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铁路;通信设备;防火;防雷;安全防护

一、铁路通信设备防火的对策

1、铁路通信设备的消防组织管理

要加强铁路通信设备消防管理工作力度,强化岗位责任制度,并采取严格的逐级负责制度,层层把关,步步落实的方式,务必要对消防工作充分的负起责任来。要安排一个行政领导具体主持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下属的业务部门要把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充分重视起来,做到每天上报安全检查工作内容。要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的召开会议,组织安排并核查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情况,针对重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门要加强安保工作的力度,并配备得力的防火干部进行督察和管理,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除此以外,各单位应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并定期训练,全力保障铁路通信设备的防火安全。总之,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对从事易于引起火灾、出现雷电影响的重点工种人员,必须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有关主管部门应定期考核。与此同时,领导层应定期组织防火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对检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应及时整改。

2、铁路通信设备的消防器材配备

铁路通信系统包括了大量的监控、检测等电子设备,一旦发生火灾后果时不堪想象的。由于电子设备材料的特殊性,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灭火器必须选用经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检测的合格产品,悬挂在机械室便于取用、不易碰撞的位置,挂具要牢固、配套。对于电子设备时不能直接用水流进行扑救的,而应该采用气体灭火装置,最常见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者在建设初期就应该规划管网气体灭火装置。

3、合理使用耐火材料

对于不同的建筑要根据不同的耐火等级进行建设,对于铁路通信建筑,里面往往存放大量的网络通信设备及电源设备,该类房屋不仅设备价值高,而且业务量大、信息量大,是铁路运输线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对于通信建筑,要根据建筑重要程度确定主体结构材料满足耐火时限要求,同时房屋内装饰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二、铁路通信设备防雷的对策

我国铁路近几年的业务和网络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面向公众的公网用户还是面向铁路运输的专网用户都在大幅度的增长。铁路专网通信承担着铁路运输通信的重任,包括无线列调、模拟技术的行调列调、数字调度、站场通信、各种MIS采样节点设备等。专网通信是铁通的特色服务之一,专网通信用户是铁通最大的大客户,为铁通提供了一大部分稳定的收入,相应的铁通也以优质的服务回报于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通信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就是安全可靠,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正点。但是,专网通信大多在铁路车站及站场使用,其传导线路多为金属介质,不如光纤抗电磁干扰和冲击能力强。由于铁路的特点,地处旷野郊区,电力接触网及铁路钢轨在室外,使铁路车站及沿线成为雷害的重灾区。

目前,铁通公网通信设备已经实现微电子化,通信机房的防雷设施比较齐全,但专网的通信设备由于历史原因防雷害的手段还比较欠缺,有的地方甚至是空白。随着铁路电气化区段的增多及专网通信设备微电子化逐步增多,感应雷击造成通信事故也相应增加,尤其是在车站信号设备进行了综合防雷整治后,铁通的专用通信机械室和设备就成了雷害侵扰的薄弱点,感应雷、传导雷及地电位反击则成为主要雷害,不仅使专用通信设备造成损坏,发生昂贵的维修费用,而且还影响到铁路运输的通信指挥,从而极大地影响铁通的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为此,铁路车站既有通信防雷害工作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安全工作之一。

为了防止强大的雷电侵入波能量通过各种线缆(如电力线、通信线等)损坏通信设备,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雷电能量:

1、所有的进出局站的线缆都应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并应选用具有金属外护套的电缆。对于长途明线进局的线缆,应在进入室内之前至少20m处改换成埋地电缆,电缆的埋深一般为0.6~0.8米。如果采用普通的双绞线或多芯电线,应将它们穿过埋地的铁管后进局。电缆的金属外护套或铁管两端应分别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

2、由于雷击建筑物或其附近时,会在其周围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该电磁场与各种回路耦合,可能在其感应出较高的过电压(一般称为感应雷过电压,简称感应雷),要防止通信线、电力线等产生感应过过压,

3、通信楼、信号楼、高层建筑的防雷系统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通信楼、信号楼电力配电盘应装在机械室外,楼内电缆沟槽和室外采用复合材料的信号机构、箱、盒等器材及外露的电缆沟槽应采取阻燃措施。楼内高温易燃元器件应按有关规定采用阻燃材料。

三、结语

铁路运输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和完备的通信设备是保障铁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我国铁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我们务必要在加强运输效率的同时严格保障行车安全,大力维护基础设备,不断改进管理水平和质量。总之,要保证铁路运输的正常就要保证铁路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全力做好防火防雷工作。

参考文献:

[1] 包炳生;杨安良;刘西林;萧忠根;罗毅;;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雷电流幅值佐证技术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

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治安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校铁路公安特色课程。课程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我国铁路公安消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及其新型大型枢纽站的大量修建,铁路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铁路公安消防人才。所以作为我国“铁路公安的摇篮”,探究目前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的现状,查明课程的优缺点,践行公安教学练战一体化,便成为了学校、专业最为急迫的事情。

一、铁路消防管理(专科)课程现状

1.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现状

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1980年我校迁建郑州以来长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过长期的积累、总结和探讨,该课程的课程建设如教学目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配置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现专科阶段,课程只对本校治安管理专业开设,共34课时,其中讲授26课时,实验实训8课时。

课程基本思路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安部、铁道部规章及有关的文件规定为依据,通过对铁路建筑及环境、设施及列车燃烧规律的讲解,总结铁路消防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建(构)筑物消防设施、电气、运动空间防火原理及相关消防科技的先进成果,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铁路站场、线路、房屋建筑、列车等防火原理,特别是熟悉铁路车站、列车等公众聚集场所、重点行车场所、物资集中场所、机车、车辆存放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理论知识。

消防管理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授课内容不能拘泥于对实际工作和应用的概括,应力求原理性解释和对本质的揭示。因此,铁路消防课程将铁路消防原理同物质燃烧原理、建筑防火原理、电气防火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铁路消防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中。既强化了铁路消防课程的理论性,又突出了铁路特色。授课具体内容见下表。

2.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校主要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所以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类学校实践教学比重不少于50%。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是铁路公安教育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所以在实训课程设置时加强了实训课程的比重,目前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及场地条件,安排实训课程8学时。具体内容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目前铁路消防管理实训课程主要涵盖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两个方面。灭火器使用、逃生及疏散训练属于基本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自救、逃生技能。灭火设施及建筑防火检查、消防法律文书制作属于专业消防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业务警察必备的基础专业技能,也是公安机关消防监督执法活动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技巧。

由于实训对象为治安专业专科学生,所以实训整体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为指导思想,在实训内容设置上紧扣“如何做”这一核心标准,在实训形式上力求贴近实战。使学生在实训中独立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即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

虽然通过实训,学生基本掌握灭火设施器材的使用,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掌握消防监督检查的程序及方法;了解火灾现场和建筑火灾的特点,并能够根据火场情况正确使用避难器具逃生自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铁路消防课程实训仍有一些不足。1.课程特色不突出。本课程为铁路消防管理,全课程突出铁路特色,并且毕业生也多就职于铁路公安,消防管理工作也以“站、车、线”为主。虽然理论课程详细讲授了铁路消防管理的相关内容,但是由于实训场地及列车种类复杂性的限制,目前在实训课程设置时未能安排列车或车站的消防检查相关内容。2.实训对象相对单一、落后。由于课程时间及教师人数限制,目前实训课程还仅限于校园范围内开展。因此不论建筑防火检查,还是灭火设施器材检查,检查对象均是校园内部建筑。但是目前校园建筑相对简单并且建设年代相对较长,所以实训对象不具广泛性,未能充分反映当前消防设施现状。3.实训未能紧贴实战。在实训课程设置时,虽然设置了灭火器使用及逃生、疏散训练等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但是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了解这些基本自救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火场指挥,火场救援及基本医疗急救等救援技能。但是由于课时量及师资力量不够,所以未能开展准备些实训科目,因此未能做到紧密贴近实战。4.学生动手练习不足。在灭火器材使用及逃生、疏散训练等一些器械配合性实训科目中,由于器械数量有限,因此只能分组进行,致使一些学生只能近距离的感受,不能实际操作。

二、实训部分在铁路消防管理课程中的地位

铁路消防管理作为治安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有普通警务管理课程的特点,也包含一部分理工科专业的特点。这是因为课程管理的对象为铁路消防,而铁路消防是典型的理工专业,并且只有充分了解掌握管理对象,才能更加高效、安全、全面的进行管理。因此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实训部分,使学生在必要的实训中掌握管理执法的程序,理解铁路消防的基本知识。

1.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深度延续

在课程体系上,实训教学是课堂课程的补充、延续。课堂教学多是传授学生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这些理论、知识、方法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较多的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通过必要的、合理的实训才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堂教授的基础理论,更扎实的掌握课堂讲授的基本知识,更熟练的使用课堂传授的基本方法,做的“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深度延续。

2.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联系纽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知识的讲授,多把系统知识、方法分割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样虽然在讲授时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每一个单元,但是独立化、片段化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知识应用。所以只有通过必要的实训课程,才能帮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单元化的知识,再一次系统的纵向串联起来。另外在实训中往往也涵盖其它课程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实训也可以帮助学生横向的串联以往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联系纽带。

3.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考核标准

掌握知识的标准,依次为知识是否被记忆,是否被理解,是否能应用。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或以问答的形式均可以进行有效的考核。但是对于考核知识的应用,实训是最有效、最直观的考核方法。并且实训在考核知识应用的同时,也可以对知识的记忆及知识的理解进行考核。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考核标准。

4.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

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目标都是要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各种形式的应用,或用已学到的知识学习理解新知识,或用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工作、创造价值。而实训正是这种应用在教学中的体现,即实训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进行自主融汇贯通后,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并从中熟练相应的技能与知识。因此实训是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虽然铁路消防管理(专科)实训课程,在整个课程和专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课程在执行时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实训方法,便成为了下一步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克建.公安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0,(4).

[2]郜阳.公安专科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32).

[3]高锦田.关于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5(02).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后安全控制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消防地铁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地铁的运营中最引起关注的当属安全问题。如何有效实施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国地铁存在的消防问题主要集中在火灾隐患较多、电气设备隐患严重、火灾荷载较大、设备运转过负荷、私搭乱建房屋顶等。单靠专业人员的主观判断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将专业人员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消防措施

1.1设备先进

通讯设备主要要四点:自动报警系统、无线电通讯、有线通讯紧急电话、站台内视频传输系统。双路供电系统确保万无一失。

1.2 材料环保

列车、车站的装饰材料均采用无毒不燃材料,车站区间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设计将车站自身着火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点。地铁车站组结构的耐火极限都应在1.5-2h以上,部分分割砖墙的耐火极限在1h 左右,但大量的装饰吊顶耐火等级比较低,只有0.25-0.5h,那么15min以后,吊顶将会烧毁塌落,从而造成阻塞和人员伤亡。

1.3 设施完善

按规范配置足够的消火栓和灭火器。重要设备房都配置了自动气体灭火系统。在车站的出入口附近设有与外部消防车接口的消火栓,方便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援。

1.4系统可靠

列车上有紧急报警按钮,乘客可自行拉开对应站台位置车门上方的红色紧急机械解锁手柄和屏蔽门上绿色解锁按钮开门进行疏散。 同时,各车站也具备扣车的功能,并且操作简单。设计有防火防烟分区系统,每个存烟区都安装排烟风道,排烟风道可迅速将烟雾、有毒气体抽入排除,阻止烟雾火势的蔓延。

2消防措施

2.1作用

地铁防灾重点是预防火灾,消防安全设施是地铁防灾系统的重要设施之一,地铁消防安全工程则是运用最新防火控火灭火技术和消防科研成果的新兴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独特性,它涉及到火灾风险与危害的分析、建筑防火、工艺与设备材料防火、火灾探测报警、灭火设施、防排烟、疏散救援、安全管理等内容,是多专业多学科领域交叉合作的共同结晶。

2.1分类

影响地铁消防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地铁隧道、地铁车辆和、人员。对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可分为:各种防火、灭火措施、隧道通风排烟措施、各种避难措施、各种紧急事故处理措施、各种消防联动设施的工作情况、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受训程度、工作态度等、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地铁运营的管理体制等。

2.2评价

在消防安全措施综合评价中,将评判集取为V[1]={V1(完全符合要求)、V2(比较符合要求)、V3(一般)、V4(不符合要求)}。当消防安全措施评价的目标是US(隧道)时,用影响隧道消防安全的四个因素(U1S,U2S,U3S,U4S),对隧道消防安全措施进行评价,可得到评价矩阵。

3结论与展望

我国地铁的消防措施还需完善,消防系统和设施还需改进。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调试,保证消防安全工程系统和设备能够满足业主在安全性、可靠性、可运行性、可维修性、可试验性及效益等方面要求,并获得最佳综合使用效果,为地铁运营提供可靠、有效、完善、适用的安全保障。消防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从火灾灾害因素、发生的原因等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系统的人员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的对象、环境的影响,其人事管理缺陷等都可以引发事故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预防火灾事故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典型事故;地铁系统;预防措施

一、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的统计分析

世界地铁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我国的地铁发展只有四十年,因此,通过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地铁火灾的发生原因分析图。(详见表3-1)

二、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的预防

1、严格管理制度,分解管理职责

地下铁道管理人员(包括负责人)应该轮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安全防范措施。管理部门应该将管理职责具体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人员,并且有检查监督机构和奖罚制度。为了防止爆炸和纵火等罪犯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内应有严格的监控措施。在各站入口处、车厢内、过道处和隧道壁上设置自动监测、检查和记录设备,以便能及时发现上述罪犯,并由警方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应受到严格的安全技术、医护急救和消防知识培外,每年还要接受定期训练,以便学习和掌握现代化安全、医护急救和消防,使之能在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协助消防人员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2、研究并推广地铁安全设计

在进行地下铁道设计时,应该充分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结合常规设计方法,进行地铁安全设计。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绝大多数是由烟雾中的有毒气体熏倒、中毒或窒息所致,因此,有效的排烟已成为地铁火灾时救援的重要措施。故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火灾情况下的通风条件。目前我国地下建筑最深已达十几层,这对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疏散是不利的。应该加强工程材料内部结构的不燃化。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5分钟,地铁内的广告牌均采用不燃材料。机车和车辆及装饰品也都采用不燃材料。

3、设置火灾控制系统

设置火灾控制系统时应尽可能将消防控制室与变配电室设置在地面建筑内;火灾控制系统应具备接受火警,指挥安全疏散,开启消防泵,固定灭火装置及防、排烟设备,关闭防火门,关闭电源等功能。各防火区的防火卷帘应与自动喷淋系统联动。大型中心车站应设置感温、感烟报警器和自动喷淋装置。城市轨道交通内应设置事故电话和人工报警按扭。在隧道两侧应设置消防专用门,内装室内消防栓、通讯插座、移动式照明电缆设备,作为地铁工程专用水枪应具有直流、喷雾、开花的功能。在疏散通道明显部位,还应配置呼吸器。由于地铁内空气对流差,湿度大,因此,电器设备和线路应具有防潮、防霉性能。对隧道内的电缆管线应用搪瓷板、石棉纤维板隔热防火。变、配电室应设置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配备卤代烷灭火器。疏散指示灯的电源应采用15伏,并有备用电源。

4、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风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环境为完全封闭的地下隧道以及地铁车厢构造的特殊性,城市轨道交通的通风就尤为重要。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室通风系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离心式风机集中风源、管路送风等方式。例如,上海地铁由德国进口的地铁列车在通风设计上将各节车厢贯通,使列车在速度变化时利用空气的惯性增加了乘客的风感。夏季进入客室的空气首先经过空调降温再被进风机送人客室,完成换气和降温的任务。另一种是采用离心式风机分散风源。例如,莫斯科地铁无空调,采用了安装在座位下的分散离心式风机进风、车顶引流式排风的方案。由于强迫通风与气体自然流动的方向一致,气流组织较合理,列车通风系统温度负荷很小,通风效果也较好。进风不直接吹向旅客,客室内舒适度良好。一般的地铁列车没有空调系统,宜采用分散式通风方式。

6、其他应对措施

(1)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应尽可能驶向前方车站,利用车站站台疏散乘客,利用车站隧道防排烟系统排除烟气,如果列车停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根据多数乘客疏散相反方向送风,送风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掌握。

(2)当同一区间的其中一条隧道发生火灾时,另一条隧道也应立即停止正常行车。

(3)防排烟系统的火灾运行模式应经过多次实地试验,确定最佳组合。

(4)火灾安全疏散程序应经常进行模拟演练,不断检查各部门、各工种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安全疏散能力和综合救援能力。

(5)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内各种消防设施设备的经常性维修保养,并做到五查:查站内用电设施、查登记、点部位(站内仓库、储物间等)、查硬件设施设备情况、查贯彻落实使之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

(6)加强城市轨道交通防火知识的经常性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

三、我国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火灾方面的几点建议

1、严格控制可燃材料

2、加强消防安全设施

a.报警监控系统

b.自动灭火系统

c.应急照明系统

d.消防通信系统

3、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的通风排烟

a. 合理划分防烟区分。

b. 明确防排烟方式。

c. 提高排烟设备的耐热能力。

d .设置移动排烟机用的排烟口。

e .设置隧道紧急自然排烟口,在区间隧道宜每隔400m左右设置直通地面的排烟口,以利于隧道的应急排烟。

4、做好安全疏散工作

a .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的安全疏散

b. 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的安全疏散

四、小结

安全运营是地铁运输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因素主要有人、车辆、轨道、社会灾害等。建立科学安全的管理途径及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提高我国轨道交通的安全率。

学习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经验,制定适合我国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

(2)装备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系统

(3)建立监视及报警系统

(4)事故发生后要注意乘客的紧急疏散

参考文献:

[1]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4

[2]周允基.《铁路火警问题的预防及处理紧急事故的措施》,2004. 1~6

[3]李耀明.《谈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武警学院学报:2005.12

[4]李启荣,黎少奇.《地铁火灾保障研究》,香港.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5]陈鼎榕.《火灾事故下的安全疏散》,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2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1 地铁消防应急通信的现状

虽然在近些年来,地铁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高峰,这不仅是国家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要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就目前地铁运行当中所出现的各种状况来看,火灾是在地铁当中发生的频率最高、次数最多、同时也是引发后果最严重的一种灾害。这是由于地铁本身就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当中,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受灾人员并不能够快速有序的撤离火灾现场。归根结底是由于地铁当中的应急通信状况不容乐观,本身在地铁内部就没有较为有效的照明系统,在火灾发生时所有的电力供应都会立刻停止以防巨大的损失和火灾的不可控发展。然而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需要依靠指示灯和照明灯,但是它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目前所发生的火灾来看,地铁通信设备故障是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本身在发生事故时,这种系统是能够随时的转换成为应急系统的,也就是说如果地铁的信号系统突然发生故障,那么地铁的运行设备就应当自动的设置成为停止功能。但是在如今地铁的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和平时运行当中,由于原有的公安通信系统可以应对规模较小的火灾,导致工作人员对于应急通信的管理和维修在观念上就缺乏重视。这是不利于维护地铁安全运行的,一旦发生大型的火灾很容易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而就目前地铁的消防应急通信的现状来看,还需要工作人员在观念和设备维护上给予足够的关注度。

2 地铁消防应急通信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地铁发展当中,消防通信已经成为了公安通信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而且在近年来为了提高公安干警们在工作和执勤当中的快速反应的能力,已经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融入到了地铁的消防应急系统当中。但是就目前地铁消防应急系统的发展而言,仅仅是能够应对和解决小范围的火灾,一旦发生大型火灾时则没有了完善的系统运作。在发生大型火灾时,火势的蔓延较快,如果又恰好是在人员流动的高峰,那么对于人员的及时疏散和灭火的行为都需要有着指挥和调度的系统。但是有两种情况会导致现有的常规的消防网络停止工作和中断。一个就是在隧道、区间通道和站厅的多处收发的装置受到损害,这些是没有备用的设备可以用来作为代替和调节的。另一个就是在火灾发生和蔓延的过程当中所导致的在通信线路当中出现的一些物理性和化学性的反应。这是会导致局部的联络出现瘫痪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发生一是由于在设置和安排地铁的消防应急系统时,设计者和施工者并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多种火情发生所需要的不同通信系统。况且在封闭空间当中的火灾发展并不能够为人所控制,因而如果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在事前没有对相关的应急系统的连接性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疏通,是很容易扩大火灾伤害的。因而具体到人这一方面,地铁工作者的专业技术不够全面以及地铁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也是导致在发生火灾时消防应急通信系统无法及时发挥作用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说在地铁消防应急通信当中,不仅有设备失修和系统安排不当的原因,也有人力不能够及时修复和检测的原因。

3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地铁方面专用的通信系统是包括站内、站间行车、监视系统、轨旁电话以及广播和许多无线系统的。因而在发生火灾时既可以由那些非工作人员直接拨打消防电话,也可以由站内的工作人员将实际情况报告给地铁的控制中心,而后再由控制中心当中的人员与消防队取得联系。采用地铁专用的通信系统可以及时告知在火灾附近的车辆,促使它们及时撤出或者是停止运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损失。当发生火灾的地点或者是火势较大时,地铁的站厅、隧道或者是通道当中的无线系统可能会遭到破坏和损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的去启动应急的输入和输出接口的设备,它可以有效的恢复被破坏的现场通信。此时主要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为分基站的那些备用的设备,虽然它们并不能够移动,但是在平时却能够得到正常的维护和管理,在当时突发状况下也是能够及时开通的。另外一种则是由消防指挥部门进行移动性的指挥和管理,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的改变及时的决定通信系统的连接点。虽然这种方式相比于其他会有一些耗时,但是却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灵活改变,可以及时恢复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对于那些大型的火灾来说,可以在消防车当中就设立那种便携的移动式的基站,在车内的工作人员可以负责与地下各站取得及时的联系,并且也可以将地下的情况及时的传送给公安部门或者是消防部门的系统监控中心。而且由于地下的各个同播站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因而在各个站点或者是单独活动的工作和消防人员,可以及时向地面的工作人员及时报告地下火势发展以及通信系统的运作状况。因而采用无线集群这种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实时联网,这样就可以随时报告地下的人员和车辆运行状况,从而也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铁;消防设施;火灾危险性

为缓解当前及将来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我国一些大城市已经或正在着手修建地铁。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个城市,正在建设的有南京和深圳,地铁将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笔者主要介绍我国已建和在建地铁的消防设施,并分析我国地铁存在的主要消防问题。

1我国地铁的主要消防设施

1.1广州地铁

1.1.1四套通讯设备确保火灾信息畅通无阻

广州地铁可从四个渠道迅速收集到有关信息。一是自动报警系统,车站内的F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非常灵敏,可自动收集辖区的火灾信息,并迅速传输到车站控制室和控制中心,自动触发火灾排烟模式;二是无线电通讯,车站工作人员和地铁司机可通过无线系统向控制中心传递事故信息;三是有线通讯紧急电话,工作人员可通过有线电话与控制中心联系;四是站台内的CCTV视频传输系统。车站内装设全方位的监视器,实时收集站内各方位视频信息。

1.1.2建筑装饰耐火材料

广州地铁的列车座椅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地铁隧道内的光纤电缆采用耐火阻燃、低烟无卤材料,列车、车站的装饰材料均采用无毒不燃材料,车站区间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设计将车站自身着火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点。

1.1.3消防设施完善

列车上每节车厢都配备有两只灭火器,足以应付车厢内的初期火灾。在车站内,消防设施非常完善,按规范配置足够的消火栓和灭火器。重要设备房都配置了自动气体灭火系统。在车站的出入口附近设有与外部消防车接口的消火栓,方便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援。

1.1.4控制系统可靠

列车上有紧急报警按钮,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时,乘客可迅速按压此按钮通知司机。在处理事故时司机尽可能将列车开到前方车站处理,这样可以依靠车站的消防力量进行救灾(列车通常只需1.5min左右就可行驶到下一车站)。如果列车已停在车站,乘客可自行拉开对应站台位置车门上方的红色紧急机械解锁手柄和屏蔽门上绿色解锁按钮开门进行疏散(即使没有电源供应,列车车门和屏蔽门也可手动打开),不会出现像韩国地铁事故中乘客不能打开车门的情况。

当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列车在隧道中无法运行时,司机将通知乘客通过列车两端的紧急疏散门进行疏散,同时启动车内的紧急照明和通风系统(车内应急备用电源可保证车内照明、送风45min)。乘客可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迎着新风方向进行疏散。

广州地铁自动化程度很高,当车站列车着火,烟感系统迅速将信息传到控制中心,并启动信号闭塞系统,避免邻线列车进入车站。同时,各车站也具备扣车的功能,并且操作简单。广州地铁站内有可靠的排烟设施,排烟能力远远大于火灾产生有毒气体的能力。在排烟设计上,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在2s内就可收集到火灾信息,2min就可完成设备的启动,排烟设备启动后大量新鲜空气从出入口涌入,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烟气从车站两端的通风井排出,保证乘客始终能迎着新鲜空气疏散。

1.1.5双路供电系统确保万无一失

广州地铁提供火灾重要信息及排烟等设备均采用一类负荷,“双电源、双回路”,并且车站两端的设施也是独立设置,互为备用。一路电源失电时,另外一路电源立即自动投入供电,确保排烟设备可靠运行。即使双回路电源供应全部中断,车站应急电源仍可提供导向标志和紧急照明等基本用电1h,确保万无一失。

1.1.6管理制度严格

广州地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广州地铁工作人员每天运营前都会对排烟设备进行启动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公司对员工进行准军事化的管理,并定期进行相应的消防演练,工作人员对各种应急处理技能掌握熟练,并在运行实践中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1.2上海地铁

上海地铁有两套自动防火设施:两级自动监控系统,一级设在车站,一级设在中央控制室;自动灭火喷淋系统,有水喷和气喷两种,可以针对不同的火灾原因进行调控。在隧道内设有消火栓,应急照明和报警电话。地铁列车车厢内改造了车载灭火器支架,增设了256套灭火器材,并在车厢内的醒目位置设置发光指示标志,注明取用方法,方便乘客在紧急状态下使用。

配置防毒面具178套,己分发到23座地下车站,地铁隧道内还设有专门的排烟装置,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的事故风机系统就会启动,在最短时间内排出有毒烟雾,防止窒息。另外,倘若列车车厢内发生意外,在车门不能开启的情况下,车头前面特设的“逃生门”可以通过人工开启,疏散客流。地下车站设应急灯光疏散标志,同时设有安全禁令标。

1.3深圳地铁

1.3.1装饰装修材料

深圳地铁所有车辆、车站材料全部选用经消防局认证通过的防火材料,车辆的车厢、扶手、座位、设备管线,车站站台、墙壁、天花板等材料全部为不燃或阻燃材料。

1.3.2自动控制及火灾报警系统

深圳地铁的自动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紧急情况发生时报警系统可在几秒钟内可靠、准确、迅速报警。接到报警信号后,自动控制系统将自动开启并操作风机、水泵、紧急照明、气体灭火装置等各种紧急救援设备。若电路中断,蓄电池将启动以上救援设备,因而不会发生打不开车门的情况。

1.3.3防排烟设计

车站设计有防火防烟分区系统,在车站天花板上部安装若干个存烟区,每个存烟区都安装排烟风道,排烟风道可迅速将烟雾、有毒气体抽入排除,阻止烟雾火势的蔓延。

1.3.4紧急疏散系统

深圳地铁紧急疏散系统完善,在火灾发生时,所有闸机、车门会自动向安全方向敞开,所有电梯会同方向朝安全方向行驶,疏散通道宽敞,在紧急情况下可保证6min内将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深圳地铁设计利用软件管理系统来预防应急火灾。设计时将所有车站、车厢可能发生的火灾状况模拟成100多个火灾状况输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启动灭火紧急疏散系统。

1.3.5消防给水系统

深圳地铁的消火栓系统为湿式系统,管网环状布置,其服务范围为车站及车站相邻区的线路坡度最低点(联络通道处)。由城市自来水管接出消防管,布置在站厅、站台层的下部以及区间、人行通道内,根据消火栓位置设置消防支管。消火栓箱的设置间距:站厅层30m~40m;站台层40m~50m;站厅层、站台层的设备区及人行通道按要求设置。

在车站外给水引入管上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并在接合器40m范围内设室外低压消火栓。

1.4北京地铁

北京是我国第一个建成地铁的城市。当时北京一线地铁的修建不是为了城市发展交通,而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国际环境而进行的战争准备。因而,其内部的各项建设及设计标准都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北京地铁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线地铁每100m设一个消火栓,二线300m~500m设一个。机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各站点均设有便携式灭火器,防排烟通风与正常通风共用一套系统。车站设有应急照明,列车上设有应急广播。

2我国地铁存在的消防问题

2.1老地铁火灾隐患较多

2.1.1电气设备隐患严重

在北京一、二线地铁内共有变电站50余座,除少数几个设在地面上外,其余均设在地下沿线各站。地下发电站除发电设备外,还有6座35kV变电站采用油浸变压器和油浸消弧线圈。一旦电站变压器或消弧线圈发生火灾油箱爆裂,油则会泄漏四处溢流,从吊装口或电缆孔流入地铁隧道,将直接危及运行车辆安全,并会使火灾蔓延。另外,变压器室的吊装口与隧道之间未设防火隔断措施,使火灾更易蔓延。

2.1.2电线电缆敷设错乱

在北京地铁一些隧道两侧墙电缆托架上,各种电压级别的电缆杂乱的叠加在一起,只要有一根电线起火,就必然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停电事故,扩大事故影响范围。另外,一些无防护的电缆直接敷设在接触轨的防护板后面,或者有的被水浸泡,甚至有的电缆头不经处理直接埋在水泥里。这些电缆大多以没有经过阻燃处理的聚氯乙烯作绝缘材料,在火灾或短路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严重危害乘客及抢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地下鼠害严重,多次发生老鼠啃咬电线,造成电缆短路,设备烧毁的事故。

2.1.3火灾荷载较大

北京地铁一、二号线有28个车站,设置了227个商业服务网点,在各线的站厅、站台厅、通道内、车厢内设置了14000多块灯箱、图板、墙贴等广告宣传载体。这些设施不仅占用了有限的疏散空间,还增加了地铁站内的火灾荷载,增加了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2.1.4设备运转过负荷

北京地铁内排风机、空调机、自动扶梯、通信信号控制机、照明设备等用电设备,在长期过负荷运行情况下,容易引发火灾。

2.1.5私搭乱建房屋

北京地铁的建筑主体大部分为非燃烧体,但在厅、室等装修时采用了相当数量的可燃材料,一些重要机房、设备间、值班室采用了木质的地板、护墙、吊顶和塑料泡沫吸音材料。在地下车间还搭建了一些临时性房间,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与此同时,地铁内工作人员大量使用除湿器、电热器、电炉等用电设备,私拉电线,增大了火灾的危险性。

2.1.6电客车安全性能不高

北京地铁现有电客车117列、579节,全部采用玻璃钢材质。但是由于我国还未制定地铁车辆专用的防火等级细则,所以,对电客车的设计只能参照现有的消防技术标准来进行设计,而这些技术标准并不完全适合地铁车辆的特殊要求,车厢内装饰材料阻燃性能不高。此外,车厢内报警通话装置,事故状态下开启门装置等设备配备不一,不便于乘客与司机之间进行灾情通报或采取相应的措施。2.1.7消防设施不完备

北京地铁一、二号线的消防设备十分简陋。其车站站台、站厅均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火灾自动灭火设施。地铁车站虽有消火栓系统,但维护保养不善,个别站区地铁消防管网未与市政管网连接,部分消火栓锈死无法使用。地铁隧道内的疏散指示标志没有达到“区间隧道及疏散通道每隔100m设一处”、“其高度距地面1m~1.2m”的要求;事故照明灯没有达到“疏散通道和区间隧道内每隔20m左右处”设置的要求。

2.1.8通风、排烟设施差

北京各线现有通风排烟机114个,在火灾事故情况下,可以将正常排风系统转换为排烟系统,但风机正常温度却限定在80℃,且不具备短时间迅速排烟的能力。此外,在站台与站台厅的楼梯口处没有设挡烟垂壁,未划分防火、防烟分区。

北京地铁风亭被严重圈占封堵也构成了一定的危害。一、二线地铁共有95个地面风亭,有些风亭被圈占,有些风亭被部分封堵,无法保证在高温浓烟下有效运转,势必对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造成很大的困难。

2.1.9安全疏散能力严重不足

北京地铁原设计日客运量30万人次,现在最高日客运量已经达到200余万人次,高峰每小时为2.4万人次,高峰小时最大进站量可达4581人次,严重超出设计能力。北京地铁设计有215个出入口,绝大多数地铁站的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无法达到“在发生火灾情况下,6min内将一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疏散完毕”的能力,对客流量的迅猛增长估计不足。特别是一线西部的几个车站,有的只有两个出口,一旦发生火情,疏散能力明显不够。况且有些站台疏散通道步行距离长,严重影响了疏散的速度。

2.2设备区安全设计不合理

北京地铁设置的休息室、办公室等非工作场所较多,且其安全疏散设计在出口的数量和安全距离上均不能满足要求。上海地铁在设备区无安全出口,其工作人员疏散问题成为较大隐患。由于设备用房小而零乱,各种房屋的使用功能以及火灾性质差异很大,其内部各种各样的系统,管理多而复杂,因而给消防安全设计很大的困难。以广州地铁某站为例,仅在一个设备管理用房区内就设有大大小小的通风、空调风管系统11个,同时还有众多的电力电缆桥架、通信电缆桥架和各种大口径的水管。各个系统还由于功能的要求频繁的交错。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将这些系统合理地布置下来已是相当困难了,如何做好消防安全设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3地铁站防排烟设计难以把握

地铁车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建筑物,是否应该划分防烟分区,在哪些位置需要划分防烟分区,如何依靠有组织的气流控制和充足的排风量来保证满足排烟的要求没有可靠的理论支持。

3对我国地铁消防设计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地铁存在的上述问题,考虑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地铁车厢

(1)地铁的车厢应采用非燃烧性材料,并满足低烟、无毒、耐高温、易清洁的要求。此外,车厢内要配有备用电源,在发生火灾停电时,要保证相当的照明亮度,与此同时,自动推拉门在停电时能够自动开启,利于人员的疏散。

(2)车厢内要安装通讯设备,便于在发生火灾时,乘客与司机进行灾情通报;安装广播系统,便于发生火灾时,告知乘客起火部位和应该疏散的方向。

3.2安全疏散

(1)有附设建筑的地铁车站的安全疏散设计,其总的安全出口的宽度一定要保证在发生火灾时,6min内将地铁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和商业服务建筑中的顾客和销售人员疏散完毕。此外,对于像北京西单站地下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台的车站,应在地下三层地铁站台开设直接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以利于人员的疏散。

(2)对已经设置的商业广告和服务设施,要进行严格审核,对影响安全疏散的要坚决拆除,确保疏散安全。

(3)在地铁车站乘客流动频繁的大厅,通道等部位或超过防火分区使用面积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有困难的地方,可以采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应具有延时下降功能或设置小门。

(4)在车站至少要有一个出入口作无障碍设计,供残疾人和妇幼乘客使用。在设计时可根据具体地形的可能,设计成斜坡道或坡度小的自动人行道或垂直电梯,直达站台。无障碍坡道宽度不得小于1.60m,坡度不得大于8%。

3.3地铁排烟

尽快的进行地铁的烟气控制实验及火灾模拟,从理论上给出符合火灾事故运行的通风模式,使得在发生火灾时能形成较好的气流形态,为人员的逃生创造条件。

3.4自动报警系统

地铁隧道内必须用能探测两种以上环境参数的探测器进行探测以防止误报,同时,采集参数要随时间的变化设定“预报警/报警”参数值。只有当控制器软件对各种参数综合处理分析后,才能发出准确的报警信号。

3.5重要设备用房

(1)对于控制室、变、配电室、空调机房等重要设备用房,要采用有效的防火措施将其隔离。既要考虑到平时机器能够散热通风,又要考虑到火灾时空间绝对安全。因此,可将这些重要机房的门或窗改用带有平时可通风,火灾时关闭的通风口的防火门、窗。

(2)对于一些没有必要的地下临时搭建的生产生活用房,可进行适当的拆除。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消防安全责任,普及扑救初起火灾和疏散知识,加强消防设施检查,定期进行维修保养,补充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增添抢险救援设备。

(3)对于地铁维修维护材料及其库房,应单独设在地面之上。

3.6设置安检系统

对于地铁站台的安全出口应加设安检系统,特别是人员聚集的较大车站。设置安全检查系统,可以防止一些乘客把易燃、易爆物品带进车站和车内,以免增加火灾隐患。

4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我国地铁的消防安全设计,应从防火分区的划分、装修材料的不燃化处理、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防排烟设施、疏散标志和事故照明灯的配备等方面进行控制。同时,应正确处理好运营与安全、合理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防火管理体制,增强地铁企业消防人员的安全素质,建立一种能应对地铁火灾,统一指挥,运转高效,分工明确的地铁灭火抢险救援机制;加大投入,增强装备,充分做好灭火抢险救援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焕.浅谈北京地铁的消防安全[A].北京市第五届消防科技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2.

[2]张平.浅谈铁路系统火灾隐患的成因及整改对策[A].展望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

[3]北京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现状综评估[R].北京: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2004.

[4]原震,赵新文.如何解决地铁站台隧道的通风排烟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11).

[5]GB50157-92,地下铁道设计规范[S].

[6]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R].北京:北京地铁公司,2004.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铁路公安院校由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是铁路公安教育的重大进步。不论是专科还是本科,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的要求并没有发生改变,人才规格都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强调能力培养和以就业为导向。但是,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应当满足公安工作发展的需求,既能完成实际公安工作的基本操作,又能应用新技术、执行新方案,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理论积极主动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学员具有较宽专业知识面,技术知识有一定系统性,具备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综合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的确定必须满足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来讲,应用型本科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或理论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应用性,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实用、实际、实效、综合。因此,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着眼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性、应变性和竞争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实践探索逐步实现,这是一个实践、自我反思和再实践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完善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是基础,教师的循循善诱是前提,学生的亲身实践是关键。

(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理论,从课程特性、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结合铁路消防管理自身的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1.课程的特性。在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具有差异性,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如果要塑造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应构建相应的符合课程内在规律的教学模式。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依据其理论丰富、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模式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不强,不符合公安机关的要求;实践性强,而理论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铁路消防管理的内在规律以及铁路公安机关对消防监督管理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铁路公安机关对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审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技术性。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理论、指导实践、训练思维、培养能力,使得学习本课程的学生掌握铁路消防安全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具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出色完成铁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3.教学设计。铁路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建筑消防审核(铁路消防机构承担)、消防监督检查、火灾应急处置、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作为治安学专业的学员,他们在进入公安机关后大多在一般治安管理岗位任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监督检查、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随着岗位的转变他们会进一步接触更为复杂的消防监督工作。不同的工作内容对理论需求的广度、深度及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也有不同。因此,课程教学设计采用模块化和系统化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又要突出实践性。

(1)模块化根据课程特点,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根据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设计,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2)系统化系统、完整、应用性强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一个特点。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必须能够体现这一点。这也是由铁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的。完成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理论基础。如燃烧学理论解释了燃烧发生、发展、熄灭的规律,是消防管理工作的依据。燃烧条件决定了防火、灭火措施。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直接影响建(构)筑的防火设计、电气设计、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各类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又是建筑消防审核、监督检查的依据。课程教学虽然采用了模块化的框架,但各个模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实践教学中,对实际建筑消防设计的分析和消防设施设备操作是为了使学员加深对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理解,同时也是为学员明确了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标准。消防监督检查实训分为建筑、电气、消防设施设备检查和法律程序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不同场所如列车、站、场、段的灭火、疏散、逃生则是由该场所火灾规律、防火设计决定的。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还应强调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4.实现条件。教学设计的实现还需要各种条件来满足。首先,在总课时确定的情况下既要进行理论教学又要有充分的实践,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实践学时占总学时应不低于25%。理论教学时间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全部理论知识的需求,需要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构建“学习包”的形式,形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以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在“学习包”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除对现有实验、实训室(场)改造、完善外,还要新建消防设施设备实训室。铁路环境复杂、多样,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必须在校内建立模拟实景。因此还需要设计制作与铁路实际环境相同的虚拟真实模型系统(VRML),以弥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铁路针对性不足的缺点。

5.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与内容对学员学习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效果。应用型本科以“应用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三个方面的考核。在学生学业成绩构成中,应用能力的考核必须占有较高的比例。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框架,且每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相应地,教学评价就不能单纯用期末试卷考试而应多元化。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应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评价,如试卷测验、论文评价、实践评价、口头问答等,最终给出综合评定。

三、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方面,根据培养铁路公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规范执法的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具体到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可采取以下做法。

(一)实践任务选定在实训中选择的对象、环境应该是在实际消防监督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并具有一定典型性,而且规模不宜过大、过于复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目标,使不同实训小组的任务有自己的独特性。

(二)实践过程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在课前提出相应实践任务,然后在课堂上讲授相关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训任务需求搜集必要的资料信息。这种任务导向能够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和自学的积极性。实训任务的完成并不集中在上课的几个课时之内,而是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关注和指导,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避免学生因为困难而失去积极性。

(三)实践结果实训结果除制作实训报告外,可要求学生制作成PPT在课堂演示,然后进行讨论以及教师点评。这种方式能既够给学生压力也能够增加认真对待实训的动力。学生通过老师的点评能更清楚自己的不足,进一步理解消防监督管理实际工作的要求。

四、结束语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现状;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在当前的时展中,国有钢铁企业员工思想变化比较大,在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上也呈现出比较强的趋势,这种情况对于国有钢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消防安全工作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当前很多国有钢铁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都比较重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国有钢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通过我国政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当前国有钢铁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现状的全面分析,总结得出:国有钢铁企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员工在思想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存在着很大变化,员工的个人素质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这都对国有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巨大的阻碍,从而也影响了国有钢铁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所以国有钢铁企业一定要对思想政治工作予以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国有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国有钢铁企业能够在钢铁市场的严冬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打赢当前的生存保卫战。

二、消防安全管理的概述

(一)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是指相关责任企业和单位,对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储存和运输场所的消防安全的规章、制度、组织、设备、人员的管理,以预防火灾的发生、及能够有效控制初期火灾,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造成的职工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保障企业安全发展和职工的根本利益。避免辛辛苦苦干十年,一场大火回到解放前的悲剧发生。

(二)消防安全管理的特点

1、预防性。国有钢铁企业重点消防单位与其他一般单位相比,如果发生火险、火灾,将直接对生产作业空间内的生命与财产造成巨大威胁。特别是企业办公楼、主控室和休息室等公用场所内通常聚集大量人员,其人员密度较高,尤其是在企业大型会议场所,在有限空间内会集聚较多的人群,若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很容易酿成火灾进而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而火灾事故引起的损失通常是事后的,这就要求消防安全管理一定要做好预防性措施,防控结合、预防为主,既要管理好事前的火灾防范,又能做到在火灾发生时及时进行人群疏散逃生与灭火,保障企业安全发展。

2、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依存。一方面,由于火灾受到生产工艺、作业环境、气温、气候等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其发生便具有较高的偶然性特点。因此在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偶然性因素,提高对防火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由于钢铁企业空间内包含着大量的人为因素,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都需要在人的控制下才能发挥作用,若不能完善和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则消防安全隐患就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从而使火灾从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因此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设计中应当加强人为因素的管控,综合分析企业空间内的各项主观和客观因素,提高对人员的控制水平和能力。

3、变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内容、内涵、主体与方法等也都会逐步演变,若仍坚持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内容,消防安全管理则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不断发展与深化的条件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基础服务措施,另一方面则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消防意识和能力提供保障,由此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人是社会一切目标的根本,也是达到目标的动力资源。同样,员工是现代钢铁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现代钢铁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作为政工干部,首先,要系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要深入学习党的十精神和新,学习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去践行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与时俱进,用新理论、新观点有针对性地答惑解疑,作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就很难使群众信服。这就需要政工干部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对于现代国有钢铁企业的管理者来讲,要积极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首先,要建立奖励和激励制度,要正确看待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要把那些工作积极、埋头奉献、不计得失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其次,要对员工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关注,适当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标准,勤于与工作人员沟通交流,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工作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活力,推动和谐创建,在维护员工权益、员工培训、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进一步成效,为国有钢铁企业发展更好的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长期进行,其效果的发挥需要一定的过程,在现阶段,企业改革进程逐步加快,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同时,要提高对管理层竞争意识的培养,将市场竞争意识灌输到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中去。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根据时代的发展,拓宽工作人员的思路,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应该拓宽员工的思维,帮助他们创新思路。加强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企业后续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合理的计划和方案,并且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历中,力求确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和机构得到不断的完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准、加强基础思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以现代化的科学理念和思想方式,掌握市场环境变化的方向和趋势,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工作的主要导向,明确后续工作开展的重点。

四、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1、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坚持“谁动火、谁负责、先申请、批准后动火”的原则,严格执行“三不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动火、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2、火灾隐患整改管理

坚持“隐患查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彻底整改不放过”的原则,规范“‘查、排、防’三位一体”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现场管理程序。

3、防火巡查、检查管理

消防检查工作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措施、查责任、查隐患。检查形式包括:定期性消防检查、综合性消防检查、专业性消防检查、季节性消防检查和节日消防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1)用火、用电使用记录、违章违制情况;(2)电气设备、线路、照明(应急事故照明)、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煤气管路日常检查记录情况;(3)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4)生产区域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水源、消防供水管道、消火栓以及配套消防安全标志、指示标志等维护保养情况;(5)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它人员消防知识教育培训考核以及具体掌握和使用操作情况;(6)消防灭火应急疏散、逃生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消防演练程序实施记录和演练后的总结、评价、修改、申报等相关记录;(7)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消防设施、器材的运行、记录情况。

4、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

6、电气设备检查管理

7、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8、火灾事故应急灭火疏散逃生预案演练管理

9、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二)改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确保消防车辆通行顺利。对于为消防车提供水源的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大型居住区与集贸市场要设置消防通道;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通行。

2、改善城市消防给水设施管理、建设与规划,适应城市消防用水标准。在居住区、城镇与企事业单位规划建设中要加强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科学计算消防水压力及用水量;要建设功能先进的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综合高效管理火警接报、火警指挥、火警处置、消防通信等过程。

(三)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消防执法效率

要加强城市消防设施的管理与建设,相关部门科学要制定具体措施与政策,明确各级单位在消防设计、消防设施建设与维护中的责任,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促进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要加强消防执法队伍建设,发挥竞争机制的优良作用,将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引入到消防队伍中,积极开展消防知识培训与讲座,改善消防人员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将消防法制监督向基层推进,提高消防执法监督水平与广度,逐步形成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消防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消防税费改革,创新消防经费筹集方式,促进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发展。

结束语: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现代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将直接关系着现代企业的安全和长期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研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是我党长期坚持且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协调人际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同时,消防安全管理对于改善现代企业安全现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峰.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J]. 科技创业家,2014,02:174.

[2]包亚青.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6:221.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铁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铁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铁路的改革与发展,原有的铁路分局撤销,站段单位的合并与改制,不仅打破了铁路企业既有成熟的消防模式,同时也给铁路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越来越大的难度。在此,就如何加强铁路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笔者结合岗位工作实践,浅析了几点意见。

一、铁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能、运量不断增大,大量工程、设备投入使用,铁路消防监督及管理对象突然增多,站段单位间的合并又使得既有成熟的消防模式被打破,使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情况及问题。如:企业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意识不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消防管理工作中的经费和人员投入不足,消防专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火灾应急预案不够完善等。目前,加强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如何进一步加强铁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已成为铁路企业当前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铁路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层车间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认识不高

一是铁路基层部分车间、班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与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岗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消防安全检查不认真、不细致,对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能作用理解不深。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部分车间、班组没有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消防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二是有些车间、班组职工有侥幸心里,认为火灾事故离自己很遥远,完全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桥梁、隧道、机车、轨道等方面的排查,而辖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处于“强调了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2.消防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铁路行业的特殊性,部分车间、工区等远离城镇,消防设施存在先天性的制约,消防水源难以保证,不能满足两路供水和水压,只能仅靠修建的蓄水池,使消防补水和水压问题完全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安装不规范,设计安装时未结合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等特点的考虑,很多地方都未设计排水设施,使其许多已经投入使用的消火栓、水泵接合器长期浸泡在水中,不仅影响操作使用,还造成设备锈蚀损坏。三是信号室、配电室、通信机械室等铁路特殊房屋设备的电缆井、电缆沟等防火封闭不到位,从而会使得火灾发生时,火势不但得不到控制,反而加速其火势的蔓延。

3.消防经费投入不足,专兼职消防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铁路主辅分离改革,部分站段由于重效益而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减少了消防经费的投入,还忽视了对单位职工相关消防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机制上的转变,减员增效等方案的实施,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下降。尤其在精简人员过程中,个别单位为了节省开资,把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变成了兼职人员,取消了专职消防人员的岗位待遇,由其他一些稍加培训的职工来出任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的岗位。更有甚者还安排一些未参加过任何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的人员来负责消防工作,这就使得不安全因素随之增多,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火灾隐患的滋生。

三、加强铁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1.强化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并严格落实工作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一是从消防监督检查、防火重点部门管理、火灾事故报告、火灾事故处置、消防基础建设五大方面,量化工作标准,完善并落实考核机制。二是严格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并明确责任主体,逐级追究消防安全责任。使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岗位及个人,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对消防安全工作开展不力,对失职、渎职的,对不履行职责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从而进一步规范基础消防监督和管理工作。同时,把工作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保证考核公正、公平,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规划,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单位消防安全条件

各站段对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要根据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从长远观点出发,有机结合本单位的经济增长点及规律,进行全面规划和整体实施。对长期存在的遗留消防隐患要定制分期整改措施,有计划地逐步实施整改。对新、扩、改建的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防火规范。确保消防工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逐年改善。

3.增大消防经费投入,努力提高专兼职消防人员业务素质

首先是增大消防资金的投入,改善消防人员的待遇,努力调动消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建立完善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定期或不定期以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计划地组织站段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实施操作人员等参加消防安全专项培训,持证上岗。再是建立完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各单位认真按照《铁路消防管理办法》和《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要求,有计划的组织消防安全演练的实施,并完善本单位各项《火灾应急预案》,使预案做到分工明、流程清、操作强,使每一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名员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高效、科学的应对,使得整体抗灾救灾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铁路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中的一项长远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铁路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对促进铁路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地铁车辆;防火设计;车辆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119-03

在有效控制地铁车辆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如何延迟火灾发展和蔓延是车辆制造商应考虑的重点。车辆防火设计都是基于着火时保护人身安全这一基本目的,包括防止车辆着火,遏止火势蔓延,降低火灾损失,并将车内主要材料燃烧释放的热量、烟毒性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 地铁车辆防火安全设计

地铁车辆防火贯穿于车辆的研发设计、制造及运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地铁车辆防火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首先从材料、结构设计两方面考虑如何防止火灾发生,其次在车辆上配置一定的防火辅助措施,一旦发生火灾,便可启动火灾报警、灭火系统、应急疏散等一系列安全预案,以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图1 地铁车辆防火设计方案

1.1 地铁车辆材料防火

地铁车辆材料防火主要指:在车辆设计时,考虑到一旦所选用的材料着火,应能控制材料的燃烧及其蔓延,以便对乘客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达到最小,主要从可燃性、烟雾性、烟毒性、火焰蔓延速度以及热释放速率等方面进行考虑。

根据德国标准DIN 5510-2规定,车辆材料测试方法及标准要求见表1。

标准DIN 5510未涉及材料热释放速率,但其大小直接影响火灾温度分布以及烟气流动,温度、烟毒性对人体健康都将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具有相同防火等级的非金属材料,建议优先选择热释放速率较低的材料,以降低整车热释放速率。

目前已有多种热释放速率的计算方法,本文建议根据可燃物的火焰蔓延速度以及燃烧特性参数来进行计算,其公式如式(1)所示:

(1)

式中:

—第i种可燃物的单位面积质量损失速率,kg/m2s

Hi—第i种可燃物的燃烧热值,kJ/kg

—第i种可燃物的燃烧效率,%

A—第i种可燃物的燃烧表面积,m2

1.2 地铁车辆结构防火

在进行车辆结构防火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四点:(1)增加人为纵火的难度;(2)防止由于技术故障或由于热量没有散出而引起的火灾;(3)电气设备、装运可燃气体或液体设备设置要求;(4)防火隔离区设置要求。

对于车辆结构防火设计,在DIN 5510-4标准中均有详细说明,本文不再赘述,关于车辆结构耐火试验,在DIN 5510中并未提出相关要求。根据BS 6853标准规定,车辆结构耐火试验相关要求见表2。

在国内地铁车辆项目中,一般借鉴BS 476-20/22等建筑中的耐火试验标准,根据规定的火灾试验程序,对地板、隔墙等结构进行试验,从而评估结构在火灾中的完整性和隔热性,并根据此试验评估,得出有效救援时间,确定合理疏散方案。

1.3 地铁车辆防火辅助措施

前两点主要侧重如何防止火灾发生,然而火灾隐患虽可减少却无法消除,因此本节主要侧重车辆防火辅助措施,一旦火灾发生,能够通过配置必要的应急设备和救援设施来确保人员及时发现火灾并能将其及时扑灭,同时能够引导乘客进行有顺序的疏散,并保证车辆在一定时间内能以受控方式运行到安全区域。车辆防火辅助措施,主要包括紧急维持功能、紧急制动功能、信息系统、火灾探测预警、消防设备以及应急疏散的安全要求,以达到防火与安全的目的。

在DIN 5510-6标准中,针对紧急维持、紧急制动、信息系统、火灾探测、消防等均有详细的防火要求,然而并未涉及应急疏散的相关要求。

应急疏散与火灾发展是同时沿着一条时间线并且不可逆转的进行,如图2所示:

图2 人员疏散与火灾发展时间线示意图

图3 列车疏散设计步骤

由图2可知,保证列车内人员安全疏散关键是列车到达危险状态的时间必须大于人员全部疏散完成所需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因此本文提出如图3所示的列车疏散设计方法。

1.3.1 列车达到危险状态时间。车厢内烟气的高度、温度、能见度、有害气体浓度是影响人员疏散与救援行动的主要障碍,在疏散过程中,本文采用的临界危险条件如下:在1.7m高度处温度不超过60℃,时间表示为T1;在1.7m高度处能见度不低于5m,时间表示为T2;在1.7m高度处CO浓度不超过0.25%,时间表示为T3。

当火灾发展到超过上述任一条件时,则认为人员所处的环境是危险的,因此列车达到危险状态的时间由确定。

1.3.2 人员疏散完成时间。人员疏散完成时间=探测报警时间+准备疏散时间+疏散行动时间,根据人员疏散时间相关理论及统计结果,本文取探测到火灾发生,人员听到报警并准备疏散的时间为60s。疏散行动时间按计算。

式中:

L—距出口端最远乘客的距离

V—人群步行速度,取0.18m/s

P—疏散人数

N—通过门的疏散人流数,取0.55人/m·s

B—门的宽度

此疏散方法确保了人员能在列车达到危险状态之前逃离列车,但地铁车辆大多数运行在隧道中,疏散到车外只是到达相对安全地点,并不是绝对安全地点,因此还需结合地铁内部结构及设施,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析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逃出隧道,到达绝对安全地点。

2 地铁车辆防火安全控制建议

2.1 完善地铁车辆防火标准体系

目前,地铁项目防火均采用国外防火标准,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防火标准体系。虽然TB/T 3138、TB/T 3237都是新的防火标准,但只是针对内装非金属材料及电缆等阻燃性要求,因此需要深入开展防火技术研究,以DIN 5510系列标准为主线,结合现有标准实际情况及未来防火安全技术发展需要,并同时借鉴EN 45545等标准中适宜防火要求,形成适应国内地铁发展的防火与安全标准体系。

2.2 地铁车辆火灾危险分析与评估

随着新型复合材料及产品不断涌现,地铁车辆整体防火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车辆防火设计不仅要满足防火标准规定的防火设计要求,还需要对着火车辆进行危险分析与评估,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预防重大火灾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3 建立防火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

地铁车辆防火工作需要具备防火经验的专业人士才能胜任,然而我国并没有车辆防火工程师的资格认证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参照建筑消防认证体系,建立适应轨道车辆的防火工程师认证体系,使得防火工作人员能够系统地学习防火理论知识,更好从事车辆防火安全设计工作。

3 结语

地铁车辆防火安全工作是安全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系统地给出了车辆防火安全控制与建议,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晶才.现代地铁车辆的整车防火性能要求[J].中国

城市轨道交通,2004.

[2] 常树民.城市轨道防火与安全撤离[J].装备机械,

2009.

[3] 孙忠选.城轨车辆非金属材料的防火控制[J].铁道车

辆,2012.

[4] 铁道机车车辆的预防性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结

构部件的防火性能和燃烧并发现象分类、要求及测试

方法(DIN 5510-2:2009)[S].

[5] 旅客列车设计和结构方面防火实施规程(BS6853: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49-01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普通家庭,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严重滞后于汽车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日显涌堵。地铁具有用地集约、能耗低、安全、正点、舒适等特点,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人们出行的重要的交通工具,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开始规划和建设地铁。地铁工程工期比较紧,存在多个专业交叉施工,施工空间小、施工基本都是高空作业等些因素均制约地铁施工安全。大家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关于地铁施工事故的报道!如何控制好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搞好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是每个地铁施工管理者深思的课题。

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物处于不安全状态、周围的环境不安全、人的行为不安全造成的。这些的因素在地铁施工现场大量存在,如果这些因素不进行预防和治理,经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出现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个人都会造成经济上损失,给个人还会造成精神上的损失。下面主要结合宁波地铁工程谈谈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是安全风险的管理。第一影响安全因素的识别,结合施工现场列出在是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的安全的因素,主要从环境因素、物的因素、人的因素三方面来考虑,例如:宁波的台风、现场施工用电、多专业交叉施工、高空作业、特种工种需要作业人员取得特殊工作证、安保设施、安保工具等许多因素。第二对影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主要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发生概率进行评估。那些因素对施工安全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会产生施工安全事故,需要重视的,那些因素对施工安全影响比较小,可以忽略,那些因素发生概率比较大,那些因素发生概率比较小。第三针对评估情况,制定出措施。例如:针对沿海容易发生台风,制定台风紧急预案;现场用电要制定施工用电临时方案或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全体参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采用宣讲、多媒体、动画方式、现场讲解等方式,组织参建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基本法律法规;学习宁波地铁项目编写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法等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参建员工对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法的兴趣,让参建员工自觉、自愿、主动的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法,并且牢记,在行动上自觉遵守。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让参建员工认识到安全问题不仅是单位的事情,更是个人的事情;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国家、企业,更加涉及到个人家庭;安全事故不仅给国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更给个人带来经济上损失,更多的精神上的损失。组织员工对以前发生过、其他单位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讨论,分析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形成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由于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了,在施工过程中时刻牢记安全施工,有主人公责任感;在施工过程中,自觉遵守有关的安全施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规程、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自觉持证上岗,自觉佩戴劳动保护工具;例如:电焊工在进行焊接时,佩戴护目镜等劳动保护工具,并且持有相应的证件。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积极主动发现周围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宁波地区夏天容易有台风、暴雨,属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应急预案避免造成安全事故。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积极主动发现周围的机械、物料等的那些处于不安全状态,积极采用措施,使其由不安全状态转到安全状态。例如:所用施工机械处于不安全状态,超负荷运转,应该进行保养,而没有保养等,立即停止超负荷运转,及时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

第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管理的保证。要结合实际的地铁施工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针对每个专业、每个工序的具体特点,制定详细并适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一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明确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一般由项目的副经理负责。落实各专业、各班组、各工序等各级的安全生产负责人,使各级均有人负责。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一定要重视专项安全技术交底,要做好专项安全技术交底,要做到逐级交底,先专业、班组、最后到工序,交底交到该工序的每一个作业人员。做好班前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进行班前教育,落实责任区域和其责任人,明确每一位参建员工的责任区域存在的风险源及控制方法;

第四,高度重视地铁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我们知道地铁施工的空间非常的狭小,各种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拥挤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油漆、设备包装、装修材料、建筑模板等物品随处可见,如果用电管理不规范,场地管理混乱都非常容易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所以地铁施工场地的消防安全必须引起我们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首先要加强施工现场动火的管理,凡是地铁现场的焊接、切割等作业必须明确看护人和动火人,施工作业前必须清理现场,确认没有易燃品后再开始施工,并且必须配备消防器材。此外,还必须建立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物资储备,这项工作是搞好地铁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点,另外,要搞好地铁狭小空间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还必须切实加强施工现场严禁烟火的管理和临电线路管理,切实从源头上控制好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2篇

地铁火灾案例

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造成了198人死亡,146人受伤,是由人为纵火引起的大型地铁火灾事故。大邱市地铁每天运送乘客14万人次,在地铁火灾发生时,地铁上还有600名乘客。火灾事故后,韩国相关专家对火灾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铁内消防设备隐患较多。地铁车厢内能够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设备太少,虽然有火警自动报警器、除烟设备以及紧急照明灯等安全设备,但是在地铁火灾发生过程中都没有起到显著作用。地铁的车厢内没有安装自动淋水灭火装置,导致火灾没有在初起时被扑灭。地铁车站在发生火灾时发生了断电事故,自动照明设备却没有派上用场,致使车站内被黑暗笼罩,乘客难以逃生。另外,车站内的通风设备容量不大,只能够保证平常车站内的空气流通,对火灾中浓烟等有害气体的排出较慢,导致大量乘客吸入有害气体身亡。二是韩国对民众的火灾安全教育不足。人们不能够在发生紧急火灾时,采取正确的逃生方式和安全措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未能很好地利用身边的消防设备扑灭火灾。三是地铁公司对火灾的安全意识不足。该地铁公司安全保卫人员不足且没有及时通信是导致此次大型火灾的重要原因。当时因为地铁安全管理部门的不力防治,导致另一辆列车也进入了发生火灾的车站,增加了人员的伤亡。如果地铁安全管理部门对火灾能采取有效恰当的处理措施,就不会发生大量的人员伤亡。大火无情,世界各地皆因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事件,加强了对地铁安全问题的重视,并积极制定地铁火灾应变措施,进行应急演练;着力培养民众的消防意识,提升其逃生自救的能力。

地铁火灾事故特点

地铁火灾人员疏散难度大地铁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人流量大,人群密集,这导致了疏散难度的增加。而且,地铁轨道一般建设在地下,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地铁站内的空间狭小,当发生火灾时人们也容易慌乱发生拥堵踩踏事件,加重火灾的后果。火灾的蔓延会在狭小的地铁站内产生浓烟、刺激性气味、巨大的热量,这会引起地铁系统的瘫痪,加剧乘客的慌乱。火灾热量的聚集会使地铁车厢发生轰燃现象,地铁车厢内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将直接影响乘客的生命安全。总之,地铁在发生火灾事故的时候,很难将全部乘客安全疏散,因此地铁安全管理部门要对火灾发生时的疏散措施重点研究讨论,如此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尽可能地保障全体乘客的生命安全。地铁火灾的扑救难度高地铁发生火灾的区域可能是车站内,也可能是正在运行的车厢内,这就增加了火灾扑救难度,地铁安全管理部门和消防员无法对火灾的具体情况进行勘察,也就得不出针对性的火灾消防措施。消防员无法接近正在运行的地铁车厢,也无法对逃生路线进行规划,窄小的地铁空间不仅增加了火灾的有害性,也加剧了消防救援难度。一方面,建设地铁的材料和设备都是比较坚固的,难以强力破除。而且在狭窄的地铁站内或者车厢内,大型消防工具的使用会变得困难,这都加大了地铁火灾的救援难度。另一方面,地铁站内和地铁车厢内人员密集,灭火器的使用可能加重对乘客伤害,因而在使用上受限。车厢内发生火灾,会引发乘客的慌乱,进而发生更严重的事故。地铁通信信号差地铁发生火灾后最重要的就是呼叫消防救援和救护车,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地铁通信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比如,火灾的高温可能烧毁通信设备,火灾产生的浓烟也会影响地铁信号。地铁车站修建在地下,通信的信号本就不好,再加上火灾引起的通信系统故障,会使消防员无法获悉火灾具体情况,这对消防救援无疑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地铁安全管理部门要选择优质通信设备,并予以重点保护,以保证车站内通信信号的畅通。地铁车站内安保能力差,乘客自救能力差地铁车站内安保人员通常安排比较稀疏。缺少专业安全保障人员预防火灾、进行人员疏散和情绪引导,这也是地铁火灾救援不及时的重要原因。此外,地铁司机也是处理火灾事故的重要角色,需要他们冷静迅速地做出应对措施,为乘客争取逃生时间,降低火灾的伤害。车厢内和车站内的大多乘客对火灾的自救措施不熟悉,不能冷静地面对火灾事故,人群的盲目慌乱会成为消防的另一难点。

地铁的防护安全过程建设措施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桥梁高墩 施工 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山区给桥梁高墩施工带来极大的施工难度,如何实现山区高墩快速施工成为制约工程质量安全及架梁进度的重点,本文对山区桥梁高墩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如何控制进行阐述。

2高墩身快速成型技术

2.1内业准备

首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并取得监理单位的批准,根据施工图做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试验并获得批准。查看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文件等,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资料。

2.2施工步骤

1)承台凿毛处理

墩身施工前,将承台顶面混凝土浮浆凿除,冲洗干净,整修墩身预埋护面筋。为保证墩身与承台结合良好,对承台施工刷毛不到位地方采用人工凿毛处理,对凿毛完成后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

2)测量放样

为了使墩身位置、尺寸符合工艺性试验要求,高墩墩身施工测量控制内容包括:墩身中心定位测量、墩身高程测量、墩身垂直度测量。

3)钢筋加工与绑扎

钢筋统一在加工场集中定型制作,用平板车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绑扎。钢筋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接头均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

4)搭设脚手架

在距墩身边线适当位置搭设脚手架,并设足够数量的斜向抗剪钢管以免脚手架扭曲失稳。脚手架高度高出模板顶,与模板间距控制在20cm左右,并设置横向通长钢管,供作业人员扶手,保证安全。

5)墩身模板施工

模板拼装前,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检查,确保标高、位置尺寸正确,其偏差值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相关规定,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严密性满足要求。对模板的缝隙和空洞应进行封堵,并确保不漏浆。拼装完成后进行打磨,以确保模板表面的平整度,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6)墩身混凝土施工

高性能混凝土是达到工程结构耐久性的质量要求、满足不同工程要求的性能,具有匀质性的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包括混凝土的拌制,浇筑及养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 高墩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是建设工作永恒的主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铁道部、铁路局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办理,严格执行《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等文件的要求执行。

工程开工前除了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外,同时还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落实到位,保证施工安全。

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特别对特殊工种按规定进行体检、培训、考核,签发作业合格证。

3)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新工人入场后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4)坚持各级领导、生产技术负责人安全值班制度,每班配备专职安全员。

3.2安全防护措施

1)有影响的电缆管线的拆迁与有关单位联系进行,严禁任何机械及金属在带电或电缆下作业的触碰。

2)严禁饮酒后作业和穿拖鞋,赤脚上班;吊机等大型机械作业时,严禁侵入便道界限,保证道路畅通.

3)夜间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遇到五级以上大风不施工;

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统一着装,持证上岗;

5)现场交叉作业时注意相互配合,听从指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交班时将上一班问题交代清楚。

3.3临时用电

1)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设电工值班,有值班设备检查、验收、维修记录;

2)施工生活用电须由专职电工进行操作,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3)施工生活区架设线路及照明设备符合有关规定,不许乱拉乱扯;

4)配电箱、开关箱位置合理,设两级漏电保护,箱体整洁、牢固、加锁;

5)电力施工机具做到可靠接零接地。

3.4机械施工安全

1)制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上机操作;

2)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机械设备传动外露部分有防护装置;

4)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箱齐全有效;

5)机械施工时,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

3.5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应安装防护设施,尽可能采用护栏、安全防护网。

3)脚手架应保证搭设基础的牢固,与固定结构连接要可靠。

3)梯子在一般情况下不作为工作平台使用,若作为工作平台,不可长时间使用。

4)高空工作区内工具和材料应堆放整齐。在高空区域内的交通线路应标记清楚,如果该区域已不能安全使用,应做出标准,并装上护栏防止闲人进入。

5)在高风速及恶劣天气情况下,应尽可能避免高空作业。在有风的情况下搬运物件应特别注意。

6)高空作业的下方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应避免在其下有低空作业。

3.6消防安全工作措施

1)坚持宣传教育先行的工作方法,施工区域明显位置树牌标识、张贴防火、防电警示牌。

2)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安全制度,加强消防监护措施。动用明火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3)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会,聘请消防安全专家进行案例分析,以案说法,建立消防安全教育网络。

4)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机构及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消防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消防安全、重在防范,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消防工作,同时,对造成事故者及相关管理人员因管理失职、整改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

4 特殊情况处理及预防措施

1)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侧面模板支承力不够,造成模板位移。

一般混凝土浇筑时,对侧面模板压力很大,应注意控制初凝前的浇注高度不要过大,并要随时观测和检查模板、支撑的变形情况,谨防发生跑模现象。

2)混凝土浇筑时中断

拌合站不能正常工作或者现场断电造成混凝土浇筑中断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尽快解决问题。施工前检查设备和线路,确保不出现问题;现场设备用发电机。

3)混凝土浇筑时遇暴雨天气

减少混凝土浇筑时工作面的,做好防雨措施,尽量错开雨天施工。

5 结束语

通过项目部精心策划的各项准备工作,南广铁路所有桥梁高墩施工合理,质量管理到位,安全防护得当。目前,所有高墩全部完成施工,为制架、梁争取了时间,同时也圆满完成项目部施工任务安排,且完成质量优良,无安全事故发生,得到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评价,减少了施工队伍的大量引进及资金的投入,从而提高了企业效益。

6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家治理;监督制约;利益冲突;风险预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94

目前中国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空间高度集聚,人口密集,用地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开发强度日益增强,建筑高度不断攀升,地下空间开发日益增多,地铁等轨道交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部分城市内河发展水上旅游等,这些都会给大城市的消防安全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新问题,诸如消防投资力度相对较小,消防站建设滞后,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水上船只等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损失大、扑救困难等严重后果。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在大城市构建覆盖陆上、航空、水上及地下综合立体消防体系,同时配备相关的消防设施及消防车辆装备,以保障大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消防安全。

1 目前新规范下城市消防规划的新趋势

1.1 消防规范引发的城市消防规划的新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试行)是目前进行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时必须依据的重要规范。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和消防装备是新规范新增内容。一般来讲,重点消防单位、化学危险品单位分布密集,人口分布密度大、高层建筑分布密集的区域火灾风险高,在消防规划应重点考虑。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将城市消防站分为陆上消防站、水上(海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三类。该规范还首次对水上(海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布局要求和用地标准进行了规定。

《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GA/T623-2006)主要针对大型的多功能消防训练基地及物资储备仓库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1.2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消防责任分区无缝衔接全覆盖

在进行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规划,在此用地范围内,规划消防站的消防责任分区要求无缝衔接全覆盖,不能出现空白遗漏区域。

2 目前国内大城市消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依据《国务院关于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及笔者在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实践中的调研,国内目前消防工作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目前消防安全基础建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不适应社会需求,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不适应现代社会管理要求,仍处于火灾易发、多发期。

2.2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发展给消防安全带来新问题

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企业规模大、危险程度增加、火灾隐患整治难度大。随着城镇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特别是高层、地下建筑大量增加,火灾防控难度加大。从目前的消防发展来看,高层建筑的灭火仍是技术性难题,大量高层建筑遍地布局,使得火灾扑救难度加大。地下空间的利用,如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库、人防等地下工程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空间大、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火灾发生后浓烟等有毒气体难以排放,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

2.3 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欠账较多

近年来,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地区消防规划不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消防队(站)数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消防责任区面积过大;城市旧城区内现状消防站建设用地面积普遍较小,缺乏必要的训练场;城市消防疏散用地不足,布局不均衡,特别是老城区消防经费不足,与实际需要缺口较大,地级以上城市消防站欠账率高达30%,消防栓欠账率更高,一些地方举高、排烟、破拆、救生等特种装备还不配套,难以满足灭火救援需要。针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水上旅游项目火灾的特种消防装备及其缺乏,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特种装备缺乏。

3 大城市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构建

3.1 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1.1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要求,结合各大城市的自然环境、功能分区及布局、交通条件、重点消防地区分布等情况,来制定城市消防站总体布局。

3.1.2 依据城市火灾风险评估,针对大城市高层建筑分布、地下空间分布、水上消防需求等,建立陆上、水上、空中相结合的综合扑救体系,同时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及消防车辆。

3.1.3 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重点消防地区的分布,陆上消防站采取均衡布局和重点保护相结合。在城市建筑密集,开发强度高的区域、交通拥堵情况较为严重等区域,消防站布局适当密集,布局采取“小而密”的布局原则,责任区范围适当缩小。

3.1.4 消防站要满足消防责任分区的要求,站址选择应尽可能适中,有利交通,方便出动。

3.1.5 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周边乡镇统筹进行消防站规划布局。

3.1.6 要高度重视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特种装备配备,满足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要求,向多功能发展,确保城市消防安全。

3.1.7 进行大型的多功能消防训练基地及物资储备仓库的规划布局,为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

3.2 洛阳陆上消防站布局规划经验

洛阳市区规划确定陆上消防站57个(其中现状保留11个、落实相关规划及上位规划要求30个、新选址规划16个)。按规划类别分:特勤消防站6个、一级普通消防站48个、二级普通消防站3个。消防责任区在5km2以下的消防站数量比例占到30%;考虑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消防站的统筹协调,位于城市边缘消防责任区在7~15km2之间的消防站数量比例占到25%。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外周边邙山镇、白马寺镇、李楼镇、丰李镇、辛店镇、孙旗屯乡、河洛古镇等在各乡镇总体规划中确定了11个消防站。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重、特大火灾及灾害性事故更需要消防力量的联合作业与共同协防。市区与周边相邻镇区的相互支援以及市域内重特大事故的相互支援等。

3.3 水上消防体系的构建

3.3.1 水上消防站规划设置及选址原则。应依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5.0.6及5.0.7条款进行规划设置及选址。

3.3.2 洛阳水上消防站规划布局经验。结合洛阳市现状建设情况,考虑未来城市发展要求,包括洛河、伊河两岸景观提升规划、丝绸之路项目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区建设等,结合旅游项目的分布、规划码头的位置,在洛河、伊河码头的上游分别设置一处水上消防站。陆域面积均为6000m2,建成后将集灭火、救援、实战训练功能于一体,将弥补洛河、伊河水上消防力量的不足,保障洛河水上运行安全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3.4 航空消防体系的构建

3.4.1 航空消防站规划设置及选址原则。应依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5.0.8及5.0.9条款进行规划设置及选址。

3.4.2 洛阳航空消防站规划布局经验。洛阳市区范围内有周山、上清宫两大森林公园以及周边龙门山、邙山等山体,目前市区内高层建筑也大量分布,水上旅游也正在发展。结合洛阳市实际情况,同时按照《河南省消防十二五规划》要求,洛阳要规划建设一处航空消防站。规划航空消防站位于现状洛阳机场候机楼东北,用地面积为8000m2。

航空消防站内宜结合城市资源设置飞行员、消防空勤人员训练基地。洛阳市航空消防站建设宜与警务飞行、医疗急救结合,成立警务航空分队,承担市政府赋予的各种抢险救灾飞行服务任务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服务任务。

3.5 地铁消防体系的构建

洛阳地铁消防站规划经验。规划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在1号、2号线起点附近结合一级普通消防站建设一处地铁消防站,即合建站,用地面积12000m2;在2号、3号线终点附近建设一处地铁消防站,用地面积8220m2;其他采取与地面消防站结合,地面消防站扩展功能,增强装备,能进行地面消防的同时还可进行地铁消防。

3.6 杭州消防站建设经验

用于地铁救援的专业装备。杭州斥资4000万打造两个地铁消防站5分钟就能“入地”救援。其中湘湖消防站(1号线起点),建设总投资为1362万元。

地铁开通后,除七堡地铁特勤消防站和湘湖消防站外,地铁沿线的各个消防中队也配备部分地下消防所需的装备和消防车辆,与地铁消防站配合,都会随时待命,如有突发状况,所在辖区中队立即出发,保证5分钟可以“从天而降”,对地下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路轨两用消防车、路虎60雪炮消防车、专业排烟车等是地铁消防站必备的消防车辆。

路轨两用消防车600多万元。车身比一般消防车要大,带有4个可以在轨道上行走的轮子。沿地铁线路赶到事故现场扑救险情,“临场反应迅速,救火效果好”,最快能在轨道上以每小时50km的速度行驶。

专业排烟车在隧道抢险中同样重要,其排烟量可达24万m3。路虎60雪炮消防车,是专为解决隧道火灾而设计的,可以在300m以外,遥控指挥进入高温狭窄的环境,代替消防员灭火。

地铁消防站同样需要建设官兵的营房。地铁消防站内为官兵配置的空气呼吸器设置了预警时间,如果救援时间过久,将提醒人员撤离现场保证安全。

3.7 消防训练培训基地、教育基地和战勤保障基地规划建设

现状洛阳市消防训练培训基地与战勤保障大队合建,位于洛阳市区西北部,总用地面积约2.5公顷。规划对其进行扩建,使其用地面积增加至10.8公顷,功能包含消防训练培训基地、教育基地和战勤保障大队等,其中战勤保障大队主要用于消防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消防器材的维修检测、特种消防设备的储存等是消防新产品检测及消防设备的维修中心。

规划在洛阳市区东南部新建消防训练培训基地、教育基地及应急物资储备库,总用地面积约10.4公顷。其中,依据河南省公安消防管理部门统一规划,按照《中国人民营房建筑面积标准》[2009]9号,应急物资储备库用地面积1.6公顷,主要服务整个豫西地区,同时考虑省级甚至部级(区域性)建设需求,储存消防所需的特殊物资及应急物资。

训练基地要求设计先进、设施齐备,主要用于消防战士的日常训练、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培训企业专职消防员和保卫干部等。消防训练培训基地应分别设置教学区、生活区、体能训练场和模拟训练场等区域。训练设施主要包括模拟设施训练场、室内教学训练设施和体能训练场等,共三十余项。

消防教育基地应满足城市社会人员的消防专业培训要求。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和消防自救能力,加强消防知识教育的力度。

4 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大城市在进行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时,应规划建设适应大城市的消防安全体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根据消防事业的发展趋势,针对大城市消防发展及城市发展建设具体情况,超前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全面规划与科学实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利于规划建设实施。本文的探索旨在为大城市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的构建提供可供借鉴的规划方法和建设经验。

地铁消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公安;消防部队;防火;消防;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火灾及各类安全事故多发易发。又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据部消防局统计,20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任务最重的一年。全年,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58.9万起,其中,火灾扑救13.2万起、抢险救援18.3万起、社会救助14.8万起、公务执勤近1万起、其他出动11.6万起;共出动官兵615.9万人次,出动消防车辆96.8万辆次,营救遇险被困人员159965人,挽回经济损失430多亿元。尤其是一些特大灾害,例如玉树地震、特大泥石流以及全国大范围旱灾和洪涝等特殊灾害和重特大火灾,在灾害处置中广大消防官兵不畏艰难,英勇奋战,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1 公安消防队伍建设的意义

1.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是公安消防部队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和转型。其中,在整个部队的转型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决定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是推动公安消防部队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我们的执勤和执法工作方式也必然要有由以往的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转变,这就决定了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作为引领。由此可见,加快建设现代化消防铁军,要不断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层次,从而以此为引领来不断提高公安消防部门的转型以及优化工作。

1.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消防管理的客观要求 消防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我们唯有加强和创新消防管理,始终把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然而加强和创新消防管理,切实履行好各项艰巨繁重的消防保卫、监督执法任务,使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紧跟时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广大官兵的政治素养、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我们才能始终把握社会消防管理的主动权,才能始终把握同火灾和各种灾害事故做斗争的主动权。

1.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有力支撑

严峻的火灾防控形式、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对公安消防部队的战斗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目前,在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的进程中,如何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充分运用好消防领域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器材、新装备,实现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消防管理水平和灭火救援实战能力,成为了一项事关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成败的重要环节。而要运用这些新兴技术和装备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推动部队战斗力的整体提升,就必然离不开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创新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2 公安消防队伍建设的措施

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系统、人才队伍和消防装备。在以上的基本要求中,人才是整个现代化公安消防系统建设中尤为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公安消防工作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人才这一关键内容,优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对于官兵的理论素质、综合能力以及指挥能力不断地培养和提升,要培养和造就复合型中高级指挥人才、谋略型参谋人才、军政兼通型基层指挥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技能型士官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1 安全管理 探索建立了部队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规范了各级安全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提高了官兵识险、预险、避险、处险能力,确保部队高度安全稳定。为规范部队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推动广东省消防部队安全发展。

2.2 素质磨炼和竞争 可以通过一些竞赛等方式进行,例如定期的竞赛形式,是全面展现和磨炼官兵综合素质的一次机遇,也是狠抓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学设定各比武项目,亮点突出,首先大比武竞赛要求每个项目都必须有干部参加,真正做到考兵先考将,练兵先练官,是支队坚持全员练兵的生动体现和真实检验。赛程要科学合理,既考验单兵作战的速度、体力、耐力和爆发力,考验他们平时的训练成果;又考察团体作战的默契、熟练、团结和凝聚力,体现各基层单位平时的演练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通过创新管理,致力于培育素质全面、能力过硬的新时期消防人才。

2.3 坚持“统筹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需要。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期,人才队伍建设也要从长远出发,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连续性,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使公安消防部队的人才资源库不断得到扩充。不断地推进超前预测、整体推进、系统设计等工作内容,对于军地科技、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实现人才的揽、聚和用,从而建立优秀的人才队伍,实现现代化公安消防系统,有效地履行安全使命,紧随相关规范要求,紧贴消防工作实际,从而科学地确立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要求,不断提高各专业人才素质,逐步实现人才结构的优化,实现单一型人才队伍向复合型人才队伍、数量扩展型人才队伍向质量提升型人才队伍的深层次转变和发展,促进人才队伍合理布局、整体优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消防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消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消防队伍综合素质水平,为社会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琰.论强化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途径[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殷举国.对大力加强云南公安消防部队队伍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36):279-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