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政印发科技发展规划范文

市政印发科技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2-03-26 03:07:03

市政印发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市“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京津冀第三极、冀中南经济区主导地位和全省领先地位的重大机遇期。以创新支撑省会发展为目标,明确“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目标、思路与重大战略任务,对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国家、省和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市科技发展现状与需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科技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效

“”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科技人才建设为核心,以重大科研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大协作为主要途径,以重大科技活动为手段,全市科技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

1.综合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在年科技部中期评估中获得优秀,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年荣列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年入选中国10大特色创新城市、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省首位。-年,专利申请量年增长15.71%,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商标数量、驰名商标数量以及版权登记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登记科技成果1071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24项,国际先进水平192项;获得部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90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20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年企业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R&D经费分别占全市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和R&D经费的70%、70%和68%;到年,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60家;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创新型企业5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涌现出华北制药、石药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集团。

“人才强市”战略成效显现。“”前四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由71.79万人增加至77.72万人,年均增长2.68%,人才密度指数由10.9%增加至11.8%。至年底,驻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97家;从事科技活动高层次人才3360人,其中院士8人;建成9个省级、市级引智示范基地;市科技局被认定为市院士工作站;高新区以岭药业院士工作站发挥智库咨询、人才培养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实现年均增长7.21%,年达到47.61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市本级科技投入占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年达到5.8%。-年,全市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环保节能等领域共承担部级项目与平台建设137项,经费16530万元;省级项目与平台建设335项,经费10480万元。

科技创新平台初具规模。到年底,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6家;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家;拥有5家部级、43家省级、3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面积达到32.6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科技中心、生物产业基地技术服务中心、生物医药技术平台、产品快速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已投入运行。目前,全市已建成3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1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

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明显。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0余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约15%,-年平均增长约12%。

五大高新技术领域成效显著。(1)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现代通信、新型网络设备和光传输设备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半导体照明产业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软件园成为全省性的软件生产和服务中心;(2)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成为国家首批3家“生物产业基地”、全国10家“医药出口基地”之一,组建的“抗生素、维生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省首次建立的全国性契约型技术创新组织;(3)机电一体化和先进制造技术。大力推广光机电一体化、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增25%左右;(4)新材料技术及产业。以新材料制备、材料成型、改性、复合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发出氧化锌铝陶瓷靶材、低贵稀土含量钕铁硼永磁材料、远红外粘胶纤维新型材料;(5)资源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重点推进废水、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产业化。

3.农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

农业科技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期间,共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系)18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3个;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156余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励112项;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组建了中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饲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现。截至年共有农业科技园区34家,其中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园区23家。-年,农业科技园区累计科技经费投入8767.50万元,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23项。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效果显著。年,、、县均实现千亩以上大面积亩产550-580公斤的产量突破,其中市核心区实现同一地块连续5年亩产620公斤以上。奶业、辛集皮革、小麦、无极蔬菜、栾城生猪等项目相继获得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支持。

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作用明显。评审认定第一批52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10个示范乡镇(试点)、5个示范县(试点),年,我市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市”,建立科技示范基地77个,引进新技术162项,推广新品种170个。“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均取得良好效果。

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年龙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总额9537万元,技术开发费总额7827万元,分别比年增加了70.04%和87.52%,其中企业自筹7775万元,占99.34%。-年,龙头企业技术开发项目513项,认定新品种71项,获得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8项);龙头企业获名牌产品55项(其中部级知名商标45项);获得驰名商标5项。

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年以来,全市先后实施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农业信息网站拓展升级、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信息应用服务以及农业信息化教育培训等六大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

4.产业聚集创新效应突出

全市有23个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和2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区成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基地,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集聚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一区三园”的总体格局,近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28%以上的增长速度,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支柱产业,40%的工业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孵化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00家,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增强。6大产业基地(含南部工业新区)、16个县域周边工业园区和2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成为科技创新基地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5.民生科技创新不断加强

新药研发取得新进展。年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15项,争取资金1亿余元,涉及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研发平台建设、化学药大品种技术改造、新药研究关键技术及药物新品种研发等领域,初步形成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

食品安全科技促进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实施食品安全科技促进专项行动,开展食品安全监控、诚信体系建设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提供了科技支撑。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加强制药、电力、化工、钢铁、建材和纺织等重点行业共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研究与示范,清洁生产技术及其标准研究与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全市万元GDP能耗“”前4年累计下降17.98%。

6.科技大合作跃上新台阶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省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与中电科集团公司54所和13所分别签订了《关于加速“半导体照明基地”发展的合作协议》和《关于建立“卫星导航产业园”的合作协议》,直接投资额达15亿元;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科技教育合作协议”和“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开创了产学研在各个领域科技大合作的新局面。

加强同京津等周边城市及国际科技合作。依托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合作平台,实施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年,组织实施部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7项,经费1133万元;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3项,经费891万元。实现国际科技合作方式从“一般性的人员交流和合作项目”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截止年底,已建成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7.科技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科技计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严把科研项目立项关,提高立项决策和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出台了一系列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了项目评价制度;公共性科技课题和重大课题实行招标制。

科技与金融互动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以“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主题,以农业科技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企业上市等为核心,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环境。推进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工作,推动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期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制定科技政策30余项,对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我市科技发展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R&D经费支出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全省的比重由29.94%降至24.82%,R&D经费支出占全省的比重由37.76%降至27.41%。年全市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18%,但科技支出同比下降6.75%。

2.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年间,我市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省的比重由26.87%降至25.18%,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由76.29%降至74.69%,R&D人员占全省的比重由34.70%降至31.55%。

3.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

从整体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企业科研成果所占比重偏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较低,年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28%,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地位不强,缺少高端产业集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对全市科技支撑作用不足。

产生上述主要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与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表现为(1)科研经费实行多头管理体制,资金分散;(2)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合力;(3)未能建立有效的促进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在税收和政策方面对科技创新扶持不够;(4)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创新的机制;(5)区域科技协作水平低,与京津在人才、技术、产业对接等方面尚未实现创新要素共建共享;(6)产学研在产业技术创新链持续、稳定、深度合作不够。二是科技创新环境不够优化,表现为(1)对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缺乏大力度根本性措施,没有形成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和对京津等省外人才强大吸引力的优良社会环境;(2)科技金融合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利用海外投资的比例较低;(3)对国家、省、市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分析

(一)国内外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世界科技与经济总体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态势,一是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正在催生重大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二是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三是主导技术以群落的形式出现,区域科技集群化趋势突显,更加注重原创性;四是把建设知识经济社会作为科技战略规划目标,将科技与创新作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核心,采取多种政策激励企业成为研究与开发投资主体,产学研广泛合作成为各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

2.国内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特征

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科技与经济在全国均处于发达或中等水平,产业需求带动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能力均落后,但科技发展更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科技发展上,政府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方式有四种主要模式:一是区域内科研院所集中,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形成知名大学中心模式;二是区域工业基础深厚,对外开放程度大,发展空间的可拓展性强,形成产业园协同推进模式;三是区域内拥有一大批在业内领先的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主体,或以颇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为主体,形成了引进消化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模式,形成企业集群模式;四是在各方面平衡发展,形成综合科技竞争力,走均衡互补发展之路。

3.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将是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但是,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待迅速提升,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充分利用京津冀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而全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引领和支撑。因此,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必须作为实现“十二五”战略任务与目标的重要支撑。

(二)市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分析

1.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求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实现由资源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力度,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强大、更持久的动力。

2.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需求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1)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加速壮大我市有一定优势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快速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在全国有突出优势、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产业,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

(2)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科技需求。一是以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二是以信息化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主线和基础,加快提高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水平;三是以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促进低碳、循环发展;四是加快产业向园区的聚集发展,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规模效应。

(3)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破解新时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增强,要求农业科技创新向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以“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等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产业科技由单一关键技术需求向产业化技术体系需求转变;农产品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突出,要求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创新。

3.县域特色经济创新需求由产业聚集向创新带动转变

我市县域特色经济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大部分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组织,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不能支撑提升县域特色经济竞争力的要求。

4.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需求由资源约束向环境友好转变

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0.2%,仍然是工业为主的城市,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仍是主体,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突出。因此,需要科技创新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开发资源依赖小、环境污染少的产品,实现产业的绿色化。

5.小康与和谐社会构建需求加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化率快速提高的时期,城市化、区域协调的科技需求明显增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城镇化建设,保证公共安全,实现社会和谐。

6.社会发展与进步需求让科技创新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公民享受新技术发展带动的好处。一是适应公民对自然、经济、健康和社会安全等知识需求,研究提供相应的知识普及、推广方式方法;二是新技术对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方面的需求,研究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满足公民对技术基础设施的需求,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一)科技发展定位

根据省相关规划,综合分析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市科技发展的总体定位是:在生物医药、半导体、卫星导航等领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冀中南经济区居科技创新引领地位,成为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促进“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为主线,以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创新引领产业竞争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为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强化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和全省的领先地位,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创新特色鲜明、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氛围浓厚、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省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国内省会城市中等水平。到2020年,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国内省会城市中上水平前列。到2015年的具体目标是:

科技投入大幅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5%。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75%,消化吸收费用占技术引进经费的比重达70%,培育5-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县域特色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各类产业重点开发、引进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新产品(新技术)分别达到100项、50项、50项和150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加值占地区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4%。

科技创新载体不断完善。聚集转化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企业200家,各类孵化器达到6家,孵化面积累计100万平方米,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30件,百万人口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12500元,持有自主创新产品和部级新产品数量达80个。部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150家,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吸引聚集国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R&D人员超过3.5万人年,每万人口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60人。

创新成果惠及民生。百人口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40户,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达2.1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四)发展重点

1.集聚创新资源。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求,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中介等科技创新服务组织建设,引导和支持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集聚,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科技创新。

2.营造创新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并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开放、政府采购、财政资助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出台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进技术、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

3.突破关键技术。以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为主的产品体系和以品牌为主体的市场竞争优势。

4.聚焦创新重点。以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点,集中科技资源,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使其成为省战略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展现省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区。在新区规划建设低碳、生态、智慧新城,成为未来省会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

5.创新促进民生。推动科技创新向社会领域拓展,让科技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重大工程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要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十五个重点领域。

(一)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1.主导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力量组织实施生物制药技术、中药现代化、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组合化学技术三大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1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基地。

生物工程药物。集中力量推进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甲肝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等药物的规模化。利用较为成熟的分子克隆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酶固定化技术,加速推进白细胞介素-15、角膜干细胞、基因芯片、人血清白蛋白、长效胰岛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β-干扰素、人重组成骨蛋白-1、神经生长因子(NGF)、链激酶等药物的产业化。大力开发多肽类药物、活性蛋白、反义核酸药物系列产品和戊肝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特异性肿瘤疫苗、儿童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等生物技术疫苗。

化学制药技术。组织传统遗传育器、细胞融合和构建基因工程菌、微生物培养和发酵工艺、生物反应器及其发酵过程控制、发酵后的处理及产品回收等发酵技术攻关。采用重组DNA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产业,大幅度提高发酵菌株产率,实现大宗抗生素原料药的技术升级;重点推广应用微生物发酵法、“一步发酵法”、耗氧法生产新工艺;加速丁苯酞、阿仑膦酸钠、阿地福韦片、唑来膦酸钠、盐酸丙哌维林、那格列萘、阿比朵尔、伊班膦酸钠、依达拉奉等国家一、二类新药的产业化;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红霉素系列、新诺喹诺酮系列的生产规模;积极研究开发广谱、高效、低毒类抗生素新品种;实现D-对羟基苯甘氨酸等侧链和7-ACA、FACCA、FANCA、7-ADCA、GCLE/GCLH半合抗等关键中间体的产业化。实现三、四代头孢类药物的规模化生产,替代进口。跟踪国际化学制药发展新形势,通过积极开发和引进,迅速实现超低分子肝素钠、玻璃酸钠、硫酸软骨素、肌氨肽苷、脑蛋白水解物等的产业化生产;利用组合化学、小分子化学等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作用机制和药理活性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新型抗生素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糖类药物等。

中药创新药物。开展药效物质制备关键技术、药效物质分析方法和技术、活性筛选及评价、有效组分配比优化筛选模式等研究。组织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中药酶工程、动态逆流提取、超临界萃取和超微粉碎等技术攻关和推广,集中建设中药制剂提取分离先进工艺集成配套、胶囊超微化工艺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新药。着力打造有效成分提取和纯化-复合药物-新型中药制剂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品链。推进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的工程化,加强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固液分离技术、中药成分纯化与精制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在线检测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制剂成型技术以及加强中成药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满足临床需求。推动中药标准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新型高端药物制剂。加快脂质体、透皮给药和控缓释制剂、纳米制剂等新型制剂技术研发。重点实施现代化软包装输液、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等项目。大力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制剂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及国际化制剂产品。

营养保健品。重点开发以道地中药材及其提取物为原料的黄芩茶、柴胡皂苷、酸枣仁多肽、枸杞籽油、丹参素等高端功能性中药保健品;重点发展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系列、维生素D、维生素H等维生素类全系列保健品;重点发展大豆分离蛋白和天然植物来源的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等半必需或条件必需氨基酸保健品。

(2)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重点在煤矿采掘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飞机、节能电机、核电泵阀、专用汽车、工模具等产品领域研究开发10个以上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的产品。

煤矿装备制造。快速提升系列岩石掘进机、大型全断面掘进机、煤矿地面瓦斯抽采车装钻机、重型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煤矿排水抢险大型矿用潜水大型泵、井下锚护设备等产品领域加工制造技术。

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大力推进重载货车、高速铁路车辆制动摩擦片、道岔用全硫化弹性铁垫板、成套无砟轨道系统施工设备以及铁路货车修造、机车车辆配件、制冷空调、机车电机等产品领域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航空产业。大力推进运五B系列、小鹰500等通用飞机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升级,争取建成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航空服务提供为一体的航空产业基地,积极谋划电子、精密机械加工等配套产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专用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大力推进商务用车、随车起重运输车、车用大功率柴油机、精锻钢质活塞、智能化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碱性蓄电池等产品领域的技术开发。

特种泵阀装备技术。大力开发精密化、集成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通用设备,重点发展石化用高温泵、低温和超低温泵、高速泵、精密计量泵、耐腐蚀泵、潜水泵,环保、城建、电力用泵等,延伸发展科研实验用精密泵、压电泵、直流无刷泵等高端精密泵产品,发展风机及风动工具、气体压缩机及气体分离设备等其他通用设备制造技术。

环保设备。以建设全球高端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设备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研究空气、水质、污水COD、烟气、酸雨等环境在线自动监测和应急监测设备及仪器仪表,吸引集聚国际国内知名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延伸发展原水处理、污水处理、除尘、脱硫、空气净化等环保设备及仪器仪表,着力打造以环境监测设备为核心的环保设备产业链。

专用工具。着重发展金刚石工具、合金工具,拓宽工具产业领域,大力开发新的粉末冶金材料、粉末成形设备和成形技术,延伸发展新性能、超高性能粉末冶金工具。

(3)循环化工产业。按照炼化一体化、园区化、经济循环化的发展思路,到2015年,实现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品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显著。

石油化工。重点开发油品质量升级和原油劣质改造技术、双氧水法环氧丙烷生产技术、粗苯精制技术、汽车、电子用尼龙工程塑料生产技术、芳纶生产技术、聚氨酯专用料生产技术、高性能无机氟化盐生产技术、电池用六氟磷酸锂等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含氟电子化学品和光学级无机氟化物等高档氟化工产品生产技术、丙烯腈法制备己二腈生产技术、碳纤维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大型化工装置离散控制、节能降耗及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新型催化技术、新型分离技术、节能降耗环保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

煤化工。重点开发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甲醇制芳烃(MPA)技术、大型粉煤气化技术、醋酸扩能改造技术、二甲醚应用技术、尿素、三聚氰胺、纯碱三联产技术、大型(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技术、1,4-丁二醇及PTMEG生产技术、聚甲醛生产技术、聚碳酸酯生产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技术。

盐化工。重点开发干法乙炔工艺技术、高性能PVC、ODS替代品及下游深加工生产技术、离子膜法烧碱清洁生产技术、聚氯乙烯先进工艺。

精细化工。紧密结合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重点研发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石化产品。以我市优势半合成抗生素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氧胺盐酸盐、呋喃胺盐等市场急需、附加值较高的医药中间体,完善产品链。

(4)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时期,以“信息化带动”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科技要素,以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培育、壮大智力密集型服务业。

服务业信息系统。再造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应用商业智能技术构建成本分析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和综合考评系统。重点推进全市传统物流资源的信息化优化与物流资源信息整合,推进第三方物流信息协作平台的综合应用,加快构筑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与示范。集成全市电子商务项目,借鉴并应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技术(如RFID、ebXML、IPv6、GPS等技术),建立城市级协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重点发展B2B模式。加快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构建商品展示、贸易、投融资、信息咨询、经济技术合作、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业信息化系统。

现代公共服务业。大力开发教育网络的建设,为全民提供网络教育平台服务。全面建设和推广使用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市民提供透明化、快速化的政府服务。

信息、软件服务业。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承载输送能力;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园,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研究开发,加强金融、电力、医疗、汽车、通信、地理信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领域应用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创新研发机构。借助总部经济平台,创造环境,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智力密集型创新研发机构。

2.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到2015年,电子信息领域市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发展到50个,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

半导体照明。重点开发大功率、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封装、光源模块及相关材料,努力参与半导体照明相关标准制定与公共检测平台建设。

平板显示。重点开发驱动LED背光源等关键配套材料和专用设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通信设备。重点开发光纤接入系列产品、高速光收/发模块、光电耦合器件、光有源器件、光电交换器件以及光无源器件和MEMS光开关等光通信器件的技术。

卫星导航。重点研制多模式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前端芯片及模块项目。制造多模卫星导航接收机、各类BD-2导航用户终端、OEM版终端等产品,以及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北斗二代民用产品等。

公共安全。加快建设无线电监测系统、电子警察,研发相关设备及生产技术。

节能与能源电子。重点开发、研制并建设应用中央空调、电力能源管理系统、通信机房恒温恒湿节电控制系统、恒压供水(气)节电控制系统、高耗能企业综合节能控制系统。

软件、动漫。支持嵌入式软件开发测试、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家庭网络、ASP等服务和网络支撑平台建设,自主研发企业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在数字动漫领域重点研发基于CG技术的三维动画技术,制作高质量的3D游戏和3D动漫电影。

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重点开发新型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多晶硅和单晶硅专用设备、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研发通信测试仪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测试仪器、电子基础测试仪器。

物联网技术。重点攻克传感节点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共性支撑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四大核心领域,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

(2)新能源产业。到2015年,重点研究开发新能源新产品和制造技术,提升新能源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产业化,促进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新能源(不含水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5%以上。

太阳能。重点支持中电科集团公司13所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和聚光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项目、晶龙集团多晶硅铸锭设备制造的技术研发与攻关,在西部信息产业带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以公共建筑为重点,建设一批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步伐。

锂电池。研究开发锂电池生产制造技术,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加快推进锂电池在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不间断电源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

生物质能。大力推进农村生物质清洁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大型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支持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推广以生物质为主要燃料的节能炉具。重点实施生物柴油、甲醇柴油、甲醇汽油与能源林产业化,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秸秆发电等项目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开展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液化天然气(LNG)等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及示范工作,研究开发配套建设快速充电站、蓄能电池更换站、LNG加注站以及停车设施充电系统等服务网络。

(3)新材料产业。积极开展新材料基础研究,提高新材料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以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和液晶材料为主的新电子材料、新纤维材料、新型建材等新产品。

新型电子材料。积极推进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和液晶材料等新型电子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建设新型电子材料产业基地。

高合金特种材料。大力发展高合金特种材料技术,实施高合金特种材料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攻关,建设高合金特种材料生产基地。

新型纤维材料。积极开展新型纤维材料,实施金属纤维、功能化竹纤维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产业化技术攻关。

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开发利用废石生产高强度高耐磨高硬度混凝土(骨料)产业化、电厂废渣(脱硫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等技术,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新产品。

3.传统优势产业

(1)农业。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畜禽水产良种普及率达95%,种、养、加各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大幅度提高。

粮棉油新品种。高产优质与节水抗逆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甘薯新品种创制及种质创新;在高产稳产的前提下,选育抗枯黄萎病品种、抗盲蝽象品种、抗旱耐盐碱品种、高油品种、优质纤维品种、超早熟品种和彩色棉品种;选育高产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开展作物转基因研究,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农作物分子设计及新品种选育,作物抗逆与营养高效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基因沉默及基因敲除技术及产品,能源用作物生物技术育种,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及多适应性品种的选育,农业生物新技术、新方法,农业生物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高营养价值(品质)及功能性食品研究,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相关标准研究。

现代畜牧科技。优质高效畜禽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畜禽重大疫病的预警、诊断与防控措施研究,畜禽转基因育种及产业化开发,畜禽重大疫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畜禽产品快速高效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研究,现代畜牧产品生产和监测设备技术研发。

果蔬科技。梨、核桃、大枣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蔬菜土壤诊断和平衡施肥应用技术、蔬菜安全化药物防治技术与生物技术防治、蔬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加快推进名特新蔬菜品种的引进和示范、粮菜轮作区蔬菜高效化模式生产、露地蔬菜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以及绿色无公害果蔬基地建设。

农业资源。土壤氮、磷、碳养分过程模型的研究分析;土壤培肥新技术、主要农作物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区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信息技术和土壤养分管理模型的区域土壤养分管理技术应用研究;环保型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鉴定和筛选抗旱节水的优质种质资源技术、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技术、现代农业水管理综合技术集成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微生物饲料、农药、肥料、食品以及农业微生物能源技术的开发。

农业重大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新的耕作制度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和预测预报、农作物病虫害安全高效药物及防治技术的创新、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规程的建立;农田草害发生的预测预报技术、抗草作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技术、化学除草剂精准使用技术以及杂草的抗药性治理技术的开发。

精准农业与信息/数字农业科技。传感器与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基于光谱诊断和机器视觉识别的智能施肥系统、农田变量作业系统、基于激光控制的土地平整技术、智能型农机具与自动控制技术、设施农业微生态调节与智能控制技术等应用研究;区域数字农业监测网络、数字农业网络化与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农业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

现代农业装备科技。加快开发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旱作节水技术与装备、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经济作物机械化中的油菜、棉花、花生和薯类收获机械化装备、深松耕技术与装备、高效喷灌滴灌渗灌设备、安全施药技术与高效低污染植保机具、工厂化农业成套设备与配套关键设备、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生态安全技术与装备、农业装备自动导航、过程监视、智能测控与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农业圈层布局。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优化农业圈层布局,形成集科技研发示范、休闲观光、生态屏障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2)纺织服装产业。到2015年,争创国内名牌5个,重点企业技术装备8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技术装备比重提高到50%左右。

纺纱、织造、染整工艺新技术。重点开发机电一体化、连续化、自动化纺纱技术和无梭织造自动化技术;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针织、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研发;开发无卷、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产品生产技术;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聚酯、涤纶、粘胶、锦纶、腈纶等产品柔性化、多样化、高效生产技术;多功能、差别化纤维及其纺织产品生产技术等。

生态纺织品技术。重点开发利用农产品、农作物废弃物和速生林等资源生产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技术;提高棉、粘胶、天丝、麻类纯纺及混纺织物服用舒适性的生物酶处理技术;具有国际水平的绿色环保染料、助剂、浆料应用工艺和技术。

高档新型面料。大力开发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混纺、交织、针织、机织面料;高性能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亚胺、新型聚酯等高新技术纤维、多组分复合材料等新型纤维面料开发;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面料和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面料的研制与开发。

产业用纺织品。大力开发以宽幅高强工艺技术为主的土工格栅、高强土工布、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复合材料;节水灌溉、储水和缓释包装等农用纺织材料和针刺、水刺、纺粘等先进工艺和高性能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多功能篷盖材料、膜结构材料等轻量化特殊装饰用纺织材料、耐高温过滤材料、风力发电叶片、航天和航天器预制件材料、手术衣、隔离服、纺织仿生器官等医用纺织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制与开发。

(3)轻工产业。到2015年,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开发10个左右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影响的创新产品,争创3个左右国内名牌产品,行业重大装备7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0%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塑料行业。重点开发适应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节能化学建材及特种管材生产技术、农用节水塑料器材生产技术,多功能宽幅农膜、“光生态”新型棚膜、宽幅在线涂覆薄膜、高性能温室配套材料和温室专用降解地膜等新型农膜生产技术;开发与汽车、医疗等产业密切相关的塑料产品生产技术,废塑料改性及综合利用技术,新型环保阻燃塑料制品生产技术,新型免喷涂塑料生产技术,新型功能性塑料及其制品生产技术,新型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塑料动态成型加工技术等。

造纸行业。重点开发应用高档新闻纸、箱板纸、书写印刷纸加工生产技术,新型高速九层以上瓦楞纸生产技术,新型高性能功能性纸生产技术,污染物减排集成技术,过程节水与废水回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技术,配套碱回收污染处理技术,深度脱木素技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非木浆碱回收、白泥回用、热电联产、污水处理、沼气发电等技术,推广林浆纸一体化等。

五金制品行业。重点开发稳定性、疲劳性能、可靠性、强度、韧性好的新材料技术以及五金制品加工技术。

皮革、毛皮行业。重点开发应用高档鞋面革、沙发革、汽车坐垫革及其制品等关键生产技术,皮革后整理加工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和辅助设计技术,制革和毛皮加工中水循环利用技术,保毛脱毛、无灰浸灰、生态鞣制等清洁生产技术,节水型清洁制革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家具行业。重点开发应用智能家具制造技术,新的家具结构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数字多维控制技术,计算机模压技术,真空复膜技术,各种先进的饰面和封边技术,待装配家具(RTA)设计及制造技术,“即需即供”的灵活生产技术,“低碳环保”家具生产技术等。

(4)食品产业。到2015年,完成20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60%以上,重点行业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乳制品加工业。重点开发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搅拌型发酵乳生产工艺技术、超滤分离技术、冷杀菌技术,以及超声波技术、生物传感器、免疫学技术和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等乳制品检测技术。

粮油加工业。重点开发谷物蛋白和生物活性肽制备技术,淀粉分子修饰与防回生抗老化技术,谷物细胞壁活性多糖生产技术,谷物中生理功能卓越的活性物质生产技术,粮油加工自动控制技术,油料膨化浸出技术,油脂物理精炼技术。

肉食品加工业。重点开发食用品质保证关键点控制技术,保持肉制品安全、稳定、营养和风味的栅栏技术,对肉制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时间进行智能化预测、监控和管理的微生物预报技术,肉制品质量安全的跟踪追溯技术等。

酿造调味品业。重点开发高效节能的混合发酵技术,提高发酵效率的固体化细胞技术,液态发酵中的微孔通气技术,食醋酿造膜过滤除浊除菌工艺,DF生物反应器快速酿醋技术。

果蔬饮料加工业。重点开发高效酶解榨汁技术,酶液化与澄清技术,皮油提取和芳香液回收技术,分级、检测、包装、运输新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保健食品加工业要重点开发超声波萃取技术,微波协助提取技术,超临界提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

食品加工及检测装备技术。重点引进、更新、改造新型膜分离设备、连续模拟移动床设备、节能高效蒸发浓缩设备、高效结晶设备、高速和无菌罐装设备、膜式错流过滤机设备、高速吹瓶设备、新型高速贴标机等关键共性设备;开发日处理400-500吨组合式粮食清理设备,面粉后处理高效混合成套设备,食品原料进厂快速检测、生产过程在线监控和产成品质量检验设备,食品原料及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验、农药残留检验及添加剂检验设备;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网络和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食品企业质量检测中心或实验室检测检验设备研究与开发。

(5)建材产业。到2015年,完成10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开发5项绿色建材新产品;骨干企业生产装备全部实现大型化和生产自动化。

水泥行业。重点开发高质量水泥熟料生产技术,适应水泥制造用的能量利用率达到20%的粉磨设备或系统的开发及相应的制造技术,高效化的大型专业生产设备和成套装备开发及制造技术,水泥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利用废弃物作原料、燃料的技术,降低水泥基材料环境资源负荷的技术,石灰石矿山经济(均化)开采技术,特种水泥生产和工程应用技术等。

建卫陶瓷行业。重点开发连续式球磨机、符合环保要求的干法制粉装备、节省资源和能源的轻型和薄陶瓷板材及装备的生产技术,各种助磨机、解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的应用和低品位原料、工业废渣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微波干燥、微波烧成技术,采用高档色釉料、大颗粒、微粉、二次布料、渗花、套印、干法施釉、多次烧装饰、水刀切割拼花等新型装饰技术,卫生陶瓷及配套技术,原位固化技术及相应装备,卫生陶瓷连续组合注浆成形工艺及装备,自洁陶瓷、抗菌陶瓷、保健陶瓷、透水陶瓷砖、调温调湿陶瓷砖、蓄光陶瓷砖等改善环境和健康等功能陶瓷生产技术,利用纳米技术改善和提高产品性能的技术,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专家系统等。

房建材料行业。重点开发适应健康、环保、节能、轻质、安全、耐久的要求,低VOC环保型、抗菌型低毒型房建材料生产技术,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全循环房建材料生产技术,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用作房建材料的生产技术等。

(二)产业聚集区升级工程

1.东部产业新城

到2015年,把东部产业新城建设成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先行区,成为全市新兴产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龙头。

(1)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到201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创新功能突出、创新环境优良、创新文化浓郁、创新网络完备的科技新城,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区、全市科技创新的先导区、高新技术的孵化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高地和科技成果辐射中心,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成为华北地区规模较大、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聚集中心。产生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一批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数达到300项;各类企业的R&D投入占产品销售额比例达到4%,研发人员比例争取达到15%,吸引研发人才0.6万人。

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建成2-3家部级重点实验室,支持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企业技术中心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省级中心。建设或引进10家左右设施一流、国内先进、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化公共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打造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平台。谋划组建“高端医药产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软件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和“精密装备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三个特色工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构建科技创新“核心群”。

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增强孵化器的专业化服务能力,重点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等领域发展专业孵化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创建前端的扶持和培育,推进形成“科技孵化+创业投资”、“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共性平台+创新网络”的新型孵化机制。增建“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信息网络企业孵化器”、“精密装备制造企业孵化器”等3个特色专业孵化器。建设1个“科技企业综合加速器”,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精密装备制造”等3个特色专业加速器。针对高端生物医药业、信息网络业、精密装备制造业建设1家综合性和3家专业性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中心。培育和扶持5家有实力的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咨询评估和专利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和机构。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信息共享平台。要着力推进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链接和相互融合,加快“生物医药科技信息库”、“信息网络科技信息库”、“精密装备科技信息库”、“高端人才信息库”、“自动化生产设备信息库”、“园区企业信息库”等功能强大的共享开放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平台建设。依托本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立一批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特色科技网站。着力构建大型仪器共建共享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建设“()高端医药产业园”,围绕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类药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基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在优势特色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建设“通信和微电子产业园”,依托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以软件外包、软件设计、数字内容服务、高端元器件、特殊电子材料和多元化整机生产为重点,构建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以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业为特色的信息网络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数字通信产业链、电力电子器件设备产业链、现代显示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集群,成为省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龙头区域。

建设“光伏光电产业园”,投资100亿元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条G5液晶基板生产线、5条G6(兼容G5)液晶基板生产线、2条彩膜生产线、5条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到2015年形成相对完整的光伏光电新型产业链,培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光伏光电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到150亿元。以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为方向,实施产品升级工程,加强与国内外精密装备研发机构的战略合作,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精密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实施战略投资引进工程,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知名精密装备制造品牌和项目;集中力量推进现代装备产业功能区建设,着力打造通用设备、环境保护设备、系列制冷设备、电力自动化设备、专用工具、压力容器六大产业链。

建设“省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园”,吸引与培育研发和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文化创意、数字化媒体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向高新区聚集,建设成为创业投资高地。吸引熟悉国际规则的管理咨询、科技中介等各类服务机构,形成从知识创造到知识资本化的创新服务链,打造高技术服务业集群。

“五大聚焦”战略。一是“政策聚焦”,自主创新政策、项目、资金优先支持高新区发展。二是“产业聚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在高新区聚集和发展,重大科技计划和科技产业化项目优先在高新区布局。三是“机构聚焦”,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重点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级各类产学研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创新组织、创业投资和贷款担保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优先向高新区聚集。四是“人才聚焦”,支持各类领军型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在高新区创新创业。五是“文化聚焦”,形成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结构主体共生互动和知识融合发展的社区环境。

(2)其他产业聚集区

省级良村经济开发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强化创新要素聚集,促进生物医药、信息、精密装备、纺织服装、创新创业服务、现代物流产业、石油化工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开展科技协作、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和集成创新。

2.特色产业聚集区

到2015年,以现有产业集群、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和支撑,以营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为配套,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开展特色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信息产业基地、南部工业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向创新型区域产业集群快速成长。

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分类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激励机制,鼓励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向特色产业聚集区流动,推进区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生产设备、现代工艺,对现有特色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研发和人才引进的投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企业联姻,采用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培养、引进、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中的高新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

特色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特色产业聚集区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在技术咨询与服务、产品分析测试、电子商务、技术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科技创新惠民工程

1.人口与健康

“十二五”期间,全市科学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和技术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和计划生育。组织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提供优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肺部疾病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老年性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研究为重点,开展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芯片的研究,多态性分析、调控机制研究;基因诊疗技术;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机制与模型建立;病理组织、细胞、血清标本和遗传信息文库的建立;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早期诊断、药物和生物治疗技术;介入、无创、微创等技术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及融合,产生新的研究课题及诊治方法。

重大传染性疾病和重大疫情。重大传染性疾病以鼠疫、霍乱、SARS、人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流感等的综合防治研究为重点,开发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高通量、规模化分子筛选、检测技术,生物分子传感器定向识别、快速识别技术,靶向表达、多肽定向转移基因技术,识别标识分子肽库的建立,基因工程药物、DNA药物、寡核苷酸药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研制技术,疫苗规模化发酵、分离纯化技术,分子流行病、宏观流行病学疾病预测数学模型建立。

环境、职业危害。开发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个体暴露检测技术和污染物健康危险度评价技术与预警技术;开展急性中毒的首选快速救治标准化方案及对策措施研究;研究开发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损害的快速和早期检测技术;开展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的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职业环境因素对健康危险性的评价体系和技术研究;探索职业性高危人群的筛选和保护措施;健全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加强对尘肺治疗的研究。

生殖健康与人口健康。以遗传性疾病和造成孕产妇、新生儿等死亡的疾病防治为重点,研究开发影响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的重大疾病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综合预防干预、监测和评价基因及蛋白质组学诊断技术,出生缺陷初级预防和早期诊断、干预技术;孕产妇急救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开发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预警和干预技术,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和早期识别不良发育特征及干预技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儿童健康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技术等。

基层服务模式。研究适合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推广适宜技术的模式、机制;开发易感人群营养与健康、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膳食营养相关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技术;研究疾病及危险因素预防干预措施;高危人群的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疾病干预技术在社区的推广示范;适合本市情况的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2.环境保护

到2015年,以解决关键技术为核心,实现重要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研究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监管体系和较为完整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水污染防治。重点研究饮用水安全保障及关键支撑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重点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现状、成因与调控技术,市区大气环境问题与控制,大气污染物控制与废气治理技术。

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研究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农药环境安全。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重点研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危险废物管理、风险控制和处理处置技术,化学品环境效应与风险评估技术,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重点研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支撑技术。

基于循环经济的污染防治技术。重点研究静脉产业污染防控和资源化技术,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技术,污染物总量物质流分析和控制途径,资源循环对污染物总量的影响机制及污染控制技术经济政策。

3.节能减排

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1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市区建筑节能率达到6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初步形成政府引导下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新机制。

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在工业清洁生产、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高效清洁燃烧与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与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工业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烟气控制治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九个“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领域,开发推广潜力大、应用面广的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攻克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节能减排技术示范项目。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估工作,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投入情况、领导重视程度、人员素质、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监督和检查。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与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水处理”等以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其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与扩散,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等专业性技术服务。

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研究推广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重点支持研究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生态链,重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大力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拓展CDM项目开发领域,建立适合我市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到2015年,建设成为管理民主、决策科学、组织健全、依法治村、生活富足、全面小康、安定有序、邻里和睦、民风纯朴、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文明卫生、科技普及、文化繁荣、农民素质显著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学技术普及与培训。应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实施远程教育、开通科技信息服务热线、开发宽带互动电视技术等手段,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浏览、科技信息互动咨询、科普教育等服务,将科技服务信息“进村入户”,推动科学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通过阳光培训、星火培训和科技下乡等工作,大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职业技能,丰富农民科学知识,增强农民发展能力和转移能力,发挥农民的创造力。

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带课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位、应用到位,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星火富民示范项目。大力加强星火富民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发展以县为主体的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以乡镇为主体的星火技术密集区等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科技成果,促进农村“一村一品”经济和优势支柱产业发展,增强农村和农产品竞争实力,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统筹。坚持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互动,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标准化生产规范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按照工业化思路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城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进程。

5.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

加快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提高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到2015年,建设成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显著提高,和谐、文明、稳定的宜居城市。

城乡公共服务。加强信息技术及其他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有效解决交通拥堵与安全问题。研究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建立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提高科教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拓展数字广播影视服务领域,带动并促进消费电子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发展。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

食品与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与监测体系。研究开发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微生物污染检测技术、生物毒素快速检测技术与科学仪器,加快食品中有害因素、有害物质快速分析技术的开发。整合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的高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食品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

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置。加强对爆炸物、等违禁品与核生化恐怖源的远程探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加强对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的研究,建立重大安全事故预警与救援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地震、洪水、暴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预测和警报技术的研究,建立协同、高效、现代化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四)创新能力培育工程

1.创新平台与条件建设

技术创新平台。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整体研究创新能力。加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和条件建设,尽快形成产业技术研发优势。积极组织装备制造业创新方法、卫星导航技术与设备、轧制设备及工艺等申报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新建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15年末通过市级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5家。

公共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平台。在已有快速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优势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为初创期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示范推广,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探索行业研发平台(研究院)建设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创新平台协调运行管理。根据平台性质及不同定位,分别制定相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可采取股份制、理事会和会员制等多种有效运作模式。加强对平台运行机制的研究,明确平台的利益协调机制、协同作业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推动各类科技资源整合,激活存量、优化增量,实现科技资源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形成联合、开放、共享、流动、竞争、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2.高端人才保持与吸引

高层次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建立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对于拔尖人才及优秀科研团队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制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项目申报、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军人才。

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适时调整市属高校专业结构,以适应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全面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程,造就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和吸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按技术要素和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加快实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工作。实施“企业科技新星”计划,支持和培养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和兼职聘用等方式吸引科研院所优秀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研发活动。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采取共建技术开发中心、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平台、设立面向企业的客座研究员岗位、委托高校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共同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以留学生创业园、各类科技园区和基地、重点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建立多种引进及激励机制和灵活的用人政策,在人事、奖励、住房、教育等多个政策领域实行更加灵活的引进办法,吸引各类人才到我市工作。继续推进院士智力引进工作的不断深入,在科研攻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咨询论证等领域,力争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加强院士工作站工作,吸引更多的“两院”院士来我市开展科技活动,增强科技智力支撑。

社会和法制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依法保护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

3.科技投入体系与机制

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投入规模上,保证财政科技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将财政科技投入依法落实到位情况列入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和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到2015年财政科技拨款占市本级财政支出比例达到4%。

在投入结构上,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技基础条件经费等的比例,加大对社会发展、科技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对企业开展的中长期关键技术等研发项目,财政资金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鼓励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快速发展。

在投入方式上,支持项目、产业聚集区和研究者个人相结合,通过加强知识生产基础平台建设,以及对研究人员稳定持续的支持,提高整体研发效率。

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落实,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和引导力度,激励中小型科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认真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

科技金融互动合作平台。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获国家与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对资信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创新科技保险险种,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等提供风险保障。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建设,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节能减排贷款的探索与试点。

风险投资事业。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引导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来我市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凡在我市注册、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占其资本总额的比重不低于70%的风险投资机构,可执行相应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预算控制。建立基于绩效评价的科技计划课题管理和预算控制制度,积极推动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体、政府科技部门共同配合的一项全新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财政科技投入目标的实现。

4.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围绕科技重点工作,以“交流、合作、创新、服务”为原则,以公益性为主要运转方式,在企业与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科技中介等之间架起桥梁,通过整合社会科技资源,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知识产权、科技政策宣讲培训与落实协调等公共服务,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行业协会。培育新型行业协会组织,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和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升行业协会组织在促进行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促进行业技术联盟的形成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投融资服务体系。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动态掌握企业融资需求和需求方式,通过设立信用担保公司、企业信用体系、完善风险担保和风险转变金制度等,调动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有关金融机构投资科技创新项目的积极性。建立银企互动平台,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风险资本引入力度,探索建立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科技型风险组织,拓展民间资本进入渠道。

5.创新文化环境

科普教育。确保政府科普专项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鼓励科研院所利用科研设施、场所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不断满足公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科普需求。壮大科普队伍,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出版科普读物,让更多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科普工作的新机制,整合社会团体、大型企业和新闻媒体等优势资源,探索社会化办科普的新路径。

创新文化环境。营造开放的文化环境,为创新提供更多的自由度、更多的制度弹性空间、更开放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更宽容的心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提倡求真和平等的科学精神,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培育团队精神,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和激发创新。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五、重大专项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十二项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带动产业发展。

1.创新药物、生物制药及中药现代化专项

重点研究高端新型药物制剂开发、生物技术药物、传统中药现代化、现代中药、化学中药及生物中药制剂开发等。

2.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快速掘进成套设备、煤矿井下应急避难系统、超硬岩深孔钻进成套技术、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技术、通用飞机制造、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宽重型织机、整车及配套产品等。

3.化工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三化合一技术、碳一化学、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化工园区能量物料平衡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等。

4.科技提升和改造传统服务业专项

重点研究金融业、会展业、旅游业、物流业与商贸业信息化建设,开展服务业信息系统集成与示范;交通运输和仓储企业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技术标准体系等。

5.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半导体材料和器件、LED背光源技术、光通信器件、多模式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前端芯片及模块、节能电子产品、嵌入式软件开发、三维动画技术、电子测量仪器等。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生产及应用技术、锂电池生产及应用技术、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研究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液晶材料、高合金特种材料、新型纤维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

6.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专项

重点研究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畜禽新品种选育、农业生物新技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果蔬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农业重大病虫草害综合治理、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支撑、现代农业装备等。

7.建材与轻纺工业新技术、新材料与新产品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水泥、建陶等清洁生产技术、工业与生活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健康、环保、节能、轻质、安全房建材料及全循环房建材料生产技术等。重点研究新型环保塑料制品生产技术、新型高性能功能性纸生产技术、高档皮革产品开发、皮革清洁生产技术、家具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乳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粮油生物加工技术、高效节能混合发酵技术、食品装备技术升级等;连续化、自动化纺纱技术、无梭织造自动化技术、功能化与差别化纤维产品设计与生产、高附加值纺织品设计与生产、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服装生产与产品检测信息化技术等。

8.产业聚集区创新体系建设和改造提升专项

重点研究产业聚集区创新资源集聚模式、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专业孵化平台建设、产业聚集区运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创新政策的制定、试验与示范等。重点支持产业聚集区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产品与项目。重点研究开发适用于改造、提升特色产业的先进适用技术。

9.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科技专项

重点研究大气污染物控制与废气治理技术、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水资源保护、污水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控制和处置技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生物安全支撑技术、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关键技术、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共性技术。重点研究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工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物资回收与再利用技术、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及关键技术、烟气控制治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及清洁燃烧技术、农村新型节能住宅等的推广使用等。

10.科技促进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专项

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其他先进适用技术在社会管理、交通、教育、传媒、医疗卫生、金融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城乡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支撑,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城乡统筹配置,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效模式,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等。重点研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危险品远程探测技术,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救援技术,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等。

11.创新平台与条件建设专项

重点研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平台建设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探索行业研发平台(研究院)建设模式与机制等。

12.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专项

重点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人才瓶颈问题的政策体系制定与实施、人才载体建设、适应区域科技发展需求的财政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体系的制定与实施、部级与省级科技政策的配套措施等。构建创新团队选拔与评价机制,从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3-5个创新团队,实行持续资助计划,争取重大科技突破。重点研究激励创新的制度文化建设、遵循创新规律的评价机制建设、燕传统文化创新与重构、科普工作新机制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1.推进科技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以需求导向为原则,通过实施“科技需求调研”,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挖掘和梳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使科技资源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科技决策机制,在科技政策法规制定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决策方面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2.进一步推动科技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加强科技部门专业化建设,将管理职能的重点放在研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上。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

3.加大落实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力度

加强对国家、省级科技法规文件的配套政策制定工作,围绕区域科技发展需求和目标,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4.加强对国家与省科技计划申请和实施

积极申请国家与省各类科技发展计划,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科技基础平台计划等计划项目在实施,做好全市科技计划与国家、省科技计划的衔接,引领全市科技发展。

5.加强对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价

以科技发展规划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依据,按年度对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以确保“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的按期完成。

(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抓手,激发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增强创新活动,深化以产权、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为重点的企业改革,支持企业采用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进一步强化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落实有关科技、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制定鼓励企业科技投入实施意见,并加大落实企业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提高企业科技投入水平。

3.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对外合作

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鼓励我市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大型企业、集团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共性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企业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

(三)构建产学研长效合作新模式

1.推进政产学研金介合作模式创新

在“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的基础上建立“政产学研金联席会”,形成由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科研、教育、生产、金融、中介等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合作模式,制定政产学研金介合作方案。引导和促使基于单个项目或成果的产学研合作向与产业的培育、产业链的形成、人才及团队引进、研发实体等纵深发展,由短期合作向长期、稳定的高端战略性全面结合转型。

2.进一步发挥驻石科技资源的作用

充分发挥驻石科技资源优势,实现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为本市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本市企业与驻石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省市合作机制”,支持市属单位与中央、省驻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的全过程,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诚信水平。

2.鼓励重大专利技术实施

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于重大发明专利技术予以重奖。建立专利基金,重点支持有广阔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专利技术的实施与转化。

(五)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1.积极推动京津石一体化进程

大力提升城市吸引力,提升主导产业层次,接受京津知识空间扩散和产业辐射,使我市成为京津城市的功能拓展带。充分利用交通地理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京津人才到我市创业、定居,形成京津冀都市圈第三人才聚集区。

2.搭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有针对性地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品交易和专题论坛等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地搭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拓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空间,采取课题招标、委托研发、设立海内外研发中心、建立国际战略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3.积极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向园区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

(六)做好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接

1.有机整合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相辅相成,有机整合“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做到相互促进。

2.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机制

成立创新型城市建设考核评价机构,负责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责任的分解与落实、考核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监测、评价与分析,促进《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被举报文档标题:市政印发科技发展规划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hua/guihua/59531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