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

小学艺术论文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1.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配合课程设置。连云港市农村小学美术专职教师紧缺,为了完成课程设置,学校从其他科目调配非美术专业教师担任美术教学工作。根据课题组的调查研究分析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目前农村美术教师构成阻碍了课程改革深层次推进,基础教育面临新的发展问题,推进统筹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担负着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历史使命。第二,体现课程性质。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强调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乡土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美术课程资源,是对国家美术课程的补充,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本课题是立足于连云港市板浦特有的民间艺术,让民间美术从艺术角度反映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第三,提高教师素养。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本课题的研究将引发教师及学生转变创新观念,丰富和发展美术课堂教学的理论。第四,解决现存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审美教育,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把家乡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

二、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连云港民间艺术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第一,学生的美术素养。小学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发既要把握民间美术资源的“民间”特性,又要注重与学生身心发展认识规律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理解力,让学生多渠道地体验学习乐趣,逐渐认识民族艺术的价值,通过探索活动主动地在生活中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第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对连云港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习、交流、探讨,与民间艺人直接接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民间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对连云港民间艺术的学习与探讨,据此确定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案和策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第三,学校的整体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办特色艺术学校,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大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

2.研究内容

乡土特色美术手工课教学,是根据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学生准备美术学习用具较难而设计的。经过实施可以弥补农村基层学校教学方式的不足。第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这次课题研究主要应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连云港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习、交流、探讨,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民间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第二,教师教学的方式与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看、多思,多讨论、交流和动手操作。第三,教师研究水平。教师在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教学行为。以人为本,依托课题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连云港民间艺术的实践

“连云港民间艺术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不仅体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是衡量美术课堂教学优劣的原则和标准,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推广”的思路,进行科学、有序的研究,主要过程如下:

1.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单一化现状研究

第一,现象分析。根据调查发现,以往海州区农村美术教学的课堂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海州农村地处偏僻,受客观条件限制。在海州农村,缺少美术馆、画廊、历史博物馆等设施。海州区部分学校经费紧张。教师缺少辅助设备、图片资料等。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厌烦,从而对美术课失去兴趣。由于美术课对材料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学生材料的准备情况。农村学生的学具很难齐全,常令教师犯难。学生在接触美术作品时,主要使用一些蜡笔、彩笔、水粉等常见的绘画材料,材料的单一使学生的作业带有明显的复制痕迹。第二,对现状的反思。通过调查分析,课题组发现要改变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必须把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转变观念作为切入点。当前的教学在向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靠经验的描述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采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中长期困扰美术教师的难点问题、症结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才能有效地建构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因此,必须积极引导教师针对教学中的困惑进行研究,让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教学规律。

2.农村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生态化建构”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民间艺术的实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采用了实证研究法,从理论上弄清课题中民间艺术的内涵,明确生态化教学的特点、价值,初步形成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体系。在实现生态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如广阔的田野、蓝天白云、美丽的山川、河流、动物和奇花异草,还有天然的材料,如各种竹、石、木、土、草等,不仅自然风光美,而且物产丰富等,这些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第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的特色,也是对学校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节日里,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不同的时节,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古镇板浦有着悠久的舞龙、玩花船的风俗传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古镇传统的花灯节。这是全镇性的盛大庆祝活动。在活动期间,在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下,笔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画脸谱、糊龙鳞、龙头点彩、染彩车、舞大龙等活动。第三,方便利用的民间工艺资源。连云港市的服装业比较兴旺,自然废弃的布角料也很多。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指导学生用布角料进行布贴画的创作,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笔者把这些经济实用的材料作为美术学具引进课堂时,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学得主动、愉快,课堂氛围生动、活泼。

四、研究的理性认识

第一,明确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乡土文化课堂教学有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了,大大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明确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应有地位。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借助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以农村小学所形成的教学系统为中轴,以连云港乡土文化渗入课堂教学为主线,从实践中探索农村小学美术课堂形式,建构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生态化的环境,达到了教学的平衡、协同、和谐,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质化。第三,梳理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不断丰富生态化美术课堂的内涵。二是处理好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的关系,追求“乡土文化”的教学环境,追求乡土文化基础上的生态课堂。三是处理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寻找生生之间“协同”的连接点,让乡土文化课堂更加完善。

五、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存在的问题

这两年多的研究过程,课题组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研究的动力尚显不足,课题研究活动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第二,课题注重对农村小学乡土文化课堂教学特色化的研究,但对特色化课堂教学的构建研究还有欠缺。研究过程中关注乡土特色文化教学过多,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乡土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2.对研究的反思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加强艺术学科教育的校本教研,充分发挥音乐、美术、体育三个学科组的骨干作用,强调艺术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实效性。加强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研究,用艺术评价来推动艺术教育,增强部门、教师、班级对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规范化的管理来扎实提高艺术教育的实施水平。

二、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校本教研,培植校本课程,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实施上做文章

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融合和渗透在各学科教育之中,各学科表现出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学科为主导,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在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口语写作、空间抽象、科技动画等艺术素养的训练和培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说,各学科都是搞好艺术教育重要的根基,他们之间互相支撑、相互补充,是促进“艺术细胞”更加健康生长不可缺少的土壤。扎实搞好学科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学科和主导学科,学校高度重视艺体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改变过去重语数外、轻艺体综合的思想,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管和考核,定期召开艺体专题工作会,定期进行艺体学科校本教研,通过学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来推动学校的艺术教育。同时,重视挖掘语文、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中的艺术因子,充分发挥各学科独有的艺术内涵和优势,强化学科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真正提升艺术教育的水平。开设特色选修课,为艺术尖子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各种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是搞好我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法宝”。学校把选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进行规范管理,先后开设了合唱、管乐、鼓乐、乒乓球、花式跳绳、舞蹈、手工制作、剪纸、笛子、电子琴、篮球、科技制作、腰鼓、武术等20等多门选修课程,选聘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制定课程计划,统一课程时间,明确课程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选修课的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价。正是长期以强化对选修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才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展示、培养艺术才能的坚实舞台,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尖子,不但发挥着传、帮、带的重要作用,更为学校艺术教育注入强劲的活力和动力。着力打造全校性特色课程。选修课只能针对部分艺术特长学生,涉及面不宽,为此,学校一直努力在打造全校性特色校本课程上下功夫。结合“星光灿烂,卓越人生”的办学思想,学校通过认真论证,把“花式跳绳”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实施。为规范管理,学校把“花式跳绳”纳入体育课程教学,专门研究和制定出台了《仁怀市实验小学花式跳绳特色校本课程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并重点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通过编制绳操、编制教材、组建跳绳队、举办跳绳节、进行达标测试、实施过关考级等一系列课程实施,把艺术与体育有机结合起来,让“花式跳绳”成为全校师生必修课程和必备的一门艺体技能。目前学校人手一绳、天天训练、人人训练的浓郁氛围正在形成。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在校本教材、特色大课间、跳绳艺术节、课程品牌等方面上下功夫,力争通过两三年的努力,真正把“花式跳绳”校本课程做出成效,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课程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只有重视课程教学,加强课程研究,突出课程特色,才能实实在在提升艺术教育的工作水平。

三、搞好艺术活动,搭建成长平台,彰显个性特质,在艺术教育的特色载体上做文章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艺术教育不可缺乏的重要实施途径,因此,能否抓好活动这个重要载体,是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我校高度重视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师生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让他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激发艺术兴趣、提升艺术素养、享受艺术成果、体会艺术魅力、突出艺术个性,努力推动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大力实施“五名一语”工程。为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活动氛围,学校着力打造以“名歌、名曲、名诗文、名影视、名人传记、师生星语”为主要内容的“五名一语”工程,制定出台《仁怀市实验小学“五名一语”工程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艺术教育。每天进行“名歌、名曲”欣赏,了解歌曲作者、时代、写作手法、特色、风格等,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名人传记”以古今名人、英雄人物、时代人物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典型和榜样;制定“名影视”欣赏安排表,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名影视”欣赏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培养勇敢、坚强、乐观、善良等优良品质;“师生星语”立足于让广大师生畅谈理想、敞开心扉、发表见解等。全面实施“品经诵典、书香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编制“品经诵典”教材,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规范系统地开展诵读、赏析活动。在深入开展古今“名诗文”泛读活动的同时,学校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文学经典编制成校本教材,分别作为1~6年级深度朗读的经典诗文,逐字逐句进行解读赏析。为确保活动效果,学校对活动时间、要求、实施与责任、考核和评价等都进行明确要求,坚持每周二全校集中诵读制度和班级课前三分钟诵读制度。通过多年努力,“品经诵典”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文学素养、增强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张“名片”。扎实开展“艺术节”“合唱节”等艺术教育活动。我校艺术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艺术爱好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一个艺术项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为此,学校对每届“艺术节”“合唱节”都高度重视,不管在表现形式,表演内容上都进行精心设计,重点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强调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每届“?艺术节”“合唱节”都为期两个多月,广大师生同台,自编自导自演,通过歌曲、舞蹈、小品、相声、课本剧等节目排演和摄影、美术、书法、手抄报、科技制作、动画制作等作品的创作,让广大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深受感悟和影响。为让更多学生能参与到艺术表演中,学校每届“艺术节”“合唱节”都通过班级表演、年级组展演、全校汇演等形式层层评选推荐,学校指导思想是不强求学生节目、作品有多好多精,更重视尽可能有更多的学生能站在舞台中央,亲身去感受艺术、展示才能、享受成功。同时,学校还利用“六一”“国庆”“五一”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并通过参观、劳动、游览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观、感受、欣赏大自然的美,来激发学生心中的“艺术种子”。正是由于高度重视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才使我校艺术教育获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贵青杯”艺术大赛最佳团队表演奖、仁怀市“红歌唱响校园暨红色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特别奖、校园集体舞第一名、第二届合唱节第一名、第二届艺术节一等奖、第三届艺术节一等奖等表彰奖励,广大师生在省、遵义市、仁怀市等各种艺术竞赛活动中多次创造佳绩。四、重视文化建设,营造艺术氛围,陶冶艺术情操,在艺术教育的环境创建上做文章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在艺术教育中,学校十分注重浓郁的艺术教育环境的打造,大力实施“用人文的环境吸引人”的治校策略,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艺术的因子。一是充分利用楼梯、走道、橱窗、墙壁、立柱等空间,以“明礼篇”“诚信篇”“求实篇”“创新篇”为主题,用文字、书画、图片、美工等艺术载体深刻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内涵。二是打造“主题花园”,重点在艺术性、人文性、主题性上下功夫,把花园建成师生的学园和乐园和艺术教育基地,优雅的“主题花园”是我校一张形象“名片”。三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法,绘制“文化教育长廊”,以学校围墙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法制宣传“”感恩万物”“红色文化”“启蒙思想”“健康常识”“科技普及”“礼仪知识”等主题教育,营造强烈而浓郁的文化和艺术教育环境。四是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着眼点要重点放在学生的感悟、成长和激励上,各班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结合学生和班级特点来规划和设计班级文化,努力创造班级个性文化和艺术氛围。五是以办公室文化、功能教室文化、厕所文化作为重要补充。办公室文化突出学科特点、工作职能和人性关怀;功能教室文化突出教室的功能和个性;厕所文化强调规范性、知识性和雅致趣味等。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农村小学,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要不要开展艺术教育,能不能开展艺术教育,如何开展艺术教育?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理论同实践结合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也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其他学科教育同艺术教育有着深刻的联系,构成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

然而,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对于艺术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是升学考试中没有艺术考试要求(只是中等师范和艺术专业类招生中有此要求),现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放松和忽视艺术教育。二是认为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条件不具备,很难开展。三是农村目前对此类人才没有迫切要求。四是认为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靠不到我们这里来培养。总之,对艺术教育的作用缺乏本质的认识,导致在学校工作安排上,艺术教育没有地位、没有时间、没有规划、没有专职教师、没有资金投入,真是到了要啥没啥的地步。

在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存在的微弱的艺术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专业本身的知识系统,轻学生兴趣、爱好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情操的陶冶;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轻学生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总之,只求艺术教育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只求艺术教育的课时完成,不重艺术教育的实际内容,不重艺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名存实亡。

艺术教育的功能没有得以发挥,其他学科中的艺术教育重要因素也没有得以挖掘,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出现“空洞”。同时,艺术教育的内容囿于教材提供的材料,往往同农村,特别是同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实际脱节。学生熟悉的形式和内容不见了,能为学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不见了。这就限制了艺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学生不仅没有学到基本的技能,不会画、不会唱、不会舞、不会制作,更不懂得欣赏、不懂得理解学科知识中的美的内涵,导致一些学生美丑不分、是非混淆、真假莫辩,甚至郫视我们民族的美好传统。一些学生往往言必称外国,连自己的祖宗也可以不认。即使某些学生的学科学业成绩良好,也是一种不健全的发展,属于畸形发展。

对于学校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国内外的政界要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有过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作用的论述。在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文献资料中也都把艺术教育列为重要的内容。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同样创造出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多产生于一些城市学校。同时,在这些经验中,限于一些零碎的做法,没有从本质上说清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途径和方法。在农村小学,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如何在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教育传统和学习先进文化的同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解决上述问题,还有待于探索。为此,我们从1995年开展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

我们设想,在充分发挥音、体、美学科艺术教育功能的同时,尽力挖掘各科教材中的美的内涵,形成艺术教育的整体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艺术教育实验的理论设计

关于艺术教育,国内外都有不同的主张,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类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建立艺术教育自身的严密逻辑的学科体系,通过严格的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对学生实施严格的艺术训练,以体现艺术教育自身的价值。其主要论点是,学生艺术素养的获得要经过严格教育和训练才能实现,没有严密逻辑的艺术教育学科体系,没有严格的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和严格的艺术训练,学生艺术素养的获得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人称之为本质论。另一种观点主张,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也不可能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或某一类学科的专家,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生动活泼地发展其创造性。因此,主张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尽量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由创作的机会,让学生以不同于他人的方式表现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树立起自我表现和自由创作的信心,为学生今后走上创造的道路奠定基础。有人称之为工具论。

两种主张瑕瑜互见,各显其旨,并且可以互相兼容,互相借鉴。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首先,我们认为,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标不能脱离这个大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学科才能同其他学科教育形成一个教育的整体,发挥综合效应,艺术教育自身的目标也才能实现。

其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由此,使学生用更新的感官和思维方式来感受这个世界。

第三,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是美术和音乐,但是其他课程也蕴含着艺术教育的因素。它们都体现了美的规律。“艺术教育”中的“美”同各学科的教育如影随形。因此,发挥音、美等学科艺术教育作用的同时,挖掘其他学科的艺术教育的因素,探讨其基本规律,学科之间相互匹配,以便促使学生形成对“美”的感知的完整性。

第四、艺术教育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促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健全人格得以形成,艺术教育本身必须建立 相应的教学体系,实施有效的训练。

第五,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要抓住“美的因子”。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在发生学习的过程中,知觉历程中的“感”(feeling)是美的因子,而后才发生“知”(knowing)。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首先要从加强民族地区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入手,增强其“感”(feeling),进而对其他形式和内容增强其“感”(feeling)和“知”(knowing),达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先进文化,实现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和传递功能的完整结合。

第六、艺术教育的教学形式应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还要遵循美的平衡与对称、比例与节奏等等基本规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出现。艺术教育中的自由表现形式给予儿童以创造的自由空间和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自由表现中,儿童的想象能力得以发展。在艺术教育的全过程中,还覆盖以“无差生”的理念。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只有接受和表现方式的不同,没有不能接受的问题存在。人人都有艺术的“种子”,只待时机发芽。

三、实验的操作

1、实验的对象、方法和实验条件的控制

1)、本实验采取教育研究的自然实验法。实验在泸溪县浦市镇中心完全小学开展,全校有近20__学生。实验以1~6年级为实验对象。从每个年级中确定两个班级,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各为6个班级。实验班为一(2)、二(4)、三(1)、四(2)、五(2)、六(1),对照班为一(3)、二(3)、三(4)、四(3)、五(1)、六(3)。实验过程中不打乱原来的编班。实验起始时的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的选择,按照等组实验的基本要求确定,其中一年级新生班级采取随机法确定。尔后的重复实验的班级选择类推。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正常流动采取统计控制的方法。班主任的选择,没有作过多的条件限制,即没有特意挑选,只要求具有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以便今后的推广。

2)、实验过程中采取盲法控制,即参与实验的各任课教师了解实验的意图、方法,不向其他人员和学生宣布实验的启动,避免产生暗示作用。

3)、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师素质与业务水平基本相当。实验启动前,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了解、掌握实验的基本原则、要求,以及教师的主动性的发挥。教学业务的进修,实验教师和其他教师一视同仁。

4)、实验班同对照班使用的基本教材一样,课时总量、作息时间一样。不同的是,实验班级开展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活动不同,即实验班级按照新的教学方法开展艺术教育,而对照班则依照一般学校的传统做法,进行教学和开展活动。

2、实验的内容

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内容是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开展艺术教育的方法、途径,探讨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开展艺术教育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智力水平的提高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一实验研究,要回答社会和家长所关心的几个问题:一是开展艺术教育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二是开展艺术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本实验所谓的艺术教育是指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里的艺术教育,通过相关的艺术教育课程(音乐、美术等)的教学以及其他学科如何挖掘本学科的艺术教育内涵,实施开放教学,所有课程教学和学校的软硬环境形成一个艺术教育的整体效果,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的传递功能和育人功能。

3、实验程序

1)、确定实验原则。

创新与继承统一的原则。首先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城市农村已有的一切适应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积极因素,分析其已取得的艺术教育成果的基本途径。然后敢于创新和改革,摈弃一切阻碍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传统观念和做法。

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原则。既要遵循国家有关学校艺术教育的指示精神和艺术教育的教学大纲的总体目标,努力从各个方面探索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之路,同时又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艺术教育的实验和研究,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本实验要有现代艺术教育理论作指导和支撑,但不是停留在纯粹的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在实践中检验实验研究的效果,探索一条适应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基本规律。

2)、改革实验班级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在保证统一的艺术教育学科教材中的必要的基本知识训练的基础上,删去一些脱离民族地区学校实际的内容。同时将适应教学需要的民族民间艺术引进教材和课堂。例如,将本地的目连戏、彩龙船、蚌舞、霸王鞭、唢呐调、民间萧笛调等等引入音乐课,将民间剪纸、盘弧凿花、扎故事、篾编织等等引入美术课,将踩高跷、舞龙灯、赛龙舟、民间武术、民间体育等引入体育课。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只有同民族的、本土的、传统的艺术结合才有广阔的空间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引入上述内容后,需要正确处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同引入内容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始终将“双基”作为实验的基础,也将“双基”作为实验推广的关键。民族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之前要进行筛选、提炼和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改革实验班级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①艺术教育的学科课程(音、体、美)教学作到几个结合:学科教学同学科活动课相结合,学科教学同艺术活动小组相结合,课内艺术教育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相结合。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突出实践活动,以知识传授为基石,以技能训练为杠杆,以艺术活动为纽带。艺术教育中的课堂活动剧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堂活动剧使学生学到的美术、音乐、体育诸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运用,提高和考验了他们的艺术组合能力和欣赏能力。在具体时间安排上,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加强。②其他非艺术教育学科教学不断挖掘美的内涵,同艺术教育相联结。各科教学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订教学改革方案,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的艺术教育的因素。同时,将艺术教育的一些教学手段运用于学科教学,充分展现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等等方面的美的规律。再次,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目的、任务,遵循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美,努力塑造完美的人生。

4)、开展各类艺术教育活动。一是组建艺术活动小组。我们不称“兴趣”小组,因为“兴趣”属于情感范畴,是可以培养的,不以先入为主。活动小组的组成以自愿与组织相结合,有的学生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而教师发现其特长可将其组织到相应的活动小组中去。先后组建舞蹈、器乐、声乐、书法、剪纸、盘弧凿花、摄影、鼓号、戏曲、石雕、美术、艺术体操等20多个活动小组。做到有固定时间、地点,有辅导教师,保证活动的开展。二是定期开展竞赛、表演、评比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由创作的机会,提供参与活动的情绪体验以及成功的情绪体验的氛围。三是开辟场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自我表现的场所。建立墙报拦、广播室、展览室、画室、手工室等。四是向外推荐学生作品,推荐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5)、实验的具体步骤。

第一,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2年。同时,一、二年级为一个实验组,三、四年级为一个实验组,五、六年级为一个实验组。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分别称之为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

我们之所以将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是因为:①一般来说,经过2年时间实验可以显示其基本效果,实验本身设计的科学性得到了初步考验,此时可以对实验方案作中期修改。②随着实验的推移,实验得以重复,如实验一进入到实验二,可以验证原实验二的基本方法正确与否,依次类推。③随着学生年级增高和年龄的增长,实验 的基本原则虽然不变,但是学习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等都有所改变,实验A效果的强度有所改变,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来阶段的实验。④社会文化的变化对于艺术教育实验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强度不同,实验本身则调整的程度不同。

艺术教育实验过程示意图

实验一(1~2)实验二(3~4)实验三(5~6)

AAAB

起始重复起始重复起始重复

第一轮起始实验和第二轮重复实验分别以实验一A、B,实验二A、B,实验三A、B代表,以实验B作为检测结果,则更具有实践性和代表性。三个实验组内的学生年龄接近,便于实验管理,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有利于实验过程中的研究和交流。

第二,实验A、B分别实行前测和后测,后测中对于艺术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作出了相关分析。以利今后的推广所用。

第三,为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实验过程中不做人格测查,也不做严格意义上的学习能力的分类测查,以便消除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教师产生一种误导。实验的全过程覆盖以“无差生”的理念。

第四,民族民间艺术引入课堂,有一个适应问题,各个实验组的要求不同,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引入的民族民间艺术,不编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师只编写教案。

第五,建立配套措施。

一是加大艺术教育的投入,增添必要的设施、音响设备和教材,保证艺术教育的开展。(具体内容见附件)对于艺术教育设施的使用,实验班级和其他班级一视同仁,学校统一调配。同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实现有效的教育资源因素的替代。(具体内容见附件)

二是建立艺术教育教学的定性定量考核制度。建立了《学校艺术教育规划》、《学校艺术教育岗位责任制》、《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暂行规定》、《艺术教师考核办法》、《文化课教师艺术教育考核办法》、《艺术教育成果奖励制度》、《艺术教育日常检查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形成艺术教育的软环境。

三是对于艺术教师的评价,突出其特点,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见附件)

四是建立艺术教育教师的培训体系,采取“离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进修、请入指导”的方法,培训教师。要求教师每期读一本教育著作,艺术教师则读一本艺术教育的著作或者有关艺术方面的著作,鼓励教师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具体内容见附件)

4、评价工具和方法

建立学生艺术教育活动档案和学生学习档案。全校各个年级都按照班级建立,以便实验班级同对照班级实行对照。实验班级除了统一的规定之外,还按照实验要求建立艺术教育活动档案和学生学习档案。

实验班级制订学生日常艺术活动记载表,由学生分组轮流手工记载。

进行个案观察。实验教师(包括实验班班主任)对各类学生跟踪观察记载。观察内容有:学生日常行为变化、兴趣变化、学习态度变化、对于社会文化态度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艺术技能的变化,等等。

建立社会和家庭反馈制度,定期收集各种反应。

学业成绩的测试不另举行,以学校或者县里举行的统一测试为依据,以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和压力。

对于实验效果检测,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学业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和检验,并进行相关分析。

参照林崇德教授编制的儿童情感研究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情感变化进行对比。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借助于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主修的《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检验(FAT)手册》。调查的结果不于公布,只供相关实验人员开展艺术教育时的参考,以便对实验作调整和修正。

四、实验效果及分析

本实验的效果以重复实验B的检测数据呈现,因为实验B已经验证了实验A的效果。为节省篇幅,下列以三年级为例,呈现各类数据,其他年级相关数据见附录所列各表。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比班语数成绩对比表(表一)(略)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比班音、体、美成绩对比表(表二)(略)

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表三)(略)

语文

数学

实验班与对比班艺术教育同其他学科的相关系数(表四)(略)

从表一和表二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各实验组中实验班同对比班的语数基本上相当。当时,我们没有进行统计上的其他处理,而是根据当时的学业成绩作为选择班级的依据。同时对于实验个体同对照个体进行了一一对照。单从人平分来看,对照班在一些学科成绩上略高于实验班。但是,当时做个体对照比较时,还是基本相当。经过实验以后,语、数、音、体、美等各个学科成绩人平分明显高于对照班。

为了进一步验证统计的可靠性,对实验结果作了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从表一到表四,可以看出,实验的效果比较明显。

语文、数学学习同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抑或是无关?为此,我们进行了艺术教育同语数学科学习成绩作了相关分析。通过积差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比班,艺术教育同其他学科学业成绩都呈现正相关,通过查表可知,其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检验都具有显著性。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因为学校要求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必然对其他学科发生联系,都呈现正相关但是从相关程度来看,实验班级明显高于对比班级。(见表四)原因在于实验班级在开展艺术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而对比班级一是按照过去一般的做法开展艺术教育,二是实验班级的实验开展以后对对比班级产生一种辐射作用,对比班级效仿实验班级的做法,但是比实验班级慢了一步。

五、讨论

1、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开展艺术教育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和学习。从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艺术教育同语数成绩的积差相关分析可以得出,艺术教育切合当地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艺术形式入手,从当地群众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入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更容易接受。正因为如此,对比班级的相关系数较低。因为各种艺术都是一种社会文化,而社会文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圈内存在。尽管当今社会文化不断融合,但是属于民族的、本土的、传统的文化影响着当地的人群,并以独特的个性加入社会文化融合的潮流中去。基于此,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艺术教育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存在着正相关。从积差相关分析可以得出,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比班,只要正常开展艺术教育,对学科学习都会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自从学校决定开展艺术教育实验以后,对学校各个班级的艺术教育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作出了要求。首先是开齐开足课程,不准挤占艺术教育的课时。其次对于艺术教育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一种艺术教育的校园环境。在此基础上,实验班级开展艺术教育就有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实验班级的艺术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影响辐射到对比班级和全校其他班级,促进了这些班级的艺术教育的开展。因此,艺术教育同其他学科的学业成绩产生一种正相关。

3、艺术教育的整体效果得以证实。尽管全校艺术教育得以开展,但是,实验班级的艺术教育是在一种有意识的组织下进行的,即是实验班级不仅艺术教育本身实行内容、方法 和途径诸方面的改革,而且其他相应的非艺术课程也尽力挖掘本身的艺术教育的因素,即是发掘“美”的内涵。这就形成艺术教育的整体效应。所以实验班级艺术教育同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要高。

4、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艺术教育实验实现了自由表现、自由创作,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生获得情绪体验的满足,各自成功的满足,激发了不断进步的追求精神。以一种特长为突破口,带动各个方面的发展。下表是近三年全校学生参加省州县三级各类竞赛获奖的统计:

与此同时,在艺术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进电子游戏厅、说脏话的少了,爱护环境卫生、参加有益活动的人多了,讲究个人卫生成了习惯,改变了农村学生不爱卫生的不良习惯。

在一大批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些代表人物。尹辉获得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团体二金一银,个人铜牌一枚;小歌唱家符筱获得州三湘蒲公英大赛一等奖,省铜牌。涌现了一批小作家、小书法家、小摄影师、小运动健将,省州三好学生、希望之星…。各类获奖人数明显多于全州同类学校。(见附录)

5、艺术教育促进了学校德智体各项工作的进步。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州县精神文明和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少先队被全国少工委授予“红旗大队”,被团省委、残联授予“红领巾助残先进单位”。学生成绩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实验班级连年为100)。连年获县目标管理一等奖,先后被州县授予“规范化管理合格学校”、“一级完全小学”等。20__年被评为全县艺术教育先进学校。连续几年参加全县学生运动会均取得第一、第二的好成绩。从这些成绩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湖南省电视台先后两次报道学校。

6、艺术教育的实验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非艺术类学科如何挖掘艺术教育的因素,成了教师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艺术化成了教师们追求的目标。各类学科在省州县赛课中都获得过较高的奖次。王水莲老师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教师。各科教师先后在各类刊物发表教学论文。这些学科的研究证明,各种事物只有以美的形式来表现,才可以更好地记忆和利用,同时学生的领会力和理解力也只有借助美的形式才能有效地增进和提高。(见附录)

7、艺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情操的陶冶,有着明显的作用。通过对学生情感领域的几个主要指标的测试,获得的数据来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提高。(见附件:《学生情感变化测试表》)其原因在于艺术教育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内涵,蕴涵着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责任感。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学生易于获得情绪体验,从而逐渐地发生情感变化,并稳定成为一种理智感,最终成为一种社会责任感。

8、艺术教育的情绪体验性、娱乐效果和自发自主性是艺术教育的关键所在。它的基本规律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民族地区学生熟悉的民族民间艺术入手,使民族学生易于产生情绪体验,促使学生产生游戏的冲动,进入创造的愉悦,在体验的状态下,学生由兴趣出发而积极介入,产生一种自发性,发展成为自主性。当非艺术学科的教学艺术化后,学生的情绪体验、游戏的冲动、创造的愉悦和自发、自主性得以保持和升华,学习成为乐事,智力水平得以提高。

9、艺术教育的情绪体验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①必须形成一个适宜的艺术教育的“地理环境”——即是校园硬环境;②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行为环境”——即是群体的行为所构成的一种软环境;③必须形成一种行为选择的关系引导,这种关系引导存在于行为环境之中,即是教师设计的行为模式与教师和学生共同示范的行为选择模式的协调实现。三个条件构成一个有机的“活环境”。在满足三个条件后,艺术教育的情绪体验才能得以健康完成,发展为正常的情绪行为——游戏的冲动、创造的愉悦、自发自主的倾向。

六、结论

艺术教育以民族民间的艺术形式为切口,从学生容易接受和感悟处入手,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知识的美的规律,实现艺术教育学科同非艺术教育学科相联结,形成情绪体验的环境和行为选择的关系引导,促成学生自发自主性的形成,从而促进智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德)《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2、赫伯.里德(英)《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3、罗恩菲德(美)《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

4、K.T.斯托曼(美)《情绪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5、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6、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7、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8、董奇《儿童创造力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9、R.J.斯滕伯格(美)《超越IQ__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

《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艺术 实施方法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教学艺术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是教师的教学技巧与他或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倾向相结合的产物。教学艺术依其教学性质,可分为课堂教学艺术和非课堂教学艺术。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1.创造性。

(1)超前思维。

备课时,教师必须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课的导入、过程、结尾等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判断和推测,从而得到预见性的认识。此外,在制订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计划时,对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超前思维,以便在行动之前及早看到潜在的有利因素、困难因素和各种机会,更加清醒地采取对策。

(2)应变机制。

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思维者的头脑,尽管在课前做了缜密的构想,但“偶发事件”时时会找上门来。因此,教师必须随机决策,巧于应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3)创新方法。

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在不断变化。

2.表演性。

(1)仪表风度。

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表情态度等对学生起着极大的示范作用。

(2)表演技巧。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讲述,对课文声情并茂地朗诵,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神态、惟妙惟肖地模仿,对课文展示的典型环境栩栩如生地描述,对课文的立度深入浅出、丝丝入扣地剖析,都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激荡学生的心灵。

3.审美性。

(1)情感转移。

成熟的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就是能做到作者、教者和学生三位一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导之以情,情理一体。

(2)多样统一。

应做到知识、智力、能力训练的统一,听、说、读、写训练的统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等等。

4.技巧性。

力求把语言教活,让学生爱学、乐学、会用。它包括启发的技巧、批评的技巧和训练的技巧,教学技巧越丰富,越熟练,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越高。

二、小学语文课堂实施艺术教学的方法

1.利用语言艺术穿针引线。

语文教学可以说就是语言艺术的运用。如何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艺术手段?除了靠精巧完备的课程设计以外,更重要的是靠语言艺术的魅力。如教学活动中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自然流畅的过渡语、幽默风趣的解嘲、激情四溢的渲染、春风化雨的教诲、饱含真情的倾诉等,不仅能有效而顺利地实施语文教学,而且是对学生的一种艺术熏陶和心灵思想的感染。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经过时间和生活的锤炼是无所谓艺术的。语言要靠运用才生效,只有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灵活运用、多加思考总结才能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水平。

2.让教材活起来。

(1)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一切,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现在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以教会学生为主,而是以教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因此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主动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使教材在课堂上活起来的目的。

(2)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无论看到什么新鲜的事物或者学到什么新知识,都想急切地告诉别人,获得赞赏。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对教材的独到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对教材的真实感受、独特理解讲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究,从而达到共知共识的目的,使教材成为师生互动的活教材。这样才能使教材在教学中活起来,更好地使教师、学生、教材、实践融为一体。

3.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1)以情境感染法教学。

情境感染即情感交流过程。教师应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可将音乐、美术、语文等多种艺术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创设艺术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共鸣,从而创设立体教学情境。

(2)实践竞争法教学。

实践竞争,即安排学生亲身实践,组织学生激烈竞争,在对学生的读写训练中,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开展辩论课、朗读课,这既能使学生丰富生活,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激发学生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机。

4.结课遵循的两点基本原则。

(1)完整。

在新课导入中,常常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开始课堂学习。课的结束,也应当紧扣教学内容,使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与导课相呼应,而不要游离主题太远。如果导课精心设疑布阵,而讲课和结课中却无下文,就会在结构或逻辑上让学生感觉不完整。

(2)适可而止。

教师要避免提前和“拖课”,按时下课。提前结课,既浪费教学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拖课不仅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极力避免上述两种状况的发生。

5.模仿社会,综合展示。

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含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主要因素。其中社会对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控难度最大的。环境造就一切,当今社会有很多令教育界想拒绝而又无奈的东西。社会因素既然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加以合理利用?电视是现代化社会普及的媒体,学生可以说在它的陪伴下长大。电视里的各种综合节目、竞赛节目学生们早以屡见不鲜;各种电台的主持人让许多人羡慕崇拜,记者的普遍出现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创设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一定非要在语文课堂内开展,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和课程教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结合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安排诸如小记者访谈、电台小主持或班级活动我主持、百科知识竞赛等综合类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中去感悟、受锻炼、会生活。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不仅具有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实用价值,而且因其创造性和令人愉悦的特征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艺术应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耿磐.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国教育网,2010.3.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教育观念;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作业布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71-01

小学时期是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的基础性时期,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教学事业,更是一门需要我们教师不断钻研和反思的教学艺术。时代瞬息万变,小学语文的教学艺术也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推陈出新。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教学难题,提出相应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兴趣的挖掘以及合理布置家庭作业这四个方面。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师改善教学艺术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传统的一些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形势了,比如说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迫于升学的压力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单方面地将学生当做是接受知识的机器,一贯只求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接受能力。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是主人翁的地位,有权利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发散思维。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比如说很多的课文单元都是意在讲一些诸如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通过课本讲授毕竟是不够生动形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如果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讲授相关知识之前能够和学生进行问答式的课上交流,让学生们阐述自己的认识的话,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传统的教学观念都是不适合当前的教学的,很多的传统教学观念也有合理和值得当代教育者不断借鉴和传承的内容。作为一名具备责任心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地的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新旧相融。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教师很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总之,紧随时代的步伐,主动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艺术之一,值得我们每名教师为之不断钻研和探究。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福禄贝尔说过:“习惯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习惯更是陪伴孩子们的终身教师。”在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做:“习惯成自然。”的确,习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影响地位。在教育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每一位教师的教中之义。小学语文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内容的学习都是有章可循的。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学习规律,并且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那么,其在学习中就能够更加轻松和和谐。语言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它的学习秘诀就在于读背,因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使用它与人交流。比如说,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汉语拼音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接下的来汉字学习。如果学生的拼音基础不扎实,学生在学习汉语字、词、句方面就将处于非常棘手的境况,更不用说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了。汉语拼音的学习中,有非常利于学生记忆的口诀,如果学生能够成功背诵口诀的话,就能够顺利掌握拼音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讲,记忆拼音口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背习惯。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养成每天背诵一遍的好习惯,然后逐渐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建立主观能动性,养成每日读背的好习惯。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这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艺术之一,更是在为学生的终身语文水平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开展特色教学,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特色教学,一直是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境界。特色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客观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的行为。因材施教就是特色教学的一种呈现方式。因材施教早在千年之前就是中外教育家的必然选择。孔子不仅是因材施教的倡导者,更是因材施教的身体力行者。孔子流芳百世的七十二得意门生,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的代表性成果。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差别和使用语言的习惯的不同,在语文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开展有效地因材施教。教师只有做到了因材施教,符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助推器,有了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跟教师进入所讲授的课文之中。总之,开展特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更是一门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艺术。

四、课后认真计划总结,合理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1.1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加强学生的理解

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与语言有着紧密联系的课程,因此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授课语言的运用,具体来讲在授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的艺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其在理解能力上还存在着欠缺,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一些语言很难完全理解,造成学生学习出现困难,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语言的调整与改革,以一种平易近人,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进行课堂的授课,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授课质量。(2)加强学生的理解。知识的掌握不在死记而在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艺术,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增加师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

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教育教学的展开和学生的成长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思考的问题。而提高语言艺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语言上的改变,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师生交流。要想让学生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通过改变语言形式,与学生进行课堂对话,可以很好的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良性的交流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有益于学生的学习。(2)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现代教育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鼓励教师与学生做朋友。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与学生进行谈心活动,以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而语言的艺术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语言表达将有利与师生间距离的拉近。

2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

2.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各级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传授知识,作育英才为己任,因此教育教学一直是一项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保障学生可以有效的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注重规范性,保障学生学习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其对语文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迷糊性,无法判断学习的知识是否正确,因此其往往会对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无条件的接受。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保障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2)语言表述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引述例子,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保持客观真实,不能向学生介绍违背科学的知识与例子,要通过科学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2.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引导性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也在向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而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学习,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主体。而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注意教育教学中语言上的运用,具体来说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授课。疑问是语言中的一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用疑问的方式代替传统陈述式的教育教学,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课堂教学方法。(2)注重语言的引导性。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适当的给予一些提示与引导,通过使用启发式的语言,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这种引导式的语言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一般是从小学生的年龄段出发,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而制定,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着生动性,故事性等特点。而要想有效的将教材内容教授给学生,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在语言上也应突出生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融入到教材的情境中去,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升语言的生动性:(1)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语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取不同的的授课语言,针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声音的表达要相对夸张,以小学生的视角去解读教材。例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朗读课文期间就应以讲故事的语言方式进行课文朗读,针对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读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2)有效的借助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想提高语言的生动性,不仅要关注语言本身,还要充分的发掘自身潜力,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弥补语言表述上的不足,增强语言的表述效果,使课堂授课的语言充满生动性。

2.4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简洁性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保持简洁,这样做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太过复杂的语言其很难明白。另一方面则是,课堂的授课时间有限,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以帮助教师更加高效的利用课堂的授课时间,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具体来讲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语言的简洁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以学生理解为标准。语言的简洁程度应以学生的理解为标准,无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语言,其主要的目的是要学生更好的对教师的语言进行理解。因此在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语言以一种简单直白,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尽量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避免过于复杂的阐述方式,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2)语言的简洁性维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以方便学生的理解,但这种简洁性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于简单直白的授课方式有时会局限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述,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2.5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鼓励性

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严重的影响,其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情绪不稳,甚至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负面情绪的疏导,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语言上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采取鼓励式的教学语言。鼓励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理念,通过专家的研究证明,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多运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找到学习的乐趣。(2)采取温和的批评教育方式。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一般会采取比较激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对错误产生认识,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在语言上相对严肃,尖锐,经过研究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认识错误,反之还会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温和的批评教育手段,以谈心的方式,通过平等的交谈让学生对错误产生认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结语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7篇

(一)语言

对于语言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学家对语言下了种种定义。例如,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与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方式;等等。我国权威辞书对“语言”所下的定义是: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1]

(二)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一切语言的总称。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以语音为信号的口语;以文字为信号的书面语;态势语;其他辅助语(主要指教具,包括实物、图片、音像资料等)。本文探讨的教学语言以教师的有声语言为主。

(三)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又称语言的艺术性,是指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完美语言。对于教学语言艺术,本文借用庄文中在《中学语言教学研究》中给“教学语言艺术”下的定义:“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针对特定的对象、为达到特定的教学要求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技能和技巧的总和。”[1]

二、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

准确是对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准确性就是指教学语言的深度和广度都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即讲得准确,能确切地使用概念、判断、推理,做到传授无误。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来不了半点误差和主观想象。[2]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要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和修辞规范几个方面。教师的语言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还担负着学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用一支弯曲的规尺是画不出直线来的,同样,从一个不好的模型也产生不出一个良好的复本。”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规范性,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发音清晰,吐字准确,避免使用方言土话和念错别字。

(二)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明达意

《学记》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通俗易懂。通俗即朴素、自然,以浅显明白的语言形式表达内涵深刻的专门化学问和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是教学互动的基础,它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教学语言应简明达意,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用最简练的语言体现出最丰富的内容。”有些教师喜欢说一些赘词或口头禅,这样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疲惫的情绪,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这是所有教师应力求避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语言要工于达意。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直接诉之学生的理智与心灵。且不说大段的讲解分析得清楚、透彻,也不说三言两语的概述须简明、清晰,就是一个提问、一句铺垫、一句过渡也要认真推敲,把意思说得明明白白。”[3]可见,达,意味着教师必须把知识准确、明白、顺畅地传递给学生。

(三)教学语言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特定的科目、环境及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运用教学语言。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启发性,则是指教师的语言能诱发学生思考并让他有所领悟。古代教育即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迁,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让学生运用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也。”[4]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

(四)教学语言要富于情感性和激励性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没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更谈不上感染学生。“用形象的话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5]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索。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感情,首先要热爱学生,对教学有热情,在语言中凝结着自己对教材的深刻体会。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记得我教《珍贵的教科书》时,当读到‘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时,我自己也动了情,我觉得自己也在全身心地呼唤着指导员。所以孩子们也和我一起进入了情境,他们读着读着,不禁热泪夺眶而出。”[6]这样的教学语言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化于饱含深情的教学语言之中,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所谓激励性,是指通过肯定、称许、表扬、赞赏等方式激发、鼓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特性。大多数中小学生都特别崇拜教师,他们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认可和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应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发现他们的生活中和学业上的每一点进步,捕捉他们每一个创造的火花、每一次灵感的闪现,并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获得更大的进步。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鼓励也比打击和批评能给学生更大的动力。

(五)教学语言要丰富,生动活泼

语言的丰满醇厚与生动活泼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的语言应该有丰富的内容而不给人以枯燥、单调的感觉。这种丰富性,一方面说明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洞悉和对教材内容的深透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现实生活的广泛阅历和深刻体验。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运用多种词汇和表达方法,巧妙加工锤炼语言,这有助于丰富教学语言。如果照本宣科,光秃秃的枯干而不衬以任何枝叶,其结果也必然使听者索然。此外,教学语言还应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平铺直叙、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厌烦情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除了要广采博闻,丰富自己的语言外,还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言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津津有味。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疲劳,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关于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若干建议

教学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要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可以遵循一定的途径。

(一)重视理论修养

教师口语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逻辑学等许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口语能力,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有不同学科的理论修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广泛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融会贯通。

(二)将教学语言列入备课内容

备好课是教师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重要保障。教师每次上课所使用的语言,都应该大部分写入教案,特别是新手教师。这种准备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语言进行加工,按照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把教科书的书面语言加工成教学语言,字斟句酌,剔除废话,选取精确的词语,推敲恰当的表达方式,还要收集与教材相关的丰富的材料。著名的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在谈备课的经验时说:“只要精心准备,是完全可以讲得十分生动和富有吸引力的。我备课时,每节课都要穿插苦心搜集来的‘生动语料’,希望做到每隔十来分钟就能让学生大笑一次,就像相声中的‘抖包袱’。我相信,美感在笑声中产生,知识在笑声中传授,这是学问的艺术化。”[7]此外,还要考虑语言的逻辑性、可接受性和授课内容的顺序,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语言信息的日常积累

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语言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语言信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多读好书。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修养的深度。平时注意多熟悉和背诵诗词歌赋,经常阅读一些文学作品,遇到精彩的词句就把它摘录下来。特别是一些名言警句,它们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一般读起来朗朗上口,简约有力,适当地用到课堂上,不仅能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第二,关注生活。多读书是丰富教师语言和思想的一个方面,但是,仅仅向书本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生活,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高尔基说:“语言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在谈到学习语言时曾经着重指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词汇是很丰富,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8]鲁迅也说过:“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教师能广泛和群众接触,吸收人民生活当中最优美的词语,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和灵活。”[9]由此可见,教师应该随身带着笔记本和笔,把自己遇到和想到的一切美好的词汇记录下来,并随时用到课堂上去。

(四)积极锻炼、实践

“没有一个人单靠规则精通任何语言和艺术。因为产生一个艺术家的是实践而不是别的。”[5]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就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游泳、打乒乓球是不可能只靠书上列的规则就能学会的,必须不断地实践。实践训练也是提高教师语言能力的直接有效的途径。提高教师语言能力的训练可分为两类:一是正规的课堂训练。马卡连柯曾说:“我相信高等师范学校里,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是想象不出来可以进行教师工作的。当然,声调的运用,所具有的意义倒不是仅仅为了嘹亮地来歌唱,漂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生动、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10]二是个体的自我训练。教师锻炼自己教学语言的机会,是从担任教学工作以后开始的。教师每上一堂课,都是一次语言的实际锻炼。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可以把自己的课堂语音录下来,课后认真听,认真反思修改,作为下一次课的借鉴。

(五)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有些教师虽然学识渊博,却不能很好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语言的表达技巧。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上、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才会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10]这充分说明了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教师语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声调、语气、语速、节拍和必要的停顿等,这都是影响语言表达效果的必要条件。此外,还要注意副语言的运用,主要包括眼神、手势、表情、身姿、仪表等。副语言使用得恰当,可以有效地辅佐有声语言,强化语义表达和传递情感信息。

四、结语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设计导语 学生参与 情感因素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优化的艺术,意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参与、发挥情感因素等方面探讨小学课堂教学优化的艺术。

1.精心设计导语。导语的设计在每节课的开头,它的精妙与否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导语设计要精而巧,要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人们说,“开场白”要叫得响。小语教学中的导语相当于“开场白”。有一些老师上课,往往先板书课题,接着解释题意,然后讲读课文,长此以往,未免程式化了,自然平板乏味。导语旨在激发学生审美主体意识,激趣、感受、探求、鉴赏,如此导入新课,自会增强教学效应。导语的样式很多,关键在于我们要因文制宜,不断发掘、创造。

2.引导学生参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教师讲、学生听,谈不上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而成功的语文课应该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就是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呢?

2.1 运用手段,激发参与兴趣。

①情感共鸣,诱导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让学生以桌面当江面,以铅笔作战船,共同来找“火攻”的十大妙处,并说明理由。这就活跃了气氛,激发了情趣。

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教学《鲸》,可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辅助手段,为学生描述鲸的生活画面。学生被深深吸引,产生了“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的感受。

③练中增趣,巩固兴趣。如教学《海上日出》,可设计按太阳升起的过程画出顺序图,让学生根据图用“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段完整的话,使学生既充满兴趣,又受到训练。

2.2 多方启发,提高参与能力。

①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如《蛇与庄稼》,有学生提出:课文介绍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等事物间的联系,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学?这和“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研究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儿做好”这一难点一致,于是教者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学生十分高兴。

②让学生参与学法的选择与创造。如教学《蛇与庄稼》,提供画关系图、讲故事、复述、抓重点词句等“参考学习方式”,建议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内容和方法来学习,并鼓励他们创造新的学法,效果非常理想。

③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总结与评价。如教学《蝙蝠和雷达》,教师出了一道填空题:人们从( )得到启发,发明了( ),使( )能够( )。学生说出了许多种填法,并发现这是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题,因为许多发明还不了解,新的发明还会出现。如此总结,学生收获很大。

3.发挥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感情因素,注意把师生之情与课文之情、课文之情与词句之意密切结合,内在沟通,情意交融,就得启迪心智,纵深发掘,收相得益彰之效。如果就文教文,不去以情激情,势必平板单调,枯燥乏味了。文艺作品必须以情感人。同样,语文教学也必须注重感情的熏陶,以情育人。在语文教学的航程中,怎样以情为帆呢?

3.1 以教师情激学生情。首要的是在师生之间创设一种真诚的、和谐的情感氛围。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位老师一开始就亲切地与学生娓娓而谈,尤其是教者与学生分角色表演文中鲁迅救助车夫这一情节的真诚投入,使扮演“我”的学生受到感染,激起了感情波澜,自然地对鲁迅先生产生了崇敬与爱戴之情。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只是教学的基础,教者还必须以情激情,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长城》,不管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是介绍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情景,教者自己首先要充满对长城的赞叹,对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自豪感、赞美情溢于言表,学生自会受到情绪感染,沉浸于热烈的共鸣之中,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了。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项教学基本功。人们常说:“言传身教。”可见,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手段和途径丰富多彩,但其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仍然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而对于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不断提升语言的文明性、准确性、启发性、激励性,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小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文明性

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健康、文明,切忌辱骂性的语言。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中,更要展现中国语言的智慧。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切忌一切粗俗、低级的污秽语。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优美、文雅、语气要和蔼亲切,语调要悦耳、和谐,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感情共鸣,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和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教师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的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健康、文明的心灵世界。例如,两个学生因犯了春困,一天早上,他们决定旷课。老师把他们抓回来,并没有直接体罚、谩骂,而是说:“你们错过了一场考试,现在我就让你们现场考。你们分开坐,每人拿出一张白纸。第一个问题是:‘公鸡什么时候忘记了打鸣?”’两个学生低着头,羞愧不已。老师用这种既文明又幽默的语言教诲了两个学生。从那以后,两个学生再也没有旷课的现象。

二、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的准确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炼、准确,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力求准确、简练、鲜明。所谓准确,就是要发音标准,遣词得当,观点明确,语气清晰,推理符合逻辑,造句符合文法,用语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深刻,耳目一新。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实感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泾渭分明。这样的语言才会是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才能像春雨一样浸润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科学知识的美好的思想一道带进去。

譬如,有些教师在对知识点的阐述时不够明确,仅围绕着教材教参绕来绕去,不能化抽象为形象,不能由远及近,由浅入深。没有生动的叙述,学法指导不够明确,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很模糊。还有的老教师在教学中,杂音很多,语言不简洁连贯,如“嗯”、“哦”、“啊”等语气词过多,学生听起来就会很吃力。

三、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幽默、含蓄、富于启发性。语文课堂上的语言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学习。启发其实就是我们课堂中的提示。启发性的语言,就好似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你照亮前进的方向;启发性的语言又好似一个舵手,在你快要触礁的时候,让你转变航向,顺利驶向彼岸;启发性语言又好比一支号角,在你疲乏的时候,能激起前进的动力。教师如果在课堂中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准确的引导学生,不仅能激发孩子思想的火花,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授《曼谷的小象》时,为了让孩子们明白小象之所以如此聪明,是由于阿玲的教导和指挥得当。作者称赞小象,其实是赞美阿玲。就在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争论不休时,我们这样启发他们:“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豪吹哪兀俊本过这样小小的启发,孩子们顿时领悟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同时也很快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四、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是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动溢表”,从而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受到感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师语言的感彩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表扬学生,去认可学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枯燥无味,缺乏激情,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气氛就会变得很压抑,教学双边活动开展也很机械。小孩子喜欢得到赞扬。他每回答一个问题,都希望老师能给予他一个肯定,一个表扬。那如果老师只是在他回答完问题后“嗯”一声,或“请坐下”来敷衍了事,就会让他失去信心和动力。在下一个问题中他就不会那么主动去思考、去回答。我们应该多用激励性语言,去鼓励他,赞同他。比如:“你真棒!”“你的想法和老师的一样。”“我就知道你能行。”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励的语言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语文教师要运用语言艺术与学生实现有效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既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又能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用文明性、准确性、启发性和激励性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会语文,使语文充分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所以,小学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让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王慧君.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6)

[2]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常丽艳.才智.2013(28)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10篇

1 导入语要“异”

课堂导入语的“异”,是指形式和语言的奇异、奇特和标新立异。如果你着装漂亮 ,必定会吸引过往路人的注意。同样,作为教师,如果能使得自己授课前的导入语新颖奇特,那么必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能在刹那间擒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的“黄金时间”,在这十分钟里,他们尽情玩耍、嬉闹。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都陆续走进教室,平时成绩比较好,自制力比较强的同学很快地进入到课堂角色中,而部分自制力弱的同学还沉浸于刚才的玩耍嬉闹中,如果用一种陈旧的课堂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当他们“醒”过来时,老师上到哪儿都不知晓。这是影响学生听课效率,造成孩子的思维与教学环节上的脱节的因素,也是造成班中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年代中的孩子,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知识面不断拓宽,那些理性、陈腐的陈述,逐渐被他们淘汰,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奇特、标新立异、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在教学《称象》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在导入这堂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你们瞧,老师带来了一些器材,这节课,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顿时,孩子们的眼睛同时射向了讲台,静候实验的开始。

“听听读读”这类课文兼并了“听、读、记”的特点,孩子们往往对这类课文比较感兴趣,在授此类课文时,教师尤应注意以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听》这课时,我的导入语非常简单:“同学们,你们听――”随之,便播放出一段配乐的朗诵,孩子们顿时便进入了“听”的角色。

由此可见,导入语的“异”不仅能有效地体现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过渡语要“顺”

顺则通,通则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是起了承接、小结的作用,是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切入口,是教师在找到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知识点的基础上,组织提炼语言,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必要步骤。

例如教《找骆驼》一课,为了更能让学生明白老人是经过仔细观察才知道那只骆驼特征的。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你们瞧,老人清晰地说出了骆驼的特征,却说自己不知道它往哪儿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通过这段过渡语的设置,既帮助孩子理顺了文章的脉络结构,又使孩子在脑海中对全篇文章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真正的好孩子》中有一个片段,讲黄莺和喜鹊争相夸自己的孩子,乌鸦却在一旁不做声。在处理这个片段和下一个片段“小鸟回巢”衔接时,我用了这样的过渡语:“漂亮的外表,动听的歌喉,真让人羡慕不已,然而,光靠这些,就能称得上是好孩子了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这样,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片段,整堂课也随之和谐起来。

因此,一位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中注意自己过渡语的艺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使孩子在课堂中领略到那种语言和谐之美。

3 提示语要“精”

“精”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精巧、细致,提炼精华,除去杂质。”提示语就好似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你照明前进的方向;提示语又好似一个舵手,在你快要触礁时,让你转变航向,顺利驶向彼岸;提示语又好比一支号角,在疲乏的时候,能激起前进的动力。

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为了让孩子明白小象之所以如此聪明,是由于阿玲的教导、指挥得当,作者称赞小象,实是赞美阿玲。就在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争论不休时,我这样提示:“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这样小小的提示,孩子顿时领悟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同时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教师如果在备课时,细致、巧妙的设置提示语,不仅能激发孩子思想的火花,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11篇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语文学科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但是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这些内容很容易丧失了自身的吸引力,变得无比乏味。为了确保学生乐于听课,享受语文课堂,教师应当充分进行课堂准备,并且善于运用技巧性语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课堂赋予趣味性与勃勃生机,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当教学方式富有技巧时,才最有可能获得到预期的教学氛围,运用技巧性语言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感受也会更加直观。具体而言,主要是在讲解时多运用比喻、拟人化等语言,用形象的描述代替乏味的灌输。例如,在讲解如何记忆“解”字时,教师可以说:“解字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你们在记这个字时可以想象自己家在过年时为了庆祝,用了一角钱买了一把刀,并用这把刀把一头牛杀了。”在讲解如何记忆“碧”字时,教师可以说:“碧的组成部分一共三个,王和白在一起,下边还有个石,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老师想到的是一个姓白的老爷爷和一个姓王的老爷爷坐在大石头上面下象棋。”这种技巧性语言既生动又富有趣味性,学生会感到很有趣,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想出独特的记忆方法,这样更能够调动其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

二、灵活运用生活性语言

小学生天玩,很难稳定地听课,尤其是在下课活动之后,短时间内心思还没有回到课堂之上,经常走神,如果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方法开展教学,学生很可能无法融入课堂,在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中,一些学生甚至昏昏欲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吸引学生,调动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而实现这个目的的关键就是了解学生,让教学成为师生间的桥梁,而不是教师自己的事。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的语气与词语,增加亲切感,这样学生自然会主动听课,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课文《成语故事》时,由于课文中一共包括《画龙点睛》《滥竽充数》二个故事,教学内容较多,但是绝不能为了追赶课程进度而一味灌输知识,这样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毫无帮助,在具体讲解成语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性、生活性语言,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且享受教师的讲解过程,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讲解《自相矛盾》时绘声绘色地说:“卖盾的人夸自己的盾说,大家快来看我的盾,它是世界上最结实了东西啦,无论用什么都不会使它被损坏!”运用生活性语言讲故事,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三、适当运用赞扬性语言

小学生年龄较低,在课堂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思想上经常“开小差”。在每堂课45分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始学生可能还会将心思放在课堂之上,当进入后半堂课时,大部分学生逐渐感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情绪对于其学习效率的影响,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适当运用赞扬性语言,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和称赞,增强其学习热情,促使其学习积极性提高。比如,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一项内容,许多学生由于不懂诗词的意思而感到乏味无趣,丝毫没有兴趣对具体的含义进行思考与探索,这时教师需要积极运用赞扬性语言,调节、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授《古诗两首》时,为了避免单纯的讲解与知识灌输使学生感到厌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者查阅工具书来了解诗词,并且说出自己最后总结的诗词含义。另外,教师还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如“谁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水村山郭酒旗风’呢?”之后从举手的学生中挑选中一名或几名作答,教师应当仔细聆听每个学生的回答,即使学生的解释并不是完全准确的,但是他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运用了自己的思维,所以应当运用赞扬性语言肯定学生的回答,如:“XX(学生的名字)同学回答得很好,对‘酒旗风’的理解十分到位,希望你继续努力!”如果学生说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也应及时给予肯定,接着委婉的提出建议:“你的想法很新颖,融入了自己的创造,但是在这句话中某个字的理解需要更正一下。”每个学生积极回答后都能得到肯定和赞扬,自然会学习热情高涨,注意力集中,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数学;复习;教学艺术

对于知识的再次整合和复习增强知识的熟练度来说,教师的归纳整理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形成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从而巩固数学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小学数学的复习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1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难以学习的学科,数学要求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和解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掌握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也很关键,不能只会算得快,还要注重解题的方式,在新的小学教学课纲下,对于学生数学解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数学复习模式是以大量的公式和数学的抽象理论为基础的,课后再辅以大量的练习试题,这种教学模式单一,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枯燥,是对学生耐心的一种磨灭,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渐渐迷失在题海之中,这样既不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消退甚至彻底对数学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不是要学生做会多少道练习题,而是要培养兴趣,培养逻辑性的思维,这才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原意,而不是生塞硬灌,拔苗助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数学复习模式,游戏式的复习模式对小学生的兴趣培养是很有用的,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贪玩几乎是小学生的共同特征,那就用这种游戏的复习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这是一种高效的数学复习方式。

1.2进行有效的练习方式,由简入难,循序渐进有的老师和家长认为要提高数学成绩,就要拼命做练习题,难度越高越好,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知,这并不是一种复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相反会造成数学成绩下降,小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遭受打击,其实练习不是练习难题,而是要把教师讲过的知识点重新温故一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难易适度,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循序渐进的进行复习课程。

1.3温故而知新,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温故而知新不仅仅是对于小学生的复习要求,还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把握环节要点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新的东西,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复习学过的知识点,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一种数学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迅速的找到解决方法。教师要把新旧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关联,以便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要把学过的知识点形成系统框架,不要让学生迷失在题海里,而是要搭建好知识的学习框架。

2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方法

2.1将知识要点整合归纳形成系统化小学数学的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先学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遗忘。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所以通过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帮助学生增进持久记忆。帮助学生根据回忆的知识要点,从“点-线-片”上整理。这样复习整理就能促进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2.2改变以往的练习方法,注重打好基础,培养综合能力复习课一定要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方法的熟练应用。只有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才能提高数学复习的整体效益。比如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设计了如下一组题目:不计算,说说该题求的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还是容积?复习时,就不能再按一节、一章的内容,要划分条款进行,而应在复习时将各部分知识纳入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之中,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灵活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复习时,指导思想的确定;复习计划的制订;复习方法的选择;例题、练习题的选取和编制等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因为复习时,内容一般较多,时间又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益,就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遵循这一原则时,必须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和市考试命题要求、相关的试题和学生的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数学复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种针对性:

①针对大纲和考试说明和要求;②针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③针对重、难点;④针对近年考试的热点,贴近新课标。复习时,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教材、考试要求及近几年考试改革的方向,针对重点内容进行着力的复习,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3精心设计练习试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所建构的结构化知识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合理有效地将它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复习阶段,分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通过题型或问题情景变化,促进学生获得熟练解决问题技能。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利用学生间的互相提问、小组中成员的合作等多种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围绕一些故事情景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或者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4对于学生取得成绩要进行鼓励,调动学习积极性及时有效地评价是对一堂复习课效果的检查与反馈,也是对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验收。及时有效地评价能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所以评价内容要多样化,复习课的及时评价也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可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性赏识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并激起更为强烈的参与欲望。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复习课是一片需开垦的地带,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复习课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充满活力,越来越有效。其实,教师也想轻松的完成复习课程,让学生们更容易的掌握好知识要点。培养爱学习,有逻辑性思维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忠玉.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探析[J].学周刊,2016.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艺术;小学生;生活;教学情境

一、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特点

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创造性。语文教学在于创造,因此创造性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最主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首先,语文备课要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对课堂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和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预见性。其次,要提升课堂的应变能力,对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借鉴。此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最大限度的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2)表演性。表演性是小学语文课堂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仪表风度的塑造,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学生留下较好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述、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模仿以及深入浅出的剖析,进而感染学生。此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还要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感召效应,即对学生的情感和理智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审美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还体现在审美性,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转移,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做到情理一体,另一方面要做到多样统一,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关注,学会欣赏学生。

(4)技巧性。小学语文课堂艺术还体现在技巧性,即教师要将语文教活,真正的让学生做到爱学、乐学、会学、会用,包括多种技巧,如引导的技巧、批评的技巧和训练的技巧等。可见,教学技巧对课堂教学艺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实现途径

鉴于小学语文对学生的后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多个方面着手,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这就需要借助合理的教学情境设置。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设置时,需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的组织教学,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引发学生的联想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2)建立民主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要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师生关系的建立,做一个民主的教师。首先,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进行引导,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去感染学生。其次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差异性的重视,加强对实践操作活动的重视,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开展相应的讨论,给学生提供发展自身才华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提升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其次,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并对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去探索和发现,真正的领悟到课堂教学的艺术。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

(4)运用激励手段,进行科学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激励手段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激励的语言,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同时还注意非语言激励手段的应用,如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时,更喜欢教师点头赞许。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投去信任而期待的目光,更能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钱梦龙教师说过:“教育就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它具有的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和技巧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关系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的感受力和感悟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文学艺术因素,为语文教学体现文学艺术之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王艳明.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10)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14篇

教学小学四年级垒球投掷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垒球投掷打地鼠”的教学情境,并将这个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导入环节,我跟学生们吐槽了自己的苦恼,调皮的小地鼠们老是偷吃菜园子里的蔬菜,弄得一片狼藉,我们该怎么办呢?以此,导入“打地鼠”的教学主题———垒球投掷目标物。通过这样趣味的教学情境,我发现,学生们“投球”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看到我事先准备好的地鼠模型,就想动手投球。因此,我就依照打地鼠———垒球投掷———庆功宴的教学主线,将“打地鼠”的活动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二、形象类比为方,增进学生技术理解

小学生还不具备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烦琐、复杂的技术性讲解对他们而言,缺乏吸引力,消化起来颇为吃力,往往会出现沟通失败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技能讲解过程中,一定要讲究语言输出方式,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达,尝试结合生活实例,通过打比方、对比、形象化等语言加工方式,将抽象的技能讲解转换为形象生动的实例分析,并配合专业的动作示范、分解示范等,以此增进学生们对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运动能力。教学小学六年级体育跆拳道启蒙课时,我考虑到本课的教学能力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相关知识,学会跆拳道三种口令及一种基本腿法———前踢,技能目标并不难以实现,难就难在如何生动形象地渗透跆拳道文化知识,在“以礼始,以礼终”的崇礼尚武精神中增进学生们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前踢要领。为此,我穿一袭正规的教练服上课,把自己化身为跆拳道教练,而不是平时的体育老师,一开课,学生们就叽叽喳喳对我的一袭教练服讨论了起来。我并不着急着打断他们,整顿纪律,而是让学生们说说,今天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有的学生说,老师穿了跆拳道服;有的学生说,老师今天更加帅气了;有的学生说,老师今天变成跆拳道教练了……在学生的讨论中,我开始渗透跆拳道礼仪的讲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旨在以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与互动,为学生们拉开跆拳道学习的帷幕,引导学生们在亲身的体验中,感受跆拳道的魅力。

三、严明纪律,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的教学场所、教学内容以及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其隐藏的诸多不安全因素,也正是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安全隐患时刻地告诫着我们,安全是第一要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亲和的教学语言,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又要适时地树立严厉形象,以铿锵有力的教学言语规范学生们的教学活动,明确体育游戏规则,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的纪律性、条理性与规范性。教学小学五年级体育“跳跃:立定跳远”这一课时,我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们活泼好动,主观性强,他们已经有着丰富的体育活动经验与较为独立的活动能力,因此,跳跃这个技能动作对于他们而言,就仿佛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并不陌生,而立定跳远不过是跳跃中的冰山一角。再且,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特别是男生,学习态度并不端正,在教学过程中嘻嘻哈哈,觉得不需要教,他们也可以跳得很远。因此,在教学示范中,我一改导入环节的“和蔼可亲”形象,摇身一变成为不苟言笑的体育教练,一板一眼地跟学生们讲解并示范立定跳远的注意事项与技术要点,尤其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在示范过后,我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慢动作回放活动,做到一摆二蹲三起跳,将动作做到位,做到安全。同时,在示范模仿活动后,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我设计了“青蛙跳”的游戏比赛,在比赛中,我在操场上事先画了一个大十字架,组织四个小组从十字架四个方向同时起跳,比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达到十字架的中心点,以此丰富“跳”的形式与内容,将严格的技能示范与活跃的游戏实践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四、结语

小学艺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艺术素养 学科素养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88-01

随着科学和网络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社会所具有的全球化、信息化特征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在主体性教育、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始的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素养主要是指关于艺术的认知、体验与创造力等方面的素养和修养,它不仅是语文教师自身人格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创造灵动的课堂,绝佳的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教学节奏的恰当把握,教学方法的自如运用,和教师的艺术素养有重要的关系。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将单项的知识灌输,被动的接受改变为师生之间灵动的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的提升,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能否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上海钱梦龙老师创立的‘三主?蒺、‘四式?蒺导读法,北京宁鸿彬老师创立的‘卡片教学法?蒺,辽宁魏书生老师创立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蒺,上海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北京程翔老师的启发式教学法,江苏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上海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等”, 都是他们自身经验的结晶,其中艺术素养也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第三,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生理上都不成熟,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总是不知不觉地模仿老师的言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情感的传达,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专业知识的传输者,更是小学生的思想启蒙者,语文课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语文。

二、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学科素养包括了语文教师静态的认知要素和动态的情意要素两个指向,是语文教师作为言语运用表率者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技巧和涵养的表征。

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知识储备、语感培育、情趣培养、思维扩展。

1.知识储备

新课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的综合性都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语文教师不仅应该不断深化自身语文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汲取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知识积淀,在知识的储备上不仅要做到“渊”,更要做到“博”,要兼收并蓄。只要教师的知识醇厚,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删减,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许多问题游刃有余加以解决。是知识的欠缺导致语文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实现,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2.语感培育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离不开高品位的语感的培育。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输者转变为新课堂的主动构建者。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科书、报刊、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等等,关键在于教师要用自己细微的观察、敏锐的眼光去筛选、整合,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高品位的语感能力。

3.情趣培养

朱自清认为“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 这里的欣赏即内心深处的一种热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趣。所谓语文情趣,“就是对语文的一种热爱和喜欢,出于这种热爱和喜欢,他(她)会‘全神贯注?蒺于语文的学习中,把时间、精力尽可能地集中、专注于投入到阅读、写作中去,并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蒺。” 语文所具有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从事这一职业必须要热爱这一职业。情趣是内心情感的不经意流露,它显示了一个老师的美学趣味、艺术素养等内在的修养和品位。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语文情趣,方能创造诗意的课堂。

4.思维扩展

“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 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丰富、开放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感性的知觉,也需要灵动的思维。思维是语言的来源,思维对于言语的理解来说更深刻,尤其是在语感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形式,语文课堂才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只有与教学素养密切地结合才能真正的提高艺术素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1.与学生的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去了解、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追求、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同时要学会倾听学生,学生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资源,他们的经验、知识、兴趣等对于教师艺术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忽视对学生的研究和倾听,将使课堂失去灵动的氛围,失去应有的艺术性。在研究和倾听的基础上,要建构与学生良性的、合理的互动,在这种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共享知识、意义等,获得共同的进步和提升。

2.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对教材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把握。要用心去体味教材,真正领悟教材的特点,用自己的思维、想象构建起一个立体的精神世界,使静态的教材经教师的解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使教师真正的成为作品精神的舞者,使课堂的氛围惟妙惟肖,学生在乐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升华和知识的提升。

3.教学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要有开放性,教师不应用固定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思考。提高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就需要不断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如果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教学,而不进行反思,从反思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语文教学就不可能有一个质的提升。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就必须从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地提升自我,才有可能构建灵动的课堂,使语文的艺术真正地变成艺术的语文。

参考文献:

王迎春.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养论[C].南京:扬州大学,2006.

许丁玲.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养的新建构[C].浙江师范大学,2004:16.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