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只有真正读懂孩子,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本届论坛将以“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与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同仁们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认知、行为、情绪、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探索如何通过故事、绘画、沟通、游戏、积极暗示教育等方式引导。

同时,为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本功和实操技能,本届论坛特设六个“读懂孩子”主题相关工作坊,衷心期待各地教育同仁共襄盛会、共话“木铎心声”,共谱心理健康教育新篇章!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二、会议地点:北京

三、参与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学爱好者

四、日程安排(见右表)

五、专家组成

【美】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得克萨斯卫斯理大学教育系,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F.T)前任主席,得克萨斯州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主席

【德】乌利齐・所罗门教授,德国生物能分析协会(DVBA)前任主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会员(DCAP)、德国完形心理疗法协会(DVG)会员,组织行为学家

【韩】林世_教授,曾任圆光大学保健辅助医学学院艺术治疗学系 外聘教授,韩国心理咨询专业协会理事长韩国艺术治疗协会理事长

林祺堂教授,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博士,台湾新生医护管理学校心理谘商中心主任,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蔡仲淮先生,世界自然医学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致力于心理学各领域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等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在后续通知中陆续介绍,敬请关注。

六、工作坊简介

工作坊A、C:

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 “看见例外”

在寻常的事情中,看到不寻常,发现事情后面的心理活动;

打破思维定势,寻求问题的最终答案,不被表现左右判断;

给婚姻家庭最好的保险柜,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需要看到寻常中的例外。

工作坊B:

林祺堂博士 “故事中的孩子”

用故事构建生命的故事,开启生命的光,重塑美好生活;

问题故事外有新的故事,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可爱;

用有趣的问句,问出深刻的故事,捕获孩子的心灵。

工作坊D:

乌利齐・所罗门教授

“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理解孩子用身体表达的思想,这种思想和成年人的迥异;

孩子们的语言或许不丰富,但是有着丰富的身体语言;

和孩子有效地沟通,需要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

工作坊E:

蔡仲淮先生 “积极暗示教育”

将艾瑞克森的理念与精神,应用于教育;

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让他健康成长,需要方法和技巧;

教养和教育可以利用催眠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助人成长。

工作坊F:

林世罗博士 “艺术与孩子”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个满是音符的地方,随孩子的成长而动;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画意诗情的芳草地,随孩子的运动而变化;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品读,用乐谱,用画笔,洞察那幼小心灵的成长 。

七、费用(其中含300元会议书籍和材料费以及注册费、证书费等)

(1)600元/人: 论坛

(2)1800元/人: 1个工作坊(会前会后任选) +论坛

(3)3000元/人:1个会前工作坊+论坛+1个会后工作坊

注:每场工作坊限额60人,请提前报名确认。京外参会人员可协助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八、证书

颁发由专家签名以及北京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工作坊培训证书。

九、论文

欢迎参会人员提交论文,题目自拟。论文要求:(1)符合本次论坛相关主题要求,且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2)论文内容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作者及其单位、邮编、电子邮件地址;(3)论文提交邮箱。论坛根据提交论文的质量决定是否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可推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或《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发表,相关事宜将在会后另行沟通。

十、付款方式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苏州桥支行

户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账号:1100 1079 8000 5600 9860

联行号(京外汇款填写):105100012091

十一、咨询及联系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郭老师 010-5880504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王老师 010-88810835

参会回执请登录杂志社官网

下载填写,并发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成熟势力观;依恋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权威教育;入园焦虑;学前教育小学化

作为幼儿园大班年级的教师,经常会被家长质问:为什么不教拼音和写字?当我回答“幼儿园以游戏为主,不学拼音不写生字”。家长朋友总会好话一大串的说:“请你抽空教一点,孩子就是听老师的!”我百口莫辩……但事后总在想:有什么办法让家长朋友理解我们为孩子长远发展的教育苦心?让家长明白过早让孩子写字学拼音会有什么不利影响呢?

家长对儿童发展心理理论的了解将对他们的儿童教育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要从专业的角度,让家长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解学前教育的教学出发点,从儿童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一、把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一个人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的一门科学。

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 虽然现在大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惜牺牲孩子的玩乐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或把孩子关在家里用自己的方法强迫孩子学习,有的让孩子每天做一张小学生数学作业或写一到两页生字。疲于学习的孩子因此厌倦学习,渴望走出家门去玩耍。期待孩子长大成龙的家长反而把孩子培养成了“不爱学习的孩子了”。如果家长朋友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就会了解儿童发展不同过程的心理,结合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过程的快乐。所以说,了解孩子的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儿童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个体的身心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的进行的。教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 重孩子的人格。

家长朋友可以认识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权威教育只会让孩子更加不听话。相反,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的朋友才会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快乐。

有位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老教师曾介绍过她的一个成功案例:有位孩子的父亲进过监狱,出狱后还“很光荣”的给大家讲监狱中的故事。这位父亲如果听说孩子在园顽皮,一定会对孩子拳打脚踢。孩子经常全身多处伤痕的来到幼儿园,可是他并没有因为挨打而听话,总会用拳头来对待让他不高兴的人,就连老师也难以逃避。但这位教师没有放弃这个孩子,总是耐心温和地给他讲道理,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大力表扬。孩子上大班时,攻击行为少了很多。由此可见,权威教育不但无益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能促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向外扩展。

(二)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

英国鲍尔毕的依恋理论认为:依恋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即至少和一个人的亲近、亲密的关系。它分为安全依恋、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由此,家长朋友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上幼儿园会哭,了解了孩子哭的原因,就不会盲目责怪老师没有看好孩子,对孩子不好,家长就会和老师一起解决孩子分离焦虑的方法,同时为孩子建立新的安全依恋。

实际上安全依恋一旦建立,孩子会放心地玩耍,尽情地游戏,在不同的游戏中扮演社会的角色,在这个角色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探索游戏角色的工作,完成角色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

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女孩刚入小班时,总会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来园后整天哭泣,无论什么活动都不参加。这时,如果老师能和她聊天,陪她玩,陪她睡觉,慢慢地她就会愿意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一般情况下,两个月左右,孩子就会不再哭闹了。事实证明,许多孩子虽然进小班又哭又闹,但只要分离焦虑消失,就能在接下来的中班、大班的各种活动中表现稳定,并能积极和小朋友一起为班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帮助有入园焦虑的孩子建立安全依恋,是让他们在幼儿园里安心和快乐生活、学习重要前提。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利于帮助家长摆脱学前教育小学化理念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功能,使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但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儿童已具有运演的知识,这种知识使儿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理。

家长朋友了解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就不会盲目要求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去做具体运算阶段的数学,拼音作业,也会理解幼儿园为什么不教语文数学的原因了。知道揠苗助长为孩子的将来学习埋下了“不愿学习的阴影”。

在一次幼儿教师座谈会上,有位教师的发言曾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她说,有位家长每天要求孩子做一张小学一年级的试卷,孩子在家很乖巧的识字看书。但是,每当阅读绘本,看图说话的时候,他会很快举手,并把图片中的文字读给大家听。不但没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想象思维。又有一位女孩子的妈妈,在家教孩子写字 ,经常教完后把孩子锁在房间里“做作业”,自己则去打麻将,一小时后开门看见孩子画的“线条作业”,就把孩子揍一顿。如今这位女孩已是个小学生了,家长说:孩子不但不爱学习,还戴上了近视眼镜。可见,儿童期的小学化教育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

三、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理论的途径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经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家长朋友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下载《儿童发展心理理论》电子教材自行阅读;也可搜索《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教程,听专家讲解;或通过媒体视频、录像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理论;也可以通过阅读《儿童发展心理学》书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相信有心淘金的人,总会有收获的。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人们了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心理提供了帮助。人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越多,对儿童的理解和帮助也越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就越有利。

附:本文根据我的微课思路形成。微课网址:

http:///play.aspx?id=0952b712-0dc4-42cf-8087-65e2cf53c54a

参考文献:

[1]王振宇编著.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页

[2]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80页

[3]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88页~189页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采莲》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采莲小船、采莲人,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孩子营造了置身满湖荷花中的情境。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孩子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这样教学,孩子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二、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孩子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孩子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孩子。没有孩子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孩子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蝴蝶谷里迷人的景象”一段内容是理解的重点。教学时,我就在孩子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小组讨论、圈划、画图等学习活动,让孩子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孩子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孩子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孩子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孩子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孩子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孩子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两个朋友》一文时,我问孩子:“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危险时,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和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他解决。”有一个孩子却说:“我有不同意见,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因为在遇到大熊时,瘦子会爬到树上,脱离危险,如果救了胖子,或许两个人都会丧命。胖子没人帮,急中生智,想到装死的办法也脱离危险。所以俩人都属于‘适者生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孩子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孩子分小组讨论,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孩子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方法,被熊吃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这肯定不能。”有的说:“可以说是‘适者生存’,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忙,不能只顾自己逃命,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和他交朋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分析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最后,我在孩子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孩子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让全班小朋友接受了一次人性的洗礼。

四、相信尊重孩子,让孩子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小学写作教学应该循序渐进

这本应该是所有教学科目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也是教育普遍掌握的教学理论。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却很难把握这一原则。作为教师,如何去把握孩子的写作水平,这是小学教师特别是低段小学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的教学技能。所谓循序渐进,就是从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来看的,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其识字,这也是孩子识字能力最重要的时期,这时孩子通过一年的识字学习,可以从最初的只认识几个或几十个字到能认识上千个字。而小学二年级阶段,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简短的文章,加强字词的积累,而这些教学都是为后面的写作教学作准备的。小学三年级,已经有了简单的写作教学要求。而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阶段,很多孩子后来讨厌或喜欢写作,都与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师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最初写作,孩子无论从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方式上,甚至在书写上都可能有很多问题,面对这些根本就不像作文的作文,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从中去欣赏到美,去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去鼓励孩子提高写作兴趣,这就得看我们如何去适宜地把好脉了。但事实是,很多教师看到这“一团糟”的作文,不是心平气和地去把脉,而是气急败坏地作出武断的结论――这些孩子不是写作的料。就这样,一个个天才作家可能过早地在我们的手下夭折了。

二、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孩子的写作水平

“你的语言写得很好,如果再把字写规范一点就更好了”“你很有写作天赋,如果再多读一点课外书就更好了”“你的字写得很认真,语言也很丰富,再观察一下身边的事,能写点实际生活就更好了”。“你的……很好,如果再……就更好了”这样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就有可能成为激发学生写作潜力的催化剂。对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被肯定,是方向,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和环境,而不是无休止的批评和写作理论的枯燥讲解。这如同给人看病,如果医生说,这个病问题不大,回去吃点药就好了,这给病人的就是一种信心、一种力量。而一些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往往会说,这个病我医不了、太难医治,你们另高人吧,这就会给病人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教学有时也与看病一脉相承,即同样需要鼓励、需要信心、需要力量,而积极的鼓励性语言就是信心和力量。

三、鼓励孩子在写作中学习写作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克服畏难心里

有些学生觉得“发明”是科学家的事,太难;“制作”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做不了;写“论文”是研究人员的事,与己无关,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论文”是什么意思。

“小发明”就是发现学习、生活中不方便、不合理、有弊端之处,加以改进,经过改进后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方便,减少了弊端。生活中有弊端、不方便之处有很多,只要“有心”就能改进,就是“小发明”。

“小制作”是科技创新大赛为促进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而设立的,要求“小制作”作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这就是学生畏难之处。“科技”一词就让一些学生懵了。“小制作”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技术制作一些小作品。在小学的科学、社会实践等课程和中学的物理、化学等课程中都会学到科学知识,也能掌握好多技能。把已经学到的知识,利用掌握的技能做一些小作品并不是难事。

写“小论文”就是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发现的事,尤其是大家有些模糊认识的事,弄清楚来龙去脉,把弄清楚事情原委的证据、过程写下来,就是“小论文”,就像写作文一样。有些人不会写作文,没思路,没内容,但一定会写好“小论文”,因为写“小论文”是把自己研究清楚的事记录下来,而记录谁都会做。

明白了“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就会觉得“这些事我也能完成”。

二、“有心”就能完成

“有心”是口语中常用的词,用在这里就很合适。正像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强调的,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是平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让学生觉得“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自己一定能完成。

无论是“小发明”还是“小论文”的完成,都要求学生“有心”。“有心”观察生活,“有心”发现事物间的关系,“有心”深入了解事物,“有心”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如何让学生“有心”呢?

1、养成爱观察习惯。“视而不见”就是没有观察的好习惯。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加以引导,使孩子们对观察到的事物有反应。个别孩子好奇心差一点,只要长期引导,也能培养出很好的观察习惯。

在孩子身边的人多与孩子提出这样的对话,“花开了哦,太香了!”“那个云朵好像一个人,漂亮不?”“什么声?这么刺耳。”“这人的衣服和你的一样。”……一定会增强孩子们的好奇心,一定能培养出孩子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幼儿教育,小学科学课等教学里有这方面的内容。)学会充分利用感官,有顺序,多角度地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考观察到现象出现的原因,从而引发进一步观察。让学生做到观察时细心,有耐心,有恒心。

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提出质疑,才能去探究,才能去解决问题。

3、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完成“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根本,创新精神是完成作品的灵魂。发现问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求异心理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敢于实践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一次科学课“探索人体奥秘”的系列探索活动中,学生认真地研究指纹,一名学生发现同桌和他的指纹不同,其同桌解释:“你是你妈生的,我是我妈生的,所以指纹不同。”另一学生介入,说:“同一妈生的指纹就相同吗?”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也正是学生构建知识的绝好时机,也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如果这时教师直接点出知识点,无疑剥夺了学生探究自由,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学生通过对亲兄弟姐妹,双胞胎等人指纹的对比,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指纹是相同的。学生得到探究的成功体验。整个探究过程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最好的培养过程。

说到培养创新精神,就要强调不要扼杀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很多家长总是强行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注意培养孩子兴趣,剥夺孩子玩的权力。其实会玩的孩子才最有创造力。玩出花样来是他们有创新精神的表现。“按部就班”“正统”“循规蹈矩”是创新精神的杀手。只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事的方法、思维的习惯、……诸多方面,家长们不要强求孩子,只要加以引导,孩子们会成才的,这也是给孩子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培养创造意识。

三、“有方法”会完成得更好

对于多数孩子来讲,发现问题很容易,而要解决问题是难点。如何解决问题,就要看孩子们的探究能力了。

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和步骤:1、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猜想和假设。猜想和假设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起引导作用,为收集、分析、处理和解释信息提供大致框架。2、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根据猜想与假设,制定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以保证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探究结果的可靠性。3、进行实际操作与收集证据。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按计划与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实际操作。4、分析,验证。对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描绘、比较,分析实践结果和假设的差异,加以改进。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在情境中激发兴趣

热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最强的动力。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出示的幻灯片里播放一幅群鹤飞翔的图,再配上表现自由飞翔的音乐,引发学生想了解丹顶鹤的兴趣。教学时,让学生用文中的语言介绍丹顶鹤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丹顶鹤,自由徜徉在湖边的情境,体会它们欢快、喜悦的心情。再如在《纸船和风筝》的教学中,老师边描述边作画:高高的山,清清的溪流,有绿绿的草,美丽的花朵,不远处还有一片茂密的森林,给学生营造一个置身于优美环境中的情景,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一下子被激发了。在此基础上,老师说:“小熊和松鼠就住在山上,打开书,看看它们住在哪?”随后让学生到黑板上贴小熊和松鼠的图,给它们找家。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二、在感悟中参与学习

心理学认为:“只有在课堂上经常启发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孩子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老师先让孩子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学习课文,找找问题的答案,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的训练学生,能够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又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描写丹顶鹤的形态和外貌特征的两段内容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理解上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应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圈划、画图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孩子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详细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孩子全方位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在争论中放飞心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孩子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确立孩子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孩子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孩子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小鹰学飞》一文时,老师问孩子:“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有的说:“我们以后做事情再也不能骄傲了,要虚心。而且要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而有一个孩子却说:“我有不同意见,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生存的本领,那么他将无法生存。如果小鹰连飞行的本领也没有学会,那它不就没法活了。”此时,老师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草率应付。老师而是让学生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接着老师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最后老师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让全班小朋友接受了一次人性的洗礼。

四、在体验中获取成功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利用游戏,走进文本,品悟真情

在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很抽象,孩子没有亲身体验,很难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教学中顺应孩子学习情感与心理发展的需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让孩子能在一种形象生动的生活式的空间内学习。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的最爱。教师带孩子走进游戏情境。课堂上的每个学习环节都在情境中生成,每个情境都带着孩子的真实感受,而孩子的真切感受又强化了这一情境,使孩子忘我地沉浸其中。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这篇课文时,很多孩子对村子的缺水及水的珍贵不理解,因为我们淮安地区不缺水,他们根本没有缺水的体会。看到这种现象,我突发灵感,让孩子上台做游戏。我扮演文中的母亲,学生扮演文中的孩子。我让一个因在课间玩耍而满头大汗的孩子到讲桌前,用舀子盛点水,从孩子的头部开始缓缓地倾注下去。再让孩子通过语言和肢体把感受表达出来。紧接着,我把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你瞧,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往我们身上扇风。” “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这是一种多么舒服的感觉啊!学生们对水的渴望越发强烈起来,也渐渐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领悟到水对这个村子的人们有多重要,有多珍贵,从而引发他们对水的渴望。他们深切感受到缺水,但并不怨天尤人,而是苦中作乐,轻松地面对生活。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很不起眼,可孩子们在游戏中走进了情境,明白了水的珍贵,领悟到村里人苦中作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的情感也受到了很好的熏陶。

二、利用游戏,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是非常喜欢的。但课文文字的抽象性限制了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理解,这时设计角色置换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投身到故事的情节中来。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角色置换的游戏。在学习课文第二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光明磊落的形象,以及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我让学生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人物进行思考、说话,学生通过默读、思考、交流、讨论,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再通过亲身体验,把廉颇和蔺相如谈话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让孩子们聆听人物心灵对话,亲身感受人物的经历。角色置换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形成强烈的“角色意识”,兴趣盎然地读书、感悟、表达,自然而然地把握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受。

三、利用游戏,树立自信,展示自我

游戏对于孩子不仅仅是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在游戏中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树立自信。有一部分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但他们在游戏中能用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说出来,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甚至能把在其他场合不敢说的话完整地说出来。在上“口语交际”这类课时,空洞的讲解往往激发不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老师课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我在上口语交际课《学会介绍》时,让每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台下师生还可以提问,以便清楚地了解对方,造成双向互动的态势。而上课前我准备了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譬如“我真棒” “我真行” “我好伟大” “我真了不起” “我是未来的××家” “我是未来的博士”……写在纸上,让上台的同学抽取,然后围绕这些句子介绍自己。这样的激励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学生觉得展示了自己最棒的一面,而且讲得很有条理,心满意足地走回自己的位置。有一位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同学说完后,当同学们齐声说“你真酷”时,他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就这样,经过几次激励活动的开展,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大胆说话,展现了自我。

四、利用游戏,学会交往,懂得尊重

人际交往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人类特有的社会性发展决定的,游戏是孩子人际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这种需要寻求满足的途径。小孩子年龄小,一玩游戏就入迷,假如把语文知识也设计成游戏,那孩子学起来不也着迷了吗?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时期;孩子;人格养成;原因;策略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教师除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格外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格:锻炼男孩的勇敢气魄以及培养女孩发自内心的自信感。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培养以及如何促成孩子人格的养成,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时期促成孩子人格养成的原因

(一)人格的培养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

新课标要求我们,小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对孩子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格外注重人格的培养。英国有句谚语:“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这阐释出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健全人格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乃至一生的为人处事都有影响。纵观古今中外,人们向来重视对小孩人格施加有利影响,比如北齐颜之推作的《颜氏家训》,是我国一本教育子孙后代,致力于培养小孩健全人格的名著。重视养成孩子的人格,能够促成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思维去感受世界、认知世界。

(二)小学时期是孩子人格养成的关键期

小学时期是孩子启蒙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堪称孩子人格养成的关键期。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积极关注小学生人格养成的问题,用正确的思路,充满爱与温暖的人性化方式,引导孩子朝着与人类普遍认同的真、善、美人格境界迈进。相反,在小学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忽视孩子人格的培养,很有可能让孩子误入歧途,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锻炼男孩勇敢、培养女孩自信的策略

如果说孩子是阳光照耀下的花朵,那么,小学教师就是辛勤浇灌花朵的园丁。为了培养小学生优秀的人格,教师应该致力于锻炼男孩的勇敢,让女孩从内心深处充满自信美。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因材施教,根据孩子身心特点实施教育

据《论语》记载,几千年前,孔圣人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指出教导学生要因人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学老师培养孩子的人格,同样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男孩、女孩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施教。众所周知,男孩生性调皮,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强,要注重培养男孩勇敢的品质。当然,这里的“勇敢”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是心急莽撞,而是一种将智慧与勇气揉为一体的人格魅力。至于大多数女孩,生性敏感,缺乏足够的自信,小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她们的自信,让她们勇敢地面对世界,健康成长。须指出的是,对于一些羞涩的男孩以及胆子颇大的女孩,培养她们的人格时就不能采用一概而论的方法了;再者,同样是胆大调皮的男孩或敏感多思的女孩,他们调皮或善感的程度也不一而足,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知人善教。

(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优秀的人格

许多小学教师都只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忽视或者说没有下意识地培养孩子优秀的人格。因此,要锻炼男孩的勇敢、培养女孩的自信,还需要小学教师的积极引导。一方面,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优秀人格方向发展。比如,讲解《小马过河》一文,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小马的行为,对于小马第一次过河,听信别人话语而不亲身实践的行为表示否定。这既可以激励男孩做事要学会思考,勇敢果断地处理难题,又可以鼓孩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要相信自己,敢于尝试,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孩子们进一步意识到优秀人格的价值取向。对于存在缺点的孩子,要以公正、诚恳的姿态指出其中的错误,并督促学生改正。

(三)以人性化的关怀关爱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小学教师应该以孩子为中心,以人性化的关怀去关爱与呵护孩子,让他们在充满温暖与阳光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厉自有严厉的好处,但对于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女孩,用人性化的关怀更能打动她们,促成其人格的养成。以人性关怀对待男孩,可以让性格倔强的男孩子审视自我,改正缺陷,培养他们勇敢但不狭隘的人格;也可以给予那些不够勇敢的男孩以勇气,告诉他们勇敢前行。用人性化的关怀去教育女生,可以让她们对老师有一份信赖感,这样,老师就可以引导她们往自信的路上顺利前进。然而,不论采用哪种教育方式,教师一定要将呵护学生,以促成学生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万不能以泄私愤的姿态惩罚学生。

(四)打开孩子心扉,以开阔心态接受

以开阔的心怀去观察、体验世界,是锻炼男孩勇敢、培养女孩自信的重要一环。世界很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世界的准确认知,是勇敢和信心的来源要素,只有建立在视野豁达基础上的勇敢和信心,才是人格意义上勇敢和信心的养成。因此,在培养男孩勇敢人格、女孩自信人格时,一定要打开孩子的心扉,培养一种开阔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勇敢和信心。如果只是一味封闭自首,很可能让孩子陷入“井底之蛙”的尴尬境地,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做到真正的勇敢或自信。

总之,小学时期要重视对孩子人格的养成,这既是小学教育阶段性特点的必然要求,也是由人格养成本身的重要意义所决定的。培养男孩勇敢、女孩饱含自信的人格,要根据男孩和女孩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地展开;老师要以人性化的关怀,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优秀的人格,同时,小学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打开心扉,培养出经得起考验的勇敢和自信。

参考文献

[1]王庆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养成[J].大家,2012(04).

[2]王鑫.论小学体育教育对小学生人格养成的激励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6).

[3]朱页.用童书,让孩子更可爱――童书对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促进作[J].新教育,2014(01).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定义 意义 有效方法

一、班级管理的定义

所谓的班级管理,就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将幼儿的一日生活开展得井井有条,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更好地帮助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愿意并乐意参加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不仅是对孩子教育和生活学习环境的一个管理,而且是对幼儿心理环境的管理,特别是小班新入园的孩子,良好的班级管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爱上这个新鲜的环境。

(二)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教师发展,让孩子的成长更实在。“活到老、学到老”,从事教育事业,应该秉持虚心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多和同事交流讨论,开展教科研学习、专题讨论、一日活动优化等,帮助教师不断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促使自己实现“新手型教师―成熟性教师―研究性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三)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管理,更需要家长参与,同时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以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在主导整个班级的一日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更支持和理解幼教事业,促进教师更积极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

三、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管理调查问卷。对于刚入园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在园的一日活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整天担心孩子在园有没有哭闹,玩得开不开心,吃饭睡觉如何,有没有学到本领,教师是怎么管理,等等,他们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同样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知情和监督的愿望。因此,在开学之初,我们会做一个简单的家访活动,主要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家长们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和管理有何想法和建议,让家长参与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让家长做到放心。

我们也成立小班新生家长委员会,主要是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的一种方法,让家长放心。还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比如:家校路路通、QQ群等,与家长相互沟通,了解需求,以及如何在工作中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二)严慈相当,由“管”到“不管”。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对于小班新生来说,教师“管”的相对要多一些,等他们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良好的常规建立好之后,教师可以适当放一些权力给幼儿,多给予他们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他们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活动中。

(三)管理班子的统一性。一个班的管理班子包括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老师,虽说保育老师只是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主要是在生活上照顾和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但要在教育教学上积极配合教师工作。

教师最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在对待孩子的要求上步调统一,特别是在孩子的常规教育上,都要统一步骤,前后一致,坚持原则,始终以《纲要》内容为主旨,科学有效地促进幼儿成长。

(四)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现在都追求可持续发展,教师自身素质也不例外,要建立不同的思维模式,多角度考虑,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专业培训,时刻更新教育理念,找出不同的方式方法管理班级,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五)反思与前辈指导相结合。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有效的教学会议,在讨论中与前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和成长。从“在行动中反思”和“反思中行动”两个角度发现自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改进教育行为。

班级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多变的工作,需要我们时刻更新教育管理理念适应不同的班级情况,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找出适合的班级管理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首先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小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是学生核心素养核心内容之一,其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人生奠基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他一生的成败。因此,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笔者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注重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并收到一定的成效。这里,将自己的心得与同仁共享。

1.全面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状态

小学生一般处于童年期(6至10岁)和少年期(11至12岁)这一个区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间"。他们学习生活的时间和场所主要是家里和学校。而学校集体的学习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起作尤为重要作用,他们不但要掌握读、写、说、算、画、唱等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发展了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识性和自觉性,他们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要有各评估考查,他们已成为参与社会集生活成员实习者,随着他们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变化,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性。

小学可分为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高年级(5、6年级)。这些阶段是相互连续的又相互区别的。小学中、低阶段,成人与与他们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容易融洽,所以这一时期是了解他们真实心理活动的最好时期。这一期间他们心理发展是可塑的,它比逐渐成熟的青少年,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个性、社会性和品德都易县于培养,诸如人生观、世界观等一类稳定的具性意识倾向性,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倘未萌芽,又如性格这一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即稳定的内外行为只是开始形成期,良好的或不良好的习惯能通过教育加以改变,所以小学中、低年级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良好 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但我们在进行养成教育时,既要根据具体的年龄特征和低、中、高年级的学生活动的性质、范围、内容和要求的各自特色,又要用辩证的观点来掌握这些特征的一般性和个性,典型性和多样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所以,只有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施教行为。

2.营造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和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

社会是个大杂汇,形形的怪现象层出不穷,但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是家庭和学校,家庭生活环境和学校学习环境就像一个染缸,家长和老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无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因此,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和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良好 习惯养成尤为重要!

2.1 营造康健文明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熏陶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积极向上是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条件,关爱子女是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础。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是培育孩子的最好苗圃。怎样做呢?

一是对孩子生活上关心。家长在安排好自身的工作、学习外,要做到一日三餐满足孩子,要吃饱,不要让孩子养成缺少餐或乱吃零食的坏习惯;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少感冒生病,加强锻炼,增强体魄;夫妻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但关心不是溺爱、迁就,孩子做错了适当惩戒是必要的。

二是思想上引导。在孩子眼里,家长是效法的榜样,要做勤劳、勤奋、勤俭的表率,充分发挥自身的楷模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孩子。家长工作勤奋、生活勤俭的品质,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也要有良好修养,用正能量影响孩子,引导孩子辩是非,析美丑,明理知行。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要立刻矫正,不能任其发展。

三是学习上帮助。有的孩子思维敏捷,学习轻松,有的反应迟钝,学习困难。若孩子学习轻松,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戒骄戒躁,鼓励进步,对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真诚地与孩子交朋友,不能老是家长作风训斥。渠县一学生高考后跳江自杀就是惨痛教训,家长要引以为戒。

2.2 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春雨润物细无声",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受影响最大的他们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一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的重中之重。在教育中要大力提倡师生平等,尊师爱生,要建立同志式的、平等民主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老师既不袒护和偏爱优等生,也不排诉和歧视后进生,要更多地给后进生以关怀和温暖。只有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的班集体,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公平正义,善待他人的人。

二要民主对待学生。无论在教学中,还是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应对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提问者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是没有意义,都必须认真解答,并引导学生抓住时机怎样问才有意义。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一时难以回答,要实事求是地给学生讲清原因,并在下课后给予回答。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3.加强管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1 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三点一线"的紧密联系制度。建立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师长访学生制度,互通信息,对症下药,强化督促检查 。所有访问、检查环节都是全方位、经常性、制度化的、多层次的。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定期和随机抽样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做到记录及时公布。对好的表扬,不好的指正限改。问题不推诿,现场解决,错误限期改正,使学生良好行为由不自觉到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 培养小老师、小干部,让学生管理学生。这既可培养锻炼一批学生,成为榜样,同时也是培养今后社会主义接班人,因为他们要管理别人,自己就要做好这本来是最好的教育,同时也可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实践证明这是可取的。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破窗理论 小学课堂 信息技术 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51-02

前言:信息技术课是以提高小学生手脑结合能力并初步掌握信息技术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处于一个不是十分重要的位置,故信息技术课中对于课堂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上课期间纪律涣散。“破窗理论”是指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1]。故在教学管理中应避免出现不合规矩的“破窗理论”中的第一块“烂玻璃”,而应该积极创造带动学习氛围的那第一块“烂玻璃”。

一、“破窗效应”的成因

“破窗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看似无伤大雅的细微漏洞对接触它的人会给出一种心理暗示――存在即是合理。人们(不论一个人的阅历如何)都会根据自己接触到的事物进行联想,认为见到的事物是合理的,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这一合理的事物进行放大,从而形成连锁反应,这就好比草坪上出现的小路,原本没有路的地方,在有第一个人走过之后就会导致无数的跟随者,从而将草坪破会,最终形成一条小路。

针对为何班级管理中会出现“破窗效应”,笔者通过管理角度和心理角度分析“破窗效应”出现的原因。

从管理角度分析,“破窗效应”的出现可从两个角度分析,破窗的个体行为和群体破窗行为。由于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是小学生的课堂情况,故一般不存在有意识的群体破窗行为。个体破窗行为一般都是由于学生下意识行为导致的,如上课聊天。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破窗行为是人的一种从众心理,仍然举上课聊天这个例子,由于个别人聊天,导致其他学生的跟随,最后造成全班学生共同聊天的局面。

二、在课堂上如何应对“破窗效应”

(一)防止出现“烂玻璃”

“破窗理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由于他人的不良干扰,会引起自身朝着坏的方向变化[2]。比如:两个孩子上课时聊天,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便会带动整个班级变得异常吵闹,所以说防止出现第一块烂玻璃非常重要。防范于未然远比“水来土掩”来得更有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篱牢犬不入”,制定有效的课堂纪律是顺利教学的保证,对与违反纪律的同学给予一定的“惩罚”也是有必要的,当然这里的惩罚不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惩罚,而是唱歌、讲笑话或者值日等有意义的行为。如果孩子在上课时都能保证不迟到,不早退,那么这个班级的其他违纪行为也会明显减少。

(二)及时发现“烂玻璃”

在信息技术课上,会有孩子偷偷在下面玩游戏,聊天之类的,此刻,要求老师心系学生,不要因为讲课太过认真、投入,而忽视了孩子的表现。否则,不仅这个孩子没能好好听课,反而因为老师的失误,课堂变成了菜市场。千万不要因为没有发现第一块烂玻璃,而出现更多烂玻璃。所以说,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时刻关注孩子的听课状态,根据孩子的表现及时进行课堂矫正。

(三)有效修补“烂玻璃”

一旦发现了第一块烂玻璃,我们老师要及时修补,发现问题时,我们不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他暂时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我们要及时制止,并严肃向其说明这一行为的错误性与严重性。同时也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心智未开,只要我们耐心的与他们沟通,多数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针对如何修补,这关系到老师的教学技巧,针对上课开小差的孩子,我们可以问他一个问题,让他下课前给出答案,或者是给大家讲个笑话等。

三、课堂上如何运用“破窗理论”

(一)合理利用“烂玻璃”

这里的烂玻璃,和第一部分的概念不同,指的是那些求知欲比较强的孩子,是领头羊的意思。当课堂氛围不是那么浓厚的时候,可以采取游戏或比赛的方式,以激起孩子的好胜心。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上,一般会学习画图、艺术字、海报制作和幻灯片制作等,这时候可以选出几个孩子成为“烂玻璃”,通过竞争的方式,比比看谁的作品最优秀,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个课堂的积极性,也能让孩子们更扎实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表扬,以作示范作用。

(二)创造出“烂玻璃”

针对一些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或者课堂表现不好的孩子,可以给他一定的职务,如队长,负责本队同学的纪律管理工作。这样由于受到同学的监督,他会不自觉的约束自己,以达到完全改正的目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一直都是很有道理,孩子需要鼓励,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笑脸永远比怒脸美。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3]。

结论:总之,“破窗理论”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指导作用。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放过一个小错,补好每一扇将破或已破损的窗户,这样我们才可能会拥有一扇扇明亮的窗户,才能优化育人环境,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氛围;同时反向利用“破窗理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每一个表扬学生的机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效仿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杨爱华,李小红.破窗理论与反腐败“零度容忍”预惩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9,04(03):1102-1106.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2篇

1天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曾做过一个调查,问近500名小学生:“你觉得班上的男生像男子汉吗?”竟有64%的女孩回答“不像”。问“怎样才像男子汉”时,回答有“敢作敢当”、“勇敢”、“言出必行”、“身体强壮”、“保护弱小”、“不拘小节”等。

2在温州宝宝论坛上,有人对男孩家长进行调查,家长们最希望男孩拥有的品质中,勇敢、有责任心排在最前列,其次是:有爱心、自信、有上进心、诚实、乐观等等,而“最厌恶男孩的性格”则是:小气、胆小、自私、优柔寡断等。

看来,小到正在上学的女同学,大到教育孩子的家长,都对男孩赋予了厚望。然而,现实中的男孩又具有怎样的特质呢?有多少男孩能吻合这些女孩和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家长们的闲聊——

父母聊男孩

片段1:两位家长在小区聊天——

家长A:“有一天我哥来我家,看到小外甥后对我说:‘你家的小家伙怎么说话嗲声嗲气的,像个女孩子。’他不说我还没意识到,一观察还真是这样!”

家长B:“哎呀,不要说你家,我家那儿子呀才可笑,要学电视里的小沈阳,跑到衣柜里找我的花裙子穿呢!”

片段2:在网上,还能看到家长们关于男孩教育的咨询求助——

家长A:“儿子动不动就哭鼻子,怎么办?”

家长B:“如何让内向胆小的儿子变得强悍些?”

家长C:“儿子太文静了,也不喜欢运动类的游戏,有什么办法改变吗?”

……

事实面面观

Fact1在宁波举行的全国少儿青年国际象棋冠军赛,8岁组是年龄最小的组。比赛场馆门口,哭声不断,一个个小男孩眼泪汪汪:“爸爸,我下错棋了……”、“妈妈,我的门牙掉了……”、“奶奶,我丢了个象……”这让工作人员们哭笑不得,这些小男孩咋就这么爱哭鼻子呢?

Fact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拯救男孩》书中列出了这样的数据:1999到2008年,不到10年时间,高考状元中,男生由66.2%下降至39.7%,女生则由33.8%上升至60.3%。大学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男生的弱势也非常明显,男女总体比例均接近1:2。

Fact3当今的男孩怎么了?曾经令老师和家长们骄傲和自豪的男孩,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令人担忧的对象?

在性格与行为上,说话娘娘腔、娇气十足的有之,学女人穿着打扮、缺乏阳刚之气的有之,心理脆弱、行为胆小的有之,细心谨慎、不喜运动的有之,意志薄弱、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有之,学当“伪娘”的有之……

在学业与社会活动能力方面,学校里“女强男弱”现象很明显,当班干部的女生居多,有一所小学全校共16个班级,其中10个班的班长都是女生。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女生总体上成绩要高于男生,高考中的“高分男”越来越少。

在身体素质上,多年来,中国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他们虽比以前更高了,更重了,但在肺活量、速度、力量以及视力指标上连连下降。

……

听各家言论

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孙云晓提出了“男孩危机”一词,认为它体现在四个方面: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对“男孩危机”这一现象,我们来看看大家是怎样看——

教师代表:张老师(北京西城区某普通高中)

在我的班上,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学习尖子都是女生,而男生相比起来,就显得很弱势。他们主要的问题是做事胆小,没有男子汉的冲劲儿;很懒,无论是生活自理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比较低能;没有责任感,遇事不敢担当;性格懦弱逃避,犯错后第一反应是辩解和推诿……总之,就是男孩没个男孩样儿,倒是女生比男孩冲多了。

专家代表: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性别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模仿,男孩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女性化的环境中,在家里缺少爸爸这个男性榜样,在幼儿园和小学缺少男教师的榜样,在社会上是一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娱乐明星榜样,这对于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男孩是有危害作用的。

家长代表:王慧辉(河南濮阳市关工委)

我是一名男孩的家长,老师经常反映儿子在上课的时候喜欢做小动作,说他的手一会儿摸摸书,一会儿摸摸笔。屁股上像长了刺,坐在凳子上动来动去。我也采取过一些极端的措施,但没有什么作用。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我们不了解男孩,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男孩需要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学习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我们家长要给儿子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给男孩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如果能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

学生代表:李申儒(某中学高二男生)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3篇

读书会多种课型的开发立足两点,一是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真实阅读相对接,二是为扩大孩子的阅读面与阅读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方法、品位、能力等。小学阶段是学习阅读的关键时期,也是在阅读中学习的重要阶段。多种多样读物的阅读与交流能让孩子从小就积累真实阅读的种种经验、掌握真实阅读的种种方法,体验阅读对于学习发展与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

各种课型的读书会一般都具有以下两个运行特点:以小组协同分享为主耍的组织形式,以交流讨论为重要的活动方式。现阶段,读书会的运行还有一大特点是以阅读单协助阅读与交流。

一、以小组协同分享为主要组织形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读书会阅读材料内容的广博性与学生收获的多元性,为这一学习方式的实施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跟大一统的全班性活动相比,小组协同分享至少有以下两点优势。

(一)贴合阅读的交互理念,扩大阅读的效益

阅读是交互的过程。首先是读者与作者及作品的交互。当一位作者完成了他的作品,就完成了对作品意义的可能性建构,接下来的多元解读就是读者的事了。每一位读者都是带着一定的背景知识、生活经历以及阅读能力来阅读的。阅读中,读者原有的积淀会成为对作品解读的基础,并影响着最终建构的结果,所以同样的作品,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意义。其次是读者与读者的交互。人是社会的人,人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借助阅读之媒介,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跳出“街头巷议、闲言碎语”的局限,走向广阔而有意义的话题。

阅读交互只有在小组中才能真正开展。因为在几十个人的班级中,学生不仅发言的机会有限,更重要的是心理会有压力,发言者会思忖其观点正不正确、深不深刻,表达流不流畅、精不精彩等等,那样会很辛苦,每读一本书都要做这样的发言,学生宁愿不读书。而在同伴的小圈子里,他们就很少会去考虑说得对还是错,只想着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得所获说与伙伴听。而在自由的分享中,学生会发现原来大家既有不谋而合之想法,也有迥然不同之观点。也正是在与相同想法的共鸣与不同观点的思辨中,才使学生的思想走向深刻、思维走向发散、认识得到提升。所以小组协同分享才是贴合阅读交互理念的、深受孩子欢迎的组织形式。

(二)实现社会化的学习,让班级学习的优势充分发挥

阅读是学习最重要的途径。学生时代的阅读学习与工作岗位上的阅读学习有着不一样的情境。前者是社会化的,后者是孤独的。前者的社会化在于班级、学校的学习场所、学习情境。

“社会互助建构论”认为:“在儿童的文化发展中,每一种功能都会出现两次:首先在社会的层次,其后在个人层次;首先在人与人之间(人际心理的),然后在儿童之内(个体心理的)。”可见同伴互助是儿童内化过程的开始。可是,在我们平时的很多课堂中,学生除了被动接受教师这一权威的讲授与提问之外,能听到的是少数学生的发言。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少有发言与展示的机会。

读书会上的小组协同分享,就是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多层次的社会化的学习情境。小组是一个层级,组与组是一个层级,全班又是一个层级。小组是基础层级,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化的团体,在这个小团体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阅读学习的过程与收获,并为形成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而努力。组与组是第二个层级,组际展示是团体与团体间的竞争与共赢,牵动着每一个个体的心灵,与其他小组的比较往往会激起孩子在小组内进一步合作与探究的欲望。

二、以交流讨论为重要的活动方式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阅读就如同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有成人的陪伴与领路,也要有同龄伙伴的相依相随。学校教育让孩子的阅读旅途有了很多的同龄人,跟同龄人同行,一路才会引吭高歌、五彩斑斓。学生时代阅读交流的快乐体验,往往能直接影响人一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厚厚的一本书也是需要意志支撑的行为,而支撑意志的除了书本身的吸引力之外,还有同伴之间的快乐交流。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交流”是指“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讨论”是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给予、交换、碰撞、生成。交流讨论应该是课堂活动的常态。可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上大量充斥着师问生答、教师以知识权威面目出现、学生只是被动学习者的非真正交流,而师问生答是培养不起学生对阅读的好感与对交流的期待的。读书会上实现真正的交流讨论,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以营造交流的氛围

真实的交流,有安全宽松的交流氛围,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每一个成员热诚的参与,有平和的互动与精彩的生成,其中交流氛围是基础。影响读书会交流氛围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书对孩子的吸引力、话题对孩子的吸引力以及班级交流文化。班级交流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准确的角色定位。

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他们从教师细微的神情话语中,能敏锐地感觉到是假民主还是真民主,是该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还是应和性的话。只有在真正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每一个孩子的心门才会放心地打开,才能畅所欲言,才能彼此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思维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在组织讨论与交流时,教师要摆脱一些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不要太把自己当老师,老想要教给学生什么,或是知识,或是人生的道理,或是方法:也不要去主导小组或全班的讨论与交流,老是将“为什么?是吗?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给人压力的问题挂在嘴边。

教师在读书会上的角色可以用几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教师是交通警察,让车流顺畅,人人有平等的机会。教师是乐团指挥,了解各乐手擅长的以及演奏过程中需要提醒的,使整个乐队走向和谐。教师是球队教练,自己的球技不一定最高,但能看到不足,并且有策略,让球队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师是顾问,提供便利,等人来问。这四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教师“引领者”与“协助者”的角色。有时,教师也可以作为“同读者”来参与讨论。

(二)设计开放的话题以发散讨论的思维

交流能否成功,话题占了一半的因素。唯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激起交流的欲望。不过,读书会毕竟不等同于生活中的随意闲聊,是阅读之后的思想碰撞与智慧共享。话题的设计,除了追求共同感兴趣的之外,还要追求思维的含量。读书会上的话题与课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最大的区别在于:问题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会追求统一的甚至标准的答案;话题是谈话的中心,更追求开放的答案与多角度的回应。

开放的话题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没有统一答案,可以有多个角度的思考;具有思辨性,有时甚至可以有相反的观点;人人有话说,在相互的碰撞中有助于认识的全面深刻等。话题的开放包括答案的开放与回应方式的开放。

夏玲玲老师在组织《杜甫》一书的班级读书会时,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与阅读能力、此类传记阅读的一般方法,设计了四个开放性的话题。话题一,杜甫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每一人生阶段的重大事件;话题二,吟诵诗歌,谈谈阅读后新的了解(包括创作背景、创作故事、表达的情感等);话题三,杜甫被称为“诗圣”有哪些原因;话题四,假如杜甫穿越到现代,从事什么职业比较合适。

四个话题中,话题二可以有个性化的选择性回应。话题三需要作出一个比较全面综合的评价。话题四可以有多个角度的回应。而话题一的开放性在于画曲线图来表示杜甫曲折的人生经历,让孩子的理解有了不同的呈现方式。

(三)学习技巧使讨论顺畅深入

由于口头语言的即时性、迅疾性以及孩子年龄特点的局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讨论最常见的状况是每个人各说各的想法,没有耐心与技巧作出相互的回应。看似热闹,其实是个体阅读之后的单向展示。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孩子学一些讨论的技巧.使讨论不仅顺畅而且深入。

首先,可以学用一些讨论的常用语。“讨论的语言”是相对于陈述性语言而言的,是在听了别人的发言之后,陈述自己的想法之前说的过渡语、评价语、质疑语、反对语、鼓励语、肯定语等等。学习讨论的语言可以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在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作出回应的习惯。如:表达自己的不解——请再说一遍好吗?鼓励深入——这个观点很有意思,能多说一点吗?避免误解——我说的是你的意思吗?表示疑惑——我觉得有点怪怪的。作评价——我赞成(不赞成)你的观点,因为……

其次,可以学一些使讨论深入的策略性提问。“讨论的常用语”能使讨论更顺畅更自然,学起来也比较容易。可要把讨论推向深入,还有必要学习一些策略性提问;引导讲出更多的证据,如:作者的哪些观点支持你的看法?要求进一步澄清,如:你能为所讲的内容举个恰当的例子吗?提示联系各种意见,如:你所讲的和某某同学刚才所说的有什么关联?帮助进行概括总结,如:这次讨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等等。运用技巧促进发言者与倾听者的角色互换与观点碰撞,使交流走向深入。

只要教师能做有心人,在每一次讨论中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一些讨论的语言,有意识地运用讨论的策略性提问,就能使孩子的讨论一次比一次有质量。

三、以阅读单协助阅读与交流

对正在学习阅读的孩子来说,如此大容量的整本书的阅读与交流需要有成人的协助,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阅读单是协助阅读与交流的良好载体。

(一)阅读单的特点与作用

阅读单又叫任务单、阅读探究单,是阅读中或者阅读后所使用的助读工具,是阅读策略的可视地图,也是阅读交流的媒介。

阅读策略是阅读方法的上位概念,是为阅读理解整个文本而有意识运用的即时灵活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和能力,比阅读方法更具规律性与普适性。在实际的阅读中,两者之间的区分并非界限分明,所以经常会台用“阅读策略方法”。常用的阅读策略有:预测、推论、抓重点、视觉化、提问、联结、统整、监控理解等。

熟练的阅读者总会运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灵活的策略去建构意义,并在理解出现困难时改变、调整策略。也正是由于对成人来说,阅读策略的运用是内隐的,是一种自动化的认知心理过程,所以我们会觉得阅读策略的学习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其实,阅读策略的学习是可以言传的,也是可视的。言传的办法就是教师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大声说出来,让孩子从教师的思考过程中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调整自己的理解。可视的办法就是设计图式化的阅读单,帮助孩子将阅读的思考历程呈现出来。

阅读单一般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话题、文字说明(图表)。话题起到的是聚焦作用,帮助孩子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根据文本体式、特点与阅读目的将注意力聚焦在某几个重点上;文字说明与图表都起到提示思考路径与方法的作用,并将阅读策略具体化与形象化。比如下面的这份阅读单。

高年级《生于天空》阅读单

1.两只失去父母的幼雕,为了生存,经历了哪些第一次?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相关内容,在书中贴一张贴纸。

2.从雕身上,你认识到“真正的强者”应具有怎样的风范呢?

这份阅读单提示了阅读这本书值得关注的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帮助孩子从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抓住重点。第二个话题在交流会上讨论,用形象的概念圈来帮助统整人物形象,避免单一与零散。整份阅读单既提示了关注的重点,又提示了阅读思考的策略方法,还提供了交流的支架。

(二)阅读单的设计与使用

只要把握住了阅读单的本质,就可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阅读单来。下面分文学类作品与信息类作品两大类来看看丰富多样的阅读单设计。

“国际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ERS)按照真实阅读的目的与功能,把阅读的文章分为两大类:文学类与信息类。认为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旨在享受阅读乐趣,丰富生活经验;信息类作品的阅读旨在搜寻、获取、应用资讯,以应付或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文学类与信息类的文本在阅读时所关注的重点与使用的策略显然是不同的。

文学类的文本多有情节、角色、主题、场景、>中突等要素,是阅读时需要关注的要点。对这些文学要素的关注离不开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比如一边读一边由线索预测故事的发展;由人物的言行推测人物的心理:将书中的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与生活中的故事、这本书中的故事人物与那本书中的故事人物作联结;等等。而对观点思想的多元体悟、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主要事件的综合解释等等则都离不开统整的策略。文学类作品的阅读单设计,需要将阅读策略的运用与文学要素的把握非常巧妙地融为一体。可以设计出综合解释事件的阅读单、写角色日志的阅读单、画人物关系图的阅读单、陈述观点的阅读单、言语欣赏的阅读单等等。

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单,可以围绕信息的搜寻、整理、应用来设计,也可以围绕原有知识与新获信息的对比来设计,还可以围绕说明性语言与文学性语言的不同特点来设计等。分别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画人物关系图的阅读单(中年级《请为我骄傲》一书)

大卫的成长,离不开他的努力与执着,也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想想哪些人给予他帮助,从你认为最重要的开始一个个填写在爱心图中,并说明理由。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的阅读单(六年级《小狗钱钱》一书)

书中介绍的理财方法与知识,有的是你急于去实践的;有的想今后去实践;有的一知半解;还有的想去跟父母作沟通交流……小组合作进行理财方法的整理(将写有理财方法或知识的贴纸贴在相应的栏目)。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两性心理 差别 研究

一、引言

生物学方法认为,生物学概念上的性别自然形成了性别身份。它的观点是,遗传因素与荷尔蒙共同作用,形成了社会用以区分男女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持此观点的人,经常引用研究所发现的男孩和女孩在幼儿时期行为或游戏举动的不同来支持自己。

心理分析理论建立在这样的观点之上:人类的思维活动很多部分埋藏于表面之下。我们所意识到的实际只是一小部分。潜意识记忆、情绪和性冲动是促使我们行动的力量。心理分析学者相信,性别身份同个性的其他部分一样,也源于我们早期的经历,只是它们埋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让我们在平常的情况下意识不到。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该方法指出儿童是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会适应恰当的性别角色的,其中包括古典制约、操作制约、条件制约及模仿和认同的社会学习机制。

二、两性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认识发展方法是科尔伯格1966年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活动性别身份的过程是分阶段的:2~5岁,性别形成期,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别,但不稳定。5~6岁,性别稳定期。6~7岁,性别坚固期。获得性别身份的过程开始于界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然后注意男孩或女孩的行为并建立自己对性别及相应行为的认识。

性别图示理论是类似于社会学习论与认知发展论的结合体的理论。他们认为,一旦孩子知道了自己的性别,就会开始学习此性别“恰当的”行为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发展出非常复杂多变的性别图式。这些图式会知道他们的行为和活动的选择。这样,性别图式通过将得到的性别信息组织起来,就可以帮助孩子感知他的世界,同时图式还会指导孩子对自身行为和计划的意识和理解。

三、两性心理差别的形成因素

通过对各主要心理学学派的学习以及对一些经典的心理学试验和现象的分析。我们在这里认为文化是造成两性心理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文化造就了男女两性鲜明的心理性格。文化因素。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它涵盖了更多的东西,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还包含了动作行为,物品等等可以明确或着暗示地传递信息的事物。文化是一个体系,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可以分成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四个层次。由文化基因组成文化细胞,文化细胞又组成各种功能不同的文化组织,文化组织又结合成文化器官。文化基因如同生命体中的基因一样是文化体的最基础最小的组成单位。文化基因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文化基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也就形成了各种式样的各具鲜明特色的心理性格,当然同时也造就了男女两性心理性别的差异。

心理是文化的反映,心理差异是文化基因不同组合形成的各异的文化体的反映。文化是心理的根基,也是心理差异的源头。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心理,也就更加不会有心理差异。要找到关于这一点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研究人类的史前时期。在这个时代,人类还没有产生任何的文明、文化。人类还是在蛮荒时期,同动物相差无二。人类的心理就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心理,也没有什么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但是这是一个没有文明的时代,它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的能够了解当时人类生活状况证据。或许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但我相信是没有的。但是狼孩、豹孩等等一些由非人类抚养长大的人类的发现从另外一个方面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由人类的父母繁育,具备人类的一切应该具有的生理条件。但是,他们从出生起就被父母(或着其他监护人)移弃。他们生活在一个和现代人类社会完全隔绝的环境中,是动物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抚养了他们,他们是在动物所处的社会中长大的,没有受到现代人类文明的任何滋养。他们的生存环境就如同还没有产生人类文明的史前时代。因此,通过对他们的研究文明可以了解人类史前时代的生存状态。

1920年9月19日,辛格牧师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一个丛林中,发现了两个由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1岁半。她们都是出生后半年被失去幼仔的母狼衔去的。年长的取名卡玛娜,年幼的取名为阿玛拉。人类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但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会用手,不能直立行走。她们惧怕人,对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其它关于兽孩的记载有:1724年,人们在英国汉诺威附近发现一个全身、褐色皮肤、黑色头发的怪物男孩,被人们称为“野彼得”。 1875年时,著名的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所著的生物分类著作中,就记载了关于野兽抚育孩子的事例:如1344年在德国黑森发现的被狼哺育长大的小孩;1661年在立陶宛发现的与熊一起长大的小孩;及1672年在伊朗发现的为绵羊所哺育的小孩。伊拉克《笛子报》1978年第339期的报道布隆迪的一些村民在1974年发现一个和猴子生活在一起的八岁男孩,人们起名叫他“约翰”。

无论是狼孩还是熊孩等等被人类发现的兽孩,他们无疑都具备完整的人的一切生理条件。但是他们是否具有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兽孩被发现是行动举止于动物无异,全无男性的性格特征如勇敢、正直、宽厚、懒散、自负、豪爽、果断等等;也没有女性的性格特征如温柔、害羞、敏感、善良、虚荣等等。称之为人都尚勉强。这样的兽孩自幼脱离了人类的文化体系,或生活在森林或和动物一起生活,没有受到人类文化的渗透,人类的心理都没有能够产生,更何况心理性别差异。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TRIZ;家庭教育;教育模式;教育

[作者简介] 黄曼莹,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联网与计算机应用,广西 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3-0042-0002

《南国早报》最近刊出的漫画发人深省:中美的家庭教育对比,中国家庭注重培养孩子成才,美国家庭重视培养孩子成长。在独生子女遍布的今天,“一个孩子+六个家长”的“1+6”的成长环境,“小皇帝”、“小公主”们得到了太多的宠爱,孩子只管学习,其他一概不闻不问。“马加爵事件”令人震惊,这背后所隐藏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软肋也随着马加爵案件凸显出来,传统的家庭教育偏重于对孩子智力的培养,忽视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地,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应该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当成家庭教育的基础来进行。本文基于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理论,对家庭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利用TRIZ理论分割、抽取、变害为益、复制等发明原理,结合TRIZ理论的技术系统的提高理想度法则、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和动态性可控性进化法则等,对家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进行探讨[1]。

一、TRIZ理论与家庭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教育口号常常喊着“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传统的家庭教育由于受到我国教育现状的影响,把对孩子的智育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忽视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帮助与引导,孩子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多为“读好书、上名牌大学、找份好工作”的模式。利用TRIZ理论的结合、平衡、均势等发明原理,把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同时进行,融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进行教育,避免过分重视智育的失衡情况[2]。

从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到现代的“知识改变命运”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父母由于工作压力较大,没有很多时间和孩子多沟通,而爷爷奶奶辈为了弥补以前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对孙子辈是疼爱有加,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给他(她),“读书”的孩子在“1+6”的家庭中往往像封建时代的皇帝一般的位高权重:只要学习好,没有什么不可以。结合TRIZ理论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家庭教育应趋向于动态的发展势态,改变当前“学习好就是一切”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把家庭教育的模式向着适应性、流动性和可操作性增加的方向发展。

二、TRIZ理论融入家庭教育的实践模式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把TRIZ理论融入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方面,创新家庭教育模式。

(一)TRIZ理论融入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内容无处不在。依据TRIZ理论的分割、抽取发明原理,把教育内容分割成细小的部分,融入到孩子日常生活中,抽取重点,结合生活实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把教育贯穿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比如,孩子小时候走路摔倒,不要马上把他(她)扶起来,也不要怪椅子不好地不平,可以在这时候进行抗挫折教育,平静地告诉孩子摔倒不要紧,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看似简单的生活问题,孩子在摔倒爬起的过程中领会到人生的路途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必须学会坚强地面对失败,而爬起则是赋予孩子自信的力量,使孩子明白自己完全有能力直面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整装待发,接受新的挑战。

在家庭教育中,生活中的反面“教材”同样可以适用,利用TRIZ理论变害为益的发明原理,利用反面“教材”的有害因素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论语》中的“见不贤而内自省”说的就是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犯了和他(她)一样的错误,若是有错误就及时纠正。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老子》、《论语》、《弟子规》等,结合TRIZ理论的复制发明原理,使用现有的、简单的经典故事,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一个非常生动而有益的故事,通过这些经典故事教育孩子要做个有德行、孝顺父母的人,做个讲信用、懂礼貌的人,做个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南宁市已经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孩子通过诵读经典来感悟经典,进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践行经典[3]。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游戏、玩具、朋友越来越多的时候,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大的时候,就经常表现出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对时间的管理越来越差。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融合TRIZ理论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教育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首先让孩子学会把大块的时间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时间来进行管理,然后帮助孩子提高每一小块时间管理的效率,增加高效管理小块时间的数量,进而实现高效时间管理的目的。要让孩子学会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依据TRIZ理论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和动态性可控性进化法则,在帮助孩子进行时间管理的过程中,慢慢减少父母的帮助,逐渐让孩子自己安排每一小时间块的用途,若是效果不佳,就及时介入,和孩子一起探讨,改善他的时间规划,进而实现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的目的。

(二)TRIZ理论融入家庭教育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家庭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依据TRIZ理论的自服务发明原理,父母通过自我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综合素质。“身教重于言教”也强调了父母身体力行的重要性,父母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较好地组织和实施家庭教育。父母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孩子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的前提,良好的体魄促进孩子智育的发展。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运动心理学中心主管特伦特·皮特里和其他研究人员以得克萨斯州5所中学的1200多名学生为对象研究发现,“孩子身体越强健,考试分数越高。”不仅如此,身体强壮的孩子,具备良好的注意力和高效的记忆力,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因而,在德育、美育等方面也表现出较为满意的效果。父母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品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养也会对孩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知识面越来越广,在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与父母在思想观念上难免会产生冲突。由于孩子和父母关系亲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暂时处于无效的状态。根据TRIZ理论的中介物发明原理,这时候应该让亲戚、朋友或者老师帮忙传递或完成家庭教育。利用TRIZ理论的有效行动的持续性发明原理,父母在平时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应该在当天、第2天、第3天、第7天进行强化教育,以保持教育效果的持续性。

(三)TRIZ理论融入家庭教育的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中国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家庭的父母蛮横专制,不尊重孩子的意见,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要么经常与父母顶撞,形成叛逆的性格;要么委屈接受父母的意见,形成懦弱的性格。良好的家庭环境,并不是指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而是指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生活环境。结合TRIZ理论的提高理想度法则,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体的结合,有做好事的时候,也有做错事的时候。理想度是指孩子做好事情和做错事情的比值,根据TRIZ理论提高理想度法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理想度水平,即提升孩子做好事情的概率。依据TRIZ理论的普遍性、复制发明原理,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批评的环境中,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友善的环境中,孩子在生活中就学会善待他人;如果生活在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孩子就学会了尊重他人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如果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结 语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把TRIZ理论的普遍性、抽取、分割等发明原理,依据TRIZ技术系统的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等,融入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环境中,可以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谢有琪.从思维模式看中英家庭教育的差异[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