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斜纹夜蛾的习性测报范文

斜纹夜蛾的习性测报范文

时间:2022-06-27 07:52:24

斜纹夜蛾的习性测报

安徽省宿松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长江北岸,植棉历史悠久。沿江洲区从1952年起,就发展了棉花生产,近二三十年来一直是部级优质棉基地县,植棉面积约2万hm2。自从2000年大面积推广转Bt抗虫基因杂交种以来,当地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就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本站为了探索斜纹夜蛾防治和测报最新技术,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进行了安徽省植保总站安排的应用性信息素防治斜纹夜蛾的示范工作。本站在做好防治示范的同时,在测报观察区内,安装了1只性信息素诱捕器,作为当前诱虫灯测报的参照,为以后应用性信息素进行测报积累数据及经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芯(毛细管)和夜蛾类通用诱捕器,均由浙江省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测报用诱虫灯为佳多牌频振式PS-15Ⅱ杀虫灯(下称“黑光灯”),由河南省汤阴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供试品种转Bt抗虫基因杂交种,鄂杂11、中棉所63等。

1.3示范地点防治示范片安排在农业部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片内,具体地点是宿松县复兴镇梁公村、中棚村,性信息素诱捕器按棋盘式排列,每公顷安装15只;黑光灯、性信息素测报诱捕器各一台(套)安装在棉花病虫测报观察区内,具体地点是宿松县复兴镇复兴社区前进组的一号地段内。

1.4试验面积防治示范片2010年12hm2,2011年16hm2。

1.5试验时间2年都是7-9月安装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防治示范,因为此时正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蕾期、花期及花铃期,也是斜纹夜蛾主害代3代、4代、5代危害最重时期;2010年7月12日-9月30日,2011年4月1日-12月2日安装性信息素测报诱捕器(简称“诱捕器”),同时开启黑光灯。

1.6调查与计算方法性信息素测报诱捕器的调查是每天换一次接虫袋,并记载当天诱蛾量,与黑光灯诱蛾量作对比。防治示范片内,从外向内选取一横行5只诱捕器,每2d换一次接虫袋(2010年为5d换一次,高温天气下2d后接虫袋内雄蛾尸体就腐烂发臭,异味严重,可能影响诱蛾效果),分别记载诱蛾量。并在防治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内各选1块地,棉农正常施药防治,另各设一对照区(不施药防治田块),进行定点调查(2010年是调查百株虫量,当调查点出现虫窝时,若为3龄前幼虫则按20头计数),分别调查被害株率,并计算相对防效。计算公式如下:被害株率(%)=被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相对防效(%)=对照区被害株-处理被害株对照被害株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发生与防治实况2011年3代斜纹夜蛾中等发生,甜菜夜蛾、棉铃虫中等偏轻发生,大田普遍施药防治3次,防治示范区用药2次;4代斜纹夜蛾中等偏轻发生,甜菜夜蛾、棉铃虫轻发,大田普遍用药2次,防治示范区用药1次;5代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轻发,普遍用药1次。防治这3种害虫用的是相同药剂,主要药剂品种有氯虫苯甲酰胺、茚虫葳、氟铃脲、氟啶脲等。2011年防治示范区3代、4代斜纹夜蛾各减少用药1次。但如遇甜菜夜蛾、棉铃虫偏重发生年,单一进行性信息素防治斜纹夜蛾,不能减少用药次数。

2.2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量高,防效好2011年从4月1日安装到12月2日结束,每只诱捕器平均诱蛾81703头,是同期黑光灯诱蛾的43.9倍(图1)。但遇3级以上大风时,诱蛾量明显增加,如6月6日、7月7日。进入11月以后,随着气温升高,黑光灯、诱捕器诱蛾量增多,如11月26-29日。随着11月30日寒潮的到来,黑光灯、诱捕器诱蛾数量嘎然而止。始见蛾5月6日,终见蛾11月29日。11月30日安徽省宿松县正式进入气象学的冬季,但斜纹夜蛾未进入休眠期。防治示范片从7月9日安装性信息素诱捕器到9月30日防治示范结束,84d中5只诱捕器共诱蛾25290头,平均单只诱捕器每天诱蛾60.2头,最高为357头,诱蛾效果直观。通过调查被害株率,计算出2011年示范片平均相对防效为56.2%。棉农也反映防效很好。

2.3诱捕器诱蛾峰日与黑光灯诱蛾峰日基本吻合从图1可以看出,每代都有2个或2个以上蛾峰,没有明显主峰,后代蛾峰都与5月份的迁入蛾峰呈一定的相关,这符合迁飞性害虫的特点;诱捕器蛾峰与黑光灯诱蛾峰日几乎相近,相差0~2d,而且诱蛾量高,反应灵敏。

2.4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优点

2.4.1精度高。照明灯光对黑光灯诱集弱趋光性害虫影响较大,而斜纹夜蛾正是弱趋光性害虫。从图1可以看出,性诱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小,精度高,2011年性信息素诱捕器于5月6日见蛾,而黑光灯诱蛾在5月10日见蛾。

2.4.2操作简便,灵活。黑光灯诱蛾受供电线路及周边灯光的影响,本站近5年来已改地点2次,而且每年总要停电几天,致使诱蛾数据不连续。而性信息素只诱目标害虫,不需要专业人员鉴定诱捕害虫,且安装简单,不受停电影响,诱蛾数据更系统。因此,最适于统防统治、群众性预测预报。

2.4.3目标选择性高,对环境友好。性信息素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不诱杀天敌和其它害虫。另外不直接接触作物和农产品,对环境、人类、野生动物、自然天敌没有损害。

2.4.4有效期长,防效较好。应用性信息素诱捕雄蛾防治斜纹夜蛾,不施药防效平均为56.2%,且可以与其他任何防治技术相兼容,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治措施。

3小结与讨论

利用性信息素可有效进行斜纹夜蛾的防治和测报。在进行防治工作时,要与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性信息素防治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3.1越冬问题斜纹夜蛾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的越冬问题尚无结论[1]741-742,一般认为多以蛹或少数老熟幼虫越冬[1]676。但笔者从1998-2011年,每年3月份都在宿松进行冬后挖蛹调查,从未看到斜纹夜蛾的老熟幼虫和蛹。2011年12月3-4日挖蛹调查,也未见蛹。这证实了斜纹夜蛾在宿松县不能安全越冬。

3.2几点体会诱捕器所放置的位置、高度以及风力影响诱捕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周全;另外,诱芯平常要放于冰箱内保存。每天早上6:00必须收回接虫袋,否则飞鸟啄破接虫袋,导致所诱雄蛾逃跑;收回接虫袋排光空气,雄蛾30min后死亡,就能计数。通过2年的数据和经验积累认为,今后可把性诱芯加在黑光灯上,合二为一诱蛾。

3.3期距法预测预报尝试初步研究了斜纹夜蛾各代历期与日平均气温的关系(表1),该关系是否合理准确,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4发生规律在我国华北地区年发生4~5代,长江流域年发生5~6代,福建6~9代,在两广、福建、台湾可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1]741。斜纹夜蛾在宿松县为迁飞性害虫,发生期为5-11月;每年5月份由南方迁入,在宿松县发生6~7代;主害代为3~5代,主要为害棉花,6代、7代危害蔬菜和油菜;在自然环境下,直到冬季来临,不进入休眠期,在宿松县不作越冬准备,所以不能安全越冬。蛾峰期距:1~2代为30d,2~3代为29d,3~4代为39d,4~5代为25d,5~6代为28d,6~7代为34d;发育最适宜日平均气温为22~28℃。

被举报文档标题:斜纹夜蛾的习性测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kjlw/60459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