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产生态电影创作论文范文

国产生态电影创作论文范文

时间:2022-01-26 11:45:16

国产生态电影创作论文

一、从图解概念到融入理念

生态电影创作的筚路蓝缕之功,应归于中国第五代导演群体中代表性人物之一的冯小宁。他于1990年创作的《大气层消失》可算得上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中规中矩、像模像样的生态环保类型的电影。该片借用了当时疯传的1999年地球毁灭的预言,以一种近似于科学幻想和童话寓言的故事,在现实世界上演了一场面对自然界的人性善恶的较量。熟悉了一定的生态环保概念的冯小宁,急于表达对自然界生命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切,情急之下又没有更好的表述方式,便童话式的借用了万物有灵的概念,让狗、熊猫、鱼、牛等动物直接与人对话。这些动物说的,代表着冯小宁对生命世界的理解。他太想把自己的担忧与愤怒表达出来了,也太想唤醒对生态几乎毫无所知的芸芸众生了,于是采用了这种似乎笨拙直白但确实方便这类题材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理解的生态环保概念图解得清清楚楚,面面俱到。《大气层消失》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与破坏,归结到人性的贪婪与无知,将人性无节制欲望对自然的肆无忌惮和人类对自然生命的漠视看作是地球毁灭的元凶。这就将人类与自然的多重关系简单化为无辜生命与人性丑恶的对立。这样虽然方便了对破坏自然行为的鞭挞,但也失去了对天人关系这一自然伦理的更深刻挖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冯小宁在十二年后,也就是2002年,又拍摄了一部被他自己称为“思考生命与环境的作品”———《嘎达梅林》。影片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领蒙古族人民反抗封建王爷和军阀的斗争故事。从清朝末期开始,大批中原流民闯关东进入东北,东北进入全面的农业开发阶段。地方军阀和蒙古贵族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将内蒙古大片的草原买卖交易,土地迅速由草原转化为农业生产用地,这一过程已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十年。在影片《嘎达梅林》中,牧民与蒙古王爷的矛盾,嘎达梅林与地方军阀的矛盾,被归结为破坏草原与保护家园的矛盾,进而被提升到保护草原避免荒漠化与开垦农田草原沙化的矛盾。实际上嘎达梅林的故事被多种艺术作品表现过,大都是描写反抗蒙古贵族统治和军阀压迫的“英雄故事”。但在冯小宁这里,非常巧妙地融入了草原即是家园,家园即是生态的理念。影片在真实展现蒙古人民心灵冲突的同时,表现了绚丽壮美的草原风情和淳朴豪放的蒙族性格。场面恢弘大气,故事惊心动魄。而这一切,则无不是由于草原的宽广和牧民们与自然一体的游牧生活。让观众们在赞美草原的同时,感叹主人公为保护草原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壮烈,进而认识到农业垦植可能对草原造成的威胁和一旦草原变成农田就将黄沙漫漫的因果关系。

在这部影片中,冯小宁已经没有了对概念的图解,而是倾力于对一个悲壮故事和英雄人物的塑造。对生态的关注完全融入对草原的赞美之中,对草原垦荒为农田的担心完全融入对游牧生活方式的眷恋之中。嘎达梅林作为牧民的代表跪在王爷面前,眼泪纵横:草原不是荒地,一经翻垦,大风吹过,土被刮尽,只剩沙子,不出十年,科尔沁千里草原将化为沙漠。这一悲怆的呼喊,是出自于一个草原牧民之子,是出自于将失去草原视为失去家园的牧民的心声。观众不会感到这是突兀的生态呐喊,而是合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表现。联系到近年来经常肆虐的沙尘暴,观众似乎不难明白这一切的源头并非在今天。尽管嘎达梅林的那一番草原变农田,农田变沙漠的呼喊只是导演自己想要表达的生态忧患,但观众并不觉得这有多么违背人物真实,反而相信草原人自古就有对草原失去绿色的恐惧。也许是冯小宁担心这部片子没有明确表达出内在的生态忧虑,故而在多种场合明确将这部片子定性为“环保片”,并说准备拍一系列这样的思考生命与生态关系的片子。特别是影片的结尾字幕:1931年,嘎达梅林保护草原的起义失败了,同时,科尔沁草原也化为沙漠。嘎达梅林的故事是真实的,科尔沁草原在此后又多了一个名字———科尔沁沙地也是真实的。难得的是导演将一个反抗压迫的民族英雄赋予了生态斗士的情怀。直到今天,草原一直在农业开发中步步萎缩,退耕还草已成为政府不得不痛下决心推行的生态保护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嘎达梅林》不能不说是用一个英雄悲剧预言了一场生态悲剧。从《大气层消失》的概念图解,到《嘎达梅林》的理念融入,冯小宁的生态电影经历了十二年之后,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跨越,那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多重而复杂的,人类文明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自然生态的演替。生态题材的电影在表达这一主题的时候,宁肯主题更多义,宁肯态度更暧昧,宁肯追求更潜在,也不应以简单化的图解概念来灌输观众,以避免使刚刚从生态蒙昧中被唤醒的人们又被浅薄的概念所误导。

二、从守护生态到守护心灵

动植物保护题材是国产生态电影较为集中的表现内容,特别是对山林、珍稀动物的保护,成为方便地表达生态理念的主题。从早期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飞来的仙鹤》,到后来陆续拍摄的以鸟类保护为题材的《天堂飞鸟》《鹭语》,都将镜头对准了受到人类生活影响的野生动植物。这类题材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借助人与自然的情感互动,表达天人合一的愿望和人们应该如何节制自己的行为而与其它生命体共生共享。这其中比较成功的是2006年戚健执导的《天狗》。《天狗》的故事就是一个护林员与滥砍滥伐行为做斗争的典型的生态保护题材。伤残军人李天狗复员后,听从组织安排携妻子和儿子来到偏远山区当起国有林场的护林员。他没想到的是,眼前淳朴善良的农民发家致富的招数竟是滥砍滥伐倒卖林区的树木。为履行自己的护林人职责,李天狗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着山林的绿色。

影片的看点似乎只在于主人公李天狗一根筋似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曾经对他很友善的村民实际上正是觊觎山上林木的盗伐者。导演没有直接赋予主人公生态卫士的概念,他保护山林纯属是因为他是国家委派的护林员,他保护山林也仅仅是因为这是国家财产。影片的特点也正在这里,一个生态题材的故事,山林没有作为生态资源,而是公共财产。李天狗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处理成为保护自然与破坏自然的矛盾。而这表面的叙事语言背后,则是更深的生态忧患———村民们在贫穷中挣扎,靠山吃山既是天经地义的理念也是祖祖辈辈的传统。人们为了生活,为了过上更富裕的日子,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可能的资源。在村民们看来,盗伐林木是冒着受到法律制裁的危险,却绝没有意识到林木采伐后可能受到的大自然的惩罚。影片没有将李天狗的境界提升到生态保护的高度,但却用村民们的愚昧表达了守望生态的复杂性。生态意识与传统观念,民生优先还是生态优先,当代人的生存与子孙后代的荫泽,这些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使这部影片作为生态题材的故事有了更为厚实的内涵。同样是对野生动植物的守护,2004年陆川执导的《可可西里》则多了一些对人性心灵的关注。《可可西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在青藏高原腹地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只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陆川试图通过一支半官方半民间的藏羚羊巡山保护队与盗猎者的殊死较量,表达了人类生存在贫困与生命之间的挣扎绝望。作为一部典型的生态类型影片,保护与杀戮之间,人性的丑恶与纯朴之间,折射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多重性。影片中最震撼的情节不是保护队员的惨死,也不是盗猎者的残忍与背叛,而是结尾之处的一段对话———记者:你说我该怎么写这篇报导?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好记者。队长:我知道你是记者。这可可西里就你们记者保护着呗。我知道可以进监狱,我知道卖皮子是犯法的。但我现在不会考虑你现在说的这些。我只考虑可可西里,考虑我的兄弟们。见过朝圣的人么,他们的手和脸脏得很,可他们的心特别的干净。我卖过皮子,可我没办法。

这就是自然保护者的心灵独白,他们在保护野生藏羚羊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环境与法律、公众舆论与内在心灵的压力。这种心灵上的煎熬是真切而刻骨的。主人公的原型之一扎巴多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个细节,巡山队断粮后几天没有吃的了。雪山高原之上,只有藏羚羊是唯一可以让他们避免饿死的食物,而他们正是为了保护它们才来到这里。绝望之后,扎巴多杰决定猎一只藏羚羊,而且,必须是他亲自操枪。因为他的枪法准。在选择了一只老年的藏羚羊后,他扣动了板机。他一直忘不了那一瞬间,在诉说的时候,无奈与绝望仍然刻在脸上。《可可西里》作为生态类型的电影,其深刻之处就在于触碰到了保护者的心灵。在生态保护的理念范畴中,这是更深层次的悖论:人的活动本身,已然是自然生态无可回避的干扰,无论是保护还是离开,人在这个世界上注定难以解脱对自然界的原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守护生态与守护心灵同样值得人们去关注。今天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根本原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人类的文化系统。生态电影是当今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在现实生存与生态理念之间确立人的态度和位置,正是生态电影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国产电影既承受着诸多命题的困扰,同时,也在探索中显现出自己的努力与追求。

作者:金田金红艳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产生态电影创作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dyczlw/66423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