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剖析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作者:郭士香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行业英语教学师资状况
李静(2010年)以浙江省为例对行业英语师资结构及教师职业素质进行了调研。其调查发现我国的行业英语师资存在如下问题:
(一)行业英语教师的现有语言能力及专业能力不能完全胜任行业英语教学。行业英语教师主要由两类人员构成,一是英语专业教师,二是专业教师中英语较好者。前者语言基础较好,且具备英语教师职业素质,但缺乏行业知识;后者行业知识较好,英语语言中的翻译能力、阅读能力较强,但发音不够地道,且不能熟练运用语言教学方法,缺乏语言教师应该具备的某些职业素质。结果两类教师都不能是合格的行业英语教师。
(二)职称结构不合理,很多教师缺乏科研能力。统计数据表明,与其他专业相比,拥有高级职称的英语教师比例偏低。另外,高职英语教师工作强度高、教学任务重,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笔者也带领研究团队,对广东省的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英语师资除了存在以上两种问题外,还有以下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由广东省高教厅组织的广东省高职教师填报的数据平台显示,广东省英语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仅为58.8%,而且主要是教授英语专业的教师,这与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80%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绝大多数教师的所谓的“双师型”,仅仅是获得某个职业培训师的资格证书而已,他们中有很多人除了教师职业外,并没有真正成为另一个职业的行家里手。
(二)教学改革意识不强。有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还是把行业英语课程讲授成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没有针对行业特点及学生毕业岗位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及语言能力训练侧重点,还是千篇一律地用翻译法、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以上调查说明,目前有很大部分的高职英语教师实际上不能胜任行业英语教学工作。
作者:李敏智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关于风险感知,最初提出“风险社会放大(SARF)”议题的是美国克拉克大学的研究者,他们试图回答“为什么有些相对较小的风险或事件,通常会引起公众广泛的关注,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罗杰•卡斯帕森(RogerKasperson)等学者提出了风险社会放大的模型框架,并通过128项灾难案例和6个案例进行了定量分析的科学验证。
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将风险程度、信息流、反应群体以及文化等因素系统联合起来,认为风险事件是与社会、制度、心理、文化等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然而,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事件前后缺少参照,难以进行比较。弗鲁尔(Frewer)等学者认为,风险的放大与缩小很难进行科学测量,因为收集风险前后公众态度的数据是不容易的。⑦因此,现在很多学者基于风险的影响以及社会放大的发生机制研究,其中信息传播机制是重要因素。
媒体报道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
风险放大的主要原因是风险社会的感知与体验,大多数公众是通过信息系统产生对风险的认知,而媒体是主要的信息传播介质,媒体的信息传播成为风险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媒体报道直接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媒体在风险放大过程中的作用凸显。格莉妮丝•布雷克韦尔(Glynis.M.Breakwell)等学者在《风险社会放大对沟通的影响》⑧的研究中发现,在整个风险事件中,不同的风险结构在不同时期形成主导,而媒体报道的方式和决策过程对风险感知放大和减弱具有重要作用。
(一)媒体积极有效报道有利于降低风险感知
罗杰•卡斯帕森(RogerKasperson)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媒体的消极报道会降低公众对利益的感知,而增强对风险的感知。⑨因此,媒体积极有效的报道有利于降低风险感知。对比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与2003年SARS事件的媒体报道可见一斑。“非典”事件起初只是2002年11月16日在中国广东境内发现了首例SARS病情,然而短短几个月内,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3年5月世界范围内已经有30个国家发现,并已经发现超过6000人患有SARS和疑似SARS病症,而中国境内感染范围占一半以上。面对这样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缄默、主要媒体噤声,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公众集体恐慌、人人自危,风险无限放大,进而迅速波及到多个领域并蔓延为复合性的次生危机,主要表现为抢购风波的经济领域,损害政府信誉的政治领域,国际负面舆论的外交领域、旅游领域等。相反,甲型H1N1流感2009年4月在北美等地迅速蔓延之时,我国政府就开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流感风险,通过新闻会、媒体报道等形式向公众通报流感疫情,对其特点防治、传播渠道等进行风险告知通报,消除了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大大降低了风险感知。2009年5月10日,我国内地出现第一个输入性甲流感病例以及5月29日出现首个二代病例后,面对公众紧张的情绪,相关部门召开新闻会,媒体进行有针对性地报道,逐步消除恐慌心理,引导公众理性对待疫情。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14日已有7家媒体的报道被转载超过9篇,其中《潇湘晨报》(5月13日)标题为《疫情同样是对每一个公民的考验》转载已达15篇,《长江日报》(5月19日)标题为《严防流感不能丧失对人的尊重》转载已达11篇;境外媒体截至2009年5月21日已有7家媒体的报道被转载超过7篇,其中《大公报》(4月28日)标题为《猪流感拷问“第四道德”》和《澳门日报》(4月29日)标题为《抗非典让中国应对猪流感底气更足》转载量分别为36篇和18篇。此外,围绕甲型流感的爆发、疫情扩散与防控情况,媒体评论关注点(如表1关于甲型流感的媒体关注点分析)主要有:政府的应对举措(36%)、公民责任与个人权利(32%)、流感的经济影响(10%)、防控流感的国际合作(8%)、为猪流感正名(6%)、国外防控状况(4%)、人与自然关系(4%)。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媒体有主动报道的需求和动力,但面对此类题材,受“关注度”等因素影响,他们试图追求“快速”、“曝料”等效应,从而容易忽视报道的“科学性”、“准确性”,其结果也容易放大风险。
作者:张勇刚吕福亮范国章王彬李丽李东邵大力杨姣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红海盆地岩盐分布特征
红海盆地中新世中、晚期,南北通道关闭,海平面下降,导致蒸发岩快速沉积,全区内普遍沉积岩盐和石膏层。上新世以后,上覆地层不均衡导致盐流动,岩盐控制了沉积和构造。岩盐在该区不同构造带,盐层的发育特征明显不同,在盆地的浅水区为碎屑岩带,以滨岸带、滚动背斜带和盐刺穿构造带为特征,盐层呈层状展布,厚度约100~800m,是主要的勘探区带;深水区以大规模盐丘发育为特征,盐层呈丘状展布,地层厚度约1000~4500m,目前勘探程度低,但为本区潜在的勘探目标区(图2)。
盐不仅具有较强的致密性,而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当具有足够的埋深和承受不均衡的巨大压力时就会发生可塑性流动,岩盐受上部地层改造明显。在近物源区以挤压外推盐体为主,在远物源区以充填沉积分割盐体为主。岩盐因构造变形可形成多种类型的盐构造,在盆地滨岸带,受多排滚动滑脱断裂的影响,主要盐构造类型为盐底辟和盐焊接;在盆地盐盆区,主要盐构造类型为盐墙和盐舌。
红海盆地生储盖特征
红海盆地已钻井地层及油气显示分析,盆地主要发育两套烃源岩,主力烃源岩为裂谷早期的盐下Rudeis组深海泥岩(表1),此外Be-layim和Dungunab组海相泥岩也是重要的生油岩(未证实);其次为盐上的Zeit组下部三角洲泥岩,泥岩(10~150m,TOC0.5~0.9,Ⅱ2~Ⅲ型)厚度与质量变化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生气为主,在浅水区达到早成熟阶段(Ro0.7%~1.0%),靠近深水区的地层才达到成熟,已得到钻井证实。红海盆地的主要储层为碳酸盐岩和砂岩。
盐下储层发育碳酸盐岩和砂岩,其碳酸盐岩地层分布范围有限,区域物源的发育,限制了生物礁的生长和分布范围,从部分已钻遇盐下地层井上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发育滨浅海相砂岩,储层厚度大、层系多,但单层厚度变化大(图4),有效孔隙度约为13%~17%,平均孔隙度约为15%;盐上储层以高能环境的三角洲相沉积为主,横向上岩性变化快,纵向上砂地比变化大,单砂层厚度一般为5~10m,砂地比为18%~38%,砂岩储层埋藏浅,有效孔隙度约为15%~25%,平均孔隙度大于18%。
本区砂岩含盐沉积是影响储集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盐以胶结物形式沉淀在砂岩孔隙中,从而影响砂岩的储集性能(表3),易使砂岩储层变得致密坚硬。红海盆地盐层广泛分布,盐丘主要沿断层分布,从滨浅海区已钻遇盐层井上岩性统计分析,盐层段通常为岩盐夹粉砂岩、泥岩和白云岩等薄层的互层特征,通常单层岩盐厚度从几米到几十米(图5),深水区目前暂无钻井,但从地震解释上看岩盐无论规模和厚度都普遍较大(图4)。
作者:赵雷刘波单位: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目前存在的不利现象以及应对方法
1当前存在的不利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地质工作新体制和新机制建设总体上没有到位,公益性地质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商业性地质工作缺乏活力,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以及在利用国外资源方面缺乏统筹规划,使得勘察活动和当今的时代背景不相协调,面临非常多的不利问题,具体的表现是如下一些内容。
1.1纯公益性质的组织并未有效地发展当今的公益性的组织是由三方构成的,分别来自于国家以及地区和领域中的力量。目前该组织已经拥有了大体的模式。不过,其具体的组织管理内容并未明确,并且因为因为它是在已有的是由机构的形式中发展而来的,因为在一定方面会有一些事业机构共有的不利现象,其综合的规模和水平并不能有效地适应当今的活动规定。
1.2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不足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大多是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完成的,资料总体上比较陈旧,部分地区中小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还存在空白,我国地质工作比较注重单一性的专业发展,缺乏跨学科的集聚和综合,降低了地质工作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因为当前的勘察活动存在着严重的经费不充分的问题,使得其后续的活动无法进行,进而存在了许多的风险问题,导致两种性质的活动无法有效地融洽到一起。此项内容也是目前导致勘察活动无法有效发展的关键要素。
1.3目前,资源勘察活动的力度不够,无法有效地获知当前的资源情况,进而使得目前的总体勘察力度呈现出非常低下的局面。
2导致不利现象的要素简介
作者:董洪单位:商丘市飞天纺织有限公司
多种方式查杀病毒
计算机的木马病毒程序主要包括非法的远程控制、后门和键盘记录。计算机杀毒软件的安装一般都是默认到系统盘的,并且加载到启动项,隐蔽性比较好,这样系统在启动的时候杀毒软件就能自动启动。病毒木马有加载到win.ini、注册表启动项、引导扇区几项启动方式,一般来说病毒木马经过了免杀处理包括:改变程序的入口点、插入进程技术等。使用病毒木马专杀工具就可以很有效的清除病毒木马程序。但是如果以上方式都无法清除病毒木马程序,可以尝试手动清理的方式,注意病毒木马程序隐藏的地方,如注册表、引导扇区、win.ini、system32目录。
计算机网络防范发展方向
主动防御概论。杀毒软件查杀病毒总是在病毒出现和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破坏后,杀毒软件公司才从受损的用户获得这个病毒,经过分析、处理和升级后,杀毒软件才能查杀这个病毒。
相对于病毒,杀毒软件是被动的,病毒更新了,杀毒软件也必须随之更新。主动防御技术能对病毒进行提前预判,改变了以往杀毒软件滞后性的不足之处,它通过对病毒防御工作的人工流程来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自动判断进入的不明程序是否为非法程序或者病毒。主动防御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有效抵制大多数新的病毒,并进行有效防御,也就是说,主动防御软件和传统的杀毒软件相比,它并不依赖软件的更新升级而实现查杀病毒的功能。
杀毒软件主要利用病毒特征码来识别病毒,而特征码是反病毒工程师从病毒体中提取的一段或几段病毒代码,因此,从技术上就决定了它只能查杀杀毒软件公司已经收集到的病毒,不能查杀未收集到的病毒特别是刚出现的病毒。从病毒的出现到用户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到某些具有一定反病毒知识的用户向杀毒软件公司提交可疑的程序,再到反病毒工程师在实验室中人工分析判断,然后升级病毒特征库,最后还需要用户升级杀毒软件才能对这个病毒进行查杀。在当今病毒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毒,数量也非常大,传统的先出现后分析查杀的模式已经很难有效的避免病毒的危害性,主动防御技术从技术上极大地解决了杀毒软件不能有效防范未知病毒的致命缺陷。
重视安全技术融合
作者:刘善根单位: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王莲莲拜香》是福州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是以从民间说唱的表现形式,到舞台剧的艺术表现,说明其有着深刻的艺术内涵,通过对以往传统的表现形式进行改编,新版《王莲莲拜香》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王莲莲拜香》中舞台置景而且进一步把戏中女主人公从小由于寄人篱下生活不如愿而心灵扭曲张大赌气乱嫁导致悲剧的发生,逆境中王莲莲又感悟到人生的真善美,人性的回归让她以拜香的形式与过去诀别,感人肺腑的忏悔来传达人间爱心的呼唤。要想表现出这种艺术魅力,离不开舞台置景的功劳。舞台置景在这个舞台剧中别开生面的使用了浮雕制作背景,然后又加进了实际具体景物,即丰富了舞台内容,又拓宽了空间框架,十分巧妙的把演员角色的行动空间构成的十分自然,完美的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很好的促进了剧情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来说,《王莲莲拜香》这一舞台剧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从小因家贫受委屈长大爱情不如意而心灵扭曲,逆境中找到真善美儿忏悔过去迎向新生活的故事。导演为了进一步突出主人公出生市井小民的身份,来进一步突出福州地方戏剧的民间特色。在舞台布景上,使用了大型浮雕民间生活图案为背景,体现当时福州的地理与人文风貌,更好的突出王莲莲这个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并反映了福州当时的经济状况。
使整个舞台空间在观众的感觉中从单一的舞台扩大为整个福州城。为了达到一个体现舞台,突出主人公形象的目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彰显舞美设计的实际要求,在舞台布景工作中使用了多元化的艺术方式,来迎合各方面的需要。当剧情发展到主人公王莲莲胡乱嫁到富商家里当财主婆时候,一个十分显眼的的宝隆行金字招牌出现在观众眼前,这个招牌表现出当时主人公嫁人后的身份,这种布景更能体现出主人公当时想要显示的百万财主婆的显贵身份。这种舞台置景的设置同时也是对剧情之后发展的一种对比。
预示着主人公之后的命运天翻地覆的落差,同时也很好的为剧情及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剧情到主人公的老公身犯官司遭到朝廷抄家,场景频频更换,变化莫测,升降变化十分明显。这种舞台置景手段,不仅表明了故事发生时的场景特点,同时也十分自然的构成了主人公内心感受落差,引起了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和共鸣。
这也充分发挥出了舞台置景的实际作用,也帮助整出舞台剧达到一个真实的表现境界。此外,正常舞台剧中的各种实物布局也十分具有艺术美感,无论是假山荷花池还是桌椅板凳,配置的都十分恰到好处,不仅营造出一个符合当时时展的环境,也使得观众走进了一个充满历史感以及新鲜时代感的时空中。《王莲莲拜香》中各种道具的使用,不仅制作精致,还要表现到位。比如主人公到最后庵堂认母亲时出现的大佛布景,就暗示着人性本善,女主诚心忏悔。这是一种写实的实际布置,是为了表现出女主人面对人间冷暖后真实感受到亲情可贵,后悔当初一意孤行误解而伤害到亲人。最后醒悟后的忏悔。
综上所述,舞台置景工作,不仅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舞台置景在舞台剧中不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舞台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实际创作实践中去,通过气独特艺术语言,来体现出舞台剧导演的总体构思和实际创作意图,把握住观众的审美情趣,这充分的展示了舞台置景的价值。
作者:张婕高亮亮王益利单位: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十部北方通用电子集团公司
总体设计
仿真系统在指挥控制系统设计全过程的作用,如图所示:从上图可见,仿真系统在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有着重要的顶层分析、辅助设计、论证优化作用。仿真系统的定制开发的基本流程是:
1)从作战使用层面,需要详细分析反坦克导弹体系的协同和信息交互及导弹连战斗关系系统的使用环境、作战原则、系统配置、攻击对象特性和不同作战过程、不同使用模式下的系统响应、状态转换关系,形成系统的工作流程。
2)从信息交互层面,需要详细分析导弹连战斗管理系统所需信息,研究信息交互的内容、对象、交互类型和方式、交互频度和实时性要求等,明晰系统对信息融合、传输、处理和信息共享、分发及协同的需求。
3)根据需求,建立仿真所需的硬件平台,并组成相应的通信网络。
4)分析设计仿真对象,形成对象配置文件。
5)编辑系统结构、业务流程、程序接口,形成仿真规划配置文件。
作者:潘芳芳王鹏江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书法艺术的黑白美
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在于书法在黑和白、点和线的千变万化中,来表现人与宇宙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把握和感悟以及人内心情感的律动。
书法艺术中的黑,是指毛笔蘸取墨汁在白纸上像音乐有节奏地演绎一样留下的轨迹,即笔墨痕迹;白,是指白纸,就是白纸及笔墨痕迹之间的空白处。正是这种“黑字白纸”的相互映衬、相互烘托的鲜明对比,才使我们在审美视觉上产生了黑白美的第六感觉。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开幕式上的《画卷》,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黑白理念与文化元素,使其黑白极色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凸显异彩。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其设计多是注入了书法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黑白、点线的玄之高古的文化。
中国人最早创造的墨,从东汉人发明了纸以后,这两种黑白分明的单色材料经书家的手笔,图画成难以想象的艺术佳品。一幅幅深奥无比、淡浓相宜、精妙绝伦的佳作流传千古,被人们认为是至真魂宝永传流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书法的代代相传,都脱离不了黑白美的表现形式,在书法中,黑白美有着一席不容置辩的地位,它们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最根本要素,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魂宝。
书法的色彩表现形式及手法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除了流动的线条美、结字美、章法美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就是色彩美。书法艺术的色彩,一方面浓缩于朴素、雅淡的自然色彩:黑、白,黑为墨色,白为宣纸色,此外还有画龙点晴的一点印章红色。此三色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丽色彩。另一方面,渗透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沉积下来具有独特浓厚的民族特色,形成根深蒂固的独特语言,根深在宇宙的本质上,蒂固在人的心理中,以致现在也无法冲破的神秘色彩。流动的黑色线条所产生的节奏、意态、趣味、张力等,呈现出静穆、高雅、激情奔放的情感色彩。白色的宣纸作为黑色魅力的表现载体,作为现实意境的实体,两者情景交融、托物言情,使黑白①②韵味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这些都是书法的表象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真正让我们沁人心扉、动人心弦的是那墨色的微妙变化。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