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

初等教育论文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2.职业教育对初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研究 

4.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科学传播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5.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6.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7.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8.抗战前上海初等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9.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政策研究 

10.土耳其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评析 

11.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12.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初探 

13.西部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4.学龄人口变动视角中的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5.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 

16.初等教育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探究 

17.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研究 

18.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9.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0.构建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原则与途径 

21.新世纪我国本科学历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初探 

22.谈初等教育专业的语文课探究式教学 

23.印度农村初等教育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启示 

24.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调查与思考 

25.论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数学教育改革 

26.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探究 

27.初等教育教师脑科学素养状况与对策 

28.近代英国的初等教育 

29.通过双轨制探究高职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0.民国时期山西省初等教育实施效果与对外影响 

31.以科研为先导 推进教育现代化——关于我区初等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研究 

32.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三笔字训练思考与实践 

33.论平等视野下的流动儿童初等教育权保护 

34.从国际公约看我国贫困地区女童初等教育巩固率 

35.谈高师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方法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36.初等教育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7.中印初等教育比较:社会背景因素分析 

38.试析俄罗斯初等教育向四年制过渡的必然性 

39.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取向探析 

40.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研究及应对策略 

4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信息科学素养的培养——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为例 

42.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43.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述评——以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44.民国时期乡村初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探析 

45.浅谈我国初等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4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特色研究 

47.初等教育有偿家教问题调查研究及对策——来自杭州的证据 

48.地方高校初等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49.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 

50.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 

51.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透视及对策构想——基于福建省三所师范院校的问卷调查 

52.初等教育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及测评研究 

53.初等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改革探析 

54.当前欧、澳发达国家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55.论高师院校初等教育系本科专业的发展 

5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57.三年制大专初等教育专业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58.论专科层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59.新疆教育学院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性比较 

60.印度促进初等教育普及化措施述评 

61.美国初等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62.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训机制演变成因  

63.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64.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短缺现状、补充策略及启示 

65.初等教育机会的排斥与流动——内地与香港特区初等教育政策比较 

66.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67.浅论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 

68.谈初等教育的核心 

69.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 

70.财政分权对我国初等教育供给数量的影响及原因剖析 

71.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7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以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的提升为例 

7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 

74.印度初等教育发展及启示 

75.初等教育专业改革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76.我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 

77.农村与小城镇初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治理  

78.印度初等教育性别公平问题及其启示  

79.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内容体系及训练模式 

80.在落后中变革——19世纪的英国初等教育 

81.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82.初等教育与质量困境 

8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比较 

84.试析美国综合大学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和教学——以波尔大学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85.初等教育专业(专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86.促进初等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 

87.印度的初等教育 

88.关于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索 

89.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90.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研究 

91.浅谈舞蹈教学对学前与初等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优

92.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93.初等教育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东部沿海七省市为例 

94.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 

95.基于和谐:国际初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96.关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97.论新课改革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98.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敬请关注!!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敬请关注!!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列表”,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那么实际数量有多少?据笔者考证,在民国元年到民国十年间,布西地区的学校数量经历了一番变化。民国元年,布西地区“高等小学一处,初等小学八所,成立有年”,[当地行政主管因经费困难,计划将8所初等小学归并为4所。民国三年,布西地区有高等小学1处,初等小学8所。对于这番变化,有学者认为“1914年上述归并改建的小学重又分离,恢复为原来的8所小学”。有学者认为“从档案中所见新式学校的分布情况来看,在西布特哈地区不同时期新式学堂的数量和学校名称是不同的。从数量上看,档案上记载民国元年西布特哈地区开办两所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为4所小学,但从民国三年有9所小学的沿革情况看,民国元年的归并措施未能加以实施”。也有学者认为“从现有材料看,民国元年所计划归并的学校,并未按原计划实行,或许计划被合并的学校保留下来了,或者本来计划甲校归并到乙校,但实际上乙校却归并到甲校,实际情况如何,尚需进一步考证”。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实际上,民国元年的学校归并措施只是停留在计划阶段,最后胎死腹中,未能实行。民国二年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呈请上级整顿学务,其呈文道:“本属原设初高等小学一所,续设四乡初等小学八所……且开办以来三年之久。”从中可以看出,民国元年的归并措施未能实行。至于为何没能实行,实际上,档案材料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上级部门没有批准当地的归并计划。民国元年“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物协领庄善声报开办高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的呈文,最终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否则民国二年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又何至于再次呈请:“内仍截去四校,以明年一月起统归四校。”上级部门认为布西地区的教育经费足以维持现状,“岂能遽议停办,以失民国教育”。且八所小学分布零散,“彼此相距数百里,儿童往返不便,更无合并之可言……所请停办四校之处,碍难照准”。虽然前后两次的归并申请都未能获批,归并无法实施,但是“整顿”仍在进行。民国元年,在布西地区的8所初等小学中,谟鼎和乌珠小学都曾停办。乌珠小学停办一学期,谟鼎小学停办一学年。至于民国元年谟鼎和乌珠小学停办的原因,正如总管宜铿额所说,是办学经费短缺所至。查阅历史档案,发现民国元年布西地区的许多小学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比如,特科国民学校1911年学校入款267.1元,第二年经费是134.6元。在教员、在校学生、仆役、校舍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经费骤减,办学肯定会遇到较大困难。

和礼国民学校1911年学校入款上期为127.829元,下期为132.400元,合计260.229元。次年即民国元年上期为26.221元,下期为132.426,合计158.647元。可以看出,民国元年上学期,和礼国民学校的办学经费是异常短缺的,学校勉强维持开办,下学期经费恢复正常。乌珠国民学校民国元年上学期停办。推测原因,其情况和和礼国民学校应该是相仿的。在上学期学校遇到经费问题无法维持时只能停办。下学期经费恢复正常后照旧办学。谟鼎国民学校民国元年停办,情况应该也是这样。至1916年,8所初级小学合并为6所。1915年当地行政主管因当地经济落后,经费短缺,拟将“博能学校学生归于谟鼎学校为一处,履新学校学生归于乌珠学校为一处,将所裁两校薪水每月二十九元六角二分添各校,稍示补助”。1916年春,8所初级小学合并为6所。根据1922年的统计,布西地区有学校8所,即布西高等小学(位于尼尔基)、和礼国民学校(位于和礼屯,或称霍日里屯)、特科国民学校(位于登特科屯)、谟鼎国民学校(位于谟尔鼎屯,或称墨尔丁屯)、卓尔国民学校(位于绰尔哈屯,今甘南县东阳镇境)、乌珠国民学校(位于小尔图屯,或称小尔土屯、乌尔科屯)①、阿伦国民学校(位于吉木伦屯,今阿荣旗境内)、第一私立国民学校(位于凯河屯)。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同时结合各方数据②,布西地区的学校截至“九一八”事变前,公立学校共计有7所,私立学校1所,即第一私立国民学校,共8所学校。这可以在时任布西设治局教育局局长于兴章的报告中得到证明,他说:“初高学校仅止八处,迄未扩充。”

从布西全境地图中可以看出,布西全境分为五区,第一区有布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第二区有卓尔国民学校;第三区有和礼、特科、谟鼎国民学校、第一私立国民学校;第四区有乌珠国民学校,第五区有阿伦国民学校。从学校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分布不尽合理。第四区面积广大,村屯星罗棋布,人口众多。据1914年的统计,第四区(旧时的镶红、正蓝旗)总人口约2400人。但是,仅有一所学校,即位于乌尔科屯的乌珠国民学校,招生量有限。1914年上期,在校生5人,中期和下期18人。第五区、第二区同样人口众多。1914年第五区(旧时的镶蓝旗)总人口1307人,第二区(旧时的正红旗、镶白旗)约2500人,也各有一所国民学校。第一与第三区除第一私立国民学校、和礼国民学校位处偏僻之外,其他几所分布较为集中,相距不远,特科国民学校距局署十四里,乌珠国民学校距局署三十里,谟鼎国民学校距局署二十里。关于在校学生数量,基本呈曲线发展态势。1914年,布西地区学生总数235名。1918年学生数为215人,又据《达斡尔族资料集》“黑龙江省西布特哈境内所有学校统计表”中的表述,截至1921年1月,布西地区7所公立学校外加第一私立国民学校,总计学生人数156人。1923年在校生205名学生,1924年246名学生,1925年在校生共265名。③。

二、教学情况、师资和办学经费

1.教学情况布西地区的公立学校均采用上级部门指定的教材进行教学,民国前采用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民国后采用共和国甲种教科书。从民国二年的统计来看,西布特哈的初等小学每周教授28钟点,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唱歌、图画;高等小学每周教授36钟点,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唱歌、图画、历史、地理、理科。从民国八年的统计来看,初等小学每周教授28至29个钟点,开设课程,主体不变,有一些学校如谟鼎和特科国民学校加了手工课,主课是国文和算术,国文每周授课14个钟点,算术每周6个钟点。高等小学第一级教授32个钟点,开设课程除上述9种之外,还要加上手工课。主课依然是国文和算术,国文每周授课10个钟点,算术4个钟点,其次为历史和体操,各3个钟点,其余学科每周两个钟点。第二级教授38个钟点。课程与第一级相同,国文每周授课20个钟点。④

2.师资队伍关于小学师资,民国教育部曾有如下几条规定:“第26条,凡充小学教员者须受有许可状;第27条规定,受许可状者必须在师范学校或教育总长指定之学校毕业,或经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检定合格者;第28条规定,遇有特别事情,小学教员不敷时,得以未受许可状者代用为小学付教员。”此后,国民学校令虽屡有改动,但这几条规定没有变。民国初期,从接受的专业培训角度来讲,布西地区的教员基本是合格的。据1914年的统计,布西高小校长刘雨霖系黑龙江省师范毕业,教员王笃系吉林师范毕业。其他初等小学教员大多系布西籍满蒙师范毕业生。然而这样的师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初等小学教员均系本籍人,“教授纯操达呼尔语,以致设学七年,成绩绝少”。汉文教材用达斡尔语来讲授,教与学都会遇到困难,而且不利于学生升学。省府下令,“将各乡小学教员调城考验,务以汉文较深、熟通汉语、洞悉教育方法暨学务情形者方准留充,否则一律撤换,另聘合格教员前往接替,并将月薪酌量增加,以资养赡”。“如学生届毕业之期,不能毕业,寻常视察,学生仍不通习汉语,即将该教员分别惩处,以昭儆戒”。当时的布特哈总管依令进行了考核奖惩,不过改观不大。1916年西布特哈总管说:“四乡八校教员文理通顺者甚少,每月薪水八元,均以过薄又皆纷纷求去。”如果说这时的师资差强人意的话,那么之后几年师资又差了很多。按照1919年的统计,布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有教员3人,校长韩恒达系绥化教员讲习科毕业、北京法政毕业,教员金德芳系东三省陆军小学毕业,讲授第一、第二两级国文和历史,另一位教员系黑龙江省农业学校肄业,教授第一和第二两级算术、音乐、手工、理科。两位教员均非师范毕业,却都能讲授主课。特科国民学校的唯一教员肄业于黑龙江省第一中学,乌珠国民学校的唯一教员卒业于讷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师资情况更为不堪。谟鼎和和礼国民学校情况好一些,教员均系讷河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布西地区对教师的监管是有欠缺的。1914年,布西地区“劝学员及视学员系属一人,在文案兼差,并未照章设置”。劝学、视学系属一人,就是自己监管自己,监管是不到位的。而且视学员身兼多职,不能专注于教育监管。相形之下,地理相邻的嫩江县在教师监管这方面做得强一些,他们制定出了相对详细的教员考核奖惩标准:“所授各科,以全体能解者为甲等,三分之二者为乙等,三分之一者为丙等;学生肄业全体无缺席者为甲等,缺席至三分之一者为乙等,缺席至半数者为丙等。以上两项甲等酌给教员奖励金,丙等教员分别记过撤换。每月仍由县视学随时考核列榜通知。”

3.办学经费在教育经费方面,布西地区长期处于“盈少亏多”、捉襟见肘的局面。前文言及,民国初年出于经费短缺原因,布西地区屡次向上级部门要求撤并学校,并最终于1916年撤并了两所学校。布西地区的教育经费主要由晌捐和杂捐两部分组成。据1919年“黑龙江省西布特哈全境学务晌捐数表”记载,西布特哈四乡全境有熟田九千晌,每年抽收学费二角,每年共收学费1800元。粮商山货捐2133元,合计地方捐收入4113元。学校支出:布西高小该年支出1341元,每所公立初等小学该年支出234元,6所合计支出1404元,合计支出2745元,劝学所每年支出1368元。1925年时,教育经费为4848元。1928年,布西地区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192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鉴于学校教员薪资微薄,生活入不敷出,人才外流的情形,将原定教员薪俸标准加以调整,以促进教育发展。布西地区表示难以照办。布西地区“学费奇绌,恒苦入不敷出,若遵令遽按薪俸标准支配,更属无法筹措”。但又不得不于万分困难之中设法增筹。“拟由已裁实业费项下将排木船捐酌为拨归,并将牛马头及熟地捐,每头晌加三分,计共增大洋一千零六十八元,以之分别支配,虽未能与薪俸标准相符,然尚足维持目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29年,截至1929年6月,教育经费亏缺1539.072元。经费短缺原因:(1)熟地晌收入减少。上文提到“西布特哈四乡全境有熟田九千晌,每年抽收学费二角,每年共收学费1800元”。1929年六月布西地区晌捐为133.263元,合计一年可征收约1600元,比以往少了二百元。①(2)上级部门对杂捐增收限制较严。上文提及布西地区为增加教员薪俸,拟增收牛马船排等捐。但黑龙江省财政厅没有批准。布西地区只能再次呈请增加捐款。“仍拟加收牛马晌捐,虽人民担负稍重,然较实业费尚减征一倍。至于船排等捐,每只多仅六角,少则三角。收此区区之尤,无病于商民,祗期集腋成裘,俾以暂维过渡”。(3)学田学林开垦培植不利。布西地区有上级划拨学田三千晌,学林五十万里,但到1925年仍未开垦培植。

三、教学效果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布西地区的入学率很低。据调查表统计,布西地区未入学的适龄儿童是523人,已入学的是126人,入学率为20%。造成入学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条件差,办学成效不明显。另一方面是家长和基层官员对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清,“查布署学生尽系达呼尔子弟,每年劝招学生,虽经责成各旗员办理,多半视为具文。即或严饬各区按户催送,依然奉行故事。而于劝令子弟入校之必要,尤茫然不解甚或阻碍转多”。此外,布西地区各学校常常不能使学生如期毕业。从表1可以看出,1916-1919年间,布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按民国教育法令,高等小学学制三年)升学人数仅为8人,较之1914年大量减少。1914-1919年,毕业人数仅为24人。初等小学的情况也不理想,存在大量学生不能如期毕业的问题。以和礼国民学校为例。从表2可以看出,和礼初等小学从1915-1919年5年间,只有7名学生毕业。学生不能如期毕业,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师资力量薄弱之外,学生素质差、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是原因之一。“高等小学教员本拟照章授课,化其性质。而学生等任意妄为,不受教育。教员等功课稍勤,即行散学。如教员何之超因催学生早起上课,该学生控词逕面总管,以致教员辞职”。嫩江县也有不少达斡尔族学生,“第二国民小学各生均系达呼尔人,对于管教上自较汉人为难”。办学成效不突出,举一事为例。1917年,环球尊孔会医院进行医生招考,布西地区送不出合格考生:“现在学生资格,虽有一二稍通文理者,至应考医学则皆不能。”民国时期,布西地区的学校教育是落后的,在黑龙江省处于下游水平。

四、结语及几点启示

1.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制约西布特哈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布西地区“学费奇绌,恒苦入不敷出”,长期勉强维持而已。从1907年兴办学校开始,到民国建立前夕,布西地区已有一所高小,8所初等小学。然而直至1931年,学校数量仍然仅为8所,与此相应,该地区学生数量也只是略有增长。20余年时间过去了,当地的经济与人口都有发展,而教育规模仍然在原地踏步。同时,教育经费不足也是调整学校不合理分布格局的主要障碍。不仅如此,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当地也留不住优秀教员。如前文所言,“四乡八校教员文理通顺者甚少,每月薪水八元,均以过薄又皆纷纷求去”。上级部门要求增加教员工资,布西地区表示无法照办。民国时期,县级教育经费均由县政府自筹。布西地区作为当时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所能征收的田赋和捐税是有限的,能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则更少,这直接导致布西地区教育发展停滞不前。

2.发展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应因地制宜。民国时期同化思想盛行。教育部门不顾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把汉化教育模式移植到民族地区。教员和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汉语文水平,“国文”课程是课程中的主课,占到初等小学课时数的一半。设置的课程无民族语文课程,教员无须是双语兼通人才。这种作法的后果便是导致教育的“水土不服”,突出表现就是学生入学积极性不高,基层官员办学无热情。布西地区作为东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未接触汉文化,骤然使之接受大量外来文化,必然导致“消化不良”,教学效果不佳。“有效利用民族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保障”。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的意义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能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一个培养标准,让师生在进行能力训练的时候有标准可循。以往有些同学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训的时候并不知道当我们在完成这一学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后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从而使学生在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时候没有目的性。除此之外,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也能促进在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专更加业化的发展。前不久国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在我们初等教育专业内对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也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的实施提供有效途径。

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现状调查

为了能够更完善准确地制定新的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对我校的师范生及一些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及结果为:学生对学习理论的了解还可以,经过教育技术理论部分的教学学生能够更进一步深化地了解每一种学习理论的含义,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每一种学习理论到今后的教学当中。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中对现代的教学设备了解还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新发展出来的教学设备了解很少。有些同学对一些教学设备甚至连看都没看到过。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我们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要加强硬件设备的教学,让学生有具体的实物去操作学习,从而可以达到在实际的应用中进行学习。

三、原有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技术课程定位不准确清晰

在现有的师范教育中当我们提到教育技术往往会有人问道教育技术就是教授师范生计算机课程的么?其实这是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及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它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指的是一个人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指的是认知的内容。教育技术研究的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有学习的资源,两者是并重的关系。往往学习过程我们常见的课程体现在有教学设计、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学。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我们常常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视频的开发与制作等课程。其次,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不仅仅强调理论的学习还强调实践一些教学活动。在每学期之前进行课程设定的时候专业并没有注重到教育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并重性。在教学理论方面往往是只注重理论而没有注重实践,并没有让学生学习完教学理论之后利用相应的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方面只注重实践而不强化理论,学生在教学实践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根据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活动。在学生们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时候,学生往往只强调软件的技术性而忽略了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的教学艺术性。

(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教学仪器缺乏

由于在讲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备使用的时候没有对应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学生们往往只能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个教学设备,并不能实际去操作教学设备,这让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现代的教学媒体及教学理论本身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改革的,在设定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内容时候往往不能紧跟随着新的教育改革形式。

(三)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课程实验实施不到位

在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中并没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验课的设定,这让同学们只能通过听老师的讲授、图片的观察来了解教学设备及其使用,而不能真正去动手实践操作现代的教学媒体设备。

四、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容制定

在明确了原有的教育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后,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容进行制定,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重组,使其更具有目的性及高效性。要让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加既有组织性和结构化。要让每一门与教育技术有关的课程都与本门课更加紧密的链接在一起,做到内容的衔接。从而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更加巩固在师范生各类师范素养的培养。这也能更加最大化的发挥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

(一)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体系能力标准具体内容

1.意识和态度:在现阶段的教育技术能力体系的训练学习中要基本认识到学习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2.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培养更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的采集、分类、利用、加工、管理的方式方法。

3.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导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选择合理的学习模式、训练模式。掌握现代的结合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方法。足够充分的认识到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实践的重要性。

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要在实践中整合到具体课堂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课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做到自主创新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内容,协作的教学方式,终身的教学模式。

(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内容

五、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制定

(一)初等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制定的原则

1.需求性原则。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即将走上的是各地的中小学校,要为当前各个中小学校培养出具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可以全面适应当今信息化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是初等教学专业的责任。所以,初等教育专业在进行制定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时一定要本着适应各级中小学需要的原则。在详细的了解了当前各中小学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之后,全面分析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改革对我们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需求,最后初等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根据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制定,而不是根据原本课程内部安排简单的制定。

2.开放性原则。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本课程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中无论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还是硬件设备的研究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更新变化的发展的。随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更新发展,教学理论也随着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技术课程要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的,在这发展更新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在不断完善本学科的学科体系。

3.整合性原则。教育技术课程训练中的整合性的原则是指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训练的时候要充分整合到他们的初等教育专业的特色,把他们已经学到过的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充分整合到教育技术的训练中来。当我们把他们本专业的已修课程整合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之后不仅仅可以让现代教育技术的训练有专业课程的关联也可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了更加统一的专业观点,使学习内容形成了统一的课程体系。

4.主体性原则。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时候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创造力及能动性,要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我能力的内在学习需求。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开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他们更大的自主学习动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培养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教学工作中使用教育技术的主观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随着时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

5.针对性原则。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针对性是指在我们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都是要走上小学的讲台的,所以我们在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训练的时候要结合初等教育阶段的特点,让他们结合小学的课本内容及教学方式。同时我们要在教学的时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针对五年制的学生要从简入手,结合一定的趣味性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热情。

(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标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初等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

厘清学科内的基本概念问题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因此,需要在某些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和统一,这样才能在矛盾和发展中推动学科的建设。

(一)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正在建设发展的二级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前提之一。但有关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明确一致的看法。同样作为二级学科并且发展逐渐成熟的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很明确地提出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很多学者直接借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也应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我们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小学教育?关于小学教育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针对小学教育的概念性问题,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第一,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第二,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类专业;第三,认为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当中与其他教育阶段平行但具有重要基础特性的阶段。由此看来,不同角度理解下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概念性的分歧。那么,如果初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将小学教育作为其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定位究竟是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本身还是小学教育这个阶段过程?若以小学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那么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性问题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若以小学教育这个教育过程阶段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小学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思考;抑或是这两者皆应有所研究。因此,想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做出明确一致的界定。

(二)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和历史起点具有一致性,是对认识角度、构成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细胞或细胞形态、构成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那么,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构成其最基本的、本质的、一般的单位是什么?而这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的最基础的概念。很明显,若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并不适宜。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也秉持一致的看法。因为“立足学生,以儿童为本”是小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小学教育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应是以“小学儿童”为基点并围绕其展开。而这一点从教师、教学、学校等这些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同时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立足点。从我国新颁布的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学生为本”的教师教学宗旨,而国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所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表示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指标。因此,小学儿童无疑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单位。

(三)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其逻辑体系、研究内容等密切相关。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科学理论,这里不仅强调其理论性,同时更需关注其科学性。科学理论性质的的体现不仅在学科本身,即发展本学科独特的理论体系;还包括吸收相邻学科的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生理学等,除此之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也应纳入学科的发展之中。其次,初等教育学也应是一门应用理论。因为它还关注小学教育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问题中生成理论以指导实践。

(四)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

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首先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位置及它在学科体系中与其相关他学科的关系。初等教育学虽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最终发展的明确目标是成为与高等教育学这样的相关学科所平行的二级学科。但同时,作为教育科学体系当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其一级学科。因此,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明确与教育学的学科范畴的区别,确定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是促进其学科范畴日益明晰的重要条件。

二、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按照潘懋元教授的解释:“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其逻辑起点是小学儿童。小学儿童则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单位。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要以小学儿童为起点,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探讨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同时,笔者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进行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而非“儿童”,这一点是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以“儿童”为逻辑起点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儿童学,而我们所强调的“小学”儿童则不仅关注儿童,同时还关注儿童的社会角色身份及儿童参与成长活动的“场”。

三、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的基本立场、研究角度和相应的一套概念和假定,是研究者进行问题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指导思想。研究者借助这样的视角来关注、思考、研究教育理论或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但同时也要在发展中不断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就需要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打开思维、大胆创新,通过学科交叉或迁移,生成新适合于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

例如,现在有些学者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论、生命哲学的方法论等新兴的研究角度来研究小学教育进而发展初等教育学,相信这样的指导思想会使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高度。其实,不管是教育学还是初等教育学,它都是一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复杂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都要求其方法论的研究要多元化、动态化。因为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需要的指导方法论也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不强调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是固定的,但却需要研究者创造出一些能够支撑学科发展的范式,这些范式的发展和变化是推动初等教育学方法论系统化的基础。

四、“元初等教育学”研究

元研究是学科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元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则是对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本身问题的研究,而非小学教育当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尚未建立和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笔者认为,尽管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朦胧的状态,我们仍可以借用“元研究”的思路,采用倒置的研究方式推动学科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站在“元初等教育学”的高度来思考初等教育学的理论陈述、理论体系、发展机制、学科构建、进步方法等,以理论的构想来推动实证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科向前发展的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以正向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但若我们能够站在另一个更高一层的方法论层面上来指导研究,这无疑会使我们促进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五、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建设支撑初等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实证问题。就需要我们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立后需要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研究,研究又是为了什么,所研究的这些成果能否支撑学科的发展,支撑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等等。这些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建设的价值、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及推动学科建设的“问题”和“人”即研究内容和研究队伍的建设都是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明确是促进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日益丰富、日益成熟的前提。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本文试着对初等教育学研究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初等教育学的定位以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正逐渐愈向纵深方向发展,怎样更深入地研究适合于现实需求的初等教育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受到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初等教育学及其研究方法,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初等教育学研究的思考

 

(一)初等教育学的定位

 

近年来,国内的初等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什么是初等教育学,以及是否应该在普通教育学之下单独建立和研究初等教育学,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

 

针对初等教育学,一个亟待重视并去解决的重要性问题就是我们在定位上应如何对初等教育学进行正确定位。有的学者提出,应参照教育科学学科分类,以教育类别、教育对象的不同,可将普通教育学分化、建立为初等教育学与中等教育学,由此与探讨教育基本理论和一般性问题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以竖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应该立足于当下普通教育学的根基之上,来实行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特定研究,厘清初等教育的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正确掌握初等教育的性质特性、发展脉络、价值意义与目的任务。

 

(二)初等教育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教育研究中,初等教育学还只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正恰恰处于漫长的研究过程中的刚刚起步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较为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是不得不承认,初等教育学的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仍有待用心进行梳理,加强研究上的深度与力度。在初等教育学的未来研究中,以下问题亟待进行解决。

 

1.加强初等教育从业人员科研方面的意识。在初等教育学的研究中,一个紧要的问题就是应注重增强初等教育从业人员(包括初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初等教育一线教师)科研方面的意识。对于从事在一线的小学教师来说,受制于重而多的工作任务、职业压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初等教育科研方面的意识是非常缺欠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应当拥有深远的视野,立足于战略性的高度以提升一线教师对初等教育科研问题的认知。显然,科学的研究绝不会立见成效,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科学研究有其长远的积聚效应。在施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所以我们必然要加强初等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所以,初等教育学可以适时适应21世纪需要的前提就应是以初等教育科研为前导。

 

2.增强研究力度,重视实践研究。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初等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来自初等教育实践活动。从现行的初等教育学教材来看,虽然编著体系参差互异,但是统一呈现的问题却是:重思辨、重移植,轻实证。因为所得理论不是从初等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没有反映出初等教育特色,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所以,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无疑应从封闭的书斋中走出,加强与小学的合作与联络,在实践中去探索、去研究,从而才能有效避免为理论而理论、从理论到理论的尴尬境地。

 

在革新初等教育的进程中,积极地去探究初等教育的规律趋势,以逐渐创造出相对完备和科学的初等教育理论。倘若初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只把研究聚焦在自身学科领域,研究方法滞留在单一的思辨上,进行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概念等方面的移替,那么研究的道路难免会变得越来越窄,视野越来越狭隘。虽然,严谨的理论体系依靠于逻辑思辨来进行构建,可以说,逻辑思辨法在初等教育学的研究中至关重要。但是如若仅仅将研究限于单一的逻辑思辨,缺少严密而多样的实证性研究,理论就会丧失其现实基础、应用价值的土壤。此外,还应注重按照所得理论形成对应的方法与规则,由此将理论回归于实践中,使理论在指导初等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3.初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伴随时代的变化,单一化的逻辑思辨研究法已然不再顺应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改革、发展,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从现实来看,研究过程中不应呈现某一种研究方法“唯我独尊”,而其他研究方法退居于舞台之后的畸形状况。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应集思广益,唯“我”所用。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方法,如归纳和演绎,实证和思辨,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科学主义的方法和人文主义的方法等等。第二类方法是教育学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如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第二类不存在绝对的区别,是相互交叉、联系的”。

 

在初等教育研究中,这些对立的研究方法都可以且均应加以运用。因为从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它既不是一门狭隘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也不是一门纯粹意义上的人文科学。所以其研究方法绝不应限于仅可以使用归纳、实证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或思辨、演泽和自上而下的方法。初等教育学从确切意义上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涉猎的领域包括多种学科,它是在吸收了教育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和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所形成和发展的。为了能从不同侧面、多元角度映射初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初等教育学须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以此构建出多样化的方法体系。

 

二、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方式,只要研究方法适切、准确,就可较好地达成研究目的,实现研究意义,获得契合于客观现实的认知。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应当从初等教育独特的研究视角上形成新的切合性方法,绝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去照搬照套普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经过综合思考,笔者粗浅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要特别重视实验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的运用,并要注重多元方法的整体协作。

 

(一)重视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人为的严密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可见,实验法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量化方法,而是一个结合运用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多种方法,再以统计分析法对实验数据施以处理,获得科学实验结果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在当前的初等教育学的研究中,既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更需要实验法使初等教育学的理论得到检验和发展。不经过实验而提出的任何理论,很难证明它的科学性。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实验,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验证假设理论的真伪,探求初等教育学的规律。同时,初等教育学唯有通过进行实验,才可以进一步揭示理论、应用理论、检验理论,因而发展理论。只有通过实验归纳、揭示的理论才能更具备科学价值和创造价值,这恰恰是初等教育学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在目前缺乏严格实证精神的教育学界,实验法应得到初等教育学研究的特别重视。

 

(二)提倡综合研究法

 

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具有综合性,也就是应以多元学科的研究视角、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来探究初等教育学的现象及其规律。由上述分析可知,初等教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繁多,各自有各自的利害。单一地采用某种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研究结论不可完全、整体相信。这就必须采取多种方法互相补充、综合运用的方式进行。

 

在初等教育学研究中,可以参照如下几方面的研究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第一,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搭配文献法这类以实践性研究为主的方法,来获得有关小学教育现况的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以发现问题。第二,采用科学预测法,配合专家咨询这类以理论研究法为主的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中,推演出初等教育学的现今功能。第三,将经验总结法与文献法、专家咨询相结合,来进一步选择、增加和组建具有成效的初等教育活动形式、方式和实质。第四,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配合的研究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以对各类资料、信息进行处理,确保研究项目的有效信度和效度。

 

(三)多元研究方法的整体协调

 

从上述分析可知,多元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运用在初等教育学的研究中是必然和必须的,那么,多元各样的研究方法之间就需要内互的整体协调。所以,整体的研究进程需要一个总括性的指引思想方案,来引导各种研究方法互相协调,一致配合。唯有这样,在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研究的时候,才可以保证所得分析是在正确的方向上。这就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习得,对于每种研究方法,应根据现实情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多元研究方法的理性运用,可以较好地保证不同方法的协调与一致,避免堕入这样可以,那样也行的折中主义当中。

 

总之,初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应按照实践当中不同的研究对象、目的、内容和任务等方面来综合决定具体研究方法的采用,使之整体协调,以便于在研究中获得最好的效果。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困生;特征;成因调查;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是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达到或接近城区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看到,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异。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3.4亿青少年中,学习困难生(学困生)比例高达18.6%—36.4%,而在农村初中学校,学习困难生的比例有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据我们的调查,学困生在被调查的初中生中所占比例高达34.7%,也就是说,农村初中生中三分之一是学习困难生。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辍学的原因由原来的经济方面因素为主转变为因学习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从而放弃学习。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等问题。如何帮助农村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使他们不仅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且建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界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学习困难生的教育, 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它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育理论界对如何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多从改善办学条件、减免学费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关注农村地区的学习困难学生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教育干预,以此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还不多。

为了揭示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学习困难生教育理论体系,进而为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一定的启示;促进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方法,进而为提高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理论平台;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和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自2007年2月起,由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牵头协调,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与区教学研究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安徽省教育学会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学校与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密切合作的关系,狸桥中心初中正式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成立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集中了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生、乡镇分管教育领导、社区管理领导、教科研人员、基层学校校长、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构成的多层次调查、实验和研究群体,构建了一支由学校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科研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骨干队伍。该课题于2007年10月被安徽省教育厅与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批准为安徽省2007年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007JGO7366)。

该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其研究目的是,力求通过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以及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农村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为解决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阶段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的研究》课题,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以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的有益的一项科研尝试。因此,它强调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动态性、可操作性。

该课题研究时间从2007年2月至2011年6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7年2月——2007年3月)。该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进行课题设计,研究论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编辑《课题研究通讯》等。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9年12月)。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具体的研究阶段:

1.1 2007年4月——2007年9月,对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所属四校初中学习困难生展开调查,着重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1.1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为调查问卷的设计环节;

1.1.2 2007年3月——2007年7月,为调查的实施环节;

1.1.3 2007年8月——2007年9月,为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为:《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特征、成因的调查研究报告》。

1.2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所属的四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着重研究对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进行教育干预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同时,建立各校子课题:

1.2.1 农村初中学困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2 农村初中学困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3 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4 农村初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重点:一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行为加以推广;找出影响学困生发展的典型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加以矫正,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学困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学习、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在教师中举办"我的教学观"、“我的教育理想”等专题教学征文活动。了解学生的正常合理需求,转变教师观念,调整教师的行为。在学生中举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

二是调查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教育教学行为的特点及基本表现形式,探索推广的措施。通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研究,使积极的行为得以强化,不当行为加以矫正,为学习困难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学困生的学习与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展“我的教学困惑”、“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等研讨征文活动:观察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引导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研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影响学生情感、态度、动机等非认知因素发展的教师较典型的不当的教育行为。

三是探讨满足学困生特殊需要的策略:(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研究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各项教育策略:(a)心理辅导策略:分析学困生心理症状,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消除他们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b)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掌握各门学科具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c)情感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健康情感,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d)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育者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直接教学、策略教学、诊断教学、任务分析等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个别教育和辅导。(e)环境教育策略:建设以“成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f)分科实施和分步推进策略:教研组发挥协调作用,任课教师具体承担学科辅导工作,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步分阶段实施指导。

四是加强教学反思,调整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a)学困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表现情况;(b)学困生的学习评价问题;(c)对学困生教育帮助行为与效果的反思;(c)制定学校奖励学困生制度;(e)教师“一帮一”辅导学生制度。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2007年10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实验的设计环节;

(2)2007年11月——2009年7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教育实验的实施环节;

(3)2009年8月-2009年10月,为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1.3 2010年2月——2010年6月,进行综合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

第三阶段为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进行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第四阶段为课题结题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召开课题总结大会,整理研究成果资料,申报结题评估验收。

2.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本课题的研目标是揭示农村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

2.1 研究内容

2.1.1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对学习困难生本人的调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分发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进行调研,着重调查导致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差的各种因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一般特征。

2.1.2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辖的南湖初中、昝村初中、卫东初中等四所初级中学为实验基地,以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属四所初中7—9年级学生为调查实验研究对象,着重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

该课题和国内已有研究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1)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以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因素(知识、技能、动机、兴趣、心理等)和外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在此基础上,以宣州区狸桥地区的若干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基地,对如何有效转化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问题展开实验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对学困生成因等问题进行阐述,这与国内已有研究有显著差别。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文献分析、筛选、比较和研究,了解了当前学困生研究的成果,对中外学困生研究相关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了解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和趋势,写成文献综述。

2.2.2 问卷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到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让被调查者做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得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2.2.3 访谈法: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访谈。以开放式的方法来搜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某些观点,通过倾听与研究对象沟通互动,真实反映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

2.2.4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配合,探索解决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困难问题的途径,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

2.2.5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定期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科学验证和提炼,并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思考并撰写相关研究文章。

2.3 研究过程。

2.3.1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措施。

本课题的准备比较充分,为了研究工作的科学正常、严谨开展、有序进行,课题研究的一系列工作做得实实在在,科研态度严谨,内容科学,步骤踏实,方法有效。

(1)重视教师自身的学习。对课题组成员以及各个承担课子题研究的四所学校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课题研究工作的方向,并引导其加强理论学习。我们采取各种手段,组织教师在业余实践中进行自学,阅读科研理论、教育教学书籍、杂志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章,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空间,并组织教师多次参加省、市、区、片教科研会议,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进行评奖,并汇编成多部专集。

(2)制定规范合理的研究制度。每学期初,召开课题组会议,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出可行的研究计划,使组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课题组定期集中活动,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以外,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提出疑惑;每学期请安徽师大何更生教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以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3)课题研讨形式丰富多样。互动研讨,教师将研究过程中的理念和思考写成文章,相互交流;论文评选,课题组针对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不同主题的七次论文评选活动,调动全体教师的参赛积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

2.3.2 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

(1)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2)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3) 论文集编辑、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撰写。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编辑汇编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对策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学困生教育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等系列研究成果专辑以及《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研究资料专集》,撰写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成因、特征的调查与教育干预策略研究报告》、《农村初中语文学校困难生的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困难的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学困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特征及其教育干预的实践与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研究报告》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教育学术会议并提交学困生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会议交流多篇获奖。

3.课题研究的成效以及问题思考

3.1 研究成效。

3.1.1 学校方面。

通过这项课题研究,学校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讲述自己的故事——教育叙事。经常讲述和写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故事,能养成观察事件、思考问题、及时动笔的良好习惯,会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能够融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此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评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总结教育的经验——科研论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肯定给教师留下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出来,对同事是启迪,对自己是鞭策。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七次组织教师对各个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思考撰写科研论文,并汇编成专辑。

(3)探索解决的方法——教育教学。本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我们引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困生教育讲座等,促进学困生学业提高。这样,既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4)关注学生精神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农村初中,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课题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入手,找到了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并制定了相应配套的措施,如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组织心理团体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等等,在学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3.1.2 教师方面。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多读书、善读书。子课题组学校以及成员订阅了教育教学杂志,如《课程教材教法》、《中外教育比较》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进行阅读,并且有针对地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这些阅读活动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通过对教育随笔的研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便捷的研究途径,去关注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以此刷新自己的教育生活。通过撰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使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提升科研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随笔中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

(3)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的学习活动。反思性学习是从教师的自身出发,从本质和根源上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自觉的反思意识,从而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不同方式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要求教师立足于自身实践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与能力。

(4)教师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极大地焕发了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写作的极大热情。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实践。贯彻课题研究全过程,狸桥中心初中、狸桥片教研中心积极组织广大教师锐意探索,深入思考,开展了多次课题研究论文征集评选活动。2008年初,118位教师参加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调查及其教育干预策略研究”征文评选;2008年6月,开展了“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 征文评选;2008年6月,组织教师撰文参加全区第八届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征文评选和市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2009年3月,开展了“学科学困生教育对策思考”征文评选;2009年5月,开展了针对学困生教育的“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的教育反思”作品评选;2009年7月开展了“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征文评选;2009年10月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论文评选。2010年4月,各校举办“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教育经验报告会以及学困生帮扶经验交流会;2010年6月,片教研中心举办了学困生教育案例及个案研究征文评选。教师的几十篇论文获区级优秀论文奖;3篇论文获市教育科研论文奖;课题组组长、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获2008年全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两位教师的论文获三等奖;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获2009年全省教育科研研讨会交流论文评选一等奖。

3.1.3 学生方面

在这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教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发育初始期和社会化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其个性的形成。因此,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项课题研究中,我们向学生进行了价值观教育,指出了“金钱至上”的弊端,引领学生要树立人生的理想,要为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2)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对所测对象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百分之四十五的学生学习成绩取得很大提高,甚至有一些学生成绩已经跻身中上等。卫东初中获得2010年区教育体育局中考教学质量提升奖,狸桥中心初中、南湖初中学生在2011年中考中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3)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习惯的比较,发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不是盲目地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去学习知识,能够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4)开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初中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负责课题课题研究的四所学校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探究其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并对其中一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还开展了“学困生”进步奖评选活动,点燃了学生进取的火苗。通过对“学困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加深了师生感情联络;使他们自我调控学习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最佳学习心态,促进自我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各种良性刺激的迁移功能,达到求知与做人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本课题的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论证严密,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课题目标明确,思路正确;实施严谨周密,步骤稳妥,方法得当;领导重视,专家引领,教研人员协作,四校教师全员参与,研究资料丰富翔实,成果比较系统全面。几年来开展的科学、有序的理论探讨、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们共同努力,投入了很多精力,物力,付出了心血,做了大量实际性的工作,促进了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广大教师对学困生教育问题的认识;为教师们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业务素质的不断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平台;探索了有效的学困生教育的途径和教育方法,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构建了良好的农村初中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困生的教育网络与环境,为新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关注学困生群体,促进了农村学校特殊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培养了教科研骨干力量,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和组织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宝贵经验,为宣州偏远农村地区初中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较突出的成绩,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012年1月30日,狸桥中心初中与安徽师范大学承担的安徽省“十一五”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顺利通过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荣获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省级课题结题证书》。专家组鉴定认为,“课题组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的教育使命感,致力于本地学困生教育干预的实践研究,体现了可贵的教育情怀。从整个研究过程看,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工作较扎实,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同意结题”。专家组希望课题组继续探索,将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完善,努力实现“让每一位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教育愿景,为他们打下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2 问题思考

通过研究,本课题组成员感到尚有以下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深入研究:

3.2.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3.2.2 校内各学科教师协调配合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3.2.3 如何根据各学科特点有效实现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的问题。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一、历史背景: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过萌芽、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肇始。但是,当时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一般以“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主,这种培训只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专业训练。到了18世纪后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逐步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改革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的分化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西方发达国家创办了师范学校,颁布了相关法律,主要从师范学校的设置条件、教师培养、教师聘任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小学教师培养正式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师范学校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开设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而且开始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在其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解释,倡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71年,日本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先后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规划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倡导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建议将教师培养从本科教育阶段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继发表了《教师培训》、《今日之教师》、《学校质量》、《教师质量》等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此后,又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制度改革。总之,随着教师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由此观之,一种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是行不通的。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看,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从中师教育到高师教育、从独立封闭式培养到灵活开放式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小学教师教育体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初等教育学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西方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并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的时期。小学教师教育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大学化”新趋势逐渐凸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然而,“教师专业化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实践问题,人们期待着教师专业化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实际的成果。但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远比目前有关的理论设想要复杂得多。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推进,目前还处于困难之中。”可见,小学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绝不只是学历的简单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小学教师专业化必须根植于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土壤之中。因此,必须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厘清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哲学基础,分析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因素,架构初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现实期待: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已经走过整整18个年头了。经过18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辉煌:2002年,小学教育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教育学门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5W)。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30多所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教育专业成为首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此后,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12所院校也相继被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纵观18年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教材建设等层面的探讨上。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初创时期,“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这在当时确实很必要,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18年后的今天,如果还在这些方面争论不休,显然不够了。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研究已步入“深水区”一-必须研究深层次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众所周知,专业建设必须要有学科支撑。那么,支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当积极构建独立的初等教育学学科。

最早提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学者是殷忠民、刘立德和阮成武。他们从背景与历程、分化与定位、建构与提升三个层面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形成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初等教育及教育学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层次升级以及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迫切期待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阮成武更明确指出,随着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之适应的教育科学应进行必要的分化,加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应当发掘初等教育的特定内涵、特殊属性和特有价值,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价值整合,形成具有学理深度和回归人文科学属性的学术品格,使之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阮成武还与刘立德一起专门针对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指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是初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推动,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反映了教育学学科自身既有综合又有分化的发展趋势,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任务,是建立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范畴和学科体系,为儿童学习和成长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2008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顾明远、谢维和、朱小蔓等著名教育学专家莅临指导,主要就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影响深远。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谢维和教授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时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根据教育学的规律和原则来建构;朱小蔓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不能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而应当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2008年7月,全国初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以“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本科化进程的持续与深入,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本科教育,应逐步形成并确立专业建设所必须依托的学科基础。围绕这一主题和焦点,代表们进行了激烈而坦诚的思想碰撞,也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共识。会议主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从理论和实践多层面认识学科建设对于小型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二是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来确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三是强调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笔者也曾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了当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教科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学专业,因此,教育学是其支撑学科;二是初教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主要学科基础是教育学+中文+数学。而刘慧教授则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了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步入大学18年历史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现实期待与学科诉求。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小学教师。初等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

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不仅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它本身也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完全可以从教育学学科中衍生和发展壮大。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梳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教育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也经历过综合、分化、再综合和再分化的发展过程。教育学最初孕育在哲学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开始正式诞生。虽然教育学学科已经独立了,但此时的教育学学科还很不成熟,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学开始逐步走向分化,出现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论等分支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分化,例如,从教育概论中分化出教育目的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课程论等等。与此同时,教育学还在不断地综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未来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当然,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一综合一分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路向,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过程。

瞿葆奎先生认为,由于教育科学的特性,有多少可以用于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便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有多少种实际教育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任何一门学科最初都是孕育在另一门学科之中,而后经过不断发展才独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新学科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学科的分化;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中找到一些新学科的生长点。

从学科分化角度看,教育科学目前已经形成的分支学科还将进一步分化。有学者建议依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类型的区别,将普通教育学更名为基础教育学,进而使之与研究教育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确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值得一提是,教育部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分类目录中,已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既可以不断丰富教育学学科的内涵,又可以扩大教育学学科的外延,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发展。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渊源;基本内容

一、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研究现状

作为近代中国最有名的爱国教育家之一,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是极为丰富和博大精深的。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专著有12部,把晏阳初教育思想作为著作之一部分研究的著作有89部;以晏阳初教育思想作为主要论题申请的部级课题有2项,教育部立项的有6项,省级立项有16项。上述立项均以著作结题;国外研究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专著有2部,把晏阳初教育思想作为著作之一部分研究的著作有4部(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地区);各种特殊文献占总著作文献的3.4%左右。此外,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官方网站及其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介绍和普及也是作了大量贡献的。

就国内外学术界对晏阳初思想的整体研究而言,应该说学者们的思想是基本正确的,对某些领域的探索也是渐趋深入的。但正如任何事情都有其正反两面一样,学者们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探讨越向纵深处发展,其研究的缺陷也渐露端倪。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研究明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由于资料搜集的欠缺而导致的研究结论的片面性问题。特别是国外学者的研究由于语言的限制,更是出现了许多极为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结论;二是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分析视角极为狭窄。国内研究者大多从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等历史角度来研究其思想变化的轨迹,而没有深入挖掘晏阳初教育思想的深层政治本质。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教育本土化思想、教育国际化思想和教育近代化思想的探索,而没有意识到晏阳初所有教育思想背后的民主本质问题。事实上,作为一位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人士,晏阳初终生为之不懈探索的是中国教育的民主化问题,这其中包括教育的公平问题、教育的平等问题、教育的正义问题等等。本文不吝赐教,将尝试探索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文中观点是作者多年研究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结晶。

二、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每一个时代的政治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并由它得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1]晏阳初的教育民主思想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民主理论,同时又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1、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对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

对中西文化有着深刻洞察的教育专家一致认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建设运动,不论实践地点是在中国,抑或是在海外,从本质上讲都是民本思想的实践。晏阳初曾经说过,儒家的“民本思想对我影响很大。”晏氏在这里所说的“儒家的民本思想”就是指中国传统的“民为邦本”的朴素民主观念。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中国社会始终是在大一统的权力场域中前进的,所以很难说有民主思想的萌芽,更不用说是“教育民主”思想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生发过有关教育领域的民主认识。孔子指出,所有的人,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即“有教无类”。[2]而且在孔子看来,正是这种教育平等思想,才使得“民本”成为事实上的可能。也就是说,离开了民主来谈民本,只是舍本而逐末也。可以这样说,在晏阳初幼小心灵中埋下的“火种”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民主思想。[3]另外,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民主思想、法家的法治民主思想、墨家的经济民主思想、农家的朴素民主思想、兵家的军民和官兵平等的军事民主思想都曾对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2、西方的宗教民主思想对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

作为一种类支柱,宗教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并非仅仅局限于说教而已。在极为严格的学术层面上,宗教所提倡的平等意识对于西方社会民主观念和民主思想的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就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发展状况而言,西方的宗教民主思想对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晏阳初曾在许多场合多次说过:“ Contucius、Christ、Coolies对于我的一生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4]这其中的“Christ”实际上就是指的“基督教”。[5]在理念意义上,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精神不仅是西方意义上的民主机制得以运行的理论基础,而且是现代民主思潮得以风起云涌的价值支柱。可以说正是这种平等博爱的观念,使得晏阳初自始至终坚持推行教育的民主化策略。当然对于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存在的形态学特征则需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其糟粕成分,晏阳初也是采取了批判的态度的。

3、孙中山的民主教育思想对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孙中山是介绍和推行西方政治价值观念的最为重要的人物。可以这样说,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如果没有孙中山教育民主思想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对于晏氏教育策略的推行,孙中山不仅给与了物质上的支持,而且给予了精神上的鼓励,甚至在后期还给与了法律上的便利。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学说中,孙中山对于“乡村自治”是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的,孙中山说,民主主义就是民权主义,也就是大多说人都应该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并尽一定的义务的主义。在实践层面上,西方的基层自治就是具有民主理念的政治运作机制。中国近代的积贫积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的落后和民众素质的低下,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从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抓起,也就是说,必须走教育的民主化路线。晏阳初深受孙中山思想的影响,认为如果大多数民苦得不到解除,大多数民力得不到开发,中国的政治就不会走上正确的轨道,经济也不可能得到发展,国家也不可能强盛。[6]可见,晏阳初之所以执着于平民教育的总路线,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孙中山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

4、中国共产党教育民主思想对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

晏阳初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大的民主环境必然会对晏阳初民主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所推行的教育民主理念,深深的影响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形成。比如,就职业教育领域,晏阳初曾经指出,中国的平民教育必须走职业化道路。而在同一时期的延安窑洞里,以为代表的革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了职业教育的探索,比如在红军的后勤补给领域开展的抓革命促技术的大生产运动;在红军夜校开展的技术能手比赛运动;在延安大学开展的技能考核活动等,都体现了教育的职业化取向。同时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实践,也对中国共产党的职业教育观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1、教育正义论

正义问题不仅是一个道德评价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权力的诉求问题。在这一领域,晏阳初的观点给我们以很深刻的启迪。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中,曾提出过平民教育的几项基本原则,如“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心理的”的原则、“地方自动负责”原则。[7]为了实现上述基本原则,晏阳初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教育”理念,即医治近代中国“愚、穷、弱、私”四大痼疾的基本理念。[8]应该说,晏阳初的教育理念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主方法论了,而是具有崇高民主价值的教育民生问题了。教育的民生导向不仅昭示着教育的现实关怀,而且引领者教育的正义走向。在今天看来,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似乎与脱离民生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教育公平论

公平问题不仅是一个伦理关怀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权利的诉求问题。在这一领域,晏阳初的观点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比如晏阳初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民间、认识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想就鲜明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问题。应该说,晏阳初所追求教育理念,是一种可以跨越国家和民族界限、可以超脱种族和阶层界限的公平式的教育理念,这恰恰是教育民主理论的应有之义。[9]

3、教育自由论

自由的程式只是教育的一种诉求而已,但并非所有的教育都可以无限制的采取放任自由的方式。对此,晏阳初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概念不足以概括我的思想与事业。”[10]也就是说,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从最为本质的意义上,并不是要造就多少所谓的“新民”,而是要造就真正“自由”的知识人。只有具有了大量的有知识的人,才能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的重任;只有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人,才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知识自由人”。中国人的愚昧性,并不是说中国人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而是说中国人缺乏获取知识载体自由的能力。所以,晏阳初所探讨的教育自由思想,已经超出基层自治的领域,上升到社会化的根本领域。因为自由的思想不仅是知识获取的翅膀,而且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钥匙。另外,晏阳初还对学术的自由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学术研究的自由氛围对于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的促生价值。

【注 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85.

[2] 原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3] 晏阳初教育民主思想的由来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答案。他四五岁便开始到塾馆上学,读的是传统的教科书:《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大学》、《诗经》。而这些传统的古籍中均涉及到教育平等问题。尽管我们不能机械的认定中国传统的教育平等就是今天我们所广为传扬的“民主”理念,但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观念必然蕴含着平等思想这是毋容置疑的.

[4] 晏阳初,赛珍珠.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5] 由于他的父亲在传教士开办的福音堂里作中文老师,晏阳初十岁左右到了传教士开办的另一所学校西学堂――香港圣史蒂芬森学堂里读书,开始接受基督文化,并自愿受洗.

[6]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参见《晏阳初文集》之《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M].中华书局,1935(9)188.

[7][8][9] 晏阳初.晏阳初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3.37.10.

[10] 宋恩荣.晏阳初教育思想初探[J].教育研究,1988(7)88.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伴随着对学科建设的关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成为其学科建设首先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一个专业,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理学、史学、健康医学、音乐、美术等;[1]一种观点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初等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再一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由多种相关学科开放融通、共同支撑的复合结构,其中,教育学科和任教所对应的某一相关学科的二级或三级学科作为主干学科,与任教相关的其他学科作为辅助学科支撑,两者融合交叉形成以学科教育为形态的学科领域。那么到底应怎样认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呢?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于小学教育性质及小学教师专业特性的分析

 

(一)基于小学教育性质的分析

 

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既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根本因素,也是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虽然受应试教育与社会功利性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教育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但回到小学教育本身,还是可以认清小学教育的特性之所在,进而明晰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

 

小学教育具有不同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的特性。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中学教育同属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教育的特性,如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义务性、启蒙性等,但这并没有区分开它们之间的不同,因而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梳理。小学教育连接着幼儿教育与中学教育,具有衔接性、过渡性。学前教育的主要特性是保育,是小学教育的前奏;中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是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乐章。因而小学教育的低学段具有一定的保育性,高学段具有一定的学科教育性,这也同时表明了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既不可能是保育性,也不可能是学科教育性。因此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既不是学前教育学,也不是“学科+教育”双学科(或简称学科教育学)。

 

那么,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呢?从终身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的任务看,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养成性。当代小学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在于把握儿童成长的方向,不仅要保证儿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帮助儿童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等,为今后一生的可持续学习,成为开放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打下基础。进一步追问,能够支撑人一生的基础是什么?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品德、良好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小学阶段是人之生命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最易受影响的阶段,一个人在此阶段形成怎样的品德与习惯会影响其一生。故小学教育促进小学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而言,养成性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特性。

 

养成性承接小学教育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小学儿童的养成教育既要遵循小学教育的自然性又要体现小学教育的社会性,是在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社会要求培养、形成小学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小学儿童养成教育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事件、生活常识、各学科综合知识等,为小学儿童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支持性条件。

 

可见,对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离不开对小学儿童生命特性的认识、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以及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认识等,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恰恰属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范围与任务。

 

(二)基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的分析

 

从小学教育的特性看,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在于养成性、综合性。小学教师专业的养成性是相对于学科教学性而言的。小学教师是小学儿童的教育者,不是小学学科的教授者;是以小学儿童的教育为己任,而不是以小学学科知识的教授为己任。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后者为前者服务。小学儿童教育的重心在于养成教育,小学教师应有明确的养成教育意识,懂得养成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并能促进小学儿童良好品德、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其生命的健康成长。

 

小学教师专业的综合性是相对于分科性而言的。小学教师若要胜任促进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工作,仅有某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国外全科小学教师即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英国小学校长认为,如果只教一门课,那么教师只会关注孩子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这会导致“割裂的评价”。比如说,一名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很差,那可能是因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点欠缺,但这不代表他其他方面有问题一如果没有全科教师综合观察,他可能会被认定为“差学生”。全科教师的职责正是凭借“全科背景”捕捉孩子的潜能。这种潜能,往往不由学科界限来粗疏划定,一名细心的全科教师会发现“爱做火箭的学生”、“擅长拼写单词的学生”…[4可见,小学教师对小学儿童生命潜能的发现与培养,必须得凭借自身的综合性素质、综合性知识与综合性能力。也就是说,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体现为综合性。

 

从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升格为高师培养的旨趣看,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在于文化性,而非单纯的技能性。顾明远先生指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们不是知识不够,也不是技能上的问题,而是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是观念上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理解学生,重视小学生的优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151小学教师专业的文化性凸显的是小学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小学教师对教育和小学儿童的认识与理解是支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根。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专业的养成性、综合性与文化性,均指向小学儿童的教育,而对小学儿童教育的研究恰恰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核心。

 

二、基于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

 

尽管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依据社会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己的学科基础;尽管小学教育专业在创建伊始及其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没有明确的学科建设,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事实也是如此;尽管学界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学科基础认识多元而模糊,但从对全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窥见其学科基础之所在。

 

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独立专业,而不是某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结合。从教师学科标准的角度看,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如美国教师学科标准中,将“小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物理教育等其他学科并列。我国“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科专业,应当建立自己的本科水平,而这个本科水平不是简单的'学科+教育’,即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本科层次的学科教育,再加上教育理论与技能类的课程,应当有适应小学教师需要的具有小学教育独特性的本科水平”。161可见,小学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学类专业,其学科基础不可能是“学科+教育”,而应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基础。

 

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不同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双专业模块式”、“3+1”或“2+2”双专业双学段、“4+2”或“4+1+2”双专业双学位,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是“单专业教育学位”。171尽管小学教育专业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中形成了综合型、大文大理型、先综合后分方向、分方向等四种,或为综合型、分科型、中间型三种,16但其实质皆是试图超越中师培养模式和有别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探索适合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这就表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有着不同于中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即不可能是以学科教育为形态的学科领域。

 

从小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看,缺乏初等教育学理论的支撑是其症结所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教师持续接受了学历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等多方面的培训,一定意义上不乏各学科的知识,但面对现实问题,仍感束手无策。我们认为,小学教师许多教学困惑无法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应有的初等教育学理论。教育理论的学习是小学教师入职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弥补中师培养之不足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的理解对小学儿童的理解具备对小学教育问题进行思考、价值判断和实践行动的能力,这正是初等教育学理论学习的价值所在。

 

由此可见,小学教育与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对象,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是小学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初等教育学成为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三、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育学的关系

 

如果确定了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那么就需要廓清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这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前提。

 

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似乎无需证明,前者是后者的下位学科,后者属于前者的上位学科。但事实并非如此,至今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独立的二级学科,不过,不论是基于教育学学科体系,还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实践探索,以及教育学界及初等教育学界的理论研究,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都是毋庸置疑的。伴随着教育学的不断分化与发展,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不断扩展,教育学学科体系也需要完善,初等教育学的建立也是对教育学学科体系完善的一个贡献。问题的关键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如何摆正自己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初等教育学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需要开拓性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从零开始,也不意味着无从参照的任意构想。既然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的上位学科,那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就必然要以教育学为基础。虽然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是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产物,是按照社会的需求而设置,但对初等教育的研究则不仅出于此。研究初等教育现象,揭示与解释初等教育规律,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认知的需要。虽然目前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也没有形成初等教育知识体系,但它己存在于教育学学科之中,所以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

 

同时,构建初等教育学需要警惕简单套用教育学框架与内容的做法。这是己有一些小学教育学教材存在的一个弊端。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说清楚初等教育学的框架是怎样的,但它与其他学科的一些区别还是比较清楚的,如初等教育学不是普通教育学的“小学版”,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再有,教育学框架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教育学界对教育学自身的反思也为初等教育学的构建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所以初等教育学的建设应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但不是简单地套用。

 

四、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儿童研究的关系

 

毫无疑问,小学教育是为小学儿童服务的,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研究小学儿童。但研究小学儿童与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并非同义,那么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儿童研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目前的认识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儿童,另一是初等教育。笔者认为,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儿童学,初等教育才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儿童的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文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也必然要研究儿童,但并不能承担起对儿童的所有研究,只能是研究6~12岁的小学儿童,而且是立足于小学儿童教育生活的教育研究;而初等教育主要是对小学儿童实施的教育,它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与规律,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成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我们把初等教育转化为以小学儿童教育来表达,那么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儿童教育,也不是儿童。

 

但小学儿童在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所谓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181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来表现。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其一,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其二,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其三,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四,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91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儿童研究成果(或儿童学)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基于儿童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小学儿童的研究成果。正如有学者指出,初等教育的建立必须认清小学生的特点,必须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研究成果来建设初等教育学。15如果离开了小学儿童研究成果,所构建的初等教育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初等教育学。

 

五、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其他多学科的关系

 

除了明确与教育学、儿童学关系之外,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还必须明确与其他多学科之间的关系。

 

从学科含义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学科一词有多种内涵,基本含义有三种,一是教学的科目;二是学问的分支;三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在此所言的学科(discipline),相对于教学科目的学术分类,指的是由某一类知识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以一定领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是以初等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的一个有关初等教育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从研究对象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离不开其他学科知识。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要立足于教育立场、基于小学儿童生活来研究小学儿童,然而要研究小学儿童的教育、小学学科教育、小学教师、小学校等,不仅需要教育学及其理论基础的学科知识(如人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有关儿童学学科知识(如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儿童哲学、儿童文学等),而且还需要管理学、数学、语言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知识。

 

从学科构成看,初等教育学学科必须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以学科标准衡量一门学科的独立地位,其关键在于它是否形成独特的概念系统和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1101这就意味着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概念系统以及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将多学科知识罗列、叠加、汇聚与融合。

 

六、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群建设

 

确定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还需要明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并不是一门初等教育学的建设,而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群建设。

 

“许多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构成一系列学科,有人称之为学科群。”1111作为一级学科的教育学学科发展是这样,作为二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也是如此。同样,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也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从而构成学科群,如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哲学、初等教育原理、初等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学、初等课程教学论、初等德育原理、初等教育研究方法等。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一、 师德表现:

拥护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集体,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践行xx“三个代表”,牢记xx“八荣八耻”,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政策法规,依法执教,依法教管。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做一位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追求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又重视辅优培尖。关爱学生,从未体罚或变相体罚过学生,决不放弃一名思想后进生、学习困难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坚守职业道德,廉洁从教,从没有乱订资料、乱补课、乱收费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3年来,年年师德考核都被评为“优秀”,XX年年9月9日教师节被仁寿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2010年1月被中共仁寿县教育局委员会评为“XX年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二、专业发展:

身为语文高级讲师,特别注重练好内功,现为眉山市中语会会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普通话二级甲等。

三年来,我共参加县、市、省集中培训9次26天208学时。每次都按时参加学习,从未缺过勤,从不迟到,从不早退。课堂上认真听讲,笔记详尽,积极思考问题,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流、与参培学员沟通,课后整理笔记,按时完成每次培训布置的作业。三年来,收获颇丰,学以致用,在青年教师中传播,在教学中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XX年7月14日到眉山一中参加眉山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XX年10月28日—29日参加了仁寿一中承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XX年12月20日参加眉山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XX年度工作会,XX年年4月15日在仁寿一中参加仁寿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骨干教师培训,XX年年10月25日参加眉山市优秀教师事迹和学术报告会,2010年7月31日—8月4日参加仁寿县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三新一德”培训;2010年4月8日,参加眉山市2010年优秀教师讲学活动(初中语文),2010年5月16—18日参加四川省省级骨干教师送教到县培训活动,2010年7月5—15日参加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育“模式三”培训。

认真读书,勾画重点,做读书笔记7本4万多字。学过的专著有:《新世纪教师素养》、《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新理念》、《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指南》、《20世纪中国文学》、《明清小说》、《论短篇小说创作》、《峨眉山诗文选注》、《作文教学论集》、《中外教与学方法精粹》。学习过的报刊:《教育导报》、《四川日报》、《眉山日报》、《语文学习报》、《语文周报》、《中学语文教学园地》、《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中国语文》、《新课堂·语文》、《四川教育》、《教育与管理》、《校本教研》。

创建网络博客xiongliyuwen,上挂自己撰写的教研文章和文学作品共44篇,博客访问4693人次。

三年发表语文教研文章9篇:XX年年5月,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上发表《教师要读书》;眉山市中语会“语文苑——眉山语文人博客”上发表:《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令人堪忧》、《浅谈新课程初中语文古诗词总复习》、《试析XX年年眉山市中考语文试题》、《语文中考研究系列一~七》、《重读课标,回看课堂,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说明文总复习》、《试谈新课程初中议论文总复习》、《文言文教学探微》、《试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

获奖论文4篇:XX年年7月,《浅谈新课程初中语文古诗阅读》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眉山市XX年年语文学科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5月,《反思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报社·初中版举办的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论文大赛中荣获部级二等奖;2010年12月,《班主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护航人》在仁寿县教育学会举办的“仁寿县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活动”中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年10月,《试谈中职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在四川省二00九年中等职业学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三新一德”考试获得优异成绩:《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96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92分。

三、工作业绩:

我主管初中教学工作,兼上电大和初中语文课程。我的教育教学思想端正,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按部颁计划和省教厅文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办学行为规范,强力推行素质教育,初中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期期学区和县上教学动态检查均受到肯定,2010年10月仁寿县教育局授予:熊立同志在2010年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评估中荣获二等奖。

所任教的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和本科《汉语专题》、《语言学概论》,学员期末考试过关率大100%。近三年本科毕业论文全由我一人指导,论文答辩过关率100%。

所教初中班最好成绩是:2010级1班在七(上)期末县统考中语文平均分93分(全县平均83.9),在34所二类学校中名列第2名,优生率80%,名列第2名。

我积极参与学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工作,XX年8月在小天使报社举办的全国创新文艺作品大赛优秀辅导员资格评选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0年5月15日在指导学生刘敏参加全县中职生综合素质表演赛中荣获“演讲组”二等奖,2010年5月26日在眉山市首届“文轩杯”中职生综合素质表演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二等奖。

四、发挥作用:

作为中层干部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上课,大大的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作为市级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对同事决不保守,而是积极扶持。每次参加上级培训返校都要详细传达学习内容,复印有关资料,共同学习提高。深入语文教师课堂,观课研讨;对承担公开课的教师特别关注,进行课前指导,帮其出谋划策。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体验;实践;有效性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笔者在本文中就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毕业论文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2.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 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擅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物质保障。信息化时代,要擅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单一的、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摆脱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盘、课件等软件,都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媒体的主流,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

2.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

总之,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论文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广泛灵活的渠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引入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相关教学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转变音乐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基础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

[2]《初中音乐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3]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全国音乐教学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李旭初教授,1936年1月出生于湖南安化。1956年9月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深造,1960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78年评定为讲师。由于业务和表现突出,从1981年10月开始,被学校任命为中文系副系主任,分管行政与教学工作,直到1985年10月。

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于1985年10月任命李旭初教授为函授教育处处长。1998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后,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并兼任机关第五总支书记。在函授教育处和成人教育学院工作期间,他于1987年2月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并于1994年12月晋升为教授。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兼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扫盲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

1996年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岗位上退休后,李教授仍然继续从事继续教育和学校老年工作的管理与研究工作,曾担任继续教育学院老协分会会长、校老年协会副会长。现为校老年协会会长、校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李旭初教授自1960年毕业留校工作直到1996年退休,工作岗位和身份变化较多,但他对待一切工作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无论干什么,都认真的干下去。各种调任,都服从组织的安排,适应环境的需要。他十分重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并以此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无论以什么身份在什么岗位上工作,他总是强调两点:一是坚持信仰,二是认真做事。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信仰的选择起着决定作用。李旭初教授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关键选择,由此也决定了他一生必须“认真做事”的行为准则。

作为一名教师,李旭初教授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耕耘在多个领域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先后从事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教法、写作以及成人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留校当助教后,李教授便一边主动到课堂听课,向老教师请教;一边认真备课,在通读《鲁迅全集》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写出教案。试讲鲁迅作品时,得到听课老师们的高度评价。随后,他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参加王庆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三卷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教材的编写工作。1981年担任中文系副系主任,先是分管行政工作,后因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出国做访问学者,他又兼管教学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国现当代文学界的教学、研究工作者普遍认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缺少台湾与香港文学是不完整的。当时系里还没有老师研究台港文学,李旭初教授便主动出来承担这一任务。1985年调离中文系担任学校函授业余教育处处长后,他又首先在夜大学开设了“台港文学”课程,并出版了《台港文学作品选评》(香港大学出版印务公司1993年版),作为教材使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教学需要,他又策划并与王常新、江少川两位老师合作编写了《台港文学教程》(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教材。不久,他又与江少川、赵国泰老师合作编选了《台港文学精品赏读》(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填补了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建设中的空白。教材出版后,中文系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的“台港文学”课程由江少川和王常新两位老师承担,李旭初教授则在夜大学与函授本科生中讲授“台港文学”课程。

在编写“台港文学”教材的过程中,李旭初教授还先后发表了《论现代台湾小说创作的特点和成就》、《一架“被用过了头的机器”——论赵淑侠的短篇小说》等十余篇台湾与海外华人文学的论文。

此外,李旭初教授在担任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期间,还直接参与了“成人教育学”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在直接承担本单位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之外,还被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聘请为成人教育学硕士班的兼职教授,讲授“成人教育管理学”课程;同时被国家教育部成人教育司聘请为由其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我国普通高校函授站站长培训班的授课教师,多次到上述学校进行教学与培训工作,为我国成人教育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继续教育是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终身教育思想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继续教育不仅成为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初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性质;讨论;

作者简介:何洪涛(1951—),男,吉林延吉市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一、小学教育性质的历史认识

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在我国教育史上曾有过“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小学教育兼有双重任务”等不同提法。

从历史上看,古代社会把小学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把就学儿童称为“蒙童”,其教材也称为启蒙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称为“蒙学课本”,《千家诗》称为“蒙童诗”。古代社会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很低,识字的人不多,儿童只有到学校由教师传授才能学到“识文断字”的启蒙文化。如果从这一角度看小学教育确有启蒙的作用,因此把小学教育称作“启蒙教育”是有道理的。但是从时展的角度看,当今时代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启蒙教育早在小学教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阶段”即确定了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程度都是“启蒙性”的。上述事实和文献说明启蒙教育已经由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教育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把小学教育称作“国民教育”始于中华民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民众的呼吁,迫使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将原有的私塾、书院、县学、州学、府学、国子监等改称为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等。民国初年(191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将学堂改为学校,监督改为校长,1914年大总统申令:“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年限”,为体现这一精神,初等小学校改称“国民学校”。至此,“小学教育为国民教育”的思想得到体现。但是由于政局不稳、时局混乱,公立小学校虽一时按照义务教育的精神实行免费读书,甚至校服都由学校供给,而在全国范围内却无法实施普及性的义务教育,因此民国时期的“国民教育”只是一种政治口号和幻想而已。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从课程设置到办学条件、师资培养、教育质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关于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回答小学教育性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更深入的讨论,尤其是对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1963年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在“总则”中提出:“小学的教导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这就是“小学教育兼有双重任务”提法的权威表述(197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修改后的《条例》,这部分内容亦未作改动)。其实“双重任务”并未正面回答小学教育的性质是什么,只是提出了小学教育的两个基本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小学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1]。这种观点仍没有摆脱“双重任务”的命题范围,它忽略了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和公民素质教育的特性,而这一点是当今时代小学教育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尚未收入“小学教育”这一词条,但是有“基础教育”的解释可作为参考。辞书说“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也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2]这个解释未能把小学教育同初中教育截然区别开来。

综上可见,教育史上对小学教育性质的不同认识和阐释,说明“小学教育”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上述论断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学教育性质,但是当今时代小学教育的性质应该如何认识和界定,这些论断尚未揭示,或者未全部揭示,因此对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性质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小学教育性质的再认识

如何认识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如何界定小学教育的性质?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因素:

首先,小学教育是与学前教育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小学教育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已经不是“零”起点的学校教育,而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教育机构。恰恰因为这一点有的教育家把学前教育称为“前初等教育”。[3]它说明在小学教育之前已经有了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的机构和教育内容,小学教育已经不再是首先承担儿童启蒙教育的机构,我们的初始教育已经自觉地从儿童阶段前伸到幼儿阶段,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这种“前初等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界定小学教育性质时应把握这一时代的新变化。

其次,要考虑小学教育的教育程度和教育内容的特性。小学教育是对儿童实施初级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学校教育。“初级”是就其教育程度而言,概念虽嫌模糊,但可做约定俗成的理解。“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是对小学教育内容的全面概括。“人文素养”在前,“科学知识”在后,意在强调小学阶段培育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时代人文素养的培育要重于科学知识的教育。这是因为好的思想、好的观念、好的品质和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儿童阶段的培养,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确立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他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要把握儿童阶段心理成长的特殊性,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开发集中在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布卢姆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智力开发从胚胎期开始至17岁基本完成,其中胚胎期到4岁可完成智力开发的50%左右,5~7岁可完成30%左右,剩余20%在8~17岁之间完成。[4]由此可见智力开发的教育做得越早收效越大。目前我国的婴幼儿教育(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还不够发达,尤其在智力开发方面作的还很不够,发展不平衡。而小学阶段(7~12岁)几乎是智力开发的最后时期,如果小学阶段还不能够自觉的发挥这方面的教育作用,那么就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笔者还有一个设想,一个人的智力开发是需要有知识的增长做伴侣,而小学阶段是儿童从出生以来接受知识最丰富的时期,那么,小学阶段的智力开发应该价值更高、比例更大。因此小学阶段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就成为界定小学教育性质必须考虑的因素。

此外,小学教育性质的界定应把握小学教育对儿童终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小学教育是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基础的教育。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公民”,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小学教育是创造未来的教育,它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上。“终身发展”,是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而提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逐步形成的世界性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潮[5]提醒人们:今天的小学教育必须从小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出发,选择一个人生存与发展最需要、最适合儿童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最需要培植的基本素质,抓住儿童阶段——这个“教育的黄金时期”[6]对小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当然,小学阶段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的基础应该是,也只能是“全面”的、“初步”的。“全面”是指德智体等几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同时也包括个性发展、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人文意识的培养;“初步”是儿童身心发展条件所决定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还处在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还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认知能力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6]社会意识和社会经验还很薄弱,因此,其人文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只能是“初步”的。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对儿童实施初级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学校教育,它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全面的、初步的基础教育。简言之,小学教育是为打造未来公民素质的初等教育。

三、讨论小学教育性质的实践意义

研究小学教育的性质对于把握小学教育的实践和其他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由上述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讨论可以看出,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是对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本质上讲并不在于学习多少科学知识,关键在于道德修养、思维品质、文明意识的培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代没有公德意识、群体意识、人文意识,没有敢于质疑探索的精神,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他一生的发展是很有限的,甚至是很危险的。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就是告诫人们重视儿童教育的至理名言。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对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给以足够的重视,应该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哲学高度去认识小学教育。

二是能够本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从事小学教育。虽然说“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对各级各类学校都适用,但是对小学教育来说显得更突出、更必要。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不仅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还包括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同时小学教育更具有发展性,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小学生要打好全面基础,从小学生可能发展和应该发展的角度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这种理念,小学教育的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才能够找准工作的重心和重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的功能。

三是有利于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研究。根据小学教育的性质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单一,内容缺乏人文性和时代性。根据当今时代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小学阶段需要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应占较大的比重,科学知识的教育应广泛而带有启蒙性和引导性,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书本上,而且要体现在环境建设和教育管理上,尤其要在实践活动中培植小学生的人文观念、提高人文修养,要让小学生从小就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目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实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