的脉道,学科的血液只有沿着这条脉道流淌才能得以延续。而生存环境又如一双无形的手,时时刻刻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学科,阻碍或促进它的发展。因此,要解决中医的发展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以上几个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 中医理论的发展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专访了李艳春教授(湖南衡阳南华大学第二附院)和朱章志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两位中医大家,结合他们的意见以及我们查阅的资料,总结归为以下两点。

1.1 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究竟什么是科学性?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尚无统一定论,人们对科学性的认识还处在一个感性阶段。具体到医学来说,也同样如此。西医学通过建立一整套与西方同步的医学体制,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占据了医学主导地位,并逐渐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形成了以近代科学(包括西医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观念。

西医习惯于把人和自然看作彼此独立的个体,从分子的角度通过细胞来研究生命,用实验和数据来说明问题。这种研究事物的方式是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而中医,以天人相应的朴素哲学思想为指导,顺从天道,它不仅尊重事物的整体和谐性,而且强调辩证的看待问题。因此,中医是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事物的,得出的结论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难免有些晦涩难懂。

但无论如何,我想说的是――中医是科学的。中医和西医只不过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俗话说的好,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西医用化学药物驱逐病毒使人体获得健康,那么中医则借助生命药物使人体“阴平阳秘”。

在某些方面,中医甚至还优于西医。譬如说,中医认为,人体有着强大的、完美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人类历经漫长的进化之后所凝聚的精髓,是任何药物都替代不了的。“不去破坏人体这种本能的、天然的、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维护健康的最高法则!如果用科技的方法去破坏人体的生态平衡及自我调节能力,那么,只能说手段是先进的,后果是严重的,本质是愚蠢的[1]。

1.2 中医理论的西化问题 在整个近代,中医界孜孜追求的目标是:企图通过理论上的“衷中参西”、“中西汇通”及仿西制办学校、设学会、创杂志等途径和方式,使中医内容科学化,外部形式现代化,实际上却是“西医化”。由此,便引出一个问题,中医到底能不能西化?也许其他一些学科能通过理论上的广泛吸收而不断丰富发展,但中医的的确确必须要保持它的独立性。

这是因为独立性是它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医是土生土长的炎黄医学,更是我国悠久浓郁的民族文化的结晶,离开了民族文化,中医便无从谈起。民族文化之于中医,仿佛天空之于鸟儿,鸟儿是不能在水中存活的,同样,西方文化中的中医只会奄奄一息直至消亡殆尽。例如,现今医学界学者们对中药的疗效很感兴趣,于是便纷纷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制成成药,将中药生产西药化。结果投入市场后,患者普遍反应疗效较差。殊不知,中药秉承的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天人相应思想,生命药物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几种化学成分的效应的简单相加。唯物主义哲学不是说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吗?我想这里同样适用。所以,我们要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坚持中医的独立性,让它的优势日益明显。

至此,我们应该将中医的西化问题重视起来,因为这不仅仅是中医的发展问题,更关乎中医的生存,试问,一门理论变了质的学科又能挣扎多久?

2 中医人才的培养

中医后继乏人。请看图1,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到2002年还是27万余人,1953年没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为8.7万和157万人,增长17倍;现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20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不足1/10。尤其可怕的是,许多中医基本上不会用中医思路看病,只会看化验单。中医后继乏人。 图1 (单位为万人)什么叫人才的培养?在现代人心目中,学校教育就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学校教育本身就来源于西方。因此,现今的中医学者只不过是西医教育的模子。

中医的精髓和技能往往“只可心授、不可言传”。自古以来,中医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的,据说拜师之后,要先做家务劳动,同时背诵一些中医启蒙读物。若干年后随师临证抄方,根据实际病例由师傅点拨传授。几千年来代代如此,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各朝各代总能出几位名医,创几种新说。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理法方药都从临床而来,都是经过临床实践检验过的,是边临证边读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学校教育。以上海中医学院为例吧,表1为该院中医学专业近年来的专业课程安排表。表1 中医学专业课程安排(略)

通过对表中内容大致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不难看出现今中医教学有以下特点:(1)课堂上,中医理论虽讲的头头是道,但“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而西医教学,有根有据,实验教学,一目了然。(2)中医教学理论脱离临床。一二年级学的理论要到四五年级去用,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如果要用,还得重新温习。再者,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于深刻理解理论,继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也会效果较差。(3)中医源于经典,而现今教学疏于对经典的灌输,难以使学生地道而又全面地把握中医的特点。(4)就中医业务而言,5年又能学到多少实用的医术呢?毕业后,能分配到中医单位的不多,大部分被分到西医单位。西医单位当然以西医诊治为主,中医院校毕业生根本无法与西医院校毕业生相比,“适者生存”的法则又迫使他们“弃中从西”,如此,中医“幸存者”所剩无几[2]。

以上是中医教学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我认为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一些不足。既然是中医教科书,就应该坚持中医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思路。但现今书本上的一些内容似乎数典忘祖。例如“腐熟”一语,首见于《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很明显,中焦主腐熟水谷,其义甚明。但根据西医学研究结果,胃液之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可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分解,使其转化为食糜,竟然也将其改为“胃主腐熟”了[3]。我想说的是,中医要想继承和发展,坚持自己的一套理论是前提。指导方向错了,疗效就会受到影响,中医就会受到质疑。保持中医的原始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做的。

3 人们对中医的态度

为了细探这个问题,我们特地在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学习之余,也发觉中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远不如数百年前,人们对中医充满了怀疑和排斥。百姓对中医的热衷程度远不如西医,每日来访的病人少得可怜。工作日,一个上午的病人就那么两三个,下午医师几乎“独守空房”;双休日,人稍多,但一天也不过十来个。另外,中医科的津费补贴较其他科室也少得可怜,医院对中医的冷落程度可见一斑。我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的日趋衰败是中医自身和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中医的疗效不甚理想。人们的价值取向往往是以事物的使用价值为基础,因此,也只有疗效好的医学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同。有句话说的好:“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临床疗效让中医流传了数千年,时至今日,没想到这句话反倒受到了怀疑。要知道,中医治病是有它自己一套原则的,若不循规蹈矩就不可能有疗效。生命药物是中医治病的关键,它的功效来源于生物长期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天地之气。而现今中药市场上的纯天然生物药越来越少,很大一部分都是人工培育的,其疗效可想而知。西药的出现,对于中药更是极大的考验。在治疗某些急性或创伤类疾病方面,西药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许多人便不顾负面影响地选择了西医。往往西医无药可治时,才想到中医。对于这些慢性疑难病症,中医的确有着神奇的疗效,但又由于一些因素,比如中药难喝或疗程较长等,患者不能坚持吃药,结果前功尽弃,反过来又说中医无用。

其次,市场经济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冲击很大。众所周知,竞争性强是市场经济的特点,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同在一所医院,医院会根据患者的需要去调节中西医的比例。如此,中医受到冷落也是必然的。这一冷,中医的发展便越来越缓慢,疗效也越来越差,也就越来越难以深入民心。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十分可怕的。

再次,中医的宣传力度不够。其实中西医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件商品,众所周知,商品是需要宣传才能深入民心,继而为广大消费者接受。西医在这方面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细想一下,每每电视广告或是街边广告,中医占了多少,西医又占了多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听说过“治某某疾病请到某某医院”,总没人听过“治某某证型请到某某医院”吧?又如广告中经常出现阿司匹林、达克宁,很少听过什么大承气汤、逍遥散吧。中医的小柴胡汤好不容易出了个名,谁料又被改为小柴胡冲剂,于是世人皆以之为西药,呜呼哀哉!中医是一门传统的医学,但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既然过去那种民间行医的宣传方式已不复存在,我们就应该去探寻一些比较现代的比较科学的比较适合中医发展的宣传方式,去发展中医,推崇中医,让中医焕发出无穷活力。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医的发展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煦霞.建立中医评价体系是中医发展的核心.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50-1151.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分管中医工作的吴仪副总理,借身退之际,仍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我们的中医药事业,这与其说是在告诉大家自己退休之后的爱好选择,不如说是她在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对祖国医学的个人态度。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更是全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这早已是世所共知的常识,然而,曾几何时,一场发端于网络的“废除中医”的潜流,迅速扩散到社会上,混淆以及误导了很多对于中医药不了解的各方人士的视线,吴仪副总理谈笑间的这番 “表态”,无疑也是对于那些提出废除中医者的一个有力回应。

回溯过去,新中国成立后,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重视和发展中医药,都是他们的一贯主张。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4年,便针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

时光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今天,比照同志这番话,我们反观今天中医药在国内医疗行业的地位,心里仍然无法轻松。

据说,日本汉方医学界德高望重的权威人士大敬节在弥留之际,曾经嘱咐其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他并不是在危言耸听。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在西方医学体系进入中国之后的很短的时间内,便迅速占领了我国医药领域的主流地位,近些年来,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据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人数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这说明我国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那场如今已经沉寂下去的“存废之争”构成了中医药舆论危机的一次“井喷”现象。

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下,究竟该怎样看待中医药,怎样研究中医药,中医药应该如何发展等等,依然是需要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和政府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2008年的全国中医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提出,要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同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开创中医药工作新局面!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张子和 苏东坡 攻邪 养生

张从正,字子和,金代睢州考城人。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金贞元四年,即1156年),卒于南宋绍定元年(金正大五年,即1228年),享年73岁。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攻邪派创始人,张子和攻邪医学治疗思想的产生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为了讲清这个问题,不妨从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之死谈起。

关于苏东坡的死因,清代医家陆以湉在《冷庐医话·慎药》中有详细记述:由于政治的原因,晚年的苏东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省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66岁的苏东坡从贬官地儋州北上经至毗陵(今江苏常州)。当时正值酷暑,苏东坡觉得船中热不堪受,为了凉爽,“夜辄露坐,复冷饮过度,中夜暴下,至旦疲甚,食黄芪粥稍适”。然而,第二天,又应人邀请而赴酒宴。不久“瘴毒大作,暴下不止,自是胸膈作胀,却饮食,夜不能寐。……十五日热毒转甚,诸药尽却,以参苓瀹汤而气濅止,遂不安枕席”。苏东坡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某夜发热热不可言,牙齿间出血如蚯蚓状者无数,到天明才止住,困惫极甚,“细察病状,专是热毒根源不浅,当用清凉药。已令人用人参、茯苓、麦门冬三味煮浓汁,渴即少啜之,余药皆罢也”。二十一日竟有生意,二十五日病重,二十七日上燥下寒,气不能支,二十八日苏东坡死[1]。

陆以湉在按语中说:“病暑冷饮暴下,不宜服黄芪。其误服后,胸胀热壅,牙血泛溢,又不宜服人参、麦门冬。噫,此岂非为补药所误耶?”[1]

由以上可以看出,苏东坡是因为误用补药而死。若从整个当时历史背景而言,这大概是由于唐宋时期滥用温补药物的风气盛行所致。“夫人之好补,则有无病而补者,有有病而补者。无病而补者谁与?上而缙绅之流,次而豪富之子。有金玉以荣其身,刍豢以悦其口;寒则衣裘,暑则台榭;动则车马,止则裀褥;味则五辛,饮则长夜。醉饱之余,无所用心,而因致力于床笫,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年半百而衰也。然则奈何?以药为之补矣。”[2]63 一些达官贵族,妻妾成群,为了满足其淫欲之需要,便大服温补药物。轻则草木,重则丹石。或乌头、附子,或硫黄、乳石,或方士丹药。许多病人也是喜补而厌恶攻法,以为补药都是好药,泻药都是坏药,给予补药则喜,给予泻药则烦。

苏东坡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善谈医学,在《东坡志林》、《上皇帝书》、《教战守策》等著作中,均有大量的医药内容,并有方书《苏沈良方》(与沈括方合辑)问世。就连苏东坡都这样,尚因误补而死,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可见滥补时弊之严重!

苏死后55年的1156年,张子和出生,相距时代不远,社会嗜补之习未尝改易。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对这一现象有所记述:“以(唐)太宗宪宗高明之资,犹陷于流俗之蔽,为方士燥药所误;以韩昌黎(韩愈)、元微之(元稹)犹死于小溲不通、水肿。有服丹置数妾,而死于暴脱;有服草乌头如圣丸,而死于须疮;有服乳石、硫黄,小溲不通;有习气求嗣,而死于精血;有嗜酒,而死于发狂见鬼;有好茶成癖。……近年运使张伯英病宿伤,服硫黄、姜、附数月,一日丧明。监察陈威卿病嗽,服钟乳粉数年,呕血而殒。呜呼!后之谈补者,尚监兹哉!”[2]44对于治病,用补药即使把病治坏了,医者也不自责,患者也不自悟,“惟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其迹。渠亦不自省其过,虽终老而不悔,且曰:‘吾用补药也,何罪焉?’病人亦曰:‘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2]35社会上下,医患之间,这种“以用补药平稳,以服补药为荣”的社会风气颇为流行。

张氏对此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目睹时弊,痛加斥责,并提出了自己的攻邪理论。他说:“惟庸工误人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夫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误,医者与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获利也,岂复计病者之死生乎?呜呼!世无真实,谁能别之?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所以该治病之法也,庶几来者有所凭藉耳。”[2]35针砭了庸医误补造成的危害,并揭露了时医的不良风气。张子和最先提出“药邪致病”的病因学思想,指出用药不当或长期无病服药,均可造成阴阳偏胜,偏胜则病,于是提出与“滥补”针锋相对的“攻邪论”。

其实,这种滥补成风的习气即使在今天亦不鲜见,现今之各种营养滋补品铺天盖地,临床妄补之风不减,保健补益品盛行,有很多人不需要补而“补”,反而“补”出了病,造成滥补之人参综合征、维生素C综合征等药源性疾病增多,确值得深思。

针对当时社会上的滥补之风,张子和在《儒门事亲·补论二十九》中明确了“补”的内涵,“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是则补之义也。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热则芒硝、大黄,损阳而补阴液;寒则干姜、附子,损阴而补阳也。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2]64确定了补药用于不足之人,而补法之中当含攻法之义,只要能纠正病人虚损之证方是真正之补。

张子和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他强调食补以胃气为本,重在攻邪以复胃气,提出“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的观点。运用药物攻邪之后,多采用粥食调养之法以调胃气,助胃气恢复以祛除余邪。邪去正虚要采用谷肉果菜之品的补虚复损法,即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善用药者,使病祛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张子和充分认识到真补之谛在于病人饮食和畅,食补为上的原则,并认为:“夫浆粥入胃而不注泄,则胃气和。胃气和则五虚皆实也,是以生也。”对病愈之后及平时体虚者,张子和主张根据五脏之所宜,以饮食调补。“病蠲之后,莫若以五谷养之,五果助之,五畜益之,五菜充之,相五脏宜,毋使偏颇可也。”[2]64《儒门事亲》载食疗方10余首,另外还有用水果及海产品治疗疾病的记载。其所选药食,性味多甘平、甘凉、甘温,以自然食物作食补之,使人之精气得以补益,精气得旺而形体五脏亦可得到充养,人体各方面机能亦能正常运转。同时,他还强调食补应“相五脏所宜,毋使偏颇”,食补时须均衡摄入,以满足五脏不同的要求,这样方可起到补益精气、调和脏腑的作用。张氏这种补法的理念对后世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即使对今天人们的养生观,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13篇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另著有《濒湖脉学》。

在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名医。他们或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或在临床上疗效卓著,或以经典巨著嘉惠后世,或以高尚医德为人民所称颂。其中有两位举世闻名的医学伟人,这就是东汉的张仲景和明朝的李时珍。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汉献帝建安24年(公元219年)。他从小好学深思,博览群籍。当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读到扁鹊治虢太子尸厥证的故事时,深深地为扁鹊“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所倾倒,激起了他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大乱,战火纷飞,人民生活颠沛流离,瘟疫大为流行。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人,堪称大族,然而从汉献帝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10年之中家族染疫而死的竟然达到2/3的惊人数目,其中患外感病死的,又占了7/10。于是,张仲景立志研究医学,以解救人民的疾苦。他一开始向同族的张伯祖学医,由于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所以没过多久就青出于蓝,医技盖过了他的老师。在学医和行医过程中,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可惜由于战乱等原因,原书至晋代已多散失。

到了公元3世纪,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将之重新搜辑整理,并将原书内容1/2,后又经北宋林亿等人校正,遂成为今天通行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对于伤寒病(古代所说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疫病的统称)的治疗,首创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在杂病方面,倡导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并例示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祛痰、化瘀等多种治疗法则和有效方药,从而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

书中所列300多方,大都配伍精当,主治明确,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因而被誉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统称为“经方”。为此,张仲景也被后世尊为医圣。

后世,张仲景的声誉远远超越了国界,特别是在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影响很大。今天日本的汉方处方和成药制剂中,大部分仍是正宗的张仲景经方。张仲景除著有《伤寒杂病论》外,还写了很多医书,可惜都已失传。

张仲景之后,明代李时珍以划时代的巨著——《本草纲目》震动了医坛,从而被尊为集中国药学大成的又一“圣人”。李时珍字东璧,晚年号濒湖,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出生于湖北蕲州,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他生长在一户世代业医的人家,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本来他父亲——当地名医李言闻一再督责他精研四书五经,以期出人头地,光耀门庭,可是,时运不济,三次乡试都落了选的李时珍,还是继承家业,走上了当时被人看轻的研习医药的道路。

经过父亲的亲授和实践的锤炼,李时珍的医术日益长进,逐渐名声远播。明嘉靖年问,封藩在武昌的楚王朱英礆听说他医术高超,就聘他为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不久,又被楚王推荐到京城,在太医院里当了一名御医。太医院是歧黄名家荟萃之地,通过与各地名医的接触共事,大大丰富了李时珍的阅历。同时,浩瀚的皇家藏书,道地的御用药材,又使他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些都为他日后编写《本草纲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太医院的工作,并非李时珍平生所愿,他感到终日为皇室服役,有悖于济世救人的志向。于是在任职一年后,便托病辞归故乡。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李时珍发现以往本草书中有不少错讹,而且在某些用药经验方面也已不适应当时的需要,于是立下了重修本草的宏愿。他研读了大量的医药专书,并博览与药物有关的资料。李时珍并不满足从书本所得的知识,在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就药物研究的问题,广泛地向农夫、渔民、猎户、樵夫,以及众多民间医生请教,并亲身实践,深入实地作必要的考察。如为了掌握蕲蛇的第一手资料,他冒着生命危险,几次攀登龙峰山,直到实地看清了蕲蛇特征,并作了真实记录为止。

在研究考察药物过程中,他纠正了旧本草存在的许多谬误。他对待医药研究,始终以科学实践为依据而不迷信邪说。如“水银”这味药,《神农本草经》说能久服成仙,葛洪《抱朴子》也说是长生之药,而他则力辟其谬,认为水银是剧毒的药物,历代很多文人、达官因为相信术士的宣传而服之而死,认为本草书籍不应当妄加记载。由于李时珍具有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才使《本草纲目》能够成为对世界药物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部巨著。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推拿》“叫好不叫座”。从中医疗病的视角看去,“推拿”所采用的推、揉、捏、按等手法,缓解病痛却行之有效;坊间到处挂牌的按摩诊所,大同小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是红火;至于名中医的挂号费高达几百元也不鲜见。从大视野看去,“中医充满魅力,雄起缺乏动力”,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也是不争的事实。

《人民日报》载文《中医药这把“钥匙”不能丢》!只因“很多人觉得中医不科学,不如西医精确,不愿意用这把‘钥匙’,无形中将中医边缘化”。其实,对中医药的挞伐近百年来从未消停过。尽管国家早就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路线图”,可是在实践过程中总是有些学者专家不以为然。以科普作家方舟子为代表的“讨伐”派,在“中医新世纪大论战”中,抛出《批评中医》的专著,独树一帜,最具代表性。为丛书作序的竟然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的袁钟先生。“批评”的内容颇有“颠覆”性——“中医学不是科学”、“中医‘神话’剖析”、“中医疗效不稳定”、“中药毒性要当心”……还拉大旗,断章意会用鲁迅、陈寅恪、傅斯年等名人的话作帮衬,看那架势,非“批倒批臭”不罢休也!主席曾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和发展,我国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先生也曾针对“废止旧医案”的闹剧慷慨陈词——“我对中医中药绝对拥护”……。至于美国财阀洛克菲勒与中医结缘,正是因为老洛克菲勒先生走遍了美、英、法、德等国没能治好眼疾,来到中国抱着“死马只当活马医”的侥幸一试,殊不料只用不值几分钱的草药灌之,妙手回春,重见光明。于是慷慨解囊,建立一个机构,“专门研究中国医药”,这就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今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付梓《批评中医》的大作,咂摸滋味,似嫌有数典忘祖的意味和滑稽幽默。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批评中医》者岂能不知,为何只字不提呢!

无须讳言,今日中医药的处境确实让人忧虑。据经济学家陈胜昌先生披露,业界专家绝非杞人忧天,是有根据的: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乏力,有渐渐沦为“原料药基地”之虞。东邻日本占据了国际中草药市场份额的80%,韩国占据10%。其所用的中药原材,八成都是从我国进口的。国人卖出“一筐草”,洋人变成“一堆宝”。中医药在神州大地日趋式微之时,却是域外大力发展中医药之日。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设立了2000多个植物药研究机构。不仅筛选中药,取其精华,而且对中药复方药理进行研究,觊觎中医药的知识产权。调查数字显示,“洋中药”侵吞中国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土中药”内忧外困,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名骤减至现今不足500名。没有中医药专家,又何谈中医药的复兴!日本有人扬言:在21世纪一定要将“汉医汉药”改为“东方医药”。呜呼!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鉴于此,业界专家绘描出“中医药强国梦”振兴问鼎的“路线图”。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传承。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髓瑰宝,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二是要敢于承认现实。知不足而后思进取,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确实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尤其是“九龙治水”的分散体制难以形成合力。三是要充满发奋图强的自信心。中医药发展前景光明,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践中闯出一条新路。有专家建言把把“现代中医药”列为新兴产业,若如此是政策性的突破,值得重视。

今日药学论文范文第15篇

中图分类号:R-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008-03

1 前言

韩国首都首尔的庆熙大学为综合性大学,有15个学院,包括医学院、韩医医院、牙医与药学院等,拥有美丽幽雅的校园,古希腊罗马式雄伟的行政大楼,哥德式高贵庄严的大礼堂,城堡式中央图书馆。其中韩医学院(韩医科大学)历史悠久,成立于1948年,颇具规模,培养人才最多,居韩国韩医科大学教育及研究之领导地位;韩国其它10所韩医科大学教学与科研教授的负责主管大部分出身于庆熙大学,可见庆熙大学在韩医界的影响力。

由于在1974年9月台湾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陈立夫先生与大韩民国庆熙大学总长(校长,也是创校校长)是好友,当时学院院长是郑通和先生,在1974年为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之合作,签署《交换学术及合作研究办法》,里面写有“每年以交换毕业生一名或教师一人为原则,交换期间为一年,学科以医药两科为限”,甚至写有台湾中国医药学院之针灸研究中心及中医学系与韩国庆熙大学之汉医学部应密切合作,发展研究,其年度计划另定之”。根据该办法庆熙大学韩医科大学毕业生李惠贞医师,首位前来台湾中国医药学院就读中国医学研究硕士班,当时指导教授为哈鸿教授,硕士论文为《针刺对糖尿病小白鼠血糖之影响》,1982年同年毕业同班同学有林昭庚、张德玉、刘景升、明进及杨绍辉等。李惠贞教授说得一口好的中文,为我们两校最好的桥梁,可谓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杰出校友。在1980年,由于台湾中国医药学院院长为郭荣赵教授,庆熙大学校长为安致教授,以致两校再度签约《交换学术及合作研究交流办法修正协议》。1998年2月,台湾中国医药学院校长郭盛助教授,庆熙大学校总长赵正源教授再作签署。三次签署,本校哈鸿教授及庆熙大学李惠贞教授发挥了桥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荣村校长于2008年3月3日率团,参加者有张永贤副校长、中医学系主任高尚德教授、学士后中医学系主任陈立德副教授及中医学系韩国留学生张文祯同学前往访问韩国首尔庆熙大学暨附设医院。庆熙大学特别派韩医科大学车雄硕教授及秦莹小姐去机场迎机,并且全程陪同。庆熙大学由孔英一医务副校长、李重喜行政室长及国际交流处尹廷柱副处长接待并招待午餐。参观韩医科大学时由学长(院长)金永锡教授、金南一副学长、丁彰炫学科长接待及座谈。参观韩医史博物馆时,由车雄硕教授亲自讲解。

2 韩国庆熙大学暨附设医院

韩国庆熙大学是1949年创办的综合性大学,为南韩最佳私立大学之一。在1997年大学综合评价中被授予最佳大学殊荣。自1996年至今在学科综合评价中名列全韩前茅,2000年评为大学国际化全国第一。拥有近60年历史的庆熙大学,开设有人文、社会、理工、医学、艺术与体育等100个专业,其中经营学、经济学、医学、新闻资讯学的教学研究尤为突出。庆熙大学在医学上,以韩医科大学(韩医学院)最著名,系韩国最早医学院,韩国现有11家韩医学院,大部分师资来自庆熙大学。现学校有三个校区,首尔校区(245英亩)、水原校区(510英亩)及光隆校区(12英亩),学生3万3千多人,目前与51个国家和地区及210所大学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协议。庆熙大学也为本校姊妹大学。

韩医科大学为6年制。预科课程有生物学及实验、化学及实验、古典中文学、韩医学概论、基础哲学、中文会话、中医典籍、医学英语、医学史、韩医生理学及实验、生化学及实验、胚胎学、医学气功、古典韩医学及医学统计学等。

韩医学课程有古典韩医学Ⅱ、解剖学及实验、韩医病理学及实验、生理学、预防医学及实验、本草药及实验、历史学、炮制学、经络学及实习、韩药学及实验、预防医学、病理学、处方学及实验、伤寒论、医学各家学说、临床诊断学、法医学、传统病学、肝系学、心系学、脾系学、肺系学、肾系学、针灸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韩医皮肤外科学、韩医眼鼻咽喉学、神经精神学、四象医学、韩医康复学、手法学、临床放射诊断学、临床病理学及诊断学等。

韩医科大学有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全部教师近百人。在基础医学有9个学科,共27位教师:包括韩生理学科4位教师,韩病理学科4位教师,韩预防医学有2位教师,本草学科3位教师,方剂学科3位教师,针灸经穴学3位教师,传统韩医学2位教师,韩医学史2位教师,解剖学2位教师及韩药学2位教师。有关临床学科,共58位教授,内科分心、肝、脾、肺、肾五个学科;肝内科有3 位教师、心内科8位教师、脾内科5位教师、肺内科2位教师、肾内科4位教师、妇科5位教师、小儿科3位教师、耳鼻咽喉科3位教师、神经精神科2位教师、针灸科11位教师、康复学科5位教师、四象体质学科4位教师、诊断学科2位教师、东西医结合学科1位教师。

庆熙大学附设医院有3间,主要是庆熙大学附设医院,有1 500床位,洋方病院有1 080床位,牙科病院有20床位及韩方病院400床位。韩病院在庆熙大学隔壁,成立于1971年10月5日,在1972年用针刺麻醉阑尾炎手术成功,在1976年针刺麻醉应用于剖腹产手术成功,在1976年10月29日举办第一届“国际东洋医学大会”。韩医院目前有50位韩医师教授,30位实习医师,72位住院医师,每年有40万门诊及住院病患;第二间附设医院为“江南韩病院”,在1998年7月9日成立,有70张床位;第三间附设医院即“东西新医学中心”,在2006年6月12日成立,用东西新医学进行诊断及治疗,服务病患。

3 针灸经络科学研究中心(AMSRC)

针灸经络科学研究中心(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cience Research Center)(AMSRC),主任是李惠贞教授,该中心主要目的是对于具有悠久历史及临床疗效的韩国针灸(Korean Acupuncture)作科学探讨,研究其机理并提高疗效,从神经生理学探讨针灸的作用机理及经络现象,主要研究有3大项目,神经生理学(Neurobiology)、神经影像学(Neural image,fMRI and PET)及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包括基因体学Genonics,蛋白质体学Proteomics及生物资讯学Bioinformatics),其研究经费来自韩国科学工程基金(Kore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undation),目前研究经费为1年100万美元,连续支持9年。网址:amsrc.khu.ac.kr。

1980年庆熙大学韩医科大学毕业生李惠贞前来台湾中国医药学院,当时台湾中国医学研究所所长是陈太羲教授,而由刚从美国回台不久的哈鸿教授任指导教授。李惠贞是韩医界第一位海外留学生,回国后,李惠贞医师再进修庆熙大学韩医学博士,以后哈教授介绍李惠贞医师前往美国宾州大学师从哈教授的好友Hand教授。李惠贞是韩国第一位韩医学女性教授,是韩国现代大长今,2005年申请到韩国政府国家科学技术部(Ministry of Science of Technology)科学研究中心(Science Research Council,SRC)提供的9年大型科学研究基金,研究针灸科学,现担任韩国针灸经络科学研究所所长。

李惠贞教授的博士生蔡胤秉医师,今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已经发表12篇SCI针灸研究论文。他准备到美国再作博士后研究,他也是未来有潜能的韩医师。他父亲蔡洙杨医师也是庆熙大学韩医科大学毕业生,是第14届校友。

4 癌症研究中心(CPMDRC)

庆熙大学韩医科大学除针灸学李惠贞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是重点外,另有金圣教授负责的研究团队。后者从国家医学研究中心(Medicine Research Center,MRC)获得连续9年辅助,每年同样是100万美元研究经费。金教授是韩医学博士及药学博士,曾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接受高深研究训练。他曾在大田大学韩医科大学担任学长(韩医学院院长)11年。时逢1999年韩国教育部出台政策支持“韩洋医结合”,即认可韩洋医学结合是21世纪新医流。他于是再度返回庆熙大学并担任癌症研究中心主任CPMDRC(Cancer Preventive Mater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金圣教授率领的团队主要研究癌症预防、癌症转移、癌血管新生、血栓、糖尿病、肝炎、自由基、细胞凋亡等。他每年发表在SCI论文20多篇,主要发表在Carcinogenes、Cancer Letter、Cancer Research及Life science等SCI杂志上。金教授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及Mayo clinic等有很好的研究合作计划。

5 东西新医学中心(East-West Neo Medical Center)

当天下午我们参观庆熙大学新落成医院――拥有800床位的“东西新医学中心”(East-West Neo Medical Center),由院长俞明哲接待并简报。该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为中心的“东西医协诊中心”,创造“新医学”(NEW MEDICINE)名词(Neo East-West Medicine),以韩洋医学结合为新的诊疗开发方向,采用韩洋医学双诊断及新治疗药物,采用实证医学(EBM)临床试验作验证,并与“东西医学结合研究院”(GSM)相互合作与交流。

韩国政府认为21世纪的潮流是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结合成为“新医学”。庆熙大学于2002年开始筹建“东西新医学中心”,于新开发区东区,建立800床位20层新医院(地下5层及地上15层),为全韩国第一所东西医结合的医学中心。目前已成立韩洋医合作诊疗疾病机构,有几个中心:①脑中风中心;②心血管疾病中心;③癌症中心;④风湿及关节炎中心;⑤脊椎中心;⑥耳鼻咽喉中心;⑦健康促进中心。在每个中心区域内,有韩医与西医的诊间,病患先经过医学初诊,然后可选择韩医,或至西医门诊,甚至韩医与西医共同合诊。使病患在一个中心区域作诊疗,而不是病患到韩医部门,又至西医部门奔走候诊。韩医与西医医师可在一起讨论,给予病患最佳诊疗,实现以“病”为中心(disease-oriented),更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patient-oriented)。

目前东西医新医学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中心、麻省医学中心、白金汉女子医学研究中心等合作交流。新医学产生于蓝海策略(Blue Ocean),是结合东西方哲学思想,使西方物质文明与东方精神文明相互结合,由东西方医学相结合,产生新医学科学(New Medical Science),发挥东西方医学优势并融合两种,产生“新医学”,通过韩医与西医互相信任与合作,给予病患最佳医学诊疗,得到最佳的健康照护及生活品质。这次是第3次访问庆熙大学“东西新医学中心”,每次总有相当好的印象。这中心以“干漆”作癌症临床试验,据说相当成功,目前已经有百位癌症病患使用,且存活时间超过5年。

6 大长今

韩国拍摄青春励志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影响相当大,韩国人纷纷求诊于韩医。大学联考,韩医学系录取分相当高。位于韩国首尔东北20km的MBC电视台扬州摄影棚,于2004年12月6日,成立MBC扬州文化公园――大长今村。仿古建筑场景,让人感觉乘上回到大长今时代的时光隧道。有剧中市集、街道、宫殿、牢狱、御膳厨房的饮食文化等。

其实大长今是否剧中人,仍然待考,但韩国人很会创造文化产业。小说写女御医大长今生于朝鲜燕山君,而主要故事发生在中宗时代。朝鲜王朝始自李成桂(1392年,明洪武25年)。燕山君时代为1494-1506年,发生“戊午士祸”(1498年,燕山君4年)及“甲午士祸”(1504年,燕山君10年)。大长今的父母亲即在燕山君10年遇害。燕山君后来为元老旧派大臣罢黜,代之而起的是“中宗”(燕山君12年,1506年,明正德元年),称为“中宗反正”。中宗执位于1506-1544年(朝鲜王朝第11个皇帝)。大长今于中宗8年(1513年)进宫当小宫女,学习厨艺,小宫女年龄通常为7-8岁,进宫15年见习,即成为“内人”。担任内人满15年后,有机会可成为“尚宫”(正五品到从九品)。长今被陷害,流放到济州岛。在济州岛期间,在惠民署作为医女学医。当时,为普通民众医病的称为“惠民署医女”及替太后和妃子治病的称为“内医院医女”。长今先在惠民署工作,以后得机会又进入皇宫当“使唤医女”。然后成为高明的女御医为“大长今”,治疗中宗及太后的疾病。大长今是朝鲜史上医术最精湛的医女,是受封正三品堂上官阶的唯一女性。韩国在2004年完成耗时3年时间拍摄的《大长今》电视剧,总制作费为600万美元,韩国演员李英爱饰演大长今。如今从电视剧又转变成150人大型音乐歌舞剧的文化产业。

大长今之旅,除了MBC扬州文化公园――大长今村外,还可参观首尔昌德宫、京畿道龙仁“韩国民俗村”、水原“华城行宫”及济州岛等大长今行程之旅。这次由于行程紧,未得大长今之旅。

7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