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创业素质是指创业者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观、个性化的品格、创业热情以及各种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结合这一群体的特征,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创业素质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社会调查与市场营销、创业政策与法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三是创业意识,包括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四是创业技能,首要的是专业技能,同时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耐挫能力、敏锐的思辨能力等。

二、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013年9-10月,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组成员对重庆市2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教师、102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依据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当其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充满挑战与竞争的世界经济发展洪流中,创业不但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倍增”效应,而且不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也指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作为一个可塑性较强、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较强的特殊群体,对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品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独立创业,不仅实现了大学生成功就业,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尤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是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2010年初,国家教育部教办文《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迄今为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均认为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有82.83%的高校和90.72%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83.5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创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就实质而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自我成才的重要任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据报道:“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比2011届高0.4个百分点,比2010届高0.5个百分点。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增高,但追踪调查显示,2009年毕业时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群中到2012年已有63%的人放弃创业,重新选择受雇全职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仍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创业成功率不太可观。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超过70%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成为了创业教育可能遇到的近乎最大的障碍;调查发现,有60.01%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强烈的创业意向;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3.17%的大学生面对创业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始终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现代教育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知情意行”的启蒙思想下,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全力推行素质教育,认为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一理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完善课程设置,拓宽大学生创业知识领域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营销、政策与法规知识等其他综合性知识。在目前的条件下,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实现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与拓展。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做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更应该不断创新,以便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高校应积极落实政策,结合需求,完善课程设置。首先,高校应全面分析社会和学生对创业的需求,在开设恰到好处的专业课同时,增设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必修课。如教育部文件《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已经把“创业基础”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必修课开设,各高校需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精心备课,认真组织开展此项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开设诸如《成功与失败创业个案研究》之类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和分析创业成功及失败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成功创业者发展历程和创业失败者的经验教训,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学习榜样和借鉴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高校需开设创业实践、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企业文化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学、法律法规等选修类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知识把握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还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发挥创新创业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将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中。大学生应珍惜校园美好时光,充分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合理安排学生时代的充足时间,精通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与创业有关的选修课学习,全面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把主动掌握和了解创业政策和讯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全方位、多领域贮备创业知识,才能形成较强的创业能力,把握全局,驾驭市场,实现创业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加强心理辅导,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品质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主要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一般体现在大学生创业者是否具有独立思考、选择判断、交流合作、敢于冒险、顽强拼搏等方面的心理品质。高校应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创业品质。首先,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高校要根据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品质,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应认真组织上好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为其顺应创业的艰辛过程、调试心理困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还应丰富第二课堂的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实际,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讲座或咨询活动,并结合当前广泛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广泛深入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最后,要建立健全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设立创业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心理咨询教师,投入齐全的心理辅导设备与物品等,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心理品质。大学生作为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的青年,首先要正确处理学生时代各方面的困惑,如适应新环境、自我控制与管理、恋爱关系、求职择业等,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水平;其次还要深入市场,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情商和逆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底线,自觉培养独立思考和选择判断的能力、敢于冒险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体现优良的创业品质。

(三)营造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它对树立坚定的创业理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寄语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与是否具备坚定的创业理想息息相关,因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首先,政策宣传到位。学校应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校报、宣传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中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其次,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教育。如开展青年企业家宣讲报告会、创新创业讲座,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建立创业服务平台等,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创业教育影响,营造出以创业为荣的良好风气,提升创业在学生中的接受度,用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勇于创业敢于冒险的精神,形成正确的创业理念,将创业意识潜移默化地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自然的环境;再次,高校应维系好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主动参加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勇于自主创业,使自身的个性发展方向、社会义务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自信度,牢固树立创业意识,把创业的目标视为奋斗的目标。

(四)丰富实践载体,不断强化大学生创业技能创业是一项考验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事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对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效果显著。高校要不断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内容与载体,强化创业技能。首先,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我敢想、我能创”创意设计比赛、科技作品大赛等活动,尤其通过更多开展“挑战杯”竞赛、创业设计大赛、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周”活动、公益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践等与创业紧密相关的活动,培育大学生创业兴趣,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锻炼大学生执行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其次,高校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在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联系企业,结合其专业优势以及各区县、农村的经济状况,组织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再次,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应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体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实训和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等活动,从而增强对社会、对基层的了解,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与成长中培养自身的协作能力、受挫能力等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断强化自身的创业技能。

四、结语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教育是一个既非全新也非只限于个别国家的议题。自上世纪中叶起,人文、科学分离所带来的威胁就开始引起各国警觉,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成为共识。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报告,我国则于199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可以说,人文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对中国目前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找出如何走出大学人文教育困境的路子,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科学的空前繁荣与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严格地说,是一部喜忧参半的悲喜剧。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诸如战争、环境破坏以及人自身危机等巨大的灾难和威胁。“现代科学或现代文明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科学丧失了它的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对科学在观念上的正确把握和定位,而这有赖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清晰体认、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肩负着架构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任,加强其人文精神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是短暂的,只有百余年历史,但在发展中一直以实用教育为主旨。的确,以实用理性主宰的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经济与技术的功利目标却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决定了当今高等学校既要重视其工具性的功能,即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其目的性功能,即塑造人的精神方面功能。事实上,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

(三) 现代人本身发展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即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人类的理想追求是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同等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低层次的需要,精神需要则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否则,人就等同于动物了。马克思曾指出:“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因此,大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是大学生完善自己、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性的使然。

三、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归因

(一) 人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隐性作用的被忽视是人文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科学教育之所以能在17世纪科技革命后迅速崛起并成为教育主流,源于科技与生产力的直接转化关系。人文不同于科技,尽管对社会发展起着价值导向的基础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以隐性状态存在,所以当需要科技推动的经济发展被强调成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时,人文对社会的隐性作用就往往或被忽略或被放在次要地位,教育也会有意无意倾向于科技教育,人文教育由此受到压制。正因为如此,人文教育的困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之中。

但这种困境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国际科技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全球性挑战面前,发展中国家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目标: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为实现这一集中目标,国家在发展规划上会有意无意拔高科技价值,在教育上会强调科技倾向而压倒别的倾向。因为人文对社会的作用呈隐性状态,它与讲究效率的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关系难以自然调解。因此,追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容易过于关注科学技术教育,对教育的指标都充满计量化特征。这样,人文教育不仅在整个国家发展中被轻视,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也被套上科学教育的衡量标准,其陷于困境成为必然。

(二) 对西方大学制度的简单移植是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难以走出困境的历史原因

三四千年前中国就有自己的高等教育,但真正拥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却是在一百年前因处处挨打而盛行西学东渐的清末。今天看来清末是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时代,因“器不如人”的事实,让即使再保守的士大夫都主张“旁采泰西”、“采西洋之术”,西方的大学制度由此顺利被移植。这个时期西方教育的主流是科学教育,而这种主流又很迎合中国当时急切想“富国强兵”的需求,因此“西艺”、“实利”很快成为当时的教育思潮。但由此产生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在西方教育制度成功移植的同时,不仅没有很好承继中国人的“大学之道”,还断裂了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累积。

今天看来隐藏着很大弊病的简单移植,自产生之日起却具很强的迷惑性和生命力。自中国移植西方现代大学后,“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批评最直截了当的,莫过于‘无裨实用’;提倡西学,最为有力的口号,便是‘有裨实用”。这种观念一直被延续,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这种讲求实用,要求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实用教育思想就成为教育主流思想。不可否认,这种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确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业化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同时,这种调整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文理分驰”、“重工轻文”、“理重文轻”的结构失衡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尽管在发展和充实人文学科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努力,但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和整体格局并未改变,直到今天,这种功利主义教育一直或隐或显,绵延不断。 转贴于

(三) 大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化与知识化是大学人文教育陷入困境的最直接原因

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生命的对话、是心灵的流露、是感情的交流。人文学科的学习需要“思辨”而不是“推理”,因此,“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是‘讨论’、‘对话’、‘反思”’。反观我们的教育模式和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长期以来,在许多高等学校所实施的教育中,认知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情感教育只作为附庸,被边缘化,教师讲授的人文知识只停留在概论上、书本上、课堂上,而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弊端丛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仅很难确立人文学科地位,而且这其实也是把人文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的灌输,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却被忽视。因此,这样的人文教育在到处充满评估的教育现实中不可能被重视,也不能触及大学生的灵魂深处,更不可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其结果,留给学生的也只是人文知识。

四、重拾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原则和切入点

(一)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德育为首。德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着重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要求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从爱同学、爱专业、爱学校做起,把高尚品格的培养融入具体的生活实际之中。

2.坚持高品位。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并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调整课程结构,引进国粹,引进经典,引进高雅艺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各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的特殊性,从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出发,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3.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人文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交给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去完成,也不能仅仅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而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应该渗透和延伸到所有学科之中,尤其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二)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路径

1.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前提人手。人文教育取得成效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就是应该注重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动性发挥的教育,才反映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讲,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感或情绪障碍,甚至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抵制的现象。这就要求人文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和个别问题学生的情感需求,以生动感染生动,以激情点燃激情。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积极、主动参与的价值,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2.从重视大学生的践履这一长效机制人手。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人文知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在本质上是解决“应当怎么样”的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的知识性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注重引导大学生“悟”。

如何引导大学生“悟”?一方面要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另一方面学校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学校应针对当代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大社会环境和核心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创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支持、发展积极健康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活动。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纳入教学体系的,包括专业见习和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设计、公益劳动和军事训练等;另一类是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进行的,包括社会调查活动、社区援助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科技开发活动等。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培育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支撑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之最高目标,是现实人类总体和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时,马克思常用的表述是“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在谈到全面发展的人的能力时,恩格斯说这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能力主要指人的劳动力、社会交际能力、管理力、科技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它是人们具有的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是人与人的特性方面的差异,如行为特点、爱好、性格、心理、气质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独特性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马克思强调人要“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二是人的自主性发展。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立才能自由,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人才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对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才能更好地享受;对于社会来说,只有重视个人的需要,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上。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分析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它决定着人的其它素质的方向和性质,它要求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兼顾大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反思的视角。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做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皆可以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之一,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涉及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点则在于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果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端正思想观念。传统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人文精神当作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指标,把能否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衡量学校理工科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学校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就要既形成积极的舆论,又要加以深入研究,以提高水平、加大力度、强化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

(二)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境界、升华情感和内化人文知识的作用很突出。校园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邀请名校的人文学院专家学者或其他大师级人物来校讲学,定期开展人文讲座,进行深层次的人文知识的探讨;利用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这里既有培养人文精神的课堂观问题,又有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既有教学内容问题,又有教学方法问题。教师应该牢固占领课堂这个培育人文精神的阵地。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人在个性、社会关系和个体能力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现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实现途径。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当代大学生 成才 价值引领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从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宗旨开始,人的发展问题就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康德在《纯粹理论批判》、《实践理论批判》等著作中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进行了系统客观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强调个人道德自主、个性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重要性。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的本质,研究了人的发展规律,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是融入其全部著作中的,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整个形成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对其著作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崇高命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从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开始思考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人的异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蒙阶段。接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站在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性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又系统的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论的形成阶段。此后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现实,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人的能力,不断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和不断完善人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经升华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结合社会形态来考察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艰巨的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1]资本主义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人本身片面化”。[2]共产主义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

同时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一是指人的需要和个性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任何否定人的正常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的个性是指人的主体性的个性表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标准。二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充分丰富和全面占有。因而,在其本质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各种关系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三是指人的劳动和能力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所讲的自由活动总是与创造相联系的,自由活动是“完整的主体”的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马克思认为要使全面发展的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5] 人的能力是包括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是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均衡发展的有机结合。 同时人的自由发展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发展会呈现差异性和独特性。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目标引领

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这种目的的一个基本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特征使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新的时代特征。2009年赵迎欢等通过对沈阳部分高校的调研数据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崇尚理性、追求新潮、尊重知识、乐于交往、心系国家。[6]但大学生在表现出以上积极特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特质,主要是多样化思潮引发部分大学生出现迷失和信仰危机,多元利益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的思想,安逸的生活环境造成部分大学生能力缺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目标引领

高等教育的价值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选择,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由于受到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从国家和社会需要来设计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个人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从个人需要和发展来设计高教育的目的,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此指导下,高等教育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内容引领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的认识也出现过偏差。

一是对大学生成才内涵认识的片面性,由于在基础教育环节的应试教育的导向性影响,社会对于大学生成才简单的理解为大学生对于科学文化课程的掌握,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实践能力要求较低,直接导致大学生中出现部分“高分低能”、面对挫折承受能力差等情况。

二是对大学生成才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在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中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在课程教学中多采用说教与灌输的方式,在学生管理中强调规则和服从。导致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最重要的是要理清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按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可以概括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其成才后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是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应当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路径引领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成才提供了实现途径。

1、加强价值观的引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人不仅指单个人的发展,而且指每个人,任何人,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人才可以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人类全面发展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一条件的,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文明程度等仍需极大的提高,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另一方面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在劳动中人处于主体地位,同样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要求满足人的需要、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自觉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分析教育形式,了解教育对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从全体大学生的切实需要和现实愿望出发,即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十分注重大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大学生主题地位要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培养机制上,一方面根据时展和社会需要科学设置学科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选择性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方式上,根据高等教育所处的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的方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潜能。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宽教育内容。

在教育管理上,为大学生成才构建成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各项制度约束转换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自觉。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关系简单,交往面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扩宽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认识、提高认识,反过来再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中也要求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基地建设、经费支持等方式调动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4、提高综合能力。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也是终极目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包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掌握先进的只是和技能。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能力,大学生成才就是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推动者,大学生要在学习中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通过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科学研究项目、专业技能竞赛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善于沟通,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调整自己融入社会,有效利用环境、创造条件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增强其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人民出版社,1995:4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当代大学生 成才 价值引领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从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宗旨开始,人的发展问题就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康德在《纯粹理论批判》、《实践理论批判》等著作中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进行了系统客观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强调个人道德自主、个性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重要性。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的本质,研究了人的发展规律,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是融入其全部著作中的,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整个形成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对其著作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崇高命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从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开始思考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人的异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蒙阶段。接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站在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性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又系统的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论的形成阶段。此后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现实,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人的能力,不断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和不断完善人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经升华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结合社会形态来考察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艰巨的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1]资本主义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人本身片面化”。[2]共产主义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

同时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一是指人的需要和个性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任何否定人的正常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的个性是指人的主体性的个性表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标准。二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充分丰富和全面占有。因而,在其本质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各种关系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三是指人的劳动和能力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所讲的自由活动总是与创造相联系的,自由活动是“完整的主体”的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马克思认为要使全面发展的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5] 人的能力是包括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是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均衡发展的有机结合。 同时人的自由发展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发展会呈现差异性和独特性。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目标引领

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这种目的的一个基本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特征使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新的时代特征。2009年赵迎欢等通过对沈阳部分高校的调研数据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崇尚理性、追求新潮、尊重知识、乐于交往、心系国家。[6]但大学生在表现出以上积极特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特质,主要是多样化思潮引发部分大学生出现迷失和信仰危机,多元利益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的思想,安逸的生活环境造成部分大学生能力缺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目标引领

高等教育的价值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选择,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由于受到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从国家和社会需要来设计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个人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从个人需要和发展来设计高教育的目的,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此指导下,高等教育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内容引领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的认识也出现过偏差。

一是对大学生成才内涵认识的片面性,由于在基础教育环节的应试教育的导向性影响,社会对于大学生成才简单的理解为大学生对于科学文化课程的掌握,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实践能力要求较低,直接导致大学生中出现部分“高分低能”、面对挫折承受能力差等情况。

二是对大学生成才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在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中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在课程教学中多采用说教与灌输的方式,在学生管理中强调规则和服从。导致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最重要的是要理清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按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可以概括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其成才后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是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应当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路径引领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成才提供了实现途径。

1、加强价值观的引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人不仅指单个人的发展,而且指每个人,任何人,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人才可以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人类全面发展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一条件的,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文明程度等仍需极大的提高,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另一方面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在劳动中人处于主体地位,同样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要求满足人的需要、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自觉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分析教育形式,了解教育对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从全体大学生的切实需要和现实愿望出发,即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十分注重大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大学生主题地位要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培养机制上,一方面根据时展和社会需要科学设置学科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选择性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方式上,根据高等教育所处的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的方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潜能。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宽教育内容。

在教育管理上,为大学生成才构建成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各项制度约束转换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自觉。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关系简单,交往面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扩宽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认识、提高认识,反过来再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中也要求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基地建设、经费支持等方式调动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4、提高综合能力。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也是终极目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包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掌握先进的只是和技能。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能力,大学生成才就是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推动者,大学生要在学习中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通过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科学研究项目、专业技能竞赛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善于沟通,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调整自己融入社会,有效利用环境、创造条件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增强其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人民出版社,1995:4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但要对社会的实然状态作出科学回应,而且要对社会的应然状态提供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深刻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它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和理论升华,也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集体的理论核心

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科学发展观,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层次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第三层次是完成上述战略任务的条件和保证,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组成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其他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政治、文化、军队、国防、祖国统一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延伸和展开。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就掌握了理解和把握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就能深入透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是全方位的,在全部战略思想中处于统领地位,是新一届中央集体的理论核心。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渊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依据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强调全面发展,依据社会发展的系统性理论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依据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发展,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理论底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期成果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直接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和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问题均已作出了积极探索。“发展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思想等内容均属于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范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思想以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种关系等内容均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范畴。科学发展观是在牢牢抓住了发展主题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期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华而逐步形成的。

3、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在实践中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近3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如生态恶化、官员腐败、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日渐激化等,尤其是“非典”疫情启示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正是是基于此,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现实问题应运而生的。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吸收了经典作家和邓小平、的发展思想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充足的理论依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发展目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理论成果的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更加鲜明。传统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物为本,将财富、财富的增长及其增长速度视为发展的基本尺度和根本目的,这样价值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也显然存在历史局限性,不仅导致很多人迷恋物质利益而鄙视精神价值、欲望恶性膨胀而疏远神圣体验、热衷追逐名利而背弃理想信念,而且导致社会系统失调、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等更为严重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利益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P18)

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自身发展的完整性,矫正了过去发展过程的方向偏离和价值缺失,增强了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向度和道德关怀,使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从效率优先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让大多数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牢牢把握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2、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更加科学。经验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必将在实践中产生什么样的发展结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最为科学的模式选择。

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强调全面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全面发展就要注重发展内容的整体性,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缺少任何一个因素,整个社会都不可能有序发展,甚至可能陷入无序和危机之中。为此,我们必须尽快走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树立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全新理念,确保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要注重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在科学发展观中,协调是始终贯穿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的因素,是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过去的发展有时出现顾此失彼,甚至严重失衡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的思想。现在,“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协调思想体现我们党的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的大大增强。

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发展时间的延续性,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过去我们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对资源实行无限制利用和掠夺式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成了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改变了长期以来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外延扩大轻内涵提高的传统发展模式,缓解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科学发展观既能解决我国快速发展中的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也能解决其他国家面临的问题和不足,顺应了世界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历史潮流,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是当今世界具有前瞻性和深远意义的科学发展战略,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而且开辟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新方法,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3、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更加具体。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要做到总揽全局、兼顾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只有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中的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需求,才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相互协调。科学发展观非常具体而明确地提出“五个统筹”,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集中概括。只有牢牢把握了“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才能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一颗耀眼的明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形态。它将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也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提出

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著作等身。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论述多散见在其各种著作里,为此我们有必要历史地梳理以探讨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历程。

青年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前夕的作业《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几点考虑》中说:“我们并非总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定了。”[1]可见17、18世纪以来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关于人依赖于环境的观点对年轻的马克思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青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抽象的,带有唯心主义的痕迹。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对人的考察更主要的是从社会关系而非自然方面,对人的本质异化的思考更着重从社会政治方面而非宗教,从而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人的本质观的超越。

伴随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进行,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有了重大突破。突出表现在:一是在《一八四四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的观点。他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而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这为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深刻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经典的概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实现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质的飞跃。

在接下来的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再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最后再经过恩格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阐发,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科学理论体系自此形成。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那么,如何理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对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界定找寻答案。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可见,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出发,赋予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全新含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和不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人,既是自由个性的个人,又是在公共生活和市民社会所有领域实践了人类普遍发展的个人。

据此可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包括:大学生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才智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那么,如何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首先,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要继承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精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师生平等,营造民主的师生氛围;尊重学生的权益,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

其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要尤为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通过体系化的教材、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明确身肩的历史使命并在正确认识国情、分析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而使自己努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是具有教育导向性的文化,她直接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大学校园,其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思想引导和情感熏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知识的单一,可以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等,还可以加速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以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可见校园文化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完善大学生实践机制。马克思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科学地解决了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了全新的人学理论。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充分重视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以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培养。具体表现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更好的利用社会这个大舞台发挥自己的才能服务社会;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实施实习工程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和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应积极地通过校园广播、电台、网络、橱窗、报纸等媒介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以为学生顺利踏入社会保驾护航。

第五,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可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思想还需加强引导、心理还不大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要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导师。

总之,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揭示了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确定了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在当代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继承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精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理论基础;核心理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59-02

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综合素质人才的竞争激烈,都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将人文关怀贯穿并深入落实到具体的思政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优质人才。本文就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展开了详细论述。

一、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传统文化涵盖的人文精神

我国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其涵盖的人文精神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人的品行、精神及修养一直受到文化学者的重视,当然,这里提到的人非个体人而是整类社会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极为强烈的,这一点可以从古文典籍中查证,比如《易传》将人与天地比肩,称这三者为“三才”,可见古人对人的重要性有着强烈的认知;又如《尚书》中写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由此可见人的地位。儒家文化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文化历史,并一直在发展和演变。其中,“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受到儒家文化的追捧,儒家认为人应富有仁爱之心,做到“天人合一”。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就表现在通过其自身的修养,同时依赖社会教化,个体可以成为被社会认可的有用之人。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对美好人格的推崇,所以对于现代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而言,要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一理论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文关怀是其基本维度之一,主要体现在提出人全面发展这一理念,这也是从最高层次上对人做出的重要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密切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以及命途发展,注重追求人的精神及价值,追求人的尊严与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人文关怀是其重要组成内容,这与当代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内容本质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论理所应当作为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1.人全面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发展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开始关注人的发展,考虑到职业选择及发展等因素。在意识到当时人发展的畸形及片面性后,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该文对资本主义形式下的异化劳动做出了批判,并首次将新型人理想公诸于世,指出人要想获得全面发展,其基础就在于劳动。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的标志,该理念逐渐形成于《神圣家族》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期,同时其从抽象化的研究对象转向为生活于现实中真正的人,并提出人的本质是其周围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该理念真正成熟并得到正式确立的标志是《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问世。马克思、恩格斯对人得以全面发展的条件及途径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对其历史必然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其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而有效稳步确立了该学说理念的知识科学体系。由此可见,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抽象到现实,从不成熟至成熟的过程。

2.人全面理念的科学内涵

该理论科学内涵丰富,主要通过一种辩证的思想来体现,其主要对人的社会关系、能力、个体需要及个性等方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进行了论述。人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客观基础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脱离社会关系,人是不能够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实际上,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对其自身发展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人全面发展的所有内容中,能力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包括人的智力、体力、社会适应、社会交往、社会关系驾驭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而人要想获得全面发展,其前提就是首先要满足个体需要,人类进行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来自需要,也正是为了使自身精神及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参与社会活动,开展物质生产。作为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载体,人个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创造性、能动性以及自主性这三个方面。

对于历史人文主义思想的缺陷与不足,马克思主义分析的深刻透彻,从阶级性、社会性及历史性的局限中突破出来,并基于现实人,对关乎人的几大问题如解放、发展、本质及价值等进行了深刻探讨,为人类寻求到其努力的目标,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人全面发展理论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两位哲学大家毕生的理想,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必须要坚持的。

3.西方文化坚持的人本主义思想

古希腊孕育了西方文明,因而古希腊也成为了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地。苏格拉底首次提出人本主义,而且其研究对象就设定为人,他告诉人们,人作为一个存在者,是理性的,在对真理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会逐渐对自己的本质有所认识,因此,人应该尽最大可能的去追求心灵、真理以及智慧的改善。之后,柏拉图提出了灵魂结构说,在这个学说里,强调了人的理性本质,并提出了“做自己主人”的主张。普罗泰戈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现在看来,这句话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及盲目性,但对于当时西方文化思想而言,它首次肯定了人的价值,强调万事万物应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地位及作用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由此拉开帷幕,这对于西方文化传统而言,无疑是个极为重大的进步。

古希腊先哲们对于人的这种认识,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后期植入青年人本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西方文化在神学统治时代,对人的价值(自由、才能、尊严等)进行了过分的鼓吹。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指出所谓抽象的虚幻的精神并不是人的本质,存在决定思维,人的本质应是自然的、感性的,并提出人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应该是自然主义。基于这一思想,马克思发表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言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马斯洛先生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生理需要,这也是最低级的需要,第二层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是归属需要,第四层是尊重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需要,也是人最高级的需要,这五个层次需要呈递进式,也就是由低到高的发展,马斯洛指出在对人进行教育时,要遵循人的需要规律,循序渐进,决不可一蹴而就。此后,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教育应该注重情感因素的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打造出真诚平等的关系。

总而言之,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体系博大精深,从其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西方人文关怀的核心始终是对人价值及人性的肯定,要求人与人之间应处于自由平等的状态,要求解放个性,要求对人精神生活的关怀等,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部分主张言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其对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以及在反封建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旧是积极的,这一点不可否认。总之,西方文化坚持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整个人类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该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能够积极有效的推进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深远发展。

二、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是时代得以前进的推动力,是高校思政工作得以发展的推动力,是学生得以成长成才的推动力。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受体是学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内涵及意蕴充分展现出来,遵循人发展的规律,密切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并使其得到完善,使人文关怀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坚持以人为本,要明确学生的需要,做到一切为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人文关怀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在历史工作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党一直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对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这也表明了党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关注,对大学生思政水平及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视,这对“以人文本”思想在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立足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应当加大感情的投入力度,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中,并贯穿始终。一般来讲,人往往会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去感受和感知,因此就会产生众多的不同的需求,而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恰恰体现出了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手段方法、价值取向、目标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和调整以及对学生个性差异、教育主体地位的包容和尊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合理照顾学生生活、正确引导学生精神、恰当慰藉学生感情、适当疏导学生心理,尊重学生,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合理需求,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完美健康人格的塑造,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教育者而言,要围绕学生来组织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在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人或事时,要始终做到心胸开阔、心境积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大学生实现其自身及社会价值,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身的工作目标。

三、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本质上就是开展人的工作,因此,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开展要以我国传统文化涵盖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念以及西方文化坚持的人本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理解、尊重、帮助学生,从而实现大学生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春林.论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J].江 苏高教,2014,(3).

[2]邹阿龙,马欢,胡有睿.浅谈高效思想政治工作中人 文关怀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

[3]李程勇,王婷.高职大学生思政工作中注重人文关 怀及心理疏导探析[J].东方教育,2014,(5).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十六大;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4-0017-02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不包括“”期间),都会根据我们党所处历史阶段的特定环境,综合全党的意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全党制定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及以后的各次全会,在圆满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同时,还突出地体现了在理论创新上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的历史作用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显现出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对于党的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意义。

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党的智慧结晶,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这一基本原理与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实际相结合,使之实际化、实践化、中国化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其实质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生产力的根本地位和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物质生产力观点的继承、运用和发展。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精神文化作用的肯定及对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其目的是使全党的各项工作必须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以及关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继承和发展。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地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其目的是保证全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把维护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坚持的党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并将之发扬光大。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了、实践化了、中国化了。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十六大,这与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把思想、与党的十四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一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应该说这是党的十六大在理论创新上最为杰出的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世界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主要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提出的意义及其在理论上的贡献体现在:

一是充分地体现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全面地增强了执政能力,提高了党领导经济工作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如何领导经济工作、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一直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几十年的探索,在历史上我们也曾走了一些弯路。自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论述发表后,我们国家才逐步走上发展振兴之路。接着同志提出关于“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走新型工业道路”等一系列论述后,使我们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了,这些都为确立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思想更为科学、丰富、全面、完善。这标志着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有了极大地提高。科学发展观中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认识,由过去的“三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扩展为“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又是一大理论贡献,这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规律认识得更为深刻、更为全面,标志着我们党对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能力更为成熟。

二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在发展中我们还存在诸如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低循环;高产值、低技术;高速度、低效益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是一个潜在的致命隐患。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提出和落实,及时、有效、逐步、全面地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国家走上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不仅为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的保证,同时也为全世界的经济秩序进入良性循环为全人类的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

三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发展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发展观也是一个一直令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困惑的大问题,尽管人类已进入了新的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了全球化,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应该说发展观问题是一个涉及全球未来命运的大问题。在其他国家曾有过“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等关于发展观的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各有建树,但综合、全面、科学地分析都存在偏颇,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这些发展观的理论偏重了经济增长和财富的积累,而普遍地忽略了发展的主体,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观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进程,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一杰出成果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又一杰出的贡献,具体体现在:

一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执政党中首开先河,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升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以全会决定的形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不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就是在全世界所有的执政党中也绝无仅有。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和群众性。

二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决定》中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九项目标任务,六条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关于坚持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的领导等重要思想理论的论述使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严谨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建设的重大发展。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内涵

(本文系2012年度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教研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人文关怀研究”(立项编号:12KJY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报告中提出、十进一步强调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发生的新变化。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而且是必须要始终贯彻落实好这一新的理念。

一、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题中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思想。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始终贯穿着人文关怀的思想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大学生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1]可以说,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题。也可以说当前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发展这个主题展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确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从人出发的,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P.73)即现实的人。也就是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着各种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2](P.71)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明确界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本质也会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并且,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主体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程度进行过论述,他指出人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3] (P.104)人的发展在“第三个阶段”才最终达到个人解放。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终极关怀目标就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实现,即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他强调的人全面发展,不仅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才能、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包括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4](P.217)

第三,马克思主义还提供了人类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即从人的本性出发,关注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他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那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P.514)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从事各类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方面”。换言之,人性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通过不断解决并满足人的合理生活及发展需要问题,人类最终才可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2.人文关怀始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不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是“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6](P.198)还始终强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提出并不断强调“三个有利于标准”,时刻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放在首位,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尽管人文关怀的含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在强调“以人为本”和强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方面是相同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目标始终贯彻着人文关怀的思想

教育是做人的事业,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让人体现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和幸福,培育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思想体系,才是真正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也应该具有真正教育的这些追求。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真就是以大学生为出发点的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的思想、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根本性问题,最终通过教学影响大学生的德性境界和德行,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无论从其出发点还是价值目标追求来讲,它更应当要具有真正的教育所倡导的理念、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不是物是“人”,而且是一个个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大学生。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无论是精神、意识与观念系统,还是规范、制度与组织机构设置,都无不体现着一定的人文旨趣,表达着某种程度的人文关怀的需求。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调整对大学生已有的社会心理系统形成巨大冲击,加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还有大学生在学业、就业、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问题的成败得失更是对大学生的身心带来直接的压力。一些大学生因心理承受力较弱或者长期心理困扰得不到疏导化解,出现了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是纯理论灌输式的,理论灌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实践已经证明,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学生的立场、观点等问题,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并随之影响学生的行动,较难取得满意效果。而应当以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尊重人、提升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关注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才能体现教育的本真,也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意义。也就是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追求一种单纯的理论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使大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能时刻规范和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行动,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把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行,在行动中真正实现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发展及尊严、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尽力把个体生命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的、深层的境遇显现出来,并尽可能注重对人的精神信念、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关怀”的涵义

何谓“人文”?“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在我国,对 “人文”一词最早进行阐述的是《易经》,其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论述。由此可见,古人的“人文”是一个与“天文”相对的概念,即天文就是天道自然,人文就是社会人伦。它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7]中国《辞海》中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笔者认为,人文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文化。“关怀”是什么?“关怀”是关心、照顾、帮助、爱护的意思。两个词连接而成“人文关怀”,大意就是重视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心、照顾、爱护和帮助。具体来讲,就是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及符合人性的生存生活所需条件的肯定和对全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从本质上讲,它理应具有这样的三层含义:一是要肯定、尊重作为历史的、现实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个性、生存、生活、主体性、存在价值和存在意义,这是人文关怀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二是要运用贴近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人的现实生活的方式、方法来工作,这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三是要促使现实的人自觉、自愿地积极调控生存、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切思想及行为方式,适时恰当并理性应用自主选择权来完善自我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这是人文关怀的落脚点。

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倡导的人文关怀究问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涵义:一是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要充分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探索适合各地各校各专业各班甚至是各位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式方法;二是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回归大学生的生活。整个教学活动要把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状况,尊重并妥善解决大学生合理的实际需求,激发学习热情和斗志;三是使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整个教学活动要能够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质疑和协作精神,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养,使大学生成长为有健康人格、有创新精神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四是使整个教学具有渗透力、影响力和亲和力,确实解决好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问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职责。

参考文献:

[1]高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整体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定的发展观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搞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辩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发展就是事物辩证运动的过程。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有慢、有快;有单一、有全面;有不均衡、有均衡;有不协调、有协调;有一时、有持续。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系统全面推进的发展,是兼顾各方的整合协调的发展,是有后劲的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又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另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辩证法。首先,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还要看到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既重视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重视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后,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发展的手段。必须以人为本,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认识发展问题,一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就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二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讲发展重点的时候,还要讲其他因素的作用,讲人的作用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和谐、公正、公平、民主、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还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一定要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倡导和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依次回答了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问题是回答发展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赋予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

我国建国58年了,可以分为两个29年。第一个29年是在同志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走了曲折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沉痛教训。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前提。第二个29年就是改革开放的29年,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推向21世纪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阶段。正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从成就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产力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科学地分析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破解进一步发展的难题。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这样的阶段性特征和基于这样的现实国情而提出来的,有相当强的政治性、前瞻性、战略性、现实性和针对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的工作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排除险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消除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

一定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四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道路;四是实现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道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有害于全局。一定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解决的是硬的、物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全面解决软的、精神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一定要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领导方面,全面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要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软实力、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的建设,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控制能力。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定的发展观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搞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辩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发展就是事物辩证运动的过程。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有慢、有快;有单一、有全面;有不均衡、有均衡;有不协调、有协调;有一时、有持续。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系统全面推进的发展,是兼顾各方的整合协调的发展,是有后劲的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又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另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辩证法。首先,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还要看到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既重视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重视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后,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发展的手段。必须以人为本,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认识发展问题,一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就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二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讲发展重点的时候,还要讲其他因素的作用,讲人的作用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和谐、公正、公平、民主、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还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一定要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倡导和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依次回答了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问题是回答发展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赋予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

我国建国58年了,可以分为两个29年。第一个29年是在同志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走了曲折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沉痛教训。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前提。第二个29年就是改革开放的29年,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推向21世纪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阶段。正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从成就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产力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科学地分析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破解进一步发展的难题。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这样的阶段性特征和基于这样的现实国情而提出来的,有相当强的政治性、前瞻性、战略性、现实性和针对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的工作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排除险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消除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

一定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四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道路;四是实现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道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有害于全局。一定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解决的是硬的、物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全面解决软的、精神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一定要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领导方面,全面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要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软实力、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的建设,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控制能力。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辞书史辞书学《汉语文辞书发展史》成就特色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汉语辞书编纂源远流长。早在汉代,一批重要的经典辞书就已经问世,如《尔雅》《方言》《释名》《说文》等,汉魏以降,代有名作。汉语语文辞书在长期编纂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是我国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辞书是印证历史发展的“活化石”。但是,我国历史上这些辞书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其发展过程又是怎样的?各个时代的辞书编纂有何特色?历代辞书发展又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这些问题至今很少有人进行全面探索。

20世o下半期以来,我国辞书编辑出版事业空前繁荣,辞书研究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全面系统研究语文辞书发展史的著作却并不多见[1],这与我国辞书发展的悠久历史极不相称,人们急切期盼总结科学合理、结构系统成熟、理论框架完整、论述深刻全面的辞书史著作,以便全面构建科学全面的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徐时仪先生的大作《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应时展之需,应运而生,满足了学界辞书史研究之亟需,填补了语文辞书发展史之空白。全书近40万字,分为三编――“上编・导论”“中编・传统辞书”“下编・新式辞书”,各编纵横交错,交叉互补,每编再根据需要,下设若干章节,分别进行论述,做到纲举目张,有条不紊。笔者有幸拜读《发展史》,读后耳目一新,获益匪浅。通读全书之后,笔者认为该书特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考镜源流,全面梳理语文辞书发展历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辞书大国,辞书编纂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辞书学发端于两汉,成长于魏晋唐宋,成熟于明清,要理清绵延2000多年的汉语辞书学研究的历史脉络,揭示各个时期辞书学研究的成就、特点与不足,诚非易事。周志锋(2004)指出:“研究一部辞书、一家辞书理论相对容易,而要研究一个(或几个)朝代、一个时期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进而构建中国辞书学史,却非人人可为,只有具有史家学识、史家眼光的学者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徐时仪先生长期从事辞书编纂的实践工作与理论研究,他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语言理论修养,使他能够占据学术高地,站在辞书发展史研究的顶峰,高屋建瓴,以史家的眼光写出了一部科学全面的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徐时仪先生首先将2000多年的辞书发展史分为传统辞书和新式辞书两个部分。他认为传统辞书的编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从萌芽到逐渐完善进而趋于成熟,大致可以分为先秦时期的萌芽、秦汉时期的开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探索发展、隋唐五代时期的成熟、宋辽金元时期的兴盛、明清时期的集大成等六个时期;新式辞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清末民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旧转型期、1949年至1977年的探索变革期、1978年至2000年的复兴发展期、新世纪伊始至今的开拓完善期等四个时期。

徐时仪先生从梳理分析繁复冗杂的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实入手,条分缕析,考镜源流,系统勾勒了语文辞书的历史发展脉络,论述了辞书编纂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阐释了历代语文辞书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根据我国语文辞书发展的客观情况,以及各个历史时期辞书编纂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他对2000多年的语文辞书发展史做了科学合理划分,解决了辞书界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 古今兼顾,深入挖掘语文辞书编纂之思想

我国辞书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人留给我们的辞书遗产十分丰富,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他们的辞书思想和理论往往零星地间见于序跋、凡例、某些释文及其他论著之中,总体数量并不太多。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六书结构、编纂体例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江式《上古今文字表》谈到辞书的历史,特别是有关他的《古今文字》的编写流程――查阅资料人员和缮写人员的配备,工作检查,稿件审读等――都有明确的阐述;陆法言《切韵・序》对论证方俗读音的差异,正音规范的确定等,都有精当的论述。

以往的辞书史论著作,往往着重评论中国古代辞书的编纂及发展情况,对近代辞书的发展观照不够,更无力顾及当代辞书,这不利于建立客观全面的语文辞书发展史。只有把历代有影响辞书的编纂特色、编纂思想论述清楚了,古今有代表性的辞书人物、辞书理论评价到位了,汉语辞书学史才能形象丰满而具有立体感。

徐时仪先生将辞书编写放在历史文化层面上进行考察,以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历史为纵向面,以各类语文辞书的代表作为横向面,共时历时交融,古今融汇贯通,对历代有代表性的辞书人物及其辞书思想做出客观评述,深入挖掘其理论精华和创新特色,揭示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宋伟(1979- ),男,山东高密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在读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63-0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深远。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根本方法、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人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现实性、实践性和辩证批判性,理论内涵丰富而深刻。

一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①他还指出:“实际上,我只有在有可以出卖的东西的时候才有私有财产,而我自己的特有性却是根本不能出卖的。”②这表明人的个性是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本质体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这种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既包括个人自身的生理与心理、体力与智力、文化与思想的内在的和谐发展,也包括个人身外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外在的协调发展。

二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马克思认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③马克思的人的主体性思想把“人”提高到了历史最高高度,这一思想超越了以前历史上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找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支点。人的主体性是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能动的、积极的、理智的主体功能属性的总和,人的主体性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受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人的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人在自我发展时的主体性,而且还体现在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

三是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④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面。对于需要的理解,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论分析,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思维可以理解为,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是人的本能之一,是人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要求及人对这种要求的反映;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发展自身,还可以改变社会存在;正是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活动,形成了人的社会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的需要也不断向前发展,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思想觉悟也在生存、享受、发展等需要不断满足的社会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升华和提高。

四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⑤同时,恩格斯也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⑥,而不是单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能力的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智力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包括诸如求知、向善和审美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充分发展的体现,也是个人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基础,只有人的能力得以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可能,才能向建立能力本位的社会不断靠近。

五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以社会交往为主要手段的物质交换、精神交流的互动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方式。纵观人类文明史,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程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旧有的、单调的、依赖性强的交往形式会越来越被新生的、丰富的、更加和谐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最终人会摆脱对物和人的简单依赖,成为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自由主人。

二、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但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我们重新审视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更明晰的理论视角和更宽阔的理论视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生命线和终极目标。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今我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本质体现,在当今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主体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大学生为中心进行德育工作。高校党政领导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将培养好学生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努力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形成相应的考评奖惩机制,使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自觉承担育人职责,最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局面,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更要有“以学生为本和以爱心为源”的理念,不断改进、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积极倡导建立在人格上能相互尊重、在感情上能相互理解、在工作中能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可以说互为基础和前提,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与个体性差异,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强化个性培养,做到因材施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征、成长背景、性格秉性、兴趣爱好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教育方法要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大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被调动起来,才能主动地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具备“双主体”的工作意识

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对于个人的发展、工作的完成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性和价值倾向性。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双主体”的工作意识。一方面,要确立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逐步做到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自我监督,逐渐形成健康的道德主体人格。另一方面,必须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要积极与学生交流思想,主动进行教育管理,潜心钻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思考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关注大学生合理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杠杆来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在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方面,要重视大学的硬件建设,尤其是在涉及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基础设施、后勤服务等方面要不断改善。在满足大学生精神需要方面,要注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规范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等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日活动来满足大学生的政治需求,通过举办学术沙龙、科技创新比赛等满足大学生提升科学素质的需求,通过举办歌舞晚会、球类比赛等满足大学生文体娱乐的需求,通过开展义务献血、社区志愿服务等满足大学生提高奉献意识的需求。

(五)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要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就要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展大学生的体力、智力等自然能力,还要发展他们的求知、向善和审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交际、协调和学习能力。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加大实验室等的物质投入,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科技类社团等的支持力度,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人文通识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意志情操,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学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建设,除开展体育比赛等活动外,多开展跑操、健步走等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是人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土壤。因此,我们要重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引导大学生学用结合、培养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价值取向。社会实践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加大专业实践实习教学的力度,让大学生深入生产销售一线,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如何吸收转化书本知识、课堂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可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寒暑假期间充分利用社会这一大舞台,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这样既可以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又可以让其了解社会、感悟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④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330.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科学整体方法、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科学人文学派、科学的整体发展观

    在马克思的科学整体方法引领之下,一个新的美学与哲学学派,即科学人文学派诞生了。这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全新学派,又是一个涵盖人类进步文化的、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价值指标的学派。它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事实的研究上远远超越西方现代哲学与美学的、以揭示人类生存与发展原理并构成科学发展理论为主旨的一个独特的学派。

    这一学派的出现与存在,在国内酝酿了二十余年,一系列文章与著作行销国内,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曾多次交流观点并获得众多知名专家的认同或支持;只是因为传统思维方法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的严重滞后,人们无法认定它的名称与实质而已。现在依实而命名,称之为“科学人文学派”。其实质是以科学态度与方法对人类古今文明发展事实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示出属于人类生活中自然存在的美学、哲学和人文文化本质与发展规律,从而建构一个以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为核心的科学人文思想体系。科学主体论美学与科学主体论哲学是统一为一体的科学思想体系,二者都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完整事实为研究对象;但是哲

    学倾向于人本身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是研究人怎样掌握世界亦即掌握世界的思维与方法的问题,而最终又回到人自身的现实生存、文化存在、创造超越与价值实现等问题上的研究;而美学则要以此为基础提升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上,建构美学价值的科学原理体系,并用于评判人类各类文明的价值。当然,这不是旧美学,而是科学主体论美学。如果说科学主体论哲学是学问的王冠,那么,科学主体论美学便是王冠上的明珠与钻石。这一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体系的特征是科学与人相融合的整体性和这一整体组织的历史实证性;基于此,便具有较严格的科学性、极强的现实应用性、无限的开拓性与未来发展性。

           一、科学的呼唤,时代的需要

    现代美学、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正在进入科学化的新里程。科学,不是随意性的、独断论的、猜测性的、工具主义的谎言或假学问,而是严格科学的与实证的、努力追求真实而具有较大完整性的学问体系。    东西方一切有科学与人文价值的文化,也必然要在新的理论高度上——即恩格斯指出的美学观与历史观的高度上汇合。这里必须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美学观是在历史发展的整体事实高度上审视人类文明现象的价值观体系。马克思认为,人类是按美的规律造形。美的规律指的是人们审美需求和审美评价的内在原理,也就是美学的科学原理;按美的规律造形,就是按美学的科学规律去创造一切文明事物,包括人自身、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可见,马克思是站到人类历史高度上把握审美与创造规律的,这里体现了美学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性,也体现了整体的思维方法。恩格斯的美学观同样主张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评价文学艺术作品,并认为这是最高的标准。显然,这也是在历史高度上掌握美学价值指标,在美学与历史观统一的整体高度上评价文明事物的美学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显示出他们思维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只有较完整的事实才是更为真实的,也才是更为科学的;反之也一样,凡科学的,就必须是真实的;而真实的,必须是完整的。美学、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必须达到完整(相对),它们才可能是真实的与科学的。对经验(关于事实的知识)来说也一样,只有完整掌握对象而构成经验总体,才能形成科学的知识;而不完整的经验虽有部分真实性,却达不到对于对象的真知。因而,一切真知都必然是整体把握事实的完整经验或经验总体(即马克思所谓“具体总体”)。

    马克思的科学治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的整体观点是马克思学说科学性的精髓,在社会人文学科科学化的今天,它必然要被弘扬承继;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研究成果,在日益重视科学化的当代,也必然要被吸收而融合为一体。在现代美学与历史的高度上,人类思维与思维方式达到一个新的完整高度;更为符合人类自身的学问——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也就适应社会历史发展需要而悄然诞生。我们可以说,各门科学,特别是美学、哲学和其它人文学科的科学化,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发展的自然规定。人类科学意识呼唤各门学科的科学化,社会生活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人文意识的科学化。

    可是,历史总是走着曲折的发展道路,人类的传统文化总是以无形的网络牵制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导致文明进步与相反力量的矛盾对抗,这种对抗主要是自然人性的伸展力量与扭曲或异化人性的力量之间的根本对抗。自20世纪向21世纪行进的人类历史出现了新的人生矛盾和社会矛盾——即人性出现新的分裂、压抑、片面膨胀与恶化,特别是出现科学技术压迫并误导或扭曲人性等深层的精神矛盾。这主要是根源于自然人性与反自然人性力量的矛盾而出现的、科学与人本怎样统一的问题。在社会历史沉重的车轮压力之下,自然人性发出了新的拯救呼唤,而倾听自然人性的代表人类良心的思维则做出了洪亮的应答——需要科学人文思想!科学的美学、哲学和真正科学的人文学科是这个时代的强烈需要!

    科学与人本的分裂必须改变,不能再片面强调科学或者片面强调主体。也不能再机械地强调或人为地制造(“人为”者,伪也,亦即反自然合理性)物质与精神、世界与主体、文化与主体、科学与主体的对立。科学必须是人类主体健全发展的科学,主体必须是科学地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围绕这一核心,必须建构科学与主体、世界与精神二方面统一或从根本上亦即本源上即是同一的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和其它人文科学。自然合理的人生在根本上或本源上就体现着精神与世界的同一性;或者说,人的生存即是心物同一、精神与世界同一的运行过程;而世界与人矛盾的一面则是尚未化入人生的异己力量。违背人性自然合理性的人为事物都是人生的异己力量。西方现代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各执一端,前者抓住人生经验作为理论根基,后者抓住人的生命冲动或生命体验作为依据,将人分割为经验的人和生命冲动的人,至今难以吻合;而机械论哲学则强调心物对立、精神与世界对立,忽略了心物同一的人类生存事实,导致人与世界关系的僵化和人的封闭化,人与物失去互动互化的统一发展关系,人成为不敢大胆想象与创新的毫无价值的庸夫俗子,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人生事实!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压迫人性,使人性发生异变、扭曲和膨胀,走向自然人性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又是人性的张狂、失控、放纵和腐败堕落,走向人性的沉沦与毁灭。人生的矛盾、文化的矛盾、社会的矛盾如何解决?历史发展尖端上的科学与主体、文化与主体、世界与精神的对立如何调整?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成全了人类欲望的同时,也对人性健全发展产生了破坏性后果,这一矛盾如何解决?流行的旧美学和旧哲学面对这一现实已经无能为力。它们强调心物分立、主体与对象分立这一套非科学理论,导致科学与人本分立,从而促使心物关系僵化,心灵物化,主体坍塌,人性异变,生活发展迷失了方向。现代人性在呻吟呼唤,呼唤属于人的世界、属于人的科学人文,而不是撕裂人的异变力量。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对这一呼唤给予了关怀应答。

    科学,应是生发于人而又回报于人的属于人的科学,而不是背离或危害人生、破坏人性完整性的科学;人性或人生的健全,应是依照对人的科学而完整的认识来设计人的健全发展和实现,而不应是异变的、扭曲的、恶性膨胀的、腐败的人性,不应是浪掷生命、庸碌无为、自暴自弃、价值虚化的人生。科学必须化入健全人生,人生必须达到科学而完整的境界。完美的科学与完美的人生应是统一实现的;二者相背则必然导致双方的共同毁灭,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关怀人生,以实现人生和科学完满统一、健全发展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二、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应运而生

    深邃而科学的学问来自广泛的采撷、冷静而执着的思考、求实与实证的反复推敲、艰苦的掘进和不懈的探索。

    科学主体论美学观与哲学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系列文章见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艰难出版《美学的反思与辨正》(云南人民出版社),美学界出现了挑战者和旧美学的终结者。书中显露着破坏伪科学的锋芒,透露出一个新的美学与哲学体系,一种符合人本身生存与发展的科学主体论美学和哲学已告诞生。但是由于文化和时代局限,人们只知道它是新体系而无法看清它的真实面貌,也就无法认定和评判它的价值,更不可能进入它所达到的科学人文境界。

    显然,必须让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走向应用,才能让人们逐渐认识并理解它。1998年出版了以系统人性观为出发点研究文艺学的《文学概论》(云大出版社)和研究西方文学名著的《文学审美透视——西方文学名著的主体论批评》(四川大学出版社),形成科学主体论的文艺学和科学主体论的文学批评观。这两本书用于高等院校教学,已经发生一定影响。《文学审美透视》一书应用科学主体论美学观审视古今西方名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得出了与过去基本上不同的结论,揭示了西方文学名著的人本意义、人性意义和文化意义,透视出文学作品深层的真实意蕴。这一批评综合并超越了西方多种文学批评方法,达到一个整体批评或系统分析评价的高度,为科学主体论美学的应用奠定了应用性的基础,也即建立了应用性的支柱。2000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艺思想主流》及2002年修订后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艺思想源流——“摹仿自然”理论的发展》,从科学主体美学的深度和高度审视西方文艺思想发展,指出西方文艺思想总体上是人性文化体系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以“摹仿自然”理论为发展框架,涵盖了西方古今文艺思想并在现当代推向严格摹仿自然的新水平。这是过去西方文论研究未达到的整体认识,也是人们未注意的历史整体事实。按照这一思路研究西方文论或西方文艺思想,就可达到对西方文化与文艺思想的整体的、科学的、历史高度和美学高度上的理解与提升,看到西方文艺思想与文化思想古今一贯的涌流,从而对各个时代的文艺思想与文化思想做出历史的、科学的与现实的解读。

    进入21世纪,社会历史发展需要创新,国家与民族发展需要创新,于是适应新时代创新要求的美学著作《美学思想发展主流》与《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及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出版。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创新体系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完成,也是哲学与社会科学在科学主体论思维与方法的引领下全面创新的开端。前者站到现代科学主体论美学的高度审视古今美学思想发展,从人性文化系统的整体高度和审美意识组织原理的深度上描述了美学思想发展主流,对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思想家的美学观点作了较为科学的批判或评价,特别是指出其负面影响和积极作用,从总体上把握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走向与趋势,从而指出科学主体论美学诞生的自然合理性、历史必然性和社会现实发展的应用性。同时,也从总体上否定了独断论的非科学思维和非科学的哲学与美学体系,推出一个力求符合科学人本事实的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体系。

    《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一书标志着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的基本完成,也即美学发展到当代的一个科学总结。这既是美学原理体系科学化的一次尝试,又是哲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科学化的一次探索。它的科学意义、原理发现价值和体系创新程度还待人们去从原理体系中领悟;但作者站在古今文化革新的历史长流之中,看到了人类古今创新的内在必然或基本原理,也就确信自己提出的原理不仅具有美学意义,而且具有贴近人生的哲学和人文学科体系的创新意义。

    我们可以说,一个新的学术派别,一个符合社会历史及人类文化发展必然性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美学、哲学与人文学科的学科群体已经在中国现代文化海洋中浮升出来;也是作为一个新文化现象的事实在思想界显现出来。上述一系列书籍以一个新知体系面对世人诉说,正期待着人们按自己的本性——即人的生存、存在与发展需要的本性去理解。在多次全国性美学会议上,这一美学—哲学体系得到了广泛交流并获得广泛支持,已产生全国性影响。而在这一系列学科的教学中,已经在省内发生了广泛影响。受教育者正在各项事业中运用科学主体论美学原理,按照人生完整健全实现的模式,科学地去设计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一个新的学术派别,通过它的载体,通过它的影响力量,证明它作为一个文化事实,确实在中国西南存在着。这一新学派——科学人文学派,具有坚强的科学性的理论支撑和人类历史事实的实证。它期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论证,也准备着迎接来自各方面的反驳与挑战。

         三、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的现实意义

    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是一个超越前人的、更为科学也更合乎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合理性的、真理性更高的理论体系。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理论性意义。这一体系将成为人类一切科学的始基和出发点,也会成为一切科学的归宿和凝聚点。这一体系会从深层次和高水准上为一切科学提供多方面启示、多方位视角和最高的立足点,从而对人类从古至今的一切人文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形成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各种人文学科。本学派的研究将人类生存中自发的完整性追求揭示出来,使之成为自觉的完整性追求,最终达到人类事实上的完整实现。这一完整性的模式——人类生存发展的终极模式已经在美学体系中描述出来,目的在于使人从自在生存到自觉主动地去存在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性的意义目前不可能很快获得认同;因为传统文化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之西方各派哲学思想和众多文化派别提供了多种说法和选择,人们的头脑正忙于赶热潮;还有现实利益追求的强烈性与急迫性,人们多忙于营生或获取眼下名利,不愿认真看书和坐下来思考问题,学问越做就越浮越假,这一来,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的科学理论性意义就难能被人们认识、思考、理解和认同。

    科学主体论美学、哲学和各人文学科构成的科学人文理论体系,是一个合乎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事实的科学文化体系,它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历史的意义。因为它揭开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从本源上揭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性或必然性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也就能运用于人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研究,并且也能运用于指导人生的科学设计、文化体系的合理建构、社会历史的发展设计和未来把握;从而达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文化体系建构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人文化,避免人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混沌和发展失误,也使人生与文化探索和社会历史发展少走弯路或错路。

    由于传统文化的杂驳与混乱,以及人类生存与思维的片面性,人们不可能很快走出混沌文化和片面生存,人们不可能很快看到这一科学人文理论的重要意义;但是,当代人经过自身的艰难生存和痛苦体验之后,反思自身经验,会凭自己的悟性和科学人文理论的提示,意识到自我生存与发展科学设计的重要性,也会领悟到人的生存发展同社会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内在适应性和矛盾性,从而找到人性系统的完整健全发展与实现的规律,即科学的人道规律;这时,人们就会以此为依据去改造旧文化,改造旧的社会观念,创造适应人性系统发展的科学人文文化和科学人道社会,取得人性健全实现、社会与文化健全建构和历史健全发展的三方面互相适应的人类发展状态。这就达到了科学人道的最高境界。

    虽然人类的最佳理想世界不会很快到来;但是,只要人们有了回归健全人道的信念,人生、文化、社会历史就会迅速回到健全人道上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人们就可以用合乎人道的科学技术服务于人道社会,而不是背离人道;那么,科学人道的文化与社会的建构就会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基本完成,再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而达到越来越高的境界。这不是空想!想一想古希腊雅典社会民主政治带来的科学人文现实,人们就应该充满信心去改变目前的反科学人文现象;人们完全可以用部分地区或国家的成功为示范,带动人类社会中各民族、各国家一致地投入现代健全人道社会建构。在这方面,北欧发达国家与加拿大等国家似乎已经走在前面。从“二战”到现在,不过五十多年时间就有了这样的发展,这说明人类是充满希望的,关键在于是否回到科学人文规律上,是否回到健全人道上来。只要人们的智慧、精力、才能及现代科学技术都一致投入健全人道社会建设,那么人类智能聚合而生的神奇效应就会显示出来。如果众多人生与民族各怀异志,将人生智慧、精力、才能和科学技术用于人类之间的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甚至国际战争,那么人类之间的内耗就消磨了发展的力量;这样的局面之下,经济越发达,科学越发达,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越危险。任何个人、集团与国家的发展,若不是以人类共同发展为目的,这种发展迟早会导致严重的利已主义(含国家利己主义)和对他人他国的欺侮甚至野蛮掠夺。如果人类共同发展的指标都较明确;那么,从个人到民族或国家,甚至全人类都将会出现共同发展的自觉意识,这就会出现比现在的混沌局面好得多并越来越好的社会历史面貌。

    不管现状如何,人的最佳生存的追求,社会最佳结构与发展的设计,历史发展最佳道路的探索,总要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既然如此,以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为核心的科学人文理论就至少可以给人们的生存、文化存在、价值追求和健全发展提供参照,也为真心追求科学人文真理或完整学问的人们指点迷津;同时也为了尽快实现人生价值意识启蒙,有更多的人从价值催眠的旧文化中惊醒起来,共同追求自身科学的生存、                                         文化存在和超越发展,从而以文化巨人的实力支撑起社会历史的发展。这就是发展的“硬道理”,即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根本原理所在。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恩格斯《致婓—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