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

烟草工业论文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中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环节的内部审计也随之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对我国现代企业价值增值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要想在日趋白热化的企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完善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加大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势在必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行业的企业已经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利用内部审计监督服务职能作用,填补了企业管理营运上的漏洞,并收到一定的成效,企业管理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但是伴随着市场化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审计方式、审计内容、人员素质、审计质量等方面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格格不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依然是任重道远。

二、内部审计服务卷烟工业公司现状分析

内部审计与中烟公司关系现状,不能否认,在工商分离改革后,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它的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监督服务职能,为中烟公司价值的增长做出了贡献。然而,烟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监管者的内部审计还有很多尚待完善之处。在此,笔者从烟草企业的特殊性和其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出发,研究阻碍内部审计发挥其作用的一些不利因素,探寻烟草工业企业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对提高其竞争力、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审计理念是审计行为的基础。内部审计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而在具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中烟公司,内部审计理念的更新相对滞后,往往不能适应企业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其次,审计机构设置方面。如今,中烟公司审计机构已经由主要领导直抓直管,企业也逐步开展同级审计,但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再次,审计手段方面。目前,大多数中烟公司的内部审计属事后监督与评价,还停留在对凭证、报告、账簿的逐一核对阶段,导致审计成本高、效率低。另外,多数审计人员是由财会人员构成,对烟草工业企业的生产、营销、投资、管理等专业性审计认识有待提高。通过分析现状,必须加强学习与实践,提升内部审计在中烟的监督服务水平。

三、内部审计增加卷烟工业公司价值途径探索

本文从广西卷烟工业公司发展十年间内部审计的作用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过去并大胆探索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途径,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中烟实现价值增值。

(一)通过培育价值增值型审计理念来促进中烟增值增值型内部审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形式,而是一种内部审计理念。传统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等职能,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它的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一是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不同。传统内部审计属事后监督与评价,关注过去业务和内部控制情况,沟通对象单一,只在较低制度层面运行,局限于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较少涉及治理决策等高层次问题,严重制约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增值型内部审计一方面作为“警察”被管理层雇佣;另一方面当治理层要求对管理层工作提出评价时,又作为“参谋”应忠诚于治理层。另外,增值型内部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具有及时性、主动性、预防性的特点,有利于揭示风险、及时规避。二是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烟草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将品牌做大做强,实现组织价值增值。企业价值是从经营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内部审计在发挥传统功能为企业实现增收节支外,适应新环境变化,从更高层次融入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等理念,即谓之为增值型内部审计。具体上,它通过使资产保值增值、减少组织风险、降低自身审计成本、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增加组织获利机会等活动使组织增加价值,所以说增值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和精髓,它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无穷的发展空间。同时它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财务控制的知识和能力以外,还需要有内部控制知识与经验,成为内部控制方面的专家。

(二)通过参加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来实现中烟增值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和规避等流程,控制和降低风险。而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审计制度并具备成熟的检查实践经验,对风险的检查与识别更具有经常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它能从烟草的全局角度,包括多元化经营管理中烟草主业、市场、烟草内部经营整合等,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随时针对其实际需要和发生的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参加烟草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形成烟草主业风险管理的机制,切实贯彻审慎风险管理原则,通过常规审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服务,及时识别、计量、监测各类风险。二是拓展风险管理边界,切实贯彻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多元化经营行业进入、行业退出、内部整合等业务为风险控制对象,对各种涉及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及时、审慎、客观的风险评价和审核。针对风险事项和制度缺陷及时督促业务部门进行修改完善,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素进行分类描述,建立不同的评估标准,找到控制关键点,进行风险结果的衡量和评分指导,达到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三)通过开展内控评价,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来实现中烟增值目前,我国烟草企业组织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积累大幅度增加,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复杂性,由此所带来的烟草企业内控风险不断增加。所以,烟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主动应对,积极求变,从源头和制度上加强管控,防范风险。一是优化内控环境,确保风险控制。以人为本,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完善组织结构为主线,明确各层次职能分工,规范业务领域建设。中烟公司围绕“四个中心”(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物资采购、生产制造)的建设和满足一体化转型需要,应完善相配套的内控制度,并推进企业治理层面和经营层面的内控相结合,实现内控风险的全面控制。二是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创新风险评估方法。烟草企业风险评估应从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角度进行。企业应对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及时识别,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保证企业的管理活动按预期的经营目标进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烟草企业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主动应对,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逐步扩大“中式品牌卷烟”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烟草企业新的价值增长点。

(四)通过推行并完善审计委派制来实现中烟增值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满足不断发展壮大的广西中烟对审计组织机构健全化的需求,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中烟积极推行了审计委派制。审计委派制是由中烟本级直接向独立核算下属单位委派审计人员,为下属单位进行审计业务服务,并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的一种制度。从推行经验来看,审计委派制执行的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的人事归属,确保审计人员不受驻地相关利益问题的困扰,经济上独立、地位上超脱,才能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一是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委派人员保障。目前,中烟的审计委派制方案中委派的审计人员是从现有公司本级内部审计人员公开抽调,择优选择,派驻审计人员人事关系上属于公司本级,纳入公司派出机构人员编制。被委派人员实行双重领导,以公司管理为主,人事调配、任免由公司本机机关统一领导,业务方面接受公司本级审计部的领导和考核管理,同时接受派驻地单位的日常管理。为了保证委派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他们的待遇必须与派驻地单位脱钩,由中烟公司机关负责统一考核发放。二是赋予派驻人员独立发表审计意见的权力。对于派驻审计人员在派驻单位的身份、定位,公司本级在制度上给予明确。在明确其职能义务的同时,应充分赋予相应的权力,派驻审计人员有权独立发表审计意见,虽然烟草工业公司本级与派驻单位是利益相关者,但审计须具有独立性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在服务于派驻单位生产经营的同时对公司本级负责,委派制度起到监督作用,不断强化公司的管理及掌控能力。三是建立健全与委派制度配套的管理措施。必须建立健全与其相配套的管理措施,如业绩考核制度、报告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定期审计制度等等,促进形成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长效机制。中烟公司机关可以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和定期报告、年度考核、派驻办领导人述职等管理方式落实审计任务的完成,一方面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保持其地位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五)通过实现内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来实现中烟增值中烟内部审计应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加强审计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加快推进“利用计算机审计”模式,创新内部审计技术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中烟公司应继续加大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模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为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物质保障。在利用计算机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向“实时在线审计”模式方向发展,加快中烟内部审计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的监督作用得到加强。

(六)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加强内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来实现中烟增值一是优化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队伍素质。中烟审计人员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年龄梯度上,形成老、中、青相互衔接,在性别比例上男女协调分布,在知识结构上均衡配置,财会类与工程类相互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另外,企业可用人事激励机制来优化人员结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注重业务培训,不断更新提高业务技能。要打造一支富有效率的高素质、复合型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须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不断强化。实施以专业技术职务序列为主的职业生涯制度,围绕、提高履行岗位能力、发展职业生涯进行培训,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内容,使审计人员都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三是强化内部审计规范和标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第一,完善审计计划体系。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各项业务和机构的风险水平,按照风险导向的原则,确定审计项目和审计周期,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将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最能实现审计价值的领域,使所有重大的风险事项得到优先审计。第二,结合烟草行业特点,严格国家相关审计法规、标准在中烟落地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必严,不断强化内审工作。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流程。建立更有针对性的审计实务规范,从战略规划到审计计划、记录、评估、测试、报告这一循环的每一环节、每一层面都做出详尽的规定,对常规审计项目制定审计方案标准模板、审计报告标准文书格式。第四,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绩效考核。通过审计计划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培训管理、技术和工具支持、信息与档案管理等相关指标,进行对审计业绩的全面考核,形成具有审计特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最大程度地满足独立行使审计职能需要,保障审计成果的客观公正性。

(七)通过提升审计成果利用水平来实现中烟价值增值烟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能否及时、有效、充分地利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宗旨的落脚点。加强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能直接体现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质量,以此来促进烟草工业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一是加强审计结果的研究分析,提升审计成果质量。首先要对各种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分析主、客观原因,从经营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找出深层次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治本的建设性意见,供审计成果利用部门参考。其次要对各种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审计建议的可行性、执行的效果及带来的效益,总结经验,提高建议的份量、价值及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再次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应在如何更加有利于审计成果的运用上下功夫,不仅要反映情况,揭露问题,还要深入分析和加工提炼,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二是通过有效沟通,督促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审计成果在落实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也会因缺乏沟通引起误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沟通的长效机制,督促审计成果有效落实。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审计工作分析会,加强审计与被审计者的沟通,对审计成果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进行协商。督促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

四、后记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2篇

企业员工管理是指从员工个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员工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措施,使员工认同企业,从而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自我管理的境界。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激发员工的潜能,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个员工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发挥各自特长,为企业总体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员工管理对烟草商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实现员工管理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菲莫国际、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帝国烟草公司垄断了世界卷烟市场的格局,它们对我国烟草市场虎视眈眈,但是现在我国烟草行业还不具备与国际烟草集团所抗衡的实力,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国内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烟草行业的重要任务。其次,实现员工管理是实现员工价值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五类。同样,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来满足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员工管理让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通过员工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员工感到自己的被需求,从而满足员工自我实现。最后,实现员工管理是应对严峻形势的需要。2006年1月9日起,《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生效后我国烟草及烟草行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约束,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禁烟、控烟的呼声不断高涨,很多人逐渐选择了戒烟,烟草商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二、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烟草商业企业实行专卖专营,政企不分的运行机制,这使企业没有在员工管理方面投入太多的关注,员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企业员工管理意识薄弱企业员工管理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企业日常经营能否顺畅运行,同时也影响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曾湘泉在《中国企业的薪酬问题与薪酬设计》一文中指出,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突出的用人问题,薪酬多以品位分类而非职位分类,人们的工资是身份工资而非职位工资。烟草商业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由于烟草商业企业半官半商的垄断经营体制,一直以来实行的指令性、命令性管理,已经不再适应新经济形式下管理要求。

2.员工招聘退出机制不合理一方面,烟草商业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普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企业经过法人改革后,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没有独立的用人权,人事权由省级公司统一管理,虽然这样增强了招聘的公开公平性,但是由于体制机制运行的不顺畅,企业急需的人才往往招聘不到。另一方面,企业员工退出不畅,由于员工亲属关系及考核评价体系相关因素,目前多数企业一般采用自然减员的方式,或者退休,或者员工主动辞职,企业本身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对员工进行增减,在员工流动方面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人员出口不畅。

3.人才储备不足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烟草商业企业必须进行转型,由资金、劳动密集型企业转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这就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企业中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法律和计算机知识的少,员工队伍中熟悉单一业务的多,复合型的人才少,特别是懂生产、会经营、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4.员工决策参与度较低员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员工感觉到成为企业的主人公,员工乐于参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企业要成就员工的主人公地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平等的沟通交流,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但是烟草商业企业由于体制性原因,带有较重的行政级别色彩,在员工决策,听取员工意见方面做的不够,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利没有充分保障。

三、企业做好员工管理的方法策略

1.建设先进、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向心力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种精神,企业文化如果得到了企业成员的广泛认同,便成为一种真正的、得以传承的员工精神。在企业文化的感召下,企业员工具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统一性,也就有了较强的执行力,这样就保障了企业的高速、高效运转。先进、和谐的企业文化能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先进的文化能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育员工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增强员工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培训造就具有职业化素养的高效团队。

2.注重管理者意识的培养烟草商业企业很多核心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技术出身,由于表现出色逐步得到晋升,他们以前或者是专卖人员,或者是营销人员,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意识上并没有转变成为管理者的意识。作为专卖人员或营销人员,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能够取得更高级别的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他们就是一位好员工。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应注重的是同普通员工的平等沟通与交流,更应当注重员工的感觉,因此在平时要加强管理者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与员工的平等交流及关爱程度。

3.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招聘新员工要民主、公开,在招聘新员工时,要坚持岗位需要、专业对口,逢进必考、择优聘用原则,根据企业需求,严格按照接收计划和聘用程序,坚持用制度选人、按程序办事,确保招聘员工确实为工作所需,确保招聘工作的公开和公平。二是员工晋升要竞争、择优。积极引入合理、适度的人才竞争机制,在系统内开展竞争上岗机制。研究制定公开选拔工作人员工作方案,根据机关人员编制及用人需求情况,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员工到机关工作,激发基层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真正实现员工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末位淘汰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对排名在后的员工,按一定的比例或数量进行调岗、降职,以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4.进一步完善评价奖励机制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点和员工需求的激励方法。要从工作薪酬福利、工作环境是否公平等方面出发,制定科学的、公正的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烟草商业企业必须系统地搜集、分析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根据个人及部门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5.加强员工教育培训要始终秉持培训是最大福利的理念,大力举办各种培训活动。首先,应当打通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道。帮助员工对职业生涯进行明确的规划,通过把职业技能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管理岗位选拔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位员工都看到前进的方向,通过职业生涯路线的规划,铺平不同身份员工机遇均等的跑道,逐渐打破传统的身份壁垒。其次,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鼓励营销人员参加卷烟商品营销员职工技能鉴定考试,开展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考试专卖培训,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烟草专卖执法检查证》考试通过率。最后,积极联系相关高校,举办在职学历教育,通过报销部分学费等方式,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激励广大员工学习热情,提升员工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中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环节的内部审计也随之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对我国现代企业价值增值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要想在日趋白热化的企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完善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加大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势在必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行业的企业已经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利用内部审计监督服务职能作用,填补了企业管理营运上的漏洞,并收到一定的成效,企业管理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但是伴随着市场化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审计方式、审计内容、人员素质、审计质量等方面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格格不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依然是任重道远。

二、内部审计服务卷烟工业公司现状

分析内部审计与中烟公司关系现状,不能否认,在工商分离改革后,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它的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公司价值的增长做出了贡献。然而,烟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监管者的内部审计还有很多尚待完善之处。在此,笔者从烟草企业的特殊性和其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出发,研究阻碍内部审计发挥其作用的一些不利因素,探寻烟草工业企业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对提高其竞争力、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审计理念是审计行为的基础。内部审计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而在具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中烟公司,内部审计理念的更新相对滞后,往往不能适应企业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其次,审计机构设置方面。如今,中烟公司审计机构已经由主要领导直抓直管,企业也逐步开展同级审计,但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再次,审计手段方面。目前,大多数中烟公司的内部审计属事后监督与评价,还停留在对凭证、报告、账簿的逐一核对阶段,导致审计成本高、效率低。另外,多数审计人员是由财会人员构成,对烟草工业企业的生产、营销、投资、管理等专业性审计认识有待提高。通过分析现状,必须加强学习与实践,提升内部审计在中烟的监督服务水平。

三、内部审计增加卷烟工业公司价值途径探索

本文从广西卷烟工业公司发展十年间内部审计的作用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过去并大胆探索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途径,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中烟实现价值增值。

(一)通过培育价值增值型审计理念来促进中烟增值

增值型内部审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形式,而是一种内部审计理念。传统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等职能,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它的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一是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不同。传统内部审计属事后监督与评价,关注过去业务和内部控制情况,沟通对象单一,只在较低制度层面运行,局限于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较少涉及治理决策等高层次问题,严重制约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增值型内部审计一方面作为“警察”被管理层雇佣;另一方面当治理层要求对管理层工作提出评价时,又作为“参谋”应忠诚于治理层。另外,增值型内部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具有及时性、主动性、预防性的特点,有利于揭示风险、及时规避。二是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烟草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将品牌做大做强,实现组织价值增值。企业价值是从经营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内部审计在发挥传统功能为企业实现增收节支外,适应新环境变化,从更高层次融入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等理念,即谓之为增值型内部审计。具体上,它通过使资产保值增值、减少组织风险、降低自身审计成本、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增加组织获利机会等活动使组织增加价值,所以说增值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和精髓,它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无穷的发展空间。同时它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财务控制的知识和能力以外,还需要有内部控制知识与经验,成为内部控制方面的专家。

(二)通过参加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来实现中烟增值

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和规避等流程,控制和降低风险。而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审计制度并具备成熟的检查实践经验,对风险的检查与识别更具有经常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它能从烟草的全局角度,包括多元化经营管理中烟草主业、市场、烟草内部经营整合等,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随时针对其实际需要和发生的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参加烟草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形成烟草主业风险管理的机制,切实贯彻审慎风险管理原则,通过常规审计、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服务,及时识别、计量、监测各类风险。二是拓展风险管理边界,切实贯彻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多元化经营行业进入、行业退出、内部整合等业务为风险控制学术XUESHU对象,对各种涉及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及时、审慎、客观的风险评价和审核。针对风险事项和制度缺陷及时督促业务部门进行修改完善,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素进行分类描述,建立不同的评估标准,找到控制关键点,进行风险结果的衡量和评分指导,达到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三)通过开展内控评价,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来实现中烟增值

目前,我国烟草企业组织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积累大幅度增加,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复杂性,由此所带来的烟草企业内控风险不断增加。所以,烟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主动应对,积极求变,从源头和制度上加强管控,防范风险。一是优化内控环境,确保风险控制。以人为本,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完善组织结构为主线,明确各层次职能分工,规范业务领域建设。中烟公司围绕“四个中心”(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物资采购、生产制造)的建设和满足一体化转型需要,应完善相配套的内控制度,并推进企业治理层面和经营层面的内控相结合,实现内控风险的全面控制。二是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创新风险评估方法。烟草企业风险评估应从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角度进行。企业应对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及时识别,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保证企业的管理活动按预期的经营目标进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烟草企业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主动应对,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逐步扩大“中式品牌卷烟”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烟草企业新的价值增长点。

(四)通过推行并完善审计委派制来实现中烟增值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满足不断发展壮大的广西中烟对审计组织机构健全化的需求,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中烟积极推行了审计委派制。审计委派制是由中烟本级直接向独立核算下属单位委派审计人员,为下属单位进行审计业务服务,并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的一种制度。从推行经验来看,审计委派制执行的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的人事归属,确保审计人员不受驻地相关利益问题的困扰,经济上独立、地位上超脱,才能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一是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委派人员保障。目前,中烟的审计委派制方案中委派的审计人员是从现有公司本级内部审计人员公开抽调,择优选择,派驻审计人员人事关系上属于公司本级,纳入公司派出机构人员编制。被委派人员实行双重领导,以公司管理为主,人事调配、任免由公司本机机关统一领导,业务方面接受公司本级审计部的领导和考核管理,同时接受派驻地单位的日常管理。为了保证委派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他们的待遇必须与派驻地单位脱钩,由中烟公司机关负责统一考核发放。二是赋予派驻人员独立发表审计意见的权力。对于派驻审计人员在派驻单位的身份、定位,公司本级在制度上给予明确。在明确其职能义务的同时,应充分赋予相应的权力,派驻审计人员有权独立发表审计意见,虽然烟草工业公司本级与派驻单位是利益相关者,但审计须具有独立性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在服务于派驻单位生产经营的同时对公司本级负责,委派制度起到监督作用,不断强化公司的管理及掌控能力。三是建立健全与委派制度配套的管理措施。必须建立健全与其相配套的管理措施,如业绩考核制度、报告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定期审计制度等等,促进形成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长效机制。中烟公司机关可以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和定期报告、年度考核、派驻办领导人述职等管理方式落实审计任务的完成,一方面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保持其地位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五)通过实现内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来实现中烟增值

中烟内部审计应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加强审计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加快推进“利用计算机审计”模式,创新内部审计技术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中烟公司应继续加大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模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为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物质保障。在利用计算机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向“实时在线审计”模式方向发展,加快中烟内部审计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的监督作用得到加强。

(六)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加强内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来实现中烟增值一是优化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队伍素质。中烟审计人员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年龄梯度上,形成老、中、青相互衔接,在性别比例上男女协调分布,在知识结构上均衡配置,财会类与工程类相互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另外,企业可用人事激励机制来优化人员结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注重业务培训,不断更新提高业务技能。要打造一支富有效率的高素质、复合型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须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不断强化。实施以专业技术职务序列为主的职业生涯制度,围绕、提高履行岗位能力、发展职业生涯进行培训,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内容,使审计人员都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三是强化内部审计规范和标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第一,完善审计计划体系。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各项业务和机构的风险水平,按照风险导向的原则,确定审计项目和审计周期,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将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最能实现审计价值的领域,使所有重大的风险事项得到优先审计。第二,结合烟草行业特点,严格国家相关审计法规、标准在中烟落地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必严,不断强化内审工作。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流程。建立更有针对性的审计实务规范,从战略规划到审计计划、记录、评估、测试、报告这一循环的每一环节、每一层面都做出详尽的规定,对常规审计项目制定审计方案标准模板、审计报告标准文书格式。第四,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绩效考核。通过审计计划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培训管理、技术和工具支持、信息与档案管理等相关指标,进行对审计业绩的全面考核,形成具有审计特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最大程度地满足独立行使审计职能需要,保障审计成果的客观公正性。

(七)通过提升审计成果利用水平来实现中烟价值增值

烟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能否及时、有效、充分地利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宗旨的落脚点。加强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能直接体现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质量,以此来促进烟草工业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一是加强审计结果的研究分析,提升审计成果质量。首先要对各种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分析主、客观原因,从经营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找出深层次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治本的建设性意见,供审计成果利用部门参考。其次要对各种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审计建议的可行性、执行的效果及带来的效益,总结经验,提高建议的份量、价值及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再次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应在如何更加有利于审计成果的运用上下功夫,不仅要反映情况,揭露问题,还要深入分析和加工提炼,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二是通过有效沟通,督促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审计成果在落实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也会因缺乏沟通引起误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沟通的长效机制,督促审计成果有效落实。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审计工作分析会,加强审计与被审计者的沟通,对审计成果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进行协商。督促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

四、后记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4篇

1.采购计划管理组织运作模式

经过近年的实践与摸索,公司已基本建立省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省公司本级及所属企业宏观战略及计划、省公司管委会审定省公司本级及所属企业具体制度和实施方案、各级企业管办和其他业务部门负责落实细化的三级管理体制;建立以《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其《实施细则》为流程核心,以《采购管理程序》为流程依据,以信息系统为流程载体的三大管控体系,确保了全省采购工作的有效运行。

2.采购计划管理与过程管控

在计划管理方面,采购办要求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年度采购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确定的采购项目、采购方式、采购金额实施采购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确实因为生产经营需要调整的项目,采购办及时组织调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评审,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审批。在过程管控方面,采购办以全国烟草行业贯彻落实《烟草企业采购管理规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严格执行行业、企业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环节关键节点的控制,重点做好招标文件评审、拦标价格设置、评标办法、评标标准、定标原则、评标过程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充分利用采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环节关键节点的控制,严格把关,严格落实“上一个环节没有通过不得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程序的硬约束作用,确保董事会和管委会会议各项决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偏差、不走样。

二、采购计划管理中的差距

1.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而言,技术改造起着相当关键的推动作用。以福建卷烟工业系统为例,十年来,公司投资项目量多面广,投资量大,先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信息化投资近百亿元,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科技研发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因此,投资计划中的采购项目是公司年度采购计划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1.1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编制范围不同

根据《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要求,采购计划编制的范围为以合同方式取得的物资、工程(含信息化项目)和服务的所有采购项目,由各级公司的采购办进行编制汇总;投资计划编制的范围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整体改造、局部技改、生产设施、工艺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动力设施、科学教育设施、后勤保障设施、烟叶仓储设施等)、信息化投资项目、多元化投资项目,不含建筑物的维护加固、设备的大修理等维护性工程及工器具、车辆、办公家具、计算机软硬件购置项目,由各级公司的投资管理部门进行编制汇总。

1.2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管理流程不同

投资项目管理流程为:投资项目按照行业投资项目管理要求实行计划管理,各级公司在每年9月份启动投资计划编制工作,省公司的生产制造中心、信息中心于10月份对新增项目中与生产相关的项目、信息化项目进行职能评审,投资管理处11月初汇总、初审各单位提交的年度投资计划,经总经理办公会、管委会、董事会审议后于12月上报国家局。国家局于次年2-3月份下达投资计划,投资管理处根据国家局下达的投资计划及时进行投资计划分解,经总经理办公会、管委会审议、董事会审批后下发投资计划。采购计划管理流程为:省公司于每年12月下发采购计划编制通知,各单位根据下一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于次年1月份报送采购计划,采购办汇总、初审全省采购计划,并由财务、审计、法规、监察等职能部门进行集中评审后,经管委会审议、董事会审批后下发采购计划通知,全省采购计划方可生效实施。

1.3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信息传递相对滞后

由于全省的投资与采购计划,在计划的编制起点、审批的权限、编制的范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基层企业投资管理部门与采购管理部门间对投资计划调整的沟通相对滞后,信息化平台尚未实现两个系统的关联,使得投资计划与采购计划目前无法实现实时的对接,无法在第一时间将审批后投资计划的调整情况及时传递到采购计划编制部门进行更新分解。

2.尚未建立采购计划进度跟踪与采购计划执行情况考评体系

采购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和评估采购政策功能目标和经济有效性目标实现程序的过程。我司采购计划实行按年度编制,分月实施的原则;在年度中期可对采购计划进行半年调整,对下半年度拟新增、采购金额拟变更、采购方式拟变更及拟取消的项目在总计划盘子中进行相应调整。虽然在采购实施方案的审定中对采购进度安排一并进行了评审,但对是否完成及是否按进度完成并未考核,尚未建立一套符合公司特性的采购计划进度跟踪与执行情况的考评体系,缺乏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间上的约束及奖惩激励措施。某些项目,尤其是货物及服务类项目,部分子公司或承办部门在项目实施中存在时间上的松散性和随意性,导致某一月份采购项目扎堆实施,某一月份采购项目零实施,或者到了年末才决定不予实施或结转至下年度实施,进度计划形同虚设,给采购办工作人员组织采购带来了不便,也为全省精益采购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的提升带来的阻碍。

3.采购计划管理信息化仍存在可提升空间。

3.1尚未建立采购绩效评估模块

对于采购计划执行环节的评估,最直接的标准便是采购计划执行的进度。目前省公司的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绩效评估模块,未能直观、客观的来衡量各采购部门的采购目标是否达成,缺乏对子公司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比较与观测。

3.2尚未建立采购计划趋势预测模块

采购预测是指企业在商品采购市场上调查取得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测算未来一定时期内商品或服务市场的供求及其变化趋势,从而为采购决策和制定采购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信息化手段预测采购需求在公司的采购管理中尚属空白,若能借助信息化平台,对以往的采购信息进行整合,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发现市场供求变化和规律,对各子公司、各类采购的项目的需求趋势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将有助于提高采购计划编制的准确性,确保全省采购策略制定的合理性,从而提高采购计划编制精度,降低采购风险。

三、烟草工业企业采购计划管理的优化策略与方案

1.通过专案调整,实现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的有效对接

目前我司采购计划实行按年度编制,分月实施的原则,除个别零星应急调整的项目外,均在年度中期对全省的采购计划进行一次全盘的批量计划调整。在采购计划半年调整的现有模式上,针对投资计划下达后所带来的采购计划的增减情况,可在每年的11月份将由各级公司的投资、采购部门将投资与采购计划先行对接,于次年2-3月份投资计划下达后及时进行一次采购计划的专案调整。由各级公司的投资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共同牵头,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对采购年度计划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信息化投资项目的项目数,项目金额,调整理由等进行对接与核实,由下至上汇总,由省公司采购办向公司董事会统一申报专案调整计划;由各级公司采购部门及时在系统中进行分解、录入与维护,加快企业内部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以此实现投资计划与采购计划的无缝对接。

2.通过绩效评估,建立采购计划考评体系。

2.1对采购计划考核标准进行界定

将采购计划执行率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合理设置审批环节。明确各节点业务办理和审批所需耗用的时间,测算出五种采购方式的采购项目从启动实施采购计划直至完成采购所有流程所需耗用的时间,以此作为采购计划进度考评的依据,促进各承办、职能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经公司董事会审定的采购项目执行计划,应于当年全部完成。对于招标采购项目执行情况以招标公告送为项目完成节点;对于招标以外的其他采购项目以商务文件发送至谈判对象为项目完成节点;对于已经完成招标所有程序但招标失败或流标的项目,视同完成。

2.2对采购计划进行进度分解

省公司各部门及各子公司要严格按照制定的采购进度计划完成采购的各环节工作,如无法按进度计划完成的需向采购办提交书面说明进行进度调整。在编制采购计划时应注意:根据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规模和数量,具体的技术规范与规格,使用性能要求,对每批货物、服务或工程从准备到交货或结算需要多长时间做出安排。

2.3将采购计划执行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对于没有按照年度采购计划完成计划实施也未进行进度调整的子公司或省公司相关部门(政策性因素或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可由省公司采购办通知企业管理处,企业管理部根据实际情况对责任部门绩效进行考评。

3.通过优化信息化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作业流程。

3.1实现与投资系统的及时对接

每年在国家局下达投资计划后,由省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局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拟建项目自主审批权限额度进行明细分解后,各级公司投资部门便可同时在投资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录入维护,形成本年度准确的投资计划。通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与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与关联,由项目实施部门在采购信息系统的计划管理模块上直接对数据进行更新,实现针对投资计划变更带来的采购计划变更的线上专案调整。

3.2实现绩效考评

采购绩效指标体系包括采购计划完成及时率、采购周期、采购从启动实施采购计划直至完成采购所有流程所需耗用的时间等。通过上述数据在系统中的体现,建立子公司或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与采购实施过程关联,在系统中动态、持续的进行评价,正确及时反馈考评结果。

3.3实现采购需求趋势预测

采购计划是对未来计划期内采购管理活动所做的预见性的安排和部署,以确定从组织外部采购哪些产品和服务,以最好的满足企业内部的需求,而采购量与采购计划金额提供的是代表采购支出情况的数字预报。为了使这些预测的数据体现出最大价值,采购管理系统中应当建立一个趋势预测模块,建立采购需求趋势模型。以系统中存储的现有历史数据资料为基础,通过指数平滑法等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结合卷烟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宣传促销计划,反映采购需求,市场行情的变化,形成采购计划编制的初步依据,为企业的采购决策提供支持。

四、结语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5篇

企业文化是指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企业本身拥有的物质实力以及有效的约束制度的前提下,对企业发展中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有一定影响的精神,信念,理念等文化因素的总和。企业文化既有鲜明的企业特色,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突出对企业文化的特色宣传,才能开辟出企业光明的前路。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提倡创新和提升顾客满意度为核心,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的管理模式,源自于美国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质量奖的评审标准。目前这种管理模式已经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在烟草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中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符合时代的要求,势必能够有效促进烟草工业企业文化的建设。

2在烟草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

2.1战略明确,有效提高企业文化竞争力卓越绩效管理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要求管理者从全局入手,不错过有利于提高绩效的任何细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将会从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寻找突破口,制定出一系列对口的管理措施来有效地提高企业文化竞争力。品牌的推广需要得到顾客的信任,还需要使产品特色在顾客的脑海中有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要突出企业自身的文化品牌特色。只有追求创新的管理模式,才能在庞大的企业竞争漩涡中异军突起。加之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倡以人为本,顾客是上帝的原则,在品牌文化建设过程中将会照顾顾客的方方面面,使顾客对企业的印象满意。

2.2有利于创新企业文化理念,提升企业的创造力陈旧的思想终会被时代淘汰,只有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业之林中保持持久的活力,稳步前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追求创新,将保持企业品牌文化保持长久的新鲜。追求创新的理念将影响员工的工作,能够有效激活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维持企业血液的新鲜度。2.3有效提高企业的适应力和持久力如果把一个企业的文化看作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大厦,那么它必然是一砖一瓦、一层一级建造起来的,是一代代企业员工永续传承、接力推进的过程。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则是在这座文化大厦建造过程中注入新鲜的理念、工具和模式,让企业在竞争中焕发生机活力,更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推进企业基业长青的持久性,与顾客持续进行良好的互动,实现多方共赢。

3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烟草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3.1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石企业文化建设改革的第一步首先要转变企业的文化理念,以人为本无疑是企业首要确立的管理理念。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企业的经营离不开与内外部客户的沟通,高素质的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高品质的产品,而唯有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因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业的文化基石。

3.2完善人事制度,健全人才机制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核心,首先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要求管理者打造“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尽其材,材尽其用”的人才使用机制;在企业内部营造“敬业专业,创新创造”的人才理念,激励员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拥有一技之长,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监督员工和管理者的行为,以期避免,的行为。

3.3加强细节管理,采取柔性政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讲求实效的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大要点,因此“柔性模式”是管理者需要注重的管理方法,适当的激励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于员工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本职工作的适应性和延展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要注重细化管理流程,注重细节管理,从细微处体现企业文化素养,提高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

3.4强化创新管理关注时政热点,把握时代脉搏是企业发展不变的真理。烟草企业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就要在推出特色品牌的时候把握时代动态,提高企业的创新才能,争取一马当先。企业的创新管理需要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思想上鼓励员工创新,从行动上大胆创新,争取把企业文化品牌做大做好。管理层首先要起带头作用,适时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法,让企业的管理理念焕发新的生机。

3.5提高管理效率,注重调查分析在卓越绩效的闭环管理模式中,调查分析、整改提升是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充分的调查研究可以把握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动向,在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指导下,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汲取经验教训,对症下药,适时调整方向。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者要秉持耐心、细心的原则,认真分析企业文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逐例分析逐个击破,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4结束语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6篇

1.1对成本管理存在误区长期以来,烟草工业企业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在控制材料消耗、降低费用等方面逐步研究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但是对于成本核算一直不够重视,认为不管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还是作业成本法,只是卷烟品种之间的成本费用分担问题,不影响企业总的经营成本费用总额。但是假如采取作业成本法,正确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确的成本信息,尽量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将会提升工业企业降本增效的水平。

1.2企业人员素质不能适应作业成本法的广泛实施在烟草工业企业中包含三大车间:制丝车间、卷接包车间、动力车间,三大车间各司其职,完成卷烟生产。因此在企业中实施作业成本法,至少应划分三大车间的“作业”流程。该作业流程涉及了卷烟生产经营的始终,必须要求全员参与才能使得各项作业划分科学、流程清晰。但是目前,卷烟工业企业的车间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企业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熟悉程度不够,导致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不能顺利实施。作业成本法相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成本核算法,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熟知财务专业知识,特别是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知识,更要对车间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了然于胸,才能与车间相互协作,保证作业成本法的顺利实施。

1.3信息化水平限制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近年来,烟草工业企业高度重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财务的用友系统、车间的ERP系统节约了人员手工作业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分别实施不同的信息化系统,导致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化功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作业成本法采取不同层次的分配方法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需要各个作业单元的基础数据为支撑进行分配及复杂的计算,目前的信息孤岛限制了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利用。

2影响烟草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因素分析

2.1外部因素

2.1.1政策因素近年来,针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越来越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逐步走向成熟。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财会〔2013〕17号),明确提出“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2.1.2行业因素目前烟草行业具有18家省级工业公司,受国家烟草总公司统一领导,成本核算方法由总公司制定统一的基调。作业成本法较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要求企业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但是各地烟草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导致烟草工业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法存在困难。

2.2内部因素影响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内部组织结构、人员水平等。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其根本目的是尽可能为企业提供详细的各卷烟品牌的产品信息,为降低成本提供支持。

2.2.1制度是保障制度是夯实企业基础管理的关键,也是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基石。作业成本法涉及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人才管理、绩效管理等众多内容。近年来,烟草工业企业不断提高制度建设水平,狠抓制度落实,推进精益化生产管理,提升各部门沟通协调能力,为作业成本法中的各“作业”单元顺利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

2.2.2企业文化是根本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是营造成本控制意识,降低非增值作业的不利影响,提升增值作业的效率。因此成本意识必须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才能促进成本控制不断深化。将成本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完善考核指标,调动员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促进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烟草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作业成本法在烟草企业应用效果的对策

3.1提升成本管理意识降低成本是降本增效的关键,目前降低成本在工厂关注的是最终下降的具体数据,但是成本控制不仅要在事后控制,更要向全过程控制转换。在提升成本意识过程中,积极树立“作业”观念,将大成本细分为小“作业”,以作业为单元进行成本控制,将每一个环节的“作业”都尽可能做到最优,减少非增值作业,扩大增值作业,向下一个环节流转,不断挖掘企业生产链和价值链的潜力和优势,将增加增值作业,减少非增值作业作为企业控制成本的重点。

3.2提升全体员工素质作业成本法涵盖了企业卷烟生产的始终,涉及范围广,层度深,只有全员共同参与才能确保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实施,因此应用作业成本法必须要提高全体员工素质。

3.2.1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财务人员是关键,应通过企业培训、财政部门的教育等方式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并要求财务人员走出去,深入车间基层,深化工艺知识,为划分各“作业”单元奠定基础,逐步将财务人员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3.2.2提升全体员工素质制订培训工作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并对培训组织跟踪、检查。反馈培训效果,鼓励员工多学习,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氛围,逐步提升员工素质,拓展员工知识结构。

3.3提升信息化集成水平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软件时,应制订严谨的工作计划,将企业的各环节纳入信息化管理中,在每个作业单元均能提供可靠的资源耗费,实时信息共享,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及数据的使用效率,消除信息孤岛,为作业成本法提供数据支持。

3.4制定作业成本法实施步骤

3.4.1制订工作计划作业成本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制订统一的工作计划,明确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目标,成立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小组。实施小组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由财务部门牵头,各车间人员参与,确保“行动统一”。

3.4.2划分各个作业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收集各个阶段的生产信息,将生产划分为各个“作业”,首先,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划分为原料仓储制丝卷接包装产成品入库各个成本责任中心;其次,细分工艺流程,根据各部门责任划分作业单元;最后,查找影响各个作业单元的影响因素,明确各个部门对成本控制的责任。

3.4.3建立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作业成本法必须最终形成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业的可耗用的生产资源、各责任中心、作业单元和成本对象。明确生产资源的分类,责任中心与作业中心的层次关系,作业分配的成本动因,资源分配到作业的方法,作业单元与产品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方法等内容。

4结语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7篇

电子天平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其安装满足下列要求即可:

(1)房间应避免阳光直射,最好选择阴面房间或采用遮光办法;

(2)应远离振源,无法避免者应采取防震措施;

(3)应远离热源和高强电磁场等环境;

(4)工作室内温度应恒定,以20℃左右为佳;(5)工作室内湿度应在(45~75)%左右为佳;

(6)工作室应清洁干净,避免气流的影响;

(7)工作室内应无腐蚀性等气体的影响;

(8)工作台应牢固可靠,台面水平度要好。现代烟草工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增加了大量的除尘设备、消除噪音设备,在环境上也尽量满足天平的使用要求,但其振动、粉尘始终无法避免,成了影响电子天平使用准确性的两大杀手,故障主要表现在:

(1)显示数字不规则跳动。其主要引起原因有一是没有放在抗震好的工作台上,二是风流未能很好地隔离,三是粉尘颗粒影响;由于烟丝粉尘等颗粒状物质经常跑进传感器中,高灵敏的传感器的受至影响,干扰了磁场,导致传感器未能准确测出称量位置,显示数字出现“漂移”。

(2)四角误差超差。四角误差的出现有些是由于传感器的结构与装配上产生的偏差所造成的,在使用中出现四角误差超差是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传感器内部的连动杆出现变形。

(3)线性误差超差。电子天平的线性误差的最大来源是由传感器内的永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非线性所引起的,这是不能避免的。

2.常见故障的调修

(1)数字跳动的调修

在烟草工业中,数字跳动基本是由烟丝等颗粒状物质引起的,此时只需要拆开电子天平,找到传感器,用吸气球将传感器内部粉尘清除即可。

(2)四角误差超差的调修

电子天平的四角误差通常是通过调整四角误差的两个螺丝而完成,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其电子天平的结果有所不同,但其原理是相似的。调整时先测出电子天平四角哪个超差,用螺丝刀对该点旁的小孔内的螺钉进行小角度调节,误差为“+”时反时针旋转,误差为“-”时顺时针旋转。

(3)线性误差的调修

线性误差不可避免的,通常天平厂家会设计独特的自动跟踪补偿电路,我们只需对线性补偿进行调整,改变补偿曲线,通常我们选取五点法或三点法,即取零点、1/4负载、1/2负载、3/4负载和满载,或零点、1/2负载和满载作为检测点,注意:作线性检测用的砝码一定要达到天平的精度范围。由于厂家不同电子天平线误差调整的方法也不同,此时需要咨询厂家以便更快捷地调修。

3.建议

电子天平是一种高准确度计量仪器,其对安装使用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在烟草工业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粉尘、振动、风流不稳等外界环境因素,为了提高烟草工业中的电子天平的准确性及其使用寿命提出以下建议:

(1)采购时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电子天平,国内国外电子天平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的传感器稳定性好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知名的国际品牌电子天平。

(2)安装时候,要根据电子天平的准确度等级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外界环境对其误差影响最小,比如高准度级、特种准确度级的电子天平需要防震的工作台、隔离热源及风源。

(3)加强电子天平的维护保养,发现秤盘附近有残余的烟丝应立即清除,防止烟丝等颗粒状物质进入传感器内部。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8篇

1精益研发

1.1新产品配方设计研究资料表明,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成本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的。卷烟配方的设计决定了该产品的成本。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卷烟配方设计上,这是卷烟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卷烟产品在设计时,烟叶配方和辅料的选择定位就基本确定了产品成本的主体,特别是在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烟叶配方决定了卷烟产品成本的走势。

1.2现有产品配方的优化卷烟生产企业会根据配方烟叶库存量和市场销售反响做品牌配方维护。精益研发要求在对现有产品进行配方维护时,测算出几种不同维护方案的配方成本,选择配方成本最优的方案。特别是在烟叶价格逐年大幅增长的环境下,优化烟叶配方结构,是烟草工业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在维护产品质量的同时,多维度多渠道探寻降本措施,从源头上做好成本控制。

2精益采购

在卷烟产品成本构成中,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烟叶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高达50.58%,辅料占比为32.41%。辅料种类多且辅料采购价格每年变化较小,因此,在精益采购时应从烟叶采购入手开展精益成本管理工作。精益采购根据在产卷烟的配方,对库存烟叶的使用情况进行测算。根据库存烟叶的使用情况和今后品牌结构的需求,确定烟叶的采购计划。购买最需要的等级烟叶,在烟叶价格逐年上涨的情况下,控制卷烟产品中烟叶成本上涨幅度。

3精益生产

从表面上看,先进的制丝设备和卷接包设备的应用及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卷烟生产的技术水平。但是设备运行使用维护水平和生产现场的精益化管理水平较低仍是生产过程中一大“硬伤”。表面的“繁荣”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制造水平低下,加工过程物料消耗过大,导致制造成本增大。烟草工业企业开展精益生产,可以从工艺、质量、设备运行、生产现场管理等方面探寻降本增效的途径。

3.1设备养护加强设备养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并以作业指导书等形式规范关键工序的操作,提升设备稳定性,减少停机待机带来的生产浪费。

3.2加强生产过程监控加强生产过程监控,针对制丝、卷包过程废支、废料以及关键工序实施闭环管理,利用经验数据对生产异常情况及时反馈,查找异常因素并及时改进。增强全员节约意识,降低生产过程中各类物料消耗,降低产品直接成本。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9篇

1.1只关注制造成本,产品盈利性分析失实

目前,烟草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卷烟的生产制造环节,通过加强对制造环节各生产要素成本控制来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其实,一支卷烟在科研设计之初,其制造环节的资源消耗和要素成本就已固化下来,而相关的配方设计、设备升级、生产布局以至以后的营销、售后成本等却不在传统成本管理的范畴内。而且,传统观念下,判断产品是否盈利只看产品营业收入是否大于制造成本,因其成本范围的局限,这种盈利性分析显然是存在不足的。

1.2成本管理条块分割,成本项目缺乏内部联动

目前的成本管理往往是追求成本之和最低。但事实上,卷烟成本在不同环节所消耗资源存在此消彼长的内部联动关系。比如,加强员工的培训和设备维护,有助于降低销售及售后环节的成本;卷烟设计研发时花费成本高,使得生产流程优化,也可降低卷烟的制造成本等。

1.3物流运输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加大

现阶段,我国烟草物流正处于建设发展期。工业企业纷纷建立了物流中心,但是物流管理方式粗放,物流运输空载率、重复运输等问题依然存在,运输效率的低下直接带来了物流成本的加大。

2烟草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路径选择——战略成本管理

2.1由注重成本核算向注重成本控制转变,适时引入作业成本法,提升成本信息的相关性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因传统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资源的消耗为人们所诟病。以作业成本法为代表的成本核算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成本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作业成本法的逻辑依据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的归集形成成本。因此,适时引入作业成本法,把生产过程划分成不同作业,分析成本与各作业的关系找出作业动因,设立成本库,并归集资源耗费到作业中心,基于作业成本动因确定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率并分配成本。

2.2由注重产品的制造成本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转变,提升决策分析的可靠性

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理念认为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被视为企业内部的有序作业或流程。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售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所花费的资源总和,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从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判断产品是否盈利,管理者不能仅仅关注产品的制造成本,更应该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关注产品的研发设计、设备改造、营销售后等一系列作业环节发生的所有成本。对于烟草工业企业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2.1 加强设计成本的控制

日本企业的“成本企画”实践告诉我们,一件产品成本的80%取决于设计,因此烟草工业企业必须要将研发设计作为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从源头来控制成本。研发设计之初就必须要考虑到卷烟牌号的市场定位、叶组配方、生产工艺、调拨价格、营销策略等各个方面。

2.2.2 加强对制造成本的控制

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健全原辅料的登记保管制度,落实车间班组机台责任,细化考核,明确奖惩,增强全员节约意识,降低生产过程中各类物料消耗,降低产品直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设备配置,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2.3 加强对营销成本的控制

企业要实现利税的增长目标,要合理安排和严格控制营销费用。从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策划的设计、营销人员的组合优化方面着手,合理配置营销资源,以投入产出比最优的效果实现营销成本的不断降低。

2.3由静态成本管理向动态成本管理转变,提升决策信息的全局性

即使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下,企业也需要从成本结构的动态关系上,系统分析、控制产品成本,实现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

2.4优化物流模式,降低物流成本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烟草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06-02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改革和创新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条件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运而生。郑州轻工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将其作为学校“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工作。目前,郑州轻工业学院成为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学校。烟草工程专业(方向)作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三个本科专业之一,具有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良好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准确把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内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制定的重大高等教育创新项目,是体现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的重要步骤,是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高人才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实现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系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特点,结合目前烟草企业对烟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采取“3+1”培养模式对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进行培养,本科生3年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1年集中进行生产实践。烟草工程系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要求,以烟草行业为背景,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根据烟草行业对烟草工程专业(方向)人才的需要,设计和完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工程实践(实习)、大学生创新活动、开放性综合实验、学术报告、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通过各个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烟草工程系遴选了教学科研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均有工程实践经历,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均有到相关企业(或研究所)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的经历。烟草工程系采取多种优惠措施,从烟草企业遴选、聘请专业高水平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学校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参与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工程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获得一定的薪酬。

四、优化理论课课程体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根据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开设课程,优化理论课课程体系,将所有理论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的课程均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通过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实现了由“因教师设课”向“依据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大纲设课”的转变,消除部分课程重叠或教学内容重复等不合理现象,最终实现提高理论课教学效率,在不过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不影响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工程实践活动,保证“3+1”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实践环节。烟草工程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特别在当前加强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过程中有着其他任何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学生的实践内容由工程见习、烟叶生产实习、打叶复烤实习、卷烟材料实习、卷烟生产实习、创新型实验、卷烟产品实习、卷烟厂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模块构成。烟草工程系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实践基地,并修订了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完善了指导教师的选拔、学生的管理与考核等相关制度,实践过程中严格按照实践计划和相关制度的要求进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保证实习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一致,生产实习指导书须及时更新。为此,烟草工程系科学编写了《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作业指导书》,在内容上注重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融合,注重知识的可获取性,注重提问形式的多样性,应用实践表明具有良好的效果。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特点,结合烟草企业对烟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系进行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通过科学制定烟草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理论课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于烟草行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53-57.

[2]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4]梁德全,陈钦勇.关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8):67-69.

[5]刘春奎,蔡佳,闫克玉,等.烟草工程专业《烟草原料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3):131-132.

[6]李瑞丽,杨靖,程传玲,等.关于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2,(1):68-69.

[7]王建民,杨靖,刘春奎,等.《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J].轻工科技,2013,(4):171-172.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烟用物资,管理模式,流程再造

中国是烟草消费大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烟民群体,数量达3.5亿之众,超过美国人口总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烟草年产量25160.79亿支,约为美国的3倍,占世界烟草消费约1/3。从行业经济数据来看,烟草行业上缴税收占税收总额约1/10,居国民经济各行业首位。可以说,在中国经济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中,烟草行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驱动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以来,在国家烟草总局“烟叶上水平”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烟草行业积极开拓、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461”品牌发展目标格局已经基本形成,“532”品牌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中国烟草总公司2012年产销量为24750亿支(约4950万箱),年销售额7554.20亿元,公司发展稳步求进。

然而在贸易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烟草依靠烟草专卖制度形成的垄断正在被打破,通过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烟草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改变经营思路、改良运营模式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国烟草的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外资进入、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逐步开放中国市场,并对外国在华投资或注册的企业给予国民待遇以来,中国经济的各个行业便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对烟草行业而言,中国特有的烟草专卖制度,面临着世界贸易协议关于市场开放要求的挑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掀起一轮又一轮声势浩大的反烟浪潮,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背景下,中国于2003年签署了《控制烟草框架公约》。显然,通过扩大销售来获取利润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另一方面,烟草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却在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12年烟草行业销售成本为1959.38亿元,同比增长7.72%。销量受到制度和控烟政策的限制很大难大幅提高,成本居高不下,逐年递增,烟草企业的发展面临内忧外患。在不能降低烟叶收购价格的政策背景下,通过管理变革,降低管理成本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能够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创新,则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创新的研究变得迫切而必要。烟用物资物流配送、资金流管理和信息流优化等流程的创新,不但有利于降低业务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还有利于烟草公司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对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较少,专门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处于空白,只有少数专家针对部分现代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可以获取的文献资料来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相关研究中有涉及烟草行业的案例研究,但也局限于理论在烟草企业的应用和拓展,立足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全流程管理研究还是空白,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提出烟用物资管理的概念和体系,但就烟用物资流程中相关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等研究已有相当数量。

1.基于采购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采购管理的研究始于西方,目前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我国对采购管理的研究稍晚,但发展较快,从事相关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专家学者数量众多。通过对文献中采购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可以得出,采购管理的职能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文书阶段、交易阶段和战略阶段。文书阶段,主要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采购职能主要作为是企业的一种文书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采购管理。第二个阶段是交易阶段,集中在1940年-1990年,这一阶段企业开始意识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作用,采购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采购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如首席采购官等关键采购人员开始进入企业最高管理层,但这一阶段的采购主要关注采购自身的交易,尚未把采购战略融入到企业战略中。第三个阶段是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巨大作用,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研究采购管理,这一转变使得采购职能从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为主的战略职能,采购战略开始融入企业战略。

烟用物资采购管理研究是采购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自然延伸。一般认为,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烟用物资采购需求有关的企业内部管理;二是烟用物资市场和供应商管理;三是烟用物资采购过程管理。烟草行业的采购管理早期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湖南中烟公司烟用物资采购采用“两级三类”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其中,“两级”是指公司物资供应部和各卷烟厂物资供应部门。“三类”是指:“集中采购”、“授权采购”和“自行采购”三种运作模式。董红杰(2012)在其对湖南中烟公司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卷烟的生产和销售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定的,因此,烟草行业的物资采购存在很强的计划性,而且部分卷烟辅料属于专卖品,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在企业制度、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上,烟草企业直接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中国烟草行业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企业改革受计划经济影响大。他在研究提出中国烟草行业采购管理模式,该模式以资质认证工作为基础,以招标采购为主,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多种采购方式并存,并对具体的采购方式进行了定位、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法与流程,其研究为湖南中烟公司的采购管理提供指导,也为烟草行业采购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借鉴。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其起源却缺乏一致的认同,Croom等人认为SCM的确切起源是不清楚的,其发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以Forrester教授的工作为基础的产业动力学方法,其理论随着实体分销和运输相关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建立在Heckert、Miner(1940)和Lewis(1956)研究基础之上,对分销和物流中全面成本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研究者如Tan等人也认为SCM一方面是由工业企业的采购、供应发展而来;另一方面是从批发商和零售商为提高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整合物流功能发展而来。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时间,传统的公司战略深入变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激励等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通过形成最佳组合,最大限度更提高效率,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企业互为贸易伙伴,追求共同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李小磊(2008)认为烟草行业供应链管理是以烟草公司为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卷烟生产原材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烟草行业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并提高生产经营环境的效率。供应链相关单位通过高效的沟通手段和方法,使信息准确地在各个环节流通,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和销售的效率,最终达到按照客户需求生产卷烟的目的。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行按订单组织货源的策略,这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目标是一致的,通过经过分析烟草行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可以建立适合烟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基于流程再造(BPR)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1990年,迈克尔・哈默(M.Ham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改造工作:不要自动化,而要重来》,文章批评了企业在改革运用信息技术加速已落后了几十年的工作流程是一种错误,该方式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效率,他提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根本性的改造,并提出了改造的七项原则。哈默与詹姆斯・钱皮(1993)在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中在此阐述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要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要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维持高效发展,迫切需要“脱胎换骨”式的革命――业务流程重组,而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简单改良,BPR理论由此而产生。

一般认为,业务流程重组(BPR)有来自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是组织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快速更新、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驱动企业进行变革;二是来自组织内部变革的张力,企业传统流程积弊益深,有改造的自发需求;三是价值链、供应链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等新的管理理论的提出促进企业流程改造理论的发展。

1994年,CIMS专家、清华大学的陈禹六教授在全国工业工程年会上首先介绍了BPR的概念。霍国庆(2001)认为,BPR的内涵(实质)是根据企业的目的根本性地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主张抛开企业原有的流程,并根据企业目标重新设计,其任务是寻找改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性方法。孙淑生(2002)等认为,BPR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突出发展与合作的变革理念,它强调分工协作基础上的整体性。

李瑞玲(2008)利用BPR的方法对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烟草企业在国家烟草专卖专营政策的保护下,依旧计划经济的思维、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市场经济下的烟草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烟草物流的发展。目前,烟草企业将烟草物流的重点放在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上,配送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要提高管理效率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目前,烟草物流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对烟草企业的BPR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外部BPR,包括服务、结算、客服等与客户的关系,内部BPR,体现在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再造。烟草企业要认真落实《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行业数据中心,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烟草行业物资管理需要对采购流程、配送流程和仓储管理流程进行深入剖析和彻底的在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关于烟草行业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系统化研究尚属首次,没有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但是从烟草行业的销售及成本分析来看,对烟用物资进行科学的管理体系设计非常必要,是控烟政策日益严格、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渠道。纵上所述,当前烟用物资相关管理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研究文献少、研究内容整体相关度较低。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进行查询,有关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文献很少,说明目前研究者对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管理关注度还不高。当前研究文献一般从烟用物资管理的某个角度进行分析,将烟用物资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尚未发现,但这些研究可以作为烟用物资管理体系的基础。

(2)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烟草行业属于国家实施专卖制度的特殊行业,其采购管理和物资管理和一般企业管理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其专属的独特性。研究者探讨了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但是缺乏针对烟草行业提出的理论体系,大部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

(3)现代管理理论在烟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已有研究在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流程再造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将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相关过程,一般研究方法是首先利用相关理论进行问题诊断,然后利用理论的相关方法、手段结合烟草行业特定流程进行环境分析,最后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这些研究一般集中在某些常见的流程,尚未覆盖烟用物资管理的所有环节,从研究人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来看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烟用物资管理全流程的系统化管理模式设计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研究适合烟草行业成本管理的需要,模式的构建要借鉴现代管理的创新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从公司层面对烟用物资进行统一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对采购、配送、仓储等流程进行彻底的思考和重新设计才能达到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EB/OL].

[2]董红浩.湖南中烟物资采购管理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李瑞玲.基于烟草行业BPR实施中的物流配送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文化;品牌文化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阶段,我们称之为“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烟草专卖现状出现新特征,以卷烟销售为例,从全国卷烟销量趋势看,虽然销量是逐渐递增的,但是随着销量基数的不断变大,年增长率出现回落。如图1所示,从2010年起,全国卷烟销售年增长率出现下滑的趋势,销量增长进入下行通道。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烟草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的利税目标和销售指标,急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而烟草企业的品牌培育需要烟草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协调发展。

1烟草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总体概念,指导员工按照共同的方式来工作和思考。烟草企业文化是逐步形成并被全体烟草员工所认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是烟草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以及发展目标的总和。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其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加之不同企业生产的不同牌号商品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因此,目前烟草企业为了有效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选择构建以服务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烟草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体现烟草行业风貌,突出企业自身优势;(2)去粗取精,与时俱进;(3)尊重当地风俗,注意社会协调。烟草品牌文化的核心是国家利益至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烟草品牌文化要求以国家利益为重,完成国家利税任务,并以消费者满意为目标,着力塑造品牌价值,以品牌价值为核心推动企业整体发展,获取竞争优势。一方面,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烟草企业文化是品牌文化的基础,只有构建以服务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支撑品牌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服务文化集中体现在服务于国家——国家利益至上;服务于消费者——消费者利益至上。目前,烟草企业通常会收集有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企业文化战略资源整合到企业的经营中,并逐步形成一种企业精神。烟草企业员工围绕这一企业精神开展工作,使企业文化无形中能够体现品牌文化的内涵。这种体现不同消费群体特征的文化势必会加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巩固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另一方面,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目标群体不同。烟草企业文化的目标群体为所有烟草员工,而烟草品牌文化的目标群体为烟草消费者。这就决定了烟草企业文化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企业运营,起增加企业凝聚力的作用;品牌文化建立的基础为解决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外向沟通与扩张作用更为显著。

2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融合现状

当前,整个国际社会已经进入激烈的品牌竞争时代,用培育品牌价值创造企业竞争优势,成为众多企业的发展战略。“新常态”下,卷烟销售形势不容乐观,急需加强品牌建设巩固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品牌建设中,许多企业赋予自己的品牌产品相应的文化价值。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融合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体制方面。我国当前的烟草专卖制度建立在国家垄断的基础上,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垄断制度与市场经济相比效率低下。虽然经过不断改革,目前烟草行业已经打破地区垄断,实现工业和商业分离,但是计划色彩依然浓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当前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主要是为了破除体制缺陷。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能够有效甄别出消费者认可的卷烟品牌,从而反馈到烟草企业,有利于烟草企业品牌培育。只有持之以恒地开展“市场化”取向改革,在工业和商业领域逐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融合。(2)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建设不平衡。由于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大多数烟草企业正在进行或准备企业整合,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虽然近几年掀起文化建设热潮,但是雷同的较多,文化建设大多集中在表层和中层,并未触及核心层面。整个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融合建设中,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有的直接变换旗帜和口号,仅仅把主打的品牌标示加在合并后的产品上,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效的措施。这导致了企业文化建设收效甚微,还容易使得传统烟草企业文化丧失应有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直接导致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建设的失衡。

3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协调发展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也是现阶段构建“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的发展动力。在烟草行业实施“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价值观的基础上,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公众心目中的烟草企业形象和烟草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还能增强烟草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良好的品牌文化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有利于将企业文化的“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促进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协调发展。

3.1实现核心理念的协调发展

无论是烟草企业文化还是品牌文化,均应为烟草企业服务,不能独立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所以,二者的核心理念应该是相通的。企业的核心理念是其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的目标对象为企业员工,相对应的为员工个人价值。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当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品牌价值相一致时,企业发展会步入良性循环。因为员工的个人努力,不仅能够实现个人价值,还能更好地培育品牌价值。品牌文化的目标对象为消费者,当消费者对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存在矛盾的话,直接影响企业的品牌文化传播。因此,烟草企业应把行业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将“两个至上”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培育中。烟草企业要在“两个至上”核心理念的引领下,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进行整合营销,从消费者的角度制定发展方向以及品牌战略,加快品牌文化建设步伐。

3.2实现传播活动的融合发展

传播作为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其融合发展对二者均具有推动作用。实现企业文化和品牌培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传播活动的开展。以山东中烟为例,山东中烟开展的“情义”文化通过举办春节团拜会、职工运动会、干部培训班、登山活动、拓展训练、演讲比赛、解放思想大讨论、亮丽终端工程等活动,使山东中烟文化融入每个山东中烟人内心深处。通过开展慈善捐助、捐资助学、零售户致富工程、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传播了山东中烟的品牌文化,促进了企业、员工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烟草企业要积极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通过公益活动传播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提高公众对烟草企业的认可度。

4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将融合得更为紧密。企业文化借助品牌传播给消费者,并得到认同;企业文化支撑着品牌文化的培育。烟草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培育过程中,只有将二者协调发展才能提升企业品牌力和竞争力。

作者:周磊 李传存 常彤 单位:山东省烟草公司

参考文献

[1]崔纪松.浅谈企业文化与品牌发展的关系[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9(2).

[2]刘爱国.浅谈企业文化融合与企业文化建设[J].品牌,2015(7).

[3]韩志忠,温清.烟草行业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J].企业研究,2011(11).

[4]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

[5]李矿.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烟草企业文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1).

[6]马志超.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商业文化月刊,2012(9).

[7]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1).

[8]王华东.浅谈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J].企业文化旬刊,2016(6).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 企业文化 策略

一、引言

我国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自组建伊始便孕育而生,尤其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05年首次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题会议,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文件,自此,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较量逐渐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法宝。而我国烟草行业长期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模式,与其他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相比,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明显落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理清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出发,剖析当前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烟草行业的特点,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加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增强烟草商业企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自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之后,企业文化被认为是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20世纪80年论界对日本经济腾飞背后文化根源的研究,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焦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着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念、制度组织和共同信念,指导和约束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加快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优秀的企业文化被誉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也急需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企业要精准地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特点,为其经营发展注入合理的企业文化管理要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逐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从而为增进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企业文化的重大作用。

三、烟草商业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建设,决定着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更是烟草商业企业不断提升企业整体实力、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企业文化是烟草商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精髓,“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始终指引着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方向,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指向标。通过建设烟草商业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可以培养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团队意识的加强,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强烈的个人归属感为卷烟营销、专卖管理等工作做出努力。这种和谐的工作状态代表着烟草商业企业软实力的增强,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推进烟草商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树立烟草商业企业的良好形象。

建设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是烟草商业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践行行业共同价值观的要求。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高了烟草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了烟草商业企业员工的队伍建设,为烟草商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构建了企业良好的社会美誉度,从而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另外,由于在企业内部达成了共同的文化认知,这个高效能的“精神磁场”就成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因此,唯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内在作用,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状态,推动实践工作的全面开展,才能在社会上为烟草商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企业文化是培养烟草商业企业创新氛围的重要保障。

创新是烟草商业企业活的灵魂,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培养其创新氛围的重要保障。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企业再造理论都已表明,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其他创新活动的来源,企业其他创新活动的开展都围绕着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处于其他创新的核心地位,能有效整合企业的创新活动,推进企业的全面创新。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内部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创新的能力,将知识创新定义为企业员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而有力推进烟草商业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

四、当前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能力肤浅。

目前,烟草商业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能力肤浅,不少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建设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但不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烟草商业企业队伍的精神支柱,而烟草商业企业员工未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其他工作的相互关系;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要求企业员工协助党组织做好党政工作;三是业余文化生活是企业员工陶冶情操,增进工作积极性的娱乐方式,而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更是增强烟草商业企业市场竞争的助推器。

(二)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能力不足。

由于惯性思维方式的阻挡,当前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建设的实践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流于形式,只注重表面文化的建设,一味追求发展平稳,不能改变落后的文化禁锢,缺乏对企业流程再造、管理制度建设、培养人才及领导力水平建设等方面的重视;二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些烟草商业企业领导不根据本企业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措施,而是片面追求个人的政绩文化,造成所谓的轰动效应,恣意篡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造成企业管理层次断档,员工思想意识混乱;三是烟草商业企业内外部沟通不畅,没有建立企业与员工、社会沟通的渠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不高,同时企业对外宣传企业形象的力度不够,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不佳。

(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文化自身的独创性是其延续旺盛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我国烟草商业企业所践行的企业文化往往因循守旧,缺乏创新,陷于模仿和重复的怪圈,不能有效激发知识创新的潜能,削弱了学习型组织的特性,不利于烟草商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专利技术研发是企业超越传统竞争、摆脱竞争对手的重要创新手段。但是,我国烟草商业却缺乏严重的创新能力,未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专利技术研发必将随着烟草市场的逐步开放成为国内烟草商业企业发展的短板。

五、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烟草商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在其生产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建立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将企业文化的建设融入到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来。一是烟草商业企业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构建“战略-管理-文化”三位一体的经营体系,在企业制度、发展机制、生产流程中有效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实现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紧密融合。二是为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烟草商业企业应该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全权负责建设企业文化的发展战略,对相关执行部门做好监督反馈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推进意见。三是正确理解烟草商业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战略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个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的角度、消费者的利益去思考企业文化战略的建设意义,杜绝片面理解建设企业文化战略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四是为企业文化战略的长期发展制定长远的规划设计方案,明确其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同时要结合烟草商业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建企业文化战略的可操作性手册,对企业员工实行统一要求、统一规范、统一标准。

(二)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烟草商业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将员工的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销和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离不开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烟草商业企业要从尊重与激励员工角度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执行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规范,在企业上下推行公平、民主、和谐的价值理念,使得企业员工能各尽其职,促进企业和员工和谐发展。同时,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才能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从而让人才成为新时期烟草商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另外,灵活顺畅的沟通方式是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最优的心理契约。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能有效避免由于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误解与对抗,从而深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精髓的认同感,并积极参与到企业愿景与目标的制定,充分发挥企业人才在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创新型烟草商业企业文化。

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的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势在必行。首先,烟草商业企业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积极汲取创新观念,摒弃固有的思维模式,及时调整企业文化的发展导向,鼓励员工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营造一个环境宽松、机制先进的创新氛围,从而让创新精神为烟草商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其次,烟草商业企业要塑造符合自身企业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就要时刻保持创新的优势,使得企业文化建设与各个时期的企业理念、经营模式、企业形象、战略目标等一致。这样才能真正将创新精神根植于企业内部,并使创新型的企业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服务。最后,企业文化创新的形式要多样化,力求内容丰富,需要充分展现烟草商业企业文化的活力,如开展文艺创作活动、运动会、年会等一系列的活动,增进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吸引力,使得烟草商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有机结合,以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娟,何建龙,浦倩.烟草商业企业文化整合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11.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烟草公司 基层组织 激励 激励体系

多年来,在《烟草专卖法》的保护下,我国烟草行业一直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属于垄断型特殊行业。中国加入WTO后,烟草行业面临着世界贸易协议关于市场开放要求的挑战,中国烟草全球市场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为此,中国烟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目前,烟草行业的改革正处于由行政性垄断向经济性垄断转变、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还是源自内部环境的自身需要,都促使烟草商业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烟草商业企业除了要加强对烟草专卖市场的管理和提高对卷烟零售客户的服务水平,更要提升员工自身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潜能的激励机制,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对烟草行业,特别是基层烟草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烟草公司基层组织人员激励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员工是公司业务的承载者,也是公司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与公司的组织绩效有直接关系。公司的人员激励机制直接关系到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能力发挥程度和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效的激励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个人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组织绩效。烟草行业在烟草专卖制度的保护下长期使用的是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近年来虽然随着公司的改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因此,研究烟草行业人员激励机制创新有利于提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需要。通过人员激励机制的创新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机制的创新带来的是员工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司效益、人均效益、人均占比和人均利润等,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地降低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3.提高员工素质的需要。激励机制的创新管理体系,从公司层面对人员管理的理念、方法、制度进行思考,通过制度体系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型组织氛围。激励机制通过对员工素质优异行为的奖励,能在员工中形成标杆和示范作用,促使员工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通过对人力素质中低劣的行为进行惩罚,能够警告相关人员改正不良素质,增加员工的自我反省。激励机制利用员工在自尊和自我实现上的需要,能够形成人力资源自我良性发展机制,促进人才的成长,同时提高企业的员工素质。

4.稳定和吸引人才的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给员工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就可以获得奖励和晋升。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员工就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企业为员工的自我实现提供发展的平台,员工以企业为发展依托,这样就能够稳定人才。同时,公司如注重“以人为本”,处处为员工考虑,及时肯定员工工作能力,构建成熟稳定的晋升机制,让员工通过工作能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并很好地实现自我,就能够留住人才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因此,人员激励机制的创新对稳定和吸引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烟草基层组织现有人员激励体系存在的问题

1.对人员激励工作不重视。烟草公司基层组织虽然经过改制成为了公司制企业,但是在人事任免上仍然沿用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基层组织对于员工的去留决策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同时,由于制度的惯性,领导对于员工激励工作不重视,没有充分考虑到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可能为公司带来的额外效益,对人员激励工作重视不够。

2.绩效考核正向激励效果不明显。目前,基层烟草组织基本上沿用市公司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工作考核来确定员工的绩效发放。然而,在基层烟草组织的绩效考核中,考核工作中的正向激励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基层组织员工对于工作加分激励并不在意,大部分以完成任务不扣分为目标,这更多地是出于自尊和面子的考虑。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员工细腻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对员工的心理状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调整激励方案才能解决。

3.员工晋升通道受限。烟草基层组织内部晋升空间有限,由于基层组织没有员工向上级组织升迁的决定权,因而难以在职务升迁上对员工形成激励。同时烟草行业由于其垄断性,普遍经济效益较好,物质激励难以产生明显效果,因此,基层烟草组织的人员激励相比上级部门而言具有更大的难度。

4.缺少绩效考核反馈机制。公司的绩效考核对每个人的工作给出了结论,并依据该结论进行了奖励或惩罚。对于员工而言,绩效考核也是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一种途径。如果有好的绩效反馈机制,员工可以根据反馈来思考并修正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和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当前的绩效考核机制存在重考核、轻反馈的问题。目前,烟草公司基层组织绩效考核管理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反馈机制。对员工的绩效评估偏向工作业绩的评价,不重视挖掘员工潜能和促进员工自我完善,评估结果与反馈脱节,难以对员工起到实际的激励作用。

5.激励机制缺乏系统性。烟草公司基层组织当前的激励方法主要集中在薪酬激励上,大部分是工作业绩与绩效挂钩。没有应用系统理论来整合诸如“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激励理论对全面激励体系的构建形成指导。当前烟草公司基层组织人员激励存在激励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激励效果不佳等特点。科学的激励体系应该在充分考虑员工工作特质、性格特质的基础上,综合应有多种激励方法,形成全方位的员工激励系统。

三、烟草公司基层组织人员激励体系优化对策

1.加强对人员激励工作的重视。首先基层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人员激励工作,集中人员认真研究内部人员激励体系。建立一套公平科学、有效的激励体系不仅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也能够提高员工执行力,激励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在激励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规律性。综合利用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等理论对系统的激励体系构建进行指导,加大对员工精神层面的激励,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人员激励体系。只有公司上下都重视激励工作,才能掌握人员激励的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体系。

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必须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潜能的激励机制,来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通过激励机制对员工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为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提供保证和支持。能否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管理企业员工,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从而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与保持,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公平理论,员工激励的效果取决于员工是否感到公平。而员工的公平感来自于工作的付出和回报,以及自己付出与回报和他人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比较。因此,公司要保证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的合理化,为全体员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要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首先是严格把好人员招录关,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拔人才,避免一些不太合格的人员通过人情关系进入公司。其次,合理进行工作任务安排,对各岗位工作职责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确保分工的公平性。同时,营造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最大程度地利用公司人力资源。

3.研究并建立系统的人员激励体系。利用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上考虑人员激励体系的完善性。综合利用激励的相关理论,从员工的工作、生活、职业规划三个大的方面来设计激励体系。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中,全面考虑员工的个人特质和需求、公司的基本情况等要素,力争体系能够全面激发员工的潜能。在体系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员工的需求,要让员工参与到激励体系的设计中来,这样能够减少激励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碍。要确保激励体系的公正性,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多种标准。

4.建立绩效评价反馈机制。激励体系的实施要依靠绩效评价机制来实现,为了保证员工的感知公平性,从而获得正向激励,需要建立绩效评价反馈体系。通过双向交流机制一方面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评价的过程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反馈机制还能够借助双向交流减少员工认知上的偏差,并且增加员工的感知公平性。总而言之,建立绩效评价反馈机制对于激励体系的执行和激励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好处。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利用企业文化统一思想、指导员工行为,建立公司核心价值观。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也能帮助公司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从激励的理论分析来看,企业文化是精神激励的重要元素,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各种精神需要,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帮助员工建立归属感。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与员工产生共鸣,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对员工工作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激励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利用这些理论对各行业和单位的激励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聚焦于烟草行业,特别是烟草公司基层组织人员激励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烟草基层组织建立人员激励体系的必要性,并总结了烟草公司基层组织人员激励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策略,这一研究对烟草公司基层组织提高人力资源水平、激发员工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文仙.企业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J].开放潮,2007(9)

[2]肖文.企业激励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3]张冉东.平江县烟草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10

烟草工业论文范文第15篇

2013年2月,有专业人士把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研究所李保江的《中美日俄四国烟草管理体制比较分析》文章的基本观点,即“未来,烟草专卖体制(包括完全专卖体制和部分专卖体制)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不是放松”转载至个人微博,短时间内竟然被转载评论了50多次。始料未及的是社交网络用户中除行业外部人士对烟草体制表现出来强烈关注意外,还有新的群体特征。分析发现,跟踪、转载、评论该微博的网民,有相当一部分是烟草专卖从业人员。他们的普遍声音,不外乎“至少退休之前还不会失业”云云。留意身边烟草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不难发现,对烟草专卖体制和中国烟草产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基于这种判断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安,是相当一部分烟草从业人员的主要职业心态。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前面的文章已有分析。卷烟产销增长空间不断收缩,接近顶棚的产业自身扩张前景不乐观,是内部因素;烟草专卖从业人员在一线工作,是卷烟产品系统内、外环节供应链上的对接纽带,他们对计划管理体制、专卖体制与市场经济经营主体之间,不论在机制还是思想上,所存在天生的差异性的了解,更加感性而直观。控烟界、媒体、卫生界的联合体对抗烟草产业,形成了社会舆论、公众对烟草认知的片面性,这种“洗脑”教育反过来又影响了烟草产业从业人员的心态乃至思想。通俗地来说,体制内的语境确实无法与体制外的语境交融,在冲突过程中往往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树立烟草的“产业自信”,对行业运行态势、政策执行、改革发展、组织文化等多方面工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实际上,树立“产业自信”,是应对控烟联合体的“洗脑”所迫切需要的战略反应措施,也是公众,尤其是烟草从业人员对中国烟草的认知,从片面到全面、从主观到客观的一个必要过程。

信心有依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慢慢对所谓的“夕阳产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一个产业是由技术衍生的,那么这个产业必然将随着技术的演变而演变,或许将走向夕阳阶段,比如高能耗产业。但是,如果一个产业,所核心依托的载体是自然原生的,并不完全依赖技术而存在,那么这个产业必将永远延续下去。所以有人说,“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这是十分辩证唯物的。

烟草作为植物,是比人类更加久远的存在,而人类吸烟的历史也已十分久远。考古发现,吸烟行为早于3500年前,烟草作为作物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主要产烟地区,烟草已经成为一种与经济、社会所无法隔离的产业。而控烟的先导者,世界卫生组织作为联合国下设的专门机构,对此也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因此,著名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也十分强调控烟循序渐进的重要性,确立了“结合当地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因素开展国际合作,尤其是技术转让、知识和经济援助以及提供相关专长,以制定和实施有效烟草控制规划”的原则条款,体现出国际法制定过程中的谨慎和客观,强调了控烟工作推进的因地制宜和可执行性。在我国,围绕烟草作物及烟草产业,有着庞大的烟民、烟农,以及烟草从业人员等相关者群体,这些都是庞大的控烟群体之中,一小部分因利而动、谩骂烟草的激进分子所不会顾及、考虑到的。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与喜欢喝酒、喜欢咖啡、喜欢高跟鞋等行为一样,吸烟始终是一种个人习惯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内吸烟,在道德要求的框架内吸烟,是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人并无理由过度干涉。我们在很多科幻文艺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烟草制品作为常见消费品,延续在未来遥远的世界中。这是因为,不管是古人、今人,还是后人,只要是正常生存发展,都有心理压力的存在,都有行为标识作为个性流露。吸烟作为个人行为,是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的,并不会因任何禁烟运动而消亡。这同时也体现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中,有“吸烟伤肺不伤心”、“抽烟伤身不伤神”等流行语,这从思潮元素的层面解释了吸烟行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当然,这么说绝不是提倡吸烟,而是解释吸烟行为作为一种合法行为,有其存在的道理。要实现某些激进控烟认识理想中的“骤然灭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事情。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成年人口吸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世界吸烟人口总数依然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发展态势。这既为烟草产业的存在提供了消费的基础,也向烟草产业提出了如何用更低害的烟草制品服务这些群体的要求。

因此,树立烟草的“产业自信”,要依托在全面的思维、客观的认知和前瞻的视野基础上。

道路不盲目

首先是守住中式大旗,对抗国际竞争。目前,中国烟草产业已经初步构建起“中式卷烟”的国际竞争能力来。外烟曾一度横行华夏,但近年来的表现却每况愈下,这与中国烟草行业不断努力提升品质、特色、服务的工作是分不开的。烟草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首要方向应当是守住既有阵地,对抗国际竞争。中式卷烟的发展正在经历两项转变。其一,从单一的市场消费需求满足,向减害降焦的引导健康型满足转变;其二,从单一的生理满足,向更高层次的“精神补水”满足转变。如今的中式卷烟阵营,有高端高档产品,有时尚年轻产品,有传统文化产品,也有小市民、农民产品;同时,尽管消费群体未提出普遍性的产品改进要求,但烟草行业主动降低焦油含量,更体现出发展的超前思维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其次是创新卷烟产品,服务消费群体。从创新的角度,目前烟草产业供应链上已有更多服务消费群体的尝试。如,因地制宜地进行产品研发,使卷烟产品满足因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带来的吸食需求的变化,改善口感、降低危害;因时而动地进行产品设计,提出新式卷烟产品能够根据人体分时段的不同生理状况,提供带有时间标识差异性的卷烟新产品;因职业群体差异性进行产品开发,使不同群体因职业需求而能够更加便利、低害地消费卷烟产品。未来,这些创新举动必将指明一条中式卷烟发展的新道路。

次之是探索国产雪茄,规范雪茄市场。目前,中国烟草产业已有多个雪茄生产基地,而发展雪茄产品,不但符合国际烟草发展的大势,也是服务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方面。2011年以来,国际烟草市场卷烟消费总量出现下滑,而雪茄产品则不断维持着既有规模,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雪茄消费大国的需求量有增无减。而雪茄在中国的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高端、大众市场尚未有效满足,导致原本应当出现的规范、合法雪茄市场出现了一些畸形发展,大量走私的、不可靠的、存在健康风险的雪茄出现在国内市场上。因此,探索国产雪茄、增加消费选择,是未来烟草产业自信发展的道路之一。

再次是延伸烟草制品,试水无烟产品。从全球烟草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需求量增长最快的是无烟气烟草制品,包括口含烟、鼻烟、电子烟等市场正在加速壮大。无烟烟草产品因不燃烧而天生不存在有害烟气,是目前普遍认为危害性相对更小的卷烟替代产品。延伸烟草制品、试水无烟产品,有利于烟草产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的烟草制品和更加多元的吸烟理念,从而由可供消费者经过理性选择,来确定消费烟草制品或产品组合。

最后是加大科研力度,进行转基因研究开发。近年来,欧美国家烟草的创新性使用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针对生产蛋白质的转基因烟草。目前,至少已经有5种酵素、9种疫苗、3种荷尔蒙、23种医用蛋白质和6种治疗用的蛋白质都成功在烟草中培育出来。未来,烟草的新产业空间,将出现在医疗、食品、新材料、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中。

发声有话筒

作为中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烟草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从各种角度来审视,都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作为合法产业、合法企业和合法品牌,烟草产业、企业及其品牌完全有理由利用任何合法的渠道来主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开辟烟草产业的舆论阵地,搭建烟草业内外的沟通桥梁,建设烟草产业的新闻发言体系,进行公众组织的信息公开透明化改革,传递烟草产业的价值观,坚持烟草产业的社会责任事业,既具有战略意义,又是迫在眉睫。

首先是坚持烟草产业的社会责任事业。《公益投入VS发展空间――烟草行业公益责任履行与生存发展空间的矛盾说》一文已经分析指出,“公益大力投入,发展空间缩小”存在矛盾,但并不是因果关系。烟草产业坚持社会责任事业是永恒话题,而挖空心思攻击烟草作为则是缺乏公众基础的短期行为。“做好事”是烟草产业,尤其是国家垄断体制下的中国烟草行业的应尽责任;激进的控烟组织和部分媒介对烟草行业“做好事不留名”的要求,却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是对抗方典型的“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思维体现。烟草产业开展社会责任事业,核心是坚持公益投入,关注弱势群体,在扶贫帮困、捐学资教、赈灾救危等急需资金的领域,施智慧、有实效、成系统、不间断地进行投入;同时进行新闻报道传播,不仅仅是为了“好事留名”,而更是代表烟草产业邀请社会舆论和公众监督公益投入的积极心态。烟草产业实业发展回报社会,坚持投身于社会责任事业,有理由、有信心做到气定神闲、安之若素。

其次是建立烟草产业的新闻发言体系。纵观世界烟草巨头,无不例外,均有完善、周密、快速的新闻发言体系。包括菲莫、英美、帝国等跨国烟草公司,不但名正言顺地表达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企业诉求,而且在自身观点表达、快速应对舆论、谋求意见代言等均面面俱到、毫不退缩。英美烟草曾一度因资助慈善、赞助活动而遭到控烟组织的围攻,该企业并未选择缄默,而是迅速通过媒体回应,指出 “仅凭英美烟草资助一家慈善机构就指控我们转移人们对‘二手烟’危害的注意力,这毫无逻辑可言”。而欧美烟草市场一旦有控烟组织风吹草动,烟草企业均不放过任何机会维护自身舆论形象。近年来发生的种种事件,包括澳大利亚“平装法案”、美FDA“反薄荷烟法案”、“非洲烟草童工”、烟草集体天价诉讼、烟包图片警语等多项危及烟草产业发展的运动中,菲莫国际、英美烟草、罗瑞拉德等众多烟草企业纷纷应声而起,保留立场、澄清真相、反击围攻,在新闻发言领域有着精彩的表现。尽管这些新闻,最终或不能阻止部分不理性的反烟进程,但却在战略上起到了公众意见矫正、产业形象维护的良好作用。就此,烟草要树立“产业自信”,进行公众、灵活的新闻发言体系建设工作,绝不容忽视。

规范保效率

“产业自信”的基本保障,就在于规范性和效率性。其中,规范性是效率性的有力保障,而效率性是规范性的活力来源。二者结合,相辅相成,促成烟草树立、维护、增强“产业自信”。规范保效率,就是一方面烟草产业要有获利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另一方面烟草产业要规范运行、自我约束、接受监督。从这个方面来说,烟草产业通过社会责任事业投入来主张对外“行善”,而通过规范报效率来主张对内“行善”,是最佳选择。

首先“严格规范”生命线建设。“严格规范”的运行要求,在中国烟草产业政企合一、垄断经营的特点下,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更深层次的意义。对此,烟草行业高度重视,已有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和严密的实施。“严格规范”是中国烟草产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点已为烟草从业人员所普遍认知,本文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