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发布语文论文范文

语文论文范文

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功智力理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减负和增效之间的权衡变得更加艰难,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课堂效率低下,作业设计意识淡薄等问题都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倡导将成功智力理论作为引导思想,实现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一 成功智力理论概况

所谓成功智力,是指学习主体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需要的能力,他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获取成功的能力,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此在权衡之后,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去达到预期的成功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其主要分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智力多元化的整体,是不统一传统智力的,以其更好的操作性和效果,在判断学习主体成功智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通过对于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情况的调查发现,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还存在以下的缺陷和不足:其一,作业布置目的性不强,教师布置作业没有任何规划,任何准备,随意性很强,难以保证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其二,作业布置功能较单一,更多的教师将作业作为课堂知识巩固的手段,忽视了学生发展性能力的培养,使得作业布置格局单一;其三,作业布置度量不统一,难以把握作业时间,很多时候都布置了过多的作业,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恶感;其四,作业布置忽视评价机制建立,难以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到课程教学中去,失去了作业布置的意义。以成功智力理论的角度来看,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提高,知识巩固题型的增多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书面作业过多不利于实践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三 成功智力理论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之所以倡导将成功智力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去,是因为成功智力理论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之间存在很多的契合点。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同样关注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其三,强调学生知识的运用,希望可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成功智力理论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设计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正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强化理解辨析,实现分析性智力的培养

从理论上来讲,分析性智力是成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的是有意识的规定心理活动方向,以便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强化理解辨析内的作业比重,以实现分析性智力的培养。以小学语文游记类型的课文《颐和园》为例,在安排此课程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回去以游客的身份画出颐和园的旅游图,或者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颐和园的最佳游览路线,由此使得学生对于颐和园的整体空间有着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明确的去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切记在学生绘画颐和园路线图的时候,千万不要由教师或者家长参与,避免其形成依赖意识,从而不利于其分析性智力的培养。

3.2启发学生思维,关注创造性智力的锻炼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想象和创造力都是无穷的,这些都是锻炼创造性智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关注学生思维培养,促进创造性智力的锻炼,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以小学语文《新型玻璃》的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学习,想一想自己要是玻璃制造商,自己会制造出什么样特点的玻璃,并且写出其能够运用到哪些地方,能够帮助哪些人。在回答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以写一份新型玻璃生产建议信的方式,将学生这样的创新想法邮寄给玻璃生产商。即使这样的行为不会得到供应商的答复,但是这样的举动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这对于培养其创造性智力是很有帮助的。

3.3强调动手实践,关注实践性智力的发展

素质教育关注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这就要求在将成功智力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强调动手实践,关注实践性智力的发展。具体来讲,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找到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学生以实践操作的方式去熟悉课本内容,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高效的开展下去;其二,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得学生意识到小学语文作业也是富于乐趣的,而不是单调的做作业,由此激发其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从而营造更加健康的小学语文学习氛围;其三,尽可能的加大对于小学语文实践课程的投入,引导教师学习实践课程教学知识,以保证实践课程与课后作业相互吻合,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功智力理论为引导,去实现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不仅仅是改变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的重要途径,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小学素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尤其是以成功智力理论为引导,去实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内容的调整,设计方法的改善,设计体系的完善,以保证成功智力理论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现更好的融合。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为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维琼.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D]. 天津师范大学 2013

[2] 彭晓霞.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D].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3] 陆露.小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 王璇.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价值取向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语文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布依语泰国语对比;平行语料库;在线双语词典;机器翻译

一、应用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及发展

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行系统比较的学科,旨在描述语言之间的近似与差异。对具体语言和语言结构的对比描写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具体语言及其结构特性。应用对比语言学属于对比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目的是将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外语教学、翻译、词典编纂等相关活动中去,为应用服务,并探讨应用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语言对比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至今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这个领域是在近几十年内才真正受到重视,产出大量有益的研究成果。四十年代前受到业内肯定的成果有1892年罗曼语文学家格兰德琴特(CharlesH.Grandgent)出版的《德语和英语的语言》;还有1906年法国语音学家帕西(PaulPassy)的《简论欧洲主要语言的比较语音学》;以及1933年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出版的《英语语调与汉语语调初探》。这个时期的对比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语音对比研究方面,而其他领域鲜有涉足。

我国的对比研究起步与发展有三个阶段。首先的起步阶段是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诂》算起,到四十年代末。在这段时间内,不少研究人员都开展了非常有价值的汉外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英汉对比研究领域。第二个阶段集中在1949-1976年这个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对比语言学相关研究走向沉寂,少有成果。第三个阶段是从1977年5月吕叔湘先生发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开始的。对比语言学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如王克菲大型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立。潘文国对比语言学的目标,研究范围和新发展进行的探索和研究。二语习得和翻译研究与教学得到长足发展,跨文化交际也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机器翻译和在线词典的出现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由此可见,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研究热点,如何开展有意义的应用对比语言学研究,是摆在相关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布依语泰国语应用对比研究的重要性

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教育、医疗和服务等各个领域,应用对比语言研究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比语言研究不仅是应用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同样也为语言的研究、翻译和教学拓宽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产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这充分说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比语言研究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它必将为应用对比语言研究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有益的成果,并促进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泰语与中国布依语都同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的台语支,泰国人和布依族他们来源于古越人,虽然双方距离遥远,但在经济文化上至今仍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中国布依语现在面临着城镇化和汉语及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其生存和发展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承布依语及其文化已经成为相关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信息技术对布依语和泰语进行应用对比研究,不仅会保护布依语及其文化,而且于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双语教学以及翻译研究与实践也都有着重大应用价值。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布依语泰国语应用对比研究形式思考

笔者在CNKI上搜索了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后,总结了以下三种可行的也比较有价值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布依语泰国语应用对比研究形式。

1、平行语料库建设

在非计算机状态下,语言数据,不仅数据资源少,而且还分散在各种印刷媒体上和非专业化的录像和电影中,这样的数据源对于相关数据需求者来说,使用很不方便,查找,摘抄一个信息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也不容易保管。而有了信息技g的支持,网络上搜寻相关数据,已经是非常方便快捷,也易于储存。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对于数据的初步整理分类都成为了相关数据需求者的难题。而语料库,即经科学取样和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就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语料库可以借助计算机分析软件,对语料库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提取分析。

而双语平行语料库更是语料库突破性的发展,它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可以借此研制翻译统计模型,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系统和各类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能够以此作为翻译记忆库,翻译人员也能从中观察和选取鲜活的语言与翻译实例,与当前单语语料库的建造动辄上亿词的庞大库容相比,这类资源研制的数量要少得多。

平行语料库的研制历史并不长,从世界上第一个初步的平行语料库加拿大议会会议录英法平行语料库(TheCanadianHansardCorpus)建成到目前也只有20年左右。但是因为平行语料库在语言对比研究,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双语词典编纂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克姆尼茨英-德翻译语料库(ChemnitzE-GTranslationCorpus)、德-英文学文本平行语料库(GEPCOLT)、英语-挪威语平行语料库(ENPC)、英语-意大利语双向平行语料库(CEXI)、葡-英双向平行语料库(Compara)相继建成。国内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研究中心王克非主持和研制的北外“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语平行语料库,目前容量为3000万字词,并在进一步建设中。

布依语泰国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是布依语泰国语应用对比研究最有价值的呈现形式:第一,促进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建立一个双语平行语料库,不仅能为后续的语言对比研究提供最可靠的数据源,而且其还是应用对比研究最有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实践成果之一。第二,布依语及其文化的最原生态的记录。第三,为双语词典编纂和机器翻译提供可靠数据源。

2、在线双语词典的编纂

双语词典使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机器翻译、交叉语言信息提取等,对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双语词典既能够进行语言翻译,还可以帮助使用者进行文化交流。传统双语词典编纂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这种词典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应运而生的,能够满足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但是自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至今,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数据信息存储大的在线,查询便捷,成本低的在线词典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宠儿。

建立布依语泰国语在线双语词典主要的问题在于,网络上布依语的语料数据量和泰国语的语料数据量肯定是不能匹配的,布依语作为一种地区性的民族语言,在汉语及其文化的影响下,以及城镇化的发展破坏了原来布依语使用的原生态母语环境,使得布依语的使用人群开始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倾向,年轻人在生活中主要使用汉语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际语言。因而在网络上布依语的语料会相对泰国语的语料来说会少很多。所以,研制布依语泰国语在线双语词典可以有两个解决途径。第一,加大网络布依语料的上传。这个可以通过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建立一些布依语汉语双语网页,或者布依语英语双语网页,对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教育风俗等方面进行文章的撰写和配图、配音,相关视频制作等。然后建立一个基于网络语料库的布依语泰国语在线双语词典。第二,可以先建立起布依语泰语双语平行语料库,然后研制一个基于这个平行语料库的布依语泰语在线双语词典,这种在线双语词典会促进布依语网络上语料的增加,当网络中的布依语语料自然累积到足够数量时再建一个基于网络语料库的在线双语词典。

辞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双语词典是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双语词典的出版有助于推广民族语言和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3、双语机器翻译系统的开发

自然语言理解,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理论和方法。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叫做机器翻译系统。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成为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面对海量的语言信息,人工翻译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因此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自然语言翻译的机器翻译技术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机器翻译技术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器翻译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开始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理论探索。随后不久,信息论的先驱、美国科学家W.Weaver和英国工程师A.D.Booth在讨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于1947年论述了基于计算机的语言自动翻译。1949年,W.Weaver发表《翻译备忘录》,正式提出机器翻译理论。但由于1966年ALPAC委员会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进行调查后,否定了机器翻译的应用价值,机器翻译研究因此长期停滞不前。最近的二十年,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翻译理论和研究的进步,人们对机器翻译也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机器翻译在此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全自动高质量的机器翻译系统仍未出现,其原因在于语言知识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语言规律的有限性。

尽管如此,相关研究仍然在强烈的需求下应运而生,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对布依语泰语双语机器翻译系统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们在发音、词汇、语法甚至文化方面都十分近似,所以,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机器翻译的效果应该会大大胜过以往民族文化不同源,发音,语法文化差异大的两种语言的机器翻译效果。那么双语机器翻译的最有效的应用领域也许会找到答案。

四、结语

布依语是区域性民族语言,目前处于濒危的困境。而与之同源的泰语却在东盟经济圈的建立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中国学习者的青睐。布依语和泰语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本文探究了在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如何在实践中去有价值地描述和呈现这两种语言的相似和差异的三种途径,以期在丰富和发展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同时,能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应有的力量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文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J].中国外语,2006(6)14-19.

[2] 林雯.对比语言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4(3)83-84.

[3] 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1)60-86.

[4] 伍文义.布依语与泰国语的语音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9(1)164-172.

[5] 龙海燕,蔡吉燕.布依语的使用现状及其结构特征――以贵阳市花溪区养牛村布依语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17.

[6] 何高大,刘凡.信息技术与语言实验室的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5)1-5.

[7] 王克非.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设计与研制[J].中国外语,2012(6)23-27.

[8] 黄立波,朱志瑜.国内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构与研究现状及展望[J].代外语研究,2013(1)45-49.

[9] 肖忠华,戴光荣.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个案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89-200.

[10] 韩军.基于万维网资源的双语词典的构造和查询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11] 孙娜.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的双语词典出版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4.

[12] 王博.机器翻译系统的自动评价及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3] 关晓薇.基于语义语言的机器翻译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连理工大学,2009.

[14] 郭永辉.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河南:信息工程大学,2006.

语文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哈尔科夫语言学派、社会心理语言学、波铁布尼亚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2-0043-03

引言

18世纪欧洲语言学兴起了新的研究方向,即历史比较学,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欧洲一大批学者,如拉斯克、博普、格林,新语法学派的很多学者都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在俄罗斯也有一批语言学家加入到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行列中。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语言学界,在洪堡特语言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语言学派,即哈尔科夫语言学派(Харьковская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аяшкола),又被称为俄罗斯社会心理学派(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психологизм)。该学派产生于哈尔科夫大学(全名卡拉津哈尔科夫国立大学Харьковскийнациональныйуниверситетим.Каразина)。哈尔科夫大学是东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学校于1805年1月29日开始正式招生,它是当时小俄罗斯和当今乌克兰境内最早建立的大学,也是俄罗斯沙皇敕造的五所大学之一。很多世界知名的学者都出自这所综合大学,如生物学家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物理学家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化学家巴捷多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历史学家科斯多玛洛夫•尼古拉•依万诺维奇等等,还有就是语言学家波铁布尼亚•亚历山大•奥巴纳索维基。后者为乌克兰、俄罗斯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哈尔科夫语言学学派取得的最大成就与其密切相关。哈尔科夫语言学学派的学者以文化和民族历史为背景研究语言,研究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主要分析东斯拉夫语族各语言的语音、语法特征,搜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作为语料进行描写。哈尔科夫学派的主要代表有斯列兹涅夫斯基И.И.Срезневский、拉夫罗夫斯基П.А.Лавровский、波铁布尼亚А.А.Потебня、奥夫相尼科-库利科夫斯基Д.Н.Овсянико-Куликовский等著名俄国语言学家。哈尔科夫学派学术理念每个阶段的发展体现在以上几位语言学家的研究探索中。本文笔者将哈尔科夫学派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前期———斯列兹涅夫斯基和拉夫罗夫斯基的学术思想;中期———波铁布尼亚的语言学思想;后期———奥夫相尼科-库利科夫斯基等学术思想。哈尔科夫学派的形成的基础是斯列兹涅夫斯基及其学生拉夫罗夫斯基在语言学领域的成就。

1.前期———斯列兹涅夫斯基和拉夫罗夫斯基的语言学思想

斯列兹涅夫斯基作为斯拉夫语言学奠基者之一,在俄国语言学界有着特殊的地位。“斯列兹涅夫斯基的名字被列在沃斯托科夫、布斯拉耶夫、卫谢罗夫斯基、沙赫马托夫等俄国最优秀的学者之中。这些学者为民族语言学开辟了新的视野”[1]19世纪30年代正是改革时期,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社会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斯列兹涅夫斯基周游斯拉夫国家,学习斯拉夫各语言,记录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期间在葆朴的带领下研究梵语,为发展斯拉夫学搜集了大量的语言事实。斯列兹涅夫斯基延续了沃斯托科夫的学术观点,他称赞当代俄国语言学家在词典编纂方面做出的努力。他认为俄语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源于民族,它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脱离现实的逻辑或者哲学问题,而应该研究具体的语言学问题:通过语言揭示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在“关于俄语历史的思考”(《Мыслиобистории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著作中斯列兹涅夫斯基提到:“民族的精神越强大、人民对知识和教育越是渴望,学术中民族的分量就越大。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准确、最深度的映射。民族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2]斯列兹涅夫斯基在该书中研究了民族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关系与区别,他指出“俄语的研究在历史上与同族方言及亲属语言是不可分离的。”[3]斯列兹涅夫斯基最大的成就,沙赫马托夫认为,则是他把俄语引入到斯拉夫语的历史比较法的研究中。“从而奠定了俄语历史语法的基础”[4]斯列兹涅夫斯基在词典编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他诸多的著作中最有影响力是“古代俄语文字与语言著作-当代概述”(《Древниепамятникирусскогописьмаиязыка(Х-ХШвв.).Общееповременноеобозрение》)。他搜集了大量的古俄语词汇作为语料,编写了古代俄语书面语体词典,毕生都在编写古教会斯拉夫语及古俄语的词典。斯列兹涅夫斯基为俄国熟语学的建设与发展也做出巨大的贡献。拉夫罗夫斯基继承了老师-斯列兹涅夫斯基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了斯拉夫语言学。在哈尔科夫大学任教期间创造了大量的作品,“济利禄与梅笃丢斯”“КириллиМефодий”、“有关俄语全原音音组”“Орусскомполногласии”等,创立了斯拉夫语文学派。波铁布尼亚在老师的影响下,对斯拉夫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中期———波铁布尼亚的语言学思想

哈尔科夫学派诸多学者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波铁布尼亚。波铁布尼亚是现代俄语语义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俄罗斯语言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波铁布尼亚的研究是一种综合研究,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等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研究风格,即语言哲学观、历史-哲学观和心理语言观在哲学高度上实现完美统一。[5]波铁布尼亚掌握包括俄语、乌克兰语在内的多门语言,他的学术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问题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起源、普通语言学、词源学、语义学、语音学、斯拉夫方言学、历史比较语法、民间文学、文艺学理论和民族学理论等。在语言学理论方面,波铁布尼亚接受并发展了洪堡特和施坦塔尔的某些见解,奠定了俄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理学倾向的基础。波铁布尼亚在语言学领域主要研究问题有:语言的概念和本质、词的内在形式和内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波铁布尼亚接受“语言产生的声喻论”,即洪堡特和施坦塔尔后进一步深化该理论。最早洪堡特在著作中提出“关于人类语言构造的不同以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波铁布尼亚在这一问题上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诗歌创作才是语言的发展源泉。这种假设符合十九世纪末的标准语的发展特征,文艺作品成为一种最大众化、最有影响力的标准语言”[6]文学创作为语言中带来的创新,一部分进入通用语言,也就成为言语中非创造性生产的组成部分。维诺格拉多夫把波铁布尼亚的文艺论界定为主观唯心主义。但对于所处年代,波铁布尼亚的理论从公民目的的角度来说是先进的。他的理论对俄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乃至至今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国的语文学教育体系都包含文学与语言学。波铁布尼亚认为,语言是人的一种最初始的创造潜能,是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发生不断的语言更新。“语言并不是传达思想的途径,而是创造思想的方法。”[7]他认为,语言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语言有截然不同的特点。“词只有出自他人的口中才能被理解,语言是共同努力的产物,社会先于语言的产生。”[8]“波铁布尼亚看到洪堡特语言研究范围的恢弘庞大而不容易深入的弱点,因而在洪堡特研究的框架中,他缩小语言研究的范围,结合民族历史文化,以自己熟悉的斯拉夫语族语言为语料,找到语言研究的最好切入点-词”[9]波铁布尼亚提出的核心概念是词的内部形式。“词的内部形式是思想内容与思维的关系,它展示了人的思想呈现。”[10]这也说明了语言中词的同义及多义现象。他强调,词只能有一个意义,也就是呈现在具体言语行为中的意义。词体现的不是全部思想,词有两个内容:主观内容和客观内容。“前者是词的最近的词源,并总包含仅仅一个特征,即词的近义,后者是最远的,并能够包含许多特征,即词的远义。”较为突出的还有他有关语法的研究。维诺格拉多夫称“波铁布尼亚正是在这方面体现出真正的创新精神”。[11]对于波铁布尼亚来说,语法范畴就是思维的基本范畴。语法范畴的空间交接则是句子。句子的结构等同于所表达思想的结构。所以波铁布尼亚认为,句子类型的进化代表着思维的历史规范。哈尔科夫学派最突出的成就在于语言学与历史、文化、心理学的结合。这一观点充分的体现在波铁布尼亚的语言哲学中。他强调,除语言范畴和思维之外,主导意义的范畴就是“民族”、“民族性”。人民(民族)是语言的创造者。语言是“民族精神”的产物。与此同时正是语言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特质。他认为,语言创作的初始类型和所创造的语言类型注定了以后的语言创作。语言的质量决定了民族的世界观,也就是说,语言决定了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的类型与习惯。波铁布尼亚所提出的“语言与民族”问题在哈尔科夫学派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得以延续,如奥夫相尼科-库利科夫斯基,库德里亚夫斯基,特鲁别兹基等。

3.后期———奥夫相尼科-库利科夫斯基的语言学思想

语文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动研究;写作兴趣;作文题目设计;写作前的准备;写作后的活动

一、引言

作为四个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写作既是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推进了其它三种技能的提高,因此针对写作的教学是必不可少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本文将根据王蔷主编的A Course in English Teaching 一书中的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以及吴锦和张在新在《英语写作教学新探—论写前阶段的可行性》一文中所提到的写作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将其划分为作文题目的设计、写作前的准备以及写作后的活动三大部分,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改进,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行动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将其细化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作文题目设计;其次是写作之前准备,即如何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第三方面是写作后活动,即学生完成写作作业后,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

(二)研究参与者

本次研究参与者为九名初一学生,其中三名优秀,四名良好,两名相对落后。

(三)理论依据

关于作文题目的设计,王蔷提到要使作文的的题目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就会很容易找到要写的内容。关于写作前准备,吴锦和张在新总结出:关于作文题目的课堂讨论能帮助学生激发灵感,缕清思路。关于学生作业反馈,王蔷提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或分享自己文章的机会,让学生感到受到重视,又能让同学们相互学习。

(四)方案步骤

方案具体设计为以下四个步骤:

1.每次为学生提供两个题目,供学生自行选择。第一次题目布置后不做任何讲解。

2.第二次布置题目后,带领同学进行课堂讨论,并规范内容、格式。

3.第三次布置题目后,除带领同学进行讨论外,并布置下周每个同学要站在讲台上将自己作文中所写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4.将这三次作业进行比较并进行一次访谈,倾听学生对这次行动研究的感受。

三、行动方案的实施

第一周,在课堂结束之前布置了第一次写作作业的题目“My Favorite Toy/Food”or“My Best Friend”,完成时间为一周。当同学们看到有两个任选题目后感觉新鲜,但即便如此仍有抱怨。

第二周,在课堂上布置了第二次的写作作业题目“A Letter to Parents”or“My Unforgettable Day”,完成时间为一周。布置题目后,以“My Unforgettable Day”为例,并让同学分组进行讨论自己最为难忘的一天。然后讲解了写这篇作文应该包括的几个部分。经过这一番教学活动后,学生脑海里以大致形成了整篇作文的大体结构。

第三周,布置的作文题目为“My Dream”or“The World in 2112”,此题目为发散式,锻炼了同学们想象能力,同时布置让每名同学站在讲台与大家分享他的作文。同第二周,将同学分成三组进行写作前的引导和讨论。这次布置作业后,发现同学们几乎是自发的进行讨论。

第四周,上课后安排同学们依次上台进行演讲,虽然有两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相对腼腆被动,整体氛围积极踊跃,其中有两名成绩较好的女生,脱稿并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的理想。

对三次作业进行了总结和对比。第一次作业中,从句子简单凌乱,文章较短,可以看出九名学生均显得很被动;第二次作业内容相对第一次逻辑性较强;第三次作业无论从句子结构,文章内容和长度来看,都能看出学生很用心。

在第四节课后,我邀请了三名女生和一名男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了谈话。在谈话中,我发现四名同学均一致认为作文题名的新颖和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写作前的指导对减小了写作的难度,而且三名口语较好的同学也认为小演讲可以提供展示自己的口语和在人前说话的能力。其中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还积极的为我的题目布置献计献策,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四、行动方案的成效评价

通过回顾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和访谈数据,我发现,新颖或贴近生活的作文题目,可以让学生轻松找到要写的内容,或产生兴趣、积极动脑、锻炼想象能力;对学生进行写作前的引导和讨论,能够帮助学生屡清写作思路,规范写作模式,在头脑中形成作文的整体印象,降低写作难度;而课堂展示的方式,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作文受到了重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自然会有所提高,甚至还会为写作教学活动献计献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演讲的形式不但可以督促、激励学生写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了在公立学校少有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但由于学生处于英语水平的初级阶段,受到知识的限制,作文中仍出现很多语法错误,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参考文献:

语文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雅各布森;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 I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48-2

19世纪末以来,随着文学批评活动的专业化进程,关于“文学之为文学”的特殊性亦即文学性的问题日渐突显,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文学性的定义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众多关于“文学性”的论述中,罗曼・雅各布森的文学性概念始终别具一格,历久弥新。它究竟有何内涵,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本文试图立足雅各布森不同时期的文本,对其文学性概念内涵、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辨析。

1914年至1915年间,雅各布森发起成立莫斯科语言学小组,该小组与彼得堡小组(1916年更名为诗歌语言研究会)一样,致力于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学。这就是1914年到1930年盛行于俄罗斯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即俄国形式主义。随着俄国政治状况的发展,雅各布森于1920年移居捷克,并创立布拉格学派。布拉格期间,雅各布森第一次提出“文学性”概念。到30年代,雅各布森根据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关于语言系统的思想,在语音学研究中,提出结构主义原则,并首先创用“结构主义”这一术语。二战爆发之后,雅各布森流亡美国,相继任教于美国自由高等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高校。

雅各布森既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结构主义的奠基人。雅氏提出的文学性概念既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其布拉格期间结构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历经两种思想阶段,其内涵呈现继承中发展的特点。

一、文学性: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

(一)文本性:文学性存在于文本形式之中

1921年,雅各布森指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这意味着文学性不是别的,是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但这个对象并非作为整体的或个别的文学作品。而且,俄国形式主义者普遍反对将文学作品所承载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心理等因素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因为这些都没有触及文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在他们看来,文学研究的对象既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拥有主观意志的人或作者。托多罗夫指出,俄国形式主义所接受的一个原则是“把作品作为考虑的中心”,而不是作家的生平、当时的社会内容或作品的内容。雅氏也批评当时的许多文学史家把文学作品当成“文献”,结果使自己的研究滑入了哲学史、文化史等别的学科之中。

虽然文学性无关乎作品内容以及作者,但是其存在于文学文本之中,则是确定无疑的。文学性作为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别其他科学的独特性(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但它存在于文本之中。俄国形式主义者既排斥内容研究,也排斥作者研究;他们倾向于文本的形式研究。在雅各布森看来,文本形式研究首要的即是研究其语言形式,因此,文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语言形式自身存在的规律。

(二)科学性:文学性强调文本形式的确定性

之所以强调文本形式研究,乃在于只有对文学作品进行语言学的分析,才能使文学科学达到科学的层次,变得比较可靠和确定,同自然科学一样。传统的内容或作者研究,着眼于文学与世界或人的关系,因而常常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历史内容的变迁、文学研究者立场和角度的改变,文学作品的意义将变得极为不同。此外,俄国形式主义者都崇尚文学作品的自足性,反对视文学作品为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附庸,拒绝“文学提供认识”的先入之见。

相反,文本形式(主要是语言形式)则是固定的、极少变化的,唯有如此,才容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雅各布森声称,文学科学必须让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使词语从意义中解放出来。文学科学是关于形式的艺术。文学研究者要把握文学科学的本质,只有进行(语言)形式分析,才能达到科学的境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科学主义思潮对于文学研究的巨大影响。

(三)创新性:文本形式不能忽视其历时性特征

如果说以上所述,强调的还是文学文本系列内部的复杂构造规律和形式特征,相当于索绪尔意义上的“语言”,但仅强调文本共时性方面的特征还不够,因为这将忽略演变的问题。雅各布森指出,“纯粹的共时性现在恰恰是一种幻想”,必须承认“每一种体系都必定表现为一种演变”,而且“演变又不可避免地具有系统性”。因此,进而提出,“分析语言和文学的结构规律,必须使我们确定真正形成的、数量有限的结构类型(即在历时性方面确定结构的演变的类型)”。试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例:这三种文学样式都讲格律,但是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其格律的历史演变自不待言,诚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因此,研究文本形式,既要研究文学文本系列共时性方面的规律,也要同历时性的考查结合起来。

雅各布森对文本形式的把握,注重共时和历时研究,而从历时性方面可以见出对于文学性演变概念的重视,也就是对于创新性的重视。这还停留在整体层面,并不意味着雅氏不重视对单个文本(索绪尔意义上的“言语”)的研究。雅氏指出,将语言-言语的范畴运用到文学上并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时,需要同时联系个别的表述(个别文本)和现有的标准整体(文本系列),否则“必然会歪曲审美的价值体系,并且也不可能建立起内在的规律”。在此,也可以看出雅氏对于其俄国形式主义时期思想的修正。

雅各布森在《序言:诗学科学的探索》中提到,俄国形式主义者“毫不犹豫地强调诗歌的语言问题”,因为诗歌话语里“语言结构的规律和语言的创造性,比在日常语言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雅氏也肯定了诗歌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创造”之义,并肯定了俄国形式主义者对于“诗歌语言的明显的创造性”的探索。雅氏还认为,讨论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要重视其创新的分析方法,而非运动宣言中的华丽辞藻。

二、文学性:诗

(一)诗: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突显

以上所述已然可见雅各布森文学性概念的结构主义特征,同俄国形式主义时期的思想已经有很大区别。如果说什克洛夫斯基是从文学创作方法角度来谈论文学性,雅氏则依然是从语言学角度来探讨文学性。

在雅各布森看来,文学性存在于文本语言形式之中。雅氏认为,诗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突显,亦即“诗的功能在于指出符号和指称不能合一”;进言之,文学作品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语料的形式显现,文学语言常常是这样一种语言――它并不遵从言语的交际需要,而更多打破语言能指与所指的界限,指向言语自身。雅各布森认为,“诗学研究语言结构问题,正如对绘画的分析关涉形象结构问题。”语言学作为语言的整体科学,诗歌语言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语言必须在它的全部功能中来考察。在讨论诗的功能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它在语言的其他功能中的地位。”雅氏认为,只有言语突出地指向自身时,其诗才突显出来。而这一诗正是诗歌或文学语言的本质特性。

(二)对等原则:文学语言存在对等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视为独立自在的世界,封闭了语言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因此语言构造机制的动力将成为问题,这也适用诗的语言。诗的语言的发生既然不依赖外在世界的提示,那么其自身形式突显的动力何在?

雅各布森在研究失语症中发现,失语症患者要么是负责选择和替换的官能出了毛病,要么就是组合和结构上下文的能力受到了破坏。前者取消了语言的相似性关系;后者消除了毗连性的关系。而语义的发展或者通过相似性关系或者通过毗连性关系来实现。在失语症患者身上,这两种过程非此即彼地受到抑制,甚至完全停滞;而在正常人身上,则始终发挥作用,且往往是一方取得对另一方的优势。雅氏还指出,相似性关系和毗连性关系体现在语义上,也体现在语法结构上,而特定个人则是从语义和结构上运用相似性关系和毗连性关系,从而显示出个人风格、趣味和语言偏好的。

在诗的语言中,相似性关系体现为隐喻,毗连性关系体现为换喻。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注重情节叙述、环境描写,通过换喻或提喻(借代)来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指向环境;而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一般很少描写事物的具体特征,将意义隐含在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因此,隐喻手法占支配作用的作品,文学性最强。

雅各布森指出:“诗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投射到组合轴。”所谓选择轴,是指诗句中某个词的位置上可存在众多能与之替换的词语,这是语言纵向的一种对等关系;所谓组合轴,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诗句在这种横向的组合中也会出现对等的(相似的或相反的、同义的或反义的)词语。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中的对仗是非常明显的例子。

三、结语:文学性

总而言之,雅各布森的文学性概念,从整体层面而言,即文学文本系列共时性的结构规律及其历时性演变规律;从个体层面而言,即单个文本语言自身的创造性的诗。

参考文献:

[1]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张德兴.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赵毅衡.文学符号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6]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7]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语文论文范文第6篇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显现“布白”艺术的精彩与魅力呢?

一、善于从文本情感处布白,尽显语文教学的精彩魅力

南北朝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与“语言有温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语文传统教学多采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活动模式,从实质上来说,是“既扼杀了人文性,又扭曲了工具性”。在“核心素养观”指引下,只有让学生自我触感语言文字的“温度”,才能切实体悟其中的喜怒哀乐和微妙情感。比如《沁园春・雪》,笔者本着“三分诗,七分读”的施教原则,组织教学如下:首先师生互动,基本掌握文中“历史风流人物”的大致概况;然后,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文采”、“”等重难词语进行解读与分析;再后,通过笔者范读、学生自读、小组研读、角色对读、集体品读等多元形式,开展一系列的朗读、赏析与感悟活动。从交流与讨论看来,多数学生都能从中较好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磅礴气势和独特魅力,以及伟人胸怀天下的革命情怀和气吞山河的精神魄力。

二、善于从行文疑惑处布白,尽显语文教学的精彩魅力

言意之辩是一个古老的文论辩题,自古即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尤其在文学作品中,“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一种常见的艺术现象,由此为读者留下了“欲休还说”的余韵。这一简约省略的笔法与美国作家海明威提倡的“冰山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初中语文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善于从“行文疑惑”处布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放飞他们的学习思绪,从引而不发中攫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笔者设问如下:“从学习环境和内容上来分析,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作者鲁迅究竟向往的是哪一种教育方式呢?”不问不知道,一问才开窍。这种艺术性提问,既富有情趣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活性思维。再如,教学《最后一课》后,笔者追问道:“在最后一课结束后,小弗朗士究竟会想些什么,他又会做些什么?”如此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维空间,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促进和裨益。

三、善于从知识原野处布白,尽显语文教学的精彩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这就是说,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压强”理论,把一些知识有意识地“保留”下来,为学生创设一些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不但不会造成“教学脱节”现象,往往会使得他们反而内生一种驱动力,并且“不用扬鞭自奋蹄”,自觉主动地去努力填补“缺陷”、完成“空白”,努力构建一种学习知识上的“完型整体”。以“形声字”教学为例。这是汉语言文字创建的一种重要方式,占整个汉字总量的70%比例以上,共分为“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等六大类型。教学中教师只需针对其中的任意一种去加以解析,而把其余类型作为“知识空白”留给学生去自行学习与观察、探究与发现、总结与提炼。这样,他们就会在知识迁移中自主探索,从而在认知体系结构形成中获取自我发展。

四、善于从心理需求处布白,尽显语文教学的精彩魅力

语文论文范文第7篇

引言

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语言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并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主要分支,是一个兼具理论研究和实际意义重要性的多彩领域。西方语言学发展中,早在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语言的性质和语法问题。近几十年来,西方语言学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对其它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日益广泛的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形成了众多新的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

刘润清主张,进入一个领域时,首先要宏观,其次要对思想感兴趣。首先从宏观上做研究,分析和掌握理论知识,而不是一开始就从微观上的小题目去做研究,同时,不急于赞成哪个流派或反对哪个流派,在小领域研究之前了解宏观背景,这样能够不迷失方向,为进一步的研究从理论框架和宏观理解上打好基础。因此,对西方语言学及其流派的宏观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中国语言学流派的建立及发展有重大意义。

1 流派与分支及风格

对语言的宏观研究,必然涉及到语言学的流派,分支及其风格等。本文在重点探讨流派之前,对流派与分支及风格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刘润清对流派与分支进行了区分。流派,也叫学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有其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往往有历史视角,它未必对领域中的诸多问题都有论述。分支是相对于语言学总体而言的领域, 研究范围, 也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可能多个流派都对它有过贡献。分支可分为内部分支和外部分支。

风格,也叫语体,文体。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把语体定义为:一个人说话或写作的格调,一般从非正式到正式之间变化,看情景的类型,说话的对象、地点、话题等而定。风格还可以指某个人历来的说话或写作方式,或者指某一段时期的说话或写作方式,如莎士比亚的风格,十八世纪的写作风格等。

流派与分支及风格在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中既有相同的重要基础地位,又有明显的不同。流派要有代表人物,要有追随者,追随者必须要一样,学精华,学本质上的东西,克隆这个流派的研究者,才能称得上这个流派的继承人。分支体现的是总体范围当中的个体,总体领域中的部分,各个流派都可以对分支有贡献。风格张扬个性,总体上体现语体类型的多样化。

语言学流派更多的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语言内部分支也有理论价值, 但有更多的实用价值;外部分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风格更多的是实用价值的研究。分支是从研究内容、对象上进行区别,流派是从研究方法、角度、风格等上面的区别。一个分支上也有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因此,对于同一个研究者来说,流派是其理论基础,某个流派是其语言学观点的体现;分支是其研究方向,某个分支是其语言学研究兴趣和观点分歧的体现;风格是特点,某种风格是其在语言学研究共性中的个性体现。不同的研究者可以隶属同一个流派,研究不同的分支,呈现相近的风格;或者,隶属同一个流派并且研究同一个分支,但可以有不同的风格。

2 西方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传统语法阶段(600bc—18世纪),历史语言学阶段(19世纪100年),和现代语言学阶段(索?尔, 20世纪初至今)。

传统语法经历了从希腊语到拉丁语, 再从拉丁语到其他欧洲语言;注重语音和词汇, 句法很少, 以教学语法为主,多为规定性语法,不是描写性语法;影响很大,时间很长; 其贡献是创造了描写工具,其术语至今还在使用。历史语言学注重语言比较,语言历史,语言谱系, 语音变化规律;其后期的新语法学派为20世纪培养了人才;传统语法和历史语言学为20世纪现代语言学开端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现代语言学以索绪尔为开端。

本文重点综述了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2.1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论文联盟要组成部分,从前又称比较语法,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转贴于论文联盟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历史比较语言学所取得的最大成绩就是对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其次是有助于人们对于有关原始母语的表现形态和使用地区的了解。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偏重语言的前后相继,却忽视了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语言分支的研究和确立。

2.2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跟欧洲结构主义都强调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但又有各自的风格: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结构间的关系,美国结构主义着重结构形式的描写。

(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布拉格学派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

(2)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这一学派以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学说为基础,着重语言形式的研究。它特别注重语言的组合关系,这是这个学派区别于布拉格学派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把语言理论看成一个“纯演绎系统”,采用“假设-推理”法对语言进行分析,不大涉及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因而其影响面比较小。

(3)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区别于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组成的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先驱者是鲍阿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阿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结构主义语言学不仅影响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严密的分析方法已渗透到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其它领域。这样,结构主义就由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几乎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产生影响的思潮,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3 转换生成语言学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做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说,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原则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它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派学者接受乔姆斯基的某些观点,却又反对他的一些观点。不管怎样,生成语法在以往的理论基础上有重大的根本突破,同时对后来的理论又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语文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作业布置;情境性;交互性;个别性

课堂教学是目前英语教学采用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而英语作业是巩固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并且重要的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自然成为了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英语作业布置,已不再打着过去喊得响亮的“题海”和“苦练”口号,而是包含着一系列新的特色与要求。在学习生活网络化的今天,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而更好地为大学英语作业布置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必须迎面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主动实现知识获得(建构)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种符码诸如Multimedia(多媒体),Internet(互联网)等等得到自我化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已经成了包括英语作业布置在内的现代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石。21世纪的大学英语作业布置,只有实现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英语教学的需要。

1.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作业布置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认为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后来经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stsky,1964)、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奥苏贝尔(Ausubel,1969)及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ner,1970)的进一步完善,建构主义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扩充。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理论风行全球,兴起了一场学界的教育革命。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亦得到了我国学者的重视。因为该理论所突出的互动特性,不少学者结合信息化的世界趋势都认为其在多媒体和网络实用价值很大,如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2001)、王湘玲和宁春岩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2002)及《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2003)、周瑞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机助英语教学研究》(2004)、蔡向凡《互动性原则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2005)、郑福贤《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新途径探索》(2006)、赵巧红《网络环境下高级英语文化教学探析》(2007)、郭志宏《高等师范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2007)等等分别以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极其有益的探索。

上述学者的研究都在不同角度指向一个共通之处,即建构主义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建构主义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依一定的情境去进行相关的意义构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学习的环境,则涵盖有“情境”、“信息库”、“写作”、“会话”、“管理者”五大要素。具体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表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功能。所以,鉴于英语作业在英语教学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和批改作业方法的革新就显得尤为必要。

1.1 建构主义在英语作业布置中的运用

传统英语教学下的英语布置尽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缺陷,集中表现为作业量的繁冗与重复;欠缺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综合考察;仅仅依赖词汇量的增加;专注于学生应付各种考试水平的提高;过多重视知识的“拷贝”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等等。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相关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有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全面发展。随着英语网络教育逐渐兴起并给中国的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活力,使得我们能更容易在现代英语教学新需要的大背景下,结合网络超越时空实现和宏观资源共享这两个最突出的特点而做出新的作业布置变革,实现英语教学模式在传统与现代的并轨中不相冲突,反而相得益彰。

1.1.1对传统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完善

1)作业布置的时效性与开放性。意义建构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者需要对教师的信息输入做出能动地反馈——在积极主动地建构活动中,完成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的“输入”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效率。从已往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是在快下课时才突然想起要布置一下作业,有的似乎就忽视了温固而知新的必要性,甚至一学期下来老师都未曾布置作业,即使有就1-2次,学生上完课不知道要做什么,自然课堂知识得不到巩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精心备课,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联系课堂,布置好学生的作业,使学生在课外时间对所布置的作业有清晰的认识。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要认真、及时。每道题根据要求,不仅有对错的评判,还应适当加些批注(批语)。此外,教师应结合学生英语水平能力的不同层次,设计分层作业,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等。

3)作业布置的全面、综合与可协调性。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创建真实而全面的情境。传统在作业形式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既有书面的,又有口头的;不仅有写作和阅读题,还应有听力和口语题;甚至可以是科学观察和社会调查方面的。总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情况,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作业不仅只是写在作业本上的,更多的是思考和实践的。所以教师要控制书面作业的数量让出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外和实践上的任务,以逐步培养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作业布置的互动性与监督性:建构主义认为,交互性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对于老师来说,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评讲、纠正,也可以布置平行作业给予补救。对于个别问题提倡面批、个别辅导;带有普遍性,较重要的错误,老师要在课堂上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避免其他学生今后犯同样的错误。在保证作业质量上,英语教师的监督是最有效的媒介。师生之间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在课代表的协助下,教师要定期检查和抽查作业,形成有效的监督制度。

1.1.2对网络作业布置模式的充分利用

1)传统作业与网络作业布置的结合。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认为,英语学习绝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孤立的学习,更应当超越语言,如对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历史、社会、宗教等等知识的探究。而许多学生一心读书,却无暇顾及其他知识的摄入,因此他们对于英语国家丰富的人文风景知之甚少。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在传统课堂上尝试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上的作业,来弥补传统课堂作业教学的不足。在课文讲解前,可以跟学生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背景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英文背景资料。对于英语底子较差的学生,允许他们的作业中含有一部分汉语内容。鉴于网络上的信息过于广泛,也可指定查找内容和相关网站。事实表明,这种作业布置形式与传统作业的布置情况相比,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上网的需求;另一方面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从网上掌握了解知识的习惯。它能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时进行良好的自我监测和自我提高。这正是建构主义一贯提倡的教师需要履行好的“引导者”角色。

2)提高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由于课前已经布置了作业,因此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可采用互动讲解形式(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尚不能达到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巩固课前作业的效果。传统课堂的背景知识是由教师单向输入(teacher-centered)来完成的。而在这次的互动式课堂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student-centered),他们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英文资料中学生们认为理解有困难的一些知识点,老师可用浅显易懂的知识(英语)作了适当的解释。当然,这种方法,老师要恰当安排好时间,不要让学生的表演影响课文主要内容的讲解。但通过这一手段,发掘了学生自学、自查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也参与得更加热烈了,将网络带入了学生的学习当中并使它成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帮手。而且,如英语课中,教师将压缩生词、短语、语言点、句型及课后练习讲解的课时用在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拓展学生的视野上,还是值得的。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学使用的传统模式对大班课的要求比较低,传统模式的特点是:生词、短语、例句、句子、练习。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对于课文的背景知识老师不作要求,学生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因此,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教学模式,的确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们的热情。

3)学生提交作业的形式和时间灵活。传统的手抄资料或打印资料的作业提交方式费时、费纸张,存在一系列的不方便。但在网络作业模式下,学生可以以发送电子邮件等电子方式提交作业。不过要注意避免学生养成作业敷衍交差的陋习,譬如网上粘贴,转载等,这一点可以通过对作业内容的独特性进行控制来把握。此外,学生提交电子作业的时间非常灵活,只要做好了作业,即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随时上缴。这将极大的方便学生和老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与老师交流一些不适宜让其他学生知道的问题,以次进一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它能使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单向度到多向度,从个人到写作,从而不论对于英语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或者较好的学生来说,都能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热情,加强英语教学的效果。

2.实施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作业布置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种新的作业布置模式尝试中,教师和学生都获益匪浅。首先,教师初步体验了新的讲授观。即教师的讲授不能仅仅注重单纯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更多地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也初步体会了新的学习观,即一种分享式的学习模式。这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初步接触了新的课程观,即由过去以课堂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师的经验为主,以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等为辅的课程观,转变为一种包括其它类型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和反馈以及课程体系的调整等方面在内的课程观。总的来说,这种英语作业布置形式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通过这种作业形式能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绝不仅仅是对语言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因素的深入了解,并通过这种了解增强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不过,做为一种逐渐兴起的作业布置模式,它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显现的不足之处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

1)在硬件上,我校宿舍及校园内没有足够的网络硬件设施,学生不得不去校外的营业性网吧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学生的安全隐患又成了另一个问题。因而,在现阶段,出于对学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布置作业不宜太多。

2)在软件上,对于电脑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多鼓励并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不过,总的来说,这种新的作业形式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通过这种作业形式能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绝不仅仅是对语言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因素的深入了解,并通过这种了解增强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电脑技术,以便高标准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使命。

3)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新作业布置亦需要摆脱过分依赖电脑技术的问题。网络作业布置模式与传统作业中考试这一关的结合需要适度把握。教师可以安排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期中考试,月考等)来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并检测课堂教学成果。但是考试的次数不易过多,否则会加重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除此之外,在新作业布置的模式下仍需要结合传统作业互动中运用较多的情感的因素,避免高科技基础下的作业“硬着陆”即以机械的英语课件作业内容代替传统的教师口头布置作业,更应避免师生关系在新技术变革条件下发生不恰当的位移等不良后果。

3.结论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将会给大学的英语作业布置带来新的契机。它改变着传统大学英语的作业布置。事实已经证明并将会一直证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作业的布置模式,尽管面临一些在逐步完善中的稍显不足之处,然而它在提成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等方面,将发挥其不可或缺的积极而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 .比较教育研究,2001(08)

[2]王湘玲和宁春岩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02,(03)

[3]王湘玲和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6)

[4]周瑞珍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机助英语教学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5]蔡向凡 互动性原则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1)

[6]郑福贤 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新途径探索[J] .长春大学学报,2006,(02)

[7]赵巧红.网络环境下高级英语文化教学探析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语文论文范文第9篇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于1976年在其著作《超越文化》(BeyondCulture)一书中首次从交际和文化关系出发,提出了关于解释人类交际活动受文化和语境因素制约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跨文化对比、文学、翻译、写作等领域。请柬(InvitationCard)作为实用文体的一种书面体裁,被应用于中美两国民族在各自的文化圈内交流和两国跨文化交际中,并发挥着传递信息的功能和实现礼仪交际的社会功能。请柬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非正式请柬是指用于亲戚朋友之间邀请信,其格式与书信类似。而正式请柬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有一定的书写格式和方法,主要用于招待会、举行婚礼、宴会、隆重仪式等正式场合。本文把该理论中关于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分类概念,国家文化在高低文化语境中的定位及其交际中的差别性特征这三个具体观点应用于中美正式请柬写作模式的探究,通过对选取源自1990.1.1-2010.12.31为时间跨度段的中美正式请柬作为语料进行对比研究,力求证明该理论对请柬写作结构和请柬写作策略有普遍的解释力以及对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二、理论框架

(一)高低语境文化具有语境性及其分类

Hall(1976)在其著作《超越文化》一书中认为,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要受到文化和语境的制约与影响。他在该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Context)与低语境(LowContext)(1976:81-83)”。Hall(1988:96)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个人,仅有微小部分存于编码清晰的信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处在传递的信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

(二)国家文化在高低语境文化中的定位

WilliamB.Gudykurmt根据Hall关于高低语境的解释,“将12个不同文化的国家按从低语境到高语境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瑞士、德国、斯堪的纳维亚、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阿拉伯、中国和日本”(cf.唐德根,2000:181)。基于不同文化的国家对语境排列位置,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具有低语境特性。

(三)高低语境文化的交际性特征

M.W.Lustig和J.Koester把HC和LC文化及交际的差别特征概括(cf.贾玉新,1997:34)为8项(见表)。在本文中,笔者仅以前3项特征予以解读并运用于中美正式请柬的范例分析。通过表可以看出,高语境文化中,语境在意义传递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的传递并不完全依赖语言本身,而是更多地借助语境,并以含蓄和暗码的方式来传递;而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的作用突出,交际信息主要是通过语言以直白和明码的方式来传递,语言在交际中处于中心地位。高语境中的信息编码和解码更多地依赖交际双方共享的文化规约和交际时的情景,而低语境中的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则主要在语言中,交际信息对语境的依赖性与前者相比要小。

三、基于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中美正式请柬写作模式的分析及其解释力

高低语境文化视角下,文化思维模式会影响语篇的写作模式。请柬作为实用文体的一种书面体裁,具有为实现特定礼仪功能的文体特征和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美请柬除了体现相同的礼仪功能外,由于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其写作模式各异。本文以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为视角,利用文献中的中美正式请柬为语料进行比较、归纳和范例分析,从请柬写作结构和写作策略两个方面来证明该理论对写作模式具有普遍的解释力。

(一)语篇结构——中式请柬的螺旋型叙事结构与美式请柬的直线型叙事结构

1.中式请柬语篇结构分析

由于长期在儒、道、佛教的浸润下,中国文化积淀倾向于含蓄和中庸。基于这种倾向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的。而中国文化积淀的倾向性和思维模式的螺旋型特点又决定了中式请柬语篇的叙事结构。笔者利用文献语料,选取1990.1.1-2010.12.31为时间跨度段中的35篇中文正式请柬,通过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并得出结论是:在中国高语境文化下,由于受中国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式请柬语篇的组织方式呈现出两类叙事结构,可分别表示为:(1)背景信息(包含暗示信息和明示信息)-宣布主题--暗示信息(可选)-发出邀请-确认邀请(可选);(2)明示性背景信息-宣布主题—暗示信息(可选)-发出邀请-确认邀请(可选)。具体到范例1,该请柬正文可分为4部分:“从盛世文明到以裹文事”是间接迂回的暗示性信息;“从谨定到宴会厅”是明示性的背景信息;“举行南方日报文艺部作者座谈会”是基于上文语境的宣布主题行为和“翘盼光临,千祈勿却”是发出邀请行为。由此看出,范例1的叙事结构是背景信息(包含暗示信息和明示信息)-宣布主题-发出邀请。从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式请柬的叙事结构蕴含了过多的语境信息,作者借助上文语境,以含蓄委婉的暗示信息来实现礼仪功能。而对语境的依赖度较高这一现象,却反映了高语境文化下的中式请柬的组织方式是受文化倾向性、语境因素和思维模式制约的。

2.美式请柬语篇结构分析

在基督教文化熏陶下的美国人崇尚独立,奉行“自我为中心(ego-centrism)的文化价值观”(胡文仲,1994:257),以个体性为基点进行直线思维,强调直述己见、明确具体的直线型叙事结构。笔者运用与中式请柬相同的语料检索方式和相同的语料分析方法(上同)对所收集的28篇英文正式请柬(不含以英语为中介语的所有英文请柬)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是:在低语境的文化下,由于受美国文化思维的影响,美式请柬语篇中采用叙事结构有别于中式请柬叙事结构,并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可表示为:发出明示邀请—宣布主题-背景信息(明示)-确认邀请(可选)。以范例2为例,该请柬分为3部分:“从LadyAmeliaJones到Dr.JohnMarkham”是发出明示邀请行为,“atasoireeathome”是主题信息,而“OnFridayevening,thethirdofMarchatseveno’clock”为明示性背景信息,“Pleasesendreplyto”为确认邀请的信息。由此看出,范例2的叙事结构是发出明示邀请—宣布主题-背景信息(明示)-确认邀请。根据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美式请柬的叙事结构呈直线型,作者以语言为载体,直截了当地发出邀请行为和宣布主题,而非借助语境信息来传递邀请这一礼仪功能,这表明在低语境文化圈内美式请柬的叙事结构同样受美国文化观念和直线思维的制约,但也表明叙事结构对语境的依赖度低。

(二)语篇策略:华而不实与朴实无华

语篇策略是Enkvist(1978)提出的术语,指语篇作者根据交际目的对语篇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对决策参项(decisionparameter)所作的权衡。在具体请柬的写作中,当语篇的构架及主题确定后,语篇的策略表现为作者采用何种手段来实现交际目的。本文通过中美请柬语篇范例的描写与对比分析来证明该理论对语篇策略的选择有普遍的解释力,即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选择恰当的语篇策略是服务于语篇结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请柬的礼仪功能的需要。

1.中式请柬语篇策略分析

从言语行为来看:范例3实施了两项言语行为,即宣布主题(举行庆祝元旦“茶话会”)和发出邀请(敬请光临指导)。为实施言语行为所选择的策略:在中式请柬中,两项言语行为是借助于暗示性的背景信息(上文语境)来完成即通过间接迂回、含蓄隐晦的中国文化思维来宣布主题和发出邀请的。可以看出,中文请柬正文部分的写作策略是先从细节信息开始,最重要的信息置后,基于语境信息以间接迂回、含蓄隐晦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来完成特定的礼仪功能。从基调的角度来看:正式、庄重、礼貌和谦恭。为了彰显基调,作者选择的策略包括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在高语境下,信息编码和解码更多地依赖交际双方共享的文化规约和交际时的情景。作者使用的敬词和谦词如兹、敬、光临和敬礼等语言形式来显示礼貌,而频繁地使用这些词,既是中国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的体现,也是在特定的书面体裁场合中为更好地实现请柬的礼仪功能的需要。而非语言形式是采用了线性的格式,但有别于美式的格式。

2.美式请柬语篇策略分析

从言语行为来看:范例4也实施了两项言语行为,即发出邀请(requestthepleasureofthecompanyofMr.HuWenzhong)和宣布主题(reception)。为实施言语行为作者所选择的策略:在该请柬中,两项言语行为是通过直抒己见,以明示的方式来发出邀请和宣布主题。作者在正文部分的写作策略是先从最主要的信息开始,明示性的背景信息置于主要信息之后,而且以直接的美国文化思维方式来传递特定的礼仪功能。更重要的是,美式请柬与中式请柬相比,对语境的依赖度要低,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明示性的语言来完成。从基调的角度来看:正式、庄重、礼貌。作者选择的策略也包括: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在低语境文化下,作者为了表达礼仪功能,注重语言准确性和明示交际,在请柬中未使用类似于中式请柬中含有隐含意义和文化色彩的谦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词汇request,pleasure,R.S.V.P.来显示礼貌,而非语言形式是采用了美国文化有的缩进式的线性格式。需要强调的是:中式请柬中存在着诸多敬词和谦词如令尊、敝人、寒舍以及常用套语、四字成语等,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礼仪功能的需要。事实上,正是这类词往往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容易引起交际障碍或误解。相比之下,美国人通常是以自身愉快的感受来显示礼貌,常用的词有pleased,pleasure等。

四、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建议

本文在分析中美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如何影响请柬语篇组织和策略选择的基础上,对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提出的建议为:首先,应用文写作不仅是单纯地考虑语法正确性,也要考虑适切性问题。D.H.Hymes(1971)指出要培养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中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cf.胡壮麟,2001:357)。具体到应用文体裁来说,其写作是一种交织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观念的语言思维活动。其次,应用文写作还要考虑框架结构和段落安排问题。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本民族与目的语民族的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和语篇组织方式差异的基础上,进而培养学生以目的语文化的思维模式来谋篇布局。最后,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语言对比的能力。RobertLado(1957)在其著作《跨文化的语言》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并指出了对比分析的重要性(cf.ibid:377)。基于对目的语和母语的应用文范例的对比分析,来引导和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中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锐性,并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及其策略。

语文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字:布拉格学派;功能语言观;功能;系统

Abstract:Prague School is also called Functional Linguistic School,and this school is the most influencing school.Prevailing since 1930s, this school advocates the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rague School, including the phases of development.It shows us the inter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nd the main linguistic points:Structural-Functional Linguistic Views.

Key words:Prague School, Structural-Functional Linguistic Views, function, system

语言学界公认,布拉格学派是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学派,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写道:“欧洲人和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布拉格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

一、布拉格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亦称功能语言学派(Functional Linguistic School),对当代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贡献。布拉格学派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

(一)史前时期(1922-192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历史事件为1925年马泰休斯作了题为《语言研究中的新潮流和趋势》的报告。他列举了语言研究新的方法,并把报告的主要论点提出来供大家讨论,以作为准备成立的语言小组的思想基础。在这些活动中,活动的形式从一开始就是由一人先作报告,而后与会者进行讨论,这种报告加讨论的活动形式以后沿袭了下去。

(二)经典时期(1926-1939年)

这个时期的布拉格学派具有鲜明的国际性,他们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并出版了自己的刊物《布拉格语言小组论丛》,论丛的开始和结束刚好界定了布拉格学派的经典时期,是该学派最有朝气、最有成就的时期。

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10月6日,其语言活动范围甚广,具有鲜明的国际性,不但同苏联语言学界有较深的关系,且与西欧的学者和科学中心也有密切联系。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当时侨居国外的俄国语言学家参加了学会:雅柯布逊、特鲁别茨科伊和卡尔采夫斯基。前两位为这一学派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代表人物,学派的许多成就与他们分不开;后一位是索绪尔的学生,属日内瓦学派,他的加盟加强了日内瓦学派和布拉格学派之间的联系。此外布拉格学派与欧洲各国的语言学家有广泛的联系。

(三)后经典主义时期(1940-1948)

这一时期布拉格学派的活动仍在继续,但与国际的联系渐少,在理论上缺乏经典时期所富有的创见和朝气。更为严重的是,约从1947年以后,布拉格学派内外出现了敌视布拉格学派传统的倾向。后来有些捷克语言学家又成立了新布拉格学派,既研究语言学又研究语文学。

但是布拉格学派在语言界确实有过重要影响,美国语言学者鲍林杰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学派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布拉格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

二、结构功能语言观与新语法学派

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phonology),又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成分的区分功能,故而被称为功能主义者或功能语法学派,主张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来研究语言。参加这一学派的都是从事音位学与斯拉夫语文学和日耳曼语文学研究的专家及主张采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语言与文学理论的学者。其观点是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将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相结合,在与新语法学派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总结了新语法学派的主要弱点,然后提出了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

(一)历时与共时语言研究

新语法学派过于强调历时语言研究,不够重视共时语言研究,而布拉格学派重视历时语言研究的同时强调共时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这是马泰休斯早在1911年就提出来的,他同时还强调利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当代语言。

(二)语言系统

新语法学派在观察孤立的语言现象发展变化的同时,忽略了语言系统这个整体,而布拉格学派则认为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是千千万万个毫不相干的孤立现象的汇合,正是这种系统性质才使人类有可能进行交流。他们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不分析语言成分与其他成分的关系,不考虑语言成分在交际中的功能,就不可能理解和评价一个成分。通过共时语言比较,就会深刻理解语言现象的重要性和交际作用。

(三)语言研究材料

新语法学派的研究材料局限于书面文字,他们对于语言的声学特点从来不予以考虑,对口语形式不予过问。而布拉格学派主张研究分析实现各种功能的语体,他们十分重视分析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联系,并因此决定各自的具体功能。这是因为各种表达手段,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适用于不用交际需要的语体形式。

(四)观察角度

新语法学派观察语言时,只从读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从来不从说话人和写作者的角度去考虑。布拉格学派强调应从语言功能入手去研究语言形式,因为这是讲话人遵循的顺序:即从讲话人和写作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是说话人先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才去寻找适宜的语言形式”。

三、语言的系统与功能

布拉格学派有两句箴言:系统和功能。对语言进行结构――系统的研究和功能――目的研究,是他们的基本要求。

(一)功能――目的性

所谓功能(Function)是言语活动的任务与目的。马泰休斯说:“语言是服务于某一种目的的表达方式系统”。因此进行语言分析必须运用功能的观点。功能方法,或者说功能模式,包括语言和言语行为的多功能性,语言的不同功能和功能风格的学说,还包含着言语行为的功能结构学说。

奥地利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比勒提出,语言具有三种功能:表述功能、表现功能和呼唤功能。这一论述对布拉格学派颇有影响,布拉格学派认为语言现象的智能性和感情性是语言特征的重要标志。体现智能言语活动的功能是社会功能,旨在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功能是表现功能,旨在抒发说话人自己的感情或引发听话人的感情。

(二)结构――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本身,就是语言的抽象性与潜在性,是跟言语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大不相同的。将(语言)现象的不同特征加以分解,并将语言范畴划分为“对立”,这是将现象归结于系统的条件。布拉格学派代表者揭示了音位和语素的差别上的特征,研究了语音对立学说。同时,在音位与形态的对立之间,确立了结构―逻辑同词素,从而使语言系统的范畴学说得到了科学的阐述与论证(方法论)。

四、结语

布拉格学派对语言的研究是一种功能切分或交际切分,创始人马泰休斯曾说过:“每一个真正伟大的思想一定来自于实际应用,具有实际效果。”布拉格学派的另一个特征是其鲜明的多元性与国际性,这使它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所有学派。在布拉格学派内部有许多重要成员,但不存在唯一核心人物,各种思想的探讨和各国学者的合作是布拉格学派活动的支点,20世纪上半叶欧美著名语言学者几乎没有一位不同布拉格学派有联系,这正是布拉格学派能够成为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语言学派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评介[J]. 《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

[2]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M].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3]李诗芳. 布拉格语言学派说略[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4)

[4]钱军. 布拉格学派历史研究[J]. 《外语学刊》,1995(1)

[5]王锺陵. 布拉格学派历史研究[J]. 《上海大学学报》,2008(9)

语文论文范文第11篇

一、精心合理设计理论型作业

理论型作业,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针对当天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设计布置合理的作业,包括单词拼写,选词填空。句型仿写,翻译句子。单改错,短文改错,缩写短文,短文赏析,写日记,写心得体会等。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布置作业时分层次设计。由易到难,由基础题到扩展题再到提高题。也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某些方面的误区设计作业,以求查漏补缺,扫除一知半解。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导向性,要把握好尺度。英语是一门语言,要想学好它,要求学生,不但会说、会写,还要会做题,这就势必加大了平时的笔头练习。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不是题目越多越好,也不是题型越难越怪越好。繁而杂的作业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再加上题目偏难偏怪,做一道题就要花费很长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会惧怕写作业,甚至不交作业,那么我们布置作业会事与愿违。那是不是就不要布置这样的作业了呢,也不是。要想增强学生做提高题的能力,可在课堂上先通过讲解,引导其发展扩散性思维,然后再布置此类作业,这样的话才能避免在布置作业中出现的弊端。作业量太小当然也不行,不能达到练习和巩固的目的。布置作业关键要讲究作业的质量、作业的导向性,也就是说作业必须起到强化学生。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功能。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趣味性,选择贴近生活,富有较强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把课堂和课本中学到的英语真正和生活结合起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上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二、正确引导开展实践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使教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实践型作业和理论型作业相辅相成。理论型作业为实践型提供了基础,实践型作业为理论型作业提供了展示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型作业将改变以往单纯的作业模式,学生不在只是一味地作听力练习,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参加每学期一次的演讲比赛了,它的内容比较个性化、生活化、社会化,形式强调开放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手段则丰富多样,例如,英语接龙,英语歌唱比赛,制作英语报、英语广告、英语网站,演讲,辩论,编演英语短剧,开展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等。这样,相比之下,实践性作业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技能完成一些任务。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语文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关系,概念系统,名称系统,语言维护,语言规划

中图分类号:H083;N04;E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4-0005-04

收稿日期:2013-07-02

作者简介:邱碧华(1968—),女,福建龙岩人,现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编辑。2003年底到2005年初,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学习,主要研究术语学等。通信方式:qiubh@cnctstgovcn。

引言

18世纪以前,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技专业交流和翻译活动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术语”(Termini)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意识到了在专业交流中存在的弱点:信息交流缺乏秩序和系统性[1]。随着人们对本民族语言的愈加重视和科技交流日益国际化,新概念层出不穷。在欧洲、北美和苏联等重视本民族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科学家或者语言学家们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开始了对术语标准化的理论性探索。

根据欧洲现代术语学家的观点,一个“学派”的形成有以下两个要点:“一个科学学派要具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开端,要具有相同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加工处理的分类编排方法;学派的目标要考虑到科学的全貌,要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和研究策略。”[2]

依据这个标准,到20世纪末,逐渐形成了奥地利术语学派、俄罗斯术语学派、捷克布拉格术语学派、加拿大魁北克术语学研究方向和北欧术语学研究方向。前三者,被欧洲术语学家公认为已形成自己独立的术语学理论体系,因而被冠以“学派”的称谓。而北欧各国的术语学活动主要侧重于实践方面,它们主要是对前三个学派的理论进行具体运用,特别是直接应用奥地利术语学派和布拉格术语学派的思想,所以北欧地区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成熟的术语学理论体系;加拿大的术语学工作也主要侧重于实践,它们的理论正在形成中,但还没有被欧洲的术语学家公认为已经发展成独立成熟的术语学派,故在此称后两者为“方向”。

此外,虽然在世界各地都有术语学工作,但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限于篇幅,本文着重阐述布拉格术语学派(笔者嗣后会有两篇文章谈北欧和加拿大的术语学方向)。

一布拉格术语学派产生的背景

经过归纳,国际上认为布拉格术语学派的产生,源于三种推动力:

其一,从19世纪就开始的要维护民族国家权益的思潮,对强调捍卫本民族语言的思想意识一直有着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随着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建立而加强,语言上要实现统一势在必行,对专业语言以及相关专业词汇实现民族化,也自然成为了当时人们关注的热点[3]。

其二,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人们已经意识到术语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对语言规划进行批评、对本民族语言进行维护和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弘扬的工作,应该纳入到要对术语进行研究的计划。20世纪30年代,维斯特有关“从术语角度对语言进行探讨”的理论在欧洲风靡一时,在对语言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捷克斯洛伐克也顺应了这一时代呼声。

其三,最有力和最具持续性的一股推动力来自布拉格语言学派。这个学派倡导的是以语言大师索绪尔的理论为指导的“功能经济语言学”,这个思潮对布拉格术语学理论的形成影响巨大[5]。

索霍尔(Sochor)和霍雷茨基(Horck)的术语手册是受这后两种推动力影响的代表作[6]。

二布拉格术语学派主要理论要点

依照现代术语学公认的术语学理论要素[1] ,笔者对布拉格术语学理论的特色进行简要分析。

1概念

布拉格术语学家科曹雷克(Kocourek)在汲取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概念”有如下见解:“(标准语言和科学意义上的)概念是一个理性的复述(Wiedergabe),是事物的一种表象。”后来,他又做了进一步阐述,把“概念”刻画为“专家的基本思维单位”[4],并谈到“(若干)概念中的思想”。依据劳德尼(Roudn)引用前捷克斯洛伐克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对“概念”的定义:“概念是一个其本质在人类实践的世界映像中出现的思维对象客体。”[3]劳德尼后来又对这个定义的不完善和其他学者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指正。尽管布拉格术语学派的学者们对“概念”的见解不是很统一,甚至彼此存在着分歧,但这些论述是从哲学角度出发的,把“概念”与“含义”相提并论。学者们公认的观点是:概念描述名称的内涵方面。学者德罗兹德(Drozd)和劳德尼的论断堪称架设在概念和含义之间的一座“桥梁”,两位学者把“概念”(Begriff/concept)和“术语的含义”(terminological meaning)等同看待了。

2名称

在布拉格术语学派的文献中,人们更偏爱讨论“术语”(Termini)而不是谈论“名称”(Benennung)。然而二者是否可以理解成是等效的,并没有论述得很清楚。学者们一般把“Termini”看成是一个总体,依照索绪尔的观点,内涵等于“概念”,词语等于“名称”。但是从这个学派众多的定义和解释当中,人们也推断出,借助术语的命名功能和标志功能,学者们对“术语表明某个概念”这样的观点有一定的共识。下面两段话更清晰地表达了这种观点:“……术语(Termini)表达一个清晰的概念,它的含义(内涵和外延)是精确界定和可定义的,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仅仅通过语境才得到含义的……。原则上说,它不包含情绪的因素……。”[4]“术语(名称/标志)是一个概念的含义,它通过定义和它在一个知识领域概念系统中的位置来界定。”[5]

术语的语言形式可以由一个词或者词组组成,这个词组由具有从属性含义的词构成。科曹雷克做了更详尽的阐述,把冠词、感叹词、代词、介词和连词剔除。专有名词可以作为术语的特殊形式出现。学者们取得一致的观点是:术语的结构是被说明的概念,而不是单个词的语义学意义。学者菲利派茨(Filipec)做了这样的表述:“从词的科学意义上说,术语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单位,它在一个专业领域系统中表明了一个定义了的概念。”[1]

3概念和名称之间的关系

在布拉格术语学派的理论中,对概念和名称之间的关系是利用以索绪尔思想为基础的基础语言学模型加以描述的。值得一提的是德罗兹德、劳德尼、霍雷茨基这些学者所倡导的名称学思想,主要表述了名称构成和术语单位的分析方法。德罗兹德认为:“对术语单位的分析要具有双重特色,即形式语言学特色和概念特色。”[4]以这种注重细微差别的思考方法为线索,德罗兹德和劳德尼在1980年写出《名称学分类导论》,霍雷茨基也于1982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从而为分析概念和名称之间关系的差别做出了贡献。同时,这种思想萌芽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它从概念的语义学网络化过渡到最终的概念系统,由此又得到了概念系统和与之对应的名称系统的关系。这种思想萌芽的特殊贡献在于它重视了名称的形成功能:一方面,它顾及了已经存在的连接形式和内涵的符号;另一方面,从思维领域的角度,它也包含了对象客体的抽象范畴。霍雷茨基在1982年有如下论述:“概括说来,从名称学或者从命名过程的视角看……对术语系统的分析,可以形成‘借助三个基本点就可以确定不同的关系类型’这样的观点:即借助定义(或者借助概念)和在已知术语系统中概念的位置;借助所使用词语的内涵方面;以及借助这个词语的形式方面。在此,定义构成了起点。”[5] 术语的含义要与其概念部分相对应,这一点也在实践中反映了出来。劳德尼在1980年认识到:“术语的含义和概念的分类代表着一个学科,这个学科的发展不能单单留给语言学家去解决。” [3]

4概念系统和名称系统

布拉格术语学派的学者将语言学的观点做了些修改,把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当成系统去理解。在早期的定义中,概念既被看成是概念系统,又被看成是名称系统(效仿语言学中把语言符号作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尽管这两种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

索霍尔于1955年在他的捷克语术语学手册中写到:“我们鉴定一个专业用语的语义学方面时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概念精确的语言学描述,而这个概念是属于一个已知专业领域的某个系统的。”[5]这个论述是索霍尔从俄罗斯学者捷尔皮戈列夫(Terpigorev)那里接收过来的。在以后所做的所有定义中,这个论述就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始终。科曹雷克对概念系统和名称系统的关系论述得很清楚:“专业术语,作为专业概念的词语系统和词组系统,它构成了专业概念系统的对应物;它与具有专业特征的事物之间有着联系,也与专业概念系统有着联系,与其他语言的术语也是相互联系着的。”[4]在这段话的后面部分,强调了专业术语与概念系统具有等效性这一本质功能。劳德尼还有下面的论述:“概念分类和概念系统的建立要应用逻辑准则。这项工作形成了应用逻辑的部分,它没有马上与语言学发生联系,它离不开与相关科技领域专家们的合作。概念和术语的分类和系统化代表着本专业领域的某种超理论。它在本专业领域知识和概念复合体中起到一种简单的定位作用。这种方式对于资深专家和初学者都适用。”[1]

5术语学与语言维护、语言文化、语言规划和标准化的关系

语言维护、语言文化、语言规划这三个概念,在实践中很难清晰划分。因为,无论从定义上还是从民族传统来看,它们都有或大或小的交叉。布拉格语言学派有着长期的语言维护和语言规划传统。

对于术语学来说,这就意味着,通过持续形成和批判性地加工本民族的专业词汇,不仅不会伤害民族语言的稳定性,而且还会使民族语言在整体上得到丰富。为了保证民族语言的完整性,不仅已有的语言标准需要经受住批判性的考察和不断得到修正,而且在那些还没有使用标准的科技经济领域中,也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术语标准。

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编撰带定义的词典一直是一项语言规划活动。在编撰定义词典时,也一直制定有相应的术语法规汇编和严谨的术语标准。一般而言,术语标准的权威性要高于定义词典的权威性,科技标准具有法律效益。

三结语

通过前文可以看出,布拉格术语学派有着很清晰的语言学定向,它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布拉格术语学派的理论中,逻辑学和各门具体学科的知识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个学派并没有忽视非语言学学科对术语学所具有的意义,这从这个学派的学者对“概念”的见解中可以看到。布拉格术语学派的学者们也在与时俱进地做着努力,力求把那些对专业交流有裨益并绝对必要的因素,不断融入术语学这个总体框架里去。

参 考 文 献

[1]Drozd LZum Gegenstand und zur Methode der Terminolgielehre[M] Vienna:IITF Infoterm,1975:67-80

[2]Lauren C,picht HAusgewhlte Texte zur Terminologie[M]Wien:TermNet Internat,1993

[3]Roundn MDie Terminologielehre im Institut für Tschechische Sprache der Tschechoslowak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M] Vienna:IITF Infoterm ,1980:89-95

语文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贝克;布鲁斯;本土理论

abstract: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s dual consciousness (two kind of races and two cultural statuses) have caused the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writer’s dual sounds and critic’s complex theory. contemporary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critic houston · a · baker (houston a.baker.jr) from “artistic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of art) angle embarking, based on to the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text’s words and the cultural relations’ of inspection and the research, organically unifies the text internal constitution with the external factor or the text automatic rhythmicity and the heteronomy, established the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baker’s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basic meaning, the culture philosophic thinking and the text explanation esthetic dimension emphatically.

key word: baker;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贝克把黑人文本置于黑人文化的传统之中,置于黑人日常生活的体验之中加以考察。Www.133229.cOm将黑人文学文本重新加以语境化,从黑人的话语实践中透视出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贝克十分关注黑人的生活体验和话语表达方式,关注黑人日常生活中的表意特征。他把黑人音乐,尤其是布鲁斯音乐,视为黑人本土话语的最典型特征,视为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因此,布鲁斯本土语言研究也就成为贝克文学理论体系的切入点或出发点。

布鲁斯作为爵士乐的一种,最早来自棉花田间的农夫和火车工人之中,由黑人的劳动号子与早期宗教的和世俗的音乐相互影响而形成。后来为了谋生,歌手们弹吉他和拉手风琴到处乞讨、演唱,逐步向外传播开来。如布鲁斯的歌手通常站在以铁路的交叉口为象征的背景下演唱。歌词也非常富有隐喻性。如《交叉口的布鲁斯》:“站在叉道口,挥旗让火车走/无人知道我,都从我身边过”[1](p1)。交叉路口的十字标牌象征着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选择的多向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布鲁斯中的“铁路”常常被视为经济发展和审美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是有意味的象征符号。这种喻意的可能性来源于火车头的驶动性或推动力,因为它预示着无限的运动性与自由性。布鲁斯音乐人在音乐中转换或再生产这种能量的原始动力。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布鲁斯作为一种“民族记忆”音乐在美国开始流行。贝克说:“美国的金融者不仅仅知道铁路有其商业可能性,而且也是黑人音乐的来源之处”[2](p2)。

布鲁斯融合了黑人劳动的歌声、教堂的唱词以及民间的幽默和智慧。布鲁斯抒情歌曲体现了非裔美国黑人的一种亚文化的追求、理想与忧虑。布鲁斯既是音乐,又是语言,它渗透了黑人的内心体验和潜意识,如压抑、痛苦与虚幻、遐想等。布鲁斯极富抒情性、虚拟性、象征性、寓意性、神秘性、互动性和哲理性,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或审美价值。同时,布鲁斯也象征着非裔美国黑人民族感的认同。布鲁斯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显现了在主流文化中边缘文化的生存状态。贝克说:

非裔美国黑人文化是复杂的、扭曲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基质的布鲁斯隐喻表达。基质就是孕育处,网状体,一种化石,一种深藏宝石的洞痕,一种合金中的要质,一种可以重新复制或录制的碟盘。基质是永不停息的输出点与输入点,是生产过程中永恒存在的推动力的交织点。非裔美国黑人的布鲁斯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网状体,是一种多重复合体。通过这种复合体。我们可以发现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文化的重要特征[3](p3)。

布鲁斯音乐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它自身音乐的自律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他律性;既有音乐的独特性,又有音乐的互文性。从布鲁斯的形成与发展的情形来看,它与文学的本质特征有着共通性。贝克认为文学和布鲁斯音乐一样,都富有隐喻性、虚拟性、神秘性、审美性等主要特征。同时,文学也和布鲁斯音乐一样,只有通过发现与黑人生活复杂性一致的手法才可以扑捉到黑人生活的真谛。拉尔夫·艾里森也认为布鲁斯最能表达黑人经验和黑人视野的复杂性。他把布鲁斯音乐的特点融入到他小说的结构和内容之中。鲍德温运用黑人土语和布鲁斯艺术创作了《索尼的布鲁斯》和《假如比尔街能够讲话》等一系列作品。在鲍德温的作品中,布鲁斯体现了黑人民族的痛苦和历史,布鲁斯使人们获得了启示,使人们认识了自我。

贝克把布鲁斯作为非裔美国黑人的一种典型的文化言说,从而提出黑人文本解读的阐释范式和典律。贝克说,他所使用的布鲁斯具有多重意义,每一种隐喻都包容了美国黑人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布鲁斯的诞生标志着美国本土文化的王国里出现了一种具有更强烈的震憾力的音乐,因为布鲁斯表现了黑人精神上与话语权力上的压抑。布鲁斯音乐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应对策略。概而言之,布鲁斯是一种文化存在,体现了非裔美国黑人语言的本土特色、审美特色和意识形态的存在。布鲁斯代表了一种社会的存在,体现了黑人民族的存在。可以说,布鲁斯成了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文化的代名词。

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批评理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体现了他对本土文学的文化哲学反思以及西方当代文论家对他的影响。1980年在《历程的回顾:黑人文学与批评的问题》中,贝克认为“说话的主体”(speakingsubject)创造了当代评论者阐释话语或符码。但在他现在的研究中,他发现是语言(或符码)在“说”主体("speaking”thesubject),主体被“非中心化了”。他说: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在探寻非裔美国黑人文学(和文化)独特的东西,我确信在独特的主体性中发现了这种特殊性。但是经济基础的客观性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改变了我的观点。我也确信象征理论和独具特色的象征人类学的思想提供了理解非裔美国黑人表意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发现象征的对应物——实际的或物质的缘由,对于理解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是很有必要的。……从主体中心到主体去中心,从绝对的象征性到更具有包客性的表意观点的转变,是由方言本土理论的激剧力量使然。研究这种思想的途径来源于对弗·詹姆逊、海登·怀特与谢尔·萨林斯和其他人的著作的尝试性阅读,因为我从这些学者的观察中获得了不少收益[2](p109)。

贝克认为,方言是一个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所特有的一种艺术。美国奴隶制的物质条件和非裔美国黑人布鲁士音乐的表意特征的结合,作为一个先在基质,在美国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本土的创造力。对经济基础和本土方言的关注,产生了象征型人类学与分析型策略之间的一种张力,弗·詹姆逊称之谓“形式的意识形态”或“作为社会象征性行为的叙事”。詹姆逊关于历史的非文本性的观点表明,社会或“环境”是一种先在的历史或意识形态的“潜文本”。这一“现实”不是外在于文学文本,也不是与文本保持一定距离,而是包含在文本之中,成为文本自身固定的或内在的潜文本。社会往往以“潜文本”的方式存在于作品之中。他以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为例阐释这一观点,符号方阵所建构的意识形态的封闭和所表达的二元对立的运作本身正体现了社会矛盾的表征性投射。因此,外部现实与文本合二为一,社会矛盾只能以文本的形式存在或以话语的形式存在,而终极的社会始终是缺席的。

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诗学”,打通了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的界线,并使“文学的历史叙述”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同样,历史话语所禀有的那种“诗性”品质,“以其具有文化意义的形式现实化为一类特定的写作,正是这一类特定的写作,正是这一事实允许我们去思考文学理论和历史编纂(historio-graphy)的理论及实践两方面的关系”[3](p43-44)。贝克说,把詹姆逊和怀特的理论引入非裔美国黑人叙事文本的分析,获得了非裔美国黑人话语中的“潜文本”或“潜文化”,这在以前从未得到有效的关注。

贝克在《美国文学史的重新建构》一文中指出:福科的理论对于美国文学的研究是十分有效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福科的知识考古学认为,知识存在于话语形式之中。人们可以在这种形式本身中追寻其形式的系谱和发现其形式的规则。”[1](p17)福柯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权力和压抑的根源,“历史”是经过运作活动之后的产物,其中渗透着权力和经济的力量,历史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是一种幻想,真正存在的只是断断续续的话语区域。任何史学家的批判任务就是让那些被压迫的异己因素诉说自己的历史。通过福柯,历史又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文学和文化批评的议事日程里,它使人们能够更直接探讨权力、控制、社会压迫和社会歧视之类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使人们能够更直接地从历史的残酷的、血腥的对抗与斗争中去把握文化。不仅如此,福柯的系谱学所表现的对必然性的否定和对生活中偶然性的揭示也为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开辟了通道。贝克认为,由于美国黑人文本产生于一个长期的土语发源地,而此发源地扎根于奴隶贩运和奴隶制经济的历史现实之中,所以黑人的布鲁斯是被压迫文化的产物,它象征着一种范例的“话语”。布鲁斯是劳动乐曲、团体俗歌(groupsecularsongs)、田间的劳动号子、宗教和声(sacredharmonies)、谚语式的格言、民间哲学、政治批判、下流幽默、哀歌挽唱等许多成分的综合,布鲁斯标志着语言与经济制度、政治等级制度、神学、性行为以及美国黑人生活其它各个方面的交叉。对于压抑其受害者声音的主流文化的语言,布鲁斯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反应的源泉。布鲁斯呈现的是另一种不同于主流话语的历史文化,它是非裔美国黑人真正的历史文化。它内含了文化支配性权力问题。因而对这种隐含的意识形态是需要作语境化的分析和解剖的。而对这种内化的文化支配权力的解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依托边缘种族的文化传统,依据自己的文本特点将其言说方式予以系统化,以形成对这一文本行之有效的批评模式。

当今,非裔美国黑人文本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依据内心的感悟和体验,象布鲁斯一样以虚幻和隐喻的形式所构成的。正如亨利·路易斯·盖茨所说:

美国黑人传统自起始阶段起就是比喻性

的,否则它如何得以生存至今呢?……黑人一开始就是比喻大师:说一件事而意指另一件事,这是在西方文化压抑中求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4](p21)。

贝克曾以邓巴(paullaurencedunbar)的《诸神的游戏》(thesportofgods)为例,详尽分析了美国黑人小说的虚构话语及其超越传统方式的意义。贝克说:

邓巴的文本力求避免对传统叙述模式的简单重复。所以,我们可以说,它表明了在早期的小说中就存着一种颠覆性的意图。它所要颠覆的叙述模式就是所谓的“种植园传统”……他的小说暗含了一种非传统的虚构……尽管邓巴创作《诸神的游戏》的自由度仍在“丈学惯例”的传统之内,然而他的小说的丰富内含则表明,必须超越历史—社会批评传统加以阐释的模式。[1](p137-138)

对这样一种虚幻的小说,显然需要采取相应的解读模式。而且这一解读模式也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它既可以超越文学体制或惯例所特有的限制,又可以为理论的生成提供选择。贝克认为:

今天的批评家犹如邓巴本人一样,他们必然受制于体制化的话语世界,但是却可以自由表述以前‘难以想象’的意义。这一思辨的自由表明了一种’无限制’的神话的自由,这也是成功地达到理想形式的重要途径[1](p138)。

黑人美学(americanaeathetics)、种族一体化主义(integratism)和重建主义(reconstructionism)等黑人文学批评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黑人的真实的艺术的发展的批评。所以他提出了对黑人文本要进行“重新评定”(reassessment)和“症侯性解读”(symptomaticreading)的观点。所谓“症状性解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针对传统的批评话语在小说阐释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式解读;其二是依据小说编码和叙述模式所揭示的“症状”来进行解读。贝克说:

一旦“症状性解读”揭示了传统评价话语的问题,人们又如何制订一种强有力的重新评价的方式呢?我的答案是,人们可以采用一种表意的方式,其内含异常独特,依此来打破那些熟悉的概念形成方式[1](p144)。

“重新评价”意味着一种价值决定因素的转变,它引起了人们对熟

那么,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逸。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而恒星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

根据科学家的猜想,黑洞很可能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黑洞”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把任何通过的物质吸收进去,这些物质似乎就再也不能逃出,在“黑洞”中心的“神秘体”(singularity)内一切物质的体积都被减少到趋于零的程度。“黑洞”没有光,没有空间和时间,但物质是存在的,它是一个高度浓缩的、神秘的天体。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人们可以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

贝克把黑人文本比喻为“黑洞”,提出了“黑洞”隐喻说(blackholeastrope),把美国黑人文本重新加以语境化,形成了阐释美国黑人文本意义与艺术价值的基本范式:

1.文本的凝缩性 以“黑洞”隐喻说来读解理查德·赖特的《黑孩子》,人们首先会发现赖特不太关心小说的“真实性价值”和情节与故事,他所追求的是体现视角和心智的内化了的布鲁斯话语结构。这些话语结构提供了一种与那“不在场”的最为重要的东西具有同等价值的东西,即话语的差异性或延异。话语是中介,“是一种表现不同体验的有意义结构的必要因素”[1](p146),而话语创造“视角和心智是写作的最基本的功能”[1](p146)。在《黑孩子》中,作者用内省的语言符号所描述的黑人的生活体验就像“黑洞”一样被浓缩到了难以想象的那一“点”。例如母亲的痛苦体验在小说中是一种不在场的或缺席的在场,作者把黑人的布鲁斯生活体验或欲望的痛苦渗透到一种意象之中:“一天晚上,母亲把我叫到床前,告诉我她无法忍受那种痛苦了,她想死。我握着她的手,求她保持平静。那天晚上我对母亲的反应停止了,我的感觉冻结了”[5](p11)。这里的“冻结”浓缩和内化了母亲所有的痛苦:“疼痛”、“贫穷”、“饥饿”、“迁徙”、“奴役”、“压迫”、“怨艾”、“恐惧”、“无意义”、“无地位”、“绝望”等。这里,“黑洞”隐喻说与弗洛伊德、雅各布森和拉康所说的隐喻过程有些类似,即数种潜在含义集中到一个意象上的显示,或将所有刺激来源综合成一个单一的整体,也就是一种原初精神过程的高度凝缩。

2.“黑洞”仪式 “黑洞”隐含着非裔美国黑人的地下或边缘生活的复杂体验,一种亚文化的积淀。贝克认为,在黑人的文本中,存在着一种叙事仪式,正如比利时人类学家阿诺德·凡·格纳普(arnoldvangennep)所说,任何一个人从一种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进入到另一种社会,都意味着一个非常激烈的转换时刻,这需要打破文化的稳定性,需要通过一些适当的仪式来实现。比如非洲西部的“割礼”就是使男性真正成为男子汉的一种仪式活动,使个人能顺利地从一种社会地位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地位。处于白人社会压抑下的黑人,常常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感到焦虑,这种焦虑隐含着黑人在双重文化背景下探寻完整自我的心路历程。贝克把黑人的文本通常用来叙述黑人这种焦虑过程或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的结构形式称为“‘黑洞’仪式”(ritesoftheblackhole)。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仪式程序:

第一种“黑洞”仪式指黑人从白人的支配社会中的隐退。美国黑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焦虑往往产生于他们对自己在他性的主流文化中的“零意象”(zeroimage)的认同。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白人的意识结构中处于一种异类的、消逝的或底层的状态,便开始寻找一个隐退的处所,而那里往往就像一个没有光亮的“黑洞”。如艾里森在《看不见的人》中写道:“我想找到一个常用的梯子从上面的洞口爬出去,可是没有。我得有点光……于是,我开始找纸来做一个火把……”[6](p448)黑人的这种隐退实际上是一种灾难性的,它并不是黑人真正的解救策略。

第二种“黑洞”仪式指黑人经历的一种无身份、无地位、无时间和空间的边缘状态,一种非此非彼的不定状态。通过这种仪式,借助先辈人的智慧,他们隐约地意识到他们在历史上的存在地位,从而激活了他们心中的新的欲望,他们力求通过改写历史来否定白人的主流话语。但是,在此阶段,他们仍然还是感到像“黑洞”的物体一样无法从里面真正地逃脱出来。这一仪式往往是从第一种仪式到第三种仪式的过渡阶段。

第三种仪式,或最后一种仪式是公众仪式或重新聚合仪式。根据前期的地下黑洞的边缘仪式中的痛苦体验,黑人似乎觉得不可能逆回到他们所来自的原始地——白人区,因为他们已被切断了与社会的连接线。然而,在这“黑洞”的中心,留下了他们表述内心体验的布鲁斯话语——一种取代主流话语的言说符码,积淀了他们的欲望、企盼和失望。

从天体学的观点来看,“黑洞”之外还存在着比银河系还大好几倍的恒星类,它们能发射出比亿万个恒星所发的光还要强的光能,虽然有一部分光落入黑洞消失,可另一部分会折射到地球,人们可以观察到黑洞正面和背面的星空。实际上“黑洞”是隐形的。“黑洞”的内部与外部、中心与边缘的运动是异常复杂的。由此可见,“黑洞”的内部运动象征着黑人的自我意识的觉悟和欲望的冲动,“黑洞”的强引力可以把旧的物质变成新的物质,这象征着黑人在压抑的氛围中始终在寻找自己的出路。“黑洞”的外部世界象征着黑人所希翼的具有完整性人格的、和谐统一的理想世界

悉的对象和事件的描述方式的重新审视,使人们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流行的狭隘的评价方式进行解构,根据“布鲁斯”式的语言编码特点,探索黑人文本中的话语与文化存在的关系,研究黑人作家的表意特征和审美特质。因此,贝克把物理上的”黑洞”引进了黑人文本的重新评价。他说:“对‘黑洞’的思考就是要理解作为重新评价的媒介的这种向性思维是如何作用于意念中客观存在的重新组合的。”[1](p144)。第三种“黑洞”叙事仪式就是指黑人对自我的完整性与和谐统一的社会群体的一种追寻体验。在这种虚幻的理想世界中,黑人渴望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但最终遭遇的往往只是失望。如查里德·赖特的《土生子》就是由《恐惧》、《逃亡》和《命运》三卷本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黑人神话。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也是描写一个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从南到北求生存,寻自我,但又无法找到自己的社会身份,最后躲进一个地下煤库。他在痛苦和愤恨中反复思忖,终于悟出了他是一个看不见的人或无形的人。社会的本质不允许他知道自己是谁。他时常怀疑他自己是否真的存在,所以他在地下室里打开了1369个灯,把自己的住处照得通明,以证实他不仅是可见的,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在地下蛰伏,“蛰伏是为公开活动作秘密准备”,“因为,即使一个看不见的人也可以在社会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6](p544-555)他在地下室听着布鲁斯音乐,就像布鲁斯的演唱者一样,叙述过去的失败、痛苦和忧伤。小说的作者艾里森用象征和隐喻的形式表现了美国黑人的复杂心理。

3.神话渗透 贝克认为,美国黑人小说像“黑洞”一样最富有隐喻性和神秘性。黑人小说往往借用神话的诗性思维来增强文本的神秘感。邓巴的小说《诸神的游戏》是一本神秘的小说,一本最好的布鲁斯书。对邓巴的小说的神话与虚构话语的阐释有助于认识布鲁斯小说成就的意义。贝克说,不能把神话和仪式仅仅当作某种世俗行为模式,也不能仅仅把它当作某种警世故事,而应该体味神话高深的神秘性。神话是渗透而不是侵越世俗社会的标准。神话是人类想象的一种审美创造。神话是一种文化模式,一种文化象征形态,这既是对人类从诞生到死亡,从顶峰到深渊的一种想象的概述,也是对所有可以想象的事物的一种形象概述。神话赋予作者以特权,赋予作者以无限的表现自由和象征自由。对于处于边缘文化状态下的黑人作家,更是一种创造自己神话以反叛主流话语传统的一种有效手段。贝克特别强调神话的神性思维,而并不在乎文本中有几个故事是神话。《诸神的游戏》描写了人只不过是上帝主宰的荒诞世界中的一个玩具。神的“意志”(will)力量永远比人的力量强。神的“意志”只存在于神话之中,但影射着黑人在现实中所处的被支配地位。另外,说上帝永远是正确的,暗示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往往会出现差错,人永远无法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由于神话实际上是语言的某种基本缺陷或某种固有弱点的产物,所以语言的所指本质上是模糊的。而正是在这种模糊中,在语言的这种”同源形似”的现象之中,存在着神话的根源。神话是语言投射在思维上的阴影。神话的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幻想的世界。语言和神话的理智连结点就是隐喻。人们时而又在神话想象中寻找隐喻的真正源泉,有时它直接就被认作是语言,语言以其原本就是隐喻的本性产生神话,并且是神话的永恒源泉。如托尼·莫里森在《宠儿》的开头中就是运用隐喻性的语言创造了生动的黑人神话:

124号恶意充斥。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镜子一照就碎(那是让巴格勒逃绝的信号);蛋糕里出现了两个小手印(这个则马上把霍华德逼出了家门)。两个男孩谁也没等往下看:又有一锅鹰嘴豆堆在地板上冒烟儿......[7](p1)。

在这里,亲情召唤灵魂转世的神话潜藏在可见的话语符号中。美狄亚式的母亲塞丝为了不让宠儿重新沦为奴隶,制造了怵目惊心的杀婴事件。她在寻找黑人的自我界线时,又毁灭了自我的界线,侵犯了另一个自我的生存权力。以上的神秘意象,就是死去婴儿灵魂的报复。这一神话表达了黑人痛苦而又含混的内心世界。当代许多美国黑人作家跟莫里森一样,吸取非洲的神话、传说、智慧用语,极力模仿隐喻神秘的语言表述方式,创造了奇幻的现实主义小说。他们在叙事语言中留下了许多意扰未尽的空白或缺场,既富有神话的隐喻性和神秘性,又具有布鲁斯音乐的那种省略和开放的性质,从而激发人们自由的情感反应和无限的遐想,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布鲁斯本土理论主张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开放性的文本阐释。它把主流批评话语与黑人文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性与传统性、差异性与多样性、本土与西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它是当代非裔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换代与转型的重要标志。贝克吸收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赋予本土文学批评以新的资源价值。他的批评理论超越了非裔美国黑人文学批评史上如尼尔的神话批评,富勒的社会批评、亨德森的历史美学、盖尔的道德批评,琼斯的现象学和文化批评的局限,逐步走向一种适应非裔美国黑人文本的整体性的文化批评。尽管如此,布鲁斯本土理论毕竟还只是正在途中的一种理论。

【参考文献】

[1] houstona.baker.jr.,blues,ideology,andafroamericanliterature:avernaculartheory[m].chicagoandlondot: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4.

[2] houstona.baker,jr.,thejourneyback:issuesinblackliteratureandcriticism[c].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3] 梅登·怀特.“描绘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与历史写作[a].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3.

[4] henrylouisgates.jr.,“criticisminthejungle”[a].inblackliteratureandliterarytheory[c].newyorkandlondon:methuen.1984.

语文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贝克;布鲁斯;本土理论

abstract: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s dual consciousness (two kind of races and two cultural statuses) have caused the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writer’s dual sounds and critic’s complex theory. contemporary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critic houston · a · baker (houston a.baker.jr) from “artistic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of art) angle embarking, based on to the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text’s words and the cultural relations’ of inspection and the research, organically unifies the text internal constitution with the external factor or the text automatic rhythmicity and the heteronomy, established the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baker’s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basic meaning, the culture philosophic thinking and the text explanation esthetic dimension emphatically.

key word: baker;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贝克把黑人文本置于黑人文化的传统之中,置于黑人日常生活的体验之中加以考察。将黑人文学文本重新加以语境化,从黑人的话语实践中透视出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贝克十分关注黑人的生活体验和话语表达方式,关注黑人日常生活中的表意特征。他把黑人音乐,尤其是布鲁斯音乐,视为黑人本土话语的最典型特征,视为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因此,布鲁斯本土语言研究也就成为贝克文学理论体系的切入点或出发点。

布鲁斯作为爵士乐的一种,最早来自棉花田间的农夫和火车工人之中,由黑人的劳动号子与早期宗教的和世俗的音乐相互影响而形成。后来为了谋生,歌手们弹吉他和拉手风琴到处乞讨、演唱,逐步向外传播开来。如布鲁斯的歌手通常站在以铁路的交叉口为象征的背景下演唱。歌词也非常富有隐喻性。如《交叉口的布鲁斯》:“站在叉道口,挥旗让火车走/无人知道我,都从我身边过”[1](p1)。交叉路口的十字标牌象征着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选择的多向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布鲁斯中的“铁路”常常被视为经济发展和审美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是有意味的象征符号。这种喻意的可能性来源于火车头的驶动性或推动力,因为它预示着无限的运动性与自由性。布鲁斯音乐人在音乐中转换或再生产这种能量的原始动力。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布鲁斯作为一种“民族记忆”音乐在美国开始流行。贝克说:“美国的金融者不仅仅知道铁路有其商业可能性,而且也是黑人音乐的来源之处”[2](p2)。

布鲁斯融合了黑人劳动的歌声、教堂的唱词以及民间的幽默和智慧。布鲁斯抒情歌曲体现了非裔美国黑人的一种亚文化的追求、理想与忧虑。布鲁斯既是音乐,又是语言,它渗透了黑人的内心体验和潜意识,如压抑、痛苦与虚幻、遐想等。布鲁斯极富抒情性、虚拟性、象征性、寓意性、神秘性、互动性和哲理性,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或审美价值。同时,布鲁斯也象征着非裔美国黑人民族感的认同。布鲁斯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显现了在主流文化中边缘文化的生存状态。贝克说:

非裔美国黑人文化是复杂的、扭曲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基质的布鲁斯隐喻表达。基质就是孕育处,网状体,一种化石,一种深藏宝石的洞痕,一种合金中的要质,一种可以重新复制或录制的碟盘。基质是永不停息的输出点与输入点,是生产过程中永恒存在的推动力的交织点。非裔美国黑人的布鲁斯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网状体,是一种多重复合体。通过这种复合体。我们可以发现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文化的重要特征[3](p3)。

布鲁斯音乐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它自身音乐的自律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他律性;既有音乐的独特性,又有音乐的互文性。从布鲁斯的形成与发展的情形来看,它与文学的本质特征有着共通性。贝克认为文学和布鲁斯音乐一样,都富有隐喻性、虚拟性、神秘性、审美性等主要特征。同时,文学也和布鲁斯音乐一样,只有通过发现与黑人生活复杂性一致的手法才可以扑捉到黑人生活的真谛。拉尔夫·艾里森也认为布鲁斯最能表达黑人经验和黑人视野的复杂性。他把布鲁斯音乐的特点融入到他小说的结构和内容之中。鲍德温运用黑人土语和布鲁斯艺术创作了《索尼的布鲁斯》和《假如比尔街能够讲话》等一系列作品。在鲍德温的作品中,布鲁斯体现了黑人民族的痛苦和历史,布鲁斯使人们获得了启示,使人们认识了自我。

贝克把布鲁斯作为非裔美国黑人的一种典型的文化言说,从而提出黑人文本解读的阐释范式和典律。贝克说,他所使用的布鲁斯具有多重意义,每一种隐喻都包容了美国黑人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布鲁斯的诞生标志着美国本土文化的王国里出现了一种具有更强烈的震憾力的音乐,因为布鲁斯表现了黑人精神上与话语权力上的压抑。布鲁斯音乐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应对策略。概而言之,布鲁斯是一种文化存在,体现了非裔美国黑人语言的本土特色、审美特色和意识形态的存在。布鲁斯代表了一种社会的存在,体现了黑人民族的存在。可以说,布鲁斯成了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文化的代名词。

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批评理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体现了他对本土文学的文化哲学反思以及西方当代文论家对他的影响。1980年在《历程的回顾:黑人文学与批评的问题》中,贝克认为“说话的主体”(speaking subject)创造了当代评论者阐释话语或符码。但在他现在的研究中,他发现是语言(或符码)在“说”主体("speaking”the subject),主体被“非中心化了”。他说: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在探寻非裔美国黑人文学(和文化)独特的东西,我确信在独特的主体性中发现了这种特殊性。但是经济基础的客观性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改变了我的观点。我也确信象征理论和独具特色的象征人类学的思想提供了理解非裔美国黑人表意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发现象征的对应物——实际的或物质的缘由,对于理解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是很有必要的。……从主体中心到主体去中心,从绝对的象征性到更具有包客性的表意观点的转变,是由方言本土理论的激剧力量使然。研究这种思想的途径来源于对弗·詹姆逊、海登·怀特与谢尔·萨林斯和其他人的著作的尝试性阅读,因为我从这些学者的观察中获得了不少收益[2](p109)。

贝克认为,方言是一个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所特有的一种艺术。美国奴隶制的物质条件和非裔美国黑人布鲁士音乐的表意特征的结合,作为一个先在基质,在美国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本土的创造力。对经济基础和本土方言的关注,产生了象征型人类学与分析型策略之间的一种张力,弗·詹姆逊称之谓“形式的意识形态”或“作为社会象征的叙事”。詹姆逊关于历史的非文本性的观点表明,社会或“环境”是一种先在的历史或意识形态的“潜文本”。这一“现实”不是外在于文学文本,也不是与文本保持一定距离,而是包含在文本之中,成为文本自身固定的或内在的潜文本。社会往往以“潜文本”的方式存在于作品之中。他以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为例阐释这一观点,符号方阵所建构的意识形态的封闭和所表达的二元对立的运作本身正体现了社会矛盾的表征性投射。因此,外部现实与文本合二为一,社会矛盾只能以文本的形式存在或以话语的形式存在,而终极的社会始终是缺席的。

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诗学”,打通了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的界线,并使“文学的历史叙述”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同样,历史话语所禀有的那种“诗性”品质,“以其具有文化意义的形式现实化为一类特定的写作,正是这一类特定的写作,正是这一事实允许我们去思考文学理论和历史编纂(historio-graphy)的理论及实践两方面的关系”[3](p43-44)。贝克说,把詹姆逊和怀特的理论引入非裔美国黑人叙事文本的分析,获得了非裔美国黑人话语中的“潜文本”或“潜文化”,这在以前从未得到有效的关注。

贝克在《美国文学史的重新建构》一文中指出:福科的理论对于美国文学的研究是十分有效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福科的知识考古学认为,知识存在于话语形式之中。人们可以在这种形式本身中追寻其形式的系谱和发现其形式的规则。”[1](p17)福柯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权力和压抑的根源,“历史”是经过运作活动之后的产物,其中渗透着权力和经济的力量,历史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是一种幻想,真正存在的只是断断续续的话语区域。任何史学家的批判任务就是让那些被压迫的异己因素诉说自己的历史。通过福柯,历史又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文学和文化批评的议事日程里,它使人们能够更直接探讨权力、控制、社会压迫和社会歧视之类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使人们能够更直接地从历史的残酷的、血腥的对抗与斗争中去把握文化。不仅如此,福柯的系谱学所表现的对必然性的否定和对生活中偶然性的揭示也为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开辟了通道。贝克认为,由于美国黑人文本产生于一个长期的土语发源地,而此发源地扎根于奴隶贩运和奴隶制经济的历史现实之中,所以黑人的布鲁斯是被压迫文化的产物,它象征着一种范例的“话语”。布鲁斯是劳动乐曲、团体俗歌(group secular songs)、田间的劳动号子、宗教和声(sacred harmonies)、谚语式的格言、民间哲学、政治批判、下流幽默、哀歌挽唱等许多成分的综合,布鲁斯标志着语言与经济制度、政治等级制度、神学、以及美国黑人生活其它各个方面的交叉。对于压抑其受害者声音的主流文化的语言,布鲁斯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反应的源泉。布鲁斯呈现的是另一种不同于主流话语的历史文化,它是非裔美国黑人真正的历史文化。它内含了文化支配性权力问题。因而对这种隐含的意识形态是需要作语境化的分析和解剖的。而对这种内化的文化支配权力的解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依托边缘种族的文化传统,依据自己的文本特点将其言说方式予以系统化,以形成对这一文本行之有效的批评模式。

当今,非裔美国黑人文本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依据内心的感悟和体验,象布鲁斯一样以虚幻和隐喻的形式所构成的。正如亨利·路易斯·盖茨所说:

美国黑人传统自起始阶段起就是比喻性

的,否则它如何得以生存至今呢?……黑人一开始就是比喻大师:说一件事而意指另一件事,这是在西方文化压抑中求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4](p21)。

贝克曾以邓巴(paul laurence dunbar)的《诸神的游戏》(the sport of gods)为例,详尽分析了美国黑人小说的虚构话语及其超越传统方式的意义。贝克说:

邓巴的文本力求避免对传统叙述模式的简单重复。所以,我们可以说,它表明了在早期的小说中就存着一种颠覆性的意图。它所要颠覆的叙述模式就是所谓的“种植园传统”……他的小说暗含了一种非传统的虚构……尽管邓巴创作《诸神的游戏》的自由度仍在“丈学惯例”的传统之内,然而他的小说的丰富内含则表明,必须超越历史—社会批评传统加以阐释的模式。[1](p137-138)

对这样一种虚幻的小说,显然需要采取相应的解读模式。而且这一解读模式也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它既可以超越文学体制或惯例所特有的限制,又可以为理论的生成提供选择。贝克认为:

今天的批评家犹如邓巴本人一样,他们必然受制于体制化的话语世界,但是却可以自由表述以前‘难以想象’的意义。这一思辨的自由表明了一种’无限制’的神话的自由,这也是成功地达到理想形式的重要途径[1](p138)。

黑人美学(american aeathetics)、种族一体化主义(integratism)和重建主义(reconstructionism)等黑人文学批评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黑人的真实的艺术的发展的批评。所以他提出了对黑人文本要进行“重新评定”(reassessment)和“症侯性解读”(symptomatic reading)的观点。所谓“症状性解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针对传统的批评话语在小说阐释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式解读;其二是依据小说编码和叙述模式所揭示的“症状”来进行解读。贝克说:

一旦“症状性解读”揭示了传统评价话语的问题,人们又如何制订一种强有力的重新评价的方式呢?我的答案是,人们可以采用一种表意的方式,其内含异常独特,依此来打破那些熟悉的概念形成方式[1](p144)。

“重新评价”意味着一种价值决定因素的转变,它引起了人们对熟

那么,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逸。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而恒星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

根据科学家的猜想,黑洞很可能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黑洞”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把任何通过的物质吸收进去,这些物质似乎就再也不能逃出,在“黑洞”中心的“神秘体”(singularity)内一切物质的体积都被减少到趋于零的程度。“黑洞”没有光,没有空间和时间,但物质是存在的,它是一个高度浓缩的、神秘的天体。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人们可以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

贝克把黑人文本比喻为“黑洞”,提出了“黑洞”隐喻说(black hole as trope),把美国黑人文本重新加以语境化,形成了阐释美国黑人文本意义与艺术价值的基本范式:

1.文本的凝缩性 以“黑洞”隐喻说来读解理查德·赖特的《黑孩子》,人们首先会发现赖特不太关心小说的“真实性价值”和情节与故事,他所追求的是体现视角和心智的内化了的布鲁斯话语结构。这些话语结构提供了一种与那“不在场”的最为重要的东西具有同等价值的东西,即话语的差异性或延异。话语是中介,“是一种表现不同体验的有意义结构的必要因素”[1](p146),而话语创造“视角和心智是写作的最基本的功能”[1](p146)。在《黑孩子》中,作者用内省的语言符号所描述的黑人的生活体验就像“黑洞”一样被浓缩到了难以想象的那一“点”。例如母亲的痛苦体验在小说中是一种不在场的或缺席的在场,作者把黑人的布鲁斯生活体验或欲望的痛苦渗透到一种意象之中:“一天晚上,母亲把我叫到床前,告诉我她无法忍受那种痛苦了,她想死。我握着她的手,求她保持平静。那天晚上我对母亲的反应停止了,我的感觉冻结了”[5](p11)。这里的“冻结”浓缩和内化了母亲所有的痛苦:“疼痛”、“贫穷”、“饥饿”、“迁徙”、“奴役”、“压迫”、“怨艾”、“恐惧”、“无意义”、“无地位”、“绝望”等。这里,“黑洞”隐喻说与弗洛伊德、雅各布森和拉康所说的隐喻过程有些类似,即数种潜在含义集中到一个意象上的显示,或将所有刺激来源综合成一个单一的整体,也就是一种原初精神过程的高度凝缩。

2.“黑洞”仪式 “黑洞”隐含着非裔美国黑人的地下或边缘生活的复杂体验,一种亚文化的积淀。贝克认为,在黑人的文本中,存在着一种叙事仪式,正如比利时人类学家阿诺德·凡·格纳普(arnold van gennep)所说,任何一个人从一种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进入到另一种社会,都意味着一个非常激烈的转换时刻,这需要打破文化的稳定性,需要通过一些适当的仪式来实现。比如非洲西部的“割礼”就是使男性真正成为男子汉的一种仪式活动,使个人能顺利地从一种社会地位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地位。处于白人社会压抑下的黑人,常常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感到焦虑,这种焦虑隐含着黑人在双重文化背景下探寻完整自我的心路历程。贝克把黑人的文本通常用来叙述黑人这种焦虑过程或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的结构形式称为“‘黑洞’仪式”(rites of the black hole)。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仪式程序:

第一种“黑洞”仪式指黑人从白人的支配社会中的隐退。美国黑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焦虑往往产生于他们对自己在他性的主流文化中的“零意象”(zero image)的认同。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白人的意识结构中处于一种异类的、消逝的或底层的状态,便开始寻找一个隐退的处所,而那里往往就像一个没有光亮的“黑洞”。如艾里森在《看不见的人》中写道:“我想找到一个常用的梯子从上面的洞口爬出去,可是没有。我得有点光……于是,我开始找纸来做一个火把……”[6](p448)黑人的这种隐退实际上是一种灾难性的,它并不是黑人真正的解救策略。

第二种“黑洞”仪式指黑人经历的一种无身份、无地位、无时间和空间的边缘状态,一种非此非彼的不定状态。通过这种仪式,借助先辈人的智慧,他们隐约地意识到他们在历史上的存在地位,从而激活了他们心中的新的欲望,他们力求通过改写历史来否定白人的主流话语。但是,在此阶段,他们仍然还是感到像“黑洞”的物体一样无法从里面真正地逃脱出来。这一仪式往往是从第一种仪式到第三种仪式的过渡阶段。

第三种仪式,或最后一种仪式是公众仪式或重新聚合仪式。根据前期的地下黑洞的边缘仪式中的痛苦体验,黑人似乎觉得不可能逆回到他们所来自的原始地——白人区,因为他们已被切断了与社会的连接线。然而,在这“黑洞”的中心,留下了他们表述内心体验的布鲁斯话语——一种取代主流话语的言说符码,积淀了他们的欲望、企盼和失望。

从天体学的观点来看,“黑洞”之外还存在着比银河系还大好几倍的恒星类,它们能发射出比亿万个恒星所发的光还要强的光能,虽然有一部分光落入黑洞消失,可另一部分会折射到地球,人们可以观察到黑洞正面和背面的星空。实际上“黑洞”是隐形的。“黑洞”的内部与外部、中心与边缘的运动是异常复杂的。由此可见,“黑洞”的内部运动象征着黑人的自我意识的觉悟和欲望的冲动,“黑洞”的强引力可以把旧的物质变成新的物质,这象征着黑人在压抑的氛围中始终在寻找自己的出路。“黑洞”的外部世界象征着黑人所希翼的具有完整性人格的、和谐统一的理想世界

悉的对象和事件的描述方式的重新审视,使人们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流行的狭隘的评价方式进行解构,根据“布鲁斯”式的语言编码特点,探索黑人文本中的话语与文化存在的关系,研究黑人作家的表意特征和审美特质。因此,贝克把物理上的”黑洞”引进了黑人文本的重新评价。他说:“对‘黑洞’的思考就是要理解作为重新评价的媒介的这种向性思维是如何作用于意念中客观存在的重新组合的。”[1](p144) 。第三种“黑洞”叙事仪式就是指黑人对自我的完整性与和谐统一的社会群体的一种追寻体验。在这种虚幻的理想世界中,黑人渴望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但最终遭遇的往往只是失望。如查里德·赖特的《土生子》就是由《恐惧》、《逃亡》和《命运》三卷本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黑人神话。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也是描写一个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从南到北求生存,寻自我,但又无法找到自己的社会身份,最后躲进一个地下煤库。他在痛苦和愤恨中反复思忖,终于悟出了他是一个看不见的人或无形的人。社会的本质不允许他知道自己是谁。他时常怀疑他自己是否真的存在,所以他在地下室里打开了1369个灯,把自己的住处照得通明,以证实他不仅是可见的,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在地下蛰伏,“蛰伏是为公开活动作秘密准备”,“因为,即使一个看不见的人也可以在社会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6](p544-555)他在地下室听着布鲁斯音乐,就像布鲁斯的演唱者一样,叙述过去的失败、痛苦和忧伤。小说的作者艾里森用象征和隐喻的形式表现了美国黑人的复杂心理。

3.神话渗透 贝克认为,美国黑人小说像“黑洞”一样最富有隐喻性和神秘性。黑人小说往往借用神话的诗性思维来增强文本的神秘感。邓巴的小说《诸神的游戏》是一本神秘的小说,一本最好的布鲁斯书。对邓巴的小说的神话与虚构话语的阐释有助于认识布鲁斯小说成就的意义。贝克说,不能把神话和仪式仅仅当作某种世俗行为模式,也不能仅仅把它当作某种警世故事,而应该体味神话高深的神秘性。神话是渗透而不是侵越世俗社会的标准。神话是人类想象的一种审美创造。神话是一种文化模式,一种文化象征形态,这既是对人类从诞生到死亡,从顶峰到深渊的一种想象的概述,也是对所有可以想象的事物的一种形象概述。神话赋予作者以特权,赋予作者以无限的表现自由和象征自由。对于处于边缘文化状态下的黑人作家,更是一种创造自己神话以反叛主流话语传统的一种有效手段。贝克特别强调神话的神性思维,而并不在乎文本中有几个故事是神话。《诸神的游戏》描写了人只不过是上帝主宰的荒诞世界中的一个玩具。神的“意志”(will)力量永远比人的力量强。神的“意志”只存在于神话之中,但影射着黑人在现实中所处的被支配地位。另外,说上帝永远是正确的,暗示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往往会出现差错,人永远无法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由于神话实际上是语言的某种基本缺陷或某种固有弱点的产物,所以语言的所指本质上是模糊的。而正是在这种模糊中,在语言的这种”同源形似”的现象之中,存在着神话的根源。神话是语言投射在思维上的阴影。神话的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幻想的世界。语言和神话的理智连结点就是隐喻。人们时而又在神话想象中寻找隐喻的真正源泉,有时它直接就被认作是语言,语言以其原本就是隐喻的本性产生神话,并且是神话的永恒源泉。如托尼·莫里森在《宠儿》的开头中就是运用隐喻性的语言创造了生动的黑人神话:

124号恶意充斥。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镜子一照就碎(那是让巴格勒逃绝的信号);蛋糕里出现了两个小手印(这个则马上把霍华德逼出了家门)。两个男孩谁也没等往下看:又有一锅鹰嘴豆堆在地板上冒烟儿......[7](p1)。

在这里,亲情召唤灵魂转世的神话潜藏在可见的话语符号中。美狄亚式的母亲塞丝为了不让宠儿重新沦为奴隶,制造了怵目惊心的杀婴事件。她在寻找黑人的自我界线时,又毁灭了自我的界线,侵犯了另一个自我的生存权力。以上的神秘意象,就是死去婴儿灵魂的报复。这一神话表达了黑人痛苦而又含混的内心世界。当代许多美国黑人作家跟莫里森一样,吸取非洲的神话、传说、智慧用语,极力模仿隐喻神秘的语言表述方式,创造了奇幻的现实主义小说。他们在叙事语言中留下了许多意扰未尽的空白或缺场,既富有神话的隐喻性和神秘性,又具有布鲁斯音乐的那种省略和开放的性质,从而激发人们自由的情感反应和无限的遐想,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布鲁斯本土理论主张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开放性的文本阐释。它把主流批评话语与黑人文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性与传统性、差异性与多样性、本土与西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它是当代非裔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换代与转型的重要标志。贝克吸收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赋予本土文学批评以新的资源价值。他的批评理论超越了非裔美国黑人文学批评史上如尼尔的神话批评,富勒的社会批评、亨德森的历史美学、盖尔的道德批评,琼斯的现象学和文化批评的局限,逐步走向一种适应非裔美国黑人文本的整体性的文化批评。尽管如此,布鲁斯本土理论毕竟还只是正在途中的一种理论。

【参考文献】

[1] houston a.baker.jr.,blues,ideology,and afro american literature:a vernacular theory[m]. chicago and londot: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2] houston a.baker,jr.,the journey back: issues in black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c].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梅登·怀特.“描绘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与历史写作[a].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3.

[4] henry louis gates.jr.,“criticism in the jungle”[a].in black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c]. new york and london:methuen.1984.

语文论文范文第15篇

引言

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语言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并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主要分支,是一个兼具理论研究和实际意义重要性的多彩领域。西方语言学发展中,早在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语言的性质和语法问题。近几十年来,西方语言学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对其它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日益广泛的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形成了众多新的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

刘润清主张,进入一个领域时,首先要宏观,其次要对思想感兴趣。首先从宏观上做研究,分析和掌握理论知识,而不是一开始就从微观上的小题目去做研究,同时,不急于赞成哪个流派或反对哪个流派,在小领域研究之前了解宏观背景,这样能够不迷失方向,为进一步的研究从理论框架和宏观理解上打好基础。因此,对西方语言学及其流派的宏观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中国语言学流派的建立及发展有重大意义。

1 流派与分支及风格

对语言的宏观研究,必然涉及到语言学的流派,分支及其风格等。本文在重点探讨流派之前,对流派与分支及风格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刘润清对流派与分支进行了区分。流派,也叫学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有其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往往有历史视角,它未必对领域中的诸多问题都有论述。分支是相对于语言学总体而言的领域, 研究范围, 也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可能多个流派都对它有过贡献。分支可分为内部分支和外部分支。

风格,也叫语体,文体。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把语体定义为:一个人说话或写作的格调,一般从非正式到正式之间变化,看情景的类型,说话的对象、地点、话题等而定。风格还可以指某个人历来的说话或写作方式,或者指某一段时期的说话或写作方式,如莎士比亚的风格,十八世纪的写作风格等。

流派与分支及风格在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中既有相同的重要基础地位,又有明显的不同。流派要有代表人物,要有追随者,追随者必须要一样,学精华,学本质上的东西,克隆这个流派的研究者,才能称得上这个流派的继承人。分支体现的是总体范围当中的个体,总体领域中的部分,各个流派都可以对分支有贡献。风格张扬个性,总体上体现语体类型的多样化。

语言学流派更多的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语言内部分支也有理论价值, 但有更多的实用价值;外部分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风格更多的是实用价值的研究。分支是从研究内容、对象上进行区别,流派是从研究方法、角度、风格等上面的区别。一个分支上也有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因此,对于同一个研究者来说,流派是其理论基础,某个流派是其语言学观点的体现;分支是其研究方向,某个分支是其语言学研究兴趣和观点分歧的体现;风格是特点,某种风格是其在语言学研究共性中的个性体现。不同的研究者可以隶属同一个流派,研究不同的分支,呈现相近的风格;或者,隶属同一个流派并且研究同一个分支,但可以有不同的风格。

2 西方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传统语法阶段(600bc—18世纪),历史语言学阶段(19世纪100年),和现代语言学阶段(索緖尔, 20世纪初至今)。

传统语法经历了从希腊语到拉丁语, 再从拉丁语到其他欧洲语言;注重语音和词汇, 句法很少, 以教学语法为主,多为规定性语法,不是描写性语法;影响很大,时间很长; 其贡献是创造了描写工具,其术语至今还在使用。历史语言学注重语言比较,语言历史,语言谱系, 语音变化规律;其后期的新语法学派为20世纪培养了人才;传统语法和历史语言学为20世纪现代语言学开端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现代语言学以索绪尔为开端。

本文重点综述了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2.1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前又称比较语法,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转贴于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历史比较语言学所取得的最大成绩就是对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其次是有助于人们对于有关原始母语的表现形态和使用地区的了解。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偏重语言的前后相继,却忽视了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语言分支的研究和确立。

2.2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跟欧洲结构主义都强调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但又有各自的风格: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结构间的关系,美国结构主义着重结构形式的描写。

(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布拉格学派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

(2)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这一学派以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学说为基础,着重语言形式的研究。它特别注重语言的组合关系,这是这个学派区别于布拉格学派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把语言理论看成一个“纯演绎系统”,采用“假设-推理”法对语言进行分析,不大涉及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因而其影响面比较小。

(3)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区别于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组成的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先驱者是鲍阿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阿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结构主义语言学不仅影响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严密的分析方法已渗透到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其它领域。这样,结构主义就由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几乎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产生影响的思潮,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3 转换生成语言学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做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说,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原则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它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派学者接受乔姆斯基的某些观点,却又反对他的一些观点。不管怎样,生成语法在以往的理论基础上有重大的根本突破,同时对后来的理论又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