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煤矿企业是一个特殊的高、危、险行业,而要实现煤矿矿井长效安全这个目标,就要求企业和各级领导从思想上和行动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让安全文化成为每一名职工思想中的“潜意识”,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是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炭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方面。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审美意识。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指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资载体。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普及正确的安全心态、规范的安全行为、特有的安全管理文化,包括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心态和行为培养等。只有高水平的全员安全素质和企业整体安全素质,才能充分保障职工安全与企业健康发展。煤矿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安全第一”意识的导向、安全计划的安排、安全奖惩办法和保障措施的制定、安全培训的实施、机器设备引进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围绕和突出“人”这一根本主体对象。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来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二是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培养良好的安全心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相对应,心态安全是安全文化的基础。因此,培养煤矿职工的心态安全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有正确的安全行动,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安全思想动机,就要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人正确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的理念。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理念直接作用和影响着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这便是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在规律与外在作用的结合。安全思想教育对象要广。井下职工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不可或缺;辅助职工要为一线职工服务,安全教育也要常抓不懈;企业管理者由于其不同角色定位,安全意识从领导抓起,这种做法在职工中反映较好,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此外还要把家属作为教育对象。使大家对煤矿安全有特别的认识,形成“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自保、互保、联保意识,以利于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安全思想教育力度要大。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法制、责任、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从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多角度对全员进行安全文化渗透。针对煤矿安全的共性和特殊性,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煤矿安全文化,大力传播煤矿安全知识,系统宣传煤矿安全法规和各种规程,唤起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安全认识和安全觉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思想教育形式要多。煤矿安全知识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报告会、学习班、宣传栏、竞赛活动等手段,还要通过安全生产作业培训、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寓教育于乐的文体活动来完成对职工的教育。要把安全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用安全教育活动全面占领职工业余文化阵地,丰富矿工精神生活。用“血的教训”教育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持“必谈必访必办”,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

三是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有强有力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是要切实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应建立矿、区(队)、班组三级安全职责,就岗位而言,还要建立党政一把手、分管副职、中间管理层、职工操作层的岗位安全职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高效运作、思想统一、职责清楚、规范有序的煤矿安全管理网络。其次要周密建立各项规程和制度。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建立包括“三大规程”、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常规制度等在内的各项安全制度,但凡涉及到有关煤矿安全问题的制度,一个都不能少。第三要强化安全制度执行。除安全事故分析会外,在月度、半年和年度安全(办公)工作会上,也有必要对照各自的安全职责进行总结分析,将执行情况的好坏进行通报。第四要强化安全监督和隐患整改。按照各自的职责,将不同力度、不同份量、不同时段、专业和非专业的安全监察方式辐射到每人每处。第五要严格安全考核奖惩。适当提高职工全员培训、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活动经费是必要的,做到全员激励与重点激励相结合。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安全管理由经验型、事后性的传统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是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发展的一种高级阶段,其特点就是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安全隐患;宣传教育;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大众安康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所以企业和员工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实现安全生产为核心,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以宣传、教育为手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为依靠,更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安全自律,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企业安全文化是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因,最终目的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企业安全落实了,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的。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Cultrue”,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

实际上,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认为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

(二)企业中的安全文化概述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2.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

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其次是人的不安全。只有解决了这两个不安全状态,企业才能很好的发展。如果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那么其他一切的生产活动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所以,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把它摆在企业正常运行的首要位置。

二、中小企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举不胜举,以浙江永康为例。永康市五金机械企业有1万余家,绝大多数为私人企业和家庭作坊,由于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经验,每年被机器切断的手指上千。因此这里又多了两个新的别称:“断指之乡”和“工伤之乡”。据知情人介绍,每年被截断的民工手指大约在一千多个,而绝大多数受伤民工均成了永远的残疾。

现在,冲压产品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了乡镇和私营企业,用的多数是未经任何训练的民工,按照乐清和常州所报道的比率估算,全国按一百万台冲床估算,其中90%左右是肯定会伤人的中小型冲床,则每年被冲残手的人数应为40-6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2003年5月份以来,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消息说,乡镇煤矿产量猛增使得前三季度乡镇煤矿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同比分别增加231起、47人,分别上升12.9%和1.5%。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9人。辽宁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等煤矿事故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安全事故”是现在中小企业存在而且必须得加大力度进行整治的一项大工程。

三、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政策、行政方面

1.在2000年时国家有关部门了必须经过培训、持证才能上岗的职业名单中,却没有“冲床工”这一职业。这就导致了职工缺乏必要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

2.政府和劳动保护部门无法对受害者的合理申请赔偿做出仲裁,受害者只能私人通过律师打官司获得相应的赔偿。而受害者好多因为经济实力不够,无法请律师打官司,最终放弃索取赔偿,这也让企业更加肆无忌惮。

3.劳动部门没有履行对加班加点、不签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不买工伤(社会)保险的不法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以致不法企业的行为更加猖獗。

(二)技术、标准方面

1997年修订过的《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中,实际上仍然将16吨以下的冲床列为不必配置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床,这些机床占冲床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对16吨以上冲床所规定的安全指标,也远远不能满足安全需要。并且政府和企业的研发部门也只把研制精力放在数量少但可卖高价的自动生产线和数控机床上。

(三)宣传、教育方面

新员工和老员工进企业之后都要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以至于他们缺乏保护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并且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让员工进行操作机器之前,没有告之哪些机器、操作是比较危险的,并要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操作时更要谨慎小心。企业的安全文化教育疏忽导致了更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首先要认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对于企业内部而言,能激励员工安全意识,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则要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和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学习。

(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涵盖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一般安全教育在企业中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层次和类别:

1.企业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这项培训突出要解决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决策者和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达到建立、强化企业领导者、决策层、经营层的安全生产意识之目的,使得他们能自觉地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并关心、支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关键是要明确任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在于促进培训对象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能真正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检查的作用,做出卓有成效的各项工作。

3.特种作业人员的训练。所谓特种作业人员,就是他们的作业,对作业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构成某种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人员。基于这一特性,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就应紧紧抓住其作业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险种类和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相关教育和训练,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实现其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4.开展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三)国家制定合理的法规和制度

1.国家对有些特殊、危险的工种,必须要求企业对员工加以安全培训,或者员工自己通过努力获得上岗证书,只有参加过合法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2.劳动部门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还规定不论受伤者是否为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其医疗费、陪护费、误工费等均由用工单位承担。

3.国家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维护和保障,劳动者自己在工作中也必须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同时,万一发生伤害事故,要依法索取应得的经济补偿必要时寻求法律的帮助。

4.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由于人文素质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安全行为水平,同一个企业或生产环境,同样的职工或领导,由于责任、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出现对安全生产的不同的安全行为及思考方式。因此要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与才能。要对员工放手,信任他们,人人参与企业安全管理之中,。

五、结束语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我们应该高兴,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小企业的进步中还隐藏这一个大的问题——安全生产与安全教育的滞后,未能获得与之同步的发展。究其最根本的一条,是员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观念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整体氛围,采各种措施,认真地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凯盛,林源华,谭苏娟.别让大象踩扁你.中信出版社.2003年9月

[2]马向群.管人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徐德蜀,邱成.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4]蒋庆其.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5月

[5]孟燕华,胡广霞.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6]孟燕华.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山;安全;文化;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F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243-02

1 安全文化的现状

1.1 安全文化的延革

安全文化初始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天工开物》就记载了矿业开采情况,反映了古代安全管理状况。我国安全文化的真正形成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定了“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矿产资源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矿山安全监察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令,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使我国的劳动保护和生产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从而保障了劳动者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和健康,形成了安全文化理论,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发展。

1.2 安全文化的现状

安全文化是由社会文化(包括政府机构及政令)及企业文化所构成的。形成安全文化需要一个社会环境,安全文化是与经济相互作用,当安全文化社会环境活跃时,安全状况好转;当安全状况不好时,它又要求社会给予支持。根据矿山安全的变化情况可以说明,要建立一个安全文化,需在各个文化圈内完善,进而形成一个社会的安全文化。但是,由于矿山企业与其他企业差别较大,其安全文化的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矿山的安全投入尚显不足;地方乡镇矿山的投入更显不足。

(2)“三违”现象普遍。

(3)事故责任者被行政处理后没执行,相关规定需完善。

(4)事故调查组的责任、权力、义务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关部门参加后,各处按照各自的要求进行处理,《矿山安全监察条例》中的规定也不完善。

2 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

2.1 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即安全与文化的组成。文化是社会产物,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创造,任何新的文化都是社会、人、现有文化之间的交融,结合的结果。安全是在经验主义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新管理理论。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

安全文化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有其独特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安全管理机构的执法行为管理,应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人处于管理中心和主导地位。

2.2 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建设完善的安全文化理论,其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培养提高队伍素质,实现生产安全为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基本要素:安全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管理哲学、指导方针,工作战略,这几项基本要素构成了安全文化理论思想体系。

2.3 安全文化的模式

矿山安全文化的模式为两条线。一条线是国家监察、地区安全监察。涵盖了组织机构、政策法律、行政执法等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另一条线为市、县、乡镇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这两条线均应各自的工作范畴内建立安全文化体系。两条线同时作用于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和理论体系。

安全文化的构成包括:

(1)目标:矿山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

(2)宗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矿山法律的情况实施监察;

(3)精神: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4)风格:求实、严谨、认真;

(5)追求: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促进矿山事业健康发展;

(6)信条: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信誉;

(7)道路:遵纪守法,自我完善;

(8)哲学: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

(9)价值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10)道德:公正廉洁,克已奉公;

(11)誓言: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接受群众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矿山事业做出贡献。

3 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很多系统所构成,需不断完善锤炼才能形成,并需不断提高。矿山行业的企业分为国有重点矿山、地方矿山、乡镇矿山三种基本类型,其安全文化的建设略有不同。国有重点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已基本形成体系,而且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地方及乡镇矿山基本属于一个类型,企业的安全文化基本属于空白。加强和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和认识,提高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把安全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1)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定的构定是构筑安全文化的决定因素,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安全文化的领导者和参与者。

(2)科学预测安全管理目标。各级政府要建立一套安全管理机制,按照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使安全文化建设在一个良好的基础和环境之上。

(3)提高各级政府领导的安全意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领导的示范激励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领导者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无时无刻不在下级和企业中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党风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领导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原则、克已奉公,为政清廉是重要组成部分。

4)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是指导企业的制定。目标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每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内容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目标应是一致的,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人有了精神和目标,就会为之拼搏和奋斗。

3.1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企业和职工行为。

(1)建立行业道德规范。

(2)道德规范由于工作部门和工作性质不同,其要求略差异,但总体是一致的。其主要内容是: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集体;②树立主人翁的工作态度;③遵守职业纪律;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⑤遵章守纪;⑥团结协作。

3.2 建立矿山安全文化网络

安全文化的建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构建,按照各自工作业务管理范围健全制度,形成安全文化网络。

(1)树立企业安全文化目标;(2)塑造企业安全精神;(3)树立企业安全形象;(4)建立企业安全风尚和道德规范;(5)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6)安全心理和安全行为教育;(7)企业安全保障网络;(8)班组安全生产教育;(9)安全工作技术教育;(10)职业卫生工作技术推广;(1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12)安全隐患评估与整洁改;(13)安全事故应急保安措施与教育;(14)防“三违”基本素质训练与教育;(15)事故防范与抢救;(16)安全生产信息数据处理。

3.3 安全文化的培育

安全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泉,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重视企业安全精神的培育和发扬。安全文化并非是一朝一夕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精心培育起来的,企业领导应成为安全文化的直接体现者,这是倡导安全文化最有力的榜样作用,也是安全文化树立鲜明的旗帜。

(1)党政工团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建设安全文化;

(2)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各项工作之中,明确其方针、目标、任务和内容;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113-01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它涵盖了企业安全的观念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其重点在规范人们的安全思想和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修养和安全意识,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深深扎根于员工的头脑之中,让安全行为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它所具备的导向、凝聚、激励、辐射等功能将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有实效。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的着力点应在于领导重视、坚持“以人为本”、规范各项制度和党建工作在企业安全文化中的创新。

1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它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以物质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总和。

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态部分;二是以制度形式出现的部分;三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部分。这三部分是企业安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从外化到内化的具体体现,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制度形式和物态部分为外化表现,由内到外进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物态部分来说,它是企业中凝聚着本企业精神文化的生产经营和产品的总和,还包括着实体性的文化设施等,是企业文化中最表层、最直接的外在内容。而制度形式则是具有本企业安全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和。精神文化则是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同时也促进企业员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等。以上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物态部分是整个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它决定制约着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而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手段,它引导着职工行为,反作用于物质文化。

2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一般来说,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一是导向功能。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引导员工的行为心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念。因此,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仅对企业整体的生产安全目标起导向作用,还能促进员工自觉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来实现。二是凝聚功能。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安全理念,促进整个企业安全生产。在生产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三是约束功能。企业安全文化能够对企业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在处理各种安全生产问题时起到心理上的约束作用,强化他们自觉接受安全管理,促进职工自觉按照相关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四是激励功能。企业安全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它能在整个企业营造一种“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员工围绕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目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五是辐射功能。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不仅能够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而且能够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不断发展,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带来企业社会知名度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增强,企业对外影响力与日俱增,将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发挥其影响力。六是稳定功能。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就会逐步渗透到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它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和辐射功能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它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不会因为企业的人员变化而失去其重要作用,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3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途径

(1)领导重视是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是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提高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坚持常抓不懈,注重实效。二是组建由企业法人挂帅,党、政、工、团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班子,负责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统筹规划,制定企业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明确各职能部门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三是重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长效机制,特别是领导机制、工作运行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以及必要的资金保障机制,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正常有序开展。四是把企业安全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施工生产、综合管理结合起来,在企业全体员工中开展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境界。

(2)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本质。一是企业安全文化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把员工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也要把员工作为利益相关者,要尊重员工的自身价值,倾听员工呼声,反映员工意愿,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发挥员工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是要用先进的安全文化知识武装员工的思想,针对不同文化层次,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方法,向员工灌输先进安全文化知识,引导员工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安全制度,真正形成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的企业安全理念。三是在企业安全文化中,应摈弃陈旧错误的安全文化,从被动型、经验型的安全观转向效益型、系统型的安全观。同时,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企业先进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总结、宣扬现代安全文化,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企业先进的安全文化理论和方法,不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煤矿安全文化是直接影响煤矿职工素质一个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它是煤炭行业独特的积极健康的行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煤矿职工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对煤矿安全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当前,我们正处在网络化、数字化日益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步伐也快速迈来,以网络文化的姿态开辟了一个“在我空间”的新领域,不仅覆盖全球,日益改变着人类文化,更把煤矿安全文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传统的煤矿安全文化观理所当然地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互联网+条件下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值得每一位煤炭人的深思。

1煤矿安全文化的提出与界定

安全是人类赖以繁衍和发展进步的首要条件。煤矿由于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客观安全隐患,再加上从业者个人方面的种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尤为突出,安全管理成为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1989年国际核咨询组织最先提出安全文化这个概念。1994年4月我国有识之士开始倡导和研究安全文化。把文化引入安全这个领域,使文化注入安全的内容,让安全成为一种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置换,而且是安全管理观念的一种飞跃。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必然产生煤矿安全文化。安全要成为一种文化,还需具备安全群体、共同的安全群体意识和安全物质载体等三个辩证统一的基本条件。1.1安全文化群体安全群体指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为了实现某一奋斗目标,而互相协作且有团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集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但这并不否认作为个体的人在创造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个体的人是一种文化的具体体现者。群体意识最初表现为在群体实践中形成的个体意识。当代表群体意识的个体意识被群体接受时就化为群体意识。这里强调的是群体是一种文化产生的首要条件[1],由此推论,创造煤矿安全文化的群体一定是煤矿的全体职工。虽然煤矿开采很早就有,但是采用手工业生产,生产能力低,效率低,谈不上安全更无所谓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迅速推出了新的采煤工艺,提出了安全生产的方针并开展了采煤方法的改革,新方法的采用显著地提高了采煤的技术经济效果,改善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实现了煤矿生产机械化,七十年代,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彻底改变煤炭行业落后的安全技术面貌,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八十年代,我国的煤炭产量达到了十二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从业人员达数百万人。这样,随着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其产业人员已经成为新的特殊的独立的社会群体,从而奠定了产生煤矿安全文化的基础。1.2共同的安全文化意识共同的安全文化意识指某一特殊群体成员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共同的、特有的(相对其它社会群体)角色认同心理、思维和表达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活动方式等。当煤矿的安全群体出现后,广大煤矿职工以其不可替代的身份和主人翁角色,将自己所代表阶层的思维模式、世界观行为模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等广泛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通过煤矿的安全教育,使生产者把煤矿的安全方面的各项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技能和知识。煤矿行业有了共同的煤矿安全行为准则并在该准则约束下,煤矿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强大合力,源于煤矿企业文化又高于煤矿企业文化的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安全文化便运应而生了。1.3安全文化物质载体产生安全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安全生产所需的一切建筑设施、机械设备、矿井资源、物质产品、各种安全设施、以及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职工及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行业长期形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等。由于煤炭行业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安全物质载体在煤矿产生时就已具备,它为安全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界限。不同的研究视角,就有与之相应的关于煤矿安全文化概念的表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致都从某个角度或某个侧面揭示了煤矿安全文化的基本特性。笔者认为,在探究煤矿安全文化问题时,应着重注意三条原则:①揭示煤矿安全文化含义;②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外延;③把握煤矿安全文化各要素的本质及其关系。据此,可对煤矿安全文化作如下表述: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广大职工在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煤矿职工在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方式、安全思维方式上区别于社会其它群体的一种特殊群体安全意识和精神氛围。具体来说是指煤矿职工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是存在于煤矿职工之中的安全态度、安全知识、安全素质以及安全管理的总和,亦是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群体理念、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方式等。煤矿安全文化物质财富包括先进的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具等,这是煤矿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煤矿安全的精神财富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行之有效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讲求实效的安全教育活动、牢固的安全思想、高尚的安全道德情操、先进的安全技术、严密的安全组织领导和高超的安全管理机制等。所有这些都为煤矿安全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制度保证、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2网络赋予煤矿安全文化新的时代气息

在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健康向上的煤矿安全文化对煤矿职工素质的提高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的内容越丰富,水平越高,促进作用就越大;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又为煤矿安全文化增添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煤矿安全文化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都为煤矿安全这个主题服务。网络文化的发展,为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和职工素质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最简捷的途径,把外界与矿区紧紧地连结在一起。计算机网络集声、色、画多媒体于一身,集信息传播、人际交流、娱乐欣赏为一体,打破时空界限,全球开发,人机互动交流,以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观念开放、气氛轻松自由、传播速度快和影响力大等为特征。传统的职工素质教育由于其内容枯燥、方法单一、方式封闭等已明显滞后。为此,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构建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煤矿安全文化体系,才能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2]。可见,网络文化为煤矿安全文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为提高和培养职工的素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2.1崭新的学习途经以网络为依托的煤矿安全文化为培养和提高职工素质提供了崭新途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职工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报刊和课堂等媒介,计算机网络必将迅速成为煤矿职工学习各种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煤矿作为一个有特殊安全要求的企业,在安全教育中,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可将井下各种生产、安全条件加以演示,这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作用极大。2.2丰富的信息资源以网络为依托的煤矿安全文化为培养和提高职工的素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煤矿的主体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安全文化层次,综合素质也较低于其他行业。一般表现为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对新观念和新思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大多地域偏僻,消息闭塞。计算机网络技术理所当然地成为联结信息社会的纽带,世界各国和地区已联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全新且广域的信息与通信网络系统,高速便捷地传递和处理日趋巨量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所涉及的领域无所不及,为煤矿安全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资料。2.3全面的能力培养以网络为依托的煤矿安全文化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煤矿职工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综合素质张力正能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煤矿行业的广泛应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培养职工能力:①拓展知识的能力。网络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知识宝库,广大职工只有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才能自由自在地尽情遨游网络这个信息大海洋,最大限度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②创新驱动能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在传统的教育中,知识的获取依然注重的是记忆性,“上课”、“灌输”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职工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非常少,职工被动接受,无暇思索,缺乏主动性和个性,只是应付性地背诵和记忆。固然,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但不能把创新看成简单的智力活动,而要当作一种意识的追求。潜心研究安全问题的心理趋向,敢于并善于把握安全问题的敏锐性,不断提高自身对环境的安全适应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在网络信息中,普通职工和管理层以完全平等的地位加入进去,消除了传统安全教育中施教者与接受者的身份差异性,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发挥行业优势,大胆积极毫无保留地发表见解,激发创新意识,实现传统素质教育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和效果;③辨别问题的能力。职工面对网上众多纷繁的信息资料,有的放矢地进行认真检索、最佳选择、悉心加工和逻辑整理,这对职工来说无疑是一种综合锻炼,必将极大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其辨别问题的能力。由于网络文化的高科技特点,对于长期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煤炭职工和相对封闭的矿区而言,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接受新知识的滞后现象可以得到根本改变,同时,低成本,耗时少,这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3创新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举措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网络时代是以科技为先,用高新网络技术武装煤矿,提高煤矿职工素质,加快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3.1建立煤矿安全文化保障体系建立高层主管负责的安全文化保障体系,即建立以党委书记为首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以工会主席带头的群众监督体系,以总工为首的安全技术保证体系,以团委书记为主的青工监督体系,以安监部门为主的安全监察管理体系,以女工为主的家庭安全文化保证体系。同时作为煤炭企业的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及各部门、职工家属及离退休人员应层层落实安全文化责任制,从而,在煤炭企业筑起一道安全文化建设的铜墙铁壁[3]。3.2健全煤矿安全文化规章制度依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和对物的安全管理。煤矿职工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基础上探索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安全方针、政策、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规程、规定和各种防范措施办法,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宝贵经验,也是建设煤炭安全文化的重要法宝,必须健全和完善,同时还必须坚持始终抓好落实。3.3增强煤矿职工的安全文化意识在煤矿生产的人、物和环境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因此,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增强职工关爱企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安全责任意识,使煤炭行业的安全教育随着事业发展不断深化。在具体实施时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和安全简报等,形成安全文化的舆论氛围,使之深入人心,触及心灵,达成共识[4]。3.4营造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环境对职工从事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影响。煤炭企业脏、乱、差、险的生产环境,对安全生产极为不利,加之矿区地域偏僻,以及煤矿行业效益时而滑坡,就更加大了这种不利。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组织文体活动充实职工精神生活。在生产作业现场引导职工实行施工标准化,现场作业条理化,逐渐营造一种安全、文明、有序的作业环境,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3.5强化煤矿安全技术建设强化煤矿安全技术建设,改变煤矿落后技术面貌。安全事故经验教训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技术的薄弱环节是构成事故的重要隐患。必须一方面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客观存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个人技能,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加强安全生产监控,改善安全技术条件,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杜绝事故的发生。发达国家的煤炭工业发展之路和我国神府煤田大柳塔煤矿成功的安全生产运营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结语

网络时代,大力加强煤矿安全建设还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努力突出敬业精神,注重煤炭行业网络文化研究,用先进文化引导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朝着全方位、深层次、高品位方向发展。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不可能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而言,挑战和机遇同在,困难和希望共存,只要煤炭行业各级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不断科学探索,准确定位,合理构建煤矿安全文化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效,促进煤矿职工素质的提高,就一定能不断开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新局面,保障煤炭事业永续发展,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1-204.

[2]王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N].人民日报,2011-11-03.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1-52.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文化创新;消防理念

一、建设消防安全理念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势必带来更多的火灾隐患,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及加强职能部门监督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并努力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但从各类单位、场所的消防管理和消防安全氛围上看仍然存在着消防意识薄,消防理念缺乏等问题。消防工作是一个长久投资的项目,由于投资的超长性和效益的滞后性,使得消防工作滞后,许多场所的消防设施如同摆设,加之消防从业人员技能不到位,火灾突发时,根本不能发挥效能,使得火灾形势更为严峻。加强单位的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场所人员消防理念,不仅可以保障人身安全,也可以保障单位自身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及其创新

消防安全建设一直都是消防工作的重点,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消防隐患的根本方法。建国以来,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消防法的提出为消防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和“防范胜于救助,责任重于泰山”的消防观念得到发扬。社会各个层面都应该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培养好的消防安全理念。

(一)企业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和创新

企业作为火灾的高发场所,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人员伤亡都十分严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消防工作出现了许多矛盾、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消防管理模式不完善;企业的消防主动性低,消防投入少;消防评估缺乏统一的鉴定执行标准和火灾的防火责任人不明确,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建立企业消防安全文化,培养企业良好的安全意思,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企业要做到消防观念的创新,首先是完善消防设备的投入与更新,做好企业的消防规划工作,避免留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其次,提高自身的抗御火灾的能力,在企业运营初期,可以采用信贷手段,解决资金困难,完善消防设施;再来就是做好定期设备检查和维修,运用高科技手段防止火灾的扩大,加强高科技对消防安全建设的影响,减少火灾发生。在硬件措施得到保障的同时,加强职工的消防教育,树立消防安全观念,减少由于误操作所引起的火灾。

(二)学校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及创新

近年来,校园火灾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成为了校园安全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少学子在火灾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2008年11月14日上午6点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女生寝室发生火灾,4名女生逼跳楼,全部身亡。火灾防范意识缺乏和逃生观念薄弱是校园消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违章使用违规电器和违规用电;学生缺乏救火意识和自救意识;消防设备陈旧和设备不完善;寝室内吸烟等,学校的消防教育不全面和消防管理环节薄弱也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

首先,要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在公寓内使用违规电器和违章用电,彻底减少火灾隐患。学校必须将安全工作落实,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将工作分配到个人;其次,依法进行建设,消除各类建筑的先天性火灾隐患,合理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保证完整好用;最后,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增加消防安全讲座教育学生火灾预防和逃生。

(三)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及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娱乐需要,卡拉OK、影剧院、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得到很大发展。但是,近年来娱乐场所的消防隐患却令人担忧。娱乐场所由于人口密集度高,社会关系复杂,安全通道狭窄等原因,一旦引发火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娱乐等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娱乐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极多,主要为建筑设计复杂,安全通道不畅、用电多,设备老化,电器线路乱拉乱接、消防意识淡薄,胡乱使用舞台设备等问题。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和创新因此任重而道远。

针对娱乐公共场所的隐患,社会各个监管部门要将强对其消防问题的检查,严把消防的审核、验收和营业执照的发放。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的娱乐公共场所,严格把关,对已获得执照的场所,加强检查工作,减少火灾隐患。

首先,加大娱乐公共场所的消防隐患整改力度,进一步规范消防布局和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确保各个安全出口通畅。完善消防制度,建立防火责任制,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学习消防知识,提高火灾防患意识并学会使用灭火器材;其次,杜绝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加强对违禁品的检查工作,营业结束后,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再离开。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和胡乱接电线,注意电线的老化并且及时更新设备;最后,增强室内的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对灾情能够做好报警工作并且能够自行运行灭火系统,采用电脑自动化控制,提升灾情的防患和应对能力。在火灾发生的时候,积极做好疏散工作,确保人员有序的离开。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加强消防文化建设,不仅仅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创新消防文化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消防文化建设和创新,才能健全社会消防机制,形成人人都参与社会消防建设的美好局面,提高社会各方面预防和抗御火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云.安全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就是切合实际出发,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和制度来促进企业的生产基础,帮助企业科学合理的规范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不断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利于保障各个企业中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从而让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稳固发展。与此同时,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对于安全管理部门的行为的标准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维护自身的社会形象。安全生产建设体现了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安全管理来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通过管理来让人们避免危险和不安全的行文,从而是企业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安全生产。

2安全标准化与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

2.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起源于安全文化

一个企业的生产方式跟企业中每个人的关系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个企业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文化理论文化来指导和规范企业中个人的行为活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把安全的文化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产生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是人,关乎到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它需要靠人的自觉性和高度的认知。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用简单的规章制度、奖励惩罚来解决,而是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个员工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同时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也需要每个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

2.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现安全文化

与社会文化不同,安全文化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用文化来引导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手段,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安全文化强调规章制度的明确,要求安全基础管理要相对的扎实,如果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齐全,原始记录不够明确,那样是不行的。其次,安全文化还强调现场的管理,例如,一个企业在工作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注重工作现场,必须要创造一个拥有各种安全标志、标语、整洁以及安全通道畅通无阻,没有妨碍物品的现场环境。

2.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内容中看,进行这项工作的主要作用和目的是由于其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即其将企业中的员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核心,希望通过文化手段的运用来使企业中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被激发,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并自觉自愿的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和规范,是一种极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这不仅是一种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管理思想,而且其内容有十分具体,具有极佳的人文性与科学性,能够将人的行为与思想联系到一起,具有较好的时效性与操作性,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但是一种思想精神,更是一种企业文化。

3.结论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安全生产 文化建设 作用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有怎样的安全文化就会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安全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的安全和健康的思维与期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而大部分事故都与不安全行为密切相关,所以,安全文化也最终决定着企业安全业绩。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全民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一些企业的安全文化行为不够规范;社会的安全舆论不够浓厚。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突出的重要性、迫切性和战略性。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安全的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安全文化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安全物质文化,是指安全设施、装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的价值。二是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条例等。三是安全的精神文化,这是安全文化最高层次、最具有活力的核心部分。安全管理干部队伍的意识、观念、道德、目标、精神风貌等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要内涵。属于安全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在实践中,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加之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工作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甚至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致使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要具有超前意识。保障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患于未然,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2.要具有长远意识。保障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要具有全局意识。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4.要具有创新意识。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就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5.要具有人本意识。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要具有效率意识。保障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对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人、尊重人,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投身于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之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效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与职责,实行分区分段定点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化和落实属地管理,把安全防范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三是落实奖罚制度,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四是强化预防安全管理功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要杜绝由于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五是认真研究人的心理状态,把握思想变化和需求,从而落实企业的管理要求。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应急事件处理程序》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人是有惰性的,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能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文化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预防型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需要,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到安全事故发生,造成损失后,再做事后分析和善后处理。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预防型安全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订安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对安全问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密切注意各种安全动态,采取预先防范的有效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危险的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遏制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与实务操作的能力;四是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明确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投身于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之中,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六、结束语

随着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这充分证明了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只有持之以恒、全心投入、勇于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企业内部才能够逐渐形成“我的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有责”的良好氛围,HSE体系才能呈现恒久活力,HSE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基本依靠严格监督转变为自主管理,最终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团队管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唐玉杰.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2,(04).

[2]郑治.文化人谈文化.现代职业安全,2003,(08).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在集团内部营造一种安全生产大家关心、大家监督的良好气氛,通过宣讲和实际操练,要在员工的头脑意识中注入安全生产的思想,要求所有的现场管理人员掌握并熟练运用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技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

2安全生产及安全文件建设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单位,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其他非建筑工程,凡是在生产现场,只要有人作业的地方就需要有安全保障。可见,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群体还是个人,都和安全密切相关。从国家的层面讲,安全生产是国家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从企业的层面讲,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工程建设零伤亡的发生,不仅是对企业劳动者的生命财产负责,更是企业获得经济利益、赢得良好社会声誉的重要举措。

3安全生产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以外架高空作业为例,一些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不听从统一指挥、自以为是,从来不正确甚至不佩戴安全绳;一些工人在后期装饰装修过程中进入施工现场经常不佩戴安全帽,还有些人为了应付检查,进门的时候戴下安全帽,进入工作场所后就不戴了……这些现象都是施工现场中经常出现的。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一些项目的领导班子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目标和责任不明确,很少去主动关心和关注安全隐患,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也就是因为这样的麻痹和疏忽,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项目第一负责人来说,一定要把安全生产摆在项目建设的突出位置,企业也需要对项目上的安全生产给予物质上的大力支持,把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项目上的每一道工序上来。

4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华西集团注重并大力发展企业文化,也取得了成功骄人的成绩。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中一项特殊但又重要的内容。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关系到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安全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反映出企业安全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企业赢得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5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建立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文化制度,主要包括作业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工艺过程安全、设备控制过程安全等。

2)建立符合企业安全标准和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制度,通过多种渠道让员工掌握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安全操作技能。

3)建立起各方面、各层次责任落实到位的高效运作的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网络,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奖惩严明的劳动保护监管体系。

4)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保护知识、安全保护意识和超前安全保护意识,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承担起应尽的义务。

6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6.1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部门要通过宣传、培训、考核等各种举措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了解并掌握安全相关的知识以及行为准则。安全问题关系到所有人,在施工现场,人人都可以做安全的监督者和执行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相信有这样的安全文化氛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

6.2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文化制度华西集团在企业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有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也取得一些显著成效,无论是针对公司管理层还是对各个项目都有一套严格标准的制度。比如说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方案先行,制度优先,有了制度就有了依据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制度就是要让每个人、每道工序都能得到最安全的保障。光建立起制度还不够,关键还是要落到实处,严格按制度要求执行才能发挥出制度的作用。

6.3建立各类安全文明及温馨告示标示集团承建的很多建设项目在安全警示和告示方面具有典型和示范作用。比如说现场设置的“安全通道”“禁止通行”“有电危险”“危险,请勿靠近”等指示标牌,外架上挂的横幅“安全生产,珍爱生命”“注意防火”“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等醒目标语,时刻提醒在岗职工安全的重要以及家人的期盼;在职工阅览室里,配有消防安全等相关书籍方便大家业余时间阅读,墙上贴有安全应急演练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这些安全告示让职工能形象的学会处理突发安全事件和应急情况。

6.4建立一套企业文化建设流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在遇到突况后,公司上下能快速妥善地处理相关事宜。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再做什么,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自己的流程出来。当然,光建立流程还远远不够,还得有严格到位的执行力,项目执行人一定要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执行下去,如果没有做好,要深刻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这样才能保证流程的合理运行,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长期有序地发展。

6.5培养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企业有必要建立一支有知识、懂管理、善技术、会经营的人才队伍,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进行全面、全过程的把控,对制度的建立、方案的起草、施工现场的整体部署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正确指导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学会安全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让安全文化的氛围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从而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7总结和展望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安院校 安全文化 建设

一、公安院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1.在教学训练的指导思想上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学生的日常教育训练中,只是重视警务技能的训练、体能的提高,大多自觉不自觉地强调勇猛顽强、敢于拼搏、不怕牺牲,而忽视实训的对抗性、实用性、控制技巧和自我防护意识。所以在公安院校涌现出的英模不少,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无畏的牺牲。

2.在安全意识的养成和深化方面缺少规范性。公安院校在学生安全意识的深化、安全素质的培养方面尚没有形成严谨、规范的措施体系,学生没有形成必要的安全意识,许多人不自觉地过分依赖警察身份本身的威慑力,认为自己将来是警察就有安全感。因此,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养成只能依靠经验的传授和积累,只能依靠老同志的“传、帮、带”,如果跟的老同志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这个民警可能就少走弯路,少吃亏,反之,伤亡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3.目前公安院校的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公安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源是相同的,但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是不同的。公安院校的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危险性预期要远远大于普通院校。目前,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公安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类课程;也缺乏关于安全教育的专门教育;并没有针对公安职业所存在的风险和有害因素进行系统的、科学的介绍;没有将安全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中。

4.在公安院校的校园安全工作方面缺乏明确的安全文化主导意识。目前,公安院校很注重校园的安全工作,各个学校确立了“平安校园”的建设目标和保障措施,但在执行中还大多停留在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保障的层次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树立起只有通过安全文化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意识领域的渗透,使所有人从内心产生安全需要,才能够达到校园的根本安全的意识。

5.公安院校的安全文化在内涵建设方面不能满足其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公安院校在校园的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校园的安全文化是为了维护安全而创造的校园安全物态文化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相对于公安院校而言,虽然也建立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办学理念和经验的相对稚嫩,使得其在安全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安全伦理道德、安全管理哲学、校园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等方面的建设常常赶不上传统的普通高校,这就造成公安院校的学生在安全文化的认知方面较传统普通院校的大学生有所差距,这种状况与其将来所要担当的职责是极其不相称的。

二、公安院校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观念

人的生命是万物中最神圣的、最珍贵的存在。所以,尊重生命,关爱健康是全社会和每个人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准则。因此,公安院校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增强“生命意识”,要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时时处处事事把安全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更要落实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

2.树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安全观念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就是说,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这一原则是所有预防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够把安全工作与教学、训练、管理、科研等工作同步进行,变事后处理性的被动管理向以危险预测、控制与评估为重点的预防性安全管理的方向发展。

3.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观

事故和事故发生的原因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一般是必然的,而事故与所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关系则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即使是相同的原因所造成的事故,其后果一般也是不相同的,它取决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因素。由于这个原因,致使许多师生员工对一些安全隐患总是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问题不大,即使出现事故,也不会有多大损失,认识不到事故隐患的潜在性和危险性。

(二)转变教育理念,确定安全文化建设在公安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公安院校应当认识到警察在和平时期是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职业之一,具有很大的牺牲和受伤的可能性,公安院校的安全文化教育对学生将来工作的深远影响,进而确立安全文化教育在公安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逐步推动安全教育走进课堂并融汇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开设专门的立足公安职业的安全教育基础课程,传授各种不同的公安情境下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法制教育,有计划地将安全文化知识纳入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中,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品行和自我防护意识。此外,还要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预(报)警、避险、逃生、安全救灾的必备设施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加强防恐、防暴的综合救灾演习训练,提高事故处置的能力。

(三)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校园安全文化的氛围

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但一旦形成,则具有变化人、陶冶人的功能,任何社会人都是一定的文化塑造和教化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利用管理的、技术的手段保证网络安全,以免一些错误思潮和不健康的意识形态影响青少年的同时,还要将安全文化融入网络文化当中,建设富有文化底蕴、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宣传网页以达到宣传和弘扬安全文化的目的。

(四)做好校园内部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环境建设,实现学校物态的本质安全

校园安全文化不仅仅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校园安全文化和一般文化一样,其孕育、产生和成长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学校的物态文化也是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物态文化对在校学生的影响也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所以,学校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环境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公安院校安全文化构成要素中,最直观、最外显的因素就是公安校园的硬环境和硬设施,它不仅仅包括师生员工因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的需要而使用的各种防护、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的工具、器具和物品,还包括独具公安特色的安全防范设施。

(五)充分运用人才、技术资源优势,丰富公安院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安全物态文化方面,公安院校有其独特优势,公安院校在警、学、研方面的紧密结合的传统和现实状况,使得公安院校能将大量公安专业技术(例如安全防范技术)应用于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中。例如,学校的多媒体监控报警系统不仅仅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和科研,而且,大面积应用于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实现了校园防盗、防火的适时监控,大大提高了校园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使公安院校的学生在具备了传统普通高校学生安全物态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利用公安院校的独特技术优势和资源,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其安全文化的认知和素养。

参考文献: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1篇

安全文化包括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念、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目标、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察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珍惜人的生命,保护人的健康,实现人的价值。它是企业安全自觉性的表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激励、凝聚、导向和规范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行为准则和安全价值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是全体员工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安全管理学观点认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大概经过四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风险预控管理和文化管理阶段。其中文化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人的健康权、生命权、劳动价值、创造性得到全面的尊重和发挥,是“以人为本”理念得到最充分体现的阶段。

二、风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造成的事故发生率远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造成的事故发生率。其中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习惯性漠视和生产人员习惯性违章是主要原因。问题主要存在于员工思想上和行为上,而且由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了。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养成都受其对安全文化的感受与认知而支配,所以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以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并借助文化所特有的广泛渗透力、持续影响力和久经扩张力,从而转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的安全理念,使管理人员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员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突破制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进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状况处于稳定向好的企业,都是已建立和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企业;而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不稳定、波动状态的企业,一般都是企业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或安全文化消极,安全生产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安全文化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系统各要素是否能够有效地作用,进而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有效性,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最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目前,在我国风电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员工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控制事故的发生率,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仅是风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风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得好,不但能使自身在安全运行的环境中实现良性循环,而且能使社会公众对企业建立起信心与信任,使企业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因此,风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超越了企业和行业范畴,成为涉及公众涉及社会的一件大事。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风电企业,更需要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支撑。

三、风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针对风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特定环境和条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结合国家和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文化特征,建设一种适应风电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安全文化,引导全体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通过全体人员的参与实现在政府监督和法律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进而持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风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重视“以人为本”。从组织实施安全工作到制定落实安全制度以及传承与创新安全文化,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说安全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新机制的基础。以人为本,就是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关爱员工的健康安全使其不受到伤害,并且创造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企业要加强教育培训,使员工的包括安全心理素质、安全生理素质、安全技术素质在内的安全文化素质能够得以提高。要想让员工自觉地执行与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建立安全工作的激励机制和典型引导机制,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突出员工是保证生产安全的核心作用。安全文化的最终载体是人,如果员工的思想、行为、技术等不能满足风电企业生产高风险、高技术的发展要求,安全生产就不可能得到有力保证,安全措施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落实,势必影响风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安全价值观。风电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根据企业的价值取向,培育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先进安全价值观,充分运用企业安全价值观来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其养成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加强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哲学、安全口号等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全体员工都理解和认同,使大家自觉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主动避免不安全行为。企业安全价值观应注重培养“预防管理”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主体意识,鼓励广大员工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勇于报告安全问题,积极提出安全建议,以使事故防范于未然,让大家在实现企业安全价值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将安全文化理念转变为现实。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指导下,通过企业内部精神的凝聚与整合,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并且把这一观念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座右铭”的形式扎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

3.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本质安全是安全文化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在人、机、料、法、环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管理无漏洞,系统无缺陷以及设备无障碍。本质安全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首先要切实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加大投入,确保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备;其次要加强全员安全文化管理,严格审查技术检查人员资质,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再者要及时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突出重大安全课题的攻关;此外还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步伐以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4.在安全管理全过程中融入安全文化。企业现代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就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因此,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增强其共识性与权威性,使其服务于企业的安全战略;在企业的安全思想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大家的安全行为成为自觉;在企业安全组织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与监察;在企业的安全培训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努力形成一种尊重安全人才、尊重安全知识和人人刻苦钻研安全技术的良好氛围;在企业的安全制度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强化思想教育,使大家充分认清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预防性、权威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维护和遵守的自觉性,使遵章守规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要严格奖惩,对违反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促使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能在全体人员中得以尽快建立。将安全文化建设与推行规范化安全基础管理与生产作业紧密结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重落实。

5.强化企业安全文化的创新。要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不断进行安全文化的创新。企业要将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文化引进来并加以发展,同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学习型企业的建立以及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地创新安全文化。可以邀请外部培训机构对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而且还可以在本企业内选拔、训练和聘任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以加强安全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此外,要充分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定期开展一些安全方面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安全文化知识竞赛以及演讲比赛等。同时要发挥网络宣传教育的作用,通过公司局域网、报纸、宣传栏、员工手册、安全日活动和各种会议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本管理的思想植根于企业管理人员脑海中,促使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得以推进,使企业安全生产价值观得以尽快建立,使企业安全文化得以广泛宣传,安全文化才能成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才能将一般的安全管理转变为自觉传承和创新的先进安全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四、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结合风电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1.畅通信息的文化氛围。企业要及时地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并保证相应的层面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同时应对安全信息的报告时限、对象、方式等内容加以明确。员工了解自己业务工作范围内所涉及的危害和风险,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并解决威胁安全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到一种及时有效的沟通。

2.公正的文化氛围。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要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对各层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切实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谅解错误,但是决不能容忍鲁莽的违规违章的行为,同时要让员工清楚并且认可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在对待事情的处理上,要采取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正态度来解决问题。对于所有员工的训练考核赏罚均应一视同仁,就事论事,而非就人论事。

3.汇报的文化氛围。针对企业规章制度要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在论证后进行相应的修订以完善规章制度。此外,针对生产中的一些安全隐患要鼓励员工说出来,企业不应该采取否认、压制或封锁的态度来对待员工汇报的安全担忧、安全问题和相应建议,应该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改正甚至进行全面的改革。

4.学习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积极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运用知识技能更好的确保安全,让员工由一种被动的学习过渡到一种主动学习充实自己的态度上的转变。同时管理者要定期向员工通报安全问题,让员工能够不断的进行思考,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并且及时将安全报告反馈给员工,让每个人都从中吸取教训。任何人因为其过去的经验背景,对于提升或改进生产安全与效率有更好的建议或见解,都欢迎提出,经过严谨的讨论评估、消化吸收后,再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份。

5.机警的文化氛围。风电企业所有人员都应该树立安全意识,这是第一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生产中如果缺失安全意识,那么这样的生产是危险的。预计不可预计的未来,良好的安全管理一定要具备前瞻性、预防性、敏锐性的思维,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发现得越早,付出的代价越小;而越晚,则付出的代价越大。

五、结语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2篇

1.物态文化层次

该层次的安全文化主要是给员工带来视觉、听觉效果的系统,例如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环境、安全生产标志、安全告示、安全规范等。

2.制度文化层次

该层次的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多种规章制度、规则、安全要求等相关安全制度文化体系。

3.精神文化层次

该层次的内容主要是指长期的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生产理念与价值观念等内容。

二、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根本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代表着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方向。而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做好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以及整体防范能力,是现代煤矿企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逐步形成“关爱生命、重视安全”的安全舆论氛围,最终达到避免事故、抵御灾害、保证健康的目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

加强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首先是要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企业职工的自主安全管理意识,使得企业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企业的生产、建设。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1.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可以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使得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素养得到提高。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工作的开展对象是全体职工,而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水平高低、业务能力强弱等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所以,企业在开展安全文化的教育与宣传工作时,首先要结合企业的基础教育以及其他的教育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来丰富安全知识宣传的渠道。同时,在提高企业职工个人的安全素养方面,不但需要依靠其自身努力学习,而且还需要群体加以引动,从而产生群体效应,使得安全知识氛围更加融洽。因此,企业必须为所有的员工都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谁遵守安全行为规范谁获利,谁违反安全规则谁受罚”,并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予以执行,使得更多的职工愿意自觉的遵守相关的规则,实现全体职工整体安全修养。

2.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当中

在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将安全文化作为一项独立的工作开展,而应该将工作项目和工作途径融入到各个部门活动中。因此,在企业的整体经营理念形成、形象识别以及工作规划过程中形成多样化的安全管理项目及安全文化内容。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员工不可能时刻接触到“安全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时时都能够在各个项目中体现出安全文化,这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工作建设的根本。例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融入到企业职工的问题活动当中。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建设活动,企业文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职工之间的了解和认同感。所以,在具体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煤炭企业必须将安全文化融入到文体活动当中,让职工活动过程中认识不能够学习到企业的安全文化。企业可以将安全作为主题,在组织员工开展一年一度的职工体育运动会时,通过篮球、乒乓球、等单项比赛,让职工全年持续的通过参与文体活动来增强安全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构造其文体活动平台,从而达到凝聚企业员工能力、增强职工间向心力,体现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3.完善安全制度,形成长效的安全机制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3篇

一、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是由企业文化引申而来的一个概念

对企业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描述,可以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物质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总和。

(1)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人本观点和社会责任意识,即:是否具有以人为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的理念;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心,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管理历史的积淀,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体现了精神文化建设的特点。

(3)企业安全文化应以物质为载体体现出来,即:既要有思想意识,还要有行为和行为的结果。

2.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及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内容如图1、图2所示。

(1)第一层次:思想意识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层次,居于支配和指导地位。

(2)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是第一层次文化的体现。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习俗也属于该层次。

(3)第三层次:物质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第一、二层次文化的具体运作过程和结果。企业形象策划结果与其互为映证。

二、建筑业安全生产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高发行业。据统计,自1983年以来,全国建筑业每年因工死亡人数达1000人左右,在生产性行业中仅次于煤炭业,居第二位。建筑业安全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的威胁。

(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种,但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但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

(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

(5)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

(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

(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

三、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思想意识建设

(1)目标:使全体员工共同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措施:

①择优选择员工,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并对员工进行道德品质、法律法规、文化知识、作业技能、事故案例等教育。

②领导率先垂范,并在各层次树立标兵,弘扬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

③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④发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属于“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

⑤通过教育等,在员工中树立“企业即家”、“社会即家”的观点,正确认识安全与企业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和进步之间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

⑥开展社会和群众监督,进行公正严格的考核,批判任何不适行为。

2.制度文化建设

(1)目标:建立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规范企业安全文化。

(2)措施: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及《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等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②进行企业策划,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有显著个性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支持系统。

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等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3.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应做到的内容

(1)员工充分参与。

(2)考虑分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考虑员工的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4.物质文化建设

(1)目标: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

(2)措施:

①组建企业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和主职部门,建立监督管理网络。

②企业标志、企业建筑、办公及施工环境、技术装配等,均按照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落实。其中,施工环境包括:现场围挡、大门、企业标志、五牌一图、场地硬覆盖、临时办公、职工住宿、食堂、卫生保健、工装、个人防护用品、作业面、材料堆放、在建工程的立面效果、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许可、社区融洽等。

③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④加强检查、定期评审,及时纠正不符合项,实现持续改进。

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步骤

1.决策和策划

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地,并有目的的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OHSMS(EMS、QMS)及企业形象策划(CIS)为载体,溶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建立有自身个性的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学习培训

(1)对核心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为建立文件化体系准备人才基础。

(2)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知识、体系一般知识、市场形势等的教育。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可以以组织学习的形式动员员工参与修订工作,使上下各层次形成互动。

3.收集整理资料

(1)对现有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重点是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的“有形”内容。

(2)收集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3)收集成功企业有关资料。

4.确定企业精神

确定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及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标准并结合企业形象策划工程,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或建立健全经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制度捍卫文化、以形象衬托文化,陶冶情操。

6.加强宣传教育

在强制要求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并最终统一到企业精神和方针目标上来,形成“我要安全”、“我要健康”的良好氛围。

7.定期评审

要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并实现持续改进。

五、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最高决策层统一思想,并首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迫切愿望。

(2)建设过程中,首先注重外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应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以外显文化带动内隐文化建设。

(3)坚持一贯性原则,即工程项目无论大小、所处地域、取费情况、发承包形式、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以及无论处在什么施工阶段、施工工序等,都要坚持同一个标准,从严要求,真正使“安全”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4)在充分评价的基础上,应尽量保持分包协作队伍的相对稳定,以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4篇

一、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是由企业文化引申而来的一个概念

对企业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描述,可以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物质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总和。

(1)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人本观点和社会责任意识,即:是否具有以人为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的理念;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心,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管理历史的积淀,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体现了精神文化建设的特点。

(3)企业安全文化应以物质为载体体现出来,即:既要有思想意识,还要有行为和行为的结果。

2.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及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内容如图1、图2所示。

(1)第一层次:思想意识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层次,居于支配和指导地位。

(2)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是第一层次文化的体现。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习俗也属于该层次。

(3)第三层次:物质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第一、二层次文化的具体运作过程和结果。企业形象策划结果与其互为映证。

二、建筑业安全生产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高发行业。据统计,自1983年以来,全国建筑业每年因工死亡人数达1000人左右,在生产性行业中仅次于煤炭业,居第二位。建筑业安全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的威胁。

(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种,但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但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

(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

(5)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

(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

(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

三、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思想意识建设

(1)目标:使全体员工共同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措施:

①择优选择员工,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并对员工进行道德品质、法律法规、文化知识、作业技能、事故案例等教育。

②领导率先垂范,并在各层次树立标兵,弘扬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

③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④发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属于“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

⑤通过教育等,在员工中树立“企业即家”、“社会即家”的观点,正确认识安全与企业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和进步之间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

⑥开展社会和群众监督,进行公正严格的考核,批判任何不适行为。

2.制度文化建设

(1)目标:建立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规范企业安全文化。

(2)措施: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及《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等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②进行企业策划,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有显著个性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支持系统。

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等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3.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应做到的内容

(1)员工充分参与。

(2)考虑分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考虑员工的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4.物质文化建设

(1)目标: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

(2)措施:

①组建企业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和主职部门,建立监督管理网络。

②企业标志、企业建筑、办公及施工环境、技术装配等,均按照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落实。其中,施工环境包括:现场围挡、大门、企业标志、五牌一图、场地硬覆盖、临时办公、职工住宿、食堂、卫生保健、工装、个人防护用品、作业面、材料堆放、在建工程的立面效果、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许可、社区融洽等。

③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④加强检查、定期评审,及时纠正不符合项,实现持续改进。

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步骤

1.决策和策划

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地,并有目的的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ohsms(ems、qms)及企业形象策划(cis)为载体,溶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建立有自身个性的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学习培训

(1)对核心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为建立文件化体系准备人才基础。

(2)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知识、体系一般知识、市场形势等的教育。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可以以组织学习的形式动员员工参与修订工作,使上下各层次形成互动。

3.收集整理资料

(1)对现有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重点是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的“有形”内容。

(2)收集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3)收集成功企业有关资料。

4.确定企业精神

确定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及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标准并结合企业形象策划工程,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或建立健全经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制度捍卫文化、以形象衬托文化,陶冶情操。

6.加强宣传教育

在强制要求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并最终统一到企业精神和方针目标上来,形成“我要安全”、“我要健康”的良好氛围。

7.定期评审

要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并实现持续改进。

五、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最高决策层统一思想,并首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迫切愿望。

(2)建设过程中,首先注重外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应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以外显文化带动内隐文化建设。

(3)坚持一贯性原则,即工程项目无论大小、所处地域、取费情况、发承包形式、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以及无论处在什么施工阶段、施工工序等,都要坚持同一个标准,从严要求,真正使“安全”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4)在充分评价的基础上,应尽量保持分包协作队伍的相对稳定,以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5篇

一、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是由企业文化引申而来的一个概念

对企业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描述,可以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物质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总和。

(1)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人本观点和社会责任意识,即:是否具有以人为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的理念;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心,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管理历史的积淀,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体现了精神文化建设的特点。

(3)企业安全文化应以物质为载体体现出来,即:既要有思想意识,还要有行为和行为的结果。

2.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及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内容如图1、图2所示。

(1)第一层次:思想意识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层次,居于支配和指导地位。

(2)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是第一层次文化的体现。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习俗也属于该层次。

(3)第三层次:物质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第一、二层次文化的具体运作过程和结果。企业形象策划结果与其互为映证。

二、建筑业安全生产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高发行业。据统计,自1983年以来,全国建筑业每年因工死亡人数达1000人左右,在生产性行业中仅次于煤炭业,居第二位。建筑业安全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的威胁。

(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种,但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但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

(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

(5)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

(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

(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

三、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思想意识建设

(1)目标:使全体员工共同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措施:

①择优选择员工,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并对员工进行道德品质、法律法规、文化知识、作业技能、事故案例等教育。

②领导率先垂范,并在各层次树立标兵,弘扬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

③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④发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属于“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

⑤通过教育等,在员工中树立“企业即家”、“社会即家”的观点,正确认识安全与企业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和进步之间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

⑥开展社会和群众监督,进行公正严格的考核,批判任何不适行为。

2.制度文化建设

(1)目标:建立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规范企业安全文化。

(2)措施: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及《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等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②进行企业策划,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有显著个性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支持系统。

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等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3.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应做到的内容

(1)员工充分参与。

(2)考虑分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考虑员工的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4.物质文化建设

(1)目标: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

(2)措施:

①组建企业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和主职部门,建立监督管理网络。

②企业标志、企业建筑、办公及施工环境、技术装配等,均按照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落实。其中,施工环境包括:现场围挡、大门、企业标志、五牌一图、场地硬覆盖、临时办公、职工住宿、食堂、卫生保健、工装、个人防护用品、作业面、材料堆放、在建工程的立面效果、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许可、社区融洽等。

③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④加强检查、定期评审,及时纠正不符合项,实现持续改进。

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步骤

1.决策和策划

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地,并有目的的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OHSMS(EMS、QMS)及企业形象策划(CIS)为载体,溶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建立有自身个性的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学习培训

(1)对核心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为建立文件化体系准备人才基础。

(2)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知识、体系一般知识、市场形势等的教育。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可以以组织学习的形式动员员工参与修订工作,使上下各层次形成互动。

3.收集整理资料

(1)对现有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重点是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的“有形”内容。

(2)收集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3)收集成功企业有关资料。

4.确定企业精神

确定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及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标准并结合企业形象策划工程,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或建立健全经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制度捍卫文化、以形象衬托文化,陶冶情操。

6.加强宣传教育

在强制要求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并最终统一到企业精神和方针目标上来,形成“我要安全”、“我要健康”的良好氛围。

7.定期评审

要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并实现持续改进。

五、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最高决策层统一思想,并首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迫切愿望。

(2)建设过程中,首先注重外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应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以外显文化带动内隐文化建设。

(3)坚持一贯性原则,即工程项目无论大小、所处地域、取费情况、发承包形式、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以及无论处在什么施工阶段、施工工序等,都要坚持同一个标准,从严要求,真正使“安全”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4)在充分评价的基础上,应尽量保持分包协作队伍的相对稳定,以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安全文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