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面文化论文范文

面文化论文范文

面文化论文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难题,通常的应对策略是引进培养人才,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文化产业有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带来的人才集聚效应。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曾经指出“:对于产业集群而言,地理集中性就好像一个磁场,会把高级人才和其他关键要素吸引进来。”正是由于人才集聚效应,少数民族地区不仅难以引进文化产业专门人才,而且当地优秀人才还不断“孔雀东南飞”,流到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专门人才之所以会出现聚集效应,主要原因是文化创意人才不同于工程技术人才,人才聚集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聚集中互相启发、学习和交流,促进个体与集群人力资本不断优化和升级,人才的集聚还使得信息交流渠道增加,各种信息的易得性逐步凸显,激发人才的创新效力,促使人才快速成长。④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很有必要调整思路,降低对特殊政策和财政支持的制度路径依赖。本文认为,当前信息组织和传播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走信息革命之路,地方政府可以参考双面市场模型,建立面向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城市的中间平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与发达城市资本人才的良性反馈,从根本上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

二、双面市场模型及其特点

双面市场作为一个学术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罗歇于2003年研究网络经济时提出。罗歇认为,绝大多数媒体网站都使用两面市场的商业模型。这个模型起初被当作网络时代的独特产物,后来美国斯坦福大学谢德荪教授发现其他领域也在应用双面市场商业模型,双面市场的概念逐渐进入其他学术领域。谢德荪在其著作《源创新》指出“:在传统的概念中,企业是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但如果一个企业不止关注提供价值给客户,同时也关注提供价值给商户,此时企业便面对着双面市场的客户,这就是双面市场商业模型。双面市场的战略着眼点,是组合一面市场成员的资源及能力,来提供价值给另一面市场的客户。双面市场模型中的平台拥有者,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机构。当平台右侧是下游而左侧是上游时,平台就组合左侧的资源和能力,提供新价值给右侧,这样就使得右侧客户量增加,同时由于有利可图,左侧的资源也会自行增加;而当左侧是下游而右侧是上游时,平台就组合右侧的资源和能力,提供新价值给左侧,这使得左侧的客户量增多,从而使右侧资源也随之增加。双面市场通过平台实现相互作用,并达到双向的正面反馈,使得两面的客户数及资源量上升,建立起一个不断加强的生态系统。在双面市场模型中,“客户”不单是企业(机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购买对象,而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成员。因为企业(机构)通过两面市场的运作,给生态系统所有成员提供了价值服务,当这个生态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时,企业(机构)可以利用的资源就不单是企业(机构)本身的资源,还包括生态系统成员的资源,这样一来,拥有核心平台的企业(机构)就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三、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建立双面市场平台

建立双面市场平台的先决条件,是推动平台的企业或机构能够得到双面市场成员的信任。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地方政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如果企业的创新理念不被政府认同,它成功的概率就不高;如果政府要推广某种理念,则很容易获得企业认同。因此,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建立双面市场平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势。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时,除了使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之外,还应该建立为消费者和文化产业相关企业、机构、从业人员服务的双面市场平台,主动创造持续创新的生态系统。地方政府通过双面市场平台,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带动相关企业发展,还可以引进一些新的相关行业,使他们合力建设持续创新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把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城市看作双面市场的两侧,城市居民的需求是亲近大自然、农家乐、绿色食品、富有民族风情的文化产品等,城市企业的需求是人力资源和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市场;城市居民的资源是消费能力,城市企业的资源是资金、设计及生产文化产品的能力。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需求是教育和增加收入,当地的资源有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平台,把这两方面的市场连接起来,整合平台资源与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及能力,来满足城市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同时整合平台资源与优化城市资源及能力,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需求。这样就会创造正向反馈的网络效益,从而促成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城市共同发展的目标。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双面市场平台,具有以下优势。

(一)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建立双面市场平台的战略着眼点,是利用本身资源来最佳地组合外部资源。对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而言,这种战略有着扬长避短的作用。所谓扬长,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可供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比如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建筑、民族风俗、民族节庆、民族宗教、民族艺术、民族文学、民族体育、民族医药等。如此丰富多彩、庞杂多元的文化资源,散布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袤土地上,虽有文化价值,但有些难以被外人所见所知,只有被掌握强大行政动员能力的地方政府整合到文化产业平台之后,才有可能成为吸引外部资金和文化创意人才的资源优势。所谓避短,是指少数民族地区资金和人才的匮乏,可以通过整合双面市场生态体系中的发达城市资源来弥补,当双面市场进入正向反馈循环时,也会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造血”能力,培养本土专门人才。

(二)有利于理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实现文化产业信息的公开共享

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超出传统概念上的文化范畴,而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还停留在早期行业分野明晰的水平,具体表现为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行业和地区壁垒森严、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比如音像行业、新闻行业、演艺行业的内容审查、出版发行和市场管理,分属广电、新闻出版、文化、宣传等多个部门;旅游业的服务、文物管理、餐饮销售等,也分别由旅游局、文物局、工商局主管;统计局又负责文化产业相关数据的统计,官方统计数据时间比较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有必要吸取之前的经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建立文化产业双面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信息聚合与共享功能,为从业者、投资者、管理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文化产业信息。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形象的整合传播

所谓整合传播,主要是指传播工具的整合与传播过程的整合。形象的整合传播,就是整合利用各种营销传播工具,向特定受众传达有效、连贯和具有一致性的形象信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形象的整合传播,无论是传播工具的整合,还是传播过程的整合,都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传播工具比较单一;传播时间和范围都有很大局限性;主题信息不够突出;传播过程中没有注意信息的一致性,没有长期、系统性的传播策略。另外,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只有进入到人们文化共享系统之中,并获得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才能实现最大的传播效力。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产业双面市场后,作为主导的地方政府可以联合企业,利用市场提供的信息,自主制定符合自身的传播策略,使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出现在受众视野中,推广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少数民族生活传统,使之上升为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文化,避免行政单位、文化企业各自为战,易于形成一致且稳定的形象。

四、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产业双面市场平台的措施

谢德荪认为,在建立双面市场平台的早期,首要的重点是建立足够规模的两面市场。而要建立这样的两面市场,就要关注两面市场成员的能力、资源、欲望、需求,组合一面的能力和资源来实现另一面的欲望和需求,从而建立两面正向网络效应。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建议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产业双面市场平台,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文化产业数据库,夯实平台资源基础

双面市场的重点是实现两侧资源和需求的交换。因此,作为主导的地方政府应从两方面入手,收集基础信息。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全面摸底,分级分类整理文化产业相关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查询和浏览。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发达城市的文化产业企业、投资机构、文化创意人员进行对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投资意愿,并将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可以自行查询。

(二)采用知识共享协议资源信息,让利于文化产品创作者

知识共享协议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版权保护方法,通过放弃部分权利的模式,允许他人对其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免费使用,以促进知识创造成果的合法分享、再次使用和演绎创作,从而使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利用。在双面市场中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数字资源时,可以采用类似知识共享协议的宽松版权机制,用出让部分版权的方式,换取创作者对这些资源的关注和利用,鼓励文化创意人员使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用自己的资源来使他人生利,引导他们加入双面市场。

(三)建立机制与流程,加强两面市场的生态系统

双面市场可以先从某个少数民族地区小规模做试点,以事实证明平台能够整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和发达城市的资金人才资源,然后逐步推广。当两面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时,战略重点要放在建立机制与流程上,使两面市场的成员能够互相推动,不断加强两面市场的网络效应,及时扩大平台并提供新价值给两面的顾客,使两面市场的成员都成为平台的忠实用户和受益者,最终使平台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强大。

五、结语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现今社会飞速发展,图形呈现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例如广告、标识、包装、表格等等。人类想要记录自己的想法、活动和成就,就用图画的方式记录着,但图画的表现能力有限,无法对抽象思维进行记录,所以文字就诞生了,可以说是图形孕育出了文字。人类创造文字的目的是解决相互交流的困难。最早的图形化文字即突破了声音以及口语的局限,使人与人之间的准确的生动的交流成为可能。对于文字来讲,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它的字体也随之发生变化,新型字体不断出现,每种字体都有各自的风格审美特征,文字的形态的塑造不仅方面阅读,也成为了视觉传达的一种有效手段。文字的起源从图形而来,其基础是以点和线组成的,而图形也基本上是这样,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文字与图形是在互相的交融和发展。图形具有特殊的视觉冲击,这是文字无法逾越的。相对图形而言,文字过于客观,虽然文字起源于图形,但是现在两者是可以脱离对方独立存在的。图形没有固定的框架,就算把不同风格的图形放在一起,它们也会相互包容共存,不会排斥。文字相对而言就比较单一,发挥空间受到限制。图形作为一种语言,当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广泛传播信息的时候,简单明了的图形比文字占优势,传递信息的速度要比文字快很多。我们学习的文字被地域性所局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使我们沟通起来不是很便利。可是图形就像是音乐一样,没有国界,因为图形源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尽管图形在信息交流和商业推广中具有诸多的优势,但是相比文字,它还有很多的不足,如信息的准确性和内涵的丰富性方面,因袭,在读图时代文字依然不可或缺。优秀的设计师不会偏执于二者任何一个,而是将二者创造性的加以融合。设计师通过把文字图形化的表现以后,领图形信息更清楚明了,赋予文字更鲜活的形象,让阅读更充满情趣和生机。为了让平面设计中的文字图形化具有美感,并具备可读性,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技巧。

二、文字图形化的设计手法

(1)替代法

替代法是将文字中的某一个部分替换成图形,在视觉上的增添了美感,使文字要表达的东西更为直观,更具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

(2)共用法

文字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由图形组成的,无论是哪一种文字,我们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联系,将它们相同的部首元素或者字母元素提取出来相结合,使之和谐共用。将剩下的文字合理安排,最后它们合起来就是与原意不变的创新文字,其特点就在于共用,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重叠法

即是将文字的笔画重叠起来,或与图形重叠,使之更显空间感。如进行多次重叠,会使文字具有实形或虚形,增添了设计感,着重了含义。需注意的是叠加过程中的疏密节奏,不要把文字本身的特点和形状叠加到无法辨认。不同的文字或字母重叠起来效果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4)组合法

字在图中:字在前,图在后,合理安排大小,视觉上具有独特美感。用图形组成文字:用与文字含义相近的图形来组成文字,互相补充。用文字组成图形:远看是图形,近看是表达含义的文字,互相说明。

(5)打散重组法

是将文字或者图形打散后,打破原有的规律,重新设计,使其变为新的形态,再进行重组,吸引人们的目光,给人新的视觉体验。

(6)肌理表现法

利用自然界中的纹理,添加到文字或图形中,不同的肌理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7)电脑制作法

现今极速发展的社会,大部分平面设计作品都由电脑来完成,而电脑一些特有的表现手法也是手绘表达不出的。

(8)手写法

这种方法是学习平面设计者最常接触到的方法,我们国家的书法所用的毛笔、钢笔、马克笔等等,都可以作为文字图形化的工具。手写的文字不仅具有很强的笔体和感染力,也是一种古老文化的象征。文字在平面设计中起到了传递信息的巨大力量,文字图形化既有图形的直观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又有文字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直接性。所以我们探究文字图形化的使用。

三、结语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审美表达

文化建筑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尤其是在文化属性表达上,更是将文化建筑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融合,突出对人的审美性、物质性、艺术性、精神性的意蕴表达。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上,不能孤立地审视文化建筑格局,而是要从文化建筑平面设计思维、审美心理,以及对公众的审美传达等方面,来增添文化建筑的平面艺术审美体验。本文就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展开融合论述,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挖掘与呈现其审美表达方式。

1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

建筑领域中的文化建筑,泛指以文化教育等为功能基础的各类综合性建筑,如博物院、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遗迹、学府等建筑形式。相对于其他建筑,文化建筑除了遵循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之外,更要挖掘建筑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在创造特色文化内涵上,需要利用平面艺术设计手法来打造独具文化韵味的建筑美学风格,如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以及中国的故宫等。这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风格,既展现了文化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又从精神文化上发挥了教育功用。平面艺术设计始于环境要素,而建筑设计源自其结构与功能,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的融合,旨在通过建筑学、艺术学理论,突出文化建筑的美观性与舒适性,以及文化教育功能。作为泛称,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也需要从建筑内部结构、建筑外部环境,以及建筑规划总体有序性上,展现文化建筑艺术设计审美创造,满足人对文化建筑的心理体验与审美鉴赏。

2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

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心理波动的理解与感受。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有两种,一种为主观倾向美,另一种为客观倾向美。对于文化建筑的审美表达,就是基于文化建筑的美感,从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中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学家提出,审美是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对美感的体验活动,多表现为人的知、情、意。建筑平面艺术美学主要是设计师通过平面构图等来营造建筑环境,运用美学要素来吸引受众,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感知建筑环境的美学意蕴。同样,对于文化建筑,设计师要把控当代受众的审美心理共性,改变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多样化艺术语言来表达审美共性心理,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呈现文化建筑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感受。2.1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基于对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合规性、合目性的统一,从而改造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的审美规律需求。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劳动’是活的,是塑造形象之火。对于‘劳动’本身,并非机械地劳动,而是基于创造性内涵‘活’的劳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规律性。”同样,恩格斯也提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可见,愈是高级的、复杂的劳动,就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所谓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就是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以审美创造为目标来满足公众的审美心理。创造也是创新的过程,艺术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新,平面艺术设计也在创新,如何从独具前瞻性、独创性的审美创造中推陈出新,就需要立足公众的审美诉求,进行创造。意大利前卫设计师李特萨斯在评价查理•依姆斯设计的椅子时提出,“并非只是设计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由此可见,对于文化建筑而言,平面艺术设计师需要结合受众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诉求,从而营造适宜的审美环境,达到审美创造的目标。2.2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对于受众而言,其审美欣赏是什么?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有哪些是值得欣赏的?简而言之,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就是从受众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美的感受。比如对建筑外观的审美愉悦,对建筑空间的审美享受,对建筑结构的和谐体验等。无论是何种审美欣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审美认知。同样,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一些技术缺陷、不足等问题,也将影响其审美欣赏体验。总的来说,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审美愉悦,还是精神上的审美满足,都会与其内外形式的合理、悦目化设计有直接关系。

3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作为文化建筑,首都博物馆更具典型性。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更加注重审美表达的运用。3.1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文化建筑在建筑结构与格局上,不仅要满足功能服务,更要从体现审美价值上为受众营造独特的感官体验。也就是说,建筑与其文化属性的融合,旨在对受众精神与情感的双重交流,以凸显文化建筑的内涵价值。如何做到服务受众,需要从设计思想上表达真诚,从审美享受上突出人与建筑、环境的统一和谐。首都博物馆内部陈列的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基础上,依照相应的时间、种类来进行有序陈列。一方面,从文物展示中突出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从文物与博物馆平面艺术结构设置上形成内在契合。比如一些地域性文物、特色性文物设置专门的平面空间进行陈列,增强其艺术审美价值。3.2对设计思维的多维化表现。平面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讲究设计思维的创新与变化,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建筑在融入审美艺术理念时,与其他建筑环境不同,需要从特殊性艺术符号设计与运用中挖掘和增强平面艺术的内涵,增进受众与文化建筑间的情感融合。当然,平面艺术设计也表现出矛盾性,有时在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情感时可能与受众的认知相悖。当然,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思维表现来看,多维性变化就是从服务性视角寻找与文化建筑的自身特征相契合。首都博物馆主展厅宽大宏伟,各陈列品依据建筑格局有序排列。在平面设计上,室内文物与室内平面空间环境浑然一体,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文物文化与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形成历史追溯感。比如沙盘、模型、浮雕、书籍等多种文物构成的展览群,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受众营造视、听多维感官体验。

总之,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不仅要从形式上借鉴不同的设计风格,还要从根本上构筑受众审美心理与整个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契合点。毫无疑问,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不仅是满足个体性审美诉求,还是将广大受众的审美共性作为基础性审美特征,从而表达建筑空间平面艺术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审美体验。

作者:王娟 单位:开封大学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疏密关系

在中国画的构图布局中,疏密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画面一定“密”不透风,“疏”能跑马,注意“凝聚”与“疏旷”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现代平面设计必须要在构图布局时处理好元素之间的关系,在物象的表现方面有很大的空间自由和组合范围,事物之间疏密相宜,做到既有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又能使画面生动形象,富有节奏和韵律感,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和表现力。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的海报设计《设计与生活》,作品中只有一双筷子与一只手,主题突出,构图简单,体现了构图布局中“疏”的一面。除此之外,画面中筷子的元素是由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的一本本书堆积而成的,寓意着设计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与知识积累的过程,使画面得到了“密”的布局效果,整幅作品密中有疏、疏中有密,两者结合十分完美。

(二)虚实关系

中国画注重“意象外之意”的意境营造,首先强调的就是画面的虚实关系。中国画的虚实关系以“留白”、“计白当墨”、“以实观虚”的理念来表现画面,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正如清代画论家笪重光所言“虚实相生,无画之处皆成妙境”。因此,中国画是一种“意象”艺术,“意”起着支配作用,“象”从属于“意”,以“意”造象,一切以“意”为之。如中国道家太极图,一阴一阳、一实一虚,正向我们揭示着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思想中的精髓。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画一样注重画面的虚实关系,实物虚化,虚物实化,通过空间上的合理安排,起到似实而虚、活跃画面与烘托气氛的作用。中国当代著名设计大师靳棣强先生的海报设计《勇破成规》,虽然作品中有大量的留白,但却丝毫不觉空洞,画面虚中有实,静中有动,无为而无不为。这种处理画面留白的布局方式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逐渐受到现代平面设计师的青睐与重视。

二、中国画色彩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除了线条造型和构图布局外,中国画的主观表现特征也反映在色彩上。中国画色彩主要是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依托文化下的主观色彩,更多的意味为人格物象特征的表现。由于中国道家主张无为逍遥的思想,提出“无色而五色成焉”的“素色”色彩观,并且在传统绘画中被赋予更多的人文性,这种观念也是对道家老庄“纯素之道,惟神是守”思想的顺应。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下,中国画强调主观的色彩描摹,讲究理性化和情感化,常常根据画面与描绘对象的内容需要,自由灵活地发挥色彩的作用,概括提炼对象的固有色。中国画色彩既有鲜艳矿物质颜料,又有透明质细的植物色,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强烈鲜明的色彩艺术风格,在世界绘画艺术宝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画的色彩表现手法,不仅是融合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与表现特点,其简洁鲜明的颜色识别度高,也更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使观者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韩秉华先生将传统墨色与现代时尚色彩相结合,创作出城市文化系列招贴设计《苏州印象》。整个系列作品沉默幽静、清新儒雅,前两幅作品通过对中国传统墨色元素的使用让人感受到中国水墨画与苏州这座城市完美结合的意境,宛如一个温柔秀丽的江南女子在水墨的黑白浓淡之间款款而来,让人迷醉。系列作品的第三幅则是采用一种绚丽混沌的色彩组合元素,把江南水乡的温润与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在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九九归一•澳门回归》中可以看到,画面语言对中国画形式的借鉴较多,包括对笔墨的灵活掌握以及颜色搭配等。这幅海报设计作品没有使用中国传统的喜庆之色去渲染整个画面,而是使用澳门市花的一片莲瓣,落在“99”二字组成的涟漪,并将中国画的墨色与粉色的莲瓣相结合,既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精神,又表达了澳门与祖国百年分离之后,即将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激动心情。

三、结束语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平面设计提供画面形象要素,还能实现平面设计内涵的表述和传达。蒙古族文字作为表音文字拥有同拉丁文一样的形态特征,具有简洁的结构和鲜明的符号感,因而十分适合用于平面设计中。蒙文字体基于一定的形制书写,以上下结构纵向排列,文字本身的有序分支呈点、线、圆圈或尖角状,图形感和可塑感极强。一般来讲,将蒙古族文字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主要有两种处理手法,即文字字体设计和文字图形化设计,下面笔者就将详细分析这两种设计手法。

(一)蒙文字体设计

蒙文字体设计旨在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蒙文字体较少,设计可选范围有限的问题;2.蒙文字体缺乏适合设计,不能有效地融入到各类形象传达组合中的问题。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需要设计师不断丰富蒙文的标准字体。一般来说,蒙文在电脑系统中的标准字体只有十一种,而其他文字诸如英文、中文等均有上百种之多,这种情况就大大限制了平面设计的文字素材范围。设计师可借鉴不同文字的体例展开蒙文标准字体设计,将装饰体、手写体甚至书法体等形态引入到蒙文形制中。此外,设计师还可创新蒙文字体笔画的线条表现,以或粗或细、或平或曲的装饰性线条丰富字体本身的表现力。针对第二个问题,设计师要想对蒙文字体进行适合设计,不但需要对形象传达组合有深入了解,还需要对民族地域特色有所认识。比如,蒙古族通常认为蓝色代表吉庆,那么在进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时,设计师就可以尽量选择适合蒙古族风俗习惯的文字形式。

(二)蒙文图形化设计

蒙文图形化设计一般有两种手法。1.蒙文字装饰图案化设计。设计师可将蒙文转化为具有装饰性效果的图案,如寿纹、云纹、万字纹等中国传统图案,或是将文字做适合转化形成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形状。这两种方式的蒙文既拥有文字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又拥有丰富的形式,实现了图文结合,非常富有现代感。2.蒙文抽象或具象图形设计。这种设计手法需要设计师从文字的整体特征出发,从蒙文的形态特征出发联想与其相关的物象,然后通过各种加工手法的运用将文字抽象化或具象化为该物象。这种手法能够使蒙文这一表音文字实现表意效果,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二、蒙古族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人们通常将蒙古族传统图形狭义地理解为传统图案,其实不然,蒙古族传统图形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除了包括蒙古族文化中的图案及纹样,还包括同蒙古族生产、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的图像,如传统器皿、蒙族刺绣、家具雕刻、生活用具等。下面笔者就从传统图案和传统图像两方面详细介绍蒙古族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图案的运用

传统蒙古族图案种类丰富,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1.抽象几何形状及象征性花纹,如万岁花纹、八宝花纹、兰萨花纹等;2.抽象或具象动植物、自然景物图案,如花卉、马、鱼、水、山等。在进行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创新时,首先,设计师要对各个分类下图案的组织结构、造型手法、共性个性、内涵意趣等有所了解,这样方能实现素材的创新应用,否则则是肤浅的照搬照抄。其次,设计师还要对图案素材进行合理选择与取舍,实现设计的化繁为简。蒙古族图案为了追求饱满和华丽,线条环绕较为繁絮,可能会产生较重的视觉负担,同现代平面设计理念也较为不适应。设计师要根据设计对象的主题适当地删减累赘结构,力争以最精髓的点、线来实现画面主体的解构与重构。最后,无论是抽象图案还是具象图案,设计师都要通过现代创新手法的运用赋予图案新的内涵,使之能够与现代文化相渗透。

(二)传统图像的运用

传统图像是蒙古族日常生活的艺术升华,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符合蒙古族典型特色的器物图像都可以纳入到这一分类。如家具器皿、房屋建筑、生活用具等等。我们平时常见的蒙古哈达、马头琴等就属于传统图像的原型素材。设计师在运用传统图像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可从抽象和具象两个角度展开:具象表现较为简单,通常只需要将选取好的图像稍作改动进行概括再现即可;而抽象表现则较为复杂,需要设计师在保证图像涵义可识别性的基础上对素材采取符号化的加工,从主观角度赋予传统图像设计意图,实现从内到外的高度概括。如,鄂尔多斯集团的企业形象设计就选用了牧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象——绵羊,通过柔软的羊绒和羊角抽象概括了原素材,很好地传达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理念。

三、蒙古族传统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作为现代平面设计最直观、最表象的元素,对作品视觉效果的展现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传统色彩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它具有质朴、鲜明、真挚的感官特点,能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次还表现在它能够传达一种隐藏在蒙古族文化内涵和观念形态下的象征意义,具有升华主题的功能。这些优势同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要求不谋而合。针对蒙古族传统色彩的功能优势,设计师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展开色彩设计:

(一)直观表象应用方式

蒙古族传统色彩的直观表象应用可从对比与调和两方面考虑:蒙古族传统色彩由于多色相、高纯度的特性,视觉效果往往非常鲜明亮丽,这样就有利于设计师开展高纯度对比和强明暗对比。例如,内蒙古青年联合会的会徽设计就采用了蒙古族传统竞技项目“博克”中选手佩戴的装饰物“章噶”的色彩,“章噶”的飘带色彩丰富、饱满,具有很强的对比效果,设计师将这些色彩进行并置排列更加强了色彩之间的对比,既彰显了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凸显了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在调和运用方面,设计师可采用单色作为调和底色,通过多种色彩的相互穿插和重复实现色彩调和。如草原红太阳公司的企业形象设计就采用了红色和黄色的色彩调和,设计师通过色彩之间透叠、叠印的方式将两种色彩连结起来,朴素之中透着统一与和谐。

(二)象征意象应用方式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平面设计应用和结合

一、设计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式、符号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演化、再生。而文化的精髓也源远流长,不断得到继承和升华。

(一)传统吉祥符号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人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之中,必定会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成为中国企业形象标志,有方胜、云纹、如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即中国结)演变而来的。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信达畅通。将这种吉祥寓意与现代信息时代的理念巧妙结合,使传统文化有了延续性,巧妙而不牵强,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在传达中达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设计作品与大众心理的对话。

(二)神韵的传承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深层次的是在于神韵、内涵的传承。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哲学和审美情趣,这些文化随着具体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在神韵传承中,设计师不直接引用符号而是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意蕴、审美方式等综合之后,再形成独特的设计方法,达到与传统“神似”的目的。香港著名设计师靳球强之所以走向成功,源于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以及在对中国文化精髓如古钱币、水墨文化、书法、儒家文化、民间文化等的深刻理解,加之早年受到的现代设计的影响,使他的设计作品传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他的设计将传统和现代融会贯通,神形俱佳。

(三)中国传统审美

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方式中强调精神的追求和意境的表现。意境包含生活形象的客观反

映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两个方面。艺术家通过有形物质世界的表现来追求大千世界

的神韵。“境由心造”,在绘画、雕塑、建筑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出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所强调的意境美和心理上的和谐美。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意境的美表现在人的创作和审美体验当中。唐代的王昌龄在《诗格》中就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意境作为美学和心理学的范畴与思维关系密切。人们崇尚意境之美,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说:“意境”是“意”“情”“理”与“境”“形”“神”的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形与神是创造意境的前提。形指可视的形象,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形象,对于形象之外的联想也要依据可视的形象来刺激。神指艺术精神的更高境界,艺术品的传神之写照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意境之美。形与神的统一始终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中国绘画艺术尤其重视意境美的表现,这是由中国传统思维形式决定的。中国自古以来注重表现自然美,表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中的应用

(一)构图方式

中国人向来追求中、全、和。所谓“中”,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儒学表现的正是这种中正平和的大家气度,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儒家思想为古代设计提供了设计的宗旨,阴阳五行思想为设计定下了具体的模式,如在建筑设计上强调等级体现,布局上富有层次感和对称性,在色彩上以黄色为至高无上等。这种注重系统规划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构图方式上多有体现。中线是一个表现,中线指以一条中心线自上而下贯穿整张画面的构图方式。在中国现代图形设计中,运用中线进行排版的作品大量可见,这与德国多运用上升的斜线进行排版的构图方式形成别有意味的对照。这种构图折射出“万事求中”观念对设计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称也是一个表现,在西方古典美学中,“对称”被公认为美的一种因素。在中国民间美术的图案构成中以偶为美、两两相生的对称之美也是由来已久的,如年画、剪纸、风筝、脸谱等。

(二)表现方式

中规中矩的儒学与自由随意的道家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两者对立补充,使得中国的设计思想有了完整的发展空间。正如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紫禁城与小桥流水、诗意盎然的江南园林能够和谐共生一样,道家清静无为的道德准则和封闭含蓄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总体上重意境、自然含蓄的特点,其朦朦胧胧、藏而不露、隐含寓意的艺术表现方式,为本土化图形设计注入了独特的精髓。

1.传统水墨方面

当代平面设计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如工笔画的线条、版画的色调等,然而水墨画的随意笔触和虚实关系更为现代设计所普遍借鉴,它的不规则性和渗透性与商业设计的严谨性巧妙而又奇特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一种非凡的视觉力量。毛笔是有生命力的,水与墨是有灵性的,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和工具材料特质,如墨、绢、宣纸等决定了水墨画创作有一种不可逆性,笔蘸着墨与纸接触,一笔下去,不容修改,只有在充分放松的自由状态下才能真正进行创作。

2.传统文字方面

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字进行图形创意的平面设计十分常见,可以说是最具本土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汉字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象形的字型和巧妙的结构,汉字中蕴涵着视觉表现的无限可能。如清代吉祥文字“黄金万两”利用字体结构的相似重复,把四个字连成一个图形,是现代字体标志的成功范例。

(三)色彩表现

中国传统色彩一方面受统治阶级制约,如皇宫寺院用黄、红色调,王府官宦用红、青、蓝等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另一方面则不受限制地在民间蓬勃发展,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面貌。在当代平面设计作品中依旧能感受到色彩表现上的朴素与浓艳、大俗与大雅的独特个性。朴素指的是现代设计中随处可见的黑白对比和素调子。简化色彩既可舒缓视觉疲劳,更能体现设计作品的典雅情调。浓艳主要指色彩搭配的对比关系。我国传统艺术用色的基本准则为五色,即黑、白、赤、青、黄。这五种色彩并置,效果十分强烈,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无论是民间美术中的年画,还是宫廷的建筑构件等,都常用五色对比。这种养目的色彩在传统食品的包装设计中最为常见。

放眼世界,现在已是网络时代,地球也已变成一个村,我们的设计作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广泛而迅速地传播,我们的文化交流也就显得非常的频繁和有效。只有立足当代,深挖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设计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才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曼娟.《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导入》[J].《内蒙古艺术》,2006.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视觉艺术网络虚拟现实

艺术活动反应时代的现象,且在各种意义上,艺术与时代革新或改造的根本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情的自发形成占了大部分,但在有些状态下理性的计划性成分亦占有相当的比例,尤其在新媒体、新美学观念、新素材及新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以理性为诉求的创作灵感,已占有绝对的重要性及审美价值。

科技的革新,从计算机、网络到虚拟现实,在艺术创作上产生极大的变化,具有实验精神的先驱艺术家们热衷于新媒体与材料与新艺术形式的探求,从十九世纪末到今天,其中发生了难以计数的艺术运动,一部新媒体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近代科技史,而我们仍然活在其中,变化日新月异,很难去归纳风格,或下任何定论。到目前为止,网络艺术、包括虚拟实境的交互式装置,似乎是互动艺术的主流。科学的发明与发现,大量地运用在改善人类生活上,不过是近五十年的事,却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刺激。改变的不仅是物质的层面,在精神上的意义也相当深远。

尤其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电子媒体与计算机科技开始普及之时,媒体深深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人们视野变宽了,世界变小了。当时,艺术、科技与科学间的关系常受争议。艺术与科技运动吸引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业者参与,意图发展出跨领域的合作架构,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系统化的合作模式,仍然只是一个理想。因为科技、艺术都是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容分割。

运用科技的视觉艺术,一个明显的议题便是科技带来的艺术品复制性与真实性的问题,一切展演都只是以复制品呈现,要观赏者破除原有的观赏习惯,在传统上的艺术价值包含了独创性、唯一性、与真实性,都将被重新思考。

数字化科技成熟后,讲求光与速度,去物质化的虚拟影像透过媒体四处传播,复制已经不再是模仿、替代真实或是真实的幻觉,数字世界已然成为另外一种真实。因为影像可被转换为数字语言,可被任意操弄,因而影像成为一种信息,于是艺术行为也大大不同于前,艺术家在庞杂的影像信息中,选择、过滤、重新组装,不只是利用技术来解决视觉问题,开发新的视觉经验,更利用新媒体去呈现人们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作品意义的产生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观赏者从最早的被

动接受,到目前已然成为参与者,甚而是展演内容的提供者。以往视觉艺术的形式,可大分为平面的绘画与立体的雕刻,而影像的领域今后将与前述二者并列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未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多媒体、高画质等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录像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整合。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科技产品发展迅速,计算机、雷射光线、传真机、复印机、卫星传播等。这些尖端科学技术,都成为创造想象和架构的创作工具,这些新的媒介能仿真真实世界,也能创造出幻想境界中的奇景。高科技艺术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兴起于美国的新艺术。它是泛指以运用高科技创造的现代美术作品,诸如计算机艺术、雷射光艺术等作品,在美学领域中带来明显意义,结合了人类智能和科技产生的大量新颖技巧。潜藏在这种深具潜力的新视觉技巧下,有一个更深入的意义:在高科技的辅助下,视野更加瞭阔,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美学向度,跳跃连结代替线性思考,多向度空间取代绘画透视,前所未有互动。尤其是,自从计算机出现以后,因为可以储存、修改,容易重新绘制及复制,所有有关绘画的行为起了很大的改变。1952年美国的BenF.Laposky利用计算机做出一个抽象的图像,1956年才开始能创作出彩色的电子影像,1960年德国K.Alsleben及W.Fetter发表最早的计算机绘图作品,直至1994年网际网络开始盛行,四、五十年间,人们对于空间的思考模式随之改变,我们离开了复杂而趋向一个快速沟通、大纲式了解的理想。我们不再需要画一堆很复杂辅助线去处理放置一个三维物体于二维平面上的问题,计算机影像帮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艺术家已把兴趣放在如何避免复杂的建构,因为人们想象的空间已经改变,波浪的、拥挤的西方绘画已被纯粹的、无限空间的现代绘画所取代。

计算机对现代艺术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之巨,超乎想象。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空间可视化的简单辅助工具,但它不只是一件工具,一种媒体和材料,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美学方向,新的再现可能。多数计算机艺术的创作者,深信虽然计算机本来不是为艺术创作的理由而发明,但它会持续发展出特有的本质,继续为艺术家提供最好的工作伙伴。

通常,计算机比传统铅笔的方式更简单、便宜、快速地生产,计算机让艺术家与音乐创作者更快速的生产,这也就是我为什们称之为“罐头艺术”的原因,然后,计算机也可提供一种艺术替代品更快速的方法,这也是我为什么称其为“麦当劳艺术”。当然,计算机艺术有它的隐忧。虽然计算机为艺术带来发展的新契机,却也有不少令人不安的地方。

第一:由于计算机也是科技的产物,自然有现代和传统的冲突,如何把过去的传统艺术,配合新的计算机媒材,加以融合表现出来,呈现附合时代的新风貌而被接受,是值的深思的问题。因为全世界都是用相同的软件和设备,如果一窝蜂的跟着主流,则艺术创作则会划地自限,而显露大量复制和类似的肤浅平面感,失去艺术的美感和深度。第二:如同前面提到的,工具的方便,却造成个人风格的丧失,并且

失去敏锐度,因为一旦创作者习于依赖计算机的修改功能,创作的动力则渐渐退去,例如:惯用PHOTOSHOP的摄影者很可能因此,不在意拍照的决定性时刻,因为可以透过计算机仿真修改,不怕拍不好,但即使效果逼真,却失去艺术价值了。

第三:即是计算机艺术虽然有决然不同于过去的表现方式和媒体,但本质上,仍脱离不了过去模仿、拼贴等创作风格,如何走出过去的艺术观念,找到属于计算机艺术的观念、想法和创作空间,将会是影响他是否能自成一派的重要关键,而非只是为艺术带来新的表现法。身处一个新世纪的黎明阶段,审视当今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可说是前所未有的新美学创作年代,传统的美学概念及体系,起了一些新的转机及变化,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新视觉美学体系,以包含瞬息万变的新美学思潮,是亟待建立的。

科技帮人类突破了心灵的藩篱,也改变了人们思考与创造的方式,但相对的,科技高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危险与不安,因为人们几乎忘了所处的地球仍然有其极限性,而艺术心灵的可贵其实是在于透过限制的穿孔,呈现出无穷的创造力。艺术的价值不在艺术品本身,而是艺术的哲思,有非常多科技艺术家同时也是大自然的爱好者,不管用的是高科技或低科技,来自生活的智能与大自然的启发,才是艺术创作最好的素材。不论世界如何转变,也只有艺术家意志延伸的作品,才算是“高感度”的创作,也才有美学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恬君.从艺术观点看科技与人文的对话.艺术观点[J].第四期,2000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漆器文化;毕摩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72-01

彝族文化遗产对于彝族社会传统文化的稳定和传承,社会秩序的和谐构建都产生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都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影响,导致一些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迅速消失,这就迫切的要求我们加制定切实可行的关于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彝族文化遗产概述

彝族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物质文化方面有四川凉山漆器工艺,四川彝族地区的古栈道,石林岩画,贵州土司官邸遗址,服饰艺术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例如史诗歌谣《勒俄特依》、《梅葛》等;神话传说《开天辟地》、《阿鲁举热》等;民间故事《孟获的传说》等等。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四川凉山的漆器工艺及毕摩文化。

(一)彝族漆器文化

众多彝族物质文化遗产中,漆器是具有代表性的种类之一。在云南、贵州、四川都有漆器,且各地均有自身特色,文章主要以凉山的漆器来实证描述彝族漆器文化。

西南地区盛产野生漆树,彝族民众生活漂泊不定,不便携带易碎的陶器,瓷器等生活用品,因此相传在1450年前左右,不易碎且轻巧的木质漆具诞生了。漆器既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彝族漆器主要为餐具(包含木盔、木盘、木钵、竹钵、碗、勺、大餐盘等),酒具(各式酒壶、酒杯),生活用具(如马具、毕摩做法术的用具擒克等)及部分兵器(如头盔、牛角号等),造型古朴厚重,其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是鹰爪杯,牛角杯,野猪蹄杯等饮酒器皿。用凶猛动物的部件做酒杯,显示了主人的勇敢灵巧和地位。传统彝族漆器制作原料的胎质有木胎、皮胎、竹胎、角胎、皮木胎等,制作漆器首先经过锯、刨、磨、粘等工序,然后用植物胶类的土漆,以矿物质颜料调配即锅烟、石黄、朱砂分别调出黑、黄、红三色,精心在器物表面漆绘图案纹饰。漆器上用黑、黄、红三种色彩有其文化渊源,彝族尚黑,黑色表示高贵、庄重、严谨,黄色表示吉祥、幸福、美丽、光明,红色则象征勇敢、热情、喜悦、追求。漆器纹饰中黑色作底,红黄两色作纹,三色错综搭配,间隔使用,色泽明快亮丽,给人光华之感。纹样来于生活,源于自然,大致分为动植物、生活生产、人文自然等。图案结构讲究章法,有单一纹样、连续纹样、单元纹样,不论文饰繁复,均以一个中心统领全图,匀而不乱,层次分明,明快简洁。

(二)毕摩文化

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数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不可重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被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四川凉山的美姑县是彝族毕摩文化最浓厚的地区,以彝族文化聚宝盆而闻名海内外。

文献是历史的记录,毕摩文献作为毕摩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其联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彝族毕摩文化及其口头传承,是彝族书写历史和口头演述相结合的重要文本。毕摩的经籍叙事、口头演述等传道形式,既是彝族历史文明的主要载体,也是彝族目前保存下来的相对完整且具典型性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文献里完整地记载了彝族的各种神话、传说、动植物来源、历史事件等,是民族文化独立性得以保持的主要形式,张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保护和利用彝族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在全面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基础上,每个民众都应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文化遗产这一珍贵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和生态上,在处理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上,应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

(二)多渠道、多方位的保护文化遗产

目前宣传凉山彝族文化资源主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应抓住一些有利时机,如火把节、冬旅会等进行实体宣传,吸引外来专家学者和游客实地考察游览,在游历山水风光时推广凉山彝族文化,让其感受彝族绚丽多姿的民风民情,这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将彝族文化内涵融入旅游商品中,形成鲜明特色,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购买彝族文化商品的愿望,还可以宣传民俗文化旅游,这对发展彝族文化遗产旅游是有益的。

(三)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形式

对于彝族文化的保护既紧迫又必要,可以综合利用各方优势技术资源来引进人才、知识、资金、国际标准、惯例等对彝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利用和开发。形式上有国际保护、国家保护、民间保护等,民间保护主要有生产保护、生活保护、学术保护、教育保护和产业保护。民族文化不是仅仅靠文献记载来保存,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承担作为文化主体的责任,参与到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进程中来,自觉地去拓展研究民族民间文化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利用一切先进手段将民族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彝族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威胁,我们应当自觉地去拓展研究保护文化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彝族文化遗产,让彝族文化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陈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2]米吾作.凉山彝族民俗文化是凉山州重要的旅游资源[J].旅游学刊,2004(5).

[3]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漆器文化;毕摩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72-01

彝族文化遗产对于彝族社会传统文化的稳定和传承,社会秩序的和谐构建都产生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都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影响,导致一些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迅速消失,这就迫切的要求我们加制定切实可行的关于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彝族文化遗产概述

彝族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物质文化方面有四川凉山漆器工艺,四川彝族地区的古栈道,石林岩画,贵州土司官邸遗址,服饰艺术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例如史诗歌谣《勒俄特依》、《梅葛》等;神话传说《开天辟地》、《阿鲁举热》等;民间故事《孟获的传说》等等。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四川凉山的漆器工艺及毕摩文化。

(一)彝族漆器文化

众多彝族物质文化遗产中,漆器是具有代表性的种类之一。在云南、贵州、四川都有漆器,且各地均有自身特色,文章主要以凉山的漆器来实证描述彝族漆器文化。

西南地区盛产野生漆树,彝族民众生活漂泊不定,不便携带易碎的陶器,瓷器等生活用品,因此相传在1450年前左右,不易碎且轻巧的木质漆具诞生了。漆器既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彝族漆器主要为餐具(包含木盔、木盘、木钵、竹钵、碗、勺、大餐盘等),酒具(各式酒壶、酒杯),生活用具(如马具、毕摩做法术的用具擒克等)及部分兵器(如头盔、牛角号等),造型古朴厚重,其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是鹰爪杯,牛角杯,野猪蹄杯等饮酒器皿。用凶猛动物的部件做酒杯,显示了主人的勇敢灵巧和地位。传统彝族漆器制作原料的胎质有木胎、皮胎、竹胎、角胎、皮木胎等,制作漆器首先经过锯、刨、磨、粘等工序,然后用植物胶类的土漆,以矿物质颜料调配即锅烟、石黄、朱砂分别调出黑、黄、红三色,精心在器物表面漆绘图案纹饰。漆器上用黑、黄、红三种色彩有其文化渊源,彝族尚黑,黑色表示高贵、庄重、严谨,黄色表示吉祥、幸福、美丽、光明,红色则象征勇敢、热情、喜悦、追求。漆器纹饰中黑色作底,红黄两色作纹,三色错综搭配,间隔使用,色泽明快亮丽,给人光华之感。纹样来于生活,源于自然,大致分为动植物、生活生产、人文自然等。图案结构讲究章法,有单一纹样、连续纹样、单元纹样,不论文饰繁复,均以一个中心统领全图,匀而不乱,层次分明,明快简洁。

(二)毕摩文化

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数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不可重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被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四川凉山的美姑县是彝族毕摩文化最浓厚的地区,以彝族文化聚宝盆而闻名海内外。

文献是历史的记录,毕摩文献作为毕摩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其联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彝族毕摩文化及其口头传承,是彝族书写历史和口头演述相结合的重要文本。毕摩的经籍叙事、口头演述等传道形式,既是彝族历史文明的主要载体,也是彝族目前保存下来的相对完整且具典型性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文献里完整地记载了彝族的各种神话、传说、动植物来源、历史事件等,是民族文化独立性得以保持的主要形式,张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保护和利用彝族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在全面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基础上,每个民众都应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文化遗产这一珍贵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和生态上,在处理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上,应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

(二)多渠道、多方位的保护文化遗产

目前宣传凉山彝族文化资源主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应抓住一些有利时机,如火把节、冬旅会等进行实体宣传,吸引外来专家学者和游客实地考察游览,在游历山水风光时推广凉山彝族文化,让其感受彝族绚丽多姿的民风民情,这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将彝族文化内涵融

入旅游商品中,形成鲜明特色,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购买彝族文化商品的愿望,还可以宣传民俗文化旅游,这对发展彝族文化遗产旅游是有益的。

(三)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形式

对于彝族文化的保护既紧迫又必要,可以综合利用各方优势技术资源来引进人才、知识、资金、国际标准、惯例等对彝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利用和开发。形式上有国际保护、国家保护、民间保护等,民间保护主要有生产保护、生活保护、学术保护、教育保护和产业保护。民族文化不是仅仅靠文献记载来保存,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承担作为文化主体的责任,参与到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进程中来,自觉地去拓展研究民族民间文化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利用一切先进手段将民族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彝族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威胁,我们应当自觉地去拓展研究保护文化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彝族文化遗产,让彝族文化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陈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2]米吾作.凉山彝族民俗文化是凉山州重要的旅游资源[j].旅游学刊,2004(5).

[3]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现状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企业,都把提高设计水平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从报纸到杂志、从电视到网络、从品牌到包装、从广告到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放大,其影响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约30多万人,从事平面设计艺术类人才培训的高等院校和教学机构近千家,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对这样一支正在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大军,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但是,长期以来,从业人员分散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没有明确的行业定位,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和学术机构。至于行业分工、行业标准,行业中介组织更无从谈起。面对经济和高科技飞速发展和平面设计相对滞后的局面,许多平面设计艺术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心急如焚,纷纷要求改变现状,以求自身的发展空间。

定位

平面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和价值判断。所谓的平面设计,就是把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组合成图案所表现出来的立体空间感,即用视觉语言来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它的设计范围和门类非常广泛,如各种媒体、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广告等等,总之,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平面设计要运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设计者的设计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并让人们愿意和乐于接受。因此,平面设计不仅涉及到多种元素的运用,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的运用。任何一个设计都必须按照客户的要求去打动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者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在设计中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只有首先感动设计者,才能让客户满意,进而感动受众。因此,平面设计艺术必须具备综合知识和相关技能,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所要设计对象的本质特征,运用各种设计元素进行有机的艺术组合,形成图形有创意,色彩有品位,材料质地能打动人的作品。我们可以说,一个好的设计,不仅是图形的创作,也是中和了许多智力劳动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平面设计艺术具有文化产业中的一切特征,即横跨经济、文化和技术的综合性特点。

方向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这个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西方出现的。长期以来,由于这个概念和所涵盖的范围各有不同的认识,没有形成共识。为了使我国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市场体系,1998年文化部成立了文化产业司,几年来颁布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出台了《文化部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2003-2010年文化市场发展纲要》。在这些文件里,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各地已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国有文化经营单位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和结构调整。目前,文化市场已对国内各类资本全面开放;同时全面履行加入WTO时的承诺;积极调整文化资源,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发挥。国家在繁荣文化事业上,主要是抓好两件事:一件是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另一件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今年3月29日,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于这份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物局等多个部门倾注了巨大的心力。《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我国文化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为依据,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产业基础,以活动的同质性和文化的自身特征为原则所制订的。它不仅首次从统计学意义上对文化产业概念和范围做了权威界定,而且为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推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显然有助于各界统一看法,形成共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2月12日文化部长孙家正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向近70家国内外新闻媒体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总的概念,文化产业是由文化企业组成的,因此培养文化企业,壮大文化市场的主体,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非常重要的工作。”

国家政策和形势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创造了从来不曾有过的环境和条件。据有关方面预测,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每年的产值达4800亿元,目前仅有1800亿元,尚有3000亿元空间。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面对这种局面不知平面设计行业的同行们感觉如何?就目前而言,整个行业远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的状态中,像大海中的小舢板,相互之间没有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也没有理论的研讨和业务的互相学习切磋。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平面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认真探索我们的发展空间。

使命

平面设计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历程,我们在设计的理念上、功能上、语言表达和形式上都受到国外文明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平面设计艺术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如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多元色彩的需求;人类生存方式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思维、新理念,这使我们打破了过去在平面设计中常常运用到的法则,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平面设计必须与时俱进。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平面设计的全体从业人员要牢牢掌握发展方向,大胆进行理论研讨和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规律和理论体系,满足市场经济不同方面的需求。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积极引导,是规范行业发展的关键,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带头勇于支持和探索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为平面设计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主题词: 文化软实力提升思考

Abstract: the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he n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oft power of the state. Our cultural soft powe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mplement 17 at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enhances our country culture soft power, need to be further innovation system mechanism, improve the quality, promote cultural influence, strengthening cultural industr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rd power and cultural soft power two kinds of action, form the power.

Keywords: cul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奈提出来的。[1]在约瑟夫・奈看来,“软实力”是指一国通过自身文化、意识形态、制度安排和文化交往等体现出来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它与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一起构成一国的综合国力。由于这种实力是无形的、无法量化和测量的,作用方式也是靠自身的吸引力体现出来,所以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其中,文化影响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其语言、文字、艺术、科学、信仰、民风民俗等体现出来的国内、国际影响,表现为对内的民族凝聚力和对外的渗透归化力。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足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决策以来,我国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2]总体来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已经明显增强,在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软实力还很弱。主要表现在:

城乡文化发展、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文化发展和行业之间文化发展都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由于文化体制“条块分割”弊端的影响和制约,事实上在工作中存在着协调性和整体性效能不足的问题。从我国文化发展的进程看,政府长期处于管理者的角色,对文化发展干预过多,文化企业长期缺少自,致使文化企业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此外,我国文化市场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盗版、侵权等现象严重,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存在巨大逆差。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印、巴等新兴国家参加的G20国集团代替了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G8集团,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在国际发挥的应有作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为中国发挥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的“音符”。

一是新世纪亚洲格局重组与话语权争夺

亚洲文化迅速崛起,如韩国、日本相继开办“世宗学院”、增设“日语学习中心”,欲与中国的“孔子学院”抗衡。东亚崛起的文化格局预示着当今世界文化的重大转折,有形的国力“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替代。

二是我国传统中原文化遭遇挑战

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如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还要改书法、书道为韩国的书艺,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疯狂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裸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

三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的发展崛起一方面依靠国内的和谐稳定,一方面则依靠国际形势的稳定,但是中国所面对的世界正以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首先,悬而未决,成为中国文化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其次,各类中国分裂论甚嚣尘上。日本右翼政客宫抛出所谓《中国的大分裂》一文,鼓吹中国应在邓小平以后“分成16个小国”, 西方提出的“七国论”等,昭示着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变得空前复杂。

综上所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方面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途径

   (一)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作用

针对我国文化体制“条块分割”弊端而导致的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和整体性效能不足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要制定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引导政府部门的行为,提高整体协作的效应;要在以后政府的机构改革中,整合政府文化职能和相关资源,形成“大部制”的集中决策和相应的工作机制;要按照“整合机构、转企改制、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新的文化业态,鼓励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形成科学有效的文化管理体制。

(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国民素质是制约国家形象的一项软肋,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正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中国的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等名人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形象大使。中国官员、游客、留学生、商人等群体在其他国家的言行举止同样也会被看作是中国人文明水准的代表。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更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务之急。

(三)提高文化传播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国家文化传播力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优势,加大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人际传播上,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大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在国外高等院校开设汉语课程,推广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的力度;在驻外使、领馆设立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节”和各种国际文化学术论坛,组织艺术展览、文艺表演、民俗展示等活动,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风貌,使文化外交成为经济、政治之后的第三大外交形式。在大众传播上,要有效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通过覆盖广泛的强有力传播体系,多维立体地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向国际,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文化及其价值体系,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奠定文化软实力坚实的基础。

(四)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先要在理念上将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整体品牌,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各支柱行业和特色品牌。其次要完善中外合作战略。当今世界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各种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国际文化产业的大环境。我国文化产业要发展,一方面必须加强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文化企业成功经验,注重国际化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与各国政府的合作,积极推进各项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依托 “硬实力”优势,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发展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离不开硬实力的经济基础。2009年,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一些工农业产品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文化软实力,要依托我国经济和军事硬实力的优势,积极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二者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掌握主动权,从而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王缉思:《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及其对美国的影响》,参见2008年4月11日《环球时报》。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网页应用是指用网页语言编写的程序通过浏览器来运行的软件,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站或互联网。由于网页语言程序可以直接应用于各个PC终端和手机移动终端,不需要像其他应用软件进行升级或运行前安装复杂的程序,深受用户的青睐,例如,较常见的有基于计算机终端的网络论坛、网络游戏、网络超市等,也有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APP、网页浏览等应用。虽然我国网络化快速发展,但是,网页界面的情感化设计起步较晚,最早的网页界面概念是由国外发达国家提出来的,在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如欧美、日本等国家一方面提出了网页界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如依据艺术设计理论和社会心理、人机交互理论等理论进行情感化设计;另一方面,还要遵循简约化、一致性、统一性、均衡性等原则。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发展主要是针对网站的文字、色彩等视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设计,但总体上缺乏对情感化设计的深入探究。

二、网页应用界面的情感化设计分析

“情感”是人们对自身周围的事物以及对自身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体反映。根据唐纳德教授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的论述,情感化设计分为本能、行为以及反思三个层次。本能层次是用户通过外界的刺激而做出的第一反应,具有先天性,因此,在对网页界面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本能层次的物理特性,将本能层次的特征融入设计的界面当中。行为层次主要是指利用简单有趣的设计为用户提供最方便网页浏览布局和清晰明确的操作导向,使用户在运用中在情感上得到体验。反思层次是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最高的情感水平。网络用户通过浏览网页界面后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感知和情感,往往受到不同主体认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情感变化。通常反思层次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建立起用户与产品的长期联系。情感设计的三个层次相互影响,在本能层次得到满足后,产生行为层次,然后体验后,产生对网络界面的反思层次,在对网络应用界面设计中应当注意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将情感化设计贯穿于三个层次中,提高用户的认知度,为用户带来情感愉悦和舒服的体验。

三、我国网页应用界面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情感化网页设计起步相对较晚,缺乏理论依据,存在着众多不足,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方面的问题

通常网站网页是进行信息传播的承载体,往往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但在国内的一些网站网页设计时内容相对混乱,分不清主次。还有一些网站为了向用户传达更多的信息,对网页界面嵌入各种软件以及各种各样的内容,使用户感觉杂乱无章,忽略了页面设计的整体性和主次感。此外,还有一些网站为了商业利润,在网页界面中填充了大量的广告,容易让用户在使用时产生抵触情绪,降低了情感化的体验效果,同时,网页广告界面往往自动弹出,强制用户“消费”,缺乏对用户的尊重。

2.网页界面板式雷同化严重,缺乏创新

网页应用界面在设计上大多都是遵照一种设计样式,除一些网站在设计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界面内容进行分栏分类,对色彩字体进行搭配,其他大多数设计的版本内容布局高度雷同化,缺乏创新,使用户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很难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降低了情感化的体验。

3.网页应用界面设计普遍缺乏情感

情感化的网页设计能提高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的舒服程度,还能提高用户的自我标识,但是在实际的网站网页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满足功能上的需求,追求界面的效果,忽略了在网页中添加情感因素,在视觉色彩的应用上也相对混乱,造成用户情感体验的效果不明显。

四、网页应用界面的情感化设计

通常进行网页界面的情感化设计需要明确进行网络界面设计的目的,即构建一个使用户在视觉上产业愉悦的网站,以提高用户对该网站的忠诚度。一般来讲,网页界面设计目的包括实现网站服务、良好的视觉效果以及可行性和易用性三方面。因此,网站的网页界面的情感化设计需要围绕着上述的三个目的展开。

1.色彩的设计

网页的应用界面的色调通常包含了文字的颜色、主板的色彩、所含图片的色调等几个方面。首先,图片的设计是将抽象化的物体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效果,图片的色调可以直接进入用户的视觉体验,进而产生本能层次的情感,因此,图片色调的选择要符合主题内容,与整个网页的风格相匹配。其次,文字色调的设计,文字是传达网页内容的主要方式,是网页界面的主体,其字体的颜色需要与整个网页界面的设计搭配,使用户在阅读时不产生疲劳感;最后,主色调的设计,主色调是整个网页界面的背景,在对主色调设计时要遵照使用户舒服的原则,防止色调太强,而影响文字主体阅读的困难。

2.合理统一的布局

对网页界面合理统一的布局是指在网页界面有限的空间内,对文字、图片、色彩等元素进行统一的设计编排,使整个界面显得和谐统一,不至于出现内容混乱的局面。因此,在对网页界面设计中,既要加入人的情感因素,同时又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这样才能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3.方便易用的操作功能

通常网页界面设计要以方便易于操作的功能为前提,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操作,并接受该功能的应用。

4.对网页界面的情感化设计的创新

创新是设计的动力源泉,一方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提出新的需求,另一发面,创新是人们劳动性的创造,将情感和抽象思维相融合,设计到网页界面的布局中去,提高用户网页界面体验的情感效率。

5.和谐统一的人机交互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三湘都市报》主流化原因对策

据统计,到2005年,全国出版的1926种各类报纸中,党报438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23%;晚报、都市类报纸285种,占15%,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报纸门类。有人说,都市报是在全国2000多种报纸激烈竞争和市场分割基本完毕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这种说法不无依据。都市报带来了中国报业市场的大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小报”作风盛行、恶性同质竞争日甚等等。

鉴于此,1998年《华西都市报》提出要“迈向主流媒体”,并诉诸办报实践。其它都市报及一些地市晚报随即跟进,宣称要打造主流媒体。新创刊的都市报也发挥后发优势,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明显的主流媒体的取向。主流化已经成为都市报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都市报“迈进主流化”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都市报“主流化”是我国报界经常提到的“小报大报化”。很多都市报在经历了市场竞争洗礼之后,开始严肃地思考自己的走势,通过寻求自身的“主流化”,来适应新的形势。以下从《三湘都市报》的改革来看促使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

1.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

从整体而言,长沙报业呈现出了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以《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为主的几张报纸尚处于各自实力不算悬殊的竞争对峙阶段,但湖南广电等电子媒体对平面媒体造成了强力挤压,形成另一层竞争。所以,同质媒体的竞争,异质媒体的竞争,以及读者对报纸越来越高的要求和越来越挑剔的眼光,对办报人来讲,战略战术的选择需要理性基础上的创新。简单的盲从,简单的低层次报业竞争,很有可能几败俱伤,像《东方新报》的折戟长沙就是个例子。因此,改革创新就成了《三湘都市报》最终的落脚点。

在饱受恶性同质竞争的烦扰、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时,都市报将“迈向主流媒体”作为其发展的一个措施,“迈向主流媒体”的目的是寻求差异化,获得良性发展的空间,通过提升报格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都市报寻求“主流化”是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所致。

2.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依据

由于都市报有明显的市场效应和巨大的发行量,都市报能弥补党报市场覆盖的不足,能够分担党报的部分宣传功能。都市报的“主流化”就有了现实的依据。

二、都市报主流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1.赢得高端读者与适应大众之间的矛盾

《三湘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面向大众读者。但是《三湘都市报》要往主流媒体方向发展,必然要把高端读者视为主要争取的对象,并努力为高端读者创造出适合其消费需求的新闻产品。但是高端读者与大众的“融合”中容易呈现出不和谐,高端读者与大众之间存在着矛盾,要做到两者兼容很困难。

在信息时代,分众传播已是大势所趋,面对不断变化的都市报受众以及同质媒体的竞争,人们自然而然把目光投向高端市场,对高品质新闻产品的追求已成为志向远大的新闻人的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新闻操作过程中,许多都市报人以为只要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加上自己的声音就能赢得高端读者的认可,报格亦能得到提升,并未从总体上调整自己产品的内容、结构,最终使受众群在上下兼容,即高端读者与泛众的“融合”中呈现出不和谐。在阅读报纸的价值取向上,高端读者对新闻内容的选择往往与中低读者叉,而中低读者群向高端读者群向上兼容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所以都市报在定位读者时,选择高端读者还是大众之间存在着矛盾。

2.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缺失

《三湘都市报》在报道内容改革时,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娱乐等各方面,但却缺少了深度报道和评论。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缺失严重影响着《三湘都市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人们不仅仅想了解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更想知道的是事情背后的那些背景信息,媒体就应当承担这种解释功能,深度报道就是其中的一种解释方式。评论是都市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性、批判性和权威性是新闻评论的重要价值,而这三点要素也直接影响着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因此,深度报道和评论成为了整个报纸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舆论引导力的重要体现。

从都市报的发展来看,评论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数量少,本报的评论更少。都市报的评论对于重大的政治事件、经济事件很少过问,更多的是对体育、娱乐、社会生活等事件渲染。缺少了深度报道和评论的都市报就显现出了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缺乏。

3.人才储备的不足

都市报发展过程中,报业市场快速膨胀,报纸数量递增迅猛,新闻从业人员的队伍也迅速扩大,然而同时期的专业新闻人才却非常少,早报和晚报的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仅是初中毕业,虽然新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过低的文化水平往往限制其新闻报道能力的继续提升。有的新闻单位为了扩大规模而扩军,在招收人员时门槛很低,这些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都很一般的人员进入后,报纸的整体水平停滞也就不足为奇了。主流媒体对报人要求会比普通的大众媒体高得多,更多地需要专家型的记者,需要不仅是腿脚勤快,更要头脑敏锐、有着深刻洞察力的新闻从业人员。

4.再次陷入同质化竞争

在“迈向主流媒体”的理念提出来后,在都市报领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大小小的都市报一哄而起,都“迈向主流媒体”,都市报都去迈向主流媒体,又使竞争从市民生活报的恶性同质竞争很容易就转化为主流媒体的恶性同质竞争,媒体发展的目的同样不能达到,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

三、都市报主流化进程的对策

都市报想要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就必须理解真正主流媒体的内在素质:广泛的影响范围、较高的报纸品位、极大的权威性和强大的舆论引导力。

1.准确定位,把都市类报纸办成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在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指的是高级的严肃报纸,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信誉卓着,社会地位很高。与其相对应的是大众化的通俗报纸。在我国主流媒体指的是那些针对社会主流人群,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社会主流发展方向,关注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的权威媒体。在我国,传统上的主流媒体一般是指党报。

都市报要迈进的主流媒体并非是回归传统主流报纸,而是一次全新的理念提升,按照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石峰的说法,应该定位为“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体”,④这里的关键是“普通百姓”和“喜闻乐见”。

这就要求都市报更进一步地面向大众、关心大众、服务大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市类报纸是连接读者个体和公众社会的一个桥梁,它是阅读者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自我约束的有效参照物。都市类报纸必须保持这种深入百姓生活的鲜活状态,才能体现其对于读者的重要性。

都市类报纸还要成为主流媒体,所谓“主流”,就是说报纸不仅要做到百姓爱看,还要担负起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责任;不仅要反映社情民意,还要通过精心策划、深入人心的报道,调动起人民群众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2.重视时政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增强权威性

政府的决策、判断、调整,会对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生活轨迹,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时政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报社要在内容选择、编排手法上尽量与众不同,成就报道生活化、会议报道信息化、批评报道建设化,努力做出独家特色,来吸引主流人群。

一方面,要把时政类新闻放在版面的重要位置,给予突出和强化处理。《新京报》的封面就是把时政新闻作为了第一选择:“时政是我们不变的选择,政要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据统计,2005年2月,《新京报》的封面共选新闻199条,时政类新闻108条,占54.2%,头条中时政新闻24条,85.7%,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显示了该报力创“主流时政报纸”的特色。其次,在遇到重大时事政治新闻时,都市报开始积极参与,与主流日报展开竞争,在重大问题、重大事件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到“大事诉求”,进一步强化报纸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如地方的党代会、重大建设项目的报道,以往参与较少的都市报纷纷辟出大幅版面,给予全方位的报道,一些独家新闻还超过了传统党报。

另一方面,要在报道深度上开掘。都市报相对年轻的采编团队、充满激情的职业冲动、视野开阔的知识结构,还有长久以来浓墨重彩地报道重大新闻的历练,都为全景式地深入挖掘新闻提供了保证。而这种内涵丰富的高档次的新闻产品又是受众所需要的。

另外,还必须重视报纸评论。在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快速传递的时候,在新闻唾手可得的时候,选择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予以评说,抓住受众普遍关注的新闻予以论述,帮助人们准确认识事物本质,在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尤其重要,也体现了媒介的功力和影响力。

3.改革用人机制,留住和吸引人才

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如媒体内部的采编制度、奖惩制度等,是制约媒体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成功的媒介内部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优点和特长。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强劲的激励机制、严厉的约束机制和快速的反应机制:对于优秀的工作者给予重奖,对于漏报重大新闻者给予严惩。这样奖惩分明反应快速的机制可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二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报社人才队伍建设。

从专业角度出发,选择新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于法律、财经、收藏、投资等版面也应该选择相应的专业并具有良好文字功底的人才。并对记者的职能细分,改变过去那种社会新闻记者跑财经、财经记者跑体育的业余操作方式,专人专用,培养起一支专业性强,专业特色鲜明的记者队伍。还要吸纳美术等行业的专业人才,以新颖的栏目编排和独具特色的广告来吸引读者和客户。

4.加强创新意识,提高报纸质量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湘楚艺术的创造、以象生造型,不是自然界事物的客观模仿,多采用夸张变形、复合形象构成超现实组合,以表现超自然的力量。

楚地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巫术宗教的信奉、图腾崇拜的遗风,楚人尊凤而贱虎,在楚艺术中凤永远是主角。楚墓中常见的虎应鸟架鼓。鼓架以凤、虎为造型,虎混沌敦厚,匍匐负重,凤高大俊拔,引吭高歌;虎鸟对比,见出凤鸟的图腾意义。凤的造型夸张、整合,绝非自然界客观模仿,造型无中生有,分解、异化和重组,设计语言独具特色,显现出楚人在艺术发端时期不同凡响的创造力和观察力。“集壮、美、奇于一身”正是楚文化鼎盛期的象征,其创造意匠不在表现某个具体动物,而在表现由若干生命力喷发的动物所映照出的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楚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图腾的崇拜,使造型夸张奇特,并开始趋向抽象化、符号化。

从自然形象中提炼,通过楚人的悟化、抽象为符号,具有深刻而特定的内涵,然而符号一旦普及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便会渐渐淡化为一股图案而失去其特殊意义。楚文化研究者认为“凤”为飞鹰,飞鹰是凤的别种,楚人视之为风神。人的精魄要登天,需有风神相助,方能高飞运行。在《离骚》中,屈原假象自己作巡天之夜游,有句曰:“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月神望舒在前面照明,风神飞廉在后面助力,这就可以一路顺风了。把飞廉做成木雕像,置于墓中,可以引导死者之魂到天界去。湘楚符号象征性也是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平面设计在今天信息化时代,中国平面设计师的思维空间反而更加迷惑,思维定势局限于几何形的圈圈、点点。对前人简单的模仿、借用。从楚人对造型的设计手法来看,无中生有,是使现代平面设计师思维驰骋的翅膀,只有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不被今天科技成果所证实知识惯性引导,平面设计师才能创造出更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二、用色大胆而强烈在纹样中产生流动

楚人尚赤,源自远古的图腾观念-对火神祝融的崇拜,赤为火的颜色,象征南方,系生命之色,而黑色则是指北方,红黑二色有阴阳调和之意,在战国漆器艺术中,以红黑色的对比为主要基调,加敷以黄、褐、白、绿、蓝、金、银诸色,深邃悠远又缤纷灿烂,色彩对比强烈。图案色彩不受程式的约束,注重大的色彩快面的对比,更加装饰化、理想化。楚人对色彩的敏感,对今天平面设计师从色彩上创造平面的独特性上是有所启迪的。

色彩对平面设计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就像柯达胶卷的黄,富士胶卷的绿,从视觉冲击力上色彩给消费者第一印象,在超市销售环境中,强烈的色彩冲击力是打动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从湘楚艺术中对色彩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湘楚艺术感人的法宝,色彩的风格化、标识化和今天现代平面设计的销售要求不谋而合。黑、红两色的华贵,再配以金、银,可以想见湘楚艺术的配色高贵中又见诡秘了。再配以黄、褐、白、绿、蓝点缀其间,使其华贵中又显生机。

湘楚艺术中的图形纹样的设计和组合为现代平面设计中版式设计带来了灵感。平面设计在今天,消费者要求日趋人性化、个性化的时代,湘楚艺术中的图形组织方法可以在平面设计中进行再创造,细密的描绘手法对主体事物的烘托,都为今天平面设计师提供了美好的创造典范。

三、结语

湘楚文化是奔放的、浪漫的、真情四溢的。站在湘楚艺术面前,我们往往惊叹楚人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惊叹楚人神秘的宇宙苍穹意识,惊叹只有遨游的心灵才能创造出来的图像。湘楚纹饰图样拥有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水准,具有极高的设计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对其艺术形态的解析,对湘楚文化艺术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从创造手法、创造思维上将会给现代平面设计师提供十分有借鉴意义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燕.论楚国漆器艺术的成就及其成因[J].美术与设计.2004(2):29页.

[2]刘赞爱,刘婷.传统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启示[J].装饰,北京,2004(6):21页.

面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内源型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

研究现代化的学者根据创新性变革与传导性变革两种方式之不同,依据现代化道路的不同起源,划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道路:一类是内源型现代化道路,这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经历漫长过程的社会变革道路,又称内源型变迁,其外来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另一类是外源型现代化,这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推进经济变革的道路,又称外诱变迁,其内部创新居于次要地位。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就被迫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其间多次试图走向以现代化为取向的发展道路,但有的夭折,有的半途中断。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发端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并得到人民群众高度认同的社会发展道路。无论是从时间还是性质上看,中国这次重新启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属于典型的外源型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的国家与内源型的现代化国家相比,现代化启动时间维度的差异所引起的内部、外部的环境与条件发生的变化,导致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具有独特的“历史规定性”和独特的“现实必要条件”。能否把握好这些“历史规定性”和“现实必要条件”是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实现自己发展战略的前提和现实基础。外源型发展中国家与内源型现代化国家相比有不同的优劣势,研究现代化的学者提出外源型发展中国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化解劣势,从而构建了现代化理论中的后发优势理论。

一、后发优势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基础

后发优势理论是对西方主流和传统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和模式的重要理论支柱。其基本内涵是指在先进国家和地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后发优势主要是从时间维度来说的,即后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存在后发优势就是因为它们在发展水平上比先进国家和地区落后,落后也为其跨越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优势。在后发优势理论的指导下,部分发展中国家制订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和模式,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大大地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

后发优势属于国家和地区战略层面的问题,它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何发挥优势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命题。一般而言,实现这个命题有两种思路:赶超战略和跟随战略。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采取跟随战略的结果可能被越拉越远,而赶超战略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赶超战略又分为两种方式:激进式和分步式。激进式赶超战略违背经济成长规律,不能从总体上实现目标,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动的“”运动就属于典型的激进式赶超战略。分步式赶超战略是可行的选择,我国目前正是选择这样一种战略,即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基础上的分步式赶超战略。

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如果利用好自己的后发优势完全可以追上发达国家,这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德国和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用后发优势挤进了世界资本主义一流强国的行列。20世纪的中后期,亚洲“四小龙”利用后发优势迅速进入中等发达资本主义行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利用了后发优势,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就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1]。

二、以后发优势为基础的不同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和后发优势的同质性

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学者认为内源型现代化国家和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劣势和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都是以后发优势理论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和模式,其中,东亚、拉美和印度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尤为显著。由于三个地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同时依据后发优势理论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东亚、拉美和印度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战略和模式。

东亚后发优势理论特点是“经济优先主义”,亦称“经济第一主义”[2]。其基本含义是把经济发展放在国家各项工作的首位或中心。经济第一主义是东亚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最高原则,也是东亚成功的第一要素。拉美地区后发优势理论的基础是依附理论。依附理论认为:世界现代化过程是一个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纳入其经济体系,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不断地被依附化的过程,而这种依附是导致非西方国家不发达的主要根源。据此理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模式则采取了结构主义的政策主张,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拉美国家强化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本国工业发展的政策,有意识地以扭曲市场机制的办法来保障本国工业的发展。印度的现代化理论则是以“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印度实行计划经济,建立公营企业。其计划经济的前提是建立混合经济体制,包括公营和私营两部分经济。公营经济主要靠国有化、新建企业等办法不断补充。印度政府的国家干预主要是“半管制”模式,这是一种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的混合模式。政府通过“半管制”模式组织生产,引导和影响私营部门的投资和生产,使其与公共部门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下发挥各自的作用。

尽管研究现代化的学者分析后发优势理论的优、劣势的角度不同,在实践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和模式也有不同特点,但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了重要的一致性。这些不同发展战略和模式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后发优势理论做基础,利用其潜在的后发优势,这些后发优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的路径不同,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共同点:报酬递减方面的后发优势,科学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后发优势以及结构转变方面的后发优势。

报酬递减方面的后发优势,主要是指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所产生的后发优势。发达国家的资本丰富,而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由此将会促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这个方面的后发优势现在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是否存在。从各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数据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大趋势是投资率高于储蓄率,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储蓄率高于投资率,这表明资本基本上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这个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可能比发达国家要高。

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学术界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大多数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由发达国家发明创造的。发达国家发明出来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被认为是公共产品,具有溢出效应,这对于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来重新研究和开发这些已经存在的科学技术。他们只要花费较小的成本就可以把这些科学技术引进并运用于生产中,这一方面节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也缩短了它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比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此外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经验,这就节省了在实践中摸索和试验的时间和资源,这也是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就是结构转变方面的后发优势,这方面通常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发展中国家最初都是农业国,经济发展过程就是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转变为现代工业经济,最终实现工业化。落后的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而工业部门的生产率较高,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转移到工业部门,可以提高这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生产率较快地增长。这方面的后发国家优势在发达国家是不存在的,因为那里所有部门都现代化了,生产率差异较小。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结构转变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快于发达国家。

三、现代化发展战略进程中我国后发优势面临的潜在挑战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已经得到科学的总结,在不同的时期,也被一些国家的实践所证实。但是,更多国家的发展结果并不令人乐观。这说明后发优势的潜能不可能自发地发挥出来,它们需要后进国家和地区创造使其得以发挥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条件,以及一套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多次中断与重启的国家,它的经验、教训和现实问题为各国政界和学者所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确地发挥后发优势并且为其从潜在的能力变为现实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后发优势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实施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国进入人均国民收入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按照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美国经济史专家罗斯托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把现代化的坐标图画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做准备、起飞、向技术成熟推进和大众高消费。[3]罗斯托关于经济成长五阶段的理论,颇有牵强之处,但作为一个比较分析框架,仍有参考价值。我国现阶段处于罗斯托所说的向技术成熟推进阶段。根据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验,这个阶段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中国在这一阶段仍然要利用后发优势,实施追赶型发展战略,由于现代化阶段的推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现实问题,使中国曾经出现的后发优势正在不同程度地流失,中国的后发优势面临新的潜在挑战。说是潜在挑战是因为他们在未来的现实中可向优势方面转变,也可变为劣势。

1.向技术成熟推进阶段推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压力和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提前到来。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向技术成熟推进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时间差,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向技术成熟推进阶段也会出现资源紧张的局面,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普遍落后,使其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这样发达国家国内资源紧张的矛盾会被化解,所以,发达国家阶段向技术成熟推进阶段资源成为助其腾飞的条件。而今,发达国家面临着再发展,发展中国家都在实施赶超型战略,世界资源出现了整体性紧张,我国能够利用国际资源缓解国内资源紧张的条件进一步复杂化。中国在经济起飞阶段所遇到的诸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对经济的严重制约,是发达国家在大众高消费阶段才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人口、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严重制约的时间方位前移,为实现下一步战略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

2.发展不平衡的现代化向相对均衡的现代化转变。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由于追求绝对的公平而处于过度的平衡状态,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之一就是现代化过程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面临着现实的挑战,整体表现为相对的不平衡向过度的不平衡转化,另一方面则是处在发展战略阶段上的转变:由过度平衡经过相对不平衡状态在向相对的平衡转化。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社会各个主要因素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处在向技术成熟推进阶段的中国面临着多项严重不平衡的挑战,主要包括:(1)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中国表现为东中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从经济总量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50%、30%和20%变为2003年的59%、24.5%和16.5%;从人均GDP看,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别由1980年的1.5:1和1.9:1扩大为2002年的2:1和2.6:1。(2)城乡社会的二元化,城乡人均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别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1.86:1,2004年扩大为3.21:1。与世界范围线比较,发达国家城乡收入差距为1.2: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5:1。(3)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过大,引起的社会不公和各阶层利益的分化与重新组合。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1998年国家发改委估计的数字为0.3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5。综合各方面的数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接近或达到0.4警戒水平。(4)经济与政治和文化发展不协调的深层次矛盾逐渐转化为各种社会矛盾,引起社会矛盾的凸显,使潜在的政治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避免相对不平衡向过度不平衡的临界点转化,以及应对几种不平衡的合力出现是继续保持后发优势的重要条件。。

3.国家在现代化的作用的两面性及其变革。国家干预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特征,所以,外源型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启动阶段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大于经济因素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国家即中央政府在推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4]。外源型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干预的模式,不论是东亚的专权主义、印度的半管治模式,还是拉美的官僚—权威主义。三种模式在国家干预模式的共性是:政治集权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强力干预的模式成为现代化学者中颇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肯定国家强力干预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它。(1)在现代化启动初期,国家强力干预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内源型国家不同,外源型国家在市场发育,民族独立和维护政治稳定,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及社会各阶层对现代化认同的差别,都不可能使国家在经济和社会中所扮]的角色与内源型国家相同。所以,对于现代化的启动和初期运行,国家的强力干预对外源型国家是必不可少的。(2)国家干预模式的适度性。通过对实施适应型发展战略和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国家相比,后者发展模式创造了远远高于早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发性成就。但后者被称之为“官僚权威主义型国家”,这种模式创造的发展速度往往不能持续,并造成自身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的集权与干预导致官僚政治的巨大膨胀,给腐败行为大开方便之门,特别是可能造成经济生活的政治化。国家干预模式应该是适度的,强力干预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决不能说国家即政治权力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推行现代化的大变革进程中可以无限度地集中化与扩大化”[5]。(3)国家干预模式的转换。由于特殊的历史规定性,现代化的启动与发展初期,对外源型国家来说,这种模式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随着现代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现代化启动初期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社会结构与功能开始变化,最显著的是以国家和社会的分离为特征,这一分离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也就是社会结构的强化与国家政治结构的弱化。如果国家承担的角色与功能不相应地改变,就会引发发展性的危机,以国家强力干预模式“只能是一种发展的过渡形式,是不能持久下去的”[6]。我国是典型的国家强力干预模式,高度的政治集权和计划经济,在现代化启动的初期创造了20世纪50年代的高速经济发展时期,随后长时间地引发发展性危机和现代化的中断,如果说东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随后的金融危机从世界意义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有限性,而我国从自身证明了它的缺陷性。国家干预模式的转换实质上是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特别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表明我国已在实践中开始寻求国家干预模式的转换与创新。我国国家干预模式的转换与创新应从三个着力点入手:首先,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次,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推进国家与市场分离的步伐;最后,准确定位政府的角色与功能,避免政府功能的越位与缺位。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干预模式的制度创新。

4.从外源型向内源型现代化发展道路过渡,实现现代性的内部生成,使内部因素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以英国为首的内源型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但是,内源型和外源型国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德国和日本最初走向现代化都是外源型现代化发展模式,在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外部压力引起内部因素的逐步变动,社会的内部因素逐步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现代化道路的模式就发生了转变。我国是典型的外源型现代化发展道路,外源型的发展道路为我们在借鉴和引进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只能使我们跟在别国的后边,并且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巨大影响。只有逐步走向内源型发展道路,我们的现代化动力由外部条件的推进转向内部因素,社会内部自身的力量将形成合力成为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模式的现代化才会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由外源型向内源型现代化道路过渡将面临以下挑战:(1)从要素的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世界各国现代化过程中,发展的道路不尽相同,有的是依附本国的资源,有的是依附外部的资本和市场,而有的是凭借自己的科技创新。我国特殊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发展模式,而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并没有改变竞争的实质,却使竞争的形式大大改变。以往的竞争变成了人才的竞争,经济、军事的竞争变成了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科学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在改革开放30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它的副作用也随之暴露。核心技术无法从国外购买,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国际竞争中不受制于别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原始创新可以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集成创新能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可以达到再创新,获得更多的科技成果。(2)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创新。根据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地区二战以后的经济崛起以及1997年的金融危机,学者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创新,而对经济发展和创新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制度”。[7]衡量制度的标准是看这种制度能否激励创新,不断释放创新的潜力,同时也要看这种制度本身是否具有自我调适和创新的能力,不断自我完善。二战后东亚的崛起以及90年代的金融危机使人们从文化层面的探讨转向制度的分析,二战后东亚经济迅猛发展的实质是对传统制度进行大规模改造的结果,而东亚金融危机的实质也是制度危机,它表明曾带来“东亚奇迹”的政府主导型制度的创新潜力已经耗尽,东南亚面临着新的制度转型的挑战。中国作为东亚的大文化圈和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亚其它国家有相似的历史规定性,特别是中国又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中国能否保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持续进行,将取决于能否顺利实现制度转型,并建立起能够持续激励创新、同时自身模式也能够不断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3)最终形成社会内部现代性因素成为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决定动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引进发达国家的现代性呈现出一个时间差和顺序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沿着技术—制度—文化变革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不协调,无法生成自身的现代性因素,只能靠外部的挑战、引进外部的因素来刺激内部因素的变化。我国是典型的外源型发展中国家,正在向外源—内源混合型过渡。最终实现社会内部因素的发展潜力被广泛有效地动员起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地出现,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内源型现代化国家。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0-10-13.

[2]韩琦.对拉美、东亚经济发展特点的比较[J].山东经济,1999(1).

[3]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2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