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她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多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及格率均达96%以上,优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稳居同级同科第一或全县第一,先后有60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奖或发表了数学小论文。2005年所代六年级四班68名学生在全县毕业会考中数学及格率96.92%,优秀率87.69%,平均分94.415,综合成绩93.71,再次名列同级五个教学班第一。

她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有80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县20多家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联想转换“五技巧”》、《加强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践新“课标”做到“四转变”》、《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发表在《中小学数学》、《甘肃教育》、《兰州教育》、《平凉日报》、《平凉教育》、《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论文集》等刊物上;《我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荣获第二届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甘肃省2002年优秀论文一奖,《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荣获平凉市素质教育有奖征文二等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训练》、《转“差”贵在“五心”》等入选《中国教育丛书》、《教坛群英论文集》、《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等书;2003年4月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教研专著《学步集》,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收录研究文章40篇,以解题方法的研究为主,兼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作业训练、“差生”转化、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录20例教学设计,全是示范课教案;从这些文章和教学设计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感受到她敢于创新的精神,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和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品质。她的这些论文或总结教学经验、或研究教材教法、或进行学法指导、或指导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她执教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分别于2000年6月、2002年12月荣获甘肃省第四届、第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二等奖,她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参加了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承担的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方法,“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六个转变:(1)从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2)从以教师的讲课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为主;(3)从学生静听转变为积极思维、大胆质疑;(4)从原来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5)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对学习过程的理解;(6)从重视对知识的运用转变为对新知识的不断探索与理解。该课题于2003年5月通过市级鉴定,被评为优秀等级,同年10月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并颁发了结题证书,该研究成果2004年9月荣获第五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她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多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及格率均达96%以上,优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稳居同级同科第一或全县第一,先后有60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奖或发表了数学小论文。2005年所代六年级四班68名学生在全县毕业会考中数学及格率96.92%,优秀率87.69%,平均分94.415,综合成绩93.71,再次名列同级五个教学班第一。

她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有80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盛市、县20多家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联想转换“五技巧”》、《加强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践新“课标”做到“四转变”》、《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发表在《中小学数学》、《甘肃教育》、《兰州教育》、《平凉日报》、《平凉教育》、《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论文集》等刊物上;《我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荣获第二届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甘肃省2002年优秀论文一奖,《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荣获平凉市素质教育有奖征文二等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训练》、《转“差”贵在“五心”》等入讯中国教育丛书》、《教坛群英论文集》、《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等书;2003年4月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教研专著《学步集》,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收录研究文章40篇,以解题方法的研究为主,兼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作业训练、“差生”转化、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录20例教学设计,全是示范课教案;从这些文章和教学设计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感受到她敢于创新的精神,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和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品质。她的这些论文或总结教学经验、或研究教材教法、或进行学法指导、或指导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她执教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分别于2000年6月、2002年12月荣获甘肃省第四届、第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

一、二等奖,她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参加了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承担的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方法,“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六个转变:(1)从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2)从以教师的讲课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为主;(3)从学生静听转变为积极思维、大胆质疑;(4)从原来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5)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对学习过程的理解;(6)从重视对知识的运用转变为对新知识的不断探索与理解。该课题于2003年5月通过市级鉴定,被评为优秀等级,同年10月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并颁发了结题证书,该研究成果2004年9月荣获第五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新晨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应用策略

一、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关于这方面在国内以及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教学理论。其中著名的英国教育家杜威,他提出了关于教育和生活的著名理论,明确指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强调了教育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此外,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师从杜威,在杜威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并且将这个理论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延伸出生活即数学的言论,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除此之外,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比如洛克、赞可夫等都做出了关于教育和生活之间联系的理论研究。苏教版的数学教学课程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以,苏教版的数学教材很多都是取自于生活,添加了很多“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比如生活中的图形变化、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等。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策略分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更加突出生活中的元素,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元素和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分析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1.采用生活案例,理解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显示:采用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的容易,并且印象更为深刻。所以,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或者将教材中的案例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教材中有着很多的教学案例,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对其进行调整,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比如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中有很多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占一天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不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锻炼了自身的计算能力。用生活中的例子充实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能够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的兴趣

创设情境是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更多生活化的情境,对生活中的元素进行调整以适应数学教材,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W习环境。比如,在苏教版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本中有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比如:将一根常为30公分的长方体木块截成3段,其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公米,请问这个长方体木块的体积是多少?通过这个生活中的问题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呈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事物直观地呈现出与教学有关的知识,或者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更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3.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将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因此会变得更加的生动与有趣,真正实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比如,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接触统计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班级里需要投票选举数学课代表和语文课代表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呢?学生就能够从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也可以在暑假和寒假添加一些实践性的作业。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内容。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中,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不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其中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变得更加重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探索,在数学的世界中逐渐形成基本的思维方式,形成数学思维,最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科研引路 精益求精 勇创佳绩

——记东华小学教师李同志

她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多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及格率均达96%以上,优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稳居同级同科第一或全县第一,先后有60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奖或发表了数学小论文。所代六年级四班68名学生在全县毕业会考中数学及格率96.92%,优秀率87.69%,平均分94.415,综合成绩93.71,再次名列同级五个教学班第一。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大五人格;成绩绩点

一、引言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格逐渐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人格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以不同的职业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关于人格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人格对于绩效具有一定的预测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作为学生的绩效,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否人格也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本文的研究问题。同时,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大学人格与学习适应性、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等之间的关系,也为该文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该文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为主,文献法为辅。问卷调查法主要在大五人格量表(简表)的基础上加入了学号与姓名基本变量的测量。文献主要参考了大五人格与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献和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大五人格研究的文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于问卷数据和成绩数据的分析应用到了SPSS统计软件,此外对于学习成绩的分析应用了大连科技学院关于成绩分析的部分软件。

二、数据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描述性统计结果主要包括样本概况、样本人格得分描述性统计结果,详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从年级上包括了2013、2014、2015年级,因为2012年级为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不在校,因此没有调研2012年级。同时本文的抽样方案为首先统计出全校各系各个年级的班级数,其次计算每个班级的班级数之比,按比例在每个年级抽出相应的班级数,再次计算出各系班级数之比,结合每个年级的班级数,从而确定每个年级每个系所要抽取的班级数,最后对于每个班级进行编号,抽出相应的编号,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本项目一共抽出了34个班级,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没有在校,因为共有33个班级。表1表示的为每个年级每个专业填答问卷的人数,因为2013年级管理系人数最多,所以2013年级管理系的人数最多。

此外,本项目对于学习成绩绩点的考核没有直接统计学生的绩点,而是将样本中学生的成绩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和及格。对于层次的划分,主要基于绩点排名,根据绩点排名将成绩划分为四个档次,其中按照成绩的正态分布,其中优秀和及格主要占本班总人数的15%,中等和良好主要占本班总人数的35%。我们按照正态分布的百分比得出了每位同学的绩点排名分组。

从表2可以看出,极差、均值、标准差都是神经性得分最大,表示神经性得分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差大,说明神经性得分数据比较分散。

(二)人格得分与绩点排名相关分析结果

从相关性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大五人格五个维度得分与绩点排名之间存在微弱相关,其中和善性、严谨性、经验开放性得分与绩点排名为正相关,外向性得分与神经性得分与绩点排名分组为负相关,严谨性得分与绩点排名分组之间相关性绝对值最大,并且统计检验小于0.05,接受原假设。此外,表3中还可以看出人格五个得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和善性得分与神经质得分相关性的绝对值最大,相关关系为负相关,神经质得分与其余四个维度得分都是负相关的关系。此外,系号与级号也有人格五个维度之间存在微弱相关关系,并且也都与神经质得分为负相关关系。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共收集到783份有效问卷,并且整理分析了893名学生的成绩,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格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微弱相关,其中神经质人格得分与学习成绩相关性最大,并且为负相关,同时大五人格的人格各个维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得分与绩点排名之间存在微弱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很小,并且统计检验部分不显著。这样的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第一,对于学习成绩的测量集中在绩点排名的测量,并且根据绩点班级排名将绩点分为了四个层次,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绩点排名的分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成绩的差异性,没有划分不及格的层次,并且良好与中等所占比例和为70%。第二,对于各个维度的得分的分组都分为了4组,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格得分的差异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另外,对于成绩的测量应该更加多元,例如测量不同课程性质的学习成绩、不同考核方式的学习成绩等。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6篇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

科研引路 精益求精 勇创佳绩

——记东华小学教师李同志她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多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及格率均达96%以上,优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稳居同级同科第一或全县第一,先后有60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奖或发表了数学小论文。所代六年级四班68名学生在全县毕业会考中数学及格率96.92%,优秀率87.69%,平均分94.415,综合成绩93.71,再次名列同级五个教学班第一。

她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有80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县20多家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联想转换“五技巧”》、《加强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践新“课标” 做到“四转变”》、《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发表在《中小学数学》、《甘肃教育》、《兰州教育》、《平凉日报》、《平凉教育》、《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论文集》等刊物上;《我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荣获第二届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甘肃省优秀论文一奖,《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荣获平凉市素质教育有奖征文二等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训练》、《转“差”贵在“五心”》等入选《中国教育丛书》、《教坛群英论文集》、《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等书;4月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教研专著《学步集》,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收录研究文章40篇,以解题方法的研究为主,兼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作业训练、“差生”转化、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录20例教学设计,全是示范课教案;从这些文章和教学设计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感受到她敢于创新的精神,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和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品质。她的这些论文或总结教学经验、或研究教材教法、或进行学法指导、或指导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李同志二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篇章……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7篇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在万忙中抽空到我校指导工作!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大家的关注下,他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从县级文明单位到县级最佳文明单位,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到连续七届的县级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从县一级甲等学校到县级示范学校,他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郑公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在座的各位。为回报家长、回报社会,值此学校被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为县级示范学校的今天,我们决定举全校之力、兴办特色班。

下面,由我隆重向各位家长推介此届五年级特色班的教师。

五年级拟任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雷三玲老师也生于1977年11月,94年以高于一中录取起分线二十多分荣录洪湖师范,9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分配到原松桃小学任教。

20__年6月和20__年9月通过自己刻苦自学获得湖北大学专科和本科文凭,小学一级教师、是公安县小学语文教育学会会员,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雷三玲老师到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及教学工作,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母亲般的爱心,善待自己的学生。她致力于教研教改,她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县级获奖。她还参加了部级课题的研究,她在吸取他人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努力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0__年11月28日,公安县小学语文教学比武在县胤陵小学举行,来自全县二十六个县、乡镇直小学参加了角逐,雷三玲老师代表我校。一节征服全县教育家及各校代表,荣获县一等奖,而县一等奖仅有8名,其中县直实验小学、实验二小、胤陵小学、斗湖堤小学共占有一等奖名额6名,而我校雷三玲老师就是乡镇获一等奖的两名教师之一。

数学科任老师刘华,1974年出生,公安县明星教师,公安县小学数学学会会员,学校电教中心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刘华主任92年参加工作,一走上工作岗位,就一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他在部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近三十余篇,辅导学生参加部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近百名学生获国家、省、市、县级奖,他自己也被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学会评为国家二级教练。

刘主任与时俱进,在新的世纪,他致力于电教工作,用三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市级电教专家,二0__年十月,全市教育专家在荆州济济一堂,听刘华主任的汇报表演,当声演示自己做的课件,赢得全市专家啧啧称赞,他制作的课件、脚本屡获省、市、县大奖。

凭着自己出色的教学业绩,刘华主任在全县八千名教师中脱颖而出。二0__年被评为公安县明星教师,公安县获此殊荣的教师仅五十名。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8篇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在万忙中抽空到我校指导工作!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大家的关注下,他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从县级文明单位到县级最佳文明单位,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到连续七届的县级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从县一级甲等学校到县级示范学校,他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郑公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在座的各位。为回报家长、回报社会,值此学校被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为县级示范学校的今天,我们决定举全校之力、兴办特色班。

下面,由我隆重向各位家长推介此届五年级特色班的教师。

五年级拟任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雷三玲老师也生于1977年11月,94年以高于一中录取起分线二十多分荣录洪湖师范,9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分配到原松桃小学任教。

2000年6月和2004年9月通过自己刻苦自学获得湖北大学专科和本科文凭,小学一级教师、是公安县小学语文教育学会会员,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雷三玲老师到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及教学工作,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母亲般的爱心,善待自己的学生。她致力于教研教改,她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县级获奖。她还参加了部级课题<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她在吸取他人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努力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004年11月28日,公安县小学语文教学比武在县胤陵小学举行,来自全县二十六个县、乡镇直小学参加了角逐,雷三玲老师代表我校。一节<可爱的草塘>征服全县教育家及各校代表,荣获县一等奖,而县一等奖仅有8名,其中县直实验小学、实验二小、胤陵小学、斗湖堤小学共占有一等奖名额6名,而我校雷三玲老师就是乡镇获一等奖的两名教师之一。

数学科任老师刘华,1974年出生,公安县明星教师,公安县小学数学学会会员,学校电教中心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刘华主任92年参加工作,一走上工作岗位,就一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他在部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近三十余篇,辅导学生参加部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近百名学生获国家、省、市、县级奖,他自己也被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学会评为国家二级教练。

刘主任与时俱进,在新的世纪,他致力于电教工作,用三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市级电教专家,二00四年十月,全市教育专家在荆州济济一堂,听刘华主任的汇报表演,当声演示自己做的课件,赢得全市专家啧啧称赞,他制作的课件、脚本屡获省、市、县大奖。

凭着自己出色的教学业绩,刘华主任在全县八千名教师中脱颖而出。二00四年被评为公安县明星教师,公安县获此殊荣的教师仅五十名。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9篇

科研引路精益求精勇创佳绩——记小学教师李**同志

李**,陕西宝鸡人,1964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85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初中、小学数学教学,从1992年起,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她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被誉为“小学数学教坛上的一颗明星”。

她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多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及格率均达96%以上,优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稳居同级同科第一或全县第一,先后有60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奖或发表了数学小论文。2005年所代六年级四班68名学生在全县毕业会考中数学及格率96.92%,优秀率87.69%,平均分94.415,综合成绩93.71,再次名列同级五个教学班第一。

她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有80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盛市、县20多家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联想转换“五技巧”》、《加强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践新“课标”做到“四转变”》、《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发表在《中小学数学》、《甘肃教育》、《兰州教育》、《平凉日报》、《平凉教育》、《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论文集》等刊物上;《我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荣获第二届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甘肃省2002年优秀论文一奖,《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荣获平凉市素质教育有奖征文二等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训练》、《转“差”贵在“五心”》等入讯中国教育丛书》、《教坛群英论文集》、《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等书;2003年4月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教研专著《学步集》,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收录研究文章40篇,以解题方法的研究为主,兼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作业训练、“差生”转化、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录20例教学设计,全是示范课教案;从这些文章和教学设计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感受到她敢于创新的精神,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和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品质。她的这些论文或总结教学经验、或研究教材教法、或进行学法指导、或指导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她执教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分别于2000年6月、2002年12月荣获甘肃省第四届、第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二等奖,她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参加了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承担的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方法,“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六个转变:(1)从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2)从以教师的讲课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为主;(3)从学生静听转变为积极思维、大胆质疑;(4)从原来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5)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对学习过程的理解;(6)从重视对知识的运用转变为对新知识的不断探索与理解。该课题于2003年5月通过市级鉴定,被评为优秀等级,同年10月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并颁发了结题证书,该研究成果2004年9月荣获第五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青少年,适应,心理健康素质。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适应还意味着随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自身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1]。

当前对适应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适应的研究。如王永丽、林崇德等人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生活适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聂衍刚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要好,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初中学生[3]。这些关于适应的研究,涉及某一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适应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关青少年适应的概念、结构和机制的研究。如陈建文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是人际适应,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4]。陈君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中,将学校适应分为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情绪状态四个方面[5]。黄希庭等人为社会适应就是人格适应,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6]。陈建文、王滔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贾晓波在“心理适应和本质与机制”中指出了适应的概念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做出解释[7]。这些研究更多地针对心理适应结构的某一种或某些成分的研究,如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缺乏对心理适应整体的、系统的结构研究,因而无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适应特点。

鉴于此,我国学者在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1,8,9]。并认为适应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征。而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角度重新厘定了青少年适应的结构,将适应分为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六个方面[1],并编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10]。本研究即以适应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适应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适应的年龄变化特点。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采用张大均、江琦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该量表共22个条目,包含6个维度,即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其中生理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情绪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人际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学习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社会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生活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量表条目采取4级评定,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其中“完全符合”为4分,“比较符合”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适应得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低,越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适应状况越差,得分越高,越容易适应环境及身心变化,适应状况越好。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分量表α系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10]。

2.3数据整理与分析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适应状况整体特点

对参加调查的44063名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7,标准差为0.40,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68~2.976。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061,峰度值为0.002,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青少年适应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适应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结果显示,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0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50%,有42082名青少年的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0%。

3.2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特点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适应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56.04,p

3.3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3.3.1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理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56,标准差为0.644,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50~3.062。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生理适应较高,大学阶段下降明显,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64,p

3.3.2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情绪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45,标准差为0.512,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40~3.05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情绪适应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26.34,p

3.3.3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人际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34,标准差为0.55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29~2.939。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人际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21.93,p

3.3.4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学习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22,标准差为0.596,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16~2.927。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学习适应最高,初中、高中阶段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7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334.44,p

3.3.5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社会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00,标准差为0.57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95~3.00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社会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逐渐平稳,结果如表8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39,p

3.3.6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活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854,标准差为0.630,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848~2.86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生活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9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82.82,p

4讨论

4.1青少年适应的一般状况

在对44063名青少年适应得分的描述性统计中发现,青少年的适应得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97,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得分在两个标准差以外的仅占4.5%。其中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占调查总人数的2.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占调查总人数的2.5%;有42082名青少年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及社会大环境的培养过程中,对生理变化、情绪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学习活动变化、社会和生活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4.2各年级青少年适应和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适应在小学五年级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又逐渐回升。这一变化趋势也表现在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维度上。根据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应状况将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本研究结果却出现了初中、高中阶段适应状况相对较低,而小学五年级和大学阶段却相对较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生活与学习相对都较简单,矛盾不多,压力不大,心理冲突较少,所以其适应状况自我感受良好。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巨大的生理变化通常会导致心理困惑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他们都面临中考与高考的升学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各种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到了大学阶段,尽管其生活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经历地各种事件有所增加,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还会不断产生,但这时他们生理和心理相对已经成熟,能够更多的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各种问题,所以其心理适应状况相对较强。从这里可以看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与大学生的适应,不是在同一水平的适应。也就是说,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只是低水平的适应,而大学生的适应才是高水平的适应。

在生理适应这个维度上,我国青少年适应状况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已处于青春前期,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期,家庭与学校开始注重青春期教育,使得这一阶段青少年对于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因而其适应性增高。而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重心是学习,沉重的学习压力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机会,从而使家长忽略了对他们继续进行青春期教育。由于本次测验中所收集的大学生的数据大多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其他年级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这一结果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适应特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大学生虽然生理心理发育均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但由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较以前更广泛,并开始经历各种角色的转换。因而比较注重外在形象,从而造成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心理困扰。

5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我国青少年的适应状况处于较好的水平。

(2)我国青少年适应及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各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适应水平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生理适应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马惠霞. 论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67~571

2 王永丽, 林崇德, 余国良. 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1): 108~114

3 聂衍刚.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4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1

5 陈君.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咸宁学院学报, 2006, 1: 94~97

6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7 贾晓波. 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1, 1: 9~23

8 梁宝勇.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77~581

9 张大均, 冯正直.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82~585

10 张大均, 江琦.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2): 81~84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TION ABILITY IN ADOLESCENT IN CHINA

Zhu Zhaohong, Shen Deli

(Academy of Psycholol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小学生;主动;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92-02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数学课中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幽默的比喻,可引发兴趣。 数学知识有时很抽象,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比如,教学"长度单位的进率"时,我用祖父、父亲、儿子、孙子四代同堂来比喻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关系。同时特别指出米和厘米是隔一代的祖孙关系,所以1米=100厘米。这样,学生在欢笑中记住了长度单位的进率,又强化了学生的推理记忆。

1.2游戏活动,调动兴趣。 低年级的注意力的持久性较短,恰当的插入些游戏,可能吸引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自觉地投入到浩瀚的知识的海洋中去。如教学"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当学生看到讲台上的棉花和铁时,有的学生认为棉花重,铁轻。因为棉花多;有的学生认为铁重,棉花轻。谁都说自己的结果对,谁也不肯认输。就在学生争执不下的时候,我让学生做游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通过用手掂一掂,用天平比一比,称一称,最后得出,讲台上的棉花和铁一样重。从游戏中,学生不仅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还学会了处事的知识。

2.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的思想,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2.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小学高年级阅读前出示阅读题,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2.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2.4培养小结习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自主探究发现问题,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4.转换思考,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4.1通过逆向思维的转换。

4.2通过假设转换。假设就是凭借创造想象,将题目中的某个条件假定为与之相近的另一种情况,并从假设情况入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如:这样一道应用题"四年级同学20人和五年级同学18人,在校园里种向日葵,四年级比五年级每人少种2棵,两个年级一共种了264棵,四年级每人种了多少棵?"分析:假设五年级同学与四年级同学每人种的棵数相同,那么总数要减少 2×18=36(棵),即植树总数为 264-36=228(棵),这样四年级每人中的棵数就容易求出来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芬芬;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的融合[J];小学科学;2004年09期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12篇

苏联对数学教学进行重大改革(以下简称“大改”)是从1969年开始的。在这以前,小学是四年制,设算术课,主要内容有整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中学第一年(称五年级)和第二年(称六年级)的第一学期继续设算术课,系统地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以及几何初步知识(包括三角形和圆的面积等)。六年级第一学期算术课每周4课时,另外2课时开始学习代数。因此可以说,中小学一共以五又三分之一学年的时间教完算术全部内容。这在当时各国的算术教学中,是进度最快的,教学质量最高的。但是在苏联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负担重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材的选择与安排问题。60年代初曾把一至三年级的教学内容顺次向下一个年级移一些,例如把100以内整十数四则运算从一年级移到二年级,把1000以内整百数四则运算从二年级移到三年级,把三位数乘除法从三年级移到四年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是内容和要求偏难、偏高,在安排上也有重复。此外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得比较死,教学效率不高。

早在1957年,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就开始研究小学教学改革问题,着重解决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理论问题。与此有联系的是建立小学各科教学的新体系。1957年开始实验,到1961年,学生用4年的时间除学完原来小学四年级规定的算术内容外,还学了五年级的一些内容。以后继续进行改革实验,结果以3年的时间学完原来小学四年的算术内容,还多学了一些代数初步知识,从而初步建立起小学三年的数学教学新体系。后来他在实验总结中谈到他的新教学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教学建立在高难度的水平上(当然要严格掌握难度的分寸);2.高速度地学习教材(也要注意速度合理,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3.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这些教学思想的改变,对当时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个很大的冲击,对后来算术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60年代末至70年代一至五年级数学教材的改革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有较快的发展,1957年卫星上天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随之而来对数学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后来公布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指出的,“要求学生在数学的发展和知识、技能、技巧方面,必须为他们学习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为他们学习较高水平的课程(物理、制图、化学等)以及进一步在高等学校学习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1958年以后,美欧各国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对于苏联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影响。

1964年末开始了起草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工作。1967年初公布了小学(改三年制)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大纲中吸收了赞可夫以及其他专家的实验研究成果。1968年公布了中学(四至十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69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1970年四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后来对大纲曾做了一些修订,相应地各年级数学课本也做了一些修改。

(一)这一时期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

一至三年级:在算术方面,除教学多位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外,还增加了一些作为口算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的运算性质,如和加上一个数,一个数减去和,和乘以、除以一个数等。新增加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如不等式,用字母表示数,求代数式的值,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同原来的大纲相比,增加了圆的认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但删去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移到中学)。

四、五年级:除了把原来的中学算术内容学完(只教正比例),在代数知识方面,增加正负数,一元一次方程;在几何知识方面,增加的比较多,如合同图形,角的二等分线,补角,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对称,平移,简单的尺规作图等。此外,还增加了集合的初步知识,如子集、交集、并集、集合的分类等。

可以看出,前五年不再单纯地学习算术,而编入一些代数,几何的一部分知识,并适当增加现代、近代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综合的数学课程。这同原来的算术课程相比,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另外同欧美各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后的五六年级相比,数学水平仍是比较高的。

(二)这一时期一至五年级数学内容的编排体系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减少整数的循环。例如在小学取消了20以内的四则运算这一圈,删去20以内的乘除法,而把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入100以内的加减法;把原来小学四年级的整数四则运算的系统整理并入新的四年级(中学第一年)。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算术、代数和几何齐头并进,相互配合。在小学,以算术知识为主,适当出现一些代数、几何初步知识。讲10以内加减法时,就出现最简单的方程,如x+5=8,x- 3=5。以后还出现列方程解一步应用题,二、三年级逐步增加难度。一年级还出现直线、线段、多边形、直角。二年级出现折线、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等。三年级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四、五年级则以算术和代数知识为主,配合几何知识,把算术和代数打通,按照数概念的发展统一编排,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四年级首先讲自然数和自然数四则运算,结合除法出现分数概念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时配合出现等式、不等式、解方程、角、长方体体积。然后讲小数概念和小数四则运算,配合出现米制计量单位、百分数、比例尺、统计图、角的度量、三角形内角和及面积、尺规作图等。五年级先讲正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大到全部整数。配合出现集合的运算、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对称、平移、几何作图等。然后讲有理数,以正分数运算为主,适当出现一些负分数四则运算,还配合出现比例、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一些几何作图。在具体安排每一部分内容时也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改变传统的加减分编的方式,使有关的加减法互相穿插和对应。对简单应用题,则把有联系的加以分组,适当集中教学。

3.按照理论知识指导数学概念和计算的原则来安排教学顺序。有些概念如角、邻补角、合同图形等用集合观点来定义,把这些知识放在集合的初步知识之后。讲口算加减法是以“和加一个数”、“一个数减去和”等运算性质作为算理的依据,就先通过直观讲有关的运算性质,然后再讲口算方法。

4.统一了编写体例。60年代,小学算术课本基本上采用习题汇编的形式,对新知识举例讲解比较少;而中学算术专有课本系统地讲解新知识,另外有一本习题汇编供做练习用。这次统一采取了以习题汇编为主、适当讲解新知识为辅的形式,只是四五年级讲解的部分比小学的稍多一些。

这套大纲和课本经过几年的使用,出现了不少批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新增加的内容,学生难接受。例如,一年级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二年级出现含有两步运算的方程,如72-(54-x)=52,学生形式地接受了,但不理解。四五年级教学集合的概念,并用集合的观点定义一些概念等。有些专家认为,“不应该把集合理论作为阐述中学数学的基础。”第二,教学内容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第三,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所削弱。

1978年开始对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课本做了一些小的修改,主要有:一年级完了只要求学好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并能解答简单应用题,不要求必须学会解答两步应用题,同时把列方程解应用题移到二年级;二年级删去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三年级删去和差积商的变化,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四五年级数学涉及中学数学全部课程内容,由不同单位拟订了几个大纲的修改方案,因为争论比较大,没有确定下来。

三 80年代一至五年级数学教材的改革

进入80年代,苏联对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和课本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1981年,苏联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纲目。一至三年级,强调数学课程的任务是“学习自然数的算术运算及其对最简单的量的应用,直观地介绍几种几何图形及其性质。”这就是说,代数初步知识不再作为小学的一项主要教学任务。只在教求每种运算的未知项时出现方程的形式。同时对除数是二、三位数的笔算除法适当降低了要求。四五年级数学课程的任务,强调“对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发展,为学生学习系统的代数和几何课程做准备,学习代数和几何的极其初步的知识。”这就是说,降低了代数、几何的要求。具体调整的内容有:删去了有关集合的知识,等式的性质,几何的变换,较难的尺规作图(如把线段二等分,作角的平分线,根据所给的条件作三角形)等;简化了对称、解方程(改按已知数和得数间的关系来解),增加了最大公约数、球的认识,以及已知两点的坐标求它们的距离。1982年公布了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再以集合论的观点处理中小学数学,较多地注意发展和巩固计算技巧。具体内容与1981的教学纲目基本相同。

1984年,苏共中央制定了《苏联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决定把小学学制延长一年,提早到6岁入学。1985年2月苏联公布了普通学校(小学4年,中学7年)的标准教学计划。稍后,又颁布了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其中四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在原三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要求和程度基本相同,但是为了适应四年制小学提早入学的特点,把教学进度放慢,大体上把三年制小学前两年的内容安排在三年内学完,一年级改为每周4课时。二、三年级改为每周5课时。四年级的内容和教学要求与三年制小学三年级的基本相同,每周都是6课时。此外,大纲中还有以下几点修改:1.在10以内数的认识前面加强了准备课,主要增加比较物体大小、长短、形状,认识空间方位,初步认识时间,物体群的比较等;2.把11—20各数的认识和计算单划为一个阶段,加强了进位加法表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3.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教口算的同时增教笔算;4.进一步简化方程,小学只出现最简单的,如x-356=478,6×x=426之类,用方程解应用题也只限一步的;5.适当加强了简便算法;6.有些内容推迟出现,如大于号、小于号改在二年级教20以内加减法时出现,线段和用字母表示点、线段、角移到四年级。经过这样修改,切实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习负担。但是目前仍是少数小学试行,大多数小学仍实行三年制,七岁入学。在制定四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同时,对三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第一部分准备课没有变动)。新学制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则在原来四、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有:1.删去对称、合同图形;2.增加反比例的概念;3.增加计算器的初步知识。

1986年起,按照新大纲编写新课本陆续出版了一部分。这些课本除了在内容上符合新大纲要求外,初步看到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的编排更加系统,前后联系更加紧密。比过去的课本重点更为突出。例如,过去几何安排较乱,同算术知识联系较差,现适当集中,同算术知识联系有些改进。2.增加了例题,加强了新知识的讲授。四年制小学课本还部分地改变了习题汇编的形式,教学新知识与学生的练习适当分开,题量也适当减少。3.注意适应学生的差异。如另编有练习册或在原课本中编有难易不同程度的练习题,供选择。

总的来看,80年代苏联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和要求,发生以下几个较大的转变:1.从算术、代数、几何基本上并重转为以掌握系统的算术知识为主,学习一些代数、几何初步知识,为系统地学习代数、几何做准备;2.从重视理论知识忽视技能、技巧转为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并重;3.从强调用集合论的观点、变换的思想等处理教学内容转为删去这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转变并不意味着恢复到六十年代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以前的情况。由于加强了算术和代数、几何之间的联系,采取了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并重,扩展知识面的同时注意了降低难度、减轻负担,不是使改革全部后退,而是使改革更符合当前苏联的实际,同大改前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前进和提高。

四 近二十年来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苏联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

苏联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相应地开始进行的。改革以前,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50年代采用的主要是讲解法,尽管在讲解时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但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时运用问答式的谈话法,但是往往是知识的再现,而缺少启发思考。大量地运用着练习法,目的也主要是巩固和熟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到60年代,由于提出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在教法上有了一些改进。强调谈话法要注意启发性,在某些情况下还采用实验法或独立作业法。但是这种独立作业只是带有自学的性质,并作为教师讲解的准备。例如,课本中给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竖式,让学生研究分析,找出乘法的简便方法,然后由教师讲解并加以概括。少数有经验的教师开始注意让学生独立研究一些例子,独立作出结论。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13篇

问题 城乡小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08-03

近几年来,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研究,尤其是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周燕红在对苏南县域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研报告中指出,对英语学习很有兴趣的学生占60.80%,比较感兴趣的占28.66%[1]。姚文峰对1 302个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调查表明,仅六成的孩子喜欢英语[2]。唐英的研究表明,约有一半的孩子对英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3]。同时,研究者在对小学生的现状研究中也发现,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异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4~5]。唐英的研究表明,四年级是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的转折点,而姚文峰的研究表明五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低。

本文研究的是桂林市城乡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从两个维度共8个选项来了解小学生的英语情况并进行纵向比较。本课题对了解桂林市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了解四、五、六年级学生之间英语学习的差异,以及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数据收集

课题组于2012年4-6月对桂林市市区、县城和乡镇各1所小学的4-6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使用的问卷是改编过的文秋芳针对小学生编制的“有关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问卷由学校教师统一发放,给学生做好后统一收回。本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025份,其中四年级367份,五年级342份,六年级316份。

本次“有关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共8道选择题,问卷采用莱克特量表,分为5个选项,得分越高说明认同或赞成的程度越高。如“我对英语课:1.完全不喜欢。2.不太喜欢。3.既不喜欢也不讨厌。4.比较喜欢。5.非常喜欢。”选择“5”说明赞成的程度最高。

本课题把所调查的对象分为三个组,即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和六年级组,然后把调查数据输入到SPSS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时,把三个组作为自变量、8个选项作为因变量,在通过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事后检验后依次就8个选项对三个组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比较。

二、结果分析

1.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笔者在对1 025名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时发现,学生喜欢英语的程度很低,均值只有2.24分(见下页表1)。其中比较喜欢的有8.4%,非常喜欢的只有3.1%;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市区和县城的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乡镇小学从三年级开始),“现在的学习兴趣”几乎是0的占28.1%、比开始时的兴趣程度低的占52.2%,均值只有2.01(见下页表1)。“乐意看英语电视节目”的均值略高些,但是在对“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是否愿意增加英语课时”的选择中,均值只有1.91(见下页表1),“希望最好不上这门课”的占31.2%,“希望减少这门课课时”的占53%。这样的调查结果跟全国其他地区如周燕红、姚文峰、唐英的调查结果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笔者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把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分得清清楚楚的占54.5%,认为学习英语单词比汉字难或难得多的占48.1%,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与汉语差不多的学生占多数;对“我的英语学习是否有人辅导”进行调查时发现,只有21.6%的学生得不到任何帮助,78.4%的学生则可以得到父母、亲戚、朋友、家教或者培训班的辅导。把该数据与“学习英语一段时间以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调查结果相结合加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个结果是令人担忧的――虽然大部分学生得到了辅导,但是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偏低,以至于不愿意或希望减少这门课课时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从问卷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原因是觉得单词难学,而笔者在随后与学生的访谈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可见,单词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拦路虎。

2.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纵向比较

对于“是否喜欢英语”的回答,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四、五、六年级学生有显著差异(见下页表二):F值等于7.049,组间显著性等于0.001(F(2,1022=7.049,p

对于“我开始学习英语时,不喜欢这门课,现在兴趣是否有增加”的回答,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6.801,组间显著性等于0.001(F(2,1022=6.801,p

对于“大人要我看电视台的少儿英语节目,我是否愿意”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14.080,组间显著性等于0.000(F(2,1022=14.080,p

对于“如果英语课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是否愿意增加课时”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6.415,组间显著性等于0.002(F(2,1022=6.415,p

3.英语学习情况纵向比较

对于“我开始学习英语时,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是否分得清楚”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0.814,组间显著性等于0.443(F(2,1022=0.814,p>0.05))。

对于“我感到学习英语单词比学习汉语的字词更容易些”的调查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4.680,组间显著性等于0.009(F(2,1022=4.680,p

对于“我每天放学后花在英语上比花在汉语上的时间更多”的回答,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5.851,组间显著性等于0.003(F(2,1022=5.851,p

对于“除了学校的英语课外,是否还得到别的辅导”的回答,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2,1022=5.042,p

在英语学习态度、英语学习情况方面,为什么六年级学生与四、五年级相比较都有显著差异,而四、五年级之间却几乎没有差异呢?笔者认为,原因与该市初中和高中的入学考试有直接关系。虽然该市初中实施了义务教育,小学生毕业后按规定是就近入学,但事实上该市资源最好的几所初中都自主进行各种方式的入学考试,在这些初中的入学考试中,英语与语文、数学科目占有同等的分数比重。这直接影响了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及学习情况,不仅是学生开始高度重视,家长、学校也高度重视,甚至整个社会环境都高度重视起来。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英语应试水平成为了学校英语教学和学生自身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基于这样的应试目的,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以及英语学习的各方面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四、五年级的学生。

三、结论与思考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来看,笔者对桂林市城乡小学的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感到担忧。学生中明确喜欢英语学习的只占11.5%,而84.2%的学生希望不上或减少英语课时。随着英语学习时间的延长,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却在减少。学生在英语与汉语上花的时间差不多,可是英语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访谈中笔者还得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是英语单词的识记。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在桂林市,英语单词的识记已经严重地妨碍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如何解决单词难学的问题,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应该成为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借鉴、推广自然拼读法

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外语教育(主要指英语)中突出存在两大问题,其中之一是费时低效。本研究的这个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说法。尽管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但英语的学习效果却不如人意,存在着诸多的哑巴英语、聋哑英语以及英语成绩与实际应用水平相背离等备受拷责的现象。这都是因为将英语变质为应试教育的后果。因此,只有让英语回归语言工具的本质,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6],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而在所遵循的英语教学规律中,在学生初学时尤以识字认字、通过阅读扩充词汇量为重点。笔者认为,自然拼读法能较好地解决小学生英语入门学习的问题。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提倡的一种英语入门学习的方法。这些国家的孩子在一开始学习英语时都学习自然拼读法,他们通过与阅读紧密结合的方式掌握自然拼读法的原理,达到了“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但不是盲目地全盘引进,而是结合我国的汉语拼音进行正迁移,在学生认字识字之后再引导他们阅读,从而使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件简单、快乐、有成就感的事情。

2.英语教学目标应回归到语言工具的本质上

笔者在对调查问卷的8个选项进行四、五、六年级的纵向比较时发现,六年级与四年级有显著差异的占7项、与五年级有显著差异的占5项,而四、五年级无论在哪个选项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四、五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偏低,唐英和姚文峰的调查也表明四、五年级是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低点的阶段。这样的结果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值得大家进一步探索。

首先,英语作为传达意义的语言工具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来进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英语学习应以感知和大量输入为主,学习的重点应在于学生对英语的感觉。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认字识字的能力,到四、五年级则逐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而六年级阶段在继续加强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进行一定的听说内容的输入。无论在哪个阶段,学生都应该享受到英语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对英语的兴趣则相应地逐步提升。唯有如此,学生在进入中学后才能顺利地衔接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

其次,小学英语的教学不能到面临小升初的六年级时才被加以重视。事实上,让学生在短期内被动地提起英语学习兴趣是违反语言学习规律的:一是没有利用好小学低年级阶段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二是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受挫。如果我们不回归“英语是语言工具”这一本质来进行教学,而是一味地通过单一的评价手段去推动,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注定要以牺牲素质为代价的,同时还会造成英语教学的恶性循环――学生面临考试就狠抓,考试过后就放松,甚至不想学。这样的结果与英语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跟政府希冀通过开设外语课程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战略意义是相悖的。

可见,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儿童语言的关键期就逐步引导学生按照语言规律进行英语学习,应根据语言“关键期假说”理论[7],在语言的关键期让儿童由识字认字入门,通过阅读让孩子享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英语回归到其作为传情表意的语言工具这一该有的本质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初、高中乃至大学的后续教育中逐步真正实现运用英语的目的,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燕红.苏南县域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研报告[J].小学时代(教师),2012(10).

[2]姚文峰.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110-112.

[3]唐 英.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 2008.5.

[4]赵志霞,尚粉英.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科建设,2011.9.P163.

[5]李 为.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调查研究――以桂林市龙隐小学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1(4).

[6]包天仁.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1).12-15.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一、课堂教学观摩。与会教师听课四节:中心小学王春亮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比一比》和房艺红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西门豹治邺》,xx小学冯海礼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和时间赛跑》,洞坡小学袁志飞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英语《girts for everyone》,黎明小学赵永录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活见鬼》。

二、课堂教学研讨。会议由王耀杰老师主持,镇教育组首先为今天上公开课的五名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五名老师进行了说课,谈了自己设计这节课堂的设计理念、教学思路,自我反思了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听课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研讨。大家认为,数学课应当重视运算、整理分析数据和归纳能力训练,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大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学实验,加深对数据的认识分析,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评价不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评价功能,更要发挥好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评价,多让学生上台展示,通过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抓好双基训练,纠正学生的认知错误面可以再放宽一些。在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理解和写作指导结合起来,使之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分析课文是如何选材来支撑文章中心的;语文教学设计要坚持基于课本、高于课本的理念,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使学生有不同的美好心理体验,外出讲课老师要提前与学生互动、磨合,以增强教师与外校学生的亲和力;语文教师上课要力求做到言干语净,体现亲和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重视课堂教学的细节之处,力求在细微处觅见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于不经意之处寻找撞击心灵的思维火花。在英语课教学中,要紧扣教学目标,强化读与写的训练,力求做到用英语教“英语”,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从中感悟英语学习的乐趣。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讨论;高年级;讨论氛围

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而言,参与课堂需要学生不断思考、交流、讨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从课堂中学有所获。为此,本文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课堂讨论进行研究。

一、课堂讨论的意义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越来越青睐运用课堂讨论法组织教学。课堂讨论法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及时反馈数学教学信息,以便于教师调控教学进程。可见,课堂讨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巨大。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课堂讨论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小组讨论大多存在缺乏良好的讨论氛围、对讨论问题不感兴趣、教学目标空洞、追求表面热闹、注重形式、讨论肤浅、缺乏讨论的积极性等弊端。尤其是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小升初考试,缺乏一个和谐、轻松的讨论氛围,使学生难以融入课堂讨论环节。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对于讨论的问题选取不细致,导致学生讨论盲目、散漫,丧失了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很少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科学、及时的评价,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讨论热情。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组织课堂讨论的方法

1.营造和谐的讨论氛围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讨论,首先,教师要精心预设具有一定思辨性的讨论主题,并营造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紧跟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主题展开热烈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讨论活动,以此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而言,教师要精心选择那些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答案不唯一的数学题目、解法多样的数学题等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其次,教师要尝试多元化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从而为学生创设“愤”与“悱”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以笔者执教班级为例,在讲授“梯形认识与面积计算”(人教版五年级)内容时,笔者如此营造教学氛围的:首先出示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片,而后质疑学生:“同学们,大家认识上述图形中的哪些图形?了解上述图形中哪些图形的相关知识?想了解不认识的图形的相关知识吗?”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集中注意力,并主动看书和积极思考。10分钟后,笔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问道:“横放梯形时,梯形的两个底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右底与左底?”有的学生质疑道:“可不可以用割补法计算梯形面积?”也有学生说道:“计算梯形面积时,只要连一根对角线,把梯形切割成两个三角形,就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了。”还有的学生说道:“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办法同样适用于计算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重点探究问题:“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才会又准确又便捷?”至此,学生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畅所欲言,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2.精心设计问题引发讨论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并掌握科学备课,充分准备讨论话题,设计讨论环节,吸引学生参与,引发热烈的讨论。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知识点之前,教师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暑假时,老师与朋友相距1820千米。一次,老师想要到某地与朋友见面,老师所坐的汽车每小时行130千米,朋友所坐的汽车是每小时52千米,那么老师多久能与朋友会面?”学生很快计算出了答案。这个时候,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还有没有别的计算方法?”学生由此开始热烈地讨论,并且提出了许多设想,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以评价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及时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学习数学的乐趣。具体而言,在学生讨论之后,应该抓住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闪光点,积极鼓励表现良好的学生,对于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则给出希望:“老师相信下次讨论你会像一匹黑马脱颖而出,老师期待那一刻!”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对以后的课堂讨论充满热情与期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预设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开展最优化的合作探讨活动。为此,教师应做好讨论引导工作,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钟文芳.试析新课改实施中小组讨论的形式化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