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10:05:02
税工质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水电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管理面临着一些困难,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良好的水利水电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管理是相关施工行业持续健康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新的行业形势下,必须要有效提升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去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与细节问题。
1水利水电质量控制现状
1.1质量控制意识薄弱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项工程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加,并且工程项目建设的工期也在不断地被压缩,导致有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因为施工进度的压力,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导致企业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部分施工企业盲目缩短工期,这样一来,虽然施工企业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的建设任务,但是建设的施工质量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1.2质量控制不全面
大量的企业为了使施工的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盲目缩短工期,没有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无视国家规定的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的情况十分常见。除此之外,有些地方政府会对工程建设进行过分的干预,无视法律程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3材料不合格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不管是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比较多的,这样一来就需要相关人员对施工的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对材料进行管理的人员需要认真地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目前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没有生产证明的施工材料,这一现状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成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1.4监理环节混乱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市场秩序都存在混乱的现状,缺乏对监理制度的完善,相关的技术人才也比较少,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等现象随处可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之处就是要提高监理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这不仅可以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得以提高,并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
2水利水电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各个部门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各个不同的分工部门负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配合不到位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且只有通过管理人员来制定一些制度来进行总体管理,然后让各个机构之间能够有效地实时进行沟通交流。监理人员要仔细了解合约方案、操作符合标准,负责自己的职业。到达修建场地过后,做好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观念的培养,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2.2材料质量的控制
材料的采购必须达到施工质量的标准,不能用次品来替代,一旦出现就必须严厉地惩戒,以示警告;然后就是工程的具体施工,不能做豆腐渣工程,要严格根据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也要做好保障安全的准备,避免事故的发生。不仅要在材料的质量上下功夫,并且还要关注材料的存放问题特别是一些有危害性的原材料,比如炸药,不仅要保障炸药的质量合格,并且存放炸药的地方需要按照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方案进行存放。工地上都是一些危险性高的物品,很容易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在施工材料的堆放、拿取、使用都要保持警醒,而且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也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也就能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事故责任的负担也要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到人和事,这样是为了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很好地处理事故。
3结束语
由于水利水电施工的工期过于长,并且涉及的相关知识也比较广泛,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并且还要对施工的而外界环境因素等进行控制,在众多的影响因素条件之下,为了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韩奎.水利水电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2):288-289.
税工质药范文第2篇
1废水水质和水量
该厂拟新建废水处理站,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合并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360m3/d,废水经处理后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2工艺流程
根据废水的水质情况,同时考虑到工程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确定采用混凝/水解酸似好氧氧肜气浮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见图1)。制药废水、生活污水由管网收集后进入废水处理站,先经格栅去除大的固形物后流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再用泵提升至中和混凝池,向池内投加PAC、PAM,混凝处理出水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澄清水流人上流式水解酸化池1。经水解酸化后,流人深层曝气池进行好氧处理。一级生化处理出水经泥水分离后,出水自流入水解酸化池2和接触氧化池进行二级生化处理,最后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出水达标排放。
3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①格栅网。l片,用于去除废水中尺寸>3mm的固形物和悬浮物、漂浮物,保证后续设备正常运行。②调节池。l座,用于废水的水质、水量调节。为保证酸碱水充分混合,池底部设预曝气,并防止SS沉积。有效容积为150m3,HRT为10h,钢混结构。③中和混凝池。1座,用于废水的酸碱中和、调节pH值,以及向废水中投加PAC、PAM以减少悬浮物、色度。池内设水射器、絮凝室、分离室、排泥系统、出水系统等。尺寸为03.2rn×6m,喷嘴流速为6~9m/s,喉管流速为2~3m/s,每格絮凝室出口流速为50~80mm/s,每两格絮凝室出口流速为45mm/s,清水区上升流速为0.85mm/s,进水管上升流速为1.5in/s。④水解酸化池1。1座,利用产酸细菌使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HJ。有效容积为450n13,HRT为30h,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深层曝气池共壁合建。⑤二沉池、沉淀池。2套(二池合并安装),分别用于水解酸化池和深层曝气池处理液的固液分离,均采用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为1.3Ill3/(m2•h)。尺寸为8In×2.5rfl×5.0m,斜管为40Ill3,孔径为50mm,安装倾角为600。⑥深层曝气池。l座,利用内隔墙将池体分隔成几个相互独立的运行体系,利用微孔曝气设备供氧。该池的有效容积为560m3,水深为7.0m,HRT为18.66h,钢筋混凝土结构。⑦水解酸化池2、接触氧化池。各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二池共壁合建。池内均设组合填料,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管,HRT均为16h,有效容积为240In3,水解酸化池2控制DO<0.2mg/L,接触氧化池控制DO为1.5ms/L左右。⑧气浮池。1台,用于去除剩余的有机物、悬浮物和色度,以及脱落的生物膜,使处理出水达标排放。尺寸为彩.4Ill×3.6Ill,电机功率为4.05kW。⑨罗茨风机。2台(1用1备),单台风量为9.22in3/min,风压为O.08MPa,功率为20.80kW。
4处理效果及主要经济指标该工程总投资为108.61万元,其中土建工程部分为33.65万元、设备部分为66.5万元,吨水基建投资为3017形m3,运行费用为1.99形m3,其中电费为1.40衫m3、人工费为0.29形m3、药剂费为0.30元/m’。
税工质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稳层;要点
前言
水稳层施工与传统的道路施工模式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为了加强我国道路交通的发展规模,从根本上提升道路施工的实际质量,在市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的施工规范标准,通过对水泥的选择、混合材料含水量的控制,以及后续建设过程中的补水养护工作进行规范化处理,能够从根本上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的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水稳层施工概述
道路建设不仅是市政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水泥稳定层是加强道路施工标准控制必不可少的一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碎石基层稳定控制工作的有效手段,根据碎石基层的特点,建立和提高专业的材料的比例。充分结合工程实施地形,选择实用的凝胶材料和相应的高效熔浆,在使用较先进的压力原理的基础上构建稳定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更详细的结构分析,对道路中碎石形成的空隙进行补充,从根本上加强了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此外,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充分提高施工质量,避免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工程验收后,应进行相应的荷载碾压,进一步优化水稳层结构,全面加强质量,加强道路投入使用后的交通保障。由于水稳层作为道路建设的基石,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水稳层自身结构特点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合理分析施工技术对水稳层质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构建更加充分的质量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规范化的施工步骤,从根本上加强道路施工质量。
2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要点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大部分技术中,稳定水层施工材料的选择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在施工前材料准备阶段,一般认为所选的施工材料需要选择一些混合材料。其中砂浆体积属于一种混合材料,是由一定比例的水和石灰相互作用而成。此外,在稳水层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砾石带来的强度,在此基础上,应充分确定相应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配制建筑材料时,水泥的质量尤为重要。水泥质量不达标或已过期将直接影响水稳层施工质量,可能会出现塌陷的情况,甚至导致后续工程的开展难以进行。水稳层施工涉及到一些具有特点的施工工艺,由于施工工艺的不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水稳层在施工过程中,应处于施工程序的早期,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水稳层的影响。分次、分步骤合理规划,形成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准备,通过高效的施工技术准备,形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标准,提高施工效率。
3影响市政道路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
3.1混合料含水量的分析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相应管理部门应该严格规范施工质量标准,针对性确定混合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含水量具体大小,并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含水量高低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实际影响。根据我国提出的相应道路建设标准。在我国现阶段的道路交通发展规模下,结合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水泥稳定层的施工标准不清楚有限的情况。充分结合过去的建设实践和建设经验,可以看出,如果选择水泥材料包含不同种类的矿物水稳定层的施工过程中,如果矿物质的比例变化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竣工质量必然会出现较大偏差。
3.2不同原材料的选择
在水稳层建设的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地理环境建设对施工产生的影响,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原材料的采购,包括水泥、钢筋规格、碎石种类、预制板材质量等影响因素,在工程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原材料的采购厂商应该与建筑公司之间有着长期的合作,并且在相应的原材料质量方面有着切实的保障。此外,对于施工方而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与筛选,对于质量不达标的材料需要直接丢弃,不能再次进行使用,从根本上提升水稳层的施工效率。
4提高市政道路水稳层施工质量措施
4.1施工混合配制与摊铺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水稳层的施工质量一般会受到施工步骤以及施工环节的限制,在实际工作开展阶段,管理部门应该充分确表1补水养护时间对道路有效使用年限的影响定各个施工步骤按照相应标准展开,尤其是在混合料搅拌与配比选择方面,应该保证含水量控制在2%~4%之间,从而稳定水稳层施工效率。此外,在水稳层摊铺工作中,与其他道路施工技术相比,稳水层施工工艺存在一定的差异特点,由于水稳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水泥填补碎石之间的空隙,摊铺工作相比传统的施工模式而言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监控,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根据相应的研究,在高质量稳定水层施工的铺装过程中,有必要对路面进行全面的清洁,并保证施工初期路面不会过于干燥。
4.2水稳层后期养护处理措施
由于水泥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在施工结束后,道路将以不同程度的干缩投入使用。一般来说,在水稳层施工过程中,阶段性使用的水稳层应保持在4-7d之间,时间过长会导致水稳层松动,而水稳层投入使用后,时间过低会影响其有效寿命。因此,在相应的工作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当的补水养护时间,并考虑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因素对实际水泥湿润度产生的影响,如果在水泥搅拌过程中已经加入了高于标准水平的水量,后续的补水养护时间应该进行适当减少,以达到最高的施工效率。总之,在水稳层后期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补水养护时间,考虑补水养护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性对公路质量产生的影响。不同的补水养护时间对公路后期有效使用年限的影响具体如表1所示。
5结语
在市政工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后期应用方面的质量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具有特点的高效技术以及材料,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提升道路的抗冻性以及防止渗透的情况,需要采用多样化的专业技术,并选择适合施工环境的材料。水稳层施工对于道路的建设后续投入使用的实际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道路使用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我国交通发展的实质性效率,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水稳层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泽民.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刍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194.
税工质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0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性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水泥混凝土是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它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以及后期的养护等。由于水利建设一般规模较及耗资巨大,因此保证混凝土质量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控制。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1水泥质量控制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因其经济性和强度都比较高,具有很大优势,目前使用比较广泛。水利工程混凝土面临的环境比较恶劣,通常会经过风吹日晒,雨水侵蚀,必须提高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而水泥作为混凝土最基本的原材料,关系到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和安定性等技术指标。在进行水泥混凝土生产时,必须首先要把好水泥质量这道关,做好水泥材料的选择。首先在进行水泥厂家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当地比较知名的水泥生产厂,这些厂家的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稳定,质量也会比较可靠;另外一定要对水泥的质量证明材料和出厂合格证明进行检查,清楚水泥的保质期限;还需要对进场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等项目进行严格检查和复试,不允许有不合格水泥用于工程施工。水泥在储存过程中也要格外精心,不能受潮受湿,更不能雨淋日晒,最好放在专门的储存罐和储存库中,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水泥要分开放置,以防混用,储藏的水泥如果超过3个月,必须重新进行检验,再决定是否可用,已经结块的水泥,需要将水泥块打碎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拌和。施工高峰期,水泥库存满不得已需漏天放置时,需选择在空旷,地势较高,地面干燥地带,并及时掌握天气状况,做好遮风避雨的防护措施。袋装水泥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0袋,否则过度挤压有可能造成水泥袋挤爆损坏。
1.2骨料质量控制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部分,一般分细集料和粗集料。细集料有天然砂、海砂、机制砂等,粗集料一般有碎石和卵石等。骨料的坚硬程度和粗细级配比例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通过对骨料母材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骨料的压碎值试验来检验强度质量,再通过对已经生产好的骨料进行筛分试验来看骨料的粗细程度和级配质量。细集料在选择时最好用河砂,山砂洁净度差,且吸水率大,对配合比用水量影响显著,不容易控制,而海砂因为含有过多的氯离子,容易对混凝土钢筋造成腐蚀,影响耐久性,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海砂时,需进行处理后使用。骨料在存放时,不同规格必须分开存放,建设具有一定高度的隔墙将各级骨料分开,避免混料。同时需特别注意的是,骨料千万不能与石灰相邻放置,石灰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腐蚀骨料,降低骨料强度。骨料在存放过程中含水率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含水率的增多或者减少会对混凝土配合比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生产时要及时对骨料含水率进行测试,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设计的水灰比,进而保证混凝土强度质量。如果有条件,需对细集料和粒径较小的粗集料搭设遮阳防雨棚,这样既能保证骨料洁净程度,又能使骨料含水率尽量保持稳定,对保证混凝土质量有好处。
1.3外加剂质量控制外加剂对调整混凝土拌和性能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的混凝土都会加入一定比例的外加剂来满足施工的一些特殊要求,例如缓凝、早强、引气、泵送、防冻和减水等。外加剂也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有着不同的种类,我们根据现场需要,来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的外加剂。在选择时,首先要做外加剂与水泥、骨料的相容性试验,然后再配置不同外加剂掺量的混凝土,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目前外加剂厂家鱼龙混杂,一定要对外加剂厂进行实地考察,不能选择作坊式生产的小厂家,否则将无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4水的质量控制拌和用水一般选择饮用水即可,如果采用河水或者其他水源,必须充分了解该水源的质量情况,避免使用有污染和含有杂质的水资源。在使用前必须送往专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如果水中含有有害离子,会与混凝土中的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导致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危害。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施工前会针对水利工程不同使用部位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要求。在配合比设计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适配。经过试验配制出多种配合比方案后,进行结果比对,选出既经济又满足要求的最佳配合比报有关部门进行核准、审批,批准完成后的配合比才能投入使用。在混凝土生产时必须由专业试验人员在场监督、指导、调整配合比。
2.2混凝土生产控制在混凝土生产时,不能直接引用试验室配合比,需要对骨料含水率进行测试,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才能保证正常的水灰比。拌和时要保证拌和机械的拌和时间,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混合料搅拌均匀即可,同时要定期检查计量设备的准确性,保证计量准确,在初步拌和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的测试,尤其是有外加剂的混凝土,要延长拌和时间,并保证掺量准确。
2.3混凝土现场质量控制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需尽快进行浇筑,保证混凝土摊铺均匀,将大粒径骨料分散浇筑,不发生离析,振捣时要选择合适的振捣棒,插入点均匀,振动时间以出现浮浆为准,避免出现漏振和过振现象。
2.4混凝土养护质量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一般混凝土的养护期是两个月,最关键的是前7天的养护。养护期要给混凝土提供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在养护期应该加盖塑料薄膜或者草帘,避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遭受风吹日晒,致使混凝土膨胀、收缩发生裂缝或者表面损坏。
2.5混凝土质量检查混凝土质量检查包括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查和硬化后的质量检查,在生产时,需要进行坍落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混凝土硬化后的检查,需要留置混凝土标准试件,检测混凝土龄期强度质量,还需要对混凝土实体质量进行斑点、蜂窝、麻面等外观质量检查和回弹强度检查。
结语
可见,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二是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各种原材料的性质和混凝土的特点认真分析,细致研究,找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要点,针对这些要点制定控制措施,找到切实可行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手段和保证措施。因作者水平有限,有些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不够全面,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够得到更多启发,为水利工程建设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阎海.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7):96.
[2]孔令岩.浅析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学术,2014(1):78-79.
[3]林进宁.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分析之我见[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88-89.
税工质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实体质量;质量监督性检测;要点;应用
1概述
水利工程实体质量的评判多以单元(工序)质量评定,以及施工自检、监理平检和完工后的无损检测作为基本依据;客观上讲,可能存在失真性。为强调质量监督性检测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水利部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之4.1.9条规定: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督等单位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测。2013年1月,水利部印发《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水建管〔2012〕581号),明确要求:质量监督机构应以巡视、抽查方式对水利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总而言之,质量监督性检测是对工程实体质量评介的重要手段,其目的除了真实评判实体质量以外,更重要的是对质量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属于事前、事中控制的范畴。必须明确,质量监督性检测是强制性的,受检项目和受检单位必须接受。
2质量监督性检测的要点
2.1项目选择要具备代表性
毕竟质量监督性检测需要地方财政提供专项经费作为支撑,有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也有限,在目前水利建设大上快上的情况下,尚不能全面覆盖。为此,宜选择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质量管理薄弱项目、质量行为不规范项目进行质量监督性检测,以提高检测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检测要具备突然性
如果提前通知受检单位,很可能现场就进行了一些准备,也就与真实、动态判断工程实体质量的初衷相背。需要说明,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工程建设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开展质量监督性检测应尽量不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3委托检测单位要具备独立性
质量监督机构通常不具备法定检测资质,只能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质量监督性检测。为体现公正、客观,宜选择施工自检、监理平检单位以外的其他检测单位。
2.4检测范围、检测指标要具备针对性水利工程种类繁多、工程实施重点和运行工况
各不相同,质量监督性检测就必须针对受检项目主体工程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以及涉及质量安全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开展,否则就失去了检测的意义。
3质量监督性检测实例
为确保贵州省遵义市水利工程建设实体质量处于可控状态,自2016年以来,笔者所在单位选择重点项目开展了质量监督性检测工作,对于质量监督机构真实评判工程实体质量有了量化的依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仅以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贵州省绥阳县青龙堡水库大坝主体工程进行分析。
3.1项目基本情况
青龙堡水库工程座落在绥阳县城西部20km的洛水河上,属于乌江二级支流,距绥阳县城23km;该工程是列入贵州省“三位一体”规划中的骨干水利工程之一,建设任务主要是向绥阳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供水。枢纽工程由大坝、坝顶右岸敞开式溢洪道和取水洞兼放空洞组成,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属小(1)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库校核洪水位(P=0.1%)967.70m,总库容741万m3,正常蓄水位965.00m,相应库容为669万m3,坝顶高程969.00m,最大坝高73.0m。大坝分区主要是混凝土趾板及高趾墙、混凝土面板、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和次堆石区;混凝土工程量约为0.92万m3,填筑工程量约为73.95万m3。青龙堡水库工程是遵义辖区在建已建小型水库中最高的1座,且达到高坝量级,对其开展质量监督性检测具备代表性。
3.2质量监督性检测过程简述
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3日,在未通知受检项目和受检单位的情况下,遵义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服务站委托具备水工混凝土甲级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到现场开展检测,该检测单位与本项目施工自检单位、监理平检单位均不同体。检测前,已预先得知大坝填筑至945.00m高程,也就是次堆石区填筑即将结束,而且处于填筑备料阶段,开展检测并不影响工程正常施工。面板还达不到浇筑条件。结合本工程特点,笔者与同事在现场拟定了检测内容和检测指标:坝体填筑质量检测垫层料、过渡料、主堆石料、次堆石料的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颗粒级配,分别检测1组(每组3个试坑);趾板及高趾墙混凝土浇筑质量采取回弹检测,抗压强度检测80个测区,并现场明确了检测布点位置。
3.3大坝填筑料控制参数
大坝填筑施工前,项目法人组织进行了大坝碾压试验,所确定的大坝填筑料控制参数表及颗粒级配控制曲线图如下所示(见图1、表1)。
3.4质量监督性检测成果
大坝填筑料质量监督性检测成果如下所示(见图2、表2),趾坂趾墙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监督性检测成果如下所示(见表3)。检测成果表明:(1)坝体填筑料各分区料(垫层料、过渡料、主堆石料、次堆石料)干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颗粒级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指出:垫层料孔隙率虽然满足要求,但大于过渡料孔隙率,有背反滤原则,说明质量控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检测成果出具后立即向受检单位指出并要求下阶段施工进行改正)。(2)左岸趾板(933.00~947.00m高程)、右岸趾板(935.00~945.00m高程)、右岸高趾墙(948.00m高程)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4结语
选择青龙堡水库大坝主体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性检测,兼具项目选取代表性、检测突然性、委托检测单位独立性和检测范围、检测指标针对性等几大要素,对于质量监督机构真实评判工程实体质量有了量化的依据。同时,也充分体现质量监督性检测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从事现场质量监督的各位同仁有效开展本项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税工质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坝址选择;地质勘查;要点分析
前言
实际上,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工程,具有工程周期长、成本投入高、工程复杂性强等特点,并且,在水利工程完成之后,极易影响周围地质环境与水文环境。对此,在工程建设前期,选择合适坝址,重视地质水文勘察,针对实际情况展开工程建设,以此保障工程质量,降低水利工程为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我国经济建设[1]。
1水利工程的简单概况
某区域预计建立一水利工程,工程主要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发电洞、泄洪洞、拦河面板坝、溢洪道、电站厂房等。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坝高为156.0m,坝址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有导流隧洞2个,两洞轴线距离在100m,两隧洞洞长分别为836.11m、770.5m,隧洞断面的主要形式均为马蹄形,衬砌后断面尺寸为10.7m×10.7m,混凝土衬砌厚度分别为1#洞为1.0m,2#洞为1.5m。在大坝建设前,选择符合工程标准的坝址成为重点。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简述了坝址选择中地质勘查的要点。具体如图1所示,技术人员对水利工程坝址进行勘查。图1某坝址选择正在进行地质勘查
2坝址选择的地质勘察程序
2.1严格勘查地质,保障坝址选择的优良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所选择的坝址很难保障地质条件完美,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因大型水利工程对地质条件要求更高,占地面积较大,但是,大型水利工程多建设在偏僻、缺水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很难满足水利工程的需求。对此,严格勘察地质情况,具体见图2,技术人员正在勘查坝址,为大坝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有效解决坝址选择中的地质缺陷,选择最佳坝址就建设水利工程,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并且,在方案设计中,相关人员应重视不良地质的改善处理,推动水利工程顺利开展。另外,在坝址选择中,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论证,分析施工区域的稳定性,根据地形相貌、地质构造等情况,详细分析施工区域的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以此保障所选坝址的质量。另外,为保障工程质量,相关人员应根据自身水平、水利工程施工档案等,详细分析工程地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处理措施,保障所选择坝址的优良[2]。
2.2严格勘查坝址抗震性,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区域稳定性,为保障坝址的有效应用,应重视区域稳定性的优化。笔者认为,在坝址选择中,施工区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因为,若区域稳定性不佳,在其上建设水利工程,一旦出现意外状况,如:地震影响,极易导致水利工程坍塌,造成巨大的成本损失[3]。对此,在水利工程的坝址选择中,应对工程地质的抗震性详细勘察,根据当地情况,提高区域稳定性,提高水利工程抗震等级,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奠定基础。
2.3详细分析地形地貌条件,确定坝型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地形不同,所选择的坝型也应不同,才能保障水利工程质量与寿命。须知,地形地貌直接关系着坝型的选择。根据笔者多年经验,在坝型选择上,对于V字形基岩,可建设拱坝;对于U字形基岩河谷,可选择混凝土重力坝、砌石坝等;对于宽敞的河谷区域或者沉积层较厚的区域,可选择土坝[4]。总之,针对不同的地形地貌,在坝型选择中,必须选择与地形适当的坝型,为水利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水利工程中坝址选择的地质勘察要点
3.1区域稳定性勘察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区域稳定性是工程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行。在坝址设计选择时,相关人员应对坝址建设的区域、河段等详细检测,认真分析建设区域的稳定性,以此选择适当的坝址。总之,在坝址选择上,相应人员一定要湿地勘查,结合相关资料,深入研究,重视地震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与地震监测部门合作,依照地震监测部门提供的详细详细资料,分析水利工程适合的地震安全等级,全面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提高所选坝址的可行性。
3.2岩土性质的勘察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岩土性质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并且,岩土性质在坝址选择上占据决定性作用。对此,在水利工程坝址选择中,应严格勘查岩土性质。一般来讲,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在修建高坝时,尤其是混凝土坝,如图3为某混凝土高坝,由水流的冲击力可知,必须选择质地坚硬、完整、透水性差、抗水性强的岩石,才能保障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岩石性质对堤坝修建的重要作用。据悉,在我国已经建成的近百座高坝中,近80%的堤坝都建立与高强度的片麻岩、砂岩上。当前,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遇到了多种性质的岩土,如:侵入的块状结晶岩体,喷出岩,深变质的片麻岩、石英岩等,对于不同的岩土性质,适合修建的坝体也不尽相同。对于侵入的块状结晶岩体,一般作为高混凝土坝的理想地基,因为,该种岩体致密性强、均匀、强度较大、抗水性还要、抗渗性强。对于喷出岩,因该类岩体具有高强度、高抗水性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坝基,该类岩体主要存在于我国华北、东南沿海、东北等地,多数大坝都兴建于喷出岩上。注意,在喷出岩喷发时,断面将成为弱面,存在风化夹层、松散砂砾石层等,在坝基建设时,若忽视该项问题,极易影响大坝稳定性。对于深变质的片麻岩、混合岩等,在水利工程坝址选择中,其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坝基,但是,该类岩体片里面存在各向异性与软弱夹层,对此,在坝址选择中,应详细勘查,避开软弱片岩,注意岩石软化问题,为坝基质量奠定基础。
3.3地质构造勘探
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扎实的基层,才能保障工程顺利展开,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亦然。对此,在水利工程坝址选择中,基础构造非常关键,极大影响了大坝的稳定性,甚至影响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对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汇总,应详细勘查地质构造,避开地震活动区域,保障水利大坝位于活动层之外。在地质构造勘探中,若某些地区地质较为稳定,应及时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另外,因水利工程大坝容易受到处于活动期的断裂分布带影响,对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地质构造勘探,提前预测断裂带可能存在的区域,在坝址选择中,尽可能避开断裂带区域,避免大坝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大坝垮塌现象,为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建设单位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总之,在坝址选择中,必须间可能比面发育强烈的断裂带,选择岩体较为完整的区域作为水利工程坝基。图3某区域所建设的高坝
4影响坝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4.1水文地质的影响
在坝址选择的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最为影响坝址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地质勘查中不可或缺。实际上,在坝址选择中工,水文地质的影响主要作用在岩溶区、河床区等,若水文地质勘查不详细或者错误,极易导致水利工程渗漏现象。对此,在坝址选择中,由渗透性来看,选择具有隔水层的横谷,且岩层分布在上游河段的岩体最佳。并且,在坝址选择中,相关人员应详细考虑渗漏问题,详细勘查水文地质,根据相关参数考虑适当的坝址选择方案,保障水利工程中质量与寿命。另外,在坝址选择中,若区域内岩体并无隔水层,应选择弱岩溶化区域作为坝址。总之,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的影响,对其进行详细分析,降低水文地质对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
4.2物理地质的影响
在坝址选择中,还会受到物理地质的影响,如:岩石风化、泥石流滑落、坡度崩塌等,都是影响坝址选择的重要因素。如图4所示,若在该处建设大坝,泥石流滑落极易影响大坝运行,对此,选择合理坝址成为关键。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控制河流,调解河水,因此,在坝址选择上,通常将峡谷地段作为首要因素,以便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然而,在峡谷地带,水利工程建设极易受到物理地质的影响,因为,峡谷地带本身存在一定坡度,而水利工程建设,增大了坡度,降低了工程的稳定性。对此,在坝址选择中,应重视物理地质问题,避免危险事故发生。图4泥石流滑落图
5总结
在我国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坝址的选择非常关键,若坝址选择适当,则工程能够发挥重要效用,否则,难以发挥水利工程效果的同时,甚至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对此,在水利工程坝址选择中,加强区域稳定性、岩土性质、地质构造等的勘察,保障坝址选择的适当性,为水利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单斌.水利工程中坝址选择的地质勘察与枢纽布置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80.
[2]王华春,辛丽丽,成爱军.水利工程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勘察要点浅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8):115.
[3]杜文超.关于水利工程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勘察程序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16.
将文档保存至本地,方便随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