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时期体育实施意见范文

新时期体育实施意见范文

新时期体育实施意见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8号)和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步伐,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发展体育事业的责任感

(一)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作为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步的一个标志,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地方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多元功能。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入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而且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于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实践中形成的“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中华体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显现出发展明显加快的态势。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发展体育事业的责任感。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民体质不断增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创佳绩;体育产业不断拓展,逐步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省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与体育发达省区市相比,我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人均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仍处在较低水平;省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北京成功赢得*年奥运会举办权,我省秦皇岛市获得足球预选赛的承办权,这将对我省的体育事业乃至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加快我省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发[*]8号文件和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发展体育事业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努力加快发展步伐,开创我省体育工作新局面。

二、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总体要求和阶段

目标

(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锐意进取,奋力开拓,加快发展步伐,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从我省实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国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高水平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努力促进区域体育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七)从现在起到*年,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加快推进群众体育社会化。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河北特色的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环境和条件有较大改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1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9%以上。

2、加快推进竞技体育集约化。深化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优秀运动队与业余训练一条龙”和“训科医一体化”的训练管理体系。转换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扩大竞技体育外向度,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增强竞争实力,力争有更多的运动项目达到亚洲或世界先进水平,确保在*年奥运会、*年全运会上取得比上届更好的成绩,力争有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入选*年奥运会队伍,并取得好成绩;每个设区市建一个强项(全国和世界大赛中能获得奖牌);确保我省竞技体育运动总体实力继续保持全国前十名,金牌数力争位次前移。

3、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多元化。鼓励多形式、多渠道开拓体育市场,兴办体育产业,基本形成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河北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总收入达到55亿元以上,体育销售达到15亿元以上,体育产业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4、加快推进体育设施现代化。拓宽体育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全省人均占有体育设施面积达0.7平方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规划、建设省体育中心和水上、高原训练基地等项目,设区市努力建成能承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的现代化体育设施,建成秦皇岛*年奥运会足球预选赛赛场。改变我省公共体育场地不足、大中型比赛场地偏少和体育训练基地不适应的状况。50%的县(市)达到有两场(400米跑道标准体育场、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一房(综合训练房)、一池(游泳池)的硬件标准。

5、加快推进体育管理科学化。建立政事公开、职责分明、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符合河北省情的体育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体系,健全体育执法队伍,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6、加快推进体育队伍专业化。重点培养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努力造就一支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竞技水平等方面有机统

一、协调发展的高素质的体育专业队伍。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

(八)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九)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关键,把握重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建设好群众身边场地、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和经常举办群众体育活动三个环节,把握三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

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强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好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各类学校要注重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和课余活动时间。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体育公益金的60%用于发展群众体育。

(十一)大力实施河北特色的小康体育工程。即“八个一’’工程:建立健全一整套全民健身组织;建设一支有规模、有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全民健身工程,50%的设区市要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一大批晨晚练健身点;建立一个完善的全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每年举办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每年举办一系列健身科普讲座;形成一批特色群众体育优势项目。制定《河北省小康体育工程实施方案》,划分阶段,明确任务,细化内容,严格标准,强化责任,积极实施。

四、大力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省竞技体育越动水平

(十二)大力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以我省在全运会、亚盏会、奥运会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坚持和身善“举省体制”,调整项目结构,建好运动队伍,合理配置资源整合全省力量,全面提升我省竞技体育的竞争实力。

(十三)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密切跟踪国内外竞技币育发展新动向,巩固和扩大优势项目,努力提高潜在优势项目,巾重发展新项目,优化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加强体育科研,强化科学训练,力争优势项目有新的突破,潜在优势项目有新的专高。

(十四)举办好省运会和全省其他赛事。省运会是推动我省竞技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协调好省运会和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关系,科学安排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和有利于出人才、出成绩的竞争机制,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全面提升我省的竞技体育水平服务。

(十五)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优秀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提高技能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抓好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拓宽培养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的新途径,积极鼓励体育部门与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联办高水平运动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一线队伍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形成规模优势和梯次结构,不断增强竞技体育的总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各级少儿体校建设,建立和完善业余训练体制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解决好我省高水平运动项目后备力量不足问题。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落实好运动员退役安置就业的政策和措施,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和运动员伤残保险制度。

五、努力开发体育产业,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十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按照组建龙头、壮大支柱、建好,队伍、开拓市场、形成特色、跨越发展的思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我省区域特色产业,组建河北省体育产业集团,使体育产业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河北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七)全面开发体育市场。以各类体育设施为依托,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全面开发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规划开发省会体育市场,合力打造河北名牌。加大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力度,充分发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积极推进体育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进程。

(十八)壮大体育产业支柱。体育销售业是一条“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服务于人民”的体育资金筹措渠道,是体育产业的一大支柱。要加大销售宣传,扩大销售规模,完善管理办法,创造良好环境,确保销售量持续、稳定增长。

六、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我省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十九)强化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切实做到“六个纳入”:把体育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乡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政府任期目标。体育机构已经保留的要继续保留,已经合并的其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建立体育工作评估体系,量化考核,兑现奖惩。各级政府要每年专门研究一两次体育工作,切实解决体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明确政府和社会事权划分,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理顺各种体育组织的关系,形成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进一步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明责授权,责权统一,奖惩兑现,利益挂钩。分期分批进行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推进体育工作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二十一)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将体育事业费、体育事业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确保对体育事业的投入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随着财政收入增加而增加。社区、乡镇公共体育设施和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当地公益性支出计划。在坚持政府投入主渠道的同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投资体育,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资体育的格局。

(二十二)加强对体育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监督管理。体育界和全社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对运动员、教练员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体育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清除腐败行为,对一切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二十三)完善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体系。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实际,不断完善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要相互配套,形成体系,并切实加强监督,落到实处,使我省体育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