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

气象研究生论文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气象科技史;学术成果;继承;发展;评介

张静教授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气象文化与气象文献研究,有着扎实科研水平和丰富的科研实践,发表了一系列与气象文化相关的文章(《方以智中的气象学思想》等),参与了国务院重大古籍整理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气象科技史》(以下简称“张著”)是张静教授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结晶。张著勾勒了始于远古,止于20世纪中期的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历程。著者在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基础上,以人类对大气现象的认识、利用及干预为线索,从气象科技史的不同侧面予以了全面的研究:既有天气现象认识史、大气光象认识史等通史性研究,又有如天气预报发展史、物候学和气候学发展史、气象仪器发展史等专题性研究,并对中国历代重要气象人物和气象典籍进行了勾稽和介绍,传播了前辈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该书文献丰富、考证严谨、结构完整,将气象科技史的学术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一、南信大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南京气象学院(后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因“气象”立校,以“气象”强校。中国气象史志研究会成立之初挂靠于该校,俨然该校是国内外气象科技史研究重镇。该校以王鹏飞教授、陈学溶教授等为首的气象学家们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气象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的传统,发表了《王鹏飞气象史文选》、《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等气象科技史著作。2010年该校成立了气象人文研究院,之后该校的科技史硕士点也利用自身特长,突出科技史的气象特色,该校的气象科技史研究是传承而又发展着的。张著是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继承与发展的成果,是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二、谋篇布局的逻辑性与内容的完整性

张著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内容涉及气象通史和气象专题史的诸多方面。该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一)谋篇布局的逻辑性。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该著先是叙述从古至今人类对天气现象(风、雨、雷、电等)、大气光象(晕、虹、宝光、海市蜃楼等)认识的历史过程,接着展开人类对天气现象的利用与干预(风能的利用、人工降雨等)、天气预报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只有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在过程中总结规律并利用,才能预测未来天气状况,为生产与生活提供方便。例如,古人就是通过观察云的颜色及其变化、风向与风速的变化等归纳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报气象的方法等。古人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变化,石头、炭、琴弦等对大气湿度的感知来预测晴雨。早期的天气预报就说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等变化的个体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的总结都离不开对物候与气候的观察与认识,所以著者在天气预报发展史的后一章内容中,补充阐述了物候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历程,增强了该著的逻辑性。

(二)内容的完整性。该著在天气现象认识史和大气光象认识史中,详细叙述了每种现象的观察认识史,每种现象的认识史都包括观察、记录、命名、分类和现象成因的探讨。在每一章节的编写中,著者都全面完整的阐述了中西方的各自发展历程。

人类最初的气象观测以目测为主,随着观测的深入,气象观测仪器逐一诞生。由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气象理论比较零散且主观,著者在书中第3章给我们列举了科技革命之后,在气象仪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后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大气认识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也是源于气象观测工具的发明。著者另辟一章,叙述了气象观测与气象仪器设备的发展史,补充了前几章中气象仪器部分的内容,使得该著的内容更具完整性。

三、文献征引多途

该著汇集和综合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参考文献有古籍、国人的研究著作、论文还有国外气象文献等。古籍包含了历代史书、历代文人文集、还有历代农书、历书等;研究著作、论文有气象史志、气象学家文选、出土文物研究(如甲骨卜辞)等;国外的气象文献不仅有气象研究专著,还有气象年报等。多方面的资料使得该著资料辑录翔实,文献征引多途,体现出该著内容的严谨与丰富。如:古人对海市蜃楼的观察与认识。著者指出,古人所记的蜃景中,海市居多。引用了《晋书・天文志》中:“凡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北夷之气如牛羊群畜穹庐,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对海市蜃楼的描述记载。举例了元末杨r的《观海市记》中:“春夏见,秋冬少见。大雾之后,天晴见,天阴不见。微风见,无风不见,大风不见。风微急,其见也速而巧。风微缓,其见也迟而拙。”对海市蜃楼现象出现的季节,以及其出现的气象条件,并提出海市蜃楼与风速有关的叙述。此外,张著介绍了西方人对海市蜃楼的记载,如英人合信说撰的《博物新编》中的“空中船像”。文献的引用,分别引自三种不同文献的记载,不同朝代甚至不同国家,体现了该著旁征博引,文献取用多途的特点。

研读之后,笔者认为,张著如果能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涉及,将会带给读者更多的启迪。

第一,该著在梳理中国气象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对西方气象科技的发展作了整理,虽未在章节中对中西方的气象科技发展作比较研究,但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如若著者开辟章节,系统整体的讨论二者的不同,并对二者不同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会让读者更清晰明了地了解到二者的不同。正如洪世年教授说的那样,“所谓史者,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基本具有两个部分,其一为史实,历史事件与史事述评,其二为对史情的发生、演变与影响的分析。”第二,该著的编写是源于科技史研究生课程的开设,学生在做研究或写作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怎样搜集资料这个难题,如若著者在书的附录中可以跟读者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与心得,该书则更具教材意义。

综上所述,该著是我国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该著视角独特、立足史料、考证严谨,系统地探讨了气象科技的发展历程,也传播了历代气象学家的科学精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静.方以智《物理小识》中的气象学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 《气象分典》编纂委员会. 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4.

[3] 张静.气象科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盛唐气象;雄浑;风格;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8.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17-02

一、盛唐气象

对“盛唐气象”的研究,首先是“盛唐气象”概念的提出,即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有什么样的一种特征。在这一个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在研究时,学者们经常引用到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几句话。学者们从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如“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迎旦东风漪赛驴’绝句,决柞盛唐人气象,只是白乐天言语”、“又谓盛唐诗,雄浑雅健”、“盛唐诸公之诗,如颜普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等句中找到了“盛唐气象”的来源,在这几句话中找到了论述的依据,然严羽并没有明确说出“盛唐气象”有什么样的内涵,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经过爬疏,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此问题。首先我们可以从林庚和韩文奇两位先生的观点中看出:“盛唐气象”是一种有着蓬勃的朝气和青春旋律的一种风尚,“盛唐气象”是一种与时代精神相连,而又更加的突出盛唐气象的特征:讴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高昂明朗的思想感情,雄浑壮大的气势力量。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并且表现出阳刚之气的一种风尚。

第二种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傅绍良和同时撰文的李中华、陈鹏认的二文为代表的看法。与上一种风格相反,李中华、陈鹏二先生从另外的角度对盛唐气象作出了认识。

李中华、陈鹏认为:“通过对开元、天宝党争局面的考察,便会发现‘盛唐之音’、‘盛唐气象’之下有着更为丰厚、复杂的内蕴。开元、天宝年间,朝廷政治由清明转向昏暗,社会由兴盛的顶峰迅速滑向动乱的深渊。与之相对应,‘盛唐诸公’的人生旅程中也充满了挫折与苦难。因此,‘盛唐之音’中所寄寓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高亢、自信、雄壮、飘逸,也有低抑、苍凉、孤独与悲怆”。

傅绍良先生将盛唐气象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概括,即悲壮而深沉的时代悲音。这种概括可谓是使盛唐气象更加的全面,也从中发掘出诗人的性格和时代特征。李中华、陈鹏在论文中也有类似的看法。李中华、陈鹏从情感、情志方面进行了概括,即高亢、自信、雄壮、飘逸,也有低抑、苍凉、孤独与悲怆。傅绍良和李中华等人的观点使盛唐气象的研究更加的全面,更加近了一步。这种从反方面的角度来概括盛唐气象能更好的发现盛唐气象的另外一种风格特征,但这种风格特征是包蕴在盛唐气象中的一种审美风尚。

第三种看法是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对“雄浑”风格作了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发展了盛唐气象的艺术特征,对盛唐气象的研究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在这方面,对此作出研究的学者较多。其中罗立乾、赵克尧、袁行霈、张福庆、陈伯海等几位大学者的研究是深刻的。罗立乾发挥了《沧浪诗话》中的内涵,在这基础上写出了盛唐诗歌气势雄浑而深厚的美学基本风貌。赵克尧先生有在这一基础上进了一大步。赵克尧先生将盛唐气象与中国诗歌理论中的境界相连,可谓是将盛唐气象融入到中国诗歌理论体系中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是值得肯定的。袁行霈先生将盛唐气象从风格的解读进行了研究。认为盛唐气象是一种文学中蕴含着博大、雄浑、深远、超逸。这种思路可谓是将盛唐气象的研究纳入到中国诗歌理论的体系中进行研究和考察。在这方面,张福庆先生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张福庆认为,“‘盛唐气象’是对盛唐诗歌的一种共性的概括,盛唐诗歌中那种反映时代精神的雄浑、豪放、刚健、悲壮的具有阳刚之美的美学风格,自然可以纳入‘盛唐气象’的概念范畴;”

张福庆先生从怀疑严羽的角度进行了理解。当然,我们可以看出,张福庆先生并没有否定严羽的观点,而是在严羽观点的基础上使盛唐气象的研究范围更加的广阔,从而扩大对“盛唐气象”“盛唐之音”的研究,从而将盛唐气象或是盛唐之音看成是一种风格。这种扩大化的研究可谓是一种创举。它将对“盛唐气象”或“盛唐之音”的研究开辟出一片风景。对盛唐气象的研究也更加具有意义。当然,随着对盛唐气象的研究,从风格风貌研究的学者也不断出现。对唐代文学和诗论有较多研究的陈伯海先生就有这方面的研究。

二、“雄浑”风格的艺术特征

关于“雄浑”风格,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许自强认为:“雄浑,是属于阳刚类的一种主要风格”张国庆先生认为:“《雄浑》是《诗品》的开篇第一品,它所表示的‘雄浑’,是一种至大至刚的艺术风格,一种至广至阔的艺术境界”张少康先生却有不同的看法。张少康先生认为:“‘雄浑’之美的诗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它是一种整体的美,而不是局部的美;第二,它是一种自然之美,而绝无人工痕迹;第三,它是一种含蓄的美,超乎一切言象之外;第四,‘雄浑’是一种传神的美,而不是形似的美;第五,‘雄浑’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流动的动态的美,而不是静止的、僵死的、缺少生气的静态的美。‘雄浑’之美具有空间性、立体感,而不是平面的”以上三种看法可以说代表了对“雄浑”风格的看法。

雄浑作为一种风格,在《二十四诗品》的风格类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问题需要将《雄浑》品放到《二十四诗品》体系中考察,在《二十四诗品》中,这种关系就是对《二十四诗品》做整体考察,在这一部分中关于体系问题的研究,张国庆老师和赵福全有相关论述,其中论述的目的是将诗品分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其“雄浑”品所论述的就是其阳刚之美,有时又称为壮美。在《二十四诗品》中,具有壮美特征的还有《豪放》、《劲健》、《悲慨》等品。对于壮美或阳刚风格在《二十四诗品》的分法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还是看其他学者的看法。杨景生在《“雄浑”与西方“崇高”之比较》一文中说:“中国晚唐诗人兼诗歌理论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中提出了中国古代诗学中著名的‘雄浑美’的审美范畴,其中‘雄浑’、‘豪放’、‘劲健’、‘悲慨’、‘流动’五品(原文见于《全唐诗》),可以看作司空图对‘雄浑美’审美特征的描述”,杨景生先生是将“流动”品也作为具有“雄浑”风格的阳刚美或是壮美来看待。朱东润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批评大纲》中将阳刚美归为:“《雄浑》《悲慨》《豪放》《劲健》”。曹顺庆先生认为:“司空图以《雄浑》统冒全篇,故雄浑之美,不限于《雄浑》一品,还包括了《劲健》、《豪放》、《悲慨》等品。”对《二十四诗品》最有研究的张国庆先生在《诗歌美学》的论文中说:“除《雄浑》外,《诗品》中还有不少品目也论及了壮美(阳刚美)型的艺术风格,其中最突出的是《豪放》和《劲健》”从上面的引论看,具有“雄浑”风格的还有《豪放》《劲健》品是没有争议的。现在看《流动》品有没有雄浑的特征呢?根据张国庆和赵福全对《二十四诗品》体现的研究,笔者还是将其排除在外。《二十四诗品》体系的研究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到底《二十四诗品》有没有体系?有,体系如何?笔者在此就不涉及此问题了。《悲慨》在张国庆先生那里单独例举了出来。张先生在《诗歌美学》一文中说:“在《诗品》中,《悲慨》是很特殊的价值极高的一品。在《悲慨》品中,作者及其笔下的人物(品目中的主人公)最直接地面对了非常广阔真实的社会人生,最直接地面对了激烈深刻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作者也毫不掩饰地一任胸中激情喷发而出,为之悲苦为之浩叹为之哀伤。这样的直面广阔社会人生并为之尽倾真情激情,在《诗品》中的确非常罕见,甚至就是唯一的。不仅如此,《悲慨》同时还极有理论深度和理论价值”正如张先生所说,“《悲慨》是很特殊的价值极高的一品”,有什么样的特殊价值呢?“在《悲慨》品中,作者及其笔下的人物(品目中的主人公)最直接地面对了非常广阔真实的社会人生,最直接地面对了激烈深刻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作者也毫不掩饰地一任胸中激情喷发而出,为之悲苦为之浩叹为之哀伤”这种胸中激情喷发,悲苦为之浩叹,再看看悲慨品: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大风卷水,大道日丧,浩然弥哀,不正是“雄浑”风格吗?只不过悲慨走向的是“喜”的另一面――大悲。它同样也显示出阳刚的一面。张先生说到:“《悲慨》之悲剧的产生根源和依据很可能就是晚唐那一幕社会大悲剧和司空图对它的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张先生的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上的。具有较高价值。

三、从“盛唐气象”看“雄浑”风格

林庚先生提出的盛唐气象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杨柳提出的盛唐气象是盛唐诗歌所共同表现出来的那种基本风貌,这不正是一种具有“雄浑”风格的体现?在“雄浑”风格中“返虚人浑,积健为雄”(《雄浑》)、“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劲健》),是一种浩然正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韩文奇先生提出的盛唐气象是讴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高昂明朗的思想感情,雄浑壮大的气势力量。同样的,其“荒荒油云,寥寥长风”、(《雄浑》)、“巫峡干寻,走云连风”(《劲健》)、“观花匪禁,吞吐大荒”(《豪放》)“天风浪浪,海山苍”(《豪放》)、“持之匪强,来之无穷”(《雄浑》)、“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悲慨》)、“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悲慨》)等同样能渗透出“盛唐气象”之美。傅绍良提出的盛世诗人正是从自我生存的小环境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转变中的种种不协和,从而唱出了悲壮而深沉的时代悲音,李中华、陈鹏先生提出的‘盛唐之音’中所寄寓的情感,其中有高亢、自信、雄壮、飘逸,也有低抑、苍凉、孤独与悲怆的提法,具有“雄浑”风格的《悲慨》品“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的一种体现。浩然弥哀是一种悲壮、苍凉、孤独与悲怆,“大道日丧,若为雄才”是一种阳刚性的雄壮式的悲慨。罗立乾提出的“盛唐诗歌构成了盛唐诗歌气势雄浑而深厚的美学风貌”、赵克尧提出的“康向上的风采、恢宏豪宕的气质、雄浑宽远的境界”、袁行霈提出是“大、雄浑、深远、超逸”、师长泰提出的“唐诗歌不仅反映了开、元盛世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也显示了雄壮浑厚的艺术风貌,具有健康、明朗的感情基调”、和张福庆先生提出的:“盛唐气象是对盛唐诗歌的一种共性的概括,盛唐诗歌中那种反映时代精神的雄浑、豪放、刚健、悲壮的具有阳刚之美的美学风格”正是一种“雄浑”风格的展现。盛唐气象的这些养料,大大丰富了“雄浑”风格的内涵,同时也更加的奠定“雄浑”风格在唐代是一种不可少缺的风格类型。综上所述,盛唐气象就是一种对唐代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一种建功扬名的入世情怀,这种情怀向唐代的各方面敞开,讴歌英雄气概,呈现雄浑壮大的气势。这种盛唐气象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就是雄浑的艺术风貌,是雄浑、豪放、刚健、悲壮的雄浑风格美的类型。对“雄浑”风格在唐代诗诗歌理论中的一种探究就显得有理论的依据。中国的诗歌在唐代已经发展到了顶峰,这一座高峰中所彰显的是中国诗歌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诗歌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

2、许自强,《新二十四诗品――古典诗歌风格鉴赏》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90.2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3篇

应用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在相关产业运作及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领域涉及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以及人类健康等。1997年9月,应用气象学专业被中国气象局列为局级重点建设专业。2002年12月“,应用气象学”专业被评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12年“应用气象学”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气象学专业建设的承担单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目前教学队伍学术水平较高、专业结构合理、科研经验较丰富,是培养应用气象学人才的主力军[1]。2应用气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框架与知识体系

2.1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2.1.1理论依据

新世纪的中国大气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改革开放,从中国大气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我国应用气象研究的科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为重点,将我国由气象大国变为气象强国,不但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己的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等重大地学问题,而且在科学理论、研究思想、研究成果等方面对世界大气科学有所贡献。要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最关键因素或条件是需要有大量优秀人才。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热爱祖国、立志献身应用气象事业;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文化底蕴,广博全面的知识背景,合理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即最终为就业、考研、出国三个方向。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宽厚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并经过融会贯通,经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而素质是把从外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因此在应用气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遵循这一规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既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还要通过课内外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

2.1.2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2.2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21世纪应用气象学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理工科大学应用气象学人才的知识体系应强调以下几点。

2.2.1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

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外语等,这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石。科学的新发现和技术的新成果,一般都出现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将来能否有所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识的宽和知识的新。

2.2.2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质教育

包括教育部规定的“两课”的有关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础等)以及选修一定学分的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坚持把专业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加强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2.2.3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是指从事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气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等。专业理论知识指系统的应用气象学理论和知识,主要体现在所设置的各专业课程中,它们应反映学科前沿研究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应用气象研究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2.2.4专业技能知识和应用气象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知识,包括产业工程气象学、微气象学、气象服务概论、城市气象学、气候资源学等。应用气象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践课时,一般为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有所增减。

2.2.5建议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科研意识、科学素养、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结合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建议增加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环节,如可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撰写小论文、读书笔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讨论会、报告会;改革实验教学环节以利于学生独立开展初步的科学研究;高年级学生自己选择并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进入科研实验室,集中进行科研训练等,应鼓励各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4篇

事实上,这样一张让叶笃正费尽心力的气象图,在国外的气象学研究中已经很普及了,但在当时的中国,绘出一张这样的图,已经让叶笃正高兴地指着图对学生说:“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在我国该结束了。”

在叶笃正拒绝美国气象局高薪工作、回国从事气象学研究的60余年后,2013年10月16日,这位终结了“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的老人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去世前,他的听力已经严重下降,只能通过纸张上的文字来交流。

任何人要梳理中国气象研究的发展史,都绕不开叶笃正的名字。他是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气象所的工作人员将他称为“宗师”,中科院院士吴国雄评价其,“为推动中国大气物理学的发展、国际气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叶笃正出生在天津一位前清道台的家中,他出生的那年,恰好是中国有了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气象记录的一年。但直到14岁之前,一直在家接受私塾教育的叶笃正,恐怕都没有料到,自己会用大半生的时间,和老天爷打交道。

大学原本读物理学的他,有一次和钱三强打乒乓球,物理系毕业的钱三强劝他,中国需要气象这门实实在在的学问。叶笃正自此决定去学气象学。

预测“老天爷的脸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用叶笃正的话说,他回国的时候,中国的气象学研究几乎是张白纸,没有计算机,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甚至没有基础预报需要的气象图。

为了搞清楚影响中国的气象是什么天气系统,控制中国的天气环境是怎样发生、发展,叶笃正采用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分析方法,研究东亚大气环流的演变。

他与陶诗言等人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每年6到10月过渡季节,有出现急剧变化现象。这种演变,并非如以往被认为的那样逐渐变化,而是有个突变的过程。这些对东亚气象学问题的发现和理论,成为了奠定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

这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气象组织IMO最高奖的获得者,由于拿到过的奖项太多,晚年时,甚至已经记不得自己确切的获奖次数。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很多科研人员,都记得叶笃正的一段话:“一个科学工作者一生的经历就好像是一出戏……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给了我这个舞台……众多的演员,彼此帮助,这出戏才能够演出成功。”

有时,叶笃正会用武侠小说的情节类比自己的科研状态。他“特别特别欣赏”武侠小说里,主角面临困局后,绝路逢生的情节。

“对我很有启发,做研究工作,想了半天不行了,忽然一下子想出来了,这也是绝路逢生。”他几十年来总是随身带个小本儿,会半夜爬起来,记下偶然闪现的灵感。

叶笃正对青藏高原气象学的研究,确实可以用绝路逢生来形容。当时,“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一度被国内外气象学界认为,其超大尺度的地形障碍,严重阻挡了大气的流动,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

叶笃正根据极少量的资料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天是一个热源,冬天是一个冷源,并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会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巨大。他指出,如果不是有青藏高原,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将是一片沙漠。

他不但是第一个指出青藏高原重要性的人,也发出警告:未来一百年内,地球的气温会大幅上升。

在国内研究全球变暖这个课题时,叶笃正觉得压力大了,有人说“全球变化让它去变好了,关我们什么事”,但叶笃正决定,“顶着冷嘲热讽往上做”,就像他最爱读的金庸小说的主角们一样。

2003年,叶笃正首次提出有序人类活动概念,这位当时已是耄耋之年的科学家,不断感到时间的紧迫。他试着在中国的气候研究中建立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

直到去世前两年,叶笃正仍然在坚持每天工作,他想要把这事情搞起来。

热爱运动,尤其喜欢散步的他,在手记里写着: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完成大部分,这样的人生就基本没有遗憾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问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国内研究全球变暖课题时,他的上级领导认为这个课题研究与我们无关,但叶笃正顶住压力继续研究。后来他还提出在气象研究中建立一个系统工程。

B.叶笃正在上世纪50年代,用双手画出了中国第一张像样的天气图。这张天气图让他费尽心力,并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C.叶笃正大学原本读物理学,后来决定学气象学,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二是钱三强的“中国需要气象这门实实在在的学问”的劝说。

D.叶笃正从美国回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气象学研究几乎是张白纸。他采用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分析方法,独自发现了东亚气象学的有关理论。

2.叶笃正是一位出色的气象学家,在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3.“有时,叶笃正会用武侠小说的情节类比自己的科研状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其原因。

4.叶笃正研究气象学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老气象”遭遇“不测之云”》

1.C(A项中“他的上级领导认为这个课题研究与我们无关”过于绝对,原文倒数第四段中说的是“有人说”。B项中“并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错,依据原文,这张气象图在中国影响非常大,“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在我国该结束了”,但“在国外的气象学研究中已经很普及了”。D项中“独自发现了东亚气象学的有关理论”错,依据原文可知,这些理论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发现,是“他与陶诗言等人发现”的。)

2.①叶笃正用双手画出了中国第一张像样的天气图,结束了中国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②叶笃正关于东亚气象学问题的发现和理论,成为了奠定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为推动中国大气物理学的发展、国际气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③叶笃正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气象组织IMO最高奖的获得者。④叶笃正是第一个指出青藏高原重要性的人,也发出警告:未来一百年内,地球的气温会大幅上升。⑤叶笃正首次提出有序人类活动概念,试着在中国的气候研究中建立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5篇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其性格集聚了诸多矛盾因素。多侧面的性格特征不仅赋予贾宝玉形象以复杂而独特的个性,而且赋予贾宝玉的社会性别以富有张力的“非常态”属性,贾宝玉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长廊中光彩夺目的经典形象。国内外学界的贾宝玉形象研究成果斐然。国内红学研究界较多以社会悲剧、道德文化悲剧和人生悲剧为研究视角,对该形象的认识价值作了深入探讨。相对而言,以性别研究为视角揭示该形象的复杂性格,成果尚不充分。国外《红楼梦》研究者较早进入贾宝玉社会性别研究的领域,围绕贾宝玉形象的社会性别,国外学者展开了多维度的学术争议与对话,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红学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对于重构贾宝玉这一文学经典形象,丰富对该形象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女性主义立场对“贾宝玉”的单向解读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始伴随着女权运动兴起,很快在文学批评界站稳脚跟并产生深远影响。它涉及现代社会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符号学、美学等诸多领域,被称为是20世纪诞生的最有影响性的理论之一。国内学界普遍以欢迎姿式接纳此理论,充分肯定其批判父权制文化、性别歧视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尊重重视其社会学知识体系架构,并着意于此理论的“中国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最单纯、也是最复杂的矛盾――性别问的二元对立,即“性别政治”。女性主义者们批评男性中心主义、提倡两性平等,争取妇女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家庭、教育等方面与男性同等的权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女性主义也在上世纪末步入中国社会科学界,并在社会学、文学、哲学等相关学科获得认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论得出众多不同以往的研究成果。仅在二十年左右的短暂时间内,国内女性文论研究就取得如此进步令人欣喜。但客观地说,站在被害者的角度呐喊,相对容易做到。我们都清楚,每个问题都有两个方面,单凭抨击施虐者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文学评论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已经被传统文学研究定位了的男性形象,重新用女性主义眼光分析、提炼其特质,从而得到启示。本论的讨论对象贾宝玉,在性别研究的意义上说就极具价值。国内外学界如何评析、解读这个颇具争议性的男性文学形象呢?其结论相似、还是相反?从中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文本中清晰可见贾宝玉的“女性观”,著名有如“女清男浊”论、“鱼眼睛”论、“天地灵气只钟情于女儿”言论等,还有小说中所描述的众多怜香惜玉情节、深婉凄切的关目,足以令人对其是“情痴情种”深信不疑,继而将其“升华”成为女性盗取性别平等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但是,这些优美得体的叙述、女性化的造型设置都是流于表面的文字,并不能使人断言贾宝玉就是女性的“统一战线”。

首先,贾宝玉的欣赏对象问题。如前所述,贾宝玉的“女性崇拜”可以缩小范围到“处女崇拜”。令他魂荡神驰的唯有那些待嫁闺中的小姐与灵巧俊秀的丫鬟,而且一定要是形体美妙、性情温柔的可人儿。至于是否有文采、能否会理家并不在必选条件中。有则加冕,无则也罢。换言之,贾宝玉的“选美标准”是以肉体的优美为基础、精神单纯为主要衡量点而设定的,至于智慧、能力、勇气、信念、责任感等均不在列(而这些宝贵品质的缺席正说明其极为幼稚)。总之,纯良柔美的青春女性就构成了贾宝玉“意淫”的对象,或者说是其“泛爱”的投向物。显然,贾宝玉眼中“极为尊贵”的女儿不是女性整体,是其中一小部分。这部分女子被人为地理想化、审美化,抽象成为某种“精神旨趣”。于是乎贾宝玉便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无疑,这种“崇高”其实是脆弱而幼稚的。正如梅新林在《红楼梦哲学精神》中所说的那样,“女儿崇拜,就是把追求少女的童贞之美上升到了一种宗教意识”。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种“宗教”不合理、也不正常。如果有人把它作为人生追求,不是偌大的悲剧,就是荒唐的陷阱。不能仅凭借这罕见的“女儿崇拜”就自然而然地将其与男女平等思想挂起钩来。两者非但没有联系,反而谬之千里。何以见得?女儿,在此处根本没有建立起自我(ego),仅仅就是审美的客体,一个相当于物体(object)或他者(the other)的角色。而这个审美的主体、选美标准的制定者,就是作为男性的宝玉,如此鲜明的男性意识,无论其如何被“女性化”也是昭然若揭的。

其次,贾宝玉具有初步的性别平等意识吗?如果先不正面论述这个问题,我们且看大观园那些青春女性的生活实态。王蒙先生的红学批评专著《不奴隶,毋宁死》就曾批评那些“幸福的女奴们”是些宁肯放弃自由,也留恋贵族生活的被剥削者。这种观点可谓一语中的。作为大观园青春故事的大背景,那些时刻可能陷入危机的人际关系、不可逾越的主奴屏障等,让我们清楚大观园其实从来都是浸淫在世俗的宗法人情和利益争夺之中的。贾宝玉不是看不到这些倾轧,相反地,这些人性的丑陋肯定是伴随他成长。正是对这种丑陋的痛恨,导致其近乎激进地维护大观园的优美。大观园里的日子,他抛弃所有的压制力量、象征秩序,并力求把“美”升华成信仰。也就是说,贾宝玉爱青春女性,因为他能够从美丽女性身上照见自己的美。他仿佛就是希腊神话中留恋自己美丽倒影而落水溺死的美少年纳克索斯,耽美、自恋、虚无、苍白。正如骆玉明先生所说,“西门庆恨不能把天下的女人都拉上自己的床,而贾宝玉的理想,则是周围的女孩在他死之前一个也不要出嫁。他们都有特别强烈的占有欲,不过西门庆是肉体方式,贾宝玉则是精神方式,两者有粗鄙与文雅之分。而对异性的占有欲不仅仅是生物本能的表达,它还是权利的表达。西门庆的自信来自金钱,他相信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那么,贾宝玉的自信来自何处?他有着超凡的灵慧和高贵,他根本就和他人不平等。”…因此说,贾宝玉不可能主观追求男女平等,更不可能先天性具备男女平等的基因。

再次,贾宝玉总是如此强烈发声的动机是什么?戴承元在《对红楼梦“性别平等”意识的质疑》中用“弃儿”一词,说明贾宝玉的处世艰难。面对与日俱增的“家”的期待,贾宝玉除了逃避似乎也无法再有任何举动。贾宝玉对女性的赞美有多激烈,就意味着正统社会文化对他的压迫有多严酷,两者成正比。可以说,推动贾宝玉对女性萌生极度的痴情与眷恋的力量,正是封建社会要求男人的严苛规范。为了对抗不可撼动的“男性模式”,身为非主流男人只能寻找一种发声管道负隅抵抗。这块维持自尊的阵地就是女性世界。这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红楼梦》中让宝玉倾慕的女性都多少带有“永恒的女性”意味,社会的正统话语也迫使贾宝玉加入“造神运动”。那些青春女性,姐姐妹妹们必须是美好的、纯真的、诗性的,她们自动地隔绝肮脏的俗世,拒绝粗粝的生活锤炼,为了维护其神祗般的“高洁”甚至不惜一死了之。黛玉与年龄不符的死亡意识、宝钗罕见的极端冷漠、妙玉的孤芳自赏均透露出曹雪芹消极的处世哲学,遥遥与宝玉的生命过程相呼应;湘云、探春、宝琴虽开朗豁达、晴雯、司棋、五儿虽刚烈,都最终难逃“热火化成灰”的结局;故事结末曹雪芹无情地结束了几乎所有青春女性的生命,她们不被允许变成“鱼眼珠子”。作为文学人物,她们的生命只能随贾宝玉的遁世而一同覆灭,似乎只有这种“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尾才对得起女性的“神性”。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贾宝玉的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存在认识的极端化趋势。论者们都声称自己采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论对贾宝玉进行研究,但令人不解的是各自结论不一,甚至南辕北辙。本论认为,无论是把贾宝玉看做是女性的“统一战线”还是“天然宿敌”,都不够全面客观;无论从哪一方看都是单向解读。单纯地将贾宝玉看做“护花使者”、封建社会女奴们的“救生员”,赋予他各种思想先行者的桂冠,都只能证明论者太易被文本表象、自身感情驱使,没有更深入地观察红楼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各自的社会地位。须知贾宝玉虽然对青春女性们情深意重,但他在感情上的唯我独尊和真正面对父系权威时的“偷跑主义”,终归还是将其划归为“青春期的、成长着的非主流男人”这个类属较为公正。

另一方面,如果过于揭示其“男性本质”,忽略或抵牾他的“女性气质”,无疑就抹杀了贾宝玉确实存在的“情”。无论其是否真正具有“男女平等意识”,这个形象确实超过了他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即使是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也不能拿现代社会人文标准强求古人,古今不分地搞一刀切。那类抹杀或歪曲贾宝玉的真挚情感的女性主义研究,即使言之有物也是辜负了曹雪芹和续作者高鹗的一片苦心。这种研究在文本阅读阶段就是不及格的,起码她没有感悟到《红楼梦》中人性的美好和青春的可爱,呈现给我们的仅是一张咄咄逼人的刻板女性主义者的面孔,令人生厌。

由此可见,对贾宝玉的“捧杀”和“棒杀”都是孤立、静止、片面的单向性解读。它将人物定型为纯然性政治的加害者和受害者、施虐者和受虐者。用黑白分明的研究方法搞性别政治,未必更加接近真理。因绝大多数男女都处在不黑不白的灰色过渡段上。性别研究更应该潜入其中,辨明究竟,关照到两性中的每一个性,照顾到每个性别中的每个人物,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看清问题。面对现实中的不平等、性歧视,女性们的反抗与争取是不容质疑的,只有了解男性、解构男性,才能进而解决女性的问题、社会全体的问题,甚至男性自身的问题。这大抵就是女性主义文论的文化使命吧。

(二)性别诗学立场对“贾宝玉”的双向解读

性别诗学源于女性主义,它扬弃了女性主义的激进与保守,采取折中方式重新审视文学作品中男女两性角色与关系。较之于女性主义“男女矛盾对立”价值观,性别诗学更注重两性平衡,试图超越两性对抗而谋求共同利益与平等。因此,性别诗学别具创新性和深刻的理论价值;可以缓冲女性主义的“反男性倾向”、“唯女性主义”,柔软灵活地看待、处置文学世界中的性别现象和人物。无疑,相对于过去的女性主义,性别诗学的研究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加兼容合理,研究者也不再满眼“受难的女性”,而是有意识地将思维偏转到“两性”的角度多元立体地看待人物形象,特别是一直被冷落、痛斥的男性人物形象。

超越性别意识的“双性同体”概念屡次被先锋研究重新定义,弗吉尼亚?伍尔芙、埃莱娜?西苏、酷儿理论等都可见“双性同体”的影子。毋庸置疑,伍尔芙的双性同体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对女性主义文论的多元而纵深的发展带有巨大影响。与伍尔芙平分秋色的是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作家和教育家埃莱娜?西苏,她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双性同体”特征。即“每个人生来都有男性和女性两种观念”。这种提法是更加多元而复杂的。如果说,伍尔芙仅仅初步勾勒了“双性同体”的话,西苏的“双性同体”则是为了消除男女两性分化的二元对立而设的概念。而后出现的酷儿理论(queer)反对社会对个体限制、反对异性恋压迫、也反对同性恋同化,总之,它反对所有定型的、僵化的模式和性角色,它包容了所有的“非主流”。显然,“双性同体”这种模式适合我们认识和评价贾宝玉。

本论认为,“雌雄同体”只是一种假说,它具有两性性别器官和优秀品质,是想象中的一种早期人类世界的“完人”。文学批评界的“双性同体”则是融合了两性性格、气质、品格的个体。其实,这“优秀个体”仍然是个假说。诚如伍尔芙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双性同体”的,只是后天地被社会文化规定主要表现某些气质。但现实中,这种假说仍然难以成立,难以计量每个男人的“男性气质”、每个女人“女性气质”的含量是多少。反观之,如果能够计算这样的数值,只能证明其是荒谬的伪科学。因此,我们认为,“双性同体”只是种“实验室语言”,仅能做到给某个文学人物、文学作品一个美好的定名、一个完美的向度。但它不能投射到现实中,不能拿它解释现实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因而说,性别意义的研究与其浅尝辄止,毋宁面对现实生活,以社会的、人文的、心理的、历史的眼光加以考察,才能更加深入人物的内在世界,并还原其面临的矛盾困惑、挣扎取舍。

(三)男性研究立场对“贾宝玉”的重新定位

男性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研究目的在于对工业社会急需的男性品质“勇敢”、“健康体魄”等做出科学的评估。而后伴随着女性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男性团体、男性运动渐次出现,男性研究亦在北美社会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时至今日,男性研究已形成规模,并逐渐东移至亚洲各国。我国的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香港、沿海等地,而且其研究的触角并未太多地触及到文学领域。但内地男性研究专家方刚却做出这方面的大胆尝试,特别是其对贾宝玉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方刚先生的论文《贾宝玉:阶级与社会性别角色的双重叛逆者》提出,贾宝玉是封建时代末期的“新人”,从根本上违背了加注于其身上的社会性别角色规范,体现了“男人要解放”的新意。为了佐证这个观点,方刚举例贾宝玉爱哭、善哭的特异性格,正面论述了贾宝玉背离儒家传统的叛逆男性形象,又用贾府男人对贾宝玉的镇压、嘲讽、不解等消极态度反证传统的男性性别角色的深度内化造成了男性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即封建社会男性对自身也同为父权制受害者的事实浑然不觉。正因如此,贾宝玉形象具有超越时代的革命性和前瞻性。至此,笔者完全同意方刚先生的观点,但同时也认为有几处值得商榷:

第一,方刚先生认为贾宝玉是初步带有“男性解放”思想的男性。笔者也承认这个提法颇具新意。但要坐实这个结论,则需要更加详实的论述。“男性要解放”,束缚力量来源何处,为何要解放,如何解放,解放后何去何从,能否获得解放,解放的哲学终极意义在哪里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而且要放置在《红楼梦》的大背景下做诠释,要想令人信服贾宝玉是争取男性解放的先锋,这些都是必须经过深刻讨论的。

第二,方刚先生最后将曹雪芹定义为“初步具备女性主义和男性解放主义的伟大文学家”。笔者认为《红楼梦》是否具有两性平权思想现仍很难形成定论。不容置疑,文本的确通过贾宝玉形象流露出对下层女性处境的同情,对上层贵族男性的抨击。但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多元的。例如前章节中所列各家观点都能自圆其说。况且,目前阶段的研究尚缺曹雪芹的笔录、索引考据等史料支持,因此很难界定曹雪芹个人观点中是否存在“两性平权”思想。进一步说,“女性主义思想”的提法似乎有拔高之嫌。无论是《红楼梦》、还是作者曹雪芹、乃至主人公贾宝玉,都是清前中期时代思潮、人文环境、社会风土、民族心理等因素共同酝酿的产物,即便具有类似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也一定是模糊的、稚嫩的、零碎的,无法与当代社会学理论一一对号入座。值得肯定的是,方刚先生引入社会性别角色做贾宝玉形象研究。这个研究理论本身是极具开拓性和创新性的。

方刚先生是内地较好地融合了性别角色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社会学者,其独具特色的研究指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方向。在认识到目前这类研究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回到男性研究,定能挖掘到更多值得借鉴的社会学知识来丰富古代文学研究。

较之女性主义、女性运动广泛而深刻的发展,男性研究还显单薄。各种男性运动虽此起彼伏,但主旨分散,莫衷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方针论调。特别是对女性主义、女性运动的态度,各派亦大相径庭。比如左倾的“女性主义取向”的男性运动与保守的“恢复男人成为一家之主”的父权团体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总体而言,男性运动关注的焦点仍停留在社会生活,还未触及文学批评领域。故对男性文学形象的评价现仍集中于女性主义文论。这也是笔者以下尝试借用男性研究领域的“男性气质”这一基本概念重新诠释“贾宝玉”形象的动因所在。

所谓“男性气质”(masculine)这一概念可谓男性研究的基石。西方学界对其进行了屡次推翻、重建的过程。关于它的经典论述来源于康奈尔《男性气质》在这部经典著作。康奈尔提出了著名的“多元男性气质”理论,即:支配性男性气质、从属性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边缘性男性气质。

支配性男性气质与从属性男性气质分属矛盾关系的两极,一方是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各方面权力运作的支配者;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甚至被驱逐出男性群体。共谋性男性气质,是依附于支配性男性气质,从男权制社会分得性别红利,同时又能规避风险的一种绝大多数男性具备的男性气质。边缘性男性气质是最为灵活、最难以界定的。它的定义必须依靠阶级、种族、社会地位、名誉等坐标完成。比如黑色人种至今仍未能全面地享有与白色人种平等的权力,但黑人政治家、黑人明星等社会精英则游走于各种场、各种分类的交界点,呈现出边缘性色彩。

虽然康奈尔对“男性气质”的划分极具权威性,但并不是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而是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这四分类只适合康奈尔时代的西方社会。任何一个社会、一种文化的性别观都是具有差异的,而且都随着社会的演进而调整、改进。笔者认为,来自西方社会学的男性气质分类,不可能完全吻合中国男性群体。特别是在应用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男性形象研究的时候,必须要以客观辩证的角度审视古代文学男性形象,灵活地实践并更新目前的男性研究,扩宽文学批评的思路。

在此认识基础上,让我们回到贾宝玉这个吊诡多姿的文学形象。众所周知,贾宝玉在贾府男人中并不合群。文本中虽然没有给出其他男性对其明朗态度,但读者从贾宝玉激进的“男浊女清”论中也能品出他们之间的疏远关系。

在此我们将贾宝玉形象对照康奈尔的“男性气质”划分试做研究。已知贾宝玉是封建社会中的非主流男人,那么就应该是属于“从属性”或“边缘性”男性气质。但仔细推敲,考虑到贾宝玉的社会身份地位的正统性,似乎又有不甘。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否定这个形象一直处于贾府男人的“边缘”和“从属”地位。跳出他的正统身份,只着意于他对主流男性的反感、对主流文化的厌恶等言论,均明确地指示出其处境的“边缘性”。这个文学人物的活动永远受到社会象征秩序的制约,这种制约的具象化就是贾政“督促学业”、“叫来问话”等家父长制的威胁;但其实质绝对不是贾政一个人的,而是包括了贾府掌权女人们在内的“主流人物”的集体恫吓,连警幻都被贾府祖上的英灵所感化才有了宝玉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的种种奇遇。应该说,力图矫正贾宝玉性格的实质力量是整个社会文化传统规定了贵族男性的一生。而且这种集体无意识已经渗透进入每个男女的细胞。在它的淫威下,无论男女都必须无条件就范。正如拉康性别理论所揭示的那样,性别秩序就像是一台社会机器,它无所不在。在缺乏男人的地方,掌握权力的女人也会主动承担起“阳具”的责任,如同《红楼梦》中的贾母和警幻一样的女性族长。在如此威势之下,宝玉是没有能力与之抗衡的。因此说,他的性别角色可被定义为“从属性”。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P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46-02

一、引言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各种常见的大气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机理,掌握常用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气候统计资料的分析方法,为学生将来的中学地理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学好该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地理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而且对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十分有必要对气象学气候学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其所面对的是开放的复杂地球表层巨系统,包括了自然、人文、区域的综合内容,跨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研究内容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贯通。因此,地理科学专业的气象学与气候学应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地域性。《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门类多,知识信息量大。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物理机制较强的学科,学科空间概念很强,公式很多,相对抽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文理兼招的特点,有些学生数理基础较差,对公式的理解相对吃力,教学内容的设置、组织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理解能力。鉴于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因此教学内容还应与中学基础教育接轨。

教学内容还要根据要求和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连接起来,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到地理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国内外形势发展,比如一些当前热点研究话题,如气候变化问题、极端天气事件、海洋酸沉降问题等,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

《气象学与气候学》授课内容可划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内容复杂,而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须重新进行删减、增设和整合,去粗取精,因此我们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重点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一个较好的了解,一方面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气象学与气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基础科学问题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解决教师想要教什么和学生会学到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学内容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也是教师备好课以及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前提。

1.重新架构教材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是一个大气科学这个学科的“浓缩版本”。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即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知识结构,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是气象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热能和温度、大气的运动以及大气水分等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天气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气团、锋和各主要天气系统;第三部分是气候学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气候成因、气候带和气候型以及气候变迁。各模块之间比较松散、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以当前气候学研究的主题――气候系统及其变化作为主线,将上述知识点贯穿起来,调整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为:(1)气候系统;(2)气候系统的热力学过程;(3)气候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①绪论,②气候系统的热力过程,③大气动力学特征,④大气中水分,⑤主要的天气系统,⑥气候系统主要过程,⑦气候的分布规律,⑧气候变化,等。按照上述结构,将原先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各知识点内容编排进去。学生在对气候系统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水分的迁移转化,天气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来认识气候系统的各个主要过程、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等,考察气候的分布和变化。重新编排后各章节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气候系统的框架内,从整体和部分角度认知,对学生后续的自然地理学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增加关于乡土方面的知识。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关心当地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对当气候条件与资源的进行考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点,也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关的知识分散在个章节中进行,如利用《安徽资源环境》等教材,介绍气候类型时适当选用安徽典型地区实例;讲解气候变化时介绍安徽省气候变化特点;介绍气象灾害时,增加安徽省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措施(寒潮、台风、暴雨、干旱等),有利于学生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断地增加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乡土情感的培养。

3.穿插相关地学热点研究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新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成果不断涌现。因而要根据地理科学与气候学的学科新近发展和实际问题,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最新科学研究动态,重点是地球表层系统过程相关内容,立足于大气圈,强调和其他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全球大气环境变化的新内容,如海洋酸沉降、碳循环、空气污染等,增加全球变暖及其适应对策方面的知识,结合IPCC AR5报告,介绍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新的研究结果,并对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不少教材中舍去,近年来具体的研究方法和代用指标的发展很快,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读研究生后不少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学习。鉴于此部分内容较多,不能一一具体阐释,教学中适当选择一些代用指标研究案例进行讲解,如黄土、冰芯、树轮等指标的研究成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与学生后续《地理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有效衔接起来。

四、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观测科学,教材中用来分析图表的资料多来自实际器测结果。鉴于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和实习,实验的内容在实验室及气象观测场地进行,实习内容一般选择在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中进行。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理论,有一定气象观测和气候资料统计整理的技能,进一步了解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地理、环境、生态、资源等学科中的应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三种设计方案:首先,气象要素的观测实验。项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内容涵盖仪器构造原理、安装、观测方法、使用范围等。教师首先对这些知识进行室内讲解,此外,目前互联网上相关的材料也很多,比如提供气象观测设备的生产厂家主页通常会有详尽的产品性能、原理、构成方面的介绍。根据课程进度适当安排学生到气象观测场地现场参观,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借助仪器进行分析、处理,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从而得出实习成果。对高师院校学生而言,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指导今后的中学教学的一些课外活动。其次,扎实的地理要素统计分析等能力是每一名高师专业地理科学的学生应该具备技能。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所获取的数据的分析、统计、考察和判别的能力。实习数据来源不仅包括学生实测的数据,还包括网络上的相关数据。目前气象资料共享的科技资源平台较多,权威的数据来源如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通过对这些平台提供气候、气象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和使用,进行对比分析和鉴别,掌握均值、总量、频率、极值、变率等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各类气象参量的理解。

最后,虽然从事此课程学习的学生一般不会从事气象预报业务,但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判读和理解也十分重要,如锋面、温带气旋和反气旋、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等云图的实习。除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外,以课堂实习和课后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各种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认识。

五、小结

教学实践中,我校《气象学和气候学》总课时共68学时,理论教学课时约60学时,实践教学课时约8学时,根据理论课时进度,适当安排实践环节教学。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或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整体上对自然地理过程,特别是气候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相应的学习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钮志红,袁理丁.专业基础课与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7篇

1“水文气象学”研究现状

在大气—陆地—海洋—大气这一水汽大循环中,水文学是研究水在陆地以及地—气和海—陆两个界面之间的发生、存在、运动和转化规律的科学,水文学的一些问题和气象学紧密相关,由此产生了水文气象学这一交叉学科。水文气象学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对干旱、洪涝等极端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抗御灾害的能力等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美国天气局成立水文气象处,从气象资料推算可能最大降水和可能最大洪水,以满足防洪建筑设计的需要,这是水文和气象相结合的开始[1]。随着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技术的发展,降水监测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降水短时预报与洪水预报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使水文气象学得到了新的发展[2]。在欧洲和美国,目前在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中,水文和气象科学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和英国都设有水文气象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所,美国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总署设有水文气象设计研究中心)[3];但是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水文专业的学生仅学一点基本的气象知识(诸如普通气象学,天气学等),而气象类专业的学生是几乎不学水文的。水文和气象分离的现状阻碍了水文气象科学的发展。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总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A)的有识之士,近年来一直在呼吁成立水文气象专业。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中,水文气象学课程是气象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有教学方法使一些学生学过这门课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所学知识也远落后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并且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水文气象方面的工作。然而,随着水文气象学的内涵和覆盖的领域不断地深化和发展,水文学的一些问题必须结合气象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中,气象学专业的学生虽具有丰富的气象学知识却无法用其解决水文问题。这种现状对水文气象学的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水文气象学主要为水资源以及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极端水文气象事件服务,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水资源日益短缺,极端水文气象事件越来越频发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变化加剧。可以预料,水文气象学科必将受到整个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

2“水文气象学”课程体系研究

目前,水文气象学方面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在本科教学中,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抓住水文气象学的重点,使应用气象学学生尽可能掌握水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气象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相结合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2.1明确定位“水文气象学”,确定课程内容

“水文气象学”作为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其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是多学科交叉,不求在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上精益求精,而是直接面向实际问题,深入到水文气象方面的具体问题,以问题带动教学,以兴趣带动知识学习,以案例引发思索,在一个个具体的水文气象问题中提升学生。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将此课程内容按照水文气象学的基本定义和内容,基本的水文气象预报、预警方法和技术,建成课程教学体系。

2.2采用科研驱动式教学,建设主动、启发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没有水文学知识的基础,所以需要有一套适合本课程并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方面要补充水文学的知识,水文学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地下水储存及运动形式,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做好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在基本理论和技能层面不应拘泥于课本知识,从主讲教师参加的专题研究项目和社会比较关注的水文气象事件增加前沿信息,并通过分析和关键问题的延展式探讨,启发学生思索和了解水文气象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气象和水文相结合往往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一些工程建设和实际生产课题,启发学生如何运用气象学方法更好的解决水文学问题,使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积极主动地查阅文献,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2.3开展综合能力训练

课程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水文气象学”的课程性质要求本课程要开展综合能力训练,强调水文与气象直接的结合。目前,将气象预报与水文预报相结合是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的技术手段之一。陈金荣等[4]从长江流域防洪的丰富实践中对水文气象预报进行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指出气象预报同水文预报结合的必要性,是水文预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一些水文气象预报方面的研究[5]也表明水文气象预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应用潜力。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水文气象预报方面的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水文气象因素分析”、“水循环分析”、“水流河道演算”等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主讲教师专题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本课程的中后期安排两次训练:一是让学生以报告形式讲述他们所理解的水文气象学,他们所关注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及如何将气象学方法、理念引入水文工作等;二是结合专题项目,如:在2007级“水文气象学”教学中,本人结合“淮河流域水文气象耦合方法洪水预报研究”将训练过程分为三部分:(1)用水文气象学方法对洪水进行预报需要收集哪些资料,进行洪水预报必须要哪些参数,这些参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2)目前有哪些模型进行洪水预报,各有哪些优缺点;(3)分析淮河流域特点,哪个模型比较适合,并进行成果计算,进行讨论并写总结报告。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水文气象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所),是全球致力于高原气象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高原气象人在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收集着一组组气象数据,探寻着高原气象的种种奥秘,架起了一条高原气象研究的“天路”。他们的求索之路,正如著名气象学家曾庆存院士为高原所的题词那样:“攀登科学的珠峰”。

壮志凌云在九天――风起云涌,振翅高飞

高原所起步于1972年,1978年成所,为加强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1984年国家气象局赋予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跋涉十多年之后,高原所面临着体制落后、人员冗杂等诸多问题。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在国家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纵深的大背景下,高原所毅然走上了科技改革的探索之路。

2001年底,擂响改革战鼓的高原所决定弃旧迎新,推陈出新。首先是按照《高原所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理事会、科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逐一建立……高原所实现了由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向理事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转变。为适应新型科研体制的需要,实行了以科研课题组为活动单位,全面实行课题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这一举措既加强了科研管理,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制度创新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高原所也时刻牢记,科技创新是科研院所的立所之本。因此,高原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仅2008年以来,高原所就立项主持56项。其中,包括973项目课题在内的科技部项目4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3项,自治区地方项目3项,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项目5项。7项成果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17篇,其中核心论文153篇,SCI论文29篇,EI论文24篇,ISTP论文5篇,出版专著17部。

这些成果以高原气象为专业特色,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大地形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旱涝冷暖异常及其次生灾害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围绕青藏高原大气观测和信息采集、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模式和预报技术、高原陆面过程和地气相互作用对我国重大天气气候与环境灾害影响等重点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推进高原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提升高原气象研究水平,加强高原气象业务支撑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改革中浴火重生的高原所在科研的道路上大步跨越,振翅高飞,正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和区域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科学探索有门道――积淀研究优势,打造核心能力

作为地球上的天气气候敏感地区,青藏高原特殊地理位置及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对全球天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年来,高原所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及其复杂地形对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开展了高原气象观测、高原天气、高原气候与气候变化等优势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高原天气研究与应用:实施了我国西南涡加密观测大气科学试验,并业务化;开展了高原涡与切变线、西南涡演变特征、异常机理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深入研究了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区暴雨的形成过程、演变特征和异常原因,丰富了对暴雨天气的认识;开展了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评估、资料同化、模式地形和物理过程参数化分析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改进了业务预报水平,为发展高原山地区域数值模式奠定了前期基础。

――高原气候研究与应用: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异常、陆气相互作用、南亚高压不同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重大气候异常的影响,加深了对旱涝灾害成因的认识;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循环特征及其水汽输送变化,指出了水汽输送的异常对区域旱涝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亚洲季风变异的关系,土壤湿度对季风气候的指示意义;开展了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区域气候模式的适用检验与业务应用研发。

――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与应用: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及其影响的综合分析研究;完成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东侧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及水汽循环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其温度、降水和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水资源、农业影响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和应用研究;首次建立了四川省气候变化高分辨率(1x1km)数据集,并预估了不同情景下未来100年气候变化趋势;开展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研究。

――高原陆气相互作用与应用:针对新建观测站资料与科学试验资料,开展了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及下游盆地区域的微气象学特征,加深了对大气边界层结构、能量输送、湍流通量等特征的认识;进行了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地表参数和能量通量的卫星反演试验和检验,建立了区域估算模型;开展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候生态系统的监测、分析和应用研究。

紧紧围绕高原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高原所通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原气象学科的发展,发挥了专业所对气象业务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高山顶上测天漏――提升高原气象预报能力

目前,我国正努力推进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而一个合理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象综合观测布局至关重要,开展青藏高原观测布局关键技术和前期科学研究试验势在必行。

2005年,高原所在青藏高原东侧的理塘县完成了大气综合观测站建设。当年11月,占地20亩的理塘观测站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国青藏高原东坡大气边界层观测的空白。该基地形成了具备地面常规观测、通量与近地层梯度观测、GPS水汽观测与GPS探空、天气现象与辐射观测、地表能量交换、大气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垂直变化、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光学性质和垂直分布等方面较为完备的观测系统,设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能量平衡、水热收支、高原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气象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实测资料,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及其东侧综合观测体系能力,高原所再接再厉,基本建成了包括高原主体、东坡、成都平原为基地的青藏高原气象综合观测体系。除理塘大气综合观测基地外,还先后建成了成都平原温江大气对比观测站,高原东部陡峭山地区16个GPS水汽观测站,结合业务观测站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沿30°N东西剖面、100°E南北剖面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关键区大气观测体系,在综合观测、科学试验、信息共享、科学计算、科研平台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为我国高原气象基础观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应用和合作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原所针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大气科学试验,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复杂天气系统过程的准确把握和有效预报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也为西南区域复杂地形下数值模式能力提高及同化技术提供了支持。特别是西南涡加密观测试验的业务应用及其常态化,加密资料实时进入区域气象中心业务平台,为预报员正确把握天气系统及其变化,做出正确的天气预报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加密观测资料直接同化进入西南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改进了数值预报业务水平,尤其是由此建立了一种科研应用于业务的新方式。同时,开展了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应用技术研发,调整了西南区域业务数值模式系统,提供了覆盖西南各省(市、区)的模式预报产品,成效显著。

随着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的业务化,高原所形成了一项新的气象业务服务产品――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实现业务化,建立了面向业务、社会和公众的共享平台,并以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实现共享,已在全国气象科研、业务和教育部门及其社会有关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年来,高原所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观测、试验和研究等多方位,加强科技成果的业务应用,实现了业务推动科技,科技引领业务的目标,对于提高气象灾害预测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技支撑排万难――抗震救灾,不辱使命

2008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世震惊。在这场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高原所集中展现了科技创新对于气象业务的重要支撑作用。

地震一发生,高原所就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及灾区科技服务中,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他们应用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等开展每日两次的“区域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地震灾区预报”,分发到灾区气象台站、四川省气象局相关业务部门及各级领导,共提供44期服务材料。

高原所还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小组,开展“高原东侧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天气气候变化分析研究”、“灾区24小时降水的精细分析”、“灾区泥石流发生与气候条件分析”、“灾区疾病传播与流行的气候条件分析”等地震灾区相关气象科学研究,完成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等13篇与地震灾区密切相关的科研论文和科普文章,发送四川省各级气象部门及其相关单位作为科普宣传和气象服务参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导,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3篇被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转载。科研人员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防灾减灾规划气象专家组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写了《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规划》。此外,还创作了《地震灾区过冬取暖须谨防一氧化碳中毒》、《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农业低温霜冻害及其防御》等科普文章,为灾区震后第一年过冬提供科学指导。

在这场严峻的灾难面前,高原所经受住了考验,高原气象科技成果的及时应用,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气象服务中,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创造了佳绩,赢得了荣誉。

青年精英显身手――人才建设聚焦“西部之光”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本质和主体在于人才,尤其是优秀科技团队。”作为高原所的掌舵人,所长李跃清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李跃清表示,高原所不到40人,青年人占多数。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骨干人才相对不足,断层现象严重,如40岁左右的骨干人才非常少;同时,我国西部地区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困难。为此,高原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激励措施和长效机制,如通过中美双边科技合作、中组部“西部之光”计划、科技进修培训、攻读高层次学位、国际学术交流等途径,吸引、鼓励和促进青年人才快速、健康成长,收到了明显成效。已建立了高原天气与高原山地数值预报、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变化、高原气象观测等科技创新团队,为高原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通过高原气象开放基金,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凝聚国内外优秀气象人才,构建高原气象联合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平台,也是高原所人才建设的“秘诀”之一。高原气象开放基金已资助了国内外许多气象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业务机构的科技人员,已成为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开放科研基金,并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同时,选派青年骨干到国外访问进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学,举办国际国内高原气象会议,实行“科研-业务-科研”的岗位锻炼模式,有力促进了青年气象科技人才的成长,已有5人崭露头角。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实施国际培训进修等方式,高原所已成为聚集和培养高原气象优秀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开展高原气象科学研究与交流、加速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基地,推动了高原气象学科的深入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支精干高效、结构优化、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科研队伍初步建立,形成了以高原气象学科为中心,在高原大气观测与科学试验、高原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技术等领域有所建树的科研创新团队。

风云世界情难了――展望未来,绘制蓝图

当前,以青藏高原动力、热力作用为核心的高原气象学已进入了涉及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新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气象探测技术在时空、手段、精度、要素等方面的大大拓展,我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积极推进,使高原气象学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展望未来,高原所制定了优化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完善高原气象环境数据库系统与共享平台,加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灾害性天气系统异常机理与成因、高原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异常机理与预测技术、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深化研发高原及其周边复杂地形区数值模式技术,发展基于高原影响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理论与技术等更高的目标。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9篇

一、环境史与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环境史作为历史学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其兴起既是历史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学日趋贴近现实、环境变迁强烈并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环境史研究的对象,除了生态环境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后果、影响外,探究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动因以为现实服务的目的更成为一个极具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的研究内容。而对此进行的研究,如果仅靠历史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既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内容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的环境史研究的需要。如何进行环境史的研究,尤其是采用什么方法研究,日益受到环境史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在谈及环境史研究法时,人们提及最多的名词,是“跨学科(或多学科)研究方法”,又被称为“交叉学科研究方法”。

虽然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已因过分的炒作及只重其名无视其实的泛用而失去了其本真的特质,但透过学界有关多学科交叉方法应用的各类泡沫,我们依然无法否认其对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冲击、突破而带来的无穷魅力,无法否认这种方法对研究者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巨大挑战所引发的忧患意识及其促进下的学科拓展与深入发展,也无法否认这种研究方法使用所导致对诸多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的解决而被赋予的强大吸引力,更不能否认这种方法对传统历史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颠覆性刷新而引发对学术视维的革新与冲击。因此,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客观、科学的学术研究面前,依然充满了盎然生机和巨大魅力。

这样说,并非是想无限扩大或拔高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史学地位。客观地说,很多史学问题的研究并不一定都要、或都有必要使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功能不是绝对、万能的。但对历史学中某些随历史演进及现实问题凸显而涌现的新兴学科,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目前解决很多学术难题的不二法则。

这就会导致对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的认知及思维的误区,即从粗略、表象的层面看来,似乎越多的学科交叉,在研究中就能得到更客观、更科学的结论,也会使相关研究获得成功并得到相应赞誉。因此,很多论文及研究,无论是否使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都会将此名称冠于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之上。长此泛用甚至是滥用,致使原本是一个较好、较有新意和理性的名词,成为一个令人反感的名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浅薄和粗疏的代名词,以至于到了真正需要使用这一专有名词的时候,都不得不慎之又慎。在面对客观、严谨而又科学的学术研究并在涉及方法论探讨时,这种现状就应该因更理性、客观的研究而改变。具体到环境史而言,作为一门可以融自然、社会、工程、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论、成果于一体,并将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全新历史解释体系的学科,其研究及学科的发展必将建立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叉学科体系之上。从这一角度而言,交叉学科或多学科研究法已成为环境史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

因此,冷静地看待环境史研究的具体问题时应该承认,不是所有用了多学科交叉方法的研究及其成果,就一定会是精品;也不是学科交叉的越多,研究的成果就越好越有质量;更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必须要用到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但这并非意味着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环境史研究中独特性及普遍性的丧失,而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名词及其所具有的内涵,在具体应用时不能简单地照搬套用。

学科交叉的“多”、“少”,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面对一个具体的、必须采用跨学科研究法的环境史问题时,“少”或“单一”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意味着研究视野的不全面及研究结果的不客观、不科学;但“多”或“泛”的研究方法,也不等于好,这将会使研究流于粗疏、浅薄。因而,恰当把握学科交叉时的“多”与“少”,就成为研究结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客观准确的关键。

环境史领域很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就凸显了这一特点。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无疑是环境史研究必不可少的基本方法。尽管环境、生态是近现代的专有名词,虽然中国古代众多的文献记载并未以“环境”、“生态”的栏目或字样出现,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留下的内容及类型丰富的文献史料,还是能够提供环境史不同侧面、不同问题研究所需要的基本资料,这为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环境是一个不断发展及变化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环境都存在差异,对环境史具体问题的深入、细致研究,仅靠文献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根据不同时代、区域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合理的学科及其研究方法,就成为环境史研究中得出客观、科学结论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二、瘴气研究中突破文献研究法的必要性

对中国历史、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籍来说,自汉晋以降,瘴气就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现当代环境史、疾病史研究领域而言,瘴气及其文化象征意义、地理空间指代范畴,也已经逐渐在研究中明晰。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推进,有关瘴气最基础的一些问题,如瘴气到底是什么?是否就是一般认为的水土不服或高原反应?瘴气与彩虹是等同的吗?瘴气病的内涵及其指代和对应的疾病是什么?现在还有瘴气吗?……这些人们最想了解且看起来不太难回答的问题,恰恰成为学界很难明确解答的难题。因此,尽管目前的瘴气研究成果不菲,但这些问题不能明确,瘴气的进一步研究就很难深入及展开。

由于中国历史文献传统记载方式的局限,到目前为止,发掘有关文献进行的瘴气研究,几乎已穷尽了可能涉及的史料范畴,但都无法找到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依据。因此,要在瘴气研究中有所突破并使瘴气的解释更贴近其真实面目的话,只靠历史文献或相关文本记载,几乎没有突出重围的可能。

首先,瘴气文献记载存在不详细甚至缺失的问题。如在文献记载中,瘴气是花花绿绿的五色云雾,让很多人误认为瘴气是彩虹,而从其他文献可断定,瘴气与彩虹肯定是不等同的。但二者为什么不是等同的?我们找不到任何文献依据来说明。再如,文献记载把人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认知误区,即瘴气只对南来的北人或外地人有危害,故瘴气就是水土不服,是平原地区的人到西南、西北高原地区后发生的高原反应。但除极少数记载瘴气太盛而使本地人迁徙或不敢靠近瘴区的史料,可推断瘴气不是水土不服、高原反应那么简单的疾病外,也找不到更多的文献依据。

其次,瘴气文献记载存在笼统、模糊的现象,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文献 对瘴气的记载,大多从外在视角,对瘴气外形、颜色、症状等进行初步分析及记述,但其名、实存在诸多模糊、笼统之处,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就说:“南人凡病,皆谓之瘴。”若说瘴气文献还有明确之处的话,主要是对瘴气产生区、瘴区环境及气候情况的记载。文人、仕宦多从中央王朝征讨、经营瘴区时的伤亡状况进行记载,其内容多为瘴区有毒气、瘴气是红绿相间的五彩色等,瘴气产生于偏僻、人烟稀少的所谓“蛮夷蛇窟”之所,那里气候炎热潮湿,生态环境原始,生物种类繁多,无广泛深入的人为开发和破坏,是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通较少的崇山峻岭间的江河流域区、山间坝子(小盆地)等地。

一般而言,正史、地方志是记载瘴气较多的史籍。如《后汉书·马援列传》载:“(建武)二十年(44年)秋,振旅还京师,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出征交趾,土多瘴气。”此后,随着接触瘴气频次的增多,记载逐渐增多,瘴区认知逐渐具体,涉及瘴区生态环境、生物类型及生存状况,如唐代樊绰《云南志》记:“自寻传、祈鲜已往,悉有瘴毒……冬草木不枯,日从草际没,诸城镇官惧瘴疠,或越在他处,不亲视事”,“大赕……有瘴毒,河赕人至彼,中瘴者十有八九死。阁罗凤尝使领军将于大中筑城……不逾周岁,死者过半,遂罢弃。”《旧唐书·南平獠传》记:“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瘴气对中原王朝的统治及经营的影响,史籍中多有涉及,如唐诏间的天宝战争就是典例,《册府元龟·将帅部·生事门》记:“天宝十三载(754年)奏征天下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余万辈……涉毒瘴,死者相属于路。”此类记载看似具体,但实际上依然模糊。

诗文对瘴气也多有涉及,如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曰:“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骆宾王《军中行路难》曰:“川原饶毒雾,溪谷多淫雨……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州瘴疠多。”李京《过金沙江》诗曰:“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杨慎《元谋县歌》道:“遥见元谋县,塚墓何累累。借问何人墓,官尸与吏骸。山川多瘴疠,仕宦少生回。”①诗文中的瘴气直观、形象了很多,但依然是个看似形象但实际上模糊而遥远的影子。

医学文献及文本的记载也让研究者彷徨不绝。中医、西医的文本记载及观念的差异,既给研究带来了障碍,也使瘴气研究在拓展研究方法及视野的同时充满了挑战的乐趣。医典记载的瘴气病相对较多,但传统中医多将瘴、疟分开对待,虽然认为瘴疠的某些症状与疟疾类似,用治疟药方治疗有时成效显着。在医典医籍中,瘴与疟从来都是不等同的,它以“瘴疟”的名称出现及存在。对瘴气病源也有具体记载,分类也不同,如有暑湿瘴、毒水瘴、黄茅瘴、孔雀瘴、桂花瘴、蚯蚓瘴、蚺蛇瘴等。病症不同,治疗方法也随之不同。西医的瘴气认知及研究与中医有较大区别,西医一般认为瘴气即疟疾、恶性疟疾(malaria),由蚊虫传播疟原虫引发。尽管如此,还是有人认为瘴气病还包含了伤寒,瘴气是综合性疾病,这些人除中医外,多是20世纪50年代后开发瘴区时的疟疾防治工作者。正是由于中、西医的不同观点,使研究者在科学的旗帜下争论、徘徊了近90余年的时间,依然没有定论。

由于文献及文本的记载大多只涉及瘴气分布的大致区域、瘴区的气候及地理、生态环境状况、瘴气病的大致症状等,不仅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困扰,也给非瘴气区普通民众的瘴气认知带来障碍,出现了认知误区。这种认知误区源自于非瘴气区的民众(大多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大部分没有接触和经历过瘴气,道听途说之后,理所当然地认为瘴气就是毒气、沼气、高原反应,是北方人到南方后的水土不服,是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误将彩虹说成是瘴气等。这类认知存在诸多错误及显而易见的局限,首先是瘴气区的模糊性问题,一般认为瘴气存在于荒芜的边疆民族地区,但在这些地区的哪个区域、哪个位置却不甚明确。其次是瘴气认知多为直观、抽象的印象,即瘴区是征战和充军发配之所,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不毛之地,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再次,瘴气影响的认知结果是简单、片面的,只知道瘴气会置人于死地、到瘴气区会九死一生,其原因及瘴气死亡率、瘴气对本地人及外地人的影响是否一致等问题,几乎没有任何的理性思考。同时,瘴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也多是模糊、不清楚的。

很多似是而非的记载,对科学、准确的瘴气研究也产生了极大的束缚,不仅不能提供充足、科学的证据,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研究者对生物本质的探讨和生态环境及其疾病的研究停留在表面层次,使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环境疾病,未能在中国学术界及医学界有客观准确的认识。在瘴气存在时期的记载及研究,因为缺乏实地的探索及实践,未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瘴气消失后的研究者依靠文本及文献进行的研究,难免就存在抽象及笼统之处。

目前对瘴气主要进行了5个方面的研究:瘴气是文化、地理概念,以龚胜生、张文等为代表;瘴气是疟疾、流行病、地方病、地理环境疾病,以范家伟、萧璠等为代表;瘴气是文化心理层面的意象,以左鹏为代表;瘴气是毒气,以吴长庚、金强、陈文源等为代表;瘴气(冷瘴)是高原反应,以邓锐龄、丁玲辉、冯汉镛、于赓哲、左鹏等为代表。②研究者在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了一定程度的跨学科知识、理论及方法,从疾病、社会、经济开发、文化等视角进行理性、全面的分析,使瘴气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但这些研究及结论多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及思考范式,对瘴气本质进行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其真实面目还未被探知。研究者多只从各自学科视角进行研究,结论难免单一,这就显出了文献及文本资料在瘴气研究中的局限。瘴气作为一定历史时空下的范畴及概念,其内涵是复杂的,不仅是个史学范畴的名词、文化符号、地理空间的代称或疾病的概念,还是个涉及医学、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毒理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名词。③故据文献及跨学科文本资料得出的研究结论依然存在片面之处,说明瘴气的研究方法亟待拓展及深入。

若研究者一味地专注于文献,并只在瘴气文献的海洋里搏击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走进了文献组合及拼装的误区。故对瘴气进行的研究,无疑是环境史(环境疾病史)研究中必须使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才能获得客观结论的典型例证。但瘴气研究进入到一定阶段后,仅靠文字资料或多学科的文本资料及其研究方法,很难在一些基本问题,尤其是一些常见的瘴气认知误区的研究中有实质性突破及进展,也很难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目前的瘴气研究缺失了三种研究方法,即田野调查法、民族史研究法及非文字史料发掘研究法。其中,田野调查法及非文字史料发掘法是缺失较为严重的两种研究方法。瘴气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存在,很多地区的瘴气存在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80年代,其中很多人见过、经历过瘴气的影响、发病具体症状、产生区域等,至少听祖辈父辈说起过瘴气,若在文献基础上发掘此类资料,对瘴气研究无疑会有推动及助益。

瘴气研究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方法的拓展及其对史料内涵的重新界定与应用,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到瘴区进 行长期、广泛的田野调查及访谈,将研究方法从前期的文本研究转向到文本与田野的、非文字资料结合之后,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瘴气与彩虹的关系、瘴气与水土不服的关系、瘴气与高原反应的问题、瘴气与现当代疾病的对应关系等,就有了突破的空间和余地,研究结论离历史时期瘴气的真相就更近了一步。

三、田野调查及非文字资料对文献的补充

从田野调查中可知,很多瘴区民众对瘴气有很深入细致的了解,这些了解多属于文本及文献未记载的、尚在流传的民间口述史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瘴区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民族关系等情况的真实记录。这种非文字的口传史料,虽然也存在偏颇之处,但对完善及深入的学术研究而言,却具有尤其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意义。

田野调查及非文字资料的收集,在很大程度上是弥补文献记载不足及片面的重要研究方法,这将使瘴气认识逐渐清晰、明确,瘴气的名、实逐渐合一。2004-2011年间,笔者在云南原瘴气地区进行了累计10余次、7个月左右的田野调查。调查在瘴气持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保山、怒江、大理、楚雄、文山、红河等地)进行,找到了瘴气残存时间较长的40余个民族村寨的100余人访谈。访谈对象一般选择民族村寨的老人(见过、经历过或听过、熟悉瘴气的人)、村医或民族医生,其次是疟防所、卫生院、皮防所、血防的医疗人员,或开发瘴区的老工作人员(本地、外地)、修纂地方志的老同志等。

从调查中首先了解到,瘴区民众对瘴气病的症状及其影响群体等的认知更具体、形象。他们因长期与瘴气临近而居,并常与瘴气相遇,其瘴气认知与非瘴气区民众存在极大差异,虽也有相同之处,但却相对准确,如对瘴气形状有具体描述,认为瘴气是“灰旰”、“黑旰”,虽然“旰”是彩虹在民族地区的别名,但他们对属彩虹的“旰”与属瘴气的“旰”的认知有明确的区分。

其次,瘴区民众的瘴气认知较为鲜明、准确和客观。与非瘴气区的民众认知相比,瘴区民众绝不会认为瘴气是水土不服,因为他们知道当地人(其中有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会受瘴气的毒害和影响;对瘴气影响后果的认知较明确,认为遇到瘴气必定是九死一生;他们对瘴气区域及颜色的认知是清晰的,认为瘴气一般存在于湖泊、潭溪里、江河边、山边、坝子边、山洼里、低洼地区、靠山脚的旱坝塘(或烂坝塘)里;对瘴气的直观印象也极为强烈,认为瘴气是有颜色、形状的,大多是灰色、黑色、花花绿绿的气冒起,遇到必须躲避,否则,轻者发病、重者丧命。

由于有现场的观察和经历,对瘴气出现及存在时间的认知比较准确。见过瘴气的民众认为,瘴气存在时间一般为20~80分钟左右;于一天的时间而言,瘴气主要存在于上午10点至下午三四点钟之间,有时延续到下午五六点钟;于季节而言,瘴气主要存在于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是瘴气收敛及隐藏期,也是非瘴区民众到瘴区生活和从事经济活动的最佳时期。故瘴区民族就随瘴气起伏进行季节性、规律性迁移,傣、哈尼、基诺族地区流传着“芒蒙(芒果)开花,汉人搬家”的谚语。故在南方民族史上,瘴气成为影响民族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由于书写及记载能力的不同,很多这类接近瘴气真实面貌的珍贵资料,仅极少部分被载入史籍,影响了对瘴气的准确认知。故田野调查及非文字史料的发掘,对瘴气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从两方面来看:

其一,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发现,文献与田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印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瘴气区域及瘴区实际地理环境与文献记载的吻合。实地调查后发现,以前瘴气活动频繁的地区,确实是一些地理空间相对封闭的小坝子、小盆地,或是一些河流从中穿过、地势低下的、狭窄的江河谷地,或是低洼封闭的山脚或山腰。二是与文献记载中的瘴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吻合。瘴气的分布区,一般与纬度、海拔有密切关系。清代以来,瘴气主要集中在北纬25度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一般都是季风性气候,降雨丰沛,降雨时间相对集中,河谷、沟渠、塘潭众多,地下水源极其充足。这些地区气候炎热湿润,非常有利于各类生物的繁殖,也是各类生物及其释放物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的极佳场所。中国历史上的气候经历了温暖期及寒冷期的交替,温度带及干湿带发生了逐渐南移的现象,因此,清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瘴气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有存在的气候及生物条件。三是与文献中瘴气区原始的生态环境状况吻合,生物多样性特点显着。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原瘴气区一般是植被茂密的区域,动植物种类、巨型生物众多,尤其是有毒动植物、微生物种类繁多,与文献中瘴区生态环境原始、人为破坏较少的记载相符合。

其二,田野调查及非文字史料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和完善文献记载的不足,对瘴气研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是对瘴气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区关系问题上的补充。一般认为,瘴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就造成了民族分布格局的认知误区,即一般认为,少数民族都是生活在瘴气区的。但并非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能在瘴区生活,瘴区民族聚居呈现出了鲜明的立体分布格局,这与瘴气及其对少数民族的强烈影响密切相关。在低海拔瘴气产生区聚居的民族主要是傣族,还有部分哈尼族、基诺族、壮族、苗族等。很多民族如景颇、阿昌、彝、回、汉、傈僳、拉祜、独龙、怒、德昂等则居住在高海拔的、寒凉的无瘴地区,偶尔下坝,也要在天黑前赶回山上,或选择在冬季无瘴时节下山。

二是对瘴气与彩虹关系问题上的补充与完善。调查前,虽然知道二者是不能等同的,但找不出更有力的文献证据。从田野调查及非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中逐渐发现,二者在形状、产生地、存在时间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别。1.视觉效果不同,瘴气只是颜色像彩虹,但形状与彩虹是不一样的。瘴气是成片成块地、呈烟雾状地从沼泽地腾腾上升弥漫;而彩虹则呈弧线弯于空中。2.成分不同,彩虹是雨后水汽在太阳照射下发出的七彩,不含毒素,不会伤人。瘴气色彩则是各种腐殖物及有毒生物、细菌丛生繁殖,释放的毒素随水蒸发而呈现,颜色以红、绿、灰白、黑灰为主,对人畜有极大的毒害作用。3.出现及存在时间不同,彩虹只在雨后出现,阳光透过空气里的水颗粒出现折射,是光学现象,从外至内的颜色呈规则地分布。瘴气虽然也在雨后温度升高时出现,但只要温度、光线适宜,随时可能出现,以早晨或午后频率为最,在雨水大的雨季,毒素溶解稀释,颜色较彩虹单一。瘴气存在时间一般几十分钟,最长达到一两个小时,其消失是缓慢的。彩虹存在时间仅一二十分钟,随温度升高迅速消失。4.产生地点不同,彩虹一般出现在水库、湖泊、江河的一端,瘴气既出现于水库、湖泊、江河上方,但多在沼泽地或生物多样性突出的潭、溪、塘里;水域面积较大、水量多、流速缓的江河地区或死水区,或是山腰、山脚的低洼积水地带。5.动态效果不同,彩虹不能被风吹动也不会被风吹散,其消失原因是光线及温度条件的丧失。瘴气能被风吹动,被吹得像帐幔一样左右来回摆动,也能被大风吹散。

三是对瘴气与水土不服关系问题上的补充。从瘴区民众的认知及流传的多种俗语中可知,瘴气绝不是水土不服这么简单且偏颇的问题。瘴气不仅危害外来人群,也对长期在本地生存的土着民族有巨大危害。瘴气使瘴区民族人口长期徘徊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额内,也使瘴区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生活习俗受到巨大影响,土着民族因中瘴气而死亡的人有时会占村寨人口的一大半,瘴区长期流行着“要走某某坝,先把老婆嫁”、“要下夷方坝,先把棺材买下”、“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赶街”、“只见娘大肚,不见儿走路”、“芒布④两条河,住着寡公和寡婆”等谚语。

四是对瘴气与高原反应问题上的补充。南方、西南方的热瘴与高原反应无必然联系。就青海、、滇西北等地的冷瘴而言,部分病症是高原反应,但绝不等同于高原反应。因为冷瘴同样对当地民众造成危害,他们熟悉冷瘴(雪瘴)及其具体症状、分布区域,并尽量不涉足这些区域。

五是对瘴气与疟疾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补充。瘴气与疟疾是不能画等号的,瘴疠不是单一的疟疾就可以包容得了的疾病。疟疾只是瘴疠的主要症状 之一,从不同地区瘴气病的症状中可粗略知道,瘴疠是一个疾病群,还包含伤寒、血吸虫病、皮肤病及其他一些已知或未知的疾病,绝不是疟疾或伤寒就能代表的。从文字起源及疾病的发展来看,疟疾和伤寒早就存在。瘴是在中医学发展到相当程度、疟疾和伤寒被普通民众熟知后,人们才在逐渐进入和开发边疆的过程中发现和认识,并重新制造“瘴”字称呼这类疾病的,其原因之一,应当是发现其间存在差别。近现代的寄生虫学家及医学家进行实验的瘴气区,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瘴疠处于整个发展史上的末期,瘴源、瘴毒素、瘴疠症状等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疟疾仅是瘴疠症状中的一部分,不对瘴病的起因、特征及实质进行仔细深入分析和区分的结论是不完全科学和准确的,其结论无疑有补充和完善的余地。从形成及发病看,瘴疠也不是简单的传染性疾病和瘟疫,不到瘴区,不中瘴气、瘴水或感染瘴毒的人是不可能得瘴病的,瘴病本身不存在传染性,只有感染了瘴水中的瘴毒素或被瘴区蚊虫叮咬后,发展成疟疾或伤寒,才具有了传染性。

因此,只有在文献与田野调查及非文字史料发掘等方法结合、补充的基础上,瘴气的形象才有可能逐渐丰满,研究结论才能逐渐接近历史时期瘴气的真实面目。

四、环境史多学科研究法的扩展与延伸

环境史研究中多学科交叉方法的恰当把握及应用,对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及客观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目前的环境史研究中,在关注文献记载的同时也应用到了自然科学的文本结论及方法,这对环境史具体问题的研究很有成效。但对一些特殊而具体的问题,如本文所探讨的瘴气,只有这些方法显然是不够的,还需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拓展及延伸,如采用田野调查及非文字史料的收集、整理及研究,才能达到研究目的,促使瘴气研究向更深入的方向推进。

田野与文献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边疆、民族地区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民族地区的历史在汉文史籍中记载有限,很多民族没有文字,不可能有相关的历史发展变迁的记载。同时,因为社会发展阶段的相对滞后,其生态环境在20世纪之前受人为破坏的几率小、程度轻,环境变迁缓慢,环境史研究的要素如动植物、微生物种类保存较多,很多地区的环境到了现当代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环境变迁史的一个缩影或案例,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及非文字资料的收集,可以弥补文献记载及历史传承上的缺憾。以瘴气研究为例,研究及调查中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现在还有没有瘴气?”据最初的研究及思考,笔者认为现在中国境内已经没有瘴气了,但田野调查后意识到这个结论有失偏颇和客观。在个别湿热封闭、生态原始、人烟稀少的地方还存在部分微弱的瘴气,或残存着瘴气的部分特征,如腾冲的扯雀塘及与缅甸、越南相邻的一些地区。即使这些地区瘴气类型和成分与历史时期未开发区的瘴气有所不同,无论是特征还是组成要素都不能与历史上的瘴气相提并论,但瘴气的某些微弱特征或成分应当会有保留,对其成分进行生物、化学等的化验后,对了解瘴气的组成要素当有极大的裨益。

因此,环境史是一门需要广泛、恰当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瘴气及其研究方法的实践是广泛应用多学科交叉方法的典型案例,值得引起更多学科的关注及参与。而采用多学科交叉法时,学科选择及应用的多与少、方法的适当选择及拓展、延伸,则是应当注意讲求和采取的。

注释:

①王清贤修,陈淳纂:康熙《武定府志》卷四,《艺文志上·五言古诗》,康熙廿八年(1689年)刻本。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产业工程气象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产业工程气象学》是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气象学与产业工程主要行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产业工程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反馈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等。课程可以开拓气象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层次,提高各地各行业气象服务水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0年就开设该课程,有较好的课程理论基础与实践积累,在2009年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后,该课程的建设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取得了较好的课程建设效果。

一、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概况

《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受天气气候敏感的建筑、交通、旅游、水利电力、城市规划、公共事业等主要产业与气象的作用和影响机理,探讨如何确定有关指标、参数及其相应临界值,吸收国内外产业工程气象学研究的新成果,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较顺利地适应多种气象服务行业工作。

2009年是我校的“教学改革年”,学校提出人才培养必须满足气象人才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要求,充分利用大气、电子、环境、管理、人文学科齐全的优势,全方位的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设成为中国气象局的人才培养基地,非气象专业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气象类基础课程,《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内容已被作为全校2009版教学计划中的特色课程之一在学校各专业开设。课程组老师结合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完善,课程设计和习题训练注重实践,并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了连贯配置,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多年来,《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是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在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我们不断完善《产业工程气象学》大纲,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且参考国内外先进教材编写了授课讲义。同时,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与江苏省气象局华东交通气象业务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泰州市气象局等产学研基地合作强化实验实习课等,师生对本课程的结构和教学质量、效果的评价较好。

二、教学条件和教学改革分析

课程采用章澄昌先生在1997年编写的《产业工程气象学》作参考,内容涉及到大气环境对建筑工程、交通运输业、冶金、矿井、石油业,水利、电力、通讯业、商品仓储业等各产业和工程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各产业、工程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反馈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随着专业气象服务实践的不断深入,《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授课内容与原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编写《产业工程气象学》教材已经被列为学校规划,在新教材中我们会将产业工程气象涉及到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热点问题有所体现,使其更加适合作为一门教材使用。

《产业工程气象学》教学团队成员大多数来自于气象部门,对气象与各产业、工程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好的了解,具有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具有大量的实习数据供学生使用,这为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校为教师、学生的网上作业、交流提供了适宜的网络环境。同时,学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书籍,购买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库资源。

课程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以大力提倡“学生参与”、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为鲜明特色,在教学手段上以高度重视网络教学、全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特点,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1.课堂传授教学与学生参与、相互研讨结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提问、讨论、辩论、座谈、布置作业等活动,让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产业工程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高度重视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和实践教学是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在产业工程气象学的实验教学中,适当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这些实验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题设计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3.鼓励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创新研究活动,重视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为了建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良好氛围,我校设立了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的内容,利用华东交通气象业务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泰州市气象局等产学研基地平台,开展课外科研活动。

4.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与产业工程气象学教学链接起来。毕业论文研究是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知识的系统运用过程。因此,本课程教学充分利用教师充足的科研课题和经费,注重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后续指导,使书本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加大作业、考试等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式:课外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考查、期末考试、实习等形式,真正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效果。

三、课程建设效果

校内督导专家认为,该课程是应用气象学科具有特色的一门课程,内容在气象服务于产业工程原理、指标、预报等方面进行了很好地整合,为学生提供了开拓性思路和理念,理论体系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很强,符合用人单位对应用气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要求。课程定位准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料齐备,主讲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讲授内容丰富、条理清楚、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案例教学方法,不但内容组织得好,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很有效。

四、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措施

随着社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不断地产生新的需求,《产业工程气象学》建设的探索与发展还在继续,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1.课程教学团队经常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讨论,进行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重点、难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理解,提高创新思维。利用相关仪器进行观测,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增加课后答疑时间,教师有针对性进行指导与辅导,理清每一章节的框架及前后章节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将新知识难点与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章澄昌.产业工程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2]景元书,申双和,刘寿东.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气象专业发展,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4):270-272.

[3]余跃.《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2-34.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1篇

她不假思索,回答我:“好找工作的,就是工科专业;不好找工作的,就是理科专业。”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她的话其实有些道理。

理科是学习理论和方法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等,专业课程往往是高中课程的深入和延续;工科专业则是研究技术和工艺的,如电子、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专业课程和社会行业的分工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学了四年之后,理科专业的学生脑子里全都是理论和方法,社会上除了教师,找不到最对口的专业;而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了马上可以运用到工作中,因此就业形势很乐观。

理科并非纯粹理论学科,其研究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或为应用打基础),三是应用研究,纯粹理论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人们熟悉的太阳风暴,当太阳风暴发生时,会对卫星运行、导航、通讯以及地面的一些高技术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太阳风暴产生的机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范畴;研究太阳风暴对各类高技术系统的影响及避免措施,属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范围;而研究监测太阳风暴的方法和技术,则属于应用研究。

本文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研究性很强的理科专业,这几个专业不是人们熟知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典型理科专业,而是“非典型”的,专业的针对性很强,研究的方向较“窄”,集“高、洋、上”和“研究I生”为一体,让人一听名字就觉得,这个专业实在“时髦”。

善用统计,明白生活 戴稳胜

也许在你的印象中,统计永远与枯燥的数字紧密相连。说实话,很多刚进校门的统计学专业学生也是带着些许疑惑与不解来审视这个也许将会伴自己一生的专业:它会不会只有枯燥的数据?它会不会只有繁琐的公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人都会自豪而又底气十足地说:统计,是如此精彩!

生活中的统计数字

“11月23日上证综合指数达到2800点、”“北京市城市居民入均可支配收入19867元”“6月CPI同比上涨3.5%,上半年GDP预计增长7.7%”等等,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报道,但是很多同学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些数字都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上证综合指数、入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它们的本质,都是平均数、增长率等统计数字,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比如CPI,它反映的是日常消费总体上的通货膨胀水平,说白了就是,今年的十块钱与去年同期相比,是不是还值10块钱。比如“10月份的猪肉价格同比增长30%”,也就是说,去年如果这时候买一斤肉要花10块钱,今年就得花13块。但是日常用的东西,有的价格在上升有的却在下降,如何衡量总体上的物价水平呢?这就需要把日常的食品、卫生、医药、用品等的消费,根据消费的一定比例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计算这一个篮子的所有商品价格的平均增长率;CPI同比上升6.5%,意思就是在消费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今年买同样的商品比去年要贵6.5%。

生活中其他的数字也与CPI类似,计算的都是些平均数、增长率等,反映经济环境,通过把握这些数字,就可以大致了解我们的生活状况或把握经济发展态势。

描述不确定性的语言

除了以上体现生活状态、经济态势的数字,我们还常常听到另一类型的数字。比如每天听的天气预报,“明天降水概率30%”;健康节目里,某专家说“腰围每增加3厘米,患癌症的可能性增加8倍”等。这里的“概率”指的是“可能性”,就是一种描述不确定性的统计语言。生活里这样的不确定性比比皆是,我们天天都在运用这些统计思想和方法,不过有时我们用得很好,有时却也会误用。

巴西足球世界杯开赛在即,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看球类比赛,看前就会预测哪支队会赢,看完了以后还会再讨论讨论,忠实的球迷还会做出分数统计表进行分析。有些彩民购买足球时押得比较准,这就得益于对历史成绩的统计分析与推断,他可以根据历史成绩,研究不同队伍获胜的概率,再购买相应的号。球队的教练则会做更多的统计分析。对本队的队员,他得观察记录每场比赛球员的表现,将其失误进行归类,赛后分析哪个球员什么类型的失误比较多,这样就可以为队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对其他队,他得研究这些队伍历史上出场球员的规律,所用阵势,并在赛前推断与本队比赛时对方将出场的队员、所排阵势,以便做出相应的安排。因此球赛比赛的就不仅仅是球队的战术技术,更要考查领队教练的统计智慧。

统计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把握了统计思想也可以让我们不那么轻信,让我们少上些当少受些骗。譬如,我们也常听说“手机辐射会损伤大脑”、“屋顶加设天线会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等传言,但是这些传言,有统计数据表明确有其事吗?其实,对于流传坊间的各种传言,只要记住一句话:数据胜于雄辩!

看了上面的文章,同学们就应该明白,统计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用也如此的广泛,涉及理、工、农、医、文等各个方面,因此,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是理科专业中较好的,毕业生可以去往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开发空间资源,探索宇宙奥秘 李泠

空间科学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周围的亲戚朋友在听说过我的专业之后基本上很茫然,有一次在火车上跟人闲聊,邻座的阿姨问,是QQ空间吗?

事实上,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与航空航天、太空探索密切相关的专业。在空间科学方向,它侧重于天文学与天体力学、空间环境,要进行大量的太空观测,研究太空环境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在空间应用方向,又与航天技术联系密切,更侧重于遥感技术、卫星与天文导航。在国内,这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可是在国外,这个专业已经蓬勃发展几十年了。大一入学,老师就跟我们说,空间专业起步晚,国内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又不多,咱们比西方国家落下太多了。但是,正因为起步晚,这个专业潜力才大。

物理基础要打牢

我们专业属于物理学类,可想而知课程无论如何也不算简单。空间科学按照宽口径模式设置相应课程,着重于加强基础,比起其他专业,我们的课是相当满的。而且,有四门课是绝对不可以懈怠的,那就是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外语。对任何物理类专业来说,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空间专业有时因为处理数据的需要,还要学会编程,这就要求深厚的计算机知识。不仅如此,因为这个专业最前沿的东西基本在国外,最新最权威的研究也多是用外文发表,所以不论是因为平时阅读文献,还是为了以后出国深造,都应该掌握扎实的外语。

大一大二我们会跟随全院学习基础课程,这就像是武侠小说里修炼内功的过程,内功不够深厚,再好的招式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如果基础的数学物理课程掌握不好,绝对会限制以后的发展。

大三大四就会学习一些专业课程,流体力学、天体测量、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和空间探测技术等。并且,实验课会在大学四年贯穿始终,有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最后还会有空间探测技术的专业实验。除了平时上课,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的兴趣,让我们对科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每个学期都会开展科研立项活动,虽然听起来可能很高深,但其实只要有热情,大一就可以参加,跟着学长学姐们做项目。老师那里会有几个题目,感兴趣的同学(通常是大二大三的同学)会就其中一个题目向老师申请做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带领组员完成。这种科研立项活动能让同学们接触到最新的东西(例如我们小组就正使用着“嫦娥”系列卫星的数据),学习使用与空间专业相关的软件,有时还需要自己编写一些程序来处理数据。这种科研活动能让同学们尽早接触和科研有关的东西,更清楚地了解专业老师们的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深造和就业

空间科学,乍一听好像是挺浪漫,本以为是研究太阳月亮宇宙等等,可实际学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当然,确实有太阳和月球方向的研究,不过本科四年,却是要被各种物理包围的。因为课程的难度和强度,再考虑到本科毕业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有一些同学在大一下学期转走了。所以,如果选择了空间科学专业,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

一旦立志在空间科学的这条路走下去,继续深造就是不二选择。本科四年,我们只能学到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如果想在这个领域里有所贡献和突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空间专业的保研率很高,只要成绩不太差,没有挂科记录,本校读研基本都很容易。在国内读研也很容易,虽然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不多,但是每个学校空间专业的老师几乎都有不俗的科研成绩以及海外留学的经历,师资力量非常雄厚。

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会去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由于专业设置与航天领域的密切结合,还有一部分人被分配到航天和国防部门,进行相关科研、开发等工作。

鉴于国家对航天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国航天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以“嫦娥三号”为例,“嫦娥三号”探月的一大目的就是对宇宙进行深空探测。“嫦娥三号”此次奔月,携带了4台科学仪器,用于在月亮上观察太空、宇宙、地球,进一步开辟了深空探测的绚丽篇章。比如我的一位老师,现在正在进行月壤和火星表面土壤的研究,我的一位师姐,每天从早忙到晚,撰写与“嫦娥三号”有关的科学任务书。

可以想想,越来越多的空间系列任务一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正以更短周期出现在公众视界中,到那个时候,空间科学专业更是大有可为。

看天吃饭的气象专业 张智

读大学的时候,不同专业的朋友总爱问我“明天下雨吗?”,“可能下吧!”“大哥拜托去看天气预报好吗?”这些都可能是我的回答。我是气象专业的,我预测下雨可是比萧敬腾更准哦!

气象专业乐趣多

中学的时候,出于对天文的热爱,我参加了学校里的气象观测小组,这是我对气象专业产生兴趣的第一步。而直到我真正读了这个专业,才了解到,气象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科学。首先,术语非常深奥,厄尔尼诺、拉尼娜、气旋、反气旋、锋面、涡流、切变线、寒潮等等,行外人基本只知一二。其次,很多最尖端的科技都应用在了气象的研究和工作中,比如超级计算机在天气预报上的应用,前不久,美国国家气象局就斥资数亿美金升级了超级电脑。

那么,就读气象专业,到底可以学到些什么呢,来看看我们专业的一些课程吧――必修课:天气分析、天气学、微气象学、植物生理生化应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等等。

专业相关的选修课:风景园林概论、气候变化与环境、现代气候学基础、气象经济学、土壤地理学、应用气象预报、中小尺度气象学、动力气象学、气象灾害学、污染气象学等等。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这些课程的知识储备超强超多?所以,气象学专业绝对不只是为了天气预报,而是将气象学的原理,应用在农业、水温、航空、军事等方面,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学科。

这些课程需要大量的数学和物理知识,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知道,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天才“谢耳朵”在大学里唯一fail掉的课程就是气象学。

不过,读气象专业的难度和乐趣同样多。

我们有超级先进的实验设施――当机械系的同学在用车床做螺母的时候,我们在拥有多普勒天气雷达、极轨静止卫星接收系统、EOS/MODIS卫星接收系统、风廓线仪、大气风洞、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群的实验基地做实验。我们还有丰富的实习体验――学校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安徽、辽宁都设有实习基地。我们实习的时候,去的是江苏省气象局北极阁气象台和南京观测台。其实在学校里,我们就一直接触到自动气象观测站、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等设施,实战经验可谓十分丰富。

毕业时成了香饽饽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探讨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07

农业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成为我国比较薄弱的产业,比较贫乏产生农业灾害,故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之下增加了事故,令农业生产几乎逐年都存有较大损失。另外,深层次的研究农业气象展,它在传输过程实现之中也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进而令“三农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农业产业中实现全面性发展目标。

1 我国农业气象信息的服务平台相关构建现状

目前我国在农业气象方面现代化的服务体系系统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气象员也从事着较多的农业服务工作,在多年努力之后,也相应取得了战绩。不断拓宽其在农业服务方面的范围,进而明显提升了社会的经济效益。我国气象服务的系统主要包含:预测和预报以及信息的传送等内容;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农民,农业在发展中持续实现信息化的道路上,服务不仅是局限于预报的服务,还要有指导技术以及研究的工作者。

2 农业气象信息的服务平台具体实现

2.1 平台资源和服务的集成

在广义上,农业气象信息的资源不只是为农业在生产中需要的气象性数据类资源,如:温湿水风。也该包含实施农业气象规范研究的文献类资源,与农业气象有关变化以及政策的指导相关图片、音视频等资源。其平台资源和服务的集成包含3部分,即:用户应用(农民、生产服务,研究者、科研服务,管理者、决策服务),资源内容(文献信息资源、数据信息资源、多媒体信息资源),服务实现(信息定制和推送、信息查询和分析、虚拟咨询)。

其中生产者运用平台能够对主要的气象要素相关信息予以查询,还能运用门户的网站对气象咨询和有关政策的法规予以浏览,进而掌握目前气象的信息和国家的法规,如果有疑问,则可通过与专家展开多个方式去实现咨询,协助农民实现科学化的生产。例如:和专家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音视频的咨询,不仅方便了提问,还便于专家进行详细化的解惑。

其研究者运用平台能够以直接方式对农业气象有关文献信息予以有效性检索、浏览,与此同时,个性化的定制文献类的信息,并且系统定期的把最新信息直接的反馈至研究者,不仅便于对课题进行跟踪式研究,还有效延续了农业气象课题的研究。

而管理者运用平台实时掌握农业气象相关最新资讯,以及全国各地农业信息的最新动态,在整体上掌握发展的状况。在实施农业发展相关规划的时候,可以运用内综合信息进行分析并作为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国内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科学化决策。

2.2 平台重点子系统的功能

2.2.1 门户网站相关功能

服务门站集合了用户在农业生产中所需的气象信息类资源而构成专门的服务性系统。门户在设计上要全方位权衡农业用户需求和对其使用习惯等,再设置与用户存在紧密联系性专题节目。在资源组织方面,根据资源类型进而设置差异子系统的功能模块,高效实现了检索与显示和分析及其输出等功能,在多个渠道上去满足于农业用户对气象信息的重要需求。

2.2.2 文献检索的子系统相关功能

该系统内汇集了和农业气象信息相关且比较经常使用的文献信息类资源,为农业现象学科的研究、决策等文献提供了基础保证。此系统内部收集了农业气象类的期刊和会议以及学位等论文,其系统能够为文献提供一些简单、高级的检索,故农业用户可以运用已掌握的信息予以科学检索。同时,系统还能进行二次检索,更加明确了农业用户欲检索的实际范畴。最后,系统对内容显示、输出予以支持,其用户能依照自身对农业气象相关信息的需求进而处理文献的检索结果。

3 结语

农业实现信息化发展具有比较漫长的道路,其农业气象在信息化的发展中也是如此。农业气象在信息服务上也有着较大的空间,例如:对服务资源作出改进和拓展服务的模式以及提升服务的质量。伴随社会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有必要拓展对农业气象信息的服务平台相关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覃安春,刘芳,黄正宏,等.特色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河池市气象局,2012,10(24):398-401.

[2].黑龙江省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2012,6(21):1-109.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3篇

前世・今生

在南京的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有一幢名为“观象台”的近代风格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里面一个展厅的墙壁上悬挂着这样的字迹:

“中华民国十九年八月十五日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图书馆奠基蔡元培谨记”。

这是关于大气物理研究所最早的实物记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1928年2月,筹委会分为气象和天文两个研究所,其中的气象研究所就是如今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前身。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担任了第一任所长,他为创办气象研究所和创建中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的气象研究所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有“全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称,气象学家赵九章、涂长望、卢沃、叶笃正、顾震潮和陶诗言等,都曾在那里学习和工作过。赵九章是中国第一位将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原理引进气象学中的学者,后来担任了气象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全国解放前夕,也正是他顶住当局的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决拒迁台湾,才使气象研究所得以留在了大陆。

气象研究所虽然是当时中国气象学科的顶级学府,但规模一直很小,直至1949年,研究人员尚不足3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气象和地球物理科学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1月,由气象、地磁和地震等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外称地球物理和气象研究所,所属气象研究室由前气象研究所人员组成。赵九章担任了地球物理所所长,分别从美国和瑞典回国投身中国气象事业的叶笃正和顾震潮担任气象研究室的主任。在赵九章的领导下,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等老一辈科学家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0年,叶笃正与赵九章共同领导筹建了“联合天气预报中心”(顾震潮任主任、陶诗言任副主任)和“联合天气资料中心”,建立了中国气象分析预报业务。后来他们又对东亚大气环流、东亚季风气候和寒潮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开创了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和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开辟了云雾物理试验及云和降水物理研究,发展了中小尺度动力学和大气探测研究。

经过10年的发展,气象研究室的研究队伍和技术力量持续壮大,成为当时国内大气科学研究中心。1966年,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将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了大气物理研究所,下设五个研究室:雷电物理研究室,云物理研究室,中小尺度动力学研究室,大尺度大气动力学研究室和低纬度气象研究室。

“”动乱的10年间,广大科技人员出于对发展大气科学的责任感,排除干扰,在曲折中前进,使研究所在基本建设、探测仪器研制及科研工作的某些领域仍取得一定进展。如1973年开始建设位于河北省香河县城关的大气综合观测试验站,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平流层高空气球观测基地;1976年开始建设325米高的气象观测塔,1979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城市大气环境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5年建成了TQ-6百万次计算机房……

大气物理研究所在“”期间还承担了多项军事科研任务,如中国核弹发射的气象保障任务,核污染扩散观测,激光雷达、激光测云仪和激光武器的研制及与高空飞行有关的气象问题研究等。陶诗言和顾震潮因圆满完成核试验气象保障任务而分别荣立一等功。

此外研究所在探测设备的研制方面填补了中国不少空白:1966年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雷达;1969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动卫星云图接收设备;1974年试制成功单点声雷达测温系统;1975年底完成超声风速温度仪的研制任务。

从1978年起,大气物理研究所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职称晋升考核制度,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时担任所长的叶笃正提出了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发展方向和崭新的科研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大气物理研究所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变革旧的科研体制的同时,也与国际科技界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合作关系。面对世界大气科学的发展趋势,如今大气物理研究所设定的目标是: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为大气科学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三・一

在大气物理研究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革过程中,叶笃正、陶诗言、曾庆存、黄荣辉、吴国雄等院士发挥了骨干作用。如今的研究所形成了“三个实验室”、“三个中心”和“一个系统”的科研特色和优势。三个开放实验室,即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中层大气和地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LAGEO);三个中心,即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RRC.TEA)、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ICCES)、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CDRCAS);一个支撑系统,即计算与信息科学中心。

开放实验室的建立是研究所加强和优化基础研究领域并与国际接轨、建立区域性研究机构非常重要的一步。LASG经过10余年的努力连续四次在国家评议中获得优秀,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得到国内外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界的赞扬。

三个研究中心的前两个是与国际组织协作成立的,它们提高了中国在国际气象学术界的地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优秀学术中心。

定位・坐标

大气物理研究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的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报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4篇

8月3~4日,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2012年学术讨论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及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等几十个单位的130名科学家、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副理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魏文寿研究员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沙漠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涛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致贺词;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编辑出版部主任、《中国沙漠》常务副主编金炯编审代表沙漠分会宣读了“中国沙漠科学奖” 和2006~2011年《中国沙漠》“优秀论文一等奖”表彰决定。为了表彰为中国沙漠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中国沙漠》优秀论文作者,设立了有关奖项。授予刘恕、慈龙骏、董光荣和宝音等4位专家“中国沙漠科学突出贡献奖”;授予李森等10位学者“中国沙漠科学优秀中青年奖”;王涛研究员等10位科技工作者《中国沙漠》“优秀论文一等奖”。

会议以大会报告和分会场交流的形式进行,分别就中国绿洲化的若干问题、沙漠气象研究新进展、巴丹吉林沙漠水循环观测实验与地下水补给来源、青藏铁路防沙工程积沙对冻土地温的影响研究、海岸新月形沙丘移动与形态变化的初步观测、植物的多尺度响应及沙地生态系统恢复、荒漠植物对降水脉动的响应研究、沙质草原风蚀坑动态、京津风沙源内蒙古东部退耕还林区植被变化监测、沙漠化过程对土壤碳释放影响的初步研究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会议闭幕式由分会秘书长金炯编审主持,分会理事长王涛研究员致闭幕词,他首先感谢来自全国各方从事沙漠科学事业的各位代表的出席和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并对本次学术讨论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充分展示了沙漠分会的凝聚力;二是学术交流水平高,充分反映了中国沙漠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会议表达了广大沙漠科学工作者对沙漠科学事业的追求、问题的探究和挚爱。2014年的学术讨论会将在中山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召开。

(中国地理学会供稿)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5篇

高中时期,涂长望一方面努力读书,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上的爱国活动。他曾参加声援“五卅惨案”“汉口惨案”等反帝爱国活动,这在青年涂长望心中,深深种下了“爱国、民主、革命”的种子。

留学英伦

涂长望高中毕业后,在博文书院院长的推荐下转入上海沪江大学,师从美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葛德石教授,从而对他教授的地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30年,涂长望毕业后回博文中学任理科教员,教物理、数学和地理,深受学生欢迎。同年涂长望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湖北省官费留学,10月,赴英国就读伦敦大学经济地理专业。从此走上“科学救国”的寻梦之路。

从涂长望住的公寓到伦敦大学要经过伦敦气象台,在气象台的玻璃橱窗里展示着大幅天气图,人们从图上可以了解当地和世界各地的天气。远方祖国的风雨寒暑从图上也能查到。涂长望每当经过橱窗前都要驻足观看,从而引发转系攻读气象学的念头。他先是旁听世界著名气象学家沃克爵士的课程,以勤奋和优异成绩打动沃克教授,接收他为唯一的中国研究生,还赞许地说:“学经济地理来听气象课,这是明智之举。”

沃克教授研究的领域是大气环流,大部分为海洋区域的大气环流。他发现的一种低纬度环流,被命名为“沃克环流”。他还发现大气压力变化像海洋波浪一般振荡,称为大气浪动(现在称为大气长波或行星波)。他的成果举世公认。涂长望跟着导师学习,一步登上了当时学术的最高点。

两年后,涂长望获得帝国理工学院气象学硕士学位,其论文《中国雨量与世界天气》1934年发表于《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论文集》;颇具世界科学权威性的《自然》杂志也刊登了这篇论文的详细摘要。同年涂长望成为皇家气象学会的第一位中国会员。

涂长望出于对祖国抗御自然灾害的需要,决定以研究长期气象预报为主攻目标。这项研究在当时是很少有人涉足的尖端课题。这期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长江大堤溃坝,湖北武汉10多万人丧生,南方8省的灾民近一亿人。涂长望震惊、揪心,更深切认识到研究长期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决心早日学成为祖国、为家乡人民造福。

听召唤提前回国

涂长望在英伦留学期间,学识不断长进,政治上也日趋成熟。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第三共产国际组织的各种活动,加入了英共华语组的“旅英华侨反帝同盟”,结识了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34年,在中共党员杨秀峰和于炳然的介绍下,涂长望成为英国共产党华语支部党员(亦称中国共产党旅英支部)。

不久,中国南京北极阁气象台、中央研究院院长竺可桢看到吕炯寄回的《皇家气象学会论文集》中涂长望的硕士论文,求贤若渴,写信聘请涂长望回国工作。当时涂长望正师从利物浦大学罗斯培教授攻读地理学博士,还差几个月就毕业了。罗斯培也非常赏识这位东方学子,对他想提前回国深表惋惜。涂长望自己也渴望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对自己一直仰慕的竺先生的诚挚邀请不忍拒绝,毅然中断留学生涯,回国振兴祖国气象事业。

1934年秋,涂长望任南京北极阁气象研究所研究员。他在1935~1937年间,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中国的雨量区域分布》《中国的水灾可以避免吗?》《东亚活动中心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关系》《长期天气预告的物理基础》《中国的气候区域》《大气环流与世界温度》《大气运行与世界雨量的关系》《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浪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

战火中从事科学研究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涂长望受竺可桢委托,负责南京北极阁气象研究所内迁。先从水路抵武汉,因战局所迫,不得已迁至重庆曾家岩。当时日寇飞机经常对重庆疯狂轰炸,研究所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但是,涂长望临危不乱,照样出科研成果。两年间发表了《中国的气团》《中国自由大气气候状况的初步研究》《中国高空探测的一些成果》,为当时的空军作战提供了气象依据,对中国的航空事业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应用价值。涂长望的工作精神和高度使命感得到竺可桢先生的赞扬和同行们的钦佩。

1939年,惹ǖ阶褚濉湄潭艰苦办学的浙大校长竺可桢,又将涂长望由重庆聘请到遵义任浙大史地系教授兼史地研究所副所长。三年期间培养了大批学生和研究生:郭晓岚、叶笃正、谢义柄、谢觉民、黄仕松、施雅风……他们日后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气象学家。涂长望爱生如子,生活上体贴困难的学生,送钱送衣物,还经常招待学生来家中吃饭,并以自己爱国进步的思想教育、影响他们,深得学生们的敬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