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室内设计论文范文

室内设计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室内设计论文

室内设计教学研究论文(共4篇)

第一篇:绿色室内设计课程研究

一、绿色室内设计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绿色室内设计的理念,优先考虑被动式绿色设计手法。

2.让学生体会以重内涵、轻形式和形式跟随功能的设计思想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3.让学生学会在限制中求创造。

4.让学生了解学科交叉,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紧密联系。

5.学生作为使用者参与设计。

6.让学生掌握绿色室内设计与传统室内设计理念的诸多不同。

继续阅读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共10篇)

第一篇:室内设计与中式元素结合

一、中式家具与当代室内设计的结合

在中式家具的选择上,明清时代的家具往往更受到人们的欢迎。明式家具造型优美,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坚实牢固;材质方面重视木材本身的天然材质纹理和色泽表现。清代家具与明式家具相比品种更丰富,式样多变,趋于华丽,重装饰,并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融会了中西艺术。清式家具最多采用的装饰手法是雕饰与镶嵌,在材料的选择上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现在大部分中式家具的选材都是仿古的老木新做,以榆木和杨木为主,在价格和后期的维护上也更能被人们接受。在当代中式风格的室内家具选用上,可以采用现代家具与中式家具相结合的布置方法,中式家具的选用不需要太多,用一两件中式家具即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家具的造型上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而并非纯粹的木质材质,在保持明清家具装饰流畅、简洁、以线条为主的装饰特点外,再结合现代材料,这样的改良更突出了室内风格中简洁的元素,同时保持着中式古典的神韵,让整个室内兼具现代文艺气息和古典文化的风采。

二、中式传统图案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古代,人们创造了许多具有追求美好和谐生活等寓意的吉祥图案。这些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天花吊顶、门窗、隔断、墙面等。

1.天花现代室内空间中天花布置不像古代以彩绘和雕刻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为主,大部分简单明了。也有小部分天花通过现代材质制成一些简单的回纹、万字纹、菱形纹等中式传统的图案形式。

2.门窗中国传统窗格图案多吉祥图案,有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人物故事图案、字符图案。而现代室内空间中这些图案大都被简化,或以其他的形式存在,如直接将这些图案印在玻璃上,也有将这些吉祥图案用不同的材料、肌理、质感来表现。

3.墙面传统图案在墙面上大多以壁画、装饰画、木雕、装饰线脚等方式存在。如今绘有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墙纸、墙布在室内空间被广泛应用。近几年墙体手绘的出现也为传统图案在室内空间的表现提供了新方式。

继续阅读

室内设计论文(4篇)

第一篇:室内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改革

摘要:

目前全球都对能源和环境问题非常关注,而我国也不断强调要让生产发展,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种情景下,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绿色室内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相关应用,分析了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绿色室内设计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

绿色设计;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一、引言

建筑能源消耗是一个重要的资源消耗,而室内设计又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引入绿色设计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二、绿色设计的概念内涵

继续阅读

现代室内设计论文

1中式元素的涵义、分类及特征

1.1中式元素的涵义

中式元素就是指一些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符号或语言,其主要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什么呢?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就是指具有民族特色和自己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的文化主线。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涵盖其它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而且强调了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1.2中式元素的分类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不但融合了先辈们几千年的思想文化,而且将先辈们对于美学智慧进行十分完整的沉淀。中式元素有着很多种不同的类型,针对塑造室内空间艺术氛围而言,就可以将中式元素分为两大类:第一,有形类,其主要包括中式建筑构件、中式装饰纹样、中式家具、传统色彩等;第二,无形类,其主要指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所运用的中式设计思想和文化内涵。

1.3中式元素的特征

中式元素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景观和财富,对于中式元素的分类,一般将其从横向和纵向这两个维度进行概括和分析:从横向维度来分析,中式元素具备有两大特征:第一,外显性特征,其主要是表现的比较形象直观的外在特征,例如颜色、图案、材质、文字、纹样等一些表象元素,能够清晰地将特征进行传达;第二,内显性特征,其就是指隐藏在表象特征之后,而且对于室内空间设计产生较大影响,具有一些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且通过潜在的方式进行传达,例如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从纵向维度来分析,中式元素主要具有历史性和多样性两大特征。第一,历史性是指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中式元素不断地被如何,具有自己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第二,多样性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更具广泛题材,而且内容更具丰富、多彩。

2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理念的融合

继续阅读

室内设计中的平面设计论文

1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点的设计弊端

“点”是设计中的基础因素。在设计案例中,不缺乏的是“点”,随处可见的也是“点”。但是其“点”的不足就是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其排列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其构成没有体现出“点”的韵味,是一种凌乱、无规则的排列,缺乏动态,显得无规律、呆板,毫无美感。

1.2线的设计弊端

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从整体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专业角度讲,又不乏有点睛之笔,处处透露着平面构成因素的“影子”,又若隐若现,恰到好处。在当前的室内设计作品中,体现在墙面的设计上,设计师对于线的运用较为直白,不含蓄。有时在作品中线的构成又往往被忽视,有线和无线的平面混在一起,或是孤立、或是拼凑,没有灵动性,使得整个空间感较为沉闷,缺乏整体性,没有体现出“线”的特点。

1.3面的设计弊端

室内设计是点线面的有机组合,而不是简单的拼凑组合。在室内空间中,如果只有点线的组合,是不能体现出设计的立体感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面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造型元素。实体存在的六大平面是设计师设计的基本源,无论是实际存在的实面,还是在空间中存在的虚面,这些都是设计师不断组合与排列的主体。如何用设计艺术来体现室内设计的高雅、清新、大气、大手笔是设计师所孜孜远追求的,用最基本的点线面来勾画出五彩斑斓的画面,把点线面的构成因素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空间中对“面”的思考,是考量一个设计师的水平所在。

2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

继续阅读

基于设计弊端的室内设计论文

1平面设计的构成因素

无论任何形式的面,它的四周边线都必然是由趋向封闭的轮廓所构成,它也会随着周围形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对于任何构成因素都要考虑周全,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室内设计作品中,高端、大气的作品不乏其作,但空间构成单一、平面构成因素组合和排列凌乱的现象也为数不少。究其原因,除了室内设计“受制于”非专业的甲方要求困扰之外,还存在着设计思路不清晰,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统一和体现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室内设计无论从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与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有着一定的差距。点、线、面等构成因素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是主要弊端。

2.1点的设计弊端

“点”是设计中的基础因素。在设计案例中,不缺乏的是“点”,随处可见的也是“点”。但是其“点”的不足就是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其排列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其构成没有体现出“点”的韵味,是一种凌乱、无规则的排列,缺乏动态,显得无规律、呆板,毫无美感。

2.2线的设计弊端

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从整体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专业角度讲,又不乏有点睛之笔,处处透露着平面构成因素的“影子”,又若隐若现,恰到好处。在当前的室内设计作品中,体现在墙面的设计上,设计师对于线的运用较为直白,不含蓄。有时在作品中线的构成又往往被忽视,有线和无线的平面混在一起,或是孤立、或是拼凑,没有灵动性,使得整个空间感较为沉闷,缺乏整体性,没有体现出“线”的特点。

继续阅读

传统纹样与室内设计论文

一、将传统纹样融入到当代室内设计的意义

1、变形重构。传统纹样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反应的是历史上某一段时期人们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已不再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要求设者能够对其进行变形重构,创造性的为我所用。其中包含简化归纳、夸张变形和抽象变形等多种手法。简化归纳是只从形式上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化,在抓住原纹样精华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繁琐,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而又不失其装饰美感;夸张变形是指对传统纹样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突出、夸大和强调,使原有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获得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而抽象变形则是使用几何变形的手法,对传统纹样进行变化处理,通过对其造型、色彩等元素的变化或重构,创造出具有全新视觉美感的新纹样。

2、异质引入。所谓异质引入,是指对那些没有出现于室内或家具上纹样的全新运用。以商周时期的饕餮纹为例,这是一种出现于青铜器上的纹样,之前从未出现在室内设计中。但是从现代审美观的角度来看,其所表现出来的威严、雄健和凝重,尤其适合于一些大型场所的墙面装饰中,如博物馆、展览馆、大会堂等。此外还有彩陶纹样、玉石纹样、剪纸纹样等,都可以运用到当代的室内设计中来。可以说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创新,体现的是当代设计者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和扩展。

三、传统纹样在当代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墙面的应用。墙面是室内应用传统纹样的主要场所。从室内设计的角度而言,可以将人居环境分为三大类,即住宅、限定性公共室内和非限定公共室内三大类型。不同人居环境的使用功能不同,对象的心理需求也不同,需要予以区别对待。总体来说,在一些较大公共空间的墙面,如博物馆、展览馆、酒店等,可以选用青铜器、瓦当等异质纹样。而在一些小型空间内,则主要使用一些体积较小、造型比较简约的纹样,如云纹、回纹等,以突出一种素雅和温馨的感觉。此外,文字也是一种重要的素材,因为文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纹样,所以同样适用于墙面设计中,一些书法作品的悬挂或直接嵌入等,都能够体现出一种丰厚文化内涵。比如在苏州书法博物馆的墙面设计中,就直接使用了嵌入书法作品的形式,草书、隶书、行书等多种风格的书法作品无所不包,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书法的世界中,和书法馆的特性十分契合,起到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2、隔断的运用。隔断主要用于室内不同空间的区分,属于半实体的空间界面,主要表现形式有隔墙、屏风、帷幔等。所以其兼具实用和审美两种功能。一般来说,在隔断的纹样选择上,断字纹、冰裂纹、连钱纹、棋格纹、锁子纹等都是十分适宜的素材。而在一些组合隔断上,则可以使用一些连续的纹样,以体现出一种整体美感。在具体的造型和选材方面,除了传统材质之外,磨砂玻璃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好评的新材质,既能够起到一般隔断的作用,又能够获得视觉上通透,极具装饰效果。比如北京昆仑饭店,就大量使用了木质框架和磨砂玻璃相融合的隔断,纹样则选择了常见的冰裂纹,将空间自然划分为了就餐区和休息区两个区域,整个隔断无论是在造型还是色彩上,都与整个室内设计风格相一致,因此空间的过渡十分平稳和融合,同时又表现出了一种层次感。

3、顶面和地面的运用。室内的顶面和地面面积最大,因为当代人普遍追求简洁和明快的风格,所以不宜在这两个部位采用较大的纹样,否则机会给人以压抑和杂乱之感。但是还是可以选择一些体积较小的简洁纹样,起到一种点缀之用。如器物法宝纹、几何纹、花草纹等。比如在北京某会所的顶面设计中,设计者先是用紫黑色的木条,做成了一个个方形的灯池,然后为每一个灯池配以几何纹样,这样就获得了一种统一和谐之感,既简洁大方,又富有层次感。而在地面设计中,设计者则将一些花草纹样压印到了瓷砖中进行大面积的铺设,表现出一种素雅和高洁之感,也获得了顶面和地面的完美统一。当然,在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空间内,对于顶面和地面的装饰还是十分必要的,比如上海功德林素菜馆,作为一所崇尚佛教文化的饭店,其在顶面和地面上,运用了大量的莲花纹样,层层卷瓣而生的莲花纹样暗喻佛的教义,体现出宗教的美感,细腻隽永。

4、家具的运用。家具是一个室内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崇尚简约和适度的现代审美观下,对于家具的装饰也应该适当的简化。而纹样则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其能够以最简洁的方式,获得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看到这些纹样,能够使人们获得一种历史的认同和心灵深处的共鸣,获得美的需求和愉悦。具体来说,家具的装饰部位主要有床屏、椅背、顶饰、帽头、线脚等。多使用龟背纹、回纹、棋格纹、方胜纹等。具体的装饰手法也是十分多样化的,包含雕刻、镶嵌、彩绘、螺钿等。在设计中,设计者应秉承以人为本、有机统一和主动创新三大原则。以人为本是指纹样装饰一定要以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审美需要为根本原则,而不是盲目的选择和运用;有机统一是指纹样要与家具、室内的其他物品、整个室内设计有机融合为一体。而主动创新则是对一些传统纹样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再运用,使之表现出新的含义。

继续阅读

教学创新的室内设计论文

一、教学目标创新之使用诉求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成的结果和实施方向,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成果,教学目标是教与学互动的综合产物。在设计教育中,首先要明确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为人而不是为物。因此,其在对室内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人的需求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灌输给学生去了解和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最终要满足的结果。其中,群体的行为规律、生活需求作为室内设计的根本参照,是教学过程中目标设定的根本依据,这源于人与外在环境的“非确定关系”。此时,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教育背景的使用者,对室内物质空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诉求,有的仍追求使用上的功能满足、有的却已经追求更高的情感和体验层面的满足。这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这种使用诉求的变化,高等学校的室内设计教育再墨守成规则必然导致教育的滞后。从根本上看,教育应该为市场需要输送合格的人才,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那么不仅会导致就业的困难,还会对市场和行业发展带来困难。因此,根据市场和使用者诉求的改变进行教学目标的创新是设计教育的一种与时俱进,更是使学校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的一种方式。

二、教学内容创新之设计细节关注

现代社会,有人说“细节决定命运”。这在室内设计领域不仅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还对室内设计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对100位室内设计从业者的调查发现8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设计无小事”,只有关注细节,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细节,才能够引起设计的巨大变化,如果能够适时的加以完善,还能够突破传统,实现创新。其中,几乎所有被调查的设计师均认为这种关注设计细节的意识和习惯最好是能够在从业之前就建立起来,并进行过一定的训练加以强化。因此,将设计细节的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放大,加强学生对局部的空间认识和处理能力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和创新,还是对行业要求的一种满足,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笔者发现:接受过对设计细节的专门学习和训练的学生往往在后期的专题设计中能够对整体的空间设计和界面处理进行较好的把握,合理性更强。而没有对设计细节进行过特殊关注的学生往往在室内设计的深入阶段出现反复修改设计方案的情况,这说明经过后期施工的论证,其往往发现方案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和不符合实际环境行为心理的情况。这一实践充分证明了设计细节在整体室内设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设计过程的影响。鉴于此,将设计细节的相关知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加以强化或独立为一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讲授、绘制图纸和课程设计来实现。其中,讲授主要是从理论层面灌输细节的具体设计原则和方法;绘制图式是从抽象的层面灌输细节设计的施工工艺和做法;而课程设计则是从灵活运用的层面将设计细节作为主要表现的内容加以强化。

三、教学成果创新之作品真实表现

长久以来,室内设计的教学成果往往只落实在图纸和模型层面。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电脑技术和动手能力的学习和应用热情。但也造成了他们对室内空间尺度把握上的偏差。特别是面对空间情境的塑造和空间层次的穿插问题,由于一直处于一种视觉上的模拟状态,学生往往缺乏对真实的空间场景的体验和控制。这使得很多专业课程的设计教学成果往往仅限于视觉观感的满足,而无法在实施后实现情感体验和审美旨趣的满足。面对这种问题,最早提出解决方案的是很多专业技术性的职业学校,它们通过实训课程的设置将学生带离传统的课堂,使其在真实的空间场景内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也有的技术院校索性将学生安置在某一室内设计企业内直接进行行业培训。诚然,作为以技能培养为主的职业院校这样做无疑为学生能够很好的就业打开方便之门。但是,高等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这样做显然与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符。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如果能够将课程设计借助一定的场地进行真实的呈现,那么上面的空间问题不仅会迎刃而解,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以笔者曾经实践过的一个教学课程为例,各个学校往往会再毕业季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展览以展示学校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能力,而这恰恰与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展示设计课程内容相吻合。笔者认为与其让学校花费大量的经费去聘请设计企业来进行展览的策划、设计和实施工作,毋宁让正在进行这一课程学习的学生来完成。经过3年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于将这一课程设计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这种将真实的作品表现作为教学成果的创新方法不仅获得了学校的好评,更产生了极好的社会评价和极大的辐射效应。很多设计企业每年通过参加学校的毕业展览,挖掘到了他们需要的人才,更使学生获得了证明自己作品可行性的机会。

四、结语

在设计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使设计教育能够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是高等学校必须直面的问题。文章从我国室内设计产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入手,在深入剖析社会对设计诉求变化的基础上,以全面提升设计人才的设计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审美能力为根本目标,结合10年的教学实践提出针对教学思想的文化特质传承、针对教学目标的使用诉求导向、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细节关注和针对教学成果的作品真实表现四种创新方法,是从高等学校室内设计基础教育的层面展开对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的探讨,以期为现阶段室内设计行业中设计师解决存文化缺失、诉求不明、细节粗陋等问题的提供最根本的观念基础,力图在学校教育阶段即完成对未来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培养。

继续阅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友情链接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