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林农业论文范文

林农业论文范文

林农业论文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1.1耕地、牧场退化和沙化趋势这种趋势没能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粮食及牧业生产成本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范围上都呈现出上升和扩展的趋势。由于林业发展缓慢和森林植被减少,使林业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和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生态防护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1.2粮食、林牧用地矛盾制约着一些地区林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不足,山区农民的基本口粮和现金收入难以解决,导致过度毁林毁草开荒,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以林草换粮食,以至于出现大量陡坡耕地。这也是造成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

1.3农村林业产业、特色林业发展缓慢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木本粮草、干鲜果品、花卉等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新的经济曾涨点。但是,从总体发展看,林业产业、特色林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鲜果品虽然具有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果品结构不合理,适合加工的果品少。目前的果品以苹果、梨、柑橘等鲜果为主,名优特新品种较少;适合加工的果品品种较少,而且加工技术落后。其次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优质果率低,农药残留高。

1.4森林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力不强森林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和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旅游,对解决森工转产后的职工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森林路由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是体制上的限制。国有经济垄断旅游业局面仍然没有打破。二是缺乏管理专业人才。农民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缺乏服务和管理经验。三是缺乏资金。有些森林公园基本的旅游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设施比较落后,卫生条件落差。四是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多头管理、互相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森林公园体制上归城建部门管理,而森林资源的管理,如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原由林业部门管理的业务无人管理,而森林资源的管理,如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原因由林业部门管理的业务无人管理,结果由于体制上的问题,使林地成了无人管理的“飞地”。五是旅游项目、人文景观的开发建设落后,旅游产品档次低等等。

1.5薪炭林对满足农村能源需求的作用未充分发挥长期以来,薪材一直是广大农村重要的能源之一,但是近20年来,我国薪炭林发展速度一直缓慢,薪材供不应求,薪炭林在森林资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由于国家对农村生物能源建设扶持不够,加上山区农民经济困难,因此,农村烧材仍倚赖于森林植被,有些地方烧完了乔木烧灌木,烧完了灌木烧草根,导致生态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燃料短缺,乱樵乱采严重,这是造成林才植被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农民生活对薪炭林有着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有的薪炭林资源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必然以牺牲其他森林资源为代价,对其他林种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薪材的缺乏,农作物秸秆和蓄粪不能还田,降低了土地的肥力,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2农村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2.1推广服务滞后,科技支撑的作用未能从分发挥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对林业建设的支撑作用,但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影响林业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全国林业科研经费投入甚少,远不能适应林业建设的需要。很多成果难以大面积的推广,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加上机构改革,进一步削弱了地方林业科技推广力量,科技推广人员不足,很多地方科技服务处于“线断、网破”状态,现存的力量多半也无力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主要是依靠“大户带小户”。多数新产品只是简单仿造,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产品。加上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等原因,林业科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成果转化率低。

2.2产权制度不完善有些地方责任山是均分到户的,没有承包合同,没有明确的承包期限,仅拥有经营管理权和部分收益权,没有转让权和经营决策权。农民承包的林地没有稳定的物权保护,林农承包造林后没有包括继承权和抵押权在内的权益保护,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农民对自留山拥有经营权,可以长期使用,可以继承但不能转让,因而没有相应的处置权,使产权具有不完整性。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1.调查区域与问卷设计

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该区域由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江谷地组成。陕南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的试点区域和重点区域,〔1〕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问卷。该项调查的时间为2012年1~2月,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调研样本总数为291个,其中退耕户114户,非退耕177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生态农业认知是指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观认识与感知,是人脑存储的对生态农业生产的最终印象与知觉。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有多种发展模式,作者在陕南地区广泛调研得知,该地区农户选择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8种:设施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养殖、稻鸭共育模式、生态旅游农业、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模式。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退耕还林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而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决定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和具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不同类型的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必然不同,因此,只有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差异的基础上,找寻提升农户认知水平的政策着力点和一般规律,才能有效提升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程度。

(2)理论基础。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态度是个人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的结果。因此,农户会基于自身所具备的常识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这种常识显然与农户所具有的相关知识、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有关;同时主观行为规范也会影响个体行为态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会受到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农户或群体态度的影响,诸如已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或是对生态农业有所了解的亲朋好友会引导并提高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农户认知同时受到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个体行为控制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是外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农户深入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激励并且创造了条件。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势必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通过影响其行为控制进而影响其相关认知。据TPB理论,农户行为认知会影响农户的行为意向,进而会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会通过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进一步影响农户关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这一行为;同理,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行为控制变量,诸如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政府相关政策除与农户认知相关外,也会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

(3)研究方法。

从农户认知行为理论来看,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政策约束等方面,为了更加明确地阐明各因素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关系,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影响因素。列联表分析原理如下:假设有A、B两种属性的类型变量,其中i表示A属性,当i=1时表示具有A属性,i=0表示不具有A属性;同理,用j表示B属性,当j=1时,具有B属性,当J=0时,表示不具有B属性。

二、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结合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我们选取如下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1)户主个人特征。

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者,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这两者直接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其认识以及接触到的事物更多,眼界更宽,从而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可能更深刻;但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可能使得农户更加墨守陈规,相比年轻人接收新生事物可能更加困难,因而年龄对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的影响方向暂时无法判断。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其认知能力可能也越强。

(2)退耕还林。

是否参与退耕还林是农户认知行为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也是农户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了解过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可能更清楚自然环境对农户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可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会充分关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认知水平。

(3)农技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村非常重要,对于生态农业这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更需要有相关技术的指导。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一方面在培训的同时会接触到以农业技术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农技培训能够丰富农户的农技知识,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加深对生态农业的理解程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农业信息对农户的生产至关重要。由于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渠道来自于政府与媒体宣传。大量农户通过电视、广播以及乡村能人等常用渠道来获取农业信息,其他获取信息渠道包括农业书籍和报刊、政府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有限的网络资源,这些渠道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较难实现。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农户对农业信息捕获的能力,农业信息越容易获知,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就更为了解,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将会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已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生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提升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可以有效引导农户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在形成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他们就越有动力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条件、方式和手段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2.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的列联表分析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横截面研究。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统计变量与其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1)户主年龄。

青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比率最低,仅为78.6%,中年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了91.3%,老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程度次之,为82.6%。卡方检验显示,线性检验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似然比卡方检验、皮尔逊检验在10%的水平通过检验。由此看出,户主年龄与认知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2)户主受教育程度。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户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都很高。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90.9%;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户认知比率稍低,为89.4%;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认知水平为83.5%。卡方检验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的3个检验指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所选样本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当地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推广程度已经较高,而同时该认知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而导致。

(3)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高于非退耕还林户。其中,退耕户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为94.7%,非退耕还林户的认知比率仅为84.7%。由卡方检验表得知,皮尔逊检验、最大似然卡方检验以及线性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说明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换言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农技培训。

农户是否参与过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比率为98.4%,未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81.7%。进一步的卡方检验显示,3个检验指标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然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其生态农业认知之间有显著关系,农技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农户的认知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其中,信息获取容易的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达到97.8%;而信息获取较难的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5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信息越易获取,农户的认知行为比率越高。

(6)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调研数据表明,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重视,对生态农业认知的比率越高。其中,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比率达到77.0%,这些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为92.0%;在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中,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仅为77.6%。卡方检验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见,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越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越高。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本文主要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陕南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多种因素影响退耕地区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其中,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显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的农户认知比率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如果信息越易获取,则农户越容易产生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2.政策建议

(1)在退耕地区为农户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技培训。

对于退耕地区农户而言,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都是新生事物,不太容易掌握其生产技术与市场特点,而且农户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投入,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大。例如,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加工技术、农业生产中的种养结合技术以及农产品运销渠道与管理技术等,绝大多数农户都未能真正掌握。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长期的技术扶持政策,帮助其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退耕区农业与林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保障,如为农户开展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同时为其农产品运销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2)拓宽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农业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作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但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以及乡村能人、集市等传统人际传播渠道,网络渠道普遍应用较少,从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通畅。因此,应该在退耕地区着力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首先,应充分发挥电视和广播传播农业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农业专栏形式在固定时段播发农业信息;其次,在县(区)、镇(乡)农业推广部门设立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第三,要注重发挥农村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乡村能人的信息传播作用;最后,应加快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农民主动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3)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1.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

农林复合经营虽然具有悠久的实践历史,但真正从理论上对其展开研究却是最近数十年的事。最早提出“农林复合经营”这一专业术语并被广泛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委员会首任主席King,他于1979年将其定义为:一种采用适于当地栽培实践的一些经营方法,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或)家畜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土地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在此之后,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如在1982年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创刊号中就列举了多达12种定义。〔4〕这些定义尽管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农林复合经营的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其表现形式为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与常规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单一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基础,同时还包括农、牧、渔等一种以上成分,从而在同一土地单元上构成了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时序的复合生产结构。这一系统不仅产出第一性农业生物产品如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等,还产出第二性产品如家禽、家畜和水生生物等。同时,还能收获相应的林产品如木材、薪材和水果等。其次,其实质是对土地单元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不同的动、植物科学地组合在同一土地单元上,充分地利用它们之间的互利共生性来实现系统内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如胶-茶-鸡复合系统就是利用橡胶树保障了茶树的喜荫性,通过鸡群啄食害虫,鸡粪给植物增加有机质营养,树下成为鸡群良好的活动空间等,从而维护了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单一土地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最后,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其应有之义。该系统利用各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与联系,最大限度地追求系统产出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该系统通过系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无废弃物的农业”的目标,从而很好地维持了生态平衡,并实现了地力常新。

2.中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农林复合种植的传统,形式多样的林粮间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庭院经营等类型散布于全国各地。这些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无一不凝聚着先民的智慧,蕴含着朴素的生态农业思想,成为今天我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宝贵财富。归纳起来,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大致经历了原始农林复合经营、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和现代农林复合经营三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由自发向自觉、由依据传统经验向依据科学的生态工程进行建设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建国后,科学化、有组织的农林复合经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其建设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地区性特色明显。50年代初华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建设拉开了我国有组织的宏观层面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建设的帷幕,70年代我国正式开始进行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绿化工程和治沙工程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为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水平上的著名范例,被列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八项生态工程之一。这些工程把林业和农业、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70年代以来,在平原区以发展起来的林粮间作最为成功和普遍。初步统计,在林粮间作中采用的树种达150余种,其中以泡桐、枣树、杉木和杨树为突出的代表,特别是农桐间作,不论是其应用范围还是研究深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林粮间作在河南、河北、安徽北部等地较为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则以林-胶-茶人工群落为典型代表,成为农林复合系统的成功模式之一。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以江苏里下河的沟垛系统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态系统为代表。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滩地开发上实行开沟筑垛,在沟里养鱼和垛上造林,进行林农间作,林牧结合,构成农林牧渔复合经营的沟垛生态系统,提高了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水乡文化景观。而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则是湿地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世纪初,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国务院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掀起新一轮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潮,林下经济包括林下采摘、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四方面,这其中以林下种植和养殖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2011年全国林下种植和养殖的产值规模达到2134亿元,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成为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此外,我国农民自古就有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自留地进行综合种植和养殖的传统和习惯,他们充分利用庭院的立体空间,进行多级开发,生产多种农产品,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综合利用。当前我国庭院经营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种植—养殖—果树”模式、庭院加工业模式、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和旅游观光模式等,它们使我国现有约667万公顷的庭院土地成为农村家庭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补充,与田园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户经济。

二、农林复合经营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1.农林复合经营契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农林复合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林复合经营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明显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仍以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为主;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而农林复合经营在契合中国国情和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第一,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我国耕地占世界耕地的8%,而人口则占世界的2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3538.5万公顷,居世界第三位,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则位于世界第120余位,与此同时,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在不断地侵占着宝贵的农地资源。因此,在粮食安全领域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约束。如何充分地利用既有的土地资源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在依赖于良好的农地环境的同时,其本身又在不断地破坏着农地环境,特别是随着化学农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背景下,农林复合经营以其在提高生产、改善环境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好地契合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第二,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国情。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维持着小农经济模式,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仍将保持着这样的生产模式。小农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土地细碎化,这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力投入下的精耕细作,而这正是农林复合经营所需要的,我国丰富的农业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样的需要;另一方面,小农生产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农林复合经营由于采用的是多种生物和谐共生的模式,本身就具有分散风险的特点。因此,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提出:“农民可以用混农林业系统生产食物和燃料。在这样的系统中,一种或多种树木可以与一种或多种粮食作物或动物在同一块土地进行种植或饲养,虽然有时它在时间上可能是交错的。这种技术特别是对于小农经济和土地贫瘠的地区尤为适用。”〔8〕第三,我国拥有长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经验。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种形式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它们以林业为核心,把农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和手段建成一个个高效、高产、优质和持续的生产体系,实现了对土地、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最大化产出,同时也维持了地力常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漫长的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摸索中,我国先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林复合经营新模式可资借鉴和利用的知识体系。

2.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传统农业和依靠化学能源巨大投入的现代农业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石油农业”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的粮食危机,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等负面效应。在此背景下,生态农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了重视。在1982年10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叶谦吉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此后,马世骏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认为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对比生态农业和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可以发现两者是相通的,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循环”的特点。第一,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性的特点。生态农业的现代性体现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应用上。传统农业通过构建自身内部的循环系统,实现了“无废弃物农业”的目标,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生产力相对低下、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经验等不足之处。生态农业将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与传统智慧相结合来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和方法的扬弃。它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农业的生态优势,同时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农产品产出。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性特点,当前大量的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在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作用关系、经济与生态价值评估以及农林复合经营的有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优化、改造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使新时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焕发出新的光彩。第二,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高效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强调要构建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生态经济的系统性原理,全面组织农业系统内各种资源并使之合理配合,从而实现能量多级、高效的利用。其高效性体现在它关注的是整个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某一种产品的产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综合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单一经济收益的获取,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农林复合经营通过空间层次的复合和时间层面的交错来实现系统的高效产出。空间层次上,利用不同物种间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横向和纵向空间上进行多种动植物的合理搭配;时间层面上,利用不同物种生长周期的不同,进行合理的交错种植和饲养。通过这样科学的复合种植和养殖,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从而保持同一地块上农林复合系统的高效产出。第三,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循环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充分借鉴传统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朴素生态学思想,把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经验相结合,全面组织农业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农林复合经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强调系统内各物种的互利共生,这种互利共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来实现的,一种物种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往往成为另一物种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输入,如在桑基鱼塘中就很好地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物质循环过程,从而既维持了系统的高效产出,又消除了生产中可能的环境污染隐患,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农林复合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现代科技在农林复合经营中的应用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我们在重视继承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要适时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精确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加以改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增加农林复合经营新技术的供给。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风俗习惯、耕作制度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没有哪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研究开发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因此,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优化的研究中,要重视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地使之成为一项农民易于接受的“傻瓜技术”。第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削弱,这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推广应用,甚至对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在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相关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一头联结着科研机构,另一头则联结着广大农户,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其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重要的作用:其一,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品种的推广;其二,指导农户生产,随时帮助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协助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三,向农户宣传新技术和新产品,组织农民培训,使之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应用,降低其使用新技术的成本。

2.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本质上为人工生态系统,由于有了人的参与和影响,其运转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尽管农业科学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最优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完善的,但要想将这些实验田里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还得依赖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偏离理想状态的情况发生。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囿于农户的知识、能力和耕作习惯等方面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无意识偏离。如在林-禽复合经营模式中,由于农户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而采用了粗放的经营方式,在过高的养殖密度下就有可能造成树根、动物粪便污染等负效应,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第二,农户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而进行有意识的偏离。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而农户关注的通常仅仅是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农户就会进行“选择性复合经营”。如当树木收益相对较高时,林-粮间作中科学合理的林木间距和林粮间距就有可能被更高密度的间距所取代,甚至异化为“良田种树”,这就完全地背离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初衷。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随时纠正这些生产中的偏差,保证农林复合经营的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3.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的力度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272-02

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农林院校经管专业比较偏,毕业论文质量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已经成为众多教育者很头疼的问题。当然,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除了专业性质特定之外,还有学生、教师、学院等方面的原因。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有必要积极去探析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之道。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在本科教育即将结束之前,需要学生针对于某一专业方向撰写的论文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在于:其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利于检验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成果,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其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化的写作技能,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三,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研究理论,对于其后期的职业规划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二、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实际上,造成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考虑其制约因素的过程中,也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探析。通过对于众多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和研究,将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质方面的因素。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农林院校隶属于专业特色院校,其往往会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农林专业上,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教育投入上,都偏向于农林类专业。相比之下,经管专业就成为容易被冷遇的专业方向。另外,农林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往往也界定于农林专业方向,不存在专业性不强的经管专业。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管类专业学术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经管研究氛围缺乏,这给此专业毕业生论文选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过论文撰写经验的人都知道,论文理论越多,越加有利于论文选题,而论文选题是决定论文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此情况下,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2.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通过对于众多院校经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农林院校,还是其他普通院校,其经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都处于低下水平。对于这样共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将原因归结到学生自己的身上。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毕业期间时间分配不科学,都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工作和考研上,对于毕业论文质量没有清醒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毕业论文撰写任务会在每年5月或者6月的时间段来开展,此时都是学生去找工作或者考研的忙季,时间本来就很紧张,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势必会出现论文质量不高的情况。其二,经管专业学生忽视毕业论文质量。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往往在没有做设计和实验的前提下,就开展撰写,往往不需要花费太久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一旦树立这样的观念,其撰写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其三,学生写作能力不高,信息整理的能力比较弱,难以将各种资源合理地运用到论文写作过程中去,甚至常常出现口语化问题严重,论文表述组织分布不合理的情况。

3.教师引导方面的因素。本科生进入论文撰写的过程,都会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去引导学生撰写论文,确定论文命题,选择论文方向。可以说,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也会对于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质量产生影响。但是,实际上由于高校扩招力度的增强,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时的教师师资却没有跟上节奏。据调查发现在农林院校中,一名指导教师往往需要负责一个班级的论文引导工作,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引导众多的学生进行论文撰写。教师本身的论文引导能力就不是很理想,又需要面对大量的论文撰写引导任务,势必使得其工作任务量不断增加,此时出现偷懒,或者对于部分学生的引导工作不到位,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越是到了后期,仅仅将论文撰写的目的界定于能够顺利通过毕业就好了,根本不涉及到学术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自然不是很理想了。

三、提升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综上所述,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由专业性质,学生惰性以及教师引导缺乏所导致的。在明确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以便达到提升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对此,我们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形成经管类专业学术氛围。在农林院校开设经管专业,虽然可以表现出其极强的专业性,但是由于自身专业特点决定其就业面积广泛,难以形成比较好的就业局面,由此也会对于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归根结底来讲,经管类专业学术氛围不浓,是影响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甚至严重制约到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在相对积极、健康、科学学术氛围中,即使经管类专业在农林院校不占据优势,也会因为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得学生受到很好的感染,由此去开展论文撰写活动,势必会使得论文质量处于相对理想的状态。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理想的状态,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注重师生交流平台的构建,使得经管专业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开展互动。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辩论活动,将经管专业毕业论文撰写技巧、经验纳入其中,使得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撰写论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由此去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其二,积极构建学院内部的学术团体,科研社团和虚拟研究所等组织机构,发挥其在引导学生撰写论文方面的作用,积极给予经管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论文材料,以便其更好地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注重毕业论文过程的管控。严格来讲,经管专业毕业论文的完成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从选题到开题,从检查到定稿,再到最后的答辩,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论文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以管理的视角去实现控制,以保证论文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具体来讲:其一,调整改善经管方向专业学生的论文选题方向。在实际的论文撰写过程中,合适的选题,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第一环节,在此过程中应该保证选题是符合专业特点,能够激发学生撰写积极性的,并且有着比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就要求引导老师要科学地设定选题范围,引导学生做好选题。其二,对于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行严格要求,如关键词、中英文摘要、论文正文、段落间距等,都应该严格依照规定来进行,尤其是论文的抄袭率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否则也难以起到提高毕业伦论文质量的效果。其三,注重毕业论文撰写环节的管理控制。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涉及到初稿、中稿和定稿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都关系到论文的质量。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应该建立早中期的论文审核小组,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学生论文质量。其四,建立健全完善的论文评定标准和规范,依照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从论文质量,学生答辩表现等方面综合测量,从而使得学生高度重视论文质量。

3.不断提高教师论文引导能力。上述已经提及到教师引导论文撰写工作量比较大,部分教师论文撰写引导经验不足,自身专业知识不夯实,难以将各项工作落实下去。对此,应该高度重视教师论文引导能力的提高。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应该积极做好如下的工作:首先,积极针对于教师论文引导能力提高,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对于论文引导工作任务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确定论文引导方向,保证论文引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二,积极建立健全教师论文引导交流平台,使得教师可以积极针对于论文引导工作开展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论文引导经验和技巧的积累,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其三,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引导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到论文引导中去,避免出现懈怠的情况,为此将论文引导工作效果纳入到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中去,以此去激发教师参与论文撰写引导工作的积极性;其四,合理分配引导教师的任务量,避免给予其过大的论文引导任务量,使得其处于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下,去做好各项论文引导工作,以此去保证给予经管专业学生更加合理的论文撰写意见和建议。

四、结语

毕业论文是实现高校学生培养目的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整个高校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毕业论文的质量保证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的指导,同时也需要学院的监督。笔者对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地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其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经管类专业实习学术氛围建设;学院需要规范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教师指导水平。我相信随着在此方面经验的不断积累,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将得到不断提高和升级。

参考文献:

[1]杨文超.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01):23-24.

[2]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教育与职业,2007,(29):45-47.

[3]苏姗.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56-58.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林业;生态环境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onnotationsofforestrydevelopmentin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andpointsoutthatthedevelopmentofforestryisbeneficialtoincomeincreaseoffarmers,agriculturalsafety,ecologicalenvironmentimproment,resourcesreserva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spiritu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Theapproachestoforestrydevelopmentareintroducedsuchasstressingoverallplanning,enhancingtechniquetraining,providingscientificinstructionandpolicypreference,andcultivatingspecilizedforestrysoastoimprovefarmers''''livinglevels.

Keywords: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forestry;ecologicalenvironment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进而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相对滞后。由于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相对落后,农民整体生活环境与质量亟待提高。党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培育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体现了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新农村具有多种模式、多条途径,其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林业既是基础产业,更是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乡村文明,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林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我国农业基础脆弱,装备及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生态环境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治理改善;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渠道不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格局亟待改变。要全面达到和谐的小康社会,进而迈向现代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不断改观,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使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新时期现代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的生产资料、资源等的合理安排,生物技术运用和产后的产品深加工、营销等生产活动形成的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通过专业化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采用先进的技术,使劳动力投入相对下降,土地、淡水和能源等资源投入得到集约化利用,从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耕地不增加的情况下,收益得到增加。其次,现代农业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再次,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农业生产将进一步从无机化学技术向基因等生物工程技术发展,使使用化肥、农药形成的污染得到控制并减少,农业和农村中的各种资源得到循环利用。[1]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过分依赖农药、化肥、激素等造成的土地板结、肥力下降。解决对土地、水源、粮食造成的污染和对环境与其他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努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生物工程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即废物利用),以减少污染。上述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都需要现代林业的配合和支持,因而新农村建设呼唤发展现代林业。现代林业由生态林业、可持续林业发展而来。它重视生态环境的主体作用,在和谐的基础上兼顾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做到和谐,才能逐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林业已经不是传统的木材生产,而是把生态系统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环境的效益放在首位,由注重第一产业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向深加工、经营流通、生态旅游、环境友好等二、三产业诸多领域方向发展,使林业发挥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而独特作用。所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是不可或缺的。

二、发展林业有利于新农村全面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项综合性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9407亿元,人口为131448万人①,经济总量已跃升为世界第四位,人均15930元,按现汇人均超过了2000美元。说明我国经济状况已经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的能力。但是,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不足,淡水匮乏,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的较长过程中,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优先发展能够增产增收、改变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有利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一)发展林业,有利于农民增收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人均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可支配收入,都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地区差别、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农民人均收入成为全面达小康的制约因素。新农村建设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多渠道进行。例如土地流转实行农业专业化、上下游对接发展产业链、工业化生产、城市化进程转移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等,都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其中,发展林业和各种林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要途径之一。林木生长周期相对农作物时间较长,但是各种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可利用的各种土地空间较多,只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各种宜林荒地都可利用。如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山区,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片区,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的收入不断增加提高。即是在平原地区,发展林业增加农民收入事例也比比皆是。例如在苏北平原,农民主要种植从意大利引进的速生杨树,3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平原被杨树林所覆盖。据统计,仅泗阳县累计种植意杨达一亿多株,直接经济效益180多亿元。采用河渠、道路、湖滩、片林、林带、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农田套种等多种形式,每年以1000万株以上的速度栽种,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全县林木蓄积量达550万m3,年采伐50万m3。②并充分利用林间空隙地,实行多种经营,养鸡鸭、食用菌、家畜等,带动农民增收,仅林地综合开发一项,全县年人均增收630元。苏北平原木材蓄积量增多后,又形成产业链木材加工,并逐步由粗放加工向科技含量多、木材利用率高的深加工迈进,创造了多个精加工品牌,开拓了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5万多人就业。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发展林业是农民实现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

国土安全、农业安全、粮食安全都与林业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只有保证生态安全,才能够有国土安全、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有足够数量和优质的各种农林副产品提供给市场,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目前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人类的各项活动,使得空气、环境、水质、土壤时有污染。如工业交通等污水废气超标排放,造成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导致干旱和土地荒漠化,部分地区出现酸雨,这些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与安全。森林、植被的破坏削弱了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入渗过程,减少了土壤的库容,导致了水土流失。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有110个严重缺乏淡水资源。这其中缺少森林或森林被毁是主因,保护森林土壤的蓄水功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潜能尤为重要。另一现象是片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忽视了有机肥的利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其他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降低,影响了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化肥使用效率低,过量残留氮、磷等造成水域富营养化,加之未经处理的工业及生活废水的排放,致使饮用水、地下水及农作物中污染物含量超标,污染导致质量型缺水,严重影响生态安全。高残留的农药进入农产品,对农产品和食物构成污染,给人类自身生存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该配合城市、工业“减排”,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其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量和残留量,逐步向生态农业和现代生物工程农业转型。特别要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其涵养水源,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充分发挥林网和森林的生物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用生物生态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森林有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维持碳平衡,抑制温室效应的作用。又能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及维持土壤自然特性的功能,分解废弃有机物,加速物质循环,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的功能,稀释土壤富氧化成分,保障国土安全。通过森林、林网、林带对风速、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形成小气候效应,使农作物增产增值。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可控制沙漠化、荒漠化进程,发挥固土保肥效能,保障农业安全。

(三)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是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主要功能。长期以来,由于生态价值观念没有形成,对林业的认识不尽一致,有些地方植树造林效果较差。林业整体上处于森林资源缺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脆弱状态。部分农村人畜共居,厕所、圈养畜禽等没有进行有序的规划建设和整治,脏、乱、差等环境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有适宜的生活小环境,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些地方林业建设、绿化活动没有从适宜的人居环境着想,甚至时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极不协调。发展林业可以调节气候,庞大林冠能改变太阳的辐射和大气流通,是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绿色调节器,对大气候及区域小气候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调节作用,缓冲极端气候对区域小气候甚至整个区域的不利影响。树冠可以吸附、粘着一部分粉尘,降低大气中含尘量,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吸收或分解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森林在不同区域能促进或调节物质循环交流,维持生态过程和生态平衡。森林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2]通过发展林业,发挥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形成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小气候小环境。逐步减少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对生活的侵扰,良好的生态环境定能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四)发展林业,有利于国家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等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今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生物质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林业等可再生资源,可以扩大生物质能源,减少对石油的需求量。发展林业特别是速生林能够有效保障人们对木材及林副产品的需求,并形成国家对天然林保护的有力支持,使天然林森林生态永续利用,还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利用的资源储备,保持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资料显示,日本有森林面积2526万hm2,占其国土总面积的66.6%,就是这样一个森林覆盖率如此之高的国家,其木材使用量的55.1%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其森林的年生长储积量远大于年采伐量,真正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功能良好、为长远发展实行资源储备的国家。这方面的发展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可持续发展是在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3]事实上,针对我国林业宏观上面临的重大问题,自20世纪陆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六大工程”国家战略以来,退耕还林还草等各项工程成效显著,2006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18.2%,我国林业已经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深刻历史性变革中。但是要做到森林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太大。如果各地都能把林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那么我国林业事业将会出现巨大变化,为当代更为子孙造福将会有更大突破和收益。我国各地地理、气候诸多自然条件差异性很大,因而生物多样性也多种多样。为了可持续发展并调控自然社会复合系统,应该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当地树种,这将有利于国家层面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储备,各种生物质资源的储备和利用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步入更高层次的轨道。

(五)发展林业,有利于特色农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的文化内涵都是以森林生态为基础,与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有联系。发展林业也是一种文明行为和文化现象,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由于自然条件如气候、地理、生境、降雨、土壤等适地适树情况造成了千差万别的生物景象,也由于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形成人们生活环境习俗和生活习惯等不尽相同,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现象,其中生物、林木都充当了重要角色。发展林业就是要促进生态文明,促进文化多样性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但是,少数地方的个别文化现象、生活习惯和习俗,与现代文明不相协调。个别地方或个人为了眼前利益或个人利益,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乱砍滥伐,盲目垦荒围田圈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直接影响到生活环境、生态文明和多元文化发展。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今日,必须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传承、丰富和拓展农村文化内涵,提高农民各方面的文明素养。

农村发展特色、休闲和旅游农业都离不开发展林业。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各种特色、观光农林业的建设,既可发展农村经济、运用高科技的较高平台,使新一代农民在较高科学知识基础上发展,又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体验特色、休闲农林业并提高对生物知识和生态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的方法与途径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林业重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事业既要配合国家林业重大工程项目,又要不断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各种基本条件和需要的新途径,在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优化,有利于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等方面而展开。坚持数年甚至几十年,再造我国国土的秀美与安全,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林业建设要有统筹规划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适宜速生林生长,满足市场需求;有些地方是为了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是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等。要整合资源并理顺林业在各具不同特色依存关系中所处地位,也要视当地具体自然等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而定并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①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立地生产潜能;②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③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④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⑤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经过对江西省几个地方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当前在一些地区发展林业的突出矛盾或阻力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如对林业生态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林业包括经济林收益所承担风险心里没底。发展林业没有规划,或虽有规划没有按照规划推进。东部地区、平原地区还有与农业争地问题,干旱地区植树成活率问题等是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应通过培训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对具体林业收益、生态效益和优美宜人环境案例的介绍或体验,才能使农民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同时要在制度保障上,在林业发展规划上进行强力介入。对资源、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推进建设进程,避免管理上条块分割各管一摊、各搞一套。在产业林发展中,树木幼林期应规划合理高效利用林间土地,进行立体种植。如养禽、生产蘑菇、栽种中草药或套种其他经济作物。从属产业林,如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小流径、湿地水源保护生态林,乡村及住宅前后的环境景观林,为城里人服务的休闲、观光和旅游林等均应确立基本适宜的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在建设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规划中,有些地方还要考虑本地的规划尺度,景观格局是否能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要求,是否需要和邻近的乡镇统筹规划连片建设等。只有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数年抚育发展,才可能产生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林业知识与技能

发展林业过程中,应该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规划、推广栽培抚育新技术、并使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培训,请相关职能部门专家讲课指导,农林院校大学生和农业推广硕士生下乡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力量。同时要解决地方少数基层干部和农民较为严重的等、靠、要等依附性思想,让他们理解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林业对自我发展、对生活的好处,变被动成为发展林业的动力。

要运用媒体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农民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向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和成果的推广,应该成为媒体、农林院校和各级政府所设种子站、林业站、果树站等技术推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发展林业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发展林业要让农民看到收益,在长远规划中也要兼顾中短期利益,才能提高其积极性,使林业建设向纵深发展。例如江西省通过落实自留山和植树“谁造谁有”政策,与农民签订合同,发换林权证,明晰产权,实现了“耕者有其山”,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此举保障了林农长期的合法权益并得到了收益,增强了他们发展林业的信心,使农民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安远县官溪村下井口新村,是一个依山傍水自然村落,共有68户,251人。该村共有山地633.33hm2,耕地12hm2,他们发展毛竹林6.67hm2,2005年实现产量4.5万kg,产值9万元;发展果业种植脐橙25.33hm2,实现产量4.7万kg,2005年该村仅林业人均纯收入2460元。此后尝到发展林业甜头的农民加大投入按照规划使该村林业建设向纵深发展。安远县新龙乡小孔田村村民唐文春林改确权后,投资5万元营造20hm2杉树林,预计10年后年收入可达12万多元。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还应关注生活质量。长期以来农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环保工作、环境建设欠账较多,脏、乱、差等现象,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环境差或污染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利用效率低,大量残留物致使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或农产品品质存在安全隐患。②固体废弃物、畜禽粪便等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③人居与畜禽圈养地或茅厕混杂。④作物秸秆还田率低,有些地方缺少树木,没有生机。发展林业首先要推进农民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树立生态价值观念。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有效引导措施,提高化肥农药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做好小河小溪的水质保护或湿地保护。农村环境问题有不少是浪费生物资源造成的,有碍村容村貌和乡村文明。要适应农民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在新农村林业规划发展中,应彻底治理畜、禽的养殖场所,与人居分离开来,垃圾堆放场所应该集中处理,让养殖专业户到村外集中养殖。注重开发沼气,充分循环利用生物质资源,把脏乱差的地方进行林木种植加以改造。在某些公共场所如游憩休闲、学校机关、传统祭祀地方、地方戏曲文化场所、行政管理等各种活动中心,栽种些当地的景观树种,以林木以绿色引领环境建设。村落是农村的基本单位,对地域特色的形成和文化传统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古树、古建筑要加以保护,栽种景观或经济类树种,增加环境的绿色和新气象,形成整洁的村容村貌、茂密的树木植被、清澈的水塘与河流、防护林带、经济林果、苗木花卉、绿色通道、湿地河道等人居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和谐田园应是新农村建设奋斗目标之一。这将是场移风易俗的大手笔,这项工作全部做成,无疑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能够使与时代不合拍的恶俗陋习远离乡村,使各地农村传承先进的文化习俗,创造更加适合时代的新文化新文明。

(四)新农村林业建设要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县或一个市的更大区域,所面对的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等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指导农民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当前,林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和困难。例如某些地方生态系统功能没有形成;有林业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及向集约型经营转型问题;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生物圈的永久稳定和繁荣问题等。这诸多问题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重视生态环境兼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各方面情况才能得到解决。①坚持生物多样性。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对原有林或将要发展的产业林与生态林,都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运用,才能有较强的稳定性并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做到持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生物多样性,因物种的差异各地就能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发挥生态系统的最大效益,也能够使很多物种和遗传基因得以保护,保存可持续发展潜在的价值。特别注重对当地各种树种及其他生物物种的保护抚育。自然也就有了各种野生动物、微生物的栖息地,这样也就保护了不同生境下的各种生物。具体实施要注意种群选择、群落结构设计。例如针对山地系统多样性低、稳定性差、效益不理想状况,垂直发展不同层次植物,充分利用不同空间。②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功能。由于生态系统功能具有生产有机物质、调节气候、促进物质循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碳平衡、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效益,林业建设中,基本以人工林为主,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就要注意在当地做到适树适地,在区域或小生境中设计人工多树种混交复合生态林,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努力实现当地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由于林地与农业争地,还应在农田防护林、湿地、河岸、山地、沟渠、道路、田埂等可用的各类土地上综合开发形成复合系统。运用循环再生,将自然界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富集、转化、分解与再生过程应用于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由无数小区域、小生境形成大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质循环,发挥生态效益。

(五)培育特色林业为城镇居民服务

我国各地农村自然条件各异,不同地域有不同自然景观和树木森林,形成不同文化现象,多元文化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呈现出多样性形态。林业纳入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如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文化等,为城里人提供各种各具特色的文化林副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作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对繁荣生态文化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起到引领作用。同时森林对人体有益的适宜性和景观美感,有益健康活动。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又具备财力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农村,要注重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建设,注重发展景观林、经济林、果树园艺业等。形成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为城里人及青少年提供旅游、观光、度假及普及学习现代农业林业知识,增添体验民间生活的实习基地,锻炼他们的自种自收的动手能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要。这样既可丰富城里人生活,同时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需求开辟新的渠道。农村修复传统文化更有基础,这样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沟通人们的思想,弘扬并传承先进传统文化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形成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交融、和谐协调发展。

(六)发展林业需要政策引领与财政资助

目前,发展林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很好。基于财力的提高,事实上国家已经逐步加大了支农惠农力度。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这些都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国家通过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等退耕还林的补贴及对人工林的林权改革,激发了农民育林积极性,为发展林业奠定了良好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局部地区应按照林业自身发展规律,统筹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把发展林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点内容,把发展高效林业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方面,包括林业用地、合理流转、落实林权改革等政策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开发林业休闲观光教育,扩展干旱地区绿洲,公益性生态林等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利益格局调整问题还没解决。中西部多数乡镇村级经济财政困难,难以支撑发展生态林业、环境保护的必要支出,有待各级地方和国家财政的资助。发展产业林,应该贯彻谁投资谁收益。但是为了公益事业而建设的各种生态林,包括改观村容村貌景观林、保护生态环境不同场地和用途的林木栽种,应该由农民出工,林种苗木由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资助。政府服务应“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需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利益分配。[3]承认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对已成林的应按照植树数量与森林覆盖率,向农民给予一定生态效益补偿。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如道路硬化、通信电视、沼气池、农民活动中心、居所等都需要投入,对于经济等各方面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讲,负担较重。应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国家要引导、政策上调整、立法上支持。使外部提供的技术、资源、资金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各级政府应城乡统筹规划,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对公共设施投入力度。真正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林权归栽种者所有,借以提高农民绿化祖国山河的积极性。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我国森林覆盖率就会从目前的18.2%提前实现到2025年规划实现的25%目标甚至更高,真正使田园风光、山川秀美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成为世人向往的和谐社会。

(七)发展林业要注重苗木基地建设

发挥林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和新农村建设对林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中,林业建设对苗木的市场需求将是长期的。加强苗木基地建设是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设想如果没有苗木基地,发展林业将成为无源之水,很多林业科技就很难推广。苗木基地既是林业建设的供应者,也是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科技成果的实验者和推广者,应该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需要在市场机制下,集县乡政府、社会、农民个体之合力把苗木基地建设好,成为林业建设中苗木、技术等源源不断的供应者。

要支持有经济能力的个体或社会组织积极投资,着力培育种植示范大户,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以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带动周边地区林业发展。如江西鄱阳县原生药业发展有限公司租赁该县800hm2丘陵岗地,采取“公司+农户”的管理方式,大力发展翠冠李,杨梅,黄栀子,带富一方百姓,在当地政府和县林业局的支持下,又引进种植优良泡桐,目前长势良好,被省林业厅确认为优良泡桐种苗基地。安福县横龙镇东谷村,把苗木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到2007年全村苗木面积已扩大到60hm2,品种发展到用材林、果木林、绿化林三大系列10余个品种,苗圃里马尾松、杉木、荷树等各种苗木长势良好,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种植示范村,各地前来调苗的客商络绎不绝。据统计,仅苗木产业给该村苗农带来户均1.5万元的收入。苗木基地通过各方面多方发展,除保障林业发展所需苗木外,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为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天勇.现代农业: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7-03-16(2).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农林类高校 创业文化 构建

一、农林类高校构建创业文化的必要性

1.大学创业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创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国家鼓励创新,鼓励创业,建设创新型、创业型社会,大学责无旁贷。“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但可以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率,而且可以促进毕业生成为母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催生、兴办新的产业的先锋”[1]。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加强创业文化研究和建设,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创业文化对国家、社会的创业文化建设的推动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2.创新创业背景下农林类高校的创业文化应该得到重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我国的农林类高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科门类逐渐多元化,一些单科性院校也逐渐发展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农林大学。但是,对照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林类高校的办学及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受长期的传统思想束缚,校园文化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循规蹈矩、求稳怕变等思想;二是二、三线城市的地域劣势,导致农林类高校难以吸引拔尖人才加盟师资队伍,现有师资的创业激情、意识、能力薄弱;三是主要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有限,教育资源紧张,难以满足师生创业需要的资金投入;四是培养模式陈旧,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低下;五是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率较低或者就业层次不高,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低。

农林类高校要想快速破解以上困境,必须紧紧抓住创新创业大好时机,大力构建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教师、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和科技创业活动,激发大学师生的创新思想,提升其创业能力;加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吸纳社会资金办学;同时,还以实际行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创业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高校创业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其目的在于在大学中倡导和弘扬敢于冒险、敢于竞争、敢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营造和形成宽容失败、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创业氛围,主要内容如下:

1.体现创业理念的校园精神。

这是大学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大学创业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大学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源泉和动因。它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概括和凝炼,其核心内容是创业精神,也就是敢于冒险、敢于竞争、敢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

2.有利于创业活动开展的环境文化。

包括自然、人本、理性、人文等因素,具有社会自然环境、校园物质环境、物化人文环境、活的人文环境、教学信息环境、学生群体环境六个层次。[2]

3.适应创业特点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指各种规范、规定、指南,是调节和规范大学内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制度的总和。

4.丰富多彩的创业行为文化。

创业行为文化是指为推动创业而开展的创业宣传、创业教育活动及创业行为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创业价值观的折射,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的动态体现,同时又受创业制度文化的制约和导向。[3]

三、农林高校如何构建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

大学创业文化建设应该围绕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以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创业技能、创业意识为目的,从精神、环境、制度和行为四个方面的建设入手,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培育具有创业理念的大学精神是核心。

培育具有创业理念的大学精神,在整个创业文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能反映大学师生面对创业的内心态度、意志状态和思想境界,是创业的根本和出发点。

(1)培养大学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倡导企业家精神。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大学师生加强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贡献国家贡献社会的精神,激发大学师生的创业激情,端正师生对创业的主观态度,变被动创业为主动创业,倡导企业家精神。继而逐步影响和改变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循规蹈矩、求稳怕变、官本位等封建思想,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创业文化。

(2)树立信心、宽容失败。大学创业文化应当更加注重对师生的呵护,倡导“敢于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精神氛围,要逐步培养师生正视失败、敢于面对失败的创业态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创业道路上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越是在高技术领域,风险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尤其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树立信心,正视失败,是非常重要的。

2.营造具有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保证。

(1)大力建设创业物质文化。创业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表层的创业文化,为鼓励和推进创业而建立的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有形的文化,如由高校和地方政府组建的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开放性实验室等有形设施。创业物质文化环境是基础设施,要让它们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让创造性灵感在优雅的环境熏陶下迸发出来。

(2)大力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蕴涵广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校报、宣传牌、橱窗、文化走廊、网站等都是。校园文化环境是重要的隐性教育因子,往往有正式教育达不到的教育效果。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蕴涵着教育意图的校园环境,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4]

3.不断完善的创业制度文化是保障。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与创业有关的法制体系,努力克服制约创业发展的体制,积极谋划体制和制度上的创新,才能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支持和保护好创业者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成果,促进创业文化的发展。[3]

构建大学创业制度要从一切有利于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角度出发,在人事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面要给师生的创业实践争取更大的空间,学校的仪器设备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对创业师生开放,学校的创业基础设施应用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4.优秀的创业行为文化是载体。

(1)注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重新思考构建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内容,增加专业之间的横向课程开设,加强选修课程建设等。

(2)努力构建师生特别是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的体系。高度重视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业实践能力,挖掘和开辟校内创业市场,将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大学生勤工助学等活动,作为大学生校内创业的实践载体;开展“创业竞赛”活动,以展示创业实力和成果,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包括金融税务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4]

(3)积极营造创业氛围。要利用好校园报刊、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介进行创业教育宣传,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把创业精神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注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创业意识。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举办创业论坛、主题活动、创业典型报告会,用专家、教授、企业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历程,激励学生,增强其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陈笃彬,吴敏生.创建创业型大学,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N].福建日报,2008-04-01.

[2]徐勋光,石国兵.略论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张效东.大学创业文化的结构、内涵及其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9,(12).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为了恢复恶化的生态环境,1998年以来,我国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6项林业重点工程。针对不同林业重点工程,政府部门采取了补贴、禁止或者限制使用等多种不同经济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民收入。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开展了对农民收入及其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但它们对农民收入不平等所产生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需要开展分析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不平等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拟采用笔者收集到的6个省区15个案例县、3375个样本农户的数据进行收入不平等分解研究。首先进行第二类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分解,然后采用泰尔熵对样本农户的县内与县间的收入不平等进行分解,以了解县内收入不平等和县间收入不平等程度对总样本农户的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程度。样本农户收入分解为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非农收入和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3个类型,以反映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程度。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具有几个明显特点:第一,利用1995-2006年的6个省区15个案例县的3096个样本农户的包络数据,从多个视角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分解,较为可靠地实证分析影响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因素。第二,本文研究所利用的样本农户有参加一项或多项林业重点工程的,也有没有参加林业重点工程的,样本农户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二、数据与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考虑样本农户数据的有效性,选取了3096个样本农户。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把样本农户的收入及其分项收入折算成1994年不变价。

(一)不平等的水平分解

利用离散收入数据,采用下式计算基尼系数:

三、经验性结果

利用所获得样本农户的数据资料,对收入不平等进行水平、变化、县间与县内分解,以期更好地分析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水平分解

利用式(1)和式(2)计算出样本农户的基尼系数、收入结构与收入集中系数(见表1)。ckl,ck2和ck3分别为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林业重点工程和非农收入的集中度;sk1,sk2和sk3分别为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和非农收入的结构。

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出下降态势,从1995年的0.3663下降到2006年的0.3004,与全国农民收入基尼系数的趋势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不大(见表1),这与选取的样本农户分布在贫困地区有关。1995-2006年,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所占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态势,从1995年的68.56%下降至1998年的64.46%。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以后,其比重下降态势呈现出加速态势,2000年、2005年和2006年样本农户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占农户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7.65%,40.79%和41.65%,2006年较2005年的该比重有小幅回升。非农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从1995年的31.13%提高到2006午的50.01%。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样本农户的收入比重从1995年的0.30%逐步提高,2005年达到最高点,为8.90%;2006年有所下降,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0.56个百分点。

根据式(3)计算出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和非农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结果见表1。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1995年其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为49.2462%;1998年其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为42.3465%,年均下降了2.2999个百分点。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以后,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亦呈现出下降趋势,2006年较1998年下降了13.582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了1.6977个百分点,与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以前相比,该比重下降有所减缓。表1的结果表明:非农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一直高于50%,2005年达到最高点,为69.723026;2006年较2005年下降了2.2813个百分点。

(二)变化分解

利用式(7),1995-2006年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以及分解为收入结构效应、收入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的经验性结果见表3。除2000-2001年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出现0.0002的增加以外,其余连续2个年度的基尼系数呈现出下降态势。

表3中的结果显示,除2003-2004年和2005-2006年以外,收入结构效应与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呈现出逆向变化,一般情况下,收入结构效应的增加能够降低样本农户收入的不平等程度。除2005-2006年以外,以土地为基础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的变化与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呈现出同向变化,表明以土地为基础收入占样本收入的提高增加了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程度。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以及非农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的变化与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出逆向变化,且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的变化对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增强态势。收入集中效应与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变化基本上呈现出同向变化,收入集中效应对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基本上为正向变化,收入集中效应的增长导致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的增加,导致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拉大。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基本上与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变化呈现同向变化(除1999-2000年、2002-2003年和2003-2004年以外),表明样本农户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对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是正向的,样本农户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的提高,会导致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增加;反之亦然。与收入集中效应和结构效应相比,综合效应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比较小且呈现出混合效应。综合效应与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变化呈现出同向变化的有3个年度,而呈现出逆向变化的有8个年度。

(三)县内与县间收入不平等的分解

利用式(10)~式(12)计算出样本农户1995-2006年平均对数离差、县内、县间收入不平等及其对平均对数离差的贡献,计算结果见表4。

1995-2006年样本农户的平均对数离差基本上呈现出下降态势,与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态势基本一致。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以县内差距为主,县间的差距为辅。样本农户县内差距对平均对数离差的贡献均在85.00%以上,最高为1995年的90.52%;最低为2003年的85.64%。样本农户县间收入差距在8%以上,最低的为1995年的8.86%,最高的为2003年的14.57%(见表4)。

案例县间基尼系数及分项收入对案例县基尼系数的贡献情况见表5。

表5的结果表明,从样本农户县级平均收入来看,与按照样本农户层次上的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相比,县间基尼系数显著下降,1995-2006年均低于0.20。表5与表4中的结果是吻合的,样本农户收入差异主要是县内差异所造成的,县间收入差异对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的贡献属于次要方面。

从分项收入对县间基尼系数的贡献来看,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和非农收入,与表3按照样本农户层级的计算相比,上述三分项收入对县间基尼系数的贡献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上述三分项收入对县间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较大的波动性,造成分项收入对县间基尼系数贡献主要是分项收入集中度所致,如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的集中度最高为0.4767,最低为0.0050。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县内与县间收入差距、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水平及其变化等视角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的县内收入差距较高,县间收入差距较低。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出上升态势,从1995年的0.3307%上升到2006年的3.7941%。样本农户收入结构效应对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呈现逆向变化,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的结构效应对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基本上呈现逆向变化,提高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在样本农户收入中的比重可以降低样本农户的基尼系数变化,能够缩小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样本农户收入集中效应以及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基本上与基尼系数变化呈现同向变化,降低样本农户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可以缩小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综合效应对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混合效应,因此,可以忽略此方面的影响。

与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非农收入相比,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是比较小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亦使县间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的贡献呈现出波动,需要关注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和区域间收入差距所造成的影响。

把样本农户按照人均收入从高到低进行五等分,图1列出了不同阶层的样本农户获得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等样本农户获得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依次提高,低收入的样本农户获得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最低;高收入阶层的样本农户从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获得的补贴收入最高。虽然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增加了所有样本农户的收入,但是不同收入阶层从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中获得的补贴收入不同,高收入样本农户获得较高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低收入的样本农户获得较低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因此,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出增长态势。一些案例县采取了大户承包等形式,大户承包使高收入阶层样本农户获得高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成为可能,从缩减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的角度出发,应当考虑适度减少大户承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选择;或者选择考虑大户与其所租赁退耕地的农户之间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分配比例,适度缩减大户获得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的比例,相应地增加出租退耕地的农户收入比重。

不同阶层样本农户从林业重点工程获得的补贴收入占其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与图1完全不同的结果,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与收入高低呈现逆向变化,低收入阶层样本农户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其收入比重最高;高收入阶层样本农户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其收入比重最低。若采取增加较低收入阶层样本农户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能够有效地增加其收入水平,进而有效地缩减收入差距和促进缓解贫困。

参考文献

[1]胡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2]刘璨,张巍.退耕还林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我国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为例[J].经济学(季刊),2006,(1).

[3]徐晋涛,陶然,徐志刚,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基于西部三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4,(1).

[4]中澳合作项目课题组,退耕还林效益显现——来自西北地区的调查报告[J].绿色中国,2005,(3).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8篇

1.改革毕业设计的立题、选题形式。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为顺利就业,大部分学生在七、八学期忙于复习考研、在用人单位实习和参加各类招聘面试,根本没有充足的精力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针对这一问题,环境设计专业对过去的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再经学院组织专定审定,最后由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毕业设计立题形式进行了改革。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拟指导的学生人数与毕业设计的方向,再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选定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研究生阶段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等,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毕业设计的初定题目和设计任务,初定题目和任务经系和学院审定后可最终确定。这样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以及以后可能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机地结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与毕业设计的矛盾。

2.积极探索校外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由学生申请,并提供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人员、拟就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毕业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实施计划以及所具备的设计条件,学院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审批后,可由校外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院指定校内相关教师协助指导,并具体负责与学生的定期沟通与联系。这样既可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又避免了学生在外实习,校内指导教师鞭长莫及的无奈局面。

3.提前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将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提前至第六学期开学初,让学生充分利用第六学期和第三学年暑假,完成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指导教师、确定题目、确定实施计划、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和理念),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为毕业设计扩充有效的开展时间。

二、坚持毕业设计“seminar”,强化过程管理

1.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一个指导教师单独组织或几个指导教师联合组织,组织自己所指导的所有学生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每位学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指点,相互借鉴。对于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参加“seminar”;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校外较多指导教师,也可组织网上“seminar”。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seminar”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毕业设计成绩。这样既对学生可进行有效地督促,强化过程管理,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前期不做,后期突击应付的问题。

2.坚持每月一次的指导教师“seminar”以教研室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指导教师“seminar”,通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的知识上的、态度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共同研讨解决办法与对策。

3.严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专家组成员的构成及人数、检查时间、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的形式、检查的组织管理以及检查不合格的处理意见,并明确中期检成绩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检查时所有学生必须以PPT的形式汇报参考资料查阅情况、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下阶段进度安排。检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并在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三、细化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改革毕业设计答辩形式

1.细化毕业设计撰写与打印规范在毕业设计开展的中、后期,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与规范,使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时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另外,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单独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说明撰写与打印规范,按照设明撰写的先后顺序,将总体框架与要求、具体的结构安排、每一部分具体的撰写内容、字数要求,打印规范等以表格或视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往届设计说明中所出现的结构混乱、条理不强、文字表述词不达意、打印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改革毕业设计的答辩形式改革以学生答辩汇报表现确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考核形式,将毕业设计答辩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答辩和第二次答辩,第一次答辩在毕业设计展览的现场进行,由相关教师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指导教师不参与所指导学生的答辩),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汇报,回答教师与其它学生的提问,答辩小组现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定。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规定20%~30%的学生不合格,命其限期整改参加第二次答辩。第二次在教室进行,答辩委员由学院指定,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毕业设计相关情况,答辩委员会对其毕业设计成绩进行重新评定,答辩通过则毕业设计成绩合格,不通过者则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不具备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资格。这样既解决了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时间上的紧张,又有利于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3.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并进行打分,以促进学生毕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生产与发展需要,防止毕业设计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与主观臆想,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使毕业设计更有参考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

四、为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亮才现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1.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每年在毕业设计答辩前举办由学校牵头,学院承办,并邀请兄弟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参加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对已参加国内其它竞赛获奖的或获得专利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促进学生相互监督、交流、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与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

2.推荐学生作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申报专利学校积极举办艺术设计大赛、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机会的同时择优推荐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级艺术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亮才现艺的机会,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创新性强,设计水平高的作品,学校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外观设计专利,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131300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动植物诊所

 

目前已知草莓病毒多达数十种,其中我国草莓病毒病主要有四种,即草莓斑驳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皱缩病毒。现介绍如下:

一、草莓斑驳病毒病

草莓斑驳病毒病该病毒主要危害叶片。

1、症状

此病单独侵染时在栽培品种上不表现任何症状。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后,则出现退绿、黄边、植株矮化、浆果小而少等综合症状。

2、发病规律

主要发生在育苗期间,由蚜虫进行传播。据世界报道有十多种传播蚜虫,主要有草莓钉毛蚜、托马斯毛管蚜和小管蚜。

3、防治方法

⑴清理园地。及时摘除病虫叶和老叶,烧掉挖坑埋上。

⑵生产上最好栽植无病毒苗。防治对策喷药防蚜,用1000倍除虫菊酯防治,此病传染率可减少到15.4%。在发病期间用代森锌400~600倍,代森锰400~600倍,70%甲基托布律1000倍,50%多菌灵1000倍喷洒。

二、草莓镶脉病毒病

该病毒侵染后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抽生匍匐茎少,品质和产量下降。与草莓皱缩病毒混合侵染后为害更为严重。

1、症状

此病单独侵染没有症状出现,但对草莓生长结果有影响。卷叶。小叶向背面反卷,植株矮化。镶脉。在发病初期,病叶沿主脉及次脉产生褪绿条斑之后,形成黄色条纹和条斑。坏死。在成熟叶片上网脉变黑或坏死,叶脉组织退绿或坏死。

2、发病规律

该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播,兔丝子也传播,不是汁液传染。有10多种蚜虫进行传播。其中有草莓钉毛蚜,托马斯毛管蚜等。

3、防治方法

⑴及时拔除病株。

⑵及时防治蚜虫,增加病毒的再侵染。

⑶活期更新草莓种类,采用抗病种类cssci期刊目录。

⑷可用太阳能消毒土壤。

⑸防止与易感病毒病的茄科作物轮作和间作。

三、草莓皱叶病毒病

该病毒为害植株和叶片。在草莓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病毒,植株受害后,严重降低生长势和产量。

1、症状

品种感病后,叶片畸形,叶退绿斑,叶脉出现小的不规则状褪绿斑及坏死斑。叶脉褪绿及透明。幼叶生长不对称,扭曲及皱缩,小叶黄化农业论文,叶柄缩短,叶变小。与其他病毒混合侵染时,草莓产量大幅度下降。

2、发病规律。该病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终生带病毒,并在体内繁殖。

3、防治方法

⑴拔除病株。

⑵及时防治蚜虫,增加病毒的再侵染。

⑶活期更新草莓种类,采用抗病种类。

⑷可用太阳能消毒土壤。

⑸防止与易感病毒病的茄科作物轮作和间作。

四、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病

该病由蚜虫传播,主要为害植株和叶片。

1、症状

幼叶褪绿斑驳,叶片边缘失绿或卷曲呈杯状,成熟产生坏死条斑或叶脉坏死,扭曲,整个叶枯死。

2、防治方法

利用无病毒苗;防治传播媒介蚜虫;土壤消毒;及时拔出病株和侵染源;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土壤消毒有助于防治病毒病,消毒方法:用氯化苦熏蒸法。在定植前,地温达10℃以上时,用氯化苦处理。做法是在地面上打孔,深度1.5厘米的孔穴,孔距为25×25厘米。第1次灌注土壤每穴用氯化苦2~2.5毫升;如土壤经过多次用过氯化苦,则每穴灌4~5毫升。灌药后马上覆盖土,地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10~15天,去除薄膜,将土壤翻1~2次,使药充分发挥作用,15天后可进行定植。该药有毒性,使用时要注意。太阳处理。草莓采收后,将植株全拔除,翻地并浇水,然后整平,在7~8月35℃以上高温时,用透明塑料覆盖,密封15~20天,经太阳照晒达消毒目的。处理土壤保持不干不湿,适合湿度为宜。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在农村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林业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出来,转变林业产业的增长方式,从而使得林地的长期、中期和短期效益得到有机结合,增大林地的附加值,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促进各种产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化效应,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促进生态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林业建设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指出林业建设必须要突出其生态性,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林业综合效益的发挥。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我国林业的覆盖面相对而言较为广泛,不但涵盖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等第一产业领域,还涉及到了农村的生产与加工。此外,借助于当前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这同时也是当前林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表现。

2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由于机械化水平的落后,使得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都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降低。而在农村进行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的标准,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的发展,进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节约土地资源

在农村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节约的目标,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于当前农村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利用各种家禽、树林和农作物,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使农村土壤更肥沃,促进农林牧各行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4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大力发展林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充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利用,避免劳动力浪费,增加农村人民的额外收入。同时,以农户为单位对自己承包的土地进行开发,也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和就业。有些村民在承包路段、渠塘井边栽植林木,蓄水护堤,还有些大户村民直接承包林业,这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也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加强林业建设的建议

1提高农民的林业知识与技能

在农村中发展林业产业,应该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如何才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人民群众有着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积极的提高林业生产的技能。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发展阶段,高科技的农业转变,先进的耕作方法与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民的收成得以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各方面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种植养殖、综合管理、外出务工等各种各样劳务形式的形成,农民的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情形下进行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认识到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注意学习最新的农林专业技术知识,将农民培养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全能型农民。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不只是农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当前林业发展的目标,对于林业智能部门来说,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促进科技推广的力度,使得农民能够尽快的认识与掌握当前科技知识与技能。只有农民真正的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才可以促进新农村林业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加强林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一定时间内兴修桥梁、水渠、河堤、河坝等,为发展林业提供有利条件。在推动基础设施改进的同时,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全面实现与周边村庄的道路交通网络。坚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一村一品的目标,确立扶贫产业开发的整体思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

3加强营林队伍建设

想要发展农村林业,就要加强营林队伍建设。改善营林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留住优秀人才,避免人员的频繁流动。针对现有的营林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大力引进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营林技术人员,切实提高营林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队伍建设,确保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农村建设。

4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农村政府和相关林业部门而言,要正确认识到营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更新造林并不仅仅是对树木的种植,还必须加强管理和维护,才能保证林木的迅速成林成材,保证林木质量。因此,要结合当地村庄营林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聘请专业的营林技术人员,购置相应的营林设备,切实保证营林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林业在农村中的建设工作。

5加强林业管理

在农村发展林业,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林业的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促进营林工作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良树种,进行集约化管理,遵循树木的生长规律,通过科学统一的管理和培育、维护,尽可能缩短林木的生长周期,提高林木质量,从而切实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三结语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11篇

潞西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南部,该市地处滇西南山原的南缘,为横断山系南端,高黎贡山余脉两侧的斜坡地带,为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地与宽谷盆地相间的地貌形态,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山地为高黎贡山向西的延伸部分,为龙江、芒市河等河流切割侵蚀而形成的山地宽谷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市国土面积435.17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07.8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97.42万立方米,活立木年净生长量为55.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1.8%,林木绿化率64.1%。全市有林地面积253.73万亩,其中:国有林30.51万亩,占12.03%,集体林223.22万亩,占87.97%。按照两类林划分:商品林面积224.15万亩,公益林面积83.72万亩,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28.03万亩,地方公益林55.69万亩。我国现行的采伐限额制度就是一项既保护森林资源,又根据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必需木材产品的重要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现代林业建设的不断深入,该市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与落实林农处置权的要求和森林经营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采伐申请程序复杂、渠道不畅,指标分配不合理、不及时,影响了正常的森林经营,亟待改革完善。特别是采伐管理制度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按照林学规律、技术规程对森林实施合理的采伐利用,不仅能为社会生活提供必须的木材产品,同时也是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促进森林生长的重要手段,反之,违反林学规律和技术规程,超过森林资源的承载能力采伐利用森林资源,是导致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而建立与执行符合市场经济形势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在科学合理森林采伐中起着十分关键的约束、引导和监督作用。

三、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

潞西市为了开展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组织强有力的工作机构,研究、部署和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调动多种宣传手段,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进行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

1、从基本原则和管理手段上改革森林采伐管理制度

首先,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潞西市坚持统筹生态管理与林木采伐处置权的原则,确保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坚持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原则;坚持谁申请采伐谁更新造林的原则;坚持采伐限额制度不动摇的原则,确保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确保改革有序开展;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的原则,确保方便林农、依法行政;坚持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强化科技支撑;坚持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改革试点工作实践证明,此原则把握和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在森林采伐管理手段方面,以林权登记信息、二类调查资料、两类林区划成果、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卫星影像图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发、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办公、信息同步,资源共享、实时更新,模拟预测、科学决策,自动统计、超限预警,即时监控、动态管理。

2、从编制方式上改革森林采伐限额

实行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森林采伐限额编制的新机制。在坚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采伐限额管理机制。对非规划林地要严格依法界定,其商品林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纳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范围是市人民政府规划为林业用地上的森林、林木。各种竹资源、非林业用地上的森林、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调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将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调整为五年森林采伐总限额管理。

3、从管理方式改革森林采伐管理

实行分类管理、分区施策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新框架。进一步放活非规划林地上的林木采伐管理。对具有特定防护和景观功能的非规划林地林木,以市为单位统一规划,全面建设,落实管护,适时更新,实行以规划控制为主导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调整现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范围。

4、从分配方式上改革森林采伐指标

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采伐限额分配新方法。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确定的合理年采伐量分配采伐指标,批准采伐申请,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按照森林资源实际状况和持续利用的原则分配采伐指标,批准采伐申请,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改革林木采伐计划的制定。实行自下而上制定林木采伐计划。建立“林农民主分配、经过两榜公示、乡镇统一审核、县市总体平衡、限额总量控制”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12篇

一、近年来林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我县有林业用地面积171.1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5.4%,森林覆盖率47.3%,为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农民依靠林业增收潜力巨大。近年来,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林业发展迅速,积极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这主要体现在:

(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农民直接受益。近年来,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相继在我县实施,2002年至今,我县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1.2亿元,其中包括退耕还林8000万元、长江防护林资金500万元、生态公益林资金2600万元。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全县广大林农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目前,我县有四大林业产业发展亮点。一是楠竹产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楠竹面积15万亩,年产楠竹200万根,楠竹工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楠竹加工企业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5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0000余人,仙女竹业、茶恩寺竹木加工工业园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全县实现楠竹产业产值3.1亿元。二是油茶产业发展强劲。我县现有油茶林19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4%,发展油茶产业有良好的基础,为此,我县已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重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乡镇负责人、林业站长及相关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目前,各地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高涨,已经有射埠、谭家山等乡镇正在规划建设万亩连片成块的油茶丰产林基地,特别是油茶深加工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第一条精品茶油生产线已在我县落户并顺利投产。三是水果基地初具规模。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以云湖桥美国脐橙基地、谭家山杨梅基地等相关示范项目为主的水果产业体系,且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四是森林旅游业潜力巨大。我县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森林旅游条件优越。目前,晓霞山、金霞山等森林公园正在进一步的开发建设之中。2008年,全县实现森林旅游业产值3000万元,增长率达到15%,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业等问题,带动了农民增收。

二、林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林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总体来说,发挥的作用的还不显著,林业促农增收的潜力还远没有得到挖掘,林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发展认识不足。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且不能立竿见影,导致基层组织抓林业生产力度不大,部分农民积极性不高。

(二)林地产出水平不高。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县耕地亩均产出的水平为700元,而林地资源亩均产出水平只有20元,我县林地面积是耕地的两倍,与耕地生产产出相比,差距很大。

(三)产权不够明晰。我县从2003年开始进行林地林权换发证工作,由于1982年定权时界限不清,导致遗留问题较多,确权工作难度较大,到目前为止,只完成换发证工作任务的85%,特别是我县集体林权所占比例大,集体只砍不造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产权不够明晰,导致林业生产发展较慢。

(四)投入机制不够健全。从1983年开始,伴随着耕地的家庭联产承包和林业“三定”政策的实行,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虽然个体投资造林、经营林业的明显增多,但由于林业投资较高,加之政府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农民自发投资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规模不大,效益也不明显。

三、发展高效林业的主要对策和设想

林业生产的发展与管理,既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更应注重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有效调动林农和全社会投资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一)科学调整发展思路。在全面推进各项林业生产的同时,结合我县基础条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调整发展思路,着重突出发展油茶、楠竹等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林业产业。油茶、楠竹在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比较效益高,是多种效益的完美结合,因此,在今后的营林生产上,应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加大投入,逐步扩大油茶、楠竹产业基地规模,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林业一旦形成产业链,附加值相应增高,行业增收的效益则更明显。

(二)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林地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加大林业科技的推广,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我县现有楠竹面积15万亩,没有经过技术改良的楠竹林,每亩只能产原竹150斤,按市场价格每斤20元计算,全县的楠竹收入仅为450万元,而经过改良后的楠竹产量每亩可达500斤,可实现农民收入1500万元,是改良前的3倍,单项可实现农民增收1050万元。油茶更是如此,全县19万亩油茶林,现在每亩产油3公斤左右,按市场价计算,全县的茶油收入约为1710万元,而经过技术改良后的油茶每亩可产油20公斤,收入可增至11400万元,单项实现农民增收9690万元。因此,加大林业科技的投入和应用也非常重要。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14篇

>> 论和谐林业背景下的林业建设 基于生态论的我国林业灾害和谐管理途径分析 论和谐企业的建设 和谐林业背景下的林业建设 和谐林业发展的思考 论和谐企业 论家具色彩的和谐化设计 论企业中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论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 基于共同体思想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浅析林业资源和谐发展的途径 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试论和谐林业 浅谈和谐林业背景下的林业建设 刍议和谐林业背景下的林业建设 论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基于系统论的和谐社会分析 论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审计模式 论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论和谐企业建设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张国庆.基于和谐论的企业和谐化[EB/OL].(2016-06-15)[2016-11-02]..

[6] 邹韩.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J].党史文苑,2009(10):55-56.

[7] 张国庆.减熵化理论及其应用[EB/OL].(2015-10-25)[2016-11-02]..

[8] 张国庆.生态论之“心”与“行”[EB/OL].(2015-10-07)[2016-11-02]..

[9] 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思想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21(3):23-26.

[10] 刘文瑞.和谐管理理论评析[J].管理学报,2009,6(12):1566-1577.

[11]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84-87.

[12]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30-31.

[13] 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2013(11):192-195.

[14]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6):46-50.

[15]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5-315.

[16] 张国庆.基于生态论的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48-152.

[17] 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4-25.

[18]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7-248.

[19] 张国庆.论标准化原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7.

[20]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2004(增刊1):80-84.

[21] 张国庆.基于系统健康管理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管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198-199.

[22] 张国庆.系统法学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60-161.

[23] 张国庆.基于系统关键因子分析理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关键期分析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201-203.

[24] 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5-226.

[25] 张国庆.林产品溯源系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6.

[26] 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4-225.

[27] 张国庆.标准的分类与命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0.

[28] 张国庆.和谐城市融入文化、生态[J].绿色中国,2005(9):53-55.

[29] 张国庆.论天柱山旅游业的发展[J].今日中国论坛,2005(增刊1):110-113.

[30] 张国庆.分类经营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2002(1):31.

[31] 张国庆.现代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N].中国绿色时报,2008-05-20(004).

[32] 张国庆.信诉互补:当下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EB/OL].(2015-07-31)[2016-11-02]..

[33] 张国庆.保障劳动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EB/OL].(2015-05-26)[2016-11-02]..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15篇

一、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现状

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说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起成长起来的。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例,其前身可追溯到 1920 年金陵大学设立的农业经济专业;农业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则开始于 1936年。此外,早在 20 世纪初,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便开始了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的研究。正是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农林高校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较好,特色也非常鲜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林高校迎来了大发展、大提高,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本文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以及科研产出五个方面梳理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①。

(一)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普遍取得了较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有的全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以及艺术学 8 个学科门类中,农林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普遍覆盖了 5- 6 个学科。而在 28 个主要人文社科一级学科覆盖面上,农林高校覆盖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共覆盖了 14 个。在国家重点学科上,由于农林高校本身的特性,在“985 工程”和“211 工程”农业高校中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是南京农业大学,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其他高校亦有分布(见表 1)。正是依托学科的发展,农林高校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增长迅速,从现有的数据看,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最多(见表 2)。

(二)科研人才

人才是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根本的保障,农林高校的师资队伍就是其科研人才,其中高级别职称、高学位的人才发挥着促进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重要作用。一般而言,高级别职称人才数与学科实力呈正比例关系。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级别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正高、副高职称的人数比在这两个学科上比较平衡。而在其他诸如哲学、法学、史学、艺术学等学科上,正高职称人才数量普遍较少甚至没有,副高及副高以下职称人才较多,两者比例严重不平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科类教师有 393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26.99%,其中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共有在岗正高职称教师共 31人,两院副高职称教师共 46 人,两者比例约为 1:1.5,两院正高职称教师占全校人文社科类正高职称教师总数的65.5%。在人文、外语等学院中,正高职称教师很少,而副高职称教师数量较多,两者比例悬殊。这种现象在农林高校中比较普遍。除教师队伍外,农林高校自身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也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在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均超过 1000人,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综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整合集中了学科、人才等资源,是开展科研的“集团军”,也是农林高校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 纵观目前的国内、国际科研热点、难点和重点,很难由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者几个专家进行专门研究,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由于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范围较窄,加上人事管理制度又较为僵化,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聚集。要打破这种现状,就必须根据高校的科研实力,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整合学科、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并取得突破。目前,农林高校既有特色鲜明,与“农”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也有区域特点明显,将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如“江苏省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还有的农林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翻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四)科研项目

目前,各级各类基金已成为促进各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到的项目数量、项目级别、经费总额不仅是衡量各学科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主要指标。从现有的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农林高校获取的科研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到位经费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部分农林高校还获得了高级别的项目,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④。充足的经费为开展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所调研的农林高校中,部属高校“十一五”期间到位经费普遍超千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多,超过 1个亿。再从经费分布看,高级别的项目(省部级以上)到位经费占经费总额的一半左右,显示了农林高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五)科研产出

一般而言,学科、人才和项目是农林高校开展人文社科科研的基础和前提,而由于人文社科科研的特殊性,产出很难用一至两个指标来衡量,包括论文、著作等都可以算作科研产出。但如果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衡量,论文(尤其是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 可作为体现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科研实力越强,论文数量也就越多。从论文数量上看,农林高校年发表 CSSCI 论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表 6)。除了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部分农林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已走向世界,迈出了学术国际化步伐。据调查,“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有 55 篇、31 篇和 5 篇论文在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但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还是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农林高校间差别很大。再从已的学科看,依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对社会科学的划分,各学科之间论文数量的差别亦比较悬殊,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多,其次分别为:图书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历史学(见表 7)。

二、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特点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多元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等特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的学者还用“软 / 硬”程度来描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差异,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硬科学。以上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共有的外部或内部特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也一样具备。除此之外,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传统学科优势更优

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之一)农业经济系的卜凯教授,就对中国农村村情进行过调查,完成了《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等著作。建国后,经过院系调整,南京农业大学的行业高校特色更加突出,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农林高校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是其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主要力量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科研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学科、人才、项目以及平台建设均快速发展。以科研项目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与“农”相关的比例高达 95%以上。

(二)坚持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开拓发展

毋庸置疑,农林高校中农林经济、土地管理、农村发展等学科实力强大,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扶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自身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非传统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发展迅速。这从院系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在农林高校中地位较低,但现在大多成立了人文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以及艺术学院等。以科研项目和成果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其他高级别的社科基金项目中,非“农”项目不断出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十一五”期间共获近 30 项资助,到位经费 200 多万元,涉及学科有哲学、理学、法学等,显示了不俗的实力。此外,论文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从表 5 可以看出,除经济学和管理学外,图书情报学、哲学等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再从科研机构设置上看,非农林特色科研机构不断出现,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

(三)学科交叉融合,新兴领域涌现,平台建设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许多科学难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过程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且,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不仅是社会科学内部进行交叉,与自然科学也开始进行交叉,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转基因”等课题为例,就不仅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还涉及到历史、哲学、伦理、管理等社会科学内容。所以不仅有自然科学学者参与,还有社会科学学者参与研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年来社会热点课题如“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政府管理”等已经无法以社会科学中一两个学科进行研究,必须进行高度融合的跨学科共同研究,这样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如“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这些科研机构中,各学科之间高度交叉融合,打破了以往地区、学校以及院系之间的壁垒,这类平台往往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聚集并整合人才、信息、项目等资源,开展团队研究,形成合力。纵观农林高校的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从逐步重视到快速发展,目前每个学校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这类科研机构。

(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区之间不平衡,即东部或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农林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而中西部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则较低。从重点学科数量、人才规模、到位经费以及高质量论文数量等方面看,排在前列的农林高校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各农林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力远高于其他农林高校。以 CSSCI 期刊论文数量为例,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年产出一百篇到几百篇不等,而一些地方所属农林高校只有几十篇,差距由此可见一斑。第三,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不平衡、不协调。人才、项目、平台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其他学科实力远逊这两个学科,且大多处于单兵作战,独立进行科研,少有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上看,产出最多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数量占总数的 60%以上。而目前科研大多是交叉研究,以平台“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为例,研究的不只是农村经济、土地管理,还包括法律、教育、文化等内容,现有的学科分布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将影响到农林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 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0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发表了《紧扣时代主题 扎根社会实践———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讲话,提出要改进科研评价,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此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高校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良好,为进一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传统学科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四是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是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了学术国际化进程。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或者说没有比较成功的评价体系)。与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发展,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学术失范、评价失真现象,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氛围的形成,阻碍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也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的提高。在目前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断发展、平台建设加速、科研人才不断涌现以及学术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实现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农林高校发展迅速,一些高校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制定了以“农”为特色,各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⑥,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不再是配角,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相比,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实现农林高校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从高校自然科学快速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南京大学为例,20世纪 90 年代初该校率先采用了以 SCI 为主要指标的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虽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事实上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奠定了其在国内高校的领先地位。虽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存在不同之处,但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两者都需要管理和引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引导人文社会科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林高校的整体前进。需要注意的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内部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特点,各学科实力、水平不一,须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且体现差别化的评价体系。

精品推荐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