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

话题设计论文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中学英语课文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语言教学只有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其功能和生命力。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如何将课文内容作为话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而教育学理论中的“近体原则”在中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挥其创造潜能和学以致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缩小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近体原则”可分为时间近体原则、空间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和活动近体原则。现分别论述如下:  

一、时间近体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重大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话题,用课本知识去分析当今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The Green Hills of Tangsa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时间近体原则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话题:Why did the people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suffer a lot in the big flood in 1998? 然后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用英语进行讨论。学生人人参与,气氛活跃,经过各小组发言,归纳出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如:气候变化,河床抬高,河道变窄,雨水集中,山坡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森林遭砍伐等等。接着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出另一个话题: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such a disaster in the future?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已见。通过小组总结和归纳,师生们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课文,例如:动物保护问题----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男女平等问题----The secret is out;关注地球问题----Saving the earth;残疾人问题----Disability;世界粮食问题----Feed the world;垃圾处理问题----Dealing with waste 及自然灾害问题----Earthquake, Fire, Hurricane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出课文以外的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种紧张、活跃、和谐和民主的氛围。  

二、空间近体原则  

受全局性和典型性的局限,教材在选材时不可能选用近期发生在学生所在地区的事例。由于空间距离远,在教学中直观性差,感受性弱,学生的兴奋点不易被激发,因此教师应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尽量结合当地典型事例,从课文中引出最受学生关注的话题。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我想,既然阅读是对话的过程,那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各司其职,两者切不可出现越俎代庖之事。尤其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是对话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对话的参与者、引导者。因此,在对话的“契合点”,即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发挥自己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话问题设计要有方向。在阅读教学对话之前,教师务必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把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中去,预设好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课堂对话框架,从而为问题设计确定一个基本的标准,以避免产生游离于文本,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无关的毫无意义的问题。如《我爱这土地》一文的鉴赏重点是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我在设计问题时就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在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和感受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热爱基础上,设计问题:“这首诗你觉得好在哪里?”由于学生已经明确了诗歌鉴赏的目标,学生就能很快地从词语、意象、象征、结构、情感等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其次,对话问题设计要有价值。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功能,一个问题要隐含着下一个或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智慧,推动他们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同时问题要具有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随着阅读对话的深入,要能够生成新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务必要对问题的设计精益求精,加大思维容量和提高对话质量。如我在教学《孔乙己》时,从“笑”字入手设计问题,以此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很少重视这个问题。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散文诗《荷叶·母亲》时,在指导学生熟悉了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后,向学生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为什么不写荷叶保护白莲呢?文章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为什么不写父爱呢?”然后学生开始讨论,讨论到课堂结束才勉强得出结论。例子中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是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多是无效的,首先该合作学习内容不够恰当,教师提出该合作学习的讨论题根本是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其次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一节课重点进行一个没有实质问题的讨论,因而出现了合作学习有形无实,缺乏真实意蕴。这其实就是淡化了教学效率意识,教师教学行为的无效使得课堂教学时间无效。目前这样的教学不胜枚举。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话课堂;话题设计;设计艺术

对话与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方式都有所不同,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的活动,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对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对话的艺术性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都有所考查。与此同时,在对话课堂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并且得到提高,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与人交往交流的自信,从而有助于增强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自信。因此,丰富的对话课堂的课题设计艺术对学生非常有利,有必要进行仔细研究。

一、对话课堂中的话题设计艺术的概念简述

1.对话课堂中的话题设计艺术

顾名思义,话题就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内容,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和想法,那么对话课堂也可以说是以对话为主要上课形式的课堂。而话题设计艺术则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所设计的对话课的课堂内容,教师通过对每一节课的不同内容设计相关的话题,确保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对话课堂的学习当中,因此,这种相对繁琐的对话设计也是一种授课的艺术。

2.同样的话题会有同样想法的学生,也会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他们对话题的认识以及辩论,就会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对话课堂的乐趣

另外,在进行话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克服这些困难为学生进行话题的设计,从而确保话题的内容以及最终的结论都能够适当开启学生的思维以及与人对话的能力,因此,对话课堂中的话题设计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是非常有技巧的。

二、对话课堂上话题设计艺术的重要性

话题是对话课堂的灵魂,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生的对话课堂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对话课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与人的交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对于不同话题的内容设计,也能帮助学生在以后不同社交场所应对自如地与人交流。与此同时,一个对话背景新颖、内容充实的话题也能够充分引起他人的共鸣,从而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就是对话课堂真正的意义,不过这类课堂的授课方式着实为教师出了不小的难题。

三、如何进行对话课堂中的话题设计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对话式”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话题的提出。对话教学往往是以话题为核心,抽丝剥茧,层层展开。适当话题的选择能围绕师生之间的对话寻找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从而叩开师生之间思想碰撞、灵魂激荡之门。话题型对话首先要选择对话的话题。一般来讲,话题选择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重难点问题是指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必须加以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的问题。以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中心来设计的话题,一般是以预设问题的形式出现,它起着导引对话的进行和推动对话进一步深入的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和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依之设计出逐层递进的对话话题。

2.教学中的疑点问题

疑点问题就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在教学中,以疑点问题为对话话题,引导学生主动生疑、质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疑、解疑能力以及科学的探究和创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建构意义。我在教学《梅兰芳》时就围绕疑点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说“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本学期上的《杨氏之子》,也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展开讨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了。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对话课堂上的话题设计艺术是专门为增强学生的课堂兴趣而设的话题方式。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课堂设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话题,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投入到对话课堂的学习中,与此同时,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活跃他们的大脑,提高他们与人对话交流的艺术,增强他们与人对话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伟.课堂对话的运作机理:基于话语分析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7):123-130.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恰如其分的对话设计

课堂上的对话设计,必须是恰如其分的,这里的“其”,指的是学生,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完全控制着教师课前的对话预设:达不到学生水平的对话设计,是浅设计,无所谓提高;超过学生能力的对话设计,是伪设计,只剩热闹;只有正好适合学生学情的设计,才能让学生在对话当中收获比自己现有水平更高的果实。与此同时,教师的对话预设又是单方面的,他只能预设自己的语言,关于此后学生的应答,根据自己的了解,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因为意外生成随时可能发生,故在对话中的一方,准确地说,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的被动方,教师应尽量做到引导为重,四两拨千斤,在设计时预留余地,方能广开言路,给学生以畅所欲言的机会。

如《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节选)》,我班学生经过长期的引导,已经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因此,我在设计时,准备了五个有层次的问题:1.题目概括了人的什么特点?2.说“人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的原因是什么?3.一边说人的思想“无与伦比”,一边又说它因缺点而“卑贱”,是否矛盾?4.怎样认识人是伟大与可悲烦人综合体?5.怎样认识人在心灵上的追求和实际表现之间的矛盾?我计划在上课时,作完必要的铺垫之后,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看他们的提问点在什么位置,第一点有疑惑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是中间的二、三、四点,则看产生疑问的范围有多大,只要有人有见解,就让他回答,然后全班判断,如果问题尚未解决,则全班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自由走动,学生自主寻找能够与自己发生有质量对话的同学,如果还未处理好,则学生全部归位,教师与全班同学进行对话,直至问题圆满解决。

二、和谐理想的对话氛围

对话真实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和谐理想的对话环境,“和谐”固然重要,但只是浅层次的要求,真正理想的对话氛围,应该是学生能够努力思考,并且是愿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即是学生有想的环境,也乐意将自己所有知道的一切,包括见解、疑惑等和盘托出。

创设这样一个环境,首先需要教师有强大的调控能力。强大之处在于不仅可以掌控现场的方向,抑制表面华丽的热烈讨论,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可想可说的场景,而且还要能够在意外生成时,及时作巧妙的斡旋,既不损伤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进行有深度的话题挖掘。

其次要以身作则,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边想边说出自己的思路。我上课时就经常会如此,当学生提出一个难度较高的问题后,我先作表扬,再恳请适当范围内的学生:“大家也帮我想想。”我自己想好之后,先看看学生的表情、动作,判断他们的思考状态,如果已经有了结果,便请他们先说,如果他们想不下去了,我即将自己的思路细细道来。常在学生面前作类似的想与说,一则能够带动学生跟自己一样去做,再则也能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三、效果十足的对话交流

效果十足的对话交流产生在对话的内容与顺序上,二者缺一不可。

对话的内容必须有适当的难度。这一点主要在设计步骤完成,课堂上展开时,要注意的是学生提问或交流过程的偏离,假若是全班提问,教师比较好掌握,一两句话就可以作好调整,但倘若是学生自主交流,就不太容易控制,这时我对预设容易出问题的对话,一方面会在大屏幕上用鲜艳的颜色、加粗字体打出来,讨论之前先作强调,同时在讨论过程中作有重点的巡视,侧重倾听讨论能力比较弱的小组。这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掌控对话的质量。

对话的顺序要由浅入深。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不会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而展开的,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当教师的设计被打乱时,要先考虑学生的思维是否有道理,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答案是肯定的就顺其自然,答案是否定的就予以巧妙调整,只要学生能够接受,只要他们能掌握思维中的逻辑性,就不要作过多干涉。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2 ) 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 ) A 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 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 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 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 2M 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 )A 市 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 网络结构

2.2 网元配置

2.3 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 1 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 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 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 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5.2 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2)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A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2M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A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网络结构

2.2网元配置

2.3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1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5.2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网站开通了评论专题栏目。而如何使自己的网站在一大批同类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网络编辑面对的难题。本文以腾讯网“今日话题”为例,从栏目设置和内容风格上着手,分析探讨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 网络评论 网络专题 编辑

2014 年7 月21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4 年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 亿,较2013 年底增加1442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网络已成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介之一。

网民的激增,网络媒体影响力的提升,促使各大门户网站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点击率。以网络新闻为例,大量碎片化的零散信息在网络中随处可见,这就要求网站编辑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将信息重组,并运用图片、视频、超链接等多种传播方式,将新闻事实多角度多方面连续的呈现。因此,如何使自己的网站在一大批同类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网络编辑的一大难题。

一、网络评论与网络新闻专题

目前,学界对于网络评论的定义尚未统一。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网络新闻编辑学》中,将网络新闻评论定义为以互联网为载体,就新近发生的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一种文体。①符建湘在《新闻评论》中将网络评论定义为网友依据发生的新闻事实或突出的社会现象、重大事件而发表的意见。②

虽然学界有许多关于网络新闻专题的研究,但是对于网络新闻专题的界定,仍没有统一的说法。四川大学的蒋晓丽认为,网络新闻专题是基于网络技术的支持,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展现某个特定主题或事件的一组相关新闻信息的总汇。它旨在对现有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挖掘出事实背后的真相与联系。③

由此,笔者认为,网络评论专题是将网络评论与网络新闻专题相结合,依托网络,由网站编辑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将各方意见集结并呈现在一个固定版面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今日话题”是腾讯网“评论”频道下的子栏目,它创办于2005 年,曾于2008 年获南方都市报“年度网络致敬栏目”。“今日话题”截止到2014 年12 月16 日,共推出3009 期,栏目定位为“用常识解读新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今日话题”的栏目设计和内容来分析它的编辑与策划。

二、“今日话题”的编辑与策划

1、栏目设计

(1)页面位置

腾讯网的主页采用的是竖三列的排版,从左到右分别是腾讯新闻的要闻、今日话题以及腾讯旗下的一些软件。“今日话题”在腾讯网的页面上处于中上方的位置,采用横七栏的框架,当天的话题居于最上方,并用蓝色字体加粗以示醒目,第二到第七行分别是往期评论、历史、财经观察、思想、入流,标题字数都控制在十字左右,十分的简洁明了。根据研究,人们在观看一块区域时并不是平均分配注意力的,而是存在着一个视觉中心。中国当代报纸版面视觉中心的流动轨迹从左上区域向版芯中部转移;视觉中心的强势元素由多样繁琐变得简约清晰。④由此,“今日话题”在腾讯主页上,不管是从位置还是风格都能引起浏览者的注意,也看出腾讯网对于这个版块的重视(图1)。

(2)版面设计

打开“今日话题”的主页面,最上方是类似于报头的设计,有“今日话题”四个字,旁边是它的理念“用常识解读新闻”。整个页面采用竖三栏的结构,并横向分为三个部分,上下错开,纵横交错。左中两栏为评论内容,右侧一栏是互动,评论部分占页面的主要部分。上方的“最新话题”是当天的话题,横跨左中两列,左边配图,右边是标题以及导语介绍。除当天的话题是横跨两栏外,下面的往期话题则是一个个正方形板块,左上角有期数,下面是标题加图片的方式,一期一块,左右排列开来。右边的互动栏,最上方有一个“提问编辑”的超链接,点击可直接以微博的方式与编辑互动。依次往下,是事实说、相关读物、推荐阅读、热门话题、编辑团队以及读者来信(图2)。

通过版面大小的对比,在“今日话题”的主页上,浏览者能清楚的感知到编辑传达的重点在哪里(图3)。一个平衡的版面,能清晰地看出其重点与非重点,能清楚反映出编辑的新闻理念,读者也能一目了然地接受版面所传递出来的信息。⑤

整个页面以灰色调为主,灰色是中性色,给人感觉沉稳内敛。搭配黑色字体,不张扬刺眼,给人一种冷静、客观、中立的感觉。在这个页面中,浏览者能一眼看到“今日话题”这四个字,“今日”字体古朴且具质感,“话题”二字白底红框,在整个界面中更显突出。冷暖色调相互衬托,简短的文字和大幅图片,使得整个页面简洁大方,长时间阅读也不会令人感到烦躁。

“今日话题”的每一期话题主要由导语、评论、结语、新闻立场以及网友评论组成。导语以简短语言介绍整个事件,点击“详细”可通过超链接到详细报道界面。正文部分通过几个小标题将整篇文章分开,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快速浏览和归纳,最后的结语通过一两句话,点出编辑的观点,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而新闻立场和网友评论则是互动栏目,网友可以在这个区域就该话题进行交流。

2、内容风格

为了更好的了解“今日话题”的内容特色,笔者选取了2014 年9 月14 日到2014 年12 月15 日的内容进行分析,除去12 月7 日的特别策划以及11 月25 日的《国税职工嫌工资低不全是笑话》已被删除外,共有样本90 期。分析内容为引用新闻来源(1、报纸;2、新闻网站;3、原创),主题(1、社会民生;2、时事政治;3、国际问题;4、科技财经;5、文化娱乐),倾向(1、褒扬歌颂;2、揭示批评;3、阐释建议)以及评价数量。

(1)选题:民生为主,不设常规性评论。“今日话题”选题多为社会民生类事件,其次是时事政治类,两者分别是41 篇和28 篇,占统计总数的46%和31%。另有11 篇文章是有关国际问题的,科技财经类和文化娱乐类相对较少,各占6%和5%。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日话题”的选题以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为主,对国内的一些时政热点也有所关注,两者占所有选题的75%以上。在选题策划上,偏重于国内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一些问题。

在本次抽样的2014 年9 月14 日到2014 年12 月15 日期间,包括了中国传统的节假日国庆节、重阳节,辛亥革命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西方节日万圣节、感恩节,网络上的光棍节,世界艾滋病日和人权日。这些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在媒体上通常会出现常规性报道和评论,但是在“今日话题”中,我们看到,除了在11 月11日这天,有名为《双十一,警惕“网购成瘾”》的评论外,以上的各节日都被编辑无视了。可见,“今日话题”并没有设置常规性评论,话题的选择还是以重大新闻和一些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现象为主。这是与传统媒体评论相区别的。

(2)来源:多引用新闻网站,兼顾原创。在引用新闻来源方面,“今日话题”的引用多是网站新闻,共42 篇,占总数量的47%,报纸的引用率是20%,还有31%属于原创。由此可以发现,“今日话题”的来源多是已经发表在报纸或是网站上的内容,这部分占本次统计的69%。由于网络媒体并没有采访权,因此各新闻网站上的新闻大多数也是从纸媒等转载的。

“今日话题”原创的内容,多为一些发散性的思考和探讨,很少有其他媒体来进行报道,或者说此类话题较于新闻而言更适合以评论的形式呈现。例如《一降油价就增税让人疑窦丛生》,编辑只是在导语部分提了“成品油价格下跌,消费税同时上涨”这个新闻由头,随后即将话题转到“打着环保旗号的增税,是否就师出有名”上,这属于编辑的原创。可见,除了从传统的新闻报道中寻找评论来源,“今日话题”的编辑部还善于另辟蹊径,自己发现问题,这也就避免了评论内容的同质性,也使该栏目增加了独创性。

(3)倾向:褒扬赞颂类较少,起到舆论监督作用。在评论的倾向方面,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加之参考其他研究的分类,拟定了褒扬歌颂、揭示批评、阐释建议这三个选项,对90 篇评论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在这90 篇评论中,“褒扬赞颂”的评论仅4 篇,约占总数的4%,揭示批评和阐释建议类的较多,两者共占统计总数的96%,分别是45 篇和41 篇。由这个评论倾向的统计可以看出,“今日话题”歌功颂德类的评论较少,大部分的评论是在揭示一些现象和对当下一些热点问题进行阐释提出建议,很好的履行了媒体的监督职能。(见表1)

“今日话题”的评论文章常使用多种论证手法,环环相扣,或是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层层论证向读者阐明其中的道理;或是采用驳斥型,对一个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观点进行抽丝剥茧,最后将其驳倒。“今日话题”不偏激,不会给人一种“网络愤青”的感觉,也很少直接对读者讲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面前,“今日话题”也会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整合起来,最后通过论证推导出结论。例如在《少年微博直播自杀,“点赞者”有责吗》,文章并没有直接对点赞者进行攻击,而是首先提出在微博兴起的三年间,利用微博“晒自杀”事件已经超过20 起,接着阐释发出直播自杀其实是求救,却往往遭遇网络暴力,最后提出网络暴力行为可能引起的危害,建议对此进行规制。

(4)评论数量:海量评论,受众参与度高。在“今日话题”每期文章的末尾,编辑还设置了一个“新闻立场”板块,对该期话题中的某一观点来进行投票,例如在《“单独两孩”没人生该如何反思》中,编辑就以“人口政策是否需要更充分的公共辩论?”发起了投票,结果显示101430 位网友认为“需要”,11732 位网友认为“不需要”。除了这种二元对立的投票外,在下面的网友评论区,网友们也能针对当期话题展开唇枪舌剑。在本次的统计中,笔者还统计了“今日话题”三个月以来每期的评论量。在统计的90 篇评论中,评论数量最少的为311 条,最多的有32852 条,平均数为8635.44,中值是6397.5,评论数量低于1000 的只有2 篇,可以看出,网友们对于“今日话题”的文章都有较大的兴趣和参与度。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今日话题”的编辑能抓住读者心理,选取的话题大多都是公众关心的热点。

参考文献

①秦州:《网络新闻编辑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1-92

②符建湘:《新闻评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290

③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6

④姜英,《当代报纸版面视觉中心的流动轨迹与原因分析——以〈华西都市报〉为例》[J]《. 新闻界》,2009(4)

⑤陈雪奇,《视觉冲击中心与版面平衡》[J]《. 新闻界》,2003(5)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 作为网络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论坛在网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论坛讨论的话题设计在课程论坛的作用发挥中尤为重要。现实中,网络课程论坛的话题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更为合理地设计在线讨论话题值得关注,由此提出设计在线讨论话题的几个原则。

Design of On-line Discussions in Network Course//Liu Wanjun, Liang Lin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条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课程已经不单单为远程教育所专用,而逐步成为面授教学的补充形式。课程论坛作为网络课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块,在整个网络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课程论坛一方面为师生和生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弥补远程教学中师生情感缺失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辅助教学,通过组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在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论坛模块的设计都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应用阶段,课程论坛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是否促进了教学以及师生交流,是否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这些问题都还值得思考。就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的网络课程,课程论坛的利用状况就存在着天壤之别:有的成为百家争鸣、学术争锋的舞台,有的则成为通知、布置作业的公告栏;有的人气兴旺,有的则气氛萧条;有的成为迸发科学灵感的热土,有的则成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角落……总体来说,网络课堂论坛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讨论话题设计的不合理;二是讨论活动管理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论题主题不明确、回帖率低甚至零回帖、存在讨论过程中偏离论题现象、回帖质量不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低等。而话题设计的不合理也对讨论活动的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网络课程中的在线讨论能够收到与传统课堂讨论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在设计讨论话题的时候要遵循一些原则。

1 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避免偏离主题

这一原则针对讨论话题的内容设计。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师生角色的变化。传统面授的课堂上,教师是讨论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问题的设计也都紧扣教学目标,即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主题,教师也能够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网络课堂中教师不一定是讨论活动唯一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种自主学习的环境下,讨论过程的发展态势更多是与参与者的回帖息息相关的,因此为了避免偏离讨论主题,教师在设计讨论话题时就更要紧扣教学目标,明确提问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使讨论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多提咨询性问题,带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这一原则针对讨论话题的类型设计。Kinsella(1991)[1]曾经对课堂提问问题的类型做过划分,他认为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展示性(display)问题和咨询性(referential)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指教师已知答案,学生一般在课本中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这种提问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常见。咨询性问题是指教师并不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也要经过探索、思考后才能知道答案的问题。由于从教师那里得不到理所当然的答案,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咨询性问题更为适宜网络教学的宽松环境,能够引发学习者的激烈讨论,并且促使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3 规范语言表达,避免不知所云

这一原则针对讨论话题的表述设计。网络教学环境不同于面授,由于没有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缺乏感性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提出讨论话题时语言表达上就应该更加注意,规范用词,避免学习者不知所云。一般来讲,在表达上要简洁,突出讨论重点。对于那些案例分析式的话题,比较适宜的做法是先提出讨论问题,后面附上相关的资料,避免直接堆砌材料而后提问,而给学习者造成厌烦的心理。

4 把握最近发展区,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

这一原则针对讨论话题的难易度设计。最近发展区理论[2]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起初是就智力因素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其实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在网络课程论坛中,教师应该围绕“最近发展区”合理设计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把问题的难度控制在学生以原有的知识基础通过自主的探究和独立的思考能够完成的范围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的快感。

一个成功的网络课程论坛讨论仅有出色的话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精彩的讨论话题是精彩的讨论活动的开始,只有把握好这个开始,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本文提出的几个原则是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规范网络课程论坛讨论话题而设计的,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仅仅归纳这些,希望引发更多的教师关注网络课程论坛的建设。

参考文献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方法;国际会计;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81-02

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法中教师是知识的直接输出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缺乏选择权。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倡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以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该教学方法认为在本质上学生学习过程应当与科学家研究过程是一致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探究―创新”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时,教师负责预先选择好、设计好情景,为学生提供咨询、提醒、指导、引导等多项支持和服务,帮助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均发生了转变,教师由知识提供者、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则由知识接受者、输入者转变为探究者、发现者。为了分析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国际会计》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实施效果,针对已开课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问卷回收率95%。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国际会计》课程中应用的紧迫性分析

1.教学内容多,跳跃性强,授受式教学效果差。《国际会计》课程是我校会计专业(国际会计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其他会计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我校对该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掌握国际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会计所处理的特殊问题,能熟练地分析国际间会计处理的差异,以及国际会计协调的主要趋势。解决跨国公司所面临的诸如物价变动会计问题、企业合并与合营的会计问题、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外币交易及外币报表的折算等跨国公司所需处理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国际会计》学习内容多,前章节连接不紧密,讲授和学习过程较难,通过对我校2011级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84.21%的学生认为应当改变目前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方法,因此引入探究式及其他教学方法显得较为重要。

2.教学学时少,实践内容多,探究式教学效果好。按教学计划要求,本门课程3学分,5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国际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理论教学2学时),会计惯例和财务报表的国际比较(理论4学时),比较会计模式(理论6学时),国际会计协调化活动(理论3学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准则(理论3学时),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共计8学时),物价变动会计的国际展望(理论2学时),企业合并与合营的会计处理问题(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共计6学时),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共计8学时),外币交易折算(理论4学时,实验3学时,共计7学时),外币报表折算(理论4学时,实验3学时,共计7学时)等11章。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该课程第六学期开课,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要求具备自学能力和资料查询能力。调查问卷显示,4.21%的学生明确表示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是没兴趣的,71.58%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般的。只有24.21%的学生是非常积极、主动学习该门课程的。71.58%的学生认为对该门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课程内容枯燥,抽象、晦涩难懂,没有学习先修课程《高级财务会计》,基础薄弱。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国际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为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任课教师的几年教学实践的探索,确立了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的教学方法体系。

1.设置分章节课堂探究式讨论话题。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理论指导下,任课教师分章节设立了课堂探究讨论话题。包括:(1)课程引入话题。会计人才是否达到了“供大于求”?(2)第1章讨论话题。你倾向于把国际会计定义为全球会计还是国别会计?你赞成把国际会计等同于跨国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会计实务吗?(3)第2章讨论话题。你认为自创商誉能否在未来予以确认?你认为德国以4年为标准划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否全部采用定量指标,并作为一种单独的报表?(4)第3章讨论话题。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经济、法律、文化与民族特征与这些国家会计模式特征是否有联系,若有,这种联系体现在?怎么理解“真实和公允”观点为英国会计模式基本特征,为什么会在这个国家形成?你认为英国会计模式能否成为沟通美国会计模式和欧洲大陆会计模式的桥梁吗?(5)第4章讨论话题。会计准则的协调化是否等同于会计准则的统一化?你认为会计准则的协调化的目的是什么?欧盟在推动会计协调化和趋同化的独特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第5章讨论话题。你认为资本保全与财产保全各自的侧重点在哪里?你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是否存在着矛盾之处?你认为重组后的IASC是否会成为“美英俱乐部”?(7)第6章讨论话题。通货膨胀严重的经济环境下,否定了会计四大假设中的哪个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的附带假设是什么?你认为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冲击体现在哪些方面?(8)第7章讨论话题。巴西的不变购买力会计模式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9)第8章讨论话题。比较取得控制权的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特征。你认为权益结合法为何被废止?(10)第9章讨论话题。你对主体观将取代母公司观的趋势有什么看法?(11)第10章讨论话题。你认为“功能货币”是否等同于“记账本位币”?为什么“两项交易观”会取代“单一交易观”?(12)第11章讨论话题。你认为何外币报表折算的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否会被淘汰?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项目法的贡献在哪里?有什么缺陷?时态法是对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概念上的改进还是程序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针对上述论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归纳总结,发表个人看法。问卷结果显示,对于有争议性或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87.37%的学生赞同采用专题探究式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后提交报告,课堂上以不多于10分钟的时间,以多媒体课件为外在表现方式阐述小组学习后得出的结论。如在课程第一节课,抛出话题:会计人才是否达到了“供大于求”?目前欠缺的会计人才是什么类型的?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讨论发现,会计职业界匮乏的是高端人才,特别是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精通国内会计准则,又懂得经济管理手段的高级人才。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引起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

2.撰写探究式实验报告。针对实践环节,专设实验报告,并在实验后提出思考题目。课程设置了五个实验项目,分别是:(1)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2)企业合并与合营的会计处理;(3)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4)外币交易折算的核算;(5)外币报表折算。要求学生做完报告后,对有关问题进行反思,做到举一反三。

3.提供课后研究专题。针对该课程提供的专题前沿信息,设置课后研究专题。要求学生针对这些专题查找文献,撰写论文,发表个人看法。主要研究专题包括:(1)中外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研究;(2)若干会计惯例的国际比较研究;(3)自创商誉的会计确认问题研究;(4)所得税会计研究;(5)中美养老金会计比较研究;(6)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与未来研究;(7)中外会计模式比较研究;(8)国际会计协调问题研究;(9)国际财务报告披露的相关问题研究;(10)中外财务报告披露的比较研究;(1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12)企业盈余管理手段研究;(13)企业盈余质量分析;(14)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与会计特征研究;(15)物价变动与企业会计模式选择研究。问卷调查显示,64.21%的学生认为在该课程学习中,设置专题研究,小组讨论与教师讲授三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93.68%的学生均选择了专题研究这种教学方法。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往该课程总成绩为平时成绩(作业及考勤)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后,为了加大对平时学习情况考核的力度,最终成绩组成为平时成绩(作业及考勤)20%+小论文20%+实验10%+考试50%。问卷调查显示,84.21%的学生认为应当改革目前单一的课程考核方式,赞同加大专题研讨报告或者小论文在课程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三、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国际会计》课程中实施效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1.58%的学生认为将该教学方法应用于《国际会计》课程的理论部分,提高了其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87.36%的学生认为将此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环节,上述能力也明显提高,收获较大,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在后续其他课程中也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常勋,常亮.国际会计[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孙文刚.国际会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3]陆长平,姜锐,邓庆山.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76-78.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切当下都是历史,所有进步都是对过去的决裂,从无序到有序,在历史中建构未来。2012年,三大世界经济引擎都将面对和克服各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种种挑战,尤其在服装品牌的生态系统中,需要重新设计、重新构建。旧的秩序、思维和模式开始被打破并逐步瓦解,新的结构、状态与规则正在诞生、初见雏形。

在新结构诞生、新规则初见雏形的2012,第17届中国服装论坛将主题定为“构建世界格局下的中国服装品牌”。

3月27日―29日,如意・2012中国服装论坛如期开讲。近百名国内外专家、500余位服装企业领袖、设计精英将汇聚于此,分享关于时尚、品牌、市场的本质思考和价值,集结不同领域的思想创见和基本实践,定位世界时尚格局中的中国坐标,寻找中国服装的成长方向和世界价值,探源服装品牌发展的内生动力,呈现最精彩的品牌自我。

“本次论坛意在剖析全球经济、文化、时尚正在发生的转变(正是这些转变撼动了旧秩序的基石),探讨中国服装在世界时尚新秩序下的坐标、角色与价值,溯源中国服装品牌经营逻辑与秩序的持续构建。”论坛主办方如是说。

年度开谈上演尖峰对话

世界正走在“裂变”的路上,旧的秩序、思维和模式开始被打破,新的结构、状态与规则正在诞生,社会价值观逐步自省并呈现回归之势。

一如既往地,3月27日晚的论坛开幕式暨第四届中国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之后,便是连续两天的“大脑SPA”。

28日上午是TED主题演讲大会时间,TED主题演讲大会集结不同领域的思想创见和基本实践,分享他们关于时尚、品牌、市场的本质思考和价值,充分打开中国时尚产业的思路和维度,擦亮中国服装品牌成长的未来视野,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智库与“大脑SPA”。

围绕“迈向世界新秩序”这一主题,独立演讲的嘉宾们将从各自所处的不同领域讲述他们对于以创造力、文化、传统继承和环境为秩序的新时代有着怎样的体察和洞见。

演讲嘉宾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包括:著名设计理论家王受之先生、哈佛大学教授、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著名文化学者、评论家张颐武先生、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卢希鹏先生、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先生、《Women’s Wear Daily》(《女性时装日报》)亚洲编辑Amanda Kaiser、著名时装设计教育家、时尚思想家、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Ms. Jane Rapley、360时尚创始人Ms.Anina Trepte……

作为各个领域的先锋人物,他们将提出怎样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应对全球经济的变化与挑战?作为智慧产业先驱的中国服装品牌,将如何借力世界经济秩序重建的契机,最精彩地呈现和传递品牌价值,实现品牌能量的释放?世界时尚新秩序中的中国服装,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价值、地位与方向?这些答案将在3月28日上午揭晓。

而28日下午的年度对话大会将上演三场尖峰对话。年度对话大会通过同一领域不同思想的互动交锋,深度展现品牌智慧的直击碰撞,带来最具创造力的先锋体验,以不同维度和向度的诠释、解读与深延,对中国服装品牌构建产生直接、深刻、有裨益的启发与思考。

在第一场尖峰对话里,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先生与国内优秀设计师代表将重新思考“设计的精神”:什么是中国服装行业最大的资源?在文化断代、传统难以为继的今日,“中国设计”创新力不足的症结如何祛除?无论技术再如何发达、人们的生活形态再如何变迁,所有杰出的设计依然会继续以它的遗传基因去触发我们迈向未来的原动力。那么,中国设 ,我们必须学会像设计师一样思考,重整秩序,启动品牌的自我。

而世界服装设计大师Mr.Yohji Yamamoto(山本耀司先生)将在第二场尖峰对话时刻亮相,他将讲述服装・人・商业价值的关系;国际优秀品牌的代表们则将在第三场尖峰对话时探讨巅峰品牌的经营之道。

经历了一天的大脑SPA后,28日的夜晚将用故事打动你。“品牌故事之夜”里,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女士将与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女士领着观众倾听品牌故事。在倾听的过程中,中国的服装品牌经营者们或许将明白,自己该如何清楚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并给人以深刻清晰认知、找准自己品牌故事的基因秩序。

圆桌交流深度剖析热门话题

仅限受邀代表参加的主题早餐会是中国服装论坛精心设计的一个极具特色的环节:企业家们作为早餐会召集人自由组合,充分就论坛上感兴趣的主题和议题,与来自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的大师们和同行们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一个半小时近距离的有效主题交流,使企业家们收获了思维的交融与碰撞,产生未曾有过的体会。

早餐会后,专题平行会接踵而来。

中国设计已然深陷进“使用西方语汇就被视作抄袭,而使用东方传统语汇则被视作卖弄中国概念”的尴尬困境,如同那只玻璃瓶中的小蜜蜂,看得见光明,却寻不到出路。设计向何方?不仅是设计师,更应成为品牌思考的着力点。中国服装设计的未来是怎样的?应该建立怎样的独特认知与品牌烙印?新的创意灵感从何处寻?如何用传统元素表达现代价值?如何以世界语言表述中国哲学?归根结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冲突根源于文化内在秩序的不同。作为品牌和设计师,如何消解和融合新与旧、东和西的文化冲突?

《ILOOK》出版人洪晃女士、著名服装设计师叶明子小姐等中国新锐设计师代表将寻求以上尖锐问题的答案。

好的服装品牌必然拥有创造感动人心的美学力量。无论建筑、音乐、电影、文学……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学倾向。甚至最为严肃的政治,也呈现为各阶层美学理念的对决。美学的应用,推动着品牌的进化。

在第二场名为“美学生产力”的平行会上,《汉声》创始人黄永松先生、台湾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吴兴国先生、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张纪屏女士等人将讨论品牌如何通过美的语言,将真正的价值直观呈现并传递给顾客,藉此找回与人的深刻连接。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党媒 移动端 话语主导 对策

当下,社会舆论话语平台呈现以移动社交平台的话语空间转移,新闻APP(客户端)、微信、微博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平台。党媒的政治特定要求它主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话语权,特别是党媒手机客户端已经是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信息源,党媒“两微一端”成为主流媒体,在此背景下,考量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有效性的现实图景并设计提升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话语、话语权与媒介影响力

话语首先出现在语言学中,是语言应用之初功能的对应物,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遵从一定规律的言语事实[1]。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话语概念扩展到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政治学领域,语言成为社会行为。巴赫金认为话语是生生不息的言说活动以及制约言语的潜在社会机制,如新闻以及决定新闻的价值观。他将他人话语或杂语纳入自己话语的办法称为“话语镶嵌”,包含了所有自己话语与他人话语相互关系的一切方面。[2]福柯首次将话语与权利结合,提出话语是一种权利,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传播于社会中,以此确定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作为政治概念,话语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没有发言权。[3]随后,费克劳分析了各种话语如何包含并生成权力,斯皮瓦克指出一个社会只有一种话语权的有效表达形式即主流话语形式。而话语与舆论、权利有着紧密关系,如巴赫金认为,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语言符号,内涵着每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哈贝马斯则认为,公民通过舆论和政治参与行使的政治权利是衡量国家民主化的直接尺度。[4]对媒体话语权关注源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因为公众只能通过媒介“投影”看到事实真相。麦克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理论揭示媒体有操纵话语议题的功能,戈夫曼解释了媒介主体叙事的价值观会影响受众的思考框架。随着自媒体发展,詹姆斯・卡伦(2006)指出,新媒体会导致新的权力中心出现,使得现存的主导型威权结构内部引发激化的紧张关系。特别是党媒移动端的博兴,用户能随时随地随意地参与社会议题的生产和讨论,形成新的自我权利和话语场,舆论场域的转移为话语理论注入新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界定的话语主导概念指党媒“端媒体”独特的生产内容、推送机制、品牌效应、政治资本等影响甚至改变社会公众的认知、观念和社会行为的效度和有用性。

二、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的顶层设计

所谓顶层设计原是建筑术语,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设计的总体性,即布局之处决定设计的理念与目标,本着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的原则。二是设计的相关性,即布局设计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围绕核心主题、对象形成关联、匹配的机制。三是设计的可行性,即设计的层次、逻辑、决策计划能在现实中落地。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的顶层设计是研究媒介的信息内容是“怎么说和说什么”的机制,谁在关注,他们的信任与满意程度,用户议题与媒介议题的对应关系等。内容包括:党媒手机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与运营,党媒微博、微信发展现状;党媒手机新闻客户端舆情监测,党媒微博、微信舆情特点、监测机制;党媒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用户特征图谱;党媒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话语主导有效性的测评体系等。

因此,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有效性的顶层设计的思路是:首先确定党管媒体思想宗旨,针对党媒移动端媒介特性设定话语主导有效性指标,立足“信息-情绪-关系-行动”研究框架,制定提成话语有效性策略。线上提升是立足资本和技术两个关键点,从“流量--内容--关系维系---粘度”深入展开;线下提升从党媒的政治资源能力、社会公信力、品牌辐射力等深入挖掘,线上与线下合力打造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有效性体系。具体展开是:

1.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有效性评价指标研究。

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与其线下有不同的内容生产方式,如图文取代单一文字,动态信息跟踪取代静态平面阅读、热点讨论取代信息单向度、重大舆论导向与民意的有效互动等,

表现在话语传播结构、传播节点、传播渗透等方面的差异化。因此,本文主张从媒介组织影响力效度和用户使用感知价值两个层面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中影响因子,再运用评价指标检视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表现状态。

2.党媒新闻客户端话语体系研究。

建立在云端的新闻APP聚合了音频、视频与文字信息一体,可视为一种“元媒体”(Meta-media),作为一种元媒介,它APP统领文字符号、音频符号、视觉符号、图像符号并将其整合在手掌中,随时随地随意使用并创造多重符号是其特点。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为其技术落地找到入口。APP的奇妙在于它能将世界装进口袋里,作为主体的人随时随意生产与分享信息,将其主体性发挥到极致,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自尊与满足。“方便”是其最大卖点,据数据统计,党媒移动端如《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已经发展为用户获得首选信息的第一载体。因此,本文提出从分析党媒新闻客户端信息生产、信息推送、热点事件的文本内容、词频语义和观点集合等,建构基于党媒组织话语引导、用户参与、平等、共享的话语体系。

3.党媒微博微信的公信力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媒介公信力研究即成为国外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国外关于媒介公信力的研究集中于“可信度” (credibility)方面的考察, 主要分为“来源可信度”(source credibility)和“媒介可信度”(media credibility)两大领域,包罗了三个主题――信源可信度、内容可信度、渠道可信度。郑保卫认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反映了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5]喻国明、张洪忠在《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中将“媒介公信力”定义为“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6]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靳一在《中国大众传媒影响力因素分析》中,将其归为四个方面:新闻专业素质、社会关怀、媒介操守、新闻技巧。[7]但是作为社交媒体的党媒微博微信具有媒介自身特性,因此,本文主张从党媒微博博文转发及其评论为样本,根据微博传播信息流、借用Page Rank算法和用户加权,获得其微博粉丝数量、跟帖排行和互动质量。同时,以问卷方式收集用户对其博文满意度,考量党媒微信微博公信力的现实图景。

4.党媒移动端舆情机制研究。

随着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社会民众越来越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社会表达,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逐步汇流,信息传播仅是表象和浅层次,信息传播的背后是类似于病毒传播一样的社会情绪的渲染和传导。因此,本文认为从分析党媒移动端舆情演变机理、舆情扩散途径、网民情绪传导、舆情传播结构,提出移动端舆情预警模型和应对策略,有效引导舆情方向。

5.党媒移动端动态网络关系研究。

党媒微信微博通过互相关注建立的用户群体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社群关系,该社会网络既是用户社会关系与兴趣偏好的体现,又是舆情传播的通道。因此,可以运用社会网络关系法分析影响力突出的主流用户群体、微信圈群文化、忠诚粉丝等,将其动态行为表现与移动端文本话语做比较研究,探讨他们如何有效对接。

三、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有效性的对策体系

话语权(discourse power)是主导舆论的一种权利,是信息传播主体潜在的现实的影响力。所谓影响力(Influence)是指“文化活动者以一种所喜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 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合目的性的控制作用,传媒影响力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8]媒体影响力的外显是对社会政治议题覆盖能力的聚焦,政治是一种媒介,有了政治,自发团结的共同体成员就可以意识到他们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就可以作为把已有的互相承认的关系有意识、有意志地发展和塑造成一个自由和平等的法人联合体。[9]党媒移动端媒体最大功能是打通了社会边界,作为陌生人的社会公众可以不计时空差异而聚焦成虚拟社群,同为共识问题发声并交换意见。这种社会功能决定了其必须作为党和政府舆论喉舌的话语渠道,以保证正确的思想舆论在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媒介作为社会中介影响人们接纳信息,并作出行为判断的能力,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媒介作用于社会的力度,这种影响力主要是通过突出媒体覆盖社会主要政治议题的能力而表现。[10]党媒移动端影响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线下平面媒体影响力的网络空间延伸,即承担党媒影响力扩散的渠道功能;二是党媒移动端作为独有的媒体承担自身的媒介话语权功能。因此,本文提出提升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有效性的策略如下:

1.基于议程设置的党媒移动端媒介议题与用户议题同构研究。

话语权是在语言的繁殖中形成的,自媒体时代,用户议程直接成为媒介议程的重要来源,因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1)分析党媒移动端的内容生产机制与推送运营,从媒体生产内容和用户生产内容两方面归纳其特点,重点考察“两微一端”报道的议题、热词及民意倾向,探讨其中舆情信息的结构、流向、话语文本,用户参与与满意度。

(2)党媒移动端影响力表现在自身特定目标群体和影响其他媒体的话语主导,因此,可以运用议程设置理论,从话题选择、话题传播、话语表述脚本共享及话语渠道通畅等维度,探究媒介话语和用户话语同构路径,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

2.基于情感共鸣的党媒移动端对话框架及引导机制研究。

党媒作为影响其他媒体的特殊媒体决定其用户群体的层级化和多样化,包括有影响力的主流群体、专业组织的舆论领袖、自媒体社群中的网络大V及一般用户等。因此,本文认为具体策略有:

(1)对用户群体分层,根据流量、知名度、代表的特定组织确定用户类型,勾勒用户动态信息图谱,如兴趣、社会网络关系、活跃程度等。

(2)通过大数据算法等工具锁定有影响力的用户群体,运用“信息-关系-行动框架建立党民对话机制,舆论领袖培养、忠诚粉丝激励,构建党媒移动端话语体系。

(3)从党媒微博舆情透明、舆论领袖扩散力、舆情平抑的修辞方式、重大、权威信息、正面能量评论等方面提出具体引导策略。

3.基于行为共识的党媒移动端社会动员能力获取路径研究。

话语权的本质是一个话语资源如何被占有和被分配的问题,从而构建“公共能量场”使参与对话各方在特定情景中就公共政策和议题互相沟通,形成合力。话语权的合理运用影响政治共识,政治共话使个人作为公民进入社会公共领域,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检视党媒移动端的社会功能,分析其政治资源、内容权威资源、技术能力资源等优势,在媒介组织和用户共识达成的基础上,探讨其社会动员能力获取路径。

4..基于价值共享的党媒移动端功能系统集成研究。

党媒的价值发挥取决于党媒线上线下功能点的激活和释放,形成社会价值共享,这种共享指的是媒介内容与信息接受者在社会问题、社会责任担当、社会义务等方便形成的观念上的一致性,并进而将媒介内容作为用户自身生活决策的指南和方向。因此,本文认为可以从内容集合、功能集合、效用集合三个层面探讨党媒移动端的功能系统集成作用。具体表达是:内容集合表达的是党媒移动端信息内容的权威性和不可取代性,是社会舆论正确方向的引领者、传播者和行为劝服者。功能集合表达了党媒作为党的舆论喉舌、t望社会、监督舆情、教育引导的不可或缺的功能展示。而效用功能是指党媒移动端影响用户的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这三个层面的功能系统集成才能实现党媒的社会价值,成为社会方向标。

5.线上线下合力,形成影响力渗透。

党媒移动端的影响力来自于其传统平面影响力的辐射,并通过自身的媒体特性,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媒体,与线下媒体一起承担党管媒体、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的重责。因此,本文主张,从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入手,线上提升策略立足资本和技术两个关键点,从“流量――内容――关系维系――粘度”层面深入展开;线下提升主要从党媒的政治资源能力、社会公信力、品牌辐射力深入挖掘,合力提升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有效性。

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有效性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前瞻个议题,本文只是从理论层面探讨其必须性与操作对策,具体党媒移动端话语主导的现实表现期待更多学者以量化的方式推进。

注释:

[1]托多罗夫,蒋子华、张萍译:《巴赫金, 对话理论及其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

[2]柴克清:《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历史发展》,《九江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3][德]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

[4][9][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哈贝马斯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郑保卫、唐远清:《试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3期

[6]喻国明、张洪忠:《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靳一:《中国大众传媒影响力因素分析》,《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8]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2期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对话课;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78-01

初中英语对话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英语会话交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教学活动,注重丰富的会话情景设计,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掌握实用易学的句型表达方式。对话课教学过程中,课程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静止的、封闭的,而是具有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的,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焦点,教师更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关注学生态度、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学生生命的体验。有效的对话课教学,能充分融合学生的视听语境感受和语言知识感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一、营造融洽的对话课氛围

对话教学中的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唯一中心,不再控制话语霸权,不再是“满堂灌”,不再只是“独白”,不再只是“单声部”和“独唱”。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下,教师成为教学中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对话教学中的学生,不再是教学中的客体,不再是教学中的配角。在民主平等师生观下的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教师需要对教学的主体及客体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努力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对话中来,了解并尊重学生,对后进生更应做到处处关心,帮助他们打破羞涩的局面,勇敢参与对话,教师亦可参与对话,与学生拉近关系,对于学生的对话效果,教师应给予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以积极肯定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大胆对话,从而迅速灵活地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二、做好对话课设计

对话课设计包括目标设计、话题设计和过程设计这三个方面。目标设计策略方面,它要求全面考虑认知、能力、情感三领域,正确处理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设计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取向相互结合;目标设计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应具有可行性与发展性,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目标应重点突出。话题设计策略方面,它要求关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关注教学中的疑点问题、歧义问题以及关注由教学内容而触及的社会中的焦点或热点问题。其中话题主要包括导引性话题、争论性话题、探究性话题和拓展性话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担当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课堂的引导者、话题讨论的参与者。在过程设计策略方面,它是一个“发起—组织—维持—总结”的过程,其中包括对话教学环境的创设、话题的引入等环节。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不凌乱,学生能有效获得知识。同时,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提供了良好契机。对话课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知识、方法、能力和情感的多方面的展现和发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个对话的过程,能否在知识的客观性和个体性的适度张力中,得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有效导入对话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有效地课堂导入,能使对话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对话的途径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结合实际,采取音乐歌曲导入、挂图导入、游戏导入、笑话导入、谜语导入、提问导入等形式导入对话。例如,学习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这一课时,教师可运用PPT或者图片,给学生展示他们感兴趣的明星人物,Jeremy Lin,Yao Ming, Jay Zhou等等,要求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追问他们的职业,在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中,引入basketball play的相关话题。或者是给学生播放由Elton John演唱的经典火箭队队歌Rocket Man,将课堂得气氛活跃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导入对话。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展英语对话,从而提高对话教学的效果。

四、创设英语对话的情境

创设英语对话的情境,教师设计一些具备真实性场合情形和景象,将真实的生活带进教室,使语言自然融于背景中,为师生展开英语对话提供充足的实例活化所交语言知识。在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思维,开发智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应实施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任何学习往往是由兴趣开始的。由兴趣而产生动机,由动机开始钻研,由钻研达到成功,并从成功的中提高兴趣,才会推动学习,而不断成功。初中英语对话课堂上,教师可运用熟悉的实物或图画设置情境,或是充分利用表情、动作、语言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协调作用加速理解所学内容,还可运用多媒体图、文、声有机结合的效果,使对话地情境显得更为逼真、生动,给学生提供仿真的语境及轻松的交流环境,创设语境呈现新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教师还可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将课堂幻化为对话的“临时舞台”,如图书馆、医院、街区、商店、学校等,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以融入相关情节,在进行角色扮演和体验中,掌握英语表达方法,学生在角色扮演对话中充分表现自己,还能增强自信心,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学生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情景,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编创对话,并通过角色表演熟练运用语言。教师通过及时有效地指导、组织学生积极表演并对话,使学生从参与中找到乐趣,保持“我要学”的主观欲望。英语对话不单是两人之间的对话,也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例如将学生分组,就某一话题展开辩论式的讨论,各组讲述自己的观点及论证理由,学生们运用所学语言与同学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听和说的技能都得到了发展,同时还与同学沟通了感情,培养其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总之,提升初中英语对话课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努力和探索,使之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切实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二、教学设计

(一)总体思路

本节课是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一些阅读技巧,兼顾听、说等能力的培养,并能根据所给场景编写对话。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布置任务后,师生互动、学生个人活动、小组讨论、表演等形式组织教学,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笔者在设计本节课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Greetings中,培养学生自由对话的能力;在Revision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编写对话的能力;在Skimming中,培养学生掌握课文大意的能力;在Scanning中,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猜测生词意义的能力;在Consolidation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所给句子的正误的能力;在Discussion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表演能力;通过完成Homework提高学生复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Step 1.Greetings(2 minutes)

Free talk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How are you?

How many persons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s your father?

I like swimming.What do you like?

[设计说明]

采用自由谈话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话动的积极性。

Step 2.Revision(2 minutes)

Make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Suppose on your way home,you meet your neighbor――Miss Wang,who is carrying a heavy bag and waiting for a taxi at the gate of the shopping center.You want to give her a lift.Now you stop your car at the gate and make an offer of help.

The situation is similar to Model dialogue,the students can make dialogues with their own words or according to Model dialogue,they can choose freely.

[设计说明]

所给场景是关于提供帮助,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也与Model dialogue相似,学生已经熟悉该对话,这有助于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Step 3.Lead-in(4 minutes)

1.Teacher asks,“If someone says how beautiful your coat is!What should I say?”

The students say“Thank you”.

2.Teacher continues to ask a question.

In our daily life,when should we say“Thank you”?

The teacher divides the whole class into 4 groups and let them discuss the question with their partners.After discussion,let students write their answers on a piece of paper.Then teacher puts up each piece of paper on the blackboard and se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one.

3.Teacher shows the main task of this class.

[设计说明]

引入主题。教师设计一个简单表示感谢的情境,该情境属于课文中的一个表示感谢的情境,它可以为下文作铺垫。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呈现本节课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新内容。

Step 4.New teaching(23 minutes)

1.Let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two questions.

1)How many situations that call for an expression of thanks are there in the passage?

2.Does a favor require an expression of thanks?

[设计说明]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大体了解课文中的2个主要信息,即文中有几种情境需要表示感谢及接受他人恩惠,需不需要表示感谢。

2.Skimming.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it.

The main idea is()

A.about“Saying Sorry”

B.about“Forgiving”

C.about“Thank You”.

[设计说明]

快速阅读全文,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3.Scanning.

Read the passage again,and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meanings.

1.gathering A.a duty

2.obligationB.a meeting

3.involve C.additional

4.favorD.to have as a part

5.therefore E.a kind act

6.extraF.as a result;so

[设计说明]

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根据语境,猜测生词的意义。

4.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In what situations do people express their thanks in the passage?

2)What does a person say when receiving a gift?And make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e given situation.

3)What is a favor?

4)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receive a compliment?

[设计说明]

几个细节问题的设计,按照课文内容顺序由浅入深,能够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使所有学生都有所获。第一问题,通过8幅图片作提示,呈现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第二问题的答案设计一个相关情境,让学生编对话,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Step 5.Consolidation(3 minutes)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then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1.()If you receive a gift from your friend,you usually only express your thanks.

2.()A“favor” is doing something for another person that the doer must do,so it requires an expression of thanks.

3.()If you refuse someone’s help politely,you needn’t thank him.

4.()In the United states,offering help is often made only once.

[设计说明]

让学生再次阅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所给句子的对误,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Discussion(10 minutes)

Look at the following pictures and videos and discuss them.After discussion,make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one situation,then act the dialogue out.

[设计说明]

所给图片和视频均是本节课所学内容表示感谢的情境,让学生模仿视频编对话,并表演对话,彻底巩固了学生所学内容。同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情境与同伴讨论并表演,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尊重。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具体运用在这个环节,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展示他们的个性。

Step 7.Homework(1 minute)

1.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find the language points.

2.Try to retell the whole passage.

[设计说明]

学生再次细读全文,根据自己对文章理解,找出语言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

三、教学反思

一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新时代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才能不断发展,逐步完善教学艺术。笔者对本节课作如下反思。

(一)亮点与优点

1.本节课准备充分,教案经过反复修改,其教学流程设计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完全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学中所选情境均来自日常生活,均是学生非常熟悉且感兴趣的情境,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教学活动方式灵活。在本节课上,笔者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较灵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师生自由对话、生生自由对话、带着问题听录音、跳读全文、查读课文、呈现相关图片与视频、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表演等多种组织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

3.教学设计巧妙,环环相扣,每步之间衔接自然,整个教学过程紧凑,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在导入新课上,笔者创设了一个简单表示感谢的情境,直接进入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人们表示感谢,讨论气氛较活跃,并将每组讨论答案张贴在白板上,作简单评价,丰富了教学形式。在处理文章时,笔者能够围绕“阅读”这一主题来设计真实而实用的学习任务,使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不同阅读技巧,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现状,由易到难,从整体到局部;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的设计有难有易,使每个学生都能回答适合自己的问题。

4.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讨论和表演等。同时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和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而这恰恰是大多数教师感到难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习惯于讲座式课堂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更难调动学生人人参与。教师们采取的对策往往是把为数极少的“积极分子”安排到各个小组中起示范作用,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小组活动被一两个“积极分子”垄断,而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为此,笔者认为高中小组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小组人数

就我国中学课堂座位排列的一般情况来看,安排4—6人一组为宜。小组规模小些,一是为了保证人人有机会;二是为了减少腼腆学生的拘谨感。

2.小组构成

英语课上,允许学生临时调换座位,以便学生能够“类聚”而畅所欲言;鼓励男女生混编,以调节某些争论性话题的气氛;提供多个可谈论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话题的兴趣自行组合。以 SEFC 1B Unit 19为例,可提供的话题有:

①You’re the doctor;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strange patient that day.

②You’re Ms King;tell the story of your own.

③You’re the boss;give your opinion about Ms King.

④You’re Mr Pattis;give your idea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event.

⑤Suppose there will be a meeting, discuss the problem of Ms King at the meeting.

⑥Give your statements on the event.

3.小组组员的角色

小组内设有主持人、记录员和报告员(可临时推举,也可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确保每个组员均有发言机会,而且保证全过程使用英语表达。记录员应简单记录每位发言人的讲话要点,然后(也可与主持人和报告员一起)拟成提纲交给报告员。报告员在记录员和其他组员的帮助下,先向本组陈述讨论意见或结果,然后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

4.讨论话题

设计讨论话题应考虑其趣味性和拓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所选话题应是学生很感兴趣并乐意参与的话题。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多角度的话题并考虑合适的人员组合。一般来说,教师应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文中的有关角色展开对话和讨论。若能设计出对课文原意有创新而且可谈论的话题,则更佳。

以 SEFC 1B Unit 15为例,分角色的话题可设计为:

①You are too fat.Why?

②You are too thin.Why?

③I prefer Chinese diet.

④ I prefer the diet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创新性话题如:

①Taste is all.

②More fruit, less food.

③Keeping off meat at table.

③What a big Chinese dinner!

5.启发与提示

这是小组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学生愿意说,往往是由于他们有话可说。因此,教师应做到:

(1)设计的话题应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话题以有趣、新颖为宜。

(2)在课文学习中或学习之前,配发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便学生有可供模仿或运用的语言材料。如针对SEFC 1A Unit 13,可以设计的小话题有:①Lincoln’s father talk about Lincoln.②I used to be a slave.在学习课文之前印发有关林肯和奴隶方面的资料,这样做既可使学生了解历史,又可使学生学会一些语言表达的方法。

(3)给出词语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其做法是由教师给出提示词语,让学生成文。例如,可要求各小组就下列所给词语形成小短文。

提示词语:a flood, destroy, rebuild, look better

学生作文:Last summer there was a flood in my hometown. Many houses fell down when the flood came suddenly. But the people were not afraid. They fought bravely against the flood… My house, too, was destroyed by the flood.But now my parents, with the help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villagers, have rebuilt a much bigger house.

6.教师角色

通常情况下,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学生小组讨论活动,以免有些学生由于教师在场而拘谨。当学生不会表达某个词语时,教师可及时给予提示;还可在学生讨论即将结束时,迅速浏览记录员的报告提纲,必要时稍作指点。因此,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旁听者或帮助者的角色。

7.表扬与鼓励

首先,教师要认真倾听小组的报告。这对学生是无形的鼓励。其次,教师还应让全班学生认真听。听时,教师应适时板书学生报告中所用的重要词语,过后加以评说。教师还可请其他组的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或作简单评述。教师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的报告都应给予真诚而恰当的表扬,并要善于发现各个报告的可取之处,例如见解独特、言词优美、条理清晰、用词贴切、语音动听等。这样,学生的紧张感便可逐渐消除,自信心也可逐步增强。

8.适时纠错

话题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利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显得日益重要。在开发运用课程资源中,要体现生活性、直观性、主体性以及时代性。本文选取了一节综合技能课,简要地介绍了如何开发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多媒体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课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取译林版《牛津英语》7 B Unit 6 Integrated skills作为教学内容,介绍了风筝的有关信息,解释了如何正确使用英语谈论户外活动。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训练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学生分析

上课学生为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处于起始阶段,语言积累少,但是还存有儿童活泼外向的心理,喜爱美食和户外活动,对使用英语谈论此类话题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语言和技能:通过本节综合技能课,学生能够介绍有关风筝的信息和正确谈论户外活动。

(2)学习策略目标:学生能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准确的信息来完成设置任务;学生能正确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谈论户外活动。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热爱生活,拥抱运动。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青枫公园的特色活动为主线。首先以“青枫美食节”导出新单词,接着以“风筝节”引出有关风筝的听力内容完成Part A,然后讨论青枫公园里的其他活动引出Speak up,根据书上的文本,学生能够准确对话谈论外出活动的计划。

【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1.课前展示各种各样美食的图片,最后定格在青枫美食节,介绍美食节的主打食物及举办日期,导出生词“period”。

[设计意图]用美味的食物图片给学生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导出生词“period”,为之后的听力解决生词困难。

2.介绍青枫公园的另一主题活动――风筝节,简要介绍有关风筝的四个方面(city,material,shape,history)的信息。

[设计意图]用风筝节导出本课的学习主题―风筝,列出有关风筝的四个方面――城市、材料、形状和历史让学生来依次学习。

Step2 Presentation

Task1:了解以风筝闻名的城市,引出“be famous for”;

Task2:谈论风筝的形状,听听力材料Part A1,找出每个风筝的所属;两两对话谈论图片中的风筝。对话内容如下:

A:What does this kite look like?

B:It looks like...

A:Whose kite is it?

B:It’s...

Task3:谈论风筝的制作材料,操练句型“We can make kites out of .We can use to make kites.”

Task4:谈论和风筝历史有关的人,了解风筝的历史。

[设计意图]从以上四个方面介绍有关风筝的信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风筝,能够用英语简要地介绍有关风筝的信息。

Task5:根据表格,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有关风筝的历史。

[设计意图]以说促听,降低Part A3听力的难度,巩固所学的有关风筝的短语和句型。

Task 6:听力测试,听听力材料Part A3,填空完成介绍风筝的文章。

Step 3 Speak up

1.展示图片,谈论青枫公园其他的特色活动。

[设计意图]引导出野餐的话题。

2.听听力,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体力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3.读对话,发现如何谈论户外活动(feeling,what we can do,what we can’t do and things we need to take.)。

[设计意图]归纳对话的内容要点,为进行“a day out”对话做铺垫,巩固所学知识。

4.两两对话,在提示下计划一天的外出活动,尽可能使用优美的表达和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综合活动,两两对话,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生使用英语正确表达想法的能力。

【课后反思】

1.有效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更好地处理课本文本内容。选取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境教学,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更好地重组处理课文内容。最初我的课堂设计是以猜词游戏导入,主线不清晰,生词也很难理解,课显得生硬。之后经过调整确定以青枫公园的活动为主线来展开本课,效果就要好很多。

2.在课堂中,多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创造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真正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3.学生活动是检验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活动前需要层层铺垫,从词汇、句型、思考方向等方面让学生真正掌握。本节课最后设计了学生讨论外出活动,在巩固运用本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广泛的对话讨论。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