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研究创新方法取向(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2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2.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3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3.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3.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4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4.2对调查目标与量的科学筛选与控制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云南;本土建筑;地区主义;地区性;楚雄州民族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57-04

地区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在讨论建筑时地区的概念不可回避。从20世纪50年代对民族形式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地区建筑风格的探求,到20世纪90年代追求地区特色的建筑创作,建筑的地区性与地区主义建筑创作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建筑界关注和讨论的重点。而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神奇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以及多元交融的民族文化,为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云南地区主义建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南本土建筑师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关注云南乡土民居的研究,不断地从云南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民居中吸取智慧,融入到当代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当中。然而由于认识的局限,早期云南建筑的地区性研究以及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实践也一度陷于过于“形式化”的倾向之中;简单地将建筑的地区性与民族性等同,狭义地将建筑的地区主义理解为附着于建筑外部的某种符号象征,曾一度导致建筑设计在形式摹仿和符号拼贴上大做文章。虽然这些现象基本上已成为过去,但它却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真实状况。

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地区主义建筑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此时云南本土建筑师在地区主义建筑创作中开始自觉地转向对建筑内在本质的探讨,而云南楚雄州民族博物馆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回顾历史审视过去,将对今后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云南本土建筑的地区主义探索

几十年来地区主义建筑一直是云南本土建筑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许多本土建筑师和学者为之付出了长达几十年的努力。下面结合地区主义建筑理论对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探索历程进行简要回顾。

1.1 从自发到自觉

云南地区主义建筑的研究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云南民居调研。由云南省设计院组成的云南少数民族民居调查组具体负责,先后对云南的十六个主要少数民族民居进行了详细调查。多年的调查收集整理并撰写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拍摄绘制了大量的图片,最终于80年代集成出版了《云南民居》及其《续篇》,成为国内早期研究民居建筑的主要专著之一。建筑师是民居调研工作的主体,他们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自觉地将设计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早期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基本特点。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区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乡土建筑”这种土生土长、自发的、匿名的建筑成为了地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当代地区主义建筑创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型”。与此同时,从乡土民居建筑元素中提炼和转换得到新的建筑语汇并运用到建筑创作中,成为了七八十年代云南本土建筑寻求地区特色的基本创作手法。虽然在当时的中小型建筑创作中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例如云南阿庐古洞洞外景区、西双版纳主楼式宾馆等。但是由于这种设计方法简单易操作,大量的使用也导致了早期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陷入了盲目追求“形式”的误区。随着对建筑地区性理解的加深,这种单纯追求形式的摹仿而忽略建筑文化内涵的做法显出了弊端。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本土建筑师开始以更为自觉而理性的方法进行地区主义建筑创作。例如将建筑类型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乡土民居的研究当中,通过对乡土民居形式结构的深层解析归纳出建筑的基本“原型”,再从原型类推出建筑无限变化的形式,从而摆脱了早期对乡土民居建筑元素简单模仿与拼贴的肤浅做法。

1.2 从外在到内在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云南地区主义建筑、乡土建筑的研究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师转变为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和学者。这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云南地区主义建筑的研究与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得理论研究与建筑创作实践之间结合的更为紧密。这一时期云南的地区主义建筑探索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外在的地区性向内在的地区性转变的趋势。

在这一时期场所理论和批判的地区主义对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在海德格尔哲学现象学理论基础上,为讨论建筑的地区性而提出了场所理论。舒尔茨在场所理论中讨论了“存在空间”、“场所精神”等重要概念,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地点性”而不是空间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楚尼斯针对地区主义思想中民族主义、沙文主义以及怀旧、乡愁的情结提出了批判的地区主义。他主张理性的批判,从传统建筑、乡土建筑中抽象和还原出地区建筑的“本质”;在抽象、还原和转换过程中运用现代建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对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做进一步的提炼、概括,以寻找出属于该地区建筑的“特质”;同时也将建筑本身的营造看做是建构场所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入,云南本土建筑师开始自觉的关注建筑理论并从建筑与场地环境的整体关系入手思考建筑设计,在建筑与场地之间建构“场所精神”;开始运用现代建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对乡土民居建筑元素加以提炼、转换形成云南地区主义建筑的“特质”。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2 案例解析

2.1 项目概况

楚雄州是一个以彝族为主,苗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世界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为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楚雄州民族博物馆位于楚雄市郊与万家坝相连的鹿城南路一侧山坡上,地形上下高差20多米,场地条件极为复杂。博物馆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云南当代地区主义建筑走向“内在”地区性探索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解析。

2.2 乡土建筑“原型”的提炼与转换

乡土建筑是地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植根于本土,自发的传统建筑形式为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实践提供了质朴的创作灵感。博物馆建筑创作并未直接从乡土民居中提取建筑元素和符号进行拼接,而是从当地民居中提炼、转换出基本“原型”即建筑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空间,并结合现代博物馆功能需求以找寻“内在”的地区主义建筑的生成之道。(见图1)彝族逐山而居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与山地自然景观一道构成了其特有的山地人居环境――山地聚落与大地景观的有机融合。当地彝族民居以质朴的土掌房、一颗印(合院式)最具代表性,因此成为建筑师“原型”提炼的对象。

博物馆建筑设计首先从场地分析开始,由于等高线密集场地高差较大不利于博物馆展厅空间的水平展开;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设计原则将博物馆的大体量空间分解成多个较小体量,变不利场地条件为有利。于是建筑师从土掌房和一颗印民居若干较小的建筑体量顺等高线联排布置,上下高低错落的布局中提炼、抽取出建筑的基本“原型”,并转换构成了博物馆展厅单元的建筑基本形式。分置在不同地坪标高的展厅单元由室外连廊相连,自上而下错落丰富的轮廓变化构成了整体建筑群最基本的“建筑意向”(见图2)。土掌房民居是一种典型的由开放空间向围合空间过渡的民居形式,“L”型的建筑平面及院墙形成了半封闭内院和半开放外院结合的空间类型。建筑创作从民居中提取、还原出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原型”。围合封闭的展厅体量与轻盈、通透的连廊形成对比,环绕中央庭院的连廊在联系各展厅的同时形成了一种清晰的“边界”,围合出半开放的室外空间。这种提炼、转换民居“原型”的设计方法,已在当代云南 “内在的”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见图3)

2.3 场所的建构

“场所”具有空间的一般特性,是由于人在特定空间中活动对周边环境赋予价值后形成的,是人们长期生活、经营的产物;为此可以把“场所”理解为:人与特定地点(空间)之间的某种特殊存在关系。因此,“场所”的建构成为建筑“内在”地区性的重要实现方式,博物馆建筑创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由于场地条件复杂,博物馆建筑布局要协调好场地环境、建筑功能、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建筑群体在布置上通常采取建筑轴线垂直于道路而建筑体量平行于道路的布置方式。但这种常规的方法在这块场地上却遇到许多问题:首先主轴线方向的水平距离较短,在较陡的坡度上建筑群体难以水平展开;其次建筑群面向西南方向,西南方向用地较小不利于建筑群布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师主动适应场地条件采取了主轴线转折的方式布置建筑群,主体建筑由西南向南偏转45°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在减缓坡度延长水平距离的同时建筑群主立面朝向城市方向争取到较好的城市景观。主轴线两侧场地开阔顺势布置建筑体量,主轴线一直延伸至坡脚的博物馆序厅处转折,使之与道路产生垂直关系并在此处组织入口前区广场与城市道路自然衔接。这种从场地出发的应答式设计方法,使得建筑群与场地间从此建立起特殊的“锚固”关系,也为建筑和场地赋予了真正的意义。(见图4、图5)

2.4 地区主义建筑的批判性思考

建筑的地区性是地区文化在物质和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在地区主义建筑的创作过程中建筑地区性的表达成为了作品的关键。建筑地区性的表达在建筑创作过程中也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内在的地区性主要涉及建筑的空间类型以及场所建构,而外在的地区性主要是建筑的外部形式。然而任何建筑作品的评论都离不开对其形式的讨论,因此地区主义建筑的形式表达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历史的局限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多呈现出“具象的地区主义”特点,即在建筑创作中过于强调对乡土建筑外观、构件或整体形式的模仿,从而也容易导致地区建筑批判价值的缺失。

在民族博物馆的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对彝族民居“原型”的提炼以及对场所的建构,较好地表达了建筑内在的地区性。然而,建筑外在的地区性表达上仍有遗憾之处。例如:博物馆屋顶设计在方案创作之初便围绕形式引发争论,方案最终选择了将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折中做法。展厅单元利用前低后高的体量形成两块屋面,将前部体量的女儿墙适当升高显示出土掌房的屋顶意向,而后部体量构架与双坡屋面的结合做法则抽象地表达了彝族瓦房的屋顶形式。根据总图设计的需要,建筑群主轴线两端分别布置了民族厅和序厅。由于位置关系需要对其屋顶加以强调,于是采取了构架和四坡顶结合四角镂空的处理方式。这种从现代建筑功能、材料和建造出发,对大量乡土建筑元素进行提炼、转换以实现建筑地区性表达的做法成了当时的流行,然而这也让作品在外在形式表达上陷入了过于具象的地区主义。

3 结 论

多年以来地区主义建筑一直是云南本土建筑创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在全球化导致全球文化趋同的今天,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正面临着“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文章结合当代地区主义建筑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解析,从而发现当代云南“内在”的地区主义建筑创作探索的一般性规律。即崇尚自然、尊重地区文化,从地区视角出发实现建筑场所精神的建构;从乡土民居中不断提炼、转换出建筑的基本“原型”以现代方式加以再阐释;采取批判的态度处理建筑创作中传统与现代、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1]单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2006.

[3]云南省设计院编.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沈克宁.当代建筑设计理论――有关意义的探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6]饶维纯.彝州建筑文化的探求――楚雄州民族博物馆创作谈[J].新建筑,1996(4):3-6.

[7]饶维纯.云南地域主义建筑研究的历程[J].云南建筑,2010(3):12-14.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作为区域古建筑营造技术及其流源的系统研究,它的学术意义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作为学科基础的营造技术研究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2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研究创新方法取向

(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

(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

(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

(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

4本研究应用价值

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二、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

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

(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

(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

(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

(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四、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1404)

一、课程论文在本课程中的地位:

《岭南建筑》是一门学习建筑地方特色的综合课程。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听课和考察实习,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思考当前建筑领域中地方特色问题后,把自己的一些独立的看法和观点整理,写出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就是考察学生对岭南建筑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论文的选题

1.选题:

1)光孝寺的岭南特色

2)仁威庙的岭南特色

3)番禺学宫(农讲所)的岭南特色

4)六榕塔的岭南特色

4)华南理工大学或华南农业大学中的某座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岭南特色

5)南方大厦的岭南特色

6)你认为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建筑

2)本人设计作业中如何考虑体现岭南特色:

a.适应岭南气候特点

b.反映岭南风俗文化

2.题目自定

提出的观点要充分列出理由,并附照片说明。

三、写作要求:

1.一人一文,2000~3000字,插图不少于20张

2.写作顺序是:

题目—作者姓名(含学号)-指导老师—写作班级—约100字的摘要—3~5个关键词—正文(分段,各段应有小标题)—参考文献——写作日期。附图要有简短说明,可分散在正文中,也可以集中放文章最后(要注明图号)。

3.用A4纸打印,除题目用小3号黑体字,小标题用黑体4号,其余用小4号宋体字。行距固定值20磅。

四、课程论文考核的方法

1.要求在课程结束后的3周内(即13周星期五下午5时前)各班各自班长收齐论文,并刻录一张光碟备查,交到工程实验南楼505汤老师办公桌面。

2、以上为期末考查成绩占总分70%,平时上课占30%。

五、参考文献:

引用别人成果一定要注明出处并加引号,引用部分不能超过全文的1/2,超过为不及格论文。

岭南建筑课程论平时考察报告指南

(1306)

一、平时考查为课堂布置的考察报告一份,总分30%;

二、3~5人小组,3000~5000字,图10张以上(含简单测绘图),不能超过5人。

三、报告含:题目、建筑物名称、时间、地点、目的、考查人、内容(本建筑简史,建筑的结构类型、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剖面、细部特征,人为内涵、损坏状况、社会的评价、你们的评价共十部分)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本文通过对岭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梳理,从岭南建筑的立面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岭南建筑的特点,阐述在民居建筑中的设计手法和装饰手法。

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绪论主要阐述岭南的发展,各时期的文化,人口的变化,对岭南地区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影响。

整体分析岭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在布局、装饰等方面与北方、江南园林建筑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再对岭南建筑外立面整体做分析。

【关键字】传统建筑;立面;装饰

绪论

夏商周时期,中原及江淮至江南地区的华夏或少数民族诸侯国、部族受到压迫和征伐,纷纷南徙,迁人岭南地区,文化上受到了中原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南北战争加强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岭南文化对于岭南地区的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岭南建筑在我国建筑之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经过无数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在充分利用岭南的自然资源,并结合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我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岭南园林建筑设计

岭南,位于五岭以南。从秦朝开始的不断迁徒过程中,形成了岭南园林。与北方园林似曾相识,却又迥然不同,透着瘴雨气息。

岭南地处北回归线两侧,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长年繁花似锦,又盛产观赏石材,具备良好的造园条件。又因气候特点,岭南人常在住宅中设庭园,以调节小气候环境。

1.1岭南园林特点

(1)通透

岭南园林的通透特征,是它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截然不同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岭南自然气候所决定。北方园林在建筑设计上,都要考虑气候特点,冬季的保暖尤为重要。但是在岭南,情况有所不同,气候炎热,冬天,也在零度以上。夏季酷热,周期长,所以,岭南的园林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宽敞,通透,遮光聚荫的降温效果。

(2)兼蓄

岭南人,从中原迁徙来到岭南,又往海外其它地方谋生。他们在海外创业,然后衣锦还乡,不仅带回大量财富,同时也带回来海外文化。具体表现在建筑与园林上。例如广东开平的碉楼。

造园时,吸收传统园林特色,在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上,融入西方建筑文化。同时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

(3)秀茂

秀,相对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而言,岭南园林总体秀气,轻盈,精巧。没有北方园林那样厚重,端庄,也不及江南园林那样繁密。岭南园林就是轻巧秀美。

1.2岭南园林建筑特点

(1)岭南园林建筑布局

在岭南园林中,园林建筑是庭园中重要内容,常为主体。岭南园林建筑重在选址,建筑体形简练,多无复杂的轮廓组合,屋面构造简单,檐口和山墙多用硬面硬檐。园林建筑的门窗等部件都精雕细刻,再镶上纹样图案的套色玻璃,显得极其绚丽。

岭南建筑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屋顶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

(2)岭南建筑装饰

在装饰部位上,施饰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门、脊、墙、窗、壁等。而装饰的重点因建筑类型的不同也有所变化。装饰题材或是传说故事或花木鸟兽,大部分源于生活,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从装饰手法上看,“三雕”、“三塑”及彩画等传统工艺被广泛使用的岭南民居的建筑装饰中。具有浓郁的岭南乡土气息,使人叹为观止。

岭南园林十分注重建筑的装饰,门洞口的楹联都要做浅浮雕造型。建筑装饰十分注意色彩的运用,装饰形式常敷以重彩,门窗的玻璃也大量使用彩色玻璃。因此,建筑显得十分鲜艳华丽。

2. 建筑立面综述

我们发现建筑立面构图,有着丰富的、变化甚多的外轮廓线,十分精巧的构造和装饰,适合近赏。大部分的建筑的立面基于为构成院内的景观而设计,受到院落的限制,近观梁、柱、隔扇、雀替、雕栏等精巧的形状肌理都能看得很清楚,所以装饰都做得很精巧

2.1 建筑立面形态

岭南地区遗留的古建筑中,立面上,可以见到在几根廊柱之间都有石枋相联结,这种石枋中间太高,两端向下,成一虾形。中国古建筑的梁枋多喜欢加工成月梁以求美观,月梁形式中间向上拱起,两肩下垂如弯月状。中央拱起的梁枋背上多有石料或木料的雕花垫木承托着上面的枋子,两端枋子下面还有雀替与柱子相联,这种构架与装饰形式在广东都能见到,成为一种有地方特色的式样。月梁位于入口立面上,与人视点很接近,它们与屋檐下的雕花封檐板,屋顶的陶塑屋脊,与大门的门枕石、门匾等组合在一起,装饰得华丽而细腻。

在厅堂建筑中常隔扇窗和隔扇门组合成通透的建筑立面。隔扇门以落地式给主,也有正面都是隔扇门,在开启的时候有很强的韵律感。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廊道连接,丰富建筑空间,灵活变通。

2.2 建筑立面

建筑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分。“下分”就是台基;“中分”就是屋身,包括墙柱和外檐装饰;上分”就是屋顶。

(1)台基

台基又称基座。在建筑物中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以承托建筑物,具有防潮、防腐作用,并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台基一般为砖石构筑,也有花岗岩的。在园林建筑和民居中常见的素平的普通台基。形成简单,整个台基构成简洁朴实、很不凸显的下分。

在岭南园林建筑中高度都很低,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现做法常为贴花岗岩片,在转角的地方砌花岗石。

(2) 屋身

屋身处理得十分平淡的,主要是柱子、隔扇和实墙,极少有非功能的装饰。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是建筑立面的特色。屋身高度,包括柱基、柱身、斗拱的总高。在屋身设计中主要是门窗、墙体之间的组合形式,

(3 )屋顶

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较为常见,其高度可近似立面高度的一半。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使坡顶形成曲线,坡面、正脊和檐端都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角上做翘起飞檐。大体量和柔和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简单,但变化多样。(图)华丽的吻兽和雕饰;陶土瓦、彩色琉璃瓦以至镏金铜瓦;曲线陡缓变化,出檐可短可长。屋顶的体量、形式、色彩上体现了建筑的等级和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景观几千年的洗礼,有完整的制度。岭南园林建筑在发展至今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岭南园林建筑发展较晚,在融合北方、江南园林建筑的同时也受到西方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健华. 2006.岭南传统民营造技术研究.硕士毕业论文

[2]田永复. 2004.中国园林建筑构造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刘大可. 1993.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楼庆西.李秋香. 2004. 南社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5]侯幼彬. 1997.中国建筑美学. 黑龙江.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6]冯钟平. 2000.中国园林建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陆琦. 2008.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对产品语意学的识别特征及传播特征进行阐述,通过其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的创新性、学术性、指导性方面分析,结合岭南建筑文化在表现形式及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切入,从元素提取、形态分析、具体实施等阶段结合旅游纪念品设计案例分析其指导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产品语意 岭南文化 建筑 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02-02

1 产品语意学概述

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产品语言意义的学问。其理论架构始于195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的“符号运用研究”。这一概念于1983年由美国的克里彭多夫(K.Krilppendorf)、德国的布特教授(R.Butter)明确提出,并在1984年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 SA)所举办的“产品语意学研讨会”中予以定义: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上的理论。突破传统设计对人物理及生理机能的考虑,将设计因素深入至人的心理、精神因素。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在《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务实》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产品语言和产品语意的众多论述,并指出“产品语言”是设计领域的深层知识和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产品语意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理论探求产品存在的内在意义。产品语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识别特征,产品识别是多方面感性语意的交汇,通过产品所表现的语意涌现新的认知,传达给用户特有的设计感和逻辑,进而激发强烈的购买需求。二是传播特征。产品语意设计的关键问题是产品语意能否顺利传播并被相关人群接受和理解。

产品语意学和岭南建筑文化是两个基础。产品语意学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产品语意去表现岭南文化的方式,一种用当论演绎传统文化的方式,岭南建筑文化提供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延续历史、把握当下、面向未来。通过对产品语意的理论的研究,在设计中拓宽思路,将社会化、生活化、艺术化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产品开发。探索出来的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建筑文化产品设计方法。

2 岭南建筑文化主要形式

岭南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来分,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传统的艺术文化,粤语、粤剧、岭南书法、岭南建筑、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岭南文化逐步形成了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务实、重商、开放、包容的鲜明风格和灵活求变、敢为人先的独特个性。

岭南的传统建筑代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骑楼,经中西传统文化结合而演变的岭南地区特色建筑形式,它的形成受到岭南气候和南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很大,是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骑楼主要由顶部的女儿墙、中间的楼体、底部柱廊三部分组成。(2)西关大屋。广州荔湾一带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名门望族及官僚所建。多是青砖木结构,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有“三重门”之称。窗户是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西关大屋一般为左右对称格局,厅与厅之间用天井隔开。大屋对内较通透,对外较为封闭,以廊道连接厅和房,布局细致而规整。(3)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多层塔楼式建筑,集自我防卫、日常起居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塔楼顶部,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4)客家围屋。围屋的外形主要为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部分也有前方后半圆形、椭圆等形状。牢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突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围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是中国五大特色居民建筑之一。

3 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的意义

文化常常被描述为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相关,牵涉到语言、习俗、信仰、艺术、思想以及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起到相当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产品在文化的渗透下丰富与发展。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各个层次与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产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进行和发展的。文化性能使产品的视觉识别度提高,深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感受,也能使产品附加值提升。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结合是岭南文化产品发展的新的方向之一。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

1)创新性。对岭南建筑进行元素提炼展开研究,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可以弥补岭南建筑文化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应用到设计中。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称为象征环境的方面。从产品语意学入手,以岭南建筑传统文化为基础,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产品语意及运用。

2)学术性。从语意学的角度对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设计思想、造型纹饰展开深入研究,深入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造型、图案、工艺及材料等相关理论范畴及其关系,同时针对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的运用形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3)指导性。产品语意学通过产品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并通过产品形态上的明喻、暗喻、隐喻、联想等多种方式建立产品与社会之间的视觉联系。针对普遍存在于产品设计中的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本文从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反映中寻找办法,用设计实践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岭南建筑文化的积极元素的提取,用于设计活动中以正能量来体现,注重积极向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展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

4.1 设计定位

旅游纪念品蕴含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符合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商品。针对岭南地区独一无二的建筑造型元素,搭配以实用性、纪念性,刚好迎合了当代旅游者的购买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这种形式经过传播、传承,促进和保护了岭南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是对岭南建筑元素的再设计,将岭南建筑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抽象的主体文化赋予到具体的纪念品上,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化与设计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同时,更有助于唤起消费者的认同感,进而形成产品的品牌个性。

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主要是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骑楼、碉楼、西关大屋、客家围龙屋的造型语意进行优化提取再设计,以文具中常见的组合―书签、笔、笔套、笔记本四件套作为设计的载体,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赋予岭南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和造型,激发购买欲望,同时可以让旅游者“睹物恩情”,勾起旅游者美好的旅行记忆。

4.2 设计元素的提取

基于对岭南建筑的研究及归纳分类,提取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元素进行深一步的设计分析。元素提取见表1.

图1分别室骑楼、碉楼、围龙屋、西关大屋的建筑原形的抽象元素提取方案。骑楼建筑保留了顶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墙体结构及底部的柱廊,以为元素提取、优化得到如图平面造型,形式贴切又保留特色。碉楼的特点是顶部各种结构复杂的碉堡造型,下部楼层较多但风格统一,通过提取简化顶部结构,得出碉楼造型。围龙屋最大的特色是“圆”,通过围屋层将房子全都“保护”起来。通过保留这一特点,简化得到造型。西关大屋的“三重门”是最明显的特征代表,通过保留门的“木趟栊”结构,以最简单明了的图形表达出来。

4.3 旅游纪念品设计

考虑材料不易损坏,又兼顾美观实用,选择金属材料作为书签的材质。通过电镀整体添加一层抗氧化层,以防褪色。抛光以得到光滑表面,使其具有光泽。书签可用于标记或装饰笔记本,笔记本有多种款式,或搭配笔套,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如图2。笔套和笔记本是皮革材质,通过手工缝制,融入岭南建筑个造型元素,笔袋展示效果图如图3,笔记本展示效果图如图4。笔袋及笔记本都有多种不同造型和规格大小可选择,更多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喜好和用途。岭南传统色彩以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为主色系,但在建筑装饰等方面融合了西方的绘画风格和色彩,突出色彩绚丽。书签、笔袋、笔记本的设计用色借鉴了明亮、绚丽的暖色系。

4.4 设计分析

基于产品语意的岭南旅游纪念品在设计过程中,―方面思考建筑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的内在联系,对建筑文化的特点要提取准确,另―方面还需结合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深入研究建筑造型的艺术效果、工艺技术的可行性等方面,再结合旅游者的用户调查等因素,明确了建筑与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结合的可行性,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也应该在产品开发时受到重视。通过对文化对象的各种文化因素的重新思考和审视,获取有价值的设计元素并融入到设计之中,创造出适于社会和满足消费者文化与审美需求的产品,如图4。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以院落为单位是北方汉族民居最显著的特征。北方民居中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主的北方院落民居,以毡包为主的帐幕式住宅的内蒙古民居,以厢房围院形式为主的宁夏民居,还有以窑洞住宅形式为主的陕南民居等住宅形式,它们都是由“穴居”演变、发展而来的。北京、晋中等地的四合院,皖南地区的天井院落,都呈现出北方汉族民居院落、门户的组合形式。四合院是北方汉族民居的典型,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相对封闭,北方汉族民居的传统住宅以北方院落式住宅代表,其典型代表当是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是由厚重的砖墙围合庭院四周而形成的民居建筑,它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组合式院落。2.对称,院落和房屋坐北朝南,依据南北轴线对称布置,位于中轴线上的是正房,耳房及厢房则位于其侧面,院门内建有影壁(俗称影壁墙)对院内人们的活动起遮挡作用。3.统一,四合院内依据轴线的先后居中排列主体房屋,各附属建筑则对称地建在主体房屋两边。房屋各有所用,院落宽敞,地面铺砖砌石,植树栽花,规整干净,为人们提供穿行、通风、休息等公共活动的空间。4.布局庄重,长幼尊卑有序,各住其房,长辈的起居室为正房,晚辈起居室为厢房。

二、西南少数民族民居的特点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仅在西南地区就有壮族、苗族、水族、瑶族、侗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按结构划分有干栏式、半干栏式、砖木地居式等建筑形式。干栏民居是山区少数民族一种特别的楼居形式,原始巢居是干栏民居的初级形态。《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上者为巢,下者营窟”,讲述的即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民居通常不超过三层,因地取材,多用竹子,墙体不承重,底层架空,多做储物或饲养牲畜,人多居于中层,室内空间宽敞,空气流通较好,室内的凉爽与室外的湿、热截然相反,民居顶层阁楼可储备粮食。干栏式民居主要有四个特点:1.挑,因土地面积的使用空间很少,为了争取空间,一层一层地挑出来,挑出的空间用于晾晒衣服等。2.架,构架空间,建筑不用地基,而是石头上加柱子,又因地面不平,整个建筑就像凳子架在石头上一样。3.叠,建筑一层叠一层,典型的代表:龙脊,依山而建,因地势不一,造型丰富,灵活不拘一格,有其独特的魅力。4.透,墙体不承重,墙建造得并没有北方民居建筑的墙体那样严密。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其优点:工艺简单(采用卯榫结构),材料易取(当地的土、木),施工简单。

三、南北民居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形成北方汉族民居与西南少数民族民居的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黄文宪教授曾在《立足地域,立足实践,立足创新》中提道:“地域文化是设计的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的概念总结了民族、传统、历史等众多因素,它的形成与发展是根植于气候、地理、自然环境中的。”从空中花园的隐语到伊斯兰环境设计、古代东方与前哥伦布美洲的环境设计史中不难看出,环境设计深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社会形态、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只有建筑构架透风、轻盈,才适合此地区的人们居住。与之相对,北方气候则较为干燥且四季分明,春季多有风沙,夏季伴有少量降雨,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冬季常有降雪较为寒冷,因而北方的民居建筑砌砖墙,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能起到防风、御寒、保温的功用;从地域文化方面讲,受地域文化的制约,北方多平原,北方汉族居民多居住在平地、河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多丘陵、山地,西南少数民族居民多利用坡地建房。从宗教文化方面来讲,北方汉族民居受北方道教和汉族佛教的影响,有了根深蒂固的风水观念,建筑的选址、布局、朝向等都依据风水来建造。西南少数民族则崇拜图腾和祖先。如壮族崇拜繁殖力强的青蛙,瑶族、苗族崇拜体魄健壮、勤于劳作的牛等。故而,在选址布局上,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对人们本身居住的方便性。从社会形态方面来讲,北方深受封建社会时期君王制度、儒学思想的影响,北方汉族民居是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来设计和布局的,长幼尊卑,各住其房。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是一个例外,它不讲究“规矩”,建筑空间比较自由,平面结构布局灵活,建筑的坡顶都是因需要而自由设置。与北方汉族民居形成“南繁北简”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方面讲,北方汉族民居建筑采用泥、土、石料、木料等材料。西南少数民族民居水、土易取,建筑材料以竹木为主。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北方汉族民居与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在建筑上存在很大差异。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图底关系;云南大学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rban design diagram bottom relation theory research of exploration, the campus map bottom relation case analysis,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map bottom relationship. To Yunnan univers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graph bottom relation theory,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university problems and areas in need of improvement.

Keyword:urban design;Diagram bottom relationtheory;Yunna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综合环境进行的设计它包括对城市文化氛围的设计和营造。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都是一种整体设计。因此建筑问题本身就是城市问题尤其是大型建筑和建筑群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大学校园对城市区域风貌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罗杰·特兰西克在《找寻失落的空间》一书中说:“图底理论系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和开放虚体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几乎所有的当代城市设计理论都会论及“图底关系”理论,认为图底关系的好坏是判断城市外部空间成败的重要方法之一。

建筑与空间互为图底,两者交织在一起,在空间图形层面上明显有别于现代低密度的城区图形。从空间感受层面来看,中世纪欧洲旧城无论是尺度、界面还是活力都比现代的一些城市空间更具人性化,更有场所感。“图底关系”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实体城市的症结所在,为现在城市设计里除了一种现实可行的分析操作方法。同样也能够为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作出指导。

1.1 图底关系理论基础

在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图-底关系的研究认为,人对图-底关系的认识,体现着知觉的先天性组织能力。格式塔心理学派中决定图底关系的其中一项因素是在视觉上“优美”者易被认作图形。这里的“优美”由于没有固定范式,且每个人的主观喜好与审美趣味不同。

城市设计图底关系理论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教授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有关城市设计的重要理论。图底理论是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开放虚体底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每个都市环境中;实体与虚体都有一个既定的模式。空间设计中运用图-底法,可以籍操纵模式实际形状的增减变化,决定图底的关系。而控制图底关系的目的在于建立不同的空间层级,理清都市内或地区内的空间结构。简单的讲,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构图完整、尺度宜人,以建筑平面合理布局为方法塑造出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被建筑占领之后剩余的空间。这就要求城市建筑必须达到一种合理的密度,只有当城市的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的合理、和谐。空间的图底关系才能体现出美感。

还有些建筑与空间具有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反转关系,如云南丽江的四方街。通过对城市环境图底关系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城市空间环境。

《“图底关系理论”的再认识》一文通过对“图底关系”理论的初步介绍,对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对比分析,探寻“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同时指出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对“图底关系”的误解与误用的现实,最后,结合“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实际案例,对“图底关系”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得出的适应性探讨,我认为图底关系能够适用在云南大学的现状分析上。

1.2大学校园图底关系理论的研究发展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图底规划”设计探析》一文中总结出校园图底关系应该具有的要素。文中提到随着校园实体不断扩张,通过土地、时代背景、人性场所等校园“底”元素的思索,建构出校园“图底关系”。1、土地与校园;2、时代背景与校园;3、人性场所与校园。

《扬州大学校园整体设计》在分析了扬州大学各个校区与扬州市区的图底关系图及在反转图的基础上通过两副图示的对比确定建筑群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并从基地、轴线、核心、界面四个方面对校园进行整体设计。这是属于利用城市设计的图底关系理论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尝试的案例。

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分析

2.1云南大学背景

云南大学前身为东陆大学,民国十年设筹备处,拨贡生院为校址,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十二月成立。会泽院为东陆大学最大建筑。1934年东陆大学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51年10月定名为云南大学,1954年建物理楼和钟塔。近20几年来,除新建图书馆、科技馆、教学实验楼外,重建了贡生院、至公堂等一批旧式建筑,以期恢复其历史记忆。云南大学处于昆明翠湖景区湖畔,曾经与翠湖为一个整体的景观。云南大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会泽院前的广场,钟楼下的草坪都是人文场所的成功之处。

2.2 云南大学的现状结构分析

云南大学从现场调研的情况下,暂且分为一轴,三片,四开放空间。一轴即是以从学校大门开始,经过九十五级石台阶,三个平台,到达会泽院入口门廊处。从会泽院再到致公堂,止于怀周楼的校园主轴。三片分别为以主轴连接形成的一片,文渊楼周围一片以及南至南学楼、北至一二一大街的一片。四个开放空间分别为南门入口广场,会泽院与致公堂中间的大草坪,化学馆前的休闲绿地以及科学馆与图书馆中间的篮球场。如上图所示。

根据《扬州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一文中讲到的从基地、轴线、核心、界面四个方面中的轴线,从现状的结构可以看出来,云南大学的校园核心可以看出来,核心与三片及四空间连接不是很紧密,不能很好的连接。

将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进行分析。并且在以下的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的好坏分析是采用的是否符合美学的角度来考虑。其中包括图底的比例关系,图底的流畅性等。

宏观是指云南大学及周边建筑及居住区的整体的图底关系。中观就仅指云南大学本部的图底关系。微观是指云南大学内部的各个区的图底关系。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外观设计建筑思想风水学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外观设计的思想

建筑在今天看来应当是普通商品,但它却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使之最强烈地表现为具备“时间地域”的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的产物。建筑外观设计不会由于国际或地区间制定了通讯、航空、材料、礼仪诸多方面的规则而发生时空、地域性的更替。建筑外观设计有两大类别:一是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二是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其中现代建筑外观设计又分为中国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与世界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分为中国传统建筑外观设计与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再者,设计上创造个性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布局形态、势态、姿态与空间环境诸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性。

个性的创造绝对不同于简单的对建筑的“粉饰”,更不是靠套用或挪用他人的现成结构与模式,凭空臆造都是不可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设计作品。成功的个性设计是在对环境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建筑的关系以及在所处环境空间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分析,在符合其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进行反复研究,使其设计既具有地方特色、时代信息,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互补长短。一个有个性、有特色的设计,不仅让使用的人们感到愉悦,而且能使人们对所处空间环境产生自豪感。有个性、有特色的环境设计,它的空间构成结构有赖于整体布局,包括对建筑、空间、道路、地形与小品的细部塑造。同时更要注意与所处地位整体环境风格的协调,反之就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设计。

二、建筑风水学的思想

建筑风水学是人们从建筑风水的角度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学问,是研究建筑环境如何对生活、劳作其内的人产生吉祥作用的科学,它是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的理论,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亦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可说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至于建筑的空间构成,则采用封闭型,注意取得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使自然山川和建筑、绿化的景观取得美的背景、烘衬、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诸效果。

风水理论受到了中国儒、道、释诸家哲学和美学的影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等等。探析它的渊源沿革。正如古代许多学者以及风水家考证的那样,最早的' 卜宅之文' 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都是有关古代先民选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宫宅活动的史实性记述,分析这些被历代风水家奉为风水“经旨”的史实记载,对照风水理论及其实践。则后者虽因历经长期发展变革而趋于繁复纷杂,但其宗旨,即基本追求,却与前者一致,就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其中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观念,仍不失为科学的思想和理念,是值得当代人学习和研究的。

三、建筑风水学对建筑外观设计影响

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既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就是源于此处。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

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建筑,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其条件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蜓,白虎驯俯。”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自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很讲究也很复杂,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但众多的城市却没有山峦,或缺少河流,似乎与传统风水中强调的依山傍水距离甚远。但只要略加变通.依然可以找到符合传统风水宝地的范例。在考察现代建筑外观中,建筑往往以小区、花园等建筑群为主调,一家一户的零散建筑已经不存在了。按照“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这一风水基本理论,一个建筑周围的其他高的建筑、高坡、树木等都为山。而建筑周围的十氏洼地、比建筑居住位低的其他建筑、道路都为水,马路的十字路口可当成河水的三岔口,公共汽车站则相当于河水的发散处,为吉祥之所。建筑前面的空地即为明堂。因此在城市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中,龙、砂、水、穴遂赦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应用在遵循建筑风水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与发挥各个地区、各种先天条件的优越性,细心发现个别地区的先天缺陷,并通过各种努力去改善其整体环境,去完善城市建筑外观设计,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0篇

作者简介:周立(1967-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作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才不过80年。

关键词: 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匮乏;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Styles and Schools

ZHOU Li

所谓风格流派是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以不同的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为核心。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形成艺术流派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队伍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与艺术思潮、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20世纪中叶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而到了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虽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教授按照绘画流派的划分方法把我国现代建筑艺术整理归纳为“京派”、“海派”、和“岭南派”(广派),然而我个人认为事实上除“岭南派”外,首先“京派”的本质是复古,而“海派”的核心标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其称之为一种建筑文化现象是可以的,而成为流派则有些勉强。其次“京派”和“海派”也缺乏必要的领军和代表性人物。而“岭南派”的地域性特征太过强烈且相应理论体系的滞后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流派缺乏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从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中去探究。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复古思潮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的共存,这和当代建筑多元化思潮的的现象是多么的相似。过去提倡的新民族形式与今天主张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和新乡土建筑风格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联系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民族形式建筑,也可以说是当时建筑师的一种创新,是在探索着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道路。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是在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冲突、交织、融合中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由西方建筑艺术演变而来的,其发展从历史时期上可分为3个阶段:

一、1840-1911的晚清时期建筑风格。可以说以外来文化为主体;随着欧洲列强的入侵,封建意识的落后面,工业化的滞后,晚清政府的政策和军阀割据混战,国力日趋衰弱。在外来文化面前,古老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整体上变成了弱势文化,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杂乱,早期是西方殖民地式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而后又逐步传来了古典式、罗马式、哥特式、巴罗克式、欧洲村落式和平房式等。

二、1912-1937民国多元化建筑艺术发展期。这个时期是建筑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本土建筑师到西方求学,学成后归国把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引入中国的时期,在此之前建筑者只是工匠,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

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朔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像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

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我国历代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徒相授或家族传授的途径。这种方式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横向联系,缺乏信息交流;难有竞争雄心;看不到差距,少有抱负;即便是恩师,最后还要留一手“绝招”,以防后生抢了自己的饭碗。在这种封闭条件下,很难出得了大人才。即使是天才,恐怕也难成气候。因为他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的灵感。即使获得这种灵感,他也很难拿出推陈出新的勇气,因为师傅一般不让他越雷池半步,更不愿看到他超越自己。

这种传授方式还决定着传授内容的片面与有限:师傅教给徒弟的除了直接与建筑有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我国的老百姓,哪怕有大专文化水平的老百姓,恐怕没有几个说得出两个以上的我国古代建筑师或工匠的名字。不难想像,这种教育制度决定了我国建筑学的命运。它使我国的建筑的形式和风格长期停留在单一的局面,形成所谓“两千年一贯制”的“超稳定结构”(建筑师陈志华语)。而这个“超稳定结构”被西方列强的炮火打破了。西方建筑师的涌入和学成归国的本土建筑师对于民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时期的中西建筑文化趋于交融,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

1、西方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真正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与折衷主义建筑思潮在我国的流行主要是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方面是由于外国建筑师在华大两展开设计活动,直接输入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留学归来的近代建筑师主动引进了西方建筑形式与设计方法的缘故。这类例子在全国各地均可见到,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更为明显。如:上海前汇丰银行建于1921-1923年;江海关大厦,建于1930年;1924-1930年建造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校园内的中心建筑群等。

2、西方现代主义建筑;30年代初,一部分在华开业的外国建筑师和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师,他们受到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不满于在建筑上进行繁杂的复古装饰,也开始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做过不少现代建筑的尝试。尤其以上海为突出。如1931年建的上海国际饭店,1932年建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1935年建的南京大华大戏院等。

3、近代复古主义民族宫殿式建筑;“五四”运动后全国激起爱国主义热潮,加上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全国上下都开始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因而,从20年代开始,许多办公楼和纪念建筑都要求建造传统的民族形式,以至于在二三十年代的我国近代建筑师中形成一股流行的思潮,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四五十年代以后。这是一种利用新技术和材料仿造传统宫殿式的建筑而不拘于传统旧制建筑形式。如1919年建的南京金陵大学北大楼;1926-1929年建的南京中山陵;1931年建的广州中山纪念堂等。

4、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30年代中期,我国近代建筑师中一些有识之士通过探索而希望兼顾新的建筑功能需要与现代技术特点,又能带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这种尝试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也对解放后民族形式建筑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类建筑以南京为主,如1933年建的南京前外交部大楼;1935年建的南京国立美术馆;1933年建的南京中央医院主楼等。

三、1938-1949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建造活动几乎停止,而在建筑思想和建筑教育方面普遍流向现代建筑思潮,盲目追求美国建筑方式。如1946-1947建的南京AB大楼等。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中国建筑艺术进入当展阶段,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创作数量巨大,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百花齐放,更具深度也更为全面,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建筑事业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40多年的发展中,在总的不断取得成就的上升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一方面是因于建筑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在探索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由于一度存在过的一些非学术因素对创作的干扰。关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史,目前还正在总结和研究之中,大致说来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方法以复古主义为主导;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至20世纪60年代中,是对复古主义的一种不完全恰当的纠正,可称之为简约化时期;第三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和整个20世纪70年代,即所谓“”和它的影响时期,建筑艺术创作被错误地引上了一条“政治化”的道路,可称之为动荡时期;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以中国进入新时期为契机,建筑艺术创作才步上了一条健康的道路,可称之为开放的多元化建筑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复古主义可以说是此前“民族宫殿式”建筑运动的延续,其主张大致是希望将狭义的“民族形式”即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而甚少顾及新建筑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它的一个值得肯定的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事实对爱国建筑师所起的激励作用,但“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企图将曾适用于木结构和手业操作方式建造的宫殿、庙宇等样式硬加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方法及人们的审美情趣都与之大不相同新建筑上面,肯定是一条岐途。复古主义曾经盛行的外部条件则是当时倡导的学习苏联的运动,当时的苏联建筑正是走在复古主义的道路上。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北京西颐宾馆、重庆人民大会堂、长春“地质宫”、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它们大都有一个庞大的有如宫殿的大屋顶,覆盖着彩色琉璃瓦,檐下布满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斗拱,所有钢筋混凝土梁和柱都模仿木结构构件,其上满绘彩画,门窗也是古代木门窗的式样。

由于复古主义建筑的昂贵造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仍十分困难之特别不合时宜,很快就引起了注意并加以纠正。但这种纠正多半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必然导致了简约化的出现。简约化的关键词是节约,显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过于片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时间,似乎节约造价成了一切,建筑师的工作就像是在制造一件普通工业产品一样,放弃了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追求。

但在这段时期,因着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以北京为中心,也一度出现过一段对建筑艺术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其代表性作品如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农业展览馆和中国美术馆,以及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它们的处理方式多半是在建筑上集中置放一个或数个缩小了的宫殿式屋顶,或者采用平顶,虽然也采用了琉璃,造型和装饰都有所简化和创新,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但这几个作品只能算作是特例,而且基本上仍是折衷主义手法,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大多数作品仍是比较平庸的。

在20世纪60年代中和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时期,与中国其他领域所受到的破坏一样,建筑创作也受到了极大摧残,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必须体现某种被歪曲和吹胀了的“政治”概念,于是在各地兴建的所谓“万岁馆”、城市中心广场或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就出现了可称之为政治具象象征主义或抽象象征主义,以及无原则的模仿北京国庆十大建筑等的“创作方法”。庸俗政治论毫无群众基础,随着“”的结束,也迅速被抛弃。然而在动荡时期的后期在南方出现了一批与对外活动有关的建筑,它们打破常规,以轻快空透的自然形象给人以崭新的面貌,为全国其他城市作出了启示。如1975年广州白云宾馆的建成预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

从80年代开始,由于改革开放的不可逆转,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关于人的价值的全面思考,关于传统的再认识,关于几十年所走道路的反思,以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美学热、文化热的兴起,还有建筑创作任务的空前规模,都推动了建筑理论的加速发展,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建筑多元论的崛起。这是中国历史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大致可划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地域主义、本土多元现代主义、新环境主义几种。

1、新传统主义也称古风主义;这是一种传统形式的现代表现,有一部分建筑形式根据特定条件的需要,选择了把传统形式创新,应用在新的建筑上。对传统建筑的外部形象有更多改造,侧重于借鉴其神态意趣的一种创作,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武汉黄鹤楼、山东曲阜阙里宾舍、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等。这些作品对传统是以借鉴而不是以模仿为主,本身也不是被毁古建筑的重建,多因处在著名古建筑附近而采取的一种协调的处理手法,或建筑本身的性质要求人们更多地联想起传统文化。

2、新古典主义;也可称之为现代古典主义,是通过对中、西古典建筑形式法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以隐喻建筑创作对象的内涵,使建筑作品取得非常稳重、均衡的艺术效果。其比例、构图、细部以及布局十分严谨。代表性的例子有甲午战争纪念馆、清华图书馆等。

3、新地域主义;这是当今世界建筑界创作领域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建筑师都在极力探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以使现代建筑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具有浓厚的闽北民居风味的福建武夷山庄宾馆、具有皖南民居特色的黄山云谷山庄宾馆、呈现河西土堡式民居风貌的甘肃敦煌航站楼,上海金茂大厦等。

4、现代多元主义;这种倾向是热衷于追逐时代潮流,对于西方当代流行建筑思潮引进我国起到积极作用,几乎囊括了当今西方的各种流派,如心现代派、后现代派、光技派、结构主义、高技派等各类风格形式在中国均有体现,只不过相对没那么典型。当然,现在也出现了盲目追求建筑的新、奇、怪的趋势,这是要值得警惕,引以为戒的。

5、新环境主义;也称生态主义,这是近几年建筑建筑发展的新思潮。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营造绿色生态建筑、生态环境等新的课题也摆在了建筑师的面前。

纵观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1、中国建筑从几千年的一贯制的体制被突然打破到现在只有短短的80年,和西方几千年来的完善的建筑教育和美学理论系体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建筑教育及理论体系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之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美学体系,建筑师是作为地位低下的工匠而存在的,建筑是以技的方式传承。建筑的发展只是以统治者和朝代的变更而产生制式上细微的变化,传统的封建体制约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的发展。而19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从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学成归来,首次将建筑是艺术的概念引入中国,这就为中国产生建筑艺术风格流派提供了可能,然而第一代建筑师所受到的教育毕竟是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为主的建筑理论体系,他们在中国建立的建筑教育体系亦是以巴黎美院为主的“鲍扎”体系,而这种照搬过来的建筑教育体系,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地域等背景文化的差异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和技法,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2、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期(民国的10年和改革开放后的38年)加起来不超过40年,西方建筑思潮爆炸性的涌入,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本土建筑师矛盾而迷惘,很难静下心来去探究,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史实的挖掘整理上,缺乏横向的深层次研究,这也是本土建筑师模仿、借鉴能力超强,创新理论能力不足的原因。

3、大众建筑艺术基础意识薄弱,建筑师曲高和寡,建筑师有了好的构思和想法或许可以通过建筑表达出来,由于缺乏中国的建筑理论和美学体系支撑,难以以理论阐述。大众土壤的缺乏也使得建筑批评和建筑评论的匮乏。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最终形成了有建筑而无理论、有风格而无流派的尴尬局面。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1篇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而文化又是多元的,所以展现的建筑形态及其文化表征也就五光十色,各民族所创造的地域性传统建筑在其所处的独特环境背景下更是别具一格。如何把传承和发展地域建筑特色及其文化放在建筑创作的首位,需要深入研究和认识理解其背后所包含的建筑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转换应用于现代建筑创作,而非只停留在对地域建筑单纯的形式模仿上。

对于大量存在于云南各传统村镇之中,并由各民族创造和积淀的云南地域建筑,其形态类型之多样,文化内涵之丰富,现存保留之完好,景观特色之鲜明,已广为国内外人士所瞩目。这既是云南各民族人民建筑文化创造的结晶,同时又是与其他文化融合、积淀的载体;既是一定时代生活的聚焦点,又是一定社会历史的记录。除了具有这些历史的、文化的一般价值外,云南的地域建筑至少还具有科学的、环境的和建筑学的三大价值。

1.1 科学价值

云南的地域特色建筑,包括各民族的传统民居(可以分为井干式、干栏式、土掌房式、合院式以及各种地棚式等几类建筑体系)、不同信仰和用途的宗教古建、怡情养性的园林景观等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其所表现的民间工艺技术特质,足以构成一部活的建筑技术与艺术发展史。认真地对其研究总结、深入挖掘,既可以丰富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技艺发展由来及其历史成就的认识,也能够从中获取建筑创作的源泉。

1.2 环境价值

云南地域建筑的空间形态、模式丰富多样,这是人们的居住行为和建构行为对云南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所做出的客观反映,其中包括不断变化、选择和适应的连续过程。留存至今的各种形态的传统民居、不同建筑风格的宗教古建等,都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多元化的地域建筑为人们展示了种种人类适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以创造性劳动优化自然,以及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共生运行机制的典型示范。

1.3 建筑学价值

云南的地域建筑看起来不拘泥于形式,但却是有秩序的;它既是功利性的,同时又是美丽和有趣的。在云南诸多的地域建筑形态中,其丰富的建筑设计语言、装饰符号和深厚文化内涵,对于抵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趋同、建筑风格同一化现象是一剂有效的良方。同时,这些丰富多样的地域建筑也为丰富现代建筑的设计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2云南各民族建筑的多样化地域特点

自然生态与人文背景的复杂与多样造就了云南地域建筑类型的丰富多彩。对云南民族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概括描述,过去有“云南十八怪”,今有云南“五十最”,其中有些与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密切相关,如:一年四季如春归,民族多达十三对,丽江古城风光美,大理三塔段氏碑,泸沽走婚阿夏妹,三江并流奔不废,元阳梯田白云硅,东巴文化是国粹,太阳历法高智慧,石窟浮雕超千岁,五百罗汉艺精髓,曼飞笋塔如尖锥……

正是处于这种复杂多样的背景,在云南各地既有几十个积淀丰厚的部级、省级历史文化城镇,又有众多形态各异的传统民族聚落与传统民居以及表达不同信仰需求的宗教建筑,还有风格独特的桥、塔、楼、阁等多种地域建筑,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图1)。

2.1 历史文化村镇

在云南,既有诸多不同构成形态和多重价值的民族传统村镇聚落,也有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信息的各级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名街,共同见证着云南本土不同时期辉煌的历史发展轨迹(表1)。

2.2 民族传统民居

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与人文背景造就了适应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生活、婚姻习俗和审美追求的多种民居建筑空间形态和类型体系(表2)。这些都从不同层面反映出人们对所处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地方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应用,以及满足自身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的营建思想和民间智慧。

2.3 宗教古建遗存

有什么样的文化与审美需求,就有什么样的建筑空间形态。云南地域建筑既有反映各民族不同的建筑,也有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而创造的其他古建形式,不论在营建思想还是建筑技艺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建筑遗产(图2,3)。可见,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云南地域民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空间形态和建构技艺记载了各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演变历程,见证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维修的不力以及种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发展建设正呈现出“模式化”取代“特色化”的普遍现象,不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特色鲜明的地域性民族建筑及其文化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3 地域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多样性传承发展的现代意义

就像人类有自己的生物遗传基因一样,地域性建筑也有其独特的文化遗传基因,即具有历史文脉的建筑形式、装饰符号、材料工艺和建构技术等,这些都是体现地域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遗存众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也正是受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各地区特殊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审美追求等因素的影响,保留了其自身的文化遗传基因。同时在现代建筑创作中,这些地域建筑的文化遗传基因也应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结构及材料的更新发展,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特别是云南省在“十二五”规划与“桥头堡”发展战略实施期间,更应注重对地域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保护,而这重点体现在对各地传统民居的保护,这对于云南省无论是在文化强省建设、历史名城保护还是旅游事业发展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4 立足当代,传承发展地域建筑文化

通常,对于地域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基因的传承可以分别从其建筑类型体系的发展变化、建筑空间形态的组合构成、对乡土材料的选择及民间工艺技术的运用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并应探求这些建筑文化遗传基因的潜在意义,系统整理与把握对它们的现代转换和借鉴应用。而在针对具体的地域建筑创作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和建筑实际的功能使用要求,灵活采用化整为零、移植重构、叠置组合等多种方式,有机和有序地对不同地域建筑的空间形态、装饰符号、材质肌理、色彩纹样等进行选择应用(图4~7)。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绿色建筑规划;城市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7. 024

[中图分类号] F293;TU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46- 03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个50378-2006)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绿色建筑反映了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海南省自1999年创建生态省以来,实施建设“绿色之岛”战略。然而,由于受到技术、管理体制、公众意识和岛屿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海南省的绿色建筑发展一直比较缓慢。2010年11月,海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力争在2017年,实现所有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立起适合海南气候特点的,以遮阳、通风为主要技术措施,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并开始着手编制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符合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 有助于提高海南省建筑行业技术水平,对全面实现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关于城市创新理论的文献回顾

绿色建筑的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可借鉴城市创新理论。创新型城市指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形态。创新型城市以其不断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2]。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城市创新的扩散效应和科技产业聚集效应的矢量集合,以及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创新生态系统[3]。隋映辉 等认为,城市创新系统从结构上分,包括知识基础设施、政策体系、制度框架、需求结构、生产结构等;从层次分,包括环境创新、制度创新、企业创新、研究创新等[4]。赵黎明 等认为,城市创新系统需要以政府调控体系、研究开发体系、企业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作为系统运行的四大有效支撑。张小林 等强调了城市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本土化、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城市创新理论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解决海南省在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编制海南省绿色建筑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在提出绿色建筑规划的原则时,可根据城市创新系统的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本土性特点展开,在制订保障措施时,则可以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结构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加以考虑。

2 海南省绿色建筑规划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政策、法规、计划、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等多种形式,影响、引导与干预海南省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协调运作,共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 本土性原则

大力推广符合海南本地特点的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用能结构,节约一次性能源,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实行节约建筑用能与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举。

2.3 动态性原则

把发展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结合。规划方式要有利于激励海南省绿色建筑实施主体的各项创新活动,按照目标化、项目化、资金化原则,确保可操作性。

2.4 开放性原则

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规划部署、统筹协调、引导扶持、配套联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各要素,优化配置绿色建筑发展的科技和经济资源,以节约能源、节省耕地、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改善建筑功能、提高建筑质量为目的。

3 海南省绿色建筑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1 改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绿色建筑激励机制

首先,建立建设局、规划局、法制局、财政局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并在建设局设立绿色建筑管理办公室,承担绿色建筑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对政府履职的重要考核指标[5]。其次,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政策等方面的成套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再次,编制与实施绿色建筑鼓励与支持目录,鼓励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全面、有效开展,例如,对列入支持目录的企业与项目,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最后,积极研究出台奖励措施,激励地产商积极建设高等级的绿色建筑,例如,对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采用补贴工程费用或按建筑面积予以奖励的办法。

3.2 强化本土特点,创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时,在参照美国LEED、英国BREEAM、新加坡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国外标准及《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的同时,研究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绿色生态建筑建设系列标准,指导海南绿色生态建设。制定《海南省文明生态村标准》、《海南省文明生态镇标准》、《海南省绿色生态城市标准》、《海南省绿色生态建筑标准》、《海南省绿色生态建筑实施细则》和《海南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标准》等,从整体上提高海南的生态文明水平。鼓励骨干企业加强技术积累与总结,积极制定企业标准。积极研究开发、引进适合海南的生态低碳城市规划和管理技术手段,促进从绿色建筑单体设计向绿色城区的生态运营发展。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从规划源头促进绿色建筑大力发展。

3.3 应用绿色能源,创新绿色建筑用能结构

首先应积极发展太阳能,太阳能是海南省丰富的绿色能源,要加强规划设计引导,大力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利用,将海南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岛”。编制实施《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规划》,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编制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相关标准设计图集、实施细则等,按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要求,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在全省从规划报建、施工图审查、施工报建、工程验收备案等各环节严格监督实施建筑太阳能热水一体化的应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大力扶持太阳能产品、技术研发,鼓励引导本省企业和省外太阳能设备生产企业在我省设立生产基地,近期要重点抓好“海南省太阳能产业示范园”建设,开发适合海南省实际的太阳能设备;以三亚市为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组织开展“阳光城市”建设试点,以点带面推动海南“阳光岛”建设。其次要推广一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因为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要支持采用地方材料、传统技术,接近自然,具有乡土性的建筑,尽可能利用本地自然能源,与环境本身形成良好的能量循环系统。通过应用绿色能源,创新海南省绿色建筑用能结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水平。

3.4 从全寿命周期视角,创新绿色建筑节能闭合管理体系

按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在绿色建筑中需要研究6个环节:一是绿色建筑的规划,二是绿色建筑设计,三是绿色建筑施工,四是运行和管理,五是维修和养护,六是拆除后的再利用[6]。6个环节涵盖建筑业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规划编制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建材生产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工程安装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这些企业都将参与到建设绿色建筑的各个环节,都负有推进绿色建筑实践的责任。政府应从以上的视角,将对绿色建筑的管理范围,从现在仅对建设过程的控制往前延伸至规划报建,向后延伸至销售公示,形成从规划报建至房产销售公示的完全闭合的管理系统。建立严格的房地产商准入制度,在土地出让中明确承诺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基本级;实行绿色建筑审图制度,所有新建项目的审图项目,设计方案在施工图完成后要通过详细的模拟计算对建筑本身、能源转换及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这3项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评估,通过节能评估后开发商才能获取开工许可证,准予施工建设,确保每个项目从设计阶段就达到绿色建筑基本级标准;加大对工程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执行监察力度;最后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寿命对建筑进行评价。建立关于环境影响数据库开展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有相关基础数据库;加强对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数据的采集与研究,包括生产过程的能耗、排放、资源的消耗、材料性能及其耐久性、重复使用性、资源化循环再生性等,为绿色节能建筑评价采用全寿命周期方法评价提供支撑。

3.5 以点带面,创新绿色建筑使用范围

应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例如,积极推动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等高校新校区的绿色校园创建,建成一批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使用省市级财政性资金新建的公共建筑,应尽可能在设计时按照绿色建筑标准,竣工时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测评,结合气候变化、入住率、设备状况等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能耗分项计量数据,判断该建筑运行管理是否节能高效,从而罚劣奖优,比如对超出合理用能配额的能源消耗征收高额税费。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围护结构、空调制冷、办公设备、照明等系统及网络机房等重点部位进行节能改造,例如,每年至少应选择1~2个重点项目如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医院、商场,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推动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城区老旧平房、小区住宅等既有建筑进行包括墙体、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系统节能改造。在城市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还应将农村绿色建筑作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选取重点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污水处理等)、试点区域进行推广。

3.6 以文化为先导,创新绿色建筑宣传教育方式

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措施,需要政府去大力推动和实施,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参与和监督。营造绿色文化,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一种“软力量”、“软基础”,是城市创新的文化体系的一个方面。广泛开展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培训,使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至关重要。要让绿色建筑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让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让绿色节能建筑进入普通百姓家中,融入日常生活。当社会共识形成之后,绿色建筑的市场就有了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就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4 结束语

2010年10月,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美国能源基金会共同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建筑示范省合作备忘录,联手将海南打造成为首个绿色建筑示范省。虽然海南省政府将把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加快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对绿色建筑大力宣传与推广,但绿色建筑的推广普及仍任重道远,只有以规划为主导,从科技、政策及产业化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努力在建筑节能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绿色建筑示范省的建设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S]. 2006.

[2]王志芳,邓博,马志强. 创新型城市创新文化建设刍议[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2):6-7.

[3]李飞,张晓立,覃巍. 城市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07(10):29-33.

[4]隋映辉. 城市创新系统与“城市创新圈”[J]. 学术界,2004(3):105-112.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3篇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亦是自然景观中的文脉。水的灵性、水的气质、水的形态巧妙,构成了江南古镇的结构线,并成为与周围环境有机贯通的特殊介质。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根基深厚,经济活动繁荣,交通条件便利。特别是江南地区拥有密布的河湖水系,为江南古镇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重要良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水乡民居,依水而建,小桥街巷沿水延伸,江南丰厚的水源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风情画面。它既是江南水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语汇,更是一道完整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着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着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结语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4篇

研究产品语意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理论探求产品存在的内在意义。产品语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识别特征,产品识别是多方面感性语意的交汇,通过产品所表现的语意涌现新的认知,传达给用户特有的设计感和逻辑,进而激发强烈的购买需求。二是传播特征。产品语意设计的关键问题是产品语意能否顺利传播并被相关人群接受和理解。产品语意学和岭南建筑文化是两个基础。产品语意学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产品语意去表现岭南文化的方式,一种用当论演绎传统文化的方式,岭南建筑文化提供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延续历史、把握当下、面向未来。通过对产品语意的理论的研究,在设计中拓宽思路,将社会化、生活化、艺术化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产品开发。探索出来的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建筑文化产品设计方法。

2岭南建筑文化主要形式

岭南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来分,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传统的艺术文化,粤语、粤剧、岭南书法、岭南建筑、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岭南文化逐步形成了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务实、重商、开放、包容的鲜明风格和灵活求变、敢为人先的独特个性。岭南的传统建筑代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骑楼,经中西传统文化结合而演变的岭南地区特色建筑形式,它的形成受到岭南气候和南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很大,是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骑楼主要由顶部的女儿墙、中间的楼体、底部柱廊三部分组成。(2)西关大屋。广州荔湾一带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名门望族及官僚所建。多是青砖木结构,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有“三重门”之称。窗户是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西关大屋一般为左右对称格局,厅与厅之间用天井隔开。大屋对内较通透,对外较为封闭,以廊道连接厅和房,布局细致而规整。(3)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多层塔楼式建筑,集自我防卫、日常起居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塔楼顶部,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4)客家围屋。围屋的外形主要为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部分也有前方后半圆形、椭圆等形状。牢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突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围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是中国五大特色居民建筑之一。

3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的意义

文化常常被描述为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相关,牵涉到语言、习俗、信仰、艺术、思想以及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起到相当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产品在文化的渗透下丰富与发展。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各个层次与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产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进行和发展的。文化性能使产品的视觉识别度提高,深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感受,也能使产品附加值提升。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结合是岭南文化产品发展的新的方向之一。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1)创新性。对岭南建筑进行元素提炼展开研究,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可以弥补岭南建筑文化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应用到设计中。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称为象征环境的方面。从产品语意学入手,以岭南建筑传统文化为基础,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产品语意及运用。2)学术性。从语意学的角度对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设计思想、造型纹饰展开深入研究,深入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造型、图案、工艺及材料等相关理论范畴及其关系,同时针对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的运用形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3)指导性。产品语意学通过产品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并通过产品形态上的明喻、暗喻、隐喻、联想等多种方式建立产品与社会之间的视觉联系。针对普遍存在于产品设计中的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本文从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反映中寻找办法,用设计实践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岭南建筑文化的积极元素的提取,用于设计活动中以正能量来体现,注重积极向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展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

4.1设计定位

旅游纪念品蕴含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符合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商品。针对岭南地区独一无二的建筑造型元素,搭配以实用性、纪念性,刚好迎合了当代旅游者的购买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这种形式经过传播、传承,促进和保护了岭南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是对岭南建筑元素的再设计,将岭南建筑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抽象的主体文化赋予到具体的纪念品上,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化与设计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同时,更有助于唤起消费者的认同感,进而形成产品的品牌个性。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主要是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骑楼、碉楼、西关大屋、客家围龙屋的造型语意进行优化提取再设计,以文具中常见的组合——书签、笔、笔套、笔记本四件套作为设计的载体,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赋予岭南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和造型,激发购买欲望,同时可以让旅游者“睹物思情”,勾起旅游者美好的旅行记忆。

4.2设计元素的提取

骑楼、碉楼、围龙屋、西关大屋的建筑原形的抽象元素提取方案。骑楼建筑保留了顶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墙体结构及底部的柱廊,以为元素提取、优化得到如图平面造型,形式贴切又保留特色。碉楼的特点是顶部各种结构复杂的碉堡造型,下部楼层较多但风格统一,通过提取简化顶部结构,得出碉楼造型。围龙屋最大的特色是“圆”,通过围屋层将房子全都“保护”起来。通过保留这一特点,简化得到造型。西关大屋的“三重门”是最明显的特征代表,通过保留门的“木趟栊”结构,以最简单明了的图形表达出来。

4.3旅游纪念品设计

考虑材料不易损坏,又兼顾美观实用,选择金属材料作为书签的材质。通过电镀整体添加一层抗氧化层,以防褪色。抛光以得到光滑表面,使其具有光泽。书签可用于标记或装饰笔记本,笔记本有多种款式,或搭配笔套,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如图2。笔套和笔记本是皮革材质,通过手工缝制,融入岭南建筑个造型元素,笔袋展示效果图如图3,笔记本展示效果图如图4。笔袋及笔记本都有多种不同造型和规格大小可选择,更多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喜好和用途。岭南传统色彩以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为主色系,但在建筑装饰等方面融合了西方的绘画风格和色彩,突出色彩绚丽。书签、笔袋、笔记本的设计用色借鉴了明亮、绚丽的暖色系。

4.4设计分析

基于产品语意的岭南旅游纪念品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思考建筑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的内在联系,对建筑文化的特点要提取准确,另一方面还需结合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深入研究建筑造型的艺术效果、工艺技术的可行性等方面,再结合旅游者的用户调查等因素,明确了建筑与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结合的可行性,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也应该在产品开发时受到重视。通过对文化对象的各种文化因素的重新思考和审视,获取有价值的设计元素并融入到设计之中,创造出适于社会和满足消费者文化与审美需求的产品。

5结语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5篇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亦是自然景观中的文脉。水的灵性、水的气质、水的形态巧妙,构成了江南古镇的结构线,并成为与周围环境有机贯通的特殊介质。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根基深厚,经济活动繁荣,交通条件便利。特别是江南地区拥有密布的河湖水系,为江南古镇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重要良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水乡民居,依水而建,小桥街巷沿水延伸,江南丰厚的水源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风情画面。它既是江南水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语汇,更是一道完整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整理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著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整理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