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范文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范文

时间:2022-02-27 06:09:24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

一、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各个领域,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信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信息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谁能占有并充分利用信息,谁就能占据政治、军事的制高点。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向我们走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围绕着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三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应用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解决本专业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分模块测试,通过后可免修或进行分级教学等方式。基础课在为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学虽然有很强的应用背景,但仍然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的以及让学生长期受益的内容需要教授。所以,在基础课(特别是核心基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的讲解,使计算机基础课程做到“授人以鱼,更要教人以渔”,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第二层及第三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基本只限于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不但能够多媒体化、形象化、拟真化、拟人化地传递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应用各种形式的媒体进行交流,编辑、组织、分析及综合信息,获取额外的信息,成为自我指导的学习者,并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加工信息和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探索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如接受学习、探究性学习、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综合学习、创新学习等)中的整合模式及其有效性,将会极大地促进各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一是从教学内容上,计算机基础课的很多内容都与信息有关。结合应用的介绍,结合数据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二是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通过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什么是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模式和工作模式。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育是一种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它应该是一门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如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偏深而不实用等)。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应由五部分组成: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获取技术、信息记录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根据学校的情况,学生可以就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作较详细的研究和学习。信息的获取应包括多媒体技术中所包含的各种媒体的信息,即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以及各种测量的符号等,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现实世界的各种物理量进入计算机。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化学习的核心。学生不但要掌握信息处理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革。

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在训练和提高学生信息应用能力方面的意图,尤其是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检索、处理、发现、创造、存储,并形成新的资源,这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实践中互动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信息的内容应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学生首先运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然后运用文字处理、数据库、表格、绘图和多媒体软件等对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在获得结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决策。要鼓励学生使用在线信息资源进行合作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并且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

另外,在追求课程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方面,不但要考虑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分配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时间、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任务与作用,而且还应考虑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传统教育资源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如何分配不同媒体资源的比例。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了解并能自觉遵守信息化社会中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具备使用数据库等工具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利用的意识与能力;具备使用典型的应用软件(包)和工具来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学生的信息意识、创新精神、主体意识、评价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信息伦理和保健意识等的全面培养。所以说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责任感。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克服纯技术的观点,即教书育人,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防范意识和甄别信息的能力,以负责任的态度接受、传播信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三、其他计算机基础课程

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知识。其中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结合专业性质和需要,选择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但学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思想、方法以及程序中常用的算法,还学会了可视化程序设计的通用方法与步骤。另外,还可以将提高编程效率的编程工具BC.DCE语言引入到计算机基础教育。选择BC.DCE作为解题工具,不但使学生从繁杂的计算机中解放出来,而且还有利于计算机和其他课程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软件技术基础应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与需要,针对现代软件开发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将软件的开发与维护方法、基本的数据结构、流行的开发环境与工具等内容进行综合介绍,不应是计算机软件几大课程的压缩和简单组合。硬件技术基础应对硬件原理、接口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化,加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微机配置与选型、组装与维修等相关内容。

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可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技术技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进行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及利用,认识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策,在本专业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我们要通过不断革新课程内容,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zylw/59161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