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

讨论式教学论文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以人为本”是现代最主要的教育理念。“本”是指事物的根本,在世界万物万事中,“人”才是根本。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深入地研究学生,有效地服务学生。教师只要落实好“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学工作才能做实、做好,才能把促进全面学生发展。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主、以人为重、以人为先,面对当今越来越多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学生观”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教鞭下,对学生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和整体划一的评价方式,教师是教书的机器,学生是学习的机器,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传统教学上的失误或失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学生观”必须得到彻底的改革。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教师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既关注那些将来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将来成为“匠”的大多数学生,实现教育教学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具有“服务”意识,宪法研讨式教师不再是唱“独角戏”,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权威神圣不可挑战。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服务,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宪法研讨式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讨论、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不要强求课堂上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自己来推导出结论,领悟发现、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心态。当今学生个性越来越张扬,也许会在宪法研讨式中出现突发事件,学生提出与当今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和看法,给宪法研讨式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面对突况,教师首先要冷静,不要以言语压制学生,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教师要宽容,换位思考,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思考。教师具备宽容的心态,就具备了教师的爱心。爱和感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教育,是一种爱和感动的教育,换来的必是教学的双赢。

二、目标层面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

宪法研讨式教学有其教学目标,即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作为宪法研讨式教学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储备知识的结构体系,是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是既有宪法学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宪法学拓展知识。宪法研讨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将来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宪法研讨式教学既注重宪法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注重相关知识的介绍,学生在掌握宪法学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讨论或辩论向外延伸和拓展相关知识。学生为了在完成教师布置的研讨式教学的任务,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拓展与宪法学相关的课外知识。因此,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教师布置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选题后,要求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解决每个选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检索能力提高了。第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第三、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对查阅资料,并对每个选题撰写1000字左右的发言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第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宪法研讨式教学这种民主、和谐、开放式的教学,有助于解放学生的口,让其去问、去说、去讲、去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才干;有助于建立“主—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映的特征。人格包括两部分:性格与气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这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和合作,懂得如何面对课堂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学生形成沉稳的性格和良好的气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三、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宪法研讨式教学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具有自立性,即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自主学习具有自为性,即学习主体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自主学习具有自律性,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和规范性。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堂研讨选题后,要求学生根据选题查找相关资料,对选题进行分析、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具有四个方面特点:第一、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第二、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指导;第三、探究学习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第四、探究学习必须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究学习,学生在对教师布置的选题进行深入探究式的研究,即对选题所涉及到的研究现状、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创新研究,在辩证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宪法学研讨式教学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学习中,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获得同样重要。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通过分组方法,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合作学习是一种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的学习策略。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对选题形成小组观点,然后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进行课堂研讨,通过课堂研讨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的分组讨论和课堂研讨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属于问题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方式。在宪法学合作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竞争意识。

(四)创新学习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编辑熊年春)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编辑熊年春)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满足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那么,面对日渐式微的语文,我们如何才能更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语文的课堂上乐此不疲呢?

笔者认为,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上点名学生起来会的问题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少部分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多数的学生因为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满足不了被别人认知的需求,往往不能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思考,而是成了听众或看客。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调动多数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一来,他们便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更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在老师和全体学生之间展开的一种以生——生,师——师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式。同时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灵动活泼,以语言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堂。很适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口头的讨论。所以课堂上当老师适时地抛出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为了满足得到别人的认知的需要而努力思考、认真分析总结,为更好地说服别人而努力。这样一来,全体学生就都动起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也就被调动起来了。因此,语文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可以轻而易举地满足更多学生的被认知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增进彼此交流,共享学习方法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千金难买三人行。人情淡薄的社会环境和紧张的学习氛围,让当代的学生天天只顾着“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会经常出现同班同学不知彼此叫什么名字的怪现象,更谈不上同学之间的友好交流,便不会有深厚的友谊了,当然也不会有协作能力的培养了。而在语文课堂中应用讨论式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文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自觉讨论的习惯,让他们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增进交流、取长补短,而且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最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比如《劝学》中有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句子。句中的“而”,有人认为是连词表顺承关系,有人则认为是表修饰关系。那么到底哪一个更合理?还是两种说法都讲得通?这时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是表顺承关系。理由是:作者要先踮起脚后跟再望,两个动词之间有一个先后顺序。有的同学认为,这句话之前那一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而且后面是分号,说明两句话中相应位置的词语用法一样。而“吾尝终日而思矣”这句话中的“而”明显的是表示修饰关系的。另外从语境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是想强调:做事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所以,这句话中的“而”,应该表示修饰关系更合理。

通过讨论,同学们不仅增加了了解,而且还发现原来在推断文言词语含义时,可以根据语境和句式特点来判定。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但明确的“而”在此处的用法,而且还达到了资源共享,共同积累了学习方法的目的。

三、提升口语交际,增强思辩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是现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学校没有安排独立的课时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作为农村中学的我们更是如此。这就导致多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记得刚接笔者现在带的班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细小,难以听清。根本谈不上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甚至,有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直接闭口不言,即使说话也多是一个一个的字或词语,根本不成句,更谈不上有什么思辩能力的体现。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如何顺利地与别人进行交流,着实让笔者担忧。

就在这时,笔者发现讨论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讨论。“讨论,即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而交换意见和进行辩论的方式主要是口头表达。所以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笔者把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和讨论式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就有分歧的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无论分歧大小,哪怕是一个多音字的读音,一个词语的含义,只要分歧存在,就让他们进行自由的讨论交流。一年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分析问题时能够出口成章,体现出很强的思辨能力,已经具有很高的LQ(语商)。更有四个同学已成为学校辩论队领军人物。这一结果的出现有力地证明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在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辩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54―01

讨论式教学法,是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引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使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学思考,主动设疑,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展示结果,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是教学思想的一个解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主要途径。在语文课中组织好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多向信息传递,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面就浅谈一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课前精心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及学段目标,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技能、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统筹安排。围绕教材及教学目的,找准重点、难点、疑点,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能力、起点行为等,精心设计预习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前反复阅读教材,在课中利用充足的时间来细读课文并进行思考。这是课堂讨论的基础,而教师的指导则是课堂讨论的关键。讨论前告诉学生按设计好的要求去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为课中小组讨论做好铺垫。

二、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是课堂讨论的设计师,能否创造出课堂讨论的最佳情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兴趣,达到深化语言文字理解、启发思维方向、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讨论理解课文,教师调控点拨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应当采用“讨论”的方法。他说:“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学生讨论学习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如下形式:1.同桌讨论;2.前后桌讨论;3.小组讨论;4.自由搭配讨论;5.全班集中讨论交流等。在讨论交流中,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全班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要将参与讨论引向深入,使讨论有实效,不走过场,就要避免优等生唱主角,中等生是配角,差生当听众的现象,否则多数学生对讨论就会丧失积极性。要让学困生也能主动参与,教师设计问题时就要有层次,使人人有事可做,使学生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四、引导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能力

对于讨论的结果,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表扬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充分肯定讨论的最后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成功感。有些问题因学生的理解角度不同,所持观点不一致,从而答案呈现多样性。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分析、总结、明辨正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学会发现、探索,学会评价、创新,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如何彻底地改变这种修修补补的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尤其是数千数百年前的陈年旧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应该大胆借鉴音乐电视(MTV)的做法,即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一集或几集的历史电视,我们姑且把它称为HTV(HistoryTelevision)。

把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制作成HTV,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首先,历史学科每一章节内容都是一个或几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它们具有一定的情节。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所缺乏的。而且即便是在教学中,有时也不得不对某些情节进行渲染。这是制作HTV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当今历史题材影视剧得以风靡的重要原因。据粗略统计,从商周到明清,历代有名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差不多都搬上了银屏。如《东周列国志》、《封神榜》、《秦始皇》、《西楚霸王》、《艳后吕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水浒传》、《朱元璋》、《戏说乾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应该说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学生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较好途径,但是由于这些电视剧中情节虚实混杂,不仅学生无法分辨,就是专家学者也不可能去考证这些历史剧中情节的虚实。因此如果把这些娱乐大众的消遣品作为一种正确无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显然是不严肃的。况且这些历史影视剧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往往是长篇大作、恢宏巨制。一部《三国演义》就长达80多集,照此下去,何年何月才能学完历史?再者,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注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学士,对历史的其他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普通民众则关心不够。仅讲伟人、能人、名人,忽视众人、凡人也不合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一伟大论断。所以依靠现有的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进行形象化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作为教学所用的HTV,就必须是短小精悍型的。也就是说,在介绍历史人物、讲述故事情节时要借鉴历史剧制作的方法但又要讲究精练、注意必须与史实相吻合。具体说来,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内容不宜过多,以教材中所述为主,不宜作更多的发挥,否则便难免有重蹈历史剧覆辙之嫌;时间不宜过长,一节课的内容以半个小时左右为宜,要有一定的空余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同时老师也可作适当的归纳和分析。

其次,已经发掘的遗址、化石或留存下来的遗迹为HTV的制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制作HTV不仅需要通过人物表演使故事形象化,对于历史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讲述,则最好把相关的遗迹、遗址、化石拍摄下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脑海中就有了直观的印象,而不必等课程早已结束时再组织学生外出去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因为到那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已经是见似已见、学似已学,两者已难划等号了。何况中华之大,历史遗迹之多,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分布,要组织学生全部去实地考察、学习,只能是一句空话,而HTV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另外,历史课的教学目的也决定了HTV教学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再现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昨天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接触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认识社会发展的转迹。可以说,主要的任务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至于总结历史规律、考证史实则不应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HTV就能符合上述要求。学生在观看HTV的过程中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应在旁加以引导、分析。这样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专题研讨式教学 教材内容 研讨

一、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专题”其实就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现代汉语词典》)所谓“研讨”就是指研究和讨论。而“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包括增、删、组(即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专题或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的专题(模块)开展相应的教学和讨论的教学模式。[1]

二、专题研讨式教学的设想

总之,合理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教学实效性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专题研讨式教学”谈几点设想:

1.整合教材,合理设置“专题”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也无论选文有多大差异,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应用写作等几个部分,可能有的还包括外国文学。从选文角度,可以按照文学史发展的进程,采取“以史带文”或“以点带面”的方式,设置专题。[2]

2.精心设计,开展“研讨式”教学

2.1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启发、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打造思考型“动态”课堂

《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能力和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能够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多一点思考和交流的机会。[3]

2.2运用“专题讲座”“经典新解”等,打造高效率的课堂

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重组之后,针对不同的专题,对部分内容采取“专题讲座”进行教学,比如:《史记孙膑列传》、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等;对于名著可以采取“经典新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所谓“经典新解”教学方法则是运用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等对文学经典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充分挖掘文学经典的多重文学蕴藉,力争全面展示经典文学的魅力,实现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目标。

2.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和”“热点人物”,探讨社会人生,打造“开放式”课堂

《大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要塑造学生的高尚情趣、宽广情怀,还要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以适应变化繁复的现代社会,肩负为祖国为人类服务的重任。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和“热点人物讨论”等教学环节,注重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专题时,选讲其《狂人日记》,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结尾作者所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呐喊展开讨论:一个世纪以前,是为了拯救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新生活,我们的孩子在这个生活富裕的环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时,“救救孩子”还有必要吗,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加速成长;在学习《左传齐晋之战》专题时,让学生认识到古人所具有精业精神和献身精神,比我们要强的多。那时打仗大概还没有工资和奖金,没有勋章和桂冠,凭的是自觉性。他们在挺身而出的时候,显然没有想到过抚血金、烈士称号、家属子女待遇等等,真可是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只讲奉献,只讲忠于职守,要求学生学习古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

2.4通过课件、电子邮件、QQ群,打造“现代化”课堂

在《大学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通过网络及时与学生进行电子邮件或QQ流。例如:在学习《余秋雨道士塔》专题时,通过播放刀郎的《大敦煌》歌曲和投放中国的国宝却陈放在大英博物馆的视频,让学生牢记历史教训,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当然,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讨论还不够深入、理解还不够透彻的内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QQ群与老师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4]

2.5通过拓展内容,打造《大学语文》的“第二课堂”

由于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重组、开发,所以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及教学的延续性,必要时可以形成相关的系列课程。结合高职校要求开设的素质教育选修课,所以可以和《应用文写作与训练》、《演讲与口才训练(语言交际技巧)》、《文学欣赏》等课程的老师沟通、交流,形成知识链接,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其实,在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及学生可以充分扩展其他与专题研讨相关的一切资料,也就是说学会把零散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课程与正在学习的专题有机结合起来,或适当挂起钩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要研讨的专题有一定的发展,从而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用而有益,而这也正符合了《大学语文》的学习目标科大学生的需求特点。[5]

三、结语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教学特点、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学史、作品选、写作理论和实践过程,逐步把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讨论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当然,因为大学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课程在教学上有着较大差异,所以大学语文的学习应是开放的,应该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思自悟,因此具体授课方式方法也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可以点线结合,讲练结合,精读泛读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当然,这种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还需要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20世纪语文教育回顾与前瞻[J],语文学习,2000年07期。

[2] 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年5期。

[3] 徐清华 吴春林,大学语文“四进四出”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1、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宏观经济学主要运用抽象分析的方法,利用图表、函数等数学方式来表达经济学原理,理论性极强是其典型特点之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庞杂,学派多,也是其典型特点。而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宏观经济学的课时安排很多时候只有32个,与内容多相比体现出课时少的特点。

2、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内容庞杂,课时少,加之独立学院学生基础弱、自律性差等特点,使得独立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处于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笔者认为,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要走出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的困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研讨式教学法。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将研讨式教学法应用于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结合教材和现实经济现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和讨论,再通过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具体分为五步:一是确定主题;二是独立探索;三是小组讨论;四是全班交流;五是点评总结。

1、确定主题

教师首先讲解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选择重点问题、疑难问题、热点的经济时事、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案例,作为研讨的主题。例如:在讲解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与凯恩斯消费理论这部分内容时,先讲解两大理论,然后以我国为例,列出我国近两年的GDP数据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排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国GDP中四部门所占比重各为多少,通过最近10年的数据评价四部门经济对GDP各自的贡献如何、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独立探索

这个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如何搜集整理资料、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学生关于研究是缺乏方法和经验的,因此在进行调研之前,需要教师专门开设专题,让学生了解研究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环节,特别是对前期文献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以及观点的提炼进行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调研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数据相关的实证资料;第二是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在这个阶段,经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最终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发言稿。

3、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首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人数的多少取决于在时间上能保证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每组人数保持在5-8人比较适宜。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内讨论,形成小组观点,并选出发言人。

4、全班交流

小组形成观点后派每组的发言人进行发言,这个时间段,教师应鼓励有想法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应抓住时机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以本文中研讨主题为例,可以在学生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你如何评价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应该如何改进。这个阶段教师应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讨论越激烈,思想碰撞越多,效果越好。

5、点评总结

教师的点评和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此阶段,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补充,对于好的观点予以提升,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甚至可以鼓励有思想的学生将观点撰写成学术论文进行发表。

三、结语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小组讨论方式的优化

初中语文小组的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学习状况分组形成的,组内应该分配有学习优秀、良好和后进等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才有利于课堂的交流和互相之间的促进学习。目前对小组的编排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教师直接安排的方式,老师对学生性格和学习状态都有很深的了解,这样在分组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划分,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也分别搭配。第二种是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平时的好友做组员,这样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就非常的近,小组内也可以达到互相信任的效果,彼此之间不会介意个性的张扬,这样对于展开深入讨论无疑是非常有利的。这两种分配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对小组分组的一种优化,能够打破以往小组讨论中的优等生个人主义,组内的各个成员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优等生不再是小组中发言最多的,这样有利于小组的整体进步,同时也能融洽组员之间的关系,当然对这种全新的讨论方式要在细节上进行优化,对讨论小组成员发言、顺序和主要的一些细则的安排。在新型的讨论小组内应该选出小组的发言人、主持人和相关重要内容的记录人员,保证每个组员都有轮流发言的机会,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活动开展的一些准备,在活动中作汇报和补充,其余的时间等同于普通小组成员,主持人由组长或者是副组长担任,这就保证了组长和副组长在活动末尾进行活动的总结而在讨论过程中没有特权。

首先,新型讨论小组保证了课堂秩序良好。以往的讨论小组形式往往是整个小组任意发言的形式,对某个主题的讨论顺序非常混乱,组员在进行讨论时的秩序也得不到保证,讨论中组员发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讨论的过程十分松散,经常是一种无序的发言,研讨的目标性不强,而且在一个同学发言的同时会打断其余同学的思考,新型的讨论小组在这方面的优化是很明显的,这表现为讨论的目的性强,从思维方面给予正确的顺序,使得讨论的主题不断深入,问题也会深入浅出,问题的解决就有一个很顺利的流程,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契合的,符合启发式学习的规律。

其次,新型的讨论小组具有很强的高效性。以往的讨论方式十分杂乱,组员之内不能向同一个方向努力,存在很多思想上的重复性,新型的讨论小组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有专门地记录人员,能够把问题的进度详细的记录在纸上,保持了同学们思维的统一性,这样对于研讨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最后,解决小组讨论优等生中心的问题,优等生固然重要,但普通同学属于大部分同学,优等生中心的讨论方式对于优等生是一种锻炼,但同时也养成了普通组员坐享其成的习惯。在新型的讨论小组中,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发言的机会,都有自己讨论问题解决的任务,几乎每个同学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讨论的问题,这对提高小组整体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讨论内容的优化

初中语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选择,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个讨论活动的价值取向。这些讨论的内容应该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这些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难被学生掌握,小组讨论能加强学习的效果,也能增强知识印象的深刻性,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点拨,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领悟力。比如在阅读理解上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阅读理解的答案不固定,所以这样更利于达到小组讨论的最佳效果。

三.对小组讨论氛围的掌控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课堂讨论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课堂讨论形式化,不能发挥讨论法应有的功能,降低了课堂效率。本文就语文课堂应该讨论哪些问题,如何把握问题讨论的时机,如何控制问题讨论的节奏,如何注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

选准讨论问题 把握讨论时机 控制讨论节奏 注重结果评价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讨论法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将课堂讨论形式化,结果不仅不能发挥讨论法应用的功能,反而会浪费时间,或者引发课堂纪律问题,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课堂讨论式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选准需要讨论的问题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最为普遍的演示就是这么一句话“请同学们讨论讨论”,不到三五分钟,讨论结束,结果公布,其实就是学生的自说自话。使讨论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审慎地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不需要讨论,这是组织课堂讨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地说,对于知识性内容的教学,教师讲授的效果要比组织讨论的效果好。如字音、词义、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背景材料等,大都不宜组织讨论。在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的情况下,也不宜组织讨论。如教学《藤野先生》,要想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名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学生不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也不知道“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的事迹,讨论就很难展开。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参看有关注释,进行适当地补充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忧患意识。

然而那些具有开放性、思辨性、争论性的教学内容必须组织学生讨论。这类问题的讨论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人》开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这一哲理性诗句的理解不能光靠教师的讲解,还应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搜集事实材料,印证诗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二、把握问题讨论的时机

确定了需要讨论的问题以后,还要很好地把握讨论的时机。同样的问题放在不同时机去讨论,其效果是不同的。那应该怎样把握时机呢?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切合课堂教学情境。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应根据小说的教学特点,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即组织学生讨论:小说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环环相扣的?情节安排中有哪些巧合?这些巧合是否在情理之中?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情节特点之后,再继续讨论:菲利普夫妇的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有何特点?在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基本了解后,要进一步讨论人物性格生成的社会根源,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讨论:“我”对叔叔的同情说明了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精神状况做具体分析,学生的思维活动也由此进入新的境界。总之,这一系列问题讨论的组织,都必须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三、控制问题讨论的节奏

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还应当对讨论的节奏进行合理的控制。课堂讨论中,教师有时缺乏耐心,讨论尚未充分展开就草草收兵,越俎代庖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太快的节奏往往使讨论流于形式。有时讨论学生的发言远离中心,旁逸斜出,东拉西扯,教师却听之任之。这种太慢的节奏往往造成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讨论节奏的失控必然导致课堂结构失衡,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宁鸿彬老师教学《分马》一课,在控制课堂讨论节奏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例。试举其中几个教学片段:其一,宁老师要学生给课文加“……的郭全海”的副标题,学生翻书思考后,一个接一个发言,分别加出了“关心别人胜过关系自己的郭全海”“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郭全海”“爱党爱民的郭全海”“领导有方的郭全海”“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郭全海”等副标题,并紧扣课文进行解释。就在仍有学生举手发言的时候,宁老师却宣布:“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此。”其二,宁老师让学生给“三百来户人”分类,先是故意不给分类标准,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然后才亮出底牌,告诉学生分类要“明确标准”,并要求学生按“思想觉悟水平的高低”重新分类。学生继续讨论,意见仍不一致,可宁老师并不着急,直到讨论中出现正确意见,众生点头表示赞同时,宁老师才说:“很好,咱们就这样分。”其三,宁老师问学生:“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却写了这么多人,那么采用了什么措施呢?”一个学生回答:“我认为是文章的内容有详有略。”第二个学生表示赞同第三个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接着发言:“我认为分了三个等级,一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详写;二是有一定作用的人物,略写;三是普通群众,简写。”三个学生回答后,宁老师立即加以总结:“说得不错,就是这样。”从而迅速结束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宁鸿彬老师这一课之所以非常成功,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分清主次轻重,有效合理地控制课堂讨论节奏乃其奥秘之一。

四、注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1

大学语文以学习运用语言为载体,加强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为课程目标,因此,大学语文教师为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就应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争做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本文笔者试从四个方面来论述问题讨论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讨论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讨论式教学法是和讲授式教学法相对应的两种教学模式。其与讲授式教学法不同之处在于讨论式教学法没有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教师通过设立情景,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展开讨论,通过这种交流与讨论进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换而言之,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将预先设计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来积累素材,在课上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学生可组内讨论、组际讨论、全班讨论,最终教师就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的意义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综合能力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每个同学都享有表达自己见解和对他人的发言予以评价的权利,为了能让自己的见解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对他人的发言能予以准确的评价,同学们必须要摆事实,提论据。因此,学生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和讨论的全过程中查找、阅读资料的能力,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表述观点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并不断提高。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健全人格

在大学语文课堂实施讨论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课堂讨论究其实质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它既有别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交流,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信息交流,而是一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在多向信息交流中,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角度不尽相同,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虚心学习的精神和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通过思想交流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此外,在争论中各抒己见能使学生养成探讨、研究的好风尚。

3.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建立现代师生关系

在大学语文课堂实施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情感能得以交流。学生围绕教师预设的问题展开讨论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其各自的思想感情,渗透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若发现学生思想走入了认识的误区,可以及时予以纠正,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对学生正确的观点,教师予以肯定评价,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无疑能促进和谐、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大学语文课堂实施讨论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1.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立问题

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程序图如下所示:

由此不难看出,实施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因为讨论是基于问题而展开的,如果设置的问题不以学生最近发展区而确定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见,大学语文课问题讨论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定关系到讨论是否能顺利展开及教学效果优劣。那么应设置什么类型的问题呢?笔者拙见:(1)综合性问题(2)矛盾型问题(3)假设型问题(4)求异型问题。总之,既可以体现教学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拓宽思维的问题就是好问题。

2.面向全体,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信息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才是唯一的认识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因而,教师把学生当成是被动的、机械的教育对象是完全错误的,而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他们看成是主动的、发展着的主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不能忽视任何个体。

3.把握好实施讨论教学法的几个原则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对于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疑难问题有重要的意义。相互讨论可以使模糊的认识变得明晰,散乱的知识变得系统,零星的感悟变得更加完整。但是也不能随意开展讨论,适时地讨论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反而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障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有积极的作用,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思维容量,它还能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适时而有价值的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讨论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语文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是开放性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局限在老师给出的答案中而不再思考。讨论环节的增加则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问题的结果,从而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也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境遇中解脱出来,激发了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善于形容、比拟,绘声绘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令人深思、最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语言,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学会写作,从中获得知识。

2.语言规范准确力。

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表达,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要做到规范和准确。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要求语文教师讲课时发音要正确,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用普通话;要求围绕中心,句句紧扣,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遵循规律,论证严密,立论有据,不以偏盖全。语文教学语言的准确,要求语文教师选字用词要科学无误,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两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和准确,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规范准确、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才具有美感效果,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之,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或障碍,妨碍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剔除颠三倒四的罗嗦话、无关紧要的两可话、牵强附会的题外话、不着实际的空洞话、不合语法的半截子话。

3.语言含蓄幽默力。

语文教学语言的含蓄,指的是含而不露,语文教师只引导思路而不告诉结论,不讲本意而进行烘托和暗示,让学生思而得之。语文教学语言的幽默,是指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科学规范的前提下,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等,使讲授富有启发性。含蓄幽默的语文教学语言是耐人寻味的,它能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像力,去丰富和补充语文教学内容。它有如宜人的春风,拂得学生心智激荡,乐得学生学而不倦。

三、课堂讨论虽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应掌握好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课堂上讨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科学性,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讨论的价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开展讨论,要有的放矢,所讨论的问题必须为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服务。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的课堂讨论却成了为完成任务而设定的一个环节,所讨论的内容没有任何价值。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是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唤醒和发展,但有些教师只是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点缀,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学生讨论刚刚开始不久,有时甚至才发表了一个意见,其他同学还没来得及发言,教师就匆匆收场。这时,学生的思维尚未碰撞、激活,讨论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而且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学生未完全弄懂,在学生“讨论”正浓时突然打断,往往使学生大惑不解。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浪费了时间,使讨论仅仅流于形式。

对于教师来说要在课堂上能放能收是一个难点,但目前教师在设置课堂讨论这一环节时,往往是设置一些话题抛给学生自己讨论,就在一边旁听,以至讨论的内容跑到话题之外去了也不加以引导,看似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其实讨论的实效性很差,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没有帮助,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高效课堂必须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但问题是,小组合作大多即使安排了,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讨论也没有目的性,其他人无所事事,甚至说闲话,不参与问题的讨论。因此,在课堂讨论时应该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讨论环节还有助于与大学教育接轨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讨论式教学 中职

讨论式教学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新时期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尤其是课改实施以来,小组讨论是最常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几乎每有公开课、观摩课,必有小组讨论。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个性化,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我认为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控制能力强,理解能力也相对强,语文教学完全适合讨论式教学;高中阶段的学生高考压力大,学校里所有课程都是为高考做准备,老师必须在最短时间里,把正确的知识和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往往没有时间开展讨论;中职生没有高考压力,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这一点来说非常适合讨论式教学,但是中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学生素质低,自我控制能力差,学生会借口讨论而唠起嗑来,教师如果掌握不好,会把一堂讨论课,变成散漫随意的自由课,所以也不适合把所有课文都采用讨论式教学,可以挑选一些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有点现实意义的课,作为讨论课教学,如在教材的每个单元安排一次讨论课,偶尔改变一下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二、如何准备讨论式教学

1.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是讨论式教学的纽带和核心,问题质量直接影响讨论的质量。好的问题能够启发高水平的思维;恰当的问题是教师运用讨论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工具;赋予创造性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问题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问题的明确性,一般一堂讨论课不应超过5个讨论题,另外讨论题的内容应以教学大纲要求为标准,落实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和学科思想目标。问题的设计也要赋予创新性,与时展相结合,比如我在设计教改后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鲁迅《灯下漫笔》一文时,就要求学生讨论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大家各抒己见。

2.在上一次课结束前,就把要讨论的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以便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课上才能进行有准备的发言。

3.讨论式教学一般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规模过大会影响成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讨论质量下降,同时也给教师组织讨论带来很大困难。一般认为每个小组以5~8人为宜。以座位顺序分小组,便于集中讨论,也便于随时改变教学方式,每个小组选出核心成员,大家广泛发表意见。

4.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讨论”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一些单调呆板的讨论形式大大削弱了“课堂讨论”应有的价值和效果,师生是互动的,教师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学生。如果学生不敢或不愿张口,讨论就难以展开。 所以,课堂讨论前,教师要进行一番动员,以自己饱满的热情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造一种激情澎湃的讨论氛围,像辽宁北方电视台的《交锋》节目,大家都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还要引导学生轻松讨论,不要有负担,不要怕说得不对。

三、如何进行讨论式教学

1.讨论式教学进行过程中老师要做到三个不要:不要讲解。教师的讲解会给学生的自由讨论造成影响,容易引起学生先入为主,学生会自觉不自觉的按着老师的思路去考虑问题,从而影响讨论质量。不要模糊不清。不要在讨论刚开始时提出一些模糊不清的、非常概括的问题,如:你的想法是什么?有谁想反驳?谁先发言?等。不要有任何偏向。不要暗示一些能说善辩的学生发言,否则其他同学就会降低参加讨论的热情。讨论一开始,学生会进入到思考的状态,不可能一下子就出结果,这时候老师要保持沉默,看一看沉默能带给我们多少新的、明确的想法。沉默也是讨论课必要的组成部分。开始讨论时要给那些犹豫不决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也是讨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角色要轮流互换,让平时发言积极者和沉默寡言者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讨论式教学如何维持,讨论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当吸引尽可能多的人积极参与其中,教师的讲述应当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水平。一般认为参与讨论的核心支柱是掌握问题、倾听和回应的技巧。讨论需要有课堂随时提出的问题来支撑。这些问题有以下几种类型:要求讲出更多的证据的问题。如: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你的论点有哪些论据做支撑?有哪些观点支持你的看法?你在文中哪一段找到这样的观点?等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如你能换种说法吗?你能举个恰当的例子吗?你这样讲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下刚才的术语吗?把各个发言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如你所讲的内容与刚才那位同学所讲的有何联系?你的发言与某某同学是否一致?你能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吗?进行概括总结的问题,如这次讨论中的重要一两点是什么?关于这次讨论还有什么未做解答或存有疑虑的问题?如果下次我们想对此话题作更深刻的理解,那应当再谈些什么呢?哪几个词或哪句话能最好地概括我们今天的讨论?如果教师的问题问得精巧,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些想法,又都有一些疑问,这时候他们将非常渴望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说出来,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时他们的眼睛里会闪现疑惑和探究的光芒。倾听。当别人发言时参与者要善于倾听,努力做到: 听出当前话的内涵而不是思考下边要讲什么;在支持或反对之前努力理解所讲的观点;对同意或反对的观点都同样认真的做好笔记。教师应该做到:向参与者提出一些问题以便扩大和加深讨论;关注发言者的自信心。回应。学生发言后,教师不应作为最后的或唯一的回应者,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保持沉默,等待其他学生的回应;二是让持反对意见的同学来回应,以便激励全组同学发表不同观点;三是提出一个直接相关的问题或话题。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多加肯定,表扬是重要的回应手段,但需要有新意、有实际内容。

3.小组讨论在相互尊重中进行,成员间要相互启发、相互肯定、相互鼓励,教师要对各小组的状况进行细致的观察,确保班级内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并且找到讨论状态欠佳的小组(包括整体水平比较薄弱的小组、水平极不均衡的小组等),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其中,尽量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帮助学生组织起更好的讨论。

4.小组讨论重在激发学生思考,使所有参与者畅所欲言,鼓励提出不同见解,不同见解融合讨论,就能使不同想法互相碰撞,激发学生灵感,让风暴进入头脑,让头脑改变风暴的方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讨论课的完成

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会很迫切的想展示小组的成果,所以在讨论课上,将小组讨论的主旨向大家报告是必要的程序。报告方式决定学生的感受,学生会因报告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迥然不同的想法,讨论课的最后是老师总结各小组意见,给出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也就是落实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讲明重点和难点。有争议的地方,可以有多个答案的,老师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抛砖引玉,学生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将来在社会实践中知道何者为佳。

参考文献:

[1]罗岩. 教育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第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呼唤课堂讨论。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教材内容改动了,教学模式“革新”了,教学方法变化了,教学手段灵活了。总之,这次新课改是一次“全新”的改革,是语文教学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新”。我们要恰当地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新”,从而更好地应对新课改的要求。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课堂讨论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第二,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质呼唤课堂讨论。

高中语文新课改提出了很多方面的要求,它的本质应该是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中提出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因为现在处在知识经济与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终身教育与社会化学习的教育思想以及学校教育深入人心,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教师教学行为变革、评价方式变革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核心任务。

高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阶段。因此,高中阶段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就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语文学科既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重点学科,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体现出对学生自的尊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之所以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因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正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与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体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的教学法,它是学生合作和探究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学生课堂讨论体现了合作学习,学生对讨论问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堂讨论实效性探究成为必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推陈出新,不能再和以往一样,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重视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要冲破过去那些陈旧的模式,寻找现代化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他们的思考,唤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实现有实效的课堂讨论。课堂的魅力在于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就像美味的葡萄酒,能令学生陶醉。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讨论中一个好的讨论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形成创造性思维。我们应该力争使语文课堂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而且是灵动的科学的理性的、充满探究的。

借助讨论与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真理,谦逊地表达主见、宽容他人的主张、尊重真理、敢于彻底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无视语文课堂讨论这种珍贵的教育功能和人格形成功能,就是放弃了语文教育的底蕴。

第四,课堂讨论实效性的内涵体现着新课程理念。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课堂讨论实效性的内涵之一就是课堂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了课堂的积极生成,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能够轻松地完成,并且达成度高的综合体现。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首先要求目标明确。在一些课堂讨论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有些教师的目标不是很明确。目标不明确,讨论的再多,课堂再热闹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确立培养的目标,那就是:我能利用这个教材以及这节语文课的讨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脉。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处理好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放任自流不可取,更难保证目标的达成度。

二、展现个性化的思维

新课程理论指出,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教育理论指出:智能是一个人在认识活动中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高中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但还处于浅层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批判。有实效的课堂讨论就是要展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三、培养合作精神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讨论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合作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语文课堂讨论实效性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主要体现在语文讨论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小组成员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钻研学习材料,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话题这一学习任务。

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讨论式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45-1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学生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为主要方式,其中学习小组讨论是基础教育中最常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分组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有利于让每个学生积极交流、自觉参与。课堂组织学生讨论的学习小组一般是前后桌四位学生为一组,这样的安排可避免进行分组讨论和讨论结束后复位时学生过多的走动而造成课堂混乱。为了使学习小组安排得更科学、合理,笔者认为可以在安排学生座位时可以把学习程度好、中、差搭配。学生的学习程度有差异,安排学习小组时学习好、中、差的学生合理搭配,让学习好的学生起带头作用,则学习较差的学生受启发和影响而逐步跟上,学习中等的受带动也力争进步,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以自愿结合。在上述两个原则的前提下,由学生自愿结合组建学习小组,再由教师指定或小组选举一位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小组长。人际关系中,常有情感、兴趣相投的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小群体,小群体中的个体间常是心灵相通、无所不谈。学生之间也是如此,要好的同学常在一起,畅所欲言,因此,学生的学习小组自愿结合,有利于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前充分准备,最后要合理总结

课前充分的准备是课堂成功组织讨论的前提。问题是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因此,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起点以及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在课前设计好在课堂上讨论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或探究实验,带着问题进课堂,以避免出现冷场或回归“一言谈”的现象,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讨论中,学生们唇枪舌剑、各持己见,面对多种意见、多个结论,教师要善于调控场面,积极引导,突出重点,并在课堂讨论结束时,做合理的总结性评价。教师应注意学生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的观点,不能“一棒子打死”,而是要耐心引导,给予勉励,帮助学生重新探索。

二、课堂讨论的形式与方法多样化

课堂讨论应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力求学生在讨论时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通过努力与交流又可以得以循序解决,让学生“欲罢不能、流连忘返”,并体验到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课堂讨论的形式和方法应多样化。教学实践表明,以下形式与途径较有效可行。

1.通过实例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现象和思维逻辑,将问题循序渐进地摆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在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中,加强感性认识,提高思维成果,形成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对问题讨论的积极性,进而加快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实现教学目标。

2.引导归纳总结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然后将学生归纳得出的见解汇总、归纳、扬弃,再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在诸多见解中辨别是非,判断正误,从而领悟正确的结论。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师注重讨论教学艺术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辅导者、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培养者。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应当讲究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教学艺术。

1.保持良好的上课心境。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上课,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层次清楚,面部表情自然且丰富,学生在教师的情绪感染下,产生亲切信任感,有利于营造师生心境默契、融洽,形成愉悦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不拘束,教师也易爆发新的思想火花,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能得心应手、果断有效。反之,教师心境不好,愁眉苦脸或怒气冲冲,思维往往易阻塞,而学生更是提心吊胆,欲说还惧,根本谈不上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

2.多幽默。幽默是教育家的助手。课堂教学是计划执行的,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不一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况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有一定的被动性。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渲染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进而掌握知识。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选用贴切风趣的幽默语言,切不可为幽默而幽默,偏离教学中心,造成不良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3.少离题。一堂课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讨论又需安排大部分时间,因此,教师的引导要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坚持语言准确、生动、精练、扼要;切忌满嘴“口头禅”,话题驰骋万里,一去不回头,空话连篇,甚至出现背离课堂教学大发牢骚等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