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外交;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37-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党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意就是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然而在“文明冲突论”,“中国”,“文化入侵”等论调甚嚣尘上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不讲求方式方法,不顾后果影响,一味地只谈中华文化走出去,那么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景堪忧。所以中华文化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必须“要把中国的故事更好地告诉世界,让世界听得懂中国和谐的声音”。公共外交理论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为避免由于不恰当的传播中华文化而造成不良的后果,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一、公共外交战略的含义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一词最初是在1965年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格里恩(Edmund Gulion)提出的:“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国际关系的一个层面,它包括一个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培植舆论、加强国内利益团体与他国利益团体在政府体制以外的相互影响、借助传媒(如外交官和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大到对他国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施加影响的目的”[1]。美国国务院编撰的《国际关系词典》这样定义公共外交,“公共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支持的,通过出版物、电影、文化交流、广播和电视等形式,影响他国的公众的一种外交方式”。另外美国学者汉斯・N・塔克(Hans N.Tuch)认为,公共外交的重点在于减少国家间的误解和猜疑,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从根本上服务于美国外交张略的总体需要。

国内对公共外交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关于公共外交,国内研究公共外交的先行者赵启正认为“公共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说明本国国情和本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2]。同时他还进一步阐释“公共外交的目的是什么?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文化、说明中国的历史、说明中国的政策,回答外国人的不解之处,同时我们也倾听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议。”从上述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公共外交不同于传统外交,简单来讲,公共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主导或支持的,针对他国民众而进行的,为了提升本国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外交活动。

二、中华文化走出战略的必要性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提出“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不仅充分显示出我党对我国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视,更显示出我党传播中华文化的决心,这本质上是我党的一种文化自信。

其实,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国内学术界只是一部分学术论文或者政府文化领域的官员稍有论及。而且在这些学术论文或政府官员的论述中,都是从不同侧面论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但却有很多相通或相似之处。譬如,有学者认为“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文化贸易特别是文化服务贸易,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3]。也有的学者从文化产业上定义了走出去战略,如“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指,本国的文化产品或服务突破本土的界限满足他国文化需求的经营战略。它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各种输出模式,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国际文化合作、本土化经营三种模式”[4]。而骆玉安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塑造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营造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5]。综合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对什么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定义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一国政府或团体,为了提高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本国的软实力,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传播而实施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

首先,从文化自身特性来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凸现出来。重视文化的软实力特性,是一个国家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砝码。

其次,从国际大环境的外因来讲。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因为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家之间不会轻易地依靠“硬实力”进行竞争,那么软实力就悄然走上了国际舞台。而且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譬如,生活方式、语言、电影、歌剧等等,更容易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接受。

从中国需要与世界加强沟通的内因来讲。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我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成果.那么优良的中华文化必须让更多的他国普通民众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国际话语的主动权,从而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公共外交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运用

在国外,很多国家在文化传播领域已经广泛实施了公共外交战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设立专门的文化交流机构来承担公共外交任务。这样的国家很多,譬如,英国、德国、日本等。英国的公共外交战略的执行机构包括:英国外交部、英国文化协会、BBC国际广播执行部门的代表等组成的公共外交战略会议,“其中英国文化协会是为促进英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而设立的一个政府机构,承担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任务”[6]。其主要的任务是,从事文化交流事业,以促进世界对英国的认识,增进英国和各国的相互理解,强化英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通过人员交流和活动开展文化事业。

其次,开展由政府主导的或者支持的文化“走出去”的交流项目,这些项目往往是配合一定的外交目标和政策而制定,通过设立某些文化交流项目为政府的外交目的服务。美国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前列,其主要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主要有美国的新闻署和国务院文化事务局负责。此外,欧美等国在开展文化走出去战略时,更多地调动了广大的民间力量,通过资助一些非政府组织设立一些文化交流项目,开展民众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潜移默化地输出了本国的文化、价值观、民主模式等等。

最后,公共外交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政府积极地参与到国际性的文化组织中可以体现出来。像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有利于各国推广自己国家的文化,同时还有助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理解,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初衷也是一致的。美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20世纪80年代,来自非洲国家塞内加尔的阿曼都布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时,多次拒绝美国对该组织的掌控。于是美国于1984年12月宣布退出该组织。但是,在2002年9月美国又宣布要“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美国之所以要重返教科文组织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意识到了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四、小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要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公共外交战略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是经过许多国家的实践论证过的。虽然目前中国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所采取的公共外交战略初显成效,但是与欧美等国在该领域所取得成就相比,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有些捉襟见肘。中国应该制定自己的文化公共外交战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战略性的准备,在开展公共外交和树立国家形象的过程中会处于被动的局面”[8]。

参考文献:

[1]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2005,(82).

[2]赵启正.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J].对外大传播,2007,(4).

[3]齐勇锋,蒋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与模式探讨[J].东岳论坛,2010,(10).

[4]茹静.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5]骆玉安.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殷都学刊,2007,(2).

[6][日]金子将史,北野充.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38.

[7]任毓骏.美国为何要重返教科文组织[N].人民日报,2002-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百年美学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二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化伴随西方的利炮坚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来,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如尼采哲学、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柏格森哲学、克罗齐哲学、杜威哲学、萨特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等。在引进和学习中,很多学者利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的理论及其实践优势建构起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虚无美学等。这对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美学的轻理性分析的弱点,作了极大的补救。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第一个分的阶段也就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形成的阶段,这是由各种文化因素作基础相互冲突、相互交融、时代选择的结果。从时间上看大体在50年代以前,经历近半个世纪,是三个阶段中最长的一个。这个大的阶段又可分为几个小的时期。(1)1917年前是旧的传统美学逐渐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时期。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他们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的某些对号人座即贴标签的方式。(2)1918-1937年间,更是大量译介西方理论,按各自所理解的进行美学建构。这种建构实际上为移植,如吕荧的{美学概论}(我国最早一本美学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论来建构的,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表现出的。直觉主义美学。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随政治思潮而大量译介,如陈望道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美学思想,形成了鲁迅的美学观。这个时期可谓中国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开始出现了像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等美学大家。(3)1938-1949年,各种思潮和观点继续论争,但马克思主义明显出现了强大势力,这可以毛泽东的美学观、蔡仪的美学观,周扬的美学思想、胡风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同时也有中国美学民族化的呼声。其中,蔡仪的《新美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探讨美学问题的专著。在书中较完整地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美是典型。。这是中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立学派的开端。这一学派为后来中国美学两次大讨论及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科学主义在美学上的大胆运用,很有特色、有待拓展。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多元并存,但有了合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50-80年代中期,这是"合"的阶段。也就是通过论争逐渐"合"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上是实践美学,因此.主要是"合"到实践美学上。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50年代至1964年的"美学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中国20世纪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这次大讨论普及丁美学.使美学在中国成了一门显学,已深人人心,为推动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贡献。在这一大讨论中,出现了一些美学巨子,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王朝闻、高尔泰等,产生了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四大学派,以及王朝闻为代表的主客统一论的审美学。这次大讨论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美的本质"即"美的根源"展开的,论争的焦点是从哲学观点出发来思考美学问题。出现了或认为美是主观的.或认为美是客观的.或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这一讨论过分圃于哲学命题,而忽视了美学自身的品格,过多地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了真正学术性的发挥。不过,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人数之多,发表美学论文的数量之大,讨论的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第二个时期"美学热"即在十年"文革"结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美学重见天日之时,大开国门,饱览新事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再次大规模地洗礼于"欧风美雨"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加上对"人"的问题的论争,使美学再次成为街头巷尾文化人议论的中心。这一时期,50年代的"四大派"继续论争。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3.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辩证和谐:美学就是美学.美学除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更多地考察自身的现状及其发展。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百年美学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三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尤其在对美学研究方面。艺术学研究的干预所取得的奇特成就,都表现出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或生长点已广泛被美学界认可,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对美学的意义就可见一斑。为此,中国美学百年中也很得力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如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就始于心理学方法。另外,现代西方纯艺术或自律性艺术思潮,以艺术来反对异化,用艺术来解脱人生之苦等艺术中心论.给美学也带来了新的血液,使美学从形上的哲学理思走向了实证性科学主义,并更具体地干预生活。这对中国本世纪美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艺术观来解决人生问题;李金发追求的纯艺术、唯美主义等。主要学派有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

第四个来源是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世纪几次大的文化论战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否定传统、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极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就是反中国传统文化史。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像商品一样可随意抛弃的,而是犹如集体无意识巳进入了每个华夏人的精神结构之中,是无法摆脱的。这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前见"。不管出现如此汹涌的"欧化"、"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接受者、传播者包括鼓吹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反对西化。这种怪论就兆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美学)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尤其是90年代更蔚为大观。这里就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新思索:"现代化"是否就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美学体系,能否照搬西方的美学体系?几十年的引进和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当代的实际,充分考虑中国人自己的美学理论背景如民族特色等,大量吸取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才是正道。为此出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

以上的分类,只是就其研究者的主导方面或研究兴趣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只有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中国当下美学问题的美学体系,只能说是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程度如何而已。如生命美学等对美学本身的问题就观照得更多更深入些。总之.各学说提法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整合。

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总之,中国美学百年就是中国美学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成熟辩证发展的一百年。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未来走向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我认为中国美学在21世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走向。

1.从新的分化走向更高的整合:这个整合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消融中西美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整合。

2.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们对美学的把握不再囿于或哲学、或社会学、或心理学等单一的、片面的认识。

3.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辩证和谐:美学就是美学.美学除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更多地考察自身的现状及其发展。

4.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从学院美学走向生活,关注人的当下生存。目前对审美文化的研究可视为其开端。

中国美学百年是在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的目标下,正不断走出古典、走向现代的一百年。中国百年美学几个主要倾向.还暗示出20世纪中国美学中所存在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斗争,关于这一点将另文撰写。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怎样评估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所走过的路?

从20世纪末到 目前 ,有两个说法值得重视:一个是“失语症”论,一个是“全盘西化”论。这两个观点之间也有密切联系,正因为认为当代文艺学是“全盘西化”了,才会推断其患了“失语症”。对此我已发表过文章对它们提出不同看法,这里再稍作补充。

先看全盘西化论。这种观点认为,“”以后我国文艺理论界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现代性西学东渐,人们争先恐后、毫无保留地 学习 、引进并运用西方现代文论话语体系,从而导致“文论失语症”;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贯穿于20世纪中国追求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所以,百年中国文论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全盘西化”的过程。

对这种全盘西化论我持完全相反的看法。我认为,20世纪中国文论,绝不是全盘西化的过程,而是既不同于古代传统文论、又不同于西方文论的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生成过程。这个新传统离不开20世纪整个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这一大的系统工程,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能离开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孤立地看待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性诉求及其 历史 建构,不应该将之从这个大系统中割裂出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实践过程,而不是全盘西化过程。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和学科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现代文论,其构建过程与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基本方向上是一致的,因而不可能是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国的现代文论在生成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同时又不断学习、借鉴西方文论的经验和理论 内容 ,并在大的 政治 气候和 时代 背景下,关心中国现当代的文学问题,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论的新传统。在此,是不是全盘西化,关键要看是否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是否为了解决本国的现实问题,而不在于是否学习和借鉴了西方。而全盘西化论者却恰恰是在这里将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了。

另外,全盘西化论者把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历程说成是“毫无保留地学习、引进并运用西方现代文论话语体系”过程,是缺乏事实根据的。百年中国文论的演进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借鉴、运用西方现代文论,从来都是从我们现有的期待视野出发有选择地进行的。梁启超提倡小说革命就是针对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中小说地位不高,而现实生活中小说在唤醒民众方面又具有超出其他文学体裁的优越性这一现实才提出的。“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的主张,就既是文化革命的策略,也是现代文论的主张,都立足于现实中国的现实问题。至于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突破“人性论”的、“文学是人学”主张的重新确立,一直到用“审美意识形态”来概括文艺的本质特征,鼓吹文学重振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等等,更是直接针对现实的文学现象。这种建立在始终直面中国文学、文化现实问题的现当代文论传统,虽然不断有对西方的学习、借鉴,却很难说它不是中国的而是西方的。全盘西化论不顾事实的说法是很难叫人接受的。

再说“失语症”论。其倡导者认为中国现当代文论没有自己的理论、没有自己的文论话语和特有的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学术规则,是谓“失语”。

在我看来,虽然失语症论者意在反对西方中心论,要为中华民族文论在整个世界文论格局中争取一席之地,其用心无疑是好的。但实际上它仍然没有跳出以西方话语的习惯视野来看待、衡量当代

二、如何看待 中国 当代文艺学学科的深层 问题 ?

失语症论也好,全盘西化论也好,其实都反映了当代文艺 理论 的困局。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局呢?在我看来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当代文艺学学科内部构架的失衡问题。

当前文艺学学科的三大基本构件中,文艺理论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存在着不和谐。由于种种原因,90年代的文艺学建设的重点不在文学理论上,而在文论批评史上,中国古代文论史和西方 现代 文论史取得较大的实绩,超过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也与文学理论脱节,独立行走。这种情况表明,文艺学学科中,作为主体部分及文论史和批评基础的文学理论处于话语权缺乏的尴尬地位。

这种学科内局部失衡的情况说明,我们的文学理论既对中外文论的 历史 和现实缺乏审视、 总结 、概括、吸收,也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现实状况关注、参与不够,因而文论史和文学批评这两个部分就与主体部分的文学理论缺乏互动、交流和相互吸收,也使文学理论缺少新的生长点和强大的活力。

所以,文艺学学科的深层问题在于其中文学基本理论缺乏与“史”和批评的互动、互通,由此既缺乏吸纳传统文论并实现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力,又缺乏吸纳当代新的西方文论并加以中国化的消化能力,还同与文艺现实联系较为紧密的文学、文化批评有所隔离,因而造成文学基本理论在文艺学学科体系中的降格和孤立。造成这种现象的除非学术原因外,就理论本身而言,在于缺乏现代性的视野。事实上,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突破,除了在学术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90年代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观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外,我主张应该有多方位的新的突破,并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得到认同。这个多方位的突破包括文学本质论的突破、文学创造论的突破和文学接受论的突破。就文学本质论的突破而言,新世纪文论已从反映论文学观进入价值论和主体论文学观,又达到文学审美意识论的高度,已经形成了突破。但在文学创作论方面,对中外文学创作的新鲜成就和经验关注较少、总结不多,尤其是在创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和手法面前束手无策,更谈不上理论的提炼、概括和对创作的指导,理论与创作实际严重脱节,从而沦落到许多作家认为理论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是值得深思的。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话、画论名著,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但都与当时的文艺创作紧密联系,因而获得了理论的生命,有些至今读来仍觉得大有深意。这对我们当代文论的 发展 和推进是很有启示的。再就文学接受理论而言,也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当前面对每年正式出版1400多部的长篇小说和绝大多数小说少有读者问津的尴尬局面。巨大的 经济 利益和 社会 效益之间的反差,原因是什么?出路在哪里?都迫切希望得到理论上、特别是现代接受理论的回答。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要充分认识到,文学理论上的全方位突破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建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几声呐喊和尖刻的几篇批评就能奏效的。相反,当代中国文论走出困局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或必由之路,仍在于立足于如何解决当前中国文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达到理论、批评、文论史三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形成整体突破。

总之,我认为,中国当代文艺学走出困局的关键恐怕还在于我们所有文艺学学者共同下功夫,走自己的路,努力在文艺学学科三个部分互通、互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现实,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达到对文学基本理论的全方位创新和突破。

三、当代中国美学有无自己的传统?

随着20世纪80年代几部中国美学史类著作的问世,中国美学似乎已经横空出世了,若再要问有没有中国美学,就显得十分可笑。但在当代美学 研究 中,学者们并非都能如此看待。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美学的“断裂说”有之,“重建说”亦有之,意在否定当代中国有自己的美学,同时更是否认有自己的美学传统。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的看法与我在前面对当代文艺学的看法一致,即认为不仅中国有自己的美学,而且已经形成了与古代美学传统相对的现代美学传统。但这个新的美学传统与当代文论的传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这个异则表现在都具有对古今中外审美理论的兼收并蓄,也表现在对自身发展的不断反省上。这个不同却表现在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关心 政治 、关注现实相比,现当代美学理论却受审美超功利性特点和形而上特点的制约,相对地离现实较远,离技术和 应用 较远,更多地关注审美活动自身的研究。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怎样评估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所走过的路?

从20世纪末到 目前 ,有两个说法值得重视:一个是“失语症”论,一个是“全盘西化”论。这两个观点之间也有密切联系,正因为认为当代文艺学是“全盘西化”了,才会推断其患了“失语症”。对此我已发表过文章对它们提出不同看法,这里再稍作补充。

先看全盘西化论。这种观点认为,“文革”以后我国文艺理论界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现代性西学东渐,人们争先恐后、毫无保留地 学习 、引进并运用西方现代文论话语体系,从而导致“文论失语症”;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贯穿于20世纪中国追求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所以,百年中国文论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全盘西化”的过程。

对这种全盘西化论我持完全相反的看法。我认为,20世纪中国文论,绝不是全盘西化的过程,而是既不同于古代传统文论、又不同于西方文论的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生成过程。这个新传统离不开20世纪整个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这一大的系统工程,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能离开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孤立地看待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性诉求及其 历史 建构,不应该将之从这个大系统中割裂出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实践过程,而不是全盘西化过程。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和学科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现代文论,其构建过程与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基本方向上是一致的,因而不可能是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国的现代文论在生成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同时又不断学习、借鉴西方文论的经验和理论 内容 ,并在大的 政治 气候和 时代 背景下,关心中国现当代的文学问题,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论的新传统。在此,是不是全盘西化,关键要看是否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是否为了解决本国的现实问题,而不在于是否学习和借鉴了西方。而全盘西化论者却恰恰是在这里将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了。

另外,全盘西化论者把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历程说成是“毫无保留地学习、引进并运用西方现代文论话语体系”过程,是缺乏事实根据的。百年中国文论的演进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借鉴、运用西方现代文论,从来都是从我们现有的期待视野出发有选择地进行的。梁启超提倡小说革命就是针对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中小说地位不高,而现实生活中小说在唤醒民众方面又具有超出其他文学体裁的优越性这一现实才提出的。“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的主张,就既是文化革命的策略,也是现代文论的主张,都立足于现实中国的现实问题。至于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突破“人性论”的禁区、“文学是人学”主张的重新确立,一直到用“审美意识形态”来概括文艺的本质特征,鼓吹文学重振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等等,更是直接针对现实的文学现象。这种建立在始终直面中国文学、文化现实问题的现当代文论传统,虽然不断有对西方的学习、借鉴,却很难说它不是中国的而是西方的。全盘西化论不顾事实的说法是很难叫人接受的。

再说“失语症”论。其倡导者认为中国现当代文论没有自己的理论、没有自己的文论话语和特有的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学术规则,是谓“失语”。

在我看来,虽然失语症论者意在反对西方中心论,要为中华民族文论在整个世界文论格局中争取一席之地,其用心无疑是好的。但实际上它仍然没有跳出以西方话语的习惯视野来看待、衡量当代

二、如何看待 中国 当代文艺学学科的深层 问题 ?

失语症论也好,全盘西化论也好,其实都反映了当代文艺 理论 的困局。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局呢?在我看来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当代文艺学学科内部构架的失衡问题。

当前文艺学学科的三大基本构件中,文艺理论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存在着不和谐。由于种种原因,90年代的文艺学建设的重点不在文学理论上,而在文论批评史上,中国古代文论史和西方 现代 文论史取得较大的实绩,超过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也与文学理论脱节,独立行走。这种情况表明,文艺学学科中,作为主体部分及文论史和批评基础的文学理论处于话语权缺乏的尴尬地位。

这种学科内局部失衡的情况说明,我们的文学理论既对中外文论的 历史 和现实缺乏审视、 总结 、概括、吸收,也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现实状况关注、参与不够,因而文论史和文学批评这两个部分就与主体部分的文学理论缺乏互动、交流和相互吸收,也使文学理论缺少新的生长点和强大的活力。

所以,文艺学学科的深层问题在于其中文学基本理论缺乏与“史”和批评的互动、互通,由此既缺乏吸纳传统文论并实现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力,又缺乏吸纳当代新的西方文论并加以中国化的消化能力,还同与文艺现实联系较为紧密的文学、文化批评有所隔离,因而造成文学基本理论在文艺学学科体系中的降格和孤立。造成这种现象的除非学术原因外,就理论本身而言,在于缺乏现代性的视野。事实上,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突破,除了在学术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90年代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观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外,我主张应该有多方位的新的突破,并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得到认同。这个多方位的突破包括文学本质论的突破、文学创造论的突破和文学接受论的突破。就文学本质论的突破而言,新世纪文论已从反映论文学观进入价值论和主体论文学观,又达到文学审美意识论的高度,已经形成了突破。但在文学创作论方面,对中外文学创作的新鲜成就和经验关注较少、总结不多,尤其是在创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和手法面前束手无策,更谈不上理论的提炼、概括和对创作的指导,理论与创作实际严重脱节,从而沦落到许多作家认为理论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是值得深思的。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话、画论名著,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但都与当时的文艺创作紧密联系,因而获得了理论的生命,有些至今读来仍觉得大有深意。这对我们当代文论的 发展 和推进是很有启示的。再就文学接受理论而言,也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当前面对每年正式出版1400多部的长篇小说和绝大多数小说少有读者问津的尴尬局面。巨大的 经济 利益和 社会 效益之间的反差,原因是什么?出路在哪里?都迫切希望得到理论上、特别是现代接受理论的回答。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要充分认识到,文学理论上的全方位突破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建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几声呐喊和尖刻的几篇批评就能奏效的。相反,当代中国文论走出困局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或必由之路,仍在于立足于如何解决当前中国文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达到理论、批评、文论史三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形成整体突破。

总之,我认为,中国当代文艺学走出困局的关键恐怕还在于我们所有文艺学学者共同下功夫,走自己的路,努力在文艺学学科三个部分互通、互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现实,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达到对文学基本理论的全方位创新和突破。

三、当代中国美学有无自己的传统?

随着20世纪80年代几部中国美学史类著作的问世,中国美学似乎已经横空出世了,若再要问有没有中国美学,就显得十分可笑。但在当代美学 研究 中,学者们并非都能如此看待。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美学的“断裂说”有之,“重建说”亦有之,意在否定当代中国有自己的美学,同时更是否认有自己的美学传统。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的看法与我在前面对当代文艺学的看法一致,即认为不仅中国有自己的美学,而且已经形成了与古代美学传统相对的现代美学传统。但这个新的美学传统与当代文论的传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这个异则表现在都具有对古今中外审美理论的兼收并蓄,也表现在对自身发展的不断反省上。这个不同却表现在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关心 政治 、关注现实相比,现当代美学理论却受审美超功利性特点和形而上特点的制约,相对地离现实较远,离技术和 应用 较远,更多地关注审美活动自身的研究。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曾被美术界称为“春天的来临”,春天的前面是10年文化浩劫的严冬,严冬过后的中国大地开始复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开新时期之先声,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思想解放大潮的掀起,人道主义大讨论的开展,特别是把过去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方向调整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后,新时期的美术理论迈出了铿锵有力的脚步并显示出活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挣脱极“左”束缚,建设新时期新美术是当时美术界的共同追求。对艺术本质的讨论,对抽象艺术的肯定,对形式美的论述、对现实主义的重新认识,乃至于对艺术的研究,都透露出冲破禁锢解放思想的气息。从“”阴影中走出的美术理论家们,出于对极“左”思潮的痛恨,觉醒后重新思考艺术的功能、理论的价值等问题,美术理论自身已不甘于创作的附庸,开始寻找独立的品格。

一方面,观念更新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响亮名词,封闭多年的美术界一旦打开大门,一批青年美术理论家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五光十色的域外美术和各种“主义”。漠视或反叛传统,积极引进西方现代艺术观念是当时一种明显的倾向。在这种倾向引导下,短短几年内,西方现代后现代的各种艺术在中国全面演练,风靡一时,85美术新潮可见一斑。让人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暴露出学术立场的西方中心主义之弊。

90年代中国最大的变化是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是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社会转为市场经济使社会结构多层次化和多样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市场理念,消费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得到重视。90年代初,中共中央鉴于80年代的经验和教训,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针对文艺界的状况,在“双百”,“二为”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方针。从总体上看,弘扬主旋律的美术理论声音比80年代有所加强,对表现重大题材,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美术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弘扬民族美术传统的呼声开始高涨。同时提倡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理论主张也有其传播的空间和市场。争论仍然有,如对新时期美术创作的不同评价,对中国精英艺术认识上的分歧,对新文人画的褒与贬,对中国画笔墨价值的论争等。但比较而言,论争已不太激烈,市场经济社会的多层次化和多样化,使各种理论主张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正面交锋较80年代已少得多。市场经济社会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重性给艺术理论探讨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90年代的画家是各画各的画,理论家是各说各的话,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势力范围。理论家们发现,条条道路都能通罗马,因而不在独木桥上短兵相接了。艺术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立场和视点不同,结论当然也不同。亦有人主张“走出国家意识形态”,但这实际上是80年代引领现代艺术者到了90年代被边缘化后所产生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90年代的美术理论逐步走向学科化,学理化。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论文也愈来愈规范,史学研究成果突出,基础理论研究也走向深入。然与创作紧密相关的美术批评总体上却是数量增加而质量不高。因与市场相联系,艺术品鉴赏的文章和著作增多,又因市场的利益驱动,对当代画家赞扬的文章增多,而真正入木三分的评论不多。当然与浮躁的画坛相比,理论家相对还算冷静。90年代的一个基本事实是逐渐富起来的画家和仍然清贫的理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状况至今也没有根本的改变。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世界上的地位明显提高,影响增大。中共中央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调弘扬中国文化。政府逐步重视文化战略发展、文化安全等问题。美术理论界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中国美术与世界艺术走向和民族美术传统的当下意义。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民族美术特色,美术界展开了多次讨论。在讨论中逐步认识到,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并不等于文化的“全球一体化”,越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越应该坚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应该从文化战略高度重视美术的精神价值取向,加强建设有民族特色美术的自觉性,加强研究和遵循艺术规律的自觉性,克服文化追求的盲目性。新世纪以来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反传统论者几乎不见了,普遍重视传统与当下的关系,认识到深入研究民族美术传统对今天的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新世纪以来美术理论研究最突出的表征。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  理论话语  学科逻辑  文化现象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 (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 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 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 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 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 ……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 ,董学文编著《毛泽东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 )……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 (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八大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

    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文艺美学在文化转型中产生,无论从学术的严格性上有着怎样的概念含混,但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却恰好最有利于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转型,与政治意识形态关联最密切的文艺理论,要摆脱与自己的学术本性无本质关联的政治性,回归自已的学科本性,文艺美学的提出,确实名正言顺,文学的本性就是它的审美特征让文学理论从政治学回到美学正是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学科转型的主要轨迹,2001年教育部成立了两个文艺学重点基地,作为全国文艺学学科的带头单位,一是北京师范人学,一是山东人学,前者的文艺学理论,认为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后者名称就是文艺美学从1980至两个基地的建立,可以说,文学理论的学科转型在根本观念上己经完成。正因为在基本层面上的观念转型业己完成,在新基础上的学理建构才显得重要起来文艺美学不但作为一个学科在现代学术体系的学科建设中暴:露出了自己在学理上和概念上的矛盾性,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转型的潮去潮来中也越来越早现出自已在学理上和文化上悖论性先讲后一方而文艺美学的出现和成潮在于它突出了文学理论的本质,从文艺美学出发,使文学理论走上了自已的正路,山于文学在中国文化里从先秦以来和从现代性以来都是最重要和最中心的学问之一,文学的回归正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文艺美学也因这一功劳而声名人振但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转型的人背景中日新月异,电子传媒,文化工业,人众文化成了社会文化舞台上新的文化明星文学理论告别政治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已的政治高位,电子时代又使文学使去了印刷时代所具有的美学高位文艺美学使文学理论回归本位在文化转型的初期具有文化的先锋作用,但当文化转型在电子传媒和人众文化的进一步飞跃中,文学理论回归到文艺美学反而失去了自已的文化先锋功能文艺美学所突出的审美特性虽然是文艺的本质性的东西,但不是文学理论的全部审美突出了文学的本位,但文学又不是只有一个本位,文学是与整个社会/文化/历史相关联的,因此,文学不是只能从审美方而进行研究,还可以从其它相关方而,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等,进行研究但文艺美学这个名称不利于这种跨越本位的多学科研究,而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性又使其想继续扮演文化先锋,于是文艺美学的宣传者纷纷要把文艺美学变成具有文化先锋性的学科。胡经之(1989) ,钱中文(200 1)、曾繁仁(2001) ,谭好哲(2001)等,都要求文艺美学而对实践,面向文化的多向性,实现交叉性和综合性。这样的言说,从文艺美学在学术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和学理逻辑来说,很是勉强,但从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功能来说,又一以贯之,非常逻辑.而且体现了文艺美学言说者对时代的洞察和对现实的敏锐,也符合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文学理论就f有的人文关怀。文艺美学从其产生起,就有二重功能,一是学科转型,一是文化先锋,因此,它既是一种学科建设,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前者必须要逻辑严格方能最后完成,后者往往因为含混而获,得现实的成功。从逻辑上说,文艺(文学)美学是文学理论的本位,文学社会学、文学批评、又学心理学、大众文学、文学政治学……才是文学理论与其它领域的关联。一定要求文艺美学与其它领域关联,那么,它是坚决不与其它领域关联而升腾到审美的纯度,而以一种更高的境界与之关联,而不是直接的、感性的、具体地与之关联。一旦文艺美学要直接地具体地与其它领域关联,它都会变成不是文艺美学,不管它用不用文艺美学这一商标。再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看学科动向,中国文艺学有三个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两个同时拥有重点基地的重点学科点,一方面标举“美学(审美)”商标,受学科逻辑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文化逻辑的推动,编织着新说。而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则在文化先锋这一逻辑的推动下决定告别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研究,其学术带头人金元浦说:“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与文学研究则发生了‘文化的转向’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发生的由中心到边缘的‘三级抛离’——走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规律的总体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与文艺研究正在迅速地走向社会、走向历史、走向文化。”[1]也就是,走向读图时代,走向人众文化,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20世纪80年代‘回到文学自身’的趋势相反,文学的文化研究是‘走出文学自身’探索。”[2]从文化先锋的逻辑看,就可以理解今天的“文化研究”与过去的“文艺美学”一脉相承,也可以文艺美学论者要超越自己的概念内涵去而向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动机。

    一方面,文艺美学是一个学科,应该在现代学术体系中有自己的学科逻辑,另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现实,而向文化。文艺美学如何从这两个一直相互纠缠的方而摆脱出来,既完成学科的建设,又找到自己作用现实和面向文化的恰当方式,困难尚多,道路还长。但是只有当这两方而都得到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定位,有关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才会清晰起来。

[1]金元浦:《文艺学》,载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 页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理论话语学科逻辑文化现象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董学文编著《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董学文编著《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

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当今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拓展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相应,人们的审美活动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党的报告有十三个地方提到“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成为报告的开篇语,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的使命和初心,以继续为美好生活奋斗作为报告的结尾等等,这些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那么,何为“美好生活”?什么样的“美好生活”才是具体、真实和富有时代价值和文明进步意义的?如何将“美本身”还给“生活本身”?笔者认为,生活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形态的应运而生及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表明了中国美学正不断走向成熟,而且表明了中国人民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致力于积极奋斗,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的决心。

一、生活美学的文化渊源及其学理分析

如果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新世纪探索文艺学学科走向的大背景下突显出来的话题,那么,生活美学则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的进一步探索和拓展。2010年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是“传统与当代:当代生活美学复兴”,这可以视为“生活美学”研究在中国兴起的标志。

综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活美学的探讨,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生活美学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分析上,但是学者们对于什么是生活美学以及生活美学的走向、美学转向生活之后的发展前景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尚没有细致和明确的阐述,由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活美学”或美学“生活论”话题本身的泛化与模糊化。

由于深受韦尔施重构美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学界一般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表层的审美化”,也就是大众身体与日常物质性生活的表面的美化;二是“深层的审美化”,即认识论的审美化,它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文化的变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大众的精神意志。因此,对于更加深层次生活美学的研究,我们需要追根溯源,从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哲学美学两方面追溯其文化渊源。

就国内而言,最早正式使用“生活美学”这一说法的是刘悦笛。这一话题起初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并没有形成如“日常生活审美化”那样热烈、普遍的学术讨论。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上,“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一个专题受到与会专家的普遍关注。另外,“生活美学”的专题讨论也在国内一些杂志陆续展开,“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范式的生活论转向”就是《文艺争鸣》2010年第三期推出的一个专栏,该刊随后又相继推出四期与此相关的讨论专题。不少知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美学这一话题展开研究。

中国学者在对生活美学进行论述之前,都试图回归传统,为生活美学寻找本土资源,同时也注意放眼国外,为美学走向生活寻求更加贴切的理论资源。首先,就本土理论资源而言,刘悦笛关于中国美学的“三原色”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他曾经撰文指出,中国古典美学可以视为生活美学的原色与底色。中国美学的“儒家生活美学”“道家生活美学”“禅宗生活美学”是构成生活美学的“三原色”。追溯历史,孔子和老子的美学思想中,就已经有走向生活美学的趋势了。也就是说,中国美学从源头上就体现着“生活化”的取向,并以此为基调形成了历史上生活美学的三次高潮。这一点是中国古典美学最具特色的地方,同时也是新时代重新阐释古典美学最具突破性的新途径[1]。张晶就当代美学面对生活与古典“感兴”做出探讨,他认为,真正为艺术提供源源灵感的是“感兴”,这种“感兴”的外在触媒客体便是日常生活,也正是日常生活将艺术与世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艺术之树常青[2]。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从个案研究入手深入探究生活美学的古典文化资源,譬如,常康以李贽的“自然人性论”为代表的泰州学派为例,认为要想开启泰州学派的“生活美学”思想,必须将“自然人性论”的“人本主义”回归到“生活美学”这个维度上来[3]。朱立元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表明自己赞同生活美学的心声,他在《关注常青的的生活之树》一文中重新对马克思的“现实生活”概念进行阐释,进而再次证明美学直指回归现实生活的本旨,并表示美学远离纯理论的逻辑和圈子,向现实的日常生活敞开大门,回归生活的本真,这就是“实践存在论”的本质。

不难发现,以上这些研究都是对生活美学思想中中国古典资源的探寻。但是我们更应当看到,当今时代随着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改变,生活美学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电子文化、大众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广告设计、市场营销、景观旅游、历史文物、传统遗俗、环境艺术、人体彩绘、游戏文化、陶吧、唐装、蹦迪、现代化的街心公园、休闲旅游中心等的大量存在都说明了生活美学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极为兴盛的。因此,有学者明确表示,在现时代重提生活美学,“不是要颠覆掉经典美学的所有努力,而是要使美学返回到原来的广阔视野”;就是要打破“自律艺术对美学独自占有和一统天下,把艺术与生活的情感经验同时纳入美学的世界;我们再度确认生活美学,不是为了建构某种美学的理论,而是在亲近和尊重生活,承认生活的审美品质”。在此基础上,陈雪虎在《生活美学:三种传统及其当代汇通》中分别辨析了中国三种美学传统,第一种是基于前宗法社会残留于当代的,作为人们追忆与利用传统生活?c文化的美学;第二种是基于百年现代中国民众革命斗争的革命生活美学;第三种才是基于当代世界整体语境而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生活美学。这三种生活美都试图靠近现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因此也就共存于当今时代[4]。

也就是说,生活美学的研究需要回归传统,也需要放眼国外。从生活美学的国外思想资源来看,从海德格尔的“存在真理”的艺术、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的艺术到实用主义代表者杜威的“完整经验”的艺术,大都表明了从哲学理论回归人类生活本身的趋向。当然,西方哲学和美学研究者主要从主客二分的视角回归现实生活的本质直观,从感性与理性二分的视角回到现实生活的本真呈现,简言之,就是从西方传统美学的视角回到哲学和美学的“生活论”上来。

当下的生活论转向已经获得了多元化的发展,这更加丰富了生活美学作为美学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理论基础。

首先,从文化研究的角度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例如,陆扬借助雷蒙?威廉斯对“文化”的三种定义,进一步论证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是普通平常的。他指出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即将文化现象作为文学文本进行细致分析,文化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内部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方式供给文化研究以意义。换言之,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日常生活正是文化研究的生活论转向的现实根基;而且高科技引导下的网络世界和“赛博空间”等的存在,也一步步瓦解了传统的形而上的美学观念,让美学研究的重点和中心逐渐转向个体和大众,不再只局限于与世无争的“象牙塔”之中。毋庸置疑,当前的消费文化及其表征更多地体现了生活美学的现实,特别是人们对于自己身体、外表的美的追求,在各种传媒力量的引导下,人们追求身体的美化、自我的解放以及艺术化的生活,同时也会面临着如身体的自我解放与身体技术压制、自我的认同与自我的迷失等等悖论,并相应出现一些两难的社会问题。

其次,从生态论的视角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从而让人走向“诗意的栖居”。对此,曾繁仁先生认为,城市美学在“美学走向生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美学的关键在于“有机生成论”――天人相和,顺应自然;阴阳相生,灌注生气;吐故纳新,有机循环;个性突出,鲜活灵动;人文生态,社会和谐。这五个方面的原则回归到美学中就是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与和谐性,只有按照这样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诗意的栖居”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5]。生态美学理论的基础原则是“生态整体主义”,这就意味着实现生态论的转向必须破除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而健全的文化生态应该由有机文化的文化因素生成文化网络,这种网络是生态视域内部固有的链条,缺一不可,否则便会导致对文化生态的破坏。

其三,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中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当前,“新的中国性”艺术正在指向生活美学,当代中国艺术理论理应在生活美学中重新被重视起来,艺术离不开美学,美学离不开艺术。生活美学不能脱离艺术研究,艺术更需要承担起新的使命,即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换言之,当前的艺术没有必要继续保留其高高在上的位置,艺术与生活应该保持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学者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艺术如何让生活更加美好。总体来说,很多学者们都认真思考了什么才是真正应该关切的美学问题。

当然,不少学者也意识到,生活美学也存在着很多挑战,首先就是“学”与“术”之间的张力,也就是审美实践要求与美学学术要求之间的张力。我们说生活美学意在将美学回归日常生活,重新发现生活中的审美价值。那么如何实现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呢?张未民在《回家的路,生活的心――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一文中提出,新世纪的美学建构需要“生活的心”,这种“生活的心”是整体之心、包容之心、实用理性之心,是保持了一定的“度”的中道之心。由此,生活美学是建立在深厚的本土传统之上的,当然也需要借助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拥有“生活的心”并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寻找回家的路。

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新路标”之一。对于生活美学的探讨,中国学者们大致从生活美学的中西美学资源、文化理论、生态理论及艺术研究的视角这几方面展开,当然也有其他微领域的研究,多方面的阐释更有利于呈现“文化间性”的多维视野。换句话说,在生活美学这一话题的讨论过程中,诸多学者的不同研究视角和思考立足点很大程度上打开了生活美学的研究大门。在对生活美学不断的探讨中逐渐实现研究视角的具体化,向更多具体的领域汲取理论营养,最后再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回馈其中,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正如生活美学的倡导者刘悦笛在2016年首届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论坛所强调的,当我们的时代,生活越来越美化,我们要的,并非生活的“美学”,而是审美的“生活”。真正将美学研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确切地说是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才可能发生根本上的创造性,进而建立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生活美学理论。诚然,也只有这种本土语境下发展起来的生活美学才能更好地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毕竟美是使人幸福的东西,研究美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们“审美的生活”。文学和艺术回归到生活世界本身,应该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一座桥梁。当前中国文化要走出现实困境,就必须实现生活与理论的结合。当代生活美学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化的美学形态,它所涉及的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对当代人们生活的影响必然是“润物细无声”的。

二、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

仅仅在艺术领域中的审美,早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各种体验已成为人们审美的重要资源,生活美学强调的就是不要把“审美”看作是超然于人们生活之外、高高在上的神圣领域,而是要将“审美”真正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时代造就审美的大众,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探寻生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1.生活美学倡导环境审美模式。 在古典美学中曾经有一些描述环境审美欣赏和环境审美体验的论述,但环境审美模式这个概念却是后来才出现的,它是由当代西方倡导生活美学的学者提出并频繁使用的一个词。他们认为,对于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过程美的描述,是一种环境审美模式。虽然客观世界的形式美,是主体产生美感的原因,然而,人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功能规律的认识的过程,也是人们美感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些美感的生成都通过人类的知觉经验和认知结构发生作用。人们审美维度的变化、人们审美方式的变革和审美体验范围的扩充,均体现在“自然”――“艺术”――“环境”的演变过程中。首先,从产生背景上来看,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环境审美模式,是因?榛肪成竺滥J绞嵌宰匀换肪澈蜕缁峄肪成竺兰?赏知觉经验模式的性质特点、结构要素、生成机制及理论模型的描述。它既是对现代艺术审美模式在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审美中运用的反思重建,也是对当代艺术、自然、景观、环境、生活等领域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新模式的阐释与建构。环境审美模式的研究孕育于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它续接美学史中自然审美模式的相关讨论,针对当代景观感知、景观评估、自然审美、社会审美、环境规划与设计中的审美化倾向,试图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审美体验和欣赏经验的特点、方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描述、修正和重释。其次,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上看,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环境审美模式,是因为环境审美模式主要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描述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的知觉经验结构及其各要素的关系。因此,从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来看,环境审美模式是对审美体验和审美欣赏即审美鉴赏过程中的审美知觉经验结构或各要素关系的描述。同时,在环境审美模式中,随着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概念的扩展,与之相关的感官知觉、经验方式和涉及要素也得以拓展。环境鉴赏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艺术或艺术品,而是涵盖艺术、景观、自然、人类动态生活等广泛意义上的“人类环境”。审美鉴赏的感官也从人们的“视、听”扩展到眼、耳、鼻、舌、身等全面参与的身体联觉。而这些正是生活美学所强调的。从研究内容和结构要素上来说,环境审美模式不仅仅是对环境审美知觉经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及其性质、样态的独立分析,而且是试图对环境审美鉴赏过程中审美经验的结构及诸要素之间关系进行反思与重构。

应该指出的是,当代西方许多倡导生活美学的学者分别从科学认知主义、经验论、心理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对西方美学史中自然环境审美和社会环境审美的经验模式进行了梳理、概括和重构,从而开创性的提出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审美的“环境模式”“参与模式”“景观模式”“生态模式”等概念,这就不仅拓展了美学学科向自然、环境、景观和生活等领域的拓展,也为我们深刻理解生活美学提供了深刻的思路。

2.生活美学倡导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分工导致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区别,艺术不断地从宗教性和实用性的活动转化而来,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灵魂伴侣。艺术的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过程中的无功利性,艺术中的“崇高”“优美”“滑稽”“悲剧”等维系美学的基本概念的产生,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既造就了“美学”历史上的辉煌,同时也有一种潜在的危机,那就是?术变成了一个孤岛,成为少数人自言自语的场所。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艺术的异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到来,生活美学倡导要使美的元素渗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艺术气息。生活美学期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处可以看到曾经的“非艺术”事物成为了艺术,希望越来越多的“非艺术”景观成为艺术景观。实际上柏拉图早就从否定的角度来概括艺术,评价艺术作品是“影子的影子”。夏尔?巴图则从肯定的角度,提出艺术本身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世界之中,其基本思想就是艺术和生活具有不可分离性。正如现象学艺术理论家米?杜夫海纳所认为的那样,艺术佳作与素描、乐音与刺耳的杂音、舞蹈与载歌载舞的动作、美声唱法与撕心裂肺的叫喊、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与儿童涂写乱画、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人们将如何设置艺术的边界?将大众、市场、性感、休闲、世俗、审美、享乐等因素掺和在一起的人体彩绘、游戏文化、陶吧、唐装、蹦迪等现象,到底是艺术还是非艺术? 面对如此这般的困惑,生活美学认为传统意义的艺术与非艺术、雅和俗之间的界限早已趋于模糊 ,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已逐渐融合,这就要求对艺术概念的界定做适当的调整,从而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生活美学倡导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该是艺术家,正如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作品是一个开放、等待读者去阅读、填补“空白”的文本。接受美学把“作家――作品――读者”放在艺术审美的全过程进行讨论,认为如果失去了读者,所谓艺术作品仅仅是一张无人问津的“纸张”而已。接受美学实际上就是“读者学”,而每个时代参与对文本进行自由、积极的创造者即广大民众就是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美学认为当今社会“人人都是艺术家”。

3. 生活美学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 社会学、政治学在20世纪主张精英的、纯粹精神、“精英”阶层的“文化”理论,强调少数精英人物治理社会。这种理论延伸至文化领域,就是强调精英文化。“文化精英”被认为是具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高雅的文化事业并具有高雅品位的一类人。这类人传播和解释“经典”和“正统”,是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的创造主体。因此,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发展的根基应该是精英文化,精英文化发挥着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承担着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意识、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使命。而大众文化是在当代大工业迅速发展和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产品的商品化、形式的时尚化、传播的数字化、趣味的娱乐化、制作的规范化、审美的日常化为特点,吸引当代大规模的大众共同参与其中,人数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大众文化已迅速壮大成为与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以自己研究的是精英文化而自居,陶醉于曲高和寡之中,他们认为高雅精致的必然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所以强调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泾渭分明。但是生活美学认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者并不相悖。“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高贵、优美和崇高,有自己的精品,而“精英文化”也难免俗气、无聊和空洞之作。所以要消解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努力实现文化建设的“精英性”与“大众性”的统一,共同创造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精英文化是唯审美的,而大众文化是泛审美的,唯审美是一种审美占有和把持,高高在上,难以亲近;泛审美则是一种大众审美的自足、自在形态,它是个体的亲在,个体的在体经验,张扬人的审美感性。泛审美不是低俗,而是从个体出发的主动的审美亲近。大众文化时代建构了电影的新世俗神话,泛审美作为这一神话的美学载体,是文化的选择,更是美学的必然。”[6]这也正是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边界的原因所在。当然,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出现的“娱乐至死”“恶搞经典”等现象,已不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是对文化的亵渎和犯罪。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艺术的走向在何方?艺术是出现了转机还是出现了危机?艺术是否会被终结?综合上述分析,生活美学无论是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还是倡导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说到底就是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分离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学者认为艺术“终结”了,但也有些学者却认为这是艺术的真正开始,是艺术的新生。学者曹桂生主张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它是真善美统一,应该回到生活之中,回到审美[7];刘悦笛则倡导艺术回归生活,艺术回归身体,艺术回归自然,这样才能为艺术的新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8];王来阳认为,艺术要重生,就要回到心灵,回到审美[9]。杜威认为,只有人类在不断追求公平正义,在不断消除贫富差距的过程中,将人们在各类艺术场所,如展览馆、歌舞厅、影视院、博物馆、咖啡厅、音乐厅、少年宫、市民中心、会展中心、音乐茶座等地方培养起来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中加以运用,艺术才会走出象牙之塔,走出孤岛,走向大众。这种看似是“终结”的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新生,只不过是艺术重新回归自身而已。

杜威早就说过,许多对无产阶级艺术的讨论都偏离了要点。他指出,产生艺术的原材料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生活之中,艺术在现实生活的源泉中汲取营养,只有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产品才可以称为艺术。当然,杜威是否完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可以商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程度的不断提高,应该给艺术带来新的生存环境,也使艺术具有新生的可能性。这种艺术的新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0]

三、生活美学的现实意义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美学所倡导的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使审美对象从高雅的艺术世界如博物馆、音乐厅、书画室、电影院转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咖啡厅里也许人们第一次见到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在校园中也许人们第一次看到思想者面容,人们的审美经历和美感享受不再是仅仅来源于高雅场馆的艺术赏析,而更多的来自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是“眼、耳、鼻、舌、身”等全面参与的身体联觉。所以,可以这样认为,生活美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 生活美学的理论意义――美学的重构。 生活美学是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理论旨归,它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就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中。所以生活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不仅会对传统审美理论形成某种冲击,而且会对今后美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美学在审美功利性方面填补了美学理论的空白。生活美学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强调人们的审美与生活走向同一,这种观点对传统美学关于审美活动的功利性观点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在传统美学中,以康德为代表的众多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将人们的现实生活作为有待改造的对象,生活与审美毫无关系,被搁置于人们的审美活动的视野之外,将审美非功利性摒弃在理论研究之外。然而,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美的根源来自于现实生活,美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如果无视历史事实,主观上强行将生活与审美剥离,那么所谓的审美就会走向虚无主义。在现实中,不可能有为审美而审美的现象,而日常生活也不可能脱离了审美。所以,有一点必须明确,就是不论是人们的审美活动还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功利性。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更加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享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传统审美观念中的“阳春白雪”,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期盼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审美意义。所以审美与生活走向同一,就必然成为美学发展的趋势,这些都为生活美学的理论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可以说,生活美学使人们的审美与人们的生活在现实中获得共赢,从而使人们的审美活动和现实生活增添了不可言喻的情趣,既可持续发展而又色彩斑斓。进而言之,生活美学的出现正推动着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生活美学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学术”超越,使美学回归生活。传统美学在主客二元模式思维下,认为超越功利才是审美,超越生活才是艺术,超越内容才是形式,超越客体才是主体,超越理性才是感性,超越现实才是自由等等。在传统美学的这样一种所谓的“超越”思维模式中 , 人们在唯我唯美、绝对逍遥的精神乌托邦中进行审美,艺术似乎成了人类远离现实、逃避生活的伊甸园。一句话, 传统美学远离现实的审美和艺术,远离人们的生活。

应当说 ,传统美学在突出审美和艺术的独立性、自由性,高扬审美和艺术的主体性、表现性等方面是有建树的 ,但它的理论割断了审美、艺术与人类生活的本真性,在其指导下,艺术只会越来越迷恋贵族化、精英化、“纯粹”化 ,越来越摒弃平民社会和通俗风味了。正因为如此 ,扬弃传统美学 ,回归现实生活 ,便成为一种学术必然。生活美学一方面将现实日常生活重新设定为审美和艺术的始源根基、故土家乡;另一方面又将其所强调的审美的主体性、自由性等从少数精神“贵族”那里解放出来 , 还给了每一位生活者 ,还给了时刻创造着自身生活的大众 ,即如福柯所言 ,让每一个体的生活都成为一件艺术品[11]。也就是说 ,生活美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美学所迷恋的二元对立理论模式,强调非艺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互换位,非审美活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相互融合,非审美价值与审美价值之间的相互撞击。关注和追问这些问题,恰恰是美学理论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标志。

2.生活美学的社会意义――生活的和谐、美好与幸福。 和谐、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美好的人性目标。从古到今,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在期盼着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而生活美学在当今时代的社会意义,就是更加突出地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人们希望尽快实现审美自由王国的迫切愿望。

首先,生活美学有利于“和谐”社会意识的传达,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个人的向往,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最广泛的审美需求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在当今社会,人们不仅需要高级、精致的艺术美,也需要社会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艺术化。无论是生产过程、衣食住行,还是人际关系、生活环境,都在不断地提高审美的意义与地位。正如美国工业设计师W?D.蒂格所以预言的,“一个为人类生活重新设计的世界”正在到来。这种集“实用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于一炉的社会审美设计,将使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变得更和谐、更美好[12]。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政论文;概念喻;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美国国情咨文;隐喻翻译

一、政论文

政论文,即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它形式多样,范围广阔,一般都是以政治问题为中心的。西方政论文体的主要形式是公共演说,汉语政论文体由诸子百家的章、表、奏、启、议、对等形式发展到当代领导人讲话、报告、重要文章、宣言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隐喻及隐喻的翻译

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尤其是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隐喻被认为是人类思考和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政治作为人类经验的一个抽象而又复杂的领域,其概念化的过程离不开隐喻的使用。政治隐喻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通过提供一种方式,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形容各种关系、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并给复杂事物提供理解的认知框架”(Elena Semina,2008)。在政治家进行劝说时,他们往往将复杂的政治概念与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物联系起来,暗示性地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本文在总结和分析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中美政论文中的隐喻的同时,将二者进行对比,并简单分析导致异同的文化心理原因,希望对中国政论文英译时隐喻的翻译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隐喻分析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中国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是外界了解中国形势和政治主张的最权威的来源。《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特点是用词讲究分寸、庄重严谨、准确规范。

(一)“走路”的隐喻

1.中: 这将鼓励我们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英: These achievements encourage us to forge ahead and make further progress.

2.中: 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升级,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

英: And we also promote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carrying out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hereby raising the quality and returns of development, 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reating conditions for sustain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整篇报告中将发展经济视为在“走路”的隐喻非常多,笔者总结了一下全文有11处将中国经济方面的前进视为一个探索、求稳、发展、进步的“走路”的过程,每确定、颁布并执行一个新的经济政策就像往前走了一个新的一步,表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我们中国传统观念中的“脚踏实地”“稳抓稳打”“走好每一步”的观念。这一隐喻将“发展经济”这一抽象复杂的概念与“走路”联系起来,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发展经济需要一步步来,需要追求速度但也要注重安全,既要追求结果也要注重过程。

(二)“点和圈”的隐喻

3.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英:Let us closely around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

上述例子在日常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经典案例,其传递的意义是:中国是一个大家庭,而党和政府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其它各个民族、人民群众和军队都要团结在党的周围,紧紧团结在一起,听从党的指挥。这就像一个圈,圈内是一个点,这个点是圈内其它部分的核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党在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号召全民跟着党的脚步走。这暗示了忠诚于党的必要性以及安定团结的重要性,表明党和群众以及其它组织是领导与服从,点与圈的关系。

(三) 战争隐喻

4.中: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英:Reform has brought us the greatest benefits. China's reform has entered a critical stage and a deep water zone. We must rely fully on the people, break mental shackles and vested interests with great determination…

5.中: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英:We will continue to fight poverty and prevent poverty from being passed to future generations.

在改革、贫困和污染方面,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引用了战争的隐喻。改革一直是中国十分重视的一方面,尽管改革路上有重重阻碍和困难,我们还是要努力克服,努力战胜这些敌人。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比喻成打一场仗,表明了政府在改革方面决心。

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许多其他的隐喻,如:“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软着陆”等等。这些隐喻让庄严正式的工作报告有了一些色彩,不至于过于枯燥乏味。同时引用人们生活中一些熟悉的事物与原本复杂抽象的概念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四、美国国情咨文

美国的政治演讲是政治家们用来表达个人观点和说服群众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由于政治演讲的语言通常比较晦涩,普通群众难以理解,因此政治家们经常使用一些方法来使得演讲稿简单生动,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以下是《2014年国情咨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隐喻用法:

(一)“投资隐喻”:文章中多处出现投资的概念

6.英:… and we can still do more to invest in this country's future while bringing down our deficit in a balanced way.

中:但我们依然能够为投资国家未来做得更多,同时以平稳的方式减少我们的赤字。

7.英:And since the most important investment many families make is their home…

中:由于很多家庭进行的最重要的投资就是他们的家……

经统计, “invest”和“investment”在全文中出现的频率共有11次,可见奥巴马政府将许多政策的执行都看成是一项投资。投资政策是西方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西方投资政策主要是为了扩大有效需求,并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密切结合。投资对于美国发展的重要性就等同于改革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投资带来成功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鼓励美国民众积极支持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二)“战争”和“战线”的隐喻

8.英:This is an edge America cannot surrender.

中:这是美国不能放弃的战线。

9.英:… a Jewish state that knows America will always be at their side.

中:任何一个犹太国家的人民都知道,美国将会永远跟你们一条战线。

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美国政论文中不仅将解决一些问题看作是一场战争,还更加注重划清战线。战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不同的战场上,有不同的敌人和战友,认清盟友和敌人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盟友,在许多事情上便可以事半功倍。

(三)团队合作的隐喻

10.英:Tonight, I ask every business leader in America to join us and to do the same - because we are stronger when America fields a full team.

中:今晚,我邀请每一位美国的商业领袖加入这个团队,因为只有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11.英:we'll invest in new partnerships with states and commun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in a race to the top for our youngest children.

在政策执行时,领导层和群众的关系是一种团队合作关系。第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在执行商业政策时,是与商业阶层的团队合作关系。第二个例子中,在建设孩子的教育的事业时,与当地政府、社区也是要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双方合作,一直配合才能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可以说,这种是点与点或者圈与圈的关系。

(四)建筑隐喻

12.英:… and the project of our generation is to restore that promise.

中:而我们这一代的任务(工程)就是重建这一承诺。

13.英:massive shifts in technology and global competition had eliminated a lot of good, middle-class jobs, and weakene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that families depend on.

中:技术和全球竞争的巨大变化已经削减了中产阶级的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并削弱了中产家庭依赖的经济基础。

建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隐喻。Build一次在文中出现了15次,Foundation只出现了2次,在一些政策的实施上就如同在建造一个建筑,地基要打牢,建筑的每个部分都需要精雕细琢,具体到每个层次都要认真打造。

实际上,美国国情咨文中使用的隐喻还有很多,政治隐喻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 使一些复杂的政治概念和体系通过人们所熟悉的比喻及其映射而变得浅显易懂, 隐喻推论的使用能使政客的修辞和辩论更有渗透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像国情咨文这样拥有广泛收视率的电视直播,有十分大的影响力,必然需要让演讲更丰富多彩,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感染民众的情绪。

五、《2014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与《2014国情咨文》中的隐喻对比及文化背景原因分析

根据上文对这两个文本中最常用的隐喻的总结和举例可以看出,二者使用的隐喻概念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战争隐喻

在对一些政策的执行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上,二者都不约而同地引用了“战争”隐喻,将问题和阻碍比喻成战场上的敌人,将领导阶层比喻成战争中的领袖,并且暗示民众在对待这些问题时要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

但是,中美不同的是,美国在引用战争的同时,总不忘划清战线。正如上文所说的,在不同的战场上有不同的盟友和敌人。美国的单边政策,对武力和霸权的迷恋使美国涉足世界的几乎每个角落,无论是阿富汗、伊拉克、巴以、伊朗、朝鲜还是近年来新拉起的非洲战线、亚洲战线亦或是与欧洲外交和经济方面的战线,无一不体现美国政府“非友即敌”的原则。因此从国情咨文的“战线”隐喻中,我们就能看到美国的政策和文化上这种“拉战线”的影子。相反,中国“尚和”,善用怀柔政策,提倡构建多变关系,自然就不会出现战线这样的隐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文化心理不同,自然隐喻也会有所不同。

(二)点圈的隐喻和圈与圈的隐喻

在论及政策的执行领导人和群众的关系时,中国的领导阶层是一个核心,各个民族人民群众像一个圈一样团结在这个核心的周围,而美国国情咨文中透露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一种领导阶层与商界、教育界的团队关系。这个跟两国不同的体制有关,西方国家是联邦制国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在许多问题的决策上与共和党的分歧很大,投票结果可能就决定了一项政策最后的成功与否。但中国是,最终的政策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已经代表了人民的心声,因此就只需要在党的带领下贯彻执行。这样看来,点圈和圈圈的隐喻便得以解释了。

(三)“投资”和“走路”的隐喻

2014国情咨文将政策的确立和执行比喻成投资,但中国比喻成走路。实际上,隐喻使我们能以一种概念来表达另一种概念, 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事物, 甚至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我们已知的事物。但在选择、突显来源域的某些特征时, 肯定会隐藏着该概念与该隐喻所不一致的地方。因此, 可以这样说在我们所利用的隐喻中渗透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认知。就“投资”一词而言,投资的确可以带来美好的愿景和希望,但是也会存在风险和挑战,奥巴马引用投资一词,突出他想要表达的特点,但也隐藏了其它特点。而“走路”则显得更朴实一些。

六、对政论文中隐喻翻译的反思

翻译界对隐喻的更多关注始于20 世纪60- 70 年代, 其关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隐喻的可译性问题, 二是如何翻译的问题。关于隐喻如何翻译,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New mark ( 彼得・纽马克) 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并且提出了七种隐喻翻译方法,总结为隐喻翻译为相同的隐喻, 隐喻不能译成隐喻时则转换为意义。

根据以上理论,在政论文的隐喻翻译时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对应的中文政论文隐喻译为美国国情咨文中的隐喻,而若不能翻译时就转隐喻为意义。

(一)对于隐喻能译时

如上文的“战争”,由于两种文化对于战争的理解基本没有出入,那么中文的隐喻含义则可以原封不动地译为“battle”“fight”“war”等词。官方的《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文也是这样处理的。

(二)对于两种文化的隐喻有差异时

如“走路”和“点圈关系”的隐喻。例2)中铺桥搭路的隐喻转化为了“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reating conditions”,爬坡过坎、换挡的隐喻都略去了,代以解释性的“the pace of economic growth”。而点圈关系因为跟美国的文化情况不符合,则也是解释性地转“喻”为“义”。

总而言之,“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 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 要么传递其意义, 要么重塑其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 林林总总, 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密不可分”。(Newmark,2001:89-91)政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外宣,因此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尽量要向目的语靠拢,以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最大理解。在中国政论文英译时,对于原文中出现的隐喻意象,我们应当先求证这种隐喻意象是否存在与英语文化背景中,如果有,可以以英语中对应的隐喻进行翻译,如果没有,则试图以符合英语习惯的形式将其解释性地表达出来。

七、结语

本文以最新中美政论文的代表《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2014美国国情咨文》为例,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隐喻概念为理论框架,详细地分析了中美政论文中最常见的隐喻,比较了二者在一些政策或问题方面隐喻概念的异同,并试图以中美文化心理和国家发展概况来解释这些异同。最后运用这些异同,结合实际例子,简要地为中国政论文隐喻的英译提出一些翻译方法与策略。期望本文能为政论文的隐喻研究以及隐喻的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 15-16, 34, 157.

[2]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89-91.

[3]彬康. 布什的战线究竟有多长 [J]. 时事快评,2005:23.

[4]刘庚. 隐喻政治与政治隐喻――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推文为例 [J]. 怀化学院院报 2013 (12): 45-46.

[5]梁永康. 转“喻”为“义”: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隐喻的翻译方法――以《政府工作报告》中政治隐喻的翻译为例 [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0 (5): 134-136.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字:中国音乐;发展;趋势

一、前言

中国音乐的历史有两千余年,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发展,中国音乐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特征,无论从音乐内容上还是从音乐形式上都各具特点。中国音乐内容广泛,不仅指从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的理论进行创作和改编的音乐形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一种,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特有的方法、采用本民族独有形式进行创造的、具有浓厚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它不仅包括那些在历史上产生的流传至今的古代音乐作品,还包括当代音乐作品。中国现代音乐包括现代流行音乐等等。

二、注重音乐创作,表现音乐文化的趋势

音乐能陶冶情操,美化人类的心灵,音乐文化是音乐的精髓。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包含了中国两千年来的众多审美风格,是诸多音乐表现手法,音乐形式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经过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世代相传,它需要也必须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和追求。当今时代,弘扬中国音乐文化,不仅需要不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善于从传统音乐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养料,琢磨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扩展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进而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要以创作为核心。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通过模仿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还是自己从民间受到启发得到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创作的素材要与时俱进,要是当下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世界其他民族人民所乐于接受的。创作出的作品要是世界音乐界愿意承认的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高水准的作品。只有拥有足以征服其他民族的、被其他民族所真正喜爱的作品,才能表现出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

三、保护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也存在于学术界,如果我们不花大力气保护和发扬继承民族民间音乐,那么未来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将面临惨重的损失。“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审美效果不仅是单调平面的,更是生动立体的;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一件艺术作品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效果,才能说是有了灵魂,才会是生命的不朽之作。对于艺术家来说,如果缺乏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感悟和提炼升华,那么他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就将失去灵魂,失去价值。所以说保护和发扬继承民族民间音乐将会有助于艺术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从这个角度说,它将会是现阶段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

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趋势

当今时代,全球化进程加剧,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包括经济上的,政治上的,当然同时也包括文化上的,所以,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音乐走出国门是相对容易的,而且在这方面目前做的也不错,比如,中国歌剧舞剧院赴北美出演中国版《图兰朵》等。但是走向世界就要困难许多,因为走向世界就意味着必须赢得外界的某种承认。这种承认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上的承认,更多的、更重要的应该是文化价值上的认可;不仅仅是荣誉上的承认,更应该是艺术意义上的认可。中国的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包括个体或群体的音乐交流活动,官方和民间共同合作走向世界的交流活动等等。总之,当今世界发生着巨变,中国音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也是中国音乐得以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国音乐人需要不懈地努力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进程。

总结

中国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音乐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元素,在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优势的同时,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展现中国音乐新时期的独有魅力。本文就结合中国音乐的特点,论述了中国音乐现阶段的发展趋势,相信中国音乐在不断地更新学习过程中,会越来越有内涵。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评介[J].《音乐研究》;2000年02期.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凯洛夫《教育学》的沉浮杨大伟 (3)

课程与教学

多元评价体系中制定评价标准的思考谢利民 褚慧玲 (22)

控制性教学文化及其转向程良宏 杨淑芹 (17)

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吴先强 韦斯林 (28)

教育理论

康德自由思想之自由与意志及其教育启示孙勇强 刘文霞 (37)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再认识——兼论文化传译中的意义变迁孙元涛 (32)

国际与比较教育

美国教育券的公平诉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邱小健 (52)

近期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兼析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之缘由赵中建 (48)

21世纪国家教育战略规划与重大政策的比较研究周满生 诸艾晶 (40)

教师教育

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与策略分析蒋晓虹 (70)

论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来源金忠明 李慧洁 (67)

三种不同反思水平的教师知识与话语民主空间艾诗根 (62)

教师教学个性的现实困境及出路——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黎平辉 (56)

公民与道德教育

论德育的发展流派:理性与关怀冉亚辉 (77)

道德教育: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叶飞 楚燕 (73)

科学教育

有意义科学探究学习中的Vee图潘瑶珍 (87)

科学教学中的建模活动:若干概念与研究主题何美 裴新宁 (82)

会议综述

聚焦课堂 有效互动——记“第三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李欣 侯元丽 林远辉 陈慧慧 闫露 徐昌和 (92)

标准的标准:美国评议课程标准的九个准则——美国教师联合会《制定优异的标准》评介与启示荣维东 (27)

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实行状况及发展策略初玉霞 张景焕 苏培然 (33)

论儿童哲学课程在中国的普及张建鲲 庞学光 (18)

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的缺失与回归——兼论杜威《儿童与课程》的启示王艳玲 (22)

教育理论

教育和教育理论的自身逻辑的寻求:本纳实践学的教育建构彭正梅 (37)

公民与道德教育

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施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葛春 李会松 (47)

价值多元时代的学校德育改革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金业文 刘济良 (51)

学科教育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蔡铁权 (55)

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郑玮 郑毓信 (60)

论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之修订——兼论美国社会科发展趋势李稚勇 任京民 (66)

试论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应永祥 (75)

教师教育

为现实创造可能——论教师职业幸福郭军 任京民 (78)

分析、阐释和社会性理解——基于不同研究范式的教师知识研究张晓营 (82)

走进中小学

校本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与基本经验张平 (88)

从“一头雾水”到“恍然大悟”——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共同体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文静敏 (91)

在共同体活动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人文学科教师实践共同体活动的案例及反思何君 (94)

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池野正晴[日] 钟启泉(译) (3)

复杂理论与教育BrentDavis[加] 康长运(译) 张华(校) (8)

专家访谈

学习究竟是什么——焦尔当·安德烈教授访谈录裴新宁 (13)

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教育重建论张华 (21)

试论课程变革的思维方式刘宇 (28)

名师研究

我的语文教育观洪宗礼 (33)

洪宗礼现象的社会意义宋子江 (45)

课程与教学

教学伦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王凯 (50)

我国课堂优质化研究的历程与愿景纪德奎 (54)

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孟琦 (58)

国际与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方法论:中国学者倡导的观点生兆欣 (62)

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理念、标准及实施效果蔡宝来 车伟艳 (67)

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的新理念——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TEAC)述评王静 洪明 (72)

新世纪美国SAT改革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黄书成 张茂聪 (77)

走进中小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我见王丽霞 刘健儿 (81)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关于研究型课程的几点看法与思考叶峰 (85)

我为老师的办公室出谋划策——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及反思朱弘 (88)

用化学的魅力去拓展学生的思维——“氧气的制法”教学案例谢丽 (91)

品味成长——我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任友军 (93)

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陈晓红 (95)

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实践——美国李德曼教授访谈录王晶莹 (3)

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钟启泉 (7)

试论当代教学伦理研究路向的转换刘万海 李倩 (14)

名师研究

行成于思:“洪宗礼现象”的教育学阐释王荣生 于龙 (24)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洪宗礼现象”对教师成长的启示黄厚江 (30)

站在学术前沿和道德高地上——洪宗礼现象的社会意义之一韩雪屏 (19)

课程与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研究张华 仲建维 (35)

多媒体学习与多媒体设计:认知观点王小明 (42)

日本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儿童教育——沼田裕之的儿童教育研究王一凡 彭正军 (47)

教师教育

略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兼谈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倪文锦 (51)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的从“无儿童”到“儿童为本”王丽华 (55)

学科教育

澳门公立中葡学校社会科课程的现况分析黄逸恒 单文经 (60)

科学哲学观点的变化对科学教育的影响蔡铁权 (66)

走向“文感”:后“语感”时代语文教学的出路蔡伟 (72)

走进中小学

在传统的学校教研基础上发展校本教研胡惠闵 (78)

语文阅读理解的“错误”问题——基于小学语文试卷分析的研究江静 (82)

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问题研究杨文君 (85)

英语课堂中的小学生激励研究袁莉娅 (88)

让孩子在绘画中流露真情——小学美术“走向表达”的教学尝试华敏 (91)

国外关于群体认知过程的研究——合作学习研究的新思路刘电芝 王秀丽 (41)

学生的学习投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何旭明 陈向明 (46)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潘先生不仅始终立足本土,以开放的姿态、谦虚的态度,主动借鉴地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切先进成果,他还身体力行,大力推广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潘先生认为,国际化的题中之意还在于中国研究者参与世界高等教育事务的话语权。通过平等对话、沟通理解,不仅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成就、问题,而且探讨世界高等教育的规律与趋势。可见,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潘先生先后到过日本、菲律宾、泰国、英国、新加坡、尼泊尔、科威特、美国、俄罗斯、荷兰、挪威、立陶宛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果积极向境外推广,促进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他特别注重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并与人合作编了一些英文高等教育著作,如《Legislation:TheGuaranteeofDevelopmentofPrivateHigherEdu-cation》(《PrivateHigherEducationinAsiaandthePacific》,UNESCO,PROAPBamkok,1996)、《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StudyinChina》(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China,1997)、《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China:Past,PresentandProspect,Chance-TransformationinEducation》(Syd-ney:TheUniversityofSydneyPublishingHouse,2002)等。这些英文著作在沟通中外高等教育学术理解、推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助力作用。此外,潘先生还指出,高等教育研究应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课题研究,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交流和学术的普及。正是由于潘先生不断践行着其“走出去”的国际化理念,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潘先生及其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如加拿大的许美德、美国的白杰瑞、挪威的阿里•谢沃。其中,挪威学者阿里•谢沃先生的著作《潘懋元———一位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PanMaoyuan:AFoundingFatherofChineseHighEducationResearch)于2005年7月在挪威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正式出版,该书集中介绍了潘懋元先生创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历程并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和研究趋势。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理念走向世界意义重大。2007年,国际权威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收录的、在美国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在第3期发表了潘懋元先生7篇学术论文。这7篇论文构成一个专辑,题为“潘懋元和中国高等教育”,涵盖了潘先生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和各个时期关于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学术思想。该专辑的内容主要有“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走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等。据悉,以专辑的形式在《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上出版个人系列论文还是史无前例的。潘先生系列论文的国际发表,表明了世界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对进一步扩大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研究的世界影响意义深远。

二、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特点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倡导者与践行者,潘先生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如何实现”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本土意识、广阔的国际视阈以及高度的责任担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一)强烈的本土意识,主动借鉴而非被动依附“如何引”是“引进来”的关键所在。在引进高等教育先进理论成果时,潘先生是“主动借鉴”地引进而非“被动依附”地引进。选择借鉴与选择依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借鉴是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以他国为镜,对照自己,吸取有益的经验;而依附是不顾本国具体国情,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照单全收、盲目套用现成模式。可见,借鉴的立足点是“本我”,而依附的立足点是“他者”。不少研究者不顾具体国情,迷失于“与国际化接轨”的口号,认为凡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就是正确的、科学的,自觉不自觉地依附于西方高等教育的研究理论,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原创性与创新性,结果出现“越‘国际化’‘现代化’也越‘边缘化’的情形”。潘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特色、国际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客观的认识与理性的评价,始终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秉承“有没有借鉴之处”与“可不可以借鉴”的原则,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有没有借鉴之处”解决的是国外研究成果先进与否的问题;而“可不可以借鉴”处理的是与具体国情适合与否的问题。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研究都受其文化传统、历史条件、价值取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在当时当地或许具有成功的解释效力,但应用于别国别时则可能出现理论误导实践的情况。因此,“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不可能是真正地“引进来”,只能是陷入“某国化”的被动依附与寄生局面。

(二)广阔的国际视阈,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从哪引”和“走向哪”反映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国际视阈的广度,同时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发展深度。潘先生不仅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成果,更关注发展中国家,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引进来”,同时也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走出去”。从整体上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无论在研究成果还是办学实践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优越感。美国著名学者菲利普•G•阿特巴赫就曾指出,美国高等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范例。换言之,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这种论断难免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视阈产生误导———盲目排斥对非美国或非发达国家的研究。但是,潘先生并不迷信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圣经”,其研究视野没有仅仅局限于发达国家,而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研究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他充分打开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不仅从发展中国家“引进”,主动学习借鉴,同时还“走向”发展中国家,将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推而广之、互通有无。可见,潘先生跳出了“发展中到发达”的单线学习借鉴,变为“发展中到发达”“发展中到发展中”的多线学习交流,由“单向引进”向“双向交流”发展。

(三)高度的责任担当,自信力与使命感兼具“走出去”的目的是让世界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并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能否走出”以及“走出去的程度”与高等教育研究者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力与使命感密切相关。信心缺失,难以“走出去”,即使勉强“走出去”,也难以“走远”。当“学科取向”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遭遇“领域取向”的西方高等教育研究时,部分研究者自觉本国高等教育理论成果“土气”,缺乏“走出去”的信心与勇气,不敢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同行一较高下,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进程。潘先生不仅怀揣着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坚定信心,同时还秉承着将其推而广之的使命意识,通过编著高等教育英文著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等形式,身体力行地积极“走出”,力图突破中外高等教育研究的语言文化隔阂,扩大交流途径,沟通学术理解,将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更大的贡献。种种践行,体现了潘先生“大社会”的责任观: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不应局限于国内,而应走出国门,实现国内外同行的互通与共享。

三、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启示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生活;审美

最近,教育部宣布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提升审美素养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和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要求。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通过生活化阅读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评价作品。高中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作用特别明显。下面我来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审美素养的几点策略。

一、理论知识准备

了解一些生活化阅读及与美学相关的基本理论。

(一)生活化理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理论”。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启示。它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并且热爱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陶行知全面学习了杜威老师的实用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亲身实践,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实践美学理论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强调实践论。他的实践美学理论把实践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劳动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我国当代的实践美学主要是指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构建起来的美学学说。王国维先生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二、选择生活化与审美元素兼具的阅读文本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推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同时又尊重学生个体生活的差异,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趣味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数据,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兼顾生活化与审美元素。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可与课内教材文本内容同步。比如在教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时,推荐学生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观赏经典影视剧《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曹雪芹借林黛玉的眼睛来展现贾府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学生从《红楼梦》中寻找更多展现出来的贾府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拓展补充,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物命运和环境间联系的思考。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还可与课内文本体裁样式同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第一个板块“向青春举杯”中选择了一系列现当代诗歌,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戴望舒的《雨巷》等,教师在教这一板块时,推荐中国现当代诗歌主要流派的代表作,例如朦胧诗派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现代派戴望舒的《寻梦者》,新月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学生通过大量诵读现当代诗歌,感受诗歌的审美趣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联系时事、新闻、综艺影视等生活中的热点,进行课外的拓展。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