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防治 监测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35-01

地质灾害种类多,通常所说的地质灾害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治理应本着防为主,治为辅的原则。笔者以恩施市常见的地质灾害为实例,较为直观的论述地质灾害的防治。

恩施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67个,其中省级1个、州级2个、市级18个、水布垭库区和老渡口库区74个、乡级372个,受威胁1145户7180人及沐抚集镇、平锦稻池、摩天岭滑坡前缘胜利街居住户,其中须搬迁327户1257人。因地质灾害频发、突发性强、危害程度大,该市为湖北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呢?下面以恩施市最常见的滑坡地质灾害形式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方式进行论述。

1 滑坡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按物质组成可分为土质滑坡、岩质滑坡;按引起滑动的力学性质分为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按滑动体厚度分为浅层滑坡、深层滑坡;按滑动面通过岩层情况分为顺层滑坡、切层滑坡等。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包括(1)地质条件指岩层、土层、构造的特殊性;(2)地貌条件指倾斜产状。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1.1 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

(1)地质条件指岩层、土层、构造的特殊性。(2)地貌条件指倾斜产状和分布位置。(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强度,尤其是对滑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是最为突出。

1.1.1 滑坡发生的规律与前兆

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易滑(坡)岩、土分布区;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大滑动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的现象;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性裂缝;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临滑前,有岩石开裂的声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在滑坡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不断加大,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滑坡体后缘裂急剧扩张,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气;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等。

1.1.2 滑坡治理的几种主要方法

根据我国多年防治滑坡的实践,归纳出防治滑坡的“避、排、减、挡、锚”五字经验,“避”即在选择建筑场地、铁路、公路选线,城镇选址时应尽量避开滑坡体。事先要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书面报告。出现滑坡隐患不宜治理,对于受威胁村民或居民,采取避让搬迁至安全地带,主要工程治理措施归纳起来分为三种:一是“排”水,消除可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平衡条件,如削坡“减”重压脚,修筑“挡”土墙、抗滑桩、“锚”固等。三是改变滑坡体岩土体性质。

2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内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公务人员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四级监测网点构成,即县(市)级监测网(监测站),乡镇级监测分站、村级监测组、灾害点监测点。

恩施市所有监测点都实行六个一(重点监测点有一名市级领导、一名乡领导、一名国土局领导、一名国土所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监测员)和四个一(一般监测点有一名乡领导、一名国土所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监测员)的监测预警网络。并在当地新闻媒体上将我市主要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联系方式、驻灾害点的市级领导、乡级领导、国土局领导、国土所人员向社会公示。

地质灾害群测工作要求如下。

2.1 选点标准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选择在综合考虑本地区地质灾害特点的基础上,其主要标准为:(1)规模大于500 m3以上,且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危险性大,稳定性差,灾情较严重,危害程度中型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对集镇、村庄、学校或居民点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规模500 m3以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房前屋后潜在不稳定斜坡作为汛期目视检查点。

2.2 监测方法

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很多,而简易监测适用于群测点监测,主要有变形位移监测、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和目视检查监测。(1)变形监测法:通过监测点的相对位移量,了解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2)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通过监测灾体中拉裂两侧相对张开、闭合变化、了解地质灾害体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3)目视检查法:通过定期目视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无异常变化,了解地质灾害的演变特征,及时发现斜坡地面开裂、地面鼓胀、泉水突然浑浊、流量增减变化,树木歪斜,墙体开裂等微观变化,及时捕捉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

地质灾害群防工作要求:

建立群防体系责任制。(1)建立市县――乡镇――村――点(监测责任人)行政责任制;(2)建立地质灾害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责任制;(3)建立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分析――结论责任制;

建立单位灾害点防治方案。防灾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地质环境;(2)灾害特点;(3)威胁对象、范围、设立警示标志;(4)监测责任人,防治责任人;(5)简易防治方法;(6)避让讯号、路线、地点。

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全民防灾意识;(2)发放防灾明白卡;(3)落实汛期值班制。

采取预防措施。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群测工作及时捕捉发生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1)当灾害体处于累积形成阶段,应划定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示标志,采取一些简易治理措施。修筑地面排水沟,排除危险性、填实裂缝等。(2)当灾害体处于滑移阶段,应将危险区内的人员和财产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禁止其他人员进驻危险区。

3 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任重道远,只有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强化群测群防体系,才能科学有效的防止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随着新的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必将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9):1469-1476.

[2] 王帅杰,刘勇.探讨新时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的保护[J].河南科技,2013(11):180.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检测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72-1

所谓地质灾害监测,是指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专业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专业设备与专业技术的动态变形监测地质灾害,分析和预测,以及一系列的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自20世纪末以来,地质灾害监测理论与技术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总结了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预测了地质灾害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基础设施提出了另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优化原则。

1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

(1)常规检测方法成熟的技术,精密的设备,设备具有较高的性能水平。目前位移监测地质灾害的监测,可以进行毫米级别监控,高精度位移变形监测方法能识别0.1毫米的位移。

(2)3d立体监测方法的多样化。由于采用多用有效方法结合对比检查,以及因此从空中,地面立体灾害监测人体深部的网络,使加强和推进地质灾害评估的综合鉴别能力,提高了地质灾害预测能力。

(3)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逐渐与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密切联系。伴随着深入发展高科技,卫星、航空遥感等空间技术逐步完善和应用。一些高精度地球物理的发展,使得勘察技术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往往合并,通过技术处理,推广,这种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区域和单位灾害的监测中。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地质监测预警水平,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①多样化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多样化的仪器设备设施,可重复性高,在适用的范围内,精度,自动化和成本等因素的设施,往往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效果不突出。

②其研究结果更关注一个特定的项目或应用程序的角度,地质灾害灾情的机制,由于各种检测技术较低的基础上的因素,优化整合研究方法程度。

③研究和开发设施,数据分析,与相关的定性与定量关系,地质灾害目标参数水平的理论研究,监测数据的产生解释往往会有大的误差分析产生。

因此,要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的技术水平必须是方法的组合开发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监测计划,以优化地质灾害的整合。

2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技术发展新趋势

随着现代化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的不断涌现,地质灾害检测新技术发展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呈自动化、电脑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的研究开发因电学、光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活力。越来越拥有丰富的信息种类和监测方法,越来越提高了一些监测方法的监测精度、操作方便性,通过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其准确性、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降低经济成本,并为经济监测地质灾害的监测奠定基础。

(2)拥有更为先进的常规监测方法技术,精密的设备,高水平的设备性能。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的位移可以进行毫米级别监控,可以实现0.1毫米精度。可见地质灾害的常规监测技术方法变得更加先进,使用的设备性能越来越高,准确性更高。

(3)3d立体监测方法的多样化。由于采用了多种有效方法结合对比检查,以及在空中,实体表面深度立体监测网络,使得综合判断能力加强,多样化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提高地质灾害评估预测能力。

(4)涌现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灾害监测涌现了一大批新的技术和方法,如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的融合,激光扫描、智能传感器新技术的发展等,从而为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科技保证。

3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优化的基础和原则,优化整合

3.1设计原则

(1)监测技术优化原则: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确定上级监控元素,监测内容与方法优化组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类型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使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更具备针对性,能更快更准确的对其地质灾害进行监测。所以,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要始终坚持贯彻监测技术优化原则,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检测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监控效率和实用性。

(2)最优经济原则:第一,在追求高度,精准,先进的监测技术同时,要选择最成熟的,更高层次的应用程序监控技术;其次,对于一些危害较大的大型地质灾害,选择更高的专业化监控技术和方法,实行专业的操作和维护,由此降低风险程度。对于规模小的灾害体,可以选择操作简单,直观的宏观检测技术,由低水平测量监控人员操作。要依据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合适的专业监测技术,降低经济成本,从而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最佳经济原则。

3.2终极目标

地质灾害监测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材料和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组成,动态成因类型,变形和破坏特点,形状特征,发展阶段,导致结果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监控要素方法,提高监测效率,网络监控点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要合理,与此同时,提高监测的技术要求,从而建立一个集成的合理解决方案,以优化典型的地质灾害监测,更快更好的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最终目标。

4结束语

地质灾害监测是多种学科综合为一体的技术体系,要想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或者超前之力地质灾害,必须进行准确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只有全面的把握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把握其发展方向,以提高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施斌,徐洪钟,张丹.BOTDR应变监测技术应用在大型基础工程健康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

[2]靳晓光,王兰生,李晓红.位移监测在滑坡时空运动研究中的应用[J].山地学报,2012.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3篇

地质灾害种类多,通常所说的地质灾害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治理应本着防为主,治为辅的原则。笔者以恩施市常见的地质灾害为实例,较为直观的论述地质灾害的防治。

恩施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67个,其中省级1个、州级2个、市级18个、水布垭库区和老渡口库区74个、乡级372个,受威胁1145户7180人及沐抚集镇、平锦稻池、摩天岭滑坡前缘胜利街居住户,其中须搬迁327户1257人。因地质灾害频发、突发性强、危害程度大,该市为湖北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呢?下面以恩施市最常见的滑坡地质灾害形式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方式进行论述。

1 滑坡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按物质组成可分为土质滑坡、岩质滑坡;按引起滑动的力学性质分为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按滑动体厚度分为浅层滑坡、深层滑坡;按滑动面通过岩层情况分为顺层滑坡、切层滑坡等。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包括(1)地质条件指岩层、土层、构造的特殊性;(2)地貌条件指倾斜产状。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1.1 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

(1)地质条件指岩层、土层、构造的特殊性。(2)地貌条件指倾斜产状和分布位置。(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强度,尤其是对滑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是最为突出。

1.1.1 滑坡发生的规律与前兆

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易滑(坡)岩、土分布区;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大滑动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的现象;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性裂缝;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临滑前,有岩石开裂的声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在滑坡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不断加大,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滑坡体后缘裂急剧扩张,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气;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等。

1.1.2 滑坡治理的几种主要方法

根据我国多年防治滑坡的实践,归纳出防治滑坡的“避、排、减、挡、锚”五字经验,“避”即在选择建筑场地、铁路、公路选线,城镇选址时应尽量避开滑坡体。事先要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书面报告。出现滑坡隐患不宜治理,对于受威胁村民或居民,采取避让搬迁至安全地带,主要工程治理措施归纳起来分为三种:一是“排”水,消除可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平衡条件,如削坡“减”重压脚,修筑“挡”土墙、抗滑桩、“锚”固等。三是改变滑坡体岩土体性质。

2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内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公务人员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四级监测网点构成,即县(市)级监测网(监测站),乡镇级监测分站、村级监测组、灾害点监测点。

恩施市所有监测点都实行六个一(重点监测点有一名市级领导、一名乡领导、一名国土局领导、一名国土所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监测员)和四个一(一般监测点有一名乡领导、一名国土所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监测员)的监测预警网络。并在当地新闻媒体上将我市主要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联系方式、驻灾害点的市级领导、乡级领导、国土局领导、国土所人员向社会公示。

地质灾害群测工作要求如下。

2.1 选点标准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选择在综合考虑本地区地质灾害特点的基础上,其主要标准为:(1)规模大于500 m3以上,且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危险性大,稳定性差,灾情较严重,危害程度中型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对集镇、村庄、学校或居民点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规模500 m3以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房前屋后潜在不稳定斜坡作为汛期目视检查点。

2.2 监测方法

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很多,而简易监测适用于群测点监测,主要有变形位移监测、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和目视检查监测。(1)变形监测法:通过监测点的相对位移量,了解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2)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通过监测灾体中拉裂两侧相对张开、闭合变化、了解地质灾害体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3)目视检查法:通过定期目视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无异常变化,了解地质灾害的演变特征,及时发现斜坡地面开裂、地面鼓胀、泉水突然浑浊、流量增减变化,树木歪斜,墙体开裂等微观变化,及时捕捉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

地质灾害群防工作要求:

建立群防体系责任制。(1)建立市县――乡镇――村――点(监测责任人)行政责任制;(2)建立地质灾害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责任制;(3)建立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分析――结论责任制;

建立单位灾害点防治方案。防灾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地质环境;(2)灾害特点;(3)威胁对象、范围、设立警示标志;(4)监测责任人,防治责任人;(5)简易防治方法;(6)避让讯号、路线、地点。

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全民防灾意识;(2)发放防灾明白卡;(3)落实汛期值班制。

采取预防措施。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群测工作及时捕捉发生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1)当灾害体处于累积形成阶段,应划定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示标志,采取一些简易治理措施。修筑地面排水沟,排除危险性、填实裂缝等。(2)当灾害体处于滑移阶段,应将危险区内的人员和财产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禁止其他人员进驻危险区。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质监测方法、措施

一、监测技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发展及应用

状况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现代科技成就,特别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成就被引用到地质工程及岩土工程中来,极大地推动了勘察测试技术的进展(魏道垛,1998)。作为工程建设重要内容的监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加速了信息化施工的推行,反过来又迅速提高了人们对地质灾害深层次的认识。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具有了一定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功能。即将灾害发生前的特征信息通过传感器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自动采集或汇集,数字化传输,数据库存储并提供使用,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实现前兆数据的分布式共享;建立多维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即三维空间和不同的时间尺度,可分为大时间尺度的面上扫描和小时间尺度的单体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大时间尺度的监测主要是以遥感(RS)为主,配合中长距离的GPS监测,主要了解大范围地质环境演变过程,为灾害危险性区划服务。通常数月或几年复测一次,以便掌握在不同阶段地质环境的演变过程。小时间尺度的监测主要监测单体突发性地质灾害,以实时自动监测手段为主,辅以个别间断监测手段(如三角测量、水准测量、钻孔倾斜仪测量)。

根据灾害体的具体情况,选定监测内容。主要手段有位移、地电、地应力、微震、地下水位、地下水温、水化学、地球物理探测(磁法、电法、地质雷达)等,但各单体地质灾害所选用的手段不一定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

1地面沉降监测技术方法

地面沉降主要诱发因素是地下水过量超采。地面沉降具有区域性,不可逆转性,危害是长期的、永久的。我国已有50 多座大中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约占全国城市的30%,其中80%分布在沿海,较严重的是上海、天津、苏州、宁波,内陆盆地型如内蒙呼和浩特、山西大同,冲积洪积平原如河南郑州、安徽阜阳。对地面沉降的监测技术方法主要有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土体应力应变分析系统、大地测量法、GPS 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图片解译、标志物的绝对测量等,这些方法综合应用,确定沉降速率,通过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灾害的进一步发生。

2地裂缝监测技术方法

地裂缝的主要监测技术方法有,大地测量法,GPS全球定位系统法,简易人工观测、应力计等技术方法,用于监测裂缝变化情况和地质条件的变化。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地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预报,采取处理措施,防止地裂缝开裂速率增大和开裂面积扩大。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3地面塌陷监测技术方法

地面塌陷根据成因不同分两大类,即岩溶塌陷和非岩溶塌陷(包括矿区塌陷,黄土湿陷及人防工程塌陷等)。岩溶塌陷主要发育在广西桂林、贵州六盘水等岩溶发育地区,产生塌陷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汲取岩溶水。主要监测技术方法以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监测为主,以人工定期测量和水位自动记录测量为主要方法,并观测开采井的水的混浊度。非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老矿区和黄土地区,老矿区由于疏干开采长期地表负荷增大等原因造成突然塌陷,在老矿区和废弃矿区上进行开发建设前,进行勘察,确定采空区范围,利用经纬仪等进行地表变形监测;在黄土地区由于黄土的湿陷性在灌区易形成塌陷,主要靠监测黄土的含水量和饱水性来控制其塌陷。

4海水入侵监测技术方法

海水入侵主要发生在沿海城市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淡水过量开采,其次是沉积环境和人类工程建设及风暴潮等。主要监测方法为人工定期测量和取样化验水样,或自动水位水质记录仪自动监测,人工定期采集数据。主要以监测地下水水位和矿化度为主。根据水质中氯离子含量的变化,判别咸淡水的过渡带及海水入侵的特征。氯离子浓度变化快说明海水入侵强烈,氯离子浓度变化慢说明海水入侵相对缓慢。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5 土地沙漠化监测技术方法

土地沙漠化在西北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监测方法主要采用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和地面GPS 监测以及遥感卫星图片监测等。由于不利的自然条件、干旱少雨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乱砍滥伐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水系的变迁和灌溉水源的减少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地下水水位监测尤为重要。

三、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具有双向性。关键在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利用程度和开展工程活动行为方式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因此,其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论证,合理规划要开展全面的科学论证工作,评价地质环境容量,论证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其相互作用,按照区域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2)加大立法、执法力度,规范工程活动行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国家已经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水法》和《城市规划法》的执法力度。同时,也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工程活动行为方式,克服任意性和盲目性。

(3)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防,不能再停留在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当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在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对地质灾害可能有影响的活动进行之前,就要纳入议事日程。对地质灾害的处理也要来一个认识上的飞跃和行动上的飞跃。通常认为地质灾害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采取的是灾后救灾的办法。在科学技术相对发达和人类对地质灾害规律也有相当认识的今天,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先治理工作。把治理与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4)开展地质灾害普查工作确定灾害区划,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制定防治规划,加强综合治理。

(5)增加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入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其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巨大,国家与各级政府部门应站在防患于未然的高度,加大对这项工作的经费投入,以解决目前开展此项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

(6)加强宣传教育,实行责任制管理要唤起人们的灾患意识,提高人们对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带来的严重危害的认识,切实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减灾防灾环境,让全民都关心和重视这项工作,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同时,要实行减灾防灾的分级负责制,开展群防群治,实现减灾防灾社会化。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针对辖区基本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并严格按照以下措施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网络,落实地质灾害群策群防责任制,及时安排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值班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街道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及发生地质灾害后及时组织转移群众撤离工作。

(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充分利用公开栏、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社区文化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以此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强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做好预警预报。汛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检查,并落实好以下工作:

1、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社区平安中心户长和楼幢长的作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信息反馈、宣传等工作。

2、落实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并制定和完善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预案,使受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每个居民了解灾害隐患、撤离路线、防灾避灾措施等事项。

3、各社区要督促居民、基层单位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尤其是汛期加强监测频率,密切观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上级部门及领导报告,如情况紧急要立即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4、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巡查,做好防范突发性地质灾害工作,并做好值班记录。对重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

5、要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机制。当天气情况发生变化时,立即将相关信息通知到辖区各有关单位、企业、地灾监测人和受威胁的群众,并做好有关防灾减灾工作。

(四)严格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要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辖区企、事业单位要严格实行值班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表,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知悉灾害情况,确保上报下达、传递到位。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按照分工要求,立即协调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概述

近年来由于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多,各种灾害类型明显增加,分布面积不断扩大,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很大的一部分,每年造成人员伤亡数以千计。地质灾害给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

2.1避让措施.

对已发生的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点(段),建议采取避让措施。

2.2生物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是利用农业或者林业的技术,对沟域内泥石流的产生提供大量固体物质的陡坡耕地、荒坡、荒地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控制泥石流的面蚀作用和水土流失强度,减少泥石流的固体物质的来源,同时能也起到调节或削减地表径流,阻滞在沟道中形成大的洪峰,从而抑制泥石流的产生和发展。

2.3工程措施

2.3.1滑坡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对滑坡地质灾害工程主要措施为:a.排水治理工程排除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防止滑体充水、饱水,以拦截和旁引为原则,具体做法是在滑坡体坡顶处设置一条环形截水沟,拦截旁引地表径流,不使地表水流入滑坡范围之内。另外,采用浆砌石修建路基排水沟,防止滑坡体充水,降低滑坡驱动力。b.抗滑锚固工程根据滑坡的规模、成因、形态、深度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设置支挡构筑物,在滑坡体前缘(路基)设计施工抗滑桩,垂直滑坡轴方向布置,增大抗滑力,阻止其滑动,以保证路基稳固和交通安全。采用坡脚修建挡土墙、坡面恢复植被等综合治理措施。

2.3.2崩塌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危岩体进行彻底根治消除,并修建挡石墙或护坡,以防止斜坡岩体剥落。对规模不大的崩塌点、段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削坡、清除危岩体或修筑拦石栅栏、挡墙及柔性防护等工程。

2.3.3泥石流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针对被保护目标性质和重要性,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对泥石流进行抑止、疏导等措施,以求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和节省投资。对于防治泥石流,常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比用单一措施更为有效。a.拦截排导工程流通区、堆积区修筑排导槽、导流堤、拦截坝,拦截泥石流进入村屯,排导泥石流进行下泄。修建长挡墙修建跌水缓冲坝,在泥石流沟口修建排导槽,有效拦截疏导泥石流。b.固坡工程在泥石流沟域松散固体物质分布区,修建梯级谷坊工程,调节沟道纵比降以削减泥石流流量,以面蚀为主的荒坡等分散物源,采用农林措施固坡。

2.4监测预警措施。

监测预警措施是对稳定性差、危险性大的灾害点及潜在灾害点布置监测工作。对目前危险性特别突出的泥石流等进行预警工程。特别是汛期要根据降雨情况和监测结果做出适时预警预报及撤离工作。

3群测群防网络建设与运行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三级监测网络。一级监测为市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市长负责,市国土资源局主持日常工作;二级监测网为乡镇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乡(镇)长负责;三级监测网为村级监测网,由村长直接负责该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并指派专人进行灾害点的监测工作。

3.1监测网的重要职责。

市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一级网):a.负责市境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和预警;b.建立市级群测群防监测站,进行多种手段的综合监测:进行灾害应急调查、应急监测、抢险救灾;c.负责该市的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以及群测群防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群测群防的信息管理,成为群专结合组成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纽带。乡镇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二级网):a.负责该乡镇地域内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b.其监测手段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c.协助上级监测机构做好本地区内重点地质灾害体监测预警;d.领导辖区内各村的群测群防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发生的短期临灾前兆宣传和自救工作。村组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三级网):a.负责该村组地域内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b.其监测手段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c.地质灾害预警的自救指导。

3.2监测点选定原则。

a.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灾情严重的;b.对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c.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d.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线工程的;e.威胁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的。

3.3监测点的建设。

a.监测范围确定: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灾害点威胁的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b.地质灾害监测方式:对地质灾害点,建立以简易监测为主,结合宏观地面变形观察。以定期巡视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视一般为半月或每月进行一次,汛期强化监测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小时值班监测。

3.4监测网点的管理与运行。

a.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被监测的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为监测责任人,在他们的领导下,成立监测小组,监测小组由受危害、威胁的居民点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b.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市、乡、镇、村应逐级签订责任书。c.宣传与培训。采取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乡、镇,甚至村级领导进行调查与培训,一方面了解各乡镇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危害,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与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另外在现场调查时,对危险性较大的灾害点周围的群众进行监测和应急处理措施等知识的宣传,教会监测责任人,监测小组成员和群众,如何监测、如何判断灾害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和灾情速报及有关应急防灾救灾的方法。d.监测信息反馈与处理:市国土资源主管行政部门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由其将上报的资料与信息录入省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对下一步监测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5地质灾害险情的应急处理

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市乡镇村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应立即报告给省、市政府及国土资源厅主管部门,届时将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协助监测和指导防灾救灾工作。

4结论

地质灾害的防治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生命财产的损失,所以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公报[J].2005.

[2]柳源.中国地质灾害(以崩、滑、流为主)危险性分析与区划[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

[3]李媛,孟晖,董颖等.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2).

[4]殷跃平,柳源.中国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一对国际减灾十年活动(l990—2000)的思索[J].工程地质学报,2000,增刊.

[5]罗元华,张梁,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基层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10-1

1前言

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国家逐渐完善了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与责任机制,各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止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根据国家颁布的地质灾害预防政策,各省市、各地区都纷纷响应,大力着手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但是防治工作受着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缺少懂得地质问题的专业人员,懂得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并不多,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力度不够,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如何真正消除隐患,做到保障人们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国家、省市各部门工作的重点。

2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近些年来,在国家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各省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都在不断的完善,各省市都划分了主要防治的重点区域,从主要问题入手,找出防治中的问题与差距,从而提高基层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目前各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各地区都在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与具体的巡排查制度,做到提前预防,提前预警。第二,专业人员逐渐增多,专业机构也逐渐庞大起来,大部分的省市的防治重点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地质环境监测站点。第三,由专家组成立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近一两年的时间内,让整个国家的许多地区成功避让了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全部都是由基层群测群防体系发现的,并做了及时的预警,让当地的居民及工作人员及时撤离,减少了很多损失。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培训,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整个社会都对房主地质灾害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全民共同防灾的局面。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1群测群防的队伍不够稳定。由于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人员基本都选取的是一些有着一定文化基础的群众,或者是一些村镇干部,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下拨一定的经费,用作群测群防人员日常的工作开支、培训工作以及与国土资源总局的联系。但是这些人员与政府和国土资源局并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并且没有专门的合同或者制度对其约束,就导致了群测群防人员的工作内容、权利与义务不够明确。而这些地质灾害的防治队伍是我国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力量,队伍够不够稳定会直接关系到防治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2地质灾害的防治人员缺少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虽然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地质环境监测站,但是并没有专业的地质人员进行监测,基本上出现的是有牌无人的局面,在监测站的人员又没有专业的监测技术,很难做到对地质灾害的准确监测。同时,选取的群测群防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基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对于必要的识灾赈灾知识更是匮乏。这些人员在面对一些对专业要求较高、责任较大、任务较重的防治工作时,往往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3.3对于隐患点的巡查力度不够。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已经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地区也都指明了相关的责任负责人,把这些负责人都纳入了群测群防的体系之中,但是地址灾害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多样性和变化性,有许多没有确定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受到了一些自然因素(例如暴雨等)的影响下,仍然会发生地质灾害。如何能够在巡查过程中及时对这些潜在的隐患点进行预警,是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4无法有效地监督与防范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现在的许多地质灾害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由于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大部分农民选择了扩建房屋,导致监督与防范的难度加大;第二,目前对于许多工程建设对于地质灾害影响的评估、审查与备案工作都采取了分级负责的形式,但是工程项目的监管属于基层,因此导致了工程建设会引起的危害评估信息不共享,加大了监督的难度。

4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基层,他们决定了能否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人民的伤亡,减轻人民的财产损失。所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基层的防治能力,而加强防治能力的核心工作就是加强对于地质灾害的检测、预警、转移等的应急建设。

4.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的建设。首先,对于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人员要以聘用的形式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将其责任与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对于群测群防人员的选择,要以村镇的干部或者群众的骨干为主;再次,财政厅每年都应该拨放用于群测群防培训、装备设施和工资的专项资金,对于群测群防人员的工资要采取直补的的方式;最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年度考核,每年都对监测的台账进行检查,对工作较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不好的施与惩罚,确保群测群防队伍的建设。

4.2提高巡查工作质量。认真做好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的调查工作,对于威胁人口较多的灾害隐患点要将其直接划入明确的灾害隐患点,同时要对其作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在该地区的建立;对于一些暂时还不能确定危险性的隐患地区,应该将其划入重点巡查的区域,防止由于强降水而造成人员伤亡,并且将这部分区域移交给政府,政府做好安排巡查的工作。

4.3加强监督由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政府应该都在各地区通过发宣传画、宣讲等形式,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助与指导老百姓选取安全的地方进行房屋的建设,教会他们怎样识别地质灾害发生前的征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老百姓在建房时都要进行土地审批,保证他们建房的地质安全。对于私自建房、没有落实危害评估的单位和个人,都要进行严格的处罚。

5小结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心的工作,群测群防队伍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从老百姓的利益角度出发,进行专业、细致的预测与预警,对地质灾害的隐患地区更要加强监测力度,一发现危险,及时安排老百姓转移到安全区域。同时要对老百姓的建房地质给予有效的建议,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减少他们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谢廷勇,白艳萍.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2(12).

[2]魏璐璐.浅析地质灾害评估的方法与程序[J].民营科技,2012(10).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四川省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bility Sichu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lack,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further perfecte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echnical support unit, recommendation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carry out research, relevant standards to establish monitoring institution building, staffing and structure, funding and equipment support, business premis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curity measures, polici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speed up the preven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en County construction pace", provide a solid guarante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ur province the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to a higher level,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apacity building; Sichu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TU761

四川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支撑与服务能力,对提升各级政府地质环境管理决策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根据已完成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全省有174个县(市、区)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目前,还有 90 个县(市、区)尚未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及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机构。同时,地质灾害监测属艰苦行业,加之政策、环境等因素,近年来,已建的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困难。特别是广大基层专业技术队伍力量更显薄弱,严重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旦临灾,严重影响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的群测群防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处置。

1.2 专业应急装备欠缺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我省已建的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在装备设备上不能完全满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市(州)及县(市、区)级基层站,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调查、应急抢险及应急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加之地质灾害本身一般发生在山区、峡谷地带,交通、通讯困难,大部分基层监测站还普遍缺乏应急抢险救灾车辆及装备,不能满足应急调查与处置快速、及时的要求,影响政府救灾决策。

1.3 监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不完善

目前,省内各部门、地区、行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网络视频通讯以及突发地质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建设等需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起步状态,跟不上电子政务及信息化服务的步伐,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卫星应急通讯系统、无人机遥测等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手段还未能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精准度还有待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现场快速反应、信息畅通,影响管理决策。

1.4 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欠缺

受汶川特大地震及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的影响,传统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查、评价预测和防治措施已不能完全适应我省防灾工作的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以及应急领域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显得十分迫切。

1.5 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不够

受地方财力限制,各级政府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以及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普及、应急演练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识灾、防灾、避灾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不足,亟待加强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适时组织开展防灾避险应急演练。

1.6 经费保障程度差

目前,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经费保障差别较大,尤其是市(州)及县(市、区)级站,既有全额拨款、差额补助、自收自支的,甚至有近40%县(市、区)级监测站未明确经费来源。同时,受地方财力所限,目前我省仍有大部分县(市、区)级政府未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基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及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度低,影响了防灾减灾工作成效。

2 对策与措施

根据震后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紧紧抓住各级“十二五”规划和发展的有利时期,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步伐,同时,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及有条件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政府提高监测站建设标准,力争在“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体系完备、机构健全、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装备先进、反应及时、处置有力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提升我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1 完善机构、配齐队伍

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健全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落实队伍编制,抓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确保技术力量和水平,优化公平竞争及良性发展环境。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防灾形势,建议:省级监测站应不少于1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应不低于80%,高级技术人员应不少于20%,市(州)级站应不少于10人,专业技术人员应不低于80%,县(市、区)级站应不低于3人。

2.2 加大经费投入和保障力度

保障经费来源、加大经费投入是确保我省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保障。各地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应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经济发达地区提高保障标准。

2.3 加强基地与装备建设

重点加强省级和市(州)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初步建成省、市(州)地质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以及视频通讯平台,逐步完善市(州)、县(市、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办公场地以及应急车辆、应急通讯、办公设备的配置。

省级站在现有装备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省级远程应急会商指挥中心系统的建设,加快全省应急会商指挥系统网络集成和无人遥测飞机装备及技术人员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市(州)级站配备应急抢险车、卫星电话以及数码摄像照相机、便携式手提电脑和打印传真机等应急装备,并配备与省级站联通的远程应急会商系统以及单兵系统和应急动力保障设备;县(市、区)级站配备应急调查车辆、卫星电话以及相应的应急装备,同时保障必要地办公场地、设备及网络配置。

2.4 加强信息化建设

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和基础网络建设,以电子政务、网络数据中心、信息中心以及专业平台建设为依托。各级监测站的信息建设应当适应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加强信息网络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提高各级监测站信息化服务水平。

2.5 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建议用一到两年时间,完成一轮监测站在岗人员的专业技术及业务培训。充分依靠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单位的专业优势,利用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形式,切实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场镇、学校、厂矿、聚居点及在建工程等人口集中地群众识灾、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培训。积极探索防灾知识进课堂。

2.6 加强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与社会资金投入,多渠道加大筹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鼓励和支持在应急领域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水平,是完善我省地质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各级政府提高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决策水平和效率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 肖常贵.进一步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建议[J].浙江国土资源.2012(01)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防治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相对复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工业及民用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工程建设及矿产开发过程中,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淡化环境保护意识,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以其造成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且具有群发性、突发性、多发性和影响持久等特点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据突出地位。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恶化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进行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工作是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现阶段该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的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评估

1.1地质环境调查

地质环境调查是以收集和分析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为基础,以野外综合调查为主要手段,调查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的种类、类型、分布、变化趋势及与工程的关系。野外工作采用路线调查方法,利用手持GPS结合实际地形地物确定点位,采用相机拍摄和编录相结合,实录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问题。

①气象水文:气象一节应明确阐述气候特征、极值天气时间、平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蒸发量、冻土厚度等。水文一节应描述与评估区有关的地表水体,水文要素要齐全。上述要素描述将成为评估依据,如(泥石流--降水量)、(冻融灾害―冻土深度、地表水体、极值温度等)

②地形地貌:调查矿区所处地貌单元的位置,地形微地貌形态特征,特别是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微地貌特征。

③地层岩性及岩浆岩:调查评估区地层岩性和岩浆岩、变质岩的分布;地层层序、厚度、岩性、产状、相互接触关系;岩浆岩的种类、产状、规模和分布范围。

④地质构造:主要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评估区区域地质构造位置、特征及基本构造形态,重点是活动断裂。调查区域内历史地震情况及破坏情况,给出区域地壳稳定性结论。

⑤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野外调查或搜集建设场地及附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查明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为评估是否存在工程地质类地质灾害(砂土液化、黄土湿陷、岩溶塌陷等)提供依据。

⑥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含水介质划分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对含水层厚度、特征、分布及埋藏条件、水质、富水性、水力性质、补径排条件等 进行描述。

⑦人类工程活动:对评估区及周围各种工程建设而破坏地质环境条件的活动(包括采矿、抽排地下水、工业或民用工程建设等)进行阐述。

1.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分为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三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查明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及特征,分析其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危害范围及程度进行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①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类型、规模的调查与分析,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影响建设场地本身及建设场地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危害对象及危险性进行评估。

②通过对前述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对建设项目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危害对象及危险性大小进行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是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给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结论。

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与问题

2.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①基础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2000年以来,各省市、地区均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通过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区划,对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危害特征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②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正在完善:初步建立了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一些地质灾害危险区(点)的监测预防工作,通过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已逐步落实到位,同时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支撑体系的建设。

③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逐步开展: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国范围内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

①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程度不高: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程度不高,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防治工程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灾害的防治的全面开展。

②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建设未有实质性的进展,群测群防网络有效覆盖面积小,专业监测设备简陋,监测手段单一,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站点布局不够科学,尚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监测网络。

③地质灾害防灾意识不强:由于防灾宣传力度不够,有的地方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只重救灾,不重防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广大群众也缺乏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和依赖政府统包统揽的思想。

3 结论

地质灾害涉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存环境,人命关天,责任重大。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工作非常重视,总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他强调,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应作为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意义、目的的论述,希望能够做到对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工作思想重视、目的明确;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技术路线及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包括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评估等内容,希望能够做到调查资料翔实、评估结论正确;最后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张洪波,肖桂珍.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及方法研究 [J] .西北地质,2003,(36):增刊.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9篇

近年来,地质灾害预警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预测,省内已建立多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这些系统多利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进行区域或片区地质灾害预警,客观上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但需要看到,地质灾害预警在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重视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单体地质灾害预警缺乏;重视地质环境研究,地质灾害诱发机理研究缺乏;重视地质灾害监测,监测数据系统性科学分析缺乏。本文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重点对佛山地区的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预警方法开展探索,以期达到提高地质灾害预警准确性的目标。

关键词:

地质灾害;预警;准确性;佛山

1关于地质灾害精确预警的几个关键问题

地质灾害的精细化预警已成为热点,地质灾害预警定时、定点、定量是技术人员的最高目标,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迫切需求。作为一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人员,常有以下三点思考。(1)单体地质灾害预警的可行性: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这种突发性常常被形容为不可预测性。众所周知,控制地质灾害的因素较为复杂,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地质环境和动力因素控制。地质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是地质灾害孕育、形成、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内在条件。动力因素又分自然、人为两种,自然因素如活动断裂、地震、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动力因素,人为因素如水利、矿山、交通、城建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常常作为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不同的地质环境和诱发因素,导致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其发育分布特征也不同。回顾近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们已经较好掌握区域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并较为成功地做出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取得显著效果;再者,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已经积累大量案例和数据,诸如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岩溶地面塌陷与地下水位剧烈波动关系密切等规律,只是目前对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尚有模糊之处,只要进一步掌握这些规律,单体地质灾害的发生绝不再作为随机事件看待,而是有其必然性,单体地质灾害预测是可行的。(2)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在地灾预警中的重要性:地质灾害精确预警之所以难度如此之大,很大原因是因为控制因素极多,但将这些因素分类视之,无外乎包括两大类,即地质环境条件及诱发因素,其中地质环境条件中绝大部分条件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如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那么问题可以简化为,在怎样的诱发因素下,该处地质灾害监测点会发生地质灾害。在佛山地区,前辈多年的工作经验表明,绝大多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与降雨量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由地下水位波动诱发;只要抓住诱发因素这一变量同地质灾害发灾的关系,地质灾害精确预警将成为可能,地质灾害预警应用价值将得到巨大提高。(3)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积累和应用:毫无疑问,探索诱发因素与地质灾害的内在机理是困难的,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支撑,而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的监测手段是多样的,监测内容包括降雨量、地下水位、应力变化等,以佛山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为例,降雨量监测已形成精度较高的监测网,数据密度、数据传输都已较为先进。地下水监测也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部分实现自动监测,监测精度和密度均较高。除此之外,重点监测点还安装滑坡探测仪、实时视频监测等设备,取得较好监测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监测工作还需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据的系统性不足,若开展诱发机理研究,数据需要配套成系统才有研究价值,如研究土质边坡崩塌、滑坡与降雨量的关系,对土壤含水率等土体力学性质的监测和土体应力的监测显得较为重要,这样才能形成数据链,便于用于数据分析;二是现有的监测数据分析利用程度不够,多注重于数据本身,而缺乏挖掘数据信息,如某监测点发灾前降雨模式的数据分析,由地下水水位变化体现的水力特征参数变化等。

2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警

地质灾害特征:佛山地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与降雨量高度相关,降雨成为主要诱发因素。多年监测资料表明,区内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绝大部分为降雨型地质灾害。以南海区崩塌地质灾害为例,崩塌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降雨量较多的5~10月(图1),占灾害总数的90.6%。地质灾害精确预警探讨:①预警方法的选取:针对佛山地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为降雨诱发型这一显著特征,可采用联合概率法,探索对区内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单点精确预警,初步构思如下:该方法以单个斜坡单元为预警单元,以地质灾害潜势度为基底概率,以地质灾害触发条件与降雨的耦合作用形成的联合概率作为增量概率。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是概率事件,通常认为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由以下两部分构成:一是地质环境内部条件形成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即潜势度;二是降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增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此构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公式,计算预警指数,进行分级预警,模型可表达为:P=f(P0,P)=P0+f(G,R)。式中:P——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即预警指数;P0——非降雨情况下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即潜势度;P——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增量概率;G——与地质灾害有关的环境因子;R——降雨量;这里关键点在于特定斜坡单元降雨量阀值的选取,基于地质环境条件越好、引发地质灾害所需要的雨强或雨量就越大,地质环境条件越恶劣、较小的雨强或雨量就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基本认识,根据长期地质灾害雨量监测数据分析得到降雨量与地质灾害发灾概率曲线,从而根据雨量得到增量概率。降雨量统计有多种指标,常用的有小时降雨量、日降雨量、7天累计降雨量、有效降雨量等,目前已知有效降雨量较好适用于佛山地区,但衰减系数尚需大量数据调整最终确定。②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积累:预警精确程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分析,根据各斜坡单元的特点选择系统配套的监测手段较为关键,如土质边坡中对土壤含水率等土体物理力学特征数据的监测,岩质边坡中对地下水压力的监测、滑动面应力监测等将为降雨诱发崩塌、滑坡内在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此时将反映气象降水量和水文饱和情况的饱和因子之间的关系式和反映饱和情况与斜坡稳定性之间关系的进行联立,即得到降水量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式,即气象-水文-地质之间的耦合关系。

3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预警

地质灾害特征:佛山地区地面塌陷绝大多数为岩溶地面塌陷,分布于岩溶发育区,多为覆盖型岩溶。岩溶地面塌陷险情等级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均有分布,地面塌陷诱发因素以地下水位剧烈波动为主。地下水动力变化引发潜蚀效应、真空吸蚀效应等应力作用,导致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精确预警探讨:①预警理论依据:岩溶地面塌陷本质为力学失衡致塌(图2),地下水位下降表征为临界流速,对于不同的塌陷土体,由于其渗透性、水位、内摩擦角、内聚力C、塌陷土体半径等因素的不同,其致塌临界流速也不相同,形成岩溶塌陷的可能性也不相同。当塌陷土体的渗透性很低时,地下水在土体内向下渗流的水头损失Hw将较大,甚至与地下水面至土洞顶部的距离h2极为接近,这时,致塌临界流速较小,发生整体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当塌陷土体的渗透性较好时,水头损失Hw将较小,致塌临界流速相对将较大,塌陷土体发生整体塌落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此种情况中,往往容易由于潜蚀作用而形成土洞或使土洞扩大,逐渐造成地表塌陷。②预警临界因子及地下水动力监测:由上述理论分析,可选取临界流速作为判据之一,通过对基岩面上覆土层的渗透变形实验,得到临界流速实验值,经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得到临界流速作为判据。当地下水监测网获得数据后,可通过地下水位变化实时解算地下水流场中各点地下水流速,通过与临界流速对比,判断是否预警。由此避免将单一地下水监测井水位波动大于某一定值作为预警判据的片面性。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大量岩溶塌陷案例分析,当地下水位位于基岩面上下3m波动时,发生地面塌陷的概率较高,通过岩溶调查,可得到区域内基岩面埋深数据,将其与地下水位对比,即可对某一区域提前做出预警。两个判据的联合使用,将使得岩溶地面塌陷预警精度进一步提高。

4结语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监测;监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TD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213-01

煤矿顶板灾害即指井下作业环节,顶板出现意外冒落情况后所造成的作业终止、人员伤亡以及设备损毁等严重性事故。煤矿顶板灾害具有发生总量大、频率高、控制难度和影响力较大等特征,始终处于各类型煤矿事故当中的首位。因此,控制顶板灾害已成为提升煤矿安全作业状况的关键性措施。顶板灾害通常会受地质构造条件、煤层存储条件、开采工艺以及采掘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防治环节必须结合该煤矿的各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各项诱发因素进行全方位监测监控,将灾害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1 我国煤矿顶板灾害基本类型与防治策略

1)我国煤矿顶板灾害基本类型。

我国煤矿顶板灾害主要包括工作面和巷道的顶板灾害两种。其中,工作面的顶板灾害又可以分成六种类型,具体有:①工作面的煤壁位置出现冒顶;②工作面的出口位置出现冒顶;③地质构造范围内出现局部冒顶;④复合顶板的下段出现推垮型的冒顶;⑤出现压垮型的冒顶;⑥大面积型冒顶。而巷道的顶板灾害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①掘进作业面出现冒顶;②巷道交岔位置出现顶板;③构造区的巷道出现顶板[1]。

2)我国煤矿顶板灾害防治策略。

①充分研究顶板的控制对象,并对其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估。在煤矿开采作业正式进行之前,应当对采掘作业面的地质条件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并对顶板的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从而划定出危险区域。首先,考察开采条件,研究对象包括煤岩倾角、煤岩厚度、煤岩强度以及水文情况等,同时对煤岩体进行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和测量其地应力[2]。其次,基于地面三维地震监测前提下,精细勘探井下的地质状况,针对出现构造异常情况的采掘作业面,需予以超前探测,以此方式探明采掘区域的构造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以地震CT探测方式对其应力异常范围进行探测。最后,采取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式对矿压的显现强度进行预测,再根据应力与结构的异常区域分布状况对顶板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危险性进行评价。

②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最大限度预防各种顶板灾害。支护技术、煤层的赋存条件发生变化以及隐伏构造等都会诱发煤矿顶板灾害,而灾害的发生区域一般和支护失效、地质条件改变等因素有直接关系。鉴于此,在了解与研究顶板的安全性能和采掘作业面具体开采条件的前提下,还需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从源头上控制煤矿顶板灾害诱发因素的出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对采掘接替环节、采区布置环节等进行优化,以防动压叠加和应力集中情况的发生。通过明确支护强度和支护方式,结合各个危险性区域情况,于设计环节制定出针对性防治预案及监测方案。

③对顶板灾害各个危险区域进行定期预警和监测。对于巷道的顶板灾害,必须监测其危险区域,经由修建测试站的方式对其支护体的受力状态、围岩变形情况和顶板离层情况等进行有效监测,再结合其应力情况和位移情况,待预警阈值出现之后,及时执行报警操作。而针对作业面的顶板灾害,在预警环节,不仅需要对支架的实际工作阻力进行监测,同时还应当分析来压步距、初撑力和循环末工作阻力等基本信息,并统计与计算初撑力的合格率、安全阀的开启率以及支架的保压概率等,以此方式考察支架的实际工作状态,以防大倾角类工作面倒塌、片帮冒顶与压架倒架等安全事故的出现[3]。同时,针对巷道的顶板灾害,在预警环节,通常需要检测钻孔应力、锚杆锚索的受力情况、两帮位移以及顶板的离层量等基本信息,再结合钻孔应力和支护体应力的实际增速状态,明确巷道内监测范围内的应力集中状态,并根据两帮变形在允许范围内的极限值、支护体的受力极限值和顶板离层极限值等信息,即可明确预警阈值和支护体、巷道围岩的实际状态,对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顶板事故也能实现有效预警。

④根据顶板灾害预警结果与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应对

措施。针对支架的初撑力偏低而引起的各种片帮冒顶,其防治策略为提升支架的初撑力;针对支架的支撑力较差而引起的各种压架冒顶问题,其防治策略为检修与调整支架的液压系统,以防阀门和管路出现滴漏问题;针对需要长时间开启的安全阀,必须加大其支架的整体支护强度,同时不断提升推进速度;针对坚硬顶板,应当予以弱化处理,以此方式降低来压步距;针对破碎的构造区与顶板,应当提前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针对冲击地压式的巷道,除了需要卸压危险区域之外,还应当加强支护,并对个体进行严格防护;针对大倾角或急倾斜类作业面,应当设置挡矸板或者执行挂网操作,以此方式杜绝飞石伤人事件的出现。

2 我国煤矿顶板灾害相关监测监控技术

在对各种顶板灾害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煤矿开采环节,煤的位移场、岩采动应力场以及赋存条件等都在不停发生改变,当各种要素出现变化之后,曾经所用的各种安全技术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各顶板控制基本需求,以至于出现顶板灾害等严重性安全事故。当前,针对煤矿的基本地质情况,其勘探技术已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巷探、钻探以及物探等方式,对于部分变化偏大的地质状况已经能够有效查明,而针对部分变化情况偏小的地质状况,其探测技术还处于缺乏状态,采掘作业面中的各类型隐伏构造还未能有效探测。受采掘活动的影响,致使部分支护体的位移和应力、围岩等发生改变,在对其进行探测时,通常以顶板矿压在线监测作为主要方法。这种监测方法在参数和精度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还能够进行在线监测,因此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然而,由于部分监控系统主要承担着通讯技术方面的任务,在顶板活动与矿压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知识还处于盲区,以至于所用的监控系统和顶板灾害之间出现脱节的问题,且软件分析基本功能也与矿压理论相脱节,部分检测系统在基本功能方面十分有效,只具有曲线生成、显示和储存等,却无法实现实时分析各项监测数据的能力,无法达到预警效果。

3 结束语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与监测无疑是一项任务艰巨、操作繁琐、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项目,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为了避免发生顶板灾害,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加强对各个操作环节的监测与检查,有效把握煤矿开采规律,并采用各种科学技术,从源头上控制顶板灾害等安全性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忠奎.CAN多主通讯技术在煤矿顶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1):93-96.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地质灾害是人类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地质灾害对人类的伤害较大,危险系数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若是某一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当地的地质环境也会受到影响或者是发生改变。地质灾害有很多种类,像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随着人们对地质的不断研究,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众多地质学家的重视。地质灾害的形成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人类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我们要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整合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和地质环境的利用工作。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试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一、地质灾害概述

1、概念。地质灾害属于地质现象的范畴。通常情况下,不良地质现象称之为地质灾害。板块运动容易使地质灾害产生。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活动较为频繁,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地质环境的恶化,容易促使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时地质灾害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地质灾害会危机人类的生命,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延缓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的进程。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滑坡、土地沙化、黄土湿陷等等。2、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我国受地质灾害的侵扰较为严重,我国拥有较为宽广的国土面积,绵长的边界线,地质条件较为多样。从世界受灾程度上看,我国无论是对规模、强烈程度以及危险系数的统计,相对来说数字较为庞大,可见我国受地质灾害的程度较为严重。我国西南地区降雨丰富,物资充沛,但暴雨现象也比较常见,西南地区山体受暴雨的冲刷,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表现为滑坡或者是泥石流,对该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对当地的通讯设施和经济建设有所破坏。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人群较为密集,使得土地沙化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延缓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进程,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四川等地多年来深受地震的困扰,对当地以及国家带来严重创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也随之加大,致使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急需要被解决,防治工作必须被落实。

二、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强化国民意识,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1、区划调查。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做好区划调查工作,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2、监测警报。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依据监测的结果,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3、搬迁整治。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三、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的利用具备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评价系统的构建要从地质环境利用自身出发。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是在弄清某地地质环境利用实况的基础上,分类设置实施方案,从而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率。地质环境若是能够被充分利用,可以有效缩短地质灾害的波及面,减轻危害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服务的功效。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中开展评价活动要以体现地质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标,考虑活动是否符合实用的要求,是否可以实行的问题。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评价的范围涉及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化,环境质量,灾害成因、风险级别等等。评价系统的思维模式不能固定于一种模式上,要有探究意识,勇于革陈出新。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灾害防治调控、功能区域的划分等都属于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研究的内容。评价系统遵循评价结果好用的工作原则,考虑工作方案是否符合区域特征和服务目标的要求。在工程方面,构建地质环境安全系统,有利于人员实施凿山建隧等大型工程时,降低对地质环境的损坏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构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系统,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安全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不定时性和不可避免性,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地质环境的探究。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从地质灾害入手,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概述,试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和环境利用评价系统,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洪,冯薪霖,周芙蓉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

[2]陈国金,陈松,陈江平等.巴东城区规划发展的地质环境综合效应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38(4).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滑坡灾害;风险;整治;措施

1重庆市滑坡灾害风险概况

1.1重庆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重庆市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不断增加的人类工程活动,决定了市域内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301处,其中库区内(三峡水库回水影响范围和移民安置及专业设施复建区域内)2480处,库区外5821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其中滑坡6954处,崩塌1073处,泥石流110处,地面塌陷120处,地裂缝44处,其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灾害。我市地质灾害具有如下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

1.1.1.分布规律

我市地质灾害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空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条带性、垂直分带性、相对集中性等;时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同发性、滞后性、随机性等。

1.1.2.主要特征

(1)点多面广,类型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危害大。

(2)顺层斜坡产生的地质灾害数量较多。在坡角大于25°顺层斜坡的局部地段,地质灾害较为集中分布。

(3)旱季地质灾害基本稳定,雨季欠稳定至不稳定,长时间降雨及特大暴雨易诱发地质灾害。

(4)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日趋加大,由不良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也日益增加。

2重庆市滑坡灾害风险规避的对策

重庆市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要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及搬迁避让三类,同时还要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与宣传培训工作。

2.1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是对地质灾害进行防范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我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应进行群测群防,同时对人口聚居区和重大工程等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业监测。

2.1.1.专业监测

专业监测的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应3个月一次汇交,遇紧急情况应随时上报。经连续3年监测,若地质灾害无明显变化,经专家论证后可将该点转为群测群防;若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异常变化,经专家论证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2.1.2.群测群防监测

群测群防监测的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应半年一次汇交,遇紧急情况应随时上报。如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经专家论证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2.1.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建设

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网络及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预报网络,建设全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全市地质灾害的发展动态,发挥预警网络的信息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损失。

2.2工程治理

按照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严重威胁我市城镇、居民聚居区、国家公益性机构、交通干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工程治理措施。工程治理的重点放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

工程治理是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保护重庆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重要建筑设施,在无法躲避、不能躲避或治理优于搬迁等情况下,要进行工程治理。库区滑坡和库岸的工程治理任务重、难度大、所需资金较多,防治综合效益显著。

2.3搬迁避让

搬迁避让应遵循以下原则:以避让为主,搬迁为辅,适时进行避让、搬迁;稳定性评价为现状不稳定,同时对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方案论证后,认为搬迁避让更经济可行的;规划为监测预警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监测后,认定其稳定性恶化且符合上述条件的。

2.4应急调查和处置

地质灾害发生后,重庆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当发生特大级或者重大级地质灾害时,市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发生其它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有关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组成,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2.5宣传培训

完成全市区县(自治县、市)的乡镇、村组级群测群防知识培训,逐步开展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乡镇、村组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全市区县(自治县、市)地质灾害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每年国际地球日各区县(自治县、市)均要在城市主要街区组织一次与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来,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评定并给予表彰与奖励。

3重庆市典型滑坡灾害整治方案研究

滑坡整治工程,应根据滑坡类型、规模、稳定性,并结合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类型及分布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选用截排水、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格构锚固、挡土墙、注浆、减载压脚及植物工程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3.1滑坡灾害整治方案设计

滑坡整治工程设计,可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清楚的滑坡,可简化设计阶段。

3.2重庆市滑坡主要类型分类

根据滑坡体物质组成和结构型式等主要因素,可按表1对滑坡进行分类

3.3重庆市典型滑坡整治技术研究

重庆市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不断增加的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三峡库区的大量的地灾整治,移民迁建工程,为滑坡整治技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库区前期部分治理工程如表2所示

3.3.1传统常用边坡防护技术

① 重力式挡墙

挡土墙墙型的选择宜根据边坡稳定状态、施工条件、土地利用和经济性等因素确定。在地形地质条件允许情况下,宜采用仰斜式挡土墙;施工期间边坡稳定性较好、且土地价值低,宜采用直立式;施工期间边坡稳定性较好、且土地价值高,宜采用俯斜式。如图1所示

在巫山、奉节、巴东等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采用特殊形式挡土墙,如减压平台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及加筋土挡土墙等。

图1 挡土墙

②喷锚网防护工程

喷锚网是边坡防护中最为有效和快速技术,几乎可以适用于不同形状、不同岩体结构、不同坡度边坡。对于结构完整的岩质边坡,通常采用素喷的方法,仅需对坡面进行防护,对于堆积层,或结构破碎的边坡,将根据岩(土)体结构和物理力学参数,首先进行适当修坡,边坡成形后,将结合锚杆(索)等进行坡面防护。与其他技术比较,喷锚网技术不足之处在于对自然景观毁坏较大,常常与库区美丽的自然旅游地质景观不和谐。当边坡岩土体结构较差,坡度较大时,应考虑钢筋混凝土肋柱与肋柱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并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深层滑(裂)面的加固。

③抗滑桩+锚索

抗滑桩是滑坡堆积体边坡防护工程中较常采用的一种措施。由于当下滑力和抗滑段弯矩过大,宜采用预应力锚拉式抗滑桩或群桩(排、框架)对滑坡进行阻滑。抗滑桩间距(中对中)宜为5 ~10m,或为桩径的3~4倍。抗滑桩嵌固段须嵌入稳定岩土体中,约为桩长的1/4~ 1/3。为了防止滑体从桩间挤出,应在桩间设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拱形挡板。在重要建筑区,抗滑桩之间应用钢筋混凝土联系梁联接,以增强整体稳定性。抗滑桩截面形状以矩形为主,截面宽度一般为0. 5~2. 0m,截面长度一般为1. 0 ~2 . 5m。可结合建设用地的实际需要,对边坡进行“开发性”治理,利用抗滑桩形成平台,提供建筑场地。对于利用抗滑桩作为建筑物桩基的工程,即“承重阻滑桩”,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进行桩基竖向承载力、桩基沉降、水平位移和挠度验算,并须考虑地面附加荷载对桩的影响。

3.3.2现代滑坡整治工程

格构锚固技术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固定的一种边坡综合防护措施。格构技术造价比传统坡面防护技术要高,但是利用格构护坡,并在格构之间种植花草,可以有效地美化地质环境,同时,可与市政规划、建设相结合,在防护工程前沿,可规划为道路、广场或其它建设用地,在护坡工程体内,可预留管网通道,起到“开发性”治理的目的。根据边坡结构特征,可以选定不同的护坡材料

当边坡稳定性好,仅出现局部坍滑时,可采用浆砌块石格构护坡,并用锚杆固定。

当边坡稳定性差,且可能产生小规模崩滑时,可用现浇钢筋混凝+格构+锚杆(索)进行防护,须穿过(潜在)滑裂面。

当边坡稳定性差,且可能产生较大规模崩滑时,可采用混凝土格构+预应力锚索进行防护,并须穿过(潜在)滑裂面。

格构的服务期限比传统技术短,对于永久性工程,最高服务期限应按50 --100年服务期进行设计。格构工程一般不适用于江(库)水位以下的边坡防护。

浆砌块石格构可分为下列形式:方形指顺边坡倾向和沿边坡走向设置方格状浆砌块石。格构水平间距应小于3. 0m;菱形指沿平整边坡坡面斜向设置浆砌块石。格构间距应小于3. 0m;人字形指顺边坡倾向设置浆砌块石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人字形浆砌块石拱。格构横向间距应小于3. 0m 。弧形:指顺边坡倾向设置浆砌块石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弧形浆砌块石拱。格构横向间距应小于3. 0m。

3.3.3重庆市滑坡整治应遵循的原则

滑坡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重庆市滑坡防治,数量多投资少、工期短,滑坡作用的受控因素较多,总体而言,滑坡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

(1)滑坡防治工程须与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相适应,与市政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相结合。

(2)滑坡防治工程须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采用先进方法技术,使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适用。

(3)在一般条件下,防治工程应控制滑坡体变形不超过设计允许范围,不产生危及建筑安全的地质灾害。

(4)在特殊条件下,防治工程应能控制滑坡体的整体稳定,不产生危及生命和财产的重大地质灾害。

(5)顺应性,实际上,特定对象的地质体,其在自身发育的悠悠历史中,经过不断的转化与自我调整,基本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整治工程应顺应滑坡自我稳定进行方案设计。

(6)生态性,滑坡整治结合生态性措施很有必要,生态性措施对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具有长期性。

(7)非结构措施优先,滑坡事件“十滑九水”,其水源主要是大气降雨或库水,因此滑坡治理首要是采用治水。总的说来,滑坡治理宜采用“以排水工程控制滑移变形,以减载回填工程减滑,再以结构(支挡)措施止滑”的综合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定国浅析岩质边坡滑坡的特点及治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16期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 M2M; 网关

1 引 言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着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能力和应急支撑体系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现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如监测网络不够完善、监测点总量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特别是由于地质灾害技术人员受地理、生理等条件的限制,在应对复杂庞大、瞬息万变、高度敏感的现场事态时,必须借助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平台来弥补自身不足。为此,“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需求:

(1)全方位、多类型的地质灾害信息获取;

(2)灵活、快速、多途径的应急通信;

(3)多尺度动态信息分析处理和优化决策;

(4)国家和地区重大地质灾害的早期监测、快速预警技术平台。

物联网是指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设备,按照约定协议,在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新型网络系统。可见,物联网的技术特点,是用于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关键。

本文结合大唐电信集团在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典型应用,在我国部分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建设的物联网监测预警平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物联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解决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设计与技术特色两部分。

2 总体设计

方案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前端监测系统、传输网络、M2M管理平台和物联网应用业务平台四个部分。

2.1 前端监测系统

该部分主要是通过专用监测设备,如雨量计、水位仪、倾斜仪、智能视频设备等,对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监测结合。

2.2 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包括有线传输网、无线传输网、卫星传输网及其他应急通讯网络。主要实现由监测系统到示范区、示范区到省(市)级物联网平台,再通过部省接口到全国监测中心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对数据接入节点的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的高效、可靠、实时、安全传输。

2.3 M2M管理平台

M2M管理平台主要是实现监测数据融合共享以及终端管理的服务平台,该平台对整个平台体系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应用业务平台

物联网应用业务平台分为全国一级应急中心和省级二级应急中心两级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应用系统、应用支撑和数据库建设三个部分,可实现监测预警数据和应急资源数据的综合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等,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能力。

3 技术特色

该项目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创新性运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是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两化融合的典范。该技术的主要特色具有以下几点:

(1)采用WSN技术和监测设备实现各类监测数据的智能感知和汇聚,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从群测群防向群专结合转变。

(2)采用动态适配技术实现异构传感设备的统一接入和服务管理,建立具有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融合和共享服务,实现异构、多源终端的统一接入和适配管理。

(3)采用基于SOA的服务集成框架,实现平台服务与业务应用的能力解耦,使监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监控服务的健康状态和可用性;业务平台开发方可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开发与交付环境,完成业务服务的创建、测试与交付运行。

(4)采用多维的数据指标建模和综合分析及展现技术,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和已有数据有效融合,为快速预警、应急响应和评估提供辅助决策。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质;测绘

Abstract: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s geodet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of modern novel,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spects,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geological mapping has been very matur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Some simple exposition.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 mapping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遥感技术的发展

1.“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遥感的实现还需要遥感平台,像卫星、飞机、气球等,它们的作用就是稳定地运载传感器。当在地面试验时,还会用到像三角架这样简单的遥感平台。针对不同的应用和波段范围,人们已经研究出很多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物体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传感器会把这些电磁辐射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原始图像。原始图像被地面站接收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才能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2.遥感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航空遥感作为地形图测量的重要手段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卫星遥感用于测图也正在研究之中并取得一些意义重大的成果,基于遥感资料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进而应用于测绘工作已获得了较多的应用。自20世纪初菜特兄弟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起,航空遥感就开始了它在军事上的应用。

二、遥感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末几年开始执行的“对地观测系统(EOS)”计划的主体。它具有时效性好、宏观性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可以准确地监测地质灾害体的形变与蠕动情况,从卫星遥感图像上可实时或准实时地反映灾时的具体情况,监测重点灾害点的发展演化趋势,增强地质灾害发生的预见性。因此,为了能及时地调查地质灾害状况,为抢灾与救灾工作提供准确资料,根据国民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地质灾害调查中采用遥感技术这一先进手段,是尤为必要的,这也是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

1.遥感技术在地址测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将有利于发展科学、促进地质矿产事业的持续发展。遥感信息反映的地质事实,不能因为学科偏见,传统观念和规程而被改变。当然,早期的遥感资料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近年来,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思路,在大比例尺地址测绘和地质制图中,遥感与地质的符合程度和可兼容程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如何充分发挥遥感地质的认识上仍有待统一,否则遥感地质将无法健康发展下去。

2.在岩浆岩、变质岩,特别是火山岩地区,地质图上对地质结构的描述要比实际粗略得多,很多复式侵入杂岩体、隐伏侵入体、火山机构、脉岩、变质岩的类型和相带在遥感图像上有充分的反映,但常规地质图则记述得很简单。在松散堆积物广泛覆盖的地区,地质图上的要素内容也过于简略,近年来,各类钻井、物探资料进一步证明了遥感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如果能用遥感资料将各种各样的隐伏地质信息、隐蔽地质界限,补充到这类地区的地质图上去,则将大大改善其地质研究程度,所以地址测绘开展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在这些工作中如能充分正确地应用遥感技术,也必将大幅度提高大比例尺地质图件的精度和专业水平,加快详细地址测绘、专业勘测的进度。

三、遥感技术带来的新信息

纵观遥感提供的构造新信息可概括为:

1.表浅硬固地壳中的大断裂和韧性剪切带;

2.地块和岩块;

3.密布的直线形断裂和大节理;

4.碎裂块体与漂移岩块;

5.塑性-硬固地壳中垂直贯通的强爆环形断裂;

6.地壳中的膨隆及塌陷地段等。通过遥感分析发现的不同世代、不同级别的环形断裂,包括隐伏侵入体和岩浆强爆中心等地质条件,我们坚信,这一新的地质构造理论终将会萌生、生长,给地质测绘带来革命性发展。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现象,也是地质测绘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个体,还是由它们组合形成的灾害群体,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形态、色调、影纹结构等均与周围背景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对崩、滑、泥等地质灾害的规模、形态特征及孕育特征,均能从遥感影像上直接判读圈定。由此,通过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可以对目标区域内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查明其分布、规模、形成原因、发育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危害性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区划,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评价易发程度,为防治地质灾害隐患,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提供基础资料,此外,遥感在大型工程规划选址,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铁路、高速公路、引水工程、水利电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应用,初步显示出遥感的技术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遥感调查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遥感技术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地质测绘队伍中,目前人们对遥感技术比较陌生,使得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工作需要多时相的实时或准实时的遥感信息源,而这种信息源价格昂贵。受资金限制,地质灾害的遥感调查工作难以得到普及,目前只能局限于重点地区与重点工程的地质灾害调查;目前常用的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较小,难以满足地质灾害点的详细调查工作,这使得遥感技术仅在宏观调查中应用广泛,而在微观上应用较少。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测、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但急待以新的思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应用水平。

五、结束语

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遥感技术可以贯穿于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评估的全过程。随着遥感技术理论的逐步完善和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必将成为地质灾害及其孕灾环境宏观调查以及灾体动态监测和灾情损失评估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给地质测绘工作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更全面的数据库资料,为“数字中国”提供更翔实的数据和信息,以全面提升行业领域中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发扬成绩 搞好改革 开创地质测绘工作的新局面[J];中国地质;1984年10期

[2] 熊盛青;聂洪峰;杨金中;;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A];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地质灾害监测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研究历程;现状及进展;发展趋势

1.引言

地质灾害是指因为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导致的,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现象。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地裂缝、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火山等。一直以来,地质灾害就是困扰中外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质灾害不仅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和迫害,还会对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地质灾害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下面,就分别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对地质灾害的研究进行论述。

2.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

2.1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的历程与现状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仅仅局限于预测研究与灾害机理,重点研究方向是分析活动过程以及灾害形成原因。七十年代之后,随着地质灾害次数增加以及带来的损失突增,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领域深入到灾害评估以及重点性灾害类型比如泥石流、崩塌和地震灾害的危险区划分研究。WI.Garrison学者在1965年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就是GIS理论。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地质灾害在内的多层次的地理研究领域中。地理学家Finney.Micheal.A在分析美国滑坡灾害中就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Mario等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县评估地质灾害,划分地质灾害区域。Daniel将工程模型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深层次评估滑坡灾害。而随后,C Peter Keller 和Trevor J.Davis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展了可视化技术的虚拟再现滑坡形态。

后来,高精度的遥感技术出现,在地质灾害的预测和评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差分干涉技术、干涉雷达技术等等,都在地质灾害的研究中广泛使用。如今正在运行的很多雷达卫星,位移监测可以达到毫米量级。

目前,模型的建立以及计算机实现是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的重点。例如,地质灾害的监控对“3S”技术的应用。另外,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DDRS,是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来进行仿真,模拟地质灾害发生的完整过程。

2.2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现状来看,国外地质灾害研究在今后将有以下一些明显的趋势和特点。一方面,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将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系统,从更广和更深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特征、分类以及防治等相关问题。另一方面,“3S”技术和灾害制图技术等现代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到对中小流域的地质灾害的区域评价中。并且朝着准确估测灾害等级、弄清时空分布的目标努力,以期提前预警,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此外,国外将会比以期更加注重研究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据此建立地区的区域性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从而防范于未然。

3.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

3.1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的发展历程

相对于世界上其他的许多国家而言,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起步非常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才慢慢开始。从三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均以地震灾害的研究为主。到了“八五”期间,滑坡、泥石流、坍塌、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矿区灾害等等常见的地质灾害开始被列入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之类。八十年代时,西安矿山学院教授杨梅忠先生对煤矿区的地质灾害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后来,他对地质灾害链、地质灾害群、地质灾害系统,以及地质灾害的效应理论与实践都进行了研究。而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地质灾害学者开始对我国的地质灾害进行分类,并对各个类型的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特点、时刻分布状况、各地区发生的规律等等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许多的新观点、新知识、新理论,都是这一时期提出来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遗传算法、灰色系统模型等为代表的定量化方法,为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有效数据,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研究与治理。

随着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工作的一步步推进,分形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等等科学理论都被运用起来。而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协同预测模型、突变论预报模型等为代表的非线性理论也被应用到地质灾害的预报方面。随着这一切进展,地理信息系统也渐渐被地质灾害的研究运用起来。例如,向喜琼、黄润秋二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以及管理的思路和步骤;陈佩佩、武强等人把人工神经网络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对山西榆次的地裂缝灾害展开了研究,并且由此建立起地裂缝的危险性评价体系。

3.2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3S”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的研究。总体来说,我国国内的地质灾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就研究成就而言,首先,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全国范围内各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且对各大地质灾害的形成和演化机理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与了解。这有利于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地质灾害的预警与防治工作。其次,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比较积极地使用新兴科学技术与手段,尤其是监测技术、预警系统以及防治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不错的进展。再次,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准确性提高,对其描述也逐渐从线性向非线性、从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取得很大的进步。

而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地质灾害的调查识别技术还不够完善,对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的了解并非十分全面,对各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的评估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另一方面,缺乏成熟完善的地质灾害的理论与实践。已有的理论大多用于地质灾害事后的检验,而非事前的准确预测,经不起大量实践的检验,建立不起完善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管理体系。此外,对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的新兴技术和方法的创造与推广的力度不够,影响地质灾害研究速度的推进。

3.3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我国地质灾害的研究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首先,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将会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注重积极主动引进国外在这方面的新兴科学技术和先进手段。其次,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将在灾害的评估以及监测防治方面有所偏重。尤其对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将加强对其灾害爆发周期的规律的研究,例如对四川省的地震的研究,以期事先预报,减小灾害程度与损失。再次,我国将会在地质灾害研究过程中加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建立健全,形成一套集监测、预报、灾情分析、灾后重建等等内容的完备体系,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准确而全面的地质灾害情报与信息。

4.总结

我国近年来地质灾害多发,四川的两次地震,玉树的滑坡泥石流,让人惶恐不安。在这样的形势下,地质灾害研究更应该积极担当起自己的使命。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开发或引进,并且积极应用新兴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向着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刘传正.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J】.地质通报.2005,24(7):597-602.

[2]殷坤龙.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分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4):15-21.

[3]张永波.张礼中.周小元等.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1-58.

[4]戴福初.李军.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0,19(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