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意识不光来源于物质还能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意识反作用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现代化建设中不光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意识的三组类型

1、意识的第一组类型: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可由学生举例说明“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师要着力分析错误的思想意识为什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尤其要重点分析宗教观念。讲述时,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议论与讲解中明确认识。要注意,教材仅限于从认识论的一个角度去分析宗教,不是从认识论根源上全面讲述宗教的产生,更不是专门分析宗教,必须注意控制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切不可展开论述。当然,在有神论影响教大的地区,如何展开论述,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2、意识的第二组类型: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里首先涉及到第一组类型和第二组类型的关系问题。必须明确,无论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都有“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的区别。反过来说,“具体感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抽象思维”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教材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说明,两个事例都是属于正确思想意识的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这一理解,教师要心中有数,课堂教学不要向学生主动讲解,否则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重点要抓住抽象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深刻的反映。讲解这个观点,应以基本事实为依据,多分析事实,把理论渗透于对事实的分析之中,无须讲述过多的理论。

3、意识的第三组类型: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认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教材仍然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的说明,事例全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要重点讲解对未来的正确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在分析时请注意,一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状。二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虽然哲学上的规律概念尚未学习,但学生学过的具体规律是不少的,使用规律概念可以接受要阐释的观点。从加强思想教育性来说,要特别重视第25段的教学。这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难点,在此处应给予理论上的回答。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既然人们能够做出关于自然界的科学预见,同样人们也能够做出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既然我们相信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也就应该相信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

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第一,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而言,较易理解,可在自学基础上稍加讲解。只要求用事实表明这种反作用“是什么”,不必展开论述“为什么”起这样的作用。

第二,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而言,这是重点,应多用些时间讲述。讲述中应充分利用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用历史事实进行议论,自己得出结论。应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实际,突出讲解第11段,以加强思想教育性。

要注意进行鲜明的对比。要抓住同一件事情,看看不同性质的意识各起了什么作用。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三、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方法论意义

1、结合事例指出方法论要求的内容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其中包括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

2、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一般道理,可由教师讲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建议采取讨论的方式,在学生的争议中明确观点。

3、结合第25页的“议一议”,启发学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要恰当选用反面材料,教育学生“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四、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原因

1、要正确运用比喻。应在学生阅读基础上进行讲解。使用比喻是为了便于对问题的理解,但比喻就是比喻,绝不可把比喻同要说明的问题等同起来。教师讲解时要注意,一方面要使用电视机呈现图象的比喻,另一方面要指出人脑对外界的反映与电视机呈现图象的过程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一个物理过程,后者是一个生理和心理过程;前者呈现图象完全是被动的,后者作出的反映是一个社会的能动过程。

2、要指明教材是从“主观方面”分析“主要原因”的。关于获得正确认识的社会实践方面的原因的讲述,不是本课的教学任务。

3、关于“立场不同”这个原因的讲解。在观点方面要注意:要明确立场是指“利益立足点”,并非都是指阶级立场。要明确立场不同带来的认识差异,有两种情况:一是是否承认客观事实,二是对客观事实的评价。要突出讲解当前我国社会中人们立场不同可能带来的认识差异。讲解时要结合第19页的漫画和“议一议”。要让学生欣赏漫画,发表意见。通过看漫画和议论,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懂得立场为什么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4、关于“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这些原因的讲解。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本框内不是重点,教学中有所提示即可。但应使学生明白,讲得少,不等于不重要;讲得少,是因为整个教学都在解释这个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学好哲学知识。

5、关于“知识构成不同”这个原因的讲解。要注意理清教材所述的观点。一是从知识的性质来说。原有知识是否正确,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从知识的数量来说的。正确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可以适当作些理论分析。人的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信息选择和加工的过程,选择什么与怎样加工,在与人们利害无关的情况下,首先就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原有的知识去接受新的信息,解释新的信息。因而,知识性质的正误和数量的深广度,就会影响对新的信息的认知。要着重指出知识结构中的错误成分所带来的有害影响,除讲述教材事例外,再启发学生举出新的事例,并做出一定的说明,以加深理解观点。按照“议一议”的要求,或分组讨论,或提问回答。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学习科学知识。因为,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取得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就越大。热爱科学是思想教育的任务之一。

6、上述三个原因的讲解,总的来说应采取“对比分析,讲清道理”的方法。立场对比,世界观对比,人生观对比,思维方法对比,知识构成对比,它们的不同带来了认识的不同。在对比中恰当地选用事例,结合事例进行对比分析讲述道理,始终要强化一个观点:主观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

五、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总体要求是应做到:分清两个层次,突出三个重点问题。

所谓两个层次是把“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分作两层来讲解。第一个层次是讲人恼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要明确,只有人脑才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在教学中,可结合“忆一忆”进行,不必花去太多时间。要强调动物的脑不可能产生意识,但不必细致讲解人的意识与高等动物心理活动的区别。第二个层次是讲客观事物在产生意识中的作用。要明确,“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要着力于说明,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只有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才能在人脑中形成意识。

所谓三个重点是指意识的三组类型。

六、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要强调实践的证明作用。实践证明了正确的观点,同时就驳斥了错误的观点。对世界可知性的证明,对不可知论的驳斥,虽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最有力的是实践。对中学生的教育,更应侧重于实践的证明。教学中应再补充些事例。

2、可适当做些理论分析。一是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因而人是可以认识它的。二是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或明天就会正确认识它。三是从人的认识能力来分析。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随着实践的发展处于不断提高之中,人的认识能力今天达不到的正确认识,将来会有一天能够达到。以上三点分析事实上已经蕴涵在教材的叙述之中,教师的任务是要把它抽出来。作这些理论分析时,要控制到适当程度,不必强求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多么深的理解。

3、结合“想一想”小栏目,通过教学一方面直接使学生认识不可知论的危害,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坚定获得正确认识的信心,努力学好科学知识。

七、教学重点、难点

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宗教属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因为:只有人类才有宗教鬼神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原形。宗教的原形并不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存在鬼神,是指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压迫下,在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虚幻的、歪曲认识。因而,产生了宗教。

2、“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的具体感觉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触觉等器官接触到具体的事物,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人的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分析而形成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抽象思维同样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上。所以说,抽象思维同样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只不过是间接的反映而已。

3、“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未来的事物并不是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因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认为可以凭空设想,不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判断和预测都是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的。没有人们对过去和现存的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形成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

4、“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教学重点

这一点教材主要从主观方面分析了其原因。主要从: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人们由于站在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上,因而必然会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阶级利益的不同导致在看问题的时候形成不同的看法。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法,因而影响人们的认识。知识构成不同使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对待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

5、“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教学难点。

对于这一问题,教材只是用实践证明来解释,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人类的意识并不是象其他动物一样被动地接受客观事物,不同点在于它还能够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和接受客观事物。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认识逐步在加深,能力也越来越强。

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关于这个含义主要把握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主要的表现,也是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人们总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图象,然后在这个图象的指引下,展开具体的行动。而这种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就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基础上的意识。因此,我们所创造出来的各种事物,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而获得的。

7、“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意义是教学重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主要是因为它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的反作用。着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

教法建议

1、意识的本质:教师可以将人类的大脑同各种其它动物的大脑进行比较,说明动物虽然也有大脑但是它们没有意识,只有人类才有意识。然后结合对人脑的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接收外来信息并加工处理,因此我们的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

2、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书上主要讲到了三个原因,第一条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正确的观念和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分析这些观念的来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观念。第二条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观念和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分析其来源。第三条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过去的回忆、现在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憧憬,然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法,依据是什么?

3、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教材上主要讲到了三个原因,教师可以以举例的形式,分别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列举事例并提出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实践存在论派文学理论的形成源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倡导。与唯物史观派不同,这一理论流派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为理论侧重点,但同时又因为强调从存在论维度理解和阐释实践范畴而与传统的实践派文艺理论相区别。其代表是朱立元、王元骧等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出现基于对实践美学的反思与超越。朱立元在《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一文中指出,制约中国当代美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框架,中国美学要有创新性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突破以求知为目标的、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认识论美学的束缚。在检审新时期以来在国美学研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实践美学的基础上,朱立元认为,“实践美学虽有不足,但它并没有完全过时,特别是非主流派的蒋孔阳先生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实际上已经开始寻找存在论的根基,尝试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7]沿着这一思路,他通过对海德格尔关于“此在(人)在世”、“人在世界中存在”存在论思想的批判性吸纳,重新“发现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遮蔽的马克思实践观本身具有的存在论维度”。进而,他提出“克服当前中国美学发展瓶颈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在于“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而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即实践论与存在论的有机结合,其主要内涵是“跳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坚持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以审美活动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把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把广义的美作为一种人生境界。”[8]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倡导直接催生了实践存在论文艺理论的形成。虽然实践存在论派和唯物史观派都将“实践”作为哲学基础,但是关于“实践”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两派有着不同理解。唯物史观派认为,“实践”的本质内涵是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维系社会生活之所在。”[9]而实践存在论派认为,“实践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若要从哲学上、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立论,……它是指与认识相对的一种人的活动。如果说,认识是客体向主体的运动,是观念化的活动;那么,实践就是主体向客体的运动,是对象化的活动。因此,……凡是确立目的,并通过意志努力,采取一定手段,使之在对象世界得以实现,从而达到主客体统一的活动,都应是实践所涵盖的领域,因而它自然毫无疑义地应包括以上各种不同的理解在内。所以,我们也应该按照这样丰富的涵义来理解艺术的实践本性,这是我们在研究艺术的实践本性之前所首先应达成的共识。”[10]王元骧进一步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不仅是一个存在论(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与认识论(即“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价值论和社会历史科学的问题;不仅是为了在对象世界实现自己目的的、一般的、感性的物质活动,而且也是在一定现实关系支配下所进行的一种社会历史的活动。这样,通过对实践的全面考察,就把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存在论、认识论与价值观、历史观等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了[11]。以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王元骧通过批判性地吸取在实践论哲学观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文艺思想,从艺术对象、艺术创作和艺术功能三方面对实践存在论文艺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一是,在艺术对象方面,文艺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说到底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与旧唯物主义的理解不同,这种反映不是人对事物的客观模仿和再现,而是以人为出发点,把世界与作家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为我的关系”;二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创作不仅以作家的生活实践为基础,而且它本身就是作家人生实践的具体内容,是作家人生实践在另一个层面上的延伸和展现;三是,在艺术功能方面,作家的创作成果只有经由读者的阅读,通过与读者的思想交流,并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后,作家的创作目的才得以最终实现[12]。

二、审美意识形态派

这一学派十分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进而将文学的本质定义为“审美反映论”或“审美意识形态论”。其代表人物为钱中文、童庆炳等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在新时期之初批判文学工具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以主体论文艺学的‘文学向人回归、向自身回归’的‘主体性’思想及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功利’的自律论学说为理论依据,将审美规律视为文学艺术活动的最重要的内部规律给予空前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13]这首先体现于审美反映论的倡导。童庆炳在1984年出版的《文学概论》一书中明确提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显而易见,在此突出的是“审美”一词。他在肯定“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同时,认为“仅仅认识文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一切社会科学的共同本质是不够的。……还必须阐明文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科学的特征。”“那么,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性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审美的反映。审美是文学的特质。……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在于它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14]这是文学审美反映论的较早确认。1986年,钱中文也提出文学“审美反映”论,而且还从“心理层面”、“感性认识层面”和“语言、符号、形式的出现”层面说明了文学“审美反映”论的特征[15]。1988年,王元骧在《艺术的认识性和审美性》一文中,从反映的对象、反映的目的、反映的形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反映”论的要点[16]。概括而言,审美反映论强调:文学的特质在于审美,在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把握,作家对生活的反映以其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为中介,而不是传统的文学认识论所认定的那种简单的镜子般的反映与复制。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对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完善和提升。1984年,钱中文的《文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本性论”》一文在对前苏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学理论发展的梳理与评析过程中,提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认为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两重性”[17]。但并未进行深入论述。1987年,钱中文又发表了《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文,正式确认“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并初步阐明了其内涵:“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以情感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的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具有广泛的全人类的审美意识的形态。”[18]随后,王元骧、童庆炳等人著文积极响应,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随着其影响不断扩大,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理论的主导范式,而且被视为此时期我国文学理论界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学本质的定义为多种“文学概论”教材所采用,如陈传才、周文柏的《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顾祖钊的《文学原理新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特别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8、2004年版)作为高校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在全国范围推广之后,审美意识形态论更为系统化、普及化,迄今仍居于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的主流地位。从逻辑学角度来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确认,大体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学说为立论基础,将文学定位为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9]在论及文学是否是意识形态时,这段话被引用得最多,但由于理解的不同,歧见也最多。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主张者的理解,其基本内涵是:社会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基本层次构成,上层建筑又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20]第二,论证文学是一种区别于哲学、宗教、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意识形态,这种特殊之处在于以审美为根本性质。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与哲学、宗教、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具有共同性质,“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21]但同时,“文学不仅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且更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是其普遍性质,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才是其特殊性质。这种普遍性质总是包含在特殊性质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质显现出来。”[22]以上两点结合起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就得以揭示:作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它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那么,审美意识形态作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有何具体内涵呢?在《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这篇带有回顾和总结意味的文章中,童庆炳把“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的两种代表性理论综合起来,阐述了其共通的理论特点和基本内涵。概括而言,主要有“整一性”与“复合性”(或“复合结构”)两个方面。至于前者,他认为,“‘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有机的理论形态,是一个整体的命题,不应该把它切割为‘审美’与‘反映’,‘审美’与‘意识形态’两部分。‘审美’不是纯粹的形式,是有诗意内容的;‘反映’、‘意识形态’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它是具体的、有形式的。”至于后者,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从性质上看,这两种理论是集团性与全人类共通性的统一;从功能上看,这两种理论既强调认识又强调情感;从目的上看,这两种理论既强调无功利性又强调有功利性;从方式上看,这两种理论既肯定假定性又强调真实性。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复合结构”。总之,“‘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既超越政治工具论,又超越形式主义论,它们在文学的内部与外部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和平衡点,以包容文学的多样性、复杂性、辽阔性和微妙性”[23]此外,钱中文也强调:“‘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显示文学在其自身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最根本的复式特性———诗意审美与意义、价值、功利之间的最大的张力与平衡。”[24]

三、科学派

这一学派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派”,原因在于“该派重视对文学理论的反思,以争取文学理论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现‘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为主要诉求,以推动建设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为主要的指向和特征。该派十分强调文学理论概念内涵、体系精神、表达方式和功能取向的科学性。……明确提出‘科学本性’乃是文学理论学科安身立命之所在”[25]。其代表性人物是董学文、李志宏、金永兵等。这一学派的理论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理论学的构建。在董学文等人看来,文学理论学这一新学科的构建,既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理论向何处去的积极回应。论者认为,新时期三十多年来,随着新方法的引进、讨论和实践,中国文学理论学科日益走向成熟,其重要表征是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的逐渐明确,理论的自觉意识不断强化[26]。“假如没有对文学理论自身目的与方法的反思,没有对文学理论自身性质和特征的质疑,没有对文学理论中关于文学解释有效性的进一步探索,没有对文学理论中提出各种答案的可靠性及可检验性的认真思索,那么就难以透彻地认识文学理论活动的规律,追求文学理论自觉性的努力也会困难重重。甚或可以说,这些反思性的活动,是理解‘文学理论之所以为文学理论’的思想前提。”[27]因此,对文学理论学科本身进行反思,探索文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建立文学理论的科学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另一方面,从当下的文艺学发展现状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文化转型及文学现实的新变,文艺学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关于“文艺学向何处去”的讨论中,学界“正经历着对文学理论本体论或本体性认识的多元期和混乱期,有关‘文学理论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学理论’的见解,莫衷一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理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28]在此背景下,探讨“文学理论的思维方式问题,学科命名问题,学科定位问题,学科研究现状判断与发展方向或趋势问题,文学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边界问题,等等”[29]就成为迫切要求。正是基于这种危机意识,董学文等人开始大力倡导“文学理论学”的创构。客观地讲,“文学理论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创建尚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那么,这一尚未确立的学科将会具有一个怎样的理论框架呢?以董学文为代表的倡导者描绘了一幅“‘文学理论学’可能触及的大致理论区域的‘方案草图’”[30]。总体而言,“‘文学理论学’是关于‘文学理论的理论’,‘属于元科学’的范围。它要解决‘文学理论是什么’的问题及其文学理论的对象、特征、要素、范式与变化规则等问题。”[31]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几个层面:关于文学理论本质的探讨,或者说“文学理论是什么”的研究;关于文学理论“话语特性”的探讨;关于文学理论“形态”、“范式”形成与演变的研究;关于文学理论家和“理论共同体”的探讨;关于文学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32]。而由董学文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文学理论学导论》一书无疑是上述理论构想在实践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二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探索。董学文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进入一个“综合”与“创新”时代。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而言,寻求和选择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是现实的理论需求,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已成为文艺理论界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和任务。那么,何谓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它有何具体内涵?“‘当代形态’的说法是相对于‘经典形态’而言的。所谓‘经典形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对文艺问题的基本表述以及后人根据这些表述所形成的传统观念。‘当代形态’主要指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用现代人的眼光,汲取最新的成果,总结新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面貌再一次新鲜地描绘出来。”[33]在董学文看来,虽然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但是作为认识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经典形态”本身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通过新的认识和阐释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董学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总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哲学社会学层次和“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把文学放在社会结构中做历史考察,那么它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形式;把作品形态的文学与包括作家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对置,把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和精神结构照应起来,那么它是生活的反映。这属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层次。而关于诗学和作品的本体论研究,则属于文学艺术的“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相比较而言,后者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就要将研究重点置于“美学和历史的”批评层次,对文艺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做出新的概括。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客体双向逆反运动的问题,包括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中介机制、作家对社会生活把握的意向性特点、审美的直观性问题;二是,创作过程问题,包括艺术思维的具体特征与心理机制、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与艺术生产机制、文艺的情感机制;三是,作品———文本问题,包括作品的语言、语义、内外结构及符号因素、作品的技巧、手法和风格等;四是,欣赏、消费、接受和交流学问题,包括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机制、阐释机制和流通规律以及多功能、多方位的批评方法[34]。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主张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董学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文艺学当代形态论》(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

四、宏观综合派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主流舆论 途径 创新

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壮大主流舆论,使之成为多元化思想的强势舆论,关系到国家能否发展进步,民族能否复兴昌盛,社会能否稳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稳步推进,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主流舆论的标准与特征

判定主流舆论的标准是什么?同志对此作过精辟论述,他提出了五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发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舆论作为一种反映意识形态的社会现象,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多色彩的特点。新闻媒介不可能无所不包地反映所有舆论,只能选择其中正确的舆论加以传播,及时澄清流言,廓清迷雾。正本清源,把一些模糊认识引导到正确的思想轨道。新闻媒介要以五个“有利于”为准绳,去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发扬什么,抨击什么,旗帜鲜明地引导社会思潮,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主流思想舆论具备哪些特征?

首先,主流舆论铭刻着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处在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历史转型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流思想舆论要反映这一时代精神,歌颂人民群众在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创造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大力展现人民群众在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崇高的精神风貌。主流舆论要反映时代的本质主流,体现时代前进方向。高扬团结、鼓劲、奋进的主旋律,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最强音。

二是重要性。主流舆论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凸显国家大事和天下大事,反映党和政府的重大主张、决策和步骤,宣传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安全等领域的大政方针和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反映党和政府在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进展。总之,主流舆论要彰显大事要事。

三是群众性。主流舆论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代表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反映和诠释广大群众关心瞩目的热点问题和热点事件。善于反映民意、表达民声,把党的主张、决策和通达社情民意结合起来,把“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结合起来,并形成双向回流的态势。

四是主导性。主流思想舆论要在多元化舆论生态中发挥主导作用,扩大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能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起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众声喧哗中高扬主旋律,在多元价值下积累社会共识。大力传播社会正能量。

四是建设性。主流舆论是一种建设性的正面舆论,决非破坏性的负面舆论。它触及社会矛盾的着眼点是为了疏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火上浇油;触及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它着眼于干部转变作风,联系群众,加强彼此沟通协调,决不是挑唆干群的对立和冲突;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和热点事件,着眼于疏导、说服和分析,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使热点问题“降温”,热点事件缓解,而不是推波助澜、激化矛盾。主流舆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推进器”,是激浊清扬、以正视听的“校正器”,是指点迷津、走出混沌的“风向标”,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剂”。

五是成长性。主流舆论形成强势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形成、成长、壮大的过程。舆论是一种客观存在,媒体不能人为地制造舆论,而是要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正确舆论刚露出“嫩芽”时就能及时抓住加以报道,并进一步跟进、放大,直至形成强势舆论。如前些年,清华大学化工系七届二班同学提出一个响亮口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多作贡献”,这个口号体现了青年学生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也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很大的针对性和震撼力。新华社记者发现后及时加以传播,又采写了后续报道跟进,使这个口号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力量。另外,要壮大主流舆论,形成强势舆论,还需要各种媒体,包括党报、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主流网站等,发挥各自优势,各擅其长,围绕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各自“发声”,形成舆论合力,汇成压倒一切嘈声杂音的最强音。

在回应热点中壮大主流舆论

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有主流、支流之别,任何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是一元的,因为主流思想舆论是统治阶级在思想体系上的集中反映。

社会主义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理所应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有创造性的成果。思想舆论越是多元,越要有“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多元中的“主心骨”,也是当代中国居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它是兴国之魂,凝聚了党的意志和全社会的共识,指引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壮大主流舆论,就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力传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媒体要弘扬科学理论,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对社会敏感问题和不良现象不回避,对跟风炒作、猎奇媚俗的非理不盲从,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呼唤、守护核心价值观;对反政府、反科学、反人类的及“不信苍生信鬼神”的“风水大师”等粗鄙不堪的歪理邪说进行有力的抵制和批判;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非主流思想进行引导;对、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腐败行为加强舆论监督,在舆论上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相继凸显,利益固化的藩篱使有些矛盾激化,导致热点事件频发、热点问题不断,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与交锋。媒体要牢牢抓住这些事件和问题进行冷静、客观、理性的分析,廓清迷雾见真相,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出权威声音,促进热点问题逐步解决,推进热点事件逐步缓解。通过报道,使主流舆论扩大理性、进步的正面效应,缩小激化矛盾、给热点问题加温的负面效应,更好地疏导公众的心理与情绪,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主流舆论不回避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和热点事件,加强了党、政府和人民的沟通与联系,增强了报道与群众的贴近性,在引导舆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报道方式是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有效手段。一些主流媒体与权威网站,一方面把领导机关有关解决热点问题和热点事件的考虑、决策、部署,及时加以传播,“上情下达”;另一方面又把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及时在媒体、网站上反映出来,“下情上达”。相互融合,党和政府的决策与群众的愿望才能得到有机统一。许多新闻工作者把中央关注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切的热点结合起来,从群众关切的视角切入,深入调查,缜密思考,深挖新闻主题,出现了一批既体现中央精神,又切实回应群众合理诉求的力作。一些重点网站主动关注分析微博热点事件,引导公众对“围观事件”形成理性判断,从而获得掌控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唱响网上主旋律

一般来说,网上舆论有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如群众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意见,对分配不公的牢骚,对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的不满等,是社会转型中的问题,带有时代烙印,反映了群众的正当呼声和合理诉求,需要党和政府认真应对。但网上有些舆论,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是一些偏激情绪的渲泄与叠加,这与网络传播手段应用的极度自由有关。另外,由于反映不同社会群体的主体利益和诉求,网上舆论往往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正确与谬误,先进与落后,理性与偏激,相互交织。这些特点使舆论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加,主体多元化,信息多元化,选择分众化的新型传播格局,使主流舆论面临更大挑战。为此,主流媒体及其创办的重点网站,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网络民间舆论的引导,使其回归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理性轨道。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首先要求主流媒体悉心把握社会心态,善于心理疏导。加强对社会舆论的调查、分析反馈,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充分反映群众意愿、诉求和呼声。民间舆论虽然多元纷繁,但都是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作用的结果。主流舆论要善于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收到春风化雨、润“心”细无声的效果。疏即疏通,好比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解开思想疙瘩;导,就是引领、指导,指点迷津,疏中有导,导中有疏,疏导结合,就能逐步化解矛盾。如果主流舆论对群众迫切需要的新闻信息能及时提供,对群众希望回答的问题能做有说服力的解释;对社会上蛊惑人心、恶意煽动的谣言能予以有力回击;对社会上的一些流言能予以及时澄清;对腐败行为与不正之风能加强舆论监督,那么,就会有效地化解一些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会计职能; 反映; 控制

一、问题的研究意义

2008年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对中国奶制品行业影响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三聚氰胺含氮量很高,生产成本低(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但三鹿集团却未进行相关检测。2011年用“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双汇集团,“瘦肉精”对于猪肉加工企业是最显而易见的风险,而双汇也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三聚氰胺和“瘦肉精”并非检测不了,只是检测费用较高。问题在于,没有检测,检测成本在账上和会计报表上就没有反映。如果把这个事在会计上反映出来,人们立刻会知道检测环节没有成本,相关检测没有进行。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悦氏等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中添加了塑化剂;浙江江山数十家灭火器厂为节约成本而降低粉剂含量;锦湖轮胎在轮胎制造过程中添加了大量返炼胶等。这些信息都没有在会计上反映,导致会计信息无法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息息相关。人们总把会计职能理解为对外是反映,对内是监控,这是错误的。割裂了反映和控制的结果是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控制的信息没有披露,披露的信息又缺乏控制。

二、会计职能的定义

(一)职能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职能解释为:“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系统科学认为:“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能力。”可见,一事物以其本质的不同而与他事物区别开来,而这种本质的不同是以其具有不同功能表现出来的。正是因为该事物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功能,这一事物才能够产生、存在和发展。职能是应该具有的功能,而功能是通过一定的工作程序来实现的。职能本身不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是应该达到的特定功能。为了实现职能,需要一些具体的工作,具体的工作是手段,而职能是工作要达到的功能。

(二)会计职能的定义

会计正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具有了与其他事物不同的功能后,才独立成为一种专门的工作和一个独立的职业。会计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种活动,客观上所能发生的功用。也就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会计所处的位置,以及由此而引致的一系列结果。这种结果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及行动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即抽象为会计的职能。会计职能必然是指会计所具有的、由其本质所决定的独特功能。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必须申明“会计能干什么事”,而这些事又必须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所不能做或不做的。也就是说,会计职能是由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变化,但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又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目前关于会计职能主次之分的主要争论

我国关于会计职能的研究有一职能论、二职能论、三职能论、四职能论、五职能论、六职能论、八职能论、十职能论、十二职能论等多种提法。如果按照基本职能和具体职能分类,那么反映和控制是基本职能,其他都是具体职能。李孝林指出,“基本职能体现在具体职能中,具体职能是基本职能的具体化和拓展。”葛家澍认为会计职能讨论的特点是:议论很多,分歧较大,不像会计本质讨论的观点那样集中。但对于什么是会计基本职能的问题,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因为反映和控制毕竟体现会计的本质。至于对反映和控制两个职能的看法,可能各有侧重,则又与会计本质的不同观点有关。

可见,人们对会计应具有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或说监督、管理)没有太大的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反映和控制之间的关系。李定清认为,“反映和控制之间并不是平行的,而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杨宗昌认为,“人们常说会计的第一职能是反映,第二职能才是控制,就是因为考虑到了如下的事实,即反映的职能是在会计系统内部通过数据处理来实现的,而控制职能的发挥,则必须通过一个外在的反馈机制——企业的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才能实现。”韦沛文指出,“在工业经济时代,将会计的基本职能界定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是与当时会计的实际作用相符的。”孔庆林、李孝林、戈建明认为,“核算是基础职能,控制是主导职能。”郭永清指出,“监督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郭道扬指出,“反映是实行控制的基础,控制则是现代会计之目的或落脚点,故在两者之间会计控制职能处于主导地位。”信息系统论者认为反映是会计的第一职能,而管理活动论者认为控制第一,反映第二。对于反映和控制职能谁是主导问题,众多学者争论不休。

笔者认为以上这些争论都是将原有会计职能中的不同环节、不同步骤进行分解,形成一种又一种的新争论、新观点。无形中,我们已经把职能分开,认为这些分开的职能是通过不同的会计工作实现的。会计有很多职能,每一个职能都对应着一定的工作,把职能细化,进而说不同的工作分别实现不同的职能,这是不正确的。这里并没有反对把职能细分,而是说分细后就一定会形成不同工作对应不同职能,这样太绝对了。

四、反映职能和控制职能没有主次之分

对于反映和控制谁是起主导作用的问题,争论双方都使用着一个隐含的假设,即会计所要做的反映与控制是两项工作,反映是通过提供信息实现的,而控制是通过使用信息进行决策、指挥、命令、奖惩等实现的。问题在于,反映和控制对于会计来说确实是应该并能够区分的两项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与此类似的例子是新闻报道。记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调查和报道,反映新闻事件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相关工作和人员的监督管理,谁能够说媒体的公开报道只是反映,而没有监督管理作用呢?也不能说新闻报道的反映和监督管理是两项工作吧!新闻线索的收集、新闻事件的深层追踪和思考,最后形成新闻稿件并予以刊发,这是一项连续的工作,同时实现了对相关工作和人员的行为反映和监督管理。

从会计理论角度来看,会计是通过获取原始信息,感知经济活动,通过考察原始信息所表明的经济活动实质的分析,判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通过信息的记录,明确经济活动行为主体的责任;通过报告,将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公示并起到引导行为的作用。这一系列工作是一个整体,同时实现了对经济活动及其行为主体的反映和控制管理。反映经济活动是指会计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客观、公正的计算、记录和报告,为有关各方提供该企业经济活动所导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化情况的信息的工作。而这里所指的客观、公正,同时不就是在进行控制吗?从最开始的凭证取得、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登记账簿,制作报表,财务分析,报表分析,数据运用,整个流程都不可能脱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在这套工作完成的过程中,会计控制也同时实现了。把会计的各项职能分开,认为某项职能起主导作用,这不符合实际的会计工作。从会计制度、控制、检查、调节的角度来看,控制职能是通过反映职能进行的,控制职能贯穿于核算过程中,所以两种基本职能密切联系,相互渗透,没有主次之分。

从实际的会计工作来看,会计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审查,进而决定是否作为企业活动进行核算来实现的。会计人员在获得一个证明企业内部单位或个人从事了某项经济活动的证据之后,要对该证据所标明的经济业务是否属于本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本企业的经营计划和预算要求,是否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过后要进行会计确认,确认哪些事项应该进入会计系统、何时进入、应该记入哪个会计要素之中、确认的金额,然后才能进入会计系统。具体表现为通过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会计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填写记账凭证之前要对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去伪存真,再填写记账凭证,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由此可见,会计在反映的同时也起着控制的作用,从而确保会计系统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合法、合理、有效,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在进行反映的同时,同时也在进行着控制。在后期的再确认过程中,登记在凭证以及账簿上的信息是否记入到财务报表中以及怎样在报表中揭示,具体表现为在编制财务报表之前,为了保证报表的真实可靠,需要进行财产清查和对账。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发现企业某一时间段内的经济活动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生产经营计划,是否实现了企业这段时期的目标。这也是在实现着控制职能。

所以,反映和控制职能本是分不开的,就是一套工作,不是几套工作,从而就谈不上哪个职能是基本职能,哪个是主导职能,哪个职能低,哪个职能高。两个不同的职能是通过一套工作体现出来的,是一套工作所带来的结果,不存在只有反映没有控制,也不存在只有控制没有反映,反映和控制就是一回事,是一个工作同时实现的,无需讨论谁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会计的反映和控制根本就是一个整体。

五、结束语

如果清楚地认识到会计的各项职能没有主次之分,会计的各种职能是通过同一套工作完成的,而不是几套工作,那么像检测成本、采购成本得以真实的披露,披露的信息得以有效控制的话,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医药安全质量问题、生活用品安全质量问题等必然会有所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善,使会计信息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样企业就不会为经济利益偷工减料,消费者也买得安心,吃得放心。而我们要做的是不断优化会计程序,用更有效的方法使这些职能同时得到实现,对内反映的同时也伴随着控制,使会计信息起到真正的作用。我们必须用一套完整的程序实现会计职能,而每一项具体的会计工作只是一个环节,单独讨论一个环节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会计程序不能拆开,各项职能没有主次之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16.

[2] 乌杰.系统辩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

[3] 李定清.会计基本职能探析[J].财会月刊,2003(B2):19.

[4] 杨宗昌.会计控制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18.

[5] 韦沛文.信息化与会计模式革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9.

[6] 孔庆林,李孝林,戈建明.试论会计职能理论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44.

[7] 郭永清.对会计基本职能的再认识[J].广西会计,1995(3):15-17.

[8] 郭道扬.论会计职能[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3):1.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教学探究 反思

一、学习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一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理解哲学与思想文化及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通过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培养自己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要求,教师可采用以下三种学法指导:第一,个案分析法。在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时,可以运用教材中所学的基本原理,联系以往所学的历史知识,选取个案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个案可以在如下时期中选择:战国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等。在这些时期,人类思想文化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密切而又典型。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就会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水平上。学生要热爱生活,关注时代,从自己身边的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变化中去领会时代的发展。第三,对比学习法。学生可以选择两个时代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有什么变化,进而对比这两个时代的哲学主题和哲学风格的差异。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二、知识点拨

本课有以下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是“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以下作具体分析。

第一,本课是在第一课“哲学与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学生可以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来看。首先,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与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第二,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判断哲学真伪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否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是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也就是说,看它是否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其二,不能认为凡是包含着个别错误结论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只要一种哲学代表了它自己所属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我们就要承认它是真正的哲学。例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流,充满了伟大的智慧,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但也包含着个别的错误结论。有些哲学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或土或气,从当时的时代看,是以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看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转化,努力找到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是他们对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代表当时的先进思想,把握了历史的主流。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我们仍然要承认古希腊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最后,不能认为凡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一致的哲学,或者为马克思主义所批评过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观察问题,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结论去衡量。

教材中讲道:“面对着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采取“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么正确,要么错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一定要运用历史的分析法。

三、课堂实录

以下是这节课的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6页虚框内的资料与问题。请A同学回答: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

生:是由战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状况决定的。当时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态度不同,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新的封建制度、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对待各国的变法和改革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证,出现了百家争鸣。

师:A同学利用材料的能力非常强,回答得非常好!第二个问题: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这对关系我们在学《文化生活》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时已经学过。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师:B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非常厉害,能够立刻联想到我们《文化生活》的这一内容真的很不容易。那么接下来老师提出第三个问题,大家进行分组讨论,10分钟后我找小组发言人来回答问题。(投影)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第二个问题: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第三个问题:谁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如何指导社会变革?

生: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

师:C回答正确,“剪切”教材的能力很强。

生:这个问题我们组暂时还没有讨论出结果,准确说我们对这一关系还未能理解,请老师解释一下吧!

师: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举个例子来解释,大家会一目了然的。远古时代,人们对打雷闪电、刮风下雨这些现象不能解释,产生了畏惧心理。有些思想家就利用人们的畏惧心理,提出了天命论。天命论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天命论要求人民绝对服从天子,因为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我们把天命论放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商周时代加以分析,应该承认它是有历史意义的。首先,它是从多神论向一神论发展的结果,它第一次提出世界性问题,把一切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归结于天命。其次,在远古时代,人们都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下,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那时也不可能产生高深的理论。那么,用什么思想能够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与外来的力量作斗争呢?这就是天命论。天命论是从当时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适应当时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刚产生的时候也是全新的、最先进的高明理论,也是远古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生:准确地说应该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而不能简单说“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其次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师:第一问回答得很有水平,说明这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英雄所见略同,老师我自己也认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起到这个作用。首先,我们从这两点积极作用可以看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有这样的力量,其次,我们可以从结论中获得答案?“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此就是指真正的哲学。

师:其实我们可以从我们历史知识中得到印证。你能用实例来论证真正哲学的这些作用吗?

生:西方的文艺复兴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师:非常好。没错,文艺复兴是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萌芽时期。一般把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去理解,即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宗教改革运动。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抬高人、贬低神,用人权反对神权,追求个人自由和现实幸福,主要代表人物有彼特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潮重视对自然的研究,强调理性和经验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哥白尼、伽利略、达・芬奇、布鲁诺等。在宗教思想上,反对传统教会特权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主张个人虔诚信教即可得救,无须教会作中介,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师:自觉完成课后的相关练习题,存在问题及时发问。

四、教后反思

第一,本节课中其实关于真正的哲学的解释只有三句话,如果不加以深入理解,很容易陷入误区。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真正的哲学不等于科学的哲学”。所以,务必要用实例论证“真正的哲学不等于科学的哲学”。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准确理解“真正的哲学”这一概念。

第二,关于“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课本没有明确写出“真正的哲学”才能起到社会变革的作用,而是笼统地说“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经过与备课组及学科组老师的激烈讨论,大家最后认为只能用“真正的哲学”作主语才能与后面的作用协调一致。所以,课本是否在这里存在欠缺的确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钻研教材并且与学科组老师讨论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

第三,大胆抛出问题给学生,这样才能引起思想上的碰撞。绝对不能轻视学生的理解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深度与能力,很多问题,往往是在思想的碰撞后才得到精确的认识的。本节课以问题来贯穿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以问题作为主线的课堂模式关键是要设计好问题,认真钻研教材,尽量以画龙点睛式的问题一下子击中学生的理解软肋。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每一门学科的追求。

参考文献: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 教育本质 论争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71-01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

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在苏联开展。1950年斯大林发表专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认为语言是没有阶级属性的,它是中性的,不为哪个阶级所共有,它具有工具性,从此展开对教育本质的讨论。

其中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分别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辩。这两派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四个问题上:教育是否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否是直接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

观点二,“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之辩。这两派的观点主要是: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既包括生产力还包括上层建筑两个方面,而双重属性说则认为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各个方面均有联系,它包括生产性、社会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

观点三,“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之辩。社会实践活动说是以社会实践活动开始的,特殊范畴说则认为社会实践活动说是对教育外部职能的解释,提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特殊的社会范畴。

观点四,“培养人说”与“传递说”之辩。培养人说的研究者认为教育的特殊性就是培养人,代表人物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在上海成立育才中学。而传递说则大体上与前者一致,提出培养与教育是同义语,是词语的反复,提出传递更接近人的本质。

观点五:“生产实践说”,既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实践说也被认为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即种的繁衍。

二、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

正确地确定教育本质就必须抓住教育这一本质现象内在的社会矛盾结构,从教育与外部的联系入手考察教育的本质问题,而且我们认为探讨教育本质的路不止一条,但教育本质却只有一个。

(一)教育归属反映教育本质

教育是不是生产力,或是不是上层建筑在于说明教育是否具有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的职能和特征,或具有和生产力一样的职能和特征,都是想回答什么是教育的本质问题。特别是曾存在过古代文明社会的教育基本上是上层建筑,它和政治、宗教、伦理一样,同是政治统治的工具。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曾存在过把现代教育的多种属性和多种职能简单地认为和古代文明社会的教育一样,教育和政治、宗教、伦理一起,都被视为政治统治的工具,都被视为上层建筑这样一个历史背景。

(二)教育职能也反映教育本质

在讨论教育本质问题时,人们曾讨论过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的关系,讨论过教育被其他社会部门所制约并为之服务的问题。有人把教育的这种职能和特性分别叫做教育的政治职能或教育的政治性、教育的生产职能或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商品性、教育的科技性等等。有人认为这讨论的是教育的社会职能,而不是教育的本质。

(三)教育概念更反映教育本质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即反映该事物和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教育概念应该反映教育的本质,即反映教育和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我们认为教育是教师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即掌握这些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一般说来,这个概念可以把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区分开来,同时也揭示出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联系。

(四)全部教育学原理都在讨论教育本质

全部教育学,特别是教育学原理或教育哲学,都在从不同角度讨论什么是教育,从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的角度,从教育概念、教育本质和教育过程及其要素的角度讨论了什么是教育。我们也可以从教育和社会即教育的社会职能、教育和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论、德育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等角度讨论什么是教育。

【参考文献】

[1]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M].大象出版社,2005年1月.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3]郑金洲.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M].上海高教研究,1996年3期.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 主要问题 应试者 探析 基本特征 录用考试 综合素质

    把握申论的基本特征,首先要从一个较大的视野来进行考量。现在,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是我国新老干部交替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为现代化建设遴选人才是新老干部合作交替的重要保证,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主要途径的录用考试,不可能不反映这一现实要求。申论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符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符合当今

世界强化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趋势。在发达国家,选拔较高层次的官员一般都采用类似申论的考核方式。申论被列为正式考试科目体现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发展方向。以考核综合素质和务实能力为主的申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基本定位出发并通过与同类事物的比较和鉴别,我认为申论主要有如下基本特征。

涵盖性——博采众长、包容互补的特性

    申论,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就是说明论就是论述。“申而论之”即为申论。申论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背景资料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文字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紧扣背景资料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及其主要问题论述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申论涵盖了作文和策论的功能但又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的策论。从广义上讲申论也是作文它保留了作文考试中考核分析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水平的功能。但是申论难度大于作文。应试者需要在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把握给定资料的要点之后,才能自拟标题进行论述。如果说以往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作文是一次性制成品那么申论则是二次、三次深度加工的产品。另外申论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所当然涵盖了策论的手法和功能。但是,申论较之策论增加了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考核环节,突出了对务实能力的考察。这主要表现为通过比较应试者所制定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鉴别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经验、实战能力、实际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意识等。这种考核常常使只有本本知识的人捉襟见肘。这是传统策论所难以比肩的。

综合性——全方位测查综合素质的特性

    申论考试的综合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自身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反映在申论及其考试中主要表现为:

    其一给定资料的综合性。申论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等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内容丰富多采关系错综复杂大多属于现实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的实际写照而不

是社会生活的简化版,更不是沙盘作业、纸上谈兵。相比之下虽然法学案例、管理案例、领导案例等也都提供案例资料但一般涉及面较为专一。

    其二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应试者既要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敏锐、快捷地发现问题;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方案,采取具体措施解决问题;还要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作出理论分析、理性思考即从矛盾的特殊性入手抓点带面借题发挥研究其普遍意义。申论考试能有效地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相比之下一般考试中的案例分析,主要是要求考生按照试题所提示的几个问题写出对案例的判断和理由不要求进行系统的论述和论证。申论与之不同它既十分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又十分重视理性思考。申论把很强的实用性与很高的理论性珠联璧合结为一体。

关联性——环环相扣,内容连贯,有机统一的特性

    关联性是申论有别于其它录用考试的一个鲜明个性。

    其一背景资料紧密跟踪社会现实。申论给定的背景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的时事热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r考试环节环环相扣。申论考试有三个环节。一是概括即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对策即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主要问题的方案。三是论述即依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中心明确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论证。

    申论的三个环节一脉相承、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概括是后面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的基础。只有抓准了主要问题搞清了环境和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只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根据对策提出的思路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达到理论上明辨是非认识上得以升华。反之如果概括没有抓准问题对策必然隔靴搔痒,论述就会陷于言不及义。

真实性——客观度量基本水准,具有区别度较大,失真度较小的特性

真实测量考生的实际能力,客观反映考生的真正水准以达到甄别选才是任何录用考试形式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事与愿违.高分低能的情况屡见不鲜。相比之下申论具有较强、较大的区别度和防伪打假的性能,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度量出应试者的差异。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财务会计理论是整个财务会计体系的指导标准和基础,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应当着眼于会计实务实践和会计工作发展趋势与需要。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会计职能、会计准则、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和会计环境等,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会计理论的发展完善具有支持指导意义,对此笔者在本文中对会计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会计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会计实务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会计理论;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环境

一、财务会计的职能问题分析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根据《会计法》对会计的表述,会计基本职能是指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职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会计职能也相应扩展。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往往存在分歧。这集中体现在对职能数量的看法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有:反映与控制,反映与监督,反映、监督与分析、考核与评价等。此外,认为有相同数目的职能论者对具体的职能又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认为核算仅指事后核算。

笔者认为会计的职能应当集中表现为反映和管理职能。反映职能是指财务会计的信息能够充分的展现企业的经济状况,管理职能指会计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反映职能是进行管理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管理职能是反映职能的延伸。在实践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职能决定的,只有将会计职能与企业的管理进行紧密结合,才能促进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问题分析

在理论上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会计的职能是存在内在的联系的。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从上个世纪60 年代就开始探讨会计目标问题,并最终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但是在我国对会计理论界的研究中关于会计目标的探讨却被认为低于会计职能问题。对会计目标问题的定性也存在争议,主要分为两个派别观点,受托责任学说和决策有用学说,[1]不同的学术派别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不同。支持受托责任学说的学者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支持决策有用学说的学者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普遍认可决策有用学说观点,这主要是基于这一观点的实践意义,从指导实践和发展的需要来说,决策有用学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财务会计的要素问题分析

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各国由于经济环境的不同,对经济要素的界定也不同,我国对会计要素的界定主要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包括六项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的划分是进行分类核算的依据,会计要素应当是具有统一性的整体,在我国的会计要素分类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属于静态性质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则属于不断变化的动态性会计要素,在该种意义上明确会计要素对规范会计实务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也便于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实务的业务处理。

四、财务会计的环境问题分析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各种客观条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会计有其不同的环境状况。[2]会计环境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产生根源,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回顾财务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几次重大变革都与会计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过来,财务会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也有反作用,包括在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有关的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

会计环境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不同,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主体领导对会计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会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下等。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最关键的就是生产力环境和经济环境,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会计基本理论的水平,经济环境中的体制问题则决定着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五、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问题分析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从财务会计专业性角度来审视财务会计工作,会计准则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是在长期的会计实务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标准依据,会计准则是保证会计从业人员规范操作的规范,也是进行财务会计审核的重要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2006 年38 个,2014年3个,共41 个。

会计准则的作用不仅是作为一项技术标准,在一个经济发展完善的国家,会计准则从产生到应用还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管理等,应用会计准则对社会的经济稳定和良好发展是具有稳定剂和促进作用的。我国会计准则在确定之初,就有为社会经济协调之初衷。在内容上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准则两大体系内容,基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进行原则性规范的内容,而具体准则是对财务会计具体业务起到指引规范的作用,两大内容构成了统一的会计准则体系。

总之,从财务会计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会计基本理论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成熟的,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我国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也是从国外引进并不断适用的,但是在发展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也逐渐具有了中国特色,财务会计理论和会计水平也日渐提高,在规范财务会计业务和促进经济发展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于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对理论的完善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较为浅显,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应当结合我国国情不断深入并细化。

参考文献:

[1]韩忠海.探讨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分析[J].经济视野,2014(02).145.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9篇

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级机关各部门、区直属各单位党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推进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和组织工作的民主化建设,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可度,根据中共中央、中共浙江省委和杭州市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扩大公示范畴、明确公示内容今后凡涉及区管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发展党员、区级党内先进评比、干部考察一般都要求进行公示或预告。1、区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公示的对象一般为拟提拔的区管领导干部和经公开选拔产生的区管领导干部。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籍贯、现任职务等。2、发展党员公示。公示的对象包括拟转为正式党员、拟发展为预备党员和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对象。公示内容主要包括拟培养、发展、转正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入党申请时间、批准预备党员时间等。3、区级党内先进公示。公示的对象为拟表彰的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纪检监察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公示的内容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纪检监察组织)名单、优秀共产党员姓名及其所在镇、街道或工作单位。4、干部考察预告。预告的对象为拟提拔任用需要考察的人员。预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察对象、考察时间、考察任务、考察组成员及联系方式等。

二、规范公示程序公示(预告)的程序一般按照公示(预告)、意见收集调查、研究处理等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1、公示(预告)。(1)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由区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区委常委会研究确定拟提拔干部名单和拟任职务后,通过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将拟任干部名单和有关情况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五天。(2)发展党员公示在镇、街道和区级机关部门党委(党工委)的领导下,由各基层党支部具体组织实施。各党支部通过张榜等形式,将拟培养、发展、转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在本支部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五天。入党积极分子对象的公示时间为党支部讨论决定后;发展为预备党员对象的公示时间为党支部讨论后,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前;转为正式党员对象的公示时间为预备期满,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前。(3)区级党内先进公示由区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通过报社等新闻媒体,将拟表彰的区级党内先进名单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三天。(4)干部考察预告由区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确定考察对象后,在被考察对象所在部门(系统)或单位,通过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预告。预告时间一般为考察前两天。2、意见收集调查。(1)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期间,各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书面或来电来访等形式,直接向区委组织部反映被公示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公示期结束后,由区委组织部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2)发展党员公示期间,党员群众可以通过书面或电话等形式,向所在党支部和上级党委如实反映被公示对象思想品质、政治觉悟、遵纪守法、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公示期结束后,由各党支部和上级党委负责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调查核实。(3)区级党内先进公示期间,各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书面或电话等形式直接向区委组织部反映被公示对象在两个文明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公示期结束后,由区委组织部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责成有关单位进行调查核实。(4)干部考察预告后,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书面、口头或电话等形式,直接向考察组反映被预告对象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问题。3、研究处理。(1)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后,群众无反映和反映问题经核实不影响使用的,由区委、区政府发文公布或按有关法定程序和规章办理任职手续,决定任用;对发现问题,经调查核实不符合任职条件的,由区委组织部提交区委常委会复议后不予任用;对所反映问题一时难以查实但又不能轻易否定的,暂缓任用。(2)发展党员公示后,群众无反映和反映问题经核实不影响培养发展的,可按期由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对反映问题属实的,由党支部或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取消其培养或发展资格,已经是预备党员的,经上级党委批准,可以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3)区级党内先进公示后,群众无反映和反映问题经核实不影响先进评比的,由区委发文公布并表彰;对反映问题调查属实不符合先进条件的,由区委组织部提出并经区委讨论同意后取消其先进资格。(4)干部考察预告后,群众无反映或反映问题经调查核实后不影响使用的,按正常程序进行考察;对反映问题属实影响使用的,取消考察。

三、落实责任,调查处理好公示中反映的问题1、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进行调查核实。特别是对来访反映、署名反映和反映较为详尽的问题,一定要调查清楚,必要时要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反映人。2、要落实责任制。领导干部任前公示中反映有违法违纪问题的,由区纪委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一般问题由区委组织部视情组织调查核实。发展党员公示中反映的问题一般由所在党支部负责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区级党内先进公示中反映的问题,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推荐单位具体负责调查核实,由区委组织部提出处理意见。干部考察预告中反映的问题,一般由考察组负责调查核实;问题严重的,由纪委等部门调查处理。3、对公示期间群众的和举报,要严格保密,任何人不得透露反映人的姓名和所反映的具体问题,更不得打击报复。违者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10篇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对后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蔡仪深受毛泽东的影响,他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艺术美的唯一标准,美学是人类创造的,是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以要经过不断地检验,才能够为实践服务。美学思想家更应该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探索美学,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美学。

蔡仪在从事美学学术研究之后,一直在思考怎样推进美学研究。他先后撰写了《论普及》、《美育》、《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实践也是检验艺术美的唯一标准》等文章。蔡仪一直认为在中国美学广阔的发展条件下,关于美学理论不管在基本原理还是具体论点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因此如何推进美学研究的发展关乎中国美学的命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以唯物主义的美学理论为依据,始终秉承客观事物的美在于其本身的观点,相信客观存在的美是不会因人直观意识的改变而改变的;其次,美感与事物的某种特性或者它的表现形式有关,但是事物的美又能通过人的主观意识所掌控,即人可以创造出艺术美。以现今时代美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学研究终将扫除一切障碍,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对那些虚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应该给予严肃批评和否定,虽然他们宣称是以所谓的“人类本体学”的实践哲学为依据,但是这种依据毫无意义可言。至于一般的唯心主义哲学,完全不必理会,因为无论怎样都是缺少实践的检验,也无法逃脱实践的检验,它们都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流逝的。

其次,蔡仪一直在探索美学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是他思考的问题。他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美学与社会的关系。因为美学是比较烦难深刻的理论学科,要做好这种理论工作,还要结合实际,深入实践,特别是要和社会现实生活结合的密切一些。

蔡仪认为:“美学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首先还是要明白什么是美,要明白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因而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的研究还是重要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要讲社会美,因为社会的事物、包括人的性格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事物包括人的社会性,也都是社会关系形成的。所以要建设好社会美就必须要提高人的行为美、人的心灵美和社会环境美。这些美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经过不断地宣传和感化,才能集聚社会正能量,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蔡仪深信,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认真学习,共同提高,逐渐建立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的美学就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第三,蔡仪对美学理论基础的探讨。美学的理论基础是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问题。要想通透地了解美学的一切就必须先学习哲学,熟练运用方法论。一些美学家宣称自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在解释美学问题的时候又不尽相同,出入很大,关键是没有学习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蔡仪说:“按恩格斯的话说,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而哲学史上的反映论,是唯物主义各派在认识论上的基本论点,所谓反映论即是主张思想意识是物的反映,也是承认先有物质,后有反映,反映即物质意识上的映象或影像。”所以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无论在美学研究方面还是哲学研究方面,都有不少的问题要去解决。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舆论舆情,低收入群体问题,关切,演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6-0109-04

低收入群体问题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该群体规模的庞大和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引起舆论舆情的关切,2000年后随着低收入群体问题的逐步发展,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切度也逐步增强,两者展现出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同时变化的基本态势。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主要是通过低收入群体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一旦低收入群体出现各种消极行为,尤其是失稳行为,都会被敏锐的媒体迅速地捕捉和报道,被民众所议论,有时还会迅速形成舆论舆情热点,如瓮安和石首、杨佳袭警案、2010年多起校园杀人案等涉及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恶性案件,舆论舆情第一时间便给予了极大的关切。而如果低收入群体此类行为出现较少,问题不突出,那么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和关注也会相应较少,舆论舆情的关切自然也较少。所以,一旦低收入群体问题有所严重、甚至恶化,舆论舆情的关切便随之增多,反之则越少。这说明舆论舆情的关切程度与低收入群体问题之间存在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舆论舆情的关切是低收入群体问题发展变化的直接和集中反映,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是相关舆论舆情关切程度波动的根本原因,它们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

伴随着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相关舆论舆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关切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关切具体表现在网络媒体关注率、主流报刊反映率、相关课题立项率和人大政协提案率上。

1.网络媒体关注率。网络媒体关注率主要反映了网络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切程度。据2009年《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新闻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78.7%,是网民第二大网络应用类型,博客的使用率为53.8%,也是网民广泛使用和发表意见的网络应用类型。所以,网络新闻和博客博文是网络舆论舆情最重要的载体和发源地,研究网络媒体关注率就必须通过相关网络新闻和博客博文进行。据统计,从2003年至2011年,国内互联网上针对性报道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总体上呈大幅增加的趋势,其中2003年至2008年逐年大幅增加、增势迅猛,2009年有所减少、降幅也较大,但2010年再次大幅增加(详见表1)。从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来看,其发展趋势与针对性报道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基本相同,总体上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基本趋势,2003年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仅为2643条,2007年已突破10万条,达103740条,2008年~2009年此类网络新闻有所减少,分别为99840条与86495条,2010年再次大幅增加,为146000条,比上年增加59505条,是2003年以来此类网络新闻最多的一年(见表1),平均每1.2天就有一条专门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新闻报道,每天有400条涉及低收入群体的网络新闻报道。这些网络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方方面面,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从相关博客博文来看,它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包括低收入群体自身)对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况、诉求、意见和思考等,也是网络媒体关注的一个具体体现。据此,本课题组对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新浪博客相关博文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从2006年至2009年①,针对低收入群体发表的博文数量并不多,共157篇,且呈现出明显的逐年增加趋势。如果按照各篇博文的具体内容分类的话,2006年以来政策讨论类博文数目最多(共38篇),其次是住房类博文(共35篇)、帮扶保障类博文(共30篇)、生存状况类博文(共23篇)、医疗健康类博文(共16篇)、情绪宣泄类博文(共8篇)和收入类博文(共7篇)。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网民对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态度总体是温和的、理性的,他们对此表达出理性的思考和真切的同情,宣泄不满情绪的博文虽然每年都有,但数量较少。这对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改善无疑是有帮助的。

2.主流报刊反映率。本文所说的“主流报刊”,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党报党刊。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主流报刊直接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立场、观点和重视程度,并进而影响解决该问题的力度,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走向有着潜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根据本课题组对152份中央级主流报刊进行的相关统计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总体上各主流报刊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类报道呈波浪式增长趋势,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3年,相关报道呈现出规则的逐年增加之势,并在2002年、2003年时增幅较大、增速较快,但总数相对不多;第二阶段从2004年至2010年,相关报道先大幅减少,但随后呈现出规则地逐年大幅增加之势,增幅较大、增速较快,报道总数也大幅超过第一阶段,2010年达到创纪录的42368条(详见表1)。再以《人民日报》为例,从2000年至2011年10月31日,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类报道总体上呈波浪式大幅增加趋势,2000年和2001年相关报道均为2条,2002年猛增至19条,此后相关报道逐年减少,2004年仅有11条,此后又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达85条,2009年又有所减少,共64条,而2010年又迅速增至99条,是10年前的近50倍,2011年此类报道再次大幅增加,仅1至10月份报道数量就达160条,比上年全年增加61条,是2000年来涉及低收入群体报道最多的一年(见表1)。此类报道数量的增加,反映了低收入群体问题的严重性,也反映出党和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报道量的显著提高对促进低收入群体问题的解决必然有积极影响。

3.相关课题立项率。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政府和社会可以直接利用的重要智力资源,是保持低收入群体稳定和促进低收入群体问题妥善解决的推动力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类课题越多,研究越深入、越广泛,指导作用就越强,越能够促进低收入群体问题的逐步解决。根据本课题组对1993年至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直接涉及低收入群体的课题数目总体上呈现出“锯齿状”的增长趋势,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至2000年,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此类课题数量较少,增幅也较小;第二阶段从2001年至2010年,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此类课题数量较多,增幅也较大。具体来说,1993年有2项,1997年增至10项,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但此后3年逐年减少,2000年减至5项,但此后又开始大幅增加,2001年为11项,2007年增至30项,为历年来此类课题数目最多的一年,2009年减至25项,2010年又增至28项,数量仅次于2007年(见表1)。

4.人大政协相关提案率。人大政协提案本身作为一种情况表达或利益诉求来讲,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并不直接发挥作用,但是它却直接决定了国家出台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数量与质量,再通过这些法律法规作用于低收入群体及其问题。所以,人大、政协的相关提案对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的作用尽管是间接的,但却十分重要。如果相关提案较多,说明低收入群体问题普遍且严重,但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相关提案较少,则说明低收入群体问题较少或不严重,抑或是没有得到国家和社会应有的重视。据本课题组对2005年全国“两会”随机选取的300份提案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涉及低收入群体的提案有39份,占13%;2006年随机选取的248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59份,占23.8%;2007年随机选取的174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43份,占24.7%;2008年随机选取的194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34份,占17.5%;2009年随机选取的337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45份,占13.3%;2010年随机选取的194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33份,占17%;2011年随机选取的128份提案中相关提案有18份,占14.1%(见表1)。

综合以上各项可以发现,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关注总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之前为初期关注阶段,此阶段舆论舆情关切度较低,2000年至今可称为中期关注阶段,此阶段舆论舆情关切程度大幅提高。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实际也显示,2000年后、低收入者违法犯罪活动、自杀、自残等低收入群体失稳现象确实比2000年之前明显增加,该群体问题比2000年之前显著加重。

具体来看,2000年至2002年我国低收入群体问题尚不突出,但学术界对此有相当的敏感性和预见性,对该群体问题关注较多,相关课题的增幅也较大,就该群体问题发挥了良好的预警作用,但其他各种媒体和民众自身并未对该群体问题予以足够关注,所以当时舆论舆情整体上对低收入群体问题不甚关切。2003年低收入群体问题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微薄与基本生活的困难,其他问题大多尚未显露,而当年被各种媒体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正是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况,其他领域的问题很少涉及。2004年和2005年,社会中出现了大量低收入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不起病的事件,低收入群体问题更加严重,舆论舆情对此给予了及时的关注,因此在之前关注内容的基础上,2004年新增加了对部分医疗保障内容的关注,至2005年医疗保障已成为当年相关舆论舆情最关注的领域。从2006年开始涉及低收入群体的部分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如分配不公、教育不公、司法不公等问题大量出现,低收入群体的合法权益屡屡被侵犯,该群体问题进一步加重,舆论舆情对此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当年在此前关注领域的基础上,各种关于社会公平、低收入群体保障的报道、评论和研究明显增加。2007年由于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低收入群体合法权益保护不力等经济、社会原因,低收入群体问题愈发严重,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如山西黑砖窑事件和矿难事件等,更加引起了舆论舆情的关切,各种报道、评论进一步增加,相关课题研究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由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日趋严重和舆论舆情的高度关切,促使党和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以缓解低收入群体问题,如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系统、扩大就业、建设经适房与廉租房、免费法律援助等,使严重的低收入群体问题逐步缓解,2008年低收入群体问题尽管依然严重,但在各项政策的长期作用下情况好转,问题不断趋向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总体并未出现进一步的大幅滑坡,而网络媒体直接涉及低收入群体的报道、相关课题研究数量与人大政协相关提案率当年也悄然下降,出现了一丝关切程度减弱的微小迹象。2009年相关政策的作用愈发明显,低收入群体总体保持稳定,该群体问题表现出更多向好的迹象,而当年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网络媒体关注率、主流报刊反映率、相关课题立项率和人大政协提案率均明显降低,就是对此直观的反映。而2010年由于物价上涨特别是部分农副产品如大蒜、绿豆、蔬菜等价格大幅上涨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多起低收入群体严重失稳的事件,重要的有:富士康14名年轻员工跳楼事件;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陕西南郑校园凶杀案;多起强拆致人员伤亡恶性案件,如宜黄强拆自焚事件、唐福珍拆迁自焚事件等;此外,还有许多涉及低收入群体的恶性事件发生,造成当年低收入群体问题又有所加重。对此,舆论舆情给予了及时的、强烈的关注,网络媒体关注率、主流报刊反映率、相关课题立项率和人大政协提案率均一反此前略有降低的趋势,突然大幅提高,且波动非常明显,与当年低收入群体问题突然加重的态势表现完全一致。由此可见,舆论舆情关切度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实际相吻合,舆论舆情的波动充分反映了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这符合客观实际,是科学的、正确的。

以上低收入群体问题与舆论舆情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表明,在低收入群体问题趋向更加严重时,相关报道、评论和研究会随之显著增加,舆论舆情表现出更强的关切;而低收入群体问题趋向好转时,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客观上会有所减少,表现出关切程度的降低。所以,舆论舆情的关切与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变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性:低收入群体问题趋向恶化,舆论舆情的关切随之加强;低收入群体问题趋向好转,舆论舆情的关切随之减弱。据此,并结合历年舆论舆情对低收入群体的关切情况,本课题组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基本发展轨迹为:一般较严重严重,且目前尚无根本扭转的趋势。

就当前而言,低收入群体问题不容乐观,舆论舆情的关切情况已显示,2010年除相关课题数量未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外(位居第二),其余均达到历史最高值。从2011年前十个月的情况看,舆论舆情的关切程度也较强。另从当前社会实际来看,收入差距仍在拉大,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仍显著低于中等收入群体和富裕群体,多发易发,低收入群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些都说明当前低收入群体问题正处于“严重”阶段,即处于问题的波峰期和敏感期,并且其总体发展趋向未变,需要继续得到政府与社会的重点关注与支持。

未来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发展趋向,主要取决于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从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来看,当前政府出台的各种相关政策能够保障该群体的基本生存或减轻其经济压力,但尚不足以显著提高该群体的收入水平。从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来看,庞大的低收入群体的长期存在本身就是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的表现。尽管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众多加强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如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出台与完善等,并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这些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因为这些政策措施更重于问题出现后的补救,而非从根本上对问题的解决,加之收入差距拉大的势头仍未得到扭转,贫富差距过大,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其难度不亚于当年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坚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绝非三五年可完成之事。所以,课题组认为,低收入群体问题在未来10年至20年仍将处于“严重”阶段,这一时期依然是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敏感期,对此必须加大解决力度,否则低收入群体问题不会明显好转。而要平稳度过这一敏感期,最快需到本世纪中叶才可,在此期间,舆论舆情依然会对低收入群体问题保持很强的关切,不会出现较大滑坡。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12篇

    一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苏联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苏联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扎根,有其社会的和文化心理的土壤,这就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以及对国家乌托邦的想象。在苏联文学理论引入之前,存在着学习西方文明的五四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争取现代性的启蒙运动,这场运动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而被争取现代民族国家的革命运动取代。五四传统的中止,存在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在中国,争取现代性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存在着冲突,由于中国的现代性缺乏本土文化传统的支援,只能从西方引进,而中国作为半殖民地,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必须进行反帝斗争。这样,就产生了历史的悖论:要建设现代性,就必须学习、引进西方现代文化,而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就必须反对、批判西方现代文化。救亡的紧迫性,决定了中国由启蒙转入革命。五卅之后,中国的社会走向发生重大转折,现代性神话让位于国家乌托邦。历史在此处迂回。重建民族自信心,寻找一条中国化的革命道路,建立一个东方式的民族国家,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正当此时,苏俄这个新兴无产阶级国家正从东方冉冉升起,使他们从中获得革命的灵感。文学也开始了历史的迂回。从“革命文学”时期开始,苏联文学理论就涌入中国,拉普派的理论成为激进左翼的文学团体“创造社”、“太阳社”的纲领。在苏联革命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五四文学及其代表人物鲁迅、茅盾、胡适以及叶绍钧、冰心、郁达夫、周作人等人进行了批判,五四被认定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被指斥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革命文学论争以双方和解,共同接受苏联文学理论收场。这标志着五四开辟的争取现代性的启蒙主义文学运动的中止,由革命文学运动取而代之。左联成立之后,苏联文学理论全面引入,被苏联阐释了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卢那察尔斯基、波格丹诺夫等人的文艺思想得到大力译介和推广,很快取得在中国文坛的主导地位。苏联文艺理论的凸起和独霸,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需要密不可分。当时国民党虽然取得了国家政权,但在文化上依然遵循准儒家式的民族表述方式,既缺乏最广泛的民众基础,又无法提供关于国家未来的乌托邦式的想象空间,注定了其在意识形态争夺中的劣势地位。五四文学思想作为启蒙时代的历史回声,与新的历史要求发生冲突,它必然随着现代性的落潮而遗落在空漠的历史时空中。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已经难以承载民族国家的文化想象。唯独苏联革命理论包括文学理论,凭借着本国的成功经验长驱直入,一路播洒国家理想主义的理想,适时填补了中国人的心理空缺,故而很快取得文化阵地的制高点。

    苏联文学理论是特殊地缘文化的产物,具有两重的文化身份。一方面,俄国文化受到欧洲文学传统的影响,形成了认识论传统。欧洲文学传统包含人道主义和认识论两个方面。苏联文学理论继承了欧洲的认识论传统的“摹仿自然”说,经“别、车、杜”阐发,形成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认识”观点,后来在列宁的反映论的基础上,最终确立起“文学是现实的形象反映”的经典论断。反映论强调主体对现实的摹写和镜映,摒除主观性,突出文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俄国文化属于东方文化,带有“东方****主义”的特征。苏联文学理论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和教化作用,具有群体本位主义的性质。它提出文学对现实的反映是受历史条件、阶级条件决定的,文学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性。作家只有拥有正确的世界观、进步的阶级意识,才能如实地反映现实,揭示现实的本质,达到真实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是典型的意识形态论,它与反映论构成了内在的悖理。可见,苏联文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论和意识形态论的二元论。苏联文学理论虽然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中断了人道主义的西方文化传统,但又不可能完全清除西方文化的影响,它潜伏在文学思想的深层,顽强地影响着文学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在“非斯大林化”以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得到肯定,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苏联文学理论的引进,颠覆了五四文学思想,使中国文学思想史发生重大转折。

    首先,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发生改变,由文学独立转向文学依附意识形态。五四文学虽然主张发挥文学的启蒙功用,但仍然反对“文以载道”,主张文学独立,“文学本非为载道而设”。而苏联文学理论则强调文学属于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是革命的武器。

    其次,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即新古典主义取代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并成为唯一正确的“创作方法”。欧洲新古典主义发生于17世纪,其历史任务是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提供想象,因此理性和规范成为其基本主张。“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于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确立,它除了强调文学要真实地、历史地反映现实外,还突出了两个要点:其一,革命理想性,即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描写现实,表现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体现更高的能动性和革命性。其二,意识形态教化性,即以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人民,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必胜信心,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可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文学的倾向性、革命性、典型性置于真实性、批判性、创作个性之上,脱离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创作理念,属于特殊的新古典主义——革命古典主义

    最后,形成了文学大众化倾向。苏联文学理论为了革命的需要,提出文艺大众化策略。30年代左翼文学也开始深入探讨大众化问题。从形式上看,大众化问题讨论似乎延续了五四平

    民文学的思想,事实并非如此。五四平民文学反对贵族文学、士文学,其主体是城市平民知识分子。平民文学以城市平民为接受群体,开创了新的审美范式和新的雅文学传统。胡适提倡“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意在建立雅文学规范和雅语言规范。而左翼文学提倡的“大众化”实质上是一种“化大众”,借助俗文学的形式传达政治理念,达到教化大众的目的。

    苏联文学理论在左联时期的崛起,与民族国家想象密不可分。但那时并没有形成普遍的革命形势,因此苏联文学理论也没有成为全民族的文学思想。但随着抗战的爆发,内忧外患加剧了中国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迫切愿望和归属需求,民族主义情绪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多数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愿意服膺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伟大使命,投身于“民族革命战争”的斗争中去。于是,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主导了文学思想的时代风潮,文学被加上了国家主义的重轭。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文学理论获得了空前的强化和普遍化。在抗日战争中,苏联文学理论实际上获得了合法性,取得了统治地位。苏联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诸如意识形态的文学观(演变为文学为抗战服务)、革命现实主义(演变为抗日

    的现实主义)、革命的大众文学(演变为工农兵文学)等,都成为文艺界和全民族的共识。

    二  苏联文学思想的中国化:毛泽东文艺思想

    前面已经说明,苏联文学理论具有认识论(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的二元化性质。而几千年来中国盛行的“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具有意识形态论的一元化性质。同时,中国革命更需要文学的鼓动、宣传,要求文学成为革命意识形态的载体。可见,苏联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传统之间存在差别,苏联文学理论的二元论体系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于是,历史选择了苏联文学理论的中国化,即在革命形势下,对苏联文学理论进行改造,建立一个更强有力的、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文艺思想由此诞生。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苏联文学理论的中国化产物。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修正了30年代前期引进的苏联文学理论,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重组成带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学理论,并借助整风之机在解放区加以普及,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性。与苏联文学理论相比,毛泽东文艺思想加强了意识形态性、理想主义和民间化倾向。

    首先,在文学的本质问题上,苏联文学理论循着欧洲认识论传统建构体系,建立了反映论的文学观,同时又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存在认识论和意识形态论的二元论的内在矛盾。而毛泽东文艺思想继承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意识形态论传统,弱化文学的认识功能,强化文学的载道功能,是一元化的文学思想体系。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的选题;纪实摄影的拍摄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29-01

引论:纪实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摄影门类,它的性质、意义以及拍摄方法已经为大多数的中国摄影师所了解,这些摄影师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对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的“纪实”活动中。

本文从纪实摄影的特点开始阐述,然后通过选题和拍摄这两个方面对纪实摄影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希望对从事纪实摄影的摄影师在纪实摄影如何选题方面有更深层次的帮助,从而更好地提高拍摄技术。

一、纪实摄影的特点

“纪实摄影其实应当称之为社会纪实摄影。它指的是那种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摄影,它倾向于对社会环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做出有观点的评论,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态度。”因而真实性和倾向性成为维系纪实摄影作品生命力的两大要素。反映真实体现倾向,既反映了纪实摄影的本质特征,又有利于发挥纪实摄影的影响力。

二、纪实摄影选题的意义

“纪实摄影需要一个摄影师长期关注某一个题材,经过很长时间思考,并对此题材进行深入的采访。”历史上,人类不断经历着贫穷、战争、灾难、疾病等重大问题;一个有意义的选题,对摄影人摄影创作,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如何进行选题

纪实摄影发展至今可从四个方面进行选题:国际化的题材、时代性的题材、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题材、反映人道主义关怀的题材。由于题材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要求与原则。

(一)时代性原则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纪实摄影的特点。如果摄影师要想把握这一点,就需要长期的关注一个选题,因为他要反映的是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而往往这样的选题很难去操作,这就需要摄影师具有前瞻性,抓住最好表现的一个生动侧面去进行记录式的拍摄。

(二)反应社会重大问题原则

“最伟大的艺术家往往能以其敏锐的感觉,先于他人预言某种变化,窥破某种内情。”由于摄影与生俱来的传播特性,一旦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摄影被反应出来,那它与媒体的互动就显得非常自然和默契,社会大众就可以通过传播媒介了解到那些社会重大问题。

(三)人道主义原则

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往往充满了关怀的人道主义特征,纪实摄影善于传递同情与真诚,它是摄影师在向千千万万个不能亲临现场的人们传递特殊的感情,引起人们对这个社会的关注。

四、纪实摄影的拍摄

纪实摄影的前期选题固然重要,但后期的拍摄也是必不可少的,摄影师的每次拍摄都是对他所确定主题的再思考。不管摄影师运用什么样的拍摄方法,当快门按下的一瞬间,就是摄影师对被摄者的一种新的解读方式,摄影师当时的情绪为他所拍摄的主题注入了新的灵魂。

(一)文化的储备

人文、民俗、纪实摄影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表现深度及影响力,受到了广大摄影家、爱好者的密切关注。人文纪实摄影是集摄影技术、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综合摄影领域,有较多的知识、技法、经验值得我们去探讨,需要广大摄影爱好者去深入学习。

(二)技术经验的积累

纪实摄影可用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来完成的。为使其更能适合各种场合的拍摄,应该多使用快镜头和高感光度。镜头的使用是随需要而定,一般以使用广角镜为好。

五、纪实摄影拍摄与选题的关系

好的选题要靠一个好的拍摄方法和清晰的主题思路来支持,这样才能将题材的主要内容完美的呈现。在选题上有自己的叙事风格,同样拍摄时也更要有自己的风格,所以说前期的选题和后期的拍摄是相辅相成的。

六、结论

好的纪实摄影作品必须要立意先行,独特而深刻的“选题”对于纪实摄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拍摄中过多地主观表达反而会影响纪实摄影的真实性,所以一定要遵循纪实摄影的 “真实性”原则。在纪实摄影中,摄影者要更多地去思考选题和拍摄的细节问题,恰当的选题加上熟练合理的拍摄方法,在作品中才能既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又能客观地反映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这就是一个优秀的纪实摄影家所应该具备的。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主体性原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基石,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现代哲学人学的全方位拓展,那么其内涵便是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的凸现。主体性原则贯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成为一条基本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总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欧、西欧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从2O世纪2O年代初经过8O多年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它逐步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演化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社会思潮。他们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非正统地解释马克思主义,旨在重新发现、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利用资产阶级思想的成就,向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开放,允许对马克思主义作各种解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

人的主体性原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一块基石,可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现代哲学人学的全方位拓展,那么其内涵便是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的凸现。它就象一根红线贯穿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直接体现在他们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成为一条基本原则。

一、自然观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上继承了卢卡奇等人的传统,一方面提高了能动主义和哲学人道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唯物主义重视不够,否认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的先在性,他们显然忘记了马克思在论述人类实践的伟大能动作用时,是始终确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存在着的,而且也是始终确认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的。

第一,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自然只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否认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变化及规律。卢卡奇认为在任何给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形式、内容、范围和它的客观性都受到相应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他主张,人们关于自然的知识的增长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因而这方面的知识应归属于社会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马克思那里,关于人和自然的生成问题,与其说是形而上学问题,还不如说是历史的社会问题。归根结底,人们对任何历史时期的考察都建基于一定的社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都可以用社会哲学来加以解释,对任何自然的考察都基于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之上的。这样,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功能就得到了进一步强调。

第二,只有历史辩证法,没有自然辩证法;只有革命辩证法,没有科学辩证法。卢卡奇在《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即唯物辩证法。“认识到这种方法被限定在历史和社会的范围内,这是特别重要的。恩格斯的辩证法的说明所产生的误解主要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恩格斯错误地追随黑格尔,把这种方法扩大到自然界。然而,辩证法的决定性因素——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等等——在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中却是没有的。”在卢卡奇看来,“自然辩证法”,它撇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动去讨论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必然掩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本性和革命本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恩格斯割裂了历史(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把辩证法错误地推广到自然领域,使之变成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列斐伏尔和卢卡奇一样,也把辩证法归结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认为马克思既同认为人类、社会干预之前,自然就包含辩证运动的晚年恩格斯相对立,又同认为物质独立于意识,认识是现实的拷贝的列宁相对立。萨特把“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种种错误归咎于恩格斯,认为正是恩格斯把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才使辩证法成为“教条主义的公式”。

第三,强调自然的人化或社会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普遍认为人化自然对原始自然有先在性和优先性,不承认原始自然的先在性和优先性。马尔库塞认为自然界就是“人的自然”,而人自己则是“人的自然界”。并断言“自然界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主体”。要求以一种“非本体论的唯物主义”作为自然观的出发点。施密特认为,在马克思那里,自然既独立于人又以人为中介,自然概念与“全部实在”是同一的,人构成实在的一部分。关于人和自然的生成问题,与其说是形而上学问题,不如说是历史的社会问题。列斐伏尔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无动于衷”的,只有人类的活动才使自然界的存在具有意义。他强凋,“自然界成了人类的自然界。它以人为中心,存在于人类之中,成了一个世界,一种有组织的尝试。……人的劳动使人为中心的自然界人化。”

二、历史观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历史观上主张把人的意识、主观性提到首位,恢复到马克思主义的心脏,认为历史就是人的主观性的现实化的展开。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自己认为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对立,是一种把人(主体)当作出发点的人道主义,同把人归结为客体的决定论之问的矛盾对立。

第一,否认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认为决定论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卢卡奇提出总体性理论,并认为马克思只重视了经济的决定因素,而忽视了其他作用,强调多元论和总体性。他认为。这种对经济因素,特别是对经济运动法则的片面强调,必然钝化无产阶级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洞察力和批判力,消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主体性。因此他写道:“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决定性区别的,不是历史解释中经济动机的优先性。而是总体性的观点”萨特则指责历史决定论反映了本质上是对特定社会秩序的保守的合法化。它不能促进无产阶级自我决定的革命意识,而只是把人们的自由放在一种神秘的学说和一个官僚机器中。

第二。抬高主体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社会历史发展看成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人为的过程。卢卡奇强调,历史过程并不在我们之外,恰恰相反,它正是由我们的行动构成的。人不是历史过程的消极旁观者,而是它的积极的参与者。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认为人、现实的和完整的人,现实地生活着的个人是历史的主题。也是历史规律的主题。萨特表示承认经济条件对人的决定作用,但又强调种种环境条件都是人创造的。而人又在这些条件中创造着新的历史,所以人既是他自己产物的产物。又是一个决不能作为一个产物来看待的历史的动力。

第三,强调人的选择的重要性。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不认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他们都强调人的选择的重要性。葛兰西认为,问题在于若干种可能发展中,究竟将发生哪一种。并不是由历史法则所决定的。历史无非是人的实践因而是包括意志在内的。布洛赫说。选择是自由的起点。马尔库塞认为。主体作为决定因素而出现。历史命令归根到底是由人给予的,因为规定这些命令的客观条件只是提供几个选择,人的自由的本质在于选择一种超越既定实践的可能的历史实践。

第四,提出实践哲学。包括生产实践、劳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实践一元论,实践辩证法,认为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只能靠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物质与精神。他们重视对实践问题的研究,认为既然历史辩证法的主体是人,那么人的实践活动就成了历史辩证法的真正承担者。卢卡奇把劳动理解为因果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从而从新的高度形成了社会存在本体论,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新的表现形式。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对旧的物质的本体论的扬弃是理所当然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者的真精神。

三、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几乎全都否定反映论、反对反映论。他们注重认识过程中的“创造”因素。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确实有“创造”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研究这些问题无疑有助于深化对认识过程的了解。然而反映论的基本观点是经过人类的千百次实践建立起来的。人的认识的基础层次是反映。如果不首先是对外界的反映的话,人们的任何实践活动以及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都是不可能的。

第一,否认反映论的观点。卢卡奇认为反映论的观点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事实上,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同等重要的侧面,不存在前者反映后者的问题。列斐伏尔认为,深入的唯物主义反映改造事物的活动,而绝不是反映事物,再没有比把“真实”放在一边。而把它在人脑中的“反映”放在另一边更加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了。施密特认为。认识的任务不是在象一道石墙似地围着人们的现实面前投降,认识由于苏醒了淹没在既定事实中的人类历史过程,而证明现实是由人生产出来,因而能被他们所改变。

第二,攻击列宁的反映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集中论述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他们只承认思想的能动创造。柯尔施指责列宁把认识看作消极反映与和谐一致的发展,是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去取代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历史存在的总体性和一切在历史上流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一种倒退式的修正: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概念完全复归到一种全然抽象的观点。梅劳·庞蒂也认为。列宁的新的独断论把认识主体放在历史的网络之外,使它几乎成为绝对的东西,解除了它的自我批评的任务,使马克思主义不必把自己的原则应用在自己身上。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提高认识,把反映社情民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履行职能的方向性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包括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要真正做到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就必须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乐解民忧。政协工作必须深入了解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群众想些什么、希望什么,正确反映各界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把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代表好,从而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反映社情民意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关系到政协工作“两大主题”的有效发挥。促进团结与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团结和民主的基础是民心、民意,只有真正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顺乎民心,才能实现团结和民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更广泛的政治动力。反映社情民意是集中群众智慧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协联系着社会各个阶层,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人士联系着各自的群众,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问题、提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充分运用反映社情民意这种形式,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从中了解到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信息和情况,听到不易反映上来的呼声和意愿,获得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为实现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参考。反映社情民意是发挥政协优势的重要途径,关系到政协工作的开拓创新。政协代表性强、人才荟萃,反映的社情民意层次较高、针对性较强;政协联系面广、位置超脱,较少受到部门或地方利益的局限,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各种情况和问题,所提意见建议更加接近实际;政协渠道畅通、上通下达,能够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直接反映到决策层,实现基层同高层决策部门的互相沟通。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政协的优势就能得到发挥,政协的工作就会活跃深入、增添活力。

二、拓宽渠道,不断扩大信息来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信息来源,要做好信息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多层次、多渠道地收集社情民意,扩大信息来源,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1、充分发挥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我们从二届市政协开始,要求每位政协委员每年至少提供一条社情民意信息,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反映社情民意的情况作为评选优秀政协委员的一个重要依据。每年全会前印发“社情民意用笺”给每位委员,及时收集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同时,市政协领导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约谈委员,直接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委员对社情民意的反映。这样,既扩大了信息来源,又丰富了反映社情民意的内容。

2、开辟政协例会反映社情民意的新形式。政协例会是委员参政议政最郑重的形式,同时也是委员反映社情民意最集中的场合。我们充分利用政协的各种例会,广泛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每年政协全会前,我们都专门通过政协专委会、联络组活动,要求委员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全会期间,专门安排各组联络员收集各界别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会后及时将委员们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成信息,报送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通过这一渠道,我们收集和反映了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如《建议加快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步伐》、《关注残疾人康复事业》、《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信息,都引起了高度重视,得到妥善解决。

3、在政协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提炼社情民意信息。一是在调研视察和委组活动中捕捉社情民意信息。委员调研视察和委组活动,直接接触基层,面向百姓,容易收集到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信息。如我市行政中心工程是我市最大的市政工程,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的部分委员在视察过程中,针对群众议论颇多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我们及时整理成信息并报送市政府领导,得到了领导的批示,社会反响较好。二是在委员提案和大会发言中挖掘社情民意信息。我们针对委员提案和大会发言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整理了十几条信息,其中,《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及时报送省政协后,得到了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收集社情民意。党委、政府有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活动及重要情况通报时,我们就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地收集有关社情民意,使党政领导及时了解决策部署后群众的心态和呼声。

三、理清思路,切实加强和深化反映社情民意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对某件事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政策、一项措施的出台也常常是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种种客观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复杂多变的情况说明,切实加强、认真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切实体察群众情绪,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对党政领导研究情况、科学决策就显得更加迫切、尤为重要。一是把握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要多出“精品”,创政协的“品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这样几点:首先要突出重要性。要站在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政府的工作重点,使我们反映的社情民意具有更大的份量和价值,或给党政决策提供依据,或给领导以启迪。其次,要突出建议性。不仅要反映问题,同时要出谋献策,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针对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使每一条信息都具有参考价值。第三,要突出警示性。抓住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提出有前瞻性、预示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坚持宁少匆滥、多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使政协信息具有“权威性”。二是把握好求深与求真的关系。“民意”不是指个别人的意见,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关键是要在“深入”和“真实”四个字上下功夫。几年来,我们从来不走过场搞形式,把道听途说、不加核实的信息当成社情民意。而且对社情民意原汁原味地反映,不是“加工、润色”。三是把握好报喜与报忧的关系。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的时候,一方面要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另一方面要有喜听喜、有忧听忧。既要反对报喜不报忧,又要反对听喜不听忧。报喜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报忧要“敢”字当头,抓住要害。只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忧”,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忧”,愿意听的要反映,不愿意听的也要反映,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基层的真实情况和民众的意愿就不能如实地反映上来,就达不到我们反映社情民意的目的,就体现不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特色。各级政协在把社情民意和信息反映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后,要继续抓好反馈工作,抓好反映问题的跟踪,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协助党委、政府抓好落实,努力使委员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这样做,既可以促使反映的问题尽快解决,又能使委员从中了解自己所反映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

四、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信息工作新局面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亲自抓,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才能上水平、上层次、出成果;政协委员是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委员的积极性,政协社情民意工作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政协机关是纽带,只有机关热心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时效,才能渠道畅通;党政部门吸纳政协谏言是检验标准,只有党政领导认真采纳委员建议,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才能富有成效。尽管我们作出一定努力,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站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切实履行政协职能的时代高度,我们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还任重道远。1、进一步增强对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不断拓展,人们的认识也逐步提高,但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主要是对这项工作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认识的高度和深度。回顾我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我们感到,领导重视,抓一抓,社情民意和信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增多和提高;但工作松一松,数量就减少,质量就下降。因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履行职能的方向性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关系到“两大主题”的有效发挥。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