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

鸦片战争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近代/茶叶贸易/中荷关系

【正文】

饮茶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至唐朝时饮茶之风盛行,“滂时浸俗,盛于国朝”(注:陆羽:《茶经·六之饮》。),“田闾之间,嗜好尤切”(注:《旧唐书》,卷一八三“李珏传”。)。中国饮茶习俗逐渐外传,并出现茶马贸易的活动。随着中国向外移民活动日益增加,茶叶被华侨带至海外。15世纪末东西航路开通之后,西方人对茶叶慢慢有了直接的接触,终于在17世纪初开始中西茶叶贸易的活动。

欧洲人最初关于茶叶的知识来自阿拉伯人。现存最早记述茶叶的书籍是1559年意大利人詹巴蒂斯塔·拉莫西奥(GiambattistaRamusio)写的《航海与旅行记》(NavigatianeetViaggi),在这本书中,拉莫西奥引用阿拉伯人哈兹·(HajjiMahonmed)有关中国茶叶的记述(注: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上册,中国茶叶研究社1949年版,第14页。)。随着中西交往的扩大和加深,欧洲人对中国茶叶有了感性认识,16世纪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加斯帕·克路士(GaspardaCruz)和利玛窦(MatthienRicci)根据自身经历将中国饮茶习俗较详细介绍到欧洲(注:C.R.博克舍编注,何高济译:《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8页;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8页。),到16世纪末,许多欧洲人写的关于东方的著作都述及中国茶叶的知识。

1595年,霍特曼(CornelisdeHoutman)率领第一支荷兰远征东方的船队达印尼万丹,之后,荷兰纷纷组织公司,掀起东方贸易热,单1598年就有5支船队共22艘船到达亚洲(注:J.C.VanLeur,IndonesianTradeandSociety,Hague,pp.144~145.)。1602年,荷兰组织联合东印度公司,全权负责在东方的殖民事业。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像葡萄牙人一样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殖民据点,多次用武力侵犯澳门和澎湖,一度,但均被击退。1619年,荷兰人占领印尼雅加达,并将雅加达改名巴达维亚,从此巴达维亚成为荷兰在亚洲的殖民统治中心,荷兰对华贸易也主要通过巴达维亚来进行。

尽管荷兰人到达东方的时间比葡萄牙人整整迟了一个世纪,但首先将茶叶输入欧洲的是荷兰。1607年,荷兰从澳门运茶至印尼万丹,然后于1610年带回荷兰(注:G.Schlegel,FirstIntroductionofTeaintoHolland,in“T''''ongPao”,SeriesⅡ,V.I,1900.),从而揭开中国与欧洲茶叶贸易的序幕。

早期中荷茶叶贸易的形式是中国——巴达维亚——荷兰的间接贸易形式。以巴达维亚为中心的间接贸易有赖于来往于中国和东南亚的中国帆船贸易。在荷兰占领印尼以前,中国与印尼就有十分密切的贸易关系。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后,东南亚的贸易中心从马六甲转至巴达维亚。每年中国帆船运载陶瓷、丝绸、茶叶等物品到巴达维亚交换胡椒、香料等土产。17世纪20~30年代,平均每年到达巴达维亚的中国帆船有5艘(注:伦纳德·鲍乐史(LeorardBlusse):《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载《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4期。)。1683年清朝解除海禁后,中国帆船到达东南亚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从1690~1718年间,平均每年有14艘中国帆船至巴达维亚(注:C.J.A.J@①ry,PorecelainandDutchChinaTrade,MartinusNijhoff,1982,p.20.)荷兰人除从巴达维亚进口中国茶叶外,还通过波斯进口部分中国茶叶(注:D.W.Davies,APrimerofDutchSeventeenthCenturyOverseasTrade,MartinusNijhoff,1961,p.100.)。

茶叶在欧洲最初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如1684年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的价格高达80荷盾(Florijn)(注:KristofGlamann,Dutch—AsiaticTrade:1620~1740,MartinusNijhoff,1981,p.212.),一般人是消费不起。饮茶的荷兰人主要是来往东方的商人、水手及达官贵人。欧洲人对饮茶是否有益争论不休,不少博物学家、医生、教会人士卷入争论,意见尖锐对立。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科内利乌斯·博特科伊(CormelieusBottrekoe)力排众议,于1649年写了《茶、咖啡和巧克力》的论文,推崇饮茶的好处(注:JosephM.Walsh,Tea,itsHistoryandMystery,HenryT.Co.,1892,p.19.)。关于饮茶的争论,其结果是使人们对茶叶有更深刻的认识。饮茶在1638年传入法国,1645年传入英国,1650年传入德国。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饮茶传至美国(注:威廉·乌克斯上揭书,上册第18、19、28页;F.W.F.Staveacre,TeaandTeaDealing,SinIsacPitman&Sons.Ltd.,1933,p.2.)。到17世纪末,荷兰的饮茶已较普遍,茶叶不再放在药店出售,改在杂货店售卖。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将此当作一种高尚的消遣。饮茶习俗的兴起,为茶叶贸易的发展奠下基础。

在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初,荷兰是西方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1651~1652年度,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始举行茶叶拍卖活动(注:KristofGlamann,op.cit,p.220.),茶叶成为独立的商品。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的茶叶供应中心。荷兰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除自身消费外,还贩卖至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殖民地。1666年,英国贵族奥索雷(Ossory)和阿林格顿(Arlington)从阿姆斯特丹带一批茶叶到伦敦变卖,获得可观的利润。当时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售价为3先令4便士,而伦敦则高达2英镑18先令4便士(注:OsbertLancaster,TheStoryofTea,in“TheGeographicalMagazine”,Vol.VⅡ,No.2,June1938.)。至17世纪末,荷兰的茶叶贸易规模已较大,168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在给荷印总督的指示中,要求供应2万磅新鲜上等茶叶(注:G.Schlegel,FirstIntroductionofTeaintoHolland,in“T''''ongPao”,SeriesⅡ,V.I,1900.)。进入18世纪,中荷茶叶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71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要荷印当局订购6~7万磅茶叶,次年又要求增加到10万磅,到1719年,荷兰的订茶量达20万磅(注:KristofGlamann,op.cit.,pp.220、221.)。茶叶贸易的发展,导致茶价下跌,1698年荷兰每磅武夷茶的售价是7.75盾,至1701年跌至2.32盾。阿姆斯特丹的茶叶交易十分活跃,1714年拍卖的茶叶有36766磅(注:Ibid.,p.273.)。

欧洲饮茶风在18世纪已很盛行。茶叶贸易的巨大利润吸引欧洲国家竞相加入茶叶贸易的行列。英国在17世纪末开始大量运载茶叶回国,法国、丹麦也派船到亚洲收购茶叶。奥斯坦(Ostend)商人更是异军突起,以快速的运输、价廉质优的茶叶打入欧洲茶市。1719年,奥斯坦商人在广州定购了1500担茶叶,超过其自身的运载能力,企图垄断广州茶市(注:H.B.Morse,TheChroniclesoftheEastIndiaCompanyTradingtoChina,TheClarendonPress,Oxford,1926,Vol.Ⅰ,p.147.)。奥斯坦商人在欧洲倾销茶叶的结果,使荷兰茶叶在欧洲市场上滞销,阿姆斯特丹甚至出现街头叫卖茶叶的惨象(注:C.J.A.J@①ry,PorecelainandDutchChinaTrade,MartinusNijhoff,1982,p.20)

面对这种竞争局面,荷兰为维护其地位,竟采取肆意压低在巴达维亚向中国商人收购茶叶的价格。1717年3月2日,荷印当局决定将松萝茶价格压为每担40荷盾(rixdollars),珠茶每担60荷盾,一等武夷茶每担80荷盾。虽然中国商人进行抗争,最后迫于无奈有14艘中国商船按荷兰的定价出售茶叶,但发誓不再与荷兰交易(注:KristofGlamann,op.cit.,pp.216~218.)。从1718年~1722年间,没有中国商船到巴达维亚。葡萄牙人趁机介入,单1718年从澳门到达巴达维亚的葡萄牙船就有23艘(注:C.R.Boxer,FidalgosintheFarEast:1550~1770,Hague,1948,p.211.)。荷兰为维持在欧洲茶市的地位,被迫以比1717年贵75%的价格向葡商收购茶叶,从而导致严重亏损,单1720年荷兰茶叶贸易的亏损额就多达3万荷盾,但也只买到茶叶需求量的一半。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对此忧心如焚,指令荷印当局设法招引中国商船重来贸易,并准备直接派船到广州购茶。1722年,中国商船又运茶到巴达维亚。(注:KristofGlamann,op.cit.,pp.217~218.)

尽管巴达维亚的间接贸易重新恢复,尽管荷兰纠集英、法、普鲁士迫使哈布斯堡朝查理六世解散奥斯坦公司,但对荷兰来说,中国商船罢驶造成的损失记忆犹新,奥斯坦商人对荷兰茶叶贸易的冲击历历在目,在欧洲国家竞相直接从中国买茶的情况下,继续通过巴达维亚采购缺乏竞争力的陈茶已无法保护荷兰在欧洲茶市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荷印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没有按照公司董事会的旨意行事,以各种藉口迟迟不派商船到中国买茶,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在此之下,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决定开辟对华直接贸易。

1727年10月29日,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决定派2艘船直接到中国买茶(注:C.J.A.J@①ry,op.cit.,p.21.)。这样,中荷茶叶贸易便由中国——巴达维亚——荷兰的间接贸易形式改为荷兰——中国的直接贸易形式。阿姆斯特丹商会受命筹划荷中直接贸易的事宜,并为此新造2艘商船。1728年12月初,科斯霍恩号(Coxhorn)离开荷兰向中国疾发,稍后的布朗号(Buuren)却因港口结冰未能启锚(注:C.J.A.J@①ry,op.cit.,p.21.)。科斯霍恩号载着价值30万荷盾的白银于1729年8月到达广州,8月9日便以武夷茶每担24.6银两的价格与广州行商签订第一个买茶合同,茶叶在100天后交货。1730年新年过后,科斯霍恩号启锚回国,7月13日返回德塞尔(Texel),共运回茶叶27万磅,丝绸品570匹以及陶瓷等物,总值27~28万荷盾。货物脱手后,扣除各种费用,净得利润32万5千荷盾(注:KristofGlamann,op.cit.,p.234.)。首航的成功,使公司董事会和荷兰商人深受鼓舞。热兰商会不甘落后,向公司董事会提出派船参加对华直接贸易的要求(注:C.J.A.J@①ry,op.cit.,p.21.)。从1731~1735年,荷兰共派出11艘商船至中国,其中属于阿姆斯特丹商会的船只8艘(注:KristofGlamann,op.cit.,p.234.)。

荷兰从对华直接贸易中尝到甜头。茶价在广州与荷兰相差2~3倍,以武夷茶为例,1733年在广州每磅0.73荷盾,而在荷兰每磅卖到1.44荷盾(注:C.J.A.J@①ry,op.cit.,p.81;N.W.Posthumus,InquiryintotheHistoryofPricesinHolland,E.J.Brill,Leiden,1946,Vol.Ⅰ,p.189.),茶叶贸易成为利润丰厚的买卖。1729年,荷兰在广州购买茶叶的总值是242420荷盾,在荷兰售卖后获利355681荷盾,利润率达147%。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利润率高达194%(注:C.J.A.J@①ry,op.cit.,p.81,Table3.)。因此,从1729~1735年间,茶叶贸易在荷中直接贸易中始终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

但是,荷兰对华直接贸易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荷兰与中国贸易主要用白银作为支付手段,不像巴达维亚拥有中国所需要的胡椒、香料、铅锡等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造成荷兰白银大量外流,使公司银库空虚,出现信用危机并损害其垄断地位。其次,船员走私现象严重,上至大班、船长,下至水手都不同程度参与走私。他们为避开检查,在船未到荷兰前便在其他地方卸下私货,其茶叶走私的规模多达250万磅(注:KristofGlamann,op.cit.,p.239.)。第三,管理贸易的大班等职员谎报采购价格,虚报额达20%(注:C.J.A.J@①ry,op.cit.,p.25.),从中贪污中饱。第四,航运成本高企不下。商船每走一趟的维修费十分惊人,如1731年伊宾罗德(Ypenroode)号的维修费多达22804荷盾(注:Ibid.,p.24.)。公司支付船员的工资也不少,以一只商船四个大班的工资总额而言,一个航程(约一年半)就要付5千多荷盾(注:C.J.A.J@①ry,op.cit.,p.25.)。贪污、走私、费用多使公司利润不断下降。1731年达伊费号(Duijfie)的贸易利润率与科斯霍恩号相比下降了20%(注:C.J.A.J@①ry,op.cit.,p.25.)。

资料来源:C.J.A.J@①ry,PorcelainandDutchChinaTrade,MartinusNijhoff,1982,p.217。

拥有公司股份但又被排斥在对华贸易之外的其他商会对此十分不满。1731年秋,鹿特丹商会强烈抨击阿姆斯特丹商会和热兰商会一手遮天的做法,要求公布贸易收支详细情况(注:Ibid.,p.22.)。公司董事会为改善对华直接贸易的状况,于1732年3月决定采取减少白银输出,尽量推销荷兰产品,裁减大班人数,节省航运开支等措施,并计划在广州设立商馆(注:C.J.A.J@①ry,op.cit.,p.25.)。可是,实践无情毁灭这个计划。最后公司董事会于1734年春决定停止对华直接贸易,由巴达维亚荷印当局每年派2只船至广州,然后一只直接回荷兰,另一只先至巴达维亚再回荷兰(注:Ibid.,pp.26~27.)。

新的贸易形式从1735年起至1756年止,共存在21年。这种形式是过去间接贸易与直接贸易的混合物。其目的在于减少白银输出,减轻公司对荷印殖民地的财政补贴,保证公司从对华贸易中得到更多的利润。为更有效控制贸易活动,公司董事会破例任命大班罗伊兰·布洛克(RoelandBlok)和伊索·达·温德(EyaodeWendt)为公司董事(注:Ibid.,p.28.)。

在这一时期,茶叶走私十分严重。对于这种欲禁不能的走私活动,公司于1742年规定公司职员只要交纳运费就可以从巴达维亚带茶回荷。非法一旦合法化,情况益发不可收拾。单1747年私人带茶回荷的数量就达1837500磅(注:Ibid.,p.28.)。私茶大量涌入,造成荷兰茶价不断下降。1746荷兰武夷茶每磅1.52荷盾,至1750年降为0,97荷盾(注:N,W.Posthumus,op.cit.,p.189.),公司茶叶贸易利润随之减少。更严重的是,来自巴达维亚的茶叶品质低下,售价比欧洲国家从广州进口的茶叶低40%~50%(注:C.J.A.J@①ry,op.cit.,p.34.),这使荷兰在欧洲茶叶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扭转这种颓势,公司董事会和荷印当局不得不限制私人带茶并派更多的商船到广州买茶(注:Ibid.,p.209.)。1753年,公司首次派试茶师到广州,以提高购茶质量(注:H.B.Morse,op.cit.,Vol.Ⅰ,p.292.),但这也无济于事。1754年荷兰茶叶贸易利润率跌至7%,到了危机的边缘(注:C.J.A.J@①ry,op.cit.,p.81,Table3.)。经过权衡利弊,公司董事会于1755年又作出恢复对华直接贸易的决定。

荷兰东印度公司吸取以往的教训,专门成立负责对华贸易的中国委员会,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反映出对华贸易对荷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委员会每年秋天开会,根据上一贸易年度的情况决定新的贸易活动。荷兰东印度公司给每艘来华的商船配备约30万荷盾的银币,规定商船先至巴达维亚以便装载锡、铅、香料等土产,至广州贸易完毕后即直航回荷。至于荷印殖民地,公司每年给一笔财政补贴,不足部分由荷印当局自行解决(注:C.J.A.J@①ry,op.cit,p.35.)同时严禁巴达维亚私派商船至中国贸易(注:伦纳德·鲍乐史(LeorardBlusse):《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载《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4期。)。为加强控制和监督,公司董事会任命一名董事随船掌管具体贸易活动,并取消以前大班及其助手所享有的私人仓位特权,代之从利润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予以奖励,防止他们走私(注:C.J.A.J@①ry,op.cit,p.35.)。

荷兰对新的对华贸易抱着很高的期望,中国委员会一成员甚至制作一钱袋,上写“1756年恢复阿姆斯特丹对华贸易特志”(注:C.J.A.J@①ry,op.cit,p.37.)的字样,等待财源滚滚而来。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为荷兰提供天赐良机,荷兰趁机大量运载茶叶,大发战争财。1758年荷兰茶叶贸易的利润率高达196%,达到18世纪荷兰茶叶贸易最高点。荷兰从广州购买的茶叶价值在1758年是777409荷盾,到1765年增加至2199097荷盾,增长幅度几达3倍(注:C.J.A.J@①ry,op.cit.,p.81,Table3.)。当七年战争即将结束时,荷兰加紧增派商船至广州大购茶叶(注:C.J.A.J@①ry,op.cit,p.37.)。1759~1762年,茶叶贸易占荷兰对华贸易总值从78.9%~89.6%不等(注:Ibid.,pp.218~219.)。

七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对华贸易再次活跃起来。荷兰遂调整对华贸易的政策。1766年规定每年到中国的商船数为:阿姆斯特丹2只,热兰1只,北方或南方地区1只。1774年为弥补公司力量的不足,允许小商会加入对华贸易活动,但每4年只轮1次(注:C.J.A.J@①ry,op.cit,p.37.)。从1756~1762年,荷兰年均进口茶叶16441担,1763~1769年年均28546担,1770~1777年年均34818担(注:LouisDermigny,LaChinaetL''''Occident:LeCommeroeàCantonauXVⅢ[e]siècle1719~1833,S.E.V.P.E.N.1964,TomeⅡ,p.539.),1778~1780年年均35497担(注:H.B.Morseop.cit,Vol.Ⅱ,pp.35、40、50.)。

荷兰所进口的茶叶大部分流入英国。由于英国对茶叶科以重税,造成茶价比其他国家高。以武夷茶为例,1756~1762年,伦敦的茶价比阿姆斯特丹高43.91%,1763~1769年高30.11%(注:LouisDermigny,op.cit.,TomeⅡ,p.639.)。因而英国成了荷兰走私茶叶的对象,而热兰更是走私茶叶的重镇。但是,荷兰不肯出好价购买质优的茶叶,所售的茶叶大都是质次陈茶或在欧洲茶市上属于档次较低的茶种,所以荷兰茶在欧洲声名狼籍,荷兰一名儿成为劣茶的同义语。

进入18世纪以后,英国不断对荷兰海上霸权进行挑战。1780~1784年英荷战争使荷兰海上霸权遭到沉重打击,荷兰对华贸易在1781~1782年基本停顿。荷兰商船受到英国战舰的掳掠,被迫以第三国名义进行贸易。在广州的荷兰商人由于得不到及时财政补充,被迫举债过日(注:C.J.A.J@①ry,op.cit.,p.40.)。荷兰对华贸易陷入困境。

战争结束后,荷兰马上恢复对华贸易以弥补损失,可惜今非昔比。英国在1784年通过减税法,大幅度降低茶税。与此同时,美国派中国皇后号也于1784年到达广州,荷兰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不过,由于英国此时尚不能完全满足本国对茶叶的需求,英国东印度公司卖给本国茶商的价格仍较高,如武夷茶每磅44便士,熙春茶每磅121便士,而法国、荷兰、丹麦、瑞典的走私茶价只是19便士和69便士(注:H.B.Morse,op.cit.,Vol.Ⅱ,p.116.)荷兰继续向英国走私茶叶,单J.J.Voute&Sons公司在1784~1786年走私入英国的茶叶多达800万磅,占英国茶叶市场的40%以上。荷兰对打入英国茶市仍持乐观态度,甚至计划将阿姆斯特丹变成欧洲的茶叶中心(注:C.J.A.J@①ry,op.cit,p.41.)。

这个计划只是荷兰一厢情愿的梦想。

首先,英国在1784年后对华茶叶贸易有了飞速的发展,1786年英国占广州茶叶出口总额一半以上,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注:H.B.Morse,op.cit.,Vol.Ⅱ,p.119.)。其次,在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当地人民不满荷印当局的残酷压榨,以“走私”土产的形式进行斗争,使荷兰无法获取足够的土产用于对华贸易,同时,中国帆船不堪荷印当局的横征暴敛,转驶他处,使巴达维亚的贸易急剧下降。(注:伦纳德·鲍乐史(LeorardBlusse):《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载《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4期。)。第三,荷兰东印度公司本身存在严重经济危机,1791年公司的赤字高达9600万荷盾(注:D.G.E.Hall,AHistoryofSoutheastAsia,MacMilllan&Co.,London,1968,p.341.),公司拿不出足够的现金购买较好的茶叶,只能在广州采买在欧洲茶市不再属于热门货的武夷茶,而且还大量赊帐,1788年荷兰欠广州行商的债款多达250万荷盾(注:C.J.A.J@①ry,op.cit.,p.42.)。荷兰在中国商人中信誉扫地,无法与其他国家争购茶叶。第四,美国于1789年开始对欧洲转口茶叶征进口税,堵住荷兰茶的去路。荷兰本身没有征收茶税,欧洲国家抓住这一点将茶叶反销至荷兰(注:Ibid,p.43.)。外茶倒灌,实际上敲响荷兰茶叶贸易的丧钟。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2篇

两起战争皆因鸦片而起,都以清政府丧权辱国为结局。它们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这两课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则能使学生对两起历史事件、现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以及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这也是根据学生怎样学来设计自己怎样教的重要原则。

首先,这两次鸦片战争,有相似之处,可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第一次,是英国迫切需要对外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国,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并使之合法化。所谓战争的导火线,仅是发动战争的借口。基于此,可廓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试想,当时如果没有禁烟运动,没有两起事件的发生,它们就会偃旗息鼓吗?否。它们依然会寻找另外的借口发动战争。因为它们早已选中中国作为其侵略对象,蓄谋已久,战争迟早要爆发。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区别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进程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在这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我们试比较一下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府的丧权辱国和人民大众的英勇不屈。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内:道光帝惊恐万分,派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琦善妥协,奕山投降,牛鉴临阵脱逃,后来签订了屈辱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爱国官兵和广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英勇牺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完全寄希望于俄美两国“调停”。当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最终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与此相对照的是,南海、番禺两县几万人民成立团练局,抵抗侵略;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开炮打击入侵者,大沽人民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送饼送面。

我们再分析一下战争的性质、结局、战败的主要原因。这里应指出的是,两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都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英、法、美等国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而中国都是战败国。正义之师折旗受辱,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和军事落后,经不起洋枪洋炮的打击,亦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铸成民族的奇耻大辱。

那么,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又如何呢?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巨大权益:中国领土丧失,中国遭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源源不断地倾销中国市场,中国经济遭到扼杀。中国从此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除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外,还增添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被迫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再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联系《南京条约》加以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认清列强们得寸进尺的强盗嘴脸和清政府步步退让的腐败无能。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3篇

两起战争皆因鸦片而起,都以清政府丧权辱国为结局。它们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这两课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则能使学生对两起历史事件、现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以及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这也是根据学生怎样学来设计自己怎样教的重要原则。

首先,这两次鸦片战争,有相似之处,可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第一次,是英国迫切需要对外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国,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并使之合法化。所谓战争的导火线,仅是发动战争的借口。基于此,可廓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试想,当时如果没有禁烟运动,没有两起事件的发生,它们就会偃旗息鼓吗?否。它们依然会寻找另外的借口发动战争。因为它们早已选中中国作为其侵略对象,蓄谋已久,战争迟早要爆发。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区别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进程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在这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我们试比较一下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府的丧权辱国和人民大众的英勇不屈。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内:道光帝惊恐万分,派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琦善妥协,奕山投降,牛鉴临阵脱逃,后来签订了屈辱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爱国官兵和广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英勇牺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完全寄希望于俄美两国“调停”。当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最终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与此相对照的是,南海、番禺两县几万人民成立团练局,抵抗侵略;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开炮打击入侵者,大沽人民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送饼送面。

我们再分析一下战争的性质、结局、战败的主要原因。这里应指出的是,两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都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英、法、美等国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而中国都是战败国。正义之师折旗受辱,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和军事落后,经不起洋枪洋炮的打击,亦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铸成民族的奇耻大辱。

那么,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又如何呢?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巨大权益:中国领土丧失,中国遭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源源不断地倾销中国市场,中国经济遭到扼杀。中国从此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除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外,还增添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被迫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再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联系《南京条约》加以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认清列强们得寸进尺的强盗嘴脸和清政府步步退让的腐败无能。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两次鸦片战争之间 鸦片输华情况 原因 影响

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揭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的帷幕,而英国侵略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无论如何,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场战争是绕不开“鸦片”的,也可以这么说,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学界在近些年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战前鸦片的输华情况,而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征之间的这一时期的鸦片输华情况却鲜有研究,只有在2003年时,河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连东在其学位论文《中国近代鸦片输入数量与价值研究》中,对鸦片战争前后的各个时期的鸦片输入及价值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本文缩小视角,着眼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鸦片输华情况,剖析英国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继续向中国走私大量鸦片的原因,以及在此时期,鸦片的持续输入对中英两国所产生的影响。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鸦片输华情况

鸦片走私并非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兴起的,早在1773年,英属印度政府便确立了鸦片对华贸易政策,从加尔各答向广州走私鸦片,从这一时期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的走私数量不断攀升,直到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达到高峰,继而便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与英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虽然这些条约没有使鸦片贸易正式合法化,“但清政府有关官员私下作出了允诺。中方代表耆英就英方提出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备忘录,在致英方的照会中保证,中国政府今后将不会查缉鸦片走私活动”[1]。在中国内部,政府不再明确禁止鸦片的输入,而是在贩卖和吸食方面做文章,以期在鸦片的传播过程中遏制住鸦片扩散。而实际上,清政府这样的做法连亡羊补牢都算不上,因为清政府没有在源头上抑制住鸦片的输入,只靠打击烟贩和教化民众是不能阻止鸦片的流行的,再多的法令都是一纸空文。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前(1843―1856),鸦片的输华数量为662931.25箱[2],单说这个数字,恐怕不能说明鸦片走私数量的巨大,相比鸦片战争前,1796―1840年间,外国输入中国鸦片的数量为431935箱[3],在两次鸦片战争的这十四年间,输入的鸦片却比战前的四十四年多出近三分之一,并且在这以后,鸦片的输入仍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各个阶段,此时期的鸦片输入仍然算多。

二、鸦片不断输华原因的探究

十九世纪初,英国政府用鸦片成功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其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继而扩大其帝国利益,称霸世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署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随后又签订了一系列相关的条约,这使英国的利益得到了法律保证。按理说,英国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从容地看着东方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慢慢被他吞噬,那么鸦片就可以让位给大英帝国的其他工业产品了,但毕竟鸦片贸易不是正当贸易,要靠走私才能在中国市场流通。那么英国为什么要在其正当贸易受到法律保护后,还要进行可耻的鸦片贸易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鸦片变为王牌商品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有了大机器生产的能力,毛纺织品、棉纺织品大量产出,随着对华贸易的不断深入,毛、棉纺织品等这些帝国自认为应该热销的王牌产品,却得不到中国民众的认可,而相反的,中国产品,如茶、丝等却成为了中英贸易的必备品,于是英国政府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于是便用走私鸦片来平衡贸易,获取利益。这便是鸦片走私的起源。鸦片战争爆发后,虽然中英政府间签订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条款,王牌产品滞销的状况却依旧没能得到改善,英国政府仍然需要走私大量鸦片平衡贸易。这个原因始终是两次鸦片战争始末的重要原因。

平衡贸易金额或许还不是英国走私鸦片的最主要理由。据有关统计,从十九世纪开始,鸦片收入在英属印度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愈来愈大,1800年占3%,1826―1827年超出5%,1830年以后超出10%。时至1857―1858年,英印政府从鸦片贸易中获得的纯收益达591万英磅,比1840―1843年的137万英磅增加了3.7倍多[4]。鸦片走私的收入在英印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英印殖民政府从鸦片专卖和鸦片过境税上取得大量的财政收入,鸦片贸易俨然成为英印政府财政收入的生命线[5]。从这一角度来说,鸦片已经成为了中英贸易中英国获利的最主要产品,一旦鸦片贸易从中英贸易中缺失,英国就会损失惨重,而英国的其他商品在中国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又何谈收益呢?所以,英国必须向中国输入鸦片,以保证贸易及利益的正常化与扩大化。

从这样的贸易活动来看,此时期的中英贸易是一种畸形的贸易。英国地向中国走私鸦片,甚至为了保卫鸦片贸易而不惜发动战争,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用战争的手段,强迫中国接受鸦片[6]。

(二)清政府的鸦片政策

可是,如果仅仅就英国单方面来解释此时期鸦片大量流入的原因,会比较片面,因为既然已经构成贸易,那么仅靠英国单方面的“努力”,或许还不能使鸦片走私如此猖獗。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出在清政府身上。

1939年初,清政府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并颁布《钦定禁鸦片烟条例》,这一条例体现了清政府以断绝鸦片来源为首要任务的禁烟政策。无疑,当时制定的政策是正确的,并抓住了禁烟问题的根本。但不幸的是,清朝统治者的头脑并没有一贯地清醒下去,而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制定了一系列治标不治本的禁烟方针。

1842年7月27日,奉命与兵临南京城下英军议和的两江总督牛鉴,在与英军头子璞鼎查的照会中,就鸦片一事这样说:“自禁吾华民之吸食耳。”[7]也就是说,清政府对鸦片的输入不会过问,只着手查办吸食者。1843年8月,耆英在广州与璞鼎查谈判通商章程时,又向英方宣称:“中国严禁鸦片各条例,均所以约束中国人民,未尝禁及外国。”[8]同年11月,耆英在给道光帝的密奏中更是荒谬地提出:“凡事皆当先清其源,独禁烟应先截其流。”[9]

从这样的禁烟政策中,我们不难看出,清政府这样一系列因果倒置的政策,不可能从根本上断绝鸦片的输入。由于清政府统治集团的软弱,他们担心绝对地禁烟后会导致英国新一轮的更为猛烈的进攻,于是为了讨好英国政府,苟且偷安,制定了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英国侵略者正是利用了清朝统治者这样的心理,使禁烟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致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鸦片贸易最终合法化。

三、鸦片流毒

鸦片的产地集中于北半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1600年,英国建立英国东印度公司,随着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逐渐成为印度的主宰,并于十八世纪末垄断了鸦片贸易,从此便开始了鸦片的侵华史。鸦片是罂粟的初级产品,但终归还是,吸食者上瘾、身体逐渐变垮不说,还会使其意志消沉,终会沦为社会的废人。而鸦片对我国晚清时产生的影响不仅如此,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一)白银的大量流出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到第二次鸦片战征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共价值701690146新卢比[10],合白银23442

0649两,而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过40000000两白银。大量的白银就此外流,导致国内白银数量短缺,因而造成了银贵钱贱的现象。白银价值不断上升,钱币价值不断下降,使物价提升,最终造成通货膨胀,国内经济低迷。在当时的清朝,经济上发生这样的动荡,势必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埋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祸根

由于清政府始终不能有效禁烟,而英国又不断利用清朝统治者软弱的心理,鸦片始终是中英贸易的一种关键产品。在此期间,英国的传统工业品在中国始终打不开市场,于是英国始终依赖鸦片稳定中国市场,为了使鸦片取得合法贸易权,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利益,于是借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契机,使得鸦片贸易合法化。由此看出,此时期鸦片的输入及其带给英国侵略者的利益,是促使英国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覃珠坚.介评清朝政府禁烟法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6.

[2][3][10]连东.中国近代鸦片输入数量与价值研究.引自网络http:///kns50/detail.aspx?QueryID=15&CurRec=1.

[4]付娟.19世纪中英鸦片贸易合法化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23,(2).

[5]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M].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

[6]欧曼托尼.中国战争史[M].

[7]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M].神州国光社,1954.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明史观 运用 历史教学 鸦片战争

一、什么是文明史观

1.文明史观定义及发展概况

“文明”一词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指社会的一种进步过程和发展趋向;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成果。文明史的划分按不同标准可有不同的划分,包含了当今一切学科。“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借鉴与碰撞的历史。文明史观,也被人们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它最早出现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以伏尔泰、施本格勒、汤因比和布罗代尔等人为代表。在我国则兴起于20世纪,以刘宗绪,黄安年等人为代表。

2.文明史观的主要观点

高中教学阶段,应该掌握的文明史观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与现实结合,用现实的视角揭示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

第二,注重长期稳定的历史因素和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

第三,按生产力标准把人类文明划分为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第四,整体考察人类社会历史,总结文明成果,并揭示存在问题。

第五,正视文明的多元性。

第六,考查不同文明的相互关系及文明演进的全球化进程。

第七,从世界文明角度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掌握文明史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为指导,去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相对于传统史观,文明史观指导下的新课程涉及面更广,知识更立体,更适应今天历史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中学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文明史观,才能很好地完成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任务,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变化,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三、如何运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

1.尽可能提供新情境,引发学生观察、猜想,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可作如下导入:

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它对近代中国觉醒的意义重大,而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到底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鸦片战争呢?今天我们通过《鸦片战争》这一课,再一次回到那先进与落后并存,文明与野蛮同在的时代,去认识这场悲怆与无奈的战争。

通过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史学界为何对鸦片战争有不同的看法。

2.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明史观分析问题

在鸦片战争一课中,可以利用如下几个文明史观的观点分析问题:

第一,生产力标准和关注不同文明的相互关系的观点。

在鸦片战争原因背景的教学中,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鸦片战争背景。

然后再让学生返回本课引言:“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中国已经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教师作出总结:费正清的观点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实质。鸦片战争是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征服落后的农耕文明的必然结果。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只有发展生产力,中国才能重新走向强国之路。

第二,从世界文明角度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在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阅读归纳出鸦片战争影响后,我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小结:从世界历史范围看,鸦片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它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但它带给中华民族更多的是灾难,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这样的总结可使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在文明史观的范畴中更客观、更深刻。

3.依据文明史观确定教学的重点、详略

文明史观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查长期稳定的因素和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注重生产力标准,注重整体观,注重文明的多元性和不同文明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要求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对于事件的经过不是太注重,据此我把鸦片战争发生原因、影响、中国失败的原因和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作为本课重点,而战争的经过则由学生自学处理。

4.历史为现实服务,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在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时,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上的差异。

我则作了如下小结:

鸦片战争失败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避免悲剧的重演。通过这样小结,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都得到了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提升。

5.在练习考试中强化对文明史观的掌握

练习与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能否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关注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体现,并在日常练习和考试中体现。通过练考,学生能认识到文明史观在解题中的重要性,去有意识地学会用文明史观来分析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利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历史为现实服务,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史观不仅仅只有文明史观,还有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其它先进理论,而传统史观在分析问题时也有独到的一面,不应该抛弃。教学中应把多种史观综合起来,特别是要尝试将新的史观和唯物史观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用不同史观分析同一历史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历史教学和备考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东亮.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

[2]历史课程网.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鸦片战争;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51-02

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观察、猜想,引入课题)

欣赏电影《鸦片战争》片断,起到凝神起兴作用,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显示“世界地图”图片)

然后设疑:在苏伊士运河还没开通的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新知探究

一、虎门销烟

我们先把两个国家都放在19世纪上半期(鸦片战争前)的时间刻度尺上作一横向对比。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对比的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局势。(学生很自然总结出:中国明显落后于英国)

①战前的中国——危机四伏;②战前的世界迅速崛起。

师点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打开中国市场。”那么直接原因呢?

(多媒体课件显示“鸦片”实图)

利用鸦片实图进一步设疑: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构建以下虎门销烟的逻辑关系图;培养学生探究因果关系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括号内为学生要填的内容)

正当贸易?摇?摇扭转逆差(打开市场)

(出超)中国————英国(入超)——(对华倾销鸦片)——(严重灾难)中国——“驰禁论”与“严禁论”——林则徐禁烟

简介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人物林则徐,观看《虎门销烟》录像小片段。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林则徐指挥下的虎门销烟壮举,昭示世界,振奋国人,表现了中国严禁鸦片的正义立场,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在学生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喝彩的时候,设置新的悬念:英国方面会有何反应?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战争的过程(1840.6-1842.8)

问题探究:“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自主探究、敢于质疑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会得出正确结论:根本原因是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而虎门销烟正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解决本课难点“鸦片战争起因”)

战争过程: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形象直观,一带而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二)《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及影响

1.条约的主要内容。条约内容,提示学生看课本并划出(解释“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租界”专有名词,引导学生分析危害)。

2.影响。(引导学生从外交、国家、经济三个方面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每组派代表总结陈述,最后多媒体课件显示影响内容。)

3.中国战败的原因。问题探究: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让学生自己陈述结果,教师进而点拨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体现了新课改的“合作”理念,合作交流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真正的“教学”,就是一种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教学双边相互作用的多方位沟通与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教学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数学知识与经验,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西方列强提出全面修约要求

(二)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856.10-1860.10)

(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

1.火烧圆明园。

(多媒体课件显示电脑复原的火烧圆明园前的景观和火烧圆明园后的真实景观图片)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3.影响。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十一口通商图”。

(问题探究: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课堂检测

1.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规定是( )。

A.割让香港岛 B.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C.赔款的规定 ?摇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2.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摇 ?摇)。

A.中国外交 B.中国内政 C.中国海关 D.中国军事

3.《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摇?摇)。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7篇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内容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其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导致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指导学生结合史实讨论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科学观点分析历史因果关系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通过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位分析: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西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丧失了国家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丧失了对外交往的主动权,被西方列强强行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又引起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重点分析:

(1)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重点。要批驳一种认为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错误观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要使中国成为英国商品自由开放的广阔市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出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的。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重点。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作为鸦片战争的结果,不但使中国蒙受重大损失,而且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3)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重点。需要从两个层次来看,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4)鸦片战争的影响是重点。需要学生全面了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难点分析:

(1)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是难点。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由于这涉及到外交、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2)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即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是难点。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性质变化等问题较为抽象,初中学生不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所以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⑴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学习,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分析,澄清和批驳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2)通过分析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理解中国发生重大转折的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战争爆发的原因”,建议教师先提出问题:“有人认为,因为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才爆发,你们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呢?”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来总结,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但是必须明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这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出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建议教师讲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后,指导学生看书,依次分析以下三个问题:《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所有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然后利用扩展资料,给出相关专有名词的定义。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这另一个重点一起思考。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首先提出问题,“中英鸦片战争的结局是:正义遭到惩罚,野蛮亵渎了文明,劫掠者弹冠相庆,自卫者屈膝求和。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指导学生就表面的具体原因和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文明衰败的根源,一般说来,主要不在于外部力量的打击,而在于内部机制的退化这一被历史无数次证明的结论。

关于“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建议教师对这些名词结合条约规定进行专门的解释、分析。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建议教师结合《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利用图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推导出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时期的变化这一逻辑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网络型课件,进行网络教学。

板书设计:

中英鸦片战争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1840.6)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3.奕山广州降敌(1841.5)

二、中国人民奋起抗英

1.三元里牛栏冈大捷

2.定海之战(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黑水党

3.吴淞之战(陈化成)

4.镇江之战(海龄)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望厦条约》(1844)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可以进行复习提问: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时,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其目的是什么?开辟中国市场,推销英国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就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先后采取了哪些手段来掠夺中国?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如下步骤:

商品特殊商品(鸦片)炮舰

1839年8月,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的英国外交部。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第二年就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中英鸦片战争。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以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展开讨论,最后指出当时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侵略者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1840.6)

提示学生注意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以侵略军封锁珠江口挑衅为标志,中英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教师应该强调当时道光帝的惊恐动摇;突出在谈判桌上屈服的琦善和在虎门抗敌殉国的关天培正反两个人物,给学生以强烈的对比冲击。

3.奕山广州降敌(1841.5)

“清逆将军”奕山秉承道光帝“进剿”以显“国威”的使命,但这是一个污蔑“粤民皆汉奸”;提出广东“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主张的昏官。这样做的恶果,摧残了抗英力量,有利于英军侵略。在妄图侥幸一战成功失败后,奕山最终“伏在一隅,半筹莫展”,只好竖起白旗,命广州知府出城乞和。

二、中国人民奋起抗英

1.三元里人民抗英牛栏冈大捷

可以请一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读课文中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小字内容,然后请学生看“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旗帜武器”图。“逆夷自破虎门以来,未有如此之受创者”。另外特别指出帮助英军脱出重围的人是奕山。对此时奕山的行径,可以引用当时的爱国思想家魏源的诗作加以评价,“前时但说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纵夷”——魏源《寰海》。在中国近代史上确实可以看到“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这样一个三角关系的怪圈,尽管有的官员并没有丧失攘夷之志。

2.厦门、定海之战(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和宁波黑水党

这是鸦片战争中英军第二次进攻定海。教师应突出定海三总兵的英勇事迹和宁波一带的农民组织黑水党的抗敌斗争。

3.吴淞之战(陈化成)

吴淞守将年近七十的江南提督陈化成以死报国恩的事迹,与两江总督牛鉴临阵狼狈脱逃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通过比较给学生以冲突。

4.镇江之战(海龄)

首先,赞扬镇江守军的英勇抗敌,可引用恩格斯的话:“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此外,还必须声讨英国殖民者犯下的战争罪行:攻陷镇江后,大肆烧杀劫掠。镇江出现“无市不空,无家不破”,“妇女尸体满道上”的悲惨景象。

恩格斯指出:“英军作战时自始至终采取了极端残酷的手段,这种手段是和引起这次战争的走私贪欲完全相符的。”

1842年8月,英国的炮舰终于直逼南京,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赶到南京,与英军议和。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以失败而告终。

此时可以思考:为什么爱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但最终中国仍然战败?请同学们来谈谈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该题难度大,在组织讨论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史实中概括结论;二要视学生水平和课堂时间引导讨论深度。第一种讨论,可从琦善、奕山、牛鉴以及道光帝等人的昏庸、妥协、投降的行为,深刻揭露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得出这是导致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的结论。第二种讨论,可从琦善等人行径、清军装备及作战情况诸方面,概括出清朝的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军队战斗力弱等;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鸦片战争中出现的偶然现象吗?结合第5课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情况,得出中国的封建统治已经走向衰落,尽管局部地区爱国军民奋起抵抗,但是清政府根本不可能在战争中组织有效的、始终如一的抵抗。第三种讨论,如果学生在分析时谈到英国军事装备先进;又是蓄谋侵略,教师可从内因外因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败,因而无法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的较量中取胜。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1842年8月29日是中国的“第一个国耻日”。教师可以提问:英国侵略者通过条约获得了哪些侵略权益?清政府是怎样丧权辱国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南京条约》及《南京条约》附件的主要内容并一一分析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注意结合外交知识分析其破坏中国的类型。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望厦条约》(1844)

探讨为什么美国政府专使顾盛得意洋洋的说“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门户。但现在,英国却和其他国家,也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历史地图 高中 历史教学 运用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意思即左图右史,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历史地图作为图片的一种,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亦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倡导的导学式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运用地图才能在历史教学中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下面笔者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2课《鸦片战争》中涉及的三幅地图为例,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敬请方家指导。

一、图文对照,互相补充

即在教授、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把地图和文本材料两者相互对照,以形成呼应和补充。

1.据文读图

例如两次鸦片战争后各自开辟的通商口岸的记忆,一般可要求学生在《十一口通商图》中找出其分布的规律,可得出:《南京条约》里五个通商口岸可以由北往南按省份记忆:江苏上海(清朝时隶属江苏),浙江宁波,福建福州厦门,广东广州,都是东南沿海省份的城市;《天津条约》里的10个口岸分为3类,长江沿岸的从东往西依次为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沿海的从北往南依次为营口、烟台、汕头,位于岛屿的有琼州、台湾、淡水;《北京条约》增开了一个天津口。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帮助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以图补文、释文

如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可知:(1)1856年10月英国侵略者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入侵路线;(3)《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内容。然而教材正文中并没有涉及这些知识点,根据地图来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过程以及《中英北京条约》内容等问题就能使学生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加明了。

上述是指地图中明显可见的知识点,其实地图中还经常隐含着一些隐形的知识点,同样能很好地补充、解释正文。如在“据文读图”中分析的通商口岸分布规律的基础之上,可得出列强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中国腹地,还一度入侵清政府的都城,这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一个体现。

3.以图说文

以《鸦片战争形势》图为例,即可根据地图复述战争时间、地点、参战国、意图,进而复述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如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战争性质、影响等)。

二、据图出论

即根据历史地图加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类方法重在分析归纳,对学生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敏感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分析、归纳能力。

1.历史知识系统化

例如把《鸦片战争形势》、《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以及《十一口通商图》这三幅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就容易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然后根据战争时间、参与国、入侵程度、战争性质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掌握两次战争的异同,进而把本来独立分散的知识形成立体、完整的体系。这种方法应结合不同历史阶段同一方面的地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在专题复习时这种方法的作用尤为突出。

2.归纳以呼应概念

例如《十一口通商图》中可见两次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这种以受辱方式被迫的“对外开放”,与之前清政府自诩为“天朝上国”而闭关锁国形成了反差,与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也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相似事件的比较,可以使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感受地图上所示地理位置的空间感,而且还可以形成更为开阔的时空观。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的地图,不论是运用哪种方法来解读,教师都不要拘泥于形式,要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参考文献

[1]葛剑雄 《左图右史,以图识史》[N].《北京日报》,2006,7,7,(19)。

[2]洪兆荣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N].《学知报》,2010,5,11,(A03)。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鸦片战争 中国翻译 历史文化 活动影响

1.前言

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任何民族,翻译活动的开展都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连。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都对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题材的选择、翻译的思想基础与翻译的目的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翻译活动的进行也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变迁和文化转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国的翻译活动肇始于东汉末年至唐宋的佛经翻译,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共三次大的翻译高潮。鸦片战争时期的翻译是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开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我国近代的翻译事业开始了。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鸦片战争期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期间的中国翻译活动,着重探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并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活动在翻译目的与选材两方面的重大影响,旨在帮助译者了解文化和社会历史因素对翻译的重要影响,从而能够在翻译时做到尊重历史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

2.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历史条件

任何翻译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晚清时期,中国政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人与西方科学知识彻底隔断了。欧洲18世纪以来兴起的科学工业革命,以及凭借科学技术进行的殖民侵略战争,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了中国大门,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尤其是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市场。欧洲各国为了扩大其资本主义市场,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军事行动,极力打开中国市场。1834年12月,在广州的英国商人英王,要求在中国开辟更多的通商口岸,请求派来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北上与中国政府交涉。英国伦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等地的资本家也要求英国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华军事行动,打开中国市场。[1]中国政府不敌外来势力的强大侵略,在鸦片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在这种情况下,晚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贸易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除了贸易交往之外,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840年到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期间,随着《中法黄埔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在中国的自由传教权,英、美等国的传教士纷纷涉足东南沿海,在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宣教他们的宗教文化,极力向中国人传播他们的基督教理念和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2]他们从传教的目的出发,极力想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于是创办杂志、翻译书籍、出版图书、创办新式学堂等,揭开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崭新的一页。外来侵略给中国经济和文化领域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许多有责任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正视中国政府的愚昧腐败,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认识到与其坐以待毙,任人鱼肉,不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大批的爱国者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翻译活动也因此而盛行起来。

3.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思想基础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失,这些都是一向固守华夷观念的国人意料之外的结果。在固有的内忧和新生的外患的双重压迫下,一部分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有识之士惊觉起来,痛定思痛,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吸取其中的教训,他们反对卖国投降,开始向西方寻找真理,要求改革弊政并抵抗外国侵略。与此同时,主张学习西方,进而探寻解救中国的有效途径,经世致用的思潮也随之而起。

经世致用,或说通经致用,或说明体达用,其基本意思是在遵守儒家根本信条的前提下,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以经邦安国,济世利民,建功立业。[3]在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爱国之士的经世致用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以免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奴隶。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在抵抗列强侵略的斗争中,最早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他从事翻译的意旨在于借鉴西方,目的是“制敌”。与林则徐同时代的魏源,曾这样提出他经世致用的思想:“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欲造就边才者,必先用留心边事之督抚始。”[4]在他看来,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夷情,因此要了解夷情,就要从立译馆、翻夷书做起,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它代表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思想的最高水平。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翻译工作被上升到了“天下第一要政”的高度。爱国之士们从中国当时的需要出发,将翻译工作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科学领域,开始着手翻译西方政治、科技、经济、法律、教育、历史等方面的著作。

4.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目的的影响

中国古代翻译的主要内容多数与宗教翻译相关联,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传播教义,为异国宗教服务,并为我国统治阶级所利用,这一时期主要体现了翻译的政治性目的。至明清之际的徐光启等人,虽然也是宗教界人士,但翻译内容则开始突破宗教领域,而涉足科技翻译,并且已经开始忧患中国的积弱,希望通过翻译来对西方科技“会通”,以求最后“超胜”,这就已经从单纯的宗教虔诚发展到爱国主义精神了。[5]

而到了近代的鸦片战争时期,对宗教的翻译日益减少,对科技文献的翻译则逐渐兴起。这一时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鸦片战争时期的翻译活动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它肩负着“富国强民”的重担,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得更为强烈,绝大多数翻译家,都表明了一种非宗教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在这一时期,为了抗夷制夷而“师夷之长技”,国内设翻译机构如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附属翻译馆等,所做翻译活动均以力求解救民族危机为目的,翻译的实用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5.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选材的影响

我国翻译活动的第一次高潮是东汉末年至唐宋的佛经翻译,至明末清初时期,则由佛经翻译逐渐转向了科技翻译,虽然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次科技翻译的高潮,但西方文化的渗透仍然是极其缓慢的。[6]在鸦片战争前,由于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西方传教士多对中国敬畏有加,加之中国闭关自守的政策,西方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极少对中国的文化和科技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也开始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艰辛历程。这一时期中国封建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巨大威胁和强烈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文人也盼望国家强大,以抵御西方列强,并开始寻求救国之路。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对翻译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翻译选材从自然科学逐步发展到社会科学和文学等领域。

鸦片战争之前,洋务派作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力量,认识到中国在科技方面已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于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机器制造,自强兴国。他们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组织翻译了一些自然科学的书籍。通过洋务派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译书机构,大量有关工程技术、军事武备和自然科学类的西方著作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然而,由于当时的封建文化依然占统治地位,洋务派有他们不可救药的局限性和反动性,他们依然顽固地维护中国当时的封建帝制。这一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翻译的选材,致使当时翻译的内容只局限于兵工技艺、声学、光学、化学、电学诸书,并且反对翻译国外有关“男女平等”等内容的书籍。[7]这一时期对社会科学题材的著作,虽然也有一些介绍,但却是附带的、零星的,不占主体地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自然科学的介绍相比。可以说,自然科学的大量引进,是西学在这个时期传播的重要特征。

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中国许多维新派先进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不仅在于枪炮火药和轮船机械的落后,更在于政治和文化体制的落后。对此,梁启超认为“西方之所强者不在兵”,并提出要逐步扩大对西学引进的范围。之后他们在翻译的选材上已不局限于自然科学,而主要是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历史和各种学术论著。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家当属严复,以1898年其翻译《天演论》为标志,中国出现了学习并传播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热潮,一大批社会科学名著陆续被翻译出版。[8]失败后,梁启超进一步强调了翻译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梁启超首次提出了“政治小说”的概念,他已经意识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足以挽救当时的中国,更能深入群众的文学作品才能起到唤醒民众保家卫国的作用,因此,文学题材的翻译在此之后又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

6.结语

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其依存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翻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其特殊的经世致用思想也使得翻译无论是在选材,还是在翻译目的上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对宗教文献的热衷,逐渐转向了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翻译,最后更是广泛地渗透到了文学领域。

在翻译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历史文化背景,还是政治事件,都对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译者在翻译时都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翻译史中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才能做到在翻译时顺应时代文化背景的要求,达到翻译标准中真正的“信”。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张军.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英语翻译[D].吉林大学,2008.

[4]崔波.晚清经世致用思想与翻译出版[J].编辑之友,2005,(6).

[5]何素芳.中国史上政治介入对翻译活动的作用和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5).

[6]张景丰.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2,(3).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10篇

类似碑文以及其他史料,构成了我们对鸦片战争的全部记载。圆明园上空的阴霾,成为这个民族长久以来的剧痛,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消失。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鸦片战争》的作者,以不同于中国史家的西方视角,解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从表面看来,鸦片贸易无疑是故事的核心。

两个国家的政治、道德、伦理以及社会问题都在战场后方显现出来。例言之,在中国战场的每一次胜败得失,都能引起英国朝野的巨大震动。托利党和辉格党在鸦片贸易上的巨大分歧甚至使得政府被重组了两次。前方一个小小的挫折都会让首相和外交大臣胆战心惊。

秩序井然的英国政府面对这个完全不同于本国体制的大清帝国,竟然有些束乎无策。尤其是在制订条约或者签署协议之寸,除了皇帝,没人愿意为芝麻大的一点事情负任何责任。他们觉得这个国家不可思议,尤其是将他们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看作是一个前来朝贡的蛮夷之国。

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近乎垄断的产业,也使得英国这个世界头号强国人不敷出。这个以基督教文明和物质生产高度发达而自负骄傲的国家,竟下定决心让不道德的鸦片贸易来压垮中国。

欧洲中心论的史家很长一段时间内讨论鸦片战争时,将鸦片贸易

的合法与否视作整个战争的核心问题。可《鸦片战争》的作者,却仿佛要有意淡化政治与经济的因素。

在很多场战役里,英军几乎没有伤亡地攻城略地。清军使用的火枪,需要两个人联合才能点燃,而强大的后坐力使得这两个人必定四脚朝天地

摔上一跤。一箭之地外的英国士兵,则像在看一场滑稽剧。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电影《甲午海战》里,邓世昌无奈地将卡壳的炮弹摔在甲板上,的确是让人心痛不已。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11篇

摘 要: 以军事手段封锁一国海岸线,显然属于战争行为。1840年6月22日,英军宣布封锁广东沿海海岸线,也就宣告了战争的开始。懿律到达广东的时间应是1840年6月30日,而不是28日。定海之战中,张朝发受伤而死,应是鸦片战争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高级将官。《穿鼻草约》根本不存在,义律与琦善达成的所谓共识也不足以成为英军侵占香港的理据。关于虎门大战前后琦善裁撤军备、不增援的说法可能来自于骆秉章的一份奏折。琦善可能是最先认识到英军能够陆战之人。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时余保纯应为署广州府知府,而不是广州府知府。在英船沉没的问题上,姚莹、达洪阿确有不实虚夸之词。

中图分类号: K253.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6-0123-07

一 目前,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所收藏的鸦片战争资料可谓汗牛充栋,学术界的相关科研成果也是难计其数。就鸦片战争中的诸多基本问题而言,学术界已达成不少共识,但由于对资料掌握的程度有别和解读的不同,在某些问题甚至是重大问题上,学者之间仍存在着不同意见和争论,一些有影响的观点也还有进一步斟酌、讨论的必要。下面,笔者拟就几个有关问题进行考证和辨析。

二 (一)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始时间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以往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以为,鸦片战争开始于九龙之战、穿鼻之战;另一种观点则宣称,第一次定海战役当为鸦片战争真正发端的标志;还有一种观点认定,此次战争正式开始于1840年6月,即英国舰队大批抵达广东海面之时。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可以牟安世、姚廷芳等人为代表。牟安世认为,中英九龙之战揭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同时也是鸦片战争的正式开始〔1〕。姚廷芳认为发生于1839年11月3日的穿鼻之战是“鸦片战争的序幕,也可以说是开始的日子”〔2〕。《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的编者认为鸦片战争始于1839年,实际也可归为这种观点〔3〕。但这种看法存在可以商榷之处。

鸦片战争是中英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九龙、穿鼻战事发生前,义律是英国政府驻华商务监督,代表英政府管理在华英国商人,发展对华外交关系,并未获得发动战争之授权。英国外相巴麦尊虽然主导英国对华外交事务,但他毕竟只是外相,要发动对华战争,还必须经由英国内阁和议会开会讨论、表决方能发动。1839年10月,巴麦尊致信义律,表示英国政府准备发动战争,要义律做好准备〔4〕,但此时巴麦尊的决定尚未成为英国政府公开的政策。直到穿鼻之战爆发时,巴麦尊的信还在送往广东的途中,并未到达义律手里。但义律一收到巴麦尊的信,其行为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一方面从广州撤走英国商人和侨民,以确保他们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做好了等待英国侵华舰队到来的准备,而不是再次肆无忌惮地挑起武力争端。可见,义律之前之所以发动九龙之战、穿鼻之战,完全是他个人出于维护英国殖民强权而妄自使用武力的结果。

李章鹏 鸦片战争若干问题考辨而且,我们还须看到,在中国使用武力,推行英国殖民强权,并非始于义律。1834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为了对抗两广总督卢坤禁运的命令,就曾下令英舰炮击过守卫珠江口的虎门炮台。如果没有英国政府的后续行为,与律劳卑炮击事件一样,九龙之战、穿鼻之战也只不过是另两起无关紧要的武装冲突而已,并不必然导致大规模的战争。巴麦尊之所以作出战争的决定,更多的是迫于英国纺织资本家和鸦片商人的压力,出于对英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与九龙之战、穿鼻之战并无太大的关系。事实上,巴麦尊作出战争决定时,穿鼻之战尚未发生,九龙之战的讯息也没有传回伦敦。因此笔者以为,将九龙之战、穿鼻之战看作是鸦片战争的正式开端,是不太妥当的。

至于第二种观点,即认为鸦片战争真正开始于第一次定海之战发生之时,则以炎明、冯琛和王和平等人为代表①,他们十分强调浙江战场在整个鸦片战争中的地位。不可否认,定海确实是鸦片战争中第一次重大战斗发生的地方,浙江也确实是鸦片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但是,这与鸦片战争真正开始的时间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将第一次定海战役发生的时间——1840年7月5日认定为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之日,显有不妥之处。

英国外相巴麦尊致全权大臣的训令,是持上述观点学者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论据。他们认为,巴麦尊明确要求英军采取的第一项战争行动即是占领舟山岛。这种认识,不妨说是片面地理解巴麦尊的训令的结果。实际上,以武力封锁广东海岸线才是巴麦尊训令要求采取的第一项军事行动,英国舰队到达广东海面后也严格地执行了这一命令。宣告封锁广东海面之后,英军才陆续北上,继而占领舟山群岛,驶抵白河口,逼迫清廷谈判。因此,谈及英国的战争行动,绝不能忽略封锁中国海岸线这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仅如此,笔者以为,封锁中国海岸线,在巴麦尊最初的战争构想中还居于最为中心的地位。通观巴麦尊的训令,封锁中国沿海逼迫清政府同意英国的要求,是英军最为主要的任务。而占领舟山岛只不过是英军行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它一方面为英军进一步行动提供了军事基地,另一方面则可为满足英国条约之需——清廷割让一处岛屿给英国,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至少造成一种既成事实,即英军已占领舟山岛,可作与清政府进一步讨价还价的资本〔5〕。

彻底打败、打倒清政府并不是英军的主要目的。英军第二阶段的军事行动虽与第一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战争构想上却存在一致之处。眼看封锁中国海岸线不能达到目的,英军才转而封锁中国的漕运线,因为漕运线是清政府的生命线。封锁漕运线之后,英军很快就如愿以偿。而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以军事力量封锁某一国的海岸线,当然属于战争行为。但从炎明等学者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其对战争行为外延的理解尚显狭窄,对英军封锁中国海岸线这一战争行为着实缺乏高度的重视。

与此同时,对第一次定海战役之前发生的厦门战斗,冯琛、炎明等人也以为只是一次微小的战斗,不值一提。但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战事的大小,而在于其性质。如果说鸦片战争真正始于定海之战,那么此前发生的厦门战斗难道就不属于鸦片战争?如果属于的话,鸦片战争并不始于第一次定海之战可得而知。

第三种观点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很多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应该开始于1840年6月英国舰队大批抵达广东海面之时。如茅海建就持这种观点〔6〕。

此种看法应该说是较为合理的。但问题在于,英舰是陆陆续续而不是在同一天抵达广东海面的,因此鸦片战争究竟发生于哪一天,仍然有待确认。但如果承认以武力封锁一国海岸线属于战争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认定,1840年6月22日,即伯麦宣告封锁广东海面之时,也就正式宣告了鸦片战争的开始。

(二)关于懿律到达广东的时间问题

关于懿律到达广东的时间,茅海建经过考察认为是1840年6月28日〔6〕,而义律在6月30日致巴麦尊的报告中则说是当天到达〔7〕。义律的报告是一份正式的官方报告,且产生于懿律到达的当天,可信度应较高。在没有充分证据反驳的情况下,还是当以义律的说法为准。

(三)关于张朝发是否为战死的第一个中国高级将领问题

以往的大部分史书给读者一个印象,即三江口协副将陈连升乃是鸦片战争中中方第一个战死的高级将领,定海水师总兵张朝发战死之真相往往被忽略了。

就笔者所知,最早认为张朝发是战死的应为夏燮、刘曾騄等人。在《海疆殉难记》中,夏燮为张朝发鸣不平说:“考总兵之死,与裕帅之殉难于镇海泮池,被人抢救,舆至余姚而卒,大略相同,徒以乌抚参奏在前,不得同邀恤典,浙人以此惜之。”因此,他要将张朝发的事迹附记于定海县令姚怀祥之后,“以慰其不瞑目之忠魂”〔8〕。刘曾騄则以简洁的笔调对张朝发之死作出评论,谓英船“乃窜浙江”,“陷定海,总兵张朝发、知县姚怀祥死之”〔9〕。

可惜的是,他们的观点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共鸣。宣扬浙江沿海军民抗英史迹是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内容之一,在有关鸦片战争的展览中,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只提到在浙江战场牺牲的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和谢朝恩四总兵,对最先牺牲的张朝发却只字未提。

那么,张朝发是不是鸦片战争中第一个战死的高级将领呢?这个问题又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来回答。首先是,张朝发之死是否早于其他高级将领?

厦门战斗是鸦片战争中第一场战斗。这是场小规模的冲突,双方死伤不是很多。据闽浙总督邓廷桢、厦防同知蔡觐龙等人的奏折,清军被炮火击毙兵弁9名;而据英军布朗底号船长鲍彻报告,英军无一伤亡②。

接下来的战斗就是定海之战了。定海之战也被有些学者视作鸦片战争第一场重大战斗①。在这场战斗中,负有守土之责的张朝发、姚怀祥,一个受伤身死,一个兵败自杀。姚怀祥在定海失陷时就投水自杀,而张朝发因伤延至近一个月后(1840年8月)才去世。姚怀祥只是署理知县,而张朝发则是正二品水师总兵。定海失陷后连续几个月没有大的战事,直到1841年1月,英军才重新集结进攻大角、沙角炮台。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三江协副将陈连升父子英勇牺牲。显然,张朝发应是鸦片战争中第一个去世的领兵抗英的高级将官,他的死要比陈连升、关天培等人为早。

其次,张朝发是否属于战死?依据档案记载,张朝发确系因战斗受伤而死,理应视为战死,应当享受战死优恤之礼。可实际上,张朝发一直没有得到清廷的恩恤,也没有获得后人应有之评价。其中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张朝发不是中炮当场死亡,这与当场战死或自杀殉国还是有点差别;其二,恐与定海失守后清廷最初的反应有关。获知英军进攻定海后,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即具折上报情况,对张朝发横加指责:“夷船在洋游奕,既经带兵防堵,何以任其登岸?均应严查奏办”〔10〕。定海失陷后,乌尔恭额又立刻上奏道光帝,报告定海失守情形,并请旨处分张朝发等人。在奏折里,乌尔恭额虽然报告了张朝发受伤落水的情况,却认为张朝发对定海的失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乃该镇张朝发愎谏撤守,以致丧师失城,其情罪有应得”〔11〕。收到乌尔恭额的奏折后,道光帝下令将张朝发革职拿问。随后,道光帝根据刑部的拟议,判处张朝发斩监候。根据档案记载,至此,道光帝认定的张朝发的罪状,恰是乌尔恭额奏议的“愎谏撤守”、“丧师失城”〔12〕。伊里布到达浙江后,复查定海失守情形,认为:“张朝发先因愎谏丧师,迨受伤进城,复不设法固守,辄即遁回镇海,以致城被攻陷,实属咎无可逭,业已因伤身故,应无庸议”〔13〕。这里张朝发又多了一条罪状,即“遁回镇海,以致城被攻陷”。临阵脱逃,向来为人所不齿。所以,张朝发此举不仅牵涉到律例,更属道德问题。其实,关于张朝发究竟如何“愎谏撤守”,并无真凭实据。这种说法,恐与巡抚乌尔恭额等逃避责任不无关联。在当时,张朝发因战伤而死,却没有当即战死,遂被认为有罪之身,诚不足为怪。但即便其真有防御失职责任,也仍不失为因战殉职的第一位清朝总兵。

对于定海战败的原因以及英军的强大,清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清醒的认识,故对于张朝发战败责任的最初认定,在某段时期内也就成为盖棺之论。后时过境迁,张朝发的死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时至今日,我们实有重新认知基本事实之必要。

(四)义律指挥英军侵占香港是否于法有据?

自佐佐木正哉编的《鸦片战争之研究(资料篇)》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公布后,学术界已基本认定《穿鼻草约》不存在。不过香港学者黄宇和在查阅英国大量档案资料后却认为,琦善与义律达成了共识,英军占领香港是有所依据的〔14〕。应该说,琦善与义律确实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但不能据此认为义律侵占香港于法有据。关键要看这些共识是哪些方面的共识?是什么性质的共识?

综合整个谈判过程来看,英军侵占香港之前,琦善与义律达成的共识包括:(1)清政府赔偿烟价600万元,分五年偿还,不计利息。由于此前已经谈妥,1841年1月8日后的谈判未予讨论;(2)释放俘虏,交还定海;(3)广州于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正月上旬重新开港;(4)不再增开口岸;(5)双方以照会的形式进行文件往来,而不用禀谕。

关于给予英人外洋一处寄居泊寓之事,双方虽有交集,但分歧很大。琦善同意向道光帝代为恳奏,而没有同意给予,义律以条约形式来规定各项条款的要求始终未能实现。而且琦善同意的只是英人寄居泊寓,不是割让。这点已为双方往来的照会所证明。在致琦善的中文照会中,义律曾多次要求给予一处寄居,甚至说如澳门一样,竖旗自治。只是在1月14日的照会中,出现了由“英国主治”的字样。这虽与以前的照会不太一样,但在“英国主治”后又有“为寄居贸易之所”一语。整句话连起来,即是“将尖沙咀洋面所滨之尖沙咀、香港各等处让给英国主治,为寄居贸易之所”。这句话显得有点语无伦次,意思含混。况且“主治”与“割让”还是大有差别的。联系到义律以前照会的遣词用句,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给予英人一处寄居泊寓之地,一点也不为过。但在这份照会里,也显现出义律狡诈的特性,这为十几日后(1841年1月26日)英军非法强占香港留下了伏笔。

而琦善在致义律的照会中,一直坚持代为恳奏给予寄寓一处的说法,只是具体用词有所不同而已。在义律拟好的英文照会原文中,虽含有割让之意,但由于琦善不懂英文,照会原文总是由英方翻译成中文再送给琦善。也就是说,琦善收到的是英方已经翻译好的中文本照会。因此,在没有条约规定双方文件往来应以何种文字为准的条件下,义律与琦善之间的意思表达应以中文本照会为准。

再者,双方就给予寄居的具体地方也有不同的理解。琦善以为给予的是香港岛中的一个小地方,而义律主张的则是香港全岛。

义律所炮制的、后被人称为《穿鼻草约》的初步协议,根本不存在。义律与琦善之间关于割让香港的共识也十分有限,如果非要说有共识,也仅仅是琦善同意向皇上代为恳奏给予英国一处寄寓之所。所以,义律凭此宣称琦善已同意割让香港并指挥英军侵占香港,完全是一种强盗逻辑,那种认为义律占领香港是有所依据的判断很值得商榷。

其实,义律也清楚他与琦善之间观点的不一致。侵占香港后,义律多次照会,敦促琦善早日签订协议,割让香港〔14〕。稍后,义律也渐渐明白,在既定的条件下,想与琦善达成协议,几乎不可能,所以他与伯麦等人商议,要通过扩大战争来逼迫清廷让步。

琦善答应“代为恳奏”,是冒着欺君之罪而作出的痛苦抉择。作为道光帝的近臣,琦善十分明白道光帝的底线在哪儿,他也十分明白,如果他擅自割让香港,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

退一步讲,即使琦善同意割让香港岛,也不能构成英军侵占香港的理据。对义律占领香港的合法性,义律的上司、英国外相巴麦尊也曾加以否定。他说,要把一国君主所属的领土割让给另一国,必须缔结一项条约并经那国君主批准,而义律与琦善之间并没有签订正式的条约〔15〕。

(五)关于虎门大战前后琦善裁撤军备、不增援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长期流行的主流观点是,虎门大战中清军之所以惨败,与琦善坚持妥协投降路线、裁撤军备、不增援,最终动摇军心是分不开的。茅海建先生经过详细的考证,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琦善不仅没有撤兵,相反,却向虎门增派了兵力。茅先生认为,依据林则徐、怡良等人的奏折,琦善到达广州前在虎门地区设防的清军兵勇最多时不会超过6000人,而琦善到任后,虎门地区的兵勇陆续增至11000名以上〔6〕。

琦善增兵之事,不仅为林则徐、怡良、琦善等人的奏折所证实,也为英方有关记录所证实〔16〕,而且英方也一再要求清军停止重新装备或增建炮台,甚至为此发出战争的威胁〔14〕。茅先生的观点应该是符合事实的,此处不再重复论证。

这里只想指出的是,以往史书对琦善的这一指责,可能源自当时的一份奏折。

1841年5月27日,监察御史骆秉章上了一份奏折,控诉琦善“到粤查办,将招集之水勇、防备之守具全行撤去,迨大角、沙角失事,提镇专弁赴省求援,仅发兵数百名遣之夜渡,惟恐逆夷知觉,以致提督关天培、总兵李廷钰在炮台遥望而泣”〔17〕。

根据道光帝的要求,刑部将骆秉章的这种说法列为琦善的一条罪状加以讯问。不过,刑部将“以致提督关天培、总兵李廷钰在炮台遥望而泣”改为了“以致提督关天培失守阵亡,伤死弁兵无数”〔18〕。

面对这一指控,琦善一一作了否决。琦善首先指出大角、沙角炮台之失与关天培之死是前后相距一个多月的两件不同的事,接着说明水勇、火船全部交给提督调拨,他没作任何裁撤。至于关天培请援之事,确实发生,但此事发生于大角、沙角战斗之后和虎门战役之前,英军围困横档炮台,关天培为防万一,请求支援。当时“督标远在肇庆,抚标存城无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琦善仍“就在省兵丁星夜发去”,后英军退去,没有发生战斗。琦善最后辩解道:“至二月初六日,提督关天培在三远炮台阵亡,彼时六台炮位已增至三百余门,兵丁状勇亦增至八千五百余名,不意失守,赴援莫及,实属愧恨无地”〔19〕。琦善辩解中的一些具体说法,有的已很难考证,有的还需挖掘新的史料加以证实或证伪,但依据茅海建先生的说法和前文的论述,其中的基本事实——琦善不仅没有撤兵,相反却向虎门增派了兵力,还是可以肯定的。

(六)是谁最先认识到英军能够陆战?

对于英军能否陆战,道光君臣包括林则徐等一开始都持否定的态度。随着战事的发展,清廷君臣的这一认知发生了变化。许多学者(如茅海建〔6〕)都注意到道光帝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其实,最先发现英军能够陆战的,还应属琦善。在英军占领沙角、大角炮台后,琦善奏报战事情形时说道:“连日详查该夷进兵情形,向共知其仅长于水战,今讵料其并设有陆兵”,“至其陆战之兵,技艺原不甚矫捷,而器械则甚属淫巧”〔20〕。在这份奏折中,琦善不仅奏陈了当日陆战的情形,而且明确指出英军设有陆军这一事实,并道出了他自己的判断。虽然他关于英军技艺方面的判断不甚确实,但关于器械方面的判断,却是比较准确的。“器械甚属淫巧”,说的正是英军武器先进这一点。在当时,琦善的这一认识,还是较早和实事求是的。

可惜的是,琦善关于英军能够陆战的判断,当时并没有引起道光帝的重视。直到7个月后,英军第二次进攻厦门,道光帝看到闽浙总督颜伯焘上报厦门失陷的奏折中含有“伪陆路提督郭”的字样,才意识到英军也会陆战。此后,他连续上谕,提醒各省督抚注意英军也会陆战,并要求他们及早做好因应的准备。

(七)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时余保纯的任职问题

大多数史书在谈到三元里抗英斗争时,都将余保纯的职务标为广州府知府。其实不然,此时余保纯应为署广州府知府③。两个多月后,道光帝才正式任命他为广州知府,而且说这是破格提拔,下不为例,“广东广州府知府员缺,准其以余保纯补授,该员系应补选缺知府,与例未符。惟念该省现当筹办善后事宜,故如所请准行,后此不得援以为例。”〔21〕余保纯此前的正式官职应为南雄直隶州知州,而广州府为广东省的首府,所以才有道光帝所谓“破格提拔”之说。

(八)台湾人民抗英斗争过程中“击沉”的是否为遭风商船?

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问题是,达洪阿、姚莹是否谎报军情?

据达洪阿、姚莹上奏,鸦片战争期间,台湾军民曾先后两次击破英船,共击毙英军数十人,俘虏182人,并缴获各种军用物件。1842年5月,达洪阿、姚莹奏请将其中173名俘虏正法,只留下9名“夷目”。《江宁条约》(《南京条约》)拟定后,璞鼎查要求释放英国俘虏。当他到达厦门,得知台湾处决俘虏的情况后,立即照会耆英等人,声称被击沉的英船系遭风商船,扬言要予以报复。道光帝害怕璞鼎查借口滋事,破坏和谈局面,急命闽浙总督怡良渡海赴台调查情况。经过调查,怡良认为:“两次夷船之破,一因遭风击碎,一因遭风搁沉,并无与之接仗计诱如该道所奏者”,并说达洪阿、姚莹“不能实事求是,殊属辜恩溺职”〔22〕。为了平息璞鼎查的怒气,道光帝宣布将达洪阿、姚莹二人革职、解部审讯。

以往,流行的史书多完全同情姚莹、达洪阿等人,认为姚莹、达洪阿等人的奏折并没有弄虚作假。姚莹、达洪阿等人的被捕,系耆英、怡良等人妒忌姚、达之功,屈服于英人的压力而构陷所致〔23〕。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姚、达确有夸张不实之处。首先,姚、达所说的两条船,不是英国的战船,其中一条是运输船“纳尔布达号”,另一条是“阿纳号”,“阿纳号”原先是商船,后受英军支遣。其次,这两条船的沉没不是因为战斗或计诱使之搁浅而致。不过,这两条船也不是像璞鼎查所说的那样为遭风的一般英国商船,而是英军舰队序列中的运输船和英军雇佣的武装商船,它们都担负了军事任务④。所以,姚、达将两船中的英国人视作俘虏对待,也并无不可。如何认定这两艘英船性质,对于今人正确认知当时的中英战时关系、彼此的战争态度,公正评价相关人物,均不无影响。

注释:

①见冯琛、王和平《鸦片战争在浙江若干问题新探》,刊于《浙江学刊》1994年第2期第106-108页;炎明《鸦片战争研究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时间与地点》,刊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116-119页。

②参见《皇家海军舰长鲍彻致舰队司令官懿律函》,收入胡滨所译的《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第676-677页,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厦防同知蔡觐龙等为厦门抗击英船事禀文》,收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Ⅱ》第157-158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闽浙总督邓廷桢奏报来厦英船被击退情形折》,收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Ⅱ》第166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③《参赞大臣杨芳奏报击退进犯省河之英船情形折》内有“署广州府知府余保纯”字样,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Ⅲ》第238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④《闽浙总督怡良奏为遵旨查得台湾两次抗英获胜纯属虚饰请将达洪阿等治罪折》,收入《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Ⅶ》第104-105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李永玉《鸦片战争期间搁浅台湾英船性质考》,刊于《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牟安世.试析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及其上限〔J〕.学术月刊,1987,(2):49.

〔2〕姚廷芳.鸦片战争与道光皇帝·林则徐·琦善·耆英(上)〔M〕.台北:三民书局,1970:221.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G〕.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1.

〔4〕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的史料(下)〔J〕.经济研究,1955,(2):114.

〔5〕巴麦尊子爵致女王陛下驻华的两位全权大臣、尊敬的海军少将懿律和皇家海军上校义律函(第1号)〔C〕∥胡滨,译.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530-553.

〔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32,140,223-224,345.

〔7〕义律海军上校致巴麦尊子爵函〔C〕∥胡 滨,译.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664.

〔8〕夏 燮.中西纪事(卷二十四)〔C〕∥中国史学会.鸦片战争(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653.

〔9〕刘曾騄.和夷纪略〔C〕∥中国史学会.鸦片战争(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85.

〔10〕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奏报英军至定海递书并围城已亲自赶往筹防折〔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154.

〔11〕浙江巡抚乌尔恭额等奏为定海失守请将镇臣张朝发革职定罪并自请议处片〔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161.

〔12〕著伊里布抵浙后再行讯究已拟斩监候之张朝发接仗败退实情事上谕〔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241.

〔13〕钦差大臣伊里布奏为遵旨讯明定海接仗总兵张朝发等败退情形折〔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536.

〔14〕黄宇和.两次鸦片战争与香港的割让:史实与史料〔M〕.台北县:国史馆,1998:1-22,81-84,78-80.

〔15〕巴麦尊子爵致义律海军上校函(第9号)〔C〕∥胡 滨,译.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898.

〔16〕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C〕∥寿纪瑜,齐思和,合译.中国史学会.鸦片战争(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78-188.

〔17〕监察御史骆秉章奏报琦善误国情形并陈战守之策折〔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448.

〔18〕刑部等进呈讯问琦善各条〔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458.

〔19〕刑部进呈琦善亲供一件〔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472-473.

〔20〕钦差大臣琦善奏陈英占炮台欲攻虎门和省垣现拒守两难折〔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744-745.

〔21〕著准祁等所奏广州知府员缺以余保纯补授事上谕〔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602.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第二次鸦片战争 商品经济 对外贸易

一、教材地位

最先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率先于1840年以鸦片为敲门砖,发动鸦片战争,并最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部分独立,从而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的结局使原有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这课正是上承第1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政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内部逐渐分化出了顽固和洋务派,其中后者掀起了一场旨在“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所以第2课又开启了第6课内容,所以说第2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叙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抗击目标、经过,因此它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时,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因此向学生讲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则是本节课教学难点。

三、教学程序

1.导入

教学过程通过对过去、现在圆明园的对照,导入新课。揭示出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是我们的国耻,激发学生学习这课的爱国热情。

2.新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积极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的作用。有效地运用材料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师生谈话等形式,重点与一般相得益彰,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交相互动,教师在注重深挖教材的基础上,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及其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为线索,依次层层铺展开来。

第一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教师如若一上来就让学生归纳战争爆发的原因学生肯定不会理解,所以教师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分析,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二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经过,战争爆发的经过比较复杂,因此对这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初步了解经过,由于教材叙述的不太清晰,因此教师结合战争爆发形势图通过电脑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战争的经过。①“第一阶段清政府以失败而告终签订《天津条约》”,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天津条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战争爆发的第二阶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内容通过录像再现夕日历史,图文并茂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看完录像后让学生谈感想,然后教师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屡遭挨打最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腐败无能,即“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民族要独立,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就需要包括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中国人心怀大志,奋发图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才能避免类似火烧圆明园历史悲剧的重演。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升华。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侵吞中国大片领土。②“教师让学生阅读P8一图一表”,思考沙俄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吞中国大片领土?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目:太平天国运动,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在此设计一个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P9内容理清太平天国运动抗击目标及其斗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电脑、录像等多样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可以形象而直观地再现夕日历史,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积极性较高,对重难点的把握也比较清晰。本节课教师对鸦片战争的经过叙述有些详细,应简略些。

参考文献:

1.翦伯赞.《晚清史》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一 用教材挖掘历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内容丰富,重点、难点多,如何充分利用课文中文字、图片、小字部分等资料挖掘历史非常重要。如从鸦片走私船——“快蟹”入手,引入 英国为何走私鸦片;从“自由阅读卡”让学生懂得吸食鸦片对人体的危害;从《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了解鸦片输入数量增加的具体数目,看到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从《中国大型兵船》与《英国兵船》相比较,看到英国兵船装备的精良和中国兵船装备的简陋等等。

二、用线索梳理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用线索来梳理历史更为重要,使学生对历史一目了然。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鸦片输入——鸦片给中国带来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改变。暗线是: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英国侵略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倾销——中国社会性质改变。

三、用历史探究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让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去反思历史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如: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这一历史现象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得出中国战败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让学生体会到“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又如:从《南京条约》的内容这一历史现象去分析中国是怎样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国家更加贫弱;(3)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看出英国的狼子野心和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下场。

四、让学生参与历史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1,“在鸦片战争期间,如果你是当朝大臣,你是主战还是主和?”让学生分小组讨论。2,“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的罪犯?”让学生说明理由。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五、让学生关注现实

学生知道了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贩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归纳总结:鸦片是当时的麻醉毒品,危害了多少中国人的健康,而今天的“白粉”也是罂粟果经化学加工制成的毒品,人一旦吸食,就很难戒除,其毒性比鸦片更大。为了吸毒,倾家荡产者有之,杀人抢劫者有之,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为了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为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们应理直气壮地拥护政府的禁毒举措,对贩毒、吸毒者绳之以法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14篇

这个学期,梁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鸦片战争》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段令中国人没齿难忘的中国屈辱史。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鸦片战争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鸦片战争观后心得1今天,我观看了《鸦片战争》,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销毁鸦片的那一刻,当时,人们把许多害人的鸦片倒进水里,老百姓叫啊、跳啊、唱啊,十分的高兴!

1837年的中国,鸦片已成为危机中国民生的严重弊害,许多人因为吸鸦片而做出些十分怪的动作,有的还面临死亡,商家也因为没有钱而破产。林则徐提出了六条禁烟方案。1839年在广州收缴英国船上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20天共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254斤。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呀!虽然现在已经没有鸦片了,但我们一定要记住鸦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鸦片战争观后心得2在清光年间,英商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达一千八百吨,清政府每年流失白银三千万两,而当年财政收入仅四千万两,受到致命威胁的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在全国大臣中展开一场严禁鸦片的大论战!

林则徐为了不让中国家破人亡,于是在接到皇帝让他禁烟的命令时,很坚定地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林则徐用了一年的时间想尽了办法,终于迫使英美商人交出鸦片。林则徐把鸦片集中在虎门销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硝烟。最后,英国人又来入侵中国,林则徐却被免职了,在这擦很难过战争中,中国人不知死了多少人,最后还是把香港给了英国!

这部电影,我一定要好好像林则徐学习的!

鸦片战争观后心得3周末,我在家上网看了电影 《鸦片战争》,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到外国列强的欺侮,西方列强为了侵略中国,引进了大量的鸦片来腐蚀民众。

鸦片就是一种毒品,人吸了以后就会上瘾,变的面黄肌瘦,产生幻想,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最终死亡。林则徐当时正任湖广总督,发现了鸦片的巨大危害,主张禁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销烟运动。在林则徐的代领下,百姓们齐心协力对抗外国侵略者,销毁了大量的鸦片,狠狠地打击了外国列强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希望所有的青少年们都能远离毒品,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学习林则徐那英勇无比的爱国主义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美好!

鸦片战争观后心得4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1839年6月3日林则徐-9在虎门销毁鸦片这件震惊中外的历史故事。

英国人为了侵略中国,所以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当时中国很落后思想很愚昧不知道英国人真正目的是为了侵略中国。

鸦片是一种慢性毒药,人吸食后浑身无力,而且容易上隐,更别提打仗了,皇帝看到英国人的真正目的之后,就派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林则徐利用自己智慧和当地人的团结一心把洋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跑,这一胜仗体现了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

《鸦片战争》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为什么洋鬼子不往别的国家输送鸦片呢?那是因为当时中国很落后,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学习,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鸦片战争观后心得5我们的课文就要讲到《虎门销烟》这一课了,为了更深得了解当时的历史,我在网上观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一 用教材挖掘历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内容丰富,重点、难点多,如何充分利用课文中文字、图片、小字部分等资料挖掘历史非常重要。如从鸦片走私船——“快蟹”入手,引入 英国为何走私鸦片;从“自由阅读卡”让学生懂得吸食鸦片对人体的危害;从《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了解鸦片输入数量增加的具体数目,看到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从《中国大型兵船》与《英国兵船》相比较,看到英国兵船装备的精良和中国兵船装备的简陋等等。

二、用线索梳理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用线索来梳理历史更为重要,使学生对历史一目了然。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鸦片输入——鸦片给中国带来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改变。暗线是: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英国侵略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倾销——中国社会性质改变。

三、用历史探究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让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去反思历史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如: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这一历史现象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得出中国战败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让学生体会到“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又如:从《南京条约》的内容这一历史现象去分析中国是怎样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国家更加贫弱;(3)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看出英国的狼子野心和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下场。

四、让学生参与历史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1,“在鸦片战争期间,如果你是当朝大臣,你是主战还是主和?”让学生分小组讨论。2,“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的罪犯?”让学生说明理由。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五、让学生关注现实

学生知道了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贩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归纳总结:鸦片是当时的麻醉毒品,危害了多少中国人的健康,而今天的“白粉”也是罂粟果经化学加工制成的毒品,人一旦吸食,就很难戒除,其毒性比鸦片更大。为了吸毒,倾家荡产者有之,杀人抢劫者有之,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为了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为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们应理直气壮地拥护政府的禁毒举措,对贩毒、吸毒者绳之以法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