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差异;泰尔指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068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教育保障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自2012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及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力度,2014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114%,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0%以上的目标。

虽然我国政府对国民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与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方法分析来测算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区域间的差异和不平等度。

2基于泰尔指数测算方法的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现运用泰尔指数的测算方法,来研究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程度。设E、M、W分别表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IE、IM、IW分别为表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泰尔指数,代表三个地区的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及公式,得到:

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这三者总和即为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SX(]I2[]IT[SX)]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贡献率的大小表明了该因素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

根据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泰尔指数公式,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对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泰尔指数来源分布的地区差异进行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各个省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例作为相对指标衡量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更合适一些。

地区内差异。2002―2013年中部地区内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整体趋于平稳。在东部地区内,2002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泰尔指数为02263,说明东部地区内的地方教育支出水平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到2004年泰尔指数下降4182%,说明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不均衡有所缓解,2006年同2004年相比,上升了1478%,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差异有所扩大。2006―2008年,东部地区内差异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趋势,2009年、2010年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出现短暂的上升,2011―2013年,东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尽管2013年相对2012年差异稍微有所上升。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总体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2002年的泰尔指数为02577,到2005年上升了2472%。2006年相比前一年下降了778%。2007―2009年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较小幅度的上升,2010―2013年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上升了668%和下降了2556%。整体上分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西部地区内差异大于东部地区内差异,中部地区内差异最小。

总体差异及差异分解。2002―2013年,地区内差异与地区间差异二者的泰尔指数趋势变化基本一致。其中2002―2005年,地区内差异呈上升变化,上升了16054%。2006―2008年,地区内差异下降,2008年同2002年相比,上升了11026%。2009―2013年间,地区内差异下降。2009―2013年,地区间差异逐渐在缩小,2013年同2002年相比,增长幅度为48767%。整体上分析,地区内的差异明显大于地区间的差异,说明全国地区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总体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的差异,同时从差异贡献率来看,地区内明显大于地区间。

3结论

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测算方法,分析了2002―2013年间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区域差异,并对总体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差异进行分解,得到了以下的基本结论:

第一,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作为衡量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地区内部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显然大于地区间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部的差异,地区间差异只构成总体差异的小部分。在地区内差异中,西部地区差异大于东部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差异最小。

第二,在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中,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远大于地区间的差异贡献率。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基本在90%以上,这也表明了全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来源于地区内部的差异。在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中,东部地区差异贡献率变化趋势与西部地区差异贡献率变化趋势呈相反的态势。中部地区差异贡献率最小,基本处于10%以下。

参考文献: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镇收入差距;夏普里分解;人口特征

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一直是我国近年来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宏观因素对我国收入分配产生了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也采取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协调收入分配;但另一方面,现实中的收入差距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居民个体因素,即人口特征因素决定的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我国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来激励居民个体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基于此,本文利用CHIPS2007的微观数据,同时利用最新的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分解方法,从微观层面分解了不用居民人口特征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一、 居民收入方程的设定

在进行上述变形之后,本文基于Wan(2002)的方法分解了不同变量的贡献率。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某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y的相关性越强,同时该解释变量自身的变异性越大,那么该解释变量对收入差异的贡献率也越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于回归方法的夏普里分解的计算时间受解释变量的数量影响很大,在解释变量较多时(例如超过10个)很难计算出分解结果。因此,在不影响分析的前提下,本文在具体的分解过程中分别将部门虚拟变量sector合并为一个变量与同时剔除变量province。此外,在衡量变量变异性的指标选取上,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变量的变异性。

二、 居民收入回归方程分析

对城镇居民收入方程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表1报告了全国以及东中西分区域样本的居民收入方程回归结果,具体来看:

(1)年龄对收入水平呈负向影响,对比东、中、西与全国的情况,年龄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要高于其他地区。这与地区人口结构有关,一般来说60岁以上人口均属退休人员,这部分人口收入来源只能依靠离退休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金,甚至其中一部分人没有固定的收入,因此一个地区老龄化程度越高就对收入的负向影响就越强。2007年东、中、西的老龄人口比例分别是10.2%、8.9%、8.3%。这种人口的分布情况与回归结果恰好吻合。

(2)男性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女性,这大多数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这种现象主要由四个因素造成的: 首先是在劳动力市场中普遍存在就业歧视。女性的就业机会普遍低于男性,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大学生的就业率要低于男性大学生十个百分点左右。第二是分配性别歧视。我国男女之间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并不多,但在同一工作单位,女性往往会被分配到低收入的工作岗位。第三是差异化的退休制度,我国男女之间的退休年龄是有差别的,一般女性退休年龄是50岁、男性退休年龄是55岁。由于退休之后收入会大幅降低,因此男女之间的收入水平在45岁~60岁这个阶段被迅速拉大。第四是体制改革因素,98年的国企改革有3 800万国企职工下岗,其中女性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这对女性收入的总体影响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冲击。比较地区间的影响状况,东部城镇的性别差异导致的收入差别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3)城市户籍对收入水平的提升影响较为显著的,除2007年中部城镇的回归结果不显著之外,其他年份均在5%以上水平显著。这是两个因素造成的,首先城镇户籍比非城镇户籍人口所得的转移性收入要高,其次非城镇户籍人员多为农村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从事低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收入较低的行业。从东、中、西三大区划的比较来看,西部地区因户籍城乡差异造成的影响最大,在城镇户籍人口的工资要比非城镇户籍人口高出25.6%,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也高达17.7%(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是因为西部地区的城市中非城镇户籍人口收入水平要比中、东部地区低,以非城镇户籍人口占比最高的农民工为例,2007年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相等就业条件的前提下,平均收入分别比中、东部分别低了7%与40%(武岩与胡必亮,2014)。

(4)受教育水平对提升收入的作用较为显著,有大量的文献对其影响成因展开分析(可参陈钊等,2008;杨俊等,2008学者的研究)本文不再赘述。对比三大区划间的回归系数,发现中、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要高于东部地区。这与现有的一些研究结论是相反的,其研究普遍认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越高,教育收益率也越高,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收入水平更高。但这些研究忽视了受教育程度在不同地区间回报率是不一致的,李实等(2005)已证明2002年西部地区中学、高中与大专的教育回报率高于东部地区。2007年我国平均受教育水平约为8.1年,接近高中的水平,尽管城镇的受教育水平比全国水平略高,但其区间也应在大专与高中之间,由于在这一区间东部地区的教育回报率较低,导致了中、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高于东部地区。

三、 夏普里分解结果分析

表2报告了回归方程夏普立的分解结果,正如上文指出的,某个解释变量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取决于其自身的变异水平和其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因此表2中也报告了其自身的变异水平(用基尼系数来衡量的)。

具体来看,人口特征因素总体上对基尼系数的解释力36.6%,大约可以解释三分之一的收入差别,这与陈宗胜(2002)的结论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残差项中的贡献率是不能被人口特征因素解释的部分,这些因素包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改革政策差异、自然环境差异、区位差异等宏观非个体因素的,可以发现,这部分因素占总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与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现实是一致的,即宏观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贡献更大。

进一步地,在人口特征因素中,对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因素是受教育水平,其贡献率为16.75%;次高的人口特征影响是性别,其基尼系数与贡献率分别为0.034与8.02%;而人口特征影响因素最低的是婚姻状况,平均贡献率在2%左右。

进一步比较了东部、中部与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口特征因素的贡献率,表3与表4报告了相应结果。具体来看:

(1)从总体解释率看,东、中、西三大区域内人口特征因素贡献率的相对大小与全国的分解结果基本相同,这也说明模型的分解结果是相对稳健的;但具体来看,人口特征因素在不同区域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贡献率依次为32.15%、33.25%、34.4%。

(2)受教育程度因素在三大区域中仍然是排名首位的人口特征影响因素,但其贡献率在西部、中部、东部依次递增。该结果意味着,我国地区间人力资本差异仍是制约收入差距缩小的核心原因。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虽然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回报率要低于东部地区(由表1的估计结果得到),但现实中教育投入仍然偏向于东部地区,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投入,东部地区人均投入都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降低了中西部地区教育在缩小收入差距上的作用。

(3)性别差异的贡献率在不同区域内仍然是排名第二位人口特征因素。性别歧视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已成为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中部地区的性别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最高,这与李春玲等(2008)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4)行业因素与年龄因素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相近,在地区间的贡献率呈东、中、西依次递减。从区域行业结构上看,东部地区聚集了银行、保险、计算机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的高收入的行业,而中西部地区聚集的低收入行业较多。即使在同行业中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也较大,以2007年为例,分别选取家具制造也、专用设备制造也与证券行业作为低、中、高收入行业的代表,各行业东中西部的平均收入分别大约为16 200、11 200、13 100与 24 500、18 600、19 600与144 000、59 200、50 800,证明东部地区同行业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5)此外,年龄因素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也是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上文已经分析出老龄化是影响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与保障标准均比中西部地区更高,因此老龄化对收入差别的影响较中西部地区要小。户籍、婚姻状况对收入差别的总体贡献率较小。

四、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划的人口特征回归方程进行夏普里分解,主要得出三点结论:(1)整体上人口特征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36.56%,该结论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也是相对稳健的;(2)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首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其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了16.75%,其次是性别与行业因素;(3)从分区域结果来看,人口特征因素在不同区域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贡献率依次递减。本文研究对于协调我国收入分配具有以下启示:

首先,鉴于受教育水平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高,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减免学费的方式普及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升学率;就不同区域而言,有的放矢地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根据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回报率的特点,着重提高对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其次,促进不同性别的同工同酬,加强执法部门依法制定查处对于女性的就业歧视与劳动权益侵犯,进一步提高女性就业权维权意识,制定专门的禁止歧视妇女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最后,加快养老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消除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差异,提升中西部地区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减小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 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 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8,(2):94-117.

[3] 李实,王亚柯.中国东西部地区企业职工收入差异的东西部分析[J].管理世界,2005,(6):16-25.

[4] 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1):38-47.

[5] 武岩,胡必亮.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民工收入差距[J].中国人口科学,2014,(6):51-61.

[6] 万广华,陈钊,陆铭.全球化与地区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7-26.

[7] 许召元.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D].北京:北京大学学位论文,20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结构升级与经济体制转型中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项目号:12JJD790050)。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等,在该理论指导下,比较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的差异。中方家庭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中西方家庭教育观的产生原因是受到宗教和亲子关系差异影响,有利有弊,最终选择一种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控制;最近发展区

随着东西方的不断交流,家庭教育观差异日益明显。教育分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是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东西方家庭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的差异。而本文重点阐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控制、最近发展区、行为理论在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体现。

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理论等都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内涵。其中,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非常重要。该理论可以指导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同样也可以指导父母教育孩子。控制理论指的是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起初要完全依靠他人,没有能力控制周围的环境,父母就会控制一切。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控制逐渐减少,最终变成自我控制。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儿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最近发展区水平”,即在成人帮助下儿童才能完成。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表明教授和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行为理论是由习俗决定的社会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参与者的身份、目标和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看法。目标决定了方向,动机决定了努力的程度,行为最后在具体的情景中实现。[2]

二、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对比

1.控制

东方教育观是控制型教育观。东方国家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一切都必须遵从他们的权威。“妈宝”体现出东方家庭的特征。一方面有孝敬父母,遵从之意,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是孩子缺乏主见,依赖父母,遵从父母的安排。导致孩子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很多年轻人到了结婚后还不能脱离父母,古人所说“三十而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3]因此可以看出,控制型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西方教育观是平等型教育观。西方的父母认为“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西方父母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鼓励孩子朝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了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父母这种平等型教育观比东方控制型教育方式具有优势。

2.最近发展区

东方教育观是被动型教育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父母会竭尽全力帮他们解决。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让孩子独立完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普遍都是“授之以鱼”,只是一味地给予物质的东西,或是具体的方法,而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或技能。因此,孩子受到的教育是被动的。西方教育观是主动型教育观。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父母不会马上告诉他们解决办法,而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孩子不能解决,这时才会告诉他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西方父母采用“授之以渔”的教育方式,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让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学到知识和本领。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就有能力自己主动解决,这种教育观是非常适合孩子成长的。

3.行为

东方教育观是物质型教育观。在东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是评判成功的标准。因此,东方父母总是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孩子没能达到这个标准,父母就觉得丢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只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动手能力的锻炼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精英”。[4]显然,东方父母教育观是不可取的。孩子应具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社会文化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发展,面对未来一片茫然,这完全不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西方教育观是精神型教育观。在西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不是评判成功的标准。西方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独自生存,勇敢地面对发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孩子能否独立生存,能否自立是最重要的。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不会包庇他们,一定会严肃地指出,让他们知错改错。西方父母非常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孩子沮丧时,会和他们聊天来排遣郁闷的心情。西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独立解决。这种教育方法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对东方父母有一定地借鉴意义。

三、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原因

1.宗教因素差异

东方教育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源于中国,后传到东方各国,如韩国、日本等。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是人生成功的最高标准,把治国平天下看成光宗耀祖的大事,看成人生的终极意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东方父母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好的工作是评判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总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常见的是“就是卖房卖地也会让你学习”。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东方教育观的特点,学习、工作最为重要。西方教育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成功标准只有一个:遵守上帝的律法。基督教不在乎你是否有好的职位,不在乎你是否做了大事,只在乎你是否遵守上帝的律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不认为好成绩和好工作是成功的评判标准。因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所以人生理想,人生道路也是不同的。他们不会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西方父母教育孩子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在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严厉批评,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西方父母认为必须像朋友一样跟孩子好好沟通,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2.亲子关系差异

东方家庭中,父母为家庭付出了一切,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环境,规划好了人生的每一步。因此,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东方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他们所希望的只有“望子成龙”。东方父母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最终成功。孩子只需努力学习,找到好工作,最终回报自己的父母。西方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具有相同的地位,具有相同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孩子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并非一体。他们认为对孩子要进行养育,但不主宰其命运和发展道路,孩子长大后应自由飞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允许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不可人云亦云。[5]

四、结语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得到了维果茨基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的阐述。中方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而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在教育的过程中,两种教育观应该相互补充。对于东方父母,首先不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尝试想做的事情。[5]其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要让孩子养成遇事不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西方父母,首先应重视孩子的学习,虽说每个孩子的人生理想不同,但学习对孩子成长本身并没有坏处。再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过分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忽视了父母与孩子长时间相处的重要性。因此,西方父母也要时常陪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呵护他们。

作者:李雪兰 张晶 陈爽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9-15.

[2]木壮.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8):83-84.

[3]邵璇,张晶.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4):146-147.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1-59-5

The Region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f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Research based on CGSS 2013

Duan Sifan Lu Huix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usines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440100)

Abstract:This paper usedthe data of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2013,by Mincer equationand OLS regression methods,found that gender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have obvious influences on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we shoul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strengthen the marketization degree of labor market,and reduce social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Keywords: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Gender differences;Regional differences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而关注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可以判断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和经济转型的趋势。对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性别差异的研究,有利于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评价,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这对增加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说十分重要[1]。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来估计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和性别差异。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这与以往一般研究的结果不同,本文将分析此现象的原因。在地区上,西部教育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东部,中部最低。本文还研究了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在地区上的分布,西部东部均是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在中部男性略低于女性。

1 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受到不少学者的共同关注,目前也不乏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

在研究地区差异方面,例如魏新、邱黎强(1998)得出中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最高,东部和西部的结果相近;李实、丁赛(2003)则提出教育收益率地区差异存在但不明显,东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孙志军(2004)的文献综述提到总体认为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不低于东部地区;王海港等(2007)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数据,用分层线性模型估计,得出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城市之间,省间差异不显著;而李实等(2013)针对农民工群体,指出他们的教育收益率的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体现了教育收益率地区差异的趋势[2]。

在研究性别差异方面,大多数的学者研究表明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3]。例如赖德胜(1998)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收入分配与改革课题组对收入分配的调查结果,研究性别差异引起的教育收益率偏低的原因;高梦滔、张颖(2007)则提出性别差异导致的教育收益率在行业分布中的差别,低收入行业中女性高于男性,高收入行业则相反;钱文荣、卢海阳(2012)针对农民工的调查,对比CHIP数据,得出只有在较高教育水平上,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才显著。这反映了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在行业、教育程度上的分布。

目前针对地区和性别差异的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一,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关注其他变量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如家庭背景、工作单位性质等,关注地区或性别差异的研究较少,而目前经济发展放缓,趋势有所改变,此问题有必要关注。其次,关于地区的研究,更多学者集中于城乡间差异、城镇间差异,或者省份间差异,对于大区域的研究的介绍较少,且存在争议[4]。其三,关于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缺乏对大地理区域分布的研究。其四,针对性别差异,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女性收益率高于男性,但仍有少部分研究如侯风云(2005)、陈良等(2002)得出的结论与此相反,对这种情况的研究较少[5]。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一是研究了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在地区上的分布;二是分析社会整体的教育收益率的地区、性别差异,有别于以往较多的关于城镇居民的研究;三是发现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收益率,与一般研究不同,并对其进行分析。

2 数据描述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CGSS2013项目调查是一项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抽样调查项目,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数据共包含11 438个样本。本文在对关键变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剔除了数据缺失的被访问者,最终收集到了3 961个居民样本用于实证分析,其中男性样本1 906个,女性样本2 055个。这3 961个样本分布在各个省份及年龄段,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2 变量说明

在构建经典明瑟方程时,调查问卷中“您个人去年全年的总收入是多少”一题用来反映个人收入Y。“您目前的最高教育程度”一题反映的是受教育水平,在之后的模型构建中通过对其赋值,可以用来表示受教育年限S。“从您第一份非农工作到您目前的工作,您一共工作了多少年?”一题可以表示工作年限或工作经验EXP。接下来,为了探讨性别以及地区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我们在经典明瑟方程中加入了“性别”以及“地区”变量。“性别”变量按男、女进行分类;“地区”变量依据问卷中所填的居住地,将各个省份依据东中西部划分标准,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类别。

2.3 变量的统计描述

从表1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男性的收入均值为44 386.23元,女性的收入均值为34 259.64元,收入差异较大。据表1中的数据进行推断,首先,男性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8.1年,而女性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2.42年,这可能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男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18年,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61年,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小于女性,但收入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性别歧视造成的在工作中岗位和收入的不同。并且可以依此推测,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可能高于女性,这个问题将在第四部分的计量分析中进行探讨。

从表1还可以看出,无论是总体,还是男性、女性,东部地区的平均收入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可见,我国的教育和收入在地区上存在较大差异和不平等。

3 基本模型及计量分析结果

3.1 模型构建

我们采用明瑟方程来对教育收益率进行估计。所用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3.1.1 经典明瑟方程

lnY=β1+β2S+β3EXP+β4EXP2+ε (1)

模型(1)为经典明瑟方程,Y代表个人收入,lnY为工资收入的自然对数,S代表受教育年限,EXP代表工作年限(工作经验),EXP2为工作经验年数的平方,用以反映工作经验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ε代表随机误差项。β2为教育收益率,代表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年为受教育者所带来的收入的提高的比例。

3.1.2 加入其他变量

lnY=β1+β2S+β3EXP+β4EXP2+aD*S+bF+ε (2)

在经典明瑟方程中加入其他可能影响收入的因素。变量D为虚拟变量,用来测量性别对教育收益的影响,对“女性”赋值为1,对“男性”赋值为0。由于考虑的是性别对教育收益率产生的影响,是为了改变直线的斜率,故采用与受教育年限的交叉项形式,即将D*S加入到模型中。变量F为虚拟变量,用来测量地区对教育收益的影响,将其按照西部、中部、东部 依次赋值为0、1、2,变量值越大,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3.2 计量结果分析

3.2.1 经典明瑟方程――模型(1)

首先我们对经典明瑟方程模型(1)进行OLS估计,得到教育与工作经验对收入及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表2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2 模型(1)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t统计量。(2)***、**和*分别表示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上述表2中,受教育年限S的系数β2,即教育收益率为11.1%,说明针对全国人民,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级,带来的收入的提高的比例约为11.1%,且估计结果十分显著,说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确实对收入带来不小的影响。工作经验EXP同样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工作经验对收入同样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对男性和女性样本分别用经典明瑟方程进行回归,表3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3 对性别分别回归的模型(1)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t统计量。(2)***、**和*分别表示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上述表3中反映了性别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估计出来的男性教育收益率为11.6%,女性教育收益率为11.0%,男性教育收益率略高于女性,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而在工作经验上,女性的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大于男性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可能是女性工作年限对能力以及岗位的提升影响更大,女性需要通过工作时间来积累经验和能力,而男性可能在更短时间内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然后我们对西部、中部、东部分别进行回归,表4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4 对地区分别回归的模型(1)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t统计量。(2)***、**和*分别表示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上述表4反映的是地区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估计出来的西部教育收益率约为11.9%,中部约为6.5%,东部约为10.4%。西部的收益率高于中部和东部,中部最低,之后我们将分析可能造成该结果的原因。

上述表5反映的是分地区、分性别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同之前的结果一样,无论是男性女性,西部教育收益率最高,中部最低;在各地区内,西部东部均是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在中部男性略低于女性。

3.2.2 加入其他变量――模型(2)

接下来,在扩展的模型中,为了简化计算,直观起见,我们将性别作为一项交叉项,当样本为男性时,D=0,β2表示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当样本为女性时,D=1,(β2+β4)表示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我们可以看到此时β4表示着男女教育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我们还考虑到在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除了教育年限、工作经验作为影响居民收入和教育收益率的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居民收入和教育收益率,比如东中西部的地区因素,因此加入变量F,将西、中、东部分别赋值为0、1、2,表示着一种发展水平的高低,从回归的结果便可以看出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影响。

我们对加入其他变量的模型(2)进行OLS估计,得到地区差异对收入及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表4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6 加入地区变量的模型(2)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t统计量。(2)***、**和*分别表示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上述表6反映了性别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地区对收入的影响。

由受教育年限S的系数β2为0.119,D*S的系数a为-0.034可知,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大约为11.9%,女性的教育收益率大约为8.5%,男性教育收益率略高于女性,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虽然模型(1)对男性女性分别进行回归已可看出教育收益率存在差别,但通过交互项的t检验便可以判断这个差别的确是显著的。由地区变量F的系数b为0.23可知,随着地区由西部向中部、东部过渡,人们的收入有所提高,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地区的差异确实会对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加入变量前后R2都不大,拟合优度有待提高,但是加入后模型(2)的R2明显高于模型(1),拟合优度有所提高,说明性别和地区变量确实会对收入产生影响,将它们加入模型是有一定依据的。

4 结论及原因分析

针对性别与地区差异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问题,本研究通过选取样本、构建明瑟方程模型并进行OLS回归分析,发现如下结论,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推断。首先,在性别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上,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样本研究基础上,男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针对全国而言,男性的教育收益率为11.6%,女性的教育收益率为11%;在分地区的条件下,男性教育收益率也一般高于女性,中部地区稍有特殊,男性的教育收益率比女性低0.4%,但差别也较小。这个结论同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有所矛盾,大多数的研究都发现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普遍高于男性,但为何我们会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呢?我们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推断与分析:

第一,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我们选取的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的数据,样本容量大、覆盖面较广且较为权威。但我们在剔除了数据缺失访问者,对样本进行一定的筛选后,样本数量有了大幅的减少,有可能会造成样本数量较少、涉及范围有所变窄有所局限的情况。

第二,该样本收集了3 961户居民数据,其中,城镇样本2 292个,农村样本1 669个,农村样本所占比例为42.15%,比例较大。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对性别教育收益率的差异研究很多是基于城镇居民的样本而言的(如陈良,鞠高升,2004;刘泽云,2008),较少或没有考虑加入农村样本对其的影响。而在侯风云(2004)和赵力涛(2006)对中国农村的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中,都发现农村男性的教育收益率普遍高于女性,可能正是因为农村样本比例较大,因此会出现男性教育收益率稍高于女性,差异却不是非常明显的结果。

关于农村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近年来农村地区的非农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而农村地区教育对男性非农就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女性,对于男性,每增加一年的教育,非农就业的机会――与仍然从事农业相比――增加了29.4%,而对于女性则为8.8%;且非农就业机会在两性之间的分配不平等,尽管非农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加男女非农就业的可能性,但男性获益更多(赵力涛,2006)[6]。联系现实的情况,这其实不难理解,许多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首先使男性接受教育,并且加之劳动力的考虑,非农就业机会会更多地提供给男性而非同等受教育水平的女性。再者,农村以农户为单位的劳动分工模式仍然存在,女性通常留守家中照顾家务,或从事一些工资相对较低的工作,而男性通常外出进入薪酬较高的工作岗位以贴补家用。

从表1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到,该样本中的男性平均工作年限长于女性,且在计量分析中发现女性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高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女性需要通过工作时间来积累经验和能力,而男性可能在更短时间内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样本中女性的工作年限短且影响大可能造成了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从而使得教育收益率较低。

第一,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工作性别歧视的问题。由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到,样本中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男性,但平均收入却低于男性,工作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一定是此结果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职业及职位歧视”(Ehrenberg and Smith,2000),是指雇主有时会故意将与男性雇员具有相同教育水平和生产潜力的女性雇员安排在较低工资报酬的职位上,且在晋升时的机会较少[7]。这种现象将会反映在男性与女性的收入差异以及教育收益率的差异上,相同的受教育水平,或受教育年限相同的提高下,造成了收入以及收益率变化的不同。

第二,在地区差异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上,西部、中部、东部的教育收益率为11.9%、6.5%、10.4%,呈现西部高于东部,中部最低的情况,在分性别的情况下,同样如此。这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有所差别,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推断与分析:一是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所选取的样本数相对较少,各地区样本比例不一致,都可能造成结果不够准确严谨的情况。二是制度因素和生产技术条件。由于各地区的生产技术条件不同,对劳动力的主要需求也不同,这也会引起不同地区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报酬不一,导致教育收益率的差异。三是教育收益率是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所带来的收入的比例的增加,是一个相对的衡量标准,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有研究表明,对于教育欠发达的地区,接受的教育年限越多,他们就越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化作人力资本(洪金珠,2008)[8]。中部地区人口过多,就业机会相对变少,大量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无法进入较好的工作岗位。东部地区虽然同样存在着大量劳动力,但东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同的教育水平和工作岗位可以得到更高的收入[9]。

5 政策建议

5.1 结合教育收益率地区差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确保对经济相对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一方面要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发展西部的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高校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设立相关的科研机构,增加西部的高教育水平劳动力[10]。

5.2 加强西部的技术更新发展和市场转型改革

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较高,但劳动力以农村劳动力为主,仅仅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不足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要求不高,优质劳动力的黏性不足,往往会使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流出。只有加快技术更新发展和市场转型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吸纳优质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和市场的相互作用下增加对经济的贡献。

5.3 加强劳动力市场流动,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

目前,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足,人力资本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应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减少人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如特定的制度。给劳动者提供保障,建立和完善对企业性别歧视的赔偿、惩罚措施,尽量避免性别歧视[11]。采取激励措施,尽量平衡地区间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加快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

5.4 宣传男女平等,摒弃落后陈旧思想

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应该保障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保障女性获得的教育投资,增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女性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价值提升意识,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J].社会科学,2003(6).

[2] 陈良.鞠高升.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3] 刘泽云.女性教育收益率为何高于男性――基于工资性别歧视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2).

[4] 高梦滔,张颖.教育收益率、行业与工资的性别差异: 基于西部三个城市的经验研究[J].南方经济,2007(9).

[5] 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6] 赵力涛.中国农村的教育收益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7] 魏巍,岳昌君.性别工资差异研究[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6(3).

[8] 洪金珠.东中西部农村教育收入收益的分析与比较[J].现代经济,2008(8).

[9] 王海港,李实,刘京军.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研究[J].经济研究,2007(8).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部;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现在全球早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对与人才与技术的竞争相当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大多情况下,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是协调发展的,即发达的经济带动先进的高等教育,先进的高等教育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是互利的局面。从我国西部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西部在这两方面都是较为落后的,本文即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进行建议和指导,希望促进其发展。

一、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及相关理论简述

(一)相关概念阐述

(1)区域高等教育:首先,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之后实施的教育。而所谓区域高等教育,是在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差异性,为了实现各地区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各地区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教育高等人才方面进行差异对待,例如临海地区各地政府均有海洋类特色专业,矿产丰富地区也相关特色专业,这些都是各地政府根据地区需要自主培养人才的需要。(2)区域经济:所谓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内、区域间的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活动。本文重点论述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的地域划分较为复杂,最主要的是地理和经济两种划分方式。而在经济划分法来划分也存在多次变动,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陕西等地区。西部区域经济即指这些地区的综合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关系、经济行为和多种经济要素。(3)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协调整体目标、协调有关现象和各种内部因素,协调需要联系实际,根据事物的发展做出适当地调整,以保证实现整体目标。

(二)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外不乏对于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通过研究国民教育水平提高给国民GDP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来对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作用进行阐述。简言之:教育需要成本,教育水平的提高又对国民经济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2)通过研究创新技术和知识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阐述二者间的关系。所谓创新包括技术、制度、体系及教育和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创新,创新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3)将区域内的高校、政府和产业经济联系起来相互促进,这种理论被称之为三螺旋理论。(4)经过相关理论研究,揭示了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着更大的经济爆发力,这点一些后进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也给该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实际上,经济落后国家的这种潜在的经济增长优势要实现,需要以高等教育作为动力,即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大批人才并进行技术创新等,给国家经济的增长提高更大的优势。

二、西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金额经济发展现状

首先在高等教育方面,从2000到2010年间东西部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对比。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东西部高等教育在高校数量上均有较大增长,二者在高校数量上都增加了一倍多,但是在同时期的高校数量对比上,西部高校数量仅为东部高校数量的一半多;在培养的高校人才数量上(占据区域总人数的相对数量),十年间两个地区均迅速增长,但是西部地区数量远远不及东部地区;在招生人数及毕业人数方面也是呈现这样的规律,在教师和各种软件、硬件的配备上,东西部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而言之,西部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远远不及东部地区。

(二)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的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首先在教育模式上要进行适当地调整,高等教育要联系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注重区域特色。(2)面对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借助政府的手段进行资源的分配,协调东西部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的现状。(3)在技术人才方面,同样可以通过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加强同东部高校的合作,引进东部高等院校的技术和人才。(4)面对西部地区大量人才流失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人才机制,对于高学历人才进行一定的政策优惠以避免人才的流失,尤其是避免本地培养的大学生的外流,这样可以使得西部地区的教育成本可以有所回收,同时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5)高等教育可以与企业市场加强交流,这样可以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同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而高校的科研技术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可以依靠企业对高校进行资金的支持,对于学生的实践培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相信通过企业、政府、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对当前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进行协调。

三、总结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论述相关关概念和理论,提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相互的促进作用。然后,本文简述了当今中国东西部地区在高等教育方面和区域经济方面的总体差异,显然西部地区在这两方面均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针对相关问题,本文最后阐述了改善西部地区这种现状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利用高等教育的进步作为推动力,加之联系企业、政府加强交流,从而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作者:朱成龙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云.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5).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浅析;体育文化;差异

体育是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在文化的给养中发展。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体育的不同。体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社会的进步,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东西方体育的差异,能够更清晰地辨别文化的不同,有利于清晰地辨别两者的差异,有利于对体育文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比较和借鉴优秀的文化,积极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国文化和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就有200多余种解释。文化是一种彰显国家软实力的符号象征,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地理环境条件、历史发展和人类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亦是如此。东西方在自然观、思维方式、发展观、人生价值、民族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文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体育的不同。它是抽象出来的概念,是一个区域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积淀下来的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领域中形成的、不同于其它地區的独特形态,包括物质文明及其态度、精神文明及其价值论、政治文明及其方法论,体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社会的进步,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东西方体育的差异,能够更清晰地辨别文化的不同,有利于清晰地辨别两者的差异,有利于对体育文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比较和借鉴优秀的文化,积极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国文化和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中西方形成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从中国的地理环境来看,东部是大海、西北荒芜沙漠,西南耸立着青藏高原,内部有大河流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在中国这些自然条件为中国的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独立的农业文化,自给自足的环境同时阻碍了对外交流。在这种开阔又相对封闭的大地上生存的人们,经济能自给自足,生活相对安定,社会心理上要求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在这种自然发展下,中国人的发展观和思维方式具体封闭的特点。

与此相反的西方文化发源于地中海地区,该地区主要由岛屿构成。这些岛屿,夏季少雨,土地贫瘠,农业不像东方大河流域那么发达,经济不能自给自足。因而,古希腊发展商业、航海与贸易来缓解人口压力和资源枯竭的威胁,进而生成了商品经济之上的西方开放式的文化体系、向外型的民族性格以及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在这种模式下,古希腊人富于冒险、外向自信、崇尚独立、锐意进取。西方体育的这些文化特点,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强调突破身体极限,达到最佳运动成绩。追求战胜自然、他人,崇尚竞争、对抗、冒险和刺激。通过与自然与他人较量,去超越对手,超越自然障碍来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体育一直向当前发展的,不断完善,更加具有对抗性。体育文化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一样,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也影响人的价值观念。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历史方面的差异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阴阳”学说体现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的辩证思想,是对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的辩证论述,包含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换等几方面。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无论是“五行”还是“阴阳”之说,都强调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古代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不可分的,主张的是“道法自然”,强调尊重“天意”。

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就有“五行”和“阴阳”的说法。“五行”认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五个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物质“气”,而他们形成了世界万物。相反地,以古希腊为历史源头的西方文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分立的、不连续的,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强调“天人对立”,主张去认识、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张天人相分。主张人和自然是“自我”和“非我”,人应该去战胜自然。这种“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为西方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些思想反映到体育上,造就了中西方体育形式、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体育理论是建立在力学、解剖和生理学基础上。

在体育形式上,东方传统体育多是动作悠缓、精神安逸的形式。这和中国文化背景是相一致的,是宇宙观的自然体现。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的传统体育如养生术、气功、太极拳等中都充满着“天人合一”、“阴阳之道”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动作的内部结构和谐统一。与此相反,西方体育多采用动作剧烈,神经兴奋的运动形式。在健身理念方面,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人是由“气”组成的,存在着“阴”和“阳”两种状态。要求“气”要充盈,而且阴阳平衡。阴阳和(相对平衡)则寿,阴阳离(相对不平衡)则夭。崔晓宇等认为中西体育文化由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在这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体育能够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这本就是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人文价值取向的差异

从文化的角度讲,西方体育滋生于基督教文化,带有浓郁的批判性;中国传统体育则更多的受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内敛性。两个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体系,造就了东西体育的两大基本范畴,使其形成了各自为伍的形式规则与美学差异,体现着各自的文化涵义。君子之为之也,确然不动其心,俨然不改其容,未得之而不慑,既得之而不骄;小人之为之也,俯身伸臂,挟巧取奇,苟得而无愧,岂非观人之道欤!由是言之,圣人取以为礼,宜矣!”

四、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传统观念的差异

中国在体育指导思想中渗透着儒家仁爱、调和、大同和严格的等级观念,而且还进一步将体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把体育视作一种培养人遵从礼仪、维持情操的手段和体现“德”、“礼”的方式。中国文化高度重视伦理规范与道德教化,形成了以“重德”、“明礼”为主的伦理型文化。礼仪文化渗透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也体现在中国体育运动之中。因此,中国传统体育竞赛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新的成绩,争取更大的胜利,而在于通过比赛来增进友谊,遵从礼的规范,实现道德的升华。比如:中国文化中包含的宽容、谦虚、忠诚等内涵在武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习武之人均强调“德艺双修”、“习武先习德”。在“重德讲礼”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了过分内向、含蓄,习惯于忍让、依赖的性格,缺乏对抗与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竞技运动的竞赛性。

中国古代对待竞技的胜负也持有顺其自然的态度。体育锻炼是个人的事,通过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去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愉悦。不求外力,不用与别人较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而,体育是朝向平稳的、缓慢的、缺乏竞争性的个人模式发展。思维方式上,与中国文化相一致中国体育也有重“道”求“稳”的特点。从事体育活动目的在于健身、防病、延年益寿和内在精神的培养。排斥竞争、对抗,不求最佳成绩。在“道法自然”、“天人和一”的理念指导下,追求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相和谐,按“道”去行动。

五、中西体育文化在体育思维方式的差异

古代奥林匹克尽管是建立在对古希腊诸神崇拜与祭祀的基础之上,但是古希腊的神与人同一的,是人化的神,人们在对神崇拜的同时更注重于对神的超越与突破,注重体格的健壮,形体的健美,体现人的创造能力与主动精神。现代奥林匹克是在对古代奥林匹克的不断挖掘与发现中展示出来的,它不但体现了古代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充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实效性,体现体育对于社会的教育价值。中国则长期处于稳定的农业文化形态,缺乏自然实证科学的社会基础,中国文化的理性思辩只是停留在直观的理论思辩层面,强调和谐与统一,而缺少与实践相关的实证分析研究。

六、结语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融与整合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层面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异,这也是长期的历史大战的自然选择。文化多样化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多元化。所以,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融与整合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用开放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性,善用异种文化的特质弥补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互补,才能为世界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以西方競技体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携带下席卷全球,充分展示了以自由、平等为内涵的文化魅力。但是西方体育文化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难免会出现各种弊端。其人们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人类成绩、不断超越的同时,显露出违背人类自身发展的弱点。暴力事件、兴奋剂的使用、赛场作弊等等几乎成为现代体育赛场的另一主角。这类事件严重影响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元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抵制,任其发展甚至会成为体育自身的毒瘤。另外,奥运会标准或价值的单一化、奢侈化的趋势,使得奥运会外在规模与内在价值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上任伊始就提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当然我们要保留这个格言,但是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人性、更干净、更团结。”东西方体育在文化特质上有着显著差异,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地域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代表西方文化的竞技体育在异种文化面前表现迥异:同种文化会得到很好的接纳,并使之得到良好发展;当兼容性强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文化融合时,竞技体育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当保守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发生冲击时,各种文化交融的不适会抑制竞技体育的发展。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融合,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遵循发生、发展、繁荣、衰退、消亡的自然规律。只有不断吐故纳新,同异种文化相互交融、补充新鲜血液,才能长青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曹胜高.东亚文化特质在全球环境下的出路[J].长白学刊,2006(1). 

[2]林肖.从北京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析中西体育文化之异同[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4]郑雪荣.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探究体育的差异[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 (S1):4-6.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字:幕末;和魂洋才;明治维新;文献综述

十九世纪中叶,在西力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率先被西方打开国门,随后不久日本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两国的仁人志士都开始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来抵御西方的入侵,决定向西方学习。日本在学习西方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那便是和魂洋才。和魂洋才的内涵顾名思义,“和魂”指大和名族的精神,而“洋才”指西方的文明,是以日本的精神来学习西方的知识,两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与中国提出的“中体西用”不同,日本并没有拒绝西方,而是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吸收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处心积虑地保留自己的传统。日本构建的这种以西方文明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模式,成功地把日本从封建社会改造成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目前关于和魂洋才的相关论著与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具体的综述如下文:

1 国内学者的研究

著作上主要有江秀平的《走向近代化的东方对话――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该书以中日两国的近代化为背景,分析认为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在背景大体吻合但结果相差甚大的原因在于中日传统社会结构上的差异、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差异与指导思想上的差异等三部分因素构成。关松林的《日本学习借鉴外国教育之研究”和魂洋才”的建构与嬗变》(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主要阐发了日本教育在学习借鉴外国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鲜明特点:日本教育擅长吸收外来文化,能够积极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且有选择性地吸收外国教育的长处,以适应日本自己的需要。叶渭渠的《日本文化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中概括介绍了日本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简要说明了这些文化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历史的有机联系,然后才比较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日本与中国交往的历史以及近代与西方交流、调适西方文化的新鲜经验。

其他著作还有吴廷桢、赵颂尧所著的《坎坷的历程――近代学习西方八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王承仁的《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樊和平的《儒学与日本模式》(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等。

论文主要有赵紫峰的《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之比较――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为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该文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思想对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为主题,运用历史归纳综合的方法总结找出了两国在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异同。张敏琴、李珊珊在《“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思想之比较》(《文教资料》,2006年第28期)中,先是找出了两个口号的社会背景及其原始内涵都大体相同,其次分析了两者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原因在于两国的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不同、文化阻力与倡导者意识不同等方面。李翔海、刘岳兵在《“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比较申论》(《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中作者认为中体西用的重点始终在“用”字上,而和魂洋才则不同,“洋才”包容的尺度越来越大,以致于可以在“和魂”的层面上接纳“洋魂”的内容,这是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武安隆的《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兼说“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异同》(《日本研究》,1995年第1期),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比较研究发现“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发轫阶段出发点大致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魂洋才”的取舍标准放宽了,而“中体西用”却难有突破,“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之间是无法用等值去衡量的。苏中立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贵州社会科学》,1992第12期),作者从两者的文化模式去比较分析中日两国走上不同结局的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输出的多输入的少,日本则相反,致使中国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的步伐远远落后于日本。

其他相关论文还有肖传国的《中日在吸收近代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为中心》(《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张雯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3期),赖作卿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辩》(《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严清华的《中日近代之初的两种对外开放观――“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思想比较》(《经济评论》,1995年第2期)等。

2 日本学者的研究

高坂史朗的《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该书以日本、朝鲜、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为中心。作者认为东方的近代化一开始就陷入了“和魂洋才”、“东道西器”、“中体西用”这种东西二元对立的陷进中,这种陷进造成了东亚社会发展的非连续性,同时也对东亚的自我认识带来了困惑与挫折。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化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主要从日本文学的角度来看待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的转变,作者认为在汉才时期中国主要为日本带来了儒学思想,汉才与和才融合经历了一千多年,这种精神已经深入了日本的骨髓,所以日本的洋才才能带入西方的价值观,影响到近代的日本。衫谷昭的《和魂h才から和魂洋才へ:久米邦武の知的背景》(L崎心大学人文学部,1995)中作者从久米邦武随行欧美写下的回忆录中,从个人的身份背景、时代背景等分析对于了日本人的自我认知这个问题。

研究近代日本,不H要把握当时日本国内外政治情事的变化,对日本思想文化上的转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和魂洋才思想的研究,了解其是如何从产生到变化再到发展的过程,便对近代日本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江秀平:《走向近代化的东方对话――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 关松林:《日本学习借鉴外国教育之研究”和魂洋才”的建构与嬗变》,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3] 叶渭渠:《日本文化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赵紫峰:《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之比较――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为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 张敏琴、李珊珊:《“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思想之比较》,文教资料2006年第28期

[6] 李翔海、刘岳兵:《“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比较申论》,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

[7] 武安隆:《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兼说“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异同》,日本研究1995年第1期

[8] 苏中立:《“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贵州社会科学,1992第12期

[9]高坂史朗:《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 公共服务 区域差异

公共服务指政府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为维持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公平正义和凝聚力,保护居民基本的发展权和生存权,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方面: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权、满足个人尊严、满足健康需求。当前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公共服务发展速度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对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导致东西部公共服务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梅斯理论,作者对东中西基本公共服务得分统计入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巨大差别。一级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东部地区比中西部总和高出一倍;二级城市公共服务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最大;三、四级城市公共服务中部地区得分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五级城市公共服务中部地区比重最高,西部居中。综上所述基本公共服务的服务质量中西部差距比东中部差距大,并呈现东中西部逐步下降的态势。

一、东西部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从义务教育的发展规模来看,东西部义务教育规模扩大效果明显

近年来我国在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地区学生免学费等优惠政策的带动下,东西部地区之间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率明显缩小。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初中入学率基本达到85%以上。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年,平均受教育水平逐步达到初中阶段。2005年我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5%,小学入学率达到99%、初中入学率超过95%。近年来随着我国继续推出普及高中教育、高职免除学费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二)从义务教育的质量来看,东西部差距依旧明显

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资料中东西部专任教师变化的指标显示,西部地区教师资源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同时近年来两地区教师数量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从东西部生均教育经费预算变动趋势说明,近年来东中西部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都在逐步增长,教育开支占GDP比重逐年加大,但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教育经费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在逐年扩大。以上两个因素直接导致义务教育在东西部的差异。

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虽然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从动态发展角度来说,东西部义务教育之间整体质量差异正在不断扩大,同时东西部内部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比较突出。

二、东西部义务教育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义务教育在我国范围之内出现如此之大的地区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义务教育质量在西部地区之所以长期严重滞后,有历史的原因和长期落后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原因。其次由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城市化程度低,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普遍落后成为制约西部教育发展的瓶颈。东部地区内部各城市教育有明显差距的变化,这不仅由于东部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更应该归结于东部省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严重滞后。例如江苏、广东和其他经济大省在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滞后的问题是令人震惊,同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相似的情况。

三、缩小东西部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建议

(一)以进一步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央明确表示,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城市和农村地区协调发展、建立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机制。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将改革开放作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根本动力。

(二)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在西部的普及

国家财政的性质属于公共财政,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义务教育段实行免费教育正是这种公共产品的一种表现。公共财政必须应先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公共产品,为社会提供基本的教育。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正是为了满足公共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06

[2]郭琪.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浅析中国政府间均等化转移支付[J].当代经理人,2006

[3]张恒龙.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J].地方财政研究,2007

[4]丁元竹,江汛清.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管理体制安排[J].理论与现代化,2006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差异;因素;模糊分析

一、国内外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一)国外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柏拉图的教育对经济作用的理论是人力资本思想的源头。随后魁奈、威廉・配第、斯密、李嘉图、萨伊等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投入是财富的重要源泉。马歇尔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及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区域人力资本则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每一个人通过投资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健康等因素的整合。国内学者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的评估,影响人力资本差异的因素等。凡是能与人力资本搭上边的方向如地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内也有一些突破如在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主张的人力资本产权对人力资本者本身所有的企业控股权和剩余索取权[2]。

二、我国中东西部人力资本差异因素分析

(一)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建立我国中东西区域人力资本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区域人力资本的差异主要受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GDP增长率、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城市化水平),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X3(高等教育职工人数、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企业专利申请数),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每万人拥有的医疗保健机构的数量、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医生数、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用、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用、城市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城市每百户拥有互联网数),社会环境影响力度影响X6(失业率、消费价格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

(二)单因素对中东西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

采用综合模糊的方法计算各因素对我国中东西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程度。其中,用变异系数计算权重,用最大最小值法确定隶属度矩阵。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由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整理而得。通过计算得到可以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及相应权重,从而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用模糊评价值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教育科 技的投入力度X3,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社会环境影响力度X6对东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大,也就是说东部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都比中西部强,其中西部这些因素最弱,对西部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也弱。但是第5个因素即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对中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小。

(三)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

通过变异系数,可以计算出二级指标综合权重W,如表所示。

区域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指标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X3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社会环境影响力度X6

权重0.3270.0760.2600.1550.0970.087

位次162345

经济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即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大为就业提供了大量机遇,增加了人力资本的存量,人均收入也会提高,促使家庭改善对教育的投资;在外商投资多的情况下也会促使企业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养。科技研究的投入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最直接的因素,较高的科技投入可以直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鼓励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及能力,也会吸引许多有抱负的人才的流入。我国人才流向的总体趋势是由西流向东,东部对外省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大,净流量逐年上升,中部人才流入流出基本上持平,西部地区基本上流出大于流入的量。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不如其他四个指标作用明显但是不可忽视,但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充足,所以形成人力资本上,劳动力供给影响程度最小。

三、我国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缩小的对策分析

(一)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府要对中西部实施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的投资,支持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农业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只有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提高了才能加强投资,留住部分人才。以西部为例,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其所有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低等的优势,要转变粗放的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兼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而发展,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二)提高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要保证人力资本的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尤其是中、西部更应该增加投资的额度。地方要把大部分的教育经费投资入义务教育,保证他们的绝大数人口都能接受基础教育,以此来尽量缩小与东部的差距,而不是在高等教育上盲目的追随。就东部地区来说,企业也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主体,职工教育培训是重要形式之一,公司的就是要培养开发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基层的新的员工。

(三)推动人力资本流动

劳动力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是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转移,而且是人力资本在地区间的转移,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一是应该注意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让他们专有所用,技能得到发挥;二是政府应该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的回流,制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培养人比如争取提高工资的水平基本与东部持平,同时在医疗保障,及住房补助方面实施优惠的政策。

结语

本篇文章通过搜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各个指标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组合,对东中西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变异系数、模糊综合分析等工具对指标进行排序分析评价。通过研究发现东中西部人力资本水平差距显著,并且主要是经济因素与投资因素的影响。(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春英.中部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5.

[2]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1997(6):36.

[3]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13.

[4]刘慧.镇江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江苏: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7.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培养力;区域差异

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力的区域非均衡性矛盾长期存在,而影响其非均衡性的因素很多,即包括外部宏观的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包括高等教育本身的外延性和内涵性资源要素。培养力的“外延性”要素,包括校园环境、校舍、教育教学用房、教学家具、教学仪器、设备、低值易耗材料、图书资料等的教育资源数量配置,而“内涵性”要素,包括教师队伍、生源、教育的管理、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等质的约束。本文从我国“三大区域”即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培养力内涵性指标,分析高等教育培养力存在的主要差异。

一、高等教育培养力内涵性界定

高等教育培养力反映高等院校教学供给及发展需要的根本能力:一是满足办学要求并体现院校价值的能够服务社会的基础办学能力和人才供给能力;二是反应院校潜力的成长能力及体现院校竞争优势的发展能力。具体分解为以下8项内容:领导力,表现为发展规划、办学目标与定位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院校组织结构合理性、适应性、完善性能力;竞争力,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建设能力;学习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院校教师的在职学习成长能力两个方面。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职业考证、社会实践活动、实习评价等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力,表现为院校开展科学研究、技术转化应用、强化专业教学基础、提升专业教学层次的能力;创新力,表现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方案、新方法措施、新技术手段的能力;服务力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满足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力。包括提供技术支援、咨询、组织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等等;营销力,表现为将学校培养的人才及教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的能力,以及不断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知名度的能力;贡献力是指人力资本产出能力、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等。

二、我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培养力差异分析

根据综合性、可比性、操作性等原则,并结合数据的易得性,本文选取了高等教育培养力基本能力指标和培养力提升能力指标。基本能力指标包括:区域高等院校数量、高等院校专任教师数量、高等院校本专科招生数量、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四项指标;培养力提升能力指标包括:有部级重点学科高校数量、部级重点学科数量、部级教学团队数量、部级教学名师、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有研究生院高校等七项培养力提升能力指标。1.高等教育培养力基本能力指标差异分析。高等院校数量、专任教师、本专科招生、高级职称教师是高等院校的基本教育资源,其数量和占比标志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基本培养力的强弱,因此培养力基本能力差异分析选定四项指标。2011年同一地区高等院校、专任教师、本专科招生、高级职称教师等四项指标在总量中所占比重差异不大,但区域间差异极大。东部地区四项指标分别占总量的比重是43.69%、45.33%、43.08%和47.89%,说明该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雄厚、密集度高、集群性特征明显,而且基本呈均衡协调发展态势,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中部地区四项指标占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2.18%、31.68%,33.04%和30.35%,四项指标本身差距不大,但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相差近10-1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四项指标占比重分别是24.13%、22.99%、和23.88%和21.76%,相比于东中部地区严重不足,差距更大,比东部地区锐减近20-26个百分点,说明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培养力极其缺乏,严重的影响了本地区教育的发展。2.高等教育培养力提升能力指标差异分析。部级重点学科高校、部级重点学科、部级教学团队、部级教学名师、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有研究生院高校是高等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是高等教育培养力提升能力的主要表现,其多少和占比标志区域高等教育培养力提升能力的强弱。2011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高校七项指标的差距非常悬殊,东部地区七项指标占比分别是64.9%、69.34%、54.2%、54.6%、61.26%、61.54%和69.49%,优质教育资源均超过全国一半以上,最高近70%,可见高等教育培养力提升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东部地区的密集度和集中度;中部地区这七项指标占比分别是19.3%、18.14%、24.8%、26.2%、20.72%、20.51%和16.94%,与东部地区相差30-53个百分点,说明该区域高等教育培养力的提升能力较弱;而西部地区七项指标则更低,分别为15.8%、12.52%、21%、19.2%、18.01%、17.95%和13.56%,与东部地区差距极大,相差近33-5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有助于教育培养力提升的优质资源是西部地区的2.5-5.5倍,中部和西部虽有差距但相对较小,可见高等教育培养力的提升潜力在东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的巨大差异,不利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211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我国“211工程”高校现共有111所,其中东中西部分别有68所、23所和20所;“985工程”院校是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目的是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高校共39所,东中西部分别有24所、8所和7所。通过比较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设研究生院高校数量三项指标,我们依然可以明显的看出国家在教育投资、重点扶持院校上东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异。

三、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力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呈明显的梯度差,从东到西高等教育培养力资源呈明显的递减态势。三大区域高等教育培养力基本能力资源要素梯度差东中部、中西部基本保持9-16个百分点内,东部资源丰富,西部资源缺乏;高等教育培养力提升能力资源要素上三大区域非均衡性凸显,东部地区呈现极强的充裕性,中西部地区资源匮乏。东中部梯度差为30-50个百分点,东西部则高达33-57个百分点,中西部差距较小为2-7个百分点。因此应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培养力国家专项扶持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配置应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制定并出台区域合作方案,持续推进落实东部地区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力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李小涛等.2014年中国大学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9-18.

[2]张伟,徐广宇.部分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结果与分析[J].教育评论,2015(12):92-94.

[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竞争力:模型、指标与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2012(7):122-129.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02-02

教育不仅使学生实现社会人格的塑造和社会角色的整合,同时提供脱离身份,经济不平等而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平台,因此提供均衡的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所极力追求的状态[1]。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民主、教育平等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历史、国情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相当不平衡。这一点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有明显的突出表现。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在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基础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势必得到重视[2]。

1.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遍及世界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在普遍观念中,基础教育的主体是学前教育[3]。有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是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无论在数量特征上还是在质的规定性上,都要体现出平衡的特点。它不仅是指一个静态的结果平衡,更重要的是指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的平衡[4-6]。依照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均衡发展可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区域基础教育政策和投入上的相对均衡等方面。

随着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连同实践探索有着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理论上,不仅能完善教育均衡理论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解释力,阐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而且探讨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路径[7]。实践中,更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更加一致,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基本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完善、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壮大以及积极推进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等方面[8-10]。目前我国关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几个方面与全国或其他地区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展开的地区多为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如云南,贵州,陕西等,且多与经济落后地区结合进行研究。

2.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以西北民族地区2003年教育情况为例,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不论是省级教育拨款方面,还是生均教育投入,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都低于东部五省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数倍,最高水平省区与最低省区相差十多倍。平均受教育年限,小学入学率、辍学率和升学率等办学水平指标显示,西北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均存在差距。尤其是入学率、升学率数据在西北各省区发展水平梯度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阶段的非均衡发展,即小学阶段教育办得好的地区,初中阶段的教育未必办得好,或者说初中阶段教育办得好的地区,小学阶段的教育未必办得也好。

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落后地区其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师资数量上,2003年西北五省区和东部五省区普通中小学专任教职工数占全国的比重的差异是极为明显的,而且这种差距在西北各省区之间也是十分突出的。这一方面说明西北地区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西北地区教师资源的分配也极不均衡。师资质量上,差异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加大,东西部地区差距在高中阶段越来越显著。

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说明,西北地区的整体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东部地区相比,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西北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为落后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极不均衡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西北地区摆脱基础教育发展长期落后的境地[2,11]。

2.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实证研究

目前,云南省教育的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仍然巨大:一方面,尽管云南省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与东部地区差别不明显,但是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绝对数差距很大[12]。另一方面,从各级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来看,云南省与东部地区的差别更加明显,普遍是云南省的2倍以上。这说明云南省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为落后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极不均衡的局面[13]。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省份,民族地区间的基础教育也多有差异。在师资上体现为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师收入差异。从学生情况对比可以看出,学生辍学率在沧源和怒江是很严重的,辍学发生在小学阶段的比例都已过半,这和经济水平有关。在人均GDP较高、经济发展前景较好地一类和二类地区,学生辍学多发生在初中阶段,结合访谈资料了解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在城区,娱乐场所等诱惑较多,产生偏多的问题学生。

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方面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其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是最明显的,即使有国家政策的特别扶持,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仍不能与发达地区相较。师资力量方面,除了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师资缺乏,同时掌握少数民族、汉族语言文化的教师的缺口非常大,这是少民教育中紧缺的人才,直接关系到民族学生能否良好接受两种文化,打好稳固的基础。基础教育虽然主体是义务教育,但是学前儿童的教育开展情况,以及民族地区对于目前主流教育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适龄儿童的入学状况,以及入学儿童的文化水平,各地状况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导致基础教育难度加大,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成果。

3.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政策,这一战略政策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己经在开展义务教育高质量和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而中、西部地区才处于刚普及、正巩固提高的阶段[14]。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二,单一省区内民族聚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非聚集区;第三,民族人口集中的西部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引入师资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2 文化差异因素

我国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政策能否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否能够尊重差异、适应差异往往决定了民族教育平等权益能否充分实现。由于在目前统一的教育体制中,更多的是汉文化与城市文化,民族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民族学生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他们接受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民族实际严重脱节,令他们处于文化劣势地位,而所学也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此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汉语言是民族学生在社会立足的工具,因此双语教育十分重要,这就对师资力量和双语教材提出了要求。

3.3 民族地域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十分广阔,大体上可以用“大聚集于西部,小聚集于各省的偏远地区”来形容。由于地域特点而导致的经济发展差异、生活条件差异以及对外交流差异的制约,为教育的不平衡发展提供了条件。地域的劣势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劣势[15]。地域劣势使民族教育在发展起点上就远远落后于汉族,并且教育发展的后劲也不足,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教育的需求也不高,给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4 思想观念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制约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民族地区民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大障碍。保守封建的观念令他们固步自封,对本民族外的文化、思想和观念难以接受借鉴。

4.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思考

基础教育的主体既包括教育实行者,也包括受教育者。应该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受限,不仅与国家投入、当地建设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关。有关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不仅需要关注现状,也需要相关的政策帮助规范体系、教材等条件,同时应该就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内容,如何为学龄前民族儿童建立知识背景,如何与义务教育有效衔接以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教育水准的重要力量。深入探讨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师资配比和利用情况,有助于了解在条件有限的民族地区采用什么样的师资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方便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调配人才去向。更进一步,有助于国家在培养民族教育人才时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这样,不仅在政策上倾斜,财政上帮扶,也在贴近教育前线的位置给予了更为实质性的,能产生长远有利影响的科学支持。

参考文献:

[1]娄碧贵.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

[4]贺新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8):226-229.

[5]郑克岭.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189-192.

[6]冯江英,石路.中国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4-103.

[7]常永才,哈经雄.建设和谐社会、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教育均衡化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59-63+96.

[8]曹萍,梁积江.试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9(4):44-49.

[9]韩刚.教育公平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171-176.

[10]马晓龙.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4):341-342.

[11]杨军.现状与对策: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27.

[12]刘钱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

[13]赵昊.云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3(2):96-98.

[14]彭丽萍.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

[15]张凤飞.如何突破制约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瓶颈探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2):77-79.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 要: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在参与了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后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区域失衡问题和纵向发展障碍问题。基于此,本文讨论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原则性的对策。

一、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联合国在2005年正式颁布的世界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在今后十年时间里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他们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在2003年4月举行的第166次会议上批准了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议案,并以行动支持将十年议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一个两年期的行动计划结合在一起。这个议案提供了一个纲要,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与联合国和其它合作者的协商制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国际实施方案草案。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一致认同和广泛支持。在中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的战略要求,教育界作为培育人才和萌发思想的前沿阵地,也必将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落实到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去。这就对我们的教育部门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困境

(一)宏观失衡问题。

1.横向区域间的经济水平失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避免会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作为全国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大西部地区,一方面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另一方面发展速度却又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经济在全国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进入八十年代,国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成为发展重点,在投资、税收、信贷、进出口贸易等许多方面享受优惠政策,西部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大量向东部地区逆向流动,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呈急剧扩大态势。“到1985年,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达到856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1.6%,比1979年上升1.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社会总产值3008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8.1%,下降了0.5个百分点。6年间,东西部社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的差距扩大了1.9个百分点,绝对量差距由2707亿元扩大到5556亿元,扩大了1.05倍。进入九十年代,这种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为53.8%,1991年为55.1%,1992年为57%,1993年上升到58.3%。东部地区八十年代每五年上升1.5个百分点,九十年代一年就上升1.5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八十年代每五年下降0.5个百分点,九十年代一年就下降0.5个百分点。据测算,如国家对东西部发展差距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扭转,到本世纪末,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占全国份额将扩大到70%,而西部地区则下降到建国初期的10%以下”。可见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西部存在差异,南北也存在差距。

2.横向区域文化的差异性

教育是某个共同体、社会或民族以特定的方式和特色向下一代传递在这个团体中形成的文化、习俗和观念。它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地与文化传统发生一定的互动作用,因而有人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即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或习得文化的一个过程。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教育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种观念和实践活动必然同样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文化统一性的基础上会存在文化的多样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政治水准也参差不齐,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从而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各种地域文化内部的文化特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会影响到教育领域,对我们今天所提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状态,导致人们思想意识保守,并最终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心理障碍。这些因素会渗透到人们心中,阻碍“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的接受和实践。

3.纵向阶段延续发展的问题

任何上层建筑的部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的教育也是如此,同时它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只能是我们在总结历史和当今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对策,然而作为历史发展过程的教育却要求我们不仅能做到及时应对,而且要前瞻性地去考虑问题,要在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未来方案。可持续发展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它的要求是高出我们今天教育的状况的,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微观失衡问题。

1.课程设置的标准问题

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非独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其内容应由理论模块、案例模块、课程研究模块和操作模块构成。虽然从2001至2003年,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实施指南,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新课程强化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加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赋予了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任务,但是现在我们的课程结构远远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首先,高考机制不能很好地强化评价学生的量化标准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考评。其次,中国的“学而士则优”的思想仍在作祟,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强调学子学习是为了仕途,所以也造成了今天教育的局面,而不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

2.教师队伍的问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必须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并能深入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去;把教材、学生融入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真正融会贯通地领会教材、感悟学生。目前中国的教师队伍普遍年龄构成偏大,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真正沟通与互谅。我们的制度没有给教师们提供一个轻松的搞科研的环境,教师必须为自己的经济生活问题而奔波。

3.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

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当中去,而每一个学生又有诸多的差异性,所以也就造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落实的困难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也是促进教育公平与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时期,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把学生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要研究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这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所要做到的。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考

(一)设置总体性原则,但要避免僵化。

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实施必须保证有强有力的领导,同时要保持社会主要特色代表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高度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要保持我们民族的独立、统一、完整,就要要求全国人民行动一致,团结共进,保证这一切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在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的原则、方向,但同时要适当扩大灵活性,以免陷入僵化。

(二)因地制宜,扩大地方灵活性。

教育受到区域和历史性的制约,所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现状不一样,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将一个笼统的概念套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而因地制宜地实施教育方针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所以要坚持扩大地方的灵活性,放权予地方,使各级教育部门能够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出具体的教育实施策略。

(三)强化师资配置引导可持续发展观。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强有力地获得执行,必须获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促进其发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有长远眼光,着眼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其次,要引进具有先进观念的年轻教师队伍。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思想僵化、应试教育观念浓厚的教师。这就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顺利实施。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引进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年轻教师,优化现在的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改造,通过先进理念的培训来使其更新观念。

参考文献

[1]严太华.关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化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2]王巧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特色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福利;区域差异;城乡差异

一、教育福利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社会福利既是一种以货币形式帮助社会群体解决问题的机制,又是一种通过提供劳务、实物和其他形式的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社会需要的重要制度。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教育福利不但为广大儿童提供了基本的教育资源,更为落后地区的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因而,无论在实践领域还是理论领域,儿童教育福利均是需要着重发展的福利项目之一。

从儿童教育福利的实践来看,联合国1959年签署的《儿童权利宣言》、日本1947年颁布的《儿童福利法》、英国1948年颁布的《儿童法案》、瑞典1960年颁布的《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加拿大1983年颁布的《儿童托育法案》等法律文件,都规定了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与儿童教育福利的实践活动相一致,学术界也普遍将儿童的教育视为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如有学者主张儿童的教育福利是我国儿童福利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儿童教育政策视为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重要方面。就我国而言,学前教育福利和小学教育福利一起,构成了我国儿童教育福利的基本框架,为我国儿童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支持。

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福利政策自建国以来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其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从1949年到1977年的政策奠基阶段。这一时期,基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位制的学前教育体系承担着我国学前教育福利的基础责任,发展学前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如1952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就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能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2.从1978年到1984年的政策过渡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成为我国的核心任务,因此学前教育福利政策的发展相对缓慢,只出台了少量的学前教育福利政策,如1979年的《全国托幼工作会谈纪要》。3.从1985年到2011年的政策完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福利政策伴随着整体教育福利的发展而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学前教育福利体系逐步形成,学前教育制度的构建日趋合理。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契机,我国学前教育福利政策在随后的25年间出现了大幅度的进步,其中1999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年《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6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的颁布,都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伴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福利政策的完善,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从儿童入园情况来看,我国近20年间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数略有下降。1986年,我国幼儿园数目为176775个,班级数目为577866个,入学人数为1807.84万;2006年,我国幼儿园数目为129086个,班级数目为799135个,入学人数减至1433.61万,这与我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有密切关系。从幼儿师资情况来看,我国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进步。1986年,我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数目为651392人,保育员数目为44791人,教师中具有中师或高中以上学历者320825人;2006年,我国幼儿园专任教师的数量增至826765人,保育员数目上升为99228人,两者分别上升了26.92%和185.57%,且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数目达到了85000人。从学前教育经费情况来看,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呈现逐年不断增长的趋势,2000年,我国学前教育的总经费为50.83亿元,学前教育生均经费为1212.76元;2007年,我国学前教育的总经费增加至154.98亿元,学前教育生均经费上升到3121.17元,两者分别增长了2.05倍和1.57倍。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尽管我国学前教育福利体系在1986年至2010年间得到了迅猛发展,无论在制度建设还是在运行机制上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有学者指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儿童教育发展问题是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重点问题,有学者则提出教育资源不足、地区差异严重是目前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还有学者认为儿童教育权利的不均等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目前有关学前教育的研究中,“普及化”“科学化”和“均等化”是学前教育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将教育公平列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方向,学术界涌现了大量有关学前教育“均等化”问题的研究。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于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如发现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社会分层和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学前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教育福利政策对教师力量的支持不足是造成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另一部分学者则关注到了学前教育的区域差异问题,如有学者用聚类的方法对学前教育的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探讨了义务教育的推进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影响,还有学者分析了西北地区学前教育的均等化问题。应该说,这些研究都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并为更好地构建学前教育福利提供了宝贵的思考。

然而,尽管学者们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呈现出了上述逐步深入的势头,且研究的范围也从过去的经验观察更多地转向实证分析,但是基于宏观层面的量化分析尚没有在学术界得到充分的开展,利用定量技术对教育均等化问题进行的研究还相对有限,这使得我国学前教育福利事业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仍然缺乏学术领域的有效回应,针对我国学前教育地区平衡问题的研究即属于其中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区域、城乡差异都可能会影响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其影响的基本内容和显著性都有待于考察。因此,本研究拟从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在区域和城乡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全国31个省市(不含香港、台湾和澳门)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两个分析角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aiser标准化四分旋转技术,确定一级指标三个,二级指标十个(见表1)。对分析指标采用KOM和Bartlett球形度及最大四次方值进行旋转

后,其累积旋转平方和载入分别为49.879%、72.077%、84.209%,成份转换矩阵也具有较强的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各个地区的学前教育状况进行均值比较和指数分析,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将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进行均值分析,依照城市、县镇、农村三个分类对象讨论我国城乡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及差异的内容;2,将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划分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区域分布进行均值分析,目的是在统计上发现哪些指标是区域之间差距的根源;3.将对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进行指标化的处理,并且通过指标分析的方式来比较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城乡差异与区域差异的严重程度。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

(一)幼儿园校舍建设的城乡比较

从城乡地区幼儿园的校舍建设情况来看,目前城乡差异对四项主要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见表2)。在对幼儿园校舍建设与城乡分化的F检验中,除人均保健室面积的城乡差异的显著性为0.002之外,其余三项指标的显著性结果都为0.000,均远低于0.05的限定值,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对数据的进一步解读可以发现,城市幼儿园每百人平均保健室面积为12.89平方米,县镇地区为11.58平方米,农村地区为7.88平方米,自城市到农村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人均活动室面积中,城市地区幼儿园的平均值约是县镇地区的1.44倍,是农村地区的2.66倍,其差距非常巨大。在人均睡眠室面积的统计中,城市地区领先县镇地区78.78%,领先农村地区314.56%。在人均图书室面积的统计中,城市地区、县镇地区、农村地区的差距也非常显著。总之,在幼儿园校舍建设的城乡差异中,城市地区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县镇地区次之,农村地区则具有较大的劣势。

(二)幼儿园物资水平的城乡比较

与校舍建设情况相类似,目前在物资水平方面,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也十分明显(见表3)。在对人均图书量和人均录像带量的城乡差异进行F检验后,本研究发现两项指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均为0,000,可以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人均户外场地的检验结果为0,021,也远低于0,05的限定标准,因而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进一步解读数据发现,城市幼儿园的人均图书量约为5,39本,高于县镇地区的3,41本和农村地区的2,00本,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在人均录像带量方面,城市地区的平均数值是县镇地区的1,98倍,是农村地区的3,53倍,也呈现出从城市到县镇、农村逐步递减的趋势;人均户外场地的数值也大体呈现出相同的状况,城市地区以5,24平方米的平均值显著领先于县镇地区的3,61平方米和农村地区的2,92平方米。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物资水平的城乡差异上,城市、县镇、农村呈现出逐次递减的明显趋势。

(三)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城乡比较

在师资力量的城乡差异分析中,三项指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见表4)。其中,生师比、高学历教师比例和幼儿保育员比这三项考核指标的F检验显著性均为0,000,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城市地区的儿童与专任教师的比例大致为17,30:1,这一数据在县镇地区提高了50%,达到了26.07:1,而在农村地区则上升到了91.22:1;在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上,城市地区的比例约为15.44%,高于县镇地区近5个百分点,高于农村地区近10个百分点;在儿童与保育员的比例上,城市地区的比例约为137.94:1,这一比值在县镇地区接近250:1,而在农村地区则约为700: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城乡差异上,城市地区、县镇地区、农村地区的差异非常大,且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城市、县镇、农村三个区域在校舍建设、物资水平和师资力量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且都呈现出了从城市到县镇再到农村逐步恶化的局面。可以肯定地说,目前在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上,城市地区在校舍建设、物资水平和师资力量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而农村地区整体上处于劣势,反映了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从软件到硬件都处于极端不均衡的状态之中。

四、我国学前教育的区域差异

(一)幼儿园校舍建设的区域比较

从我国幼儿园校舍建设的区域差异来看,在所有四项统计指标中仅有两项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其中,人均活动室面积的区域差异F检验显著性为0.000,人均图书室面积的区域差异F检验显著性为0.002,两者均低于0.05的限定值。人均保健室面积和人均睡眠室面积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471和0.090,可以认定在这两个指标上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进一步解读数据可以发现,目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幼儿园的人均保健室面积差异非常有限,基本都是每百人拥有10平方米的保健室面积。在人均活动室面积方面,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的幅度相对较大,其平均数值比中部地区多55.93%,比西部地区多63.81%;在人均睡眠室面积上,其情况与人均活动室相似,但中部地区少于西部地区;在人均图书室面积的统计中,东部地区的数值是中部地区的1.13倍,是西部地区的1.52倍。可见,目前在幼儿园校舍建设领域,只在部分指标上呈现出了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落后的局面。

(二)幼儿园物资水平的区域比较

在幼儿园物资水平的区域差异中,所统计的三项指标均呈现出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见表6)。其中,人均图书量的区域差异F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3,人均录音带量为0.011,人均户外场地为0.001,三者都远低于0.05的限定值,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合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的人均图书量约为4.73本,中部地区为2.79本,西部地区仅为2.49本,三者呈现出了逐步下降的趋势,且差异相当明显;在人均录音带数量的统计中,东部地区每百人的拥有量大体为61盘,中部地区为43盘,而西部地区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在人均户外场地方面,东部地区同比中部地区的领先幅度达到了85.53%,而中部地区领先西部地区13.17%。总之,各项指标均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呈现出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步衰减的趋势。

(三)幼儿园师资水平的区域比较

在师资水平方面,本研究没有发现区域差异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影响(见表7)。在四项指标的F检验显著性测量中,只有儿童与专任教师比例出现了0.005的显著性水平,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高学历教师比例、儿童与保育员比例的区域差异显著性则分别为0.810和0.229,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解读数据后发现,东部地区的儿童与专任教师比例维持在22.71:1左右,这一比例在中部地区为30.97:1,而在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则达到了惊人的35.96:1,自东向西逐步恶化的态势相对清晰。在高学历教师比例上,东部地区高学历教师比例的平均水平大致为12.93%左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1,54%和1 1,35%,虽然也呈现出了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是差距很小。在儿童与保育员的比例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数据分别为257.94:1、207.61:1和

266.98:1,三者差异较小且没有明显的规律。总体来看,在师资水平维度上,学前教育在区域间的分化不是特别严重,没有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东优西劣”的局面。

综上所述,本研究只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在物资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校舍情况和师资水平上差异则不显著。在所测量的10个指标中有6个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其中有关物资水平的3项指标均具有明显差异,校舍情况和师资情况的指标检验中分别有两项和一项指标符合统计学意义。在目前所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中,均呈现出了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次递减的趋势。总之,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在物资建设上的区域差异较为显著,而在校舍建设和师资建设上,不同区域幼儿园差异不显著。

五、我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与区域差异比较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奉行城乡二元体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带来的学前教育差异在实践领域已经相当突出。在对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均值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学前教育在城乡之间与区域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见表8)。其中,城乡差异体现得较为全面,全部10项指标均低于0.05的限定值,且其中有8项指标具有0.000的显著性水平,因此可以断定城乡差异对于学前教育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影响;区域差异则只体现在部分指标上,在全部10项指标中仅有6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主要集中在物资水平方面。

为了更好地比较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指标化的计算来进一步衡量两者的具体影响。如果将城市地区的基本指标设定为标准指数100,那么在城乡差异中相应的县镇得分和农村得分就可以明晰地呈现出来。同样,东部地区的数据如果被指定为标准指数100,那么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标准得分也可以明确地求取出来。本研究发现,城市地区的总得分大大高于县镇地区和农村地区,其中县镇各项指数的加总约为城市的66.61%,农村地区仅为城市地区的37.23%;且在具体的分类统计中,校舍情况、物资情况、师资情况均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同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也呈现出了逐次下降的趋势,其中中部地区的总指标约为东部地区的78.03%,西部地区约为东部地区的68.03%;在具体的分类统计中,三个区域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物资情况上。在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对比上,本研究发现城乡总指标为2038.38,低于2460.64的区域总指标,说明城乡之间的差异水平更高(见表9)。

六、结论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地区差异;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18-05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平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平等是社会平等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其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长期以来,教育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权利不平等,而在进入20世纪后,则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不均等[1]。教育领域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讨论和分析过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就现有各种界定来看,至少可以区分出三种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第一种是“起点均等”(包括就学机会及学校条件的均等),第二种是“过程均等”(包括教育内容及师生互动的均等),第三种是“结果均等”(包括学业成就、最终所获学历及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的均等),就我国现阶段国情来看,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首先需探讨的是“起点均等”问题[2]。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历来属于精英型教育。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成员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呼声也与日俱增。这一阶段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跟随国际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步开始改革,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尤其是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朝大众化的方向飞速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尤其令人关注。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从1980年江苏省率先建立全国第一个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金陵职业大学开始,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迅猛。据统计,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比1999年增长1.6倍;招生数达313.4万人,比1998年增长6倍以上;在校生数达964.8万人,比1999年增长8.2倍;毕业生数285.6万人,比1999年增长6.2倍[3]。可以说,现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占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部分,其教育机会的“起点均等”问题备受关注。历史上,学者们以“均等”为理想目标,而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找出“不均等”的事实,“均等”与“不均等”是一体的两面:追求“均等”,但要以检讨“不均等”现象为指标[4]。在西方国家的教育机会均等研究中,同阶层差异、种族差异及性别差异相比,地区差异问题基本上处于被注意的边缘,但对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呈梯度推移格局的后发型大国来说,地区差异是社会差异的一个重要范畴,导致我国不同地区间教育机会严重失衡[5]。

同样,我国地区差异的客观存在也导致了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均等。据报道,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更期望在不需要远离本土的条件下就能接受高等教育,而大量设置在地级甚至县级城市的高职院校布局给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对于这些地区的老百姓来说,高职院校既帮助他们的孩子圆了“大学梦”,又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读书,而且“上得起”学。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贫困地区,22.2%来自西部地区,16.2%来自民族地区[6]。可见,本省、本地区高职院校数量的多少对本区域内学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机会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对那些贫困地区的家庭来说,本省、本地区高等职业院校数量是他们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键。

另外,对2009~2011届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中有35%在院校所在市就业,68%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7]。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为本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均等状况,会直接影响各地经济发展的平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总体的飞速发展并不能代表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公平是历史的必然,将有效促进我国社会公平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是从一个侧面分析教育公平问题,旨在加深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以促进教育平等理想的实现。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地区差异现状

(一)数量上的差异状况

谈及地区差异时,经常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地区概念:一是省域地区差距,经常被转换为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二是省内地区差距[8]。基于此,本文拟从这两方面着手,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地区差异。

1.省域地区差异

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共1288所,其中,东部地区534所,占41.5%,中部地区437所,占33.9%,西部地区317所,占24.6%①。

比较我国普通高职院校的地区分布规模,可以看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所拥有的高职院校数量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少。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数几乎占全部高职院校数的50%,而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数比东部、中部地区分别少16.9%和9.3%。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数量急待增加。

如果考虑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与所拥有的高职院校数量之间的关系,那么地区分布状况如下:东、中、西部地区每千万人口所拥有的高职院校数量,1999年分别为3.5所、3.6所、2.7所,2008年分别为9.4所、9.2所、8.0所[9]。可见,1999~2008年的十年间,我国东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每千万人口所拥有的高职院校数量都有了明显增加。但是,分别对各地区增幅进行比较发现:东部地区增加5.9所,中部地区增加5.6所,西部地区增加5.3所,东部地区增加得最多,西部欠发达地区增加得最少。东部地区在高职院校数量本来就占绝对优势的基础上,在考虑地区人口与院校数量关系的前提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院校数量在增长趋势上仍占优势,比中部地区每千万人口多0.2所,比西部欠发达地区每千万人口多1.4所。

综上可见,无论是考察不同地区高职院校的绝对数量还是考察不同地区人口数量与高职院校数量之间的关系,东部地区都占绝对优势,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处于相对劣势,这必然会对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省内地区差异

除了要分析省域间高职院校的分布状况外,同样不能忽略省内高职院校的分布状况。下面分别以广东省和陕西省为例进行分析。

广东省共有21个地级市,其中,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有9个地级市,分别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剩余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12个地级市。2012年,广东省共有高职院校81所,其中,广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拥有47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量的58%;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除去广州市)拥有22所高职院校,占全省总量的27.2%;其余12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共有12所,占总量的14.8%②。广州市所拥有的高职院校数量占全省总量的一半以上,是珠三角地区的2倍多,是其余地级市的近4倍。可见,广东省高职院校在省域内的分布非常不均衡。

2012年,陕西省设有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杨凌等11个地级市。2012年,陕西省共有高职院校39所,西安市作为省会城市拥有23所,占全省总量的59%;经济较发达的西安市和咸阳市共有28所,占全省总量的71.8%;而经济欠发达的其余地市的高职院校只有11所,仅占总量的28.2%③。可见,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通过比较我国省域之间和省域之内高职院校的地区分布状况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院校数量都有大幅增加,每个省也都在大力发展本省的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兴办高职院校,但总体来说,从数量上看,我国高职院校地区差异状况仍然存在。东部省份的高职院校数量较中、西部居绝对优势,同一省内的高职院校数量分布也极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数量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数量少,这必将导致不同地区高职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均衡。另外,这种省域之间、省域之内高职院校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还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造成“马太效应”,最终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建议平衡发展不同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增加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这对于实现教育代际向上流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地方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质量上的地区差异状况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差异将直接关系到地区间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的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从国家设立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两方面看,我国高职教育入学机会质量上的地区差异状况如下。

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由中央财政分期投入约25亿元专项资金,带动地方财政投入60余亿元,以及行业企业投入近15亿元,重点扶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力求以点带面,在示范建设的良好基础上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

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数量,在原有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分阶段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骨干高职院校重点要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

可见,由于国家的重点扶持,建设资金大量投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在教育质量上会大大高于普通高职院校。因此,分析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的质量差异。

1.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区域分布

表1 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区域分布(单位:所)

资料来源: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web/5zn/index.aspx,经过整理汇总所得。

由表1可知,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所拥有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占全国总量的46%,将近一半,其数量是中部地区的1.77倍,是西部地区的1.64倍;而中部和西部两个地区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数量仅占全国总量的54%,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院校数量基本相同。可见,在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占有上,东部地区处于绝对优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劣势。

2.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区域分布

表2 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区域分布(单位:所)

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http:///TopPic/shifangugan/,经过整理汇总所得。

由表2可知,我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与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大体一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全国骨干高职院校数量占全国总量的近一半,比例达到47%,其数量是中部地区的1.68倍,是西部地区的1.88倍;中部和西部两个地区的骨干高职院校数量之和才占总量的53%,西部地区所占有的院校数量最少。可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数量的占有上处于绝对优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劣势。

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区域分布的分析发现,东部发达地区无论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还是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占有上都处于绝对优势,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却居于劣势地位。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中、西部地区学生获得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机会以及享受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机会。因此,对于不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确实存在,主要表现为:

首先,从数量上看,无论是省域之间还是省域之内,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地区)的高职院校要多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地区)的高职院校。对于弱势群体和贫困家庭来说,大量设置在地级市、县级城市的高职院校是“在家门口上大学”,“上得起”的大学。因此,东部、中部和西部设置的高职院校数量将极大地影响当地学生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这对于弱势群体和贫困家庭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从质量上看,国家启动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投入大量资金,重点扶持计划内高职院校的发展,目的是为了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但通过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区域分布的分析发现,地区差异仍然存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在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的占有上居绝对优势。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状况势必造成不同地区高级专门人才分布不均,使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建议

1.建立高职院校间的多元合作模式

鼓励和支持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全国高职教育均衡、协调发展。院校间的具体合作模式有多种,比如,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师交流与培训,普通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到示范或骨干高职院校去学习和观摩,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也定期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普通高职院校去讲学。实现校际之间办学资源的共享,如图书馆、教学课件、就业渠道等资源的共享,以提高普通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

2.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

为促进中、西部落后地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调整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适当提高对中、西部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鼓励一些大的教育集团投资高职教育,并给予政策优惠,以平衡区域间高职院校的发展。

3.制定帮扶中、西部落后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

高职教育属于准公益事业,发展公益事业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因此,出台相关倾斜政策,促进落后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政府部门可以对落后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审、省级教育科研、优秀教学团队、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重点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向中、西部高职院校倾斜;对参与中、西部高职院校合作的学校或企业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0-333.

[2][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2.11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R].2010.

[4]陈尚生,陶能祥.试论教育机会均等[J].现代教育论丛,2001(5):10-12.

[6][7]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5-6).

[8]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8.

[9]张晨,马树超.分类指导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12-19.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n the Chance of Receiv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ONG Tao

(Shan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orts, Taiyuan Shanxi 030006,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regional difference, comparing several indicators of the chance of receiv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aspect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China shows that, it is still a fact that regional difference exists in chance of receiv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fact will affect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ideal, the bal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order to promot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e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uggestions are: build cooperation model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crease investment o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work out special support policies for west reg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hance of entering schools;regional difference; education equality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财政不平衡;收支结构;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011-05

引言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是用于满足地方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其平衡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即“统收统支”、“分灶吃饭”、“分税制”,地方政府收支平衡状况表现差异性。

学者们分别从收入结构和支出结构角度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已有文献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地方财政收支是否平衡和原因分析、收支结构在地区间是否平衡以及各自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徐涛(2011),张伦俊、陆建华(2001),李永友、丛树海(2005),王军平(2005),申嫦娥(2006),林颖(2009),陈志勇(2005),张明喜,(2007))。鲜有文献对地方政府收支结构对收支平衡的解释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

本文旨在研究地区间财政收支不平衡和收支结构对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地区财政收支分配差异对扩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否会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为政府从地区间财政收支结构出发,平衡财政收支,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新的视角。

一、理论分析框架

财政平衡,即财政均等化(Fiscal Equalization)是指具有相似状况,每个人从公共产品获得的回报与所承担的税负都相等,即要求无论居民位居何处,均能享用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Jeff Petchey,Sophia Levtchenkova,2004)。换言之,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匹配。

根据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的发展趋势是扩张的,即公共支出的增长表现为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现为图1 。

20世纪60年代初Peacock and Wiseman在瓦格纳原则基础上提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是财政支出规模的约束条件,当外部冲突暴发时,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会增加。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阶段解释财政增长的原因,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是不同的。

本文从税收理论来分析税收的发展规律。税收追求兼顾公平与效率,在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下,税收还应体现中性特质,即一方面尽可能不带来外部负效应,另一方面不能干扰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基于税收原则和中性物质,税收发展规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拉弗曲线和马斯顿的经济分析体现了不同国家税负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不同地区,税负对地方政府财政平衡的影响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拉弗曲线表现了税率、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税率为横坐标,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为纵坐标,税率从O到B的数值为0到100%。当税率在OC区间变化时,税率越高,税收越高;当税率超过C点,从税收的供给角度来讲,纳税人因税负太重而工作意愿减弱,直至B点,无人愿意工作和投资。阴影区域则为税负太重而导致的税收收入的减少。

根据财政收支理论与已有文献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1)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能力能否满足财政支出需求,即财政是否平衡?(2)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对财政不平衡度的贡献如何?(3)如果财政收支结构差异是造成财政不平衡差异的因素,那么财政不平衡通过财政收支结构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力度如何?

二、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选择

根据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针对本文提出的三个问题,本文拟运用以下测算方法与模型。

1.地区间财政收支平衡分析

Hunter(1974)提出的财政不平衡度计算公式为1减地方财政收入中来自中央转移支付的比重,为了能够正向地反映财政不平衡度的大小,我们将财政不平衡度的计算公式调整为以下形式:

财政不平衡度=1-(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

运用变异系数度量地区间财政不平衡度差异。

2.财政收支结构对财政收支不平衡的贡献度和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分析

本文构建财政收支不平衡度(D)、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E)两者分别与一般公共服务(X1)、教育(X2)、科学技术(X3)、文化体育与传媒(X4)、社会保障和就业(X5)、医疗卫生(X6)、环境保护(X7)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一般预算收入(X8)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采用混合面板数据,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回归系数显著的自变量,以求解筛选出的自变量对财政收支不平衡度的贡献度,以及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模型公式分别如下:

D=αiXi+ε

ε表示随机误差项。Xk如果在逐步回归的过程中,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则令αk=0。

E=βiXi+ε

同上,如果在逐步回归的过程中,Xk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则令βk=0。

(二)样本选择

1.区域划分

按经济带划分地区,中国通常被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如表1所示)。三大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地区间财政状况也表现出不同。本文按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收支状况,分析地区间财政收支平衡问题。

2.数据来源

鉴于1994年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实施,为保证数据平稳性,本文选取从1995—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财政收支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1995—2011年《各省财政年鉴》。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地区间的财政收支平衡

根据财政收支不平衡度测算方法得到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不平衡度的结果。从图3的计算结果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收支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且中部和西部地区尤为明显。

具体来说,东部地区的财政不平衡度最低,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高。再从地区间财政不平衡度发展趋势来看,自1995—201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不平衡度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中部、西部地区财政不平衡度分别从1995年的39.25%和58.17%上升为2011年的57.67%和65.63%;东部地区的财政不平衡度从1995年以来一直低于30%,并且呈下降态势,到2011年,东部财政不平衡度仅为18.99%。

(二)财政收支结构对财政收支不平衡度的贡献分析

本文选用最近五年面板数据,运用Eviews软件,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最优子集的方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收支结构对财政收支不平衡度的贡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1.财政收入结构对财政收支不平衡度的贡献

从表2的回归结果来看,宏关税负差异对财政不平衡的贡献度为正1.1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税负差异是造成地区间财政不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2001—2011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宏观税负与其生产总值来看也反映出税负是造成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表3所示)。

2001—2011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平均宏观税负为8.44%、6.42%和7.72%,三大地区分别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8.59%、23.69%和17.72%。东部产值高但税负较低,西部产值低但税负较高。

2.财政支出结构对财政收支平衡的贡献度

本文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主要关注的是关键性的财政支出,即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科学技术、保障和就业和医疗卫生。

具体从上页表2的回归结果来看,一般公共服务在西部地区是缩小财政不平衡的根本因素,对财政不平衡的贡献为负。东部地区教育支出为正,加剧财政不平衡差异,而西部教育支出为负,缩小财政不平衡差异。科学技术支出总体上缩小财政不平衡差异,东部科学技术支出对缩小财政不平衡差异的贡献小于西部科学技术支出对财政不平衡差异的贡献。社会保障支出对财政不平衡差异的贡献为正,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医疗卫生支出对财政不平衡差异的贡献为正,虽然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医疗支出对财政不平衡各自贡献不显著,但总体是显著的,表现为该项支出是造成财政不平衡差异的原因之一。

(三)收支不平衡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

同样,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收支结构视角,分析财政收支不平衡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力度,结果(如表4所示)。

1.财政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

从表4的回归结果来看,宏关税负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度为正,表明税负差异是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其中,东部税负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为正,说明东部税负差异是造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西部税负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为负,西部税负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起到一定的作用。

2.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

从表4的回归结果来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为正,表明公共服务支出差异是造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地区间教育支出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解释显著为正,表明教育支出差异会对经济发展差异产生影响。科学技术支出总体上缩小经济发展差异,东部科学技术支出对缩小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小于西部科学技术支出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这一现象体现了科学技术支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为正,东部最为显著。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并不显著,但东部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显著为负,医疗卫生在东部地区内是缩小地区内差异的原因之一。

结论

本文分别不同地区财政不平衡度进行测算,并分析财政收支结构对财政收支不平衡的贡献度,以及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地区间财政收支不平衡现象较为显著,且呈扩大趋势;(2)地区间收支结构不同对财政收支不平衡的贡献度有着显著差异;(3)财政收支结构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财政不平衡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

因此,基于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理论,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有利于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发展,同时对缩小经济发展差异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涛.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实证分析——基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J].经济视角,2011,(10).

[2] 张伦俊,陆建华.地区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J].统计研究,2001,(9).

[3] 永友,丛树海.中国地区税负差异与地区经济差异—— 一个横截面时间序列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05,(9).

[4] 王军平.关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8).

[5] 申嫦娥.中国地区间税负差异原因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6,(11).

[6] 林颖.中国区域间税负差异原因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09,(8).

[7] 陈志勇.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8).

[8] 张明喜.中国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税务与经济,2007,(3).

[9] Jeff Petchey & Sophia Levtchenkova.Fiscal Capacity Equaliza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J].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