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居家养老保障体系调查报告范文

居家养老保障体系调查报告范文

居家养老保障体系调查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调查数据统计;目前我区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现状;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对策刍议;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基本状况、子女情况、收入与消费、经济负担、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文化生活、生活习惯与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网络、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扶助为补充、政府扶持为后盾的养老服务保障框架基本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生活服务圈初步形成、“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创建对独居老人医疗服务提供了生命质量保障的组织基础、经济快速发展为独居老人生活服务提供了生活质量保障的经济基础、独居老人家庭养老功能有“弱化”趋势、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有“淡化”倾向、为独居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有“虚化”现象、居老人的医疗服务存在“难化”状况、构建并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组织网络、建立和健全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服务网络、对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对独居老人居家养老体系实行动态的长效管理等,具体材料详见:

独居老人死于家中数日无人知晓的报导在媒体上时有披露。因此,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成为社会目前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准确掌握独居老人的自然现状,深入研究和分析独居老人生存状况与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可靠的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

一、调查数据统计

这次调研是采取普查方式,对我区户籍独居老人全部进行调查。调研形式采取问卷入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自然状况、居住情况、收入与消费、经济负担、医疗服务使用情况、文化生活、社会支持网络、生活习惯与生活质量等九大类50道问答题。这次调查任务主要由基层老年人协会承担,居委会协调与指导。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了专门培训。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性,明确责任,任务到人,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

通过调查获知我区共有2412位独居老人,其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一)基本状况

本次共调查2412位独居老人,男性828人,女性1584人,分别占34.3%和65.7%。非农业户口2108人,占87.4%,农业户口304人,占12.6%。从年龄分布看,60-69有632人,占26.2%,70-79有1092人,占45.3%,80-89有648人,占26.9%,90以上有40人,占1.6%。可见,在独居老人中,女性人数远远大于男性、城镇人数大于农村、70-79岁之间的接近一半。

独居老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与小学文化程度有1254人,占52.0%,初中456人,占18.9%,高中(中专)382人,占15.8%,大专及以上的320人,占13.3%。

独居老人的婚姻状况与其他老人相比有其鲜明的特性。调查结果显示:丧偶1974人,占81.8%,未婚168人,占7.0%,离婚230人,占9.5%,分居40人,占1.7%。可见,丧偶是老人独居的主要原因。

在职业构成方面,独居老人从事的事业单位管理、技术人员有490人,占20.3%,工人/商业服务人员有684人,占28.4%,农民有360人,占15.0%,其他职业人员比例相对要小的多。目前,独居老人在家休养的有1954人,占81.0%,其他人员有从事社区服务和单位聘用等,但比例都很小。

(二)子女情况

本次调查的独居老人,有子女的2186人,占90.6%,无子女的226人,占9.4%。子女居住在本市的俱多,住在外地(含国外)的较少。经统计,子女总数为5208人,其中儿子有2696人,女儿有2512人,平均每位独居老人有2.16个子女(1.12个儿子与1.04个女儿),居住在外地(含国外)532人。其代际关系:

在2186位有子女的独居老人中,愿意或较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有502人,占23.0%,不太愿意或不愿意的有1148人,占52.5%,持无所谓态度的有536人,占24.5%。在不愿意与子女居住的独居老人中,分开住自由(35.5%)、怕给子女添麻烦(21.4%)、子女工作忙没时间照顾(20.5%)是分开住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与子女之间关系差。调查结果显示:与子女关系较好或很好的有1460人,占66.8%,一般和说不清或不好说的有642人,占29.4%,差或较差的有84人,占3.8%。可见,独居老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

(三)收入与消费

独居老人生活费来源的主要途径是以退休金(社会养老保险金)、子女资助、社会救助(低保与五保)为主,分别占57.2%、16.3%、8.3%。月收入(稳定收入)400元以下的有780人,占32.3%,每月收入401-600元之间的有288人,占11.9%。601元以上的有1344人,占55.7%。

(四)经济负担

经统计,有子女的独居老人,2004年一年得到子女资助的有1420人,占65.0%。资助金额在500元以下的有652人,501-1000元之间的有376人,1000元以上的有392人,分别占29.8%、17.2%和17.9%。没有得到资助的有766人,占35.0%。以此可见,孝敬老人的子女还是比较多的,资助金额也不算少。然而,在独居老人中老养小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调查结果表明:成年子女经济上需要老人负担的有492人,占22.5%。负担的主要原因有子女下岗(24.8%)、身残╱智障(12.2%)、学生(17.1%)等。最让独居老人担心的问题是生病没有钱治(30.8%)、身体不好(27.9%)、没有生活费来源(17.1%)、需要时没人服侍(13.8%)。

(五)居住状况

独居老人住房面积(指建筑面积)在45平方米以下的有962人,占39.9%,46-60平方米的有690人,占28.6%。61-100平方米688人,占28.5%,100平方米以上的72人,占3.0%。可见,独居老人的住房条件不是很好。

在住房的满意度方面,持满意或较满意的有1640人,占68.0%,持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有416人,占17.3%,持一般态度的有356人,占14.7%。在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独居老人中,房屋太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楼层高、周围噪音大是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对住房条件不满的独居老人总数的69.7%、40.4%、37.5%、30.3%和28.8%。

在居住房屋产权归属方面,属于自己╱配偶的有1476人,占61.2%,产权属于子女的有470人,占19.5%,租公房的有220人,占9.1%,租私房46人,占1.9%,属于父母的4人,占0.2%,其他的196人,占8.1%。

(六)医疗状况

人到老年,最担心的事就是生病,独居老人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8.6%的独居老人最担心的事就是身体不好和生病。独居老人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医疗保险(728人)、自费或半自费(998人)和公费医疗(582人),分别占30.2%、41.4%、24.1%。独居老人中,能承担医疗费用的有434人,占18.0%,基本能承担的有776人,占32.2%,有一定困难的有838人,占34.7%,不能承担的364人,占15.1%。可见,这些担心身体不好或生病的独居老人,其担心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病怕没钱治(主要是指收入较低、没有稳定收入、自费和半自费的独居老人)。

在就医便利程度方面,有59.7%(1440人)的独居老人认为到医院就医方便或比较方便,有20.6%(498人)的独居老人认为不方便或不很方便,有19.7%(474人)的人认为一般。在就医不方便或不很方便的独居老人中,没有人陪和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各占66.3%和63.5%。其次是就诊不方便(50.2%)和行动不便(47.4%)。

(七)文化生活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独居老人经常去的活动场所是室外空地(50.8%)、公园(23.0%)、市民广场(21.7%)、老年活动室(19.0%)和村头╱村里小商店(8.6%)。还有9.5%的人哪里也不去。

在参加文体活动方面,不太喜欢或不喜欢的有1042人,占43.2%,喜欢或比较喜欢的有734人,占30.4%,一般的有636人,占26.4%。可见,独居老人对参加文体活动兴趣不是很高。

在是否愿意为其他老人提供帮助方面,有50.7%(1222人)的独居老人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为其他老人提供帮助,有22.7%(548人)的独居老人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帮助其他老人,另有26.6%(642人)的表示不好说。

(八)生活习惯与生活质量

有54.0%的独居老人自己承担家务,有20.4%的独居老人家务由子女承担,有12.2%的独居老人家务由钟点工承担,邻居、亲友承担家务的所占比例较小,各占3.2%。独居老人能或基本能做轻便家务活的1806人,占74.9%,不太能或不能的606人,占25.1%。

目前,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较好或很好的有986人,占40.9%,一般的有1064人,占44.1%,较差或很差的有362人,占15%。存在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独居老人有1266人,占52.5%。

独居老人平时使用的辅助器材主要以老花镜、拐杖和假牙居多,分别占47.3%、16.7%和14.8%。

就疾病而言,患高血压占25.7%,心血管疾病占14.3%,脑血管疾病占5.6%,糖尿病占5.0%,肿瘤占1.4%,呼吸系统疾病(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占5.8%,消化系统疾病(胆囊炎、胆石症、肠胃炎等)占6.0%,骨骼系统病症(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占12.7%,眼疾占4.8%(其中白内障占56.0%),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占1.5%,老年性痴呆占0.4%。就疾病谱而言,按患病率由高到底顺序排列,前五位疾病依次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骨骼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活中独居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的高达25.1%,偶尔有孤独感的占28.7%。可见独居老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不高,缺乏精神慰藉。

在有子女的独居老人中,经常帮子女看家的占23.4%,其次是带孩子和做家务,分别占8.9%和8.4%。

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独居老人对现有生活状况较满意或满意的1568人,不很满意或不满意的268人,分别占65.0%和11.1%。总的来说,独居老人对目前生活质量大体还是满意的。

调查统计,无子女或子女在**市以外,其本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独居老人有20人、生活半自理的独居老人有136人,分别占独居老人总数的0.8%、5.6%。这部分独居老人很需要政府的扶持和社会的关爱。

(九)社会支持网络

1、养老机构

独居老人对敬老院、福利院与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情况了解或比较了解的有1438人,占59.6%,不了解的有974人,占40.4%。在对养老机构了解或比较了解的人群中,有36.1%的老人对养老机构有好的和较好的印象,有7.1%的独居老人对养老机构印象差或较差。总的来说,大部分独居老人对养老机构是了解的,并且对养老机构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在独居老人中,有988人(40.9%)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有390人(16.2%)愿意或比较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其余人持无所谓态度。不愿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有经济上承担不起(28.3%)、不自由(24.6%)和怕对子女有不好影响(8.3%)。以此可见,经济收入是影响独居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愿意入住或比较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独居老人中,每月最多能支付养老机构400元以下的有648人,占总数26.9%,支付在401-600元之间的有424人,占总数的17.6%。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独居老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一是对养老机构确实不了解,二是经济收入低,支付能力弱。

2、服务需求

独居老人在生活中很需要社会为其提供服务。这些服务主要集中在上门做家务(22.7%)、家庭病房(16.0%)、聊天解闷(14.0%)、陪同看病(9.0%)、老年人服务热线(8.5%)等方面。

在独居老人中,有1506人(62.4%)的独居老人希望政府出钱为其购买社会服务。在希望政府提供援助的方式中,提出给钱(35.7%)、居、村委会照顾(14.1%)、雇请钟点工(13.0%)、给物(11.9%)的老人较多。

3、组织与社会关怀

在独居老人中,有65.0%独居老人反映今年街道、居委会来人探望过他们。在有单位的离退休独居老人(1844人)中,有1046人(56.7%)反映原单位有人来探望过。

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程度上,认为比较关心或关心的有1248人(51.7%),不很关心或不关心的246人(10.2%),一般的724人(30.0%),说不清的194人(8.0%)。

独居老人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能够经常得到别人帮助的有912人,偶尔得到帮助的有1138人,没有得到帮助的362人,分别占37.8%、47.2%和15.0%。

二、目前我区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现状

1、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扶助为补充、政府扶持为后盾的养老服务保障框架基本构成。目前,我区有多种形式的养老机构16家,床位千余张,初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格局,不断满足了社会老人集中养老的需求。我区有2412位独居老人,住养老机构138人,占5.7%。居家养老2274人,占94.3%,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有77.4%靠自己或子女亲属帮助,其余23.6%靠社区服务。政府部门对老人养老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撑,并对养老服务进行具体指导和检查督促,强力支持养老服务框架的构成。

2、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生活服务圈初步形成。经过多年努力,以社区为核心的独居老人养老服务已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格局。所谓多层次,指既具有政府部门组织的服务机构,如万家帮、呼叫通等,又有社会中介组织建立的服务单位,如一家亲、“金手杖”互助社等,还有社区援助中心、党员义工站等。所谓多功能,指各层次组织提供的服务既有心理疏导、陪聊等精神慰藉服务,又有日常的生活需求与照料服务,有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家庭病床医疗服务,也有水电气维修服务等。所谓多形式,指既有有偿服务,如请保姆、钟点工,又有无偿服务,如志愿者服务,一帮一结对服务等。

3、“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创建对独居老人医疗服务提供了生命质量保障的组织基础。2004年,我区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社区卫生服务已初步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即步形1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我区有7个卫生服务中心、14个卫生服务站为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为老人提供了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医疗服务,从而为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4、经济快速发展为独居老人生活服务提供了生活质量保障的经济基础。这几年,我区经济无论经济总量还是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都在20%左右,每年财政拿出不少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新建或改建服务设施,增添服务设备,2003年、2004年拨款10万元为社区独居老人安装了呼叫服务系统。2004年开始提高了90岁以上高龄老人营养补贴,仅此一项今年增加到40万元。特困独居老人救助金安排了6.2万元、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资金安排20万元,老年人个人收入也有所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工资每年都有增长,离退休老人的退休金也有增加。据这次调查统计,我区独居老人平均退休工资为843.00元,而1999年抽样调查,我区老年人平均工资为519.15元,增长幅度达62.38%。锁金村街道独居老人平均退休工资在1172.98元。对于无固定收入的独居老人,街道也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给予老人生活补助,如**湖街道,属于涉农街道,因拆迁被征地的农民较多,独居老人整体收入水平较低。这次调查中,独居老人平均月收入仅351.0元。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街道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失地农民,使每人每月得到70元的生活补助。正是由于国家、集体、个人收入都在逐年提高,因此独居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就有了坚实经济基础,也为建立和完善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三、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也发现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独居老人家庭养老功能有“弱化”趋势。由于家庭人口的小型化,子女往往与父母分开居住,从而形成许多“空巢”家庭或独居家庭,给照顾老年人带来不便。随着社会发展,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寿命愈来愈长,高龄老人愈来愈多,从而出现低龄老人要照料高龄父母现象,这样照料往住是力不从心。由于计划生育提倡只生一个孩子,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现已出现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个老年人现象,而且这种情况将逐年增多,要想照料好四个老年人已不大可能。随着生产和生活的节奏加快,岗位竞争力度加大,生活压力随之加大。据调查,现在青年人的生活压力是上世纪50年代的25倍。可想而知,在照顾老年人方面,最大问题是没时间,精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上述几种原因,显而易见,独居老人家庭养老功能有“弱化”趋势。

2、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有“淡化”倾向。尽管通过多年来广泛的宣传教育,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有所好转,但在某些方面仍有淡化倾向,如从西方传来“情人节”和“圣诞节”其节日气氛愈演愈烈,而每年的“老人节”则是涛声依旧。每到“情人节”和“圣诞节”不用组织,商家、厂家自行上阵,各种促销手段“百花齐放”,青年人奢侈消费,报纸、电台有关“情人节”、“圣诞节”的报导“繁花似锦”。而到老人节,其节日气氛远不如上述“两节”,只有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而厂家,商家冷眼相对,极少给老年人消费实惠,要想青年人自掏腰包孝敬年老的父母也是三思而行。据我们调查获得的信息有的独居老人他们的子女一年中从未给父母一分钱;有退休单位独居老人一年中从未来看望过老人。从社区层面看,有35%的独居老人反映,一年内街道、居委会从未派人看望过。这里有客观原因,不可否认,也有主观因素。以上现象说明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在某些方面、在某些地方有“淡化”倾向。

3、为独居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有“虚化”现象。为了照料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各相关部门和社区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无偿服务,如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志愿服务,“一对一”结对帮扶服务,安装门铃的呼叫服务,呼叫系统信息服务等。这些服务给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提供了方便。但目前存在一些“虚化”行为,如学生组织的志愿服务,随着学生的毕业志愿服务也随之消失,后继无人;又如部队战士与老人的结队服务,也随原先战士的退伍结对服务也名存实亡;门铃呼叫,老人按之无人应答,如同虚设,呼叫系统经常信息不畅通,这都说明有些无偿服务流于形式。

4、独居老人的医疗服务存在“难化”状况。尽管“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老年人看病提供了许多便利,但是,仍有两方面的困难存在。其一是看病不方便。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到

二、三级医院就诊,由于路途太远、交通不便、自身行动不便、无人陪同等原因造成了就诊困难。在这次调查中,有20.7%老年人明确表示看病不太方便或不方便。造成原因中其路远交通不便、行动不便无人陪同等原因占83%。其二是无钱看病。调查中有49.8%的老年人对承担医疗费用有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许多人不享受公费医疗或社会医疗保险。据调查数据统计,有13.4%的老年人看病是半自费,有27.9%的老年人看病全部自费。

四、对策刍议

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建立健全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居家养老必须建立在以“家庭为主、社区互助、社会援助、政府资助”的基础上。

1、构建并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组织网络。居家养老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做好做实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工作,离不开政府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协调一致。区由老龄委组织牵头,吸收相关部门建立全区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主要是研究探索居家养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定配套的政策、制度和规定,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构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适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督促养老工作落实。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建立与之相应的组织网络。可以充分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发展和培养中介组织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工作。新晨

2、建立和健全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服务网络。在原有已建成的居家养老服务圈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生活、养护、医疗服务并重;生理、心理服务并存;有偿、低偿、无偿服务并举。对独居老人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服务需求给予不同的服务内容,如生活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有生理服务同时要重视独居老人的心理服务,解决其精神慰藉问题。根据独居老人的经济条件决定其服务实现方式。经济收入高的按正常收费给予服务;经济收入一般的可给予微利服务,按优惠价格给予低偿服务;对重病、低收入独居老人,政府给予资助,属于无偿服务,由政府买单购买服务;对有需求的独居老人都可以享受由社会帮助的无偿服务,如结对帮扶,志愿者志愿服务等。

3、对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了获得责任到人、服务到位、需求满足、老人满意的服务效果,必须实行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在制度化管理方面需制定上门服务制度、志愿者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服务人员奖惩制度等。在标准化管理方面要制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卫生医疗服务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要制定各种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服务价格明确标价,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持证上岗,服务人员签约制,服务人员服务公约等。

4、对独居老人居家养老体系实行动态的长效管理。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技能,来强化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对独居老人要专门建档立案,同样对服务人员也要建档立案。与此同时,对独居老人的自然状况变动,服务需求变更以及服务人员的流向要实施动态管理,对服务流程和服务效果要实施全程跟踪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种动态长效的管理机制的建立也就健全和完善了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总之,建立和健全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使这项工作走上快车道,为独居老人造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