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安全资产管理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责任

引言

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当适应国家安全生产要求,不断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改革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围绕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以及规章制度进行开展。本文以重庆典型国有投融资企业为例,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对其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检查,对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其对策措施对类似国有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检查结果

根据对国有投融资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确定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按照安全检查表法进行检查,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划分为5个单元进行检查。对重庆市曾获政府安全管理表彰的某大型国有投融资企业各单元的检查结果见下表1。考虑到安全的重要性,每一个检查单元中只要有一个检查项违背了强制性规定,则认为整个检查单元都不合格。所以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关于该企业5个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检查单元均不合格。下面将分析调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关键问题。

1.1普遍存在的问题

(1)国有投融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自身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定位不够清晰,安全管理定位不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研究也发现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与企业性质不完全适应的现象比较普遍[1]。(2)公司工会组织参与安全管理活动不够积极,在安全知识宣传、职业健康防护、安全检查、事故调查等方面需加强其作用。(3)安全资金投入缺乏制度保证,安全投入管理亟待规范。(4)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多数未经过相应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安全生产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存在不足,已有相关培训考核合格证明者,证照资质与企业要求不符(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普遍参加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员上岗考试,但企业并非建筑施工单位,也不具备施工企业资质),人证分离情况也比较明显。(5)公司未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其岗位必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6)虽然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但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综合预案暂未经和备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欠缺。暂未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7)配备有部分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暂未进行维护、保养。(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不严格,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暂未持有效的作业资格证。(9)该企业建设项目存在不遵守工程建设程序的情况且较普遍。(10)工程拆除中存在暂未及时将拆除方案备案和暂未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实施施工的情况。(11)企业作为工程建设单位,不能提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不清楚哪些应当实行第三方检测。作为代建单位,未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全程管理,存在未及时回复监理单位报告安全隐患的情况。

1.2存在的关键问题

该公司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识存在一定偏差,这种意识上的偏差在重庆本地区县一级的国有投融资企业中体现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自身定位不准,潜意识中把自己当成一个政府组成部门或“管理型”企业,把当地建委和安监局等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当成平级单位,不注意遵守《安全生产法》及其相关法规、政府规章在安全生产上要求的工作程序,甚至把自己当成行业监管部门,时不时对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来经营;二是对“安全生产”理解不够全面,把安全生产狭隘地理解为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把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又错误地理解为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理,过于关注施工技术细节,把本属于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承揽在自己身上,在施工现场存在“违章检查、违章指挥”的情形,没有注意到在工程建设中正确履行自身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也没有对本单位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与安全相关的人员资质不能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与安全相关的设备、材料档案不全,使用不规范;自身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安全生产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淆在一起,在组织机构设计上缺乏对安全生产职能部门的考虑,并暂未配置适当的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组织架构不明确、职能不明确导致该公司暂未建立覆盖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导致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较为普遍。此外,该公司既没有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暂未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也没有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普遍没有参加岗位相适应的安全培训,暂未获得培训考核合格证书,欠缺相应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需要参加相关的的教育培训。

2对策措施及建议

通过对本地国有大型投融资企业的安全检查,可以发现这类企业对自身定位不准确,不明确职责范围,不清楚如何履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为全面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2.1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职责范围,纠正意识偏差

通过检查结果来看,国有投融资企业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识存在偏差,安全责任划分不明晰。存在的应该纠正的错误观念具体包括:(1)将自身企业的定位混淆为政府职能部门或“管理型”企业。(2)将公司的安全生产混淆为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3)将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相混淆。(4)将建设方全程介入危大工程管理混淆为直接指挥施工操作。(5)将一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要求与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要求相混淆。(6)将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职责与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职责相混淆。(7)将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安全责任相混淆。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此项工作建议由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带头参加安全管理专项培训,明确各级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再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具体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

2.2就目前已经暴露且比较重要的安全管理问题处理建议

国有控股或政府性投资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上述问题,根据调研,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各方面进行积极的整改:在工程建设领域,各企业应根据检查出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重点建立工程建设程序保障制度,工程项目合同安全生产责任审查制度,安全文明专项费用审核、拔付及核查制度,危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地下设备设施资料搜集及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甲方代表现场工作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企业应对安全专项费用进行核查,应全程规范有效的介入危大工程,应向施工方提供完整的施工现场施工所需的地面地下隐蔽工程资料,应避免介入施工工艺过程,造成违章指挥,应避免压缩合同工期,应建立工程专项经费核算核查制度和建设程序保障制度。资产经营部门应对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全面摸底,明确哪些签订了资产安全管理协议,并审核安全管理协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于暂未签订相关协议的,应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出租资产的实际情况,与各承租人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确保出租资产及承租方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安全管理协议中须明确规定承租方单位、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安全工作职责及具体要求,明确安全控制目标和安全工作要求等。各资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级,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制定联合的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救援计划,确保各公司资产经营过程的安全管理、各资产安全责任人应具备资产安全管理相应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条件。对于不愿意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在承租、承包合同中不愿意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的承租方,上报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研究,出具相应的管理规定或处理制度,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将土地资产大清查与日常土地巡查相结合,摸清家底、掌握土地变化,根据土地性质、增值空间等进行分级管理,加快权证办理,规避法律风险,梳理、整改账实、账证不一致情况,做好备案备查工作,加大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力度,根据市场情况考虑及时转卖、转让、退回等处理措施。同时对现有土地资源分区分块,划分责任区域,责任到人,明确具体的土地安全警示、安全防护和安全巡查、隐患处置和应急处置救援责任人,制定明确的工作及考核标准。此外,还需建立相应的,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应急预案。国有投融资企业本质上是一个混业型生产经营企业,企业行为类似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以还应对工程、资产、土地三大版块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安全排查,包括对用火、用电、燃气使用等岗位进行安全排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安排专人负责处理,并建立相应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长效安全机制。

2.3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养和能力

开展规范合格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企业全员具备岗位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首先,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根据《安全生产法》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履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中明确的法定安全生产职责,负责建章立制,自上而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及时足额拔付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并组织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及演练、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并针对实际情况不断对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加强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其履职能力。其次,安全管理(专、兼职)人员应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他们要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最后,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暂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不上岗作业。企业还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2.4设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理顺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考虑到此类企业安全管理运行现状,设置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结果,考虑选拔能够正确认识企业性质、热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熟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要求和履职程序的管理人员,组成新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理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是在公司安全分管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1)对公司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监督管理,督促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2)配合工会建立安全生产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其实施对安全生产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权利。(3)保障落实公司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4)确保公司项目建设、土地管理、资产经营等相关工作的安全工作程序执行到位,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维护情况。(5)在分管安全负责人领导下,组织对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考核,结合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队伍建设计划,并负责落实。(6)组织每年对公司全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考核。(7)执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计划,组织落实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8)督促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落实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9)督促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做好作业场所的劳动保护工作,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10)对公司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安全工作考核,对工作人员违反安全生产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制止并记录,报告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对启动内部责任追究程序和事故内部调查程序提出建议。在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指示下组织调查,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提出奖惩处理意见。(11)协调解决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和建议,并向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报告。(12)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当及时、如实报告企业负责人并立即赶赴现场,配合抢救,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配合事故调查,落实执行事故处理决定。(13)在企业负责人的组织和安排下,积极落实各级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别要求和任务,检查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的履职情况并进行考核。在企业完成建章立制工作后,要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企业负责人应牵头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和安全工作程序的执行[2]。

3结论

国有投融资企业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转换,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对如何正确执行安全职责认识不足;二是安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不全,个别内容管理缺失;三是安全管理深度不够,部分内容没有具体的执行手段。鉴于国有投融资企业当前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类似问题比较普遍,需进一步深化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整改,积极进行全员教育培训,成立职责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选择业务范围工作量相对较少的子公司开展规范化安全管理的建章立制试点,接受专业指导,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规范化运行经验后再在全公司进行推广,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如此才能尽快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科学、规范、高效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兴卫.面向高主动性个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引导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2014年,我州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在省农业厅、州安委会、州安监局的关心和指导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农机安全法规,积极适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安全发展的新要求,通过狠抓农机安全宣传和源头管理工作、强化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强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规范牌证管理,深入开展百日农机安全生产活动、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农机事故和隐患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保持了零事故和零死亡的良好势头,为促进我州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按照州政府《2014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责任书》有关考核内容,我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逐项进行了自查,自查得分为100分。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全生产控制目标执行情况(自查得分60分)

2014年度省政府安委会下达我州农业机械事故死亡控制指标3人,而我州农业系统实现了全年未发生一起农机安全责任事故,没有人员伤亡。

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自查得分40分)

(一)贯彻实施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执行和督促落实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出的安全生产工作决定。(自查得4分)。

1、加强学习,增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水平。今年以来,我局组织职工系统学习了《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拖拉机登记规定》、《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传达学习了各次安全生产会议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安全监管水平,增强了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认真执行和督促落实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出的安全生产工作决定。根据国务院、省、州安全生产的工作安排,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局先后制定发出了《关于印发〈州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元旦春节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转发省农业厅〈关于贯彻落实农机安全监理惠农政策的通知〉的通知》、《关于印发〈州农业行业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强第三季度全省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州农业局、州公安局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公安厅、〈关于打击非法使用拖拉机牌证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的通知》、《关于转发〈州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等,对上级部门作出的安全生产决定和会议精神进行了贯彻落实。

3、扎实开展无牌无证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州集中整治无牌无证机动车辆暨交通运输秩序专项行动第二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在州、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行动,对各项整治活动都作了周密布暑,制订了详细的“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整治步骤及工作要求,确定了每一个阶段工作重点,并统一印发了统计表格。此外,在每一个工作阶段,我们都根据具体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工作指导,确保工作全面有序开展。通过州、县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各项整治工作都要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州共清查出无牌拖拉机14597台,州农机监理所正在加紧为这批拖拉机办理上户手续,待上户手续办理完毕,全州拖拉机上户率将达到90%以上。

(二)严格执行《州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建立健全和落实本部门、本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分解到机关各科(室)和本系统及直属单位,明确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要求。(自查得5分)。

一是由我局局长同18个县农业部门及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第一责任人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19份;同各科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签定了《州农业局2014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26份,各县也以不同形势同各乡镇、直属单位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了基层、落实到了人头。二是继续在全州各县推行《州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承诺书》的签订工作,将与每一个机手签订《州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承诺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14年,全州共签定《州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承诺书》12520份。通过《责任书》、《承诺书》的签订,明确了责任人员、责任内容、考核办法,将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内容之一,从上到下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科(室),指定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措施落实。(自查得5分)。

我局高度重视全州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为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农机安全监管科牵头、州农机监理所配合具体抓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安全生产例会制、进一步完善了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承诺制的安全隐患抄告制。三是对开展安全宣传、执法检查从车辆、人员经费上优先予以保证,我局在自身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10万元资金,安排州农机监理所为九龙、雅江、道孚、石渠等九县购买了电脑、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塑封机等制证设备,提高了监管服务能力。同时,安排18个县农机监理站长参加全省业务培训,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定期分析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定期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展等有关信息。(得5分)。

一年来,我局一手抓农机业务工作开展的同时,一手抓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到了“两手抓,两促进”。在今年年初的全州农机化工作会上,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全州农机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先后以《关于2014年农机安全工作的安排意见》、《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4年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的通知》、《关于切实抓好春耕生产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州农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州农业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和汛期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4年州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州农业行业开展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下达2014年拖拉机“三率”目标任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机监理业务工作的通知》、《州农业局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意见》等对全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按时向省农业厅、州安委会报送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总结、汇报材料、工作信息等相关材料。

(五)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协调解决本行业、本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实施。(自查得3分)

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和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农机安全面临的问题,通过会议总结上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分析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有针对性地安排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全年召开农机安全生产例会4次、安全领导小组专题会议1次,每次都形成了信息并上报。

(六)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定期排查整治本部门、本领域安全隐患。每年组织安全生产检查不少于4次。(得4分)。

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我局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一是围绕消防安全对局本部和直属机关进行了检查。二是结合春耕、秋收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派出监理执法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场院、农机加油站点等安全生产第一线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三是派出安全生产督查组,围绕“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农机安全生产法规贯彻实施、农机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等情况开展督查。五是重点抓好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农机安全大检查活动。今年我局先后派出以局领导带队的安全生产督查组32批共132人次,其中:春耕生产期间每个县一个督查组,计18批116人次,专项督查4批16人次,对各县百日安全生产等活动的开展情况、以“一岗双责”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情况和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工作情况等内容,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督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督促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各县对安全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对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进行了落实。

今年,全州农机监理人员共计执法3845人次,检查拖拉机25317台,其中:处理违法车辆和无证驾驶人员187台/人。通过安全生产大整治大检查活动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

(七)协助上级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处置发生在本部门、本系统的安全事故,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工作,落实事故处理的有决定。(得4分)。

由于我局高度重视系统内部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强化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定期不定期开展系统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及时化解各种不安全因素,因此,全年系统内部未出现安全事故。

(八)组织制定并实施本部门、本系统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增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明确救援职责,完善救援条件。(得3分)。

制定完善了《州农业局较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置预

案》,成立了州农业局较大农机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局长任指挥长,局农机安全监管科科长、州农机监理所所长任副指挥长。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救援工作职责,细化了救援方案,强化了救援工作措施,做到了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确保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相关责任人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工作。

(九)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本部门、本系统、本机关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3分)。

今年以来,我局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自2011年12月开始,相继以《关于深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切实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4年州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州农业行业开展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对农机安全宣传工作作出安排,并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各级农业部门也积极行动,采取利用电视媒体、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挂横幅、刷标语、办讲座、设宣传窗等方式开展宣传。二是州、县农业部门在平常下乡或开展执法检查、指导和督查工作中,发现路上有违法搭人的机手进行及时劝阻,并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违法机手。三是组织系统职工认真学习《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和《安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等,进一步提高职工依法行政水平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通过以上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牧民和机手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全州共计出动监理人员785人次,悬挂宣传横幅86条,出动宣传车239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2910份。。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使企业同时承受着巨大的信息安全的风险。据统计,全球平均20秒就发生一次计算机病毒入侵;互联网上的防火墙约25%被攻破;窃取商业信息的事件平均以每月260%的速度增加;约70%的网络主管报告了因机密信息泄露而受损失。我国公安机关2002年共受理各类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6633起,与上年相比增长45.9%。其中利用计算机实施的违法犯罪有5301起,占案件总数的79.9%。而病毒的泛滥,更让国内众多企业蒙受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已成为目前国内外企业迫在眉睫的大事。信息资产管理,既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EAM(企业资产管理)等系统中资产管理的概念有所不同,它更关注于对信息系统及其附属设施中的相关资源进行识别和集中管理,进而实施有效的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或SOC(安全运营中心),以保证信息系统所承载的企业业务的持续、有效的发展。

一、从业务安全到信息资产安全

企业的业务安全需求不断变化,相关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企业不断扩展业务,员工、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地与企业网络连接,进行移动办公和开展在线业务,这也就意味着对核心信息资产的威胁机会增加。信息安全已经从单独的保护计算机系统发展到保护业务安全。

信息安全问题之所以成为企业管理中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资产与物理资产的差异性。一般而言,信息资产与物理资产的基本区别是,信息资产是动态变化的,而物理资产是固定不变的。信息资产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动态特征——从信息以运行数据(客户账户、业务交易等)的形式产生开始,直到在各种业务功能和过程中最终的应用(ERP,CRM,商业智能)。IT界为信息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推出了许多单一性的产品。这些产品分别用于解决生命周期中某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信息的生成、处理、分布、存档、检索和处置。某一种信息资产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各有其价值。企业的这种动态资产在其进展的每一步中必须受到保护,以防止外部和内部的威胁。但是,这种企业内部开发的功能和目的相对单一的保护手段,常常因开发内容不全面、缺乏统一规划和部署等缺陷,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处于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状况,使得企业在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上常处于被动和盲目的局面,其信息资产在遭受破坏后常缺乏专门的调查取证和索赔力量而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二、法务会计在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及信息用户的社会属性使得法务会计师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成为必要,而法务会计师因其所具备的法律和资产管理方面的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经验,使得其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根据信息安全风险的成因,法务会计师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对策。

在企业信息资产保护中,定义信息资产,以信息资产为对象的形式是企业信息资产保护的关键。这是因为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引入资产保护,可以使抽象、复杂的信息管理明朗化。企业信息资产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它可以是有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因为,信息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和特点,其存在的弱点、面临的威胁、需要进行的保护和安全控制也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企业、机构中的信息资产进行科学分类,以便于进行后期的信息资产抽样、制定风险评估策略、分析安全功能需求等活动。此外,信息资产还具有很强的时间特性,它的价值和安全属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以还应该根据时间变化的频度,制定资产相关的评估和安全策略的频度。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一)在安全方面的风险表现

1.固定资产遗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的资产遗失,如管理员账目不清,领用人责任不明,资产遗失问责不力等。二是因为盗窃、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遗失。2.固定资产损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保管不善造成的资产损坏,如,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重建设轻管理,资产日常维护不到位等。二是使用不当造成的资产损坏,如,违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导致的资产损坏,教育管理不力导致的人为破坏等。3.固定资产侵占。既有内部因素,如因管理漏洞导致资产侵占,也有外部因素,如产权纠纷,土地侵权等造成资产侵占等。上述风险直接威胁着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影响到高校资产管理的底线问题,因而安全风险防控成为现阶段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在效益方面的风险表现

1.固定资产闲置。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的因素很多,如在资产购置时,因为前期论证不足,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仪器设备购置后利用率低,使用效益差,甚至有的仪器设备因为采购计划实施后即面临研究方面的调整,学科带头人的调动,设备更新升级等问题,购进后就处于闲置状态,加之某些科学仪器的特定性,调配空间十分有限,从而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有的仪器设备虽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壁垒,难以共享,一方面影响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资产闲置。类似的现象在房产、家俱、电器等资源的调配使用上同样存在。2.固定资产流失。广义上固定资产的流失包括了固定资产遗失、损坏、侵占、闲置等,存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文讨论的固定资产流失问题主要针对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造成的固有资产的非正常贬值和损失,主要存在于产权经营,店面租赁、资产处置等活动中。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原因很多,既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因素,导致决策失误,投资亏损,低价经营和资产贬值,也有主观上职务侵占、贪污造成的资产流失等。(本文来自于《北方经贸》杂志。《北方经贸》杂志简介详见)

二、固定资产安全与效益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影响固定资产安全与效益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因素。主要表现为因制度漏洞造成的决策失误和资产流失,因制度壁垒造成的资产闲置与重复建设,因责任导向造成的重安全轻效益,导致资产使用效益不足。二是管理因素。包括因责任不清、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资产遗失、损坏、侵占和闲置,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资产贬值和价值流失。三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因具体管理者保管不当,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资产遗失或损坏,以及因管理者、使用者主观故意造成的资产侵占和流失。

三、对策与建议

从安全与效益的角度,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当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于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以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这仍然是当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和奖惩机制,转变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积极引导和鼓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这是资产管理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完善责任体系,提升管理手段以增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一)加强制度创新针对当前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和效益风险,制度创新的主要方向是,一要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二要克服因决策失误导致的资产闲置和流失,三要打破制度壁垒以促进资产使用效益。因此,制度创新的侧重点在于:健全资产购置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资产购置决策程序,完善资产使用效益考核与奖惩制度,健全资产调剂处置机制。

(二)完善责任体系一方面,要强化资产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责,明晰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与责任,落实二级单位分级管理的职责,增强二级单位和具体资产占有、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的价值取向,克服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重建设轻管理,重安全轻效益的不足。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一、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

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是国外保险公司早期资金运用的通行模式,其投资主体是保险公司本身,即保险公司通过内部设立的专门投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公司的保险投资活动。这种模式使保险公司可直接掌握并控制保险投资活动。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常见的组织形式有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式制等。直线职能制实行行政指挥的集中统一和专业管理的合理分工,有利于高效配置企业资源,提高投资效率;但由于权力过于集中,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需要。事业部制是在公司内部按地区设立若干事业部和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该地区投资经营的全部活动。事业部制有利于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险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但事业部制容易导致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难以实现保险公司的整体工作目标和整体利益。矩阵式制有利于保证总体规划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但存在多头领导,机构过于庞大,决策缺乏效率。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的运作模式是国际上通行的传统模式,其突出优点是有利于总公司对其资产直接管理和运作,易于监控,保证保险投资的安全;其缺点是缺乏专业性和竞争性,难以适应管理专业化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同时容易产生内部黑箱作业,操作风险大,通常投资收益率较低。国外有的保险公司在总部设立专门的投资部,负责管理公司的投资账户资产,同时对国外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投资业务进行监管。这些公司按部门、险种进行资金运用,有利于公司对其资产直接管理和运作。目前,仍有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型保险公司采用这种投资主体模式。例如,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其分公司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业务包括:人寿与健康保险、养老金、互助基金及证券、汽车和房屋保险、资产管理等。

二、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

外部委托投资是指保险公司将全部保险资金委托外部的专业投资公司管理,属于第三方投资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投资主体是受保险公司委托的证券投资公司、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化投资机构。这种运作模式的优点是,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公司进行有偿运营,从而使保险公司能够集中力量开拓保险业务;同时,由于投资机构可以对保险资金实行专业化管理,减少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实现规模效益,保险公司只需支付很少费用就可以享受专业投资管理服务,既节约了成本,又享受到专家理财的好处。这种模式通常是保险公司与专业投资公司签订一份投资管理协议,包括保险公司的投资目标、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要求,投资公司按协议进行投资决策和操作的权力,以及信息披露等条款。这种运作模式的优缺点是,投资风险比较大。由于保险公司把资金交给投资公司管理后,就无法控制他们的经营活动,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因此,保险公司不但要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还要承担投资公司的操作风险。例如,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当时大多数保险公司实力不强,投资经验不足,大部分保险公司都采用委托专业投资公司的投资模式,由于投资公司缺少经营透明度,保险公司又不能直接控制投资风险,大量投资公司因经济危机而破产,保险公司也因此受到牵连,很多保险公司因此破产清算或被合并。这对选择保险投资主体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警示。目前国外一些中小型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少部分小型寿险公司倾向于采用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采取此种模式利于减少资产管理中的各项成本支出,包括信息技术、人力费用等,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专业化优势和成熟的经验。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对保险资金实行专业化管理,费用率低,收益率高;但风险较大,保险资金的安全性较差。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一些投资经验不足、信息技术力量薄弱的发展中保险公司。

三、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是通过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运作,保险投资的主体是保险公司的子公司。这是目前大型保险公司普遍采用的投资主体模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保险公司在业务上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在财务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双方就保险资金的投向、数量、收益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达成协议。资产管理公司自主运用资金,但必须定期向保险公司报告投资状况;保险公司也可能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向资产管理公司提出调整资金的投资方向和金额的要求。目前许多规模庞大的跨国保险集团公司不仅拥有一家全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还收购或控股了其他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接受各产险子公司和寿险子公司的委托开展保险投资业务,产、寿险子公司的资金分别设立账户,独立进行投资,母公司负责资金运作的总体规划、协调以及投资风险的控制。这些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或基金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组织架构,有着独特的投资理念和鲜明的业务特色,拥有投资领域内出色的专业队伍,除重点管理母公司的资产外,还经营管理第三方资产。如美国国际金融集团分设了资产管理集团,其主要公司是AIG全球投资集团(AIGGIG),管理AIG资产410亿美元,第三方资产350亿美元,共计760亿美元,还管理着其他五家全资或控股的资产管理机构,经营不同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以及保险投资功能的凸显,专业化保险投资管理公司已成为国际保险业投资主体的主流模式。采取此种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投资专门人才,提高资金运用效益;而且可以通过专业化资产管理运作,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公司整体发展。

据统计,2006年全球500强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中,80%以上都采用设立专业保险投资管理公司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很好地弥补前两者的不足。内设投资部门管理的模式缺乏专业性和竞争性,委托外部投资机构则无法有效控制保险资金运作的风险,而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模式能弥补内设投资部门及委托外部机构管理的不足,有利于对保险资金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市场运作,降低投资的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水平。一是有利于母公司建立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执行总公司的投资战略,有效防范投资风险。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董事会、管理团队和组织结构,拥有出色的投资专业队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三是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透明度高,市场适应性强,可以有效防止内部黑箱操作和关联交易。四是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使保险公司的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渗透,适应了金融机构综合化发展的潮流,既有利于明确保险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责任和权利,加强对投资管理的考核,促进专业化运作,又有利于保险公司扩大资产管理的范围,为第三方管理资产,为公司获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四、我国保险投资主体模式的选择从国外保险公司选择投资主体模式的经验来看,内设投资部的运作模式对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形成很大的限制,不能适应管理专业化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完全依靠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又很难对保险资金运用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因而难以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专业化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仅有效地增强了保险资金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大大提高了保险资金的安全性与运用效率。因此,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保险公司选择投资主体模式的方向。虽然国内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资金运用渠道相对保险业发达国家较为狭窄,但各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体系建设应该从高起点出发,积极采取切实措施,按国际保险业资金运用模式及其惯例,逐步规范、不断创新,为建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中国人保集团、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平安、华泰财险、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相继设立了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保险公司也不可跟随潮流盲目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其可用于投资的资产规模大小或有无金融控股母公司来选择合适的保险投资主体模式。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资产配置效率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的逐年扩大,建立健全适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党的报告也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可见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更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调查研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不理想,大部分单位重配置,轻管理,长期不进行实物盘点,甚至部分单位随意处置资产,或者直接不处置资产,资产使用人退休、变更、存放地点变动等无相关跟踪管理使用手续,导致资产遗失、损坏找不到责任人,账实不符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探讨建立一系列资产管理制度,从多角度进行管理,加大相关责任追究,保障资产的安全。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可以让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和全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历史原因遗留的账实不符问题,难以追究责任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特殊复杂性,如体制原因造成的历史问题:原来单位可以集资建房,但土地是国家所有,或是将单位原国有房屋撤建,建成房屋又属于个人所有,或是撤了原建房屋但未办理审批手续,由于几十年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又无明确责任人,相关资产未及时按程序办理核销手续,导致实物已不存在但账上仍然有资产;再如管理原因造成的问题:原来购买的国有资产(如电脑、相机等)因未办理领用、跟踪使用管理手续,早该对毁损资产办理核销手续也不办理,导致现在有账,但找不到实物,更无法找到责任人,历经几十年,原经办人退休,甚至死亡,现在又难以办理审批核销手续,所以一直挂在账上,导致存量资产不断增加,盘点工作难度增大。

2.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资产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延续,也没有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及预算管理结合起来,甚至把资产管理简单等同于资金管理,认为单位资产由财务部门管理就行了。在这样的认识下,单位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资产(即实物)管理与资产账表管理混为一谈,没有设立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账实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然而要真正管理好单位资产,从采购、使用、处置核销全方位进行管理是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的。像目前这种随便指定一个科室,随便指定一个人,没有制定岗位职责,工作往往停留在文件中,由于大家都忙于其他的工作而忽略了资产的管理,导致现在资产管理情况依然不理想。

3.管理制度缺失,行为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是由相关的管理制度实现的,但是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不同类别的国有资产的合理、明确及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滞后性是造成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这样就会使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在资产购置时不考虑存量资产状况,造成资产的重复购置,使有限的国家财政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且会导致资产购置超标等问题的出现,从而造成资产闲置率高、资产流失等现象,这都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缺失和不规范有着直接关系。

4.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资产管理人员,而业务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员也是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主要是资产账务管理和资产实物管理。在工作中,资产管理设备不会使用,或是资产管理软件不会操作,工作对接不及时等,导致账实不符情况依然存在。此外,单位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少甚至没有,从而导致国有资产不能够按照要求被合理处置,从而使得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现象。5.资产管理不科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种类比较多,如货币资金、房屋建筑物、电脑、相机等,对于纵多的资产,没有针对资产特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突出重大、重要资产、易流失资产的管理。导致管理工作量大,没有重点,管理不科学。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引进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处理针对各单位目前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账实不符原因,应该由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查部门等抽调相关人员组织资产清查小组,制定资产清查方案,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全面彻底进行清查,清查出的毁损、流失资产进行核销处置。能找到责任人的,按要求进行责任追究,找不到责任人的,单位应受到相应处罚,重视资产管理。通过清理后,单位及时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确认,报相关部门审批核销,真正做到账实相符。

2.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单位的资产管理应该设置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资产账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其中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是负责实物资产的管理,主要负责牵头采购配置资产(必须严格按照配置条件及标准进行办理,特殊情况必须有特殊事项并经审批方能办理,不得随便配置资产),资产投入使用的领用签批,资产使用过程中如有人员变动(如退休、调动等)需办理资产使用移交手续,存放地点变动也需办理手续,完善资产卡片的使用信息,资产损坏由使用人进行赔偿,资产正常报废(如果是技术原因造成的,由有资质的技术人员作出书面鉴定,如电脑是否报废;如果是一般办公家具报废,要留存实物图片)按规定程序办理报废处置核销。资产账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及时根据资产管理部门交来的采购配置资料、使用管理变动资料、核销资料进行账务处理,进行账表、账卡、账实的核对。监督部门主要对单位资产账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资产配置、资产核销等环节进行检查,以保证单位资产管理按相关政策规范进行。

3.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应该包括资产配置管理制度(需要列明配置资产的条件,配置资产的标准、办理审批流程、需要完善的相关手续资料)、资产使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资产领用、使用人员变动、存放地点变动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由谁办理,找谁办理)、资产核销管理制度(哪些资产进入核销范围、怎么移交,由谁办理,办理流程,审核、审批人员,资产处置收益上缴规定,资产下账核销等内容)。

4.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为先进管理设备、软件操作系统的培训,以及以往管理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解答培训等,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5.健全适合单位的科学的分类别的资产管理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不同的资产类别有一定的特征,根据不同的特征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房屋、土地:房屋、土地是固定不动的,针对这类资产,我们只需要加强对房屋、土地的权产证等相关资料的管理就行了,并要做好资料的保管和移交,从资产的重要程度来看,绝对是单位非常重要的资产,重视程度也应该是最高的,单位领导更换,建议作一下资料移交。车辆:车辆价值高,流动性强,这类资产属于单位重要资产,应该加强资料管理(如所有权证、行车证)和使用管理(使用一定有交移,并对交移前车辆的状况,移交后车辆的状况都要有详细的记录,特别是违章行驶记录及处理情况。报废时需要作技术方面的鉴定。易于流失的资产(如相机、笔记本电脑、录音设备等):对于这部分资产,单位应该加强管理,要定期、不定期进行盘点清查,防止个人随意携带私用。资产如有毁损,人为原因的由管理使用人进行赔偿,资产达到报废状况,要有技术人员进行鉴定,进入报废流程,交由单位统一处置核销,有残值收入的全额上缴国库。办公电脑、打印机等:这类资产的管理,一般交由科室负责人负责,定期盘点,作好变动使用相关记录即可。达到报废状态交由单位统一处置。办公家具:这类资产使用年限长,不易流动,一般关注存放地点变动及报废处置就行了。其他未列举的资产: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主要从资产价值、易否流动这两个方面来判定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即可。总之,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资产管理,需要单位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建立相关资产管理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才能有效利用国有资产顺利履职,才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

参考文献:

[1]金丽莹.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25).

[2]刘新斌.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7(22).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属于有机整体,两者互为基础和前提,在有关制度和政策保障之下,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对保障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安全完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正视目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优化资产预算管理,促使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实现有机、密切的结合。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现状

(一)结合意识不强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改革过程中,日益重视资产管理,而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缺乏有机融合,造成两者存在一定背离的现象。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两者结合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深刻理解资产管理和预算结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导致实际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期间,没有深入考虑资金存量。同时,为了增加预算资金,一些单位在编制资产采购预算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经常出现盲目采购或者重复采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果[1]。另一方面,资金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管理内容都背离了预算管理,比如资产处理、投资以及资金应用等工作从资金分配开始,直至预算编制等环节,都和预算管理缺乏密切结合。在这种情况下,预算管理工作不能充分的获取资金存量有关数据,也没能及时考虑单位需求和市场实际情况,造成所编制预算缺乏规范性,难以充分发挥资产预算管理作用。

(二)资产配置标准欠缺资产配置标准是顺利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资产配置标准,那么资产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充分履行管理职能,或者出现资产大量闲置问题,严重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资产配置标准,均未合理划分与归类资产种类,针对部门对资产的需求和具体种类缺乏明确划分,导致现有资产存量数据缺乏精准性,严重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资产处理和采购工作科学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配置标准缺乏必要的执行力度,一部分标准缺乏规范性,与预算管理存在背离问题,而单位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在实际编制工作过程中,对单位内部实际情况缺乏考虑,导致增加了资产预算之外的采购,降低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也不能充分体现预算标准的严肃性。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中,过于看重资产采购,对资产日常管理缺乏关注度,导致资产购置、使用、保管以及验收等工作缺乏规范化制度,进而出现收益失管、投资失控、处置失序以及使用失范等问题,严重降低资产利用率,造成资产流失。

(四)会计核算不及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比较滞后,导致财务信息不能对资产变化情况实现及时反映,应入项没有及时记入,该销项没有及时核销,造成存量不清、账务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由于会计核算缺乏准确性,导致一些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是还没有进入竣工决算环节的工程项目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导致账实不符,难以实现固定资产的有序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结合意识为了更加有效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首先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树立正确的结合意识,在内部做好两者结合的宣传工作,促使单位内部都树立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意识,充分认识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看到两者在管理层面包含的统一特性,加强资产和资金的衔接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对两项管理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和综合探究,促使资金逐渐转变为资产价值,充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发挥自身应尽职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现代化资产管理理念,优化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体系,从根源上强化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二)健全资产配置标准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健全资产配备制度,是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重要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在设定资产分配标准过程中,需要对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一,要结合单位实际需求和真实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类型多样化,国家财政部门很难实现统一改革,所以,需要按照实事求是原则,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改革,更加科学的评估与分配资产种类、应用周期以及分配标准等[2]。在此基础上,可更加有效地处理资产重复采购问题,优化分配现有资产,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二,对资产配置标准要加强执行力度。虽然我国很多领域已经不断加大了对资产配置的关注度,并设定了有关标准,不过很多领域都由于执行力度不足,难以发挥标准作用。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科学设定资产分配标准,还要加强标准执行力度,确保管理目标可以有序落实。

(三)加强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建设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资产预算制度实现不断完善,促使部门预算和单位资产预算保持高度一致。行政事业单位每个部门都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年度周期编制下一年度资产预算报表,这些资产预算报表需要由财务部门进行严格审核,从根源上避免出现资产占用不公、超标准配置和重复配置等问题[3]。对于预算项目要合理化设置,对资产购置、资产处置和资产分配使用等,编制明细化预算。资产预算还要编制完善的执行报告,推动资产预算有序管理。资产预算管理中,还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逐步推进绩效管理过程中,加强资产和预算的结合程度。

(四)创新资产预算管理手段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需要积极创新资产预算管理手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资产管理过程中,涉及面比较广,管理数据非常多,通过传统手段实现资产预算管理,很难满足新时期资产管理要求。基于此,需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资产管理手段。一方面,要在单位内加强资产的动态化、层次化以及集中化管理,对工作流程实现科学优化,一定程度减少资产管理成本,促使资产管理效率有序提升,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4]。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产管理和会计电算化共享平台,将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与会计电算化管理相融合,促进资产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的一体化发展。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融合,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有序发展,保护国有资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正确认识目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两者结合,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刁杰.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4):76-76.

[2]周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路探讨[J].财会学习,2017(3):174-174.

[3]徐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温州市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7):8-8.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第8篇

一、管理职责

根据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各主管部门履行对下属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监督管理的职能,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县政府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财政局,由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县财政局受政府委托作为出资人,负责对县国有资产监督和宏观管理,办理经县政府批准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国有资产调拨和处置手续。

二、管理方法

我县国有资产按行政事业类和企业类进行分类管理。行政事业类要监督管理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不流失。企业类要监督管理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不流失,还要使国有资产在经营运作中保值增值。

(一)行政事业类国有资产管理

1、资产的购置。①商品类:按规定须经政府采购的必须通过政府采购;②建筑类:达到建会纪规定公开招投标标准的要通过公开招投标,工程方能施工和办理财政审核结算。未达到公开招投标标准的应邀请招投标。

2、资产的日常管理。由使用单位管理,各单位必须设立资产管理帐,定期核对,做到帐实相符,主管部门是国有资产日常管理的监管部门。

3、资产的处置。①资产的调拨:单位之间资产的调拨须经县政府批准,县财政局才能办理调拨手续。②没达到报废年限的资产处置经县政府批准,评估后,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③报废资产处置(空调、电脑、电视须使用5年以上,土木结构房屋使用20年以上,钢筋水泥结构房屋使用40年以上,汽车按规定年限,方能申请报废)经主管部门确认,财政部门审核办理报废手续。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监督残值的回收,残值评估在5000元以上应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

4、资产的租赁。行政事业单位的房产等租赁必须委托拍卖行公开招租,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具体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租赁管理暂行规定(政文〔〕148号)执行。

(二)企业类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凡属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1、资产的购置:①企业生产经营原辅材料等流动资产由企业自主确定购进运作经营。②消费性商品: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采购。③建筑类:参照建会纪〔〕1号规定的标准,达到公开招投标标准的必须通过公开招投标,工程方能施工和办理财政审核结算。未达到公开招投标标准的应邀请招投标。

2、资产的日常管理:由企业使用单位管理,必须建立健全资产帐目,定期核对,做到帐实相符,主管部门是国有资产日常管理的监管部门。

3、资产的处置:①使用年限未满的固定资产转让必须经县政府批准,进行评估后,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②使用年限已到的固定资产,折旧已提满、须报废的,经主管部门确认,财政部门审核办理报废手续,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督促残值回收,残值评估5000元以上的应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

4、资产的租赁:企业商业店面、厂房、机器设备等的租赁,必须委托拍卖行公开招租。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租赁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5、增资扩股与对外投资:企业增资扩股与对外投资必须报县政府批准后,方能实施。

6、企业经营目标责任制与税后利润分配。

企业经营目标责任制与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经主管部门审定,报县财政局核定,经县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