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源头活水在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既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发展的要求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思想素质开阔精神境界提升文化品位从而唤起他们对祖国繁荣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追求高雅的现代文明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卞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专门人刁一的重任.健康向上的校际}文化在新型人刁一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小可代替的作用。受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局限.高校教育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选择.这小仅与高等学校所培养的日标小相适应.也直接影啊到经济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囚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政治思想}_作.正确引导时尚文化.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索质

r为社会卞义价值观核心的爱困卞义和集体卞义.是现代苹命的产物.但是它的思想渊u}可以追溯到中困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为群体本献的思想大量出现我困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庄说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宣传真理.人的价值集中表现在为真理、道义而产}一必要时为道义而献身。于是.“杀身成仁”、“舍n=.取义”便成r中uu;代有识之十和志十仁人的信条。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崇高道德精神.富于正义感.崇尚正气的民族。林则徐“虎门销烟”.仲张民族正义.小避个人祸侣;谭嗣同变法维新.以}}u头流血_唤醒困人;孙中山7卜致力于困民苹命.“一往无前.愈挫愈奋”.近代中困的JlJ史.是志十仁人献身社会的奋斗史。

社会卞义道德观从我困传统美德中也可以找到思想渊u}。例如.传统美德强调人们应当“闻过则喜”、“过则勿}h}改”。孔庄曾说过“过而小改.是谓过矣”.即有了过错还小改.那就是过错了。我困优秀传统文化小承认有天产卜的圣人.也小承认有绝对完美的人。孔庄很坦率地说“庄也丰.苟有过.人必知之”。承认自已有时有缺点和过错.别人指出.他能立即改正这才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实事求是的风范。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必须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实践在深入.政治思想}_作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手段也在发产卜着深刻的变化。囚循守川、半守成规、停滞小前.就难以适应新形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实践实现思想认识上的新坛跃.采取新举措.实现}_作的新突破。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用宽j’一的眼界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困.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装各思想宣传阵地。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深入侧}究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思想行为的特点.探索人的思想认识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善于把握时机.囚势利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在高校学产卜的思想政治}_作中.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进行马克思卞义哲学的理论思维教育。而马克思卞义哲学可以从中困古典哲学中找到若}理论的渊u}。道家学派创始人老r.他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事物对立面相勺_依存的观点.提出了美{王、难易,t短、高下、有无、损益、胜败、攻守、动静、荣辱等对立的概念。矛lH的一方面小存在.对立方面也小存在.这就叫做“有无相产}一难易相成.t<短相形.高下相倾.声介相和.前后相遇。”对立面相勺_依存、相勺_作用.刁一有事物的转化和发展。我困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事物的转变和发展的理论.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产卜观察所得经验的理论概括.山此引发出所谓“忧患意识”.也是极有价值的。《易经》中就有这样的话:“安而小忘危.有而小忘无.治而小忘乱”。一代贤相、北宋政治家、学者范仲淹在厅阳楼览物抒怀.其“小以物喜.小以已悲”的崇高境界.完个超越了个人的一已名利.范仲淹产卜遭遇坎坷.忠直小阿.但心忧天下.留芳千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情怀.至今仍铮铮作啊.

其哲人风范.令后人瞻仰小i}。在做好学''''I一的思想政治}_作中.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学习马克思卞义哲学.这是文化素质的重要根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应紧密联系高校学产卜的实际。要切合当代大学产卜的思想实际.从现实''''I=.活中汲取新鲜营养.真实反映时代精神.使思想政治}_作更加富有活力。要深入学产陈认真了解学产陈满足学产卜要求.把思想政治}_作做活.更好地宣传动员学产}一引导教育学产}一帮助服务学产卜。要把引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战线必须t<期坚持的}_作原则.体现在思想政治}_作的各个方面.使高校思想政治}_作始终立足于学产卜的年龄、心理、思想实际.}_作视点始终对准改苹开放和现代建设的火热产卜活.}_作的落脚点始终放在学产卜的理想、前途、责任感教育上.把思想政治}_作做得更加具体实在.更加入情入理.更加亲切可信。这样既有利于对高校学''''I=.进行马克思卞义哲学教育.又有助于开I}}l学''''I一的精神境界。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时尚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表现为一定时期社会上或群众中普遍流行的某种产}一活方式或行为模式.是众多人相勺_影啊、迅速普及的结果。时尚具有流行性、通俗性、商品化的特点。高校学产卜偏爱流行文化.囚为他们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产卜机、最极苹新思想的社会力量。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追求时髦的心态.往往成为追逐时尚的卞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高校学产卜远离粗俗文化.有助于提升文化品位。当代大学''''I一在改苹开放后出''''I一在社会转型中成民.是与时俱进、与时共舞的一代.他们追逐的时尚卞要集中在阅读时尚、网络信息时尚、影视娱乐时尚、恋爱婚姻时尚、校园经商时尚、西方哲学时尚、考}JI留学时尚等儿个方面。这此时尚已成为高校学产卜产卜活中小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渗透到高校产}一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代大学产}一群体中掀起了一阵阵的时尚热潮。时尚对高校学产卜的产卜活观念、价值取向产产卜了多方面的影啊.而这此影啊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对此.高校德育}_作者应辩证地分析。一方面.追逐时尚加速了古年学产卜的社会化进程.开拓了知识面.培养了技能.拓展了个人的发展空间.陶冶了产卜活情趣。_另方面.时尚文化良隽小齐.难免带来负面影啊。众所周知.时尚文化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受到市场经济的调节.有此时尚文化小可避免地带有浮浅、庸俗、猎奇的特点.甚至有色情卞义、享乐卞义、拜金卞义、民族虚无卞义等颓废文化错误观念.对当代大学产卜的世界观、价值观、人产卜观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对此.高校德育}_作者应该有一个洁醒的认识。

如何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大学''''I一的文化品位昵

1、对大学产卜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产卜观、世界观教育。对种种社会思潮.如西方哲学中萨特的存在卞义、尼采的唯意志论、叔木华的宿命论、马洛斯的人木卞义等进行言之有据的正确分析.以理服人.帮助他们提高市美鉴赏能力及分析、批判能力.使他们能带有理性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此社会思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小应对“洋思想”、“洋学说”、“洋事物”盲日的崇拜。

z、充分利用传统教育资u}组织、开展有益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正确引导学校流行文化.又能满足高校学产卜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的需要.让他们在事实面前受到熏陶、开阔视野、增t见识.在实践活动中受到锻炼.增强能力.展露才华。同时能克服他们盲日地赶时髦随大流的心理倾向.促进他们的进一步成熟。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家形象塑造;“韩流”;假面剧

一个国家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敝化,如果能够把自己国家富有个性的文化展现给世人,对于本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实际上,在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在力图通过打“文化牌”来展示和塑造自己国家的形象。但是,这张文化牌怎么打、打什么,却是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韩流”中的韩国电影就不惜余力地弘扬、推广民族传统文化。本文就试图通过近年来拍摄的―部分韩国电影研究、探讨韩国电影人是怎样通过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也是受众广泛的艺术形式来对韩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传播的。

一、《春香传》(2000年,导演林权泽)

《春香传》是韩国朝鲜王朝时代最著名的说唱体爱情小说。18世纪开始就以说唱形式在民间演出过,这部小说以民间传说为基础,共有六十多种不同的版本。比较完善的脚本是由著名民间文学家申在孝(1812--1884年)所整理。小说分上下卷。至今仍广为流传。被誉为韩国的《红楼梦》、古朝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深获韩国人民的喜爱。

《春香传》在文体上具有“说唱文学”的特色,“说”的部分用叙事笔墨写成,“唱”的部分用韵文写成,体裁近于中国的古代“词话”。《春香传》在思想上、爱情主题上与反对封建门第、反对封建暴政主题完美融合。在艺术上,情节扣人心弦、充满尖锐深刻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无论是写景、叙事、抒情,都生动出色,而且大量地运用民间歌谣、俚语以及中国著名的古典诗句。

《春香传》被改编成歌剧,多次被拍成电视尉和电影,并且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和韩国都拍摄过。在今天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的为数不多的电视频道中,电影《春香传》是获准播映的传统保留,节目。近年还有由韩国导演尼尔森一申(NelsonShin)执导,朝韩合拍的动画片问世。韩国根据《春香传》拍摄的电视剧《豪杰春香》在中国内地也引起过观看热。2000年由韩国导演林权泽(IM Kwon-Taek)又一次将《春香传》搬上了银幕,并成为入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影片。

影片非常鲜明特色就是以韩国清唱“Pansori”(盘瑟俚)贯穿始终,用这种民间艺术的形式来渲染气氛、掀起高潮。这样做,既符合《春香传》说唱传统,又利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弘扬了民族艺术,使这种在现代生活中濒临困境的民间艺术形式扩大了受众,在大银幕上重新焕发了青春,且和影片内容非常切合,在影片叙事的一波三折中加上“Pansori”(盘瑟俚)的哀怨苍劲的曲调使影片古色古香的风格呈现了独特的色彩。

“Pansori”(盘瑟俚)于1964年12月24日被韩国政府制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第5号”。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韩国民俗艺术之一的民俗乐“Pansori”(盘瑟俚)发源于韩国朝鲜王朝中期的全罗道地区固有的曲调,具有400年的历史,是由1名说唱艺人根据一名鼓手的打击旋律用说唱的形式向观众和听众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Pansori”(盘瑟俚)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说唱艺术,它形式上像中国的评书,将音乐、文学、表演融为一体,通过歌唱、说白、表情、动作和作为道具的一把扇子来描绘复杂的剧情,看起来简单,学起来却十分艰难。据说,学习“Pansori”(盘瑟俚)的艺人常常需要到瀑布边练嗓,开始时人声常被瀑布声掩盖,但经过多年苦练后,声音便可以超越瀑布,适合“Pansori”(盘瑟俚)唱腔的朗朗之声在瞬间获得。

据记载,朝鲜历史上曾有过12部板索里,但现存的只有5部:《春香传》、《沈清歌》、《兴夫歌:华容道》、《江陵梅花打令》、《淑英娘子传》等。

《春香传》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部。林权泽这部电影中的“Pansori”(盘瑟俚)演唱者,是韩国第5代“Pansori”(盘瑟俚)传人赵尚贤,其声音沉郁苍劲,表演内敛深沉,极好地演绎了电影的曲折情节,也表现出“Pansori”(盘瑟俚)和《春香传》中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艺术魅力。

二、《醉画仙》(2002年,导演林权泽)

韩国影片《醉画仙》是导演林权泽又一部弘扬韩国文化的巨作。描述了韩国画家张承业的一生,像梵高等西洋画家一样,张的一生是艺术家对于绘画的追求与世俗趣味的碰撞、是内在的追求完美的冲动与表现形式的挣扎;贫苦出身、天才盖世;出入于高门贵室、却不懂人情世故;流连于酒肆勾栏、到头来孤家寡人……但张承业潦倒的一生,却为朝鲜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开创了有别于中国画和日本画的韩国画系。影片记述的画家的生平故事,使观者不禁深深被感动。其中涉及了不少十分珍贵的史料,以及展示韩国十九世纪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

影片对意境的营造颇具匠心。其中不仅将韩国春夏秋冬鲜明四季勾勒的美轮美奂,还将韩国传统的淡雅与东洋画派的明艳糅台到一起,包括描摹男女情事、士太夫阶层的生活情趣,都一如张承业笔下的暗涛汹涌、活色生香,与大自然灵肉相通,精雕细琢的良辰美景。最终张承业的归隐江湖不知所终,透过片尾那个刚出窑的陶罐、一叶扁舟,让人回味不已。

如果影片仅仅是将画家张承业的艺术家狂放描写得恰到好处的话,这部电影说不上是经典,关键是在于影片中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张承业的痛苦是来自难以对自我的超越。韩国的文化和艺术本来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的,可以说,中国文化对韩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是,自1443年(世宗25年)世宗大王创制韩字以来,韩国的学者、文人有意识地减少对中国文化的依赖,特别是到了现代,韩国努力彰显自己的民族特色,尽最大力量发展和体现本民族文化和艺术,表现出独立和自我的文化姿态,千方百计地区分和界定和中国文化的异化。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意识,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张承业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超越自我,为追求自我超越不惜自我放逐。其实这要超越的是来自中国画的画风,要创造的是韩国绘画的民族特点;要超越的是中国文化的浓重背影,要展现的是韩国自身的民族特色。导演利用张承业这一特定的历史人物(确实开创了一代画风),用电影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导演自己乃至韩国知识分子、民众对民族文化独立的诉求。

这才是这部电影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引起韩国观众共鸣的原因所在。

该片一举夺得了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林权泽是继王家卫、杨德昌之后第三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令韩国电影再一次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异彩。林权泽获奖后的感言是: “我一直在努力将韩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通过电影带向全世界,你们的肯定令我对自己祖国的文化更加无比热爱。”他的影片证明了这一点。

三、《王的男人》(2005年,导演李俊益)

电影《王的男人》是由舞台剧《》改编而成的。该舞台剧曾经在韩国获得很多的荣誉。该舞台剧讲述了假面舞剧艺人孔吉沉迷于权利与金钱,失去了自己本质,后来为了重新找回原来的自我重新努力的过程。

影片由韩国导演李俊益执导,甘宇成和李俊基领衔主演。在片中两人饰演一对相爱的民间杂耍艺人长生和孔吉,因演出讽刺燕山王和爱妾绿水的戏居肝而引祸上身,被朝廷缉拿。燕山王为孔吉的美貌和才华所动,将他和剧团留在宫中,成为取乐王的男宠。残暴成性的王因戏迁怒众臣,大开杀戒,而失宠后的绿水对孔吉也怀恨在心,设下陷阱欲除之而后陕,皇宫内弥漫着腥风血雨,孔吉和长生也身不由己的成为这场风暴中的牺牲品。

《王的男人》获韩国第43届大钟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新人男演员奖、最佳剧本奖、最佳摄影奖;第29届黄金摄影奖金奖,第42届百想艺术大赏最高荣誉奖。作为第9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上的“特邀嘉宾”并捧得了评委会大奖。

韩国假面剧分布在全国各地,如安东河回别神巫术假面剧,流传于京畿道安东郡河回洞一带,故称为:“河回别神祭假面游戏”。所谓别神祭是村落的人们为了村宅的安宁,祈祝丰产而进行的祭祀活动,每隔五年或十年举办一次,参加者原为社会底层的庶民。在行祭时跳假面舞,一方面娱神,另一方面也是娱人。韩国在每年10月5日-14日在安东举办国际假面舞节,宣传韩国的假面剧艺术。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工业设计教育,目前该学科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总体来看仍然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学科。尽管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规模在世界上比较大,但是工业设计的体系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国许多工科院校聘请的设计教授主要来自于艺术类和工程类,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本着“艺术+技术”的模式,因而设置了若干艺术类和工程类课程。这些课程间存在衔接上的不连贯,并且教师与教师之间也缺乏交流,这就导致了课程之间的机械叠加,虽然开设了许多课程但是课程之间没有一定的衔接仍然是各自为政。总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设计教育趋向功利化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工业设计学校共有400多家。但是事实上这些学校无论在师资还是设备上都比较落后,办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跟风性质。甚至有些学校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而盲目扩招,导致学生在学校无法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1.2设计教育忽视了人文关怀

现阶段,很多企业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有些院校培养模式主要是为了附和企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在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培养,所以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目光短浅,在工作中只会单纯的工作,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

1.3设计教育缺乏感情内涵

目前,我国设计人员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是一个工具或器物,过多关注产品的实用性,缺乏对产品所承载的感情内容进行分析。在设计中不关注通过产品可以获得的情绪体验,不重视特定的感情需要。总之,工业设计教学在教育中缺乏德育教育和对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往往只对学生的成品感兴趣。

2国外传统文化理念教育的模式分析

工业设计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因而文化积淀已经深深融入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设计风格。德国一个著名的工业设计师曾经说过:“在我们的设计中不允许出现任何装饰性的成分,设计中的每个细节都应该有理论基础。”英国的工业设计中融入了严谨、沉稳和多功能的特性,到处充满了古典和人文关怀。而法国则融入了浪漫风格;美国将国人渴望自由的心情和无比的幽默感融入了工业设计中。

3工业设计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传统性同时也具有现代性。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向,是一个民族得以蔓延和持续的重要支柱。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积累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在工业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艺术的精神,使设计者的艺术学习与民族感情融为一体。

4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措施分析

4.1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工业设计要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重要任务,平面设计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我国的工业设计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也离不开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创造和更新。平面设计教学一定要将传统的文化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创造出符合大众心理需求的设计作品。目前,我国所秉承的设计理念就是在对现代设计理念应用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丰富和培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表现出来,从而让设计教学更加具有内涵和意义。

4.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进行创新

当前我国的平面设计市场需求正在向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平面设计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完善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上,改变当前落后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向市场,善于发现社会对平面设计的真正需求,逐渐减少单纯的理论灌输,使学生能够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和传播作出贡献。创造产品的主要思路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兴趣,开阔视野,鼓励学生的思维不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策划能力。

4.3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仍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平面设计。进行平面教学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对单一的外在形式的进行发扬,而且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充分理解,使学生从历史、地理、民族等不同的方面进行独立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图案设计上,以领悟到设计的艺术精髓。

5结语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义务,爱国忧民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强烈的爱国理念、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从先秦、两汉到明、清历代,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染和激励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成为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岳飞的精忠报国和邓世昌的视死如归,一直是国人的榜样和楷模。今天,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时期,要实现民族腾飞之梦,需要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的人为之奋斗努力。

二、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际关系中强调平等、宽容、互助、诚信、有礼、先义后利等原则,不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而且在激烈竞争的今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孔子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要求人们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宽容、友善和帮助他人的精神。以诚相待,忠诚守信,历来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从古至今都是个人处理与家人、他人、社会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讲求道义,遵循“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道义原则,是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体现。树立“先义后利”的价值观观能促使大学生义在义、利发生冲突时,淡泊名利,舍利取义,对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茫然、不盲从。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周易•乾卦》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自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人文精神,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从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祖逖闻鸡起舞,屈原为追求理想“上下而求索”,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到孙中山、陈独秀、鲁迅、的曲折人生经历,都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不少,生逢盛世,缺乏生活的磨练,自强不息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顽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弘扬传统文化,树立“天人合一”观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音乐文化 “天人合一” “寓教于乐” “主客统一”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建设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文化建设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同样也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具体而言,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解读。

一、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而且也是整个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它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学说。”[1]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后者强调天人分立,这正如张贷年、程宜山二位先生所言:“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2]

“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因此,又由“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派生出“中正平和”、“含蓄婉曲”、“亲切真挚”等等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并派生出“形神兼备”、“刚柔相济”、“气韵生动”、“情理结合”、“情景交融”等诸多的传统音乐文化特质。

总而言之,“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强调的是“和谐”二字。显而易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首先就要弘扬这种“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为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提供正能量与软实力,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雄厚的文化支撑与智力之源。

二、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寓教于乐”,指的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乐感文化”,即娱乐论。在汉字中,“音乐”的“乐”与“娱乐”的“乐”是同一个字,二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音乐即娱乐,娱乐即音乐。

在整个音乐文化建设中,音乐艺术虽然具有普及音乐基本知识、提高人的音乐修养、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完美人格等多种文化作用,但是这些文化作用又都要通过娱乐才能得以发挥。可见,“寓教于乐”的重要性之所在。

娱乐又与游戏紧密相连,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所著的《美育书简》一书中就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统一在一起。人在现实中既受自然力量与物质需要的强迫,又受理性法则的约束与强迫,是不自由的。人只有在娱乐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与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所以,人的这种乐游戏的本能,便成为艺术(包括音乐艺术)创作的动机,在这种自由活动中,才的过剩精力才得到了发泄,并从中获得美的愉悦。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又发展了席勒的这一学说,他明确指出:人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实质上都是一种游戏,美感则是从“游戏”中获得发泄过剩精力的愉悦。他们创造的这一学说被后来的艺术史家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则与“席勒-斯宾塞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是以娱乐为路径与手段,而以教育为宗旨与目的;“席勒-斯宾塞理论”则以娱乐游戏为本质与目的。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就必须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下转87页)(上接61页)精神,要在农村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的全程中,贯彻“寓教于乐”的精神,让所有的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都能自娱自乐、娱人乐人、快乐分享、快乐尽享。让音乐真正成为“娱乐制造”和“制造娱乐”的利器,使其在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中,发挥它独有的重要作用。

三、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所谓“主客统一”,指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亦即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创作主体、表演主体、欣赏主体)与音乐艺术客体(音乐作品)的统一。这种“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决定了人品与艺品、人格与艺格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乐如其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从艺”、“德艺双馨”、“德高艺劭”等等,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与西方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中的“主客分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翻开中国音乐史,记载德艺双馨的音乐人的动人故事比比皆是,它们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篇章。例如战国时期古琴演奏家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命若江河!“后来钟子期死,伯牙为了谢知音,摔碎古琴,从此不再弹琴,这是音乐人与音乐作品完善统一的范例。又如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在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掠,命期奏乐,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拒,命其奏乐,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拒,被安支解示众,宁死不屈。这也是“主客统一”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典范。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也必须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使人民群众做到音乐美与自身的心灵美、行为美的有机统一,从而大大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可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就要从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三大层面入手,并力求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借鉴各国

>> 整合儒学与西方现代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核心价值观 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 弘扬潮商文化优秀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儒家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上)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机构应走在前列 弘扬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文化产业:大力探索弘扬核心价值观新路径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综述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翔海.从后现代视野看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J].文史哲,2006(2):67-74页.

[4]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A]//当代新儒家[J].论著集,211.

[5]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261-262.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 (宋)卫 撰,杨少涵 校理.中庸集说[M].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

[4] 郭竹平译注.论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吴德伟、刘少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范畴,它是以对近现代中国的国情的正确认知为前提,对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运动的正确态度为关键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正确指引为目的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1.正确认知近现代中国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近现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需要消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达到侵略和占领我国为其殖民地的最终目的;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危机重重,统治阶级的领导力已名存实亡,整个民族一盘散沙,如何将民族凝聚成一个整体,为发动民众起来抵抗外侮找寻精神力量和领导核心,成为了时代的重大课题。以精神凝聚人心,对抗外敌文化侵略和精神奴役,引领民族回归自信自强,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动机在此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2.正确面对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了西方各种思想和理论,一部分知识分子将中国落后全部归咎于千年封建专治统治下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了对国民性的质疑和悲观情绪,他们主张否定传统、全盘西化,而一部分人则对国学誓死捍卫,排斥西学对中国的进步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何将现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精髓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有机结合,如何对中西先进思想文化进行正确地剖析和借鉴,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

3.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困难而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斗争环境极其艰难和恶劣,如何做到在艰苦的岁月中革命红旗不倒,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和建设新局面,这都促使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中的积极因素广泛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去鼓舞革命者的精神和斗志,为革命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又面临着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实际情况,在探索中难免经历一些挫折,中国共产党最终意识到在实践中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的理论教条和别人的现成经验,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中华传统民族精神融合起来,统一广大民众思想认识,弘扬和培育具有优秀民族传统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民族精神,才能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领导者,其精神世界的演变是与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是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作为大背景、以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为主线的。它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文化到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始萌芽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以青年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们一方面接受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坚持实事求是的岳麓校训,主张经世致用的湖湘学风,信奉“心忧天下”的传统爱国主义,追求“明德、新民、至善”的“大学之道”;另一方面初步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启蒙,接触了解了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现代精神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思想理论。通过“五四”运动大浪淘沙的历史洗礼,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毕生的信仰而投身于中国共产党建党行列,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为日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原理及方法改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做好了准备。

第二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我解放的革命斗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在28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面对不同的敌人、不同的斗争环境,坚持民族的大局和人民的立场,维护民族的团结统一,代表人民的利益,承担了民族的历史使命,作为人民尊重认可的民族领导者,与强大的“三座大山”为代表的民族敌人开展了长期的英勇的革命斗争,在实践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民族精神,并最终实现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一个伟大社会成果———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三阶段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时代的主旋律。期间尽管经历了一些探索的挫折,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和集体的智慧,正确分析研究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改革开放的出路,树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纲领,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的实践中不断培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以自身模范行动创新着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先后涌现出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先进群体和先进人物以及以孔繁森、郑培民为代表的时代的先锋、社会的典范、人民群众的楷模、实践创业精神的标兵;在研制“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科技突破和“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斗争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振奋了国人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第二个伟大历史任务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经验

(一)明确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通过新文化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曾经也寄希望于改造国民性来解决民族危机,但意识到仅仅凭借少数知识分子运用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无法从中国社会凝聚力量,带动中国形成统一社会思潮。受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示,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调查研究中国社会之后,认识到近现代中国之所以暮气重生,就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迫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的自由遭到扼杀,从而使民族精神缺乏生机。因此,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新的民族精神的注入是不可以依靠以往“士大夫”作为实践的主体,相反广大工农劳苦大众才是这场变革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原理,提出由中国共产党来代表中国的广大民众,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民族精神的代表者,并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般规律和认识方法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之后深刻地反思了传统民族精神,对建立新的民族精神充满信心。但是在中国共产党亲身参与革命实践之前,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对所要建立的新民族精神有一个理论上的完整论述、一个清晰的理论勾画。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鲜明特点,即他不是以一个理论家的身份来影响历史,而是一个实践家的作为。在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待各种理论的试金石,也是其文化选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拘泥于各种理论和主义,只要是实践需要的,都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拿来应用于革命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改造这些理论和主义,把它们上升为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再将这些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所以“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方法,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理论认识培育的一个基本看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基本规律。由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孕育于其革命实践过程之中,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千锤百炼而成,它一旦破茧而出,其实践性和革命性就相当彻底,并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广大的民众之间,使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总结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立场、原则和观点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中体西用”。培育民族精神既不是用西方现代精神来压倒中华民族精神,也不是用中华民族精神来抵制西方现代精神,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一切为中国现实需要服务,即“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民族精神,又用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历史内涵来丰富与培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紧密结合。首先,在对待传统民族精神的问题上提倡“古为今用”,“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所以对待传统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价值必须做出历史的分析,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要善于借鉴历史上的教训,如说过要进京赶考,但不要学李自成,便是通过对农民革命实践失败例子的分析和借鉴,从而使自身有所警醒而不重蹈覆辙。其次,在民族精神的现代化的问题上提倡“洋为中用”,只有解决了批判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问题,才能够推进新民族精神的建立。对此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对立与统一、共性与个性的基本原理,指出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形态,因此对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要作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要认识到东西方不同文化都具有各自的长短,关键是要取长补短,而不是互相排斥。

三、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启示

(一)立足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先进思想理论的武装和引导。“一个古老的民族转衰为盛,重新崛起,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有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的、由最先进的分子组成的、己经成熟起来的领导核心;其二是有一种代表时代进步潮流,能够凝聚和统一全体人民意志的民族精神。”首先,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探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开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境界。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了摆脱民族压迫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学习西方以求自强。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践证明都没有成功。以康有为之言,就是没有进行“国民性”的改造,其实就是没有对民族精神进行适时的培育。但辛亥革命的结果却昭示人们:即使进行“国民性”的改造,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保障,也无法培育出时代需要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不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先进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思想,并以这一科学理论作为思想武器,进行了民族文化的批判,从而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新精神,完成了民族独立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思想武器,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再批判,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发展。

(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紧密围绕社会的时代课题和主要任务展开发扬民族精神的本质意义就是为特定时代的需要而形成的历史任务,因此,在特定的时代,民族精神的培育总是与时代课题的需要相联系,总是围绕特定的历史任务而展开。对民族精神传统的扬弃以及诠释新的价值标准的核心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特定时代所提出的课题的解决和中心任务的完成。离开了对时代课题的认知和把握,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不可避免地要滑向唯心主义立场。只有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对民族培育起支撑作用。否则,拘泥于传统、机械地保持其原始内容和表现形式,不仅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反而会抛弃民族精神,背离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时代课题,围绕主要任务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重庆市玉带山小学“一马当先”,顺新年之势,组织一年级小学生观看“杀年猪”场面。据该校老师介绍,此举是为了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这种弘扬与传承的热情值得肯定,可是,“杀年猪”这样一个摆脱不了血腥暴力标签的民俗活动,被毫无遮掩地展现在一群刚满学龄的孩子面前,似乎太过草率。民俗文化应三思而后“扬”,弘扬传统文化应择其精华,择其吻合时代价值观的部分,有选择性地进行,而且在弘扬的同时也要考虑受众的个体条件,切不可全盘照搬。

为什么要三思而后“扬”?原因有二。一是传统民俗自身本是过去的事物,有糟粕在所难免。正如“杀年猪”活动,热闹喜庆的氛围自是吉兆,可屠杀的过程却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征服观”的体现,其中血腥暴力的程度不比暴力书籍更加严重吗?二是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文化中不乏与今日价值观相违之物。如今提倡和谐社会,更提倡和谐家园,过早地让心智发展还未成熟的孩子接触人对动物的屠杀,的确是欠妥的做法。

什么是“三思而后‘扬”’?所谓三思,一思去除传统糟粕,二思今日主流价值,三思受众个体条件。三思之后,对于传统民俗进行有选择性的弘扬,方可趋利避害。“杀年猪”习俗本意是展现过年时全家男女老少相互配合、举家欢乐的和谐画面,意在提倡全家人的配合劳作,如果只是让一群孩子看着杀猪过程,就只是传递了血腥和暴力的信息,这恐怕也违背了这一习俗的初衷。

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一定要辩证取舍,学会扬弃。扬是发扬精华,弃是舍弃糟粕。以“杀年猪”为例,民俗的具体做法只是一个载体,去除糟粕绝不会影响民俗的传承。我们可以像陈嘉德守护手工墨厂一样传承文墨书香,可以像余秋雨一样穿越地域限制传承先哲智慧,可以像梁思成一样传承建筑气派……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脉络绵绵,为何偏就选中了一个血腥暴力的场面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呢?

不是所有埋藏在地下的都是宝藏,不是所有遗之后世的都是珠玑。弘扬传统民俗,务必擦亮双眼,三思而后“扬”!

教师点评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国学热渐入佳境

在山西省,太原市除了有晋豪学府、北大总裁班,还有其他一些不定期的国学培训班60多个。令人高兴的是,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得到生动多样的实践,太原山西国学教育基地、止谦家塾、北辰学校、大方国学教育培训学校、文瀛书院等都各有所长。这些国学学校都是民办的幼儿园或师资培训机构。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国学课程概括起来有:《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对这些内容,各校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

朔州市国学会创立每天一小时二轨亲子共读班,到目前已复制了20多个这样的班,参加诵读的家庭已累计有2000多户,间接参与的家庭有1万多户,能背论语的孩子有1千余人。

在河南郑州,从2010年开始以传统文化论坛的形式弘扬国学。郑州二七区举办首届传统文化论坛时,有政商学各界代表1300多人参加。当年9月,河南举办了由全国各地代表参加的六千人的国学论坛。在河南的18个地市中,千人以上国学论坛每年举行近百场,每场3天以上;还有国学讲坛、讲堂,都是政府牵头、企业家捐款、学界组织,是政商学结合。省里有国学文化促进会,各市有分会,各县有办事处,保证国学的系统传播,促进国学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

在山东曲阜市,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设以大爱之城、诚信之城、孝德之城、仁德之城为主要内容的彬彬有礼道德城市目标。全市已建成675所人人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同时建立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全国企业家儒商文化培训基地、师德教育基地、政德教育基地。已举办各类培训两千多场次,受众达50万人。市政府从财政列支500万元专门设立了国学教育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用于教育培训、典型表彰、教育设施完善等。曲阜最近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百姓儒学活动的实践意见》,为每个村庄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力争形成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的新气象。

在陕西榆林市,民营企业家韩海燕于2001年在家乡佳县办起了燕翼堂私塾,培养小学生学诵经典。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我们考察了明德学校、长谦学堂等几家私塾。

总的说,从中原五省的情况看,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特别是国学热正在兴起。国学热唤醒了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基因,使人们重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凡是学习国学坚持时间较长的,成年人思想有了转变,德性有了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了价值追求,工作态度趋向认真负责;家庭、同事、社区内关系趋向和谐,村风村貌有了明显改变;学国学的少年青年,初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文明礼貌地待人接物,提高了自己动手的生活能力。青少年国学教育促进了家长学习国学,促进了亲子教育和师生教学相长,改变了家风校区。特别是不少家长已认识到为子孙计长远的道理,很注重对孩子的国学教育。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并茁壮成长的肥壤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作为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调查情况看,河南、山东弘扬国学比较有特色、有力度,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

二、国学热的冷思考

一是弘扬国学工作进展难。主要是国学机构审批难;无法同体制内学校衔接;办学场地难,经费难;师资短缺;在国学热骤然兴起中,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

我们发现,有少数办学者只是喜欢国学,却不懂国学,因而难以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次序,以致违背了少儿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如少数国学堂不教学生认字,而只背经书,背了数万字的经书,却不明字义。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做人和学文.利用少儿记忆力强的特点,背诵一些古文,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内容以至四书的选段是应该的,但少数学堂让孩子两三岁就背易经、老子、庄子之类,就不太妥当。还有的国学堂把培养目标单纯定为培养圣贤、培养天才精英,这也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天才精英,但要因材施教,不可能让学生都成了天才和精英,大多数还是要培养成为有道德、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还有的国学学校有些过分注重形式,应更多地注重国学内容的传承,精神实质的传承。还有极少数学堂图名图利,功利色彩较多。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也不难解决,关键在于加强及时指导,而不是冷眼旁观或过多指责。

二是政府推动不力。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弘扬国学是两头热,中间冷,或称中梗阻.上面中央领导很重视,下边民间办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很高;而中间有关部门和地方一些领导同志对这一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的高度上来,真正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重大文化战略、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工程来抓。

三、对弘扬国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对国学的认识,社会各方面都需要提高,但重点是领导。由于国学教育中断上百年,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伴生的负面影响,造成现在为官缺德,政治生态问题很多,以至出现了不少贪官污吏,甚至呈现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重现象;在领导水平和工作方式上,有术无道有的道术全无,德才皆缺,升官走邪路,理政全无方。要通过弘扬国学中关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修好为政之德;借鉴无为而无不为和君子不器的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弘扬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天命维新的革故鼎新思想。要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包括官德)与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全面提高了对国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才能自觉加强对弘扬国学工作的领导,才有资格领导并不断改善领导。

为了提高领导对国学的认识,建议各级党校在培训领导干部中开设国学课;在各级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中增设国学内容并适当加大分量;把对国学的认识和实践情况、抓弘扬国学工作的成绩作为考评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

山西是尧、舜、禹建都的地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国学基因较其他地方尤为显著,这是山西及中原数省的突出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唤醒这个基因,改变山西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特别要深化官德建设,清除产生贪官污吏的思想文化土壤。在反腐败斗争和从严治吏中,要借鉴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先刑后的中国传统治理原则,大力加强官德教育,加强清、慎、勤的传统政德教育。这是治理山西的重要战略途径。

(二)加强分类指导。面对千差万别、不同层次的受众,国学的认同和弘扬面临不少困难。国人对传统文化多有曲解、误解和担心。在弘扬国学中,也多有正负能量搅在一起,不好分辨、不好规范的情况。要根据不同受众的文化基础,行业与职业之不同以及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习惯习俗之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方法,以联系实际的、深入浅出的、辩证说理的、循序渐进的、为各层次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国学,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使受众通理明德,修身养性,增长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摒弃损人利己的小聪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对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弘扬国学的方式,如学院派、诵读经典派、诸子百家派、弟子规派、国学与佛道结合派等,要分析其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们提倡的国学,本来就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华,但是对幼儿和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不应掺和宗教成分,这与尊重成年公民的信仰自由是不同的两回事。不提倡以宗教教义解释五经四书和老子等国学经典。

要端正国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育人,人重于才,为人重于为学,育人重于育才.要着力培养能明明德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品位的人;培养民胞物与,以大爱之心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人;培养优游暇豫、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能贯通天道、地道、人道的人;培养能反省自己、反省人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人性,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要改变一些领导同志对弘扬国学采取的不反对,不支持,不干预的不成文政策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积极地领导和指导弘扬国学的工作,及时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弘扬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弘扬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251-02

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国民价值取向的发展。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进器,高校必须要把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应尽的责任,做到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精神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换而发展,时代的发展将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表现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竞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碰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突显出来,民族精神作为文化软实力,被提上日程,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提出的现实挑战。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基础性地位,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和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培育,离不开教育工作。教育必须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不断地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实需要。

3.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和稳定之中,他们朝气蓬勃,勤于钻研,目标远大,但缺乏社会阅历,处事冲动,缺乏恒心,好高骛远。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条件下,使他们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判断,他们的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和碰撞,当今大学生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还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需要高校的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二、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问题。

1.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系统性不强

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知主要来源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缺乏专门系统的民族精神教育,缺乏与之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教材,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学习还相对的零碎、杂乱,这就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部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概念,内涵,核心缺乏认识和了解。大学生社会阅历少,知识结构不完善,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知识,很难把民族精神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面对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激荡,大学生由于不了解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深层原因,有可能会对西方的价值观产生向往,出现价值选择的困难。所以有针对性的和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切实加强高校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教育应有的内容。

2.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贫乏

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著名教育学家杨叔子院士说过,他的博士生如果不过《老子》《论语》关就休想带博士帽。但是,高校往往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国情民情教育,“北师大副校长郑师渠认为,历史教育为爱国主义的弘扬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承接面,如果没有这个承接面,后面的一些教育大多数都要落空。”[1]就目前大学教育而言,仅有历史专业的学生开设历史课,不学历史专业的学生平时基本不接触历史学这门课,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大学生历史知识的缺乏。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民情的教育上,高校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国情和民情的教育,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主要是通过网络,新闻,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于我国国情和民情的了解是片面的,不系统的,这对民族精神传承和培育是不利的。

3.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手段单一

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主要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两课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渠道。方法和手段也很单一和机械,没有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进而将民族精神进行内化,也没有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大学生出现民族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解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困惑,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说教的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变成空洞的说教,没有实际的效果,实效性不强,这也是部分高校教育效果不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要形成以培养意识与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把民族精神教育真正的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任务,在日常的教育中要注重通识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和学术独立教育的教学。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把民族精神的内容渗透到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历史教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来不断的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同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抓住国庆六十周年,港澳回归、申奥成功等重大的节日和历史事件这个有利的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2.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必须要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必须要有重点的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进行民族精神培育,首先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爱国精神是历史上形成的,以维护祖国最高利益为最高职责,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爱国主义形成了自强不息,崇尚气节、报效祖国等优秀的民族精神,对于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增进民族团结起到重大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相结合,用爱国主义凝聚力量,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其次,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传统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民族精神的养成,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将中华民族精神内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3.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渠道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更是离不开网络。网络以其信息的广泛性,开放性,便捷性,丰富性,前沿性,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绝大多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所以建设好网上民族精神家园,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渠道,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新知识,以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不断的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所以要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渠道,用网络来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红色网站”,引导大学生读经典,开展党史纪念专栏;二是在校园网站上,设立各种类型的主题讨论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三是通过不间断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如建立地域网页,开设民族精神教育专栏,使大学生及时、全面、深入了解党中央的重大决定和重大会议精神。四是利用好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等重要时机,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网上直播更能体现和振奋民族精神。五是建立网络聊天室,讨论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学生从真实事件中明辨是非,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宋微.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国学热渐入佳境

在山西省,太原市除了有晋豪学府、北大总裁班,还有其他一些不定期的国学培训班60多个。令人高兴的是,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得到生动多样的实践,太原山西国学教育基地、止谦家塾、北辰学校、大方国学教育培训学校、文瀛书院等都各有所长。这些国学学校都是民办的幼儿园或师资培训机构。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国学课程概括起来有:《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对这些内容,各校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

朔州市国学会创立每天一小时二轨亲子共读班,到目前已复制了20多个这样的班,参加诵读的家庭已累计有2000多户,间接参与的家庭有1万多户,能背论语的孩子有1千余人。

在河南郑州,从2010年开始以传统文化论坛的形式弘扬国学。郑州二七区举办首届传统文化论坛时,有政商学各界代表1300多人参加。当年9月,河南举办了由全国各地代表参加的六千人的国学论坛。在河南的18个地市中,千人以上国学论坛每年举行近百场,每场3天以上;还有国学讲坛、讲堂,都是政府牵头、企业家捐款、学界组织,是政商学结合。省里有国学文化促进会,各市有分会,各县有办事处,保证国学的系统传播,促进国学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

在山东曲阜市,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设以大爱之城、诚信之城、孝德之城、仁德之城为主要内容的彬彬有礼道德城市目标。全市已建成675所人人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同时建立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全国企业家儒商文化培训基地、师德教育基地、政德教育基地。已举办各类培训两千多场次,受众达50万人。市政府从财政列支500万元专门设立了国学教育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用于教育培训、典型表彰、教育设施完善等。曲阜最近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百姓儒学活动的实践意见》,为每个村庄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力争形成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的新气象。

在陕西榆林市,民营企业家韩海燕于2001年在家乡佳县办起了燕翼堂私塾,培养小学生学诵经典。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我们考察了明德学校、长谦学堂等几家私塾。

总的说,从中原五省的情况看,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特别是国学热正在兴起。国学热唤醒了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基因,使人们重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凡是学习国学坚持时间较长的,成年人思想有了转变,德性有了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了价值追求,工作态度趋向认真负责;家庭、同事、社区内关系趋向和谐,村风村貌有了明显改变;学国学的少年青年,初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文明礼貌地待人接物,提高了自己动手的生活能力。青少年国学教育促进了家长学习国学,促进了亲子教育和师生教学相长,改变了家风校区。特别是不少家长已认识到为子孙计长远的道理,很注重对孩子的国学教育。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并茁壮成长的肥壤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作为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调查情况看,河南、山东弘扬国学比较有特色、有力度,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

二、国学热的冷思考

一是弘扬国学工作进展难。主要是国学机构审批难;无法同体制内学校衔接;办学场地难,经费难;师资短缺;在国学热骤然兴起中,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

我们发现,有少数办学者只是喜欢国学,却不懂国学,因而难以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次序,以致违背了少儿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如少数国学堂不教学生认字,而只背经书,背了数万字的经书,却不明字义。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做人和学文.利用少儿记忆力强的特点,背诵一些古文,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内容以至四书的选段是应该的,但少数学堂让孩子两三岁就背易经、老子、庄子之类,就不太妥当。还有的国学堂把培养目标单纯定为培养圣贤、培养天才精英,这也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天才精英,但要因材施教,不可能让学生都成了天才和精英,大多数还是要培养成为有道德、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还有的国学学校有些过分注重形式,应更多地注重国学内容的传承,精神实质的传承。还有极少数学堂图名图利,功利色彩较多。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也不难解决,关键在于加强及时指导,而不是冷眼旁观或过多指责。

二是政府推动不力。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弘扬国学是两头热,中间冷,或称中梗阻.上面中央领导很重视,下边民间办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很高;而中间有关部门和地方一些领导同志对这一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的高度上来,真正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重大文化战略、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工程来抓。

三、对弘扬国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对国学的认识,社会各方面都需要提高,但重点是领导。由于国学教育中断上百年,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伴生的负面影响,造成现在为官缺德,政治生态问题很多,以至出现了不少贪官污吏,甚至呈现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重现象;在领导水平和工作方式上,有术无道有的道术全无,德才皆缺,升官走邪路,理政全无方。要通过弘扬国学中关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修好为政之德;借鉴无为而无不为和君子不器的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弘扬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天命维新的革故鼎新思想。要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包括官德)与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全面提高了对国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才能自觉加强对弘扬国学工作的领导,才有资格领导并不断改善领导。

为了提高领导对国学的认识,建议各级党校在培训领导干部中开设国学课;在各级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中增设国学内容并适当加大分量;把对国学的认识和实践情况、抓弘扬国学工作的成绩作为考评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

山西是尧、舜、禹建都的地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国学基因较其他地方尤为显著,这是山西及中原数省的突出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唤醒这个基因,改变山西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特别要深化官德建设,清除产生贪官污吏的思想文化土壤。在反腐败斗争和从严治吏中,要借鉴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先刑后的中国传统治理原则,大力加强官德教育,加强清、慎、勤的传统政德教育。这是治理山西的重要战略途径。

(二)加强分类指导。面对千差万别、不同层次的受众,国学的认同和弘扬面临不少困难。国人对传统文化多有曲解、误解和担心。在弘扬国学中,也多有正负能量搅在一起,不好分辨、不好规范的情况。要根据不同受众的文化基础,行业与职业之不同以及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习惯习俗之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方法,以联系实际的、深入浅出的、辩证说理的、循序渐进的、为各层次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国学,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使受众通理明德,修身养性,增长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摒弃损人利己的小聪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对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弘扬国学的方式,如学院派、诵读经典派、诸子百家派、弟子规派、国学与佛道结合派等,要分析其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们提倡的国学,本来就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华,但是对幼儿和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不应掺和宗教成分,这与尊重成年公民的信仰自由是不同的两回事。不提倡以宗教教义解释五经四书和老子等国学经典。

要端正国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育人,人重于才,为人重于为学,育人重于育才.要着力培养能明明德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品位的人;培养民胞物与,以大爱之心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人;培养优游暇豫、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能贯通天道、地道、人道的人;培养能反省自己、反省人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人性,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要改变一些领导同志对弘扬国学采取的不反对,不支持,不干预的不成文政策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积极地领导和指导弘扬国学的工作,及时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弘扬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

党中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3](P.25)这充分肯定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及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但长期以来,藏区的各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主要从藏传佛教是一种信仰的宗教上去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更没有从弘扬的视角去认识藏传佛教文化,而且还没有把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精华纳入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强藏区的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去认识。其深刻根源首先在于没有去深入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其次是受了那种认为藏传佛教是落后的、仅仅是宣传神的文化的观念的影响。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造成行为上偏差。他们主要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视角来制定关于对待藏传佛教文化的方略,制定寺庙的管理、对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各种藏传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的政策,以及决定经费的投入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错在缺乏方略制定的宏伟性以及在政策制定上的偏狭性,从而影响和制约了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的历史进程。

(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文化认知水平普遍低下

在藏族社会的现代转型的巨大变迁中,广大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信仰状况、信仰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从宗教势力退出藏区政治舞台之后,对藏传佛教的信仰逐渐成为纯粹个人的私事,全民虔诚信仰的状况已有所变化,而且宗教人士的社会作用亦不如从前。魏冬通过多次深入调查发现,有的藏族村落中发生纠纷请僧人和寺院出面调解的现象越来越少;给新生儿命名,或选择婚丧嫁娶的良辰吉日,不用宗教人士而自主决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以前在寺院听不到,甚至被禁止的知识和娱乐节目开始进入僧侣的生活。从宗教感情看,随着宗教世俗化程度的加剧,宗教的神圣性日益减退,一些信徒的宗教感情日渐淡化。如神物不再神圣:衣服的颜色,以往铁锈红和黄色是佛教人士独享的专利,是佛教神圣性的体现,而今却穿在了很多男女老少的身上;以往仅供朝拜的寺庙和圣地,现在都变成了旅游景点;以往被奉为至尊的唐卡佛像,现在已成为艺术品,被展销传卖等等。此外,还有的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五明文化的学习,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在社会心理结构方面,出现了由浓厚的佛教出世心理向世俗的入世心理转变的态势[4]。但是,上述变化并不是藏传佛教文化在藏区的丧失,也不是藏传佛教文化体系的解体,而是表明以前以佛教文化为主转变为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举。同时,上述变化也不是广大藏民族的改弦易辙,正如魏冬对地区藏民族信仰藏传佛教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藏传佛教文化仍然受到了藏族民众的普遍认同,仍然为广大藏族民众普遍信仰,只不过这种信仰已经有了差异化的新趋势[5]。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与信仰主体息息相关,因为藏传佛教只有得到他们的崇敬、理解和信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践履之,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功能。只有这样,它才被称得上大力弘扬。在此意义上讲,藏传佛教的信仰主体是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认知水平又直接决定着藏传佛教弘扬的程度和实效。这说明信仰离不开对信仰对象的认知或理性的参与,尽管感性之情感是信仰的本质。如西方基督教徒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是由于其认识或体悟到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是全智全能的神,又是人类的拯救者。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低之分,这是由于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程度的觉解所决定的,按人的觉解的高低不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处于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有完全底高一层底觉解。此即是说,他已完全知性,因其已知天。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6]这就是说,人的认知水平愈高,其道德境界也就愈高。同理,若广大信仰者对藏传佛教的认知水平高,真正把握了藏传佛教义理的深刻内涵,就能真正提升信仰者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就能认清达赖集团的分裂言论与藏传佛教义理严重悖逆,就能洞察达赖分裂集团散布编造的谎言的实质,从而不仅不会受骗上当,而且还会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否则,就可能盲目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参与者。然而,提高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又可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得以实现,因为他们在弘扬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对藏传佛教文化耳闻目染的熏陶,从而逐渐深化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因此藏传佛教弘扬与信仰主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之间是一得俱得,一损俱损的内在关系。迄今为止,尽管不同的信仰群体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水平有着差异性,但总的说来认知水平较为低下,这主要是由于其文化水平低所决定的。在笔者的调查中了解到,在藏区庞大的僧尼队伍中,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在林芝地区的四百多个僧人中,最高的文化程度是初中,而且只有两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其他基本上是半文盲。在宗教界出现了因文化素质低而无人能接班的现象。如云南耿马县佛教协会秘书长想退休,但却无人接班。再如云南佛学院免费招收南传佛教生员,入学条件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文凭的小和尚,但是找遍耿马县119所佛寺都找不到几个符合条件的僧员。目前云南总共有南传佛教僧尼8000多人,但是真正能够施授佛学教育的教职人员只有1500人左右[7]。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深奥的藏传佛教教义或义理,也就只好仅仅满足于打坐念经。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寺庙教育体系的中断,而新型的、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寺庙教育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而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有没有对广大僧尼进行文化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普通信仰群众文化水平也普遍低下,也有不少是半文盲甚至文盲,这使其对藏传佛教教义的理解能力更是困难,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更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对宗喀巴、米拉日巴等藏传佛教史上的重大人物只是知其名,却不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言行,而且他们大多数常到寺庙等宗教场所拜佛,但却分不清所拜佛像为何佛。农牧民、城镇居民普遍接受佛教主张不杀生、尊敬师长、友爱他人等日常伦理,并在日常行为中践履之,但更是很少有人对藏传佛教十善和其它伦理道德有真正的理解。这些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

(三)藏传佛教文化弘扬在教育上的严重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藏区的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基础差、地域偏远、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藏区教育还相当落后。一般来讲,在国民教育中,藏区拥有学校的数量、校舍质量、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业务水平、教育经费、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等教育资源较少或较低,教育质量普遍较差,与内地差距较大,因而出现了藏区同内地之间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寺院教育普遍不受重视,不仅多数寺院教育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不少规模小的寺院教育根本就无法开展,而且佛学院偏少,在僧尼队伍较为庞大的没有一所佛学院,因而很少有僧尼进佛学院深造的机会,而提高广大僧尼人员的文化素养更没有纳入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再则,藏传佛教文化很少进入教科书中,即使藏区编著出版的本土教材也很少有此方面的内容。这严重影响着藏区人才的培养质量,严重影响到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人才需求,也严重影响到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和寺庙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机制的建立

机制是事物的内在结构及构成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原理,在社会文化中的机制还应包括相应的规制,目的是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和动态平衡,使事物得以良性运行和顺利发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机制的建立,以保持其顺利开展和达到实际的功效。

(一)信仰机制

这是为了充分保证广大信众的信仰自由的权利的实现。的作用绝不可低估,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历来是一把双刃箭,它既可以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也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形成斥力或抗力。或者说,宗教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纽带和向心力,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民族之间的不和与冲突。正由于此,敌对势力往往处心积虑地利用宗教问题搞分裂活动。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藏区的藏传佛教信仰问题,坚决抵制和击退敌对势力利用其搞分裂活动的图谋,维护广大藏区的社会稳定。为此,需要建立维护广大民众对藏传佛教信仰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内涵包括维护广大民族自由的权利,充分满足其信仰需求,以及在藏传佛教信仰中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的责任与义务。

(二)保障和监督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弘扬藏传佛教的经费、法律法规、组织机构、人员、宣传教育的工具、办公与活动场地等保障的原理、规定。监督机制是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各种制度的执行、遵纪守法、经费的安排使用、宗教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和督查的原理和规制。

(三)动力机制

弘扬普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动力要素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主要包括改革、教育、宣传、研究四大动力。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一些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不合拍,甚至背道而驰的教规教制、教义等要素。如政教合一的陈旧落后的制度、超越现实的出世而不积极入世的神学特质、忍辱无争的消极思想、人生唯苦的悲观情绪、盲目崇拜的深层心理等等就是当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因素。而建立改革机制就是革除或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同时革除在目前制定的不适合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政策措施,以此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催生推进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步伐的新的方略、政策和措施。由于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教育、宣传、研究的落后,所以对其弘扬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需要发展教育、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强研究来推动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若没有这些要素的推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就是一句空话。改革、教育、宣传、研究背后的推手是人,人是改革、教育、宣传、研究的实施者或执行者。所谓建立动力机制,就是建立有利于上述四大要素推行和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宣传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在这里,需要对建立教育这一动力机制再进一步做出深入的阐释,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太重要了。赵朴初先生在1992年的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当前解决佛教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他说:“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人才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得到真正的弘扬,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有效发挥其价值及精神导向作用的大问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为只有加强教育才能提升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才能提高寺庙僧人的文化水平,才能培养一大批卓有成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的人才队伍,才能在广大僧人中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自觉抵制、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藏区搞分裂破坏活动的骨干分子。以往藏区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教育机制不健全密切相关。如对教育制度的安排、经费投入、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对民众的教育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机制就不健全或不完善,于是在教育的经费安排、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急需建立教育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藏传佛教文化教育的制度安排机制、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对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经费投入机制、藏传佛教文化教学研究机制、对相关人员在当地和外出培训机制、提高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机制、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机制、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机制等,并且建立这些机制时应该考虑其长效性、相对稳定性。

(四)实践机制

这是指开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各种活动的原理和规定。如宣传教育活动、节庆活动、研究活动、宗教文化聚会、宗教仪式活动、转山、转湖、转经筒等。实践机制的建立旨在规范和要求人们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行为动机和方式,如需要做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等。如在不能做什么方面就有不能以教干政,不能利用宗教文化搞分裂破坏活动等。这表明此种机制上的规定有着极强的排他性和抗拒力。

(五)创新机制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性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性是宗教文化当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尺,这也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要求。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决不是如同一块钱币拿来就能在当下即用,也不是将已有的佛学义理、教规教制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发扬就是一种新的阐释和倡扬,光大本身就是扩充创新。在解释学家伽达默尔看来,诠释者解读文本是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的理解也就是站在解释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相融合的一个效果历史事件,而效果历史体现了诠释者思考的历史性,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既然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那么对原作者本意的追溯就不是目的,而是要达到所说的意义本身,因此理解便体现诠释者对文本的创造性。正如他所指出:“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8]对藏传佛教教义等的阐释也就同样是一种创新。当然,对藏传佛教义理等的创新意义上的阐释前提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针,或者说是要符合当代性的新阐释。但创新性阐释又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特质,也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思想理论之“异”,如若抹杀了其“异”,就是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吞噬”。通过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以增强藏传佛教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及为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加新的内容和活力。创新机制包括建立有利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解放思想、学术争鸣,有利于除旧布新的规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创造性与开拓性的精品力作的问世等等的规制。

(六)建设机制

藏传佛教文化建设包括关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藏传佛教文化设施、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藏传佛教文化宣传媒介、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建设。藏传佛教文化建设机制就是建设有利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的开辟、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的建立、藏传佛教文化设施的建造、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活动的拓展、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的开发(如开发卡通、唐卡、工艺品)等机制,以此充分体现藏传佛教文化载体、活动形式、宣传形式等的丰富多样性。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结合,若无上层的组织领导的建设就无以见“宏”,若无下层积极性的建设无以见“微”。也就是说,若无各个上级的组织领导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高瞻远瞩及其战略、政策的制定,乃至大量经费的落实,而无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具体而全面的落实。因此,对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齐心和共同给力。

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的建构

所谓模式就是作为一种行为标准的样式或形式,而这种样式或形式是主观的、理性的,因而结构主义把模式视为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主观理性建构起来的模式有着方法论功用。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又有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它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提供思维方式和指导方法的样式。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既是观念性的,又是一种先在的筹谋,然后努力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我们认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应该建构具有如下模式:

(一)有层次与结构

这就是说,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进行分层次、有结构的考量。这根源于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层次结构。藏传佛教文化是由组织机构、寺院、神职人员、普通信教民众、典籍、传播媒介、规章制度、宗教仪式、宗教活动、神学或教义、世俗文化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就应体现出一定的、含摄主要内容的层次结构。把藏传佛教中组织机构、寺院、普通信教群众、僧尼、典籍、宣传媒介、活动场地等作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基础层;把活佛转世制度、各教派的传承制度、神职人员的阶位制、寺院的规章制度、修行制度、宗教仪式活动(包括祭祀仪式、转经筒、转佛塔、转神山、转神湖、诵经等)和各种宗教庆典作为中间层。与此同时,在历史上,藏传佛教把世俗文化(如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因明、作为医药科技的医方明、作为语言文学的声明、作为农商和建筑手工等的工巧明)等融摄到自己的体系之中,成为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让世俗文化为其自身所用,抑或以此体现和论证藏传佛教教义。如因明学就是阐释、论证藏传佛教教义的,且给予藏传佛教理论以强有力的逻辑论证。二是证明藏传佛教是宣传和发展世间知识的。所以这些世俗文化也是我们研究、传承的对象。而这一对象也可以纳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中间层。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高层是佛学(内明),它是论述和阐释佛教教义或义理、概念、范畴等的学说。在义理上,包括缘起论、性空论、中道论、宇宙观、心性论、因果论、生死观、人生论、境界论、道德观、修行论、认识论等,而且每一个部分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伦理道德中就有为善去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因果报应、爱生护生等义理。藏传佛教不仅具有神学的特质,而且是既宗教又哲学的学说,是出世与入世、心灵和智慧的学说有机结合。在整个藏传佛教文化系统中,佛学不仅是处于高层,而且居于核心的地位,它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灵魂,其他部分都是对它的支撑和体现。建立这一个具有上述层次结构的弘扬藏传第四卷48佛教文化的模式,才能满足当代全面继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要求。

(二)批判吸取并举,继承与创新结合

如前面所述,藏传佛教文化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在建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需要鲜明地体现出对其精华的吸取,对其糟粕的批判。对藏传佛教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同时,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根据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需要进行新的阐释和更新,实现其价值转换。

(三)有体有用,体用结合

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体有用,所谓“体”就是佛学教义或义理,“用”就是体现佛学教义或义理的宗教活动、传播媒介、宗教仪式、教规教制、典籍、活动场地,等等。被纳入藏传佛教文化里的藏族古代文学、艺术、因明学、医学、建筑技术等等虽然是世俗文化,但它们无不是对藏传佛教教义的体现或阐释,所以对藏传佛教教义而言也是用。藏传佛教文化之体是本质、灵魂、核心,用是现象、表现、表层。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无体即无用,无用即不能显体,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所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既有体又有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之体和用的结合中,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藉以保证其正确的方向。

(四)多形式与多途径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多形式、多途径的模式的建构。因为只有多形式、多途径才能使藏传佛教文化精华得到广泛的倡扬,才能使其被广大干部群众或信众所理解,才能得到全面的继承和体现。多途径包括以宗教活动、节庆活动、旅游、广播、电视、电影、图书资料、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途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多形式是在上述的各种途径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宗教活动中就包括讲经、辩经、转经筒、转山、转湖等,宣传教育包括社会、学校、寺庙、家庭等宣传教育。又如图书资料包括通俗读物、报刊、杂志、传单、研究文献等。

(五)信仰与建设共进

藏传佛教文化既是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又是和四省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文化被广大藏族群众和其它民族的群众所信仰是不能被抹杀的。但如果仅仅是信仰,藏传佛教文化只能是在情感范围内的重复,抑或只能满足信仰者的信仰需要,而没有使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所以,在信仰的同时,要把藏传佛教文化纳入藏地文化建设的范畴,对其进行资料上的挖掘、义理上的阐释和研究,且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播、继承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新,以推进藏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六)体现当代性、通俗性、大众化、实效性

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所以在以前的藏传佛教文化宣传、继承和弘扬中没有凸显出来,导致藏传佛教文化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用。所谓当代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推进藏传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使其促进广大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是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政治上讲,就是要使广大信教群众和寺院僧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整理发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改革其与宪法与法律相抵触的因素,宣扬藏传佛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以激励广大信教群众和僧尼为善去恶,利益民众,奉献社会。佛法既认为人生唯苦,通过修行脱离生死轮回,超脱世俗认识,进入涅槃之境,同时又讲不坏和随顺世间,以慈悲化解矛盾对立,以和平化解暴力,以智慧对治无明,这些对于由恶心恶行向善心善行的转化,对于形成同舟共济和互助互济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以及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等均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所谓民族性,一方面,就要使藏传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其从中华民族文化中脱离开来,它只能是同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民族特有的文化,因此要充分体现其藏民族的特性。如精彩纷呈的空性论与中道论、活佛转世制度、藏密、藏传因明以及与藏传佛教密切相关的唐卡、各种手工艺制品等等,当人们一讲或一看就知道是藏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个民族特色一定要继承而不能丧失。所谓大众化就是指藏传佛教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不仅使广大藏族干部群众都能理解,而且使其他民族也有所了解,而不能把它搞成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和研究者的专利。藏传佛教文化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是把其浩繁的典籍、深邃的义理等直接拿来就可以使用和使广大群众所认识和理解,而是要经过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通俗易懂地加以转述和阐释,以此揭开其神秘面纱,让广大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能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是通俗性。所谓有效性是指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实际功效,使其真正达到鼓舞群众、提升境界、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人心、建设美好藏区的精神动力。这一模式的构建就是要考虑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效果,考虑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政策性,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对其歪曲的理解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宣传阐释。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同时,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认识倾向。一些论者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关系时,搁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甚至在理论阐释中夹带文化复古主义、观点。他们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传统文化看作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了,才会代之以传统文化的隆重出场,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必然会遇到马克思主义无法安放的问题;他们将中华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儒学、儒教,认为重视传统就是“回归孔孟道统”“回到康有为”;他们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混淆,不加甄别地宣扬传统文化中一些失去历史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具有明显消极因素的陈词滥调。凡此种种,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实际上是回到了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的窠臼中去。这不但无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使人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上陷入理论混乱。

党的十以来,围绕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原则遵循。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谈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必须厘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内涵。

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还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论述中,既讲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强调挖掘其优秀、汲取其精华。言其独特,是指中华文化自成系统,道出了其不同于异质文化的客观事实;言其优秀,则指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精华和值得肯定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固有根本。这些论断阐明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内蕴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文化传统从未中断。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千年如斯,而是一直处在一个生生不息、日新不已、变易不断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弘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是论及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时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前提。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鲜明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重大实践课题。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感到迷茫,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固有根本”的论断,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者地位的此消彼长。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搁置立场,专注于阐释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而在事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态度上闪烁其词。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必须将其放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跌宕历史中去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睁开眼睛的中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西方世界,也接触到了不一样的西方文化。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文化渐次涌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变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影响不断衰落。一时间,欧风美雨来袭,西学风头日劲。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论、社会有机体论等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理论时尚。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西学为思想武器,为自强保种、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但是,民族危机并没有根本缓解,中华民族的命运并没有彻底改变。历史证明,固守“中学”无法完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使命,照搬“西学”同样也不能担当此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最终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所选择,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独特的文化传统、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沃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因此,非但不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恰恰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之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土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文化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发展。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讨论,自近代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之相伴,面目各异的、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及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等观点,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根本的关系。处理两者的关系,不能在“指导思想”和“固有根本”的概念上兜圈子、搞诠释、排位次,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抽象地等同于本末关系、体用关系,并据此来判定两者的高下优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固有根本,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那种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是复兴儒教、以中华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揣测,既不懂中国历史,也无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贻害匪浅。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 学习传统文化 培养人文精神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课题研究思考 弘扬传统文化 塑造人文精神 浸润课堂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挖掘文化因素,培养人文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承传 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塑造文化人格,提升人格境界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推动辽宁全面振兴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精神家园 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精神家园 弘扬传统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感受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高尚情操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爱国情怀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建设河北特色乡村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人文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人文精神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物欲膨胀、精神衰退的不良现象。一些人被经济利益驱使,丢弃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一些有违传统文化中真善美品德的不良现象弱化了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造成了社会公德的萎缩和社会风气的鄙俗,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面临着危机和挑战。为此,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重建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明了解决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氛围 方式 活动 典型做法

当前,许多学生不了解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精神,淡漠人生价值观,丧失前进动力。要想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回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就应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入手,点亮传统文化教育之灯,扬起人文精神培养之帆,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本文结合学校教育实践对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与大家共勉。

我们知道,人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在这四个要素中,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学校素质教育应以提高道德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文化素质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人为本,培养人民群众的人文精神,学校在此方面尤其要强化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提升学生。

面对目前学生普遍存在传统文化知识欠缺、素养偏低、对传统文化认知模糊等现状,学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育的针对性,强化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进一步创新教师课堂教改理念,加强传统文化专业知识,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育人教书新水平。为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提高教育效果,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从学校实际出发,营造良好氛围,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它渗透在中国人的行为、意识、思想、灵魂等诸多领域之中,它决定了每一个人的心理、个性、人格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向。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要营造良好氛围,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对教师队伍进行专门培训,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提高教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纳入考核体系。

二、从教师实际出发,创新教育方式,提高育人水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建设,教育部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纳入规划课题并完善教材,这为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教师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制作内容精、形式活、受欢迎的数字化课件,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多种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学生要利用图书馆资料,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体会其意境和情感,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青少年学生要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明辨荣辱修身养德,进一步培养人文精神。

为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学校发挥独特优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理想效果。在此方面,山东省肥城市丘明中学就是一面旗帜,学校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养人文精神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

近几年来,丘明中学高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旗,积极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213特色”,实施“五进工程”,让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课题、进家庭,用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实现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013年12月,在“全国加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总结工作会”上,学校严校长以《课程引领,育人教书,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学校特色发展》为题向与会领导和专家汇报了丘明中学的典型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绩。

2014年12月,在“全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高峰论坛”上,严校长作典型发言,主题为《启动实施“五进工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随后,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周满生进行了点评,给予了很高评价。实践证明,丘明中学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发展思路,以传统文化立校,以人文精神兴校,以课堂改革强校,逐渐改变了落后面貌,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重德尊礼,在分层选课中找回自信,丘明中学的做法和经验很有特色,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