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捕捉论文范文

捕捉论文范文

捕捉论文

捕捉论文范文第1篇

办刊宗旨是学术期刊的灵魂[2-3],是维系和确保期刊读者群和作者群的重要因素,是期刊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关键。同时,办刊宗旨是杂志品牌建设最主要的内容[3],坚持办刊宗旨有助于突出期刊的特色[4]。对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来说,办刊宗旨是体现其能否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作用的关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杂志受到市场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影响,有过忽视社会效益问题,不以追求高质量高影响力论文为动力,导致学术质量下滑,学术质量参差不齐,期刊影响力不高。近年来,编辑部就期刊的学术定位,如何在国家医疗卫生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实现期刊的社会效益开展讨论,尤其是对办刊宗旨进行了深入思考,对期刊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业改革中所发挥作用进行回顾,使编辑部对今后期刊的发展方向更为清晰,达成共识,论文选择和编辑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在国家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背景下,《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要结合国家战略发挥好平台作用。要结合办刊宗旨,在今后的办刊中注重五个方面问题:(1)注重方向性。《中国公共卫生管理》办刊宗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宣传贯彻国家新发展理念,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政策、方针。期刊要重点选择各地落实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各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重要学术论文,使这些对国内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改革有参考作用的论文能尽快转化为成果,以实现杂志的社会效益。(2)注重宏观性。公共卫生事业从宏观上讲是国家卫生健康系统工程,是涉及民众健康的事业。因此,期刊在选题策划和组稿上将涉及面广、数据量大、具有宏观性和战略性的课题作为重点,侧重选择国家公共卫生宏观政策的研究、、执行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论文,努力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搭建研讨平台。(3)注重学术性。公共卫生管理学术论文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创新性成果,在实践中经过严谨的论证和实践检验,具有实验性、理论性和预测性。这些成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为保证论文的学术性,编辑部将恪守学术期刊的要求,逐渐以编辑办刊转变到倚重专家办刊的思路上来。在今后的发展中,严格按照学术期刊的标准,做到专家把关,执行和落实好论文的各项审理制度,包括三审制、外审制等,逐步推进实现同行评议,从根本上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4)注重交流性。探讨公共卫生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交流各地公共卫生管理的经验,是杂志办刊宗旨重要的内容。公共卫生管理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在报道各地实践和研究成果基础上,应更注重典型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对于成功的管理实践,要以既因地制宜又普遍适用的原则,结合各地不同情况加以区分。努力推广全国公共卫生管理经验的精华,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服务。(5)注重时效性。对于双月刊来说,全面提高期刊时效性有非常大的困难。应根据重要性和时效性对论文区别对待,对于重要的、紧迫性强的学术论文要优先选择和出版。杂志已与中国知网签订了优先出版协议多年,应努力采用网络优先出版与纸质出版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考虑在杂志微信公众平台上优先出版等方法,提高重要论文出版的时效性。

2服务大局继续做好主题宣传

严格遵照执行主管单位对期刊的要求是出版单位应履行的义务。2016年,国家卫计委提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求所管报刊开展主题宣传工作,《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编辑部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积极探索,尝试围绕“健康中国”建设规划,开展系列主题征稿活动,内容包括人群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城市建设等相关论题;全国各地及公共卫生各领域“十二五”期间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报告、学科进展、成效评价和综述,对“十三五”规划发展的借鉴和展望,包括各地公共卫生政策及实施效果的评价等;各地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的情况、成效、问题与评价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相关项目实施社会效益及问题与评价等;食品安全、饮水安全、雾霾和水污染及其治理相关论题,如现状、成效、经验及教训,宏观政策及其效果,国外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作用等五大主题。在2016年8月我国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及2016年11月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后,杂志即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大健康”理念下的理论、实践成果及综述内容列为专题组稿内容。通过这些征稿活动,组织了一大批不同论题的稿件,分别在2016-2017年不同刊期的《专题论坛》《论著》《综述》栏目中发表,均得到了读者引用、下载或浏览,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杂志在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出版物主题宣传激励项目”表彰中,荣获“最佳期刊”奖,在2017年获得“优秀期刊”奖。这些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增加读者对期刊的认可度,也使编辑部认识到只有恪守办刊宗旨,办刊方向围绕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宏观发展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期刊的社会效益,才能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编辑部会更加注重做好主题宣传工作,尤其是要努力开展好选题策划工作。

3挖掘信息开展选题策划工作

选题策划对于期刊的发展、期刊的品质、是否有市场竞争力都有深远的影响[5],有其重要的地位[6],不仅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力,还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基础和品质的保障[5],不仅体现了学术期刊的定位和特色[7],还对塑造期刊的品牌有重要作用[8]。编辑部对在开展主题宣传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效进行总结,以确定新时代的选题重点和方向。对于选题策划来说,信息的捕捉和挖掘是最为关键的问题[9]。杂志选题策划将从多方面途径捕捉和挖掘信息:(1)从宏观上讲,要准确把握国家的公共卫生政策,捕捉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与挖掘。不同于一般科技期刊,《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不仅要围绕公共卫生管理的热点、难点、焦点进行选题策划,更要根据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趋势,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发展规划开展前瞻性的选题策划工作。要把握公共卫生改革事业发展动态,就要深入学习和掌握国家卫生健康改革大政方针、政策导向,深入研究国内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站在应有的理论高度,捕捉信息并深入挖掘和分析,提炼出对全局具有导向作用、指导性强的选题。(2)要从全国各地公共卫生学院及公共卫生机构研究的重点课题中选择重要的、有方向性的课题,目光瞄准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同时加强与相关机构的联系,与易受关注的项目进行约稿,确保刊载内容具有创新性、引导性和借鉴性。(3)从采编系统的自然来稿中捕捉全国不同阶段的公共卫生系统性实际工作及其进展的信息,选取有共同特点,有普遍性、借鉴性、可推广性的选题开展广泛性组稿。(4)从编委会、外审专家及各地公共卫生机构作者提供的信息中了解各地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向和重要研究情况,积极挖掘编委会、外审专家的潜力,让他们参与期刊的选题策划工作。期刊的编委会大多数都是公共卫生系统的专家,他们掌握各地的信息资源;外审专家是我国公共卫生系统中有坚实业务能力的专业人员,对所在单位和所在地的相关研究也比较了解,可为选题策划提供有益的帮助。(5)向广大作者和读者了解行业内发展和需求情况,如在采编系统和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中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各地作者所开展的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及各地公共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到选题策划工作有的放矢。在选题较多的情况下,做到规划和开展次序按照紧迫性、重要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地开展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做到可持续发展,确保选题工作的系统、完整、全面、可持续和有序,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4提高质量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质量主要有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两个方面(其他质量问题不在这里讨论)。学术质量是期刊质量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学术期刊质量与期刊的影响力呈正相关,一般来说,期刊质量越高其影响力也就越高[10]。因此,对于论文的选择,即审稿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中之重。然而,学术期刊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稿件的质量,而严格的审稿制度是确保稿件质量的关键。刘兴平等[11]对欧洲三个国家进行考察,如瑞典的瑞士科学新闻协会、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MDPI),该机构有3.5万余位审稿人,每篇稿件由3位专家审读,实行匿名审理,终审由主编确定。英国的《科学报告》拥有博士及至博士后经历的全职专业编辑,其在审稿上注重概念新颖性、技术可靠性、在该领域中的重要性、读者阅读的广泛性,这应属于专家办刊的思路。以上实例说明,专家办刊与执行外审制度,执行专家审稿和同行评议制,都可以成为保障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方法,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从创办开始,长期遵循编辑部办刊的思路,一度外审制度执行不到位,以至于相当长的阶段稿件质量徘徊不前,影响因子提高不明显。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在提升自身专业队伍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外审专家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外审制度,逐步推进同行评议。对学术期刊质量影响较大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期刊编辑校对的质量。有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对期刊的影响力也有着较强的相关性[12],也可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3]。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不仅体现出期刊编校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能反映出编辑工作者的态度和责任心。有学者对河南省自然科学105种学术期刊进行分析,数据表明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数与编校质量差有趋势性负相关性,尽管差别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14]。但也可说明编辑人员对期刊质量不够重视,编校质量不高,读者和作者对期刊的认可度会降低,期刊得到优质稿源机会也会减少。在编校工作中,编辑是确保期刊质量的关键。要不断地开展编校工作标准、规程的学习,尤其增强其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加强“三校一读”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必要时建立“出刊后评审制度”。同时,坚持采用编校等软件进行校对,坚持用人机结合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错。期刊整体质量的提升是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必要条件,而严格执行期刊审稿和编校制度是确保期刊质量的核心。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与提高稿件质量和编校质量密不可分,而办刊人对期刊使命和定位的认知,有宏观战略的高度和独到见解的视角对于选择稿源至关重要。因此,办刊人要有时代责任感和历史担当,有勇气有魄力挣脱各种束缚和羁绊,以提升期刊影响力为己任,助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履行杂志社会使命。

5提高能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捕捉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编辑知识视野;选题策划;前瞻性;持久性;影响力

文稿是开启编辑工作的前提,文稿内容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优劣。而编辑工作又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这充分说明其在出版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如果把文稿比喻成一颗颗珍珠的话,编辑则是串起珍珠的那条红线。那么,如何把大小不一的珍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组合,使其价值最大化、最优化,这就要看串线者的创见了。同样,如何把一篇篇主题不一、内容各异的文稿进行归类组合,甚至使一篇篇零散的文稿表达出一个或完整或连续的主题,这就与编辑的策划能力密切相关了。一份期刊是默默无闻、平平淡淡,还是新颖独特、备受关注,与编辑背后的用心与否是分不开的。徐柏容先生说过:“期刊的命和编期刊的人是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期刊编辑,就会有什么样的期刊。期刊编辑可以使期刊不老,使期刊越活越年轻;期刊编辑也可以使期刊丧失青春,以至‘寿终正寝’”[1]。因此,可以说,编辑的策划能力关乎期刊的生命。而对于编辑来说,其策划能力是在个体知识视野、创新意识、敏锐思维等众多合力作用下促成的,失去任何一方因素的作用都会使策划能力大打折扣。而其中,知识视野是编辑进行选题策划的先决条件。视野,指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比喻思想或见识的领域。编辑具备一定的知识视野是进行选题策划的前提和基础。

1编辑知识视野与选题策划的前瞻性

选题的前瞻性是指所策划的选题在学科发展上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鲜明的前沿性。毫无疑问,选题的前瞻性对编辑的学术储备、学术眼光提出了严格要求。如何才能实现选题策划的前瞻性呢?这要求编辑在视野上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如此,编辑方能在低谷中看到高峰,在平淡中见出新奇,从而精准地确定选题。首先,编辑对于科学研究应树立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有责任、有义务去发现和挖掘各种正处于萌芽状态的科研课题。其次,借助电子期刊、SSCI、微信公众号等各种途径,关注国内外时政要闻和科技发展动态,关注学界领军人物的主攻动向,捕捉学术信息[2]。第三,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与提取,淬炼出好选题。最后,还有赖于编辑灵敏的思维嗅觉和敏锐的思维触角,寻找科研空白。所以,说到底,前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预见和判断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日复一日的打磨、历练中积聚起来的,突出的预见才华和判断能力也是资深编辑的一种有力证明。如对于“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慕课,这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如今根据Coursera的数据显示,2013年Coursera上注册的中国用户共有13万人,位居全球第九。而在2014年达到了65万人,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学习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慕课总量、参与开课学校数量、学习人数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已成为世界慕课大国[3]。有学者指出,关于慕课的研究,2012年9月一篇论文文献也没有,2013年涌现了109篇,2014年出现了807篇,2015年则高达1200多篇[2]。因此,谁能率先捕捉这一课题信息,谁就能打开其研究闸门,引领其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甚至拓荒性的研究成果。这也就是所谓的“快一步,领人走;慢一步,跟人走”。

2编辑知识视野与选题策划的持久性

如果说选题的前瞻性主要体现于寻找学术空白上的努力,选题策划的持久性则侧重于挖掘选题的研究潜力及可持续性。选题策划的持久性追求的不是一时的学术轰动效应,而是学术研究的开展及其影响的持续性。一个选题是否可以持续研究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可持续研究资源的存在,一是有匹配的科研力量。因此,编辑在策划此类选题时,首先在视野上应有清晰的宏观把握,对该选题能否做下去,能做多久等问题进行考量。其次,找到合适的选题之后,应考虑承担研究的力量是否能持续跟进。如何找到可以胜任选题的科研队伍,也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按部就班地收受自然来稿,当然也可以凑成一期刊物。但没有创造性没有计划地被动接收来稿,与经过精心策划后进行的组稿,其质量和效果存在天壤之别。因此,作为一个对期刊负责,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编辑,我们应该使手头刊物所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发挥其最大价值,每一期刊物都产生其最佳的效益。而一般来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持续性的选题相比较于一次性选题,前者所涉及到的研究深度、广度及其结果所带来的效应上,都是后者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为了寻找到可持续的研究选题,学术期刊编辑往往需要在异质性资源的探索上下功夫,而很多地方特色文化成了其不错的选择。以广东省学术期刊为例,《嘉应学院学报》的“客家学研究”栏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首先,编辑部及时地捕捉到了“客家学”兴起的信息。编辑部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客家人文引人注目,全国许多报刊辟有园地刊发客家方面的专题论文或民俗事象;此外,一些院校还专门成立客家研究所,有些省份还成立客研会,并定期出版刊物或会讯。同时,国内外一批研究客家人文的专家、学者,对客家源流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客家热”无疑为构建“客家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充分发挥学报所在地———梅州的人文地理优势。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料,又有一批研究客家学的专家、学者,这是《嘉应学院学报》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再次,编辑部也考虑到了其后续研究的可持续性。客家人走遍世界,散居五大洲,其中以梅州人为多,时代赋予人文学者的使命,非常需要对海外客家人的历史、现状进行研究。充分考虑了以上多方面因素,《嘉应学院学报》编辑部便从1996年起策划了“客家学研究”栏目,以创特色求学报发展[4],至今已走过了20余载的春秋,仍呈现出勃勃生机,在促进客家学研究,促进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贡献了自身力量的同时,也为学报自身发展开辟了新局面。值得一提的还有《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的潮汕文化研究、《惠州学院学报》的东江文化研究、《肇庆学院学报》的西江历史文化研究等选题或栏目都是其高校学报编辑部依托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的学术平台,汇集各方科研力量,为促进地方文化经济发展而打造的一张张闪亮的名片。由以上例子可看出,学术期刊推出什么样的选题,如何推出,关键取决于编辑的决策。而编辑的决策,毫无疑问,是建立在其知识视野的基础上的。对于一个可持续研究的选题,编辑首先应从视野上看到其可能性,综合考量资源、人员等各方因素,对该选题的研究潜力及持续时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把握,继而再把其落到实处。因此,编辑知识视野与策划的选题能否持续进行,可以开展多久,是密切联系的。如果一个编辑,看不到开展一个选题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那么,可能就会错失期刊发展的良好机会和黄金时段,这对于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的编辑人而言,是很遗憾的。

3编辑知识视野与选题策划的影响力

对于学术期刊来说,选题策划的影响力归根结底就是所刊发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这既包括单篇论文的辐射力,也包括由多篇论文组成的专题辐射力。而学术影响力是指某一时期内期刊对其所处领域科研活动的影响广度与深度[5]。我国论文产出量以及期刊数量均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但影响力与此并不相称,也即投入与产出不协调、不对称[6]。提高影响力,虽与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宣传,争取政策环境支持等因素有关[6-7]。但最重要的还是依赖于编辑有意识的选题策划。正如有些研究者已经指出的一样,保证学术期刊影响力跨越式提升的前提是学术期刊内容建设的精品化和前沿性[8]。那么,如何确保学术期刊内容建设的精品化和前沿性呢,关键还在于编辑的用心策划。而编辑的选题策划需建立在一定知识视野的基础上。只有在视野上对研究对象有了精准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选题,才能选得准,选得好,也才能产生预期的影响效果。例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办刊人意识到了我国科技论文的“外流”现象以及影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诸多因素,便策划了“中文科技期刊路在何方”的专题征稿活动,鼓励作者就“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稿件外流’现象与作者投稿影响因素”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9]。该选题自2017年8月25日至今,收到了众多作者的踊跃投稿。一方面,这既为中国科技论文的价值贡献、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寻找更好的出路;也为中国科技期刊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创造更好的成绩,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策略参考。另一方面,通过策划这一选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吸引了大量优质稿源,每期刊发的该专题论文,受到了读者强烈而持续的关注,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可见,编辑知识视野与选题策划的影响力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综上,编辑知识视野与选题策划的前瞻性、持久性和影响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应不断拓展、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在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练就火眼金睛,大浪淘沙,策划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好选题,为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徐柏容.期刊:长流的江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萍小大.科研前瞻性具体指什么?如何才能具备这种前瞻性?[DB/OL](2017-05-01)[2018-02-08].

[3]慕课[DB/OL].(2017-05-10)[2018-02-03].

[4]特色栏目———客家学研究[DB/OL].

[5]何学锋,彭超群.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编辑学报,2002,14(4):238.

[6]甘可建,刘清海,李扬杵.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效果调查与对策建议[J].编辑学报,2018,30(2):116-121.

[7]邹海彬,杜宁,张京娜,王朋.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保障机制探讨[J].编辑学报,2018,30(1):1-3.

[8]胡小洋,游俊,熊显长,江津,陈道德.基于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理论研究[J].编辑学报,2018,30(1):8-12.

捕捉论文范文第3篇

当代大学生是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的,但他们对信息的感受力、注意力、判断力以及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分析鉴别能力、处理加工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还远远不够。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信息处理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对信息检索技能以及对信息道德等方面还需要学习和提高。

2文献检索课对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增强信息意识、提高检索与利用信息技能的方法课。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应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增强学生的文献信息意识;二是使学生具有检索文献的技能;三是使学生具有分析、加工、评述、利用文献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4]。我国的信息素养概念是从文献检索开始的,文献检索课是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文献检索课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1通过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目前情况下,文献检索课通常是以“问题”“事件”等作为课堂的切入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解决某个问题或了解某个事件的思路来学习如何分析自身的信息需求,如何对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搜集,如何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甄别。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只是站在讲台上传授信息检索技能,还在引导和协助学生对其所学专业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

2.2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文献检索课不仅仅是对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介绍和讲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信息意识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文献检索课的上机实习通常要求学生就某种选题进行信息的查找和搜寻。从分析选题的信息需求,到确定检索策略,到资料的收集、阅读、分析判断,到最后完成一个选题报告,在整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及自学能力。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在自学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学习不再只是抱着书本看,遇到问题也不再只会问百度了。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学生逐步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网络搜索引擎、各种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从而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学术水平能够在短的时间内取得迅速的提升,这也是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之一。

2.3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在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在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讲授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做到不轻信流言、不传播谣言,做个有道德的信息民众。在论文写作的讲解中重点讲授在撰写论文时,如果引用他人观点等该如何添加注释、如何标注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并向学生介绍如何界定引用和剽窃行为等。通过这些学术规范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并且文献检索课还可以通过专利知识教学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通过具体案例强化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修养。

3结语

捕捉论文范文第4篇

1立意

研究写作的学者常将意喻作军中统帅,人之灵魂。若军无统帅,战则必溃不成军;若人无灵魂,行则必无精神。可见意的重要性。学术论文较其它文体更重于先立意。一篇论文,如没有反映作者的观点、主张、看法和经验,即使层次段落再清楚,字句再俊秀,也不能称其为论文。古人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已”(杜牧《樊川文集.答庄充书》)。把意比作主将,文气比作副将,词句比为可以调遣的兵卒,正是强调了意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可缺少性。

意如此重要,立意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1意不等于材料材料,泛指文中叙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意既不能游离于材料之外,也不等于材料。它是作者思想和实践化合出的新的“物质”。例如,在护理1例或一组病人后获得了护理经验,这个经验既不是作者的原始想法,也不是一般的护理过程,而是经过本例(组)护理实践检验的可行经验。在论文中,病人的一般情况、护理措施,都只是“材料”,是为意服务的。意体现在护理效果中。“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支持”的作者[1],在文中简述伤者夜间睡眠时,遭意外枪击致多发性火器伤的病因,详述伤者应激障碍的表现,重点围绕伤者的心理状态,报告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①综合评定伤者的心理状态,明确导致伤者应激障碍的因素;②认同伤者有益的、适度的防卫机制;③鼓励伤者诉说内心感受;④以提高生存质量为激励目标;⑤掌握时机,及时调整护理策略;⑥减少负性刺激,寻求社会支持。最后作出理性的讨论分析。全文始终在病人和护理的结合面上展开,始终以护理效果来论证作者的观点,意也就立起来了。

1.2意不等于问题通常认为,论文写作的逻辑顺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论文立意的起点,但仅此还不能写论文。重要的是,论文中要反映作者对提出问题的回答和评价。提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即作者在实践验证、深思熟虑并有了明确的倾向性观点时,才有了写论文的前提。犹如旅行者在出发前,不仅要设定旅行路线,更要确立目的地。只有前者而无后者,则难免劳而无功,甚至会南辕北辙。

一篇科学研究论文的意,是被实验证实的客观结果及由此引发的讨论,而不是实验程序;一篇临床护理论文的意,是能够被读者评价的经验,而不是病人的一般资料;一篇调查研究论文的意,是调查结果的现实性,而不是调查内容和经过。总之,当确定的答案替代了模糊的提问,当作者在事件经过中确立了自己的观点,论文的意才真正显示出来。

2炼意

立意之后还要炼意。因为论文写作的目的是要让读者明确作者的论点,引起读者共鸣或争鸣。使作者的主观意图与文字表达的客观效应尽可能的吻合,是炼意的内涵。

2.1选好切入点一项研究可能带来方法、结果等方面的革新,一个论点可能需要多个分论点来支持。所谓炼意,就是要考虑谁主谁从,从何切入,以使论点更直观、更集中。

“口咽部清洁准备预防心脏直视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2]一文的初稿,是以“围心脏直视手术期呼吸道细菌学研究”为题的。原文从详细分析两组病例呼吸道细菌种类入手,说明细菌感染的危害,进而提示术前呼吸道清洁的重要性。这种切入途径,不能准确地反映这项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口咽部清洁准备方法的革新。经与作者多次讨论,改成以两组不同的术前准备方法入手,通过细菌学等其它指标,论证实验组采用方法的可行性,以方法革新切入,中心观点鲜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不致产生是细菌学分类研究的疑惑。

炼意,要求作者在纷纭复杂的问题中,善于捕捉决定问题性质的主要方面,从中切入,层层剥笋,使意明朗、集中。

2.2重在创新炼意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虽是博大的话题,但艰苦的独立思考和不断认识,作为创新中最基础的部分则不容置疑。若一项研究是热门话题,切忌人云我云,要设法拾遗补缺。有位外国作者看到骑山地车引起的外伤趋多,尽管以脑外伤最常见、最严重,但作者报告了8例骑山地车撞车致肝脏损伤的护理,并分析了致伤原因,提出修改车把的建议,很有独到见解。此文被我国文摘杂志再次转载[3]。炼意强调你无我有,忌“你有我有全都有”。

炼意还强调从简单中挖掘深刻。整体护理观的影响,给护理工作注入了发展的生机,也带来许多新问题。面对国家卫生体制的变革,经济社会的转型,护理界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更具体、更实际。不少论文以什么“……的整体护理”一言敝之,显然缺少炼意的过程。论文的深度在于论点的深度,论点的深度在于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向和对策。这要求作者掌握大量的新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出新的论点。这是完成论文写作的重要步骤。

3理意

当“意”已清晰,材料已具备时,理意是将其有机地结合。设立框架,列提纲,梳理文字,是理意的具体化。

要写好学术论文,不可不列提纲,特别是初写者。列提纲可以使思路固定,格局有形。据近年的写作体会,以细列提纲为好,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即主体结构、中间结构和基础材料,具体方法以“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研究”为例[4]。

捕捉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定义:

1、报纸的定义:报纸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报纸是一种以重量较轻、价值较低的新闻纸印刷而成、阅读后即可任意处置的出版品。报纸上通常刊载不同主题的新闻、消息、评论并且常附带有商业广告。这些不同的主题包括政治事件、犯罪、体育、意见、天气等等。报纸通常也包括卡通或其他娱乐。报纸的主题也可能只限于比较狭隘的领域,例如专门发行给特定产业商人、某类运动的爱好者、艺术或特定艺术家迷,或是某种生活形态人士、特定活动的参与者等等。

2、期刊的定义:期刊,也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二、内容:

1、报纸上通常刊载不同主题的新闻、消息、评论并且常附带有商业广告。这些不同的主题包括政治事件、犯罪、体育、意见、天气等等。报纸通常也包括卡通或其他娱乐。报纸的主题也可能只限于比较狭隘的领域,例如专门发行给特定产业商人、某类运动的爱好者、艺术或特定艺术家迷,或是某种生活形态人士、特定活动的参与者等等。

2、期刊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期刊主要是从英文"magzine"、"periodical"、"journal"三个词翻译过来,periodical的含义比较广,通常包括报纸(newspaper)与杂志。它们都属于广义的连续出版物(serials),magzine一词来源于阿拉伯文"makhazin",原义为仓库。

三、周期:

1、报纸通常是当天的,主要是新闻方面的内容。

2、期刊一般是一周、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为周期发表一次,文章相对来说占大部分。

期刊的特点:

1、报道及时

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

2、内容广泛

期刊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原始论文,提供的资料包括研究方法、仪器装置、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此外,期刊还刊登文献述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书评和新书预告、产品广告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它类型的文献,也常常在期刊上发表,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重要的专利在期刊上也常有报告。

3、连续出版

期刊连续出版,不仅有利于情报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

报纸的特点:

1、及时性

及时性是报纸区别于书刊的最主要特征,又称新闻性和时间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当天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在当天或次日的报纸上就能反映,有的新闻时差仅几小时而已

2、丰富

丰富是报纸的第二个特征,能及时捕捉社会经济活动的瞬息万变,并按轻重缓急迅速公布于众,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指示器

捕捉论文范文第6篇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重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人们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问题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毕业论文的价值。当然撰写毕业论文可选择的课题十分广泛,并不只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专业基本理论,中西方比较研究等。但无论选择什么研究课题,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历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对外国的研究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李瑞环同志指出:“强调联系实际,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否则,没有掌握理论,怎么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求是》杂志*年第24期)认真读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好专业课,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相应水平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学术问题;同时,也只有具备了某一特定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某学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讨论学术问题之前,必须“先有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否则,“没有凭借作为讨论出发的根据,于是他们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以及毫无意义的情况中”。(小逻辑》第三版序言)二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虽然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答案,但它对我们如何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一)立论要科学

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科学研究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

文章的科学性首先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而详尽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对毕业论文所涉及领域中的科学成果一无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捕捉论文范文第7篇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参加我局的专业技术职称竞聘演讲,首先感谢组织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等竞争,展示才能的机会。

今天,之所以参加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这次改革工作的拥护和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有限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全新的认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我今天竞聘的是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首先介绍自己的简历。

我,叫**,19**年出生,**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年从事播音工作,**年通过考试调入**市广电局,17年来,一直从事采编播工作,先后担任过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工作。**年获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现任****主任。

我之所以竞聘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我认为我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衷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对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事广电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从事哪项工作,都力求把工作做好、做实,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

二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技能。

从事广播电视工作以来,从播音员做起,踏踏踏实实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先后多次到省、州台进行业务培训,在×××多年的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不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不仅在播音岗位游刃有余,对采访、撰稿编辑等工作也应对自如,同进还能熟练的进行非线性编辑制作,做到了采、编、播、制作于一身,多次成功完成了重大会议、重大节目的播音、采访、编辑、策划工作。主持和开展了社教部的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特别是**年,我接受了开办《****》节目,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把节目定位在面向农民,服务三农上,创作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服务群众的农业科技节目。在节目播出六年中,先后为农民朋友创作了×××多期农业科技节目,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具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敏锐性和判断能力,取得了较多的专业成果。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身努力,不但具备了政治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而且具备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敏感性,能够准确的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认真的采访,深入的报道。有许多作品先后在省州获奖。**年我撰写的论文《浅析电视***创作》,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发行的《***新论》一书中发表。**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精品》和《*****浅析》获第二届全国农业电视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并在《****影视》刊物和《中国****》一书上发表,**年撰写的论文《精品***》和《主持人****》在省州听评会上获奖并在《****传媒研究》刊物上发表。并有幸参加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电视节目采划会,得到专家的指点。

我选择今天的竞聘,一方面我觉得参与本身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具备了中级专业职称的业务能力,目的就是无悔于最初的选择。给自己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为新闻宣传工作多做一份贡献。

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所以今后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此,多次获得了局先进工作者。

二、发挥专业技能,努力创作精品,服务受众。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党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的纽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基层,进行有深度的采访和报道,多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反映社会生活现实,弘扬社会主旋律,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多创作、贴进生活、贴进群众、贴进实际的精品佳作,丰富我们的自办节目。

三、严于律已、诚实守信、做好各项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遇事多思考、多请教,团结和带领大家做好各项工作。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宗旨与大家建立起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深厚的友情,促进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我的演讲即将结束了,参加这次竞聘无论成功与否,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历练和促进,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将会一如既往,用满腔的热情去工作,去学习,去努力,去奋斗。

捕捉论文范文第8篇

职业敏感反映的是从事某种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论在工作场合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对职业的特殊感悟,这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专业素养的体现。编辑的职业敏感,是编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养成的一种特有的对编辑活动的感觉、认知、理解和反应。[1]编辑的职业敏感以编辑的文化、学术素养为背景,是做好编辑工作的一种必备素质。[2]学报作为反映高校教学与学术成果的平台,通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推动教学与科研向前发展,促进社会和学术的繁荣。学报编辑肩负着教学和学术成果“把关人”的角色,需要对文稿选题、结构、表述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敏锐的反应,提出质疑,进行甄别和做出判断,然后灵活地运用多种编辑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学报的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加工和校对需要编辑来把关和控制,学报编辑能从众多的文稿中筛选出优秀的稿件,并进行编辑加工和优化,需要学报编辑发挥独特的职业敏感。近年来,编辑同仁从图书编辑和一般期刊编辑的角度探讨了编辑职业敏感的问题,但还很少有编辑从高校学报的视角论述职业敏感对学报质量的影响。而编辑的职业敏感是编辑工作素养的一种表现,它与刊物的质量息息相关。学报作为学术性和思想性期刊,编辑职业敏感强,对文稿的鉴别、筛选、编辑优化的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及时发现文稿中的问题。可见,学报编辑发挥职业敏感对提升学报质量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分析如何在学报审稿环节、编辑加工环节和编辑校对环节发挥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来提升学报的质量。

一、在审稿环节发挥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提升学报质量

(一)通过对政治敏感问题的把握,严把学报政治质量关学报作为传播学术文化的窗口,强调学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作为文化传播的“把关人”———学报编辑要时刻牢记“学术无国界,宣传有纪律”。编辑要对出版规定的15条重大选题备案的内容熟记于心,此外,在审稿过程中,对于作者文稿中出现的因用词不当而有违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内容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严格把关。近年来,由于文化交流的频繁,学报收到了一些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及香港地区的论文稿件,对于审读这样的稿件,政治思想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延边大学地处民族地区,又是祖国的边陲,学报文稿中既有民族问题又有边界问题,在审稿时常常遇到与朝鲜和韩国相关的文稿,对于此类稿件,编辑要审慎对待,因此加强政治敏感性是学报编辑工作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通过“论文防抄袭系统”和“中国知网”,严把学报学术质量关学报编辑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学术论文,需要对论文的选题是否新颖、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方式是否恰当、论述是否准确等做出判断,这不仅是对编辑知识储备的考验,也是对编辑学术敏感性和学术鉴赏力的检验。学报编辑在长期的工作中对某些选题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记忆储备,当看到相似的选题时,便会敏锐地进行联想和对比,捕捉到论题的关键点。对于选题是否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参考文献多是多年以前的,那么其研究的前沿性就值得怀疑。对于和导师合作的论文,从论证是否严密、写作是否成熟来判断是否是出自学生之手而导师只是挂名,这都需要编辑运用职业敏感准确做出反应和判断。随着“论文防抄袭系统”和“中国知网”在高校学报审稿中的运用,编辑又多了鉴别论文是否抄袭、学术论文是否真正具有价值的判断方法。但是系统只是提供重复比,对于重复比比较高的文稿,编辑要根据具体内容再次进行具体分析和甄别。如果把别人的论点作为论据,就不是论点的重复;如果重复的内容只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古籍文献,这是任何研究者都可以正常引用和参考的,就不应视为抄袭。对于通过了“论文防抄袭系统”的论文,编辑也不能完全认为论文不存在抄袭,因为观点的抄袭可能就是几句话的内容。另外,论文还可能存在改文换面、重复发表等质量问题。编辑需要再通过“中国知网”系统借助查找文题、关键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等方式进行审读和比对,发挥编辑的学术敏感性和工作责任感。笔者曾通过查找作者已发表过的论文,从中发现其所投的稿件只是将已发表的论文中的“对吉林省的研究”改为“对延边地区的研究”,而此文在“论文防抄袭系统”中的复制比却很低。

二、在编辑加工环节发挥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提升学报的编辑质量

编辑加工是编辑对文稿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梳理的过程,这是编辑工作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过程中,编辑要充分发挥编辑的职业敏感,根据学术论文的要求,找出文稿中存在的瑕疵,并与作者沟通,通过建议作者对论题进行推敲、对论文结构进行合理建构、对结论性内容作补充修改等,提高论文的分析和表达效果,进而提高文稿的质量。

(一)通过对文题与内容的敏锐判断,提升文稿的表达效果编辑的工作对象是文稿,编辑拿到稿件,首先关注的就是文章题目。一般来说,文题是论文的“眼睛”,好的题目让人过目不忘,对于文题的要求是不超过20个字。如果文题过长,既不醒目,也不容易被人记住。学报编辑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就要抓住主要论点,减少字数,还可以让作者以副标题的形式或是加冒号的形式加以修改和完善文题。编辑要对文题中的“新定位”、“新思考”、“研究”等提法有敏感的判断,探究其论文内容是否真的有“新”意,其论述是否足够有“研究”的深度,抑或仅仅是介绍和罗列而已。另外,对于文题和内容是否相符、文题是否全面涵盖了论文的内容、文题和正文内容分析的顺序是否一致等,敏感的编辑通过各级标题就能发现论文中的这些问题。比如一篇关于“中韩法律比较”的文稿,文稿中某一部分先介绍韩国的法律再介绍中国的法律,另一部分却是把中国的法律放在前面,韩国的法律放在后面,这与文题中“中韩”的顺序不统一。那么,编辑在加工的过程中要通过与作者商讨,充分尊重作者的著作权,把握修改加工的尺度,对论文题目或论文内容做出调整。

(二)通过对文稿结构的把握,提升文稿的质量学报编辑要熟悉论文的基本写作要求,把编辑加工的关注点放在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般来说,一篇学术论文需要有前言,对研究现状、目的、意义进行介绍,论文的主体部分应分出层次,各级标题应紧紧围绕论文题目展开,结论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和升华。编辑在对文稿的结构进行梳理时,对于投稿论文中缺少研究目的或意义的,缺少结语或结论性内容的论文,应建议作者进行补充;对于有些选题虽好,但表述及结构有问题的,需要编辑抓住文稿中的闪光点,建议作者通过调整结构、放大闪光点来进行修改。编辑还应该熟悉论文的表述语言,对于写作中有明显的类似工作报告、蓝皮书、工作总结性的文章要进行甄别和判断,建议作者根据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进行修改。学报编辑既是论文的审稿人也是第一读者,会以挑剔与欣赏的眼光来进行审读,从旁观者的角度会更敏锐地感知到论文在内容与结构上的问题;而作者因沉浸在研究中,很难跳出来远距离地审视自己的作品,也就很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报编辑的第一感觉或者说直觉会更客观,值得作者参考和借鉴。

三、在校对环节发挥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提升学报的校对质量

校对是消除论文表述中存在的错误,并进一步提升表达的效果。在校对中,编辑以自己的学识素养和信息作为参照,对文稿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对于文稿中存在的错字、脱字、白字等,通过黑马校对就能及时发现。但是,对于文稿中的隐含性错误,就需要编辑发挥职业敏感,熟悉各种出错类型,提高对错误的敏感度,防止在校对过程中因出现心理盲点而对错误“视而不见”。校对是最能考验编辑的敏感性的,因为在校对中编辑是以猎错和改错为目的,其有意注意与关注点是不同于一般读者的,是带着为读者扫除障碍、为作者负责的使命感的,所以更容易发现文稿中不合常理、似是而非的错误。当编辑发现一处问题时,就会联想到其他文稿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种由此及彼、时时关注猎错的职业习惯甚至在工作之余看电视、看报纸和杂志时都会出现。学报中刊发的文稿是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授和研究人员等撰写的,内容的学术性、思想性都非常强,文章中出错类型也比较有特点。除了一般的语言文字、语法和修辞方面的显性错误外,最不容易发现的是政治性、思想性和规范化方面的隐性错误。学报编辑就要把猎错的注意力放在如下方面:一是敏感词。《新闻出版署转发外交部〈关于国内出版物出现台湾伪称问题〉来函的通知》指出,凡报纸、期刊、图书确需出现“中华民国”伪称时,一定要加引号。

如果文稿内容涉及台湾、香港、钓鱼岛等,编辑在校对中就要格外注意其提法是否准确,正确的提法是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不能将其与其他国家并列。对于台湾当局“政权”系统和其他机构的名称,必须加引号,如“台湾清华大学”,凡是有“国立”、“中央”的字眼都需要加引号进行处理。对于朝鲜半岛的两个国家,我们承认其为主权国家韩国和朝鲜,而不是南北朝鲜。钓鱼岛被日本称为“尖阁列岛”,文章中的“尖阁列岛”应为“钓鱼岛”。二是引文。引用是为了论述更有说服力,一般是引经据典,而一旦引用出现错误,就会引起误解,甚至会有篡改他人思想之嫌。因此,编辑要高度重视对引文的核对,加强对引文的敏感度。对于引用经典著作,如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经典著作和我国党政领导人的言论时,要找到原文逐字逐句进行核对,包括标点符号都不能出现错误;对于引用的古文,要注意繁简字的问题,同样要忠实于原文;对于引用的数据,一定要注意计算是否有误,是否符合逻辑,还要注意数据的单位是否正确等。笔者在校对中就多次发现论文中数据引用不合逻辑、数据前后不一致、百分比计算有错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