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榜样语词分析的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榜样语词分析的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25 09:45:01

榜样语词分析的传统文化论文

一、“榜样”的词性分析

有学者认为“榜样”具有二元性,既有体现真善美并对人起示范、引导作用的“榜样”,也有假恶丑并对人起反面诱导作用的“榜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和家长也习惯于运用诸多反面案例给孩子以警示和借鉴。那么,榜样是否真的具有二元性呢?我们可以从对“榜样”二字的解释出发进行考究。《现代汉语词典》对“榜”的解释为“张贴的名单”,如“光荣榜”。对“样”的解释为“样子”,如“样衣”。《现代汉语词典》将“榜样”解释为“作为效仿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3]。“榜样”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在各个历史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代表性的人或事,又称先进典型。”[4]从解释中可以看出“榜样”是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坏的榜样虽然也具有代表性,但其不具备先进性这一特点,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榜样”一词只有一元性,是褒义词。在古代,人对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或者有突出事迹,才会在榜单上写上他的名字,以供大家学习和模仿。可见,“榜样”指的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秀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从古代对于“榜样”二字的运用也可以发现“榜样”是褒义词。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榜样”一词的语用着手来探究“榜样”的词性。“榜样”有“教育”义,而“教育”一词本身就包涵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即引导人向好的方向发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1]叶澜将“教育”二字合起来理解为“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5]从上述种种论述中我们可以明确肯定“榜样”只具有一元性,是个褒义词,指的就是那些广为人知、品质高尚的能引起他人学习、敬仰和模仿的人物。

二、榜样的近义词

“榜样”一词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很多意思相近的词。如:

(一)典型“典”的本义是“标准,法则”,“型”的含义是“模型”。“典型”通常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者事件。它属于中性词,具有二元性,可以是正面典型,也可以是反面典型。正面典型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根据教育的需要,可以选取为榜样,用来教育广大群众或特定范围内的群体性对象。但就其本义而言,典型的价值性要低于榜样,尚未达到榜样的高度。因为榜样是值得学习的好人或者好事。典型仅具有代表性,但不一定具有先进性,因此也不一定都具备被学习和效仿的“值得性”。

(二)楷模“楷”“模”二字都带有“木”字,原来指的是两种树木,“楷树”和“模树”。清《广群芳谱》和《广阳杂记》中都记述了这两种树:楷树又名黄莲树,系落叶乔木,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巍然屹立,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树叶随季节变化,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亦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因为这两种树都长在我国圣人的墓边,又枝繁叶茂,为众树之模范,因此称这两棵树为“楷”和“模”,以树喻人,故把人的模范行为,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楷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它的含义是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指的是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学习的楷模。在词义上,“榜样”和“楷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范例《论衡•物势》:“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礼记•礼运》:“范金合土。”可见,“范”在古代是指供作浇铸或者陶冶用的“模子”,而“例”在古代的含义是“类比”,也可以理解为行事的规则、规定或者可以做依据的事物。从字面意思来讲,“范例”是指“具体可感的、特定现实的榜样。”[6]“榜样”就是“可资学习、效仿的范例”。“榜样”“范例”虽字面意思不同,但属同一语义。

(四)模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模”有两层含义,一是名词,有“法式,规范,标准”义;二是动词,有“效仿”义。“范”的本义是“模子”,制作器物以其为模具,引申为事物的规范或参照的标准。从“模”和“范”的本义来看,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相通的。“模”“范”合起来的意思是“可以仿照、仿效的模式、标准”。《现代汉语词典》对“模范”的解释为:“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3]。说明模范是同类事物中的佼佼者,且有可资学习的示范作用。因此,“模范”是褒义词,它比正面典型具有的示范意义更强烈,所具有的“榜样”意蕴更突出,因此也更加接近榜样的内涵。

(五)典范“典范”指的是典型的模范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模范。《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3]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典范”突出的是“学习”和“效仿”二词,是褒义词,它的意思也更接近于榜样,具有可学习性。在绝大多数语境下,“典范”是可以和“榜样”通用的,例如,某人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榜样)。

三、榜样的延伸词

“榜样”一词被众多的学者和领导所运用,也越来越多地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为应对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榜样”一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被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名词逐渐演化成了“名词+动词”的形式,如“榜样培育”“榜样示范”“榜样教育”,这三个词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

(一)榜样培育榜样培育是指榜样的培养教育,一方面是指针对某些有突出表现的人或群体进行特定的培养,以让他们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是指对那些已经是榜样的人进行再教育培养,防止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经不住诱惑或者停滞不前,无法成为众人学习的对象。建国之初,为了恢复生产力,树立了很多在生产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榜样,在榜样的培育方面大多采取的是行政干预的手段。

(二)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教育者以他们自身高尚的思想、模范行为给受教者以影响,促使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技能。“榜样示范”与下面要提到的“榜样教育”几乎同义,但是“榜样示范”更加侧重于榜样的身先示范,更加注重榜样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受教育者一种无声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在教师给予学生行为示范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三)榜样教育榜样教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学习途径,它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榜样,启发、引导受教育者模仿榜样的一个行为。榜样教育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它总是能够将抽象、复杂的道德准则简化为简单易懂的实际行动,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激发人们内心的善念,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使“麻木者转而猛醒,怯懦者转而勇敢,动摇者转而坚定,盲目者转而奋起,幼稚者转而成熟,嫉妒者转而谦逊”。

四、榜样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

榜样是一种行为的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的是一种理想人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如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等等。将榜样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进行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榜样的本质,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榜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榜样代表的是“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儒家传统文化认为,理想的人格教育应该是成为“仁人”“善人”“君子”“圣人”,他们希望通过这些人给普通民众以思想和行为上的启蒙。在孔子看来,“君子”就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而与之相反的“小人”则是无道德、无修养的人。儒家学者希望通过“圣人、君子”的言行举止给众人以仁义礼乐方面的教化,教导他们成为道德完善的人。为使民众能够受到良好的启蒙,他们主张要与“善人”“君子”交往。孔子认为君子为人应具备三个方面,即“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7],要成为“仁义礼智信”的结合体。只有具备这些完美精神品质的“君子、圣人”才能给民众树立可模仿的榜样。

(二)榜样体现的是“忠”“信”的理想人际关系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人伦关系的国家,在社会中人从不会将自己看作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看作群体中的一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本质决定了在追求理想人格的同时,必然也要追求理想化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用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也是理想化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忠”和“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忠”,尤其是臣子对君王要有绝对的忠诚,缺乏这种忠诚就无法成为众人的榜样。其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十分强调“信”。孔子认为统治者要教育民众,就要给百姓树立榜样,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信。在《论语》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子贡问政》)传统文化中榜样的树立就是要在“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上为建立一种和谐的、理想化的人际关系提供借鉴。总之,“榜样”一词不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大量运用,在现代社会变迁中也有众多用武之地,把握“榜样”一词的来源及其发展变化,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榜样”,在言语交际中正确地使用“榜样”。

作者:徐运娜单位:浙江宁波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榜样语词分析的传统文化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ctwhlw/66180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