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篇

1.1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法制建设现状

目前京津冀三地共同遵守的铁路安全管理相关法规为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新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对铁路行业的建设质量安全、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配套的《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办法》、《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和《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四个配套部门规章同步施行,与《中国铁路法》、《安全生产法》共同组成了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法制体系。这样的法律体系是覆盖全国的,当然也覆盖京津冀全域。2014年12月1日生效的《河北省铁路安全管理规定》,代表了河北省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的省内要求,除对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的25条内容进行细化外,还根据铁路发展与河北省实际情况,在横向上强调了公安、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10个政府部门的联防管理职责,在纵向上建立了省、市、县、乡、村逐级护路联防管理机制,同时对相关技术标准、权责划分做出了规定。北京、天津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主要依据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而代表天津市铁路安全管理专门法规只有2004年修订的《天津市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法》,对铁道口安全的管理。北京市的铁路安全专门法规则只有1998年的《北京市维护铁路道通安全暂行办法》。从法制建设方面,河北的铁路安全管理法规相对完善,而北京、天津则相对弱化。

1.2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机构现状

铁路管理机构的职能之一便是铁路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直接关系铁路安全管理的效能。在我国将铁路分为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之后还有合资铁路和企业专用线。国家铁路在2013年大部制改革之前由政企合一的铁道部管理;大部制改革之后,产生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两个机构分别负责铁路管理的企业职能和政府职能。地方铁路主要是本省或者几个省地方财政出资建立的铁路,在管理方式上在之前主要由政企合一的地方铁路管理局来负责,在后来的发展中不少地方铁路管理局转型将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剥离。合资铁路则主要由各个路局代管,企业专用线则由各个企业自行管理,地方政府监管。目前河北省的地方铁路的政府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铁路管理局,同时河北省发改委下辖的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监管二处下辖的河北省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分别对河北省地方铁路的规划与安全行使一定的监管职能,因此总的来说河北省地方铁路的管理特征是政企分离、多头管理。天津市的地方铁路的规划、货物运输、施工建设主要由天津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是由天津市地方铁路管理局转型而来。在政府管理方面,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的轨道交通管理处主要负责地铁、轻轨的管理,而对天津市地方铁路的管理却很少涉及,体现出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缺失。北京市基本没有地方铁路,而主要有企业专用线,在管理上既无类似于天津铁路集团的投资建设主体,也没有类似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的政府管理部门,是一种双重缺失的特征。

2发达国家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2.1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美国的铁路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通过法律来规范和引导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概括而言,美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是以“双层”法律规制为特征。美国的铁路安全法律体系,由美国国会颁布的国家层面法律和交通运输部及所属机构颁布的行业层面的规章和规则组成。美国的铁路安全管理立法主要管理:铁路安全、铁路风险、铁路设备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铁路事故应急处理、铁路事故调查处理、人员安全、道口安全和其他。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及京津冀三地的铁路安全管理规定,基本涵盖了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立法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却没有明显的涉及

2.2日本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日本铁路安全管理机构有两类: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按照企业守法、政府执法监察来实行铁路安全管理。在日本,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有负责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体制评价及监督的大臣官房、负责安全分析的综合政策局、负责事故原因分析和设备监督管理的铁道局、地方运输局和负责事故调查的运输安全委员会。日本的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两个部分:主管安全工作的主管和安全推进委员会。日本的铁路安全管理实现了政府监督与企业管理的对接,政府不仅可以对企业的安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安全主管的任免进行管理,同时还会对企业的现场派驻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监督。政府安全监督和企业安全管理相统一配合的制度值得借鉴。

2.3欧盟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欧盟的共同运输政策旨在消除各种限制,协调各国的运输。欧盟的《铁路安全指令》为欧盟各国的铁路统一及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法律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管理模式。铁路安全的法律层面主要以《铁路安全指令》为主,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约定了共同的安全目标、安全方法、安全指标和安全体系。并且实行了安全认证制度———分别对铁路基础设施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颁发安全认证证书。安全证书的认证包含了成员国自身对企业的认证和他国对本国企业的认证。在组织层面,欧盟形成了以欧洲铁路机构为核心的包含众多其他机构的组织:欧盟颁布《铁路安全指令》指导欧盟各国;欧洲铁路机构安全工作组指导安全指令的贯彻执行,并且颁布配套指南和指导性文件;各个成员国颁布本国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引入《铁路安全指令》的核心内容;安全监管当局和事故调查机构各自履行安全管理框架内职责;独立的安全评估机构提供提供独立、专业的安全评估和审核;行业协会则引领欧洲铁路行业健康安全发展。欧盟的统一法规和完善组织值得借鉴。

3京津冀铁路协同管理模式设计

3.1构建职能集中且协调配合的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组织机构

铁路安全一体化是为铁路一体化服务的,因此首先要理顺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的组织机构。按照大部制改革中政企分离的要求,将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地方铁路(包括合资铁路和企业专用线)的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明确、剥离,并按照中央政府关于政府职能转移、下放、整合、加强的要求对政府职能部分进行集中,明确管理主体、提高规制效率。基于1.2中分析的三省市的管理机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河北省合并相应机构及职能。在职能的优化整合方面,《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了解决职责交叉、分散问题三条基本原则: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机构;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提高效能。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及提升政府规制效率的需要,将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辖的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监管二处下辖的河北省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并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统一管理,将河北省铁路管理局作为代表河北省铁路政府管理的主责部门。二是,建议京津设立对应机构及职能。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北京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下设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级别对等、职能相似的管理机构,可分别叫天津市铁路管理局和北京市铁路管理局。至于企业职能,天津市无需新增,北京市则按需求自由设定。可在有建设需求时,成立地方铁路投资公司。三是,建议构建协调京津冀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的政府管理机构。大部制改革之后,铁道部政企分离,政府职能部分主要由国家铁路局负责,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区域的国家铁路由铁路总公司下设的北京铁路局负责企业运营管理,对应的政府职能由安全监察司下设的北京铁路督察处负责管理。那么企业层面则以北京铁路局为主,以各个地方铁路、企业为辅。

3.2建立评价与监督并重的京津冀铁路安全一体化法规体系

不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盟的铁路改革与安全管理,都是以立法作为基础,通过立法来保障安全管理的强制性实施。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中,各个省份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京津冀三个省市以生效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为基本范本,结合三个省市的地方铁路的特点,制定涉及三个省市的地方铁路条例。在实施上,欧盟的铁路安全指令可以在各个国家顺利实施,那么中国的三个省市形成统一的地方铁路条例也并非不可操作。有了统一的安全管理条例,就可以为京津冀安全一体化奠定法律基础。国家铁路主要由国家铁路局来派驻监管。而地方铁路则依靠各省市铁路管理局来监管。通过借鉴美国强化风险管理、日本全面深度监管、欧盟同一法律基础等特征,在三省市立法上,建议对地方铁路的管理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的主管应由企业副总经理级人员担任,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须报各省市铁路管理局审查并备案,安全主管人选须报铁路管理局备案,但铁路管理局对企业安全主管的人选没有干涉的权利。二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向注册地铁路管理局提交《企业铁路运输年度安全风险报告》,铁路管理局每年必须结合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及现场检查情况,对铁路企业的风险进行测评,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铁路管理局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对管辖地企业现场进行监察,对现场的设施、人员、车辆等情况进行监察。四是,事故处理以事故发生地的铁路管理局为主,以运输企业注册地的铁路管理局为辅。

3.3京津冀铁路安全协同管理模式

总结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一体化,以评价与监管并重的一体化法规为基础,以职能集中、协调配合的组织机构为实现形式,通过通过风险评价、制度建设监督、现场督察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从京津冀铁路一体化安全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维度进行监管,形成了闭环的京津冀安全管理一体化政府管理新模式,

4京津冀铁路安全协同管理模式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

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确定评价指标铁路安全政府管理新模式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社会公平。政府的安全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对企业的规制。安全管理模式能否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能否对不同地区的企业一视同仁,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二是,规制效率。安全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过于繁杂的程序与规章约束反而限制了铁路行业的发展,因此能否保证规制效率是新模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三是,安全提升。安全管理模式必须能够切实的使铁路的安全得到切实的提升,因此安全提升是最根本的目标。四是,还需要考虑实施难度的问题,能够顺利实施是方案可行的最基本目标。

5结论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2篇

班级管理Moodle深度交流协同效应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的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主要工作之一,从班主任对学生行为控制程度来区分,可把班级管理模式分为专制型和民主型。如安德森(Anderson,1945)将教师领导方式区分为统合接触型(integrative contacts)和专职接触型(dominative contacts)两种,前者采用同意、赞赏、接纳与辅助的方式领导学生,后者采用命令、威吓与责罚,研究发现统合型教师领导下的学生较能自动解决问题,并发挥团队精神,而专制型教师领导下的学生虽较为顺从,但学业苦恼较多,同时有反抗行为[1]。

2.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国内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领导方式基本属于专制型,同时很多教师和家长在行为上总是将放任与民主混为一谈[1]。专制型的班主任总是要求学生听从指挥,把班主任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师生间互动简单化为传达、执行指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厌恶这种领导方式,学生常常推卸责任,不愿合作,一旦教师离开,就会造成混乱。民主型容易造成放任,老师基本不管,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老师与学生没有进行深度的交流,没有对班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没有建立起经过充分酝酿、达成共识的班级管理制度。

3.科任老师的缺位是问题的关键

不管是所谓的专制型还是民主型的班级领导方式,科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缺位是共同的问题,调查发现,科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基本局限于学习内容的交流,在情感方面交流较少,科任老师与班主任的互动也局限于与班主任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具体学科的学习情况,为班主任提供信息,或者寻求班主任的协助,这种交互是单向的,没有产生协同教育效果。在班级管理这个层面,科任老师基本是缺位的,没有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事务中,不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更不用说参与到班级规则的制订。

科任老师的缺位间接造成了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言堂的现象,因此,科任老师的参与可改变班级的管理方式,使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三者产生协同效应,班级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

二、协同班级管理模式

为了解决专制型和民主型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三者的协同教育效果,本研究根据协同学原理,提出协同班级管理模式。

1.“协同学”简介

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等著作。协同论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

协同论告诉我们,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成分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2]。

协同论提出自组织的原理,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2]。协同论指出,自组织的形成需要一定条件。

2.深度交流是班级管理系统有序的条件

在班级管理中,理想的班级管理是自主管理,老师和学生按照某种默契的规则实现自主管理,这就是协同理论所说的自组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三者之间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发挥整体的协同效应,促进班级自组织的形成。

协同论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可以从无序突变到有序状态。教师、科任老师、学生三者要实现协同,深度交流是必要的条件,这种交流应打破课上课下的限制,打破身份的限制,打破时间的限制。消除话语霸权,传统的话语霸权来自于教师的权威,还有小部分来自于优秀生或者班干部的身份优势。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上的,还必须有情感上的,还有基于班级问题的协商。

3.利用Moodle系统搭建交流的平台

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实现深度交流,单靠传统课上课下的交流是不能实现的,需要有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平台。利用Moodle建设的网络课程,可以实现这种要求。

本研究搭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Moodle系统,Moodle一般用来建设学科网络课程,这里创造性地设计成一个用于班级管理的的网络课程,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度交流,达成共识,形成规则并最终实现师生的协同管理。

在这个课程中,以专题讨论区的形式支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话题讨论,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开设了班级问题讨论区、班级规则区、学习分享区、主题班会区、反思区(见表1)。

4.协同班级管理模式的定义

本文所说的协同班级管理模式是指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经过深度交流、协商,共同建构班级管理规则的一种自组织班级管理模式。协同班级管理强调的是教育主体(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的协同,教育方式(线上的交流与面对面沟通)的协同,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协商。

三、协同班级管理模式的流程

1.提出议题

在讨论区里面,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利用注册的实名账号发言,可以“开启一个新话题”发表一个新的议题,就班级管理来说,议题可以分为两个主题,一是班级日常管理问题,也就是班级事务,可在Moodle里开设一个名为“班级问题讨论区”的讨论区专门进行该类问题的交流、讨论;另外一个是课堂管理问题,为了与班级日常事务分开,另外开设一个名为“学习分享区”的讨论区。前者针对班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者指的是具体某一学科学生的学习和课堂管理问题。

2.发表意见

发表意见就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对发起的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要求每个学生均要回帖,回帖必须针对问题,不能说空话和离题。这个环节可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集思广益。

3.交流观点

发表意见后,就进行观点交流,这个阶段紧跟着发表意见这个环节而自然地生成。班主任要向学生强调,在论坛里面身份是平等的,每一个发帖者都应该受到尊重,对老师的观点,假如你不认同,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反驳,态度要诚恳,言语要礼貌;对于同学的观点,可以发表你的看法,提出异议,甚至可以批评、争论,但不能有人身攻击的语言或者挖苦等不良用语,要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4.协商、形成规则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规则。可要求学生对师生交流结果进行整理,形成规则的草案,再利用面对面的协商最终形成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班级管理规则。对一些分歧比较大的规则可利用Moodle的投票功能进行表决,形成后的规则可公布在利用Moodle的“讨论区”建立的规则区里。

四、模式的实践研究

1.研究设计及过程概述

为了验证协同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对广州市某中学高二(2)班进行了实验,该班人数49人。利用Moodle系统设计了用于支持协同班级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专题讨论区支持师生的在线交流。从2013年2月21日至2013年5月22日进行了3个月的实验,实验期间利用协同班级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

2.实验数据统计

(1)师生论坛交流统计

按照发帖的时间集中度可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开学初、3月月考、期中考,对应三轮行动研究。按照这三阶段选取了班级问题讨论区、学习分享区、主题班会区所有的帖子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2)调查问卷情况

研究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设计了五点量表,从非常同意、同意、没意见、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调查学生对所陈述语句的认同程度。设计的《Moodle支持下师生之间交流情况调查问卷》、《Moodle支持下学生之间协商交流调查问卷》分别调查学生对Moodle支持下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看法。

3.实验的效果

根据发帖情况、学生调查问卷情况及现场观察,协同教育模式下师生的交流更充分,深度交流、协商使班级管理更加有序,引发了协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班级管理由命令转变成协商

班级管理由命令转变成协商,协商是深度交互的基础。班级管理不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在协同班级管理模式下,借助Moodle论坛的帮助,教师和学生均能提出班级管理的议题,师生均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论坛里,没有身份,没有话语霸权,只有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对老师和同学的观点,可以赞同,可以争论,在这种管理环境下,管理由以往老师发号司令的模式变成了协商模式,协商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争鸣,班级管理规则是全体师生协商的结果。

(2)班级管理参与主体扩展到科任老师

班级管理参与主体扩展到科任老师,多种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是协同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课堂管理本身也是班级管理的一部分,科任老师的参与可使班级管理更加有序,他们提出的议题能把班级管理延伸到课堂管理,他们的意见同样会受到学生的重视。通过议题的讨论、规则的协商,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之间更深入地增进理解,这对科任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科任老师的参与引发了鲶鱼效应,使班级管理由班主任一手操办的专制管理模式成为不可能,协商规则成为必然,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三者的深度交流最终促发了教育的协同效应。

教师的参与热情是议题能否形成规则的关键因素。由于教师在学生心中崇高的地位,对于每一个议题,教师是否有深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是该议题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统计发现,凡是教师回帖数高于总数20%的议题交流的质量较好,能够形成班级管理规则的议题达到78.6%,低于这个数的只有30%的议题能形成规则。因此,参与的教师要认真地思考和回复学生的发言,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增进师生感情,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协同效应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支持是本次研究中一个发现,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之间除了对提出议题的讨论外,交流中的情感因素也是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力量。对回帖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除了观点交流、规则协商外,还充满着鼓励、欣赏、鞭策、承诺、反思等情感交流,这些交流使得议题讨论没有冰冷的就事论事,而是充满着人性的关怀,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使得管理更加人性化,体现了人文管理的趋向,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加入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内心产生共鸣,实现了心灵的协同。

(4)面对面交流与在线交流的协同

传统面对面交流有直接、气氛强烈的特点,但由老师掌握话语权,很多学生保持沉默,没有真正参与交流,话题没能深入探讨。在线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因为身份、学习成绩的原因造成的隔阂基本被消除,每个参与者是平等的规则建构者。在线交流还可以拓展到课外,学生可利用互联网进行同步和异步讨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交流的过程会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网络空间,话题可以不断地讨论下去,直到建构出规则。异步讨论也给发帖者思考的时间,这样观点更有针对性,话题的讨论更有深度,不足的是现场感差,要登陆到平台上才能发帖。

协同班级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相结合的协商模式,老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里面发表议题和观点,对于一些话题,可在线下进一步交流,交流后又可以把新的、更深层次的观点发到论坛里分享。研究发现,论坛里学生是比较敢言的,有一些在平时面对面不敢说的话学生敢在论坛里面说,教师可将在论坛里与学生个别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在线下与学生进一步交流,促进相互理解。

(5)学生对协同班级管理模式认同度高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学生普遍认可在论坛与教师和同学协商的交流方式,也认可这种混合式的协同班级管理模式。在问到“你乐意在论坛里面与老师交流”,同意的学生占到85.3%;“你认为论坛的话题讨论有助于课堂问题的解决”,同意的达到70.8%;“你认为论坛增加了自己对老师的理解”,同意的达到58.3%;“你会努力实现论坛里面对老师的承诺”,同意的达到81.3%;“你认为老师在论坛里面对你的批评比在课堂更能让你接受”,同意的达到54.2%,没人不同意;“你乐意在论坛里与同学交流”,同意的达到83.3%;“Moodle的支持,让我们的班级管理更有效率”,同意的达到62.5%,Moodle的支持,提高了我班的班级凝聚力,同意的达到66.7%。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论坛的交流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高班级凝聚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4.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存在话题游离的问题

话题游离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问题讨论上的偏题,二是参与主体的游离。对问题进行讨论时,小部分学生出于好玩、应付的心理,会发一些引起同学起哄的回帖,造成了话题的游离。也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参与讨论,以应付式的语言回复了事,造成了参与主体的游离。解决的办法是形成一个话题讨论的共识,话题的发起人可以适当对回帖提一些要求。

(2)回帖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

学生和教师回帖的数量从第一轮到第三轮有下降的趋势,回帖数量的降低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议题的协商,规则的建立,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二是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回帖的积极性降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老师和学生对话题进行拓展,发动参与者更深入地分享学习和生活,增加一些新议题,使话题更加开阔,激发师生的交流热情,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更好地协同。

――――――――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白列湖,潘开灵.协同论与管理协同理论.甘肃:甘肃社会科学,2007(5).

[3] 哈肯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作者.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5.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3篇

1.公共管理体系还存在缺失

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建设还处在至关重要的转型阶段。但我国现存的公共管理模式与经济建设不相匹配的问题极其明显,如果无法全面改革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模式,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更无法有效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部分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平还有待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没有得到及时培养,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政府监察机构制度和部门管理当中,一些官员缺乏强烈的社会公共服务意识,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迟迟无法提升,权力滥用、漠视法律和不遵守管理制度等现象层出不穷,所以要尽快改变甚至重新构建政府公共管理模式。

2.公共管理的使用方法还不够恰当

政府在利用自身职能处理和解决多种事务的过程当中,没有对经济进行调节或依法行使法律手段,而只是大量使用行政手段。与此同时,因为行政手段具有较大的强制性,从而造成公共管理使用方法不够恰当,进而造成我国严重缺失公共管理空间,无法稳定、高效地使用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模式。

3.對管理理论的认识和对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

在公共管理过程当中,如果中心思想仅仅是较为原始的统治式政府管理思想,就会出现对管理理论的认识和对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其后果主要是部分掌握职权的官员大肆滥用权力,从而通过部分非法手段和行为来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进而满足自身对财富的欲望。这极有可能给我国人民、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当中存在的部分缺失,导致不法官员将自身职权作为谋利工具,从而获取非法利益。如果对公共管理模式和公共管理理论不能从全方位的角度去进行理解和认识,就会在公共管理工作当中出现严重问题。

二、基于协同视角构建公共管理模式的策略

1.增强对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强化体系改革

由于没有对公共管理体系加以重视,也就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阻碍,出现一些复杂问题,损害了人民和国家的经济利益,所以必须增强对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还要基于协同视角改革和创新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体系并加以维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而不只是保障部分人员的利益。政府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减少行政干预,要强化政府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觉悟,从而保证政府监察制度的全面和完善。要科学有效地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就要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才会得到培育和提升。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的违法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

2.切实提高对公共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的认识

由于在构建和运用公共管理模式过程当中没有深刻而全面地理解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由此造成部分思想觉悟和素质有待提升的官员出现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伤害了人们心目中的政府形象,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公共管理模式已经被这种违法行为所损害,使得公民对当前的公共管理模式没有丝毫信心。所以在构建公共管理模式的过程当中,要协同理解和认识公共管理模式和公共管理理论,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论进行构建是这项工作的重点,应以人为本,从而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这才是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质。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的目标应该是及时满足人民的需求,将人民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科学构建全面而科学的公共管理服务制度。除此之外,还要切实增强公共管理服务的质量,政府要为人民带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在此过程当中,也不能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经济发展,这样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基于协同视角科学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就必须切实提升公共管理模式和管理认识。

3.扩大行政监察机构职权

基于协同视角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扩大行政监察机构的职权。要加大监察机构的处分权利,监察机构必须及时处理那些出现违法乱纪行为的政府工作人员,将法律作为依据,采用降职、警告等处罚手段对其进行处理;我国检察机构要有相应的经济处罚权力,针对我国政府部分领导武断决策造成经济出现巨大损失的现象,监察机构必须要求相关负责人对造成的损失依法予以赔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构建公共管理模式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公共管理模式体系缺失、公共管理使用方法不恰当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认识以及对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要基于协同视角将上述问题加以解决,同时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就必须增强对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将体系改革进行强化,切实提升对公共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要扩大行政监察机构职权。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3-14.

[2]刘耘.论我国公共管理创新平台构建的动力、模式与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08(3).

[3]尹策.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1):282.

[4]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08(7).

[5]胡正昌.公共治理理论及其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J].前沿,2008(5).

[6]刘晓.协同治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治理范式的有效选择[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

[7]张立荣,冷向明.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范式的变迁机理与革新进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8]康忠诚,周永康.论社会管理中社会协同机制的构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9]陈婧.协同机制对政府开放数据的影响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7(2).

[10]郸啸.试论社会协同机制创新的四个维度[J].领导科学,2017(5).

[11]樊博,于洁.公共突发事件治理的信息协同机制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5).

[12]汪锦军.构建公共服务的协同机制:一个界定性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

[13]赵淑华,刘志国.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概念的含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8).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项目管理;业务协同框架;即时消息机制;管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企业业务活动的开展多以项目为基本单元进行组织管理和实施运行,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项目主管往往会面临如何优化项目沟通管理,以合理调配资源、分配项目任务并控制进度和实时跟踪项目进展,达到良好的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成本管理。这些问题都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学科的兴起和逐步成熟,其理论和技术已经影响到产品研发、生产活动、经营管理等方面,企业提出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采购和合同等进行高度协调和有效控制的更高要求,项目管理业务协同信息平台已广为企业所重视,成为企业实施高效、成功的项目管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2

项目管理协同性 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甚至超越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协同是指涉及到特定的目标或成果的两人或者多人之间正在进行的交互。这个成果可以是一个项目、一个过程,甚至仅仅只是一个行为。

2.1

项目管理协同过程

项目管理过程一般分为项目立项、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结束四个阶段。项目管理过程就是项目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交互协同的过程。

l

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阶段是项目筹备组在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多次评审,从初步可行性报告到详细可行性报告通过后,形成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相关部门可能有多个,且审批有一定顺序,所以需多次提交;相交部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批,这期间项目建议书可能进行多次修改;直至各相关部门审批通过,项目建议书与部门审批文档一起提交领导审批,如果被否决,则项目立项终止,项目建议书失效;如果被批准,则进入项目规划阶段。

l

项目规划

在这一阶段中,人们首先要为已经决策要实施的项目编制各种各样的计划方案(针对整个项目的工期计划、成本计划、质量计划、资源计划和集成计划、成本预算、计划应急措施等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项目设计工作,拟定、编制和修订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的工作目标,以全面设计和界定项目,以及项目各阶段所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有关项目产出物的全面要求和规定。

l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按计划执行,同时进行各种各样控制过程,以保证项目实施的结果与项目设计、计划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执行过程包括:组织和协调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组织和协调各项任务与工作,激励项目团队完成既定的工作计划,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控制过程包括:制定标准、监督和测量项目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差异和问题、采取纠偏措施等管理工作和活动,以保障项目目标得以实现,防止偏差积累而造成项目失败。

l

项目结束

项目结束阶段就是项目的完工与交付阶段,要对照项目定义和决策阶段提出的项目目标和项目计划与设计阶段所提出的各种项目要求,首先由项目团队全面检验项目的整个工作和项目的产出物,然后由项目团队向项目的业主或用户进行验收和移交工作,直至项目的业主或用户最终接受了项目的整个工作和工作结果,项目才算最终结束。

2.2

项目管理协同活动

项目管理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流程。项目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多个项目成员之间的协同活动。一个项目管理至少存在项目风险承担者和任务执行者之间的协同。实际上,还会有多个角色参与活动,例如,项目发起人、项目审批者、项目风险承担者、项目管理者、项目审核评估者等。整个项目管理协同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管理协同活动过程示意图

项目管理的协同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申请审批:项目管理从项目立项阶段到项目终止阶段有许多环节需要申请和审批活动。申请者向审批者提出一项申请,审批者对所申请的内容进行批复。如果还需要继续审批,则转交相关审批者审批;如果审批结束,则将审批结果反馈到申请者处。

任务分配:项目风险承担者对项目进行阶段性里程碑划分并将整个项目划分成一系列子任务,然后将这些子任务分派到项目的各个任务执行者手中。任务执行者收到分配的任务后,对任务进行确认接受,如果认为任务分配不合理,则向任务分配者提出重新分配或者更改任务的申请。任务分配者收到任务执行者的确认信息后,对该任务进行重新分配、确认分配等操作。

进度跟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执行者可以将任务执行中的问题、需要的资源、结果等及时向风险承担者反映;风险承担者既可以向项目管理者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可以针对任务执行者提供的任务状态反映对项目做相应的调整,如更改项目(任务)执行周期、重新分配或调整任务等;项目管理者可以分析各种项目进展报告,及时与风险承担人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信息交流: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许多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在项目成员中的交流或传送,也是一种协同活动。最常见的是项目文档的传送和各种消息的传递。

协同:项目团队能够在协同工作区中建立并各类项目信息。通过协同文档夹,项目成员可以组织那些需要和其它成员共享的项目信息。在协同工作区中,项目成员能够进行签入、签出和文档级控制来确保用户使用的是“正确”的信息共享版本。

会议讨论:项目成员通过在线会议进行项目相关问题、技术以及经验的交流和讨论,实时获取交换团队相关的意见、记录或评论。

3

项目管理协同信息机制 协同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项目管理就是协调或组织多个个体共同一致完成某一项目的过程。基于协同的项目管理除了项目管理本身的要素之外,主要在于项目团队成员的联系、沟通和协同,因此实现项目管理协同的主要机制有:即时消息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任务监控机制、智能机制。

l

共享与传输机制

信息共享是项目管理协同过程中非常有效的分享信息的方式,它能够以近乎实时的方式向员工提供当前的项目信息。共享与传输机制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传输控制(并发、同步、异步)。

l

任务监控机制

任务监控就是不断进行项目进度信息的采集、分析并反馈到项目相关成员处进行相应的处理。项目负责人通过对任务进度调整、任务查询等手段即时了解项目的任务状态和执行人的状态。

l

智能机制

智能机制就是指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程序,在某种调度安排下,负责在无需人直接操作时的信息收集或提供某些服务,以此来提供有效的业务协同支持,从而协同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和合作目标。

l

即时消息机制

即时消息机制在项目管理协同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证项目团队时实进行交流或沟通的重要机制。在这些交流手段中,一般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交流方式是不是实时反馈的,一是交流的内容是否可持久化。基于网络的即时消息通讯能较好满足这两方面要求,因此可将它作为项目管理协同过程中重要的交流手段。

由于即时消息机制是保证项目团队进行时实交流或沟通的重要机制,下面针对即时消息机制的传递模式、传输协议以及消息处理框架进行详细阐述。

3.1

消息传递模式

即时消息传递主要有两种模式:对等模式(PEER TO PEER)和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由用户向服务器提出消息交换请求,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双向传输通道。客户端产生命令并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生成应答传送给客户端作为响应。当有即时消息需要传送给客户端时,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一个单向传输通道,向客户端发送消息通知,客户端根据通知进行相应的处理。对等模式(PEER TO PEER)的工作原理:消息发送方向消息接收方发送会话请求,经过双方协商,建立双向传输通道,进行消息传递。

在项目管理协同管理过程中,为了增加发送消息的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即时性,服务器需要记录消息发送记录,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端/服务器的消息传递模式来支撑项目管理协同应用,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即时消息工作原理

3.2

消息交换协议BNF描述 一个即时消息系统的实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消息交换协议的设计;一是消息协议的实现即消息处理框架,消息交换协议BNF描述如下:

< 消息> ::=[:]< 参数>

< 前缀> ::=&|

< 命令> :: = {}| < 数字>

< 参数> ::= [′:′]

< 服务器名称> ::=

< 主机名称> ::=

< 会议室名称> ::= {}

< 用户昵称> ::= {}

< 空格> ::= ′′{′′}

< 变参> ::=

< 字符> ::= ′a′…′z′| ′A′… ′Z′

< 数字> ::= ′0′… ′9′

< 非空字符> ::=

< 回车> ::=

< 换行> ::=

根据协议格式,在系统应用中从客户端发送消息实例的协议格式为:SENDMSG # < 会议室名称>|< 用户帐号>< 消息内容> ,表示消息是发给某一个具体的用户还是发给一个会议室。如果客户端接收到一条消息,它有如下的协议格式:&< 会议室名称>|< 用户昵称> SENDMSG # < 会议室名称>|< 用户昵称>< 消息内容>。第一部分表示消息是从哪里发出的,是用户发出的,还是服务器发出的消息,第二部分是命令字符串,第三部分表示消息是发给会议室的还是只发给某一具体用户的。

3.3

消息处理框架 消息处理框架主要定义消息服务器对消息的接收、分析处理和发送。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多个用户同时发送消息的情况,增加了服务器处理消息的负担,容易造成消息阻塞。为了提高服务器的负载性能,利用多线程技术将处理消息过程设计为接收线程池、分析线程池、发送线程池三个线程缓冲器,避免由于某部分阻塞导致程序挂起的情况。三个缓冲器工作方式如图3:

图3 消息缓冲原理图

4

项目管理协同应用模型 协同项目管理是基于即时消息传递和共享项目信息的协同方式。项目管理协同主要分消息协同和文件协同两种模式,它们各自处理过程为:

消息协同模式:用户向消息服务器发送消息,消息服务器收到消息后进行解析,如果是传送给其它用户的信息,则转发消息;如果是业务操作消息,则交由业务器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储到信息存储器。

文件协同模式(即文件共享与传输模式):用户向消息服务器发送文件操作命令,消息服务器收到消息后对操作命令进行解析,并将结果交给文件控制器进行处理。如果是传送文件操作,由消息服务器向接收用户发送接收文件消息,等待用户接收文件;如果是访问文件操作,由文件控制器向用户传送需要访问的文件。

在本文讨论的协同项目管理采用消息协同模式和文件协同模式的混合模式,其协同应用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协同应用模型

5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跨企业、跨地区的项目管理提出了实时通讯、协同工作、信息共享等新的要求,传统的项目管理不能充分适应这些挑战。本文首先讨论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协同过程以及在这些协同过程中的协同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协同项目管理的实现机制,最后提出协同项目管理的协同模型,可以应用于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企业的项目管理提供强有力和安全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Jack Gido,James P.Clements etc.Successful Project Management.1999.6

[2] Ravi Sandhu etc.A Proposed Standard for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2000

[3] 刘鲁.CSCW中任务分类和系统架构模型[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6.6(1):52-56.

[4] 于庆等.面向企业的CSCW系统及其应用.2000.8(6)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企业管理;虚拟组织;协同管理

一、 企业虚拟组织的概念和模式

1. 企业虚拟组织的概念。当前学界对虚拟企业的理解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虚拟企业是资源、能力虚拟化的企业,是与传统的实体企业相对的一种先进的法人企业模式,这种情况下,虚拟企业与敏捷企业的内涵一致。另一种观点却认为,虚拟企业是企业功能外部化的产物,是指由不同的企业或其单元组成的共担成本、共享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的临时性动态联盟,在这种情况下,虚拟企业与虚拟组织或动态联盟的内涵相似。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后者。虚拟企业通常被认为是敏捷企业基于任务而组建的动态性联盟,它随机遇而产生,随任务的结束而终结,是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新型企业合作模式。

本文定义企业虚拟组织是虚拟企业和虚拟企业集群的总称。虚拟企业是以互联网络为基础,遍布世界各地的个人基于共同目标而由自组织力量而集结一起的网络社区性虚拟联盟,以及一个企业基于研发开放而采取的外部协作边界的放大,而形成的企业虚拟体;虚拟企业集群是由具有相似资源或行业上下游企业跨越地理界限实现超空间的虚拟集聚现象,以企业和研究机构等法人实体的参与为条件,是企业间由优势资源而组成的网络型联盟。

2. 企业虚拟组织的组织模式。一般说来,企业虚拟组织的组织模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星型模式(star-like mode)。这种模式一般由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和一些伙伴组成,核心企业负责虚拟组织的构建与管理工作,制定运行规则,协调各方关系,当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时,负责做出合理的仲裁,如图1所示。

星型模式各方的关系可以比较松散,比如说外包,核心企业与各成员企业通过契约联系在一起,非核心成员之间没有联系。星型模式各方的关系也可以比较紧密,比如供应链式的企业虚拟组织,由掌握关键技术或资源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或资源成为统领整个企业虚拟组织的的权利基础。耐克(nike)公司就是星型模式的典型代表。

(2)互补模式(compensatory mode)。互补模式不存在盟主,是由地位平等、拥有的资源与核心能力相互补充的各方共同组成;这种模式下,企业虚拟组织的组建与管理需要通过各方的协商来解决,如图2所示。

互补模式比较适合于产品或技术的开发,对于开发过程中的众多不确定性,需要资源与能力互补的各方,贡献出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比如索尼(sony)公司与飞利浦(phillips)公司共同开发激光视听产品,微软(microsoft)公司与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合作开发移动网络产品。

(3)平行模式(parallel mode)。该模式是由地位对等、拥有不同的核心能力、但能够独自完成市场的某种需求的各方组成,只是各方满足市场需求的方式与手段不同;由于各方的独立性较强,因此需要通过共同协商,完成企业虚拟组织的组建与管理工作,如图3所示。

平行模式比较适合于市场的开发与产品营销,比如为了开发某一市场,在网络营销渠道和在传统营销渠道上具有优势的各方,可以组建平行模式的企业虚拟组织,而其中任何一个渠道都能完成产品的供应,只是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渠道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对市场进行开发。

但是,与互补模式一样,参与各方绝对意义上的平等是不现实的,在实际当中很难找到,只是与星型模式相比,互补模式和平行模式参与方的地位更加平等。互补模式与平行模式多是出于长远考虑的企业间战略合作。

(4)混合模式(hybrid mode)。混合模式是指在虚拟组织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组织模式,由于星型模式、互补模式和平行模式都有各自的适用情形,混合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虚拟组织更有效,如图4所示。

比如有一家企业采用混合模式的虚拟组织,可以在产品与技术研发模块采用互补模式,在生产模块采用星型模式,而在营销模块采用平行模式。

二、 构建企业虚拟组织的要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来自本国和外国的竞争者,也不能忽视来自一线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市场和竞争中急剧而不确定性的变化是企业如今必须着手面对的市场现实。企业在以多变的和不确定性及全球化趋势为特征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一种动态的组织设计机制——虚拟组织出现了,它使企业能够集中地面对以时间为基础条件的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

1. 市场机遇。企业的环境条件不断变化,市场机遇也不断出现,与市场机遇相对应的是顾客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需要在对机遇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有价值的市场机遇。机遇具有时间性、约束性、效益性和风险性的特征。

2. 核心能力。市场机遇的约束性是指利用市场机遇获得效益的条件,与这些条件相对应的就是不同核心能力;因此,需要对市场机遇的约束性条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转化为对核心能力的判断与需求。如果企业自身不具备市场机遇所需要的全部核心能力,可以通过构建企业虚拟组织来获得。

3. 合作伙伴。根据迎合市场机遇对核心能力的需要,对具备构建虚拟组织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的企业进行识别,所有具备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的企业都是潜在的合作伙伴。潜在的合作伙伴数目可能较多,需要在考虑合作伙伴之间资源的匹配性和跨组织参与性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4. 组织模式。参与企业虚拟组织的各方合作伙伴需要根据市场机遇的特点,对企业虚拟组织的模式做出选择,包括企业虚拟组织的类型和运行方式。企业虚拟组织的基础是动态的企业组合,组织模式的确定要使企业虚拟组织具有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充性。不同的合作伙伴的作用不同,参与企业虚拟组织的方式也要有所区别。

5. 企业重构。根据企业虚拟组织的模式,合作伙伴要进行企业重构,即对加入企业虚拟组织后自身的过程与组织再设计。不同企业贡献的核心能力不同,参与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企业是整体参与,有的是企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单元参与;因此,通过企业重构为企业虚拟组织目标的实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6. 敏捷性。敏捷性是企业虚拟组织迎合市场机遇综合能力与水平的体现,面对同一市场机遇,由于合作伙伴、组织模式和企业重构的不同,可以构建不同的企业虚拟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形成不同水平的敏捷性。一般地,企业虚拟组织的敏捷性与其竞争力正相关;保持具有竞争力的敏捷性是企业虚拟组织构建的核心。

三、 协同管理思想和路径

1. 协同管理思想。协同管理是指基于所面临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运用协同学原理,根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期望目标对系统实现有效管理,以实现系统协调并产生协同效应。它是对由于兼并或者合作的几方企业原来是几个独立的系统,在长期发展中,各自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文比、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与作业方式等方面不协同的一种整合。

协同管理理念主要体现为三大基本思想,即“信息网状思想”、“业务关联思想”和“随需而应思想”。

(1)信息网状思想。企业中的各种信息都是存在着联系的,协同管理则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它将各种分散的、不规则存在的信息整合成一张“信息网”,每个信息节点之间依靠某种,或某几种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关联,访问者就可以完全突破信息孤岛的困扰从而轻松自如的穿梭在这张信息网中并获取自己关心的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真实的、全局信息的了解,而协同管理无疑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

(2)业务关联思想。现代化企业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着的精密机器,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就像是机器上的各个部件,任何一个部件出了问题就会对整台机器的运转造成影响。协同管理模式则可以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充分的整合并进行统一管理,任何一个业务环节的动作都可以轻松“启动”其它关联业务的运作,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从而实现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平滑链接。

(3)随需而应思想。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和流程组成了企业运作的基本要素。协同管理将这些资源整合在统一的系统中,并通过网状信息和关联业务的协同环境将它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要进一步实现对这些资源的协调和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资源能够随着企业的某个目标或者某项事务而被灵活的组织起来并进行协作,为这个目标各司其能并发挥最大的价值,换言之,也即各种资源能够随企业的需要而及时的响应并突破各种障碍实现一致性协作。在协同管理系统中,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被打破,并可被随时调动起来组成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域的虚拟组织。

2. 协同管理路径。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组织中人与物要素的“互动关系(秩序)(路径a)”及派生出的“行业认知(路径b)”和“方法优化(路径c)”这三个主要路径展开的,如图5所示。

这三条路径不断研究回馈,改善人与物要素的互动结果,从而增进组织期望的绩效。

四、 企业虚拟组织中协同管理的范畴

企业虚拟组织的协同将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转化为一种竞争优势,从管理的角度看,可把企业虚拟组织中的协同管理分为战略协同、生产协同、商务协同、财务协同、人力资源协同、文化协同等几部分。

1. 战略协同是企业虚拟组织协同管理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它受生存环境的影响。找出企业虚拟组织中协同的关联资源因素,搞好企业虚拟组织资源及协同能力的分析,尽可能克服战略协同偏差,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是搞好企业虚拟组织战略协同的关键。

2. 企业虚拟组织生产协同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企业虚拟组织内部生产协同就是以资源配置为主线,通过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各类型的物科协同来达到生产协同过程各职能协同目的。

3. 商务协同是企业虚拟组织强调内部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协同,通过企业虚拟组织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的分析,从一定角度可以折射出商务协同的机理与过程。

4. 财务协同指对企业虚拟组织进行财务协同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从传统资金管理转向战略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现金流最能反映出企业虚拟组织协同状况,因此,基于对现金流的分析及对企业虚拟组织财务的监管是搞好企业虚拟组织财务协同的关键。

5. 人力资源协同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基点,以一致性认识为基准的一种资源整合。搞好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人力资源存量和流量的分析,是企业虚拟组织人力资源协同管理的主要环节。企业虚拟组织间人力资源的协同也是从纵向和横向的方面对协同的把握。

6. 文化协同是指企业虚拟组织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将相异或矛盾的文化特质进行整合后形成的一种和谐、协调的文化体系,相对于企业虚拟组织其他方面的协同,这种协同更具软化性。了解企业虚拟组织的文化的特征、维度和变量有利于我们建立起企业虚拟组织文化协同机制和路径。

企业虚拟组织适应了个性化、多样化和易变性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即足够的柔性。它能够快速地集成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对市场需求做出灵敏快速的响应,是目前最符合新经济环境要求的一种组织形式。与传统企业相比,企业虚拟组织从管理哲学到经营理念、从决策过程到生产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有组织结构网络化、组织界限模糊化、反应的敏捷性、合作的契约性和时效性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企业虚拟组织管理实践对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很多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式在企业虚拟组织的管理中显得无能为力。而目前学者们对企业虚拟组织的管理理论和方式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企业虚拟组织管理中强调灵活性而牺牲了忠诚: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企业虚拟组织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地研究,找出企业虚拟组织管理中的一些内在规律,从而为企业虚拟组织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范正认.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内部协同过程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0,(3).

2. 李灵.电子商务项目的协同管理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3.

3. 余力.协同管理模式理论框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

4. m.t.martinez, p.fouletier, k.h.park, j.favrel. virtual enterprise-organization, evolution and contr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74(2001).

5. 陈剑,冯蔚东.虚拟企业的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蒋贵川,范玉顺,吴澄.动态联盟与企业敏捷性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

7. 吴价宝.基于元学习的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64-67.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协同; 互补; 心理契约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64- 02

1 引言

社会的变革必然会促进组织的变革,财富杂志曾经指出“抛弃那些陈旧的领导观念吧!(20世纪)90年代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汉诺瓦保险公司、赫门米勒家具公司、壳牌石油公司等这些典型的学习型组织的成功就是对这一论断的最好证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为许多企业应对未来挑战,获得持久生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探索真正适用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便成为组织创建以后的核心问题。

2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

2.1 概念的提出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佛瑞斯特(Forrest)教授在1965年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1990年他的学生彼得·圣吉(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这一巨著之后,学习型组织理论才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传播,而这一著作也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

2.2 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和特点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1]。

学习型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组织必须营造出一种浓郁、开放、自觉的学习氛围,使得处于组织中的个人能够学习,主动学习,相互学习;二是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和调动每个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三是通过学习和创造,打造一种与传统组织迥然不同的新型组织,实现组织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

圣吉认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必须经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2]。

2.3 适合中国的学习型组织的构成要素

学习型组织已然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很多成功的企业也经历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转型,李明斐 等[3]也在回顾国内外学习型组织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检验了西方学习型组织模型及其测量工具“学习型组织问卷调查表”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在中国环境下学习型组织由“支持个体学习以达成共同愿景”、“建立沟通与创新机制”、“鼓励团队学习与合作”、“倡导系统思考与战略领导”4个要素构成。

3 管理模式的探索

倘若一个组织顺利完成了学习型组织的转型,却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那么其组织形式就是一个空架子,根本无法发挥其优势。不论是大型的跨国公司还是小型的民营企业,想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立稳脚跟,就必须有与时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传统的直线型组织、矩阵型组织虽然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模式,但是其信息传递延滞、多头领导责权混乱等不足和弊端日益凸显。新兴的协同管理模式和领导层中的互补管理模式虽各具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学习型组织,但又有各自的不足,无法达到普遍适用的效果。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何种管理模式能够与学习型组织相匹配,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3.1 协同管理的优势与不足

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使它们一致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管理的概念就是将组织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组织的各种资源( 包括人、客户、财物、信息、流程) 关联起来, 使之能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或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或运作, 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 实现这些资源的利益最大化, 消除在协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壁垒和障碍[4]。

这与圣吉所倡导的系统思考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将企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不再独立,个人的工作也不再是单打独斗,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每一项任务、每一单位资源都紧密关联,整体协调配合便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产生“1 + 1 > 2”的效果[5]。同时也实现了学习型组织的扁平化发展,机构层级少,信息传递快,沟通迅速。

但是协同管理也有其不足,因为这一管理模式的实现更加依赖于技术条件和环境的支撑,倘若没有成熟的协同软件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所以这一模式更适合于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众多的中小企业想要实现协同,还需要在资源配置上下大功夫。

3.2 互补管理的优势与不足

目前所认可的互补管理,通常意义上是指企业管理层正、副职之间的配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同于领导对员工的管理,而是一种平等的、不具有叠加性的、只是涉及管理层之间的一种相互协调的能动性的管理模式[5]。

组织的问题往往最先是由管理层分歧所导致的,互补管理的平台为组织的决策者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沟通途径,可以有效化解现存的矛盾和潜在的问题,达到相互认可的目的,从而实现共同愿景的建立,而且这一管理模式是适用于任何企业的。

但是互补管理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将立足点放在了管理层上,没有达到系统思考的要求,忽视了组织中的团队和个人。因为真正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最终还要落实在组织中每个人的配合上,不仅仅是管理层之间,员工之间更需要相互协调的能动管理,当前所推崇的互补管理具有片面性。

3.3 协同管理与互补管理模式相结合探索新模式

通过比较协同管理与互补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得到这样的启示:为何不将这两种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其中一方的不足正是另一方的优势,若将适用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比作一个圆,那么协同管理模式和互补管理模式便各占一半,单独来分析都是不完整的;可是将二者组合起来便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恰恰这一观点正好可以通过中国古代的八卦图来体现,协同管理与互补管理模式正好与阴阳二力相对应,二者相互牵制又相互促进,避免出现“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问题。本文以此为依据提出适用于学习型组织的协同与互补管理模式。

当然新的模式要应用于实践中必须有一个实际的落脚点,也就是圣吉所谓的小而有效的高杠杆解。鉴于协同模式和互补模式都忽视了组织中团队和成员的作用,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论述该管理模式的实施点——以心理契约为调节点实现协同与互补的有机结合。

心理契约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管理领域。使用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他们同样是决定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6]。这一概念一直以来是被众多组织所忽略的,但是在学习型组织中,员工与组织的关系早已不仅仅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圣吉也一再强调要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建立共同的愿景,这也是心理契约的构成基础。达成心理契约是一种适用于学习型组织的有效的激励体制,雇佣前的谈判是心理契约的第一影响因素,所以在雇佣员工时就要注重区分认同感不同的员工,通过组织提供物质承诺的方式使认同协同管理模式和认同互补管理模式的人员数量达到基本平衡,并保证每个部门和团队中这个数量也是基本平衡的,在日常工作中为两类员工设置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并定期进行测评,使心理契约逐步强化,通过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组织认同感和责任感,保证在普通员工之间、领导层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管理体制,推动协同与互补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图1就是以心理契约为实施点的普遍适用于学习型组织的协同与互补管理模式。

4 结 语

正确认识和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为获得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索适用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后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所推崇的协同管理模式和互补管理模式发现,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适用于学习型组织,而以心理契约为立足点则体现出学习型组织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建立共同愿景的基础上重视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动性,以全新的、适应时展的激励机制为管理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协同与互补管理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应用实例来检验和论证。相信该模式的提出能够给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带来一定的启发,在今后的实践中,协同与互补模式必将日益完善,发挥更大的效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Harari O. Open the Doors,Tell the Truth[J]. Management Review,1995(1):33-35.

[2] [美] 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4-24.

[3] 李明斐,李丹,卢小君,等. 学习型组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管理学报,2007(7):442-448.

[4] 杜栋. 协同、协同管理与协同管理系统[J]. 现代管理科学,2008(2):92-94.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协同实训 岗位协同 专业协同

协同实训模式是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采用协同实训模式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与时俱进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应对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客观事实,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一、协同实训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

近年来,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制约经管类专业发展的“瓶颈”。在专业教学计划上,没有系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成效的评价上,也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方案。企业对经管类专业的人才要求是学习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并具备较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而我们现有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

在众多的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全面协同,打破原来单纯地以各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协同和专业协同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够紧密地与生活和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因此,提出一套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彼此渗透、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协同实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成为迫不及待的重要课题。

二、协同实训模式的基本构成

“协同实训”包括同一专业的不同岗位间的协同实训和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实训协同实训之“协同”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岗位协同

岗位协同主要解决角色模拟的问题。职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是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育的鲜明特色,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不能体现“岗位”。为此,实训教学的岗位协同,首先要明确参训学生的业务岗位,做到“一人一岗,各司其职”,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其次要协调好不同岗位间的业务关系,使学生通过实训掌握不同业务岗位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的原理。为了使学生尽可能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必须实行定期轮岗实训。多角色协同实训以学生小组为中心,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探讨学习氛围。

2.专业协同

专业协同主要解决不同专业间的实训协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扩大(或广义)的岗位协同。专业是为了满足教学的要求而人为划分的,而事实上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业务联系。因此,不同专业的协同实训与同一专业不同岗位的协同实训,具有相同的必要性。为此,经管类专业尽可能按功能组建综合实验室,而不主张按专业尤其是按专业课程组建实验室。采取多专业联动、专业内协同的方式,构建“实验、实训、实践”为重点“三位一体”的团队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三、协同实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指导思想

协同实训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整体优化原则,依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构建了以岗位和专业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是通过搭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平台、采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该体系的设计目标是打破现有的“学科型”体系,建立经管类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的框架,提出实施举要,制定保障机制。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最终实现“以学办产、以产辅学、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良好发展局面。对学生而言,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对教师而言,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对专业本身而言,优化学科建设,改善实用性较差等缺陷。

2.岗位协同的三种方法

岗位协同是基于一种行为引导的教学观,即:实践问题导入理论知识点介绍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这一过程模式,提出了实训的三种特色教学方法:

(1)基于项目的教学:以从现场收集的综合实训模块为目标,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有针对性选择与项目生产岗位相关的学习模块。(2)基于讲练结合的课堂讨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3)基于分层次递进实训的教学:通过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实训,全方位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建成完全开放式的、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实践环境。在模拟实训中,一种设计思路是每个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实训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目的是熟悉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但这种设计思想也有缺憾。企业中的各项经济事项是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且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运行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协同合作下完成的。不同的角色定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有着特定的工作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实训者的综合实践能力,真实模拟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运行过程,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

3.专业协同的方法

以辽东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现有四个经管类专业为例,首先,立足现有的工商企业管理、营销与策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四个专业,设置四个专业实践课程互认学分的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依靠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以综合实训课程、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业大赛为载体,实施多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跨专业构建创业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联动工程、计算机、广告设计等其他专业参与开展创业项目策划、企业形象设计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创业能力;其次,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入手,突出了实践教学内容,在2008版的教学计划中设置适当创新学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既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又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必要的实践(实验、实训)内容,使两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执行的教学计划中,我们设计了以创新、实践为重点的全新课程体系,并设置“创新学分”,着重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邱晓文.浅谈高职教育中“双实训空间环境”模式的组织与运作[J].商情,2009.

[2]曾宪达.管理类教学的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

[3]张改娥.案例教学初探[J].承认高教学刊,2004.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8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广泛普及,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模式为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子商务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强烈地影响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必将引起经营管理思想、行为模式以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深刻变革。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政府和企业如何顺应管理变革的潮流和趋势,实现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以促进电子商务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些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协调与推动,电子商务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成为业界和学人关注的重要领域。为了促进电子商务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在加强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崭新、成熟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效指导电子商务实践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不仅是电子商务技术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管理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关键问题。

2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内外学者大多将研究热点集中在有关电子商务的理论、方法、伦理、法律和安全等方面,很少有学者致力于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从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内容来看,基本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系统性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论文也只是近几年才问世,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与广度都远远不够。笔者于2006年上半年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管理”进彳行检索,结果如下:从1999年到2005年共26篇。另外,笔者利用Dialog、Inspec、EBSCO等外文数据库和Yahoo、Google等国外著名搜索引擎工具,以“ElectronicCommerceManagement”、“E-Commercemanagement”为关键词,检索到较高相关度的文献数量也很少,仅有几十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成果较少。从研究论文的内容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从国内外对有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看,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大多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没有从整体上对电子商务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20世纪末,国外在信息化引起管理变革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如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等[3-4]。这些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与电子商务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国外学术界也已开始以上述管理变革的观点和方法为出发点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目前在国外,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管理理论框架已初露端倪,一种以信息流为直接管理对象,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正在形成[5]。例如,RaviKalakota的著作《电子商务管理指南》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指导企业怎样从事电子商务活动。MartinV.Deise等编著的《电子商务管理者指南:从战术到战略》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各个层面的管理实践操作。

从2001年起,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电子商务管理领域的研究。2001年,大连理工大学杨德礼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方法'“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的特点与相应方法”等12个方面全面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进了一个新的台阶[6]。在学术著作方面,程大为编著的《电子商务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在王学东主编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一书中,第一次论述了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和运作平台等理论,随后又在“十五”规划部级教材《电子商务管理》中再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电子商务管理原理:电子商务管理的对象与职能、电子商务组织与管理体制、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电子商务运作流程。

然而,目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割裂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所有管理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时,并没有同时探讨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将这些管理活动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加以考虑。

2.2 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从2000年起,国内外学者探索性地开展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理论化研究。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管理活动。在美国,RaviKalakota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以大量生动的电子商务实践案例来指导企业应如何从事电子商务活a[7];MartinV.Deise等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战略、战术等各个层面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操作阁;SandeepKrishnamurthy通过对著名公司成功或失败的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帮助现在和未来的管理者借助整合的商务模型、市场和因特网技术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管理过程[9];BrendaKiena探讨了企业如何规划和维护网站,从实务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活动[1。]。在国内,程大为研究了电子商务运行的经济规律,并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黄建康则主要对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与战略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在国内,最早初步系统性地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学东教授。2001年,王学东从三个部分系统构建了面向企业应用的电子商务管理体系: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企业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明确虚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企业电子商务之间的演进发展与联系;第二部分主要概括和抽象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原理,阐述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运营模式、运作流程,并运用系统的观点剖析了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经营管理内容,即宏观层面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战略和微观层面的以企业电子商务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主线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具体内容。随后,王学东于2005年明确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三流”的协同与和谐的观点,初步构建了电子商务管理体系,具体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其性质、职能、对象与体制,架构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组织与运行平台。随后,在2003年10月,由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支持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探讨电子商务管理问题。本次国际会议是国内第一次正式地将电子商务研究引入管理领域,这次会议所倡导的从管理视角研究电子商务、“点面结合”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管理,必将掀起电子商务管理研究新的高潮。

总体来看,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深度不够、范围不广、成果不多,还未能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体系。

2.3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

在电子商务管理领域,协同思想的引入还只是刚刚起步,出现了一些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管理协同”问题研究,而“协同管理”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必要性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思想、模式、对策。根据文献统计,目前关于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系统文献还没有,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少量关于“协同电子商务”的文献。

总体看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试探性地提出电子商务“三流”协同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模型2001年,王学东运用系统和协同的观点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理,构建了“三流”协同互动的5大平台;高维娜将网络企业、项目管理、协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网络企业中的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并提出了基于WebSer-wces的网络企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李灵运用了协同学、系统科学、博奕论的方法,初步建立了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系统模型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机制。

2.3.2 探讨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问题王硕探讨了协同理论在虚拟企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关注虚拟企业各要素非线性关系,并运用协同学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目标函数;荆琦给出了虚拟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几种管理模式,如层次管理、阶段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盟员管理等;王学东针对虚拟企业合作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冲突,对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协同管理体系。

当前,在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中,供应链协同管理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国外,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1995年,由国际著名的商业零售连锁店Wal-Mart等5家公司联合研究提出了面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有效策略协同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HauLee和Anderson分析了协同供应链应具备的基础条件、面临的诸多挑战和价值收益等问题;2000年,Ito和Salleh指出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协同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并提出了协同供应链系统基于电子黑板的协商问题;2003年,R.McIvor等人研究了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支持;Akkermans和PaulBogerd等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模型,侧重研究了非技术因素对实现协同的重要影响。在国内,有关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刚刚开始。李勇等对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协同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协同是对供应链管理中核心问题的合作与协调,是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基础;张翠华等从战略协同、策略协同和协同技术三个方面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的研究中,分散的、间接的研究成果较多,大多是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协同管理进行研究。而协同学在电子商务管理中系统化、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将协同理论、和谐理论与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机地、系统地结合起来,也未触及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如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理论、方法与模式研究,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方法与模式研究等等。

3结语

综上,国内外学者围绕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不够。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国的电子商务管理中,理论脱离实际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情形是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分散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各行其是,没有条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也尚不能对我国电子商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直接借鉴国外管理方法的研究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较少。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落后且缺乏经验。因此国内学者大多以引进和介绍国外理论研究为主,未能结合中国的管理传统和实践的特点,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科研管理 作用分析

高校是培养国家尖端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国家进行各项基础性研究的基地,是先进的科研成果诞生的摇篮。国家先后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大胆地通过对各项体制制度改革促进科研创新,致力于将高校发展成高科研水平的研究所,比如“2011计划”[1]。高校内部各科研管理部门主要是根据学校发展的概况制订一系列发展规划,他们的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的科研水平。

一、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现状

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壁垒,完善协同管理体制,而科研管理则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建成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科研机制。尽管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搞创新,可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资源获取途径、科研成果的转化、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以下针对主要问题做详细分析。

二、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1.校内部的科研管理组织缺乏统一性,造成科研信息资源浪费。各层级组织都只是单一的上令下行的直线模式,缺乏对整体的全方位的管理与监督,上级的命令只是直接下达,没有经过整理补充。在高校中,科研管理模式大多是垂直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任务分配明确,但容易使不同的学科部门之间形成壁垒[2],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挥,甚至阻碍科学创新的发展。

2.高校针对有关科研的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估机制不健全。目前,各高校对科研成果及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大多以论文形式进行,严重阻碍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展。将论文同教师的科研项目申请挂钩,会使高校教师盲目地侧重论文的撰写而非科研成果能否运用于实际,这对于那些具有生产性的研究是致命的误区。

3.高校内部各层级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影响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各部门之间的学术壁垒会影响科研成员的信息交流,减慢科研成果的研发进度。各高校的研究需要和外界的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3],而各方面的工作大都是在校内开展,因此,校外组织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对科研工作的了解滞后,科研管理部门处理不好校内与校外组织的关系,严重影响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

三、高校科研部实施协同创新机制下的管理模式的作用分析

1.协同创新高校的科研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健全科研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信息利用率。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各管理层级存在壁垒,部门间的沟通受阻,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利用。因此,对高校内部的信息资源要统一管理,减少浪费,确保每一个部门都获取足够的人、物、财等资源。

2.健全科研评估机制,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奖罚制度。目前科研的评估机制大多以论文的数量为标准,不能真正评价出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因此必须改善科研评估体系。首先根据科研项目的类型对其科研成果进行差别评价,比如对于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应以能否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及效益的大小作为考核依据,而对于长期、重要的项目,可根据研究的进度进行分期考核。

3.变更创新交流平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如今高校的科研项目是和校外企业联合进行的,成果的转化率低是科研工作的常见问题。科研部门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连接纽带,创新二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定期沟通,形成安全、稳定的信息来源渠道,能极大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4],同时能使社会了解高校内部的科研实力,实现高校的科研工程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协同创新不仅在高校的科研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且是促进国家科技文化创新及经济技术创新的重大措施。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更注重协同创新机制的运用,对科研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学校本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争创世界高科研水平的高校。

参考文献:

[1]朱虹凌.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29-31.

[2]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协同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22-03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当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时,就应该主动结合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寻求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平衡,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一、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工商管理教育迄今已有长足发展,但很多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却日益显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足。

1.重理论,轻实践。应当说,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都很注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但在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中,实训实践环节明显不足。个别学校是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中根本没有涉及实践教学环节,更多的学校是培养方案中突出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和时数等,但实施中,教师热情不高,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成了纸上谈兵。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双师型素质教师的缺乏等因素造成,但随着条件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战术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手段已显得尤为关键。

2.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散孤立,缺少系统协同性。现实中,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只是在学校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在某些课程的某些环节展开零散实践教学,或至多组织学生去个别实习基地简单的参观,缺少系统性思考,没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效果也差强人意。对实践教学的结果也没有一个可执行的检验机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综合性强,联系的学科和产业较多,涉及经济、法律、人文多个学科,内容包括采购、生产、营销、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处理等环节。因而工商管理知识及其相应的实践环节就不应是分散和彼此孤立的,而应是系统协同的。

3.实践教学模式单调、实践能力培养层次低。当前各高校都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有的高校花巨资建设了包括软件模拟和实物仿真的较完备的工商管理实验室,但却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的荒疏现象。要么是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没有得到深入开发利用,实习基地也仅限于挂挂牌,偶尔参参观;要么是少数课程进行孤立的实验室观摩和简单流程操作及软件操作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少,导致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层次低,缺乏系统性。很显然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开拓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需要深入开发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多实践教学模式的协调应用。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类型

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经验总结表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1.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是交互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探测性教学法,一般是由教师提供源于实际的案例素材,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分析方法,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进行分享交流。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工商管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模式。案例搜集和撰写是案例实践教学开展的关键。除了与课程同步的案例实践教学外,各级各类管理类大赛也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形式,这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2.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是组织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的参观、调研、现场授课、控制型实习和顶岗实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基于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历史基础,以及专业特点。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多赢,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运作的流程和制度,为今后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3.实验(训)室实践教学模式。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常用模式,它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实验室,通过课程实验获取相应知识,培养学生在模拟或仿真环节下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模式是以软硬件实验设备为支撑,对实验目标、方案、指导教师资格、教学过程监控、设备更新都有明确的要求,以确保实验活动的有序进行。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模式。毕业实习属于学生毕业前的入职实习。学生一般在工商企业的有关部门从事实际工作,有的为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能力,是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实现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有效过度,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收集素材。毕业论文实践一般是针对毕业实习中的课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通过选题、资料收集、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撰写论文等过程,将实践问题理论化,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教学模式。撰写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答辩,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的思路和实践

前述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那么怎样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流程中协同应用这些实践教学模式?多实践教学模式应遵循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的目标,即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规格,使之细化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技能目标,进而整合相应的课程与之配套,在这个基础上,突出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体系,具体来说,可从专业认知—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几方面逐步递进。于此同时,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和系统论相结合的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以社会需求为指针,学生为主体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在工商管理管理专业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中,有如下具体思路、做法和实践。

1.具体思路和做法。①对新生开展专业认知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专业认识实习(或实践),具体方式主要是设置简单的实践活动,如企业参观、市场调查或社会调查活动。这样的课程应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②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资源的投资建设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各类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学校实验室资源和实习基地资源的闲置荒疏问题就在于开发利用不够上。对此,学校应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一方面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开发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之间开展实践教学的互动协作和支持,另一方面着力降低实践教学资源使用中的交易成本,增强其开放性。③针对各类课程开展单项实训。单项实训不仅增进了对课程知识原理的理解,更从基本元素上积累了培养实践能力。单项实训应该协同应用案例分析、实验室实验和实习基地实践等教学模式,挑选最优的模式和模式组合。案例分析的素材除了教师精心挑选准备和学生调研编写外,还可请有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或历届校友提供案例资料,或请他们现身说法。④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参加企业项目,展开综合性实践教学。教师有机会参与商业实践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结合专业特点,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到企业的项目中来,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和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将课堂所学与实践业务结合起来,整合多门课程资源,加之了解各行业、各发展阶段企业的特点,也进一步弥补了工商管理类诸多课程体系针对成熟企业设置而与学校培养目标不一致的缺陷,特别是本科工商管理类学生由于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不足,对很多管理经典的理解还很抽象,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对管理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理解。⑤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为提升,展开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实践环节,这是对学生4年来学习的总结,也是学生将专业系统知识在具体的实习工作中首次独立验证,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和再认识的过程,落实得好,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将上一个台阶。这一实践环节教师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毕业论文选题应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导向与特色,制定和选择切合企业实际富有挑战性的选题。二是启发应用前期所学理论知识,以及各项实践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开展论文的研究和写作。保证前后实践教学的协调连贯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升华。

2.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的尝试。①强化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为了强化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学院层面拟成立了实验中心,设有专门的实验中心主任,调配管理实验室资源。各实验室配备了正副实验室主任。这样一来专业的很大比例的专任教师作为管理者都直接卷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不仅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实践教学开出率大大提高,而且很多教师还积极开设独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供学生选修,还自发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训练。②充分发挥专业学生组织的作用,师生协同搞好实践教学,过去,学生对于个别课程的单项实训中的过过流程,填填表单的模式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现在学院拟成立了专业学生组织“工商管理部”,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团队的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组织发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假期专业社会实践、企业参观调研、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地区和全国性工商管理大赛等,学生们热情高涨。学生专业组织还成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好帮手,由于他们的积极参与,教师整合应用多实践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降低很多,如学生组织可以参与到跨实验室的资源整合,以及实习基地的协调沟通等工作。

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应用,成效逐步显现。源于组织和制度的革新,所有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现在思想意识层面被确立下来,重实践教学的氛围开始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各实验教师的调研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企业调研,创作出实践性、应用性强,技术含量较高的作品,受到了实习基地企业的重视和好评。在ERP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均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谷再秋.基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3).

[2]石蕊.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15402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在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的大背景下,在学生社团建立党支部成为了一种在学生社团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探索。在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的建设实践中,各组织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严重制约着社团党支部的建设与功能效益的发挥。“协同学”被誉为“协调合作之学”,运用协同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建设中的问题,可为社团党支部创建模式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协同理论的创立及应用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合学”,被誉为“协调合作之学”,由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创立。赫尔曼·哈肯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从事激光理论的研究时发现,激光是一种典型的远离平衡态时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现象,之后,哈肯概括出不同现象中的有序结构形成的共同特点,即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使系统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在宏观上形成了新的有序状态。简而言之,协同学就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理论。它力图阐明在具体性质极不相同的系统中产生新结构和自组织的共同性,揭示合作效应引起的系统的自组织作用。协同学作为系统科学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之一,是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学科。

随着协同理论的发展,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部门,为组织绩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学生社团党支部建设管理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来自管理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学生社团党支部的管理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这个影响的协同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交叉延伸的,基本上表现出适应性、协调性和依赖性。协同理论可以衡量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创建管理工作与实践操作的聚合松散程度,从而使学生社团党支部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在学生社团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 协同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创建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1 协同理论引入高校社团党支部创建研究的可行性

协同理论具有普适性特征,属于自组织理论的范畴,是一门以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为目的的系统理论,其广泛的适用性或普适性是显而易见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协同学创立以来,协同学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天文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科学、教育学等,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对于自然科学问题,协同理论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给予定量分析;对于社会科学问题,协同理论也可以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定性分析。

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的创建和管理,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要兼顾支部建设和社团发展的关系,支部党员要同时接受社团和支部的管理,社团与党支部隶属不同等,要解决学生社团党支部创建管理的难题,就要正确认识实现有效管理要把握的几项内容:一是系统目标即社团和支部目标与学生党员个人目标保持一致性;二是支部建设目标与社团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性;三是社团隶属上级组织目标与支部隶属上级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性;四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即学生社团党支部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信息交换,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建设学习型组织等。基于以上内容考虑,学生社团党支部创建和管理就能体现出协同效应,甚至产生最大的附加协同效益。基于协同理论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的创建和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以上关于学生社团党支部管理中的协同现象,具有普适性的协同理论将会为社团党支部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2 协同理论引入高校社团党支部创建研究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必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它展开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目前对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建设的研究主要涉及论证高校学生社团设立党支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高校学生社团设立党支部的具体模式,比如从社团建立党支部的标准和条件层面,提出了对于党员人数较多、制度较完善的社团单独成立党支部,而对于党员人数少、有建立党支部愿望的社团采取组建联合党支部的模式,对于组织条件不成熟的社团采取委派党建联系员的形式进行过渡;从学校管理层面还提出了在校党委下面设立社团党建工作组,统一管理社团党支部,或者增加校团委职能,承担社团党支部的党务工作;从社团党员的管理层面,提出了正确处理社团和学院“双重组织生活”,避免重复,由社团和学院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以及党员发展工作;从社团党支部的隶属关系层面,提出了应充分考虑学校、院系和社团主管部门在社团管理权限上的分配与平衡等,而如何平衡各部门各系统的关系,并没有充分研究。概括来说,主要是从高校学生社团设立党支部的实践操作层面展开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创建管理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协调系统内诸要素的关系,平衡好社团及党支部所在学院对学生党员的双重管理,形成促进社团党支部发展的合力,这在客观上需要借鉴新的理论,阐释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创建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更好地指导社团党支部的建设,以促使社团党支部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建设关键在于“协调合作”,而协同学被誉为“协调合作之学”,把协同学的理论应用到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建设研究之中,探讨协同理论指导下的社团党支部建设,必将为我们更好地研究社团党支部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与方法。协同理论与社团党支部研究的相互融合,既有利于尝试运用新的思维模式与方法探讨社团党支部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也迎合了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

3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创建模式探究

基于协同理论基础及其在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创建管理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本文提出构建社团党支部创建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1 社团党支部创建模式(1)社团发展目标和社团党支部建设目标与学生党员个人目标保持一致性。一方面,通过社团各项规章制度和社团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各项条件严格把关,规范社团管理;另一方面,社团要为学生发展考虑,为学生锻炼才干提高素质提供平台和空间,社团党支部要以学生为本,真正起到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引领社团成员成长中发挥优势,为党组织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2)社团隶属的上级组织(校团委/学院)目标与社团党支部隶属上级党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性。学生社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而学生党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建进社团”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作为高校社团的管理归口部门——校团委和社团党支部所在学院党委要保持管理目标的高度一致性,明确职责,实现培养学生的战略协同。

(3)学生社团及社团党支部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信息交换。社团党支部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为学生社团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负责社团成员的日常培养考察,为所在学院(团总支)提供入党积极分子认定、积极分子考察、预备党员培养考察、党员考察的相关参考记录,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不断提高社团成员的理论水平,为建设学习型社团奠定基础。同时,社团要发挥实践活动经验的优势,拓宽党员实践教育平台,为社团党支部党员的培养管理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123124.

[2]郭治安.协同学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社,1988.

[3]赵树智,张富国,何发成. 系统科学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281283.

[4]宓詠.面向协同管理、综合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思考和探索[R].北京:第六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10520.

[5]潘开灵,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59.

[6]郑仲.高校暂缓就业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7]王业高.试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

[8]郑小娟.学生党建工作的地位问题和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9]李仲涟.论心理的协同效应[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5):16.

[10]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12):910.

[11]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4):59.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2篇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137)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性: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模糊、培养过程单一、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因此,应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协同创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更新管理体制,优化评价方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76-04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国内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其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一般而言,由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管理制度、培养评价等五个要素组成。

“协同创新”是指将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效的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协同各方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从而实现深度合作的创新组织方式。201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国家层面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其核心内涵是: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各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在“协同创新”的大环境和要求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同的协同主体、不同的协同环境、不同的协同理念和协同目标,都要有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适应,才能产生出人才培养方面“1+1>2”的协同创新效果。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改革、积累,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和示范性院校,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是成功的一面。但根据国家层面提出的“协同创新”新要求,在“协同创新”的视阈下,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很难达到“协同育人”的高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教育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性质。很多场合下,沿袭普通高校的教育理念,使高职院校成为普通高校的“压缩饼干”,成为三年专科学历教育的场所。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具有其特殊性,应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办学特色不突出

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尚不完备,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缺乏带头兵,一方面,受研究型、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影响,课堂教学偏重理论教学、知识继承;另一方面,实践实操环节又偏向技工学校、培训学校的社工职业技能培训,偏离了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学历教育方向。因此,高职院校普遍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建设脱离本地需求和市场需求,招生、办学困难不少。

(三)培养过程单一、培养方式呆板

高职院校当前培养过程整齐、单一,培养模式规范、呆板。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各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趋同,服务面向趋同,人才培养规格趋同,课程设置趋同。在学科调整方面,学科调整不能很好地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四)管理体制及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管理基本上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范的,采取严格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的管理体制,并且每个学校均由招生处、教务处、就业中心分块分条进行运作。按照这种“大统一”的管理体制,学校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唯一管理者。一旦学生被高考招生确定以后,其他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教育者均无法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管理及合作管理。

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也有待改进。根据社会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有“工学结合”、“订单式”、“校企产学合作”、“创业创新班”以及“国际合作班”等多种培养模式。但在评价环节,学生的毕业评价基本是由高职院校自己进行评价,其他环节、其他合作方很少参与,即使有参与也无足重轻,特别是缺少科学的协同、合作评价机制和体系。

二、协同创新视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具体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概括:其一,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尊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培养目标则决定人才培养的性质和方向。其二,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过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人才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人才得以培养的最重要的环节,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及内容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实践环节的设置、实习实训的实施等核心内容,还包括科学的教育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与培养过程相匹配、相辅助的培养方式。其三,管理制度和培养评价。管理制度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进行、持续的保障,培养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评估环节,它衡量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成败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协同创新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点进行下面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树立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

1.树立“协同育人”的新理念

“协同育人”模式是“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模式的继承与发展,但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对这些模式的超越和创新。它要求高职院校以需求为导向,全面开放,合作各方进行深度融合,主要表现在重视“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要建设一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示范平台,在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根据国家层面的引领,高职院校应主要在以下三个“协同创新平台”方面下工夫:一是建设面向行业和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二是建设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三是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求,建立文化传承方面的协同创新中心。

2.树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职业教育新目标

在协同创新视域下,国际上先进的办学模式值得借鉴。一种是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与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借助企业资源在企业里开展教学,教学以专业实践活动为立足点,学校知识教育与企业技能训练并行,这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美国的“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个职业集合的共同要求为培养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由学校负责培育、岗位能力由企业负责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特色是提出了职业群集的概念,职业群集课程涵盖了该群集当中所有职业的要求,因此学习内容较广泛,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强。

(二)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

1.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实践和课外社会活动等各方面做出全面安排,规定各学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生产、实习、实践活动的教学规范性文档。在协同创新的视域下,应该根据协同育人各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特色,进行生产、教学、科研、应用等全方位推进的“协同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与改革。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应多方联手,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多方评价培养质量,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要科学设定“协同育人”专业学习平台,突出协同复合能力培养,明确协同培养的“毕业证+资质证书”要求;完善选课制、导师制、学分认证制、弹性学制等教学运行管理方法;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逐步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等。

2.专业设置的协同创新

要充分利用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各方专家咨询,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协同创新。目前,重点是创新高职院校学科与专业设置的严格刚性分块、条条框框限制,科学实现跨专业、融合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国际上主流的做法是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协作进行专业设置,按照“职业集群”的知识、技能需求设置“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建设的协同创新

要在协同创新的视阈下,以“协同育人核心课程群”建设为抓手,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课程协同创新方式,开发具有“产学研用”一体化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协同育人核心课程体系。也可以根据地方特色、产业需求,建设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产业协会协同创新的校本课程,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协同共享的课程体系。

4.师资队伍建设的协同创新

在协同创新的视阈下,师资队伍的协同建设有很多方式和途径,应按照“产学研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的思路,聘请企业、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也可以实行学生导师制,激励学生参与教师、企业导师的科研活动,创新科研与教学互动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5.实验、实践、实习、实训方面的协同创新

在学校与外部资源协同创新方面,应主动引进企业资源,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特别是要积极与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等开展协作创新,探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具有高职院校实验、实践、研发和生产实习等综合功能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要在学校内部协同创新方面,构建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协同体系,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教学和自选实验课题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科技创新协同实践,校内、校外共同推进,整合各类实验、实践、实习、实训等“协同育人”教学资源。

(三)更新管理体制,优化评价方式

管理体制的协同创新应该以“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为中心,推进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有关方面管理体制的深度融合。要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探索建立适应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新模式。对于不适应“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旧体制,应在国际化视野的职业教育新目标指引下,深化招生、教学、科研、设备、后勤、基建、图书等部门的创新改革,探索协同创新的新路径,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与制度建设。要着力解决高职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不配套、封闭、分散的弊端。在协同创新的视域下,落实具有创新内涵的各种协同管理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关键。

同时,也要优化评价方式,使之适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协同评价的功能和效果。例如,对“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专业课程的最终评价,可以采用企业单位、行业导师、授课教师三方联合评价的机制,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由企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态度评定;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试成绩又由两部分构成,各占一半,一是专业技能考核,由行业导师根据学生在联合培养过程中承担的技术任务、完成情况、创新能力、报告撰写情况等加以评定,二是试卷考核,由授课教师评定。

协同创新视阈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键是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协同育人”实践案例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大学“3+2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经验是一个具体案例。珠三角地区是教育发达地区,在佛山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大学联合向广东省教育厅发出“关于支持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大学开展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工作的函”,并获得省教育厅批准试点。佛山市教育局已对该“3+2协同育人”方案进行专门立项,在师资协同、设备共建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大学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两所学校在地理位置、特色专业、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和共同需求。两校“3+2协同育人”具体的对接专业如表1所示。

招生方面:试点高校以“3+2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名义,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招生学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每个专业招生50人,单独编班。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大学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执行。人才培养过程方面:采用“3+2”的协同培养方式,即学生1~6学期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就读,7~10学期在佛山大学就读,整个过程实施师资协同、实验实践协同,期间还要进行校企联合实训、实习。培养管理方面:两校共同组建试点领导和管理委员会,承担试点专业的日常教学运作、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期汇报、期终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学籍管理与毕业等其他工作:采用学分制,毕业证书和学位授予等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和佛山大学分别负责。

显然,这种“3+2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前的“专升本”、“专插本”、“选修本科”、“自考本科”等专科升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协同育人”的创新。首先,是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创新。“3+2协同育人”是在高考时一次性招生,由两个学校共同培养、协同育人,而不是分两个阶段分别考试、分别招生,培养目标是高技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其次,是培养方案创新。“3+2协同育人”在五年期间使用同一个培养方案,而不是两个学校分阶段使用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再次,是“协同育人”实现了两校特色互补。强化了“协同育人”各合作方的培养特色,高职院校的特点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普通高校的特点是理论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复次,是管理体制创新。两个学校共同组建试点领导和管理委员会,又分工按照“3+2”进行分阶段管理。最后,是实验实践方面的创新。两校之间、校企之间联合开展实验、实践、实训。

参考文献:

[1]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24-25.

[2]邵文红.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3):69-72.

[3]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7-80.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1-0052-0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继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在若干区域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及治理模式,建设了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园等特别经济区域。本文将这些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经济功能区”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这些经济功能区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治理模式的选择。

本文在分析经济功能区现有几种治理模式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协同治理模式是破解我国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选择困境的必要途径。

一、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功能区

关于经济功能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都没有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定义。我国政府继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经济特区以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一些沿海地区设立了一批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设立大量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别经济区域,并在这些特别经济区域内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等),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及治理模式。本文将这些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经济功能区”,并将重点研究部级和省级经济功能区。

有学者按照经济功能区的功能和目标,将经济功能区划分为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和复合型经济功能区

[1]。单一型经济功能区的地域范围比较明确,经济目标比较专一。依此标准划分,我国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所谓复合型经济功能区,指在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划或地域范围内,包含了多个单一型经济功能区。依此标准划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属于比较典型的复合型经济功能区。本文主要研究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兼顾复合型经济功能区。

(二)治理模式

“治理”(Governance)一词源自国外,最初被应用于企业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治理理论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公共治理理论传入我国。学界和政界结合我国实践,对治理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吸收和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p.3)。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3]。

本文所称的治理模式,指为实现治理目标而构建的一系列安排。经济功能区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治理主体体系、治理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等内容。

(三)协同治理模式

治理理论包含了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协商。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包含了“协同”的意思。但本文使用的“协同治理”主要借鉴了国内外诸如“协同政府”(Joinedup Government,JUG)、“整体政府”(WholeofGovernment,WOG)、“整体性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网络化治理”(Governing by Network)等理论研究和政府改革实践,有其特定的含义。本文所使用的“协同治理”强调以下三点。(1)协同治理的主体体系是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除政府外,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等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过程,构成一个多元合作网络。在这个多元合作网络中,政府仍是主导力量,有能力引导和控制整个网络。(2)协同治理的规则体系是国家法律引导下的多元规则体系。在协同治理状态下,国家的法律、社会组织自身的规则与社会共识等共同约束各个主体的行为,但国家的法律仍是各个主体所共同遵守的最高准则,引导和规范各种规则。(3)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是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在协同治理状态下,政府的政治、行政和法律等行为仍是治理社会的主导性方式。在这个前提下,政府和其他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合作等方式同时被广泛应用。

二、现有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的优势与问题辨析

关于我国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的类型划分,国内有很多种观点。本文依照主要治理主体的不同,将其划分为领导小组模式、管委会模式、建制政府模式和企业型模式四种类型。

(一)领导小组模式

1.领导小组模式的构成。领导小组模式一般应用于经济功能区创建之初。在经济功能区创建之初,由主管该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成立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由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一般是副书记和行政副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首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是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构,下设办事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较小,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仍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承担。

2.领导小组模式的优势。(1)较好地利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的权威,推进经济功能区建设的力度较大。(2)行政成本较低。由于领导小组属于临时性机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均为兼职,不增加编制。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较小,占用编制较少,所需经费也比较少。

3.领导小组模式存在的问题。(1)法律权威有限。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毕竟属于临时性机构,其权威一方面来自地方党委和政府授予,另一方面来自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个人的权威。由于领导小组权威并非来自正式法律或法规授予,法律权威有限。(2)运行效率堪忧。由于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仍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承担,加之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法律权威有限,这种治理模式的运行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二)管委会模式

1.管委会模式的构成。

从很多经济功能区的发展历程看,初期一般实行领导小组模式,待经济功能区初具规模后,多数经济功能区会转向管委会模式。

在管委会模式之下,一般由主管该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成立经济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作为该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在管委会之下,设立若干委、办、局,作为管委会的办事机构。

在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之外,一般会成立一个经济开发总公司,具体从事经济开发和建设等方面的事务。因此,也有人将此种治理模式称为“管委会+公司模式”。目前多数经济功能区的经济开发总公司尽管在组织上独立于管委会之外,但事实上不仅在政治上接受管委会的领导和监督,在具体业务上往往也受到管委会的直接影响,管委会仍是经济功能区内最主要的治理主体。因此,本文将此种治理模式称为“管委会模式”。

2.管委会模式初期显现的优势。

在管委会模式建立初期,其主要优势有以下三个方面。(1)为经济功能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机构,将经济功能区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而这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其实很多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整体上处于计划经济的情况下,这种治理模式无疑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合理性。(2)行政成本相对低。相对于很多同一级别的地方政府而言,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实行“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下设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都比较少,行政成本较低。有的学者调研结果表明,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初期机构数量一般约为同级地方政府的1/4~1/10左右,编制和实有工作人员仅为同级地方政府平均数的1/10左右[4]。(3)行政效率较高。由于经济功能区的行政管理机构、经济管理机构和经济开发总公司等机构比较完备,自成一体,与主管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邻近行政区政府关联较少,政策执行往往比较顺畅,行政效率较高。

3.管委会模式逐渐消失的优势。

在经济功能区建立管委会模式初期,其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但随着经济功能区内外环境的变化,管委会模式的一些优势在逐渐消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与普通地方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能力上出现一定的趋同化。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设立之初,相对于一般地方政府而言,更能适应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般地方政府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也逐渐提高,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这方面的优势逐渐淡化。(2)行政成本低和行政效率高的优势逐渐弱化。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工商、税务、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了垂直管理。这些部门往往也在经济功能区设立派出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数量,增大了行政成本;而这些垂直管理机构的设立,改变了原来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相对自成一体的局面,增大了“条块”协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

4.管委会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其法律权威。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批部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算起,一些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直到今天,在我国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中,均没有对经济功能区及其管理机构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经济功能区及其管理机构的设定与职能等事项主要依照一些省级地方性法规,法理权威明显不足。经济功能区管委会的日常运行经常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2)存在一定程度的政企不分。如前文所言,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与经济开发总公司关系十分紧密,与我国整体政企分开的局面并不合拍。(3)难以应对经济功能区内日渐增长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在经济功能区设立之初,辖区内常住人口较少,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有限。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经济功能区事实上已经发展为新兴城区,常住人口日渐增加,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提高。然而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下设的相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往往比较少,难以满足辖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渐提高的需求。

(三)建制政府模式

1.建制政府模式的构成。

为了解决管委会模式存在的问题,很多主管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建立“建制政府模式”,即将经济功能区与所依托的行政区②合并,将新的区域变成兼具经济功能区和普通行政区双重属性的区域。相应地,在新的区域内设立人大、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等政权机构。这种特殊区域的人民政府也就同时兼具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两种角色。从我国经济功能区发展历史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的合并,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与虎丘区的合并,以及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成立建制政府等,都属于此种情况。

2.建制政府模式的优势。(1)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管委会模式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而建制政府模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并后,新的区域内按照法定程序建立起完整的政府机构,由新的政府机构承担经济功能区治理,较好地解决了原来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2)能够解决经济功能区内日渐增长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经济功能区成立建制政府后,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完备,能够满足辖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渐提高的需求。

由于建制政府模式能够解决管委会模式带来的很多问题,因此成为很多研究者所肯定的模式,将其作为成熟的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5](p.94)。然而,建制政府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建制政府模式存在的问题。

(1)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往往陷入角色冲突中。在建制政府模式下,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一,政府机构兼具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和普通地方政府双重角色。然而,这两种角色的角色期望是不完全相同的。作为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推进经济发展,从事经济、社会、行政体制改革试验等,其灵活性较大。而作为普通地方政府,不仅具有推进经济发展职能,也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而且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日渐被重视。面对两种角色,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角色认知和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陷入难以选择的困境。(2)难以解决“体制回归”问题。

经济功能区“体制回归”问题大体描述的是经济功能区特有的治理模式与普通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趋同问题[6]。在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作为相对封闭的区域,可以实行与普通行政区不同的治理模式。而多年来经济功能区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身的特殊性。当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一、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一以后,经济功能区的政府机构在角色定位、机构设置、职能履行、行为模式等方面要严格遵守现行法律,其原有的灵活、高效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3)仍无法有效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前面分析了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与经济开发总公司关系紧密,存在一定政企不分问题。当经济功能区成立建制政府后,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取代了管委会,其与经济开发总公司的紧密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仍存在一定政企不分问题。

(四)企业型模式

1.企业型模式的构成。

所谓企业型模式是指在经济功能区内不成立管委会等政府机构,而由一个主导性的企业牵头经济功能区的建设、开发,并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这种治理模式在国外很常见,但从我国经济功能区发展实践来看,实行企业型治理模式的经济功能区并不多见。早期的有深圳蛇口工业区,后来有上海漕河泾微电子高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等。

2.企业型模式的优势。

企业型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发挥市场力量。由于治理主体是企业,受政府干预较少,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建设能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因而此类开发区也实现了较快发展。

3.企业型模式存在的问题。

(1)负责运营经济功能区的企业缺少法律权威。由于企业不是政府机构,不具有强制力。当经济功能区运营过程中出现利益纠纷等问题时,企业只能通过协商、司法诉讼等方式解决,效率较低。(2)存在另一种形式的政企不分。前面讲的政企不分主要是政府过多干涉企业,而此处的政企不分是指企业事实上行使了政府职能。以宁波大榭开发区为例,负责运营开发区的中信大榭开发公司不仅要牵头开发区开发建设,还行使对开发区内企业的管理职能,还要统筹修建学校、医院、休闲娱乐场所等公共项目,事实上起到了政府的作用[7]。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几种常见的治理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问题,都无法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经济功能区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

三、破解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

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本文将未来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称为协同治理模式。

(一)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的构成

1.主体体系: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

除少数实行企业型治理模式的经济功能区外,目前国内多数经济功能区的治理主体主要是各种形式的政府机构。经济功能区内其他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管理的对象,而非治理主体。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的治理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机构,也不是奥斯特罗姆所主张的各种主体地位平等的“多中心治理”,更不是罗西瑙所主张的“没有政府的治理”,而是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

在这个合作网络中,各种治理主体具有如下地位和作用。(1)政府机构。经济功能区的政府机构(其具体组织形式见下文)仍是经济功能区内最主要的治理主体,是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最主要的引导者,是公民与社会组织意见诉求的征集者、正式决策的制定者和主要执行者、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发起者和协调者、治理主体间争议的仲裁者。(2)企业。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企业不仅是微观经济的运营者,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理主体。企业将是经济功能区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3)高校与科研机构。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三十多年的发展看,与国外很多代表性的经济功能区相比,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经济功能区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经济功能区多建在原来城区之外的农村地区,经济功能区内高校与科研机构较少,而经济功能区外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与经济功能区利益相关度较低,参与经济功能区治理较少。经济功能区内外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也应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不仅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更重要的角色是政府决策的“外脑”,是决策草案的重要设计论证者。(4)社会中介组织。我国所使用的“社会中介组织”,与国外的第三部门(Third Sector)、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等概念大体相近,是指介于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发挥沟通、服务、咨询、调节等作用的各类社会组织[8](p.346)。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外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将是重要的治理主体,它们不仅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还将是市场运行的监管者、行业准入的审批者和社会矛盾冲突的调节者等。(5)公民。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三十多年的发展看,经济功能区内公民发挥的作用也相对有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经济功能区建设初期辖区内常住居民较少,公民对于经济功能区运行的利益诉求比较少。然而,目前很多经济功能区已经发展成为新城区,辖区内常住人口日渐增多,利益诉求日益增加。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公民也将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是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参与者,也是经济功能区发展的重要受益者。

2.规则体系:法律规范下的多元规则体系。

目前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体系主要是由国家法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一些规范性文件构成。而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直接相关的规则主要是关于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性法规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国家法律层面关于经济功能区的规定尚处于空白状态。

未来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体系,应该是一个国家法律规范下的多元规则体系。这个规则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政府规则。在政府规则中,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相关的法律处于最高地位,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相关的国务院法规和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处于中间层次,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规范性文件处于最低层次。(2)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主要是指经济功能区其他治理主体(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组织等)涉及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3)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指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与其他治理主体在协商基础上达成的共识。社会共识不一定是成文的文件,但被政府机构与其他治理主体共同遵守。

3.运行机制: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机制。

目前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政府机构对其他主体的强制性管理与其他治理主体的自律。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运行机制是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具体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政府的强制行为。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公共事务进行强制性治理仍是重要的治理手段。(2)政府的非强制行为。除强制行为外,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以利益、道德等为诱导,通过指导、签订合同、奖励、协商、谈判等方式,促使其他社会主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3)政府引导下的协同参与。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通过强制约束或非强制诱导,引导经济功能区内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等共同参与经济功能区治理,实现协同运行。

(二)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途径

1.国家立法的引导。

前面多次谈到,目前我国关于经济功能区的法律规定尚属空白。构建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迫切需要国家立法的引导。我国需要出台一部专门的《经济功能区法》(建议名称),在该法律中对经济功能区的审批主体、审批程序、设立标准、管理机构、退出机制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有必要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增加有关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等内容的条款,明确赋予其相应的法律地位。通过国家立法的引导,明确规定经济功能区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区,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验区,允许经济功能区先行先试最新的改革设想。

2.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的重组。

考虑到未来经济功能区内常住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公民利益诉求将会进一步增加,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愿望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经济功能区内有必要设立人大和政协机关,并由人大选举经济功能区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一思路貌似是目前建制政府模式的延续,但该政府机构组织形式并不等同于现有建制政府模式的翻版。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应允许经济功能区设置与普通行政区不同的政府机构,保证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精简、高效。

3.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的扩大。

未来经济功能区的协同治理,既是政府的治理,又是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组织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未来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大、政协等协商和对话平台的作用,并开拓各种座谈会、听证会等新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实现政府对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组织的引导,促进社会共识的实现,实现协同治理。

四、结 语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着眼,经济功能区治理是我国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改进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对于提高整体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蓬勃发展的各级各类经济功能区,不应只满足于将其定位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区,还应将其定位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验区。我国经济功能区数量众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应该说本文所设计的协同治理模式具有前瞻性,其实现需要很多配套条件,但改革过程应该是一个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此,有必要在谨慎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功能区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试点单位进行实验,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适时调整改革方案,逐步推广。通过治理模式的改进,经济功能区将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①目前国内多数研究成果将各类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开发区”。考虑到特别经济区域名称、性质等方面的多样性,本文不再使用“开发区”来统称各类特别经济区域,而使用“经济功能区”这一名称。

②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空间分布看,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行政区包含经济功能区。即经济功能区范围位于某一个行政区内。(2)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范围一致。(3)经济功能区存在于若干行政区内。(4)经济功能区包含行政区。一些复合型经济功能区往往面积较大,包含了若干行政区。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在2010年成立建制政府前,包含了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的全部和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

参考文献:

[1]惠冰.复合型经济功能区管理体制创新构想――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俞可平.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本质[J].理论导报,2014,(4).

[4]周家新,郭卫民,刘为民.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0,(5).

[5]杨文彬.论中国的“准市辖区”[C]∥刘邦凡.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秦皇岛:燕山大学出版社,2013.

[6]王卉青,牛玉兵.论政区合一型开发区管理模式的体制回归风险与应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1).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4篇

如何从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是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亟需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尝试从信息哲学的角度探析该问题,应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加强网络管理的基本信息理论教学,并通过信息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信息-语义-智能的多维度立体化层面的启示,帮助相关专业本科生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最终有利于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推进网络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

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构建;信息哲学

1研究背景

作为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一门重要课程,网络管理课程旨在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实践能力。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这一高等学校发展思路[1],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我校面向本科生稳步推进“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这一改革思路,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实践思维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已提出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本科生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模式[2]。然而,在将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本科生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模式应用于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课程教学过程时,学生对网络管理的基本信息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不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网络管理数据模型进行具体应用开发。因此,如何从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是亟需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2本科生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的构建

为了实现利用协议分析解决网络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能力培养总体目标,将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类比教学法和发散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的网络管理课程教学中。经过教学实践,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网络管理的基本信息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不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网络管理数据模型进行具体应用开发。因此,亟需推进网络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帮助本科生培养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网络管理实践能力。对于本科生而言,网络管理的基本信息理论学习主要在于递进地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NMP)的抽象语法表示(AbstractSyntaxNota-tionOne,ASN.1)语言、管理信息结构(StructureofManage-mentInformation,SMI)、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MIB)与MIB树。实际上,SNMPMIB属于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中的数据模型,它是针对实现者的细节层次上的具体模型,而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中的信息模型则是针对设计者和操作者的抽象层次上的概念级模型[3]。在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中,相对于信息模型,数据模型定义在更低的抽象层次,包含许多的细节。它用于为实践者服务,包括许多针对具体实现与协议的构造。因此,在本科生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于面向网络管理协议的数据模型与信息模型及相关应用开发。考虑到网络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对网络管理信息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这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将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本科生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模式应用于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时,尝试在信息哲学的视角下从这两个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

3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关于信息的哲学思考,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邬焜已提出,信息哲学是区别于所有其它哲学的一种元哲学或最高哲学[4]。牛津大学的弗洛里迪(L.Floridi)也提出信息哲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这一基本论点。网络管理课程作为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一门核心课程,目前其教学过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网络管理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而相关的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等基本信息理论由于理解上的困难,不容易引起本科生充分的重视,这将可能导致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停留在简单的验证和模仿层面,不利于培养本科生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具体网络管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俄罗斯科学院信息科学问题研究所的康斯坦丁•科林指出,将信息科学作为基础科学和一般教育课程学习的新的科学原则,从而形成一个教育的新范式,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科学领域的前瞻性结构,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现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潮流[5]。因此,通过借鉴对教育中信息科学的哲学问题的现有研究,考虑应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加强网络管理相关的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等基本信息理论的培养,推进网络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从而支持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协同创新,进而尝试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引导本科生在面临移动互联网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SDN)等各种新型网络时,利用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解决不同网络管理环境中的具体问题。

4信息哲学对构建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的启示

与其它网络协议原理相比较,本科生在网络管理协议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在于,容易过分地依赖现有的SNMPMIB工具,却很少通过深入理解网络管理相关的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等基本信息理论,从而难以构建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进而无法针对不同的网络管理场景自主进行具体应用开发。考虑到这一实践教学难点,尝试利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探析相关专业本科生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的构建问题,以帮助本科生更加深刻地理解ASN.1语言与SNMP的SMI和MIB的实质,进而实现网络管理课程在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协同创新。在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时,不是将ASN.1、SMI和MIB这些语法知识简单地灌输给本科生,而是首先帮助本科生从网络管理信息模型的角度建立SNMPMIB的树型结构,进而从更高的抽象层次理解网络管理数据模型和信息模型等相关的基本信息理论。利用信息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网络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将事实上的网络管理标准SNMP相关的ASN.1、SMI和MIB从网络管理工具和技术层面,推进到信息-语义-智能的多维度立体化层面,这将有利于本科生从融合的角度理解网络管理的信息理论等基本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网络管理的自动化目标[6]。在信息层面上,信息哲学的创新方法论启发在网络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引导本科生进行SNMPMIB树的解析,这样网络管理的焦点集中于网络管理信息理论的数据模型上,进而在语义层面上,网络管理数据模型包含各种被管对象,通过SNMP获取管理信息,在实践过程中引导本科生理解这些管理信息的具体含义,依据SNMP的SMI,由MIB被管对象的DESCRIPTION部分阐明,最终在智能层面上,面向网络管理的自动化目标,引导本科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分析网络管理信息之间的关联,为自动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奠定基础,从而在信息-语义-智能的多维度立体化层面上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更进一步,从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独立于具体实现与协议的构造,利用信息哲学的研究成果,整合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的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体系,利用已有的网络管理协议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帮助本科生构建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通过构建的网络管理实践思维解决不同网络管理场景中的具体问题,以适应新型网络的管理需求,例如面向计算机网络、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SDN的综合网络管理。给出信息哲学视角下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在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协同创新思路。从信息哲学的视角出发,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在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用一种协同创新思路,以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中针对设计者和操作者的抽象层次上的概念级模型———信息模型为核心,包括网络管理信息模型的定义、加载、解析与浏览。通过在实践教学环节利用已有的网络管理协议API帮助本科生构建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使其思维不局限于网络工程专业或物联网工程专业,从而在面临移动互联网和SDN等各种新型网络时,逐步具备解决新的网络管理实践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5结语

本文通过应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加强网络管理相关的信息理论和数据模型等基本信息理论的教学,从而利用信息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信息-语义-智能的多维度立体化层面的启示,帮助本科生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最终旨在推进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在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协同创新。

作者:徐慧 王春枝 叶志伟 宗欣露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徐慧,王春枝,陈宏伟,宗欣露.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本科生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4).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收购 协同效应 动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公司的收购活动将会越来越活跃。收购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收购之后能否实现协同效应。尤其是在集团公司的收购中,由于被收购企业在收购之后还是独立的法人,这使得集团公司在收购之后实现协同效应面临更多变数。因此从协同效应的角度研究公司收购,尤其是集团公司的收购,对于指导我国企业收购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公司收购的动机分析

现实生活中,公司收购的动机是错综复杂的,但最根本的动机还是追求利润和迫于竞争压力。而更深层次的动机,西方学者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以各种理论假说形式提出来。

1.1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认为,公司收购活动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潜在收益的,收购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增大社会福利。该理论的依据在于:首先,收购可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提高利润率。古典经济学将公司看作一个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公司由一个或者多个工厂组成,公司的经济规模由公司总成本决定,当公司总成本最小时,此时的经济规模是最佳规模。理论上存在一个总成本最低的产量Q,当实际产量低于Q时,通过收购可以迅速达到产量Q,获得规模效应。西方的第一次收购高潮中造就的众多巨头公司就是最好的佐证。其次,收购可实现管理经济,使优势和劣势公司之间的管理效率差别消失。而且这不仅会给单个公司带来效率,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福利的增加,这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1.2交易费用理论

收购的交易费用理论,也称为内部化理论。公司契约论认为公司出现的理由在于交易成本,即公司内部的市场管理手段比运用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交易成本更低,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该理论的关键在于“资产的特定性”,即某一资产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一般而言,资产的特定性越高,市场交易的潜在费用越大,公司收购的可能性就越大。当资产的特定性达到一定程度,市场交易的潜在费用就会阻止公司继续依赖市场,这时收购就会出现。

1.3成本理论

詹森和麦克林提出的问题,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而产生的。由于股权过于分散或者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发生背离,就会发生一些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诸如在职消费、关联交易等。目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合理的报酬安排及其他激励机制的建设、资本市场的外部监督等,当这些手段不足以控制问题时,外部公司的收购兼并行为将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并通过控制权的转移来强制性的解决原有公司存在的问题。

1.4价值低估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司收购的主要原因在于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采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造成价值低估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公司现管理层并没有使公司的经营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第二,收购者掌握了普通投资者所没有掌握的信息,依据这种信息,公司股票价格应高于当前的市场价;第三,公司的资产市场价格与其重置价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1.5市场势力理论

Stigler认为公司间的收购可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通过收购同行业公司,减少竞争者,一方面扩大了优势公司的规模,优势公司因此增强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从而导致市场垄断;另一方面,即使不形成垄断,由于收购扩大的规模效应也将成为市场进入的壁垒。

2.协同效应的成因分析

2.1公司协同原理

H.伊戈尔·安索夫在其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从公司战略的角度对协同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战略主要包含四个要素:产品市场范围、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其中协同说明的是公司如何通过识别自身能力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成功地拓展新的事业。当一些公司必须借助于资产重组或管理重心调整来实现其发展战略时,协同构成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必备要素。

安索夫将协同定义为“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潜在机会以及这种潜在机会与公司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通常协同效应被定义为一种1 + 1 > 2的效应,即收购后的两个公司的总体效益(价值)大于两个独立公司效益(价值)之和的部分。安索夫认为在协同模式下之所以公司的整体价值有可能大于部分价值之和,一方面归结于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而另外一方面则包括其他一些被他称为“经理的协同”的比较抽象的好处。

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我们可以比较快地掌握协同效应的概念。每种产品与市场的组合都对公司的整体赢利水平有影响。我们假设一种产品可以带来S元的年销售收入,为生产这种产品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日常费用、管理费用和折旧等方面的费用成本为O元,而在产品开发、工具、设备、厂房和存货等方面的投资为I元。

这样,产品P1的年投资收益率ROI就可以用下式表达:

ROI =

对其它产品P1,P2,…,Pn我们也可以得到相同的表达式。如果各个产品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性,那么公司的整体销售收入可以写成:

ST = S1 + S2 + … + Sn

同样,整体运营成本和投资可以表达为:

OT = O1 + O2 + … + On

IT = I1 + I2 + … + In

这样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率就为:

(ROI)T =

只要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运营成本和投资之间互不相关,上面这些关系就成立,其各自总体的数值就可以通过简单加总的方式求得。在实践中,这种关系基本上可适用于那些持有不相关证券的投资公司,或是下属公司之间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控股公司。对这些公司来说,只要对下属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简单汇总,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也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大多数公司中都存在着规模效益。对一个销售收入与若干小公司的总和相同的大公司,其运营成本可能会低于这些小公司运营成本的总和,或者其总投资小于这些小公司的总和。用公式表达就是:

SS = SI

我们有:

SS ≤ ST

IS ≤ IT

其中下标S代表公司整体,下标T代表一个由若干独立的小公司组成的集合体。由此可以得出,当销售收入相同时,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率高于独立公司集合体的投资收益率,亦即:

(ROI)S > (ROI)T

当两者投资总额相当时,我们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这时:

SS ≥ ST

OS ≥ OT

IS = IT

这些公式的含义是在一定的投资总额下,一个产品系列齐全的公司可以比那些只生产系列产品中个别产品的公司,在单一产品上实现较高的销售收入和/或较低的运营成本。

2.2协同效应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⑴管理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又称差别效率理论。该理论认为:管理效率较高的公司通过收购和控制管理效率较低的公司,将其管理能力拓展到被控制公司,最后提高其管理效率。管理理论中一个学派认为策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可以很容易地被借用到所有类型的经营公司中,那些有执行上述管理职能的经验和能力的管理者,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执行这些职能,也就是说,管理在多种多样的行业或多种类型的组织之间具有可转移性。如果任意两个管理能力不等的公司进行合并,那么合并后的公司的表现将会受益于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公司的影响,综合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合并公司的总体表现将会优于两个单独部分的相加之和。这就是最普通形式的管理协同效应。

⑵经营协同效应。公司可以通过横向或纵向收购来获得经营协同效应。通过横向、纵向收购所获得的经营协同效应,它们的产生机理是因为收购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的。

⑶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是指收购给公司在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收购之后的公司之间协同效应的产生不一定是来源管理能力和经营方面的,还可能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内在规律而产生的。

⑷无形资产协同效应。无形资产协同效应是指由于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一些不同于有形资产的特殊本质和机能——包括形成上的高投入,发挥作用上的长期性、深层次性和扩张性,使用上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模仿性,与有形资产的结合性,交易中的不确定性等。在收购中通过输入无形资产变劣质资产为优质资产,变低效资产为高效资产,可以提高被收购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率,从而使收购后两公司的总体效益得到增加[1]。无形资产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品牌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技术协同效应等方面。

3.公司收购的目的:取得协同效应

通过对公司收购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尽管公司深层次收购的动机多种多样,但是最根本的动机还是追求利润,以最终实现公司的价值增值。也就是说公司收购的目标,是期望通过收购使公司的总体价值能够大于收购之前的各公司价值之和,这与协同效应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公司收购的动机理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公司收购的动机与协同效应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

⑴效率理论认为公司收购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收购实现规模经济、管理经济;扩大规模降低公司成本;利用优势公司的管理资源来改进劣势公司的管理效率。管理协同效应的实现机理和目标则与效率理论的管理经济目标是一致的。而规模经济则是经营协同效应的主要来源之一。

⑵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以公司组织替代市场的动机,组织降低交易费用需要出色的组织经验和良好的组织资本,这就要靠收购带来的管理协同效应来实现。

⑶成本理论体现的对更大权利、更高收入和更稳固地位的追求,其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以收购能够带来更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为条件,这与管理协同效应是密切联系的。

⑷市场势力理论认为收购可以加强公司对市场的控制力,从而增加公司的利润和降低公司的竞争压力。经营协同效应的一个表现方面也是通过横向收购实现公司市场力量的增强,从而降低公司为与其他竞争者争夺有限供应商和购买者而产生的竞争成本。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价值低估理论不适合以协同效应来解释外,其他动机都与协同效应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公司进行收购的最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协同效应。尽管在现实中,导致公司进行收购的现实动机多种多样,然而它们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实现收购后公司的价值增值,也就是获得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刘文纲.企业购并中的无形资产协同效应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1996,(06)

[2]张秋生、王冬.企业兼并与收购[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267~284

[3]刘松先.基于合作博弈的企业战略联盟研究[J].企业管理,2005,7月

[4]林秀清.合资的动机和利益:协同效应的解释[J].商业研究,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