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

交通毕业论文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政府因素的影响公立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在两条轨道上各自发展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高等教育双轨制的存在虽然缓解了公民教育需求增长与政府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但也直接导致了民办高校在师资、经费、社会声誉等方面缺乏与公立高等教育竞争的实力,这对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和政策尚未健全,政府对民办高校办学的管理和指导不够。民办高等教育在政府的扶持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政府有关民办高校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还是往往滞后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这种服务职能的滞后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的是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缺乏全局的、宏观的、长远的战略规划与设计。因此,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民办高校自身制定发展战略,更需要政府从满足民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出发,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从管理体制、财政支持、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鼓励、引导与扶持。

(二)社会用人单位人才观、用人观的影响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经过民办高校自身的不断努力,民办高校的地位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但由于受到“公”和“私”的陈旧的经济和政治观念的影响,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竞争环境还是有失公平。社会上仍有很多人对民办高校缺乏认同感,甚至抱有偏见。如用人单位在受到“民办”的影响下,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素质及能力往往持怀疑的态度,在面对众多应聘者无从选择的情况下,往往倾向于选择公办高校的毕业生,或者在求职要求上设置较高的门槛,甚至完全把民办高校毕业生排除在外。这就加剧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不公平,也加剧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

(三)民办高校自身因素影响首先,由于民办高校的教育资金来源以学生缴纳的学费为主,为了学校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很多民办高校往往将很大精力放在招生工作上,存在只注重扩大培养规模获得收益,却忽视了师资力量及后勤保障建设的情况,造成师资力量薄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本身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次,由于民办高校起步晚,缺乏办学底蕴,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社会公认的办学特色,达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再次,民办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学校在设置专业时,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对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把握不足,导致专业趋同严重,造成专业人才的产出和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人才供给大于需求。最后,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比较注重统一性教育现象,忽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四)家庭因素的影响我国是家庭伦理观念浓厚的国度,毕业生职业定向与选择自然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很多民办高校大学生过于依赖父母的决定,对于高考之后是否继续升学、选择怎么样的专业以及未来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缺乏思考和规划,许多学生报考志愿甚至也是按照家长的志愿选定的。在毕业生面临就业时,许多家长或亲友习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左右子女的职业定向和选择,希望子女能选择他们所满意的职业。造成子女或因为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待遇等家长亲友不太满意的原因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工作机会。因此,家人过高的就业期望有时就变成了毕业生择业就业的一个障碍。

(五)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受招生录取体制的影响,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同等层次的公办普通高校,生源基础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给后续的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民办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其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动手能力等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此外,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择业思想准备不足,职业目标也没有调整,或者过多的怀疑或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择业的过程中不能准确自我定位,眼光盯紧大城市,一味追求高新高待遇的所谓理想职业,不愿意到工厂或者基层或者欠发达地区去工作,在求职中显得有些消极被动。

二、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工程实施策略

从系统论视角来探究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根据系统观点,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内部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中综合、动态地考察研究,全面地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及时有效地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有序、充满活力的局面,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最佳效果。政府宏观调控是做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第一,政府要树立公办、民办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体系观,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控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加强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规划,保持人才供需的动态平衡。第二,政府应加快建设就业服务体系。一是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建立起从全国到各省、市、区不同层级的就业供求信息库,及时统计并公布各地需求情况;三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四是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制定扶持政策,建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公立与民办高等教育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要制定关于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及扶持政策,加强以《民办教育法》为主的民办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保证民办教育发展有适宜的外部环境。第四,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的指导,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督与评价。在宏观上加强对民办高校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民办高校通过不断改革寻求更好的发展。第五,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充入民办教育,同时政府也应该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资助者,给予民办高等教育某种形式的资助。转变人才观、用人观是民办高校毕业生良好就业环境的保障。从社会角度来说,需要打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偏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用人单位在重视学历的同时更应注重大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盲目追求高学历或毕业生毕业的高校知名度,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长远考虑,根据所设的岗位来挑选人才,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合理置换冗员,消费适宜人才。落实“两手抓”工程,既抓素质培养又要面向市场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为更好地落实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民办高校要高度重视,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挂帅,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其次,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并向课堂全面渗透。要与日常德育工作、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全面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再次,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民办高校要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有针对性地设定就业指导内容,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最后,加强对外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就业资源,促进教育与市场、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加强学校与企业及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结合,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开课程,真正把专业办在企业的需求点上,努力为社会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述评

调查发现,英语写作和写作教学的国内研究较多,其中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又称“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7年(2000年-2016年),此前的研究对象多为英语硕博士论文和英语学术论文。1999年以来的国内高校扩招带动了英语专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国英语本科专业点高达900余个,在校学生40多万[1]。为了解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笔者梳理了近17年的相关研究。

一、研究现状

2017年6月,笔者以“毕业论文”“学士论文”“学士学位论文”“英语专业”为检索词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相关论文363篇(2000年-2016年),下从研究贡献和存在问题评述研究成果。

(一)研究贡献

1.研究者越来越多

调查发现,近17年间探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趋势(表1),近7年论文数量的占比高达77.6%,年均发表38篇,说明此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内容比较广泛

现有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情况,包括文献资料收集与利用、选题、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摘要、结语、致谢辞、答辩语言、监控管理以及学术论文写作教材建设等方面,其中(表2),363篇论文中近一半以“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毕业论文的调查和反思”为题,说明本研究并不局限于毕业论文的某个方面,通常涉及2-5个方面,属于综合研究;其余论文属于专项研究,专项研究论文超过10篇的有标题/选题、资源利用、管理/监控以及摘要,占比分别为11.9%、5.8%、5.0%、4.1%。

3.部分研究达到一定深度

调查发现,部分论文的视角新、选材好、成果有一定深度。比如,张春芳对比分析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出运用现代外语教育理论掌握毕业论文的语篇图式结构,建立“课程论文———学期论文———毕业论文”体系[2]。顾佩娅介绍了苏州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程实施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简要分析了该模式对于学生问题意识、专业知识获取能力、逻辑论证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方法的影响[3]。郑艳应用JohnSwales的CARSModel对比研究英语语言学领域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本科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不仅剖析了二者所遵循的必要和选用语轮语步,而且在总结异同的基础上提出英语摘要写作结构模式[4]。根据Salager-Meyer对于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潘崇堃对比分析了我国英语专业和美国Hofstra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提出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介绍融入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语言的规范性和得体性[5]。

(二)存在的问题

1.综合性研究多,专项研究较少

363篇研究论文中180篇属于综合性研究,占比49.6%,集中反映出如下写作问题,一是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较差;二是学生不熟悉学术论文的文体、语体以及格式;三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四是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的渠道单一,资料整理能力较差;五是学生论文写作的抄袭现象严重;六是图书资源特别是英语资料匮乏;六是学生人数剧增导致师资不足;七是论文指导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案例不典型[6];八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与考试、实习就业等时间冲突;九是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综合研究因关注点较多导致深度不够,且出现一些说教式论文。

2.研究不平衡

一是研究内容不平衡,如标题/选题专项研究有43篇文章,“结语”“参考文献”“致谢辞”及“答辩语言选择”仅有4-7篇研究文章。二是参与研究的学校类型不平衡,经统计,作者隶属一本院校的论文有34篇,占比仅为9.4%,隶属二本学校的论文有272篇,占比74.9%。三是发表在南大(CSSCI)和北图核心以及外语类期刊的论文不多,发表在普通刊物的论文较多(290篇,占比80.0%);少量文章重复发表。

3.语体研究不系统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这给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语言要求,这也是外语专业毕业论文对比其它专业的最大区别。但是,调查发现,研究毕业论文语体的成果极少,仅有的几篇文章也只是涉及个别词汇;34篇综合研究论文涉及学生的语言问题。可见,现有成果对于语体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

4.研究的样本量普遍较小

绝大多数研究的语料来自一所或几所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较之900个专业点、每年十几万毕业生且生源多类的英语教育来说,其信度显然不够理想。5.论文教材的研究不够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出版发行且可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教材有十余种,但是,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有关教材建设的研究论文只有1篇;另外,孙文抗分析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材的18篇范文,认为一部分范文在选材、内容、结构、语言格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建议加强学术论文写作教材的建设,提高范文与评论的质量。

二、思考与建议

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通病是缺乏语用域意识[7],Halliday认为,“一种语言的非母语学习者最常犯的失误就是错误地选择语用项目或是从不同的语用域里混选项目”[8]。Pawley&Syder提出,成功的二语学习者需要母语使用者似的选择(Native-likeSelec-tion)———能够在正确的语用环境中说出地道语言的能力,以取代那些语法正确、本族语者不会那样说的表达方式[9]。桂诗春和杨惠中研究发现,一般英语学习者不能区别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写作基本是“写话”,却又缺乏口语的特征,形成了一种交际场合使用的单一的“中国学习者语体”[10]。J.Swales研究发现,第三世界科学家的不足7%,究其原因,很可能是LanguageBarrier。同样,中国的学者也存在上述问题,了解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语体特征已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瓶颈”问题[11]。学习者语料库指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外语学习者口/笔语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存储和语言信息处理功能,语料库可以完成词性赋码、错误赋码、语义赋码、话语赋码和句法标注,不仅为深入研究学习者的二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以及交际能力发展提供充分的数据,而且为学习过程和自主性学习研究、指导教材编写和测试提供重要的反馈和支持。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比利时学者SylvianeGranger牵头筹建国际英语学习者语料库(Internation-alCorpusofLearnerEnglish)以来,国内外相继建立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学习者语料库,如LINDSEI、CLC、LLC、JDEST、CLEC、SWECCL[12],这些学习者语料库为二语习得研究做出很大贡献,也为国内学习者语料库资源共享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综上所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与基础写作有很大差异。建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语料库有利于研究者开展针对毕业论文文体、语体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文仲.建国6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界,2009,(5).

[2]张春芳.近五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调查与思考———以某校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顾佩娅,张烨,古海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4).

[4]郑艳.中外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对比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2).

[5]潘崇堃.模糊限制语与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6]孙文抗,赵德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评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7]桂诗春.语用域意识与二语习得[J].中国外语教育,2008,(1).

[10]桂诗春,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1]桂诗春.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语言学语体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题目;计算机专业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每一年各类高校招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在人数增加的同时为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每个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必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然后由于教师人数有限,学生比较多,造成每个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一般都会指导多名学生,因此对于应用型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而言,如何为每一个学生选择一个适合学生自身水平的、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性的题目,似乎是困扰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难题。

1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设计的时间大概为6个月,在这前4个月中需要完成论文选题、开题以及论文初稿,后2个月实习工作中需要完成论文的后续相关工作。对于本科生而言,由于原来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一般存在专业知识缺乏、不懂论文的撰写方法等问题,此外,还存在时间紧迫、任务重等问题,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题目太简单,就很难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题目太难,论文难以如期完成。从本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来看,这些问题如下:

1.1题目雷同或类似,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人数太多,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方面,一般由指导老师出题,因此一般存在题目的雷同和相似,例如,每年学生的题目都是设计茶叶销售网站、二手书销售网站、鲜花销售网站等,这些题目看似不同,但是所有方法基本相同,因此,很难比较好地考察学生的论文水平。

1.2题目老旧,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比较少,平常教学任务繁重,并且年纪大的老师比较多,在选择题目上面会存在题目陈旧,跟不上时代的现象,例如“教务管理系统”“考勤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这些题目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做,造成大家相互抄袭的情况。

1.3题目理论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

部分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没有经验,另外没有和学生认真沟通,因此给学生选一些理论性比较深的题目,比如,基于AI的最短路径寻找,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题目通常会应用一些算法,对于没有进行过相关理论学习的本科生来说要完成这样的毕业设计困难比较大。

1.4题目难易程度不一致,与学生能力水平不符

学院学生整体水平稍微偏低,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动手能力差异比较大,因此在题目选择时尽量选择题目难度适中,并且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另外要跟学生掌握的能力相匹配。

2毕业设计选题的原则

2.1符合专业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毕业设计题目在选取时应该是跟计算机课程相关的题目,尽量不要跟随大流,选一些非常新颖的技术,比如,大数据交通分析,基于云计算的工业物联网设计等,此外要尽量贴近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培养目标,题目尽量实用,最好能与学生毕业实习的工作岗位相关工作一致,这样能更好地完成论文相关工作。

2.2指导老师选取为主,学生自主选题为辅

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自主选择合适的题目,然后让老师审核,此外指导老师也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部分题目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模式,可避免老师选的题目学生很难完成等情况,可有效完成毕业设计相关工作。

2.3坚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相当一次时间比较长的课程设计,其能有效检验学生的专业技术,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题目的选取必须贴近实际,最好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在此基础上注重题目的创新性,这样让学生在设计中能够创新性地将自己所完成的工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将是一项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新生报到管理系统,学生素质拓展管理系统,校园交友系统等这些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题目。

3结束语

本科生毕业设计作为综合考察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一环,在高校培养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作为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对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指导教师而言,毕业设计选题时应该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并遵循选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广柱.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究——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8(8):160-162.

[2]郭丽,范英梅,曾艳.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0):118-119.

[3]穆廷云,王降汾.试析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的问题与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3,28(4):134-135.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实践教学是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1.1实习基地不稳定

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工作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论教学中不能完成的另一种“认知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的实践场所(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不稳定,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多数高校校内实验实习设备条件落后,仪器设备数量不够。有些课程实习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课程实习只能靠指导老师临时联系实习单位。有些企业甚至以影响生产力和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学生参观。种种因素导致了实习基地不稳定和运行不规范,严重影响实践效果。

1.2教育经费不足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加上物价上涨,学生实验、实习条件得不到改善。近年来,许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的规模仍为十几年前的水平,必开的实验课由小组变为大组,有的甚至只有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大大减少[4]。此外,学校按学生人数拨付的实习经费多年来始终没变,维持在较低水平,加上交通费、食宿费等逐年上涨,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践目的的开展。很多高校,学生只能通过缩短实习时间和就近实习来节省开支,实习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水平,严重影响实习环节的有效开展。

1.3实习指导教材缺乏

目前课程实习指导教材缺乏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联系,目的性不强。校外实习仅仅有实践教学大纲,没有规范的实习指导书,学生到了实习基地往往处于茫然状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与锻炼。

1.4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

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有些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学生没有学习专业基础课就要进行认识实习,在实习现场对指导老师讲解的内容不能准确的理解。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条件来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培训,不能给学生全面、科学和高效的指导,使得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普遍[5]。

2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关键环节,社会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对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高校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4个方面对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2.1实验教学环节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实验程序,按部就班完成,提交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实验教学的改革除了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十分重要。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6]。首先,实验教学中,应尽量取缔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指导老师介绍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将多媒体引入实验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视频投影仪演示基础实验的操作过程,将文本、声音、图形和动画等结合起来,模拟、演示教学内容,使抽象空洞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此外,构建以项目参与为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5]。目前许多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步步高”科研攀登计划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教学的内容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保证实验教学的代表性和方向性[8]。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除了增开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外,还可将科研课题引入实验教学,把教学过程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尽可能利用新手段和新方法解决实验问题,让科研反哺教学,让科研支撑教学,从而实现科研与育人的统一[9]。

2.2实习实训环节

实习为学生创造了实际工作环境,是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境[5]。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首先,在各高校实习经费有限的条件下,构建区域环境类实习基地共享平台,可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10],减少实习基地的重复建设。其次,可以与地方基层环保部门合作,通过其确定具体的实习内容,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落实实习地点,优化实习路线,形成相对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如城市“三废”治理工程、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等[11]。此外,加强数字化认识实习教学视频建设。根据认识实习的要求和实习内容,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拍摄实际生产实习过程等形式,建立典型工程案例视频[12],为深化理解实际工程提供有效途径。最后,高校要抓住国家推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有利机遇,认真落实“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加强教师与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和横向科研能力。

2.3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是连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生产实际的桥梁和纽带,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培养学生工程技术素养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环节的改革要注重内容与形式。首先,实行项目组负责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分配,根据个人专长分配任务,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其次,真题真做,环环相扣。在课程设计之前,安排认识实习。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直接接触实际生产规模的处理装置,增加学生的工程概念。同时,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之前专门进行一次有关课程设计的讲课,对课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提醒,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认识实习,在实地考察时对其中可能对自己课程设计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部分进行重点学习和讨论。此外,组织成果汇报答辩。课程设计结束时,组织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会。每位同学都要参加答辩,内容包括对课程设计情况的陈述和回答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总之,通过课程设计,真正提高学生工艺选择、处理方法、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能够把课程中分散的知识与工程实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素质至关重要[2]。学生毕业论文主要是实行导师制。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环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提前配备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在第八学期,建议在本科生入学后的第六学期,学院组织师生双向选择,为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学生能够提早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查阅资料、调查实践、分析计算、归纳总结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其次,构建与实施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协助培养模式[13],实行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指导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指导本科生的一体化模式。这种一对一的独立指导模式减轻了导师的辛苦,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指导效果,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导师在论文选题方面应指导学生实施“一人一题”。论文选题主要以导师的研究课题为导向,由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

3结语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通过调查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存在文内和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部分论文存在抄袭和剽窃现象以及论文统计数据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术诚信教育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师生的学术诚信意识不够强。建立健全学术诚信教育“管-监-检-惩”机制、完善学术诚信教育体系以及强化学生的学术诚信主体意识,是提高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路径

学术诚信是大学生重要的学术品德之一。然而,大学生学术不诚信现象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担忧,由此对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英语写作是英语本科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经过各阶段的写作训练,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素养?为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诚信现状,笔者对某高校2015届英语专业120名本科生的课程论文、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进行了调研,旨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英语本科生论文写作中学术不诚信的主要表现

笔者采用观察法,以英语专业本科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撰写的课程论文、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为语料,调研其文内引文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情况。英文文献的著录依据美国语言学会出版的《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MLAHandbookforWritersofResearchPapers)和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APA格式手册》(2010年版)(PublicationMan⁃ual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中文文献的著录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2005年颁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该版本替代了旧版GB7714-1987)的规定。然后,利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对120篇毕业论文的总复制比、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复制比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分析,概括出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的状况。经统计发现,学生论文中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诚信两种情况。第一,文内引用格式错误。主要问题有:英文人名写错;论文为多个作者时,格式写错;未写文献年代。第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主要问题有:漏写或误写作者、题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年代等;著录格式错误,如期刊本应用[J],却用了[M]表示,等等;遗漏或用错符号,比如出版地后面应用“冒号”,却写成“逗号”,等等。第三,引用他人文献而未标明出处。120篇毕业论文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论文总复制比大于30%的占10%,其中有4篇论文复制比分别达50%、55%、70.8%和85.9%;介于20%-30%的占15%;介于10%-20%的占41.7%;介于10%-20%的占33.3%。论文第一段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大于30%的占12.5%;介于20%-30%的占16.67%;介于10%-20%的占29.2%;介于10%-20%的占41.67%。论文第二段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大于30%的占12.5%;介于20%-30%的占15%;介于10%-20%的占35.8%;介于10%-20%的占36.67%。第四,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论文数据随意性大。有的论文数据不可信,经不起推敲,属于随意编造等问题。因而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方法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中学术不规范和学术不诚信的现象,既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同时也折射出教育管理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因而,应从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以及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这三方面着手,实施学术诚信教育。

1.发挥教育部门的职能作用,构建学术诚信教育“管-监-检-惩”机制。第一,以国外诚信管理机制成功经验为借鉴,建立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档案。学术诚信档案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规范其诚信行为。将学生的诚信情况(如作业、考试和论文写作)记录在案,并与奖学金评定、出国推荐以及未来职业和生活等挂钩。有不良记录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体验、践行诚信,逐渐养成自觉诚信意识。第二,以制度为保障,建立学术诚信管理、监督、检查和惩罚体系。成立专门的学术诚信管理和监督机构,制定详细的学术规范和标准,监督并定期检查学术失信行为和防治情况。对学术失信行为情节较轻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给予严厉惩罚,并在通告栏、网站上予以公布,以便惩前毖后,防止学术不诚信行为滋生蔓延。在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需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在制定规范和标准时,不妨参考《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和英美高校的学术规范条例,细化规则,并辅以实例,使学生有所参照。其次,在监督环节上,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生生监督、师生监督。再次,在惩罚环节,应提高惩罚的执行力,而不是纸上谈兵。除了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外,“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比如,可以采用现代技术——反抄袭软件来遏制学术失信行为,可采用学生先自测,学院在论文答辩前再检测的方式。若整篇论文和各章节的重复率超过学校规定的比例,则责成论文作者修改。再次检测若仍达不到要求者,则不予答辩。第三,以本科生参与为手段,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在我国,学术诚信教育主要依靠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行政手段,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其结果是,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实践体验,不利于其学术诚信意识的形成。因此,应当加强英语本科生的参与度,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诚信教育活动,营造学术诚信氛围,使学生逐步内化学术诚信理念。比如学校教育部门可邀请学生参加制定学术规范条例,监管和裁决学术失信案例。图书馆、学生会和学院可专门设置学术诚信教育网页,组织学生相关规定、标准、规范、条例和惩罚措施,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学生可在校刊、校报和橱窗登载学术诚信教育文章或宣传册。另外,采用英语学习经验交流、英语演讲比赛、学术诚信知识竞赛和英语论文写作比赛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自我教育。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完善学术诚信教育体系。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强化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意识。学术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学术价值观以及对学术诚信的认知。因此,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精神,在学业和学术上互相信任,坦诚交流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成绩,公平竞争,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抵制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成为学术诚信的捍卫者。第二,以年级为阶段,实行“入学教育-课程论文-学期论文-毕业论文”的“一条龙”学术诚信教育培养模式。“一条龙”模式的具体做法是:以英语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学术诚信周”活动。人手一本《新生入学手册》,内容包含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使新生一入校即感知科研诚信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二年级的课程论文或课程报告,任课教师应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同时,可采用高年级学生进行讲座的形式加深低年级学生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认识。同伴讲座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中国学生“往往对正式的规则并不在意,而来自同伴(peer)的口口相传(wordofmouth)对其更有影响力”。到了二、三年级,学生在撰写学期论文或学年论文时,逐步养成了学术诚信的习惯。及至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便会习惯成自然。总之,学术诚信的培养需要经过系统、扎实和持久的训练才能产生效果。第三,以“导学”为抓手,提高英语教师学术诚信教育指导水平。教师是学生学术诚信养成的引路人。因此,廓清“指导什么”和“如何指导”是关键。针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笔者曾提出“十三导”的原则,即论文前期准备阶段的“六指导”(导学风、导目的、导阅读、导文献、导选题、导信心)、写作过程的“三指导”(导科研态度、导宏观与微观结构和导耐心)以及答辩过程的“四指导”(导总结、导陈述、导答辩和导意义)。受此启发,针对引文和参考文献规范,笔者提出“六导”的指导思路,即:导学风——树立“质量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导目的——阐述引文和参考文献的意义;导阅读——阅读并仔细研究引文和参考文献规范;导查新——如何在网上、图书馆查阅、筛选和记录参考文献;导格式——比较和分析文内引用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和规范;导耐心——用心对待参考文献的细枝末节,如“标点”的用法、各种文献的著录方法以及作者、出版社、出版地和出版年代的正确写法,等等。

3.强化责任意识,激发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诚信的主体作用。第一,以自律为准则,强化学术诚信自教和内控意识。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自我道德培养和自我道德约束,自觉、自愿地遵守学术规范,成为学术诚信的传播者。第二,以国际和国内“规则”为准绳,掌握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学术诚信是建立在学术写作规范基础上逐步养成的习惯。因此,了解和熟悉学术写作相关规范是第一步。要了解国际上学术诚信教育和学术写作规范动态,与国际学术惯例接轨。

参考文献:

[1]张春芳.近五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调查与思考——以某校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2).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当前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人才培养方面区分度不高[1]。云南作为一个边疆民族省份,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特点,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从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构建区域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一批有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同时又了解、熟悉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资源与环境的管理人才。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点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为一体的省份,全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59万人。全省16个地州市中,有8个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95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7O%。云南除具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性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具有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由于多样性的气候和环境,云南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的多种生物资源种类,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和“生物资源基因库”。云南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拥有除海洋旅游资源以外的其他各种旅游资源,实现了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云南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或上游流域区,有6大水系,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云南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经济价值高,近年来云南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也已跃居全国第1位。

(二)优越的区位条件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全省边境线长达4061公里,占我国陆地边界的五分之一,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l/3。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也为云南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持久和强大的动力。

(四)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年来,云南省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名2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1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28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另外,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其主要标志是“四低四高”,即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稳程度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经济比重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重高;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贫困人口比重高。

二、边疆民族地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块

云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前主要由四个模块构成,即课程实验、专业实践(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拓展训练、农村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各实践教学模块内容如下。

(一)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又叫课带实验,是指带有实验课的课程,主要在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完成,这类课程实验包括市场营销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会计学原理实验、企业经营实务模拟、经济计量软件实验、统计学原理实验等。

(二)专业实践1.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主要针对本专业大三学生,教学时间为一周,教学任务主要由院系具有相关技能的教师负责。设置此模块的目的旨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他相关技能,如农村社会经济调研技能、社区发展规划及管理技能、企业经营管理技能,调研报告、专业论文写作技能,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及音乐、美术、礼仪社交等方面的素养或技能。2.职业技能拓展训练。职业技能拓展训练实施对象主要是本专业大二学生,安排一周时间,主要聘请校外专家和有成就的校友举办与专业有关的各类专题讲座,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习校友工作中的经验。设置该模块的目的,一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二是让学生了解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等,三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大学生就业需要。3.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会调查的实施对象为本专业大三学生,主要采取外出实习形式,实习时间为两周,地点为校外实践基地或由带队教师根据实习内容自行联系校外相关单位。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发展相关专题,如农村贫困及扶贫情况、土地流转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及经营情况、农民增收状况、新农村建设情况等,旨在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实地了解云南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尽可能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出谋划策。设置专题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调研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专业调研能力。

(三)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模块针对本专业大四学生而设。实习时间为大四下学期,时间为1个月。实习地点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根据所指导的学生论文选题与学生共同协商确定,由学生采取分散的方式实习。此间要求学生根据毕业论文选题自主实地调研,为论文写作搜集第一手资料,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及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设置此模块的目的在于培养、强化、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论文写作技能[2],是不可缺少的专业实践环节之一。

(四)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时间大约为1年。大四上学期,学生上报毕业论文题目,教师上报毕业论文指导方向,师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指导的学生,师生见面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和写作内容,学生在大四上学期要完成选题报审表、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提纲。大四下学期,学生针对论文选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实地收集论文写作第一手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定稿,5月底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三、边疆民族地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培养出能够满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而言,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应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以往云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并未达到其应有的目标。上述专业实践模块在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一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相互协调性和衔接性,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规划、管理、研究、评价机制。二是实验课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由理论课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实验课时和实验内容,实验室和实验教师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三是在实践教学中,专业技能训练一般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主决定,确定教学内容时随意性大,系统性不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专业负责人及相关教师对专业人才定位及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到位,专业实践缺乏相应的统筹、规划与设计;此外,专业实践师资队伍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不足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毕业实习形同虚设出于毕业生论文质量的考虑,专门制定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但由于经费和管理的原因,毕业实习采取学生分散实习方式,导致毕业实习缺乏监督管理,有的学生要么就在家待着,要么就去找工作,到公司、加油站、超市等从事一些与毕业论文写作无关的实习,最后毕业论文写得一塌糊涂,毕业实习形同虚设,效果不佳。

(三)实践教学基地不足与现有的招生规模相比,已建成的实践教学基地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在安排实践教学的时候,与其他专业争抢实习基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时带队教师要借个人的社会关系自行联系、确定实践地点。由于实习地点的选择多少属于个人行为,而实践教学本身往往不能给对方带来直接的利益,甚至给对方添麻烦,所以这类实习地点往往不具有可持续性,选择实习地点时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导致实践教学地点的不固定。

(四)实践教学未能凸显边疆少数民族特点边疆少数民族往往具有分散、杂居、偏远的特点。受交通条件、实习经费、实习时间的限制及安全的考虑,实习基地或实习地点往往选择那些离城区相对较近、交通条件相对较好、食宿方便的村庄。而这些地方往往不能凸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专业实践结果很难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边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及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需求不相符。

(五)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首先表现在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维护投入不足。由于基地建设维护投入不足或几乎没有投入,现有实习条件往往依托建立之处基地所具有的地方性资源。由此带来了问题,一是实践教学资源贫乏,基地实践教学内容及组织方式的选择余地不大;二是对基地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还表现在外出实习生均实习经费不足,现有生均实习经费涵盖了外出实习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教师学生的交通、食宿费、当地人员的劳务费、带队教师补贴等。生均实习经费不足带来的问题,一是无法将专业实践地点选择在相对偏远一些的农村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栖息地;二是无法保证必要的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外出实习天数)。

(六)师资队伍满足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现有师资结构与实践教学的需求结构不尽吻合,满足不了教学活动需要。一方面,有的实践教学活动无从开展,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却有很多空闲;另一方面,现有教师的教学质量达不到应有要求。有学生反映,部分讲座内容或技能培训,实际上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翻版,课后收效不大,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四、边疆民族地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专题规划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制定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专题规划,构建了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结构框架。提出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计划和内容;精心组织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工作,使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完善校内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力争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进一步开展校企协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做好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规划措施,使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相互协调性和衔接性。

(二)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系统完整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块1.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块。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3],作为边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具有从事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素质和能力。该模块主要是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参与生产劳动,使其亲自体验农业生产劳作,参观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感受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管理及村委会的日常管理,培养学生从事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素质和能力。2.农村发展和社区治理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是未来乡村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4]。农村工作有很多特殊性,尤其是在云南这样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对未来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该模块主要注重学生在农村区域、社区、园区,研究、规划及农村发展项目实施、管理、监测、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具体的实践内容及方式上则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多民族”“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及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3.创业实训模块。创业是目前大学培养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大学生创业的各类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实际能力。学院组建了20支电子商务创业团队,共同探索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这20支电子商务创新团队均由在校学生和指导教师组成,每个团队负责一个电商村或电商专业合作社,并根据市场的调查和实地考察情况,分别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创业,销售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或与企业合作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搭建创业平台;或对农村合作社进行指导培训,帮助合作社开网店,从而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实际能力。4.企业运营和管理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最多的去向是各类公司企业。为满足边疆民族省份大学生企业运营能力的社会素质需求,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行动研究法,以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经营实务模拟”“组织行为学”等课程为实践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模拟企业经营实务,团队和团队之间进行虚拟对抗,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积极性。

(三)编制相应的专业实验教学大纲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如“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等,除了理论教学外,还专门设置了实验课程。每门实验课程都编制了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具体规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措施及考核的依据,杜绝实践教学内容上随意性大、系统性不强等现象。

(四)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目前的专业实践师资队伍中,有部分教师是从其他学科领域“迁徙”过来的,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究竟应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不甚了解,因而满足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通过组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专业教学科研交流等方式,使这部分教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及专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有正确而清晰的认识。其次,根据专业实践内容、目的和要求,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并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使之尽快适应专业实践的教学要求。再次,鉴于专业实践环节、内容等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专业实践教师一经选定则不宜轻易变动,以免造成因“错位”而无所适从的现象。最后,教学管理中,应切实将教师专业实践教学的履职情况作为其评优、职称评定的考核标准之一。

(五)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针对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的问题,近几年,在原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我们又与寻甸县、富民县等多个县乡签订了合同,建立了多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挂出“云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的牌子,保持长期的合作共建,在基地的建设及维护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双赢”原则[5],并给予适当的经费投入,保持日常的联系沟通。

(六)加大对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院仍然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每年用在实践教学上的经费达到40多万元。大一学生每学期实践教学经费增加到每人200元,大二学生增加到300元,大三学生增加到500元。同时在富民等县投入40多万元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让研究生、本科生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增加的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一部分用于增加师生在专业实践中所需费用,以解决实践教学中“去不远、待不长、完不成”等问题;另一部分则用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或维护所需。

五、结语

本文从边疆民族地区的角度入手,研究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区域性与专业性如何相结合,构建了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块、结构与体系,提出了培养途径、手段和模式的改革创新思路,旨在进一步丰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黎东升,许家林.论面向新世纪的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5(1):20-22.

[2]许家林.论现代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结构[J].中国农业教育,2001(4):36-37.

[3]李炳莲,黎东升.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9-231.

[4]尹民,杨伦,庞岚,等.实践教学思维方式特征与教学方法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98-99.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1新办统计学专业的院校特点

目前,全国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大约有很多所,像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等,这些知名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已有很长的办学历史,有很好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不管从硬件、还是从软件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吉首大学地处边远的西部民族地区,当地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办学地域的特殊性,使吉首大学面临的困难比其他高校相对更多,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不管从办学条件、办学经验还是办学历史上与那些名牌院校相比差距不小.统计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处于摸索时期,在教学管理、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经费等软硬件条件上都远远落后于那些老牌院校,并且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在生源质量及就业等方面都赶不上那些老牌院校.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广泛适应社会需要的统计人才,是统计学专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1].但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目前要达到统计学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似乎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吉首大学作为民族地区的地方性高校,不能不顾自己的实际,不可盲目模仿和复制其他大学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和自我价值发挥的舞台.

2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2.1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和适应能力,能在金融机构(含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机构)、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从事统计分析、风险管理、数据分析以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性专门人才,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2.2统计学专业培养规格要求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学习,学生应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统计学、数理金融、保险精算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经济与金融、保险与精算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备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具体来说,学生应获得如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2.1知识要求(1)系统掌握数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2)掌握扎实的经济金融或保险精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初步掌握数理金融、保险精算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的热点和重点问题.(3)掌握计算机科学和统计计算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2.2.2能力要求(1)具有对经济与金融、保险精算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数据采集方案及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能力.(2)熟练使用至少一种统计软件包(如:Matlab、R、SPSS等),有较强的计算与分析能力.(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外语成为交流和获取新知的工具.(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2.2.3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团体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经济、金融法律和法规.(3)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形成文理融合的知识结构.(4)具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构是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关键,因为课程体系结构既关系到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学科知识结构,又关系到怎样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和素质.不同高校的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不少差异,我们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正常合理的.如果硬性规定统一,将会严重束缚统计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阻碍各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长[2].为实现统计学专业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积极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注意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区分统计学与数学专业特色,加强各种学科知识互为联系、互为补充,重视实践应用,偏经济、金融方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设计,实现三结合,即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有机结合,专业主干课与专业方向课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3],注重统计学、数学、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等主干学科的综合应用.

(1)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设计基础》、《概率论》、《数理统计》等等,加强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和计算机学习,全面提高该专业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水平.因为统计学是以数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只有数学和计算机学扎实了,才能培养出掌握现代统计方法的学生.这类课程的学习在入学后前3个学期内按设置计划完成.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将为学生进入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

(2)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主干课程.如《统计学原理》、《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随机过程》、《统计软件》、《贝叶斯统计》、《统计计算》、《试验设计》、《数学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等,培养学生的现代统计方法和思想,掌握系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理论.

(3)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及选修课程.突出人才培养的特点并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教师专长进行分专业方向教学,具体分为经济统计和保险与精算2个方向.经济统计可以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证券投资分析》、《金融数学》、《统计预测与决策》;保险与精算方向可以开设《数值计算方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回归分析》.由于统计学应用的广泛性,且不同行业和领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统计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统计学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因此,除了开设上述统计专业方向课程外,还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开设相应的统计专业选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可将《生物统计》、《非参数统计》、《数据挖掘》、《密码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列入专业选修课程中,供学生选学.其开课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由本校专业教师且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授,也可以由在统计相关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士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邀请知名的专家教授来讲学或作报告的形式.

4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统计学专业是与实践联系紧密、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的一门综合性科学[4].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本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则,合理安排和组织观摩/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4.1观摩/社会实践

在第4、5学期各安排观摩/社会实践,均不占教学计划时间,可采取以下形式:(1)观摩和见习.第4学期学生到工厂参加考察,了解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参加考察的学生必须做好相应记录,事后写出相应报告或召开座谈会相互交流;(2)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每年至少进行1次社会实践,每次完成1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4.2课程设计

在第5学期安排抽样调查的课程设计,第6学期安排统计软件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数据采集方案及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次课程设计的写作时间为期1周,有任教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完成1篇论文的写作.

4.3课程见习

在第5学期安排1次课程见习,共1周.通过课程见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金融、保险、精算等行业相关部门的一般流程、内容、手段、组织和运行规律,进一步了解行业法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内容包括听经济金融、保险精算等部门从业专家的报告,完成见习报告.

4.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占用教学周共8周,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写出实习报告或总结.

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毕业论文的结束意味着我在xx院校区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回首往事,心潮难平,感慨良多,但无论如何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在此,要特别感谢求学过程给予我无限支持和帮助的老师、朋友和亲人们。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日常的学习,论文题目的确定到论文的撰写,程老师都给予我悉心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给我鼓励和动力,也正是在她的指导和督促下论文才得以如期完成。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学习、生活给予的支持和照顾。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获得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助与先前研究工作者的宝贵资料,论文的研究成果离不开你们的协作和帮助,在此对你们表示深切的谢意。希望可以以本文向你们汇报,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助,感谢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你们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篇二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xx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李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

在攻读硕士的这三年里,导师不仅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科研和学习环境,使我得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自由翱翔,同时在思想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

真诚感谢教研室的xx博士和师兄xx硕士,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感谢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开发中的互助合作,正是集体的努力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没有他们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我无法完成现在的硕士学业。

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

篇三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交通大学以其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本论文是在导师李霞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李霞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