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

产教融合论文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职业院校对现代职业教育探索的日臻成熟,现代职业教育正迅速发展,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同市场逐步向“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结合渐入佳境。

1.政府部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新兴办学模式——职教集团。”目前已经在交通、农业、水利、牧业、医药卫生、建筑、化工、机电、地质、工艺美术、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部门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总数已经突破60个。截止5月,我省普通高校已达到127所,其中本科学校达到50所(含独立学院8所),高职高专学校达到77所。年底,省教育厅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还签署了《共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合作协议》,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用”无缝对接提供服务平台。但从人均数量上来看,职教集团内部组织相对松散,这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是不相匹配的。

2.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滞后

就高等教育类型组成来说,目前所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最高学历仍是专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本科,缺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尽管这几年针对高职毕业生对口“专升本”,实际上还是升入普通本科院校,而非职业教育本科,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这也容易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存有偏见。

3.高等职业教育人均教育经费依然偏低

“十二五”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为同级普通教育的2.53倍,实验实习设备设施的成本更高。

4.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仍有待加强

①专业教师不足。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②企业缺乏合作动力。由于缺乏相关利益链条的连接,政策落实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的有关政策还有待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多数校企合作项目、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松散,捐助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实训实习基地后续建设和利用、培训员工等仅停留在层面上。

③职业资格证书亟待规范。随着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某些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团体等出于自身利益,既培训又颁证,一方面造成培训质量下降、走过场,另一方面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证书泛滥,“证”出多门,严重妨碍了职业资格培训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分析

当前,国家已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还需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要着力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把理论教学逐步转向理论与应用相兼顾,学历教育逐步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兼顾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1.专业规划对接地方产业规划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具有突出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教育部副部长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上的书面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立足类型教育特点办学,走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从而为社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①专业人才培养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动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有针对性地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服务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专业群建设带动学院转型,专业规划对接地方产业规划,专用链对接产业链,校园文化建设对接行业企业文化,推动创业教育向终身职业教育方向发展。

②教师职教能力要求对接职业岗位要求。要以实施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为契机,做好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企业一线实践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解除一线教师的后顾之忧。

③支持中小企业吸纳职校毕业生。一方面要设法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对企业职工参加养老等社会保险给予政策支持,出台导向性人事和相关劳资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2.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经费标准

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有强大的社会系统支撑,政府必须稳步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在全国教育总经费的占比,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规模相适应。此外,应不断拓宽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兼容企业、社会团体、民企、外资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投资体系。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不仅制定相关政策,而且搭建具体的实质性合作框架,出台相关细则和落实政策措施,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双方的积极参与,使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基金的投入,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予以与普通院校同等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给予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师与普通院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和产学研的政策支持。

3.加快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①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教育性是提高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品牌的重要途径。加大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优化全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办法,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激励,重点提升其专业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力量,促进“双师型”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同时,以德育人,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育更多社会需要人才。

②完善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在推进中职、高职紧密衔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展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的发展空间,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将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合起来,引企入校、引职校入产业园(区),为当地经济、产业发展作更大贡献。学校与企业及行业单位联合起来,建立职业教育就业评价体系,以硬件、软件、就业来吸引学生、留住学生;积极开展学业水平测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扭转只重技能的旧观念,为职业教育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③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贡献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现代职业教育只有与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才能学到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企业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正逐步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过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企业要有参与的自觉性。

④规范“职业资格证”的市场秩序。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规范职业准入类职业资格和职业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这对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宏观管理和质量监管等服务工作。

三、结语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2篇

(一)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战略的缺失

办学模式单一,缺乏内部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许多院校目前仍仅仅是一个人才培养机构,没有自己的实体产业,这使其办学资金来源单一,只能靠学费滚动发展;另外,没有形成多元化经营的产教集团,也没能形成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无法实现产教集团内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直接输送到本集团的实体企业,进而也无法实现无缝对接。

(二)工商管理专业品牌意识的欠缺

1.品牌形象的可识别度不高

从形象识别理论(IdentitySystem)来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者的可识别度均不高。特别是行为识别(B)I直接与产教融合相关,识别度不高直接原因在于产教融合领域工商管理专业的行为识别(B)I没有做好。

2.品牌定位不明确

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的原因是品牌定位模糊,社会只知道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每个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均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而独特的印象,或者不能说出一所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与另一所的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与职业工作过程脱钩

1.课程体系中的低仿真率与低时间配比

一方面,仿真效率的低下,仿真体验的缺失。许多高职院校为重点建设工商管理专业而大力兴建商务实训中心,但其仍然是从书本到软件、从教室到教室的改变,仍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体验。另一方面,产教时间分配比例不合理。简单统计学生在学校课堂和在职业岗位上的时间比例,高职学生大学三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了课堂,而用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屈指可数,这是一个亟待扭转的局面。

2.没能形成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

一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以书本为重的教育现状没有改变。教师无法跳出学生培养中的书本模式,调查发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构成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教授、研究员等高职称者大多为50后,他们是刚刚从公立高校退休后被聘请到民办高职院校的;对于60、70后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等中坚力量的教师还没到退休年龄,仍留教于公立高校;而低层次的富有改革创新意识的80后讲师、助教虽一直就职于高职院校,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既无话语权也无决策权,这就导致了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沿袭了以前的围绕课程进行的方式。另一方面,唯教材论思维挥之不去。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教材虽然经历了章节式、模块式、任务导向式等改革,但真正对应到工作过程中时,没有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也无法实现产教无缝对接,而在工作过程中需由企业一方另行开发培训教材。这两方面的现状导致评价学生的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这对学生的职业工作过程没有帮助。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的职业工作过程脱钩,最终也折射出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偏离高职教育宗旨的。

二、分析与原因探究

(一)产教融合中的职业院校发展与专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面临的环境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增加,但威胁的增加速度大于机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优势在减少、劣势在增加、威胁在扩大,只有机会对其发展较为有利。因此,高职院校发展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危机与风险最大。于是,对于高职院校根据波特战略原理应当选择ST发展战略,即进一步扩大优势同时不断攻克威胁。具体表现为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突出强化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多元化经营打造产教集团,大力发展自有实体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应当选择WO战略,如表1所示,即应着力攻克劣势及时抓住机会,以专业特色建设为根本紧抓国家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契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对接需求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融合对接中,参与各方有着深度的、潜在的需求。只有将各方的需求明晰,并进一步促成各方利益需求的相交,才能整合其力量推进产教融合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1.高职院校“以产养教,以教促产”需求的分析

高职教育要做好,高职院校自身先要职业化,即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同时也要保证自己能够很好地生存与发展。产教融合在国家层面是为了使产业和职业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融合,进而促进社会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职业院校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在高职院校层面,对于个体的职业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主动出击,积极构建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那么其在未来职业教育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将急剧下降。高职院校创收的需求。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资金欠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是导致其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面对分流整合、淘汰激烈的职业教育市场,高职院校的发展宗旨逐渐地由单一的人才培养变为“育人+生存”,在做好教育的同时积极创收,多元化经营自办企业“以产养教”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

2.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公立本科的做法基本雷同,最终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与公立高校本科毕业生处于同一水平,同时高职生的知识储备不如公立高校的学生。进而,在就业市场上面对大企业、知名企业、国企、跨国企业,公立高校毕业生“公立本科”和“名校”的光环背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被歧视+低竞争力”的双重障碍面前,大多被排挤和分流到小、微、弱、差的企业当中。面对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与公立高校展开正面竞争不如直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小微企业培养管理者和创业者。而且,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厌学而又头脑灵活、对自主创业兴趣更浓。创业教育不仅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需求,更是此专业打造专业新特色推进产教融合的现实需求。

3.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体验与企业对熟练工的需求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在真实的职业体验中获得的,职业体验是获得职业能力的桥梁。学生需要的是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情景,以及以实操能力和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职业能力。企业需要“顶用”、“好用”、“马上用”的熟练员工,这一需求有两个途径可以满足,其一是招聘跳槽来本企业的员工;其二是接纳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后者更具有可塑性和工作活力,企业对产教融合中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青睐。

4.企业的潜在需求

企业在发展中,面对转型升级或者在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时往往需要对在职员工进行再培训,许多企业自建培训部门,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面对产教深度对接,为了节省开支企业有较强的动力将这一业务外包给职业院校。另外,企业可以反过来将高职院校作为自己的产品销售市场,许多高职院校都已成为万人大学,存在巨大消费潜力。企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推广、促销策划等都需要来自高职院校权威的指导,而且可以完全外包给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去做。在现实中,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中面临的供给是一种被动等待的供给,也是外在力量主宰的供给,高职院校本身不拥有自和决策权,因而目前的高职院校面对产教融合的困境无能为力。这也暗示着未来高职院校亟需自己开发内在的或自有的产教融合平台,自己掌握推进产教融合的主动权。依据现实状况,剔除其他次要因素近似地画出校企产教融合供需关系图即图1、2,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工商管理专业创业需求、学生职业体验需求、企业对熟练工以及员工再培训的需求都很旺盛,但满足这些需求的供给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几乎不变的水平,表现为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要减小供给曲线的斜率,使其与需求曲线的变动同步且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要向右上方移动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使整个产教融合市场向上发展。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评价体系成本—收益分析

1.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比例分析

对学生用课程评价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但完全以课程成绩评价学生却是错误的。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和就业,进一步便是与之对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因而,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核心指标。如广东工商职业学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工商管理专业总学时2444,但专业实践学时只有384,实践与理论比约为9∶50,因而导致对学生的考核也遵循这一比例,这也是该校目前正在改革的重点。

2.工作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时间成本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融合并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能力的链接。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管理与商务知识为“叶子”,计划、组织、人事、营销、财务、控制等能力为“主干”,这种结构是现实工作岗位和过程的写照。因而,也映射出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同样要符合现实管理工作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结构关系。从职业倒逼的角度看,对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从事的是一般基层的管理岗位,其对知识的广博性、深邃性要求不高,对学生的知识要求只是职业岗位“够用”为度。从长期观察与分析发现,工商管理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比约为4∶6,那么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知识与能力的时间分配比例上也应当服从4∶6,如果这一比例越大,则学生付出的时间成本就越高,且对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收益也越不利。学生、家长和教师苦苦纠结于学生的考核模式。这三个利益相关者深陷于传统的考核方式而不能自拔。根本上源于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误解误读,没有厘清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用获得知识的多寡对学生的成败进行评价,是包括家长、社会、学校长期无法释怀的传统,上述评价体系花费了大量的教育成本却收益甚少,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已成为大势,如今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应当转向学生如何将知识变为发展经济的能力以及商务工作的能力,这才是对该专业学生评价的正确方向。

三、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推进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在工作过程中深度对接:

(一)构建高职院校自身职业化发展的平台

集团化办学,打造产教融合的内部平台。首先,以企业化的理念推动自身发展和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当采取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成立产教集团发展教育的同时也发展实体经济产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思路,用其他产业的收入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教育输出的人才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其次,采用“引进来”战略,将企业引进至学校内部创建校内产业园、科技园,为企业提供办公以及部分生产场地,使企业行政总部设立于校园之中,这样在物理上拉近了校企融合的距离。高职院校既保障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也使产教融合的主动权和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将工商管理专业打造为“中小微企业家的摇篮”

1.个性化订制创业型工商管理专业

以“创业+就业”的模式,为学生打造创业孵化平台。首先,建立创业孵化中心打造创业型专业。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目前已经建立自己的创业孵化中心,不仅为本校学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提供优越条件,而且将校外企业项目引进来孵化并推动运行。其次,打造电商创业平台,目前该校已建立了电商创业实战平台,提供158个实战席位,采用以实战业绩淘汰制来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也成功申办为“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

2.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中小微企业家摇篮”的品牌形象

在形象识别理论(IdentitySystem)的指导下,以行为识别(B)I为核心,以理念识别(M)I和视觉识别(V)I为两翼,树立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中小微企业家摇篮”的品牌新形象,加大宣传力度。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视为未来中小微企业主来培养,鼓励并支持其创业,以企业家精神、素质、能力为内容培育学生,在整个专业中形成创业文化。

(三)创建工商管理专业360°职业能力量化评价体系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3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积极适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动态掌握社会需求和物流管理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专业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主动将专业改革和建设融入地方产业链,充分利用行业和区域优势,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型服务业培养高水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这才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原动力。

2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思路

2.1准确定位:培养中、高端物流管理技术人才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物流管理行业也从比较初级的阶段发展到了现在具备了相当的资源和技术的阶段。相应地,物流管理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原来需求比较初级的物流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在需要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根据这一思路,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也应在定位上做相应的调整,即培养中、高端物流管理技能和管理人才。

2.2思想统一:从根本上做到学校与产业、行业合一

由于校企各自出发点和所处立场不一样,在高职人才培养上的思想表现形式不一样:首先是学校方面,学校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持续而系统的工程,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学生品德修养与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并重。其次是企业方面。企业强调“实用性”,强调企业发展必须紧跟市场步伐,关注学生能否马上胜任工作,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职业操守。当我们拨开表象、探求内在的时候发现校企的出发点和宗旨是不抵触的:都是以社会伦理、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学生、企业、社会综合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之路,校企协同推进“系统性”与“实用性”这一系统工程。

2.3步调协调:做好产教融合的对接与参与工作

产教融合一是职业院校要“对接”地方主要产业与行业。二是行业企业要“参与”职业教育。

①学校“对接”主要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来考量。

宏观方面指的是学校办学、办专业应深度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中观方面指的是院系专业群应对接地方产业群(链)。微观方面指的是应以行业规范、技术标准、职业资格等为依据实施专业建设。下面主要从学院、系部和教研室等几个方面给出产教融合的具体建议。

第一个方面是学院要实现产教融合,首先,学院要了解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情况。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陆兼备,在港口、航海贸易方面占据优势地位,2013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人民币。物流产业被纳入十大振兴国家产业之一。蓬勃发展的产业加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近几年浙江省国际物流发展迅猛,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既需要大量的仓储配送、采购、运输调度等方面的人才,更急需大量掌握国际物流与货运、经济学、进出口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其次,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放到学校即是好的师资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要实现产教融合就需要合适的师资,这需要学院层面给予制度方面的支持:请兼职教师与教师挂职锻炼。兼职教师是真正在企业或行业从事物流领域相关工作达到一定高度、且能把自己工作中所见、所闻、所感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也十分愿意为了培养职业人而付出努力的相关人士。一般来说,能来且愿意来学校的兼职教师不多,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这项工作,学校可以在待遇、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教师挂职锻炼是指学校教师在企业的某个岗位上担当实在的职务,通常半年或一年作为一个周期的挂职,教师才有可能达到自己了解行业和产业,从而带动专业发展。现在,浙江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实行这项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制度支持和考核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来解决兼职教师和教师挂职锻炼的问题:通过创办校内企业的模式。比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尝试就是很好的例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这对学生来说,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拉近了和工作岗位的距离。

第二个方面是系部和教研室。系部或分院主要应该从行业与产业对接过程中的主动出击、主导订单培养、提供顶岗习、寒暑期打工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实打实的帮助。比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对这部分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主动与杭州市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物流及相关单位或部门对接,这些单位或部门有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物流协会、杭州通创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浙江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等。系部在与这些单位对接时用心聆听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企业行业商讨人才培养方案、推敲顶岗实习模式与时段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绩: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直好评。教研室则主要在具体岗位和相关课程的设置上做好一切对接工作。物流管理课程应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去开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做到教学过程规律与工作过程规律的结合,学生心理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的呼应和协调。关于课程设置方面,由于浙江省特殊的沿海的区位优势,应该有步骤地在原来课程体系基础上整合一些电商仓配、跨境电商与物流等适应浙江特色的课程。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也应该随着区域经济的变动而有所调整,当然,调整的前提是以行业规范、技术标准、职业资格等为标准。第三个方面是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分为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类。对教师的评价应该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反馈等多个能反映教师教学能力与效果的几方面进行,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特长、兴趣爱好等多维度进行,构建立体评价系统,这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专业建设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②企业“参与”也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来说。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投融资;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多元化融资服务为先导,以连续性金融产品为支撑。针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的需要,推出研发经费融资业务;针对产业集群趋势,推出集群化现金管理业务;针对人才建设需求,推出银校企合作项目。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产品和创新产品有机结合,形成“产品链”,开展一系列的连续性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理财、管理、合作等至上而下的一连串服务,从而有效拓展新兴产业客户及“产品链”客户。发展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就是强化人才建设。因此,培养大批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至关重要。

一、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融投资活动实际操办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之间对接的效率和效果。高校在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上,应立足于服务于地方经济出发点,培养熟悉多种金融工具,同时了解行业特点的金融人才,培养出既能供职于金融机构来设计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融资工具,又了解行业特性胜任新兴产业内部融投资工作的人员。因此,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对金融人才需求的特点汲取时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工作。

一是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对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进行调整,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专业限选课,在上述三类课程设计中,在重基础原则的前提上适当增加专业教育,扩大应用性知识课程的比例,增设更加凸显产业投融资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发展需要。如增设“产业金融概论”、“产业融资理论与实务”、“产业投资基金”、“企业并购与重组”和“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等主要课程。

二是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方案中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相关产业发展和专业培养要求,按照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划分实践教学层次,通过多层次的通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课内外实践环节,合理安排实践课程教学,使得实践教学环节更加体现综合性的特点。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重点培养、普遍提高、内选外聘、优化结构”宗旨,以提高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为目标,建设并形成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实施“2个三”建设计划,即教师队伍要达到“三高”:高水平、高学历、高师德;“三位一体”:即形成专兼结合、一专多能、双语型师资队伍格局。

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团队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团队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从国内外一流高校引进优秀青年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培养,以充实团队力量;强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建立团队成员合作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鼓励现有教师通过到外校进修学习、短期培训、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有系统的加强本专业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计划;建立专家指导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任金融领域的投融资专家或骨干人员共同参与课程的讲授、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三、加快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

按照以各级“质量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共同支撑起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制订分阶段、分层次课程建设工作规划,以确保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一是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依据“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原则,妥善处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从单纯知识的传授向强化能力的培养方面转化。通过科学规划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动态比例关系,考虑到教学计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基础课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在专业课程方面进行模块化设计,将现有金融专业课程简化为宏观、微观、工具、创新四大模块,强化其中微观和工具模块的课程,以兼顾适应学科发展最新动向和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是规划编写系列教材

教材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科学、内容创新的教材的编写、出版与使用是重中之重。结合各项质量工程建设,并针对目前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的特色教材缺乏的现状,应组织团队,尤其是吸收金融领域的投融资专家或骨干人员参与教材的规划与编写,优化教材体系设计,增加内容的针对性,强化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的相关案例等。

四、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优化校内实验教学条件。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完善产业投融资技术综合能力实验室的场地、软、硬件环境建设,搭建以模拟银行为中心的大企业产业金融平台、以信用支持平台为基础的模拟中小企业产业金融平台和创新型的产业金融风险分析平台,培养学生结合产业特点为产业提供投融资策划并进行投融资风险技术性分析的能力,以最终建成开放的、有一定学科覆盖面和较强研究实力的产业金融投融资重点实验室。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5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增加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龙头企业和主要行业协会以共建特色班为载体,构建了产教三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产教融合,推进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供给侧改革,为服务合作企业、当地产业的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毕业后高质量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1产教融合维度界定

吕海舟、杨培强(2017)认为产教从“连接”到“融合”本质上是一条从“共谋”到“共赢”的发展路径。陈星(2017)也认为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不足和利益不相容,是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根源。主体的目标融合、多方共赢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动力(张勇,2016)。曹丹(2015)认为产教融合是行业企业和院校为了各自的发展双向发力、双向整合的过程,产业与教育优势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共享和融合程度,将直接影响产教融合的成效。产业与教育优势资源的开发、共享、互补和融合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产业与教育多方资源的有效集成最终将以创新教育组织形态的形式呈现,通过融合学校专业教学组织形式和企业员工培养组织形式,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柳友荣,2015),形成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对接,以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李建奇,2016)。综上分析,本文认为产教融合可从目标、资源、组织三方面分成三个维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即目标融合,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动力;资源融合,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组织融合,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创新和路径。

2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浙江万里学院地处浙江宁波,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是学校的应用型示范专业,经过近十年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实践和摸索,形成了产教三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基于产教融合“校企生”三方主体需求驱动、利益共赢前提下,共建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目标融合;通过开发、融合“校企生”三方资源,共建了资源双向嵌入机制,实现资源融合;组建了多方向行业/企业特色班,共建了特色班和专业班双线推进、交叉融合机制,实现组织融合。

2.1目标融合

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即培养具有正确的三观和职业发展观,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养成专业思维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专业一直以来探索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宁波区域集聚大量的中小航运物流企业及快递巨头的区域分公司,由于行业与企业的特点,物流企业面临人员流动性强,新员工的重复招聘和培训,资源浪费大的同时未能招到合适的员工困境。因此,企业逐渐意识到产教融合,是招聘认可行业、认同企业文化的毕业生,实现高质量招人、用人和留人的主要途径。在多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教育现状,及区域物流企业的多元人才需求特征下,本科学生更希望能够通过产教融合来获得更多深入接触社会、了解行业、熟悉企业的机会,提升实践经验,以提高毕业就业层次,及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以“校企生”三方主体需求为驱动,以目标融合、利益共赢为出发点和契合点,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激发各方的参与动力,开展和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2.2资源融合

校企资源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基础,资源融合程度决定了产教融合的成效。我校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资源双向嵌入、融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以有效实现“校企生”各方需求和参与产教融合目标。企业把生产设施、各层员工、各种岗位、运营案例等实践教学资源嵌入学校教学,为学校教学提供了兼职教师、真实教学场景、教学案例,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实习导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及高校的教室、场地资源嵌入企业的员工培训、招聘,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而资源的相互融合又共同开发了课堂教学课程、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共同编制了企业的案例资源。资源的互嵌与融合,一方面帮助企业实现有效招聘、解决兼职用人、提升业务管理、和撰写宣传、推广案例等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了专业学生提升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就业竞争实力,及教师的企业认知和实践教学能力。

2.3组织融合

组织融合是资源有效集成,并形成系统的产教融合教学体系的保障。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共建校企特色班的形式,共同设计特色班的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内容、方法、评价,与专业教学班双线推进、交叉融合,以培养适应合作协会和企业所需求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目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已与宁波国际联运协会共建了“国际航运物流学院”,下设“国际航运跨专业特色班”,与宁波顺丰速运、宁波中邮速递、鄞州区物贸联合会共建了“顺丰班”“中邮班”“国际航运班”。

3产教融合教学组织形态创新

3.1专业班和特色班双线推进、交叉融合

专业班人才培养根据专业能力需求,设置教学方案,分年级安排理论课、实践课和素拓课等。特色班人才培养根据企业/行业人才需要,由“校企”或“校协”双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分阶段安排理论培训和实践实习。两类培养方式各有体系,逐步推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互交叉,彼此融合,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目的。以“国际航运班”为例。特色班人才培养根据行业人才需要,由“校协企”三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利用优势教学资源,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阶段校企双向嵌入式育人模式。第一阶段:集中培训,由鄞州区物贸联合会组建的一支以下属企业高管组成的讲师团,给特色班学生在校内及企业现场进行系统的、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知识培训,及由校内专业教师给特色班学生进行企业用的业务软件;第二阶段:分散培训,通过协会下属企业与特色班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企业与学生对接,学生分散到对接的企业,由企业以学徒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企业业务、工作职责、业务操作的实践培训;第三阶段:顶岗实习,经过企业培训后,特色班学生正式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甚至毕业就业(企业顶岗实习,跟专业的《岗前实训》课程对接,学生在企业内的实习内容,替代《岗前实训》《毕业实习》教学,并由校企共同进行课程评价)。

3.2共建三明治式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共享企业的生产设施和管理人员资源,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大学分、校企联合授课改革,使课程教学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企业现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的三明治式课程教学模式。目前已推动主要核心课和模块课采取三明治式课程教学组织。

3.3共建实践课程体系

校企共同结合企业经营需求及专业的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需求设置的实践课程体系,对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共同设计,充分把实践课程嵌入到合作企业,并根据专业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训》《岗前实训》《毕业实习》的实践课程教学要求,共同建立起了从企业现场学习、到岗位实习、再到业务管理为特征的,对应的多层次、渐进式的实习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3.4真题真做真用的毕业论文组织方式

依托特色班学生长期的企业岗位实习实践,及业务管理经验,鼓励和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或问题出发,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并实行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前,已有几十位学生基于特色班企业的实际,撰写了多篇毕业论文,被学校评为“真题真做”获奖论文。

4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条件保障

4.1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特色班人才培养涉及多个阶段、多个环节,需要一个较长的、连续的时间,尤其是进企业实习实践环节,才能真正让学生通过承担岗位任务,做到学习和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选择合适的就业企业。而企业也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方式,培养、了解、招聘合适的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为,前3年以专业班为培养重心,主要在校内完成理论、实验、实训学习;后1年以特色班为培养重心,主要在企业完成理论实务培训、实习实践活动。因此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为特色班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和必要的时间,为产教三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开展提供时间保障。

4.2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的参与和支持

特色班人才培养中企业的参与,主要通过师资队伍、实践场地、实习岗位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资源支持,以设计系统的特色班培养方案,规划完整的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提供综合性的实践能力训练,满足一个30-70名学生规模特色班的实践教学。多元实践教学资源的支持对单一的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保障。因此,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的参与,才能为特色班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实践教学资源,为产教三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开展提供资源保障。4.3学校与学院的重视和支持特色班人才培养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大量校外实践教学时间,打破传统单纯的校内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培养的经费投入。这不仅需要校院两级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及引起各种学务教务工作变动的理解,甚至要出台政策给予支持,还要承担因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引起的、增加的培养成本。因此,学校与学院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为特色班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政策和充足的教学经费。

5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5.1解决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问题,发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

校企合作中高校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驱动性,和推动合作的积极性,但开放自身资源支持高校人才培养的企业很少。物流管理专业创新的产教三维融合模式,从校企双方需求出发,通过校企教学资源融合共享,及基于特色班的产教融合教学组织形态,为企业创建了一个针对性的学生资源池,为实现企业有效用人、育人、招人、留人创造了条件,解决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问题,促使协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并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入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5.2解决个性化人才培养手段局限问题,创建多方向、多元化企业实践基地

专业的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主要局限于理论性教学为主,基于学生对专业方向、就业企业、工作岗位的偏好的个性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物流管理专业与宁波市国际航运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等不同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特色班,能够依托不同协会、不同企业的各种岗位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及企业的需求进行岗位的选择,实现个性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5.3解决具有企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欠缺问题,建立一支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但也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而物流管理专业以校企共建特色班为载体,把人才培养变成了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企业会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规划,调派最合适、最优秀的员工作为培训导师,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而另一方面特色班建设加强了专业教师与协会、企业交流,通过专业教师进企业的方式,提升了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5.4解决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运作脱节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理论教学全程在课堂,全部在教室的现象一直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特色,也是导致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的主要根源。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的基于特色班的校企教学资源融合共享模式,能够充分享用企业的生产设施和管理人员资源,把课堂理论教学衍生到企业现场教学,把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带入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5.5解决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低效问题,构建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依赖校内实验和进企业短时间的现场学习。但教学实验设备和软件与企业实际应用的脱节及走马观花式的企业参观使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低效处于低效状态。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的基于特色班的校企教学资源融合共享模式,不仅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方式把企业实际应用的软件引进学校,让学生提前学习掌握工作工具,而且也建立起了从企业现场学习、到岗位实习、再到业务管理的多层次、长时间的实习体系,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时代背景;内涵;路径

城乡融合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剖析城乡分离及对立的社会历史根源基础上,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批判吸收之后,提出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城乡之间的对立将会消失。马恩城乡融合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那么,马恩城乡融合理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情形,它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内涵、实现路径有哪些?

一、时代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城乡融合理论既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批判,又是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基于资本主义城乡对立的现实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得支配地位的时代,目睹了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产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也见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背景下尖锐的城乡对立。当时城市已有人口、生产工具、资本和享受的集中这一事实,而乡村则是隔绝孤立和分散。由于城乡尖锐的对立和矛盾,资本主义时期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进行分析,指出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城乡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恩城乡融合理论的理论背景是基于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托马斯・莫尔、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城乡一体化理论”思想的扬弃。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但没有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性,因而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未来社会的社会形态,号召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这也就决定了他们设计的种种解决城乡对立和矛盾的方案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谐社会中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1]观点的基础上,从当时尖锐的城乡矛盾出发,深刻阐释和揭露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本质,阐述了城乡融合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

二、理论基本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指的是“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2]。实际上指的是城市和乡村相互吸收各自生活方式优点的基础上的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笔者认为城乡融合理论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点:

1.农业和工业相结合。城乡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高度发达的产物,它不仅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更是一个“消灭分工”的范畴,即打破旧式的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工格局。城乡融合是发展新型城乡分工,“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实现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广泛联系和融合发展的历史范畴。

2.城乡人口均衡分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是一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3]。在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必须改变这种对立的状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城乡融合这一历史范畴别强调要使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尽可能均衡分布,避免诸如“城市病”此类现象的发生,还原人与自然的原本联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3.城乡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相互融合与统一。城乡融合是“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4],即城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相互融合和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互补性,“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要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5]。

三、理论实现路径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样说道:“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这些条件还须详加探讨)。”[6]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现城乡融合的路径有以下几个层面:

1.社会层面:进行计划调节,实现城乡融合。合理布局大工业生产力,促使工农业实现新的联合,保持城市合理发展规模,均衡分布城乡人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论土地国有化》中阐述了合理布局大工业生产力和工农业实现新联合的思想。在通过调节人口平均分布来实现城乡融合思想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受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在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的,并指出:“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7]。

2.文化层面: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融合。马恩指出:“‘从事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一些人’的前提一定是有着体力、智力和极高思想道德素质综合发展的人”[8]。因此,必须把教育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旧式分工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对人们进行义务教育和产业教育。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鲜明的论述了这一观点:“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教育。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9]明确表明了教育不仅可以消除旧式分工造成的畸形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包括产业教育和义务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交往层面:以加强城乡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为基础,实现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进而实现城乡融合。一方面,物质交往不仅可以在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上,加速工农业之间的融合,缩小城乡差距等发面发挥重要功能,也可以在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上,缩小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精神文明交往作为物质生产交往不可缺少的影响因子和服务者,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居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提高其素质,而且也能够传递先进的科技文化,促使城乡之间趋向融合。(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

参考文献:

[1]周叔莲,金培.国外城乡经济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6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5]刘易斯・芒德福:城市文化,转引自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D].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505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10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制度;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作者简介:李玉珠(1981-),女,河北保定人,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技能形成理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基金项目:2016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技能形成模式选择与制度构建研究”(编号:16YJC880040),主持人:李玉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3-0024-05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演化

产教融合是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的共同问题,也是许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体制、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其表述也各异,中文表述包括:合作教育、产教结合、产教合作、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徒制等,英文表述包括cooperative education,business-education cooper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ivet-public cooperation,industry-education cooperative等。通过对不同称谓和概念的研究发现,产教融合内涵的发展经历了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到一种合作关系,再到一种教育与生产交叉的制度三个阶段的演变。

(一)产教融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合作教育宣言》(Cooperative Education:A Manifesto),将合作教育定义为“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real-world experience)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1]。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产教融合概念的正式解释。

最初的产教融合教育实践发端于美国的合作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产生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1906年,时任教务处长的施耐德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计划:将一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分别为‘理论学期’和‘工作学期’,理论学期学生在校学习,工作学期学生到企业实习,其中,工作学期的时间每年应不低于一个学年的1/4。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学校把学生分为两组,两组学生轮换到企业实习,这种‘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同时,学生在工作中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用以支付学费。这种用‘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做法,是产教融合的经典模式,也是世界各国合作教育普遍采用的模式。”[2]

1988年,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CAFCE)的描述为:“合作教育形式上是一种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有合作教育协议的雇主机构中的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计划。通常要求学生在工业、商业、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之间定期轮换[3]。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又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产教融合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4]

由此可见,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被提出和兴起,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施。

(二)产教融合是一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实施,但是,由于其视角的单一性,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单方面重视,使其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产教融合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而仅仅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并不能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产教融合的效用,在实践中,人们开始从一种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角度探究产教融合的实施,将学校和企业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合作关系中探究二者的双赢。

1996年,伊芙琳・关・格林(Evelyn Kwan Green)将产教融合定义为高等教育和产业界之间的一种高度参与的关系,为了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加强和丰富教育过程,也为了让产业界获得一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高校和产业界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活动[5]。

吴清山、林天佑提出,产学合作系指企I界与学校相互合作,一方面落实学术界先导性与实用性技术研究,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术界应用研究,培植企业研发潜力及人才,达到研究、训练、信息提供和人才培育等功能[6]。

孙琳认为“广义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则是指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各类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层次、各种方式的合作。”[7]

可见,产教融合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是一种企业与学校,产与教的更广泛、多层面的合作关系。

(三)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与生产的交叉制度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面临的困难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单靠合作双方的力量,仅仅从合作模式的角度扩大合作范围,并不能有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近年来,呈现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教育与生产的交叉制度加以研究和实践的趋势。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官方的产教融合定义是多样化的,但是整体上而言,产教融合比较强调在认可的职业岗位中,初始技能培训的长期、系统安排。培训必须是可转移的、综合的。它包含一个契约合同,合同的一方是学生(学徒)及其法律责任人;另一方是私人或公共雇主,劳动力或管理者培训委员会,行业组织,公共或半公共培训组织,或其他有组织的培训实体。

温(Winning)提示说,产教融合最突出的特征是专家和学生(学徒)之间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基于个体成长的共同目的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承诺。考呐(O'Connor L)和海威恩(Harvey N)的研究显示,爱尔兰的产教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基于标准的,而非单纯的时间要求的学习项目,以保障所有学生(学徒)可以获得一定水平的技能和行业的理论基础。其发展到现代阶段,更具结构化、制度化[8]。

以上学者或国际组织分别从教育系统外部:劳动力市场、国家政策、法律契约、培训标准、结构化等角度,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加以研究,不同程度上对产教融合实践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积极贡献,开拓了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的新视角。

由此可见,产教融合这一概念,已经不再单纯是某个国家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项教育与生产交叉的制度,是一个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模式在内的更为宽泛的概念,具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认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界为了推动技能养成与发展而进行的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活动、关系及其保障制度。产教融合这一概念,更能突出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于从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关系,更是一种融合了教育制度与产业制度的职业教育的国家基本制度。“融合”二字意在打破过去产业和教育单独的发展模式,从产业发展方式上来说,打破主要靠产量和劳动力数量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而把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科技进步放到增长的环节中;从教育发展方式上来说,打破教育相对封闭的发展方式,把职业教育放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内化到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

二、产教融合制度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

在产教融合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具有约束、促进机制和制度的产教融合发展得更好,因此,产教融合的实践也越来越走向制度化。那么,产教融合制度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呢?

历史制度主义特别关注制度在不同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组织中分配权力的状况,关注这种权力分配是均衡的,还是非均衡的,关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及不同的社会组织的不同行动选择,以及不同的行动选择是如何形成均衡的利益分配或者非均衡的利益分配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冲突是影响产教融合制度的重要因素。在产教融合制度的演化与变迁中,其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雇主及雇主组织、工会、学校和学徒、行会、技能密集型企业等。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存在于每个具体国家的产教融合制度中,不同国家的利益相关者会有所差异,但主体的利益相关者不会缺席,包括政府、企业雇主、学校和学徒,他们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冲突就成为产教融合制度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的利益诉求

企业的利益诉求一般有三种:获取收益、获取自身匮乏的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

1.获取收益。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技术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希望产教融合是一个收益大于成本的过程。贝克尔(Becker)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认为企业在培训上的花费是一种投资,这种观点吸引很多企业参与职业培训[9]。葛若曼(Philipp Grollmann)和劳耐尔(Felix Rauner)的研究结果表明,学徒制可以在不提高花费的情况下提高质量,即使在有新的学徒加入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力也能够实现80%,而企业在学徒的第三年,其收益更是大于成本[10]。奥绰姆(Oultram T)认为,学校的学生作为学徒参与企业生产,学生具有很好的生产生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好的效益,能够保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从学徒开始使用这些学生,他们足够与企业师傅和谐相处,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11]。

2.获取自身匮乏的资源。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源于二者是质性资源的拥有者,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由学校培养和提供,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新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总之,企业进行产教融合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1)人力资源,包括技术学徒、知识学徒与专家;(2)技术资源,如基本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技术升级等;(3)教育资源,如员工培训等。

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更宏观的动态能力的角度分析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利益诉求发现,有的企业不应只关注具体的技术、人才,企业认为这只是企业的短期利益,而其长期的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企业形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等的提高更重要。

(二)学校的利益诉求

学校的利益诉求比较明显,一般而言,学校与企业合作,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资源设备支持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为学生寻找实习场所和就业单位。

经历过合作教学的学生能够提前做出职业和教育选择,合作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达到他们的职业目标。学生参与合作教育,能够获得更多关于人生的经历,他们加入工作领域,并看到在工作领域中的人们如何交流,如何处理冲突[12]。这是学校参与产教融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学校寻求企业合作的原因包括:为了保证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工资和实验室设备的经费;为了深入洞察研究领域;为了实地检验某个理论的正确性;为了弥补研究所需资金的不足;协助高校完成最高使命;帮助学生建立同企业的联系,发现工作机会;获得有用的知识,并运用在教学中;寻找商业机会[13]。

(三)政府的利益诉求

政府推动产教融合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政府将产教融合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推动产教融合以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其二,政府认为学生参与产教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减少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产教融合能够使学生获得一种中间技能,这种技能能够提高经济绩效。在对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方面,产教融合比全日制职业教育和单纯的企业培训效果更好。产教融合在早期的市场经历中有更好的结果,尤其是在就业率方面[14]。

在学徒制的功效研究中,发现小企业的学徒最终获得国家专业证书的比例为87%,大企业为93%。与普通教育结果相比较,学徒制的教育效果明显比普通教育好。在16~19岁的学生中,选择普通教育,最后成功完成学业的比例为85%,比学徒制中的小企业的成功率还要略低。

(四)学生的利益诉求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利益诉求就是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尤其对可迁移的一般技能的学习更感兴趣。这样可以为其将来就业奠定宽广的基础,提供更多的机会。

另外,就参加学徒培训和企业实习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希望获得企业的实习补助或学徒津贴,一方面获得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另一方面弥补实习或培训给其带来的交通等成本。

产教融合制度的利益相关者除了上述企业、学校、政府、学生之外,还有社会合作组织(例如行业协会等),其在产教融合制度中起中间机构的角色,利于制度建设的公平与合理。

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及其对产教融合制度的建构

企业、学校、政府、学生四个利益相关者存在诸多利益冲突,表现在职业教育和培训由谁投资?谁提供培训?培训内容由谁来确定?学生学成之后由谁来评价?学生人才由谁来使用?等等。

(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1.投资责任冲突。就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资责任,企业、政府、学生三者存在利益冲突。企业认为参加产教融合,企业要提供实习岗位、投入设备、物力和一定的人力,而培训后,学生不一定留在企业为企业所用,所以,应该补偿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企业还认为,产教融合是为年轻人提供职业教育,这属于公共事务,需要国家的资助,例如,德国DATSCH就宣称年轻人培训属于社会公共物品,因而,社会应该承担其成本,DATSCH试图通过此举说服国家增加投入以分担培训成本”[15]。

政府则认为,企业具有承担学徒培训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之一。而且,学徒或实训学员为企业劳动,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承担产教融合的成本无可厚非。因此,有的国家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做出了制度上的规定。例如,1976年德国法律就规定:企业所提供的学徒工培训岗位数量(全国范围内的)至少要超过申请者数量的12.5%,否则政府就有权向企业征收培训税[16]。

就学徒或实训学生而言,其在企业参加实习实训希望得到相应的安全保险和实习津贴。可见,三者在谁来投资以及投资比例分配方面,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

2.培训主体及内容冲突。谁来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在企业、政府和学校、学生之间的利益诉求也不同。

国家政府从提高国民素质和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希望多提供一些通识教育内容;地方政府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倾向于传授技术性强的内容以及与当地经济、企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企业希望回收更多的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进而希望培训企业的特殊技能。学徒或学生希望得到更多可转移的一般技能。

3.技能评价冲突。技能评价在产教融合中,主要是各利益相关者关于学徒或学生掌握的技能水平的评价,很多国家表现为技能认证权的争夺。技能认证对于学生而言,相当于就业的敲门砖,可以向企业展示自身的技能水平;对于企业而言,技能认证携带的相关信息:学徒或学生的技能水平、学习工作态度、学习年限等有助于企业考察和招聘合格员工。因此,对于技能认证企业一直比较重视。

在有的国家技能认证权一直由政府掌控,其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比较弱小,没有发生认证权的变更;有的国家虽然技能认证权也由政府掌控,但政府各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围绕技能认证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有的国家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比较均衡,经历了技能认证权的权利主体的多次变迁。以德国为例,其技能J证权开始由手工业企业及手工业协会掌管,后工业企业也获得了技能认证权,再后来,由第三方机构――考试委员会来对学徒工进行中间和结业考试。

4.人才应用冲突。表面上看,人才应用冲突不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影响因素,但各国利益相关者的人才应用冲突,建构的不同的人才应用制度,却对产教融合制度影响深远,它关系着产教融合能否生存与顺畅发展,关系着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在人才应用方面,主要是企业和学徒或学生就工资待遇的冲突。企业试图压低技能人才的工资,以弥补先前的培训成本,而学徒希望得到较高的与自身技能匹配的工资,二者能否达成双方的满意,关系着人才市场的和谐发展。在有的国家,二者在工资待遇中的冲突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员工的“跳槽现象”、企业的“挖人效应”非常普遍,长此以往,造成愿意承担产教融合责任的企业越来越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在有的国家,二者的利益冲突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双方能达成共识,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中来。

企业和技能人才就人才应用的冲突,其有效解决需要政府和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以保证人才应用制度的公平。

(二)产教融合制度的基本构成

从以上产教融合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的分析可知,产教融合制度的形成主要涉及五个因素:“谁提供、提供什么教育内容”“谁投入”“谁评价、如何评价”“谁使用、如何使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及其方式”,即职业教育投资制度、职业教育供应制度、职业教育评价制度、人才应用制度、社会合作制度。五大制度是我们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着手点,也是我国根据国情制定适合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切入点。

本文认为产教融合制度基本构成应该如图所示:

产教融合制度的基本构成图

职业教育投资制度主要涉及职业教育投资的钱从哪里来、投资的主体是谁、不同投资主体之间投资比例的分配等制度的规定。

职业教育供应制度主要涉及职业教育供应体系,哪些机构提供技能培训,主体是谁,技能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培训内容是如何确定的,技能培训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如何等制度的规定。

职业教育评价制度是对于职业教育的评价有无特有的、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评价方式,如技能资格认证方式,评价的主体是谁,评价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等制度的规定。

人才应用制度主要是分析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由谁来使用,使用的方式如何,使用中有无体现技能水平的差异等制度的规定。

社会合作制度,确切的说,社会合作制度不是与其他四种制度并列的一种制度,而是在其他制度中均会涉及的一种制度,在其他四种制度中都会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合作或博弈,以形成不同的制度。社会合作制度还包括社会合作组织在产教融合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等制度的规定。

以上制度的形成,受其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及冲突解决方式的影响,是随着历史中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变化而变迁的,是由社会建构的。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是由社会建构的。所谓建构,实质上是通过行动者之间的磋商达成妥协共识,参与磋商的行动者是多元的,建构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它既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又包括社会成员与制度间的互动。各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均是政府、雇主、学徒、学校、社会合作组织等多元的行动者之间利益相互博弈,相互磋商达成的妥协共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政府、雇主、学生、学校、社会合作组织等多元行动者的行动选择不同,形塑了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2]李琦.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侯伯民.产学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2):55-56.

[5]Green E K. Employee volunteer and employer benefits from business-education partnerships as perceived by employee volunteers[D].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2012.

[6]钟任琴,张铁军.台湾技职院校产学合作发展现况与因应对策之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8(2):2-12.

[7]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O'Connor L, Harvey 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in Ireland:from time-served to standards based;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J]. Journal of Europen Industrial Training, 2001,25(6/7):332-342.

[9]Becker,Gary S. Human capital: A theor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6.

[10]Grollmann P, Rauner F. Exploring innovative apprenticeship: quality and costs[J]. Education&Training, 2007,49(6):431-446.

[11]Oultram T. Fresh insights into British apprenticeship schem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2012,20(1):51-67.

[12]Abowitz K K. Democratic communities and business/education “partnerships” in secondary education[J]. The Urban Review, 2000,32(4):313-341.

[13]Yong S.Lee. The Sustainability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 Empirical[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0,25(2):111-112.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8篇

搭建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在开幕式上致辞。孙尧指出,经过四年的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他强调,教育部对推动产教融合、深化转型发展高度重视。今年初,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方向和转型发展的工作要求。

孙尧强调,推动产教融合,深化转型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创新战略的迫切需要,是迎接产业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迫切需要。孙尧指出,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又是促进全球产业合作、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桥梁。要以国际产能合作和共享先进技术为纽带,将应用型高校的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领域,构建国际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推动产教融合

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在致辞中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徐济超指出,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是国家国际产教融合发展的重大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转型发展里程碑式的标志,在促进和支撑国家经济转型发展中意义重大。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策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的影响,我国的人才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造成我国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存在于表面[1~2]。近年来,国内教育体制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一般教育不同,但对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深入开展推进产教融合的策略研究,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1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的内涵在于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还需要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并拥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3]。产教融合是校企双方整合资源、激励约束、互利共赢的一种模式。

2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产教融合沟通机制。目前产教无法深度融合,其问题主要在于缺乏沟通机制。若要构建有效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不仅需要校企双方切实解决育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保持高度一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然而,在实际的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不能够深刻理解产教融合概念,侧重于教学研究,而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主要目标则是获取经济利益。双方的目标不一致,因此对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在合作中难以形成良好的沟通。2.2缺乏双师型教师人才。国家教委在1995年就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旨在培养出既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师。而目前博士或硕士毕业生直接进入高校成为教师的人数占比71.76%,他们往往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为减少“纸上谈兵”问题的存在,应鼓励高校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并到企业锻炼,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增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推进产教融合的对策

3.1积极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稳步推进产教融合。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产教无法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校企合作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合作。各级政府部门为高校产教融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不断优化产教深度融合的技术条件;学校增加实训教学的比重,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合作项目。通过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协同育人项目建设,增强典型示范的辐射作用,提高产教融合影响力。3.2制定人才政策,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就业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难以学以致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效果不明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校企双方更应该支持和鼓励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如,将教师在企业的实践部分计入评教体系,作为双师型教师晋升职称的评定指标;对于高校新入职的教师分配至相应企业实习2~3年后,待有工作实践经验后再返校授课,以此做好理论和实践的衔接。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实践积极性,也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2]刘晓梅.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2):15~19.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法 公司金融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79-02

问题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西方学校教育改革浪潮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新兴教学方式。该方法强调问题驱动学习,问题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建设问题型学习环境,主张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开发和使用各种适宜的学习策略以达成有效的教学效果[1]。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1 《公司金融》课程特色

1.1 《公司金融》在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定位

现代金融学分为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两大部分[2]。宏观金融学特别关注理论问题或宏观问题,将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作为重要的课程来开设,这便是“经济学院模式”。其实,宏观金融学在很大程度上可看做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微观金融学特别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或微观问题,尤其是金融市场上各类的金融活动,因此将金融市场、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期货期权等作为重要课程来开设,这便是国外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模式”。我国目前金融学科定位的思路是多种模式并存和多元化发展。但是人们普遍对金融学科的认识都以宏观金融为主,这主要是和我国长期以来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关,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货币金融、国际金融等课程上,而微观金融领域的课程设置相对薄弱。

近年来,随着微观金融在金融学中的日益得到重视,国内各大高校金融专业纷纷将《公司金融》设置为主干课程。但是,与传统的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相比,公司金融学在教学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优秀教材数量少,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金融课程虽然在国内高校金融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同时也是金融核心课程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3]。

1.2 《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早在20世纪80年代(1988),我国学者从西方国家的商学院引入“Corporate Finance”。对其既可译为“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也可译为“公司金融”,这就导致了不少学生甚至部分老师的疑惑,感觉这两门课是一回事,其实不然。

(1)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公司金融》属于经济学科,《财务管理》属于管理学科,《公司金融》在内容上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范畴不再局限于公司内部,因为现代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系统,所以必须注重公司与金融系统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金融工具与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这是现代公司金融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它还涉及与公司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有关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非财务性内容。当然两者也有共通的,如投资、筹资、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等。

(2)与金融市场、投资学相关内容的区别。两门课虽然有共通的内容,但《公司金融》在讲解这些主体内容时要把与金融市场和投资学相关的理论贯穿其中,如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而《财务管理》与金融市场、投资学等内容结合不紧密,甚至可以完全忽略。

(3)实务内容的区别。在《公司金融》课程中,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果断判断能力,而不是对各种信息记录和处理,即使要处理数据,也是需要大样本数据,通过计量回归的方法,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决策及绩效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而《财务管理》课程强调每个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因素,其实务部分更多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4]。

2 当前《公司金融》教学方法现状

高校金融学专业《公司金融》教学法主要包括:传统填鸭式、案例教学[5]和双语教学[6]等方法。传统填鸭式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呈现,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讲授教材内容,辅以适当的提问,学生被动接受问题,被动思考,因此容易造成学生主动性思考问题的意识淡薄,不愿意动脑筋,容易使学生遇到现实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将典型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讲评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该方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促使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国外优秀案例撰写具有严格的规范,在设计标准上,有思考性、概念方法和信息表达等多种考察指标。但国内案例普遍规范性不够,导致课堂讲授随意性较大。而且《公司金融》强调一般性的财务决策依据,若完全采用案例教学法不利于总结一般性的规律。案例教学法更适合《财务管理》。

双语教学法指用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教学模式,一般实行的办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状况,采用全英文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讲授,而课件和教材使用英文版的。这样的授课模式主要安排在完成了基础课教学任务之后的专业课部分,这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同时拥有了外语基础和专业课基础的前提下展开的。不过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在听、说两方面是弱项,实施双语教学的效果往往会打折扣。

3 问题式学习法基本特征和基本策略

问题式学习法不同于传统的问题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学习。问题式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的非良构性和知识发生性,即学生接受的是条件不充分的非良构性问题,而不是现有的知识。这样,在问题的启动下,又会不断地产生新问题,迫使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新知识,以尝试解决不断涌出的新问题,从而通过主动学习而使系列知识得以不断发生而被掌握,这就是知识发生性的特征。而传统的问题式教学,问题是良构性的,即学生在限定的条件中寻找预先设定好的答案,提供一个合适的标杆以便学习者把所学知识附着在上面;而问题解决学习开发使用的则是知识延伸性的问题,即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转化为实际生活本领的工具,是知识延伸性的。

问题式学习法的基本策略包括“组织小组”“创设问题情景”“师生合作互动”和“学习反思与结果评价”等四大要素[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三种策略在问题式学习法中影响比较大。

(1)小组合作—活动学习策略。这一策略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过程性以及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互动互助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动机。过程大致包括:组织小组、开始问题、跟进行动、活动汇报、反思总结等环节。

(2)自主—合作循环学习策略。这一策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对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再次分析,重新确定学习要点,再学习,然后再与小组交流合作,直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其实施过程可概括为以下环节:提供新问题、小组交流、初步解决问题、进一步自主学习、小组再交流、重复以上环节直到问题解决。

(3)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总有新的问题需要学生和老师去探究。这一策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学无止境”的意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其实施可概括为:呈现一个问题、确定学习要点、分类把握、分享和应用新知识、进一步探究新问题等环节。

兼顾到课程的学时分配和时限,拟采用第一种策略。

4 问题式学习法在《公司金融》课程中实施的示例

《公司金融》的许多领域充满着“谜”(Puzzle)[7]。事实上,对于公司金融的诸多决策甚至所有决策,无法给出应该这样做或不应该那样做的建议,充其量只能给出可能的实现路径以及可能的理论解释。为此,课程以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分配决策等为基本架构,嵌入现值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公司治理等主要的公司金融理论。试图在讨论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分配决策的基本原则、方法的同时,强调这些做法的可能的理论解释。因此,鉴于《公司金融》课程特点,笔者认为采用问题式学习法有利于学生在“谜”的启动下,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去探索新知识,从而训练学生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果断判断能力。

问题式学习基本策略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由问题引出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习目的。本科阶段的《公司金融》定位于公司金融最基本的框架、概念及原理,即实现公司金融目标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分配决策。本文拟以投资决策为例,在介绍完导论后即进入问题式学习的环节。

第一步,分组。可以采取自由组合,也可以指导学生分组,人数一般10人一组,要求小组成员分好工,讨论时效率就更高些。并且每一组老师都必须参与其中,履行学习促进者角色。

第二步,开始问题。问题要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公司CEO,在投资时,要决策什么、理论依据是啥?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讲导论课时就下发给学生。

首先,问题几乎涵盖了本科阶段投资决策的全部内容。按照本科教学计划,投资决策包括:预测投资规模、确定投资结构、研究投资环境、评价投资方案、选择可行投资方案。具体来说包括金融性资产投资和生产性资产投资两部分,金融性资产投资内容主要涉及证券的估价,介绍估价的原理和方法;生产性资产的投资内容包括现金流量和资本预算,而资本预算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资本预算方法即净现值法(NPV法)的介绍、净现值法的实际运用、资本预算的风险调整和控制、资本配置条件下的资本预算、净现值法面临的挑战等。下面来分析以上问题如何涵盖这些内容的。

“在投资时要决策什么”,这是一个总领性的问题,可让学生讨论学习要点,也可由老师提示要点即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环境、投资方案、选择可行方案等。“理论依据是啥”,因为规模往往受融资的影响,投资结构比如金融资产和生产性资产的结构本身就要单独讲解,投资环境可放在下一步的讨论,所以老师可以提示重点讨论方案选择的理论依据,这个问题就把金融性资产估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产性资产资本预算基本方法即净现值法涵盖进去了,两类资产的估值方法都会包括现值理论和风险收益权衡的理论,净现值法还把公司金融核心的观念即现金流量包括进去了。

“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决策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不确定性、资本约束、投资时机以及公司治理等问题,如果是不确定性,就要进行资本预算的风险调整和控制;如果是资本约束,就要讨论在资本配置条件下净现值法的修正应用;如果是投资时机和公司治理,就要涉及净现值法面临的挑战的讨论。可见,问题把本科阶段投资决策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都涵盖进去了,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其次,问题是非良构性的,学生并没有事先接受基础知识,而是条件不充分的问题,依据问题去不断探索,是知识发生性的。

第三步,跟进行动。小组成员交流所查阅和所学到的东西。

第四步,活动汇报。各小组以不同形式汇报形成结论的过程。

第五步,反思总结。问题式学习方法的落脚点是学习反思与结果评价确认。不断反复过程,能够锻炼学生面对不确定环境时迅速决策的能力,并加强了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 实施效果评价及思考

问题式学习法于2012年春季学期在我校应用技术学院0924金融专业班实践,秋季学期在经济与贸易学院1024金融专业班实践,基本上都达到预期效果。假定学生是CEO,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致调动起来了。学生们通过分头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以及和老师的互动,在完整回答以上问题后,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投资决策的思考分析过程,这就是学习《公司金融》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做,而是教会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老师做最后的梳理讲解时,学生不再盲目,明白为什么要讲解这部分那部分,明白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同时,学生们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还激发了学生对《公司金融》这门课的浓厚兴趣。

为保证问题式学习法的有效实施,还应注意平衡不均等的参与机会,防止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个别能力强而自信的学生可能会承担全部的学习任务和发言机会,致使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干脆搭便车。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小组长明确落实每个成员的任务,并检查各自完成的情况,加强对个体学习结果的考核,教师对小组长的管理成绩单独考核。另一方面,教师的点评很重要,不能只找答案,还要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处理好问题式学习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并不完全取代传统的以及其他的讲授法,应该结合起来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黄甫全.问题式学习的内涵、特征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8(1):38-42.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J].中国大学教育,2005(2):6-9.

[3] 刘丽萍.关于公司金融课程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30-131.

[4] 邓可斌.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差异[J].金融教育研究,2011(2):76-80.

[5] 袁鲲.公司金融案例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探讨[J].科教文汇,2010(4):39-40.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206-01

1 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本人以及他们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将要发生的变化,不但强调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同时也强调由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所形成的素质结构受主体职业情境和工作角色的影响,主张加强对后者的培养。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思想,在房地产金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两个转变:

1.1 由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

房地产金融学习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房地产金融这门课程应立足于微观经济行为分析。授课过程中,积极引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 由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综合素质提高

房地产金融是以金融学基本原理为基础,借助管理学、技术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课程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持,主要研究住房抵押贷款、住房资金融通、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住房金融政策等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掌握房地产金融的相关知识,重点加强了金融创新等内容的教学。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处于完全被动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今日高等教育的需要。教师的主要职能应是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2.1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法。

所谓全过程案例教学,是将房地产金融案例教学的思想观点方法手段综合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使之联结为一个有机而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系。

(2)采用启发式的新型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思维模式在讲解过程中,让教师做导演,学生当主角,教师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导、启迪,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独立思考,阐述其独特见解,这种教与学相结合的启发式思维模式在房地产金融课程及其它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已被经常运用,且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结合房地产业界流行观点组织小组讨论。

结合现实,组织学生对业界流行观点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并不评判观念的“对”与“错”,而重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重过程而非结果”是这种课堂讨论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独立思考或创新能力。

2.2 改革考试形式,综合考评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改变了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法,根据考试、作业、讨论、专题小论文、专题小设计等综合评定成绩,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交朋友,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经常与学生沟通,充分理解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使教学顺利地进行,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课堂上,教师坚持微笑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空间。对于某些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不应有的现象,不是一味的严肃批评,而是视情况不同,分别对待。通常情况下,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时还来点幽默的调侃,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面子,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同时,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 要注重发挥容易与学生沟通的优势,用课间休息的时间,与学生交谈,同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对课程内容安排的要求、对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等,了解他们真正关心或者想学的东西,在必要时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此外,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写学结,要求他们也对教师的教学给予中肯的评价,使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为今后教学工作的提高创造条件。

由于比较关注同学生的感情沟通,很多学生不仅课后愿意和教师聊天、交友;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喜欢听课,态度认真,课堂效果好;同时他们学习有疑问也愿意同教师讨论,请教,这样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好处。

4 几点建议

4.1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尤其应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参加实践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效仿的主体,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对教学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等学校中讲授房地产金融的教师大多数人没有直接参与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实践,讲起课来难免有脱离实际之嫌。因此,除应加强教师理论素养的培养外,应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参加实践的机会。

4.2 请房地产业界人士介入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可以邀请房地产业界各个方面的资深人士到学校讲学,增加学生对房地产及房地产业的感性认识,并可感受真正企业家所应具备的企业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业精神。

4.3 提供有利的教学质量保证计划

开课时间应选择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先修过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财务管理学等相关课程后再学习本课程,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开课班级人数一般应控制在40人左右。

4.4 有关部门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

投影仪多媒体、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城市土地级别图、楼盘实景图以及有关房地产金融的科教片、电视片等都不失为好的教具。另外,建立模拟市场研究、房地产金融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本较低的研究、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沈周延.利用案例教学促进隐形知识的流动和共享[J].科技咨询,2006,(1):64.

[2]牛三平.高等管理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及“课堂讨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2): 99.

[3]顾小麟.对案例教学法与举例说明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2):111.

[4]叶剑平.2003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特点[J].建筑经济,2003,(2):42.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12篇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金融专业来说也是如此,但就目前来看,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单一性日益凸显,高校往往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学员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其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来说,“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无疑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二、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标定位不明确

金融行业发展迅速,相关知识理论更迭较快,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就目前来看,许多金融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过于注重理论说教,忽略了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脱节。

(二)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相较于国外金融高校来说,我国金融高校教师大多直接从师范院校到教师,缺乏实际的金融经历,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实践经验。此外,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问题,金融高校教师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与实际金融工作脱节,许多高校缺乏激励机制,没有为教师创造深入金融企业调研的条件[1]。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往往受到制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拘泥于书本,选择的素材缺乏生动性,教学模式过于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活动基地难以发挥作用

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都积极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来说也是如此,但从实际应用上来看,虽然许多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比较完善,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实践基地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的参与性不足,金融专业的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化严重,很难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在为金融专业学生实习机会和实习场所的过程中,考虑到许多学生都不会真正留下来,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很难接触到金融企业的核心工作,只是安排一些单调的“打杂式”工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新生厌烦,实践基地并没有发挥对金融专业创新人才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的特点,应当构建开放性的实践教育体系,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的延伸,实现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1、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平台。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来说,其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建立主要包含四个层面:(1)基础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金融基础课程单向实验以及语言学习中心接受训练等;(2)模拟实训:主要指的在校内的金融专业模拟实训,例如银行业务仿真实训、证券投资业务仿真实训等[2];(3)创新性实验:学校自主建立自主创新实验平台,与金融相关企业合作,设立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校企合作平台。首先,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金融专业实习基地,为金融专业毕业实习、岗位实习、创新专项实习等提供平台,例如长春财经学院每年大四学生就可以进入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进行实习,实习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度,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学生能够尽快熟悉银行的业务流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二,建设双师型队伍,学校积极聘请金融企业实务专家在校兼职任教,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传授先进的金融专业知识,此外,金融专业教师也可以在企业挂职锻炼,例如理财经理、客户经理等,以此来让教师了解到一线金融工作的相关流程,积累实践经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效果。

3、建立社会实践平台。首先,学校可以根据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实践机会,以此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金融专业相关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结合金融专业课程进程进行专项的社会调查和专题调研,让学生了解金融发展趋势,充实学生的知识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3]。

4、建立探究性科研活动平台。首先,建立学生科研项目,科研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应当对学生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给予资金支持,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科研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论文,结合教师课题完成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5、建立学科竞赛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正确投资大赛、金融建模竞赛等,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学校可以定期主板正确投资模拟竞赛、金融知识学科竞赛等,深化金融专业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效果。例如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就经常开展保险营销大赛、模拟故事大赛等竞赛,且“模拟股市竞赛”会被评委了江苏省十佳优秀社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构建合作育人模式

1、合作建设研究平台。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以及金融企业应当积极建设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机会[4]。例如中山学院经贸学院就与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山市金融研究所、中山市经济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致力于解决金融行业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不仅深化了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效果,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创新人才育人模式的改革。为了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粗创新能力,促进知识传授向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转变,学校应当积极改革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育人模式,根据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建立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式模式、以及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深化创新人才教育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就业的对接。

四、结论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

一、前言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金融专业来说也是如此,但就目前来看,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单一性日益凸显,高校往往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学员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其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来说,“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无疑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二、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标定位不明确

金融行业发展迅速,相关知识理论更迭较快,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就目前来看,许多金融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过于注重理论说教,忽略了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脱节。

(二)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相较于国外金融高校来说,我国金融高校教师大多直接从师范院校到教师,缺乏实际的金融经历,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实践经验。此外,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问题,金融高校教师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与实际金融工作脱节,许多高校缺乏激励机制,没有为教师创造深入金融企业调研的条件[1]。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往往受到制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拘泥于书本,选择的素材缺乏生动性,教学模式过于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活动基地难以发挥作用

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都积极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来说也是如此,但从实际应用上来看,虽然许多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比较完善,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实践基地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的参与性不足,金融专业的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化严重,很难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在为金融专业学生实习机会和实习场所的过程中,考虑到许多学生都不会真正留下来,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很难接触到金融企业的核心工作,只是安排一些单调的“打杂式”工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新生厌烦,实践基地并没有发挥对金融专业创新人才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的特点,应当构建开放性的实践教育体系,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的延伸,实现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1、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平台。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来说,其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建立主要包含四个层面:(1)基础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金融基础课程单向实验以及语言学习中心接受训练等;(2)模拟实训:主要指的在校内的金融专业模拟实训,例如银行业务仿真实训、证券投资业务仿真实训等[2];(3)创新性实验:学校自主建立自主创新实验平台,与金融相关企业合作,设立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校企合作平台。首先,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金融专业实习基地,为金融专业毕业实习、岗位实习、创新专项实习等提供平台,例如长春财经学院每年大四学生就可以进入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进行实习,实习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度,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学生能够尽快熟悉银行的业务流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二,建设双师型队伍,学校积极聘请金融企业实务专家在校兼职任教,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传授先进的金融专业知识,此外,金融专业教师也可以在企业挂职锻炼,例如理财经理、客户经理等,以此来让教师了解到一线金融工作的相关流程,积累实践经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效果。

3、建立社会实践平台。首先,学校可以根据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实践机会,以此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金融专业相关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结合金融专业课程进程进行专项的社会调查和专题调研,让学生了解金融发展趋势,充实学生的知识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3]。

4、建立探究性科研活动平台。首先,建立学生科研项目,科研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应当对学生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给予资金支持,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科研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论文,结合教师课题完成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5、建立学科竞赛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正确投资大赛、金融建模竞赛等,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学校可以定期主板正确投资模拟竞赛、金融知识学科竞赛等,深化金融专业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效果。例如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就经常开展保险营销大赛、模拟故事大赛等竞赛,且“模拟股市竞赛”会被评委了江苏省十佳优秀社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构建合作育人模式

1、合作建设研究平台。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以及金融企业应当积极建设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机会[4]。例如中山学院经贸学院就与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山市金融研究所、中山市经济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致力于解决金融行业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不仅深化了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效果,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创新人才育人模式的改革。为了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粗创新能力,促进知识传授向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转变,学校应当积极改革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育人模式,根据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建立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式模式、以及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深化创新人才教育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就业的对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来说,“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从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合作育人模式构建等方面探讨了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中“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旨在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长江大学,2014.

[2] 代国忠,刘爱华,蒋晓曙,钱红萍.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7-118+156.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 物流金融; 课程改革

一、引言

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党的以来,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部门纷纷出台多项产教融合相关的配套政策,迎来产教融合空前的重要机遇期和政策发力期。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正式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产教融合改革步入了快车道。高校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主阵地,是产教融合政策实施的关键落脚点。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成为打通产教融合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金融是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新兴课程,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产业的迅速崛起对物流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关键在校园、在课堂,对物流金融推进教育创新、课程改革尤为重要,结合产教融合建设物流金融课程正是发展所需、时代所趋。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物流金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主体未充分发挥企业作用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了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校”“企”是产教融合的重要核心要素。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打破教育与产业间属性壁垒、领域门槛,形成互通发展共同体。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方缺位都会导致产教融合难以达到效果。现实中,物流金融课堂的授课责任主要放在了学校、教师身上,对物流金融人才培养大部分是由校方来完成,未能充分发挥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应有作用。一方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程度不深。当前,企业参与物流金融课程仍属于浅层次程度,基本形式是企业专家到高校开讲座、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两种形式,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堂教授、教学实训等更为深入、全面的合作形式鲜有运用。多数企业注重人才使用而忽视人才培养、对人才和科技创新缺乏紧迫感,以及人才培养会加大企业员工管理难度、企业补偿不到位等都是校企间产教融合低层次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校企育人运行保障机制欠缺。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人才培养大多是通过协议方式进行,借助二级学院与企业洽谈形成合作。此类育人过程中多未形成标准化、精细化、程序化的管理要求,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流程规范,具体实施效果和培养质量缺乏具体可行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企业参与教学并未体现综合效益和长期发展,往往是“一次性”活动,难以形成稳定、长期、有效的产教融合效果。

(二)教学内容未充分融入行业前沿在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虽只是“初出茅庐”,但呈现了跨越式发展。物流金融不仅能够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服务附加值,还能够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切合企业发展、市场需求。由此可见,行业和时代是物流金融产生的土壤,要对物流金融进行充分的解读和讲授离不开行业环境和时代背景,必须建立课堂知识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对接。换言之,物流金融授课内容必须有对当下行业走向、产业形势的判断、解读和剖析,需将教条式的理论、模型转化为生动、灵活的案例、事实。而现实中,授课内容与行业现状脱节的问题越发突出,直接影响了物流金融课程产教融合的效果。一是授课内容以传统课本知识为主。由于物流金融属于新兴学科,任课教师关于物流金融的授课方式还需不断摸索当中,现多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具体来看,大多采用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理念,习惯于从专业课本出发,讲授思路和逻辑以遵循课本安排为主。定向思维导致教师授课仅仅局限于课本零碎知识点,常常忽视了课外知识的补充和完善,未能根据时展而及时添加新内容,缺少行业前沿和实践案例的融合,未能充分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脉络、民营实体经济振兴所需,导致授课知识覆盖面过窄、涉及范围较小,理论和市场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二是交叉学科知识把握不到位。物流金融虽属于交叉学科但并不等同于物流与金融知识的简单相加,其中涉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技术方法需要重新更新和组合,这要求授课老师同时具备物流和金融双重专业素养。单一学科背景常常导致院校教师能对本专业的知识架构把握透彻却对跨专业、交叉知识的部分要点把握不到位,致使课程只能着眼于基本理念而难以扩展和延伸、搭建丰富的授课内容。

(三)教学手段未充分考虑课程特点物流金融交叉学科属性代表着其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特点,这要求着物流金融课程除了能使学生收获基础知识外还能提升对从事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如何使基本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针对不同学习内容使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方法,是课程教学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当前,物流金融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新手段的使用较为欠缺,并未完全实现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效果,“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较为严重。首先,授课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尽管物流金融课程的知识非常新颖,但教授方式较为传统,仍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进行。理论功底强是高校教师的长项,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可充分发挥自身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学科研究基础,全面细致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概念、理论和模式等。理论型教师虽有其长处,但要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教师才是至为重要。大部分教师的人生轨迹基本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工作或行业实践的经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对市场需求和行业现实把握不够通透。在应用型师资缺乏的情况下,物流金融课程以高校教师授课为主的培养模式,未发挥企业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环节的资源优势,导致教学过程无法将理论更好地联系行业实际,影响了物流金融课程教学质量。其次,实践教学脱离企业场景。实践教学是物流金融课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较为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案例解析、企业专家讲座、企业参观学习等。这些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物流金融模式和业务,但仅仅将学生置于“听众”视角,忽视了企业的应用场景。任何外部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个人主体操作、实践、体验才能更好内化理解,在尚未充分激发学生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景下,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产教融合易于走向“纸上谈兵”的困境。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物流金融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全面保障条件在国家密集出台产教融合政策的大背景下,要使得产教融合在物流金融课堂上真正扎根,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和推动。一是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学校和各院系可成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对产教融合进行指导和管理,兼备监督部门、实践平台和日常事务处理办公室,对物流金融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将产教融合纳入到教学管理系统中。二是建立产教融合制度。针对产教融合过程中校企合作形式、期限、渠道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对产教融合的流程设立科学的规范,依据文件、规范开展产教融合活动。三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丰富考评的参与对象,鼓励将行业协会、兄弟院校、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到产教融合培养成果、实践课程授课效果的评价工作中来,并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的考评数据跟踪,助力产教融合建设效果的提升。

(二)壮大师资队伍,丰富课程资源师资是影响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物流金融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训、建立教师授课团队是推动物流金融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一是注重引进具有交叉学科背景教师。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可有意引进可涵盖管理、经济、金融、财会等知识储备的教师资源,并为教师深入物流金融课程研究提供充足的研究保障和条件支持,使任课教师能够、愿意在课堂改革上倾注心力,推动物流金融教学优化。二是分层次加强对教师队伍培养。依据不同层次和需求分批开展教学师资队伍培训,中级职称以下教师可以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为主,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注重提升课程建设、科研申报、社会服务能力,社会企业师资偏向于创新课程开发、实践课程设置等。三是加深企业实践教师与高校合作。积极搭建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相互学习和研讨交流的平台,聘请物流金融行业骨干人才、领军人物担任实践教师,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校方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设置,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工作,以此形成复合型的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师资团队。

产教融合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健康旅游概论课程;专创融合;教学设计

“创新驱动、创业促进”是21世纪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议题,而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国务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深化部署[1]以来,各高校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专业实践相分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因此专创融合将成为双创教育改革新的抓手和突破口。

一、专创融合的概念界定

专创融合是将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理论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从现实问题出发,由真实流程驱动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解构,最终通过师生共创实现价值产出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专创融合视角下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侧重在不开设新课程的情况下,将创新创业理念、方法与思维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专业文化建设、专业真实性项目研发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实践层面更加深刻而广泛的融合,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双向耦合,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转向师生共创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情景体验和行动导向,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深度思考、合作共创[3]。高校应依托现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探索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4],推进专业教育在不同阶段围绕专创融合主题,利用访谈法、观察法、互动法等方法,对产业格局和趋势、社会热点事件、产业企业奋斗史、专业难题突破史、风云人物励志故事、行业和用户痛点、创新创业机会识别、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实践场景、创新创业校友资源、技术与工艺创新空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教授,进而推动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现状

(一)健康旅游概论课程简介

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以“森林、户外游憩、温泉、园艺、海洋、SPA、养生、医疗、养老、拓训”十大健康旅游专项为主,以“心理、环境、运动、营养”等健康旅游理论基础为辅。该专业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十大健康旅游资源的禀赋,掌握专项健康旅游服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专项健康旅游的服务技能,并具备相关健康旅游项目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能力。

(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及健康促进活动的日益广泛多元化,全龄人口积极投身大健康旅游的趋势正在形成,健康旅游的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健康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5]。基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健康旅游概论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内实践不足,缺乏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的平台,导致其对有关健康旅游项目的服务技能、规划设计能力等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落实的教学内容认识不足;其次,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单一,教学方法多为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教学资源基本集中在线下教材和线上课程资源上,且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导致学生的课堂体验参与度不高,同时单项知识“灌输”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最后,产教融合落实不到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产业资源优势如实践教育基地优势、企业行业优势等利用不充分,导致学生对于健康旅游市场的认识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缺乏与健康旅游相关产业行业的融合和与市场的对接。

三、基于专创融合的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

(一)递进式循环的教学目标

健康旅游概论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兼顾健康旅游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以健康旅游专业知识为导向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规划设计、寻找市场机会及组建与管理团队的能力[6]。基于此,对于课程教学目标,本文进行了一个从理论知识、作用机理到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四级递进式目标设计,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健康旅游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基础,理解健康因子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专项健康旅游项目的操作流程与服务技能,最终能够识别市场痛点,对健康旅游项目或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而这也是创新创业思维的集中体现。以四级递进式目标为基础,形成了课程教学目标循环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不同的健康旅游项目模块,每一个模块均可以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四个方面进行能力的螺旋式提升,特别是情感方面,主要从专业认同和思政教育两个角度进行培养,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使其形成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良好修养与品德。当然,这一能力循环模型不仅适用于健康旅游概论课程内不同模块间的教学,同样也可拓展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当中,这样既能实现课程内的目标能力循环,也能实现课程间教学目标的融合。

(二)主辅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健康旅游概论的课堂教学应以项目式驱动为主,以案例式、访谈法、小组合作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为辅,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结合,由此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其中,项目式驱动是指以健康旅游概论课程十大健康旅游项目为依托,学生择其一,以组建团队的形式进行健康旅游项目实践,并在项目实践中寻找市场痛点,进行项目和产品的规划设计,模拟项目运营和实施过程中的服务和管理流程,从而体验真实的健康旅游项目运作过程,推动课程内容的学习进程,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7]。对于其他辅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如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分享,也可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投资家或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案例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健康旅游业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通过访谈法让学生与市场消费者、企业管理者交谈,并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掌握行业状况、寻找市场痛点、满足市场需求的思维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健康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对应训练

在进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教师应以能够进行项目任务型、应用型、成果型教学操作的内容模块为主,贴近行业实际进行创新创业场景的构建。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以“什么是健康旅游”“健康旅游理论基础”为内容的基础理论部分,以“森林浴、户外游憩、温泉、园艺、海洋”为内容的资源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以及以“SPA、养生、医疗、养老、拓训”为内容的康复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8]。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以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为主,注重加强学生对于行业的研判、市场分析及知识的探究能力;资源型和康复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运用项目式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以学生组建的团队为单位,进行某一种健康旅游项目或产品的设计,培养其发现市场痛点并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和思维。教学内容与对应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及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教师通过将课程知识点与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意识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旅游创新研究、项目设计、产品开发,使其在实践中体验、总结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可增强学生对项目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及可视化呈现

专创融合的课程考核应摆脱传统考核方式单一化、结果导向的倾向,坚持弱化纯知识点考核、突出过程性考核的原则。本文对健康旅游概论课程考核的成绩构成体系进行了再设计,如图2所示。其中,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过程性评价,从团队组建、小组合作、案例分享、精益创业画布等方面进行考核,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作品考核主要以学生团队的健康旅游项目规划文本为依托,考查其市场研判、项目创意与产品开发的能力及团队意识,这既是对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考查[9]。另外,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可视化的呈现设计,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情感四大课程目标为一级指标进行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进行问卷调查的设计,在课程教授前和课程教授后进行问卷的发放和统计,并通过Before-After的对比,进行教学效果的可视化呈现,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

(五)多方共享的教学资源

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资源优势,可提供教材、案例库、规划文本、实践教育基地、行业企业管理人员、线上教学视频等资源供学生学习、讨论和访谈,从而实现“学校+企业+行业+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共享[10]。

四、基于专创融合的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实践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