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师论文范文

建筑师论文范文

建筑师论文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1篇

论建筑师的修养

当代中国的建筑市场仍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龙蛇混杂,众说纷纭。当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无法跟上飞速前进的时代时,当创作源泉仍依赖于翻译的国外建筑书籍时,当祖国的锦绣山河沦为外国建筑师们横行的乐园时,当主流社会唯外国建筑师是从时,当更多的年轻建筑师们艰难地自觅出路时,有理想、有抱负的建筑师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以期拯救中国建筑的前途,显得尤为必要与及时。

一、建筑师为什么要进行修养

要讨论建筑师的修养,必先弄清楚建筑师的使命、职责及语言。使命是建筑师对社会、团体或个人做出的承诺,既责任;职责既建筑师所承诺(合同既承诺)的专业服务或项目,既工作;语言就是建筑师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的产品,既设计。建筑师的修养便是透过这三个层面体现出来。

建筑师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使命,因此也有着不同的职责及语言。几乎自人类出现的那天起便有了建筑这个行业。从一开始的职责仅是为了遮风蔽雨,到后来随着人类的进化,建筑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与含义,建筑师便有了越来越多的职责及语言。旧式的建筑师仅是众多围绕着皇权、宗教、官吏、富贾、士绅、文人们服务的工匠之一。那么,新式的建筑师又该是什么模样呢?

时光进行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结构与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师所肩负的职责以及建筑师的地位均发生了变化。无论如何变化,建筑的本质从来,也许永远都没有变,那就是:它永远是一门服务行业,顾客永远都是上帝,建筑师永远都应怀着虔诚的心为顾客服务。不同的是建筑师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个性,天地更加广阔,任我驰骋。

随着中国的大门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们挟其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来到了中国,寻找市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建筑师的饭碗正在被别人夺去,意味着我们的主流社会日益依赖于别人的作品,意味着主流社会对自己的建筑师的失望与放弃;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必须看到自己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建筑师在自己国家的尴尬地位,细细想来主要原因并不是技术能力落后于别人许多,而正是由于中国建筑师自我修养的缺乏。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如何在新形势下给自己定位,是每一位职业建筑师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思考的,为自己的前途多想一想,否则将极有可能被时代抛向后头。

成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也许需要的条件并不高,有了一张毕业文凭算是有了进入建筑界的入场券,有不少人便因此阴差阳错,荒废了一生。要成为一名优秀建筑师除了需要一生不懈地努力和一生潜心地修养外,更需要一份追求真理的忘我精神。

建筑师的自我修养是永无止境的,是一生不断地追求与探索。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修养必须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条艰辛曲折的前进。

二、建筑师的修养与建筑实践

要做一名优秀建筑师,就必须进行各方面的修养。首先要有深厚的修养,要有寻找问题、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修养,要有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修养,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修养,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全局概念和解决局部问题的修养,要有与他人友善共处的修养,以及要有各类知识的修养等。

端正心态,放下包袱,活到老学到老。我在美国曾与共事的最年长的建筑师是84岁,让我钦佩的不是他的健康,而是他认真工作的态度、不倦的精神、虚心听取意见的胸襟和毫无保留的气度,所有与之工作过的人都受益匪浅、与之交谈如读一本书。有修养的建筑师绝不计较个人的名誉和地位,绝不以专家自居,绝不要求别人尊重他/她,正因为这样,人们反而自觉地尊重他/她。这正是我们的职业建筑师需要学习和体验的,也正是本文所提倡的修养。

如何优秀建筑师的修养,要学其本质,而不是肤浅的词汇与外表。修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外表的包装修饰,而是将内在的充实(自我修养的过程)与现实中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没有人是生而知之的,绝大多数人必须经过刻苦努力奋斗方能求得真理。

职业建筑师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牢记修养不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空洞的和脱离实际的,修养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修养是锲而不舍的努力,修养是苦尽甘来的感悟。

职业建筑师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必须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并提高自己,并将修养心得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认真、实际,工作中的教训,并根据这些来检验自己的修养是否正确。

上世纪初,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包豪斯学校以来,建筑不再是单一的一门学科为公众服务了,它汇集了建筑、绘画、雕塑、工艺、室内、家具、舞台、装帧、设计等形式,要求建筑师同时又是雕塑家和画家。包豪斯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一、追求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明确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非建筑本身;三、设计必须遵循与客观的。

建筑之最大魅力正在于它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晶。作为一个职业建筑师必须弄清楚艺术和技术之基本含义及。艺术与技术之不同在于:艺术需要一份灵感与悟性,求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而技术讲究的是准确与理性,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凑合。

职业建筑师必须学习建筑的设计。必须从思想与思维两方面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首先必须学习现代建筑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现代建筑的真正含义与内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思维。

职业建筑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始终将功能放在首位,体认到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基本观念,并以此观念贯彻到建筑实践中去。

职业建筑师必须认真地、虔诚地学习和研究自己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建筑及民族文化。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那是其民族的精神,没有了这一点,民族便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其建筑也失去了生存的根。一个不尊重自己文化的民族自然也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

职业建筑师必须孜孜不倦地从绘画、雕塑、工艺、室内、家具、舞台、装帧、工业设计等不同艺术形式中吸取不同的养分。建筑师应身体力行,放下架子,自己动手,唾弃“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迂腐思想。

职业建筑师必须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被外界所,不要陷入应酬的泥塘,更不要被酒色财气拖入无底的深渊。建筑师应自觉地净化自己的心灵,抛开个人的私心杂念,潜心修养,有空多阅读。

职业建筑师必须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建筑师不是纯粹的艺术家或文学家,建筑师必须首先是工程师,然后才是建筑师。建筑学是一门将学、宗教、心、哲学等主观意识通过空间、实体等手段,依据客观条件来满足使用功能的一门艺术,建筑师便是从事这门艺术的人。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2篇

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围绕教学核心内容,探索与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教学团队提出“模拟设计院”的教学模式,是对“教学空间”与教学模式的复合性整体教学研究的改革试验。以四年级的“城市设计及高层建筑”的核心教学内容展开分析,北京的城市高密度化与城市旧城的有机更新越来越快,从二环、三环、四环、五环不断蔓延出去的城市改造都应以城市设计的角度系统地科学的展开,尤其是结合城市的用地控制性规划及城市设计的形态设计为引导,我们这几年选择北京城市东、南、西、北不同的城市区位的项目用地来作为城市设计的课题,也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城市设计项目用地都是这几年北京正在建设和正在设计中的地块,我们邀请相关大型建筑设计院的朋友与校友,拿出这些地块的设计任务书,并邀请这些设计院的注册建筑师和开发商(甲方代表)一起来我们学院,给同学们布置讲解任务书的设计内容,参照一个甲级设计院的一个所的方式(我们的教室)来运行项目设计,让同学们以“设计师”的身份接受这些项目的委托设计,学生们参与项目设计的情境感增强,比平时上普通固定教学计划的设计课的参与感更真实和赋有挑战性,对他们是一个锤炼自己能力的训练实践,仿佛部队里实战演习一般。通过这种模拟在设计院里的快节奏、较大工作量的模拟实战学习实践,学生们更准确地了解设计院建筑师工作流程和情境,如何相互协调地团队作战,如何同甲方代表进行设计沟通,尽快地接触社会需求从而弥补自己所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不足。

2教学情景与教学模式的设置

我们引入了“模拟设计院”的现实教学课堂的教学探讨,在模拟设计院的教学环境里我们模拟了国内主流设计院工作的情景,让真实的校外设计机构在我们教学课堂里生动再现,我们几位主讲教师分别担任各个所(小组)的所长,给他们发放真实的设计任务书,学生对方案设计任务书有疑惑时,我们邀请甲方代表来课堂上陈述他们对地块用地投资开发的目标来为学生们答疑,并邀请设计院注册建筑师来讲解如何结合题目来准确、高效地设计。在设计的各个阶段,我们老师(所长)在给同学们评图的时候,都会邀请设计院的建筑师一起参与评图,他们尤其注重发散思维和建筑与规划规范的询问,让学生们感知到建筑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会让他们注重各阶段经济指标和面积造价的测算,注意建筑的投资与建筑设计及造型的关联性。在这样的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之下,我们不断告诫同学们对建筑本质的体悟,正如苏珊•戈瑞所说:“建筑就像生命一样,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过程’这两个字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运动和改变。”在后期学生深化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如城市设计总平面图设计和单体高层建筑各层平面图纸的设计中,除了前期有我们老师兼所长的技术评图外,我们引入设计院常用的施工图阶段同事之间的图纸校对模式,让同学们相互之间两人配对,相互校对对方的设计图纸,增强同学们学习与工作方法的主观能动性,并提出校对意见,经过我们老师确认后,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改正过来,才能算完成这一阶段知识的学习。通过图纸校对训练这些方法的运用,也促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设计绘图习惯,提高了学生们的绘图质量,而这些都是一位“卓越建筑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3不同地段的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题目的导入

北京各个城市地段不同的区位环境条件,任务要求及模拟城市设计及高层建筑设计,在设计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一些侧重的目标和安排。虽然,不同学期多个不同课题的导入增加了我们老师备课的工作量,但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工作。近几年来,我们教师为模拟设计院提供的设计课题有:A、首钢工业园区;B、丽泽桥中心商务区;C、国贸CBD街区;D、798街区立体农场;E、丰台区火车站区;F、高等学校校园及高层综合楼、宿舍楼等的规划与单体方案设计。外地的设计题目还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新CBD街区等。整个教学从城市的总体现状格局与环境分析出发,从宏观到微观、从大范围大尺度的城市设计入手,了解上位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在城市设计阶段侧重于街区尺度的形体环境、道路交通、绿化景观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布局与构想,广场与景观小品、雕塑等细部空间的导入,了解如何在城市设计,中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平衡,同时,分析出问题,以问题为主导来切入设计的主题。老师(兼所长)与设计院专家紧密指导,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积极讨论,围绕着在方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思考,从而促动教学计划科学地推进。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丽泽桥中心商务区、国贸CBD街区及798街区立体农场,两种类型地块的城市设计及高层综合楼的教学设计目标设定和教学过程与成果简要评价。丽泽桥中心商务区、国贸CBD街区课题选择的目的有:丽泽桥中心商务区、国贸CBD街区的城市设计,在北京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中都具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内容。在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以及其他省会级的一线城市都有类似的重点街区面临有机更新与快速发展的问题。北京丽泽桥中心商务区的城市更新,是围绕北京市政府平衡南、北城区的发展,尤其是为加大和带动南部城区丰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启动的。而国贸CBD街区的有机更新,更多地是提升朝阳区的商务中心区整体的形象和空间品质,与其周边的CBD街区一起共同打造朝阳区的商务中心区的综合实力。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完成该地段的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就需要对上述地块的城市发展背景以及现状的空间格局有细致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然后就是到用地环境里展开全面细致的调研,我们教师在发放任务书之后,也向同学们强调在方案设计阶段,一定要仔细的进行调研,利用采访、问卷调查等等方法,深入到街区及周边社区的居民中间去了解使用者的真实需求,发现问题,才能在自己的方案设计中有突破性的创意与设计内容。798街区立体农场的课题选择的目的有:鼓励和探索创新设计理念;针对特定的历史文化及工业遗产地段的文化传承与复兴更新问题;高密度城市地区未来的景观环境与农业生产加工场景的再现。鼓励将城市经济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与传统的第一产业有机地复合,进行功能设计安排,并落实在具体的空间布局上面。关于后期学生作业成果,我们做了如下总结:该课题设计涉及到建筑功能的多元性与模糊性思考,在开放思维和创意思维方面学生们都有很大进步。而关于不定性与开放性的空间功能的引入,学生们觉得难以与现有的实际知识相匹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同学们对未来生活需求与空间功能的可能性进行丰富地想象,如企业总部基地及示范基地在高层立体农场建筑中产生结合等。关于建筑形态设计连续操纵的可延展性,如高档生态商务酒店,机械设备结构的暴露与立面肌理的构成,见缝插针布局都可以全方位进行思考。高等学校校园及高层综合楼、宿舍楼方案设计课题选择的目的是让学生面对高等院校规划布局与建筑有机更新的实际状况,拓展学生们长期在校园生活的熟悉的空间体验与经验来与设计紧密结合,尤其是高层综合教学楼和宿舍楼的空间功能,积极鼓励学生们从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从而在设计中对原有功能进行添加、补漏等。同时,老师兼任所长与设计院专家紧密指导,在方案设计的过程 中及时纠正明显的错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最后,参加实际投标的方案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4教师和设计院工程师的分工合作

教师既作为所长,更是主导设计教学的总设计师和责任老师,需要协调组织好模拟设计院的建筑师、工程师以及甲方业主对设计过程的要求,对学生方案进行方案深化的讨论与点评以及最后成果的完成。设计院建筑师更多从实施的可能性及相关规范规定来讨论分析方案优缺点。在城市设计与高层综合楼方案设计的深化阶段,我们还邀请北京一些大型建筑设计研究院著名建筑师来举办讲座,丰富同学们获得相关专业知识的渠道,在训练中学习,通过学习来优化自己的方案设计,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循环。著名建筑师的切身体验和知识传授也提升了同学们对基地环境的正确理解,如何准确地进入设计的要点分析和把握,注重设计图纸的表达和后期表现能力综合提高。高层综合楼建筑设计训练,包括办公楼、商务酒店的设计对于高年级同学的建筑知识积累与技能培养非常重要,我们结合课程设计中学生们需要掌握的高层建筑设备设计布局的知识,在涉及到建筑设备布局的时间段,再邀请建筑设备专业的老师与设计院的工程师来给学生做讲座,由于课堂时间短,这些工程师的辅导讲课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主要面对高层建筑主要的给排水、暖通、空调与消防设备用房的总面积计算和布局安排的原则,实际操作性强。并带领学生在学校高层综合楼里参观设备用房,使大家有一个直观的经验感受,提高他们对高层建筑设备用房布局重要性的认识,并在自己设计作业中充分表达出来。我们老师(所长)从引导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角度,鼓励同学们在尊重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在建筑空间形态组合上努力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包括引入非线性和复杂形体的REVIET建模设计,让学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更好地为设计服务。设计院建筑师的规范意识和我们教师开放的启发性思维在学生的设计方案中相互交融,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从城市设计到单体高层建筑设计的综合挑战,使他们在高年级有这样的机会接触大规模、高密度的北京中心街区的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在中国日益发展的时期,如何拥抱现实,发掘历史,着眼未来进行培养学生,不但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真实的传承与创新。”在设计的后期即高层建筑深化设计与表现过程中,我们也鼓励同学们合作设计,使作业的表现更加丰富生动与深入,也意味方案“中标”的机会更大。

5学生在模拟设计院教学的教室中全方位努力学习

学生在这样较真实的模拟设计院的教室里能产生全新的学习心理与感受,对教学课题的真实性吸取与高强度、多方位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仿佛如现代电子游戏里的真人4S的游戏与战斗,真实地模拟实战,使他们在学校场景里的教学的主动性,也能体会到作业的强度、密度和质量都不断提高。他们在老师不断地点拨和批判性的正确建议下,会减少学习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误区,真实地“模拟设计院”情景化、专业化的教学模式,综合地为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的需求来服务。经过一个学期高强度、宽角度与综合性的设计教学,同学们能提前一年感受到他们未来毕业后,所要去的设计院里的真实工作节奏,而且,在学校里就直接会接触到他们在设计院里要工作3~4年后,才能碰到的需要参与或独立从事设计的项目,学生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压力,并将压力变为学习的动力,在自己最后提交的课程设计作业里能感受到自己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也会实现。

6结语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3篇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建本科专业,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目的就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而这一系列改革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课程建设最终加以落实。“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核心的专业课,该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紧贴工程实际,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给排水专业及相关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我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现状,提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照“卓越计划”的要求,目前我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课程大纲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日新月异,而老课程大纲内容相对滞后并且修订间隔过长。比如消防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设备及自动控制技术相关内容缺乏,对中水处理及雨水处理及利用等知识内容重视不够,因此,紧跟建筑给排水领域新技术浪潮,及时修订完善课程大纲内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授课方法上,存在就理论

而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主要以灌输为主的问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探究性、交互性、实践性、启发性和自主性。

2.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很强的专业课程

因此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但是目前我院给排水科学与技术工程专业教师虽有较高的学历和科研能力,但工程背景不足,实践能力偏弱,难以满足“卓越计划”的要求。

2.4实践教学不足,方法单一

由于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工期的特殊性,使得安排实习时往往不易找到合适的工地,且实习时间、实习经费有限,往往使得实习变成“走马观花”,很难在工地“稳住心神、站住脚跟,学得正经”。

3“卓越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及改革

针对以上情况,结合洛阳理工学院“卓越计划”实施,笔者提出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大纲、授课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3.1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基础和核心,这一认识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并不矛盾。课堂教学仍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渠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影响到后续实践等环节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理论教学改革研究、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迫在眉睫。

3.1.1建立课程大纲动态建设

体系当今世界知识不断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就要求在课程大纲建设上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紧跟专业发展方向,密切关注前沿知识动态,建立课程大纲定期修改制度,将成熟先进的理论知识及时吸收容纳到教学大纲上。以大纲为指引,以学时为保证,规范引导教师制定教学内容,保证新知识能及时上教案,上课堂。

3.1.2教学内容的调整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展开,对于大纲中的知识内容必须严格贯彻。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及教材质量的差异,很多教材缺少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限定的知识内容,而是要站在专业前沿,密切关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动态,及时按照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进一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把最新的政策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方法纳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追踪课程前沿,避免与工程实际脱节。

3.1.3正确理解把握不同教学

手段在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正确把握不同教学手段在教学效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信息和知识,除了课件之外,还有动画、照片、录像等,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立体生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切换迅速,许多课件内容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楚、理解透,教师可能就翻到下页了。还有公式、原理等的推导需要一步一步进行,而多媒体课件直接把推导的过程罗列在屏幕上,老师没有一步一步地进行推导,学生理解起来就不太容易,以至于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只需翻动鼠标,省去了老师用粉笔书写的麻烦,许多教师也懒得采用板书教学。所以,任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在教学效果中的不同作用,不能用多媒体完全取代板书教学,而是应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把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起来,使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2工程背景下课程设计及实习建设

课程设计和实习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将课本理论转化为工程应用的初步尝试。它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突出工程背景,课程设计题目来源一律采用设计院所工程设计图。因课程设计时间所限,指导教师可截取工程设计图的某个单元或者节点,略作修改后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并严格按照设计流程指导学生设计。在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掌握相关规范及标准图集,并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去。学生在设计中往往有很多创造性思维,指导教师要热情鼓励并积极引导,对于学生一些不合理的设计思想,指导教师一定要从理论原理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给学生讲清楚不合理的原因。比如在排水管道设计中,很多学生不注意预留清扫口位置,或者位置不合理,指导教师应该讲明清扫口的作用,清扫口应该预留的位置。为使课程设计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我们目前积极聘请设计院所工程师作学生校外指导教师,比如在课程设计期间抽出一天时间请设计院所工程师来校参加指导工作,由具有专业背景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的设计,效果会更好。为满足“卓越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实习阶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实习时间,认识实习由原来的一周增加到两周,生产实习由原来的两周改为四周,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时间保证。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目前土木系已和二十多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习场所。三是将学生引入生产施工的第一线,参与生产操作和维护,参与实际的施工过程,这种参与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顶岗工作,而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现的方法和技能。

4结语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筑教育 建筑设计

在国外,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至少为一非常特殊的学科,学生的来源也形形色色,不象国内,我们都是绝对的理科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它确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介于文理之中。但国外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会有这门学科,而中国建筑专业的分布就很怪。著名的北京大学现在有张永和先生主持的建筑研究室,但却没有建筑学的学生。因此从基本出发点来说,中国的建筑教育存在极大的误区。

有多少中国的“知识分子”能知道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的区别?恐怕少的可怜。我有时会费很大的劲去解释,这么多年来,至少解释了几十次了。对于建筑和土木的区别,以及怎样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的含义,那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也不是我现在力所能及的。

从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说,一幢建筑上集中了很多的技术要求,也凝聚着审美心理。譬如,结构—— 怎样保证房屋的牢固,设备——供排水,通风及空调,电器设备,物理环境——隔热保温,光学照明,声响,建筑同城市的关系——交通,绿化等等。因此建筑师的工作是给建筑一个大的框架,他要协调这方方面面,试图最好的满足要求。而土木结构师负责的只是建筑结构这一个方面。建筑师是整个工程的LEADER.建筑从无到有,这一步至为关键,也确实最难,最有挑战性。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多数的建筑系的学生都会明白。而国内的建筑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层次。所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常培养出画图匠,而出不了建筑大师。

更进一个层次,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 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LIVING STYLE)。环顾中国的建筑师,能关注到这一层次的非常少,中国的建筑师的作品经不起推敲,没有深度,也与他们缺乏对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关。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中国的建筑师,缺乏这种思考,他们擅长的是对建筑大师作品具体形式的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对某些片段的肢解,便形成国内这么多“庸俗”的水平不一的建筑。

再往高的层次上说,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我们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前,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崇拜,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为什么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那么中国现在的建筑物所体现的是什么呢?难道是西方所谓现代“国际式”的建筑在中国的翻版?因此,建筑师要有这样的动力,即我的设计要成为历史。当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会成为历史,但是这样的观念是促使建筑师更好的思考的基础。我举个例子,现在的中国的小城镇,其建筑水平不去评价,不是对大城市房屋的邯郸学步,就是盲乱的无目的建造。如果哪位建筑师以智慧和执着能思考出一种漂亮的解决方式去引导城镇居民的居住形式,那么很有可能成为历史。所以我听说清华有几位老先生在潜心研究乡土建筑,心里大为佩服。

前面这么罗嗦的说这么多,想说明的是,中国的建筑教育没有从根本上教育未来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的意义在哪里。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悲哀!所以,现在的中国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不过是从国外的建筑书刊上摘抄一个设计拼凑一个方案,稍微聪明的人,能说几句大话吓唬人,那就能出点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的建筑教育鄙视建筑理论的思考,甚至片面强调绘图能力的高低,一手好的徒手画是学生能力的基本考核点,整个建筑教育的风气即如此,那么除了培养了画图匠,怎会出建筑大师?

每当我在看一本西方非常有名的建筑历史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时,都非常感慨,那些在建筑历史上留名的建筑大师,哪个不是充满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哪个不是深切思考当时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建筑学教授们,狠命的往自己腰包里赚钱,他们的研究生们是他们的画图工具,赚钱机器,没有人去思考,没有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哪怕是经得起推敲的理论观点。这反映的是学术上的急功近利,也是整个国内学术界的通病!

上次和我的SUPERVISOR聊天,他也对中国的建筑设计表示担忧。他有点讽刺的指出,中国人,建筑师和老百姓理解的“现代性”(MODERNITY)有点荒唐,最为典型的是某些仿古的街道和城区,实在不伦不类。不是抄几个立面符号就是维护传统,延续文脉!我的SUPERVISOR博士论文研究的是英国巴洛克建筑向新古典主义的转变。他的论文详细论述了培根的哲学思想怎样反映在CHRISTOPHER WREN (圣保罗教堂的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上,在如何反映在SHAFTSBURY上,怎样的一种对美的认识、欣赏的转变,论证非常严谨。他说,这才是从根本上认识建筑。

国内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非常容易,写出来的论文随便什么垃圾也可毕业。有的博士论文都不忍目睹。我有时在想,国内的论文最大的毛病在于不强调论证的严密,喜欢说大话,或不加思考的引用。甚至很恶心的一点是,引用的东西不注明出处。这在国外就是剽窃,小小的剽窃即可导致拿不到学位。所以看中国的论文和国外的论文区别很明显,凡是注释特别多的,严格标明引用出处的即为外国学者的论文。这说明什么?说明对待学问的不负责任,存在侥幸心理!

举个例子,日本的建筑师和中国的建筑师,前者的水平高出一大截,同为亚洲的国家,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日本的建筑师对日本的建筑应该怎样融合于世界,并且保持自己的IDENTITY,其思考的深度要多很多!日本的著名建筑师,人人都有理论上的建树。当今中国的建筑,最缺乏的是理论上的思考。因为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作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为什么在西方,MIACHAEL FOUCAULT,Martine Heddeger很有名,因为他们从哲学上思考建筑。而中国的建筑系学生,教师绝大部分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对迈耶倒是津津乐道,后者的白色派建筑是非常好模仿的。

中国的建筑教育轻视理论及历史,强调画图能力,甚至只强调图面的好看,看起来是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及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大而空,而且不知道怎样把它一步步落到实处,所以设计到后来,总欠缺深度,细微处的思考任意为之,最后整个建筑只剩下空壳,不耐看,不耐用,只有大的体量,经不起推敲。所以我会对湖北一设计人员的国家大剧院方案感到好笑,那实在是下下之作。

当然中国的建筑教育跟整个大环境有关,现在的建造活动频繁,建筑师以赚钱为第一,急功近利,自然劣品居多。但这种风气在学校泛滥,在学术界泛滥,那是中国建筑教育的悲哀!

因为,中国的建筑学教育需要的是思考,需要理论上的提高!需要从根本上思考建筑,不再是只制造画图匠!

补充:

上面我写的关于建筑的主要内容在于把建筑的价值(VALUE)和建筑师的责任(DUTY或RESPONSIBILTY)粗略的分为三个层次:

1,综合各种因素(技术,设备,使用功能等等)而产生的一个综合体(COMPLEXITY)

2,介绍或引导新的生活方式或者居住的模式

3,反映时代和社会特征,而成为历史的载体。

这三个层次可以再细分,每个层次包含有不同的等第。

我以为,中国的建筑师集中的主要在第一层次,而中国的建筑教育的悲哀在于竟然没有教导学生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涵义。因为整个建筑学术界的急功近利,不强调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不重视潜心的理论思考,而很大程度的不理解建筑里应该倡导的生活模式及时代反映。反映在建筑师身上,就在于建筑师并不深刻的理解社会及生活,他们的建筑理念或者空洞无物,或者华而不实,或者说,建筑师自己并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建筑概念,或者居住方式,因此,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往往只剩下大的壳子,或者浮华掠影的立面符号而贯彻不到实处和细微。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失败?

举个例子,上海的金贸大厦,含有中国的传统意蕴(取意于传统的塔)而不失都市摩天大楼的特征,其室内装修的细微处,你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表达但决不失时代感。美国人(SOM)的设计确实高出一筹。而上海博物馆,其设计师在中国可算名家,意图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整个外形取意于青铜器,或者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圆地方,可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在布局方面,传统的影子瞬间消失。中庭的大楼梯,其黄橙橙的金属栏杆在我看来是绝大的败笔。因此,建筑师的所理解的建筑理念只是一个空壳,是外形的模拟而已。

国外的建筑大师,其建筑的理念则很为清晰,他深刻的了解自己要引导世人什么样的生活观念。我在回应杜鹃的国家大剧院的讨论时举了库尔哈斯的例子,库在年轻时在纽约做研究,思考都市建筑的魅力。而蓬皮杜文化中心的设计师在我看来非常了不起,因为他们真正介绍了一种新的LIVING STYLE.以前有个英国建筑师跟我说,在国外找大师设计建筑,就是找特定的建筑大师的风格,而不是业主本人决定风格。这在中国目前可能有困难,但是,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的建筑师并不了解建筑及生活,随波逐流,任意摘抄迎合的结果。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5篇

迄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主编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摄影专业著作至少有四册(见表1)。专业及权威的建筑摄影学术及文化活动也蓬蓬勃勃开展起来(见表2)。活动使建筑摄影从城市建筑层面上升到为中国传统历史项目“申遗”的高度,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为中国建筑摄影师的新作为欣喜和自豪。感受中国建筑摄影师的创作意境与作品的文化气度,《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不单纯是建筑摄影师作品的荟萃,更凝聚了创作感言,其中不乏建筑摄影师以独到的建筑文化视角体会建筑。读懂建筑师看城市、建筑师看自身的作品,对公众理解建筑大有裨益。该书触动人们的,不仅仅是作品恰到好处的光影及准确的建筑表征,也在于作品所体现的建筑摄影师的“诗眼”与“画境”。据查,国内专门出版推介建筑摄影师的书很罕见,因此该书填补的不单是建筑摄影群体的空白,也在于向世界展示了一批有造诣的中国建筑摄影师专业队伍,他们开创了中国建筑传播的影像技艺与美学实践。对此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在《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序言中指出:“这是介绍中国职业建筑摄影师的一本合集。建筑摄影除了宣传、记录、艺术等方面的功能观念外,还有很大的商品属性及市场需求,人们认为一幅好的图片带给我们的信息是无论多么丰富的语言都难以描述的……建筑摄影师除了技术、器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在以城市和建筑为对象时,需要更多的专业之外人文知识和内涵,需要长期的体味和阅读。”一位摄影家说,“没有了意境和思想,拍摄建筑只能成为结构的示意图。”作为中国建筑摄影师群体智慧的结晶,与过去推出的第一、二届大赛作品集不同的是,《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中24位成功的建筑摄影师的作品为读者更集中而准确地展示了建筑文化理念及实用的、可操作性的示范,这种以传统与现代建筑项目为基础的作品档案十分切合爱好者与初学者的实际。尽管《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向读者展示了一批中青年优秀摄影师坚守在建筑摄影岗位上的作品,但由于建筑摄影创立的时间尚短,在诸多方面有待完善丰富。它至少要求每一位优秀的建筑摄影师不是单纯地从商业摄影或艺术摄影去把握建筑,而是要树立起建筑艺术修养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但音乐不是融解了的建筑。由于摄影师对建筑的熟悉,也会造成某种负面的影响。

追求比建筑本身更原创的摄影作品,很容易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忘记了建筑的艺术性、环境美感及其实用功能。虽然建筑不会教人道德或不道德,但建筑确实在相当程度上表述了创作者的态度。不同的装饰图样传达着不同种类的信息,材质的应用也给建筑物带来广泛的想象的空间,同时会反映创作者品质。当然,平整的外墙立面不一定比粗糙的好,但在许多场合建筑的精彩处正是在光滑反光的质地。所有这些都需要建筑摄影师去体味与思考,这或许是能从一大批建筑摄影作品中找寻到有感觉的优秀创作者的“秘诀”,作品优劣的分水岭在于摄影师能否具备建筑师的“眼”,能否真正懂得所摄作品的含义。摄影技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自出现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1826年夏天,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画面中显示的是一个农场的房子衬托在辽远的天空下。1877年,法国人L•D•杜国•豪伦成功拍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照片《安古连城镇风景》。之后,城市中的街巷、高耸的教堂、乡村别墅、特别是现代建筑的出现,许许多多优秀的摄影作品,都将各种不同的建筑作为摄影作品中的主角予以突出表现。建筑的摄影表达主要是记录建筑特点,用摄影语言来表达建筑。从摄影角度表现建筑,给建筑设计带来新的视角下的瞬间记录,能更好的完成建筑的功能使命、文化使命,丰富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建筑的摄影表现并不是仅仅展示建筑物的表象特征这么简单,摄影表现手段使建筑师以不断更新的视角观看设计的方方面面,推敲方案的体形、材料和空间感受,专注于以人为本的建筑世界。1992年版美国摄影百科全书对“建筑摄影”的定义是:“建筑摄影主要是记录建筑特点,专为建筑师,设计师或历史学家服务。”这里所提到的为“历史学家服务”,应该就是指建筑摄影的文化表现作用。如果说建筑是人类站立在地球上的最恢弘的风姿,那么文化历史建筑则可称为站立着的人类历史。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说,建筑这本“石头和木头的史书,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而城市的“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着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建筑师做好设计是本分,同样,建筑摄影重在刻画。建筑作品设计语言的表达、设计思想的体现都离不开建筑师的极致追求。同样,建筑摄影要求建筑摄影师学会极致的思维,你的镜头中必须清晰明白,完美建筑是什么?真实而丰富地表达建筑作品是建筑摄影师的基本功。

二、建筑摄影学术活动向业界展示建筑文化的力量

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并非建筑摄影家,但他的作品及理论涉猎城市空间与人,读他的新作《思想的眼睛》,我们不仅可以产生“决定性瞬间”,也获得一系列本质性思考。他认为:“摄影永远是视觉注意力的自发,它捕捉的是瞬间和永恒。绘画对瞬间的表现,是通过笔触来传达我们的意识,摄影需即刻采取行为,绘画则要深思熟虑”。“以眼睛为起点,空间逐渐向无穷扩展,现场总能或多或少地引起我们的注意,会立刻将其保存在记忆里并对它进行一些修饰。”十年前,方海教授在《赫尔辛基城市建筑摄影展纪念集》“建筑摄影的力量”一文中指出:“芬兰是二十世纪建筑成就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种辉煌的成果固然与建筑师、建筑教育、建筑媒体及专业评论等方面密切相关,但也无法忽视芬兰及世界各地建筑摄影家的个性创作……”。在论及建筑摄影概念时,他强调“建筑摄影并非仅仅记录建筑,更重要的是审视建筑,评判空间,进而改进和提升建筑品质。优秀的建筑摄影家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往往发现建筑师自己都不曾注意的建筑范畴和主题。同时,建筑摄影家的成功作品也是对建筑师的一种促动和激励,迫使建筑师及其合作团队用专业的投入和精心的设计创作出精彩而富于人性化的建筑精品。”一位优秀的建筑摄影师如果成为世界著名建筑师的朋友,其创作空间必有很大拓展,他本人的建筑摄影作品会经常出现在国内外建筑、设计与艺术类的书刊杂志上。这些摄影作品,不仅带给建筑师启示,也会使更多的建筑师相信并欣赏建筑摄影的力量。马国馨院士说:“建筑设计本身是一大创意产业,而建筑摄影正是与建筑联姻的另一创意产业,其特点可说是在创意之中寻找创意的活动,因此必然成为既活跃又独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摄影者的头脑、眼睛和心灵必须同时运作,这是建筑摄影师的生活方式。拥有出色想法和表现的建筑摄影作品在创意经济时代肯定大受欢迎。如果从建筑摄影服务于建筑设计及市场的定位看,建筑摄影还富有更强的传播功能,应该说国内建筑界对此挖掘的还相当不够,因此不能不重新定位。

1.关于建筑记忆。建筑之所以被称作“石头的史书”、“凝固的音乐”,主要说它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仅碾碎了飞逝的岁月,也碾碎了不少“石头的史书”。现在人类所能看到的琼楼玉宇亭台楼阁,仅仅是万千人类文明殿堂的绝小部分。所以,记录逝去建筑的照片,就是最好的手段和工具,是建筑记忆媒介。1999年罗哲文、杨永生主编《失去的建筑》一书的出版,为重温历史、研究建筑文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2002年黄延复编《图说老清华》以1909年~1952年的“老清华”为例,用图片全方位描绘了老清华历史的一个清晰而简单的轮廓,它使这一时期学于清华、长于清华这所一流学府的各界名流得到客观记述,是极为生动和感染人的清华校园文化。再以上海近代公共建筑为例,20世纪20年代以来,历代中西文化、南北地域文化不断融合,掀起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开发建设高潮,在公共建筑上留下了一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像外滩近代建筑群的庞大与精美,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珍藏老照片会帮助人们挖掘每一幢建筑背后所包含的历史,传承建筑文脉。如位于现静安区静安寺旁的愚园路218号的百乐门舞厅,其英文名为ParamountBall-room,意译“至高无上的舞厅”。设计师为当时上海著名的建筑师杨锡镠,该项目于1933年12月竣工。迄今70多年过去了,它仍以20世纪30年代的舞厅面貌出现,已成为上海市第二批近代优秀保护建筑单位。对于这样的老建筑,应记录的不仅仅是趣闻与故事,更要有原汁原味的历史图景,怎能离得开建筑摄影的记忆与感染力。所以,建筑摄影是建筑记忆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忆建筑,是建筑摄影重要的功能之一。

2.关于建筑评论。在建筑传播中建筑评论或称建筑批评是极为必要的。别林斯基曾说过:“关于伟大作品的评论,其重要性不在伟大作品本身之下。”建筑批评是对建筑、建筑所赖以存在的社会与环境,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以及所有涉及支撑建筑师、培养建筑师的制度与体系的鉴定和评价。我们倡导的建筑批评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评,而不是过于抽象的批评。要有内涵、有意味、有设计、有交流、有沟通、有兴趣,所以批评的媒介就丰富多彩。在诸如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绘画、音乐、电影等表现形式之外,建筑摄影也是绝好的形式,借助建筑摄影作品,建筑评论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目光,洞察并评点出建筑的实用、功能、美观、安全等指标,并使之上升到精神与文化层面。单纯从摄影创作讲,摄影批评起到的是“磨刀石”的作用。事实上,当建筑摄影针对建筑作品进行评价时,总会引起建筑师对自己创作理念与行为的再认识,建筑摄影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从客观上通过图片起到提高公众建筑艺术欣赏水平的作用。与建筑创作一致的,是建筑摄影批评也讲首创性和客观性,它对建筑创作本身的丰富与发展、探讨与反思、审美与警醒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因此要研究如何开展建筑摄影批评,让建筑摄影批评成为建筑评论的有效方式、方法,培养起专门的建筑摄影作者队伍。以建筑摄影、建筑图片评论建筑、批评建筑艺术水平,是建筑文化良性发展的体现。

3.关于建筑摄影。2007年,沈瑾先生曾送中国建筑摄影学会《建筑师的欧洲视角》一书,里面记录了两位著名建筑师对建筑摄影的认知,颇具启发性。其中崔恺大师的序是极有见地的建筑摄影品评,反映了职业建筑艺术家的眼界。崔恺认为:“建筑师的眼睛与摄影家的眼睛有所不同,摄影家多以拍摄对象为素材去表现自己的审美价值,而建筑师多以摄影为手段去记录自己对拍摄对象的感知和认知;摄影家满足于抓拍那光、色、物完美结合的一瞬,建筑师更注意物在光、色及周围环境中的和谐表达,他们在瞄着外观造型的同时,脑子里却想着与平面、剖面,甚至细部是什么关系……”。沈瑾认为“建筑和摄影都可理解为视觉语言的表达,摄影变成了建筑师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建筑与摄影同样是光的营造,形、色、质视觉信息的三大要素都要靠‘光’来表现。”路易斯•康说过:“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Todesignspaceistodesignlight)。建筑抽象的形式美同样通过摄影来表达,甚至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建筑摄影。摄影带人们进入更真实与开阔的视野,建筑师的视角应向四方延伸,城市比建筑更重要,建筑学不仅是致用之学,建筑学更是广义之学。”今天看来,城市比建筑重要,文明的演进比城市发展重要。建筑摄影从记录建筑走向记录城市,必然走向记录人类文明文化发展。建筑摄影的意义远远超越技术和艺术层面。

三、建筑摄影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意义

建筑摄影从记录、评论和人文角度展示建筑文化的力量,因此建筑摄影对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意义正随着建筑摄影的专业化和建筑摄影师的职业化而不断彰显。

1.让建筑师多一双“建筑眼”

建筑摄影师在国内外建筑大师事务所中是必不可少的。从项目投标拍摄标的地块,到项目在建中的摄影记录,直至项目竣工拍摄唯美的成品,建筑摄影师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国内,建筑摄影师是没地位的,更有甚者总被视为“照相的”,如此简单的称呼也说明了行业地位的不被重视,说明中国建筑作品为什么难有绝美的展现,说明加大建筑摄影学术影响力的导引的重要意义。《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总编金磊在刊物总第3辑中曾谈到:“出版建筑摄影杂志或专刊(栏)是我在2010年4月就要创刊的项目,策划案及样稿已做数次。今借《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第三辑推出该栏目有多重含义”。含义主要在于:第一,优秀建筑摄影师杨超英几年前拍摄了一组完整作品,是捷克卡姆帕现代艺术馆建筑。希望读者通过这组作品感受建筑摄影,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体味作为一名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建筑的建筑摄影师是如何工作的。第二,由此表达了《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愿意成就中外建筑摄影师展示建筑摄影作品、弘扬建筑文化的事业。第三,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建筑记录与记忆,一定要在建筑与艺术,建筑与技术,建筑与材质,建筑与评论,建筑与传播诸方面利用摄影手段,将建筑作品纯粹地表现出来。人们印象中的杨超英是位喜欢安静构思,不模仿别人,不臧否别人且努力自己创意思考后按动快门的人,是独具“建筑眼”的人。杨超英的建筑摄影作品能让读者从平常中感受到不平常,不仅能学到精湛的技法,更领悟敏锐的“建筑眼”力。

2.有利于建筑师倾听建筑批评

自2011年12月至今,《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已经刊出八期“建筑摄影”栏目,读者不仅从中看到精湛的建筑摄影作品,也听到建筑摄影师的心灵表达:无论是人文地理、图像笔记,还是专业化的当代建筑摄影,摄影师串拍定格中华夏大地的建筑时空,影响着建筑师的作品,越来越深入地对建筑师理解,也体现对人文建筑异常丰富的体验!《论摄影》是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翻译的一本从文化角度论述摄影的文集,是论述摄影的专业著作,更是广泛意义上论述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在书中,桑塔格深入探讨了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互相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等。《论摄影》有“引语选粹”一章,虽绝大多数有新闻、人物摄影的意义,但也能从中发现与建筑和艺术相关的“摄影术语”:美国摄影师埃米特•戈温说“摄影是一个工具,用来处理大家都知道但视而不见的事物。我的照片是要表现你看不见的事物”;美国摄影家杰里•于尔斯曼指出“相机是顺畅地邂逅那另一个现实的手段。”现实的确如此,摄影记录永远是一种潜在的控制手段,它享有其它艺术系统未曾想有过的力量,它在为城市与建筑带来美好时,也关注建筑审美的困境。这不是针对某个项目、某位建筑师、某位建筑摄影师而言,它特指摄影文明要成为一面镜子。今天中外建筑新品都面临多元与多变,碰撞与激荡,并非要“天人合一”和兼容并蓄。如何以摄影学的视角审视对建筑的表达,在建筑理论的浸润中强化思索与启迪,不仅是一种更为有益的超越,还是一种建筑摄影的新表现力。为此,今天在呼吁好的、有深度的建筑评论作品时,更期待建筑摄影家为城市奉上视野广阔的、批评标准严格的建筑摄影作品。

3.为建筑发展昭示未来

建筑摄影行业的发展有赖于建筑摄影师的成绩,有赖于作为建筑摄影学科的确立,更有赖于能自成一体的建筑摄影体系。现状是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百万大军中,摄影的爱好者蕴藏在占绝大多数的工程技术人员里,他们不在意设备、不苛求主题,愿从本职工作及其对建筑的审美出发记录一切建筑发展过程。因此强化建筑摄影行业自身建设,使之专业化、学科化、高端品质化、服务化将是新一届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的任务和方向。

4.在世界独树一帜引领发展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理论;中国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建筑理论却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谈一谈中国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传统建筑文化异彩与时代建筑文化格局纵横交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努力与文化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观察和评判坐标在同一时空并存争胜,所有这一切,映现出世界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自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领域,也把中国建筑的出路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建筑风格问题,停留于从建筑形式、风格的层面去找寻出路。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时代精神和民族情结的十字架就摆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这个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张力下挣扎,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挣扎着寻求传统文化的时代生长点或者时代文化的传统立足点。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师的创作活动依然是在传统和时代张力下探求文化的时空吻接的又一种努力;贯通着主流建筑师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两难考虑。正是这种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们经常被风格、形式所遮蔽,把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当作中国建筑界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却使建筑本应该思考的本体层面的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二、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长期以来,以西方建筑话语为主的建筑思想一统天下使西方文化成为建筑的主流,当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大量的设计任务被国际建筑师占有,造成了中国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中心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却不断地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迎合业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师的选择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的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师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也设计出许多造型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赢得设计任务。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建筑师也纷纷重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虽然当代中国建筑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建筑理论,西方蓬勃发展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摆在中国建筑学界面前,但却没有认真追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根源、没有吸收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消化吸收国外建筑学理论的精华。我们自己的建筑实践,又很少有人认识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理论的高度,而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哲学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评论性和套用国外理论介绍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的论文,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论体系未能形成,这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只好转求国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相互推动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这导致适应当代中国特点的建筑学理论没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进而造成中国建筑只能遵循实用主义哲学,用功利主义的视角,充塞于我们视野的只能是地域、时代、民族等现实而功利的问题,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

四、创作环境仍未完善

伴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建筑的整体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识形态思维模式逐渐淡化,精品意识已经觉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认同,节约型社会的氛围正在强化,对于建筑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对建筑的关注远远不够,社会整体对建筑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环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筑相关法制不健全。建筑师注册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建筑项目的评审缺乏足够的严肃性;建筑评价缺乏必要的科学性;特别是对建筑规模、尺度、能耗、结构合理性、构造精致性、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等缺乏有效的评价;设计收费标准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同行间的不正当竞争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等等。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建筑学

我们认为建筑学的核心应该是一个设计方法的问题。建筑设计中大量面对的是一些具体的,常识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又互相缠绕。这种富于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建筑师经历长期的训练对图形强烈的敏感。(这是正在兴起的复杂学科的研究对象。)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学只是从其它各个学派借鉴了各种知识和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哲学、美学、文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的各流派,几乎可以说,各种人文方面的学科流派基本上都对建筑发生了影响,不论是左的、右的;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只要是个理论最终或多或少地会被介绍到建筑中来,至少也要被一个建筑学的博士候选人选来作其博士论文。:-) 随便翻开任何一本建筑学的杂志,总能从中看见其它学科的巨大影响。

在设计方法这个层面上,建筑学借鉴得较多的还是人文方面的东西,包括文学艺术等。对于科学上的东西用得较少,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人文理论涉及的范围和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和建筑学研究的范围有重叠,建筑学能直接用它的一部分结论,对建筑设计有一些帮助。

在早期,对建筑学有影响是神学、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国古典建筑就是伦理学引入的代表性例子,最近100 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学和近代哲学的发展,(这些学科都有分析和实证的倾向)新兴学科很快被引入了建筑学。其它学科和建筑设计理论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外来理论到底在什么层面上进入了建筑学,外来理论是否做了很大的改造。建筑学本身是否因此而改变?

前面已经说过,建筑学核心是用常识解决复杂问题,建筑师们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寻找一种能将复杂事物抽象或简单事物的方法,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建筑师将外来理论当作设计的指导思想,而那些理论不是为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应当关注如下几点:

一、外来理论在进入建筑学后进行了多大程度上的改造,得留了原学科多大的特点。其理论核心在进入建筑学后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违背了它原来的宗旨?

我们知道建筑学的核心是用简单手段解决复杂问题。而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没有什么学科能真正在实用一级水平上研究这个问题,所以建筑学所受的影响是在文化、艺术层面上的。往往一件非常严谨的学术到了建筑学这里就变成了做设计的某一“契机”或是某一想法的“依据”。至于这种依据和原意有多大差别倒了成一件无人关心的事情,比如,生态建筑的动机据说是为了节约能源,节约能源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建筑师作出了大胆的意试,出现了一些据说是对生态节能有所帮助的形体,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新形体所多花费的钱,可能远远大于建筑使用寿命中所节约的钱;建筑师们对此到并不是很在意,而一些真正能带来节约效果的措施,如双层Low-E玻璃,新型保温材料等,倒是不能引起建筑师很大兴趣,除非这些措施能带来形体或视觉上的很大不同。

建筑师的这种态度倒是和服装设计师较类似,某一日本知名女设计师喜欢用黑色,她说:“我喜欢用黑色,因为它是死亡的颜色。”这句话并不是说,她再设计几件衣服就要死了,或者说穿她设计的服装的顾客们装备去自杀(尽管这两者都很有可能)。这只是说她喜欢这种艺术气质的东西。这就好比建筑师说“节能”、“环保”、 “技术”、“理性”、“超越风格”——很大程度上是说设计师想表现这样的建筑艺术气质。基本上还是围绕形式做文章。

二、建筑学本身没有提出独特的,有影响力的思想。

建筑学近100年来基本没有提出什么能够影响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或观念,只除了C.亚里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对计算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建筑模式语言》对于建筑的影响又是十分小。亚里山大以前又是学数学的,只能算半个建筑师。

建筑学不能提出深远影响的观点,倒是从其它学科中借鉴了一批过时理论或是不严谨理论。或者是在借鉴过程中变得不严谨,从解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建筑就可以说是一次纯粹的找风格上依据的需要。

三、建筑学的左派社会理想实践成果是令人怀疑的。

现代建筑的兴起和左派社会理想有很大关系。这里要要说明一点的是,现代建筑实践理论的左派倾向大多发生在欧洲、拉丁洲社会。(中国的知识分大多是右派)问题的关键大概在于建筑不仅仅是口号或专业设计。建筑是一项和社会各个方面有着紧密关系的大型投资—消费活动。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因此单纯依靠建筑师进行社会改造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社会是复杂的,建筑师所要代表的“最大多数的利益”是抽象的;而业主的利益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师们无疑是会考虑 “公益的”但这种考虑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说是很强的,至少也是不强的。

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件建筑如何进行更多的是由整个体系、而不单独的个人来决定,个人所能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指望建筑的左派思想倾向对社会能有什么大的作用是注定要落空的。

在高雅的贵族沙龙里大谈世界的革命是很“时尚”、“风雅”和“小资”的事情,但仅仅是闲谈而已。

四、某些建筑师的理论很可能是应时之作,或者纯粹是一种个人体验,不具有普遍意义。

如果说建筑上的“大理论”有空泛的倾向,那么一线建筑师们的东西更接近真实的设计,应该更有用吧,这也不一定。

有些建筑师的理论有神秘主义的倾向,纯粹是个人体验的东西到人很难掌握,作用不大,不知道路易斯。康算不算是一个例子。

其次,我们有理由怀疑某些理论和建筑形式出现的先后问题。

有相当多的建筑师宣称,根据其理论作出了相应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或形式。

我们必然会有一种疑问,理论和实践的先后次序问题,有一个小笑话:某人枪法非常好,有一次去某处办事看到墙上有多小红圈,再仔细一看,圈中都有一个汽枪的弹洞,他深感惊奇,找到了打枪人,请教枪法,那人说,只要先开枪,后画圈,就不难做到。很多建筑师的理论很可能也是这样,只是为自己的形式寻找看上去很深刻的理由。

结论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8篇

Abstract: "The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s" is a new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cience. The topic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propos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developed a specific teaching programmes for different grades and recei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history;implementation program;implementation effects;teaching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72-01

0引言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 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 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 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 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 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4.5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知名建筑模型以及传统建筑构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方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当今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一项新探索,突出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设计的积极性并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分析其设计作品,主动与教师探讨设计中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浅析通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2]夏健.外国古建史课程的数字化学习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9月,第15卷第3期.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现代建筑理论 建筑设计课程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在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中融入现代建筑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建筑也不例外,代表不同理论的建筑轮番粉墨登场,人们对建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的文化性、象征性和作为信息媒介的意义等方面都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而目前不少院校建筑学的设计课教学还是延续着几十年来的老传统,即使一些学校努力地使建筑设计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所创新,但若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比起建筑的迅猛发展进程还是显得滞后许多。另外,现在多数学校对于现代建筑理论的讲解设置于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较少涉及,但选择读研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设计单位,大批对现代建筑理论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的“新手”建筑师走上设计岗位,难免出现设计院反映的当下毕业生常见的一些通病:比如设计水平停留在低级阶段,只求功能合理,鲜有创新;方案做的不错,却阐述不清自己设计理念的“哑巴建筑师”;东拼西凑,重仿学,轻创新的“抄袭建筑师”;重形式,轻逻辑的“拼凑建筑师”,还有喜欢玩大师风范,却不解大师作品意义的“假大师”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现代建筑理论在设计课程中的拓展。

2 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中融入理论教学常见的问题

本科阶段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加强现代建筑理论教育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很多指导教师不重视理论研究,表现为在教学方式上基本上仍沿袭现代功能主义的教学思想,重视功能的解决,缺乏在建筑理论方面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加之建筑学的课程比较紧张,课时不足或师资力量的短缺,使得现代建筑理论与设计课程的结合困难重重。另外有些教师自我观念强,其执业生涯中一些定势的设计思维和习惯常常绑架学生对设计的不同认知,使得学生的一些建筑理念束之高阁。

学生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疏于对理论的学习,对建筑理论几乎一无所知,在设计上难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还有部分求知欲强的学生也会自主学习一些国外流派的设计手法或先锋理论,但不少建筑理论来源于建筑以外的学科领域或自身异化为艰难而复杂的其他学科,加之“泊来”书籍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浮于表面,还有一些晦涩难懂,若无人加以引导,难以引起本科阶段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故多半希望在设计作业中有所创新的学生,也只是“饥不择食”地将当下流行的某个流派的作品生搬硬套地用在自己的设计题目中,求其型而不问其所以然。显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毫无益处,容易形成重模仿轻创新,重表不重里的风气。

3 现代建筑理论与设计课程融合的措施

建筑和建筑理论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建筑理论和建筑本身只有在相互对话中才能繁荣。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本质上讲是教师对学生想像力的鼓励和对创造力的培养。理想的建筑设计课题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活力和纷争的场所,是一个能让建筑设计者们通过设计对话激发灵感的场所,能够让师生从那种活力中共同进步,汲取建筑理论和设计策略的养分。

要达到理想的教与学的效果,负责设计课程的指导教师应积极加强自身建筑理论修养,只有教师自身对于建筑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才不至于在只了解皮毛的状态下,产生对学生的误导。教师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设计课的进程,分阶段,分难度地融入现代建筑理论教育,伴随着设计课的深入,以精心组织的讲座形式逐步穿插讲授现代建筑理论的知识。比如:文明主义建筑、隐喻主义建筑观、建筑符号学、建筑现象学、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建筑类型学、当代西方建筑美学、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西方晚期现代建筑思潮、新陈代谢论与共生论、亚历山大模式语言、建筑形态学与结构主义、西方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图式思维理论、建筑设计计划论等理论及设计方法。让学生来自直觉的个人思维活动找到理论的支持,对建筑的认知能够透过表层去认知深层次的肌理。

另外,除在设计课前期中穿插建筑理论讲座外,还要鼓励和带领学生去体验建筑,思考和体验行为方式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设计合理的行为模式角度出发,进而理性地推演出更符合人们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空间和路径。设计课程开始的第一阶段除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外,应该组织一系列的分阶段的“设计对话”,引导学生针对设计任务进行情景式的设想、讨论 ,初期可以研究人对特定建筑的需求和在特定环境中人的行为, 让学生以发散的思维状态迎接新的设计任务,在一种“融合”、“互动”和“灵活”的讨论中获得一种使精神升华的体验。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在初期鼓励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寻找和思考设计中应该抓住的主要矛盾和出发点,并准备好在集中讨论中发言,教师与学生一起谈论博物馆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讨论可以从博览类空间的展示方式、观展人员的行为模式及不同展示主题下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也可以从特殊的场地环境、地域文脉多个角度等出发,让学生能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并从不同思维模式的讨论中获得启发和新的灵感。还可结合设计类型的难度,在深入到相应的环节后,加入建筑技术、构造和结构方面的讲座,强化学生的设计阶段感,有益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将来走向社会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强的合格建筑师。

当然,对于设计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建筑理论融合于设计过程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变成他们的第二种天性,成为习惯的一部分,只有将复杂的理论融合在一次次由易到难的设计过程中,掌控理论的经验才能够得以积累,个人的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方法也会逐步形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探讨、不断改进,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让学生顺利地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相对接,成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市场的多面手,以适应现今大学生就业趋势,拓宽其自身就业门路。

参考文献

[1] 孟建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J].时代建筑,2001(增刊):36-37.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多元化

Abstract: because our country building design field increasingly diverse, the building of the our country outlook also increasingly rich and colorful, appearance condition. Can say, in nearly 20 years of time, China's construction design field for diversification and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w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iversified produce positive effects to publicize, also should awarenes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iversified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will be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diversifie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simple summary,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for industry insiders referenc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diversity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计多元化产生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进入多元化社会,主要表现在物质产品与各种理论思潮的不断丰富,为人们提供了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选择,人们容纳和借鉴不同的风格,开始追求个性与民主自由。

建筑设计领域无疑也受到了多元化的影响。二十年前,现代主义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中还占有主导地位,是建筑界相对明确的一种主导思想。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外建筑设计思想的不断引进,建筑师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在对现代主义进行继承和批判的同时,加入了一些多元化的建筑思想。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设计界没有明确的价值标准,建筑师都在根据不同的场地和地域特征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状况进行各种尝试,而我国大规模建设的热潮也为这种尝试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建筑技术手段的发达也为建筑师追求张扬的个性提供了条件,只要建筑师想得到的,结构上几乎都能实现。所以建筑多元化使建筑产品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此外,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也使建筑设计界更容易包容各种外来文化,接纳吸收新事物。

总的说来,建筑设计多元化的产生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使建筑的规模、数量、类型及技术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二、建筑设计多元化带来的问题

1.千城一面

我国的古代建筑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地域文化而留下了很多建筑精品,比如北方园林、苏州园林和福建土楼等。

建筑设计的多元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交流,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一些建筑师盲目追求建筑的国际化而忽视了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不论是北方的哈尔滨、北京,东部的上海、南京,南部的广州、厦门还是西部的重庆、成都等,当地的现代建筑都是脱离了城市而存在的,人们穿梭在城市的高楼之中,几乎感受不到城市的特点。

建筑设计的多元化首先要体现为建筑风格的地域化上,城市的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样,建筑设计才起到了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作用。

2.过度设计

建筑设计多元化为建筑师创造了一种比较自由和宽松的设计环境,建筑师的创作观念、手法和建筑语言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一些建筑师和业主为了使自己的建筑具有标志性,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盲目追求体量和造型上的复杂化,滥用建筑设计语言而使建筑显得矫揉造作。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部分刻意追求复杂化的建筑在建筑基本的比例、尺度和色彩搭配上都没有处理好,更不要说表达某种建筑特质了。

这说明一些建筑师的基本功还有所欠缺,没有充分的理解建筑语汇,滥用建筑设计手法的情况比较普遍。

3.忽略细节

许多建筑大师的优秀作品看起来特别简单但是别有一番风味,比如密斯•凡•德罗的范斯沃斯住宅,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师对建筑的细节构造有严格的要求,因而能表现出建筑的整体美感。

然而,我国建筑的实际建设效果往往与建筑效果图表现出的效果相差甚远。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建筑设计周期比较短,建筑师没有过多的静力去放在某一个建筑上,缺乏与甲方、设计顾问和施工单位的交流。另一方面,建筑师过于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缺乏追求细节的耐心。

4.无视环境

由于我国城市的建设速度过快,建筑师往往来不及弄清楚地块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周边环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使我国的建筑师养成了一种不好的思维习惯,建筑师不是从场地、功能、建筑的使用方式和周边环境的关联出发,仅仅在建筑红线内部做文章,对地块周边的环境研究的比较少。这就导致了我国建筑在建筑创意、建筑的文化特质把握上的不足,建筑普遍呈现出一种赶时髦跟风的状态,导致建筑的性格与身份不明显。

比如,新型建筑就被简单的定义为“光、薄、透”,不管什么建筑都是一样的方盒子,一样的玻璃外墙,贴一样的饰面砖,或者是有一样的大台阶和大入口。顺着街道望去都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办公建筑、医疗建筑和教育建筑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整条街道都显得索然无味。

此外,建筑师们无视环境的制约,粗糙地去模仿一些高技术的建筑外表特征,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为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减轻建筑设计多元化负面影响的方法

1.培养建筑师的责任感

产生千城一面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建筑师本身知识的薄弱,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建筑师离不开业主,为了买得起住房和汽车,不得不任凭业主指使,有的甚至为了换取更多的设计费帮业主进行违规设计。

建筑师应当有自己的职业操守,不能仅仅将建筑设计当做自己谋生的手段,而要将建筑设计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建筑师只有在意识到自己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后,才会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通过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建筑师才会有自己的主见,在设计时不是一味地听从甲方的要求,敢于表达推销自己好的想法,激发整个设计团队的创作欲望,只有这样才可能出现优秀的建筑作品。

2.重视建筑的基础教育

我国的未来建筑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年轻的建筑师一定是主力军。所以引导年轻建筑师的正确发展是每个建筑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引导年轻建筑师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依靠建筑学的教育,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建筑学学生的基本功,主要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色彩敏感度、手头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其次学校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是国内与国外教育最大的区别,往往中国学生的作品画的是建筑的形象,外国学生则画的是意向和概念。而创造力的缺乏只会使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消减,建筑语汇变得贫乏,日后实践的时候就只能照抄了。此外,学校还要培养建筑学学生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3.加强业界内部的交流

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从国外学成归国,建筑师出国考察机会的增多,各种论坛、展览和媒体的信息也使得建筑师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一些新概念比如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建筑及智能建筑等也不断被引入。建筑设计交流的平台和空间可以说是十分宽广的。

然而很多建筑师对建筑的相关理论知之甚少,甚至认为理论枯燥无味而不屑一顾,所以很难吃透这些外来的理论或概念,更不用说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对这些建筑理论加以诠释和吸收了。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其实是不自觉的受到了建筑理论的支配的,可以说,没有建筑理论 的支撑,建筑设计是不可能创新的,没有建筑评论,建筑师就会好坏不分,固步自封了。

所以,建筑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内部人士的交流,提高自己对新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在自己的设计中诠释一种建筑特质。

四、总结

建筑设计的多元化使我们的城市环境与建筑风貌一天比一天宜人,但是建筑设计多元化带来的千城一面和杂乱无序的负面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建筑设计的非主流化,建筑师应当科学及时地去认识建筑设计多元化的概念,澄清建筑设计多元化理解上出现的误区,不断总结与深化建筑设计多元化的经验,才能够使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建筑设计走向多元化.中国建设教育.2006(1);

[2]吴磊.住宅建筑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向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9);

[3]冉东旭.多元化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之我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1);

[4]周海波.理想空间:多元化的居住理想.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11篇

中国现代意义建筑学的引进,以及中国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活动和建筑教育的开展始于“西学东渐”的清末,成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而得到正式立法认可的建筑师的职业化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事情。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相对于具有几千年传统的木构建造体系(――作为动词的“建造”)(Building),建筑学(――作为知识体系的“建筑”)(Architecture)终于完成了从西洋学问登陆中国到中国职业的全面转型和接纳的过程。1

西方世界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和西方神学中的宇宙论、生命起源论等发生直接冲突,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却不是和科学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中国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所以对于“天”的一方面往往存而不论,至少不十分认真。中国的科学/理性和信仰不但不对立,还大有附会的余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开放自古有之;早先的第一代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思想,迅速“拿来”,在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学语言创作的同时即开始摸索中国建筑之路。

但是,第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绝大多数自西方接受完整西方建筑教育归来;一方面,原有师徒相承的传承体系几近断绝,另一方面,完全引入西方建筑学思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新的建筑设计景象犹如手持油画刀,蘸着油画颜料,开始用焦点透视方法在并不堪承其重的传统山水长卷上作单帧的静物画。

2 中国现代建筑之发展

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无法对其驻足长思,有效掩盖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移植的建筑观。西方建筑学关注建筑单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使得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对峙。且往往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关注建筑本身。东方的建筑只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讲求与自然相融的放松设计。而我们现今的建筑教育尚未引入本国建筑观基础,直接以西方建筑学教育为起点,继续着移植。我们学习西方建筑学,但由于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的素养,无法认清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背后的价值基础,难免论于“摹写”。而相当程度上的重西方理论而轻本国传统甚为可怕。如若没有本国修养,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以“华裔”的身份参与竞技。

其次,方法论。中国的逻辑――知识论的意识素不发达。表现在建筑上,是设计的非理性与不批判。时下热衷探讨“中国的”,但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的”,恐怕也难以说清。笔者以为,真正的民族属性还是来自于深层次的价值之源。数十年来国内建筑尝试过通过形式、符号、风貌来延续传统,创造新的中国建筑;但在内核上,未能有效地对继承的价值内核作精准的再阐释与建筑表达,这也当是中国现代建筑未能为世人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为引入现代意义建筑学的日本,其在形式上已相当现代和自由,但所传递出的气韵则有深刻的日本气息。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都与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

再者,职业精神。比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建筑领域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建筑师群体的伦理、价值判断与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西方古老世界的建筑师是建造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在构筑是空间的同时更在和上帝、终极存在对话。而今日中国的建筑师,还仅是建造活动流水线上的一员。“中国的建筑师以十分之一的数量,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设计着十倍于欧洲建筑师的建筑。”Rem Koolhas谑称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欧洲建筑师的1000倍――但是,若从所取得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而论――相差甚远。尽管对自己的设计底气不足,问心小愧,但巨大的建设量容易使得建筑师易于满足、小富即安;而且当下标榜个人价值,并无宗教的、精神的内在价值之源敦促建筑师作不断的自我拷问和求索。用略微夸张的话讲:中国大地正在花巨资兴建混凝土垃圾,此话相当不为过。

西方近代俗世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谓由灵返肉、由天国回向人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首先建立起“人的尊严”的观念。但由于西方宗教和科学的两极化,人的尊严似乎始终难以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外在超越的价值作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它自己的价值;而人在其面前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伴随经济利益驱动的日益发展,宗教驱动利益的日益衰落,近代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怀疑存在的价值。建筑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评判,随之而起纷繁复杂的设计都在表达自己的声音,都企图用各自的哲学解释世界和解释建筑,使得今日呈现百花齐放、甚至芜杂难辩的局面。

但是,西方社会中,尽管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彻底崩溃,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仍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将会无所依托。发展至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仍存有对价值之源的肯定,并且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贯穿对建筑 “正确”建造的探究,换言之,仍在试图追寻建筑中的终极存在。

而中国文化也许并不适应西方文化外倾精神所建立的系统的建筑科学,其内倾精神似乎并不积极鼓励人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地了解。表现在用学来的方法警醒建造上,一、是延续重实用科技、轻基础研究的偏向;二、不够理性、不够批判。三、价值体系本身的传承也如西方一样,日益不明而面领危机。以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天道存而不论的态度,对于超越源头只做肯定而不去穷究,注重个体内心的评判与修养,在逻辑――知识论的持续不发达下学习西方进行建筑设计。

3 发展之未来

安定静止。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物质上的进步正在与精神上的堕落恰成比例。今天西方的危机正在“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而在关于前进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2此话也许稍过,但“安定静止”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确是极富意义。中国传统中对价值之源“天”的追问与和谐,将为建筑指明方向。

与基督教认为自我应完全托付给上帝不同,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在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可以翻来覆去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而自我修养的最后目标仍是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中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只有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种“依自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今日,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

核心,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作为舶来的职业,与传统的工匠相差甚远。作为建造活动的全程,今日的建筑师有责任拿出统领的魄力来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韦伯论证加尔文教派“入世苦行”的伦理对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人具有重要联系。而建造行动的主体――建筑师,必须有完善的内心世界。中国建筑未来之路还是要靠内在超越的价值之源。新的知识人是由传统的“士”转变而来的,余英时先生论述近世儒家思想中同样属于“入世苦行”的一型,并且对明清商人精神贡献甚大3。笔者认为: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的,也必是拥有“士魂”,拥有深厚传统积淀和宽广内心世界的建筑师群体。

参考文献

[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参数化,新形式主义,数码构筑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中国人来说,“建筑师”的称谓是泊来品,从引入起就带着浓重的西洋味,早起中国建筑师的成长有三种途径:第一自学成材,如南通的近代建筑师孙之厦,靠爬到屋顶上丈量洋人设计的西洋建筑学习设计;第二,在西方开设的“打样间”当学徒学建筑,如武汉近代建筑师卢镛标;第三,从西洋或东洋留学归国从事设计。无论哪一种起源,都与西方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后辈建筑师同样把西方建筑文化及设计方法作为模仿的对象,包括西洋历史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等。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流派都成为建筑师设计的基础,因而中国建筑师明显表现出“崇洋”的姿态,这是中国建筑师的过往一种建筑文化态度。但同时,他们中的多数人不甘于模仿西方,从民族自尊的角度出发,试图探索建筑的民族化道路,可惜却将立足点放在传统上,试图复兴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来建立中国建筑师的自信,这表现在民族形式,现代乡土设计及片面的环境论等设计思想上。在这方面,中国建筑师又明显地表现出历史传统情节,这是中国过往建筑师的另一种建筑文化态度。简单地将西方与中国传统想结合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单并未超出上述两种基本的建筑文化观,也并未创造真正的中国建筑。

一,新生的设计手段

今天,代表21实际的新学科如信息,生物,环境已经深入影响到建筑领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使参数化设计应运而生,它可以使复杂的建筑问题得到比较精确的解答。因而,建筑师有了表现建造的最终形式的真实性的有力武器,同事也为中国建筑师未来的流向提供了指引。

形式,一直都是建筑学讨论和研究的对象,近几年风起云涌的数字建筑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的基于欧几里德几何的形式原则的颠覆,极端丰富的数字运动暗示着对原有形式命题的重新定义,而且参数化设计正是给这种形式追求赋予了新生的设计手段。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建筑运动对于形式逻辑的强调仍然延续了西方理性的建筑传统。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从在图板上用笔和尺再现头脑中业已存在的形式(传统CAD工具从某种意义上只是比较高级的笔和尺)到依靠计算机工具创造形式的这一转变,扩充了建筑学形式语言体系,计算机可循环,可换代,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用英国理论家Neil Leach最近强调的词来形容,就是具有“智慧”。

这个“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建筑师,由于要将形式交付计算机进行“创造”,建筑师需要清晰解读形式的生成规则。事实上,对省城数学规则的研究在建筑师中是有传统的,Sigfried Giedion曾提到巴洛克时代的工匠就已利用微积分的方式去描述巴洛克的装饰。在计算机时代,建筑师确定规则之后,便以计算机编码语言对形式本身进行描述,或者说,对形式的发生机制进行“再创造”与“深加工”。这一过程就如同计算机本身有了“智慧”。很显然,当建筑具有“智慧”时,其所创造的新形式必然要颠覆原有的形式判断标准。

二,关于数字建筑浪潮下的新形式主义

什么是数字建筑浪潮下的新形式主义判断标准?显然不能用“数字形式”简单去描述和归纳。当数字运动在建筑领域更深入,广泛的层面发生的时候,当数字技术不仅作为工具而使建筑学具有了“智慧”之后,我们应该以新的形式判断标准去描述和解析我们当下的纷繁状况。

英国理论家Patrick Schumacher提出“参数主义”一次,试图归纳和总结数字条件下出现新的建筑风格,并且将参数主义至于与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极少主义筒灯的地位,认为参数主义中介了现代主义之后建筑学中不确定的转型期。他提到,“最近在全球先锋建筑中,出现了一股称谓参数主义的河流。他是植根于数字动画技术的一种风格,最近借助于现金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和脚本方法而日趋完善”,很显然他一方面强调参数主义是一种新的范式,单同事却把这个范式的名称锁定于“参数”这种特定的技术。因此Neil Leach曾指出“(Patrick Schumacher)阐述的作品大部分不是由参数化工具生成,因此是非参数化的,更别说这些作品源于前计算时代”,他还进一步指出Schumacher在用“一个相对边缘的计算技术来指代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

在中国建筑实践中,很多人往往用“参数化建筑”来简单概括当下的数字建筑浪潮,但是很显然,“参数化”如果按一工具来理解,只是这个河流的一朵浪花。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提出的“非线性建筑”则具有更加深刻的科学内涵。对这个浪潮的定名留待建筑学者去继续探索,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新技术手段催生的新建筑风格尚无评价标准,甚至连系统的描述方式都没有。

三,数码构筑

建筑的利是发展可视为一种构筑的发展,根据Botticher、Laugier、Semper和Frampton等学者的观察,构筑的概念是从救援的古典时期到晚近的后现代主义逐渐成型的。如同先前的权威论述所言,主要的构筑返利皆建立在史前时期、古希腊时期、中国古代、歌德及文艺复兴时期、现代与后现代时期。

从微观的历史观点来看,构筑的发展表现出另一种生动活力,按照Mitchell、Cache和Leach的论点,数码应用李静了前数码,数码与后数码三个阶段。当绘图和建模工具与设计媒体的使用还停留在前数码时代时,Antonni Gaudi、Rudolf Steiner、Le Corbusier和Jorn Utizon挑战操作形体和思考空间的传统方法,颠覆了传统的构筑方式,虽然当时的设计媒体尚未数码化,但设计方法与思考迫切需要数码的设计方式来解决,换句话来说,他们正是前数码作品。

自从Frank Gehry、Peter Eisenman、Greg lynn、UN Studio、FOA、dECOi等建筑师的作品涌现后,构筑才真正进入新阶段。数码媒体成熟地应用到建筑构筑技术,为设计思考带来了完全解放,这也得力于建筑师、工程师等在数码时代的实验和研究,他们使得大部分的数码技术与数码过程,在建筑实践中变得愈来愈标准化。而在后数码时代中,许多致命建筑师,如扎哈哈迪德,库哈斯,SOM等,开始运用数码工具,建筑的数码构筑逐渐走向普及化,从而为新形式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形式主义”是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形式命题上的全新解析。“新形式主义”意味着一个新建筑时代的到来。这种新形式主义绝非计算机中的虚拟,物化的技术手段意味着它仍然以一种唯物主义的物质形式存在,使我们生活在“新形式主义”物质中。虽然似乎无法回避数字形式是一种新的建筑范式的讨论,我们也意识到从实践层面来看,当下对技术手段的拥抱比对形式的研究和讨论来的更加紧迫和金企鹅,但是我们仍然为这种技术在突破原有形式理解上的能力而欢欣鼓舞。

【参考文献】

Sigfried Giedion.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1

陆绍明,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诗也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建筑学报,2010(4):1~7

城市建筑 NO.84 2011.09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建筑创作传统文化本质创新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architecture field subject to external shocks trend, the western form has become inevitable construction creation absolute mainstream. Aiming at the nativ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creation essence is ignored appear even serious lack of present situation,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thinking to call for the return of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representation, and expect to become the architect of the creation thinking.

Keywords: architecture cre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并带来视觉新鲜感的同时,似乎正在变成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建筑领域也不能幸免。建筑艺术变化纷呈,折射出西方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但必须得承认,本土传统的研究和探索被束之高阁,自然容易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传统特色正在渐趋失落,并留下一系列无法弥补的遗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理应静一静,多思考,回归建筑创作的本源。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加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筑事业欣欣向荣,成就令世人瞩目。在史无前例的大建设中,尽管成效很大,但在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方面遇到一个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全世界不少建筑师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来。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建设浪潮和国际上多元缤纷的各种建筑思潮的冲击,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心理上都准备不足,常常跟着市场导向走,而一些决定方案取舍的领导或业主盲目追求大气魄、高标准、新奇特,使得一些设计忽视甚至牺牲功能去追求所谓标新立异的形式,一些建筑不顾国情、不谈经济,超标准建设。在这种市场的导向下,使一些建筑创作逐渐脱离建筑本体,背离建筑的基本原理而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于是一些不合国情、违背建筑目的性的畸形建筑逐渐多起来了。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优越创作环境,我们应该好好总结和反思,使我们的建筑创作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

二.建筑的目的性

近年来,无论建筑界或社会上对目前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倾向和设计思想的混乱颇有微词,一些大城市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议论,建筑的目的性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本义来讲,时下一些建筑设计脱离建筑的本质,忽视建筑的具体功能和使用要求,不结合地形地貌和环境条件,不考虑与传统地域文化的沟通,片面追求所谓“造型”,这是对建筑本质的一种误解。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建筑师深思,建筑设计如果脱离建筑本体,建筑创作就会走到斜路上去。

三.创新并非标奇

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所创新,有个性,有特色。建筑创新首先体现在设计理念和理论上,建筑创新还体现在影响设计的各个因素上。例如总体布局如何与城市和环境的协调融合,在功能上如何以人为本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文化上如何承前启后表达建筑的内涵和文化品味,以及材料、结构、技术的创新。它涉及到环境、功能、文化、技术、经济的各个方面,常常是诸因素的综合,并在某一环节形成突出的创新点。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导向,片面理解创新的含义,认为建筑创新就是建筑形式的标新,而只要形式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建筑。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建筑追求新、奇、特,建筑造型与功能脱节,标志建筑成了标新立异的代名词。这种思想导致不少设计人员从形式出发,而形式又只看立面透视图,一些方案评选,只要透视图画得好,与众不同就行了。有的领导或业主向设计人员提出“你先给我画几张透视图,选中后再委托具体设计”,而设计人员为了获得设计任务,就常在国外的建筑杂志中找与众不同的立面,或凭空构想别出心裁的建筑造型,待甲方选定透视方案后再去拼凑功能和平面,至于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是否适用经济合理,就不去顾及了。这是典型的形式决定内容,立面决定一切的思想。有了这种设计思想,很难出创造性的设计,这也反映了当前设计领域某些作品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缺乏内涵、精品不多的现状。

四.坚持开放学习先进反对崇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引入国外各种先进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这对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在国外,不少优秀的城市和建筑规划设计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欧洲许多城市都强调在保持城市整体肌理和空间形态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建筑强调实用并与环境融合,这种教训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建设中是很深刻的。一些国际著名建筑专业设计公司在建筑环境、空间、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和设计思维方法上都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关键我们要学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形式和符号,同时我们应结合国情,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近几十年来,国外出现各种各样的理论、流派、主义,他们不同的出发点,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其中不少设计不合国情,造价过高,缺少中国文化特色,质量平平。有的认为花这么多钱搞国际招标就是要选一个外国的方案,其实这几年我们国内建筑师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国际招标中中国建筑师中标的也不少,有些领域国内比国外的水平高,但一些重大的标志性工程目前还是外国建筑师占上风。中国建筑师熟识环境,了解国情,但整体素质和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五.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当前建筑的现状令人担忧,形成这种局面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来解决,而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责任。从建筑师的角度由此引发的建筑创作思想的讨论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坚持开放,不固步自封,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管理,使我们的设计队伍,特别是年轻一代迅速成长,与国际接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外国文化和技术的引入,也应结合国情冷静思考,要有鉴别真伪的能力。

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要掌握辨证的创作思维方法,建筑的基本原理是共通的,在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方案比较,综合思维,整合优选。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应坚持建筑的目的性,以人为本,视全社会为最大业主,让建筑回归到整个社会的需要。

小结:

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要立足本土,结合国情,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建筑创作中要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努力创作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让中国建筑师的成就和思想立于世界建筑之林,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建筑师神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博物馆建筑与文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武议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戴秋,刘春茂. 重拾传统 应对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建筑创作思考 《四川建筑》 2011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14篇

几年来,中法建筑师的合作愈加密切,在工作中的相互了解也不断加深。2005年4月,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法国建筑师对外合作协会(AFEX)主办,《建筑创作》杂志社承办的中法建筑论坛,对中法两国的建筑师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双方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两国建筑界的对话。此次交流就是受法国建筑师对外合作协会(AFEX)的邀请对法国的回访。

中法建筑论坛

此次论坛在法国文化部办公大楼举行,法国文化部建筑与文化遗产司司长Jean Gautier、法国建筑师对外合作协会主席Thomas Richez参加会议。论坛由法国建筑师对外合作协会(AFEX)秘书长马德莱娜・乌巴尔(Madeleine Houbart)主持,邵韦平和Jean Gautier代表双方致辞。

中方主旨发言为:“中国建筑的现状与发展”(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宇)、“北京与2008”(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王兵)、“上海与2010年世博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邵晶):法方主旨发言为“法国不同时期的建筑”(AFEX主席Thomas Richez)。法国十几家建筑师事务所的数十位建筑师参加了论坛,并对双方的发言和当今建筑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术交流

在巴黎期间,代表团参观了数家法国著名建筑师事务所,法国国家铁路公司AREP,建筑工作室Architecture Studio,夏邦杰事务所Arte Charpentier David Mangin建筑师事务所等,法方均表达了合作的愿望,并希望中国建筑师能够参加今后在法国的建筑投标。

参观考察

1.巴黎左岸公社(RIVE GAUCHE)

巴黎左岸公社是由巴黎市政府和法国国家铁路公司(AREP)合作开发的特别开发区,位于巴黎第13区旁边塞纳河岸边,包括3个地区(Austerlitz,Tolbiac和Massena),利用了旧时的工业和铁路用地。

开发工程初步调研开始于1991年。2001年,巴黎城市委员会决定实施巴黎左岸公社工程,平衡发展住宅、购物、休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2003年投票通过巴黎左岸公社特别开发区决议。

开发区邀请了众多的法国著名建筑师进行单体设计,使得小区内的建筑十分多样化。现已经建成了1500幢住宅、520 000m2办公空间和众多公共设施,包括法兰西国家图书馆、高等职业学校、日间托护中心、福利院、公园等。已经完成的部分服务于20 000多名用户和4000多居民。

开发工程目前正处于中期阶段,在建的工程包括巴黎第7狄德罗大学、连接第12区的一座步行桥、国家图书馆旁的一个游泳池等。

巴黎左岸公社成为巴黎处于丰富历史遗产的老区中的一个新区。开发工程的一个目标就是协调新区和老区的关系,继承该地区的历史精神。巴黎左岸公社现在是巴黎的一道风景,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知识区是创新的支柱。这个开发工程是最重要欧洲城市更新工程,为城市的生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2.巴黎世界民俗博物馆(Musée desArts Premiers)

此建筑为让・努维尔最新完成的作品。这个宏大工程在四个区域中布置300 000件收藏品中4 000件作为长期展品,其他的用于临时展览或学术研究,因此需要巨大的空间。让・努维尔巧妙的分解了建筑的巨大体量,220m长的展厅分成两个相连接的部分,与塞纳河相呼应。位于一侧的曲线入口大厅通往位于地面层的临时展厅,用一座桥连接起图书馆和两个办公区。热带生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为临界的里面加上了一面绿色的挂毯。单调的钢幕用充满生气的色彩装饰。澳大利亚的艺术家为图书馆喷涂了天花板,橘红色的支架在窗户打开进行自然通风时支撑窗户。

在法国期间,代表团成员《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还代表全团及BIAD看望了旅居法国的中国老一辈的建筑师94岁的华揽洪先生。大家还参观了里昂、图尔、嘎纳和尼斯等城市.并对其周边建筑进行考察。

小结

当今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使得中法建筑师怀有同样的创作激情,两国建筑师的不断交流也正在体现着这种激情。此次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代表团的访法交流使法国同行对中国建筑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我们加深了对法国建筑的印象,双方都希望本次交流成为今后两国建筑界合作的新契机。由于此次交流取得的成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将会继续组织中国建筑师与国外建筑师的交流。

作者:张燕,《建筑创作》杂志社 副主编

建筑师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建筑策划;建筑设计;空间;信息;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建筑学有两类课题:一类是研究已经存在了的正确的标准;另一类是研究对立、冲突、悬而未决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继承来完成,而后者只能通过创造新的建筑理论和概念来解决。

建筑学是与人类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学也不断地拓宽着它的领域。社会学、环境学、城市学、生态学、人体工效学、行为心理学、市场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都已逐步渗入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中,传统的建筑学正发生着变化。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相融合,通过艺术构思的软件与信息论、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等近代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的硬件相结合,建筑师们已经开始重新认识建筑学了。

古典的建筑学是以建筑设计为核心,把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技艺,总结设计经验,探讨设计规律。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比,建筑学是一门惰性较大的综合学科。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外向化和多元化。现代建筑科学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已经发展到可与任何近代科学、学科相互关联、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地步,形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与近代科学、前沿科学建立逻辑联系和系统组合的全新的体系。

从学科的性质来看,现代建筑学几乎是一门无所不包的交叉学科。它随着世界近60年来科学技术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大大地前进了,已不再局限于“盖房子”这样一个较为原始的概念。广义建筑观的概念已逐步形成。

人类社会经过农业、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已经进入信息和新技术革命时代。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信息性是客观世界的物质属性、能量属性之外的第三种属性,它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任何物质都载有信息并发出信息,广义信息是指物质世界的普遍的相互作用。我们把与人有关的相互作用亦称作信息,其中又可分为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信息的流程实际就是认识、思维、观念的流程,即由人对外部信息从感觉到知觉的理解,及选择运用信息的全过程。

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更加强调人的因素,更加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早在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十四届大会发出的建筑师华沙宣言中就强调:人是环境的核心。要“认识到人类―建筑―环境三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认识到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形成人类环境的过程中的历史责任”。1996年7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大会不仅继续强调建筑师的环境意识,而且更加

鲜明地指出建筑师应肩负研究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的历史责任。

于是在世纪交替的今天,有责任的建筑师们开始对近代建筑的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进行反省,要求对传统、地域、装饰等进行再评价。的确,人类生活为愈来愈高度发达的技术所支撑,强调追求经济合理性的同时,要求寻回失落了的丰富的人类生活的期望也日益高涨。尤其是随着现代建筑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变化,建筑师们开始有了创造新文化的责任感。

考察一下我国近年来的建筑建设流程,不难发现:规划师们在研究城市规模、人口构成、政治、地理、经济环境因素等,越来越注意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职能范围,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城市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构想、论证到建立模型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环境学家也相继介入人类聚居环境、资源评价、景观的研究。可是作为人居环境主角的建筑师却未能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立项、规模论证、环境评价、方案优化等环节,往往是在立项以后,收到一份由业主拟定的设计任务书及规划条件,于是就按“书”设计而不过问其他了。

由于从城市区域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设计以及从立项到具体设计实施,其中缺少根据总体规划而进行的对建筑本身的规模、性质、容量、性格等影响设计和使用的诸因素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的环节,从而缺乏定性定量的结论和数据,因此往往造成建筑师的盲目设计,或者变成业主主观意念的强加。这显然是与当今时代强调人居环境,强调人的因素,强调科学性,尊重物质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时代脉搏相悖的。从项目立项到具体设计的实施,其中缺少的这个环节正是建筑师进行设计所必要的科学的依据。

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业主单方面抑或几个专家所制定的建筑设计条件,其拟定的任务书是缺乏科学性的,往往缺少系统的思想,不能与时代、环境进行通畅的交流,没有逻辑的反馈,其设计结果也难免造成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低下。

那么,在跨世纪的信息时代建筑师的科学的设计依据应该是什么,又应如何得到呢?建筑策划理论作出了回答。

“建筑策划是指在建筑学领域内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从建筑学的科学角度出发,为达成总体规划的既定目标,对建筑设计的条件、环境和相关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逻辑的、优化的设计依据。”【1】

广义而言,建筑活动可分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大部分。

现代城市规划自勒õ柯布西埃等人针对工业革命以后巴黎城市的改造提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明日城市”的设想,彻底否定和批判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的城市规划原则开始,到1956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结束,形成了目前被奉为权威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但1956年CIAM解散以后,对现代城市规划原则的批判多了起来。如路易斯õ康、查尔斯õ詹克斯等人的TEAM 10新运动提

出城市流动性、生长与变化性等新城市规划原则对CIAM进行修正,以及以黑川纪章为中心的强调传统、发展、文化地域性的“新陈代谢”理论,使东西方乃至世界范围内城市规划的运动出现了新的潮流。这种新潮流在后来的后现代城市规划中达到高潮。

后现代城市规划原理,在强调从CIAM继承城市的功能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批判和修正了CIAM将城市功能过分纯粹化、分离化的做法,强调传统和历史的引入不只是形象的简单重复,强调城市必要的合理的高密度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强调街道在规划中的地位以及民众参与和听询规划研究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已构成了城市规划的新动向和新潮流,并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识。其中强调区域的联系、强调对街道的研究以及民众的参与和听询,是与现代建筑策划理论不谋而合的。

建筑策划的理论基点就是源于对实态的调查分析,民众参与听询以及对使用者的调查是建筑策划不可缺少的环节。还有建筑策划对项目的论证、规模性质及社会环境等的研究分析也使得建筑策划的研究对象大大超出建筑单体本身,扩大到街道、区域和社会。建筑策划的理论起点和方法论的形成与城市规划的新潮流达到了一种默契,从中我们可以悟出,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的研究同样也已成为建筑策划的中心课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无疑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实际上包括建筑设计的前期研究即建筑策划理论。广义的设计概念应有三个阶段,设计条件的设定分析阶段;建筑空间构想、设定阶段;建筑空间的具象表述阶段。但从建立建筑策划理论的观点出发,前两个阶段又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而且建筑策划通过第二阶段与建筑设计相沟通。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化的趋势,建筑策划理论的建立已成为必然。建筑设计的概念已由原来囊括所有前期工作的广义概念变成由建筑策划取代其前期工作的单一的建筑设计概念。

现代的建筑设计全部由建筑师一人承担的情形已不多见了。建筑设计业已成为一个由多方面专业人员参与的系统工程。设计内容的精细化、专业化使日渐复杂的设计工作又呈现出分项、简洁、深刻的趋势,建筑师及各专业工程师们在自己的业务分工内进行着愈来愈专门的研究工作。现代建筑创作程序要求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建筑策划的研究,所以建筑师的职能范围已由单纯的建筑设计扩展到了设计的前期工作。

建筑策划的后期工作,如空间构想、组合方式的研究、空间要素的把握以及材料设备的确定等等是与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如初步方案的设计总图、平立剖图、设备系统图等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为进一步完成实施设计作准备。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建设项目的建筑策

划结论如何引入到设计中,或怎样在设计中予以落实。

建筑策划中,空间构想的现实性可以保证构想的空间形态在设计中得以实现,并且以最大的限度与现实生活相贴近。这是由建筑策划的研究方式的客观性和逻辑性所决定的。在策划阶段细致考虑外部和内部条件、模拟建设项目的使用形制、并对构想不断进行反馈预测评价的逻辑思维方法,就印证了在设计阶段的空间构成的现实性和可靠性。

如前所述,建筑策划是研究建设项目的设计依据。它的结论规定或论证了项目的设计规模、性质、内容和尺度,它为设计制定出空间的模式和空间的组合概念。因此,可以说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中建立“骨骼系统”的工作。建筑设计则是将策划中的空间概念和模式以建筑语言加以丰富充实,并表现在图纸上,绘制出项目的具体空间形态和造型。所以又可以认为建筑设计是建筑创作中填补“肌肉”的工作。以“骨骼”和“肌肉”的关系形容和说明建筑策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恰当而直观的。

“骨骼”的建立,最重要的是对各种要求、条件的全面把握并将其转变为空间概念;而设计阶段填补“肌肉”的工作,其最重要的就是将“骨骼”中抽象的空间概念和模式具象化,直至绘出完整的空间图形。这一从“建骨骼”到“填肌肉”的过程可以简述为:由问题的解决过程到形态的发现过程。其中建筑策划阶段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而设计阶段则是“形态发现的过程”。

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之间不可分割的前后关系,并不意味着建筑策划的研究成果只是建筑设计的前提条件,它在项目的决策、实施等阶段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策划结论的不同,同样项目的设计思想、空间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更有导致项目完成之后引发区域内建筑、环境中人们使用方式、价值观念、经济模式的变更以及新文化的创造的可能性。这一点恰恰是建筑策划的社会责任。

骨骼和肌肉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只要骨骼的成长科学而严谨,未来肌体就不会先天不足。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完美肌体的长成不是在先完成骨骼之后再开始形成肌肉的。建筑策划与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现实中,建筑师进行建筑策划时,头脑中已在不断地反映出与策划的抽象结论相对应的具象的设计形象,这一点可以从图5中看出。建筑设计的基本设计实际上是在策划进行的同时配合进行的。此时出现的设计图纸只是为了展现策划的构想和模式、检验策划的结论和空间构想的现实性,所以又可把它称为“可行性研究方案”。尽管它不是正式的建筑设计,但它具有建筑设计的一切特性,并可以得出建筑设计的一般结论,即有具象的空间形态。严格地讲它不是建筑设计,而是横跨策划和设计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该环节是我们将建筑策划的抽象概念和结论付诸于建筑实施设计(初

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关键一步。

在涉及建筑设计依据和前期研究时不能不谈到可行性研究。它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对投资项目的合理性、盈利性、先进性以及适用性等进行综合论证的工作方法。它的研究结果一般要求对项目回答六个问题:做什么(what)、为何做(why)、何时做(when)、谁来做(who)、何处做(where)、如何做(how)。建筑的可行性研究是指投资者对项目的市场情况、工程建设条件、技术状况、原材料来源

等进行调查、预测分析,以便作出决策。

一般来讲,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投资活动的论证性的研究,它既包括建设项目也包括其他诸如军事、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项目的研究。其结论主要是为投资者作参考,并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科学及理论的依据。由于它源于项目的投资活动,所以其实质是要反映这一活动的得失与否,亦即投资活动是否有经济效益。它是与投资者的利益紧密相关的,而对于投资项目的使用者以及功能效益等则相

对考虑较少。它多属于投资者业主的权限范围。

在我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起步较晚,且尚不规范。它主要停留在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损益的分析研究上。例如,外资兴建高级酒店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酒店市场的调查,分析计算投资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预测和设定项目未来的经营情况和盈亏情况,与贷款的本息偿还要求相比较,从而决策贷款投资的可行性。通常这一研究工作主要是投资者在工程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指导下单方面进行的,而对酒店顾客的使用、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等诸多因素考虑不多。至于对设计要求和空间内容等都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论证,对这些项目的设计内容、规模、性质等功能性和使用性的问题仍停留在经验的初级阶段而没有一

套科学的论证方法。因此,严格地讲我国的建筑可行性研究只是建设项目投资的经济损益的研究。

而建筑策划主要是研究投资立项以后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空间内容、使用功能要求、心理环境等影响建筑设计和使用的各因素,从而为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一般来讲,建筑策划除了在对项目的规模进行论证时可对投资立项及总体规划进行反馈修正外,还需对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功能要求、使用者状况、使用模式、技术条件等外部及内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而后者往往在建筑策划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归纳起来可看出,可行性研究与建筑策划两者操作主体不同,前者由投资者和工程咨询公司、会计师等进行,后者则多由建筑师承担(有时就是负责项目设计的建筑师);两者的研究领域不同,前者是对项目的投资进行分析论证,后者是对项目的设计依据进行论证;两者的结论对象不同,前者是投资者业主,而后者是设计者。

因此,那种只把可行性研究当作设计前期工作,仅以此来提供和论证设计依据的观点是不够全面的。建筑策划的关键在于对条件的把握以及建筑使用方式的实态调查而最终抽象出项目的空间概念,没有这一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过程,仅凭设计方法中图纸上的推敲是不可能得出科学而逻辑的设计依据的。

从建筑策划与设计的关系来看,建筑设计者最好同时是建筑策划者,因为两阶段工作的相关性为建筑师连续进行策划和设计创造了特别便利和直接的条件。建筑策划的依据使得业主和建筑师在实施设计阶段无需担心任务书的一日三改,无需再花费较多的精力去研究和考察建筑在功能、使用、内容设置上的问题,从而避免实施阶段的设计返工和延误周期甚至造成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低下。

事实上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往往是分期、分对象进行的,这在越来越讲求分工精细、强调专业化的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一点在西方一些建筑活动高度商业化的国家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建筑师对建筑策划和设计都能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从原理、方法到实践全面的掌握,这样才能在分阶段进行建筑策划和设计时进行相关的考虑,避免两者的割裂而产生错误的决策。这一点或许是建筑策划论给当代建筑师带来的新任务。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有了新的认识。

建筑美学可算是建筑学体系中老资格的一个分支。从《建筑十书》、《模式语言》、《形式美的原则》到今天建筑学的教科书,古典的比例、尺度、色彩等美学原则一直左右着我们老一辈和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的评判标准,至今它也仍是许多专家在对省优、部优、国优建筑进行评判时不可不提的一个关键点。从前如若某位专家或口头或撰文,以连篇累牍的美学原则来评价一幢建筑是如何如何美或如何如何丑时,只要他的美学原则引用得无误,众同僚都会颔首称是。可是就在传统建筑学被拓展、建筑师被更广博的知识和技术所武装、人类要求在改造生存环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今天,一定会有不止一位建筑师站出来大声提出异议:我们以前一直公认为美的建筑,放在人居环境这样一个大范围中,从资源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分析、无废无污绿色建筑等方面来评判,它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建

筑吗?传统建筑美学的原则是否应当更新?或许将来某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用当代的美学原则再来检验我们当初的结论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不是耸人听闻,更不是哗众取宠,因为就在我们建筑师仍不舍得抛弃旧观念、不情愿接收新观念的同时,我们的近邻经济地理学家们、人口学家们和生态学家们已开始做着本应属于建筑师的研究工作。他们运用GIS系统、资源评价、生态分析等对我们一些建筑师来讲还很陌生的理论和方法,切切实实地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和评价,使建筑学内涵得以扩大,使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他们的成果是显然的,是有说服力的,是科学而进步的,们没有理由怀疑他们。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应当修正我们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建筑美学评论只是一个例子,它告诉我们时代的要求、学科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建立完整的建筑理论体系及现代方法论的研究体系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的引入正是建筑师在这一大趋势下所做的努力。

建筑策划的研究在了解和掌握了从建筑策划到建筑设计之后还只是一个开始,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还很多,诸如建筑策划与建筑商品化、建筑策划与空间论、建筑策划与计算机技术等等。新时代建筑师的任务的确很多很多,新时代建筑师的责任也的确很重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