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安全环保文化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安全环保文化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杜邦安全环保文化培育模式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着火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此事件发生后,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引起了整个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在安全环保问题上的反思。痛定思痛,这一事件暴露了国内石化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较低水平,尤其是安全环保意识的缺位和忽视,凸现出石化企业安全环保文化培育不足的“硬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环保文化培育既是势在必行的客观需要,也是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所在。本文以享誉全球的美国杜邦公司为对象,探讨安全环保文化培育的相关问题。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人的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这种集合所建立的就是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在一个安全文化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中,从高级管理者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需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领导感;员工个人需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态度与行为;而企业自身需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安全问题和事故的重要性有一种持续的评估,对其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

美国杜邦公司的安全环保文化是:致力于安全、健康和环境、正直和具有高尚的道德标准以及公正和尊敬地对待他人。这一文化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由安全环保理念、安全管理原则共同组成,其培育过程经历了自然本能反应、依赖严格的监督、独立自主管理和团队互助管理4个阶段。

一、杜邦安全环保文化培育两极的互动对应

杜邦安全文化培育的两极是指:安全理念与安全管理原则。见表1。

表1杜邦安全文化培育的两极互动表

建立“所有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观念

安全视为所从事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关心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至关重要的认识,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必须优先其他目标

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遵守一切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并努力做到高于法规的要求

员工是公司的最重要财富,每个员工对公司做出的贡献都具有独特性和增值性

员工在非工作期间的安全与健康作为我们关心的范畴

为了取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管理层针对安全生产必须做出承诺,并做出表率和榜样

认为管理者伤害和职业病的预防负责,对工伤和职业病的后果负责

安全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在社会公众和顾客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需求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安全知识来帮助我们的客户和社会公众

为了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危害,应积极地采用先进技术和设计

要求每一个职员都有责任审查和改进其所在的系统、工艺过程

制定严谨而广为认同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确立安全和健康作为就业的一个必要条件,每个职工都必须对此条件负责,要求所有的员工都要对其自身的安全负责,同时也必须对其他职员的安全负责

积极参与安全活动,有助于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对危害的识别能力,对预防伤害和职业病有极大帮助和作用

使所有员工参与到职业安全卫生活动中去并使之成为产生和提高安全动机、安全知识和安全成绩水平的手段

在杜邦安全环保文化培育两极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原则中,是互动对应的关系。安全理念是安全环保文化的精髓和指导思想,安全管理原则是安全环保文化的内容和操作标准,二者呼应互动;而且,八个理念元素与八个安全管理原则是对应的关系。组成了杜邦安全环保文化培育的骨架。

然而在我们国内,这种明确的安全理念还有待概念化和提出实施。

二、杜邦公司安全环保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美国杜邦公司在其200百多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步培育出了安全环保文化。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描述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见图1)。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员工的安全行为处于①自然本能反应阶段;②依赖严格的监督;③独立自主管理;④互助团队管理。

图1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

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建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达到。表2就是这四个不同阶段的安全文化培育措施和特征汇总。

表2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四个阶段汇总表

依靠人的本能——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本能保护

管理层承诺——从高级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有感领导”

个人知识、承诺和标准——员工具备熟识的安全知识,员工本人对安全行为做出承诺,并按规章制度和标准进行生产

帮助别人遵守——员工不但自己自觉遵守而且帮助别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

以服从为目标——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

确定安全为受雇的条件——安全是员工受雇的条件,任何违反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被解雇

个人价值——把安全作为个人价值的一部分,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庭和亲人

留心他人——员工在工作中不但观察自己岗位上而且留心他人岗位上的不安全行为和条件

将安全职责委派给安全经理——各级管理层仅仅是配合的角色

害怕、纪律——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仅仅是害怕被解雇或受到纪律处罚

实践和习惯行为——安全无时不在员工的工作中,工作外,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

团队贡献——员工将自己的安全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事新晨

高级管理层给予安全口头或书面上的支持

监督控制、强调和目标——各级生产主管监督和控制所在部门的安全,不断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制订具体的安全目标

内在化——把安全意识深入员工之心

,把安全视为个人成就

关注他人——关心其他员工,关注其他员工的异常情绪变化,提醒安全操作

培训——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受训的对象包括全体员工和管理层

集体荣誉——员工把安全作为一项集体荣誉

显然,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告诉我们,国内石化行业的安全环保文化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前文中提到的吉林石化的苯胺装置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到我国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多的严峻形势;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到安全环保经济的提倡,都能得出一个结论:我国迫切需要培育安全环保文化和意识,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需要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安全环保文化培育模式和做法。美国杜邦公司不管在安全环保文化理念上,还是在文化培育的措施上,都能给我们提供借鉴和学习。其两极互动的文化要素给我们在安全环保文化培育上以思维的启发,即:一方面从思想意识上灌输安全和环保概念,另一方面在实际企业管理中践行这一文化。而其四个阶段的培育发展道路,为我们培育自己特色的安全环保文化提供了模式借鉴。

参考文献

[1]韩燕晖.石化企业安全危机管理问题多[J].化工管理,2005(10).

[2]姜国军,董国治.石油石化业构建和谐企业初探[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01).

[3]徐德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论[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徐德蜀等.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环保监督;应急管理;应急管理原则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保产业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各大环保企业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理业务发展迅速,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安全环保监督以及应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安全环保健康达标,运营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思维对安全环保工作的决定很大,在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始终树立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追求零污染零排放以及零事故,让员工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安全环保工作要在工作中形成一种文化,安全环保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预防为主,提前介入,在事前积极预防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在事中及时响应降低事故带来的伤害及损害,在事后妥善处理总结提高,加强相应事件的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学习借鉴外部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环保管理行为标准和应急管理的能力。下面将从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体系建设、管理落实、应急响应等几方面出发,分别探讨怎样加强企业安全环保监督,如何提高应急管理提能力与水平,如何提升企业安全环保监督及应急措施管理效率。

1建设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及措施

(1)建设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委员会组织企业内部各层级管理人员监督下属企业或班组开展生产工作,并且定期组织召开会议报告生产状况,报告的具体工作内容。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手册。(2)企业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所以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安全环保工作实施的力度与深度,同时各部门、班组负责人是各层组的安全环保生产具体落实管理人员,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对员工安全生产的督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员工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防范意识,保证员工规范操作。(3)成立专职的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部门主要对企业成立的安委会负责,由相应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部门对企业内各部门及项目进行安全环保生产情况监督,由该部门来负责生产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开展,进行安全环保相关的检查监督、落实考核等,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专项汇报。(4)不断提高安全环保意识。通过培训教育、会议传达、集中学习等方式要让员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在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基层管理人员要反复宣导安全环保理念和注意事项,将安全环保的意识宣传到每一位员工,督促员工实际生产过程中规范作业。(5)制定准确的安全环保检查制度。结合垃圾处理设施的实际情况,借鉴同行业间先进的安全环保管理经验,内部收集员工的改善建议,编制与之相适用的管理制度,并推动实施和修订。(6)规范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依据国家环保法规政策及相关的要求建立企业的环保专项制度及档案,要做到“三同时”,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事必有档,落实有效。(7)安全环保职责分明。管理制度一旦,各级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也可以通过上下级相互协调沟通的方式来制定安全环保监督检查规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此基础上,每个部门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8)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或者有害气体回收处理系统。确保环保指标达标,以环保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原则进行运营管理。

2垃圾处理设施的应急管理原则及应对措施

2.1应用科学手段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的原则以预防为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预测和预判,树立忧患意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减少或降低突发事故的频率,减少企业的损失。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应急管理工作一定要非常成熟,且作为运营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一定要尤为重视。由于生活垃圾处理自身的特性,所以这部分企业的环保风险系数较高,所以应急管理更应该重视,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为做到安全生产、环保优先而不懈努力。

2.2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企业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健全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而应急预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演练和应用得以完善,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逐步完善应急预案,因此对应急预案要重视实践和演练。同时内部需要建立一支专门的应急小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既是管理者也是实施者,要通过不断加强安全环保工作管理,完善、健全制度体系。

2.3以实战演练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通过不断的演习、培训等方式锻炼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以及联动处置等能力,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使得企业运营过程中安全环保应急工作能够顺利、稳定的开展下去。同时,需要定期安排教育培训,不断强调和树立全体工作人员的忧思意识以及风险意识。

2.4危害评估要合理在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过程中,所要采取的措施需要进行一个危害评估,评估突发公共事件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的程度、性质、范围等信息的预判。当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时候,应当选择对公众有利的、危害最小的措施,不应以企业利益为主要考虑因素而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失,对公众造成的损失应依法给予适当的补偿。

2.5建立内外联运机制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对于应急响应的资源建立联动机制。统一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内部及外部力量,包括应急办、消防、治安等社会力量,加强与外部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达到应急管理机制具有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有序、协调、高效运行的目标。

2.6职责明确分级管理按照最高指挥,统一行动的原则,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可控、资源等因素以及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内外结合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应急指挥系统以在场最高负责人为当时应急总指挥,当有更高一级管理人员到场后交由更高一级人员进行应急工作的原则。

2.7外部社会专业资源的协调配合随着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急管理采用了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置技术及设备,技术水平和应对公共应急指挥能力在提高。引入社会专业应急力量,平时可加强专项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自我警卫意识,提升自救互救的能力,充分发挥在专项救援方面专家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分析,学习专业救援、紧急救援等知识。有突发事件时可请求社会专项资源介入救援工作。

2.8应急管理权责同等应急管理制度中明确应急管理各级责任制,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保障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在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不作为,怠慢拖拉,组织不力等渎职应当追究相应责任,在紧急情况下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员应该视情临机决断,控制事态的发展。

2.9进行动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现有的企业已配备的设施与社会公共应急等信息,建立监测、预测、预警系统,建立网络互联、科学和有效的预防体系,定期组织演练融合的安全系统。

3应急演练的基本措施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3.1日常多演练,用时不出错

针对应急演练公司从上到下都需高度重视,成立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为核心的应急指挥部,公司《应急预案》所涉人员为组员的演练筹备工作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等工作。

3.2从实战出发,合实际要求

为了增强演练的实战效果,与实际需求相匹配,演练需着力在真实有效、快速响应八个字上下功夫。在组织协调、参与程度、各指挥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应急队伍快速反应上紧密配合。从实际出发,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演练前对所有环节认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3.3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是否完善完整,只有通过日常的演练才能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应急预案是很难达到实际管理工作要求的,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需要在不段的实际演练中得到完善。在应急演练过程要组织严密,准备充分,合理设置,过程透明,这样才能锻炼、磨合企业应急管理队伍。通过演练可以检验各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队伍;增强整体配合能力和处置水平,提高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

4结束语

作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安全环保监督工作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几年来我国发生了很多安全环保事故,工业污染情况也非常严重,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的环境监管,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安全环保能力,以高度责任感做好每一项安全环保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严格规范员工的操作流程,只有确保安全生产,才可以保证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丽萍.标准化视角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目标实现机制[J].华东经济管理,2010(08).

[2]张宁,刘春林,王全胜.企业间应急协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09).

[3]宋伟.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后重建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计雷,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吴广能,黄忠拾.新形势下强化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的对策[J].南方农机,2018(12).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浸采冶;辐射环境安全;安全监管

地浸采铀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亚地区应用广泛[1]。中国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地浸采铀技术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伊宁铀矿床酸法地浸采铀和21世纪初内蒙古松辽盆地CO2+O2采铀的工业化应用,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使用酸法和中性(CO2+O2)浸出的国家。由于地浸采铀具有生产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环境友好等优点,2000年后,地浸采铀产量在世界天然铀产量中所占份额逐年增加。2014年地浸采铀产量占世界天然铀总产量的50%以上[2]。近年来,基于开采成本考虑和“绿色矿山”建设[3],中国找铀与采铀重心也逐步转移到地浸砂岩型铀矿。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地浸采铀生产安全环保已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安全环保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冶过程基本实现了废水零外排、无废渣。笔者通过分析中国地浸采铀安全环保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安全环保法规标准建设、地浸布局、环保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建设绿色地浸采铀矿山的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

1中国地浸采铀安全环保现状

1.1监管体系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铀业有限公司为中国境内地浸采铀的唯一生产单位,具体地浸采铀生产由下属分公司分区负责,中国铀业有限公司及下属生产单位承担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环境保护部负责地浸采铀的环境监管,现已形成由环保部统一监管、地区核与辐射监督站负责日常监督、地方环保部门配合监测,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省级环境监测站提供技术支持的辐射环境监管体系,监管模式为行政审批(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排放许可)和日常监督检查(环保巡视检查和厂区周边定期环境监测)[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安全生产和职工职业卫生监管,监管模式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行政审批与日常监管。监管形式有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和验收评价制度、职业卫生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制度、安全职业卫生巡视检查和职业卫生场所定期监测与现状评价,以及安全设施设计、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制度等。中国地浸采铀安全环保监管体系如图1所示。

1.2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地浸开采安全环保法律体系是基于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企业规章等4个层次法规体系运行,如图2所示。1)第一层级是国家法律。国家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浸安全环保相关主要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2)第二层次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法律在某方面的细化,由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具有法律约束力。与地浸生产相关的法规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细则》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3)第三层次是部门规章。部门规章包括国务院条例的实施细则和核安全技术要求的行政管理规定。地浸安全环保中涉及的部门规章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放射性废物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4)第四层级是企业规章。企业规章是由企业(CNNC)和劳动者依据现行法律结合生产情况共同制定。《铀矿冶安全规程》是地浸安全环保生产最主要的企业规章。

1.3标准及技术规范体系

中国的标准及技术规范体系,从层级上可分为:国家标准(GB国家强制标注、GB/T国家推荐标准和GB/Z国家指导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截止2017年,地浸生产涉及的行业标准包括环保标准(HJ)、核工业标准(EJ)、卫生标准(WS)等,涉及的企业标准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NNC)。从标准用途可分为通用、管理、技术规范和企业标准3个方向[5]。1)通用标准。通用标准是纲领性标准,与中国地浸安全环保相关的主要标准有GB18871—200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23727—2009《铀矿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规定》和EJ/T1007—1996《铀矿堆浸、地浸环境保护技术规定》。2)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通用标准相关内容的细化,涉及地浸安全环保生产的管理标准有GB23726—2009《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GB/T23728—2009《铀矿冶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和GB13695—1992《核燃料循环放射性流出物归一化排放量管理限值》等。3)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在管理标准的框架下,对管理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和程序,根据目前铀矿冶行业生产实际和行业发展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规范,是具有更强操作性的一线标准。具体有GB50521—2009《核工业铀矿冶工程设计规范》、EJ348—1988《铀矿冶辐射防护设计规定》、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Q/CNNCJB12—2014《地浸采铀矿山辐射环境监测规范》、《铀矿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范》和《铀矿冶职业健康检查规范》等。

1.4管理现状

1)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环保标准化管理和考评制度体系。各地浸生产公司均建立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公司成立安委会,设立安防处;车间设立安全负责人,聘用安全员;班组组织班委会。从总经理(安全环保第一责任人)到公司每一位员工都明了各自的安全职责,实现安全管理全覆盖[6]。2)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把管理制度细化至风险管理、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应急管理等安全管理环节。3)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通过自查、自评、咨询、复评等环节,寻找事故隐患,对存在安全缺陷的设备设施加以整改甚至淘汰,促进了新科技、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事故防控能力得到加强。4)建立了职业健康制度,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后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工职业健康档案。开展了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监测和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近五年来酸法地浸矿山平均个人剂量在1.3mSv/a左右,中性地浸矿山个人剂量在2.3mSv/a左右,低于国家标准GB23727—2009《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15mSv/a的剂量约束限值。

1.5环保技术现状

1)开展井场钻井泥浆处置,推行泥浆集中处置和固井回用工艺,减少地面排放;采取抽液量大于注液量0.3%~1%的抽注比控制地下水流场及溶质迁移,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钻孔抽注量,确保抽液量大于注液量。2)在井场周边含矿含水层和上下含水层布置地下水环境监测孔,制定落实地下水环境监测计划和采场运行工况检测措施,定期分析监测孔水样,及时优化抽注比[7],防止污染井场外地下水。3)部分矿山开展流程全封闭改造(除蒸发池外),减少气态流出物氡的释放。4)采用转型废水经反渗透处理回用、沉淀母液酸化后配制淋洗剂等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省去了传统工艺中需要清水专门配制转型剂的工序,有效地减少了清水使用量,废水回用率达到75%以上。工艺废水减量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注液过程中不向含矿含水层引入其他有害离子,保证了浸出地下水环境的稳定,同时实现了废水的减量化[8]。5)工艺废水外排至蒸发池自然蒸发,杜绝向地表环境排放。6)提高事故应急能力,配备和维持应急发电能力,保证采场抽注连续性;开展蒸发池渗漏监测,关键输液线路泄漏监测报警及应急收纳设施建设。7)以伊宁铀矿矿床地浸开采为试点,开展了酸法地浸终采井场地下水污染程度调查及地下水治理的实验室膜处理试验、生物化学处理试验和现场电渗析试验等研究[9]。

2中国地浸采铀安全环保存在的问题

2.1相关安全环保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标准体系虽然能基本应对当前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监管的需要,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现行的各级标准实施时间从1989—2017年,运行跨度时间长,很多标准未能及时更新,存在标准内容重复、内容陈旧、水平落后、层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地浸安全环保标准尚未进行体系化整理,标准缺乏归口管理;现行标准编制单位多(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环保部、国防科工局、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等),标准种类多(有GB、AQ、EJ等)。2)标准名称、条款和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复。如GB23727—2009《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与EJ993—2008《铀矿冶辐射防护规定》、GB23728—2009《铀矿冶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与EJ/T977—1995《铀矿地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GB14585—1993《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与EJ/T683—1992《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等存在一定的交叉。3)不同标准之间存在部分要求自相矛盾和部分条款不明确问题。如《核工业铀矿冶工程设计规范》要求抽注比为0.3%~1%,而《铀矿堆浸、地浸环境保护技术规定》要求抽注比为1%~5%;《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要求钻井泥浆分类收集处置,而《铀矿堆浸、地浸环境保护技术规定》未作出相应要求。

2.2地下水保护研究不足

1)开采范围以外的地下水环境存在潜在的污染危险。虽然地浸生产中采取了总抽液量大于总注液量0.3%等控制溶浸范围的措施;但由于采区外围均布置注入井、矿层裂隙断层、水动力弥散、不同抽注井抽注量的差异等原因,实际的采区溶浸范围和厚度均大于预测面积。2)地浸结束后地下水修复还需加强,酸法及中性(CO2+O2)地浸由于溶浸剂的注入和含铀溶液的抽出,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含矿含水层地下水的原始地球化学环境,不同程度地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目前,中国地浸铀矿山中,对于地浸井场采区,采用了地下水监测、影响范围控制和自然净化方法,地浸地下水修复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10]。

3中国地浸采铀安全环保重点任务

3.1推动立法完善安全环保标准体系

1)推动完善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配套的条例和部门规章,提高地浸安全环保监管的完整性。2)完成对标准的梳理,对交叉重叠标准进行重新修订和合并,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建立通用、管理和技术规范三级标准体系。3)建立中核集团铀矿冶企业标准体系,对现有GB、EJ标准进行有效补充、细化,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

3.2推进地浸采铀产业布局

1)调整铀产业结构布局,优先采用更加环保的CO2+O2采铀技术。到2020年,地浸矿山产量占中国天然铀总产量的80%。2)制定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标准,统一地面设施形象、厂区绿化标准、实体隔离要求。

3.3加强绿色地浸矿山安全环保技术研究

1)优化浸出工艺、优选环保型浸出剂,开展废水强制蒸发技术,降低环境生态污染[11]。2)开展地下水数字化仿真模拟技术,渗流场实时动态可视化模拟及溶浸场范围控制,开展三维流溶质运移规律模拟与验证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估研究,并建立设计准则及模拟流程标准。3)开展人工干预、自然净化等地下采场多方案退役可行性研究,开展采场次序退役研究及酸法、碱法浸出地下水恢复关键工艺及装备研发,建立退役工艺设计、工艺操作标准或手册。4)开展井场钻孔泥浆集中处理回用及高效充填固井技术研发。5)对输液管路进行渗漏实时监测和报警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能力。

3.4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明确决策层、管理层、员工在组织结构中不同层面的职责,促使各级管理者和从业人员自觉全面落实岗位职责,保持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开展安全文化培训教育,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3.5加强公共宣传和舆情应对

坚持公开透明的信息沟通原则,依法公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方便公众获取。开展辐射安全公共宣传教育与舆情应对,畅通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渠道,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促进核安全水平的提高。

4结语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经济;低碳

新经济时代,发展低碳旅游、环保旅游,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旅游事业实现自身创新改革的需要,茶文化旅游作为我国当代低碳旅游的代表,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及高度推广,使更多的人认识茶文化旅游,喜欢茶文化,促进国内旅游内需的同时,也能够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环境资源问题,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1低碳促进旅游观念的变革

1.1旅游生产观念的变革

我国的旅游业正呈现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随着人们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旅游也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正是旅游发展的过于迅速,才出现了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服务质量较低等诸多问题。我国的旅游企业在追求低碳环保式旅游发展方向的同时,要求旅游者能够在实际旅游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游客心态,形成正确的观念,不破坏环境以及旅游设施。出于对游客的安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景点专门设计了与环保有关的主题活动,让游客在休闲娱乐过程中可以参加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为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环境,倡导旅游出行者尽量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完成旅游,少开私家车,使用电动车或自行车完成旅游。随着游客的增多,诸多饭店也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健康的食物,在避免铺张浪费的同时,强调节约粮食,并倡导光盘行动。我国的许多旅游风景区都以绿色环保、低碳健康为主题,因此,在追求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倡导以低碳环保为旅游的最终目的,才能保证在完成旅游以后可以让山更青、水更绿,空气也一如既往的清新。

1.2旅游消费观念的变革

由于我国多数地区都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所以更多的旅游者采取了徒步或骑自行车来取代乘用私家车,这也保证了尽可能少的排放空气污染物,让旅游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同时还倡导旅游者住宿时尽量使用可循环用品,以良好的环境卫生为基础,避免过度浪费或购买不需要的旅游纪念品等。诸多旅游景区还举办了植树有奖竞猜等活动,让观光者在旅游时能够参加许多有意思的环保活动,确保旅游景点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宜人,也能够让环境避免受到过多的污染。

1.3旅游政策观念的变革

低碳环保的旅游行为属于游客的自觉行为,各景区只能提供倡导性意见。为尽可能追求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行业,各饭店景区需要时刻以保护环境为基本要求,在追求节能减排技术革新方面,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避免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才能让旅游景区的环境时刻保持最原始状态。在旅游景区设立专门的指示标识,确保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避免投入过多的废物,让游客形成一种基础的环保概念,并确保游客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有效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促进旅游行业和谐稳定发展。现代化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游客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手段了解与旅游和节能减排有关的信息,在完成政府号召的低碳减排活动的同时,有助于形成一种低碳经济发展体系,确保游客可以自觉履行自身职责。

2旅游业良好发展的背景

2.1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颁布,已明确指出:将旅游业作为一种战略性发展产业。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旅游行业所具有的就业机会日益增多,必然导致综合效益变得更好。以旅游业为基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保证诸多产业和人民群众可以以旅游业为依托,完成现代化服务行业的转型过程,同时,旅游业需要以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不断向游客灌输和谐环保、低碳旅游的理念,确保在自然环境下可以有更多的环保行为,让低碳经济发展不只是一个口号,而能够为景区树立清晰的发展目标。

2.2低碳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

采取低碳、清洁、环保旅游政策至今,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政策以及环境发展需求,自主研发了多项与低碳旅游环保有关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出现也充分的展现了人们对旅游的思考和理解,并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旅游环境。作为一种服务行业,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发展景点可以向游客更好地阐述低碳环保的理念,确保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的同时,让整体的消费习惯朝环保、低碳方向发展。以茶文化为依托,向游客推荐更多低碳、环保旅游产品,可以确保得到游客青睐的同时,让游客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我国在追求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及时地引用了茶文化理念,让游客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被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所吸引,除此之外,也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丰富人文资源为基础,展现茶文化的独有魅力,并向游客提供更多的低碳环保旅游产品,才能按照旅游发展需求,来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旅游环境。

2.3低碳旅游得到一定的践行

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向游客推荐绿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形成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念。游客在对产品进行购买的过程中,可以以实际需求和低碳环保理念为出发点,选择性的购买纪念品。随着上海世博园、深圳华侨城等诸多旅游景点的建立和重新规划,低碳环保的理念也更为明显。人们在追求自然生态共同发展以及和谐统一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需要确保游客用实际行动证明这种理念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只有每一位游客都能够积极参加到低碳环保的旅游活动中去,身体力行的使用更多环保工具完成旅游过程,才能保证既满足旅游观光娱乐的需求,又能够充分地保护自然环境,达到低碳环保旅游的目的。

3发展低碳茶文化旅游的策略

3.1合理选择运营模式

根据不同茶乡的实际情况,需要对茶文化景点建立特定的发展目标。对不同的茶区产业进行改造,并将“低、小、散”的粗放型管理体系转换为规模化、集约化系统,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市场运作的办法,有效地完成整体的规划和重建过程。以茶文化为基础,向游客提供更多的健康饮品,比如以“茶家乐”为主题,向游客提供固液体茶饮料、茶叶食品和与茶文化有关的茶艺表演,让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不断完善旅游景点设施,并成立股份合作制经营管理体系,确保旅游业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同步发展。

3.2认真开展示范推广

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要求,低碳环保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基础理念,为了有效地对这一理念进行推广和实施,需要旅游景点向游客提供低碳环保的纪念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同时,以茶文化为基础,向游客展现茶乡的特点。由于茶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各地区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茶乡活动,因此可以在旅游景点设立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游戏。游客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游玩,还可以通过有奖竞猜活动获取精美小礼品,以此吸引大批量游客前来参观,增强游客的环保概念,比如:在旅游景点建立的“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体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和质朴纯真的茶乡风情,同时游客还能够品尝到极负盛名的龙井茶,享受自然和谐之美。茶村也向游客提供农家风情的服务,向游客展现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为游客提供安全环保的旅游产品,将茶艺表演与采茶舞结合于一体,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3.3切实做好科学规划

以“环境兴游、生态兴游”为基本观念,向游客灌输更多生态环保的思想。旅游景点需要以先规划后开发为基础,尽可能以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避免造成浪费的同时,合理的开发有限的资源。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一切破坏性开发行为。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以低碳环保为基础理念,确保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理念需求的同时,为游客建造更多低碳环保的旅游场所。诸多考察团队还需要在旅游前首先了解旅游地区的茶文化设施以及景点是否完善,才能决定是否到该景点参加旅游活动。为了保证给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相关部门需要对茶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评估,采取科学的评估手段以及先进的评估办法,优化整体旅游设施资源的配置过程,构建和谐健康的旅游环境,并确保尽可能的减少对资源的消耗,达到对茶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开发和利用的目的。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让游客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旅游景点环境,体验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服务设施,享受并参与到众多旅游项目当中,确保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生态旅游为要求、科技创新为技术手段,构建一个环“一江两山”(长江,武当山,神农架)的综合旅游生态景观。

3.4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人们在追求和谐、健康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在进行低碳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出于对自身安全以及合理消费的考虑,不可以盲目进行消费,要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才能在旅游过程中买到高品质的产品。有些不法商家打着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售商品,而这些商品多半属于低价、低质产品,游客购买以后只能破坏心情而无过多用途。所以游客在购买产品的同时,需要注重包装是否正规,是否符合绿色消费理念。旅游景点还可以开设诸多关于绿色环保的宣传活动,向游客推荐保质、保量的低价茶产品,可以让消费者形成正确的绿色消费理念,确保在保护环境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以茶文化为基础,带动地方旅游经济迅速发展,形成茶文化旅游产业链,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结束语从三个方面对新经济时代茶文化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茶文化发展,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林馥茗.开发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业发展[J].茶叶科学技术.2011(3):12-14.

[2]龚之江.繁荣茶文化引领茶都精神[J].中国茶叶.2015(6):35-36.

[3]王京传,赵修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中国茶叶.2014(6):2-4.

[4]李沈阳,黄任辉.略谈观光茶园创新模式[J].中国茶叶.2016(6):29-30.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食品外卖包装;宜人性设计;环保外卖

这种较为便捷的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尤其是在互联网日益盛行的情况下,外卖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传统外卖包装在功能、品牌构建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欠缺,难以满足新销售模式下外卖商家与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因此需结合现状对食品外卖包装进行重新整合,基于“宜人性”设计理念设计出低碳环保,且更加人性化的包装。发达国家在包装宜人性设计方面均有一定研究[1-2]。日本在包装宜人性设计方面较为成熟,包装作品在结构设计上追求便捷与实效;在材质选择上注重安全与环保;在外观上迎合消费者内心诉求的同时也起到了营销推广的功效,整个包装设计将消费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官有机连接在一起,凸显了商品的文化与价值,同时又加深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包装宜人性设计方面起步较早,注重从本能、行为、反思三个角度出发,将情感融入到包装中,满足群众对美和感情的双重需求,这些都是值得中国包装设计借鉴的。

1外卖食品包装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外卖食品种类主要分为为中餐和西餐两种,西餐相较于中餐而言油水含量较少,因此在包装选择上多以纸袋或纸盒包装为主,包装方式相对简单[2-4]。中餐由于油水较多,在运输以及食用过程中汤、油容易漏出来,给商家以及消费者造成不少困扰,因此中餐对包装的密封性、材质以及使用便捷性要求较高。目前中国外卖食品包装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1.1运输缺乏安全便利性。包装在设计过程中缺乏人性化思考,无法满足外卖食品安全运输要求以及消费者对外卖包装的实用性需求。一些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的外卖包装盒结构较为单一,多以塑料盒或发泡包装盒为主,材质较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发生饭菜散落以及汤汁溢出等情况,缺乏安全便利性。1.2包装材料缺乏环保性。包装材质的选择不注重生态环保。外卖包装材质以聚苯乙烯为主,聚苯乙烯具备一定耐热性,因此经常被作为外卖一次性餐具的制作材料。聚苯乙烯性能较为稳定,在常规环境下需要两百年才能被完全降解,外卖包装大量使用聚苯乙烯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1.3外观设计缺乏审美性。当前市面上大多数外卖包装均统一采用白色简约包装模式,缺乏创新以及品牌意识。当前人们对外卖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作为外卖外在形象的包装,其简单的视觉效果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也未能充分利用外卖包装作为商品品牌价值传播载体的功能。

2食品外卖包装的宜人性设计理念及其应用价值

2.1食品外卖包装的宜人性设计理念。1)使用特性与美食文化相吻合。中式外卖种类较多,如面、汤、点心等,这种美食文化特性决定了中国外卖包装设计需要满足多种需求[5]。在包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如何让消费者在用餐过程中产生乐趣,因此需要注重美食文化特性,将传统美食文化与包装设计文化相结合,在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体现外卖包装设计的宜人性。2)整体性设计与多功能设计相统一。中式外卖包装食品种类繁多,如何在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包装设计美感以及环保性成为当前中式外卖包装的设计重点。在进行中式外卖包装设计时还需要注重其功能性,要便于携带和存储,并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出现结构性损伤。3)低碳设计与生态设计相结合。设计师需要将低碳设计理念融入到实践中,提高外卖包装生态性,降低资源过度消耗。当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环保,并意识到外卖包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绿色设计也在外卖包装设计中盛行开来,在进行绿色设计时需要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使用过程、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4)安全性设计与通用设计相适应。包装设计的安全性是其最基本的前提,其中以包装材料的选择为主[6]。包装材料直接与食物接触,若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包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包装开启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2.2食品外卖包装的宜人性设计应用价值。1)创造快捷便利的生活方式。当前生活节奏较快,外卖因此得到人们的青睐,在外卖包装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包装的宜人性设计,满足便利性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降低外卖包装操作过程的动作数量,且确保在包装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包装结构性损伤,还要让消费者拿到外卖后易于拆开,便于食用。2)文化内涵的情感关怀。宜人性设计理念在外卖包装中的应用需要结合消费者的接受行为,建立消费者与外卖产品之间的互相信任,以文化内涵作为连接桥梁。设计师需要通过多项调查,了解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并在文化内涵的支持下获得设计灵感。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传播媒介,设计出具有中国风特色的外卖包装。3)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竞争实力。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存在一定风险,为控制风险,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已经购买过的产品,而消费者对外卖产品的最初感知就源自于外卖包装,通过外卖包装的图案、文字以及背景配置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会促使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时产生即效性购买行为。外卖品牌价值的提升与其品牌形象息息相关,消费者对外卖品牌第一印象主要源自于外卖的名称、包装色彩、商标等,消费者通过包装可建立与外卖品牌的有效关联,并对外卖品牌产生亲切感。

3食品外卖包装的宜人性设计方法

3.1包装材料的宜人性设计。外卖包装材料在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宜人性、商品保护性、安全性、便捷性、经济性等几项原则[7-8]。宜人性原则主要指外卖包装设计需要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商品保护性则是指外卖包装可对内部食品进行有效保护,安全性原则指外卖包装材料不会污染食品,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其次在包装材料选择上还需要保证包装使用的便捷性,并在运输等环节不出现结构损伤。经济性则是要求材料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如纸盒食品外卖包装,该外卖包装采用简单的纸质材料,没有繁琐的图案和造型,包装上只有少许的品牌名字信息,简洁大方,呈现给消费者一种干净、卫生、舒适的食用感受。外卖包装材料选择纸质材料,将包装的宜人性发挥到最佳,既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也是绿色环保理念在外卖包装材料选择中的具体运用。3.2包装结构的宜人性设计。包装结构的宜人性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体工程学原理,在包装结构设计中体现出结构美感以及结构性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以及使用需求[9]。当前外卖包装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人们在选择外卖时更注重包装结构的精美与便利性,合理的外卖包装结构设计更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如“金疆家”外卖包装,该外卖品牌以拌面为主食,通过此包装结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盛装拌面的需求,还可以有效节约材料,方便顾客开启包装。该包装结构充分考虑顾客外出携带状况,设计成了集环保、节约、边界于一体的宜人性结构。“金疆家”外卖包装宜人性设计要求在结构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生理及心理需求,让消费者从包装结构中感受到情感关怀。在设计时首先需要保证其结构的合理性,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其结构精巧性,对结构支架以及轮廓部分进行充分分析。从结构美学的角度而言,包装结构的美可从其结构灵巧性、结构骨架坚韧性、结构轮廓挺拔性等方面反映出来。此外,该包装结构设计可保障外卖运输过程以及消费者使用过程中不出现结构性损伤,从结构方面充分体现出宜人性的设计理念。又如麦当劳外卖包装设计,通过对以往纸袋的包装方式进行改进创新,在纸袋底部增加易撕条,拓展了纸质包装袋的功能。消费者食用时只需将纸袋底部易撕条撕开,纸袋底部就会变成一个便捷的“餐盘”作为盛放薯条和汉堡的容器,摈弃了以往食用时直接丢弃袋子的习惯。此种外卖包装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使用便捷性需求,具备功能性和实用性整体统一的宜人性特征,符合当前绿色环保发展的趋势,见图1。3.3包装外观的宜人性设计。中国美食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文化,根据不同地域可将中国美食系统性地划分为多个菜系,其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是八大菜系,分别为鲁、川、湘、粤、闽、苏、浙、徽菜系,不同地域美食文化差异性较为明显,这种差异系可在包装外观中展示出来[10]。如“东坡肘子”外卖包装(见图2),该包装外观中美食文化的体现并非简单的文化拼接,而是结合外卖食品自身的文化内涵,在体现情感要素以及美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特定地域信息,将美食文化与外卖包装设计融为一体,在外卖包装中体现出精神诉求以及文化理念。色彩是外卖包装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取色彩时需要充分考虑色彩象征,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体现出民族特色和美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不可沉迷于传统色彩,而是要推陈出新,结合外卖食品特性搭配出新的色彩。“东坡肘子”将传统中国红与传统美食文化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且该外卖包装可与商品包装融为一体,具备多功能价值。

4外卖食品包装宜人性设计实践

笔者结合宜人性设计理念对“亲兄弟”中式餐饮品牌外卖食品包装进行设计实践。1)包装外观形象的宜人性设计。对包装外观拓扑图结构进行分析(见图3),从图中可知包装的外观会在第一时间给人以感官刺激,其中图形、色彩、文字要素将直接决定消费者对外卖包装的第一印象。如笔者设计的“亲兄弟”早餐外卖包装(见图4),其中图形是决定包装外观的重要部分,在设计时可选择对应图像以展示产品特性。“亲兄弟”注重将亲情融入到产品中,因此选择满天星点缀图形,即图4中的简单图形设计模式,这种点缀方式较为平淡,符合产品理念。在色彩设计上,注重将其色彩与企业标准色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色调,以白底配浅色为主要色调,即选择的一般色彩设计模式,对外卖食品而言这种设计方式可降低顾客内心深处对外卖食品的油腻感的印象,不仅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还能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外卖包装的图形设计对传递文化元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宣传外卖企业品牌形象。在设计“亲兄弟”早餐外卖包装过程中通过食物元素构建出包装图形,简洁而稳重,不仅体现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还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文字设计方面,笔者将“亲兄弟”的标志、外卖信息、企业介绍、环保宣传等作为文字传达信息载体,并结合品牌标准色以及合理的字体在包装中展示出来,这些文字对消费者有一定引导作用。笔者在其包装中加入可回收文字及标记,便于外卖包装被有效回收见图5。2)包装结构及材料的宜人性设计。对外卖包装材料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亲兄弟”外卖结构进行设计,包装材料及结构分析拓扑图见图6。外卖包装结构设计不仅能提升包装外观视觉效果,还能有效吸引消费者眼球,且对宣传企业品牌形象有一定促进作用。为节约成本,同时满足环保理念,“亲兄弟”包装材料选择纸质材料,而且纸质材料还能满足顾客对食品健康的需求。笔者在进行“亲兄弟”外卖包装结构设计时选择与其食品结构相类似的规则方体(见图7),顾客通过外卖包装即可判断出内装食品形状。在结构上以纸质免胶卡口结构为主,并在制作时通过剪裁、折叠等方式即可完成结构咬合,该结构不仅简单便捷,还具备结构稳定、易于运输的特点。并且该种结构与纸质材料的配合不仅安全卫生,还能节约包装材料的成本,同时提升了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包装如同艺术品一样,在外卖被食用后还具备一定收藏价值。

5结语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第6篇

一、我国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企业管理者往往注重生产和技术管理,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在管理中更注重煤炭的安全生产和技术、经营管理等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好多煤炭企业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导向,煤炭企业员工在没有企业文化指导下不能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比较注重实际待遇,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煤炭企业人才的流失,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煤炭企业文化理想化严重,群众基础不稳定。煤炭企业一般位置偏远,从业人员一般素质要求不高,工作环境危险,管理不够精细,企业文化都是少数领导提出来的口号式的宣传语,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让企业员工接受和认同,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煤炭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培训形式化严重。目前很多煤炭企业在进行文化宣传和培训上还是采用传统宣贯的方式,使得企业文化都停留于表面,很多员工都错误地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员工入职培训的必经程序而己。这样就使得企业员工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更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和检测机制。同时,很多煤炭企业文化培训者自身对于煤炭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更没有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有效培训,往往采用的是将煤炭企业文化进行机械地宣读,这样很难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新形势下强化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企业文化建设应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所做的整体性、长期性、方向性问题的谋划,是企业愿景规划的核心与灵魂。企业的一切资源都应围绕发展战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经济由高碳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给传统煤炭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为企业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从行业层面看,安全开采、绿色开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企业战略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企业层面看,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下行,企业安全生产、科学发展、经济运行、民生改善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传统的单纯追求产量和做大企业规模的粗放式企业发展战略已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以战略创新为引领带动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关键。所以,发动职工认清形势,建立以创新意识为主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发展,突破原有拼产量、上规模的思路,对于当前煤炭企业破危局、渡难关,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煤炭企业文化安全环保的理念须得到煤炭企业全员的认可。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提升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伴随着人们对企业生产安全的要求以及大气污染、环保方面意识的提升,客户需要更为绿色环保的产品,企业只有满足客户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这一理念需要得到煤炭企业员工的认可,培养煤炭企业员工形成生产安全、绿色环保产品的理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新形势下环保要求,这样才能提升煤炭企业员工对环保理念的了解,让员工能够真正参与到建设安全、绿色环保产品中来,逐渐就会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推动煤炭企业的发展。

(三)实现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结合。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煤炭企业转型脱困面临较大困难。只有实现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结合才能更好地保证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由于企业文化自身的特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与企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企业文化在进行企业员工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规范上比企业制度更加有效。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企业制度的不足。因此,完善煤炭企业文化管理和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巨大作用。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第7篇

新版《安全生产法》和《环保法》分别于2014年12月1日和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对中石油销售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修订部分对企业违法行为将给予史上最严厉处罚,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危害控制等相关要求也逐步严格,开展安全环保培训是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中石油销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故频发,无论是承包商事故,或者是企业本身发生的生产事故,最终都认同为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安全生产、清洁发展形势异常严峻,每年安全环保各项管理规定不断更新,各项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且日趋严格,所以开展安全环保培训是满足企业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的基本要求。加油站是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的高危场所,在石油销售企业未达到本质安全的前提下,其场所内工作的员工时刻面临各类风险,员工的违章操作,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等一系列综合因素会直接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安全环保培训使员工掌握基本安全技能是保护人员生命及财产损失的基本要求。此外,加强安全环保教育,推广企业安全环保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舆论导向,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正能量”。

2有效开展健康安全环保培训

一是打造风险辨识能力。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的基础,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置条件,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很多领导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出要注重安全环保工作基础,风险辨识即是安全环保工作基础,使员工掌握风险辨识的有关概念,风险识别及评价的方法以及具体控制措施是员工应具备的安全环保基本素质。此外,风险辨识能力还可延伸到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响应与准备、污染控制等多个风险管控环节,从根本上控制风险。

二是打造独立审核能力。HSE体系审核是对企业HSE管理水平的全流程“诊断”,是系统的评估企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健康安全培训中最全面、系统的管控方式。

根据销售企业精简库站外人员编制要求,实行机关审核员承包责任制,建立库站基层审核员队伍,打造基层HSE“联帮”,可实现以点带面,连片“升级”,自主有效的推进HSE体系运行。

三是打造安全培训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安全环保培训中应注重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与受众开展沟通,受众之间开展沟通,去糟粕,取精华,可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培训中应穿插事故案例,教学视频,互动游戏,寓言故事等多种引人入胜的环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此时归纳提炼出的结论或知识点更易于被接受。四是打造安全检查能力。各石油销售企业经常性的部署、开展各类安全环保检查,组织相关人员“走马观花”似的为了完成检查而检查,致使一些安全环保问题“反复抓、抓反复”。

因此在检查前应明确目的,设定目标以及预期效果,制定详尽的检查表并附检查情况说明及量化分值。如此一来,成了人人都会查,全员都会审的基本工作,不但能使全员参与,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和企业其他开支。五是打造工作执行能力。石油销售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正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3健康安全环保培训经验与探索

一是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将上一年度HSE管理评审会议中总结出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列为本年度安全环保培训主要内容,并制定工作目标,分阶段实施,确保达到预期目的。从阿克苏销售公司2014履查屡犯专项治理活动数据显示,专项工作经过专项培训专项抓之后,效果提升了95%。同样,培训后的员工对问题的关注度提升98%。加油站员工安全环保培训需塑造五项能力,结合五项能力分阶段开展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按时间大表执行。部分地区公司受地域限制,将培训送到基层开展,减少员工长距离奔波,既减轻员工压力,也为企业减少大量开支。在基层开展培训可随时活跃现场气氛,遇到问题现场解决,除了理论讲解外,还可以现场实际操作,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培训更“接地气”。

安全环保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改造;老城区;修缮与改造;文化传承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在现代世界科技发展背景下,老城区改造已成为必然实施的项目。为了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早先对老城区的改造多数都选择了拆除重建,这种开发改造方式是由于对其城区文化保护不够重视,严重的破坏了历史遗迹的保护工作。而对城市古建筑、历史街区进行的重新拆建,损害的不只是开发商的利益,更是一个城市文化根基的命脉。城市更新参与的主体包括政府、公众、开发商,城市更新运动在他们的博弈中推进。政府和开发商往往以经济利益和土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平衡资金投入满足更大范围公共利益与经济利益,推动城市的改造更新和有序发展。老城区改造正是伴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产生的,老城区拥有着时代痕迹,在城市的社区发展史上独具匠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遗址,传承文化遗迹,而随着时代的更新导致老城区设备不能够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加之年代久远设备简单,使小区建设跟不上时代潮流和文化新水平的要求,这必然出现了老城区与城市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小区绿化地带维护、居民活动场所少、车位不足导致占道停车等。老城区的改造在先前使得有些文化遗址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没有加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顽疾。

一、老城区改造发展现状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城里位于烟台市最繁华的大街———南大街东段的南侧,是老烟台的标志之一,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2016年烟台芝罘区政府出台了《芝罘区推进老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和社区物业管理的实施意见》,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彻底解决老旧住宅区出现的难题。2016年年底完成所有计划区域的老旧住宅区基本整治改造,到2017年逐年增加社区升级整治改造数量,预计到2020年前改造完毕。

二、老城区住宅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作为老城区代表之一的所城里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一)设备安全系数不高因为老城区至今年代较为久远,很多基础设施已经陈旧老化,不具备美观性并且在生活中也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性。

(二)老城区的房屋密度高绿化面积狭小,植物种类单一,绿化管理不当,而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许多像所城里这样的老旧住宅区存在植物长势高,植被过密,占用合理道路的现象的发生。

(三)道路交通堵塞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家庭汽车数量增多,而老城区道路面较窄又出现很多占道停车的现象因此无疑会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

三、老城区住宅改造方式

本次研究将从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绿色环保三方面着手,探索老城区改造三位一体路线。将“街区+文化+环保”作为新目标和改革点,注重老城区历史意义以及文化价值的传承,注重改造中绿色理念的贯彻研究,采取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改造方式。在追求经济发展方面,秉承循序渐进、温和有机的理念,制定长期有序的方案,持续不断的跟进整治,阶段性完善,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稳定发展;在文化传承方面,对于历史文化遗产,采取最大程度保留原貌或集中展示,并行技术手段,如数字建模、VR、3D全息等技术还原展现,另行传媒手段广泛宣扬,全面推送。保持历史的延续性和与老城的联系性;在绿色可持续方面,研察适宜的绿色环保材料和清洁节能能源并实际运用,采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有机的改造方式进行烟台所城里老城区改造。

四、老城区住宅改造的措施及建议

老城区的文化传承是老城区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对其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采取保护与继承发展措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3D扫描,VR,全景等技术,传承和发扬老城区文化,而对现代化有阻碍的文化物质采取温和改造取缔措施;绿色改造是老城区改造的核心,所以我们应该将新型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运用到改造当中去,将环保材料用于建设,将清洁能源用于发展,做到以文化传承为基础的绿色改造。对于老城区改造的建议是将现代科技融入到老城区改造当中,利用现代科技传媒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宣传老城区的改造,让文化传承和绿色环保深入到每人个人心中。结论及展望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市内部的更新过程成为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以烟台所城里的一栋民居改造为例,探讨了在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如何通过选择合理的改造途径,实现建筑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在城市化的背景下,老城区改造方式研究必然成为大众议论的热点,本文将“街区+文化+环保”落实为突破点,运用到改革方案中,规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本文的研究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将根据“街区+文化+环保”在烟台为试点,也可以有效地运用其他城市更新改造的政策制定与规划实践中,希望为更多城区建设贡献一份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华.城市更新过程中公众需求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汕头老城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05):25-26.

[2]孔祥骏,顾乃源.老旧住宅区的生存与发展———关于烟台旧区环境改造的思考[J].居舍,2019,(06):108-109.

[3]邹兵.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J].城市规划,2013,37(02):35-37+5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