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

财富基金论文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1篇

十年来,《新财富》在这样一片崭新而小众领域的潜心耕耘,有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最佳分析师”评选推动了中国研究话语权的确立,推动了券商研究价值、分析师群体价值和中国资本市场透明度的提升;券商、分析师、机构投资者等各方参与者,在这一民间化、市场化的平台上实现了共赢。一个证券业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却能如此深刻地影响一个细分行业,这样的案例,在中国资本市场20多年的发展史上,堪称绝无仅有。《新财富》的付出,也收获了回报,这一评选早已成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品牌,评价卖方分析师的权威排名。

回望过往十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规则的每一处调整、参评与投票机构规模的每一次扩大、选票的每一次成功回收,离不开国内主流券商和投资机构的鼎力支持,离不开监管机构的精心呵护。未来十年,进入瓶颈期的中国券商研究机构需要重归研究本源,探寻中国好研究,《新财富》仍将和它们一起,共同探索,共同创新,共同成长。

2003年

1月 《新财富》借鉴国际惯例,首次推出由国内机构投资者票选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最出色分析师的活动,评选以基金经理直接提名分析师并为其打分的方式进行。

3月 提名截止,开始回收选票、计票,并最终评选出26个研究方向的“最佳分析师”。

6月 《新财富》以《探寻真实价值》为题,刊登了首届“最佳分析师”评选结果及分析文章。这一开创性评选获得资本圈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上榜的“最佳分析师”获得了公司的奖励与重用。《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新浪网、中新网等媒体对评选进行了专题推介与报道。

2004年

1月 在征询研究机构和基金意见的基础上,《新财富》对上一年的评选方法进行了优化。首先,在研究方向上,取消环保行业,新增了策略研究、金融工程、基础化工和机械4个方向,使当年的评选共涉及29个研究方向。其次,将基金直接提名候选分析师改为向国内所有券商研究机构征询候选人名单。

2月 全国35家券商研究所共推荐候选分析师450余人。随后,《新财富》向当时国内已成立的26家基金管理公司的126位基金经理发放了选票及问卷,“最佳分析师”的参评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4月 选票实现100%的回收率。根据投票结果,27人获得29个行业的第一名。

8月 《新财富》以《把脉大势“优势”投资》为题,刊登了评选结果及分析文章。

9月 新财富投资论坛暨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18日在广东棕榈岛高尔夫球会举行,基金、券商、QFII精英齐集一堂,共襄盛举。

2005年

6月 评选征询意见会18日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举行,20多家券商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及基金经理代表参会。综合各方意见并参考行业发展方向,《新财富》对评选进行了三方面的调整:首先,在研究方向上取消了采掘业,增加了衍生品、煤炭开采行业,从机械中分拆出了电力设备,将交通运输仓储分拆为航空运输、公路港口航运,令本届评选的研究方向达到32个;其次,增设最佳销售服务经理、最佳销售服务团队、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等奖项;第三,投票主体扩大为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和研究总监、社保基金经理。

8月 26日,28家券商共推荐候选人550多位。

9-10月 251位机构代表投票完毕,回收率100%,他们累计管理的资产达5000多亿元。

11月 2005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12日在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基金、券商、QFII等200余人出席了颁奖典礼,排名结果获得媒体的广泛报道。

12月 《新财富》以《倾向“外部”》为题刊登评选结果和分析文章。

2006年

7月 “2006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征询意见会8日在深圳圣廷苑酒店召开。由于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不断加大,分析师对保险机构的服务也提上议程,在总结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本届评选加入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和研究代表参与投票。

8月 评选正式启动,22家券商研究机构推荐了500多位分析师候选人。

9月 选票22日完成100%回收,348名机构代表参与投票,他们管理的资金达6000多亿元。

11月 第四届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25日在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举行。32个行业102位最佳证券分析师及研究团队、最佳销售服务经理及机构名单当场揭晓。同时,“杰出领袖奖”首次颁发,时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的李迅雷当选。监管机构、QFII、基金管理公司、保险投资管理公司、上市公司、券商高层人士及证券分析师、财经媒体代表等共300余人到会观礼。

同时,由《新财富》与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新财富分析师指数”正式起用,《新财富》从2007年1月起对该指数进行全程跟踪评述。这一指数是国内首只由媒体联合证券市场优秀研究员主观初选指数样本池、由权威指数编制机构按国际通用原则编制的新型产品类指数,显示伴随“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排名影响力的扩大,其衍生品也得到投资者的追捧。

26日,首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投资峰会举办,2006年度32个行业最佳证券分析师第一名团队首次集体亮相,研判了2007年宏观经济与各行业的走势,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最强大的研究和销售服务阵容。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所长陈晓升、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徐刚等人担任论坛主持,600多位投资者参会。

12月 《新财富》以《定价 中国资本的本土话语权》为题刊登评选结果和分析文章。

2007年

1月 《新财富》特刊《定价中国资本—2007证券投资大策略》出版发行。该特刊收录了来自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中信等12家证券研究机构的73位“2006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投资策略报告,面市后热销并加印数次。在研究主导话语权的市场环境下,“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研究开始深入人心,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可。

3月 31日,“红树西岸·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系列论坛首度开讲,“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就市场热点阐述专业观点和投资建议,并与参会者进行深入交流,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此后,“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论坛几乎每半月举行一次,合作方包括香蜜湖一号、鸿荣源地产、华侨城地产、东亚银行等知名机构。

8月 当年度评选正式启动,26家券商研究机构推荐了450多位分析师候选人。本届评选共设置32个研究方向,与上年相比,金融工程、衍生品研究两个方向合并为衍生品研究方向;银行和金融服务、多种金融服务分拆为银行、非银行金融两个方向。本届评选扩大了投票的保险机构范围,通过券商研究机构推荐,除上年的九大资产管理公司外,嘉禾人寿、生命人寿、阳光保险等保险投资机构也加入投票。同时,新纳入QFII、私募基金为投票主体,其中,私募基金本届暂以观察员身份参与投票,投票结果单独列示。

10月 26日,选票完成100%回收,532名机构代表参与投票,他们管理的资金超过3万亿元。根据投票结果,32个研究方向共产生“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11月 16日,第五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举行。

17-18日,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年度论坛再成资本圈的关注焦点。

2008年

8月 16日,第三届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在海南三亚亚太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9家券商研究机构的40位负责人参会。

28日,当年评选启动,评选规则进行了微调。1、在对参评分析师的资格认定上,增加了参评分析师在2008年度,即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间,未受到中国证监会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处罚的规定,否则取消本届参评资格。2、在评选主体上,增加了公募基金的金融工程总监、专户理财部门负责人、企业年金部门负责人;养老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部、固定收益部、研究部;银行;券商资产管理部。其中,公募基金的金融工程总监只能投票给金融工程方向的分析师,银行只能投票给固定收益方向的分析师,券商资产管理部作为观察员,与私募基金一起单独列示。3、在行业分类上,以金融工程取代了衍生品研究;原公路港口航运、航空运输合并为交通运输仓储;原电力设备更名为电力设备与新能源。4、在团队总分的计算上,将第一、二、三名分析师对应的权重,由原来的5分、3分、2分调整为5分、4分、3分。5、在基金权重的划分依据上,由原来以当年度三季报公布的基金规模为依据,更改为以近一年度四次季报公布的基金规模平均值为依据。同时,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不能投固定收益方向的分析师。

10-11月 《新财富》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作为评选唯一指定独立审计机构,对投票的统计工作进行全程审计监督,并对评选结果提供独立审计意见。经统计,本届评选共发放选票901张,作为投票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募基金,选票回收率高达100%。

11月 21日,第六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举行。

22-23日,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上,新一届最佳分析师与高端投资人探讨来年宏观、策略及全部行业的证券投资策略,共同布局2009年。

2009年

8月 29日,第四届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举行,40家券商研究机构和销售交易部的50位负责人出席。

9月 11日,当年评选启动。本届评选对评选规则的微调主要包括:私募基金和券商资产管理部纳入正式投票人;投票人提名人数由前三名增至前五名,对应前五名权重分别为5、4、3、2、1;增设“最具潜力研究机构”奖项。这些调整符合中国证券研究业的发展趋势,得到了资本圈各方人士的充分认可。

11月 27日,第七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经统计,本届评选共发放选票1050张,选票回收率99.6%。其中,作为投票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募基金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首次正式成为投票主体的私募基金和券商资产管理部均实现100%的选票回收率。

28-29日,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举行,知名海外大行经济学家莅临论坛现场,与中国研究最强阵容共同把脉世界金融走向,激辩中国经济未来。

2010年

6月 19日,第五届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在苏州太湖高尔夫酒店举行,38家券商的近70位研究机构、销售交易部负责人和11家机构投资者的12位负责人参会。

9月 3日,当年评选启动。评选的调整包括:首次纳入公募基金的专户投资经理为投票人,同时增加信托公司作为观察员,其投票结果暂不计入总分;适当增加私募基金与券商资产管理部的投票权重,权重划分依据与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挂钩;推出“第三届新财富最具慧眼基金管理公司”、“新财富白金分析师”、“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区域团队”等奖项;成立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专家委员会,委员由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参评券商负责人组成。

11月 26日,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举行。

27-28日,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举行。

2011年

7月 16日,第六届新财富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在三亚举行,32家券商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6 家买方机构代表参会,论坛就券商研究业务发展的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9月 9日,当年评选启动。本届评选共有来自42家券商的近1100位分析师参评,并纳入券商自营部门、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为投票人。

10月 8-28日为投票期。本届评选共有464家机构的2000多位机构投资者获得投票权,同比增长40%以上,全部参与投票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合计近7.5万亿元。

11月 25日,第九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举行。

26-27日,第九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举行。

2012年

8月 16日,第七届新财富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进行了形式创新,设立会议联席制,即每届论坛由一家券商研究机构负责人作为嘉宾主持,拟定当年议题并以特定形式组织各家券商研究机构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首届“新财富杰出研究领袖”李迅雷担任首位嘉宾主持,各大券商研究机构负责人围绕“金融业创新与混业化趋势对卖方分析师的挑战”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9月 当年评选启动。评选适当增加全国社保理事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养老保险投票权重,提高私募基金获得投票权门槛,券商资产管理部、自营部门的投票权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等。

10月 投票期。本届评选在投票人数同比增长14%的同时,继续保持了选票全回收纪录。据统计,本届评选向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全国社保理事会、证券公司、私募基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共发放选票2449张,并实现100%的选票回收率。尽管为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品牌的统一性,《新财富》不同时多个子榜单,但这一评选的权威性依然备受各方认可。

12月 1日,第十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隆重举行。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居民金融资产;财富效应;正向财富效应;负向财富效应;消费支出;持久收入;储蓄;股票;债券;保险资产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6005206

一、引言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将财富效应定义为“货币余额的变化,假如其它条件相同,将会在总消费开支方面引起变化”,这样的财富效应也称为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居民家庭财富价值变化不再仅仅取决于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其他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价值波动同样也会引起财富的变动,从而导致消费需求的相应变化。因此,现代意义上的财富效应是指多元化的居民家庭资产的价值变化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财富效应在实践中表现为两种:正向的财富效应和负向的财富效应。资产的价值上升导致的资产持有者的消费支出增加称为正向的财富效应,资产价值的下降导致资产持有者的消费支出减少称为负向的财富效应。正向的财富效应能够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并带动投资增长,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居民收入和财富增加;而负向的财富效应则导致消费需求萎靡,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由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资产价值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财富效应时几乎都选择股票和房地产资产作为研究对象。国外学者主要对各类金融资产与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财富效应的国别差异和财富效应的稳定性进行研究,Paiella(2009)系统地回顾了以往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资产财富效应的理论和定性分析也有所研究,而实证部分的探讨大多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或基金的财富效应研究。余明桂等(2003)认为我国股票市场还不具有财富效应;罗文波等 (2008)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财富效应但效果不明显;张强等(2010)的研究表明我国债券市场对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楚尔鸣等(2009)研究发现封闭式基金市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不仅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还存在弱的财富效应。第二,对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研究。李亚明等(2007)、何雅馄等(2009)、王子龙等(2009)、赵杨等(2011)的研究表明房地产价格变化会给居民带来正向的财富效应,房价促进消费的效应在长期要大于短期。第三,股票市场与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差异性研究。陈淑云等(2008)、赵怡虹等(2008)、鞠方等(2009)、郑华等(2012)的研究均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大于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

陈志英: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分析另外一些国内学者通过直接考察居民资产存量、增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分析居民家庭资产的财富效应。骆祚炎(2008)研究了居民家庭持有的证券类金融资产、非证券类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张卫涛等(2009)把城镇居民的资产分为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包括城镇居民手持现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有价证券和保险),研究这些资产总量变化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田青(2011)估算了2001年以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银行储蓄、股票和其它金融资产)总量和住宅市场总量价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日益多样化,股票、债券、保险已成为我国居民家庭财产中的重要部分,并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这些家庭金融资产是否增加居民财富?是否存在财富效应?财富效应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有助于认识我国金融市场功能的发挥状况,从而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没有考虑到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即使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其分类也过于笼统,且偏重于对单一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方法大都以定性为主,缺少定量的分析。因此本文从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入手,采用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开始的资产流量金融表中的住户部门的流量金融资产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ECM模型分析我国居民家庭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现金、存款、股票、债券、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全面地考察各类金融资产在长期和短期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以期能客观地认识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从而为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理论模型

三、变量选取及数据描述

本文的样本数据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居民金融资产,样本期限为1992—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由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城镇人口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加权计算得到;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由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按城镇人口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加权计算得到,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开始的资产流量金融表中的住户部门的流量金融资产年度数据。同时,为消除价格影响,本文对有关数据基于197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可支配收入对于居民消费支出的正向拉动作用明显,可支配收入仍然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来的财富效应扩大了消费需求,而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进GDP的增长,会对经济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在短期,居民消费习惯也会显著影响居民消费支出。

第二,在样本期间内,通货和居民存款与消费支出同向变动,但结果不显著。

第三,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明显,长期还存在负财富效应。这与我国股票资产在居民家庭财富中所占的比重依然较小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并不规范,市场投机氛围严重,价格波动大,大部分投资者实际上并没有从股市中获得收益,即便从股市上获得了投资收益,投资者往往不是将收益用于消费,而是用于追加投资资本。因此,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还不具备财富效应,采用刺激股票市场发展进而推动消费的政策措施是不可行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股票市场的作用,而是要努力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各种制度(如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严厉打击内幕交易,使投资者能够从股票市场获得稳定的回报,形成稳定的投资者预期。只有预期稳定时,投资者才会把股市的暂时收益看成持久性收入,进而形成财富效应,从而发挥股票市场对消费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第四,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我国债券和保险与居民消费支出反向变动且系数显著,即我国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存在负向的财富效应,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挤压效应。这与债券和保险这两类资产占居民家庭总财富的比重很低有关,也与这两类资产市场不发达有关。债券是居民进行投资的一种重要金融工具,具有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特点。但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债券种类较少,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较差。为抑制债券市场的负向财富效应,增强债券市场的正向财富效应,我们应该继续大力促进债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丰富债券市场的品种;同时,完善债券市场交易和监管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只有债券市场规模壮大、品种丰富、结构合理,其对消费支出的拉动作用才会显现。我国居民家庭投资于保险准备金的比重总体上虽然逐年上升,但保险市场对消费具有抑制效应。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不断对保险市场进行完善,更重要的是继续完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体制,保险市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对居民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使居民即使增加消费也可以后顾无忧。

参考文献:

陈淑云,王志彬.2008.中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比较:1998—2007[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47(5):5763.

楚尔鸣,聂韵,梁益逢.2009.基于ECM模型的基金财富效应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1):102107.

何雅馄,张奕.2009.我国居民消费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31(16):187204.

鞠方,周建军,吴佳.2009. 房价与股价波动引起财富效应的差异比较[J].当代财经(5):512.

李亚明,佟仁城.2007.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7(11):16.

罗文波,张祖国.2008.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实证研究——基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月度数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6):2934.

骆祚炎.2008.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性财富效应分析:一种模型的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2):97110.

田青.2010.资产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5):5763.

王子龙,许箫迪,徐浩然. 2009.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2):2431.

徐迎军,李东. 2011. 我国住宅市场财富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23(01):1420.

余明桂,夏新平,汪宜霞.2003.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11):2124.

张强,李远航.2010.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研究的新视角——基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实证分析[J].武汉金融(5):1013.

张卫涛,陈杰.2009.居民资产如何影响消费——基于1998—2007中国城镇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10):1828.

赵杨,张屹山,赵文胜.2011.房地产市场与居民消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1994—2011 年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6):3041.

赵怡虹,李峰.2008.居民资产、财富效应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J].经济经纬(1):2427.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3篇

2015年9月25日,由《中国慈善家》杂志社发起,正和岛、慈传媒、家族财富传承中心主办,源坤控股集团作为首席战略合作的“第二届中国家族财富传承峰会”在北京举行。数十个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财富家族以及四百多位国内财富家族二代与会。

本次峰会以“财富传承”为切入点,试图破解当代中国家族传承的密码。汇海内外财富家族传承典范,成一时顶级商业世家精神传承之盛。

本次峰会汇聚数十位商业、公益和文化巨擘。包括美国印刷大王当纳利家族第五代ElliotDonnelley,法国穆里耶家族第五代成员孔艾力,日本月之桂酒株式会社家族第十四代增田德兵卫,韩国现代财团家族成员ChungKyung Sun等世界知名家族成员;香港港龙航空创始人曹光彪之女、华翔航空董事总经理曹其敏,三德慈善基金会主席、新加坡三德集团家族第三代之女高千媛,CapitalAsset董事、新加坡陈敬父子私人有限公司董事、家族第三代Tan Hong Beng,TCL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大宅门”白家后人魏雪,新加坡余仁生等十余位华人家族传承典范人物;以及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原高盛全球合伙人、家族财富传承中心创始合伙人徐子望,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中国原驻法大使吴建民,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中国慈善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秦朗,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陈越光,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东方园林董事方仪,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牛奔,源坤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智,香港科技大学陈江和亚洲家族企业与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倩等。峰会由《环球第一财经》、《波士堂》节目主持人刘晔主持。

吴建民对与会的企业家家族二代提出厚望,“你们应该对人类有所贡献。”

“中国的财富传承已经成为国际话题。”秦朗表示,“中国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到了重要的交接班节点,不仅考验着企业家自身的人生和财富传奇能否持续,也考验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将近40年的发展能否持续。”

徐子望以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传承为例指出,“当我们的有形财富积累到一定的阶段,文化和精神的财富就会演进和发展,进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让我们告别土豪时代,进入一个高贵的财富时代。”

“这30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世界上没有的规律,但是中国正在经历成长中的烦恼,怎么办?”王均豪提出,“民营企业能不能可持续发展,关乎着中国经济未来能不能发展。所以,均瑶要做百年老店的探索者。”

“我们的家族企业之所以可以传承到第五代,是因为我们的家族是循环投资的,不断地创造平台,让家族成员生活在一种透明的环境中。”埃利奥特・当纳利分享了当纳利家族的传承和慈善故事。

增田德兵卫揭开了增田德兵卫商店传承340年的秘密。“在日本,很多人都劝我们把公司规模做大,但是我们都拒绝了。我的父亲说,一升瓶子只能装一升酒,再装就会溢出来。”

魏雪讲述了白氏家族的慈善故事,以及她从中看到的不灭的家族精神财富。“家族的金银财富可以随着政治因素、历史的变故而灰飞烟灭,但是先辈们赋予家族的精神财富是会代代相传的。凭借着这些精神支柱的力量,即便是家道中落也可以东山再起。”

徐永光围绕“家族基金会―家族精神和财富传承的不二之选”这一主题指出,“一个家族基金会的建立能够为家族注入一种精神,让家族的后人把家族的荣誉看成是自己的生命,不断地追求卓越,从而使家族从富一代变成创二代、善二代、善百代。”他特别提到了盖茨基金会的运作。“盖茨基金会一是做风险慈善,通过创新来解决社会问题。第二个是建立了双治理结构―盖茨基金会+公益信托,信托赚钱,基金会花钱。这种模式中国正在学习。”

陈越光以“企业传承之道上三大路口”为题,对与会的家族传承者们指出,“30年内,你们在传承时会遇到三个路口。第一个路口,德尔菲神庙路口:点亮你的心灯,照亮自己―找到你最喜欢、最可行、最擅长三者重叠的部分。第二个路口,弗洛伊德路口:在父业中认出自己―在企业的愿景中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第三个路口,哈姆雷特路口:穿越生死的生命融入志业中―真正懂得并完成被命运召唤的事情。”陈越光勉励他们,“虽然这些路口只能一个人孤独地通过,但每一次的突破都是一个新的境界的开始。”

在由《中国慈善家》杂志执行出品人、慈传媒总裁吴金豪主持的“家族慈善与家族传承”的论坛上,方仪指出,“家族基金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凝聚和团结家庭的成员,在这个平台上传承家族的思想。家族成员包括所有的工作人员有没有读懂家族的精神,真正了解家族的需求,对家族基金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徐永光、Elliott Donnelley、牛奔、Kyungsun Chung、高千媛、方仪在这一论坛上作了精彩辩论。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家族企业寿命跟所在行业的关系的研究,发现有三个特色行业对家族企业的寿命有不太好的影响。一是周期波动性明显的行业;二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三是成长性需求比较高的行业。所以家族企业在IT业中难以存活。”彭倩介绍。

孔艾力、赵涛、彭倩、新加坡余仁生集团总经理Joanna Wong、安徽森隆集团总裁黄、集美控股集团董事赵宁参加了“家族企业转型升级与家族治理”论坛的讨论。

第二场论坛之后,源坤控股集团旗下的坤裕基金与坤融财富联合《中国家族财富暨源坤经济评价基准指数》与《家族财富现状及未来趋势预判》,用数据的方式对中国家族发展现状与财富管理需求增长进行了专业的解读。源坤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智发表了“传承与变革―家族基业荣耀的智慧之旅”主旨演讲,从产业投资战略高度为家族财富的传承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

在由源坤控股集团旗下坤融财富合伙人、私行部总经理李征主持的“家族财富的管理与传承之道”论坛上,增田德兵卫,Kyungsun Chung,银鹭集团董事陈朝宗,日本立命馆大学经营学部助理教授窦少杰阐明了对家族财富管理的理解。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产价格;居民银行储蓄;溢价效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作者简介:杨玲玲(1981-),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金融及金融市场研究;孙海霞(1981-),女,山东潍坊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3)01-0154-07收稿日期:2012-07-12

近年来,居民银行储蓄的变动与资产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以股票市场为例,上证综指在1999和2000年分别上涨了19.18%和51.73%的同时,居民银行储蓄增幅大幅度降低。而当上证综指在2006年狂涨130.43%,甚至在2007年创出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时,居民银行储蓄则再次经历大幅下降的过程。但是,2005年~2007年和2008年~2009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状况表明,中国居民银行储蓄受股票市场、房地产的影响逐渐增强,股价和房价高涨时期居民银行储蓄增加缓慢甚至规模缩减,而股价和房地产价格低迷时期,居民银行储蓄开始增加。

但是,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较发达国家滞后许多,市场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在许多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下,股价和房价对居民储蓄的作用效应显得更为隐蔽和复杂。尽管国内学者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对于储蓄分流作用背后的机理研究尚不够深入,在分析时较多地从传统的经济因素入手,对资产渠道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效应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用来解释居民储蓄分流资产价格的机理多使用赚钱效应或财富效应。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关系中不仅存在着财富效应,还有另一种重要的效应——溢价效应。后文将着重分析该效应的理论原理,并就其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现状

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的财富效应相关研究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即不同形式的财富之间是不可替代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资产性财富就是股票和房地产。Ludwig 等(2002)针对16个OECD国家的面板协整研究发现,若将总样本按金融体系的特征划分为市场主导型国家和银行主导型国家,那么长期内股票价格上升的影响在市场主导型国家更为显著,而住房财富增加的影响在两类国家中基本相当;若按时间段划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分时段子样本检验都表明股市财富效应大于房地产财富效应,且股票市场日益成为消费的重要决定因素。Bayoumi 等(2003)以16个工业化国家的研究发现,住房财富增加对消费的影响大于股票财富,市场主导型国家的股票财富效应大于银行主导型国家,资产价格成为了消费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Case 等(2001)采用14个发达国家的年度面板数据以及美国各州的季度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住房财富和股票财富和消费支出的关系,发现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对消费的影响比股票市场更加重要。Benjamin 等(2004)检验了美国各类资产的财富效应后发现,房地产财富和金融财富对消费的系数分别为0.08和0.02,其中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远远大于股票。Carroll 等(2006)以消费增长的迟滞①来估计短期和长期财富效应,结果显示,住房财富的短期和长期边际消费系数分别为0.02和0.09,股票财富的短期和长期边际消费系数分别为0.008和0.04,可见房地产财富效应大于股票财富效应。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富管理产品;资产定价模型;评价因素分析

1.引言

随着财富管理产品数量的增多,产品类型的增加,以及投资者需求的多样化,投资者在选择财富管理产品时应该关注产品的哪些因素,或是如何准确评价财富管理产品的收益状况、风险水平,更好地制定一套财富管理计划,已成为财富管理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财富管理产品的基本特性一般包括收益、风险方面,并且产品的复杂性促使我们不能只关注这些简单指标,产品的稳定性和成长性、管理团队的才能都应该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因此,本文以投资者为导向,分别对几种典型的财富管理产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归纳出财富管理产品的评价因素。

2.研究思路

财富管理产品是风险定价和金融创新的结合,财富管理产品是通过承担风险获取收益的,因此,在评价财富管理产品时,必须为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部分寻找风险来源。根据市场财富管理产品的综合分析,风险来源主要概括为五类,包括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购买力风险。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财富管理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与风险溢价之和,评价财富管理产品需要衡量产品的风险,并计算相应的风险溢价。

根据这种思路,许多著名的学者都为之做了深入的研究。夏普(William F.Sharpe)、林特纳(John Lintner)和莫辛(Jan Mossin)在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资产定价模型给课题组的研究奠定了评价的理论基础,它亦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支柱。我国也有许多学者研究这个问题,宋军、吴冲锋(2008)运用了MONAVA的方法细致全面的分析了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影响因素及偏差;徐书洪(2009)从投资者的视角,以花旗银行2007年2月27日在国内发行的“涨跌双赢型”美元1.5年期产品作为案例,采用期望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对股票挂钩型产品进行收益评价;王未卿、刘潋(2011)采用统计的方法研究了保本型债券挂钩理财产品的预期与实际收益率现状,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影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上述几位学者都是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收益以及影响收益的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在评价无论是基金还是券商集合理财计划这种财富管理产品时,都采用了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基本依据的多因素模型。财富管理产品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划分分为可公开市场交易的财富管理产品和非公开市场交易的财富管理产品,这两类产品的收益率的性质不尽相同。课题组认为,针对可公开市场交易的财富管理产品,因它们收益率随业绩的好坏而变动,因此我们可通过多因素模型算出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期给投资者以参考。针对非公开市场交易的财富管理产品,通过建立模型,衡量出在既定的风险下,某个财富管理产品的理论收益率,然后与实际的收益率进行比较,衡量出这个财富管理产品是被高估还是低估,以这样的结果指导投资者进行投资。

资产定价模型运用的关键点在于计算预期收益率和各风险因子的风险溢价,课题组需要对收益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更详尽的分析。

3.财富管理产品收益因素分析

综合文献来看,财富产品的收益评价指标主要分为简单收益指标和风险调整收益指标两大类,简单收益指标主要有实际收益率、超额收益率、期望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和净值增长率等,风险调整指标则包括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詹森指数、信息比率和M2测度指标等。

事实上,目前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周报表》中就是用“净值增长率”指标来反映基金的运作绩效,该指标也因此成为基金投资者对各基金进行比较和评判的重要依据。而在国际上对基金投资绩效的衡量已有通用的指标,这就是累计净值增长率指标,又称时间加权收益率(Time weighted Rate of Remut,TRR)。Peter Dietz(1966)提出了时间加权收益率法,利用该指标可计算出单位投资在评估期内的收益率,以有效衡量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其可取之处在于它克服了现金流对收益率测算的影响,只计算评估期内始终存在的那一部分资金的收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指标已逐渐成为国际著名基金评价公司和基金投资者用来衡量、评价基金实际投资业绩的标准方法,同时也已被多数基金管理公司所普遍接受。

4.财富管理产品风险因素分析

4.1 市场风险因素

投资者在确定财富管理产品的投资目标和投资对象时常常会面临市场风险。由于我国的财富管理产品如股票型财富管理产品等追求的目标通常为长期的资本增值,所以市场风险是我国财富管理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投资对象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货币、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常伴随着资本市场波动,因而财富管理产品面临的风险也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波动而产生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说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投机因素等等,这种种因素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变动,从而产生了市场风险。

现阶段我国财富管理业务的市场风险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因为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利率,并未全面实行利率市场化,汇率相对较为稳定,同时在发行方的对外投资的有效渠道也相对匮乏。因此,目前资产管理业务所托管的资金主要投资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所以现阶段我国财富管理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仍存在较大的风险,这是与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紧密相关。我国证券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未能形成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投机气氛浓厚,股价的运行经常脱离价值基础,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不完全,金融投资品种有限且缺乏做空机制,使得发行方不能通过构造有效的证券组合来充分避险;二是我国的上市公司未建立有效的内控和运营机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缺乏良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就加大了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三是市场中现有的中介机构并非独立超然的机构,不能从外部对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这就加大了市场投资者的信息鉴别成本和交易成本,并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形成机制,再加上市场本身固有的价格风险,最终导致市场风险的不断积累和放大。

4.2 管理风险因素

财富管理产品的管理风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财富管理产品的投资运作过程中,产品管理人会因自身的知识、技巧、经验等主观因素,根据其接收到有关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相关公告、证券价格走势的预测等各方面的信息做出不同投资判断和决策,从而影响产品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产品的托管人和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管理方式也是影响产品收益水平的因素之一。

4.2.1 财富管理机构内部治理存在缺陷,直接影响财富管理产品的业绩水平

产品管理团队、产品托管人和持有人共同构成了财富管理产品运作当中最关键的当事人。财富管理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机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都将直接影响财富管理产品的业绩水平,从而影响财富管理产品的价格水平。在财富管理产品的管理中,管理团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市场经验的丰富程度、市场走势的准确判断、分析决策能力的强弱、投资水平的高低以及个人诚信品质等都会影响其对信息的敏锐度,和对经济形势、证券价格走势的专业判断,从而进一步影响财富管理产品收益水平。这种由于财富管理产品管理团队素质所引起的投资财富管理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就是所谓的“管理风险”。一个高水平、经验丰富的财富管理产品管理团体往往能盘活一支乃至几支财富管理产品,但水平低下、经验欠缺的财富管理产品管理者在竞争残酷、风险巨大的证券市场上则鲜有成功范例。

4.2.2 自主研发和定价能力不足,导致财富管理产品竞争力不强

目前我国财富管理机构的研究部门规模普遍较小,投资经理的操作往往还要借助公司之外的财富管理机构、基金和咨询机构的研究力量。这样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不是第一手资料,投资经理难以就上市公司的销售、利润、竞争、成本控制和行业发展趋势等获得最新信息,无法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二是风险较大,比如财富管理机构的研究机构推荐的股票可能正是该财富管理机构的自营盘正在跟踪或已经操作的股票,其风险可想而知。

4.2.3 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团队存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我国财富管理业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财富管理产品的设计到销售整个过程中都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券商为客户确定所选的财富产品时,应根据客户的各项需求、资金规模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以降低操作风险。财富管理业务自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市场风险,还要防范操作本身隐含的操作风险。例如,因财富管理机构不仅在承担管理业务时要向客户收取管理费用,同时还会收取买卖手续费,由于利益的驱使,管理机构可能为增加手续费收入而增加交易频率,让客户支付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又如,由于自营业务的存在,可能出现不同的资产管理账户之间或资产管理账户与自营账户之间存在关联交易的情况,此时财富管理机构就不能保持完全独立进行公平交易;再者,在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财富管理机构可能会因为前者收益高于后者,而将自营业务优先于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交易,给客户造成损失。

4.3 流动性风险因素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资产不能以合理的价值及时变现而产生的风险。为降低此类风险,在设计财富管理产品时,一般会规定一些产品在特定的投资期限内投资者不得提前赎回或终止。反之,对于那些可以提前赎回或是终止的产品,由于市场利率或其他宏观因素变化,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大规模赎回,这必将影响该产品资金的流动性,从而使流动性风险陡升。因此,券商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可能会对投资者的赎回或终止产品的请求加以限制,导致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无法赎回,即使可以赎回也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或付出较大的成本。现实中,一些发行量较少、信用评级较低、近期评级下调、发行公司信誉不高的财富管理产品往往会因交易量较少而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4.3.1 巨额赎回导致资金缩水,投资后继乏力

不同财富管理产品的流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开放式基金可以随时赎回,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开放期内也可以随时赎回,若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了大规模赎回,将会给财富管理产品带来巨大的影响。巨额赎回是指当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当日净赎回量(赎回申请总数扣除申购申请总数后的余额)超过其规模的10%时的状况。大规模赎回会给财富管理带来以下这些问题:(1)可用资金减少,财富管理产品价值投资“后继乏力”。(2)规模不稳定,投资经理面对大行情操作受掣肘。(3)削弱价值投资理念,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4.3.2 存续期内清盘风险,产品面临“三输”困境

根据《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在券商集合计划存续期间,客户少于两人,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计划资产净值低于1亿元,集合计划应当终止。

华泰紫金智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在2011年8月2日遭清盘,成为首只未到期就不得不清算的集合理财产品。拥有顶尖财富管理人才的财富管理机构何以未能阻止财富管理产品的清盘,究其原因,是由于市场正处于低迷状态,同时新发产品扩容速度远远不及老产品缩水快,导致基金净值大幅缩水,基金规模不断降低,致使投资工具无法满足存续条件时,就不得不面临终止计划的清盘风险。集合理财计划规模少于1亿元的出现并不意外,或有更多产品面临清盘风险,一旦清盘,财富管理产品的相关当事人均会遭受损失,对于监管部门、证券公司、投资者来说将是一个“三输”的局面。

4.3.3 委托管理资金的时限过长,风险无法及时转移

委托理财周期短,到期日集中,证券公司运作难度大,这些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不可避免的问题。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的初始封闭期大多为半年或一年,在资本市场整体系统风险较大,投资品种单调并缺乏有效避险机制和避险工具的情况下,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回报,证券公司难以制定出稳健、周密的投资计划。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化投资,很难取得稳定回报并常常伴随着高风险。一旦到期资金运作不佳,回赎困难,容易发生客户挤兑,并有可能导致证券公司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4.4 信用风险因素

财富管理产品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信用情况改变导致财富管理产品项下任何到期款项于赎回日的给付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投资者是金融机构的无担保一般债权人。当金融机构资不抵债,面临信用风险时,有担保债权人比无担保一般债权人对资产享有优先受偿权。一旦遇到这类情况,投资者可能出现一定的投资收益损失,甚至本金也会出现一定的亏损。由于很多券商没有自身推出财富管理产品的能力,他们会选择向境外一些更大的投资银行购买相关的财富管理产品如结构性票据或产品。这些境外发行人也可能会在利息支付或本金返还义务上发生违约。境外发行人信用评级的变化可能会使相关境外投资工具的价值随之变化,甚至其母公司或关联公司的信用评级都会影响投资工具的价值。

4.4.1 交易一方因生产经营不善导致履约能力低下

基于套期保值或投资等目的而参与财富管理产品交易的机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投资、生产和销售等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而导致盈利下降或亏损甚至是破产或其他的财务问题,致使其履约能力下降甚至丧失,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融资方或管理机构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违约,从而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

一旦境外发行人申请破产或进行债务重组等类似程序,可能大幅缩减或延迟境外投资工具的应付款项。因此,境外发行人违约会导致投资者面临投资本金的较大损失。

4.4.2 交易一方因信用风险的连锁反应而导致其发生违约

信用风险具有滚球式的扩大效应,能产生较大的危害。一个交易者因多种原因违约,会使其交易对手也发生违约,进而违约风险就像瘟疫一样在整个金融市场传播,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甚至导致总体经济风险。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资信优良的大型金融机构,虽然具有财富管理产品技术性强、交易程序复杂、定价难度大等特征,但是他们有能力依赖先进的专业技术人才顺利的创新设计、发行销售这类产品并成为最主要的交易者,具有很大影响力,一旦发生违约,将给整个证券市场带来严重信用危机。

4.4.3 刚性兑付的信托行业特殊潜规则日益受挑战

此前,众多投资者未对信托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因为坚信信托的“刚性兑付”。所谓“刚性兑付”,指的是信托产品到期时,若信托产品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实际上,“刚性兑付”并不是一个明文规定的法定义务,而只是信托业一个长期潜规则。“刚性兑付”将风险与投资者隔离,使投资者获得高收益却并未完全承担对应的高风险,这是信托产品受到市场狂热追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刚性兑付”本身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尤其是随着风险爆发增多,特别是系统性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超出信托公司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那么实质性的违约将不可避免。且不少信托公司也在尝试打破该惯例。

4.5 购买力风险因素

购买力风险是指财富管理产品的利润将主要通过现金形式来分配,而现金可能因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影响而导致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基金的实际收益下降,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

比如某一产品的年利率3%,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3%是名义利率,假如通货膨胀率5%,则实际利率为负。当人们持有100元人民币时,年终价值103元,但若持有100元的商品,年终价格为105元,即年初的100块可以买到的商品到了年终却买不到了,这就是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或者货币在对内贬值。

Fisher(1930)认为,实体经济和货币部门是独立的,因此假设利率的预期实际收益由实际部门决定,即实际利率由资本的生产率和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决定的,因此利率的预期实际收益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不相关。该假说很容易延伸到任一实物资产的收益率。譬如股票,即实际收益率等于名义收益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时,资产名义收益率会相应做出等幅调整,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或者减少会完全能够通过资产的名义收益率体现出来,从而导致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发生变化。

5.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财富管理产品在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笔者在上述分析中得出财富管理产品面临主要概括为五类,包括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购买力风险。风险的大小决定着产品的定价,同时决定了产品的收益的大小以及稳定性,因此,对这些因素投资者们应抱有谨慎的投资态度,只有在宏观的对市场环境客观考察以及对微观产品仔细研究后,方能做出合理的投资规划。同时,与财富管理业务的高速发展相适应,财富管理产品的评价方法与体系也在各发行主体内部初步形成,本文对财富管理产品评价因素的分析为构建成熟有效的财富管理产品评价方法与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我国财富管理产品的规范发展及系统评价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Modigliani F,Modigliani L.Risk-adjusted performance of Funds[J].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7,23(2):45-54.

[2]Syfiopoulos,T.Risk aversion and portfolio allo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J].2002,11:427-447.

[3]Anonymous.Innovations in Wealth Management[J].Orange Country Business Journal,2011,34.

[4]杨火斤,王小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因素模型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0:30-35.

[5]李红权,马超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7:

56-65.

[6]龙子泉,赵红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1:109-111.

[7]王守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研究与评价[J].经济研究,2005,3:119-127.

[8]娄静.构建我国多层次的基金评估体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55-259.

项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研究计划《财富管理产品评价方法与体系》。

作者简介: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6篇

在他看来,一个行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前景,决定权不在于该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而在于消费者。“消费者如果不认同财富管理行业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行业的生存就很艰难。”

事实上,业内人士也开始隐隐地担忧:作为财富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主动权在哪里?夏文庆认为,主动权其实仍在独立理财机构自己手上。“财富管理行业不能不专业,第三方理财机构不应该只是一个卖基金和产品的交易渠道,不然将被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渠道所取代。”

财富管理行业新格局与新挑战

在论坛现场,夏文庆说,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大量的资金都只是存在银行里。但随着新的资金募集方式的出现,资金开始从银行流入到新型的私募型产品中。于是就出现了信托系、第三方理财系、券商系、保险系等财富管理行业的格局,切分着财富管理行业的巨大蛋糕。

同时,保险系也在近期出现抬头之势:去年年初时,保监会发出的意见征求稿中规定,基金专业中介和基金公司可以销售保险产品,使得近300万保险从业人员拥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P2P网站、网络土豪阿里巴巴、百度也开始进入财富管理领域,他们以产品的方式导入,吸引着中低端的客户,抢占着财富管理市场。

“财富管理行业的扩容,和银行展开了对高、中、低不同客户群体及其储蓄的争夺,也加快了储蓄从银行流出的速度”。夏文庆认为,银行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尽管如此,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也不是一马平川了”。夏文庆指出,目前独立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依然面对着重重的挑战。其中,大多数独立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盈利模式依然是“以产品销售为导向”,但其产品渠道仍然非常的狭窄。

公募型产品销售有着高标准的准入要求,虽然也有二十来家机构获得了基金销售牌照,不过,公募型产品的费率机制依然制约着这些机构的盈利能力。

而对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虽然也在进行产品创新,但大部分都在卖包括有限合伙和信托在内的私募型产品。而信托类的产品只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其资金门槛达到100万~300万元。

然而,在诸多挑战中,更为重要的、可能阻碍行业发展的因素,应该还是行业的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专业化道路

面对当下“诸侯混战”的格局,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而言,“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夏文庆指出,第三方理财机构唯一的生存路径必然是走专业化道路。“第三方理财机构必须找到自己的专业价值,必须传递正确和科学的信息给客户。”

出于生存的需要,目前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大多专注于销售私募型的产品赚取佣金,“如果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只是产品提供商的一个销售渠道,那么必然是没有出路的!”他指出,“如果我们和客户的关系只是建立在对未来的收益上,一旦让客户赚钱的承诺不能实现,与客户的关系也随之破裂”。

“大多机构需要面临一个专业化服务模式的转型。”夏文庆认为,财富管理机构需要从对客户可投资性资产的关注转移到整个家庭的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由投资性资产的管理扩张到满足人生不同阶段的家庭财务决定的管理,这才是作为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选择。

专业化希望

在财富管理行业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让业内看到行业专业化道路上的一些希望。一些机构开始向客户宣导资产配置的理念,通过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去分散客户的系统性风险,并通过基金产品分散客户的非系统性风险。

同时,针对财富管理行业专业化转型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服务于财富管理行业的企业,作为行业“卖水人”,也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服务,诸如提供基金信息好买基金网、数米网,为行业提供“理财业务管理全面解决方案”的鑫舟理财,以及众多为行业提供金融培训和咨询的机构等等,这些迹象都在表明财富管理行业从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已经意识到专业化转型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正在得到满足。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7篇

本届理财博览会紧贴当前的金融形势和理财环境,提出了“规范理财、安全理财”的主题,其缤纷多彩的六大亮点不仅让这场理财盛宴内涵更丰富,更将让你不虚此行收获更大!

2008年动荡不安的金融市场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市场风险的威力,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让众多投资者迷失了方向。从年初至今,各种理财产品和投资手段大多“损兵折将”,股市的一路走低更让多数股民损失超过一半。如今,全球经济形势依然未显明朗,各国的救市措施未有明显成效,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又该何去何从呢?

就在大家普遍为今年的投资不顺感到心痛、为未来的理财前景感到迷茫之时,一年一度的上海理财博览会及时地来到了您的身边。

2008年11月14~16日,第六届上海理财博览会将于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与以往的理财博览会不同的是,本次展会紧贴当前的金融形势和理财环境,提出了“规范理财、安全理财”的主题,除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市民带来最全面最新鲜的投资咨询,还将就金融海啸下如何控制风险和进行安全投资进行深入探讨,或许可以为处于困境和迷茫中的人们,点亮心中的一盏理财明灯。

亮点一

金融机构缤纷亮相

创下历届之最

作为上海人气最旺的金融理财盛会,前五届理财博览会已经吸引了超过50万上海市民参观,成为上海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亮眼名片。本届理财博览会将是一场更大规模的理财饕餮盛宴。

从展会规模来看,今年的场馆面积达到了22000平方米,比上届高出了20%,居历届之首。更多的金融机构将进驻展会,场面更加盛大。

在今年的理财博览会上,将有百余家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前来参展。其中,各大银行的踊跃参展是历来的看点,今年也不例外。在中资银行中,不仅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巨头悉数亮相,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实力明星也都缤纷登场。外资银行中,汇丰、渣打、东亚、恒生、荷兰银行等金融大鳄早已与市民多次“零距离”,这次还将新增德意志银行与法国兴业银行等加入国际化理财的行列。在三天的展会中,众多中外资银行将携手为市民奉上与全球同步的理财服务。

基金已成为市民理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公司自然也是本届参展机构中的大热门。不仅有申万巴黎、光大保德信、汇添富、友邦华泰、上投摩根、广发、银华、泰达荷银、招商、海富通、兴业、博时等基金公司“老面孔”,还新加入了交银施罗德基金、南方基金、建信基金、华商基金等“新面孔”。新老面孔谁更有魅力?还得看展会上它们与投资者的现场互动活动中谁更能赢得投资者的心。

保险是各类风险最有力的规避方式,只有保障充分了才能获得更安全的理财。本届博览会汇集了不少知名保险机构,如美国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瑞泰人寿、中意人寿、中德安联上海分公司及英大泰和人寿上海分公司等,另外还有东方保险公司参展。这些保险机构将为市民进行风险环境下的保险知识普及,并按照市民的家庭情况做保险规划。

此外,多家海内外的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也将集中参展,为市民带来更加精彩丰富的理财体验。

亮点二

当红名家倾力演讲

拨开理财迷雾

名家论坛历来是理财博览会上“最受欢迎的节目”,尤其是2008年,面对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众多投资者迷失了方向,自然更期待能得到“高人”的指点。本届理财博览会上,主办方力邀众多经济名家、文化名人,希望能为广大市民的理财之路拨开重重迷雾。

国内主流经济学家樊纲不仅家喻户晓,更是当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高级智囊”。作为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和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樊纲的精彩言论将拉开本届理财博览会名家论坛的序幕。他将以最权威的解读和最全面的剖析,为你指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金融风暴的阴霾尚未散去、全球救市效果待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在短短时间内爆发出这“百年一遇”的金融灾害?这次,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纵横的财经名嘴石齐平先生将专程赶到上海,以其广阔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广大市民揭示此次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把握后市。石齐平先生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台湾《商业周刊》、《工商时报》主笔,他对于国际时政和经济方面都有颇多精妙见解,在全球华人圈内有着广泛影响。这也是他首次来沪就金融风暴发表演说。

在“胡润百富”十周年之际,因绘制中国第一个富豪榜而声名大噪的胡润此次又将带来哪些有关富豪的新话题呢?果然,这次他不再仅以抖露富豪故事和探讨“富豪基因”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了,而是以更深刻的眼光来搭脉中国富豪的财富伦理。可见,在目睹了中国富豪的十年盛衰浮沉后,这位英国小伙子真正炼成了“中国通”。加上他那英俊面孔和精妙语言的组合,其个人魅力少不了让众多“粉丝”挤满演讲厅。

此外,央视《百家讲坛》当红文化名人钱文忠也将首次做客上海理财博览会。这位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将从人文角度讲述财富价值的历史变迁,分析当代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财富观。让我们一同领略文化学者对财富的思考,以及他赋予财富理念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吧!

亮点三

公益讲座丰富全面

选择缤纷多样

如果说名家论坛让人大开眼界,重在长见识,那么理财博览会上的各类讲座则为你理清思路,重在实用性。由于2008年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在一片迷茫中更加关注理财的思路。当前的股市还能不能投资?房产新政后买房时机到了吗?动荡汇市中究竟该持有什么币种?如何防止理财产品“零收益”?遇到金融欺诈该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成了市民心头的疑问。那么,不妨到上海理财博览会上来听听各类公益讲座吧,相信缤纷多彩的内容“总有一款适合你”。

股市或许是许多投资者的“心头之痛”。经过一轮惨烈的暴跌后,当前的股市仍在连创新低。面对如此低迷的市道,究竟是该进了还是再等等?此次上海“民间股神”殷保华将以自己多年的炒股经验,进行以《破解股市密码,寻找致富良机》为题的演讲,向众多“粉丝”股民道出股市上涨和下跌的玄机,寻找买进和卖出的最佳时点。而以财务分析见长的贺宛男则更注重从上市公司的业绩角度来剖析股市的涨跌因素。财务报表上枯燥的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贺宛男将

一针见血地为投资者筛选出好公司和坏公司,告诉你《靠什么拯救中国股市》。

此外,还有综合理财、外汇、黄金、房地产、信托等30余场讲座将三天的展会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让人格外欣喜的是,所有的讲座都免费向市民开放,这不仅是理财博览会的一大“人气法宝”,更体现了主办方传播科学理财的社会责任心。

在这些公益讲座里,关心房地产走势的人可以听听房地产专家蔡为民谈《楼市投资如何过冬》,手中有外汇的人可以听听交通银行资深外汇专家叶耀庭分析《金融风暴下的外汇投资策略》,对期货感兴趣的人可以听听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专家指点《金融动荡下的期货市场投资机会》,而喜欢与银行打交道的人不妨听听工商银行理财师讲解的《个人理财常用的金融工具》,注重自身保障的人应听听保险同业公会的专家指引的《聪明投保和轻松理赔》。即使你只是个刚刚接触理财的“菜鸟”,理财博览会也会让你有收获,上海理财专修学院执行院长徐建明《美好人生从理财开始》的讲座和财商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理财专家的演讲会为你开启一扇财富之门。

亮点四

收藏创富馆全新亮相

满足精神追求

理财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追求,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收藏市场作为与股市、楼市并列的三大投资市场之一,将吸引越来越多富裕人群的加入。上海理财博览会主办方敏锐地关注到这一趋势,首次在本届展会上开设了收藏创富馆,不仅大大丰富了综合理财的内涵,也满足了许多钟情于个人收藏和艺术品投资的市民的需要。

上海三象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和上海泓健贸易有限公司带来的书画和艺术作品将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接触众多藏品,尤其是来自香港的云峰画苑更将运来一些名家名作真迹,董事长郭浩满,著名艺术品收藏家潭水璋、冯毅,还将和市民交流艺术品收藏的最新趋势,并亲自为广大市民普及收藏知识,讲解艺术品收藏的门道。如果你现在还是艺术品收藏的门外汉,没关系,到理财博览会上多听多看,你至少能了解收藏方面的基本知识,不再至于一窍不通了。如果你本身就对收藏有浓厚兴趣,那么在这里你不仅能丰富藏品知识,更能在专家的指导下挑选藏品回家,收获就更大了哦!

亮点五

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手段多产品新

本届上海理财博览会不仅关注市民理财,也将中小企业理财融入到理财市场的大格局中。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原本融资就难的中小企业更加感到困难了。中小企业该上哪里去找钱?除了银行贷款还有什么新手段吗?

如果带有这些困惑,那么到本届理财博览会来一定能得到让你满意的答案。上海市中小企业理财促进中心总干事李坚平将开设专门讲座,为中小企业打开新的融资思路,在银行贷款之外,像互助资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包括上市融资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新手段。而东方典当行此次还特意带来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产品,打算在理财博览会上进行全面推广。如果你正为自己企业的资金流犯愁,或是苦于上下游的双重压力,那么理财博览会一定让你不虚此行!

亮点六

十佳理财之星揭晓

现场享受服务

每年的上海理财博览会上都有一个最大的悬念,那就是上海十佳理财之星评选活动经过半年层层选拔,结果将在博览会现场揭晓。这次也不例外。第五届上海“十佳理财之星”的揭晓及颁奖仪式将在博览会期间进行,观众们不仅将又一次见证新一批理财明星和优秀理财团队的诞生,更可以在现场亲身享受到他们提供的专业理财咨询服务。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

基于对广东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已具备成熟条件,广州、深圳及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应分别建立以银行、信托为主的私人银行,以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和以离岸金融资产管理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

关键词:

财富管理中心;珠三角;金融中心;建设模式

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国际上各金融机构争相发展的新兴业务,也是金融服务行业最具盈利能力的领域之一。全球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欧洲模式,以信托文化为基础,以家庭资产的安全、保值和代际传承为主要目标,财产保全、继承、避税和养老金规划是财富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种是北美模式,以投资银行、家庭办公室和独立咨询顾问提供投顾服务为主,主动追求财富增值。第三种是亚洲模式,主要以离岸业务为主,通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全球时区区位优势和税收优势,吸引亚洲和具有全球视角和资产配置偏好的欧美私人资产(马珂,2014:19-22)。这三种模式形成了典型的专业化的财富管理中心,即以私人银行为主的瑞士,以全球金融资产管理为主的波士顿,以离岸资产管理为主的新加坡和香港(陈彤,2012:94-98)。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财富不断积累,居民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近10年来,我国已有超过20个大中型城市先后纷纷提出了发展成为国际、国家或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与具体措施,而有金融中心功能规划或设想的各类城市更在200个左右(胡安其、胡日东,2012:37-42)。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建设符合广东珠三角经济和金融发展特色的财富管理中心,是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金融中心之间的竞合关系有效途径。

一、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其经济发展速度及金融创新程度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特别是近年来财富的急剧增长和快速聚集为广东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有利契机。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广东省做出了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战略举措,并明确提出广东要打造珠三角的财富管理中心。

(一)必要性分析第一,建立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财富管理有利于改变以往单纯追求GDP、税收和贸易顺差等指标增长的思维惯性,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使国民财富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并实现增值(陆磊,2009:9-14)。同时,与转变中的经济紧密联系的财富管理方式会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升级。第二,建立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是促进国民财富稳定增长的有效手段。建立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将该地区的财富管理业务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区域财富的整体配置效率,促进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居民财富的增长相协调。第三,建立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是促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珠三角地区金融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仍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国外的实践证明,专业的财富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珠三角地区发展区域性的财富管理业务目前在区位交通、政府政策、金融发展基础、富裕阶层财富积累与理财意识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条件。1.便利的区位交通。从区位交通来看,珠三角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交通发达,有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与港澳形成的大珠三角是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区域。珠三角与港澳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为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与港澳的服务贸易发展及吸纳海外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2.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广东省颁布许多关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和珠三角金融改革的政策,力促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珠三角地区要借力于广东金融改革开放措施,全力打造“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加紧促进粤港澳紧密合作。3.强大的金融发展基础。从金融发展基础条件来看,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是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有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1/8。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广东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4年,广东的GDP总量已经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广州、深圳GDP高达1.6万亿,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第四位。2014年,广东省内人均GDP也已突破1万美元,这意味着珠三角的财富水平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的标准。4.较高的金融基金聚集度。从金融机构聚集程度来看,2014年全省金融业总资产已达到19万亿元左右,并预期2015年将达20万亿①。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银行和信托公司聚集地,以及以深圳为中心的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聚集地。并且当前各大银行加快了在广州、深圳等华南核心城市设立私人银行的步伐,期冀在珠三角这个财富领地中占据先机。金融机构在珠三角富裕地区的聚集为珠三角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服务高净值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5.较强的理财意识。股票和房产是广东省富裕阶层最偏好的投资产品;其次是基金、银行理财产品、黄金、外汇等。个人资产规模在300万至600万的人群倾向于将资金投放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个人资产规模在60万至300万的人群则更倾向于将资金投放于股票和银行理财产品。与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调查结果相比,广东省富裕阶层选用理财机构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使用证券公司理财服务的人数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的消费者偏向选用国内资产构建投资组合。这些现象反映了广东的机构理财服务还有较大的潜在市场。综上所述,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势所趋,同时也具备了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结合珠三角金融改革与粤港澳金融一体化的政策优势,挖掘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不仅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还能促进当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稳定增长。

二、珠三角地区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模式

(一)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金融中心的理论主要分为金融中心的形成理论和金融中心的建设理论。关于金融中心的形成,Kindleberg(1974)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的规模经济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不断吸引新的金融资源聚集于该区域,从而导致金融空间集聚规模进一步增大。Kaufman(2001)指出金融中心的兴起与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地方作为主要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首都和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点的地位变迁以及战争的影响有关。而杨长江(2011)认为政府在创立启动机制、强化良性循环、退出低效“闭锁”等方面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金融中心的建设也是相关文献关注的一个重点,金融中心最主要的发展模式是需求反应、供给引导两种模式(孙工声,2008:3-8)。金融中心实质为“钱才”的集聚,我国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把握金融资源集聚的关键环节,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钱”、“才”等金融资源集聚(魏佳臻、张建森,2011:23-26)。金融中心建设应当综合分析城市区位、金融集聚现状以及制度供给情况并本着合作、共赢的思路来推进(王保庆、李忠民,2012:63-66)。结合上述相关理论可知,金融中心形成的需求反应模式是一种自然渐进的模式,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财富增长使得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当地财富管理水平快速发展。而供给引导模式是一种政府引致的模式,指的是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不足以形成金融中心,但政府利用一定的契机,并结合当地的地理和产业优势发展金融业。此外,还有一种金融集聚模式是以金融的集聚效益为导向形成的金融中心,这种模式一开始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很高,通常是借助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睦邻关系巩固了当地的金融实力。根据上述理论可知,目前珠三角地区居民富裕阶层的兴起使得珠三角地区的财富管理需求强烈,这种需求反应将极大地拉动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财富管理中心。在政府引导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指出要全力打造以香港为中心,广州、深圳、澳门为副中心,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为重要节点的大珠三角金融核心圈,推动我国形成“南有大珠三角金融圈、北有环渤海湾金融圈、东有长三角金融圈”相得益彰的金融业功能布局①。如图1所示,广东的区域金融建设以珠三角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为依托。其中“广佛肇”经济总量最大,广州的服务业与佛山的制造业有着明显的产业优势互补;“深莞惠”开放程度高,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珠中江”交通发达,临近港澳,港口物流产业优势明显。现又辅以南山、前海、横琴三大金融创新平台,致力于推进粤港澳的货物流通和金融,引领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与开放,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推进区域内监管一体化。因此,打造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思路必须以珠三角地区为主体,加强粤港澳更紧密合作,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

(二)珠三角地区的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模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都提出要打造区域的财富管理中心,而在长三角地区,财富管理建设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珠三角地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也有较为优越的地理区位,金融产业发展蒸蒸日上。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广州南沙区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式启动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主打港澳牌,致力于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及金融合作创新,而财富管理作为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成为了广东金融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策和地理区位的共同支持下,建设珠三角的财富管理中心应以珠三角经济发展为基础,各种政府政策配套和引导为辅,同时充分利用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众多优良贸易港口等区位优势,以及金融机构聚集和金融人才等优势,借力于粤港澳三地合力推动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通过分析珠三角各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特点,笔者认为珠三角地区的财富管理中心应该分为三大区域分别建设,具体的建设模式如图2所示。

1.广州建立以银行、信托为主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广州拥有全国各大银行的省级分行机构,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总部机构。各银行的省级分行均设有私人银行部门,专门为高净值客户群体进行财富管理。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以广东省的高净值客户为主。通过建立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有利于发挥广州的金融机构总部经济,提升广州财富管理中心的整体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的财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培育和发展财富管理市场体系,同时吸引国际一流银行类财富管理机构入住广州,推动财富管理产品的创新。

2.深圳建立以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深圳走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前沿,是中小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活跃的创投市场吸引了众多私募股权基金机构的聚集。利用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高度聚集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的高额回报特征,加强建设以私募股权基金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高净值客户将资金汇集于珠三角。此外,深圳拥有全国第二大的证券交易所,聚集了大量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对证券市场投资,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客户。因此,深圳建立以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既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利于珠三角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3.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建立以离岸金融资产管理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毗邻港澳,聚合了珠三角的资源、产业、科技优势与港澳的人才、资金、管理优势。这三个地区是“珠三角湾区”穗-深-港-澳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具有建设我国重要离岸金融中心的理想条件。通过构建发展跨境金融和离岸金融,组建服务粤港澳、面向国际的金融资产、产权、大宗商品等要素交易平台,建设离岸金融中心,有利于深化粤港金融合作,共建全球性金融中心,有利于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广东作为中国的南大门为金融对外开放提供了便捷,随着广东自贸区建设和推进,粤港澳合作将会进一步加速融合发展。与上海自贸区侧重于金融改革试点不同,广东自贸区更多侧重于对外开放,着眼于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两地的经济联系,更加侧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整合。

(三)构建珠三角地区财富管理中心的推进步骤由于财富管理在中国尚处起飞阶段,财富管理业务的聚集度较低,相关的理财服务主要还是植根于金融机构,关于财富管理还未形成成熟的管理经验,因此建设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应有序分布进行。1.起步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制定财富管理中心发展的方针和中长期规划,设定好财富管理中心的布局和定位,积极培育和发展财富管理机构,由小做大,由浅入深。在这个过程当中,聚集机构、完善金融政策和监管、优化金融投资环境应该全面铺开,但工作的重点仍是积极培育和发展财富管理机构,引进并聚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财富管理机构的同时,为新生的本土财富管理机构提供发展空间。对于需要重点引进和培育的财富管理机构要提供优惠的政策,在中心圈内形成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合作机制。2.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积极为财富管理中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财富管理的聚集度,包括机构和人才的聚集。从建设硬环境的角度,要认真规划财富管理中心的片区,在片区内创造便利优越的服务环境和配套设施。从软环境的角度,由于财富管理服务有区别于一般金融服务的特有保密性、低税性、宽监管的特征,所以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条件下,中心内应适当放松监管,简化审批手续,加强信息保密,降低税负水平。另外,广州地区高校云集,并不缺乏新生的金融人才,所以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留住拔尖的人才,培养一定数量具有高层次素质和优秀创新能力的财富管理队伍,以高端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区域金融的发展。3.成熟稳定阶段。成熟稳定阶段财富管理中心已初现规模,形成了稳定有效的运营模式,众多财富管理机构和人才在中心内聚集并有序地展开业务,已无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设上,而应注重维持现有的稳健有序的营运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较为成熟的财富管理手段去服务区域的实体经济,扩大财富管理中心的辐射范围。4.后续发展阶段。深入挖掘金融创新能力,鼓励金融发展逐步对外全面开放,扩大国际影响力。让成熟的财富管理带动金融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在合适的时机颁布合适的金融开放政策,让区域金融逐渐融入国际金融,站在更高更开放的平台上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市场环境。

三、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示范效应

广东与港澳地区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金融合作和发展格局不断促进着三地经济的繁荣发展,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亚太最活跃的金融区域之一,在区域财富快速增长和粤港澳自贸区成立的背景下,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势必将发挥其经济金融优势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辐射粤港澳三地甚至东南亚地区的财富管理中心。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将会进一步促进广东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扩大珠三角的金融影响力;另一方面,广东作为我国率先提出构建财富管理中心的地区之一,同时会对我国其他地区未来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首先,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率先成为我国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先导区,将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积累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实力和居民财富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走在了改革发展的前沿,财富的大量增长使得财富的保值增值成为市场的需求。但财富管理产业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事物,相关人才、机构、市场、业务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有待探索和加强,而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备的各项条件相对理想。建设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将是我国财富管理业务的探索试点,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积累经验。其次,珠三角地区金融资源丰富,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发达,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可以聚集金融资源,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将社会财富配置到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的领域,为经济结构升级打牢经济发展的根基。同时,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将促进金融创新。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将率先探索出金融、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实现金融产业、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再者,对外开放是珠三角地区的一大优势,粤港澳自贸区的成立更为三地金融产业和服务贸易行业提供了开放合作的平台。粤港澳自贸区作为开展金融开放合作的先行试点将探索粤港澳合作和金融创新,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地理和政策优势,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探索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改革试点,积极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展壮大地区金融,更好地为外经外贸服务,打造外向金融新优势。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将充分利用粤港澳自贸区平台深入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财富管理方案,为我国实现最终的金融开放和财富增长提供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彤(2012).香港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比较研究.亚太经济,1.

[2]胡安其、胡日东(2012).我国中部六省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定位与构建———基于因子分析法.金融教育研究,25.

[3]陆磊(2009).中国的区域金融中心模式:市场选择与金融创新———兼论广州—深圳金融中心布局.南方金融,6.

[4]马珂(2014).全球财富管理发展主要模式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借鉴和启示———以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例.西南金融,3.

[5]任新建(2012).上海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研究.新金融,4.

[6]孙工声(2008).金融中心的形成理论和国际经验———兼论江苏在“长三角”金融发展战略中的模式选择.金融纵横,23.

[7]王保庆、李忠民(2012).金融中心建设的一般路径研究,现代经济探讨,4.

[8]魏佳臻、张建森(2011)."钱才"集聚论与我国金融中心建设.开放导报,3.

[9]杨长江、谢玲玲(2011).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演化经济学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9篇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日子里,让我们感动的是志愿者的捐助,让我们为难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尤其是资金来源。这个时候,读一读资中绮的《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评述》,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资中绮说她最初是从研究美国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时“开始注意到除教会、庚子办学之外,还有洛克非勒基金会的作用。”随着她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发现,“该基金会从1915年成立到1949年,在中国工作领域之广、对中国关注之执著,以及实际上对中国相当多的学科的开创所起的作用,都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者的兴趣开始变得严肃和深人,从基金会切人美国公益事业的历史,继而是观念和动机的分析,做出哲学层面的理念归纳,从而得到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解答,这为我们在现阶段探讨公益事业发展的捷径有相当的意义。知识分子的可贵,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资中箔的《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评述》最大的意义在第三部,也就是“评述”。不是简单的追述美国源远流长的基金会,也不是简单地介绍美国的公益组织与中国的关系,当然在这些描述中也显现了作者明确的观点。第三部是描述基础上的分析,尤其“捐赠的动机与哲学理念”一章值得细读。其意义不在于她分析的是否准确,而在于她是以学者的责任心为我们今天的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探索。这种责任心秦晖先生在《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中也有强烈的表达。我曾感慨“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痛。帝国主义列强、传教士、育婴堂、精神鸦片、伪善,这种思维定势已经很难让我们理解西方的教会慈善和公益事业”。资中绮女士印证了我的感慨,并且告诉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理解西方的教会慈善和公益事业。

茅于轼先生曾经评价这本书说,大家都在谈论生财、创造财富,资中摘女士却讨论“散财之道”,是发出的极其不同一般的声音,是提醒我们除了发财致富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我认为,资中绮女士的“散财之道”不是简单的讨论把赚来的钱散出去或者怎么散出去的问题。而是探讨一种对于财富的“聚散观”,是建立什么样的“财富聚散观”的研究,是对形成“财富聚散观”的文化观念的研究。这让我想到了人们对亚当斯密的不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说,《富国论》研究聚财,《道德情操论》研究散财。只不过亚当斯密在研究聚财时的利己思想与研究散财时的利他思想让人回不过弯儿来,人们未曾聚来财,何曾想到散财?只有智者深邃的思考,才能认识潇洒在于聚散总有。其实中国有把赚来的钱以各种各样方式散出去的历史,与西方相比,中国人不乏一掷千金、乐善好施的传统,但是如果散财不当,反而助长了好逸恶劳和仇富心理。资女士的《散财之道》就是替示我们学会怎样散财,以现代意识和现代MPApolitics/" target="_blank" style="color:#FE6002">公共管理思想健康发展公益事业。她的《散财之道》是以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为切人点的宏观社会总财富的公益性积累与合理使用问题研究,是以正确的公益事业观念引导人们健康的公益行为的思考。“非典”来时,我们感受到了公益的崇高,“非典”走了,我们应当形成“聚散总有”的潇洒。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金融资产;住房资产;财富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23-05

收稿日期:2007-06-27

作者简介:骆祚炎(1968-),男,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一、金融资产与不动产财富效应的时间特征值得研究

近段时期来,随着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Dreger等,2006)和各种新假说的提出,国际上财富效应的研究呈现一个新的特点,即,对各种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分类研究。这种研究内容的变化,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变。财富效应理论过去假定,各种资产具有相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消费产生相同的影响;现在财富效应理论则认为,各种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可能不同,进而对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理论上的转换,也推动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模型发生变化。从理论上说,财富效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资产流动性的强弱,资产回报率期望值的高低,消费者的收入分布和收入状况,与资产相关的税收政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心理账户和消费计划等。正是因为财富效应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以及实证分析手段的差异,导致各种研究在两种类型资产财富效应的比较上出现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不动产(住房)的财富效应较小。Levin(1998)认为,住房资产对消费基本没有影响。Tracy(1999)等人认为,虽然住房价格的变动带来的财富变化可能比股价变动带来的财富变动要大,但是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可能要小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对于计划长期居住房屋的消费者来说,住房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有利的财富效应可能被使用住房的成本上升所抵消。Poterba(2000)认为,自己居住而不能兑现的房地产具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自住性房产通常被看作是一种长期资产。Campbell等(2005)研究发现,年纪大的自有住房者对住房价格的变化比较敏感,而年轻租房者对住房价格的变化不敏感。

然而,更多的观点似乎支持住房资产要大于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的观点。Case(2001)等人通过分析14个国家25年的面板数据,及美国各州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数据后发现,住房价格上涨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股市的财富效应。Bayoumi和Edison(2002)利用16个国家3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住房财富对消费的影响要大于股市对消费的影响。Benjamin等(2004)以美国1952年第一季度到200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不动产增长1美元使消费增加8美分,而金融资产增加1美元只能使消费增加2美分,房地产的MPC要高于金融资产的MPC,不动产的财富效应抵消了其负面影响,持有不动产能够平滑消费并减少消费的波动性。

从国内看,中国财富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市财富效应的分析上,对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理论研究很少,对其实证分析则更少。例如,卢嘉瑞等(2006)分析股市财富效应的机制并进行检验。段进等(2005)、骆祚炎(2004)和李振明(2001)对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贺菊煌等(2000)和臧旭恒(1995)分别分析1996年和1995年以前金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对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研究的典型文献是,刘建江等(2005)对房地产财富效应作用机制的分析。他们认为,持续上涨的房地产市场,能扩大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和经济的增长。该文没有对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看,财富效应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国外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没有对两种资产财富效应进行动态比较,没有体现出两种资产财富效应的时间特征。国内研究的不足则更多,既没有对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静态比较,也没有对两种资产财富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中国正处于改革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各种制度等不断进行调整,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的财富效应,应该具有较强的时间特征。因此,鉴于上述研究的某些不足,以及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住房)对促进消费的意义,本文主要基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以年度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财富效应进行静态比较和时间特征分析,并以此提出通过资产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

二、两种资产财富效应比较的理论模型构建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

Muellbauer(1994)认为,资产流动性和所有权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种类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根据Benjamin(2004)的理论,家庭从金融资产St和实物资产Ht取得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被分为转移性收入Gt和工资薪金Yt。不包括财产性收入在内的可支配收入为Zt=Yt+Gt。一些因素将这两种收入转化为资产的价值。假设这些转化因素用bY和bG代表,则不可观测的人力资本和转移财富分别为bYYt和bGGt。工资薪金所得和转移性收入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它们形成的资产也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家庭从金融资产上获得的收入缺乏流动性,因为金融资产中存在一些受限制的如养老金和保险金等账户,利息、红利和资本利得不会轻易被用来消费。住房资产也是如此。假定金融资产相对于住房资产的流动性为λS,则按照流动性加总得到的总财富,包括人力资本、转移资产、经过流动性调整后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即:

(二)金融资产相对较强的流动性使金融资产略大于住房资产财富效应

Benjamin(2004)认为,美国居民金融资产相对较低的财富效应,与美国居民金融资产集中在受到限制的几个账户如养老金和保险金等有关,限制了资产的流动性。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不受限制的储蓄资产。1980年―1988年居民金融资产几乎是储蓄资产。1989年―2005年期间,除2000年和2001年的储蓄资产比例为90%以下外,其他年份储蓄资产比例均在90%以上。储蓄资产的平均比例接近95%。居民所持有的股票资产占金融资产的平均比例为3.18%,其对消费影响较小。1989年以后,出现少量的社会保险资产,其占居民金融资产的比例在3%以下。由于受到限制的账户相对较少,使金融资产及其产生的收益产生相对较强的财富效应。

(三)住房消费的条件限制、价格过快上涨及流动性约束,抑制消费的扩大

Benjamin(2004)认为,在应税收入中可以扣除住房的抵押贷款利息,较低的借款利率以及一个全国性较安全的住房市场,使居民通过增加债务来增加住房消费。中国目前缺乏像美国这样的住房消费条件。同时,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中国绝大多数居民购买住房都是自住,无法使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发挥出来。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年住房价格涨幅过大。例如,全国2001年―2004年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增长指数分别为2.2%、3.7%、4.8%、9.7%。骆祚炎(2007)认为,人们产生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迫使居民减少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Engelhardt(1996)发现,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具有不对称性。住房资产的价格上升对消费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住房资产的价格下降1美元却可能使消费下降30美分。中国近年来住房价格较快增长,引发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发挥,抑制消费的增长。此外,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制约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杜海韬等(2005)认为,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低的收入增长率直接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预防性储蓄动机,也制约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四)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使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

中国居民对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彭文平(2001)认为,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理论等可以解释中国近年来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宋冬林等(2003)认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表现出过度敏感性,为使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有必要采取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骆祚炎(2007)认为,居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和日益增加的支出预期,使消费过度敏感性增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依赖,必然削弱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

六、发挥资产财富效应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一)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形成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

居民资产发挥财富效应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资产价值的平稳增长。在增值性资产中,股票和房地产是两项重要的内容。维持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对于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尤为重要。要采取措施促进股市的长期发展,从制度上解决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问题。当前股市的发展过程中,结构性风险有所增加,需要采取平稳措施加以调节。同时,防止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增强房地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二)增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促进居民财产的增加

当前,要继续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丰富股票市场的投资品种,健全股市交易和监管制度,平稳有序、渐进式地进行股票市场的国际化,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对于一些受到限制的金融资产(例如五种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一方面要继续增强其社会保障功能,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投资提高其增值能力,住房公积金账户要强化为居民当前住房消费服务的功能。

(三)适度增强住房资产的流动性,并促进住房市场的平稳发展

有一种观点认为,持续上涨的房地产市场,能扩大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并促进消费。但要注意的是,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是以住房价格平稳增长为前提的,而且收入的增长不能明显落后于住房支出的增长。从当前看,最迫切的任务是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和需要。当前,要继续维护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效,同时培育一个健全交易的住房市场,适度增强住房资产的流动性。在民生和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上,要取得一种相对的均衡。

(四)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一要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二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四要加强财政的公共服务功能(政府储蓄率上升成为当前储蓄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五要改善居民在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的待遇和条件。

七、小结

居民资产财富效应呈现四个特点。第一,从静态比较看,金融资产大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第二,从时间特征看,总体上几乎每年金融资产大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第三,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尽管有差距,但差距很小。第四,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都很微弱。这种结果与居民的消费特征和两种市场的发展状况有关。金融资产的相对平稳增长和金融资产相对较强的流动性使金融资产略大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住房消费的条件限制、价格过快上涨及流动性约束,抑制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使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为了通过资产的财富效应来促进消费,必须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形成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增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促进居民财产的增加;适度增强住房资产的流动性,并促进住房市场的平稳发展;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富效应,可能和居民整体体现出来的财富效应不尽一致。这将构成本文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Dreger C. and Reimers H. Consumption and Disposable Income in the EU Countries: the Role of Wealth Effects[J]. Empirica, 2006,(33):245-254

[2]Laurence L. Are Assets Fungible? Testing the Behavioral Theory of Life-Cycle Savings[J]. Journal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Behavior, 1998,(36):59-83

[3]Tracy J.and Schnedder H. and Chan S. Are Stock Overtaking Real Estate in Household Portfolio[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Current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9,(5):1-5

[4]Poterba J. Stock Market Wealth and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2000,(14):99-198

[5]John C. and Cocco J. How Do House Prices Affect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Micro-Data[R]. NBER Working Paper, NO.11534.2005

[6]Karl E. Case and John M. Quigley and Robert J. Shiller. Comparing Wealth Effects-the Stock Market versus the Housing Market[R], NBER Working Paper,2001

[7]Bayoumi T. and Edison H. Is Wealth Increasingly Driving Consumption?[R]. IMF Working Paper, October. 2002

[8]Benjamin John D. and Chinloy P. and Donald Jud G. Real Estate Versus Financial Wealth in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4,(3):341-354

[9]刘建江等.从消费函数理论看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作用机制[J].消费经济,2005,(2):93-96

[10]骆祚炎.教育、医保和住房支出压力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VAR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1):58-62.

[11]彭文平.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上海经济研究,2001,(5):15-17

[12]宋冬林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5):29-35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财务管理;教学方法

引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贯穿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中。高职院校中财务管理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中包含了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本预算、投资管理、时间价值分析等等多个方面。总的来说,财务管理的重点就是对资金的资金活动管理。

一、财务管理课程整体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两种教学形式,一方面是靠理论教学,从院校中的教科书知识灌输,另一方面就是用实践的股票投资教学。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都是围绕考证的大纲进行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偏向理论,可以说难度较大,综合性又强,教学的方式较为死板,没有结合实际的教学范畴,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来剖析,所以学生感受不到知识与实际的财务工作有多大关系。

二、财务管理整体教学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操作方式,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具备投资决策、财务分析、收益分配等等实际操作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还没有基础财务管理这门课的时候学习到的都是怎么做账的知识,财务管理是实际对企业的资金操作。在多年的财务管理教学中,笔者自己总结出一套教学思路:在教学当中要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秉承着理论结合案例,再通过实践教学贯彻理论的方式,根据教学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不仅充分考虑了高职院校对理论知识的看重,又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工作的需求,让教师能够较学生如何把理论贯穿到实际,把实际操作中融入理论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具体应用及评价

(一)通过游戏给学生树立理财观念。在还没有学习财务管理课程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学习处理账务,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如何合理利用资金,财务管理的知识基本上都偏向理财。所以,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教授财务管理知识时,应当先树立理财意识。笔者在这个教学过度过程时引入了现代流行的“现金流”游戏,这个游戏是属于桌面游戏,在游戏中有一个是富人圈,一个是穷人圈,进入到游戏的都是穷人,游戏目标就是从穷人圈中跳出去,加入到富人圈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购买现金流资产,让自己的现金流能够大于支出。游戏中把学生分成6个人一组,每一个同学通过抽签来决定自己的职业,每一个职业都有对应的工资以及生活必要支出,并且给自己定下一个梦想,从这个梦想开始出发,这个游戏中还包含了与金钱有关的人生经历,比如生孩子、失业、破产等等,可以看出人的生活处处与金钱有联系,市场也给大家提供了多种赚钱方式,股票、基金、房产等等都是最普遍的赚钱形式,所以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找到适当机会让自己跳出穷人圈。

在这个游戏结束后,学生都感慨了要跳出穷人圈变成富人是非常难的,如果每个人拿固定工资想要成为富人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适当的投资理财非常重要。通过这次游戏每个学生都若有所思,在穷人圈中生活大家都是为了金钱在工作,每个月都只能靠工作带来的收入去维持日常开销,在富人圈中本身已经有大量资金,不需要靠日常工作来维持生活,收入都是用钱生钱的形式,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财产。虽然这个游戏与现实还是有一定差异,但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人与金钱的关系,让学生从这个游戏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起自我的理财天赋。

(二)通过仿真模拟情景设计,积累工作经历及财务管理应用方法。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基本上都是用校园安排的教学知识体系进行,与实际的工作需求并不一定合适,比如在财务工作中的融资、投资与运营,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能在任何环节中出错,只要出现纰漏企业的资金运转就会处于停滞情况。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入真实的工作环境,用仿真的情景设计把学生提早带入工作中,让学生用学习过的知识与技巧去合作解决企业资金运转问题,这种形式不能能够充分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协助能力,关键是起到良好的实践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引效果。

总结: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的财务管理课程是不容忽视

的,这门课学好对今后的工作发展极其关键。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所以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如何去掌握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当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都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阶段,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理财高手,高职院校应当转变传统观念。把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教学,相信在今后社会中会出现更多年轻的理财高手。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12篇

一、经济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发展

中国经济伦理学如何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概念和研究范式?如何实现经济伦理学理论研究和学科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西方经济伦理学研究能够给予我们何种启示和借鉴?上述问题关涉到中国经济伦理学未来的学科发展和实践应用,受到与会学者广泛关注。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经济伦理学是介于伦理学和生活世界的桥梁,也是伦理学和其他学科的桥梁,中国经济伦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学者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宽广的国际眼光发现问题,以跨学科、跨行业的交叉研究为基本方法,并通过学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形成整体实力和发展活力。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阐释了道德资本的经济价值,从而使其近年来关于道德资本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他认为,道德资本是“作为资本形态的道德”和“有道德的资本”的统一,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激活有形资本提高资本增殖能力,通过优化“毗邻效应”减少交易费用,通过规范和引导实现金融资本的增殖。武汉大学乔洪武教授指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比较强调数学逻辑方法,却忽视了西方经济学本身蕴涵的对经济道德的科学认知和对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在他看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加强经济伦理的教学和教育,既是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本身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具有高度经济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者的必然要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龚天平教授通过解读考克斯圆桌组织全球执行官斯蒂芬•杨的“道德资本主义”概念所蕴涵的经济伦理观,为我们思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伦理观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资源。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伦理反思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也是本次会议探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伦理蕴涵和道德评价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伦理缺失现象进行了反思。苏州大学李兰芬教授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幸福观,反思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式所导致的“GDP中心主义”和“民生边缘化”,认为这正是造成当今社会“幸福缺失”的根本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增强民生幸福的理性选择,民生幸福则是检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得失成败的最终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陆晓禾研究员从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尤其是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视角分析了2010年春节以来在全国蔓延的“民工荒”和“洋黑工”现象,认为这一现象就其本质而言反映的是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涉及的是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及其在中国的特殊表现。由此,关于劳资关系的主张和政策不应只考虑资方的利益,而应顾及这种主张和政策对中国工人特别是农民工造成的影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法容教授提出,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运行的轨迹是一种线性模式,也即“从摇篮到坟墓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被称为“从摇篮到摇篮的经济”。与之相对应,在消费环节,前者是一种不可持续消费模式,后者则是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两种模式在其伦理向度及道德诉求上呈现出根本的差异。循环消费内蕴着可持续消费的价值理念,要求消费行为遵循适度消费与绿色消费等道德准则。

三、经济伦理视阈中的公平正义

经济公平、分配正义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等问题,是经济伦理学研究中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此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又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和争论,并提出了很多更具理论深度和新意的观点。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将对效率与公平这一对经济伦理基本范畴的分析置于民生幸福的视角当中,认为人们真正需要的效率是促进人生幸福而不只是财富最大化的效率,人们真正需要的公平是能够促使最大多数人利益得到保障并因此提升幸福和尊严的公平。因此,树立着眼于民生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效率公平观,才能真正跳出“优先”和“兼顾”的藩篱而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华中师范大学龙静云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哈耶克对社会正义或者说分配正义的批判,指出哈耶克的正义理论存在逻辑前提自身矛盾和否定分配正义的重大缺陷和局限,呼吁经济伦理学研究要保持对社会弱势群体应有的关注。湖北大学强以华教授指出,经济公平是一种以一般公平概念为基础的关于进入市场之机会和收入、财富分配的公平。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弥补在进入市场机会上存在的不公平,并解决收入和财富公平分配的“有条件性”限度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实现经济公平的基本原则即“追求最大的均等但不以牺牲较大的效率为代价”。

四、财富伦理的内涵与价值

财富伦理问题是近年来经济伦理学研究中颇受关注的一个新热点,一些学者从财富伦理的哲学内涵、当代财富伦理空间的拓新及其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

湖南师范大学向玉乔教授认为,财富伦理问题的出现至少有三方面原因,即人类对财富的片面或错误认识、占有物质财富的贪欲以及物质财富的匮乏。他从广义和狭义的财富概念出发解析了“广义财富伦理”与“狭义财富伦理”,提出财富伦理是隐藏于财富背后、反映财富的实质和价值、说明人与财富之真实关系的自在之理或客观真理。上海师范大学高惠珠教授则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财富伦理空间的拓新,即: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展了财富“获得正义”的内涵;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使“转让正义”重心转移;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升了财富“使用正义”的高度。南通大学彭怀祖教授提出,财富积聚和财富支配在动因、方式、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必然导致它们的道德评价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道德建设路径也存在差异。

五、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内外经济伦理学研究中一以贯之的焦点问题。本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就企业伦理模式的形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学理基础和践行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认为,伦理学从根本意义上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支撑。她从人性的精神特质、经济活动的人本目的性、经济活动方式的人道归属性、意志自由与责任的对应性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上海交通大学周祖城教授指出,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这一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中最基本的问题,国内外的回答仍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丛林”之中。他描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丛林”的基本状况和产生原因,提出以“明确定义标准、聚焦关键问题”的思路走出“丛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研究员指出了当前中国企业诚信建设正面临的“瓶颈式”困境,即:诚信的高成本难以形成企业诚信经营的激励机制;政府诚信的缺失对企业诚信带来了不良影响;互不信任的社会心理导致企业诚信经营举步为艰。由此,提升企业经营者的契约意识、强化法律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以及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成为我国企业诚信建设走出困境的重要突破口。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朱金瑞教授对企业伦理模式形成的内外部要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企业伦理模式是企业伦理个性特征的表现结构,其形成是企业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受企业所处时代的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政企关系等外部条件的深刻影响,也与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伦理观念等内在变量密切相关。

六、金融危机的伦理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第三方理财;需求;投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过去,人们思考钱放到哪安全,现在,人们思考钱放到哪利益更大。这种转换体现出的是经济的稳定和进步。社会的发展会促进思想的进步,观念的转化也会带动一系列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如何利用私人财富创造价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经济环境促使第三方理财公司应运而生,且具有较大优势。

第三方理财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国内学者对第三方理财的研究也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研究往往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第三方理财行业在国内崭露头角时,带动了学者们对理财相关理论研究的热忱,随着行业的爆发式成长,研究逐渐从理论延伸到实践,并运用到具体某一第三方理财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本文基于第三方理财行业的环境和自身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行业在国内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

一、宏观环境优势――财富管理需求扩大

国际大环境中,亚太地区总体发展趋势较好,相关研究显示预计到2016年,将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地区。BCG研究分析指出,中国为亚太地区私人财富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内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财富总量大幅扩张,个人财富高度聚集。根据最新的《全球财富报告》中国今年增加超过15万富豪人数,位列全球富豪国家榜第六位,总数高达130万。同时,中国的个人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士多达12万。除了高净值人士的增多,中产阶级群体也大幅度增长,国内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4年的9421.6元增长到2014年的28843.85元,10年时间增幅达206%,而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总额也由119555.4亿元增长到485261.3亿元。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并且这种状态将持续稳步前进。

伴随我国经济的腾飞,国内富裕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个人资产不断累积,一些高端群体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财富积累。而仅在2015年,央行前后进行了5次降息,幅度之大使得银行资产大幅缩水。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着物价持续攀高,资产的购买力降低导致个人财富增值保值,财富传承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可以看出,这必将激发多层次的理财需求,第三方理财管理将成为我国居民理财的新方向。

二、市场发展优势――供需不匹配

我国的第三方理财业务1997年产生萌芽,2005年、2006年以后在北京、上海及沿海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理财管理早已成为生活中一部分,第三方理财方式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而中国大陆却仅有极小的市场份额(表1)。同时,专业理财人员的缺失,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第三方理财行业以服务质量赢口碑扩市场,而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之际,大批自诩为投资理财的人员应运而生,相比国外理财专业人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丰富工作经验,国内多数理财规划师只是有过几年金融从业经验,并不能称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许多打着“投资理财管理”名号的公司揽财诈骗,一度将第三方理财行业推至风口浪尖。这一系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第三方理财行业在我国发展并不完善,也正充分说明了在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相关数据中得到结论,在国内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具有新观念的投资者普遍看好未来两年金融投资。超过半数的调查的受访者中在未来一到两年预计会增加金融投资,另有约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会保持现有金融投资规模。相关部门对此方面进行过调查考核,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受访者会关注个人理财服务的信息,且有将近半数的调查者表示如果有条件愿意接受专业的个人理财服务。国内专业的第三方理财公司较晚的发展以及相关服务的不完善,对比私人理财观念的更新以及个人理财需求的膨胀,导致行业市场供需的不均衡,表明该行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将是必然,这也是明显的市场发展优势。

三、行业自身优势――独立、专业

第三方理财以服务为导向,注重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实现财产的最大利益,是基于独立的视角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第三方理财的行业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产品销售模式,建立起完全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其独立性和专业性的优势在发展中逐渐凸显。

1、第三方理财更具独立性

第三方理财公司作为独立的投资理财顾问,保持独立性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即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保持客观、中立。不同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理财公司作为第三方公司,不涉及或涉及很少本公司产品,能够更好从客户的利益角度提供投资理财建议,以提供服务为主,而不是将销售金融产品作为第一要务。

2、第三方理财更具专业性

第三方理财公司作为专业的投资理财顾问,涵盖各种不同类型产品,为客户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并提前对每项进行风险预判,以便客户参考。具有专业理财规划团队,在迎合客户投资偏好的基础上,量身定做,根据不同阶段做出短期中期长期财务管理规划,尽可能的实现在客户资产保值增值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在资讯和信息的获得与传递方面有强大的优势,能够第一时间准确地把握理财市场的最新动态,为客户服务。

四、结论

总之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理财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资金池现象以及庞氏骗局比比皆是,许诺高额利息诱惑投资者的行为屡禁不止,个人小额贷款公司面临巨额的坏账,投资公司募集的资金无处可投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第三方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会面临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其蓬勃发展将是必然趋势。面对如此优势,理财公司应抓住市场繁荣发展这一契机,贴合我国投资理财市场特点,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带动该行业整体在我国的进一步完善。规范理财市场,加大对理财行业的监管力度,提升整体理财规划师素质势在必行。

一个良好第三方理财行业的发展为创业者提供宝贵的启动资金,符合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思路,也为社会注入更多的流动资金,使资金的时间价值得以更直接的体现。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发展,将很大程度的改变国人储蓄的思路,更加合理的分配资产,使财富不仅得以保值,而且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第三方理财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唤醒民众的财富意识,在取财有道的基础上,升华为生财有道,使财富得以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宗磊.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三方理财在我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外企业家,2015(3):1.

[2]杨奇志.第三方理财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3):14-15.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一、引言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指的是股票价格波动对消费造成的影响,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作用于实体经济的一种方式。国外,很多学者都在关注股票价格与消费之间的关联性,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较为完善,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股票市场具有显著的财富效应,如Bhatt(2014)研究得出美国资产财富系数依次为1.8美分。而国内研究显示,由于股票市场自身因素的限制不存在或仅有极微弱的财富效应。刘慧(2015)认为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微弱;刘郁葱(2015)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不具有短期财富效应,具有负的长期财富效应。在当前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以及金融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双重背景下,研究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将显得十分重要,可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提供有益启示。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财富效应是指资产价格的变化导致持有人资产价值或者收入预期发生改变,最终引起消费支出的改变。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就是指股票价格变动对消费造成的影响,分为直接财富效应和间接财富效应。前者是指股票价格变化使得持有人资产价值直接改变,从而改变消费支出,后者是指股票价格变动影响持有人对未来财富收入的预期,进而影响消费支出的变化。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的是股票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财富效应与消费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费函数理论按照时间顺序大致有绝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持久收入理论、LC-PIH模型理论等。相关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理论也对财富效应的研究有着导向作用,如预期理论、财富幻觉理论、过度自信理论、从众心理理论等等。本文主要基于霍尔提出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即LC-PIH模型。他们认为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能够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在股票市场处于上涨阶段,居民的股票财富增加,导致消费支出增加。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基于LC-PIH模型构建研究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拓展消费函数,主要验证居民消费支出、消费者信心与居民可支配收入、股票财富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如下模型:

直接效应模型:LnC=α+β1LnYt+β2LnA

间接效应模型:LnCCI=α+β1LnYt+β2LnA

式中InC、InY、InCCI和InA分别代表消费C、收入Y、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和股票财富A的对数。β1、β2代表财富系数,也即边际消费倾向(MPC)。

关于不同收入层次的界定,本文选择城镇居民代表高收入层次,农村居民代表低收入层次,分别运用模型进行分析。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分别选择城镇、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指标作为消费变量,记为CONS。选择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收入的变量,记为DPI。选取上证综指作为反映股票市场价格的指标,记为SP,样本数据采用每季度最后一天的收盘价。选择消费者信心指数来衡量消费者信心指标,记为CCI,样本数据采用每一季度中各月度数据的算数平均值。本文选取2006第1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为中国经济数据库,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等。

(三)模型实证

1.高收入阶层股票市场直接财富效应模型实证。为排除季节性变化趋势,首先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季节调整。为避免“伪回归”的问题,用ADF 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序列的一阶差分形式在5%显著水平下不含单位根,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根据AIC和SC准则来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4阶,然后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得出标准化的协整方程为:

LNCS=0.622446LNDPI+0.008901LNSP

(0.01326) (0.02306)

协整结果表明,高收入阶层人均消费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股票价格呈现正相关关系。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最大,股票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正向直接财富效应,但比较虚弱。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在显著水平为1%的情况下,拒绝“LNDPI不是LNCONS的Granger原因”和“LNSP不是LNCONS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人均收入和股票价格是人均消费支出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显示,居民消费对收入冲击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波动上升至第6期后保持长期正向影响,当消费受到股票价格冲击时,在短期内会有明显上涨,第四期之后保持长期的正向影响。收入和股票价格对消费都有一个较为长期的正向影响,股市财富的增加会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2.高收入阶层股票市场间接财富效应模型实证。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CCI、LNDPI、LNSP服从一阶单整,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构建VAR模型,根据AIC和SC准则来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4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得出协整方程如下:

LNCCI=0.013781LNDPI+0.002729LNSP

(0.00361) (0.00050)

协整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股票价格呈现正相关关系。收入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相对来说更大,股票价格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证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正的间接财富效应,但比较虚弱。脉冲响应分析可得,消费者信心对于收入和股票价格的冲击反应都比较平缓,围绕均衡状态上下波动,持续时间长。收入冲击在第七期之后给消费者信心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暂时性收入带来的消费增加,造成了“棘轮效应”,削弱消费信心。股票价格的正向冲击在前3期带来了消费者信心的膨胀,但后来又迅速下降,向均衡状态平滑,财富幻觉、过度自信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3.低收入阶层股票市场直接和间接财富效应模型。采用和高收入阶层股票市场直接、间接财富效应模型一致的分析方法,得出协整方程分别为:

LNCS=0.413722LNDPI+0.000217LNSP

(0.01845) (0.00862)

LNCCI=0.021450LNDPI-0.001823LNSP

(0.02853) (0.05094)

在低收入阶层中收入仍然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但弹性系数小于高收入阶层,农村居民面临着更多的社会保障、养老、子女教育等考虑因素。在间接财富模型中,低收入层次的信心收入系数略高于高收入层次,收入增加带来的信心刺激程度更大。在股票市场上,不同层次居民有着很大的差别。直接财富模型中,消费的股票价格反应程度几乎为零,在间接模型中这一数值甚至为负,说明股票市场和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之间几乎不存在稳定的相互关系,一是因为我国低收入者较少参与股票市场,二是因为我国农村居民对股票市场了解甚少。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简要结论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正的财富效应,但比较虚弱,直接财富效应比间接财富效应更加明显,但间接财富效应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度也逐渐增大。高收入层次具有更大更明显的直接财富效应,低收入层次存在微弱的负的间接财富效应。收入的增加给高收入阶层带来更大的消费刺激,给低收入阶层带来更多的消费信心。相对于低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对心理要素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相关性。

(二)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完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要建立健全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要加大二次分配的调节力度,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收入调节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参与股市,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医疗、养老、卫生、教育等基本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和参与股市投资的信心。

第二,完善股票市场建设,维持股市稳定发展。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小,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股票市场不稳定,法制不健全,要想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必须完善我国股票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引导,培育一批业务能力强,职业操守高的有持续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第三,大力推进居民的消费信心体系建设。信心对于消费的作用在现代金融市场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所以应探索建立消费者信心体系,充分发挥信心对经济和消费的拉动作用。要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投入,解除居民消费和投资的内部忧虑,提高消费者对未来的收入保障预期,刺激消费。要加速探索股票市场稳定机制,为股市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公开操作的固定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消费者增加投资,增强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1]熊剑庆.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的形成机理研究[J].南方金融,2011(11):69-72.

[2]刘郁葱.中国股市财富效应非对成性的动态分析[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31-37.

[3]胡玉龙.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2015,05:84-88.

财富基金论文范文第15篇

所谓财商教育就是指转变人们的理财观念,普及理财投资知识,提高人们理财智慧和能力的教育。它不是一般的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而是从观念到行为贯穿在日常生活许多领域之中的全方位的教育。财商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和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商教育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就近年来国内外财商教育研究作一简要述评。

一、国外的财商教育研究进展

财商是由美国日裔学者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最先提出的,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财富以及财富增长规律的能力(即价值观);二是正确应用财富及财富增长规律的能力。财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构成:一是财务知识,即阅读理解数字的能力;二是投资知识,也就是钱生钱的科学;三是市场知识,即有关供给与需求的科学;四是法律知识,即有关会计、法律及税收之类的规定。他认为财商实际上是才能和技巧的结合,财商可以要求人们不要为金钱工作,而要让金钱为你工作,要求人们必须真正了解金钱及其内在的规律。

西方理财教育萌芽于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由于人们经历过经济的衰退,因而格外关注自己手头财富的保值。自50年代以来,美国绝大多数州政府就已经先行一步,先后在中学和大学开始经济学、管理学相关课程的改革,让学生获取最基本的理财知识。

20世纪70年代,美国理财教育进入初步形成期。美国学者尼尔?古德费雷在《钱不是长在树上的》中明确提出了少年儿童理财教育的目的:8岁懂得要挣钱必须要靠劳动,并且学会存钱;9岁学会简单制定用钱计划,买东西能够货比三家;10岁时懂得节省,以备不时之需;12岁时能够制定并执行稍长时间的开支计划,逐步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这些内容最初只是本书作者个人的指导性建议,但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美国各所学校的理财教育中,并且带动了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理财教育进入了成熟深化期。20世纪80年代初,罗伯特?清崎在其《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财商的概念,从人的基本素质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理财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促进了理财教育的发展,也为理财教育提供了正式的理论依据。同时期,美国学者安德森也系统地论述了理财教育概念。他认为理财教育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会设立理财目标,认识收入的作用,制订、应用并不断调整理财计划的一系列环节。简而言之,理财教育就是教人们更大限度地积累财富、更加合理地使用财富,这为美国乃至国际理财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理财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成熟,进入了多样化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学校理财教育为主导,理财机构、社区、家庭为辅助,四者全方位结合的教育模式。而专家学者也从未停止研究,1997年,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的专家道格拉斯和加内特就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对孩子成年后理财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时的理财教育对于他们日后更好地积累财富、更有计划地使用财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001年,美国立法把理财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内容。美国教育部资助发起了一个“为美国而储蓄”的计划,全国34个州的3000所中小学也参加了这项计划,普及财商教育。2002年2月,时任美联储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在国会发表讲话时,谈到需要给学校的孩子进行财务知识的教育,他说:“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进步,财商教育是世界第一的国家保持自己实力的关键。”

二、我国的财商教育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外理财教育思想的传播,理财教育日益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所关注,理财教育从理念走进了学校实践。我国自推行素质教育以来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将理财教育渗透到中小学课本中。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中有一个《花钱的学问》的专题,重点介绍钱是怎样得来的,如何花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在消费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问题,让学生掌握理财中的最基本知识,培养最基本的素质。作为国际金融城市的上海,在青少年理财教育方面也已经领先发展,在当地中小学教材中分别设有储蓄、保险、消费、理财等内容,一些学校还通过实践教学开展理财教育。另外,一些电视台、广播台、报社和网站也相继开设了青少年理财教育专栏响应理财教育。可以说,在我国作为国家或地方教育政府层面,理财教育也已经从一个教育领域逐渐渗透到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之中了,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其中一些零散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以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效用。

近几年来,随着《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在我国的畅销,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于财商教育的研究,总体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商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关于财商的统一定义,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是最为流行的,认为财商是一个人认识财富和驾驭金钱的能力,主要指个人在财富管理方面的智力和能力,是打理钱财的智慧。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财商是评价一个人财经素质的指标,是对个体的经济知识和经济能力在同龄人中相对位置的度量。

王志纲在其书《财智时代:王志纲的观点》中提出了“财智时代”的观点。他认为,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被西方人称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则处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并存时期,它有个更加贴切的说法――财智时代。它不同于纯粹的知识经济时代,也不同于以往以财为主、以智为辅的财富时代,而是一个“财智平等、以财求智、以智生财、财智相融的特别时期”。熊开辉在其《FQ财商:如何提高驾驳金钱的能力》中将财商观念的内容分为金钱观、价值观、学习观、职业观、风险观、未来观、成功观等。《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的刘俊彦社长认为财商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对金钱的认识、如何发现并把握商机,或者说是如何创造财富、日常理财能力及消费素质等。中国财商教育的先行者――汤小明,也是《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在中国的推行者,他解释道,财商即财富智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驾驭金钱运动规律的能力,它包括观念、知识、行为三个层次的东西……财商将决定一个人一生受金钱左右的程度和他的富裕程度。

(二)财商教育的内容

刘俊彦指出,一个人财商开发的关键是具有健康的财富观。主要包括合理合法地获得财富,有节制地利用财富和建设性地创造财富。林永乐在《试论财商》一文中提出了财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比较了财商和智商的联系和区别。汤小明认为,在财商教育当中,对金钱与人生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课。何芳则从哲学角度提出了青少年财商培养的全新方法,她认为一个人财商开发的关键是具有健康和谐的财富观。她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指导青少年遵循对立统一原则,正确科学地认识财富;坚持实践的观点,合理合法地创造财富;把握“适度”原则,有节有制地支配财富。

(三)财商教育的目标

目前关于财商教育目标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有学者认为,财商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财务知识,理财原理、方法、技巧等财商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理财观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学者提出,财商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孩子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力,培养自立能力和责任感,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这两种观点尽管在表述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其实质内容仍有共同之处,即都强调财商教育要培养个体关于财富的知识、态度和能力,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最终让现代社会中的人能够健康发展,具有解决与财富相关问题的能力。

(四)财商教育的意义

已有研究对财商教育意义的探讨大多是针对学生群体展开的。有学者提出,对大学生实施财商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并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理性消费、科学消费。也有学者分析了财商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指出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财商教育,是从观念到行为贯穿在日常生活许多领域之中的全方位的教育――即不仅仅是教人如何挣钱、赚钱、攒钱,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们如何花钱、用钱,还要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分享钱,并从中得到快乐和幸福。但针对一般社会公众讨论财商教育意义的成果还非常少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财商教育应该是一种全员教育,财商教育的客体应该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既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尚未进入学校教育系统的学龄前儿童,以及已经离开学校教育系统的社会成员。从短期效果看,财商教育可使人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看,财商教育将有利于人们及早形成独立的生存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这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五)财商教育的途径

学者们关于财商教育的途径探索,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在实施财商教育的途径方面却殊途同归。归纳之后我们发现,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财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通力合作,其中又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实施财商教育的途径不断拓展为编写财商教育教材、开设财商教育课程、开展财商教育实践活动、建设校园财商文化等。也有学者强调,家庭教育在儿童理财教育中具有特别突出的作用。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财教育就是要改变儿童的经济生活方式,而儿童的经济生活是由家长主导的。因此,学校的理财教育观念首先必须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必须通过家长的财富观念、理财观念的改变来实现家庭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虽然大家一般都是从社会、学校及受教育者自身出发去谈实施财商教育的具体策略和途径,然而研究者提出的见解大多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具体可操作性。

三、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