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大学生教育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大学生教育论文

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论文

一、西藏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形式

1.强化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必须强化制度建设,以此规范人、管理人、教育人和引领人。西藏民族学院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密切联系学生的工作制度,诸如院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联系学生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和学生工作例会制度等,面对面地倾听大学生意见、了解大学生诉求,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通过“以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工作制度建设为抓手,确保学生管理有章可循,学生工作有据可依……有效促进管理育人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2]。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坚持做到制度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先后制定或修订完善了……52个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3]。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学生为了一切”的工作目标,陆续建立了日常管理的相关制度,从“早操、宿舍卫生、晚自习检查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与评奖、优、贷、补、勤等工作相结合,实行奖惩机制……”[4]

2.探索教育管理的创新实现形式。为使教育管理实现立体化和全覆盖,各民族院校主动延伸触角,逐步由课堂向宿舍拓展,由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西藏民族学院深入开展校领导入住宿舍“结对认亲交友”活动。“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分六批入住学生宿舍,每人入住一周,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他们“深入学生中间,听取学生意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学生交朋友拉家常……同时,学校出台了《干部入住学生宿舍工作办法》,扩大入住宿舍人员范围,辅导员、班主任、科级干部及学校处级以上干部全部参与……通过开展星级宿舍评比、‘静、雅、和’文明宿舍创建……寝室形象设计大赛及宿舍文化研讨等活动,丰富了学生宿舍和生活区文化”[2]。西藏大学同样发挥宿舍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载体平台作用,以“丰富宿舍文化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于2012年举办了以“优秀宿舍评比活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征文比赛、评选宿舍文化消防安全宣传展等系列活动”[5]为核心的大学生宿舍文化节。在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宿舍文化节上,他们则以“青春智慧献高原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大学生宿舍文化书法评选、摄影作品征集大赛、寻访‘宿舍内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小故事”等系列活动,对创建“优美和谐的宿舍环境,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富有特色的宿舍文化氛围具有很大意义”[6]。

3.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升育人品质。为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各民族院校不断提炼校园文化内涵,并把教育管理内植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西藏民族学院以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引领校园文化方向,常态化开展“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涂鸦墙大赛、演讲辩论赛、民族服饰秀、手工艺作品展(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术沙龙、青春励志影视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有文化,文化时时能育人,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2]。西藏大学结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先后开展了“心理健康系列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健康宣传单发放、《大学生心理导向》课评优等活动,对培育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控制情绪、加强人际交往等基本能力和心理素质产生了积极作用”。结合“五月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书法、演讲、原创诗歌朗诵、藏汉语辩论赛、师范生试讲、ppt制作、宿舍才艺比赛”[7]等多项活动,发挥了校园品牌特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西藏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解析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以及国家的政策倾斜,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开始步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阶段,教育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带有普遍性或共性的,有些问题则具有特殊性,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理念传统落后。西藏部分民族院校表面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理念,但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理念不新、招数不活,办法不多”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教育管理的质量水平。一方面,强管理弱服务。部分民族院校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他们没有认识到教育管理应以“增强服务意识、突出服务主题、提升服务品质”为前提,把有效管理寓于优质服务之中;没有突出“服务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各族大学生的成长进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之相反,他们继续沿袭“规范人、管理人”的传统育人惯习,管好大学生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在这种“强管理轻服务”的育人理念驱使下,在校大学生就像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一样难于进行独立思考,个性特征很难得到张扬,创造潜能难以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强灌输弱引导。部分民族院校教师引导作用缺位或弱化,他们往往采取灌输而不是引导、辅导或指导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不是以师生双方平等互动为前提,它更多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绝对服从,从而忽视了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2.师资素质不是很高。西藏民族院校具有起点低、底子薄、规模小等特点,尤其是现有师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无疑产生消极影响。一是在任教师素质不一。有调查统计,西藏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少,大多数仍然依靠兼职教师充任”。可以说,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且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专业知识”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社会工作、团体拓展等专业技能”,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尚无“一名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8]的在任教师。部分教师职业素质不高,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队伍建设严重滞后。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仅四人”[9]。其他院校从事教育管理的教师质量同样不容乐观,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全区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西藏民族院校从事教育管理的在任教师,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态势,年龄结构极不合理。比如,西藏民族学院“43位辅导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34人,30-40岁的3人,40-50岁的2人,50岁以上的2人……近3年参加工作的34人,占总数的79%”[9]。三是学历层次较低。据2008年统计,西藏自治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3%,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为30%”[10]。这一数字不但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他们绝大多数从事专业课教学或科研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多是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比如,西藏民族学院43名辅导员中,“大专学历6人,本科学历3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9]。四是职称结构不完善。2008年“西藏高校的正高级职称占总专任教师的4.1%,副高级职称占总专任教师的22.4%,中级职称占37.5%,初级占22%”[10],这一数字既未达到教育部《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有关规定,与内地省市高校相比更是差距明显。五是分布不均衡。西藏民族院校“各类教师在文学类专业分配较多,在哲学、历史学方面分布较少……”[10]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

继续阅读

90后大学生教育论文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

(一)教育管理形式单一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大多局限于会议讲座或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沟通仅限于会场或课堂。这类沟通方式在心理上加大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感,使学生不能和教师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阻碍了师生之间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90后大学生大多喜欢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而由于时代性差异,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很少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没有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师生沟通交流不畅,造成师生之间的误解,不利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参与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各方面,包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就业等各方面的指导。由于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没有明确进行分工,而一位教师往往无法同时具备所有方面的教育指导能力,导致在某些方面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从而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效率,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育管理主体缺位目前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高校教师主导管理工作,少量学生参与并配合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当学校出台相关方针政策时,可能会出现与大学生的利益相冲突的情况。由于学校并未让家长和大多数大学生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与家长和大学生在部分问题上交流不够,以至于相互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导致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分歧,增加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误解与不信任因素,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新举措

(一)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注重在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引入人文关怀。实践证明,传统的纯粹采取规章制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缺乏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教育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放下身架与学生平等对话,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意愿,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进而保证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明确专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职能。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线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通常一位辅导员负责一个年级或者几个特定班级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然而并非所有辅导员对各方面的学生工作都得心应手,从而导致工作效果不佳,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将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分类,如思想政治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就业辅导员。思想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和管理,为大学生入团、入党等方面工作进行指导;学习辅导员,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考级、考证、考研、科研、社团竞赛活动的管理与指导;生活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事务管理,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就业辅导员,主要负责帮助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职业生涯、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划。这样一来,各类别辅导员都由该类别的专业人员担任,大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对大学生进行专项辅导与教育,确保大学生在各方面都能接受到专业性的教育和指导,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另一方面,要努力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让广大大学生家长和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首先成立大学生联合会、社团联合会、年级学生会、班委会等,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对大学生日常事务进行民主化管理,从而增强大学生对集体决策的认知程度,增强大学生对各类决策的认同感。其次,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政策,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学方案地制定,对大学生教育管理起到监督、参谋的作用,也能加强学生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的实践表明,让大学生家长参与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理解,家长的监督能够加强高校的民主管理,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管理形式90后大学生的个性较强,且兴趣爱好、特长等差异较大。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管理形式过于单调、枯燥,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兴趣,不仅教育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管理形式十分重要。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形式,拓宽教育面,扩大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学生在参与各类活动的同时受到教育。例如:组织各种大学生社团广泛开展各类学科、文体、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竞赛或活动中,不仅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且增强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增多其与社会和他人接触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素质。

与此同时,在参加竞赛或活动过程中,其亲身参与、分工协作,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技能得到锻炼。学校通过这种活动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易于让其接受,从而提高教育管理效果。当前,网络平台已成为90后大学生进行交流的主流途径,教师同样需要利用诸如邮件、飞信、QQ、MSN、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丰富教育管理的途径。利用网络平台不仅能拓展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继续阅读

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和学校在感恩教育方面的缺失,也有社会不良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具体表现为:

1.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我中心意识相对较强,感恩意识淡薄,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大学生远离了父母的监督和约束,加上网络以及各种电子产品吸引了更多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大学生逐渐对集体活动没了兴趣,出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忽略亲情、淡化感情的现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小衣食无忧的大学生更是感知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认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所给予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回馈。相反,还会抱怨社会和家庭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多,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心理偏差,偏激地认为自己得不到的都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反省,缺乏积极上进的意识,忽视对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别人的帮助之情毫无感恩可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感恩意识的流失。

2.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当代大学生大多成长在“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当中,父母大多溺爱子女,只重视给予孩子在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道德情感和人格品质的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有家长把家庭教育误解为仅仅是智力上的教育,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的教育。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无意中淡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使得孩子在为人处事时会更显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别人的感受,更谈不上关爱他人。另外,部分问题家庭如单亲离异家庭、隔代教育家庭以及留守家庭等,对孩子的教育存在态度粗暴、方法单一等问题,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这种家庭教育下,孩子更是缺失家庭的关爱,缺乏对感恩的认识和体验。

3.学校感恩教育的失衡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小学的感恩教育本身就不足,到了大学后就更显缺乏。有些高校只是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就业出路等问题,忽视了学校的育人功能,导致了当前学校感恩教育的失衡。一是高校教育目标功利化。许多大学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品质素质教育,导致了当前大学生中出现了感恩意识匮乏,对他人冷漠,缺少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现象。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长期以来,高校道德教育只是注重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过于抽象,让学生觉得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脱节,高不可攀。三是感恩教育方法单一、陈旧,主要以老师灌输为主,只注重道德的认知而忽略了学生道德情感的主体性。许多高校的感恩教育也只是流于口头重视的形式,在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中,象征性地走走过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从而影响了学校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4.社会感恩氛围的弱化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大学生的感恩观念要受到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冲击,使得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趋于功利化,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品德的弱化。二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负面效应,比如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回报,甚至被误解等等,致使他们的防范心加强,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心存疑虑。长此以往,有的大学生变得自私和无情,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三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层出不穷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致使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日益减少,人们变得疏远和冷漠,甚至一些人出现了忽略亲情、淡化感情的现象。这些社会现象导致了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出现了困惑和迷茫,也影响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培养。

二、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继续阅读

大学生舞蹈美育教育论文

1.舞蹈美育与智力的关系。

近年来,一些艺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于艺术家和在艺术这个特殊的行业来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想象力和直觉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对割裂脑的研究发现,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想象、空间关系、欣赏、情绪(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等形象思维、情感活动和想象;而属于左脑管辖的是书写、阅读、数学运算、言语、逻辑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左脑是智力的中枢,右脑是创造力的核心。与此同时,右脑也是艺术的中枢,因此进行艺术创作和开展艺术教育都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我国的应试教育过度地开发左脑,而忽略右脑的培育,其结果就是人们过度地偏执与个人的成败得失,缺少创新,缺乏整体意识。美育的培养,能够使人获得平和、宽阔的胸襟和广阔的眼界。爱因斯坦就是先用右脑,后用左脑。我国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同时开发人的左右脑,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应该只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该接触艺术、舞蹈等活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开展舞蹈美育,就能够激发右脑的潜能,活跃大脑的智力基因。

2.舞蹈美育的智育功能。

开发了右脑功能就能够大大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右脑功能的开发少不了艺术教育或美育,这些是张秀华的《开发右脑,智力倍增》一书中提到的。智力的基础是活动和动作,而开发智力和创造力是智育的内容和目的,因此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可以从舞蹈方面入手。我们可以认为,舞蹈动作和活动来是可以提高智力和创造力的。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欲望,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创新和创造,然而创新包括知识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我们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达到不可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是强调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要把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融合起来,做一个有修养的文明人,认真开发右脑提高创新能力。

3.舞蹈美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尔曼的一次智力测验方法是非智力因素来源。1528名智力超常的天才儿童被托尔曼选拔,且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追踪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在这些儿童都进入老年后,托尔曼发现:这些智力超常的儿童到中年或是老年以后,大多数人是有所成就的,其中有成就的人数比社会上人选的同龄人占的比例要多得多。这足以说明,成功的必要条件是缺少不了智力的。与此同时,研究也发现,也有20%的人的成就没有超过一般人,同时说明,智力又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和充分条件。同样拥有高智商,但也有没有成就的,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在于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不同。成功的一组人普遍拥有谨慎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精神,而这些就构成了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戴维斯指出:具有创造力的人,自信心强,独立性强,具有好奇心,敢于冒风险,有理想抱负,不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于复杂奇怪的事物会感受到一种魅力,而且,富有创造性的人一般都具有艺术上审美观和幽默感……。所有这些与智力无关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非智力因素。

4.舞蹈美育与身心健康。

从人类文明发端的远古时代,舞蹈就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原始文化生活中,身、心、神是合一的;工作、娱乐和艺术是同道的,舞蹈在当时可以说就是生命。舞蹈被用于庆典、恋爱、教育、人际沟通、医疗实践、精神与宗教仪式,以及人生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出生、成年、结婚和死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舞蹈从古代起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如李璞珉在《心理学与艺术》一书中说道,舞蹈能够唤起人心中的美感,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对于舞蹈者来说,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身体出现的非平衡现象,在舞蹈过程中的动作会与自然的地心吸引力之间产生一定的波动,从而刺激着舞者的感官,并有大脑反映出各种符号,落实在舞者身上就是优美而又神奇的舞姿,让这些动作给人以美的意识。

继续阅读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教育论文

一、文学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一)文学教育的内涵关于文学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有的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甚至认为“文学教育”是个错误的概念;[3]有人认为文学教育就是语文审美能力的教育,特别是文学审美能力(尤其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教育;还有些论者认为文学教育就是语文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或者说语文审美教育的主体就是文学教育。[4]古风教授在《关于当前我国文学教育的两个问题》里表述的观点:“所谓文学教育,就是关于文学和利用文学的教育。其中,关于文学的教育,是对于文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利用文学的教育,则是利用文学作品对于读者的教育。前者是‘硬教育’,以教为教,具有强迫性,以文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目的;后者是‘软教育’,以不教为教,具有自由性,以提高人的素质和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5]古风教授的观点是比较正确的。文学教育就是这样一种以文学为媒介培养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规范地通过文学欣赏、品评和创作来陶冶受众对象情操、提升境界、净化心灵、塑造人性的一种教育活动。文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学生审美人格,最终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精神、寻求人生终极境界的人。文学教育就是偏向于后者的“软教育”,最终目的为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媒介素养,从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文学教育是艺术教育中对大学生影响最大、最全面的一种。文学艺术对人格的养成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教育是“硬教育”和“软教育”的统一,是一种终身教育,它可以贯穿于人生的不同阶段。王旭晓在《美学原理》一书第五编“审美教育”中指出,包含文学教育的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体验性、愉悦性与陶冶性4个方面;审美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本质与完善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6]文学教育的过程,是再现文学“心灵家园”的过程,进而在学生心灵中建构出自己的心灵家园。其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并最终指向人的性灵世界,影响大学生对人生真谛和终极意义的追求。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构建心灵的家园,使人步入人生最高的审美境界。

二、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通过高校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从而有效地防止大学生的人格出现异化,促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个体健全人格的发展。文学教育在三个方面对人格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第一层面,促进个体发展的协调平衡。个体发展的协调平衡是指个体在自身发展中的寻真持善求美的动态的和谐统一。人格塑造主要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文学教育的审美对象特别是文学作品都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一方面,它向受教育者呈现丰富多彩的感性具体图画,生成主体的感性世界;另一方面,它通过艺术形式把人的生命活力、情感体验和各种感性冲动纳入其中而使之得到理性的调节与升华。第二层面,促进人与社会的沟通理解。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个体不仅获得一种崭新的生存境界,而且由此产生一种积极的社会理想,一种追求每一个人都自由发展并与他人保持协调的自由意识。第三层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在自然的人化和人向自然回归之中向前发展的。教育者通过充分挖掘文学的内在气质和精神气韵,在理智与情感的双重指引下,引导受教者以一种亲和的态度去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

(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自媒体时代,由于其产生阶段的主观随意、传播阶段的毫无顾忌,“大学生无需顾忌社会规范的压力以及现实互动中的人际障碍,如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层次、身份职业差异等,特别是自制力差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潜意识的某种需求”,[7]而忽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或非法获取不利于成长的信息,或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混淆人们的视听。同时,自媒体过于“个性化”的特征,也使得大学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而轻社会利益,缺乏社会主人翁精神,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人格结构呈不良倾向。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指出注重培育学生“健全之人格”时,还提到“欲养成公民的道德”“不可不注重美育”,它可以“陶养吾人情感,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8]丰子恺先生认为,“艺术给人一种美的精神,这种精神支配人的全部生活”。[9]作为美育的一种,文学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高校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则是文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自媒体平台上的传播者,社会责任感更多的体现在个人自律的基础之上。因此,高校文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自媒体时代,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规范自己,做有责任感的传播者,从而改善网络传播环境。

(三)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第三点倡议便是,“网络媒体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巨大的特点,树立网络意见领袖在虚拟社会中践行公民社会责任典范”。[10]大学生作为当今网络世界优秀的群体,理应扮演起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克服从众心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更好地践行公民社会典范。这就要求我们着重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素养的内涵也随之延伸,它包括合理利用媒介传播信息为个人、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文学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如果大学生一味信赖媒介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在现实环境的行为难免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辩证分析能力,对媒介信息进行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判断的能力。而文学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其审美能力,帮助他们塑造审美人格,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使他们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成为网络意见领袖。

作者:吴伟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继续阅读

大学生自主创新教育论文

一、原因分析

上述创新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其主要根源有如下几种情况:首先,创新教育的运行平台构建不够完善,比如一些高校的挑战杯的组织机构一般由校级共青团组织统筹,院系基层团组织负责具体落实,但院系层面团组织普遍缺乏高效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无法有效整合学生科研活动所需的政策、资金、实验设施、专业师资等各种必要资源;其次,团组织只能依靠动员和发动学生参与,对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缺乏必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抓手,过程监督的实效不明显,对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缺乏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这从实际效果上看,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依然停留在“自发状态”,只有师生双方均有意向,且认真坚持的项目才可能最终取得成果。因此,搭建健全的管理平台和完善保障机制是实现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教育的三级纵向平台的构建

(一)大力扶持基层院系学生科技组织如有选择扶持一些基础好的学生科技社团、科普协会,建立并健全高校、院系两级科技群体。以它们为依托,全面开展“学术化”,“大众化”的,并具有“趣味性”的科普类学术科研活动,提高广泛性和参与度;同时注意加强协同管理,形成有效合力,广泛扩大本科生的参与面。在参与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蒙和引路。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帮助指导,确定自己兴趣爱好的拓展方向,从机械的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这样,从而使学生从枯燥且乏味的理论学习中脱离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目前学院挂靠的学生社团有:承若自然环保协会、地质协会、交通协会、GIS协会等学生科技社团,这些社团每年都可以参加相应的学科类的竞赛活动,并通过学科类的竞赛达到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的实效。

(二)大学生创新实验班西南科技大学创新实践班做法是,从学校全日制大二的多专业本科生中选拔适合的学生,进入创新实践班,其主修专业、学制和总学分总体保持不变,并通过校教务处为他们建立创新实践班学籍。这种创新实践班的培养计划及培养方案概括为“能贯通、可替代”。首先,“能贯通”指创新实践班的培养计划是得到学校各学院、各专业和教务处的认可,主要贯穿在学生的三年(大二到大四)专业培养中;其次,“可替代”指学生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及学分可以由培养计划中的所设课程及学分替代。班级的任课教师由相关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级推行导师制,导师由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担任;班级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工作由工程训练中心负责组织。这创新实验班的主要育人目的是:因材施教,尊重个性,以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创新实验班的学生采取研究型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能力导向的教学方法。创新实验班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将比普通班的学生更加具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因此,创新实验班的这种培养模式很明显又比学生科技社团的培养模式更具优势,是更深层次的一种培养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所谓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由基层院系共青团负责组织实施,统一协调教学、科研与团学工作相互合作、共同参与,是院系提供开放的实验室条件和必要的政策、经费支持,以实现教师科研与学生科技有机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它是一套独具特色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机制的统称,这种机制不同于某个具体的专业实验室运行方式。这种“工作室”,主要从创新实践班中选拔感兴趣、有能力的学生与教师组成课题团队,团队以明确课题为目标开展工作,依托专业实验室设计科研实验课题,形成开展教研活动即讨论、学习、实验、分析、研究并作出结论。这种学习模式与前面所提的创新实践班的形式相比,教师就是团队成员之一,只是与其他成员相比起的引导或主导的作用更强一些,不再是指导者。在这种模式训练中,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意识、责任感、沟通与表达能力、面对压力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都能得到历练培养,同时在教师的全程参与下,学生可以得到更加系统与规范的科研训练,使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这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在功能上显然又比创新实验班在选拔培养人才的职能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新式自主创新教育平台即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的运作过程

针对挑战杯,这种新式的创新教育平台即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具体的运作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继续阅读

高校篮球大学生教育论文

1高校篮球文化

从CUBA赛事成功举办到目前如火如荼的景象,篮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可谓是越演越烈。篮球运动已经成为大部分大学生体育运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篮球运动不仅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也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校篮球文化既具备篮球文化的本质,同时也具备了高校文化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高校篮球文化应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在建设高校的办学过程当中,全体师生所共享、共建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高校篮球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外在的表现是:学校的篮球场地设施设备、学校的篮球运动赛事的举办情况与一些课外的篮球活动等;其内在的表现是:学校形成的体育道德风尚、大学生的运动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与高校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有校内精神文化等。

2高校篮球文化内涵、结构、特征及影响分析

2.1高校篮球文化内涵

篮球文化是属于社会大文化范畴内的特殊下位社会现象,篮球文化主要由物质、制度、精神、行为四种形态文化构成。[4]高校篮球文化是篮球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涵上来说高校篮球文化的本质与篮球文化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在高校这种特定的环境,高校篮球文化又有其特殊性。根据校园体育运动的特点以及篮球文化的概念,可以把高校篮球文化理解为:高校篮球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现象,它是有关篮球运动物质产品、制度种类、思维方式与行为特点现象等文化的总和,它是篮球运动在高校中推广、普及、传承、创新的结果。

2.2高校篮球文化的结构、特征

篮球文化隶属于大文化内,但是它独具功能与特点,其结构方式主要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根本、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性、个体性、竞技性和时代性。

2.3高校篮球文化对大学生、高校文化的影响分析

继续阅读

发展型救助下贫困大学生教育论文

一、引入发展型救助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导向使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引入发展型救助是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积极探索,是奠定国家人力资源基础的具体表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健全国家资助体系、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2.教育的特性呼唤发展型救助。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符合发展型救助的理念。人力资本就是“人们对自身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收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与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投资而形成并积累的资本”。发展型救助理念支持教育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教育资本的投入为途径,获得相对于简单的物质交换更高的收益,并提供未来发展的可能。这种可能不仅使其自身综合能力获得长足进步,无疑也是给国家和企业自身在创造价值。

3.能极大地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缓解就业困难。就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同时受到经济困扰与个人综合能力双重困难的限制,面对就业问题更为艰难。针对各个年级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发展型救助注重对其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从就业的上游做好积极的预防帮助措施,包括对其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环境适应、个人技能等多方面的多元化的帮助,早早地打好就业综合素质的基础,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提升就业能力的需求。引入发展型救助符合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需求的特征,与发展型教育救助“助困、育人、成才”的目标相一致。不仅仅在经济上给予及时的帮助,更教会他们怎么就业、怎么生存的关键问题,助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因一时的贫困而一世的贫困,更充满自信地走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引入发展型救助的对策建议

1.转变救助观念,强化发展型教育救助(1)完善勤工助学机制,大力发展智力型、管理型勤工助学,将以往简单的勤工助学推向高层次的发展。利用政府、学校、社会的优势资源努力开发勤工助学智力型助教、助研等高层次的救助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增加岗位的科技含量,提高活动档次,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2)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搭建“发展型救助”为主的能力塑造平台。热心资助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除了经济救助外,更可以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免费或低价提供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的平台,搭建“发展型救助”为主的能力塑造平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欧莱雅开展的“发展型救助”活动,针对贫困大学生先集中进行业务素质和销售技巧的能力培训,再去工作实践,并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以培训经费,保证基金来源,使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更提升了自己的综合技能,拓展了视野与人脉,多重获益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发展型救助”的能力塑造平台,为学生提供对口实践机会,以此增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的发展型教育救助机制。(3)加强心理引导,建立经济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的模式。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心理更敏感脆弱。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经济救助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心理引导,使经济救助和精神救助有机结合。首先,学校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定期进行沟通座谈,帮助其树立起自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次,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课程,帮助他们解决棘手的心理问题和调整心态,摆脱自卑。精神救助应把握在精神上,以自信、自强、自立为内容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以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意识教育学生的原则。

2.创新救助方式,增设“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是指以发展型救助为理念指导,注重救助的过程为导向,以高校贫困大学生四年整体的成才成长为培养大局,以各类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项目为载体的运作模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实施侧重不同的培养计划。具体来说,大一可发展重点培养兴趣的项目;大二则考虑兼顾学习与科研兴趣的培养,如学术大讲堂、创新科技大赛等项目;大三大四则侧重个人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开展学术探索计划、职业规划大赛等项目。“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由受助的贫困大学生申请立项,实现了传统的经济救助与创新的发展型救助的完美结合,使贫困大学生既得到相应的经济救助,又获得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综合技能、心理素质充分、全面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3.构建多渠道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就业扶助随着高校贫困生比例不断上升和救助资金短缺的多重压力下,构建多渠道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拓宽教育救助途径就显得尤为紧迫。在发展型教育救助的视角下,预分配方式就是一种有效手段。企业和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协议并提前支付学费生活费,企业吸引到优秀人才,困难学生获助,达到双赢的目的。各高校可大力倡议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建立有关贫困大学生的“对口支援”社会支持系统,使人才培养与就业扶助相结合,推动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面对资金保障不足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广泛动员,通过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吸引社会力量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同时制定相应激励措施,通过市场化运营获得一定的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例如成立职业装租赁公司,低成本地租给高校贫困大学生可享受税收优惠,在其就业过程中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解决最实际的就业问题。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多元主体的通力协作与支持,尽最大可能减少其后顾之忧。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