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酿酒文化论文范文

酿酒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酿酒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酿酒文化论文

第1篇

1 酿酒行业背景、专业教学状况和合作企业介绍

酿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1年我国的白酒产量已突破一千万吨,啤酒产量接近五千万吨,其他各酒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酿酒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尤其是白酒等传统酒类的生产,历来以经验操作为主,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课程组所依托的四川大学生态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室,长期以来与省内外许多有影响的酿酒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如茅台集团的浓香白酒酿造基地习酒公司、拥有“沱牌曲酒”和“舍得”等名酒品牌、在全国首开“生态酿酒”先河的沱牌公司,以及拥有“水井街酒坊遗址”文物和“水井坊”品牌的水井坊公司;此外,一些其他酒类的知名品牌如“金威啤酒”等也在成都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各具特色的代表性酿酒企业,为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意义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让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的互动和无缝链接。对于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来说,实施校企联合有助于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不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很好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产学研结合、采用现代科学阐释酿酒企业的传统操作经验,可以使企业实际生产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得到分析、总结和提高。此外,对于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以及建立起学生和用人企业之间的联络渠道等各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3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探索

为提高我校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水平,我们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校企联合的尝试。

(1)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参考了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中国酒文化基础》、《配制酒入门》、《中国酒工艺学》,和《中国酒工艺学实验》等在内的中国酒和酒文化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涵盖了中国酒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兼顾了普及性和专业性。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在课程建设上广泛听取并吸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骨干一起探讨,使课程内容体系尽可能接近实际需求,并结合产业的发展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依托企业的行业地位,随时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与需求,并将其体现到教学实践中。

(2)企业参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通过途径和方式邀请水井坊、习酒和沱牌等著名酿酒企业专家、管理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座谈,为同学们介绍和传授知识技能。为实现课程教材与企业的 “无缝链接”,我们邀请了泸州老窖、沱牌曲酒、水井坊、宜府春酒业等企业的10多名酿酒权威专家参与《中国酒及酒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和《中国酒概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教材的编写,保证了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除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外,还采用视频录像等方式形象化地介绍一些著名酿酒企业的历史传承和现代生产状况;创造机会让同学们到各个酿酒企业参观学习,聆听酿酒专家和企业骨干的现场讲解,切身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参与教学环节,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易懂、易记、易用,也让同学们获得了强烈的职业感性认识。

(3)将大学生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不脱离企业和社会实际,我们将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与酿酒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选题。近年来,不少同学参与了本研究室与习酒、水井坊等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中,如“习酒窖池微生态研究”、“丢糟降解液无蒸煮乙醇发酵抑菌方式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丢糟、秸秆水解液生产酒精”等本科毕业论文都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多次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励。此外,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酿酒企业进行实习。贵州习酒公司是我校的实习基地,几乎每年都接受一定数量的我校学生实习;此外,四川的水井坊、剑南春、五粮液和丰谷等酿酒企业也多次接受我校学生的实习和参观。通过实习活动,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4 校企联合促进教学的成效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汉代;酒文化

论文摘要:饮酒是中国古老的饮食风俗,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寄托。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到汉代饮酒之风盛行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

我国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尊、高脚杯、小壶等陶器都是用来酿酒和饮酒的。西周时设有“酒正”、“酒人”掌管有关酿酒和酒令,酿造“五齐三酒”以供天子祭祀。到了汉代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饮酒之风”盛行形成汉代独特的酒文化。

汉代饮酒风气盛行。饮酒大量被认为是豪爽的行为,盖宽饶赴宴迟到主人责备他来晚了。盖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光武帝时的马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经常醉倒在皇帝面前。酿酒业有巨大的利益,因此国家对其实行官营政策。武帝太初三年春二月,初榷酒酤。当时酒是必需品,实行官营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而后来的统治者改变了官营的政策。王莽时罢酒酤诏曰:“夫盐,食肴之将;酒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藏,此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这就放松了国家对酒类等专营,有利于酿酒业的发展。

当时的酒的种类众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椒花酒等。河北满城的刘胜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题字的陶缸,说明了酒的种类很多。汉景帝时的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这里的醴就是一种米酒。

当时的贵族和官僚将饮酒成为“嘉会之好”每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极殿大宴群臣,“杂会万人以上”场面极为壮观。太极殿前有铜铸的龙形铸酒器,可容四十斛酒。当时朝廷对饮酒礼仪非常重视,高祖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婚丧嫁娶,送礼待客,节日聚会是畅饮的大好时机。孝宣帝五凤二年秋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两千石或擅为繁苛,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招。由是废乡党,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勿行苛政。”充分说明了酒在当时的重要性。

在汉代酒还用作实行仁政的工具。孝文帝即位后下诏曰:“间者诸吕用事擅权,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酒,酺五日。”酺五日的意思是聚饮酒五日,按照汉代律法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这是国家对百姓的一种赏赐。孝文帝元年三月诏曰:“年十八以上赐米、酒、肉;九十以上赐帛絮”孝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女子百户牛酒。百户牛酒是对女性户主家庭的赏赐,标准是每百户赐一头牛,十石酒,每户合百钱左右。

酒还用来犒赏军士,刘邦当年进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秦民大喜,争持羊酒食献享军士”。武帝初置四郡保边塞,两千石治之,咸以兵马为务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通焉。臧宫率兵屯驻骆越。越人“其渠帅乃奉牛酒以劳军营。”爰央为司马“乃悉以其装买二石醇醪会士卒饮。”

汉代还有乡饮的仪式,乡饮是古代的一种宴饮风俗,起源于上古时代氏族集体活动,周代乡人因时而聚会,是在举行射礼前的宴饮仪式。仪式严格区分长幼尊卑,升降拜答都有规定。这种聚会有举荐贤士以献王室的意义所以一般选择吉日举行。成帝永嘉二年,春,三月博士行“乡饮酒礼”。每年三月学校在祭祀周公、孔子时也要举行盛大的酒会。“明帝永平二年三月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当时的乡饮仪式非常受重视,伏湛为光武时的大司徒“以为礼乐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是岁奉行乡饮酒礼,遂施行之。”

按照汉代的礼俗当别人进酒时,不让倒满或者一饮而尽,通常认为是对进酒人的不尊重。灌夫与田蚡有矛盾,灌夫给他倒酒时被田蚡拒绝了,灌夫因此骂座。

当时男女宴饮时可以杂坐,刘邦回故乡当地的男女一起在宴会上“日乐饮极欢”。西汉时供人宴饮的酒店叫做“垆”雇佣干活的店员叫“保佣”当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就在临邛开了一家酒店。“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店,乃令文君当垆。”

按照当时宴饮的礼俗主人居中,客人分列左右。大规模宴饮还分堂上堂下以区分贵贱,吕公当年宴饮“进不满千钱者坐之堂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礼仪制度的严格。

酒在汉代用做医疗用途,酒有“百药之长”的称号。当时有酒、茉莉花酒等药酒。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利用药物配合治疗的药酒的方剂。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大量的记载。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第3篇

论文摘要: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料,也与各种仪式、礼节紧密相连。而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字学著作之一的《说文解字》对酒和酒文化有着内容丰富的反映。这篇论文就是对《说文》“酉”部字中所反映的与酒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一简要分析,以粗略地勾勒东汉时期酒文化的轮廓。

众所周知,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战国策魏策二》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①这表明,酒在中国产生的时间非常早,并且自其诞生之时就与国家的政治产生了关联。的确,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无处没有酒的历史,它不仅与各种仪式、礼节紧紧相连,而且也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上至王公贵胄,下至黎民大众,没有人不和酒产生联系,它是将军手中的利剑,也是墨客笔下的佳句。可以说,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字学著作之一,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东汉及其以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所以也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在《说文解字》中,对酒以及与酒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了很详尽的介绍。而在《说文》中对酒文化最集中的反映在“酉”部字中。我在这篇文章中对《说文解字》“酉”部字中所反映的与酒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了一点简要的分析,以求对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作一管窥蠡测。

《说文解字》中“酉”部一共包含七十五个字,分别可以按照酒之本身,造酒材料与造酒方法、酒的种类、酒的味道、酒的颜色、饮酒礼节、有关酒的仪式、饮酒的神态以及酒的作用来分类。

一、酒之本身:

酉:《说文》:“酉,就也。八月黍成,可谓酎酒。象古文酉之形。丣,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此字篆形与古文尚无大别,乃壶尊之象也。”“其从‘卯’作‘丣’之古文则迄今未有见、古金及卜辞每多假以为‘酒’字。许之释就,盖用转注以牵就其八月之义。酉纵为就,自当后起。”

酒:《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逐疏儀狄。杜康作秫酒。”罗振玉《殷墟文字类编》:“酒,象酒由樽中挹出之状、《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故古金文酒字皆作酉。”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酉,古文酒字,象酒器形。自假为丣戼字,乃加水以别之。”②酒是用粮食或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

二、造酒材料与造酒方法:

 : 生衣也。③从酉冡声。 酴:酒母也。从酉余声。读若庐。

造酒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材料就是酒曲。酒曲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的,其中富含微生物和微生物所分泌出来的酶。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

酿:醖也。作酒曰酿。从酉襄声。醖:酿也。从酉 声。釃:下酒也。从酉麗声。一曰醇也。 : 酒也。从酉肙声。 :也。从酉鬲声。

三、酒的种类:

 :酒疾孰也。从酉弁声。醴:酒一宿孰也。从酉豊声。醪:汁滓酒也。从酉翏声。醹:厚酒也。从酉需声。《诗》曰:“酒醴维醹。” 酎:三重醇酒也。从酉,肘省声。《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饮酎。” 醠:浊酒也。从酉盎声。醲:厚酒也。从酉农声。 :酒也。从酉茸声。酤:一宿酒也。一曰买酒也。从酉古声。 :酒也。从酉, 省声。 :泛齐,行酒也。从酉监声。醨:薄酒也。从酉离声。读若离。酏:黍酒也。从酉也声。

我国古代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而酒本身的种类也是丰富多彩的,从酒的味道看有酒味醇厚的烈酒,也有清淡的薄酒,有酿造快速,立等可得的酒,也有需要精工细作,慢慢成熟的酒。并且不同的酒在国家的仪礼上的用处也不同。

四、酒的味道:

 :酒味也。从酉,竷省声。读若《春秋传》曰“美而艳”。酷:酒厚味也。从酉告声。酓:酒味苦也。从酉今声。醰:酒味长也。从酉覃声。

五、酒的颜色:

 :酒色也。从酉巿声。配:酒色也。从酉己声。 :酒色也。从酉弋声。

酒为什么具有让人痴迷的能力呢,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多彩的颜色和醇美的味道。不同的酒色显示了不同的酒类,而酒类不同,其味道也是各有千秋的。 转贴于  六、饮酒的礼节:

酌:盛酒行觞也。从酉勺声。 :歃酒也。从酉朁声。 :少少 也。从酉匀声。醻:獻醻主人进客也。从酉 声。醋:客酌主人也。从酉昔声。 : 酒俱尽也。从酉 声。釂: 酒尽也。从酉,爵声。

我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重礼,所以在古人在饮酒时同样是很讲究礼节的。饮酒时主人应先敬客人,客人亦应回敬主人。这其中有时该一饮而尽,有时又只能浅酌一口。

七、有关酒的仪式:

醮:冠娶礼祭也。从酉焦声。酺:王德布,大 酒也。从酉甫声。莤:礼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饮之也。从酉艸。《春秋传》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莤酒。” 一曰莤,榼上塞也。醧:私宴 也。从酉区声。醵:会?酒也。从酉豦声。酹:餟祭也。从酉寽声。

酒是粮食的精华,是上天所赐的礼物,是珍贵之物,故在各种重要的场合都必须用酒来感谢上苍。

八、饮酒的神态:

酣:酒乐也。从酉,甘声。酖:乐酒也。从酉冘声。醅:醉饱也。从酉咅声。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从酉卒。一曰酒溃也。醺:醉也。从酉熏声。《诗》曰:“公尸来燕醺醺。” 醟: 酒也。从酉,熒省声。 :醉醟也。从酉句声。酲:病酒也。一曰醉而觉也。从酉呈声。

古人对酒的喜爱与沉迷,从这一组字中可见一斑。酒能麻醉神经,所以饮酒之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烦恼啊,苦闷啊似乎都消失了,人们飘飘欲仙,对杯中物乐此不疲。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古时人们生活中的艰难是很多,所以他们要在更多时候借酒精来麻醉自己。然而,《说文》中列出一些有关醉酒后的丑态的字也是在告诫世人,酗酒毕竟不是好事,对人对己都没有益处。而这一点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仍然是有启发作用的。

严格地说,这一组字与酒本身并无关系,但是无论是醋还是酱,它们的制造方法都是来源于造酒的方法——酿造法。从这些字中可以看出聪颖的古人早就把酿酒的方法推广到制作别的饮食上去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物质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

九、结语:

通过对《说文解字》酉部字的简单分析我们对古代的酒和酒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我国古代酒的酿造技术已经很发达,而酒的种类也非常繁多,我们也知道了酒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种酒文化历经数千年不但没有衰微消失,而且历久弥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① 转引自《汉语大字典》

② 转引自《汉语大字典》

③即酒曲, 生衣即酒曲上滋生的霉菌。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7年10月

精品推荐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