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篇

(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财经法规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个进步,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同时带给老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学习体验。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强大,课件中可以添加图片、声音甚至动画,这种表现方法更加直观,让原本刻板的条文法规变得生动起来。同时,这种技术也更好地将具体案例添加到财经法规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新奇的上课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对于那些较为晦涩难懂的法规的记忆能力。

(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财经法规教学过程是非常枯燥的,主要是由于这门课程的内容为一些理解、记忆都十分困难的法律、法规、条文。因此,学生们面对这些枯燥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而教师也很难用语言来把这些原本枯燥的内容讲解地生动有趣,综合原因造就了财经法规课堂上沉闷的气氛。而多媒体技术在财经法规课堂上的出现,改善了原有的沉闷气氛,添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动画和声音,将具体案例或是历年考试习题以一种直观又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本身想要参与到这个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去,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困境,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直以来,困扰学生地问题就是上课时如果忙于记笔记就来不及听老师所讲的内容,但专心听老师讲课而不记笔记的话,课后又没有资料可以复习,尤其是对于财经法规这样一门相对来说较为刻板、难懂的学科。而多媒体技术辅助财经法规教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可以用电子版文档的形式被打印出来,这样学生就有了预习和复习资料,上课时也可以全神贯注听讲了。另外,还可以直接将老师的文档电子版拷贝到移动设备上,回到家连接电脑就可以再现上课时的内容了。这种改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方便了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也让学生在课上专心听讲不用担心记笔记的问题。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财经法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确是一种进步和改革,但同时也要讲求方法。只有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财经法规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以及对于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注重教学内容,不能流于形式

财经法规作为一门主要内容为财政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课程,其教学过程比较容易枯燥无味,多媒体技术的辅助的确可以让课堂气氛更活泼。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课件的制作必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能流于形式。有的老师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将课件做的非常生动,但生动之余却忽略了知识内容本身,这样反而得到了不良的效果。另外,教学课件的制作也要以简洁清晰、突出重点为根本原则[1],不要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在课件中,更不赞同将教学课件做的过于花哨,最好的就是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分得清哪一部分知识才是重点。

(二)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还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辅助财经法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尽管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有许多优越之处,但尚未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对于一些需要板书的内容还是要利用板书,或者有些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地方,都不能省去,一味的使用多媒体讲课而忽略了其它环节也是不可取的。另外,教学课件制作时可能还会存在一些漏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板书来进行补充讲解。或是一些教学课件没能表达清楚的一些推理过程以及学生普遍反映没有理解的内容,都可以进行着重讲解。

三、结语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2篇

大量的读者流失使得2013 年不少纸媒体当年均出现发行、广告双双大幅下滑的局面。2014 年初,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集团更是开始纷纷宣布将不在传统媒体投放任何形象广告。以长春本地为例,城市传统媒体如《新文化报》、《城市晚报》、《东亚经贸新闻》等也面临着此种局面,在订阅数量、广告收入以及信息影响力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尤其是在人才结构方面,许多本地媒体似乎突然发现原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适应这种迅速的变化,原有的专业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显现出明显的不适感。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完成传统纸媒体的转型,突破媒体发展的困局已经成为本地媒体集团的共同课题。目前,新的行业趋势和地方媒体变局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是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更是走出特色之路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对于寄生于财经院校的这种专业而言,既有的专业格局本来就需要通过变革才能适应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要求,新媒体对于传媒行业和地方媒体发展的“搅局”恰恰是一个难得的探索建设特色专业的良机。所以,新媒体下的新的行业要求、新的媒体格局应当成为这种类型专业建设的助力,而非传统新闻传播思路之中的阻力。

为了顺应这一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行业调研,变适应为引领。以往的专业建设思路往往是对于行业趋向亦步亦趋,但新媒体是传统传媒行业所未遇之变局,并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无准则。所以,作为后起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机构,尤其要在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对于媒体变化与需求要深入调研,以期走在行业前沿乃至能够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做到引领行业,而非以前的简单适应。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界定纸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明确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中如何去理解媒体的相关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比如,读者的界定从对象到用户的变化,而这直接关系到大众接受信息方式和受众群迁移,对于信息与产品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转型战略方向的选择等。二是本地市场的调研工作。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状况,详细分析本地都市报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这是对于媒体本身的定位研究,是明确其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特征,将是我们评价本地纸媒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时,深入研究传统媒体是数字化转型、新的内容架构以及信息平台属性与功能,还有读者的精确化等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准备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顺应者,这样才能够成为本地媒体发展的助推力量,从而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实践的融合,走出特色之路。第二,以媒体多元化需求为依据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教学专业设计思路。如今,多向思考的能力,内容的专业、深度,技术手段的多元综合,传播途径的丰富性等都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此种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和行业要求,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这是除新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既能够体现“地方性”,又能凸显“实用性”的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多专业的融合和新传播能力的构建。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受市场细分论的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这一点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另一方面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内财经纸媒 国外财经纸媒 市场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财经纸媒迅速成为国内传媒市场上最为活跃、竞争最为激烈的媒体种类之一。经济发展为财经媒体的壮大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高度同质化的市场定位导致竞争进入白热化,财经纸媒如何定位才能突破目前群雄争霸的混乱局面呢?本文通过对中外财经纸媒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中国财经纸媒突围之策。

一、市场定位

(一)市场定位概念

“定位”这一概念最早由艾.里斯和杰克.特洛特提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对定位做出自己的解释:公司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和形象,从而在目标顾客心里确定、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①媒体的市场定位是指媒体在分析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市场,凭借媒体产品在受众心里形成有别于其他媒体的地位。

(二)准确的市场定位有两个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找准位置,形式差异化竞争。目前媒体市场同质性竞争严重,要脱颖而出,不被其他媒体产品替代,首先要找准位置,进行差异化竞争。二是有利于制定明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产业的营销策略受其市场定位制约,只有确定了目标市场以及目标受众,才能够准确出击,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财经媒体的市场定位关乎媒体运营成败,准确的市场定位可以清晰勾勒出媒体市场的竞争状况,为媒体的竞争发展打好基础。

二、国内外财经纸媒市场定位的对比分析

(一)国内财经纸媒市场定位及问题

1、国内财经纸媒的市场定位

国内财经媒体数量庞大。目前国内的财经媒体有将近200家,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将财经媒体分为五类:政经类财经媒体,如《经济日报》;证券类财经媒体,如《上海证券报》;经济专业型财经媒体,如《经济学消息报》;行业依托型财经媒体,如《中国纺织报》;新财经媒体,如《中国经营报》。

虽然目前财经媒体众多,但是只有少数几家媒体占据着一定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本研究着眼于纸质媒体市场定位,遂选取《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以及《经济观察报》为研究对象,对以上三家财经纸媒的市场定位做出总体描述和比较分析。

《经济观察报》办报主旨是:理性,建设性思想、评论性经济报纸;践行倡导商业文明,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中国全球化进程;充分表现新兴的、行动能力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学术性、思想性、评论性、精英性个性化独特化叙述文体。其读者定位是:服务于商业、财经及相关行业的中高层决策、管理和职业人士,为读者提供真实、有价值的商业、财经资讯和分析,帮助读者发现机会,进行决策并在竞争中取得成功。以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②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纸理念是:新闻创造价值;核心读者是:企业主、投资商、政府官员、专业人士,其定位主要是社会中产阶级。

《中国经营报》将目标读者群定位为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在经济组织中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的30至50岁的男性公民:“他们在公司中对一个部门的运作负全责,有一定人员、资金的决策和管理权;他们关注竞争对手、行业的发展变化,关注工商资讯和国家经济政策,他们是公司战略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者。”③

2、我国财经纸媒市场定位存在的问题

(1)受众定位高度同质化。从以上三家财经媒体定位可以看出,其受众定位主要是“职业经理人受众”和公司高管以及拥有更高收入中产阶级。这一群体可以用经济学中的“2、8定律”来解释,目前的财经纸媒,几乎都把目光投向了这20%的群体,而且为了彰显其定位的高端,读者圈逐渐变小,造成了目前我国财经纸媒市场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2)受众年龄层次单一。通过以上三份财经纸媒的定位分析可以看出,其“标准读者”为:男性、30岁左右,以高学历(大专及其以上)读者为主;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以商业、工厂产业、金融/保险等从业人员及希望凭借经济手段改变自己、提升生活素质的人们。④这种集中的年龄段定位限制了其读者市场,同时这种完全忽略女性市场的定位战略禁锢了财经媒体的长远发展。

(二)国外财经媒体定位分析

1、国外财经纸媒的定位

美国作为经济强国,其财经媒体发展也渐成体系。在此选取《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以及《机构投资者》三家财经纸媒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市场定位策略。

《华尔街日报》侧重于提供分析和解释性的报道,读者群广泛,既包括财经专业人士,也包括在商界、中小企业、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华尔街日报》的发行人高登.克罗维兹说:“我们的读者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年收入20万美元,个人净资产200万美元。简单而言,我们的读者是拥有财富的人。”⑤

《哈佛商业评论》的办刊宗旨是,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致力于提高企业管理实践水平。《哈佛商业评论》关注的是管理实践,而不是管理理论。核心读者是直接从事商业实践的商业领袖,其目的是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企业领导者。

《机构投资者》定位相当独特。主要为银行、基金以及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服务。《机构投资者》主编麦克.凯罗说:“阅读我们杂志的读者,通常是通过机构订阅。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的读者平均年收入在百万美元以上,拥有千万美元以上的资产。所以,这是一个拥有金钱和权力的阶层。”⑥

美国财经媒体在市场中能够找准自己的目标客户,有明确的读者群。像《华尔街日报》定位是泛财经人士;《哈佛商业评论》定位于商业领袖;《机构投资者》定位是机构投资者。准确的定位使美国的财经媒体形成了各自的写作方式和风格,吸引各自的受众群体。

2、国外财经纸媒市场定位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

(1)区分大众化定位与专业化定位。《华尔街日报》的定位属于大众化。《华尔街日报》从成立到现在,走的路线是逐渐从专业化转向大众化的一个过程,但其财经媒体的属性不变,只是将财经信息普及大众,没有影响专业受众群的同时扩展了大众受众,庞大的受众群体也是其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哈佛商业评论》和《机构投资者》属于专业化财经媒体。前者专注于商业市场,其读者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商业领袖,包括众多大公司的董事、首席执行官以及高级副总裁;二是学术领域,包括商学院的教授和学生等;三是从事咨询行业的读者,如麦肯锡、贝恩咨询等公司员工。后者主要定位于机构投资者,其新闻报道是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报道金钱的流动。这种有选择性的市场定位,使这三家财经媒体各自有自己的目标受众,其媒体定位特色明显,受众群划分也十分明显。

(2)追求不同年龄读者群。美国财经媒体很重视具有潜力的财经信息需求者。比如,《华尔街日报》在中学生中实施“教育工程”,其目的是在“培育市场”。市场的培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市场发展,大众都是潜在的投资者。⑦

三、借鉴国外财经媒体经验,准确定位

国内财经媒体当借鉴国外财经媒体差异化定位策略,转变思维模式,明确受众群,培育潜在读者,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一)大众化定位与专业化定位并重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的相关人群会不断扩大,目前财经媒体片面注重“高端人群”的定位策略不能适应现状。在市场上,处于中间阶层和中间阶层之下的这部分群体对理财同样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因为受到投资金额少、咨询费用贵等客观因素制约无法接受专业人才的专业指导,转而投向媒体信息又发现缺乏实用的、具有指导性的信息服务。因此,财经媒体可以瞅准投资理财指导类的报刊这块市场空白点,直接面向普通市民、工薪阶层,以平民化的信息服务形成自身在财经报刊市场中的特色优势,指导自己的传播实践,从而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二)重视不断壮大的女性群体,准确定位

中国女性的经济地位正在不断上升,已经成为财经媒体不可忽视的读者群。2010年胡润研究院公布了全球最富有女性的排行,全球20位拥有10亿美元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有11位来自中国。今年共有153位女富豪上榜,占财富总数的11.2%。而这其中排名前三的女性都来自中国。据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最新公布的2011《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企业中,女性高管占中国企业管理层的34%。而在女性高管中,担任CEO一职的比例高达19%,排名全球第二。如今,女性已经能在商业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女性对于财经信息的需求与男性不同,财经媒体要抓紧机会,发掘女性财经信息服务新领地。

(三)转变定位的思维方式

中国财经媒体有一个惯性思维,那就是财经媒体只是给少数的精英人才看的,与大众没有联系。只有改变这种孤立、片面的思维方式,中国财经媒体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准确的定位,财经媒体才能真正满足受众对财经信息的需求。

财经媒体要想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在目前群雄争霸的市场格局转败为胜,当借此“定位制胜”的机会,抢占先机,以专业市场为基础,大力发展大众化市场,才能实现财经媒体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蓝进,《论市场定位、产业定位和竞争定位之间的关系》[J].《商业研究》,2007(10):51

②《经济观察报》,百度百科,baike.baidu.c

③饶文清,《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定位误区及其对策分析》[J].《新闻界》,2003(5):34

④蓝琳,《财经报纸市场定位缺陷及突破策略初探》,中国知网

⑤⑥庞瑞峰:《财经新闻报道》[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7、85

⑦王学成,《大众化还是专业化――国外财经媒体的启示》[J].《新闻记者》,2005(5):37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财经证券报道 失当现象 探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手上有了闲钱,大家对家庭自有资金进行保值增值,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类投资理财中,相比较而言,股票债券等证券品由于门槛低等特点,较适宜普通老百姓参与。证券投资受公司经营及社会宏观经济影响大,造成投资品种的价格波动,因此及时获取最新、有价值的经济及行业、公司资讯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需求。而在当今信息社会,各类媒体迅猛发展,财经资讯传播快速,它们在给投资者带来最新资讯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诸如虚假新闻、夸大报道等失当现象,造成错误的舆论引导,有的甚至极大的误导了投资者,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而我国法律对此尚未有严格的处罚规范。有必要对财经证券报道失当现象进行分析与应对,从而加强媒体的自律与管理,使新闻媒体主动发挥积极作用,以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一、媒体财经证券报道现状分析

经济社会中,财经新闻在受众中关注度较高,使得除了专业媒体外的很多媒体都开办了财经专版或专栏。各媒体相互竞争,以争取更多的读者,所以除了证券监管部门指定披露证券信息的专业媒体,各媒体通过不同渠道纷纷争先或转载经济与证券信息。从我国证券市场走势及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财经信息影响投资者的心态,媒体的财经证券报道在舆论引导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道专业性不强。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上,到处都可以接触到财经新闻。但据观察,我国主流媒体的财经新闻大同小异,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前瞻性新闻很少。大体上都是人云亦云。究其原因,我认为,新闻内容贫乏及报道失当,跟媒体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个人水平有很大关系。据资料显示,国外新闻界普遍认为,培养一个社会新闻记者需2年时间,而培养财经记者通常需要8年。对于从事财经报道的人员,除了要有良好的新闻工作素质外,还应当有丰富的金融知识。目前我国各媒体财经证券新闻采编人员多数未接受过系统的财经知识教育或培训,因缺乏专业知识,往往受制于证券公司和咨询机构,记录所谓的“专家”意见,造成自己首先被“专家”误导,进而采编失当的报道误导投资者。不少缺少专业能力采编原创稿件的综合性报纸,还大量转载三大证券类专业报和专业财经网站的报道,造成各媒体的信息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有的甚至因为把关能力不强,刊登一些虚假不实的信息。

(二)报道失实、引语失当。

为读者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资讯是财经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因为这些信息常常能影响读者的投资与经营活动。但在媒体的财经证券报道中失实报道及引语失当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据某新闻报道“印花税报道误导股民《上海证券报》遭”,该事件是因为一位读者在读了记者《财政部国税总局:未闻将调整证券印花税》一文中就“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官方部门的采访言论后,据此大胆买入股票,而在之后不久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消息出台后导致股票下跌,蒙受损失而上海证券报。而在此事件后,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对媒体公开表示,为避免不实报道误导公众,财政部今后新闻将一律以财政部官方网站信息和新闻发言人为准。为了突出新闻看点,媒体往往在报道引语中对采访者的话断章取义,曲解原意。产生了一定误导作用。此外,不少媒体报道中经常引用匿名消息源,如引语中出现“消息人士称”、“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之类的匿名消息来源以及一些非直接引语。本该需权威人士给出专业评判,记者却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把它们间接地强加给读者。这些本应是新闻报道中慎用的报道来源,但却被频繁使用,甚至成了报道的常态。

(三)舆论导向性差。

成熟的证券市场需要成熟的投资者。但目前,一些报道在倡导正确舆论导向上往往偏离理性,如对投资与投机的混淆,对一夜暴富的津津乐道,渲染快速追求财富的气氛。有一则报道中引用“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不能跑不赢CPI”,这话用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理财投资并不错,但问题却在这句话的背后,隐现着通过投资投机财富积累唾手可得的假象以及不切实际地追求收益率的非理性心态,也就容易影响读者,使其在参与投资时做出不理性的规划与行为。作为大众媒体,应大力倡导理性投资,推广合理的投资方式,为投资者拟定切合实际的理财规划提供参考。而不少媒体在给出建议时常漏洞百出甚至自相矛盾。比如,在基金持有时间的宣传上,媒体的报道不能令人信服:基金经理避而不谈资金流动性风险,一味地怂恿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而基金公司自身短线持有成常态。此外,一些报道中,对经济与投资方面利空和利多消息随意放大,刻意渲染,在利空消息时人为制造恐惧,在利好消息时助长狂热情绪,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使投资者间接产生损失。这些都反映出媒体财经报道缺乏良好的舆论导向性。

(四)金融安全意识淡薄。

自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财经报道成为敏感的热门话题,其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较强大的引导力,如报道不当,就可能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可能扰乱金融秩序。如2013年6月,社会上流传因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不能兑现的“钱荒”消息,随即各媒体都开始争相传播这些尚未经证实的消息,有的甚至用“‘钱荒’或引发我国金融危机”等严重失实的标题报道,这些报道在周末假期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及时回应的情况下快速传播,造成周一股市开盘大跌,当周股市在媒体对该事件的不断炒作下更形成崩盘式下跌。社会上也因担心金融危机而人心惶惶。而后金融监管部门证实,所谓“钱荒”是国家央行主动调整有关货币管理政策的一次正常现象,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金融危机。金融作为国家经济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领域,在发生问题的特殊时期,媒体的报道是否得当, 直接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相关。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我国一些新闻媒体的金融意识很淡薄。

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境外利益集团等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流入境内,越来越多的深入到我国经济,并带来一系列的复杂影响。这些利益集团通过设立机构,以所谓的资深专家,在我国从事各类财经活动,在提高其知名度后,使这些人拥有一定的舆论话语权,以期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而实际上,这些都或多或少渗透着国外金融与智囊机构的决策诱导。而对这些幕后现象,我国一些媒体缺乏足够警惕,忽视了报道中对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防范意识,不仅没有针对跨境利益集团发出警示,引导我国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相反地对境外机构亦步亦趋,对境外机构、媒体的观点随意引用、奉为圭臬,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代言人。2008年8月美国摩根大通就曾策划“唱多阴谋”让媒体上当。19日,其发表的市场分析报告称“中国政府正在考虑2000-4000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第二天,股市大涨,但21日又急速下跌。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起外资投行唱多的阴谋,因为报告之前摩根大通已经持续两周抄底,唱多是为了方便其出货。而在这中间,媒体无疑被牵着鼻子利用了。

维护金融安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头等大事。媒体报道,必须要从宏观大局来把握实质,而不能就市论市,更不能随意未经证实的市场传闻,要在维护市场稳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五)风险教育意识低。

作为媒体,在引导投资者形成并增强风险管理的主体意识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不少媒体却为迎合读者心理,在报道中大量刊登漠视风险的鼓动性文章,使风险预防教育名不副实。

2007年的股市大牛市中,伴随着股指高歌猛进,一些媒体高呼“上证指数万点不是梦”,使投资者陷于“死了也不卖”的狂热中。之后,2008年,股市熊态毕现,媒体上依然充斥着各种非理性的声音,不正视熊市的来临,及至跌破2500点,媒体言论才趋理性,再也没有人将脆弱的市场看成是牛市或牛市的中期调整。而此时,大多数的投资者尝到了深套的痛苦。一些媒体忽视风险教育,让不少参考媒体信息决策的投资者深受其害。

(六)社会责任缺失。

财经证券报道关系到社会各种经济利益的变动,与大众的理财和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涉及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因此媒体有责任在报道中做到准确、客观、公正,注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目前,财经证券报道中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很普遍,主要表现在:只重视牛市时人们对报道的高关注度,却忽视熊市人气涣散时报道所起的稳定信心作用;重视对热点的报道,而忽视炒作热点新闻的负面效应;重视对市场走势的所谓专业预测评判,而忽视提供具体的市场数据供读者阅读分析;重视宣传市场产品的高收益,而忽视强调产品具有的风险等等。

此外,为了赢得更多读者,一些媒体刻意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在市场走向的分析中扮演“追涨杀跌”的角色,这是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表现。2013年春节后上涨了好几年的黄金开始下跌,喜好把黄金当作“硬通货”的国人纷纷抢购黄金,为迎合这一心态,媒体分析文章几乎众口一词,认定“抄底黄金”的最佳时机来临,什么“国际黄金市场迎来中国大妈,黄金价格将反弹”的鼓吹性报道,市场上黄金销售火爆,人们以为价格触底,纷纷大幅买入。谁知到了6月份,价格又下跌了近20%,此时更是有了“黄金价格下半年将反转”的媒体预测。不少购金者是为了抵御通胀保值投资,却因不理性的媒体报道,在羊群效应下遭受损失。媒体的这种看似贴近受众,为读者服务的报道带给投资者的是累累伤痕。

(七)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大众投资市场尚不完善,信息制度正在不断地建立健全。财经证券报道中的失当报道和虚假新闻等现象,应该引起新闻宣传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财经证券报道因专业性较强和受众面相对狭小,有关部门未从根本上重视其舆论导向,缺乏对报道舆论导向的监管机制。但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投资理财的巨大需求的现实面前,作为新闻媒体,对财经证券报道的把关管理应该更加严格些。在该类报道受众日益增长的形势下,主管部门与新闻单位更要加强监管,防止财经证券信息鱼龙混杂,以免虚假失实报道使投资者受损。

二、媒体财经证券报道如何避免失当

(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报道。

媒体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好目标受众。根据读者的特征, 以形成稳定的报道主题、观察角度和语言表述风格。明确自己的核心读者后,媒体可以从读者切身利益的角度进行报道,以尽量满足读者需求。如《长江商报》一周股评专栏《熊眼看牛市》,作者是一位资深投资人,他所撰写的股评专栏以口语化的调侃文字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对复杂的股票市场现实状况加以分析、解读,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受到读者喜爱,也使《长江商报》在热衷投资的读者群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财经证券报道从文字的角度来看, 要力求用简洁直白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金融问题,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枯燥乏味的经济活动。报道要力求在准确、鲜明、具体、简练、通俗的基础上增强生动性和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报道要用数据说话,少做预测。

一些报道热衷于对市场的走势加以预测分析,什么抄底、建仓与减仓时机,甚至什么“又到砸锅卖铁买股票时”等鼓吹煽动性的标题报道……媒体为投资者支招,摆出一副包赚不赔的姿态,扮演“投资保姆”的角色,而且不厌其烦,连篇累牍地报道。在风云幻变的证券市场里没有真正的常胜者,变化莫测的行情,谁也不能保证预测准确。所谓股评专家的分析判读也许有道理,但市场走势大多不是按人们想象的方向运行,如果按照媒体股评思路去操作,搞不好会赔大钱。所以,财经证券报道应调整好内容结构,多客观准确的数据性信息,对于市场预测和专家建议等要少发,通过数据为投资者提供帮助,使他们根据数据信息来分析、判断市场,以为投资者理性把握市场走向创造条件。

(三)报道要务实,理性报道。

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体制机制以及市场结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作为媒体,应该及时关注市场中的调整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为推进市场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健全市场机制,稳定市场发展,在提供丰富及时的信息同时,积极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作为有着广大受众的新闻媒体,不能因市场波动,为了迎合投资者,对国家政策妄加评论,对监管措施乱发抱怨,给市场管理层施加压力,使媒体沦为投资者不健康情绪的宣泄地,从而丧失媒体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财经证券报道中一定要讲求务实,对于市场不良现象及对监管层的不满情绪要通过理性诉求的文字予以表达,以维护稳定,推动市场发展。

(四)报道要多些平衡,少些偏激。

讲求平衡,是新闻报道的一大原则,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技巧。而关系投资者切身利益的财经证券报道更要讲求平衡,避免片面和偏激。

报道中首先要注意观点的平衡。如当股市运行中唱多与唱空的每个阶段,无论是对市场即时的短期预测,还是对中长期市场趋势的分析,媒体都应当提供不同的观点,而不应只提供一种观点或强化某种观点。而在对市场产品的推介报道中则要注意内容的平衡。如对市场销售发行新的投资品种时,媒体宣传报道时应对该产品作全面分析。注意不要夸大收益预期,提供客观信息同时对该产品的设计缺陷和市场风险做出表述。此外,对于报道中除了热点资讯,还要关注被投资者忽略的其他信息、产品、题材,通过报道题材的平衡,以防投资热点过热,聚集投资风险。

三、结语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品牌竞争;《财经》杂志;定位;内容;活动营销;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按照“二八原则”和“三一定律”,媒体的品牌如果不够强势,不争得前排席位就难以获得好的收益。财经类媒体面对的多是相对“主流”的,掌握一定话语权的人群,加上财经类媒体整体性的"忧国忧民"使得它们已经越来越主流化。“某些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综合新闻类媒体,成为主流社会最信赖和欣赏的话语平台”。[1]因此,财经类媒体更个需要强势的品牌。

根据美国营销协会的定义,所谓品牌,是指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简单说一个品牌就是在某些方式下能将它和用于满足相同需求的其他产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的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2]那么在现在的财经类媒体竞争中,又该如何使用品牌竞争策略呢?

《财经》杂志创办于1998年4月份,最初为《证券市场周刊》的月末版,其发行量由最初的4000份发展到现在的超过10万余份,广告收入也一直处于国内财经类媒体前列,它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国财经类媒体的大哥,更是被外媒称作中国最好的媒体,其主编胡舒立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财经》杂志的成功就源于其对品牌战略的重视和有力的执行。

一、成功的品牌定位

品牌战略的第一步是要弄清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品牌,也就是塑造品牌定位。如何将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其他的媒体是媒体立足市场的第一要素。

我们都知道媒体的生存靠的是“二次销售”,第一次销售指把信息产品出售给受众,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是指把由于第一次销售的实现而获得的受众“眼球”资源出售给广告商以获得广告收入。而第二次销售才是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内容背后的“眼球”才是最重要的。随着广告行业自身的发展,广告效果研究的深入,精准营销等理论的推广, 当今媒体呈现出细分化的态势。定位的重要性勿庸置疑。菲利普科特勒将定位定义为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的行动。而对于媒体而言,就是明确自己的产品(报纸,杂志,节目或者网站)的核心受众。如果一份媒体没有清晰的受众定位和市场定位,就无法吸引到更多的广告,经营便会陷入困境。《财经》杂志创办之初便是对市场进行了认真分析之后才决定做财经类媒体。《财经》杂志副总编王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综合考虑起来,做经济报道是最可行的。”[3]正是对媒介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才使得《财经》杂志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市场的主脉,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成长。而对于受众定位,则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财经知识基础的商界精英,政要和学者,不单纯是所谓的白领。“我们希望吸引到这样的读者:DECISl0N MAKER(决策者) ”[4]。创刊近10年来,《财经》杂志一直以影响这些DECISl0N MAKER为目标,从未偏移。据有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财经周报的广告增长了218.7%,财经杂志增长了174.8%,远远高于媒体广告的平均增长率。广告市场对财经类媒体看好的根本原因就是财经媒体所面向的企业家,经理人等高端人群,这些群体虽然相对较窄,但是针对性强,受众质量高,消费能力极强。而随着中国财经类媒体竞争的愈演愈烈,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从泛经济类向下可以细分出管理类、营销类、金融类、证券类、理财类、行业类等等,其中管理类现在又向下细分出企业家类、经理人类、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工程管理、生产管理等等。虽然做成《财经》杂志那样成功的政经类财经媒体难度相当大,但是我们可以细化,做减法。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媒体在这么操作,也不乏成功者。

二、强有力的内容支撑

良好的品牌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为支撑,质量是品牌的生存之本。市场定位明确了,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产品,消费者不买你的账,定位再明确,都只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昙花一现,黯然退市。对于媒体而言,就是要有好的报道,通过内容承载品牌,强化品牌。没有一个专业的、获得市场认可的财经内容,任何品牌都没有基础。《财经》杂志的成功,与其扎实的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密切相关的。从创刊的《琼民源》到《基金黑幕》,从《庄家吕梁》到《银广厦陷阱》,《蓝田神话》,《谁的鲁能》等等。《财经》杂志正是靠着这些重磅炸弹成为读者心目中的权威品牌。《财经》杂志内容制作一直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原则。这个原则由时任职《财经》联合主编杨大明先生提出。多年来,《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5]独立。《财经》杂志从创刊开始,就实行采编与发行的分离,是国内媒体较早实行该制度的媒体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一直坚持这个原则。对于独立性,主编胡舒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记者和警察、法官、医生一样都会面对压力。但是,新闻工作是社会良心的守护者,是小心社会撞上冰山的望者,没有什么借口不去做得好一点,更不能以压力为借口放弃原则。”[6]在国内媒体"红包"现象已经成为潜规则的今天,《财经》杂志一直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这样的具体化要求很好的保证了它的独立性。独家。《财经》杂志一直追求报道的独家性,重大报道力所能及的独家策划,独家报道。以独家报道拉开与其他媒体的距离,提高自己的地位。独到。《财经》杂志的稿件多为述评,是新闻报道与深度分析的紧密结合。同学界、业界顶尖级人物合作,力求报道的深度。正是在“独立独家独到”原则的指导下,从选题,封面设计,到图片运用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重磅报道,树立了影响力和公信力,很好的强化了自己的品牌。目前许多财经类媒体的不愠不火正是由于没有有影响力的报道出现。当然仅靠几个大的有影响力的报道也是不行的。品质贵在坚持,《财经》杂志的报道始终如一的坚持高品质,这才是其他财经媒体需要学习的。

三、活动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第三次销售”理论应运而生。媒体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一个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而是借助各自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活动营销。活动营销对媒体短时间内聚合受众注意力,提升品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获得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经类媒体在活动营销方面具有着许多优势。首先就是资源优势,财经类媒体掌握着财经资源,与财经业界,学界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可以利用自身的媒体平台做宣传。同时财经类媒体从业者自身由于长期接触经济领域,对经济理论,营销理论,品牌理论的掌握本身就较强,使得操作起来更为娴熟。当然,活动营销必须基于媒体自身的品牌特性,一个做房地产的媒体就不适合去做选美的活动。媒体活动营销本身就是对媒体自身品牌的运用,以期强化该品牌,甚至创造出一些新的子品牌。《财经》杂志就根据自身的高端定位推出《财经》年会活动,每年邀请业界学界名流参加,进行高端讨论,并整理会议内容出版《财经》年刊。多年来,《财经》年会已经成为年底财经界的一件大事,各大媒体都纷纷报道,转载,极好的推广了《财经》杂志的品牌。同时《财经》年会,年刊也成为了《财经》杂志的优秀子品牌,强有力地支撑着《财经》杂志的总品牌。品牌代表了市场,代表了认可,也就是选择。所以成功的活动营销必须追求品牌,追求品牌持久的延续,不能目光短浅地受短期利益驱使。创办于1999年的《财经》杂志奖学金项目至今已经延续了9年,已经成为中国媒体奖学金的最高荣誉。而在2008奥运来临之际,《财经》杂志同《体育画报》强强联手,推出奥运特刊,更是充分利用了搭车效应,实现双赢,很好地推广了自己的品牌。当然,成功的活动营销同样基于优秀的活动内容,《财经》杂志正是凭借自己一贯坚持的全明星阵容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活动内容而使得它的各个活动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的。目前我国的部分财经类媒体虽然认识到活动营销的优势,但是多半没能基于自身媒体品牌特性而细化操作,从而不能起到较好的品牌推广强化作用。

四、网络版拓展覆盖强化品牌

在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集体抢滩中国,纷纷设立中文网站,其中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等世界级的媒体。而其中尤以财经类媒体为多。虽然,这些境外媒体的中文网站登陆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国内众多人士的关注。很显然,通过开设网站这个渠道,利用网络来传递信息,不像报纸,杂志之类的传统媒体,不受篇幅,字数等限制,能够更为迅捷的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这对于媒体品牌的推广是极具作用的。《财经》杂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了《财经》网(省略)。《财经》网设有每日头条,每日要闻,综合报道,即时要闻等栏目,以对新近发生的财经界的新闻进行最快的报道,解决了《财经》杂志作为双周刊的时效性较差的缺陷。用特别报道的方式对重大的有延续性的财经事件进行系列组合报道。如“上海社保案司法篇”, “医改再启程”等。而在重大活动期间,财经网还会推出“日报”栏目,比如“日报夏季达沃斯论坛”, “中共十七大专题报道”等。《财经》网是明确每日更新的,每天会以“财经杂志网络版”的名义进行报道。在杂志出版时,也会根据网络阅读特性对杂志文章进行改写、缩写,作为网络版报道刊发。

在各大外媒纷纷设立中文网站的同时,《财经》网推出了英文版,同样每天更新,及时的向在华外籍人士,甚至是在国外的外国人报道中国以及全球的重大财经新闻。使得《财经》网成为国内财经媒体对外籍人士影响力的王者,对品牌的推广,宣传作用无庸置疑。

要注意的是,《财经》网并不是简单的将《财经》杂志内容原封不动的搬到网上,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同样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原则,一点没有因为是网络就不重视内容。《财经》网以“互动延展即时”为口号,以杂志的要求办网络。在最新的一次改版之后,《财经》网还推出了视频板块,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属性吸引更多的眼球,增加用户粘性。从《财经》网上线以来,排名一路上升。据悉, 《财经》网已经超越FT中文网站排名,步入国内财经类媒体网站的前列。

《财经》网用这种方式实现了杂志日报化,有力地扩大了《财经》杂志的覆盖,更大范围内,更为快捷的接触到受众,从而拓展了《财经》杂志的品牌影响力。

结语

《财经》杂志正是通过成功准确的定位,高质量的内容支撑,利用各类合作,活动营销,加上网络的辅佐来树立,推广自己的品牌的。“媒体应该有持续的公关活动,每年应该有一定的预算,并由专人负责。”[7]《财经》杂志从创刊开始便设有专门负责品牌运作的部门,来策划推广《财经》杂志的品牌。而品牌也反过来帮助《财经》杂志成长为中国最好的财经类媒体。

当然财经类媒体还可以推出财经咨讯服务,咨询服务等等。这些外国的财经媒体一直在做。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手机与无线增值业务同样可以进入财经类媒体的视野, 财经媒体把握住内容的优势,与拥有技术和网络的电信服务商携手自然是相得益彰,不但不会削弱传统媒体的优势,反而拓展了新的赢利模式和增长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服务会在无形中增加媒体自身的品牌资产,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当然这一切都得基于做好内容的基础之上。

从全球的经验看,财经类媒体向来是以经济的强国为轴心的呈现“本土化”的趋向。未来50年至100年中国将会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轴心。因此我国的财经类媒体的竞争将日益更加激烈。诚如《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所言,媒体的成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确实建立了权威性,形成了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二是经营,就是建立了品牌,就有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8]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良好健全的品牌竞争战略无疑成为成功的关键。

注释:

[1] 陈笑:《财经媒体投资:冷静中的一丝嘈》;

[2]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2版,第30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张志安:《我们在“以我为主”地做杂志 ――访《财经》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烁》,《传媒观察》,2005,06;

[4] 张志安:《我们在“以我为主”地做杂志 ――访《财经》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烁》,《传媒观察》,2005,06;

[5] 《财经》杂志网站;

[6] 《胡舒立访谈:财经报刊的发展逻辑》,《传媒观察》,2005,07;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6篇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日益受到教育界关注,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学习资源,其信息覆盖面大、效益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现代中级财务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形成基于多媒体的教学环境,极大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中级财务会计学习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也正由于上述特点,如何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成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我国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教学建设现状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稿)》,为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的建设、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原则、技术规范、方法等。在实践方面,许多高校都积极开发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网络课程,一些职业院校也正在开发大量的多媒体网络课程;我国的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课程不仅可以通过网页给学生提供教学材料和有关资料,以及与其他有关的教育网连接,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和网上测试进行异步双向交流,正在向网上交谈室、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或同步双向视频交流方向发展。在教育实践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资源由原来以文字、音像教材为主,跃升为计算机多媒体环境下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了一批适应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需要、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文字、音像、CAI课件、IP课件,更包括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网上学习资源的建设,尤其是在线动态教学资源的建设。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和流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表现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学习系统,具有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老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等许多优势。我们对已开展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多媒体教育的一些高校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比较有名的会计教育培训网校进行了网上调研,发现这些院校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多媒体教学建设上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未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在:①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落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多媒体时代的要求,教师没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不适应多媒体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②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源质量尚需提高。调研了很多院校及会计教育网校,发现大部分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都是文本教学材料或教师讲稿的简单呈现,比较尖锐的说法是“课堂搬家”、“大人头”。资源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硬件设备与开发人员技术更新缓慢、资源开发周期长等许多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

2、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教学评价尚需完善。在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教学评价上,评价的形式多采用作业、统一命题的考试形式,缺乏基于案例和问题解决型的练习,评定重成绩而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等因素。学生学习进步评定不及时,远程教学双向交流的优势未能发挥出来。

3、没有充分体现学习者能力的培养。虽然多媒体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自主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资源中不能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交流。多媒体教学资源着重于学生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再组织,并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网上只有课程的讲稿和试题库,没有给学习者设置模拟真实的案例学习情境,缺少一些让学习者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无法让学习者进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讨论、问题解决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时,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或去讨论组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充分体现学习者能力的培养。

4、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技能不足。自主学习是多媒体教育的一大特色,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活动的时空分离。

目前,多媒体课程在自主性学习方面只是体现学生自己学习这一点,并没有为他们提供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活动,学生不知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综合性、理论性的学科,对于原来对该领域不甚了解或是会计基础不是很好的学习者来说,本身就存在相当的难度。许多网上学习的学生都反映:他们不喜欢对着屏幕阅读教材,不知道如何进行同步交流,而且还经常“跑题”,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7篇

不明”的原因,而出现了主创人员集体出走的情况。主创人员集体出走在媒体界并不罕见,罕见的是这一次终于轮到了《财经》。

在很多媒体人的眼中,《财经》代表了一种独特信仰。这种信仰的本质是始终坚持理想而不脱离实际、坚持严肃而不允许媚俗的办刊思路。这两句话说起来再平常不过,我们每个人也都能提出十句八句,还可以再坚持上一段时间。然而十年如一日地做到,是很难很难的。

媒体毕竟不是真正的商业机构。一家商业机构只要保持不违法的最低限度,就可以毫不羞愧地大发其财。但作为媒体,还必须承担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一个媒体的价值,不在于收入一定多少个季度连续翻番,不在于办公地点在CBD还是在地下室,而在于它是否令人尊敬。财报问题、地下室问题,就如同钱钟书拒绝读者见面的理由:鸡蛋好吃就行了,为什么非要见母鸡呢?

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好媒体”的标准就是两个,一是有用,一是好看。而无论是有用还是好看,表现出来就是有没有人看。即使某些人营销技巧高超,将极差的内容卖出了一个好价钱,也算不上是个好媒体。冒充只能一时,不能长久。

其实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而言,《财经》不太好看,甚至很多文章根本读不懂; 有些主题距离人们很遥远,也谈不上什么实用价值。但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些文章、主题不是无病,绝对值得讨论,并且要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讨论。所以说,如果你用《知音》的标准看《财经》,那它早该关门了; 假如《财经》的读者天天看《知音》,要么读者有病,要么两个杂志都有病。

《财经》说到底是一份“小众媒体”。它的作者,它的读者,从量上看都是绝对的小众。但从影响力上讲,这一人群又是最有能量的:要么属于政策决策者,要么是学术精英层。在那些有限的、看得懂的文章中,我们能够发现这些话题提得好、议得对、讨论者身份也足够匹配、值得信任,而且我们还把这份信赖扩展到了《财经》的整体上。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经媒体;乱象;“清朗”行动;传播秩序

2021年8月27日,国家网信办开启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成为市场的讨论热点。此次行动重点整治四类网络信息传播主体——财经类自媒体、各大公众平台、商务网站财经模块和各大财经信息平台,涵盖互联网金融信息及财经资讯传播的主要渠道,剑指网络平台信息传播乱象。自“清朗”行动开展以来,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积极响应,先后整改了多个自媒体账号,其中不乏百万人追捧的财经自媒体意见领袖。这些“翻车”事件的背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包括严惩财经媒体乱象在内的,针对媒介不当经营活动在资本市场违法行为的严打“风暴”。

1财经媒体发展现状

财经媒体,是指以经济政策、行业产业、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为主要内容的传播载体,是媒体阵容中的重要部分[1]。进入21世纪之后,面临互联网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传统财经媒体逐渐式微。十以来,财经媒体在党中央号召和引导之下,开始积极探索融合转型发展之路。

1.1传统财经媒体:审时度势,多方位布局全媒体矩阵

以2001年《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诞生为标志,在此之前,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和成长都属于一种制度内的“含蓄”转变,其本质依然是传统媒体对社会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小幅度反应和调整。20世纪80—90年代的大部分主流财经媒体,如《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以专业、传统、权威的泛财经报纸为市场定位,以能够反映宏观市场信息的政府经济政策为主要传播内容,但因互动性较弱、实用性不强,与受众之间的连接不紧密。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传统财经媒体生态圈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由于报纸、广播所刊载的信息到达大众的能力有限,传统财经媒体不得不顺应时势,加速自身转型升级,形成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代表的高度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新财经媒体。此外,行业竞争的骤然加剧,导致传统财经媒体纷纷顺势而上,开启全方位布局全媒体矩阵的自我革新。例如,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的《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不断经营实践中,打造出自己的“媒体集团”——除旗舰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外,还囊括了21官方网站、21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21微博、微信、抖音官方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凸显空前强大的传播力量。

1.2财经自媒体:应运而生,个人IP强势冲击传统媒体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加快了从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的迭代升级。以交互性和自主性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迅速成为新的传播范式。在弱化网上信息传播主体话语权、模糊传播者与受众界限、丰富信息传播渠道与内容的同时,自媒体还为财经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打造财经自媒体,以碎片化、丰富化、个性化的新媒体交流语言传播财经信息,搭建不确定用户与传播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桥梁,加强二者之间的情感链接和信息传达效果[2]。例如,某知名财经意见领袖,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仅成立一年之后,就坐拥百万粉丝,成为头部财经自媒体。这一财经意见领袖的火爆出圈,个人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IP)的强势出现,不仅说明了财经信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更从某种程度上成为自媒体传播影响力的象征。

2财经媒体存在的问题与乱象

财经信息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解释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规律。然而,由于大部分媒介具有特定倾向性,李普曼曾提到的“拟态环境”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渠道无处不在的当下,不仅成为生动的现实,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大众传播的出现改变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高度依赖媒介信息作出反馈和行动,必将滋生现实问题。具体而言,在此次“清朗”行动中,财经媒体所暴露出的尖锐问题亟待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和规制。

2.1与财经公关合谋敲诈,媒体权力异化

2014年震惊社会的“21世纪网涉特大新闻敲诈”案件,不仅触发社会各界对媒体权力异化的思考,也从侧面反映了财经媒体、财经公关与企业三者之间微妙的关系。财经媒体本应在企业上市前给予其高度的关注和跟踪报道,发挥好监督作用,约束企业违规行为,然而部分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趁企业上市的关键节点对其进行大量的负面报道。由于多数企业缺乏应对媒体的经验,极易在骤增的媒体采访和报道中惊慌失措,进而产生舆情危机。因此,应对媒体的四面夹击,逐步成为财经公关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此时,财经媒体与财经公关是一种相对单纯的“监督—应对”关系。部分涉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IPO)领域的财经媒体为了流量、关注度和利益,胡评妄议、歪曲事实,甚至铤而走险,通过敲诈勒索,与财经公关合谋从企业中获取利益。例如,2019年某传媒公司高管利用旗下的多个财经自媒体公众号,通过威胁恐吓向企业施加舆论压力,并伙同其他自媒体以“合作费”“赞助费”等名义多次向企业索取钱财。在此类犯罪案例中,财经公关成为媒体对IPO企业进行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的媒介,二者之间构成了合谋犯罪的关系。某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即便是企业出于自身需要用金钱来摆脱负面报道,但国内的财经公关行业也不是完全无辜的。假如国内的财经媒体和财经公关继续联合起来,以更隐蔽的手段敲诈企业,那么最终损害的将绝不仅是相关企业的财产,而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秩序和金融安全。

2.2财经“黑嘴”频现,弱化媒体公信力

技术和资本的支持带来媒体形式与内容的“百花齐放”,但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加之利益的驱使,财经自媒体的野蛮生长无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此次“清朗”行动整治的主体,毫无疑问自媒体首当其冲。2020年11月,财经博主“凯恩斯”团队因违法经营证券业务被处以52万元的罚款;2021年8月,自媒体金融意见领袖黄生被警方正式批捕,因其打造的P2P平台“喜投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达数亿元。在已被关停的微信公众号“黄生看金融”中,曾频繁出现“末日”“惊天”“紧急”“全球沦陷”等危言耸听的文章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类财经意见领袖,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虚假传播,欺骗投资者交会员费后实施非法集资、非法荐股等活动,从而误导受众,操纵股票市场从中牟利。影响股市秩序的“财经黑嘴”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2.3资本逐利之下,丧失中立性原则

媒体本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其监督作用,但如今媒体的商业性质却使其走向追名逐利的歪路,导致媒体自律的丧失和责任的退化。例如,近年来在企业IPO期间,有些财经媒体有一套相当雷同的报道策略:在发行人上市前后,对其进行非常集中的报道,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挖掘其负面信息。他们的目标并不在于揭露违法,而只是为竭力达成合作所进行的利益“要挟”。财经媒体和其他媒体一样,都是新闻事件发生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具备社会监督职能。互联网时代,每一个账号在网络空间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当容易造成负面社会舆论的声音存在的时候,媒体应该站出来,发出正义之声。例如,2010年,《每日经济新闻》跟踪报道“胜景山河”IPO造假案,记者通过全国多地走访调查揭露其造假事实,最终“胜景山河”在上市挂牌的前一天被监管层紧急叫停。

3财经媒体净化路径新思索

财经信息的传播意义非凡,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投资者个人的投资决策。财经媒体作为财经信息传播平台,应当考虑公众利益,提供准确、专业的经济信息。

3.1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措施,破除“二八”法则

在财经媒体的内容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八”分化现象。能够写出独立观点、创作优质财经内容的媒体数量在行业内只占20%,如上述的《每日经济新闻》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其在长期的报道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稳定的受众,确立了稳固的行业地位。部分媒体则是通过转载甚至抄袭这20%头部财经媒体的内容得以生存发展[3]。大部分被国家网信办整治的财经类自媒体,传播内容基本都是东拼西凑或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肆意转载。抛开个人独立经营的自媒体而言,优质顶尖的财经媒体以其专业性、大平台等优势能够招揽更多的人才。但近年来,财经媒体行业人才也在不断流失。部分有过财经媒体经验的人才,以其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把控和了解,以及长期在媒体圈子工作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往往倾向于往工资待遇更好的岗位转型,其中不乏进入央企、国企、党政机关和上市公司的。因此,就财经媒体发展策略而言,急需引进优秀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即便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出现对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必须清醒意识到二者之间的最终话语权只能把握在人才的手中。

3.2优化管理运营水平,净化财经信息传播空间

2021年10月8日,“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再一次出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这体现了国家对新闻信息传播主体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在持续媒介化的社会中,财经媒体理应以更加规范、谨慎的姿态开展新闻业务,着力提升运营水平,助力净化公共空间。3.2.1明确自身定位,恪守行业准则财经媒体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系密切,经营业务不免存在相交之处,因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然而,无论在资本市场上参与程度有多高,与各类利益主体之间的来往有多频繁,财经媒体作为信息提供者都要做到独善其身,在财经信息传播这条赛道上发挥出最大作用,明确作为监督者的定位,划清自身与财经公关、企业之间的界限[4]。同时,无论是已成规模的传统财经媒体,还是仍在摸索前进的财经自媒体,都应该在日常的经营和运作中把新闻传播相关规定作为准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底线思维,良性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把优质的传播内容和精准的服务结合起来,筑牢财经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和传播公信力。3.2.2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合力营造清朗氛围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在网络空间日益凸显,也成为国家和社会层面的重要议题。2018年,各大主流财经媒体联合发起设立了“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进一步推动财经新闻版权市场的规范化。然而,由于获取信息方便快捷、监管难度大等原因,互联网平台上频频发生侵犯版权、著作权的事件。自媒体之间为了争夺流量和商业资源,肆意模仿、抄袭、侵权引起的冲突不断。在此次“清朗”行动中,就有不少经常违规转载、抄袭他人新闻作品的财经自媒体被惩治。加强版权意识,不仅需要政策法规的外部约束,更需要广大自媒体从业者从根本上意识到侵权行为的严重性,不沉溺于一时虚幻的“涨粉”,需要整个行业合力抵制违规转载行为,共同维护财经新闻作品的知识产权。3.2.3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做好资本市场舆论引导工作知识经济的盛行催生了付费阅读运营模式,同时为自媒体开发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微信陆续开放了公众号用户打赏、优质内容付费阅读等功能,不少财经自媒体纷纷涌入这片蓝海,以各种方式诱导用户进行内容付费,甚至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滥用新闻素材造谣、传谣,创作极端标题、用词危言耸听,极大破坏了传播秩序和传播生态。因此,建立长效的新闻媒体生产内容监管模式是尤其重要的。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博弈中,财经自媒体不但要秉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在披露资本市场重大事件和动态时,还应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为投资者把握二级市场动态、进行分析和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从国家层面为金融领域和财经信息传播领域的和谐有序发展作出贡献[5]。

4结语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全民知识文化水平与媒介素养的提高,大众投资理财诉求与日俱增,关注资本市场的动向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但在金融投资圈的专业门槛前,大部分人都需要依靠专业的财经媒体和业内人士来进行行业政策分析解读和投资指导。专项整治财经媒体乱象活动的开启,不但有利于约束国内金融市场行业乱象,更是对财经媒体影响力的一种官方认证和保护。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将在某种程度上颠覆各行各业的原始形态,但媒体的公权力属性仍然要求其在混沌中保持清醒,以带给社会坚定的力量和希望。新时代的财经媒体,应该肩负起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坚守舆论阵地和新闻道德理想,在利益和效益中寻求平衡。同时,着力推动投资理财大众化,实现资本良性互动,为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信息传播领域的有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东明,邹高翔,汤凯锋.“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财经媒体深融发展前瞻[J].新闻战线,2021(11):43-46.

[2]全嘉琪.融媒体时代财经自媒体的发展与探索[J].青年记者,2017(23):106-107.

[3]李双.财经科技类自媒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9(3):38-39.

[4]杨张光.财经新媒体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13):1-5.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经报道;人才培养;跨学院;毕业设计

随着我国各类媒体中的财经报道分量不断加大,且日益受到重视,财经传媒人才如今位置和身价直线上升。数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就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光内,财经消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息界越来越主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良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1]传统的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讲究“行知”,高度注重在职培训。例如2011年雄居世界经济日报发行量排名第一位的《日本经济新闻》(300万份),其培养财经记者长期依靠岗位锻炼和在职培训:应届毕业生进入报社后,除接受岗前新技能培训,半年后还要接受社内进修,第三年和第十年分别还有进修。但是,有着丰富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周乃蔆博士在一次访谈中则指出:“现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新闻运作的节奏加快,国内外皆然。编辑部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木匠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新进记者,都想拿来就用,所以学校就负担起培养财经记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既拥有了广阔的空间,更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

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培养体育等专业性传媒人才相比,国内开展财经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起步颇晚,有资料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从1998年开始创办财经新闻本科专业,在国内仍属于领先学校。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当前国内主要立足于财经类高校创办财经新闻或类似专业,但该专业大多举办在新闻学院(或称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内,对于财经知识的培训仍然显得不足,这其实是国内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通病: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大多是请业界资深记者编辑入学讲授,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2]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教学上注重财经与新闻传播的结合,如中山大学招收金融专业硕士生时,其财经新闻方向的硕士生便是由主攻经济研究的岭南学院负责,传播与设计学院介入合作培养,这种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同时吸收、掌握财经与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今后实践工作的开展。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依托学校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3]

对于财经传媒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笔者很赞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的观点:写好财经新闻第一是要勤恳,必须对基础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懂得,要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形,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形有比较深刻的懂得,在此基础上,应当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采访;第二要有沟通能力;第三要对新闻写作规律纯熟应用。[4]为促使学生尽快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高校应当整合不同院系的教学力量,切实开展跨学院模式下的跨学科培养,并且与从事财经传播的各类媒体进行合作,使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方向的学生走出校门时,就能兼备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财经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等,进入各类财经传媒后可以快速上手,争取在短时期内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

一、原则:专业理念与专业知识的复合

财经传媒人才应当是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对于财经传媒人才需要拥有的首要能力,不同人士的观点则不尽相同,核心的争议在于,是把传媒人的道义和责任放在首位,还是把专业知识看得更重要。

第一种看法:在当今的财经领域,充斥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管理者贱卖或侵吞国有资产、IPO骗局、银行理财产品蒙人、保险公司给投保人设陷阱、基金经理暗搞“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高管千万年薪、员工却衣食不周等诸多不公平现象。当我们的财经记者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揭露它们的冲动和使命感——哪怕报社不给评好稿、哪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是要自己贴钱也要报道。这种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就是正义感。[5]持这种观点的人,无疑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素质放在第一位。按照他们的说法,财经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跑财经的记者,他们第一位的任务是遵循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职业准则。

另一种看法:财经消息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专业性,正是由于这样的“高门槛”,使得很多记者难以胜任。财经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或范畴的认识。对于经济类基础知识,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积聚是基础的方式,除此别无捷径。在目前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形下,选准自己的报道范畴进行专业“深耕”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曾给过答案:“参照自己的特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机遇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产生的财经事件,在报道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6]的确如此,如今人们认可的财经报道,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政、金融、证券、基金等狭义概念,而是一种相对广义的“经济新闻”,它包括政经、产经、财经、公司企业、经济评论等诸多板块,与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个人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些人士眼里,合格的财经记者首先得把财经专业知识弄懂、吃透。实际上,这个观点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邵飘萍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提出:“理想的新闻记者,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当有一二专门,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则庶几乎可与世界名记者相伯仲矣。”[7]

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财经知识都是财经传媒人才不可或缺的,无所谓孰重孰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新闻传播系濑川至朗教授介绍该校新闻研究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新闻媒体从业者:第一,具备专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综合能力强,适应多媒体、全媒体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例如法律记者,必须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亚洲特点,即重点培养了解亚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亚洲人。[8]在高度专业化的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显然更加复杂,他们通常需要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复合素质与技能、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据《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财经大报的高层介绍,打造一个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培养一个政治记者需要三年,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只需一年。[9]

由此可见,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应当基于复合型的学术培养,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正义感等的锻炼和培养,主要依托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而展开,通常需要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过程中教授、灌输,而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在经济、管理等学院学习最为理想。但在以往,我国传统的财经教育和新闻教育在总体上没有体现出这样的合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向他们传授较为丰富的财经专业知识,但很少对他们开展文史功底、新闻嗅觉和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无法有效表达,导致难以把抽象、枯燥的财经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往往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知晓专业理论和知识却写不出好文章;而接受了较好新闻传播训练、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却又受制于对财经知识吃不透、弄不通,写出来的报道和评论平面化、不耐看,更无法在业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力。鉴于这些教学特点,高校应当充分整合经济、管理等财经类学院与文学、新闻传播等学院的教育资源与师资特色,对于学生进行跨学院的培养,使他们在新闻传播专业理念与财经专业知识诸多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夯实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根基。

二、模式:2+2制的跨学院合力培养

笔者以为,要真正促使学生拥有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扎实的财经知识,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奏效,因为在某一固定的学院内接受培训,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我是这个学院的,只有他们能管理我,我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学习。而对于参与合作培养的其他学院的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等,这些学生往往采取应付举措,而这些教师也不免感觉自己是帮忙的、陪衬的,不自觉地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取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要彻底变革旧的培养模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2+2制,将学生置于两个不同的学院(系)内,严格按照所在教学单位的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理论上说,其操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在学习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合格者,先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两年,然后在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两年;也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新闻传播、中文写作等专业或方向,掌握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技能,然后经选拔进入经济类专业学习,补充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考虑到知识的学习应当在前、技能掌握在后,并与实践相衔接,因而第一种模式更现实,也更便于操作。

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难点,都在于学生切实在不同的学院受训,而且严格按照所在学院的教学要求进行培训,尤其是后两年的跨学院学习阶段更应该如此。考虑到这些学生前两年完全没有接受另一新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跟一直学本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例如原来学经济的学生转入新闻传播学专业后,不必跟一直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安排完全相同的课程,在课程的侧重点、进度等方面应适当灵活处理,便于他们顺利进入角色,但总体目标、专业技能的要求则不能降低,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和传媒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品格,必须在后两年的学术训练中认真灌输,使他们准确把握财经传媒人员最重要的品质。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前期所在的学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后两年要进行跨学院的学习,在前两年的教学活动中尽量把他们需要储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传授给他们,为此有必要将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提前,使他们前两年最大限度地掌握必备的财经专业知识,或者是相应的新闻传播技能及思维方法。

三、考核:以实践成果评定毕业成绩

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他们是否合格最终要靠社会实践来检验,高校的培养过程也应充分顾及这一点,尽快让学生与社会实践接轨,最有效的途径是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介绍该校财经新闻本科专业的办学经验时称,自开办之初,他们就强调教学与新闻业界的结合,聘请财经新闻界的资深人士来校授课,并与《中国财经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了联系。实际上,让学生真正进入财经类媒体,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是培养财经传媒人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高校不仅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媒体实践活动,更要从制度层面设计出激励举措,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参加毕业答辩,作为其获取毕业成绩最主要的依据,把他们“推”到媒体实践的第一线。

在校期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财经传媒人才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与体育、娱乐、社会新闻等不同,财经新闻通常不是动态新闻,绝大部分重头财经报道是记者长时间观察、思考后的产物,而当前诸多媒体实行的“三个月定生死制度”(在许多媒体,新员工进入媒体的前三个月为试用期,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完成工作定额,或者其工作成果在部门、媒体内始终落后,通常就得被迫离开)又迫使毕业生快速上手,不允许“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因此毕业生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较强的财经报道技能,避免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

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参加毕业答辩,作为获取毕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成都高校,特别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推行多时,四川大学率先推出这一思路,2010年四川大学新闻系有3名本科毕业生选择用新闻作品代替传统的学位论文,并且全部答辩通过,获准毕业;而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实施的此项改革得到了更多学生的响应,该系2007级10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7人选择毕业设计,而一年后的2008级102名本科毕业生中,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毕业设计。结合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可以要求毕业生将财经深度报道、财经评论等体现个人思考、独立见解的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提交毕业答辩,但对于部分选择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经过申请后也允许他们做毕业论文,即制定出“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考核模式,真正体现重视媒体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媒体工作能力的导向。

参考文献:

[1]郑春峰,刘丽琴.财经报道的宏观视野和中观视角[J].中国记者,2006(11).

[2]牛炳文,王春玲.探析当前新闻学教育专业的矛盾[J].新闻爱好者,2012(6下).

[3]李南.“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J].新闻爱好者,2012(3上).

[4]陈立敏.论财经记者的素质要求[J].新闻爱好者,2008(1).

[5]蒲继东.财经记者应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J].新闻窗,2011(4).

[6]杨大明.在搜狐记者训练营第六期讲座全文[EB/OL].http:///42/53/article214855342.shtml.

[7]邵飘萍,肖东发,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5.

[8]刘海贵,张帆.美日新闻教育及变革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3(3).

[9]祝兴平.财经记者培养的改进策略[J],中国记者,2008(2).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财经媒介

一、引言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海量的信息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对于很多信息我们无法辨别其来源也无法辨别它的准确性,因此我们接收的信息是具有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的。这时媒介的作用也就大大的发挥出来了。媒介是一个基本的称谓,它代指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中介,媒介既可以指代一个人也可以指代一件事物或者一个机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财经媒介指的是一些传递财经消息与新闻的机构或个人。财经信息包括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报价,覆盖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信托、理财、管理等多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消息。当前社会人们的理财和投资方式多种多样,如股票,债券等。在投资过程中获取财经消息显得个外地重要,我们要确保消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信息的滞后和偏差可能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来预期市场的走向,从而获取利益。因此对于财经媒介机构的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应重视的首要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对财经信息报道的特点

(一)财经类信息的准确性

在海量的数据时代下,媒体在传播信息之前,一定要确保信息的来源可靠与信息的真实性。这需要广大的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财经类的新闻大多来自市场调查,数据分析以及专家见解。这类信息都具有科学,具体,准确的特点。因此在调查及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每个数据都是准确无误的,每个细节都是不可省略的,并且整理出的报道一定要经过多番核实。不能只求速度或是为了吸引大众目光引发舆论就做出不实报道。作为新闻工作者切记不能偏听偏信,在没有事实或数据做支撑的前提下,不审清数据来源做出虚假报道。

(二)财经类信息的实时性

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获取着数以万计的信息。很多信息具有 实时性,在事物发生时或发生前有着巨大的作用,用来提醒人们应如何行动,但在事物发生后就毫无作用了。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信息覆盖了各个时间段的内容,通过对大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对未来市场环境的走向和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因此媒体机构要加强对大数据的利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对于大局要有自己的掌控,对于政策的改动和市场的变化要有一定的敏感度。此外,媒体机构一定还要有自己可靠的信息来源,并且要加强报道审核效率。

三、大数据时代财经媒介如何更好的实现管理

(一)财经数据可视化

很长时间以来,传统财经媒体的读者,往往要面对枯燥、冗长和复杂的财经统计数据,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要想通过观察财经数字和经济统计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与判断,并非易事。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枯燥冗长的财经数据可以以一种生动形象又合乎逻辑的方式来呈献给读者,进而使读者更易于领会,数字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

人类的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优于对文本的处理――因此使用图表、图形和设计元素,数据可视化可以帮读者更容易的解释趋势和统计数据。2014年11月,我国新浪财经率先在国内推出“看得见的大数据”,其数据中心首次公开了部分新浪特色数据,并以可视化方式呈现。

(二)财经评论客观化

传统的财经媒介报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财经工作人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存在不确定性,由此导致评论主观性更强,科学性不足。当前财经媒体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财经媒介可以依靠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撰写评论并进行财经报道。以“万宝之争”为例,2016年7月6日,万科股权争夺战白热化之际,Wind资讯360度全方位扫描万科大数据,从毛利率、估值、业绩等方面展示更为清晰完整的万科,从而形成了内容更全面、客观性更强,分析更具有参考价值和权威性的财经数据。

(三)财经推送个性化

近年来手机APP端推送各类新闻信息已逐渐取代传统纸质媒体,针对阅读者需求实现个性化的财经信息推荐成为财经媒介最重要的竞争力。以今日头条为例,今日头条APP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信息阅读方式,以一种大数据+新闻内容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其信息推荐机制是个性化推荐,最大化保证推送的精准度,尽量保证对的文章推荐给感兴趣的人。

今日^条2012年8月上线后,截止2016年8月,今日头条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5.3亿,这给了传统媒体很大的震撼,对于财经媒介管理转型而言更为重要,要确保能在多种渠道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财经信息,确保用户获取的信息是其所需要的。例如新闻媒体通过采用大数据平台和技术来获取用户浏览的新闻信息,得出用户的喜好及习惯,从而在网站或客户端推出相应的新闻内容,大大缩减了用户自己查询信息的时间,增强了用户体验,使得新闻更具有针对性。

四、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财经类信息的获取离不开财经媒介,优秀的财经媒介帮助人们省略了过滤信息的环节,使人们能够能快速有效的获取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从而使我们能够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的变动。对于财经媒介自身来说,财经媒介一定要加强自我管理,确保信息准确与及时。人民群众公众也应要加强对媒介的监督,同时公民众应加强自身知识的提高,面对各种信息及报道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盲目听信。媒介和群众应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使得双方能够共同获益,同时也为财经媒介在大数据时代下的飞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传播影响力;财经媒体;文献综述

截至2013年1月15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传播影响力”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290篇;以“传播影响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45篇;以“传播影响力”为篇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286篇。

已发表的有关“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始于1992年,最早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是张学洪的《新闻传播效力的一项实证分析》。2000年之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相对较少,2000年之后,学界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开始增多,每一年都有相关论文的发表。尤其在2009年之后,相关论文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其研究成果还是相对较少,当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对传播影响力的理论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包括传播影响力的定义、本质、构成要素、发生机制等。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认为传播影响力的本质在于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其本质在于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文章认为传媒作为产业的本质就是“影响力经济”。文章提出了传播影响力的发生机制,在接触环节,吸引注意的关键在于传媒内容和形式的极致化操作;在保持环节,应该构筑受众之于传媒的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此外,还应该选择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人群、占据最重要的市场制高点、按照社会实践的“问题单”的优先顺序定制自己的产品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分析了媒介影响力及其构成要素,其要素为: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对其进行了分类,分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了功能特征,认为其有整合、交流、导向的功能;文章还总结了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分别是:受众规模和层次、内容、传播效果、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可持续等。唐朝《传播学视野中的媒介影响力》主要分析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该文阐述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关系,文章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现实中很多媒体无法做到统一。在此基础上,该文指出,媒介要注意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协调发展,二者不可偏废,不过也应该意识到由于媒介的不同,对影响力的要求不尽相同。该文指出媒介社会化发展进程对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李海颖《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段鹏《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主要分析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两篇文章都认为收视率对传播影响力有影响,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认为满意度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和预测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价值。俞虹《分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对收视率与传播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与前两篇的结论相同,文章还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传播影响力“媒介传播个体接收接受影响影响再传播社会影响力”的形成模式。

二、对某一类媒体或领域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韩龙根《办好民族语广播电视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分析民族语广播电视这类媒体的历史与发展,并且分析了这类节目尚可以改进的一些地方。吴婕的硕士学位论文《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了日本动漫对日本国内、亚洲、欧美等地区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对我国的影响力。张冰、张敏《微博传播影响力有多大》认为微博给予平等对话的权利、微博传播的平台优势、名人及草根意见领袖的不断涌现是其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林堃的硕士学位论文《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文章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形成机制,认为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并不会永远对一般受众发挥绝对影响。该文还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模式,得出“越强连接的受众节点距离意见领袖的线段越短,意见领袖对他们的传播影响力就更强”的结论,该文认为应该注意受众的信息反馈。陈妍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及其对策》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三、对特定媒体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庞华《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透析》以央视“朝闻天下”为例,分析“朝闻天下”栏目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其传播影响力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品牌为王。文章提出早间新闻栏目提升传播影响力的几点启示,包括:创新发展,寻求本土化;亮出栏目整体独特风格;延伸触角,加强互动。杨琳、李亦宁《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百家讲坛”为例,分析该栏目的传播影响力,总结得出“内容为王”是该栏目传播影响力的本质。提出了对提升电视文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两点思考,分别是:在节目定位、制作层面方面,要实现雅文化的通俗化;在媒介经营层面,应该为电视文化节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外传播效果研究”课题组《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从新闻来源、新闻报道内容选择、时效性、反馈机制、篇幅、图片应用、新闻类型、表达方式、语言等角度对比分析这三家媒体的传播影响力。牛鸿英《金融危机情境中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2008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有关理论分析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文章认为,媒体应该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还应该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来激发电视的创造力;此外还应该探索经济价值观,以此来增强文化凝聚力。李红秀《媒体议程设置及其传播影响力》以“双百”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相关理论分析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

四、有关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的研究高钢《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实务策略》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提出几点策略:严格遵从新闻工作的专业原则,提离新闻的可信度和可读性;披露客观环境的重大变化动向;全面引入深度报道理念,揭示容观环境变动的深层意义。文章认为,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渠道、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提离新闻报道质量的必备条件。霍玮《报纸要有影响力_打造名栏目_名编辑_名记者是关键》分析当前报纸的困境和竞争压力以及读者群体的变化,提出当前报纸竞争的三大法宝:名栏目、名记者、名编辑。李宇、关世杰《提高对外传播影响力的文化路径:以文化吸引力增强议程设置力》认为,强化议程设置能力是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文化吸引力来强化议程设置能力。赵树清《外宣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与提高——兼谈提升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的策略》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提升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打造独具审美品格的艺术盛典;加强动态编排,提升文艺节目的可看性和吸引力;扩大名人效应;大家原创力度,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蒋晓丽、张放《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借助说服传播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中的AMO三因素分析,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策略。

五、对财经报纸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李淑瑛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学解析》从公关学角度分析财经报纸的媒介影响力。文章先对媒介影响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媒介公关与媒介影响力的关系,分析了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现状。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四大新兴财经报纸为例分析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总体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灵活度高;注重形象塑造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品牌竞争力;重视媒介经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培养读者忠诚度,具有稳定的高端读者群。认为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专业化财经报道人才、赢利模式单一是目前制约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独特的品牌定位、品牌专栏和品牌人物、活动策划和品牌延伸是提升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策略。

总体而言,“传播影响力”相比国外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虽然总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增加,但是没有重大理论突破,对于“传播影响力”的策略研究针对性不强,而且具有同质化的现象。对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的研究非常少,并且多是停留在表面,谈的比较空洞,没有针对某一财经媒体或某一栏目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一媒体或栏目提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策略。

作者简介:

肖青(1989.05-),女,湖南郴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新闻学。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意识培养

一、媒介素养与财经类院校学生成长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目前关于“媒介素养”的界定尚无定论,但综合看来,媒介素养作为一种能力已是共识,即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认知、解构、建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利用媒介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也就是“使自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而不至于只是充当媒介传播的被动接受者” .

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原生状态,更多的表现为不系统、不健全和盲目性,这种建立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基础上得来的“媒介素养”多是通过个人的自觉感悟而得来的,缺乏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和系统的训练。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所期望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6]还相距甚远。而如今在财经媒体发展不断深入壮大的情况下,一些财经专业的学生因为自身的财经专业特长而有了进入财经媒体工作的可能,另外大量充斥的财经新闻和资讯,进入缺乏媒介素养的财经工作者的视线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新闻生态。

二、财经类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的意识培养

首先,在媒介认知上,发展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媒介认知思想,构建媒介传播知识体系。大众媒介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拟态环境”,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任何信息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融合、碰撞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色彩。而市场意识的介入,又给媒介信息增添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泛信息时代里,信息量激增,质量上良莠不齐,“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并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 。[9]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了媒介常用的编码、解码规则,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中,明白媒介如何利用这些规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制造神话的。在这其中,对于负面新闻的认知显得分外引人注意。

其次,在媒介解构上,引导学生自主介入媒介生活,树立媒介批判意识。在我国,由于中华文化推崇的中庸之道,再加上我国媒体担负着党和国家喉舌的特殊功能,长期以来传媒比较呆板、强制色彩的教化模式,使得受众对媒体传递的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这对公众的主体意识和信息批判能力的培养都是无益的,而对于现代社会提倡的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识更是不利。而“青少年要想成为一个具有文化素养的人,就必须具有视读、理解不同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此外,他们还应当具备健康的批评思维技能。”[10]因此,在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上,要培养他们在面对媒介传播的海量信息时,保持必要的清醒和有条理的怀疑。

第三,在媒介建构上,鼓励学生有效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巴西教育学家Paulo Freire在他提出的“自螺旋(The Empowerment Spiral)”中,将教育的实施途径和运行步骤分为知晓、分析、反思、行动四个步骤。如果说媒介认知和媒介解构对应的是知晓和分析,那么媒介建构所要解决的就是反思和行动了。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想什么、做什么”,进而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年龄的大小、认知能力的高低分别进行相应的媒介产品制作。鼓励学生有效地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己,是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信息传播信息,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所在。

此外,在财经类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培养过程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必须贯穿始终。在我国,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媒介知识的供给,还应当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任务,引导和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时代忧患意识、高度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的环境中,我们更生活在财经信息海量涌现的环境中,所以任何回避媒介现实的态度都是消极的,因此,就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媒介现实,树立健康的媒介素养意识,建立起财经类院校学生与媒介、信息之间的平等、互利关系,以其对各种媒介认知、解构、建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利用媒介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的提升为突破,在实现我国媒介素养整体水平飞跃的同时,为中国的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新闻生态保证。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3篇

这里所指的“信息供应商”就是媒体提供的电视产品,“以简单的事实、市场行情等为代表的初级产品为主;而“观点供应商”是提供以评论、深度分析等为代表的经过深加工的产品,它直接反映了媒体的价值判断、专业见识,能更积极地影响现实生活。央视财经频道2013年8月推出的系列报道《中国经济转型一线报告》(以下简称《一线报告》)就是向“观点供应商”转型的一次尝试。本文以此为案例,分析在经济形势报道中如何做好“观点供应商”。

一、观点提炼:以信息、事实为基础,分析提炼观点

从“信息供应商”向“观点供应商”转变,并不是否定信息或者不提供信息,也不意味着不讲时效或排斥对财经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甚至是现场直播。“观点供应商”是以信息、事实为基础,提出对事实的判断、分析,从而提炼观点。

在《一线报告》节目中,央视财经频道围绕“化解产能过剩”“推进金融改革”“新型城镇化进程”等焦点进行调查,提供一手的信息和事实。记者们深入企业、工矿、码头等一线扎实调研,通过独家调查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如在“哈尔滨水泥产能过剩”中,当地政府官员不承认“水泥过剩”,记者通过暗访调查的事实有力驳斥了官员的说法。节目揭示了一些地方政府在产能过剩方面的责任并给出化解办法。独家调查的事实为评论观点提供了事实基础。

二、观点提供:谁来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1)组织“央视财经圆桌论坛”,提供观点“炮弹”。央视财经频道为做好经济形势报道工作,专门举办“央视财经圆桌论坛”,通过权威的宏观经济专家共同为中国经济把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原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等经济学家参加了论坛。他们在论坛上扔出观点“炮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最迫切的不是追求经济增长率,而是如何协调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2)以“五评”为主打,推出评论产品。如《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推出《五评化解产能过剩》系列报道,这五期节目的架构全面而清晰,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企业,从钢铁、水泥、煤炭到光伏都涵盖其中,对事实案例做了准确、生动的分析和评论。

(3)“谁来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同样的观点或者解读由不同的人来说,效果大不一样。《一线报告》邀请行业中的代表人物与行业权威专家在节目中发表专业评论,他们用真实、客观的叙述和感受,回应社会疑问,发表的观点也令人信服,成就了节目中最鲜活、最典型的嘉宾对话。高端、专业的嘉宾保证了观点和评论的专业、权威,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

三、观点传播:搭建平台,贴近新媒体使用习惯

为了加强评论的力度,央视财经频道搭建了立体的观点传播平台。(1)与部级主流媒体“联席评论”。例如,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度合作,针对经济大事和热点问题,共同推出“联席评论”,进一步提升财经评论节目的影响力。2013年8月8日,《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与央视财经频道合作的联席评论文章:《政府不要和市场“掰手腕”》,并在头版导读中介绍了与央视财经频道共同开辟的“联席评论”节目,刊登二维码,引导读者进一步通过手机扫描,观看“联席评论”节目的精彩视频片段。(2)在央视内部联动,联合宣传。《一线报告》系列报道依托《新闻联播》等栏目,放大财经频道评论的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有效提升了报道的影响力,放大了舆论引导的效益。

在贴近新媒体方面,首先是在新媒体和客户端做好再次传播。“央视财经”是央视财经频道的官方微博。“央视财经”每天将《一线报告》的内容,以及在《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央视财经评论》等节目播出中的核心观点进行话题分解,分别设计成适合网络传播和转载的话题,与网友互动讨论,引起网友的热议。“央视财经”还引用《五评化解产能过剩》的“联席评论”、独家评论、官员学者点评,采取“资讯+解读”的新媒体推送方式,为化解产能过剩开“药方”,引起网友热议。“央视财经”微信公共账号每天还提出一个互动话题,在为各大栏目提供精彩观点的同时,增加栏目与观众的互动黏度,为栏目注入新鲜观点和独特视角。

其次是改变语态,增强经济热点报道的趣味性。经济报道中往往涉及许多生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和经济学术语,为了便于普通受众理解专业词汇,就要在报道中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或深入浅出的解释传递其含义。例如,说到“水泥产能过剩”绕不开的一个词汇是“水泥熟料”,对此,节目没有介绍水泥熟料复杂的化学名称,而是解释道:水泥熟料就是按照不同的配比掺加粉煤灰、矿渣、火山灰等后生产出的不同标号水泥,这样大家就能轻松理解了。在《一线报告》中,为了表现钢铁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两吨钢的利润还买不了一根冰棍。”以前一吨钢铁利润就有1000多块,现在只有4角3分钱,受众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形象的比喻。

四、观点整合:提供优质资源

从“信息供应商”到“观点供应商”的转变,是财经媒体内容专业价值升级的需要。财经的内涵并不直观,很大程度上要靠观察、分析来揭示,加强观点是财经媒体内容升级和升值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从“信息供应商”向“观点供应商”的成功转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4篇

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致辞,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

中国国家主席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传递和获取日益快捷,全球传媒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说,这次世界媒体峰会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全球传媒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关切,显示了各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愿望,体现了媒体从业者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心。   说,相信会议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广泛交流,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地媒体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传媒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世界媒体峰会由新华社与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俄塔社、共同社、新闻集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英国广播公司、谷歌等世界著名媒体机构共同发起,由新华社承办。

此次峰会涵盖世界上最主要的媒体集团和所有媒体形态,成为会议的一大特色。

王晨首肯华文媒体在世界传媒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

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9月19日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华文媒体的领军人物汇聚一常,共商全球金融危机下华文传媒的生存与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自第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举办以来,海外华文传媒蓬勃发展,影响力与日剧增,在世界传媒格局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王晨坦言海外华文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和说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论坛将为全球华文媒体表达心声提供平台,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信能够提升华文媒体的整体竞争力。

王晨强调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个大机遇。他说,海外华文媒体可以借助世博会契机,让更多的海外朋友通过世博会更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从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被称为全球华文传媒界的“首脑峰会”,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届,这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华文媒体”。

2010中国上海国际新闻中心正式启用

9月19日,2010中国上海国际新闻中心启用仪式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该新闻中心将聚焦上海世博会,进一步推进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宣传工作,并为中外媒体提供服务。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出席启用仪式。

2010中国上海国际新闻中心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9楼,是上海借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在世博园区外设立的面向中外媒体记者的新闻服务机构。

央视财经频道开拓新的海外信息源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5篇

对此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回应。“一不小心,阿里成了媒体帝国。”

近两年,阿里巴巴大举投资互联网公司,从美团、滴滴、高德、苏宁、UC、墨迹天气、魅族…….如各位所听说的一样,马云确实快要买下了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其实,在传媒版图中,阿里巴巴也悄然布局,从2013年投资《商业评论》、新浪微博开始,阿里在媒体行业的布局就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不仅在地域上覆盖了大江南北,在属性上也涵盖了纸媒、电视、视频、垂直媒体、社交媒体、内容发行商和内容生产商等多种形式。其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巨大野心在公众面前也逐渐清晰和活跃起来。

小创创今天对阿里的传媒帝国进行一次梳理,发现,阿里巴巴集团与马云的高管团队通过直接、间接、关联公司、个人入股等各类方式,已经入股24家媒体!

阿里布局24家媒体一览:

一、传统媒体

1、2013年4月,阿里投资了《商业评论》杂志;一本仿照《哈佛商业评论》的中文杂志;

当时,阿里投资《商业评论》被认为是其加入推动传统媒体变革行列的标志,从交易的角度看,阿里巴巴做的是电子商务;但如果看电商交易的实质,阿里巴巴做的实际上是信息和数据服务。阿里与《商业评论》的结合是大数据与媒体的结合。

2、2014年3月,阿里投资62亿元巨资,成为文化中国的最大股东,而该公司持有著名都市报《京华时报》的经营权。

文化中国在业内绝对不是无名小辈,该企业涉足影视剧制作、游戏开发、报纸杂志等多项产业,以《京华时报》、《费加罗FIGARO》为典型代表。

阿里巴巴62亿元的投资,也创下了2014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并购金额,凸显了阿里巴巴布局文化产业的决心。

3、2015年5月,阿里投资了北青社区报;

4、2015年6月,阿里投资12亿元,成为第一财经传媒的第二大股东。

第一财经包括电视、杂志、报纸在内的全媒体、全牌照。对应到这次合作,双方的目的是打造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数据服务商”。

马云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与一财的合作非常有价值,我们期待彭博,道琼斯在未来能够诞生。

阿里入股一财经半年后,一财组建数据公司CBNData,数据新闻登场,根据一财CEO周健工表示,一财与蚂蚁金融进行合作,为蚂蚁金融的蚂蚁聚宝每天提供上千条财经咨询。

5、2015年7月,阿里入股博雅天下

博雅天下包括(《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和《人物》三本杂志,以及咋整科技等)

6、2015年9月,阿里联手财讯集团、新疆网信办创办“无界新闻”。

7、2015年10月,阿里联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社成立“封面传媒”。

封面的网址为thecover.cn,但主要产品形态为新闻客户端。除此之外,封面也将会在微博、微信等渠道进行内容传播,并推出视频、数据、论坛和智库等子产品。此次成立“封面传媒”阿里将携手川媒打造强调一个“个性化定制”的新型主流媒体。

8、2015年12月,阿里收购南华早报,成立于1903年的《南华早报》,是仅存的最古老的现代新闻报之一,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以英语报道中国,在香港、东南亚及英语世界有广泛影响力,是国外了解中国的重要“入口”之一。

包括南华早报集团有限公司的杂志、招聘、户外媒体、活动、会议、教育、数字媒体业务。收购《南华早报》这样影响力较大的媒体无疑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品牌形象

这也意味着把阿里的互联网优势和《南华早报》的采编优势结合到一起,打造一个让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的优质窗口。

二、社交媒体

9、2012年7月和2013年10月,阿里两次投资了陌陌,资金额度为1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累计2500万美元。阿里巴巴是陌陌的最大机构股东,占股20.7%。

10、2013年4月,阿里收购了微博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其约18%的股份;

微博与陌陌两块社交高地的占领,可以帮助阿里很大程度上弥补自己社交的短板,拉近与社交起家的竞争对手腾讯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微博,一方面,可以大数据搜集从消费行为拓展到社交行为,获得更加精准的用户画像;另一方面,微博可以与阿里内部孵化的“自媒体开放计划”连接、打通,实现直接导流。

11、2015年3月,阿里巴巴2亿美元投资Snapchat

科技博客TechCrunch撰文分析称,阿里有做消息应用的潜力和需求,但却鲜有成效,此举也可以看作是为其进军美国零售业铺路,吸引青少年用户群。此外,鉴于腾讯也是Snapchat的投资方之一,阿里此次投资或与两者长期以来的激烈竞争有关。

12、Tango

Tango是一款信息和视频移动信息应用,这家公司已新募集了惊人的2.80亿美元新风险投资。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牵头投入2.15亿美元,获得了少数股份作为回报。

三、影视传媒

阿里支付宝里面有电影投资的理财产品,然后有阿里影业拍电影,最后发行渠道还有优酷土豆,阿里还入股了华谊、光线、文化中国、华数传媒、A站。

13、2014年3月,阿里斥资62.44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60%的股权,其业务有影视制作、手机游戏、电视广告,以及报刊杂志业务。目前该公司已经更名为阿里影业。

14、2014年4月,阿里巴巴旗下的云峰基金为优酷土豆注资12.2亿美元;这次收购,阿里采用全现金的形式进行,阿里巴巴集团已与优酷土豆主席兼CEO古永锵、成为基金以及他们的相关方达成协议,合计拥有的优酷土豆股份总投票权的约60.6%。

15、2014年4月,马云联手史玉柱,以65亿元收购华数传媒40%的股权

作为一家广电系公司,华数传媒未来有成长为传媒帝国的潜质,其业务有电视、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有线网络、IPTV等,有千万级的固定用户,有上百万小时的数字媒体内容库,还是中国七个互联网电视内容牌照持有者之一,这些丰富的资源,如果能够深入结合马云所掌控之阿里系的庞大互联网资源,再联想的新兴火爆的客厅互联网,未来不可限量。

16、2014年11月,阿里和腾讯联合向华谊兄弟电影公司投资36亿元;

17、2015年3月,阿里投资24亿元入股光线传媒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18、2015年8月,优酷土豆投资AcFun,背后是阿里。

19&20、为了扩展IP布局版图,阿里巴巴分别以不同形式将向上影业和芭乐传媒两家专注IP产出的传媒公司收入账下。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旗下公司——合一集团,在2014年8月28日,于北京举行会,正式成立影视公司,名为“合一影业”。

四、科技媒体

21&22、早于2013年,阿里通过旗下的子公司就对科技媒体进行布局,是钛媒体、猎云网的天使轮机构。

23、2015年10月,入资36氪,投资金额约一亿美元

36kr起家于创业媒体报道,成立于2011年7月。经过将近5年的发展,36kr发展成为国内知名互联网创业生态服务平台。旗下服务包含:创业资讯、科技新闻、投融资对接、股权投资、极速融资等创业服务。

24、虎嗅:2014年6月,2014年5月,阿里据称购买下中国著名科技博客虎嗅网40%的股份

延展:阿里传媒帝国的地域版图:

华东——华数传媒、阿里影业、淘宝内容开放平台、第一财经等收购回来的媒体机构拱卫着阿里腹地;

华北——新浪微博、光线传媒、无界新闻、36氪、虎嗅等十余家知名媒体植根中国的文化心脏;

华中——封面传媒的成立开启川渝之地的文化个性化定制之旅;

华南——南华早报的收购一举填补这一区域的布局空白;

海外——Tango与Snapchat早已成为阿里征战海外文化传媒市场的前哨。

阿里欲造媒体帝国?阿里副总裁王帅回应:笑掉大牙

对于阿里巴巴疯狂的投资媒体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当然,小创创(ID:xjbmaker)也相信这绝非出于单一目的考量。

1、投资媒体能逐步扩大自己在传媒领域的话语权,对于已经建立庞大商业帝国的阿里巴巴而言,投资媒体无疑是比较省时、省力、省钱的一种公关方式。

正如微投资本创始人蔡伟所言,随着传统媒体步入寒冬,阿里投资媒体其实并没有花费太高的价格。而传统媒体依旧具有根深蒂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一权威性往往更容易控制舆论导向。

2、构建阿里生态圈,传媒板块是继电商、视频、影业、音乐等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从整个商业生态圈来观察,阿里也早已不满足于做电商做平台,它投资文化传媒产业也是为打造更大的生活化的生态圈,也就是说,它不仅为了媒体空间,还要谋求让阿里成长更强大的生活空间,以容纳它在物流、商超、本地生活、O2O等领域的野心。

3、强化媒体属性,在BAT的未来竞争对抗强媒体属性的腾讯。众所周知,在BAT三巨头中,腾讯早早地通过腾讯地方站完成了媒体布局,率先打造了一个媒体帝国,相较而言,阿里在传媒帝国的版图上城池较少,而通过这一年多的布局,不难看出,阿里也有“补齐短板,对抗腾讯”的用意。

马云在双11期间接受彭博电视(Bloomberg TV)采访时说,我们需要媒体去帮助我们的中小企业去推广。他表示,公司广告收入巨大,通过利用公司的数据,媒体肯定能更准确地报道经济消息。

“马云可以创造一个更高标准的媒体,或者仅仅把它变成某个喉舌。世界都在看。”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及教授陈婉莹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对此,微投资本创始人蔡伟对小创创表示,“BAT已形成独特的赋能体系,向人、商业、社会、政府赋能,向媒体赋能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资本逐渐渗透入传媒行业会不会带来新闻中立的困扰问题,我觉得这不是重点,全国媒体行业都在学习习总的讲话,我想,马云也在学。他如果能花掉这笔钱,可能是个信号,就是BAT的拱卫价值正逐渐得到官方承认。”

以下为王帅的回应全文:

一不小心,阿里成了媒体帝国!我统一回复一下:阿里巴巴无意于时事,更别谈控制。控制,你想控就能控制?太贬低媒体操守了吧?如此推论,谁还敢跟媒体合作。

阿里巴巴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基本是基于两种情况:第一用自身的电商业务与传统报业集团的物流发行,社区服务以及网商会员群体结合,实现阿里,媒体,消费者的三方共赢。这是一个苦差事。但是阿里的成长,得益于各家媒体的关注,现在阿里的业务好起来,媒体的日子难过一点,阿里不能一阔就变脸。尽力能合作就合作,苦点累点也算回报一下大家之前对阿里的支持。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此种类型的合作,被屡屡提及的北京青年报社区项目,浙报传媒的淘宝天下,天下网商,家族传承,皆为如此;另外,阿里坚信未来商业数据的发展前景,我们选择与最专业的财经机构第一财经合作,力求打造中国版彭博,我们对编辑业务毫无干涉。强加于上,你是在侮辱自己还说侮辱媒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