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

英语语言学论文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整体语言教学因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

一、整体语言教学

整体语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美国中小学语言阶段教授本族语儿童的语言艺术及阅读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它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认为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因此,主张在教学中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后来,整体语言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等领域之中。

从此,整体语言教学在各国的语言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解释。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1992)。Brown概括了整体语言的内涵。它包括: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习社团的集中关注;语言的社会性;真实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整体的、非传统的评估技巧;四种语言技巧的结合(1994)。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者们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不能割裂开来(Weaver,1988)。Rigg也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任何企图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句形等部分都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1991)。Genesee也认为,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当被分成听、说、读、写,而应当同时教(1994)。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倡导者Goodman指出,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Goodman,1992)。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能像学会听说一样学会读写,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听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并驾齐驱的,是自然语言学习的延伸(Goodman,1987)。因此,把语言分为听、说、读、写的传统教学法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不科学的。

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而后再从整体到部分。Goodman提出,“应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零散的部分学习。”语言不应被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被分为听、说、读、写。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时发展。

2.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动机、目的和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有目地的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观察,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提高,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学习。

3.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来培养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不应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培养。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然良好的语言环境,创造一种即自然、轻松又备受重视,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课后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英语俱乐部等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多地生活在英语语言的环境之中。

4.学生之间的互助同伴关系。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他们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互相批改作文,互相辅导;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些话题或某些内容进行辩论,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互助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5.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步发展。英语教学一直遵循着“听说领先,读写在后”的传统规则,即必须在听说能力达到相应程度时才能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相反,整体语言教学认为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同时教授,而不是按技能分别培养。在听说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同步发展。

6.教师的功能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转变为策划者、鼓励者和启发者。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7.允许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使用母语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在成人教育中,适当地使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更迅速地理解教学意图与内容。

三、整体语言教学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上活动的主角,一切活动都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得到提高为目的。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多重角色的作用——既是问题的提出者,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能力;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通过设计组织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可分为三个步骤:

1.课前活动。

作为整体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以探究的心理完成课文的学习。教师通过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或者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

2.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skinning,scanning,skipping”等阅读技巧快速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思考与讨论。讲解课文时,既要注重语篇教学,又要兼顾语言点的解释,使学生在对课文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对于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译成中文的方法进行讲解。讲解课文时,对语言点只需指出基本意义,不必详细讲解,以免误导学生过于注重词句而忽略语篇,语言点的详细讲解可以放在词汇学习时进行。整体语言教学这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且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更加扎实。

3.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如可以就课文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角色表演,锻炼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ouglas.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tolanguagePedagogy[M].NJ:PrenticeHALL

Regents,PrenticeHallINC,1994.

[2]Geneese,Fred.SomeHolesinWholeLanguage[J].TESOl,1994,4(6,7).

[3]Goodman,K.Ididn'tFoundWholeLanguage[J].TheReadingTeacher,1992,46(3).

[4]Rigg.Pat.WholeLanguageinTESOL[J].TESOLQuarterly,1991,25(3).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2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更应懂得“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并非我们的母语,所以在很多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再加上很多教师也并非外籍华人,也没有出国留过学。因此,自身在英语专业方面也不是那么精通,经常在课堂中出现“中文式英语”,这种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课下时多钻研英语,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规范课堂用语,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教师要多听纯正的英文发音,力求用地道的美式英语来贯穿课堂,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交流以沟通为前提

目前,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所影响,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殊不知这样对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生需要练习听与说,如果师生经常缺乏交流,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如今,虽然有很多英语教师逐渐意识到课堂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该如何调节课堂气氛,无论教师怎么与学生沟通,却丝毫点燃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已成为当前教师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使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利用英语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扮演的是课堂的引导者,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讨论,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引导其进行自行解决。其次,教师应该懂得如何运用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而不是每堂课都是一成不变的课堂用语,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对英语课堂产生厌烦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也无法对英语运用自如,在说英语的时候也只是在向学生教授知识,从而使学生们感到英语是非常无趣的。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在提高自身英语口语水平的基础上,经常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出英语有趣的一面,如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一首英文歌,或流利地说出一段英语绕口令,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口语是非常有趣的,并不是沉闷死板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具体的课堂中优化教学语言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运用

Abstract:ItisbasedonLanguageAcquisitionTheory,Construdivism,Psycholinguisticsandonthelearner-centeredideas,insteadofbeingbasedonteacher-centeredideas.IncollegeEnglishteaching,itrequireslearnerstoactivelyparticipateinrealcommunicationactivities,toactivelyaccomplishtasksbyusingtargetlanguage,todeveloplanguageknowledgeaswellascompetence.

Keywords:task;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collegeEnglishteaching;application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交际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形成了一种为国际上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新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它是建立在外语教学法研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启示下提出的外语学习途径”[1]。教育部2001年7月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音运用能力”[2]1。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教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2]29。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任务的定义

不同的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和解释,Long是最早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学者之一,他给任务的界定是:任务是人们为自己和为他人所做的、作为义务性的或有报酬的一项工作。Prabhu给任务下的定义是:任务是需要人们经过一些思考从所给的信息中得出结论的一项活动,这一过程由教师控制和调节。Nunan从交际的角度出发认为:交际性任务是一项课堂活动,它要求学生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练、使用或交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非语言形式上。Ellis的任务是指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运用活动[3]。

尽管对交际学习中任务的定义说法不一,但是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至少应具备以下的特点:①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②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应是笼统的或是现实世界中某种活动的翻版,而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欲望的;③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4]。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途径或教学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诸如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课程理论、学习理论、社会语言学、心理发展以及教育理论等。但它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心理语言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1.心理语言学理论

任务教学法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及其追随者Wertsch等人关于语言和学习的理论。Vygotsky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和同伴对促进个人学习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把心理、社会、语音结合起来,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也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学习者是在社会交往、相互作用中发现、学会并运用知识的。“知识的发展经历两个过程:首先在社会层面,然后是个人层面;首先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interpsychological),然后是个人的作用(intrapsychological)。高级思维起源于人们之间实际的相互作用”[5]。任务型语言教学正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完成(transact)某些任务,使外语学习者自然地学习、习得语言,扩展中际语体系和促进外语学习进步。

2.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指的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该理论采用对语言学习者的纵贯研究及实验方法,着重研究音位、语法、词汇及交际能力的发展,主张在新的语言点介绍之后,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活动,增加接触语言的机会。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必须有大量语言的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也就是说学习者能理解一项语法规则,但未必能内化并运用这项规则。学习者不仅需要在不同情景以及不同的语境中反复接触含有这项语法规则的实践机会,而且还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

语言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是有交流的机会,即Willis所说的use。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参与与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关系极大。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状态。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努力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此时他们的思维过程与集中在语言形式上的机械性练习是不同的[6]。

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发展是社会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自己构建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构建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教授;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之中。教学应该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而最理想的情景是所学的知识可以在其中得到运用。

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组织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体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将学生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进行意义的建构,而不是令其接受现成知识,直达结果。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激活学生的内在知识系统,并提供给学生一个可同时进行探究的环境。课堂应该充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各种真实的机会。学生自由地按自己的节奏,结合自己的经历,通过自我调控的发展过程去发展。教师要使外语教学富有教育性,就必须了解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和个人需求,帮助学习者理解任务的意义和目标,同时,要为学生创造适宜外语学习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信心和能力。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主张学习过程应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要求外语教师学会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情感因素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四、应用实例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对当前和今后的高等教育人才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具有时代意义[7]。本文以NewHorizonCollegeEnglishBook1Unit1“LearningaForeignLanguage”一课为例,来说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及其运用。本文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次英语课,是他们由中学的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的转折点,对于他们的英语学习来说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也同样怀着新鲜感和好奇心,因此,这篇课文课堂内容设计的好坏、学生的认可度对于他们今后外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学习外语的亲身经历——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熟悉的,并且他们自己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体验,而作者通过网络学习外语这一做法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如何通过设计一些趣味任务,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至关重要。

围绕课文,笔者设计了以下项task-oriented的活动:

Task1:Todaywearegoingtodealwiththetopic“LearningaForeignLanguage”.Allofyouhavelearned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forabout10years.AreyousatisfiedwithyourpresentEnglishlevel?Doyouthinkyouareasuccessfullearnerornot?WhatareimportantfactorsinyourEnglishlearningexperience?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在这一阶段,老师要使所设计的问题尽量贴近本课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即强调导入与任务的相关性。

Task2:Lookatthetopicinourtext“LearningaForeignLanguage”andtrytopredictthecontentofthe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通过标题对课文内容的预测。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讨论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测这一阅读技巧的训练,并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和兴趣。

Task3:Discussingroups:DuringyourEnglishlearning,haveyoueverbeenhappywithyoursuccessesandcriedaboutyourfailures?Whatareyoursuccessesandwhatareyourfailures?Whatarethecausesofyoursuccessesandfailures?Compareyourswiththeauthor’s.(Thewholeclassmaybedividedinto4~5groups.)Aftergroupdiscussion,eachgrouptriestoreportthesuccessesandthefailuresandthereasonsofthemintheirlearningexperience.

任务3分析:选择这样的任务作为接触课文前的“热身练习”(Warm-upexercises),是因为它从学生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将他们个人学习外语的亲身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提供给学生生活的环境与课堂学习是一体的感觉,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以前学习成功与失败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促进他们今后的学习。同时通过与作者外语学习中的得与失的比较,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对课文的一种深入挖掘。

Task4:Discussingroups:Trytomakealistof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inlearningEnglishthroughcomputercourses.Andthenreporttothewholeclass.(Themoreitemsthegroupmentions,thehighermarksthegroupwillget.)Comparetheitemseachgroupprovides.Thenmakeacomparisonbetweentheitemsyoumentionandthosementionedbytheauthor.

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对于通过网络学习外语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使教学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能够激活学生的内在知识系统,提供给他们一个可以进行探究的环境进行有意义的构建。同时与作者的亲身经历进行比较,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加强互动,语言输入与输出量大量增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他们提供了综合性、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另外分组竞赛的组织方式使课堂气氛紧张、热烈、活跃。

Task5:Nowadays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isgettingmoreandmorepopularinChina.Itisbelievedthatcomputerswillsomedayplayaveryimportantroleineducation,andperhapswillgraduallytaketheplaceoftheteacher.Whatdoyouthinkofit?Doyoubelievethatcomputerscanandwilltaketheplaceoftheteachersinthefuture?Why?Whynot?/Compar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betweencomputer-assistededucationandteacher-conductededucation.

任务5分析: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高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这部分可以作为学生创新的内容。整个班级可以分为两大组,以“计算机将来是否可以代替老师”作为正反方的观点,互相展开辩论。在这一阶段,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学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宗旨。另外,正反双方大辩论的形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了较好发挥。

五、结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旨在把语言教学中的交际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而以任务为本的学习是“在干当中学习”和“以应用为主的语言实践”,因此有利于发展技能。“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传统教学根本的区别是把面向书本转为应对四面八方的人和事,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自身潜力,表现自己的价值[7]。但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设计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得到控制,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ELLISR.Task-basedlanguageand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1-5.

[4]庞继贤.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导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F5.

[5]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7:57.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加强大学英语语言学有效性教学的理论探索,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遗憾的是,当前大学英语语言学所采取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应当加快转变落后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

现阶段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普遍受制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理论灌输占据课堂主流,学生不堪忍受大量枯燥晦涩的语法知识灌输,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的凸显,片面采用单一教学方式,课堂成为教师演戏的舞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不强。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单词记忆,花时间背单词、背句型就可以了。由于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容易出现一定消极心理,久而久之,更加不愿意配合英语语言学教学活动。

2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何去何从

2.1营造积极教学氛围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处于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之内,学生会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为了全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努力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语言学学习活动。例如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导入新知,这一方面将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另一方面极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Atestoftruelove》一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heartwillgoon》,学生沉浸于优美的音乐欣赏之中,课堂气氛相当轻松。在浓浓的音乐渲染氛围之下,我适时在课件上出示问题:“Areyouinloveornot?”伴随歌声,我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开展讨论,他们兴致都非常高,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2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英语语言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不仅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应当结合生活实际教学,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例如一定理论知识讲解结束之后,给学生留出相应时间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并展开相应实践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Atestoftruelove》一课教学结束之后,为了让学生学会应用“某人或某物的与众不同”的这一句型,笔者请学生两两一组,联系生活实际,用句型编写对话,反映生活中某一个小片段。学生两人一组,一个负责提问,一个负责回答,配合得相当默契。节选对话如下:A:Youarereallyoneofakind.B:Uhhuh?A:Whileallpeopleisreading,youaretheonlyonetoplaythecomputergameselse.B:Iamsoashamed.

2.3改革传统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引入更为实用的教学内容。当前不同专业所选用的英语语言学教材版本略有不同,非英语专业普遍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有的专业选用《语言学教程》,也有的专业选用《简明新编英语语言学教程》。虽然不同版本教材教学内容侧重点存在差异,但是总体而言,不论哪一本版教材,想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都应当从学生获得实用的英语技能这一角度出发。宏观意义上的英语语言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词义、文字等内容,分别涉及听、说、读、写四个不同维度的技能。从语言自身角度而言,教学时间有限的现实情况下,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其中的精髓要义展开分析。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教学理念决定了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不仅仅是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单独进行教育,教师还应当引入边缘学科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引入语言翻译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

结合以上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助于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加强应用型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的重要方向,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上笔者简要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此方面教学研究,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郭文琦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5篇

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否则势必将影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影响我国对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所采用的教材缺乏实用性。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大部分是由一些西方文学著作或者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组成,而涉及旅游、文化、科技、商业等方面的翻译教学素材比较少。学生们在大学英语翻译专业课学习之后,能熟练掌握日常用语或文学体裁的翻译,对一些专业性的内容翻译起来比较困难,直接影响了学生翻译技能水平的提高。

2.从教学方法上来说,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现象。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翻译练习,很少有机会进行翻译实践,而且实践也多是在模拟的情景下展开的,无法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其次,在教学中对翻译素材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诠释不到位,导致英语翻译教学缺乏文化气息;此外,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过程中不能熟练地掌握双语转换,在翻译实践中不能很好地整合汉语话语系统和英语话语系统。

3.从教学模式上来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对部分段落或句子的翻译,而很少面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展开。英语翻译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或教材内容选择学生学习的材料,导致学生掌握的翻译技能与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闭门造车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是不能长期立足的。

4.从价值取向上来说,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着为考试而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有关英语翻译的各级考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价值观和良好的翻译学习习惯。长期来说,这将对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5.从教学评价上来说,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一个教学评价体系如果缺乏实用性、与学生英语学习不配套,必将导致教学中缺乏强有力的驱动力,不利于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长期发展。

二、语言学的分类以及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的要求

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就语言学的分类来说,可以分为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系统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功能语言学等,不同的语言学分类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

1.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类学习语言的角度出发,它强调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要依照人的认知规律有序展开。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须在深入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基础上,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

2.文化语言学旨在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相关知识,在文化的统摄下进行语言教学。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除了重视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还要将英语、汉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知识介绍、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基础上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3.系统语言学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它强调在学习一门语言时要把这门语言看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了解,而不是仅学习它的边角。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把英语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系统,从整体上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视角出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翻译能力。

4.社会语言学以及功能语言学是从社会需求及语言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语言教学要关注社会需求和语言的功能、作用。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来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实用性,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英语翻译人才。

三、基于语言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英语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为解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只有回归到语言学,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翻译人才。回归到语言学的教学,要以英语语言学为指导理念,创新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价值取向等内容,以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持续发展和与时俱进。

1.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要严格按照语言学的相关要求,选择内容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践活动,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翻译的实际能力,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向生活性和实用性发展。

2.从教学方式上来说,要严格按照语言学的相关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多英语翻译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有机会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教师要重视文化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教学,积极运用英汉对比翻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汉语语言系统与英语语言系统的能力。

3.从教学模式上来说,要依据语言学的发展要求探索实践教学模式。院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接洽,主动了解本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空缺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设定相关课程,通过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翻译人才。

4.从教学评价上来说,要严格依据语言学的要求,探索出一套符合语言学发展规律及社会需求的英语翻译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充分发挥其导向、矫正、监控、鉴定等职能,以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为首任,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5.从价值取向上来说,要构建科学的语言学价值取向。引导教师重视翻译教学的教育性、文化性、实用性及语言性,通过深入挖掘英语这门语言的内在和外在价值,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健康、稳定运行。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育也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众多大学英语教师都在不断地摸索,总结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目前,很多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用丰富的视听材料给学生创设富有意义的课堂教学环境。

作为一种补充,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兴趣,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英美文学教育,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其功能和应用价值的体现不仅仅适用于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同时也适用于大学外语教学,而文学语言也可以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范本,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情操及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语言感悟力。一、文学语言与英语语言技能的发展众所周知,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人靠语言来表达思想。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语言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容量。作家可以直接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评价及情绪、情感渗透在作品中,从而以情达理,以理融情,情、理相生。真正的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性。因此语言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对文学语言美的敏感与驾驭能力,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加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阅读的魅力与意义也就在于此。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单纯课文教学,语言点讲解等层面上,课本内容相对陈旧,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并无创新之处。其弊端是忽视英语的基本功能即表达功能,也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另外还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将生硬的课本内容强行“灌输”;至学生脑海中,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缺乏生气,长此以往,大学英语教学将陷入僵局。基于这一现状,以英美文学作品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文文本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尝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最美的语言主要存在于文学语篇之中,所以文学文本可以给英语学习者提供真实可信的阅读文本,对他们语言技能的发展益处良多;文学语言的使用颇讲究遣词造句,词汇的微妙涵义与繁复的句式可以在语言层面拓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交互过程,因此,我们同样需要研究造成语言学习者或群体在对第二语言输入解码方面意愿与能力不同的诸变量,如情感、态度和经历等”;。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原则课堂活动语言情境

(一)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回避或忽视语法教学呢?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通过大量具体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语法知识的欠缺将会制约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英语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目标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尽管语法本身不等于语言,但语法是语言构建的规则,总结语法本身的规律能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同时,语法知识又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方面,只有当学习者掌握了语法知识,他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熟练运用这种语言的能力。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完全否定语法教学的作用或忽视语法教学都是不明智的。“语法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已经不是语法该不该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二)语法课堂教学的理论原則

语法教学首先要创设生动形象的语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其次,让设计的活动有效服务于教学目的。此外,语法教学不能停留在结构的教学上,既要重视结构的正确性,又要重视语用的适合性。那么如何开展好语法课堂教学,既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能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枯燥的”语法呢?根据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语法规则讲解的适量性原则。解释语法项目时,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讲解时间过长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会让语法课显得沉闷。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尽可能详尽地解释,才能保证学生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学生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语法讲解不够。成功的语法教学应该做到:语法知识要运用于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要为实现交际目的服务,要促进交际语言的准确与流利,要避免过多语言术语的解释,要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其实,就像学开汽车一样,没有理论肯定不行,但只有理论或理论记忆太多,同样开不好车,最关键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讲解语法的时间,在有效使用上下功夫才能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语法教学环境。

2.意义先行原则。英国教育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学生在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较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学生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英国教育专家Jayne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for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学生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Z)上,然后他们才会注意语言形式(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structures)和语言规则。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

3.隐性原则。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grammar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grammar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有些老师的语法课上得枯燥无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采用了过多的机械的练习方法,也就是过多地运用了“explicitgrammarteaching”。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需求,教师应尽可能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来活化语法,让语法练习生动有趣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新学的语法项目转化为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来创设语言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用语言做事”。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才会对所学的语言理解得更加清晰,想象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根据笔者在海外培训获得的知识和多次的教学实践,在此介绍几种可行且有效的语法教学课堂活动形式。

1.Bingo。Bingo游戏通常被教师们用在小学的词汇教学中,其实它也可以用在初中的语法教学中。如我们可以用它来练习介词的用法。给每个学生五个不同的句子,每句有一空需填上合适的介词。游戏开始,教师说出一个个介词,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句子的意思,判断能否填进,如果五个句子全部填好并且认为准确无误,就喊“Bingo”。这时,教师还得请这位学生读出每个句子,其余同学一起听,如果全部正确,这位学生就是这一轮的winner。如果有错误,在纠错之后,那么游戏继续进行,直到另一个winner出现。

2.WhoamI?——verbtenses。这个活动可以用来练习时态,课前教师在每张纸上写上过去一位名人的名字,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抽一张纸,纸上的信息不可以让别的组知道。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个句子的开头:

Longago,Iusedto……

Ihaveoften……

Ihavenever……

Threeyearsago,I……(+simplepast)

Thesedays,Ioften……

Nextmonth,Ihope……

Bythistimenextyear,I''''11have……

要求学生假装就是那位名人,在组内展开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学生用以上的句子去描述,看看别的同学能否猜出这位名人是谁。

3.Chainstory——simplepast。这是一个故事接龙游戏。通常是教师先开个头,例如:Lastyearaninterestingthinghappenedtoateenageboy,然后叫一个学生加一个句子接下去,完了让这个学生再请另一个学生加一个句继续这个故事,直到这个故事有一个很自然的结尾。所有的学生都要注意听,看每增加的一个句子是否有语法错误。叙述故事要用一般过去时,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一般过去时的游戏形式。在练习语法的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4.Thingstodo——modals。这是一个练习情态动词的活动。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写下:ThingsIcando:ThingsIoughttobcableto;ThingsImustdo:ThingsIneedtodo,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4个句子,例如:

Icanuseacomputer.

Ioughttobeabletorideabike.

Imustdomymathshomeworktonight.

IneedtotellmymotherthatIhavelostoneofmyshoes.

然后,让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将自己的句子读给对方听,接着,让他们写4个有关对方信息的句子,例如:

MarycanspeakFrench.

Maryoughttobeabletodriveacar.

Marymustfinishheressaytoday.

MaryneedstohelpmewithmyEnglish.

教师可以要求一些学生读出他们的句子,如有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

5.Anothername——2ndconditional。这个活动可以用来练习虚拟语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人。请他们完成下面的一个句子,并说明原因。

IfIcouldchoose/hadtochooseanothername,Iwouldchoose.

Forexample:IfIcouldchoose/hadtochooseanothername,IwouldchooseMary.MymotheriscalledMary,andallmylifeIhavelovedthatname.Iwouldalsoliketobecalledafterher,asIthinksheiswonderful.

当然,这个活动可以有很多主题,如favouritefood/TVprograms/agameofsports/placestovisit

6.Writeapoembasedongrammar——speel-fledgrammar。这是一个既可以练习特定的语法又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要求学生写一首五行的诗歌,每一行都有特定的语法要求,例如:

Ⅰ.Onthefirstlinewriteanounofyourchoice.

Ⅱ.Onthesecondlinewritetwoadjectivesjoinedbyandtodescribethisnoun.

Ⅲ.Onthethirdlinewriteapresentparticipleofaverbandanadverbtodescribethisnouninaction.

Ⅳ.Startthefourthlinewithlikeorasfollowedbyacomparison.

Ⅴ.Startthefinallinewithifonlyfollowedbyaw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ke/A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fon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ample:

Spring

Greenandbright

Blowingsoftly

Likeabeautifulmaiden

Ifonlyitwerespringallyearlong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8篇

象似性(iconicity)是指语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即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的形式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认知和体验的结果———语言具有理据性。当代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是基于对语言的各个层面研究之上而得出的,从词语发音、词汇发展到句法、篇章、语用等层面综合得出结论。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大量的象似性。而就词汇层面而言,我们知道,在英语中有很多单词是可以进一步再分的,那它就具有一定的理据性。认知语言学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承认认知对身体经验的组织作用。因此,象似性不是指语言结构与现实结构之间的象似,而是语言结构与基于身体经验之上的认知结构象似。人类是基于对客观外界结构的感知之上,经过认知加工才形成了人类的语言。我们若能将语言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清楚,便可大大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对从根本上提高语言能力和运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少儿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原型理论的应用原型理论对词汇教学最基本的作用是单词间字母组合的联系。单词不能仅仅靠发音、拼写和意义存储在学习者的大脑中,不同的单词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网络联系。根据原型理论,同一范畴的不同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地位,它们由中心词也就是原型,向外不断延伸到边缘词汇。例如,儿童可以很容易地学习并记忆“o”这个字母,那么我们就把它作为有相似拼写词汇的中心。与其相似的词汇有on,no,go,one,now,some等。如果我们把“o”作为这个家族里面的核心,那么其他成员与其相比就有不同的相似度。当儿童熟练掌握“o”这个字母时,那么越与其相似的词就越容易被接受和记忆。比如go会比some更容易记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优先学习更加靠近原型的词汇。在原型效应的影响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开始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儿,在记忆词汇时总是偏简避繁。因此教师可以优先选择词形简单的词汇让学生记忆。例如,ear一词仅有3个字母,如果把ear作为原型,那么向外延伸由4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有bear,pear,tear,hear,dear,fear,near,year等;由5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有clear,earth,early,spear等。由于词形越简单,少儿越容易从心理上接受。因此,如果教师先让学生学习ear这个原型词汇,再学习其他延伸词汇,那么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二)象似性理论的应用对英语词汇来说,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名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大量词语的意义和形式、语义和语音之间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关联,这种现象称为“词的理据”。Householder指出:英语中只有9%的词汇是完全任意的,绝大多数词汇是有理据的。所以,词的理据对词汇习得有重要影响。如breakfast,un-derstand都是源自古英语的复合词,它们具有词源特征;fast有斋戒、禁食之意,breakfast是breakone’sfast,即开戒,后引申为吃早饭;understand原意为standamong,据说,在人群前接受提问的人,如果问题答对,他就可以站到人群中去,故引申为理解;gossip在古英语里是godsib(上帝的孩子),它在现代英语中的同源词有sibling,所以gossip原指那些无所事事、整天闲聊的教父教母们,现在gossip可以引申为八卦或爱说长道短的人。词汇的语音理据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与词义的联系上,Waugh将这种音位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称为词汇中的拟象象似性。如sl-的声响效果让人联想到嘶溜、滑溜的意味,于是在这样的词语中就有slip,slide,slush,sled,slick,slippy,slippery,slope等。以sn-开始的词与鼻息有关:sneeze,sniff,snore等。英语中的短元音经常表示急促或短暂的动作,如rush,quick,swift,jump,cut,dig,run等。而长元音或双元音表示缓慢的动作,如slow,walk,lazy,wait,stay,clam,draw,idle等。象似性理论使词汇系统的规律性更加明显化,对英语词汇习得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以这个理论为依据,将语言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语义分析和认知解释,形成有组织的系统,便可大大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使少儿在记忆英语词汇时不觉枯燥,提高英语词汇的习得效果和效率。

三、结论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课程设置的问题

各大高校为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并且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开设了多种复合专业。而这些课程的叠加,更是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同时又降低了对纯语种学习的要求。语言学的学习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际的应用。这种复合专业课程的开设减少了英语语言学的课时,会导致学生无法在规定课时内学到相应的内容,教师在课程的教授上也会缺乏详细性和系统性。长此以往,教学质量便得不到保障,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也无法真正实现。

(二)教学理念和内容的缺陷

课程的设置体现高校教学理念。很多高校的教师仅仅把语言当作是交流工具,根本无法深入挖掘语言的魅力。与此同时,高校选择的英语语言学教材内容多且难度大,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教师也难以很好地向学生诠释教材的内容。语言本就是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英语语言学课程难度较大,偏向于理论性、抽象性,内容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没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师仍是纯粹讲授教材,学生被动学习,更是让英语语言学枯燥乏味。学生会觉得该门课程毫无实用性,不愿意学,进而老师也不愿意教授。如此恶性循环,语言学的发展会越来越缓慢。

(三)教学方法尚有不足

除了上述问题,教学方法也还存在缺陷。现阶段,我国的英语教学还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的课堂参与受到限制,课堂显得枯燥无趣。众所周知,只有在活跃的语言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英语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突破传统英语教学中的瓶颈,改变英语理论知识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脱节的现象。只有从改善教学方法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英语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且一味地灌输知识会造成学生的厌倦情绪和排斥心理,最终致使教师的辛勤教学失去意义,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

二、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的改革设想

(一)更新教学观念,活跃教学气氛

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自从开展素质教育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更加关注教育理论的动态,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拓宽事业,学会换位思考,认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探究能够最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到知识的教学模式。课堂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之上只知道不停地把知识往外拿,却没有了解学生接受的情况,没有交流就没有了解,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就永远不会知道学生在想些什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打破教师拿、学生接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第一,可以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才有可能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第二,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错误的理论和解答要及时采取合理的引导,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和思维方式。第三,教师要退居到引导者的地位,积极促成学生间的语言交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式学习为主要方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模式、以教师教学为辅助动力的英语教学。

(二)慎重选择教材,创新评估形式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同时还要考虑到该教材的实用性,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这门学科的魅力。只有达到以上各项条件的教材,才能承载英语教学实用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要求,在传达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通俗化的语言,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外,还要积极创新评价方式。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为出发点,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整。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课堂评价重心,以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增加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评估,包括课后作业、课堂参与情况、课外实践活动等。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数字设备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遵循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深入研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式,为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以学生的诉求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英语教学课堂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音频、视频、图片),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实质目标。

三、结束语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具体而言,语料库研究都是围绕英语教学主题开展。众所周知,充分利用该语料库,需要做好研究工作。这个研究对象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目标语研究。对英语学习强化过程中,指出语言在某些结构上的搭配以及用法,虽然这些表现形式还没有被使用到高职英语课程学习中,但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我国的英语存在典型特征,很多的英语在我国本土使用中出现本土化现象,这样的问题需要避免的。第二,课程教学话语分析。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各种名词和语义,需要根据英语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确定,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快速,英语作为一门学科语言,作为交流介质,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我国新社会建设人才,这些人才在我国未来发展中,将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然而,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英语学科应该跟上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当下存在的现实使得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现实问题,需要借助语料库语言学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使得我国英语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二、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

(一)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语料库语言学是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对语言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为主。这些工作最终目的是可以凭借语料库具备的大量语言资源作为从事语言教育工作之工具。当前,虽然探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将其进行归纳就会发现,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语料库是使用语料库进行研究,对某些语言某个方面深入解析和研究。它不是新的学科名称,只是当成一种研究手段进行研究。第二,根据语料库反映出来的语言事实对当前的语言进行理论批判,这样就可以获得全新的观点和理论。在某些意义上,这是一个语料库语言学,这是新的学科名称。虽然,当前进入第二层次的研究范围比较小,而且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小,但是它也带来未来的语料库语言研究方向趋势。

(二)语料库语言学

总而言之,语料库语言学教学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语料库具备高度的抽象性,不论是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上,还是作为研究对象上,当前该阶段的语料库语言学选择的是信息研究方法。对信息的研究基本处于一个抽象外表上,这是最为关键的特点。建立起语料库应该适应语言的应用规律,在语言使用基础上,可以进行高度抽象化研究,而且可以更加深入地利用本质规律,使得研究具有科学性。第二,简单的进行总结,语料库语言学具备的特征除了上述的特征之外,还具备几个显著的特征。(1)语料库具备高度的抽象性,不论在传统意义教学中,还是传统意义研究上,这都是作为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当前阶段,语料库语言学使用的信息研究方法很简单,在本质表现中都是以高度抽象为主要特点。建立起语料库,应该充分的研究其中的语言规律,这样才可以把握住抽象化的研究,从而总结出语言的本质规律。(2)语料库语言学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虽然当前的语料库语言学具备了超强研究手段,研究成果突出。当前,使用的范围非常广,发展前景比较广阔。(3)语料库语言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现阶段语料库语言学相对其他学科交叉领域不是很多,也并不是很复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英语语言学得到深入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得到革新,这样的研究方式势必变得更加广泛,应用范围也得到推广。研究的深度会逐渐得到拓展和深入,当前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加明显,这将为学科不断交叉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这些新的活力将得到沸腾和保持。

三、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

近几年发展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呈现繁荣发展景象。很多的高校开始开设了英语语言教育以及相关的学科教育。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提高,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教学地位也得到确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在其背后该语言蕴含大量的知识,其中包含西方的经济学知识、文化知识还有社会知识等。当前,我国对语言本质规律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能力还比较差。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英语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现实问题,英语学习还存在缺陷。英语学习中出现了实际和理论相互脱节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英语发展之关键,也是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之根本原因。

(一)重新编纂英语教材

当前,使用英语语料库教学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材进行编制,编制出符合我们英语教学需求的教材,能够提升我国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选择的英语教材时间都比较悠久,老套的教材中存在诸多的语法、篇章还有词汇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尤其是在进行词汇教学时,选择的部分词汇严重缺乏连贯性还有科学性。使用语料库教学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编制,可以使得教材编制更加晚上,编排更加合理。尤其是对词汇的教学环节,这个需要重新确定和整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教学水平,才能满足我国教学需求。

(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英语语料库,这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时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这些投入不是短暂的投入,而是需要长时间投入。高校是英语教学实施的主体,高校具备开展教学的条件,因此,根据高校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为我国资料库的完善和建立做出奉献。高校可以选择设置新的课题,可以将其作为研究方式。当前,语料库的建立是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构建出英语教学水准,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工作,不断地完善语料库资源,使得资源更加丰富。

(三)理论应用于教学中

在进行应用语料库教学理论时,应该将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根据教学环节开展教学。众所周知,语料库教学理论相对实践教学而言,应该将理论放置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反映出教学成果。随着我国教学工作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我国获得了丰富经验。当前,我国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拥有中学到大学的所有中国学习者的作文语料,一共有100万词,而且在作文标注中,标注出常常出现的62处错误。这些错误包含拼写错误、词语搭配错误还有语法错误等。这些标注对我国开展英语教学有推动作用,对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将起到积极作用。在今后发展阶段中,应该将重点放置在语料库教学理论的应用上,在实践教学中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应用能力提升。

四、结束语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1篇

(1)生源质量不高

专科院校的学生一般高考分数都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进入专科院校的目的是继续“专升本”,最终完成本科学业。专科院校的学生整体英语能力较低,在英语基础、词汇量以及语法知识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欠缺,给专科英语教学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是厌恶英语学习的问题,导致专科英语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另外,专科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被动情绪,很少有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英语学习计划,甚至连教师布置的预习、复习内容都很难完成,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专科英语教学效果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首先,英语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除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往往还是基础的语言能力训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其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无法将这些特点展现出来,也就达不到英语课程教学的标准。

(3)专科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当前很多专科院校采取分级教学模式,以对专科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补充、更新,例如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推荐多种课外读物和自学教材等等,但英语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专科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与本科教材是一致的,教材的内容设置与学习难度与专科院校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情况不符,缺乏实用性强、难度适中的专科英语精品教学教材。

2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相关内容阐述

交际语言教学方法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方法。这种语言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Hymes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交际能力四个方面的认知理论,这四个方面认知分别是可能的交际形式、可行的交际心理、得体的交际语境以及交际实现。交际语言教学方法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通过目标语言进行真正的互相交流。将交际语言教学方法运用到专科英语教学中,目标语言就是英语,而专科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英语的有效交流。通过交流方式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的主要目标。与过去传统的讲授法相比,交际语言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教师和学生要对学习目标进行明确,认同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交际语言教学要充分地体现相关人文精神、文化内涵,要符合社交、交际的实际情况。另外,教师和学生要明确自身在模拟场景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师要具有流利、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学生要积极配合相关场景的布置和开展。

3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1)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

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主要是指学生和教师要在交际语言教学方法中明确自身的作用,相互配合,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在交际语言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从过去的教学内容教授者、课堂教学管理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积极转变角色,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引导,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运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等,在各种模拟场景中练习听、说、读、写、译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要将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入到交际语言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针对专科院校学生基础薄弱、沟通交流能力有限的现象,教师应当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在词汇学习方面,可以根据词汇特色融入场景,通过大脑风暴进行词汇记忆。在学习新课的时候,通过学习小组进行课文导入介绍,让每一个小组都对即将开始的新课发表看法和讨论结果;定期举办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将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用英语讲给全班学生,然后就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文化内涵、事物现象等展开讨论。迷你情景剧也是交际语言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对名著、影视、戏剧中的相关场景进行情景再现、创新表演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地展示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交际语言教学课堂能够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在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提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另外,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交际语言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外语话剧竞赛活动、外语辩论会等,在训练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3)注重专科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对专科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言素质,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的内涵,能够有效地指导交际语言教学活动。因此,要注重专科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活动组织、活动预测和效果评价、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实际案例研讨和交流学习等方式,发挥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4结语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2篇

1.外语学能。第1~6项是关于学生对“外语学习能力”的认识。最引人注目的是,有80.5%的学生认同“有些人有学习外语的天赋”,但有46.7%的学生却不能肯定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否认自己有天赋。75%的同学认可“学好外语主要靠自己下苦功夫”,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不同意“每个人都能学好外语的”的说法。这说明高职的同学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缺乏自信。只有15.3%的同学认为“学生成绩不好教师要负主要责任”,而60.8%的同学反对将英语成绩不好归咎于老师。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学好英语要靠自己的努力这一点是清醒的。奇怪的是,64.2%的同学并不同意“女同学要比男同学更擅长学外语”,这与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有些出入。

2.语言学习难度。第7~11项是关于学生对“语言学习难度”的认识。从第7和第8项数据看,绝大多数同学对英语的总体难度的认识比较平均,并不认为英语要比别的课程难学;66.7%的同学觉得记忆单词是最大的障碍。高达75%的同学同意听懂英语比看懂英语难。这说明词汇仍然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对英语听力难度的认识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3.语言学习性质。第12~17项是学生对“语言学习性质”的认识。奇怪的是,仍然有52.2%的同学认为,“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好老师”,这与第3项似乎相矛盾。同学们对环境在英语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有很高的认可度(达82.6%);83.6%的同学同意“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和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与此相应的是,只有相对少数的同学偏重语法、词汇和翻译的学习。这说明同学们正逐步从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向重视语言技能的习得。

4.学习和交际策略。第18~28项是学生对“语言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认识。从数据看,同学们的学习策略仍然深受传统语言学习观念的影响:分别有92.3%、57.2%、91.2%和90.1%的同学同意“记忆单词对学好英语很重要”、“背诵是学好英语的好方法”、“朗读对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和“多重复和多练习对学好英语很重要”。从23、24、25项的数据看,同学们运用交际策略的水平仍有待培养和提高。虽然有接近一半(48.4%)的同学在课堂上会积极主动地说英语或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在课外却只有19.8%的人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并且,仍然有29.7%的人对这样的策略不置可否。从27项的数据看,现在的学习者面对说母语者时变得越来越自信,72.5%的人渴望与英美人士面对面交流。只有7.7%的人否定互联网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作用,68.1%的人对此持认同的态度。由此可看出,他们对于高科技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5.学习动机。问卷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英语语言学习动机的。这里的动机可分为工具性动机(29、30项)、综合性动机(31、32、33项)和成就动机(34和35项)。从数据看,同学们的工具性动机在很高的水平上,分别有83.6%和74.8%的人觉得,“英语好有机会找到好工作”、“英语好前途更光明”。有61.5%的学生是凭兴趣学习英语的。这说明兴趣在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虽然第32和33项的水平也接近一半,但总体看,同学们的工具性动机要远强于综合性动机,成就动机水平最低(虽然有34.1%和22%的同学分别对34和35项做出了肯定回答)。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结论与启示

1.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缺乏自信,他们认为别人的学习能力比自己强,这跟他们自身不成功的学习经历密不可分,有部分同学的英语学习经历可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所以,在英语学习上,他们表现得不自信,完全在情理之中。另外,他们一方面对于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却又强调老师和环境的作用,这一矛盾的观念反映出同学们还是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2.高职学生对英语课程总体难度的认识比较平均,并没有将英语看作特别难的课程,这出乎我们的意料。根据我们日常的观察,通常,我们觉得这些同学的英语基础这么弱,他们肯定普遍会觉得英语是特别难学的课程。调查结果的出入,提示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原因。

3.过度强调词汇学习的观念在高职学生中仍然根深蒂固。虽然在淡化语法、侧重语言技能、强调语言交际功能方面有些可喜变化,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将词汇学习看成英语学习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事情。

4.学习与交际策略受传统观念影响仍然严重。其中,认知策略受传统观念影响最为明显,交际策略出现积极的变化,社会交往策略变化明显。

5.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功利色彩浓厚,工具性动机明显偏高,成就动机仍然偏低。工具性动机偏高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总期望在短期内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而不愿意去思考语言学习的本质等问题。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容易丧失信心,给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过低的成就动机容易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这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转变学生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1.高职院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自身角色。高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之所以进入了高职,本身就说明他们在中学阶段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英语学习肯定不会例外。大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没有做好观念转变的准备,学生很难有成功的转身。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改变只是传授语言知识的思想,要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或帮促者”,指导、引领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帮助其调整学习策略,让其主动从“LearnaboutEnglish”往“LearnEnglish”方向转变。

2.积极营造轻松适宜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开展诸如英语角、兴趣小组、学习小组、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以及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项目教学等多种方法手段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有机会感受、体验、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

翻开近年英语课本,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大量的情景对话和介绍英美国家的课文取代了往日枯燥的句型和单一的汉字译文,在教师的教参加也越来越多的附有许多文化现象的解释,这无疑在学生和教师共同的教学过程中注入了更多语言之外的文化知识,拓宽了彼此的视野,尤其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文化,从广义上晓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历史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机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言与文化几乎密不可分:语言在语音的物质外壳下,在词的建筑堆砌中,在语法的结构规律包围的同时更鲜明地反映了该社会的一一切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们用其表达、传承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因而语言是文化真正的载体和结晶,语言的存在是为文化服务的。“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人进行交流,然而仅仅靠掌握语言的“物质”外壳~—纯正的发音,大量的词汇和准确尢误的语法知识,而不对其文化和习俗做深入的了解就往往会令人啼笑皆非,产生许多误解。因而语言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尤其在英语语言的初级阶段,让语言和文化“齐步走,两手抓”,使学生清楚地明白他们即将面对的语言来自哪里,哪些人在使用他们,使用这些语言的人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堂当中去开发、生成、利用教学巾的文化资源,给他们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对文化特有洞察力,做语占真正的主人,做最自信的交流。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文化无处不在,教9币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学生大量地接触英语国家文化,尽管这很不容易,但对于英语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充分开发身边的文化因素,通过多种形式自然生成文化,并巧妙地运用文化资源。

一、以教材为依托,开发多种文化资源

1、“无声”的教材

“无声”却又丰富多彩的教科书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最基本的“来源”,课本里那些精心设计的系统知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递着信息,他们从这里迈进了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并破教材中的每个部分深深地吸引着去读,去写,去和同学交流。教材的作用就到此为止了吗?不,教材中蕴涵着的大量的背景资料还有待于我们去留意和发现,更多的文化背景需要挖掘,更多的社会价值需要补充:寻找与英语国家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较为清晰的国家概况、地理气候、国家象征、社会概貌等;针对学生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地提供直观的图片资料,实物样品,用以辅助教学,加深印象;抓住文化的主干资源,如西方人的习惯用语、生活习惯以及风俗节日等。举例来说,在学习不同国家的名称时,学生会仅仅满足于“美国”这个词怎么说吗?在这个日益缩小的地球村里国与国之间早已打破了由于地理位置而产生的距离,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美国:找一下地球仪中美国的位置,画一面美国国旗,勾勒一幅美国国土轮廓,下载一些风景名胜,准备一次国家节日的小讲座,抄写几条简单易懂的成语,一个“鲜活”的美国就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语言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一·个表达的语句由于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包含了不同的内涵。

如果学生能及时地从课堂中汲取经验,分析不同的语境将更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当询问他人情况时就不会出现随意问女士的年龄的情况,当他人称赞自己时也会很自然地说“T hank You!”(谢谢你。)而不会回答“Where,where!”(哪里,哪里。)

2、良好的环境

充满英语学习气息的学习氛围将极大地提升英语的使用价值。学生看到的是用英文书写的当日课表,天气预报和小伙伴制作的精美墙报;听到的是英文歌曲,新闻广播及同学间的日常交流;阅读到的是充满童趣的英文刊物。在鲜明的环境烘托下文化得以体现,当我们要求孩子用英语国家人们既定的方式去处理日常事务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播文化的体现呢?

3、学生的求知欲望

不要忽视学生发现文化资源的能力。身为特定社会的一员,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是一笔财富。每当新知识开始灌输时,他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国家的情况与英语国家做比较,在强烈的学习欲望的驱动下,他们带着自己的不同的需求去搜集资料,并将其归纳分析和整理,最后用自己不同发现的来告诉其他人自己发现的那一段特殊的文化背景,尽管在开发的方式上显得有蝗间接,但同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培养对文化的洞察力为目的,生成多元文化

文化生成并逐渐渗透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异族文化的一种洞察力。但与较高级的英语学习过程相比较,在英语学的初级阶段,这种洞察力又仅仅是一种“感性”的能力,一般表现为二种不同的层次,因而也就有三种不同的生成方式。

l、交际中生成

中专生具备了初步的浯言交流能力。他们从问候、购物、聚会、问路、人物介绍等各方面的表达中熟悉了英语国家的生活常识,这其中不仅仪掌握了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巧,更随着语言知识的丰富了解到一些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差异,如电话用语等。潜意识里,学生养成了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正确使用方法。

2、角色转换中生成

汉语里有“身临其境”这样一则成语,是说将自己放置干特定的环境下能感受到特有的气氛,它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培养学生逐渐将自己置身于英语国家人的角色中,用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结合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而更好地认识这些国家的风俗和习惯。

3、思维转变中生成

形成对文化的洞察力的较高层次表现为结束了“用中文思维”的二度转换,而直接用英语去考虑英语,这需要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有较熟练的把握,同时拥有一些与说本国语言的人的语言交流经验,进而在不断的思维训练中纠正自己对某一文化的理解,使语言的使用直接建立在对文化熟知的基础上。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对于“语境”内涵的阐述,本文借鉴我国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常敬宇先生的论述,即“所谓语境,是指语言的背景,是说话或者写作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品中的上下文、说话的前言后语等,统称为语言环境,简称语境”,其亦指出“语境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基础”。语言环境由包括说话者、听话者、内容、场合、目的、信息形式等十多个要素组成。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语篇内部环境)、情景语境(语篇产生时所处环境)、文化语境(作者所处社会的文化风情环境)。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对语境优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二、语言环境运用的意义

第一,语言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上下文的引导,可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含义进行剖析,体会英语从词汇到句子到语义再到篇章的连贯性。第二,情景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有意识营造的语篇产生环境,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并提高其口头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第三,文化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为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可直观感受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为轻松、准确、敏感的对英语词汇、语法等进行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对语言环境的优化

1.多媒体对“语言语境”的优化

英语教学中词汇、句子、语义、篇章间存在层层递进的连贯性,利用多媒体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强化语言语境,创设灵活的课堂语境。可通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课文情景再现、词汇应用环境模拟、小组表演、知识竞赛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声、光、色、图相交互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对词汇“act”三种含义“角色扮演”、“起作用”、“行为”进行讲解时。可在用词造句的基础上进行依据如下三个句子的三组小视频片段的播放及模仿:例1:“SunLiactedthepartofZhenHuanin⁃thisTVplay.”例2:“Don’texpectthemedicinetoactim⁃mediately.”例3:“It’sanactofkindnesstohelpanold⁃manacrossthestreet.”。这样,不仅充分借助多媒体营造的情景记忆,加深了学生对于词汇应用语言环境的把握,而且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教学材料,还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此外,在模拟既定场景后,调动学生自发列举相关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联想能力。

2.多媒体对“情景语境”的优化

“听”和“说”作为英语四大重要能力的组成要素,同时亦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必备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包括交际意图、话语基调、话语方式、话语范围在内的情景语境构建,可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性的“对话情景”,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供优质的“语言意义”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的准确把握。例如,在开展以“making⁃newfriends”为主题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首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为:①掌握问候语句;②开展自我介绍,确定自己的英文名字,并结交新朋友;③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及语言信息获取能力。然后通过多媒体中鲜亮、丰富且与学生相关的图片,如新生入学图片等,引导学生开展小对话。如“—What’sher/hisname?–Her/Hisnameis…”的对话。通过展示提前准备好的PPT,将学生带入自身入学的情境中,并适时提出“Introduceyourselftootherpeo⁃ple”的课堂主题。在介绍基本的问候语句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小组学生依次进行小组内的自我介绍,在反复加深相关语句记忆的同时,实现小组成员间的熟悉,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小组介绍结束后,大家一起整理整个小组成员的信息,进行汇总,并推荐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小组成员,实现学生信息获取与汇总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性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3.多媒体对“文化语境”的优化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人类的交际行为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长期以来,言语交际的研究一直倍受人们的青睐,而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言语本身,强调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的练习和掌握;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主要集中在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传递言语交际难以表达的事物、意念和情感,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的作用(Samovaretal.,2000)。Birdwhistell(1970)通过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比较发现:言语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70%为非言语交际。同时,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言语行为,其他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心理学家Mehrabian(1971)认为人们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言语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可见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英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非语言交际有效地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定会促进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更佳效果。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述

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颇多。杨全良(1990)认为:所谓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很多,不像言语交际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它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它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的有效途径。Samovar(2000)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同时,李杰群(2002)也认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动作、语调、气温、颜色、气味、器物、服饰、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其中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等又称为人体语言或体态语。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项涵盖范围极广、内容颇丰的跨学科学术研究,除言语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行为举止、表情、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为非言语交际。

2类型

非言语交际的涵盖范围很广,纷繁的分类方法随之产生。毕继万(1999)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型:(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手部、腿部动作等等)。(2)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主要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非语义声音(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非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3)客体语,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及其他耐用和非耐用物品。(4)环境语,研究的是人们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对交际的影响,而不是自然环境的作用。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颜色、声音、灯光、标识、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等。

3作用

非言语交际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大体上起到重复、补充、替代、调节、否定的作用(Samovar,2000)。作为言语范畴外的一切表现形式,非言语交际不仅能产生听觉方面的效果,更能产生视觉、感觉、触觉等效果。同时,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能够传达出言语交际不能表达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态度等重要信息,能增强语言交际的效果。在有些时候,非言语交际较之言语交际更能表达人的潜在意识和真实情感。

二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Patrick(1988)指出教师授课时的信息88%由非言语渠道传递,只有12%是由言语交际传递的。而英语课堂又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师会运用大量的非言语交际手段以保证学生对英语言语知识的切实掌握。所以,作为一名外语传授者,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更应该有扎实的非言语交际功底。因为合理正确地将非言语行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也能通过师生互动性极强的英语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2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手势语,身势语,身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它是指人用人体某一部分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辅言语表达方式,是一种没有声音伴随的语言,且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对言语行为起着支持、修饰、否定甚至直接替代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具有丰富体态语展示的英语课堂上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面部表情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适时的面部表情,如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会给学生亲切感,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默契的配合,从而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刻意地保持严肃之态,学生势必会感到压抑,课堂气氛也就会死气沉沉,而这对于语言的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融洽的教学气氛,整个课堂也就是机械的教与学,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没法实现。如有的学生性格内项,往往迫于羞怯而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遇到会的问题也常常保持沉默,这时,教师如能微笑并点头示意定能增加此类学生的自信,不仅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b)眼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然、得体的眼神交际手段,因为眼神的表义功能极为丰富细腻,将其与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可充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功能。所以师生之间应适时保持恰当的眼神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盯着天花板或死盯教案照本宣科,而应有意识地用眼神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掌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c)手势

手势在体态语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手势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解读对方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手势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助于描述和强调教学活动,使言语表达更有力、更形象、更生动。如在教学生认识he和she这两个虽然拼写简单但广大中国学生却经常出现口误和笔误的单词时,就可以边教学生发[hi:]时,同时用手指着班里的男生,同样发音[∫i:]时,用手势指向班里的女生,这样比起单纯的记忆[hi:]—‘他’、[∫i:]—‘她’形象好记多了。(2)副语言

副语言指的是言语的非词语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音调、语速、语调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等,虽然它属于言语表达的一部分,但并非指言语本身,因而常被用来辅助语言的表达,通过说话人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高低强弱就可以判断说话人的感情和态度。所以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将高超的语言能力与完美的副语言能力相结合,不仅要保持适当的音量、适中的语速、恰当的沉默和话语停顿,而且要运用适时的升降调、抑扬顿挫的语调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领会。

(3)客体语

客体语,又称物体语,是非语言交际的另一种形式,主要指着装、修饰物等各种不同教学手段所体现或传递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服饰与仪表,并且要很好地利用诸如板书、图表等客观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顺利的进行。

(a)服饰与仪表

教师的服饰与仪表,作为教学艺术的一部分,能直接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洁适体的服饰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的服饰仪表不得体,则会失去学生的尊重,教学效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随时注意自己的服饰与仪表,给学生以为人师表的形象。

(b)客观教学手段

客观教学手段作为外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不容忽视的。善于利用板书、图表、直观教具等客观教学手段能有效增进教学效果。适当的板书、图表等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系统性,可以使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一目了然,可以减轻学生的语言障碍,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另一种语言的掌握。比如在学英语单词dinosaur(恐龙)时,可根据其音标[′dains:]将其分解为如下图示[dai](die—‘死’)[n](no—‘不’)[s:](saw—‘看见’)意即这个动物‘已经灭绝了,现在看不见了’将其联想为‘恐龙’,这样就可以将“恐龙”这个比较难记的单词让学生轻松掌握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来传递言语知识,这样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本内容形象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4)环境语

从非言语交际角度讲,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本文着重对空间信息的概念进行阐述。空间信息是指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合理利用空间语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有时还会超过言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室的空间位置也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不应总是站在讲台后面而是应该适时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同时,在信息交流极其频繁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应采取新颖的空间形式代替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空间模式。比如传统式的座位安排是将桌椅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教室里面,这样便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而这样却经常导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所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将传统式的桌椅排列改变成有利于教学的排列模式,比如在讨论某一话题时,可将座位按半圆形、方块形、或让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讨论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增强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形式繁多的重要交际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结合必定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言语表达的交际方式,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真正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非言语行为具有社会性(关世杰,1995),而社会性是指有一些非言语行为是人们后天学得的,是由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共同享有的,因此,它已成为该群体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行为也就带有了各自的文化特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要遵循英语文化背景,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输入英语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信息,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异域文化的真正乐趣,使其既具备运用英语的言语交际能力,又具备非言语交际能力,从而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Birdwhistell,R.S.KinesicsandContext[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0

[2]Mehrabian,A.SilentMessages[M]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71

[3]PatrickW.M.NonverbalCommunication(3rdEdition)[M]USA:NatlEducationAssen,1988

[4]Samovar,A.L.;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5]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