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2011年江苏物理高考第九题分析

 

2011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的第九题就题型来看好像是很常见,但是加了一个轻质丝绸带,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析,错误率很高,得分率较低,学生无法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分析且融会贯通。

题目如下: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通过调查,这道题出错的同学有不少选择了D选项,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分析轻绸带,还是按没有绸带的方法分析,斜面夹角较小时,两物体相对静止;夹角较大时,两物体都向下滑动。也有部分同学选了A选项,但是理由说不清。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道题。

一、定性分析

先取M、m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它们均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见右边受力分析图。再取绸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轻质绸带分别受到两物体给它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怎么判断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轻绸带不计质量,又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绸带只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因而无论绸带怎么运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相等。也有的学生借助于已学的轻绳模型教育学论文,即如果轻绳两端悬挂物体跨过定滑轮放在斜面两端,由于不计绳的质量、不考虑滑轮与绳的摩擦,无论物体怎样运动,两物体给绳的拉力都相等。以此类推,用轻质绸带替代轻绳,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M、m相当于两边悬挂的物体,绸带受到的摩擦力等同于物体给绳的拉力,由此可推出两物体给绸带的摩擦力应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再分析每个物体做什么运动。根据题中条件是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来判断,我们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在的情况下

当M、m同时轻放在斜面上时,由于物体受到的下滑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两物体相对绸带静止。这还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情况是物块M、m、绸带和斜面整体相对静止。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由题意可知:M>m,两个静摩擦力大小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种情况是物块M、m和绸带相对静止一起整体相对斜面运动。由已知条件知M>m,两个斜面夹角相等,因而整体随物体M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与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有可能相等,所以第二种情况是成立的。

2在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下滑力比最大静摩擦力大,两物体有可能相对绸带运动,这有三种可能:第一是两个物体都相对绸带滑动;第二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第三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 。第一种情况两物体都相对滑动,则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显然两个力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不可能。第二种情况,M相对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而m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由于M>m,所以m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等于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第三情况物体M 与绸带一起运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其最大静摩擦力为,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物体M 受到静摩擦力与物体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可能相等,所以这种情况是成立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角多大,物体M总是相对绸带静止,并一起沿斜面下滑。物体m在条件下,相对绸带静止,沿斜面向上滑动,在条件下,相对绸带滑动,沿斜面向下滑动,所以选项A、C是正确的。

二、定量计算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道无论角为多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总是相等的,具体是多大呢?它随斜面夹角如何改变呢?

1当的情况下

由于M、m和绸带一起运动,两物体受到的都是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有,以M为研究对象:。两式联立得:教育学论文,。可见随着角的增大,加速度不断增大,静摩擦力也在不断增大。

2当的情况下

物体m相对绸带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给绸带的摩擦力大小为,由前面分析推出,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也为。由牛顿第二定律:

,,

可见:在的情况下,如果角增大,两物体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总是相等,但数值不断减小。

通过分析可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绸带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判断出绸带受到的两个摩擦力总是相等,再依据这个结论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从学生的错误可看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我们重视了轻质弹簧、轻绳和轻杆模型的运用,但对这些模型建立的思维方式及过程分析不够,学生自己根据已有条件建立新模型的能力欠缺,当条件略有变化时,学生不会分析、无从下手,也不会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有意识让学生体验并掌握物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把知识运用到思维和推理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想学、爱学、乐学、对未来充满自信的快乐的孩子。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对数学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六合励志双语学校  俞晓强  13405881122

 

[内容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体操给人的感觉是轻巧的,灵动的,柔美的,数学也应该是灵动的、活跃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却是沉重的,思维没有应有的跳跃。

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思考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考虑到教学的内容在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笔者把数学课外活动当作实践教学“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的“试验田”。通过数学史话、数学家故事、拓展训练 、科学性小研究等多种活动,达到了“感受数学趣味、体现思维灵性、发展创造才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在正文中,我从理性思考、具体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数学   文化    思维

[正  文]

一、思考:什么样的数学才是最吸引学生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学习从根本说就是对人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等几个特性。数学应该是充满灵性和智慧的一门学科。

数学教师经常为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而苦恼,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动脑筋”。而越是到初中阶段,我们越是发现学生对数学是苦恼的,畏难的,思维是停滞的,他们经常把解题结果正确性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

纵观我们的数学教学:单调的讲解,人为制作的所谓“思维难度”,为了形成技能而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数学缺少了思维的快乐,缺少了文化的内涵,缺少了所该有了的灵性。

因此,我们呼唤数学文化的回归,呼唤数学灵性的体现,创设最能吸引学生的数学内容。

什么是数学文化?它是人们很自然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去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丰富我们的生活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的习惯思维结果。

知识可作为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但如果不增加数学文化的元素,就不会培养出真正有数学素养的人。现在的课堂中把解题训练作为数学学习的全部内容,使数学文化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体现,而学生在枯燥的训练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数学越来越惧怕,数学何以能促进改革其思维的发展。

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到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是对数学知识一种全新的提升,数学文化的范畴比数学知识当然是大的多,同时它真的成为本身数学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机械的解题能力。缺乏文化氛围的简单的知识教授,只会使学生限于无穷无尽的记忆和解题中,最终是兴趣的消失,思维的停止。如同数学中的奥数原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最后却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接触奥数后逐步散失了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一门课。

在对现行的数学教学的反思中,对数学文化的回归的呼唤表明:如果数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数学教学对促进人的发展、构建人的精神、形成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数学中得不到体现,数学教学何以能培养有“文化”的,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在教学中,我一直在不停的实践,寻找最能打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不是我教授教材的内容,而是我的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

上完上一节,学生就关注我的下一节的内容,他们努力做好作业,以使我不占用课外活动来讲解题目。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中,课本是其主要的内容,但课本中对数学文化不是主要内容,数学文化是教师在渗透中进行的。

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在数学活动课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在这里,学生将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对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兴趣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在课外数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

1、体验——形成积极思维的动力:

中国在数学研究上自古以来一直有突出的成就。这方面的知识所表示出的中国人的智慧,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在数学知识产权的学习上有积极思维的动力。

由数学故事所引发的思考会使学生在体验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中感受数学的真实性,同时促使学生在数学思考中感受数学家的研究快乐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如学生学习算术平方根的时候,查到平方根“ ”,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 ”表示根号。“ ”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 。学习数学,是从学习数学符号开始的。每一个数学符号,它的产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它们寻踪探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 数学符号故事也将会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八卦一般是与封建迷信相联系的,而这里也有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公元1646-1716年)曾经为设计乘法计算机而绞尽脑汁时,他收到了一个到中国来的传教士寄给他的八卦图。使他从中受到启示:如把“--”看成“0”,把“-”看成“1”,形成了下面的联系:

 

 

学生听后非常兴奋,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路上,也曾经有过中国古人的智慧。

 

2、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数学教学中,对知识技能的培养大于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在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更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多样性的重视。但这种思维多样性的培养,经常受到课程内容的限制。同时在应试的思想下,多种思路的解法经常只是在新授时的展示,在练习中又逐渐被老师所希望的那种方法固定下来。

从课本中走出来,提供更丰富的探索内容,消去了担心学生的多样性的解法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的顾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自由和灵动了。在数学活动课上,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罗伯法;介绍欧拉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等。这些历史数学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学生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将会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时,向学生展示了勾股定理名证欣赏片段

如图1,ABC 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CAB为直角,在边 AB、BC 和 AC 上向外分別作正方形ABFG、BCED 和 ACKH,过点 A 作直线AL垂直于DE交DE于点L,交BC于点M,连接CF、AD。

图1  欧几里得证明

             

这个证明巧妙地运用了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来进行。不单如此,它更具体地解释了“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的几何意义,这就是以ML将正方形分成BMLD与MCEL的两部分!这就是各种证明方法中最为著名的欧几里得证明法!

在这种证明方法中体现着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幻灯片演示:图2):

 

 

 

图2  动态演示欧几里得证明方法

 

本案例以勾股定理的证明为介绍内容,分面积法、拼拆法、剖分法、直接法四种典型的思考方法进行介绍。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有名的证明方法,如:欧几里得证明方法及其动态演示、赵爽的弦图证法、伽菲尔德证明方法等等,引导学生在欣赏历史上的勾股名证时体味数学家思维的精妙,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叹数学的美!

在传统的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证明方法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定理的结论介绍与应用训练上,探究文化内涵也只是利用其“谁比谁早多少年”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这样一堂“勾股定理名证欣赏课”,将多元文化引入数学课堂,我们就会发现“谁比谁早多少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数学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思想、数学创造都是根深叶茂的世界数学之树不可分割的一枝,从而消除民族中心主义的偏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去认识古代文明的数学成就,同时,通过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对比,如介绍的各种方法中所涉及的进与退、分与合、动与静、变与不变、数与形、一与多等等的辨证思想,可提高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安排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自己动手进行拼、补、凑的实践活动,亲自体验发现的过程,感受动手的乐趣。

再如:我在班上给学生上了“与众不同”一节找规律的课。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以下的图形让学生探求规律。

 

 

 

 

   

 

学生的观察角度一开始就多样起来,与我的预设答案完全不同的想法,我都给以了充分的肯定。结束前,我尝试着要求学生自己能想这样创造一些与众不同不同的图像吗?并且能说出合理的理由。作业交上来后,合理而有趣的构思非常出色。下面就是就个出色的作品。

 

 

 

 

图一

 

 

 

图二

 

 

 

图一的同学对汽车感兴趣,他设计的图案全是用汽车的标志作素材,他说这里面也有与众不同不同的数学内容。比如说;其它图案的图形内部的线段交点都多于一个,只有最后一个图形的内部线段的交点只有一个。

图二的同学巧妙的利用数学中的运算符号编题,只有图六的图形不是运算符号,其它图案的图形都是+、-、×、÷、=、[  ]组成的。设计巧妙,图性直接和数学联系起来。

    在具体的情景和物体中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它们,这是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在这里数学不在是“与我无关”的枯燥的内容,而是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文化与学科教学联系了起来。

3、创造——拓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达成共识的教学趋势。决定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今后发展力量的是有大量的创造性的人才,大量的模仿式的解题训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被扼杀,灵活多变的解题变成了只是机械的对解题方法的套用。在日本非常流行一些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异想天开的节目,如《超级变变变》》《鸟人比赛》等,有研究表明正是这些民间的创造性很强的节目使日本在创造发明方面有很了不起的成果。

    我把趣味数学引入到课堂中,“异想天开”就是我的尝试。给学生一组图片,如:

 

                                                         ……

 

 

让他们自由的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简单的线条组成的图案具体转化为生活的物象。思维完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自由转换。在这里数学的意义被放出大了。简单的枯燥的学科数学变成了有包容性的“大数学”

第一个图形,有人说它是瓦片;有人说它是书的背脊;有人说它是一个圆柱的一半……,第二个图形,有人说它是一面扇子;有人说它是一面将要打开的门;有人说它是墙的一角……。“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再是老师一再强调的内容,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自我表现需要,最不喜欢说话的孩子也有了发言的冲动。

我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来,一个个生动的名字又出现了:我的思维仓库、我的思维百宝箱、世界上最古怪的想象……

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着想象,他们想象着并快乐着。合理想象、合理推理、抽象能力都得到了体现。

这样的数学课堂使学生产生了什么变化呢?超过了我的预期想象。在数学活动课开始之前,他们反复询问:今天上什么?临时改动数学活动课内容,需要先和学生商量,否则学生会极力反对。在这里老师和学生都享受到数学的“教”与“学”的快乐。

在整个实践中,我主要是侧重于数学史话,数学故事,智力数学等与课本知识完全不同的知识进行教学,虽然是数学文化中的一种较浅的层面。但它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思维的动力,拓展探索的能力方面仍然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课堂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而要实现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目标这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屑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1997年4月

[2]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张楚庭  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沈康身  历史数学名题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涂荣豹 《数学教学认识论》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7.9.13

 

[作者简介]: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苏派 实践 苏派教学 江苏教育精神

刘士林先生《中国诗学精神》开篇言:“与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共存亡,必有人(族类)一种统一的精神方式”。与源远流长的江苏教育这一“完整的文化形态”相生相伴的“统一的精神方式”是什么呢?是江苏教育精神!江苏自古人杰地灵,春秋时期,孔子在鲁讲学,吴人言偃北上求学于孔子,“东南学道之宗,实言氏启之”,从而拉开了数千年江苏教育文化史的大幕。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生为己任的江苏教育,接续着江苏教育的光荣传统,谱写出了江苏教育事业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奇,催生出“苏派教学”这一江苏教育的特色品牌。

一、“苏派教学”何以可能

苏派教学客观存在的历史,肯定比其被理论发现的历史悠久得多。到底从什么时候苏派教学形成,是一个难题。维特根斯坦说:“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那么,考察苏派教学的“连根拔起”式的“新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回到孕育“苏派教学”的大地,是回到“苏派教学”的原点。

1.苏派教学光荣梦想的基础和土壤

[现象点击]2011年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名单。据统计,现任江苏籍两院院士共计306人,占现任院士总数的14.7%,在全国居第一位。

江苏是教育大省,更是教育强省。强健的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尖端人才的培养夯实了基础。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的江苏,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却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占比最多的顶尖人才(院士)。这是江苏教育的光荣。或许仅仅停留在就苏派谈苏派的中小学还是不够的,苏派教学除了能在近代的江苏教育历史的版图中找到“照应”,得到“馈赠”,更在大学里得到传承和发扬。

2.苏派教学源远流长的前世与今生

[现象点击]江苏大地具有独特的人文素质,历史上的江苏不据中原之利,却自隋唐以后就担负着中华文化灿烂发展的经济基础,形成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甘落后的精神文化。近代江苏率先吸收接纳西方现代文明成果,在思想文化和产业经济上均开中华民族近代文明之先。

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传统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独特的区域自然环境在其中起着本源性的作用。苏南水乡与苏北平原互为依存,相互交融,汇合了南北文化,孕育了江苏南北结合、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风格,造就了江苏人刚柔相济、儒雅开放的精神特质;水的灵动孕育出江苏教育人善于学习,勇于接纳,不甘自封,勇于阔步的内在实践品格。江苏教育一路领跑全国,勇立改革和发展潮头的实践气象,体现出江苏教育人勇于实践,善于创造,敢于争先的实践品格,这一品格已经作为优秀的文化基因沉淀到江苏教育精神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今天江苏教育的宝贵财富。

3.苏派教学安身立命的禀赋和心性

[现象点击]1919年5月,南京高师(南京大学的前身)实施陶行知的“教学法”提案,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同时陶行知“改良课程案”获教务会议通过,学校自1920年9月实行选科制与学分制,开设必修及选修课,规定学生修毕一定学分方可毕业。陶行知的这些改革以后被教育界承认,逐步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教育实践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需要适时地运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并推进其改革和发展进程。江苏大地上的教育实践始终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并将这种实践的“创造性”流传下来。

二、“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的“三维”分析

苏派教学被发现、被认同的过程,是苏派教学风格在理论上从模糊到清晰,在实践中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仅仅对历史作粗略的检视是远远不够的,要比较全面地把握“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的主要特征,必须将目光转向现实,通过研究一系列苏派名师教学和改革的实践,并深入其细部,才能把握其实践品格的实质内涵。笔者拟从“伦理”“情境”和“生成”三个维度,结合苏派典型名师、主流现象,对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作粗略的分析。

1.以生为本——“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伦理之维”——道德的实践。

[现象点击]2004年1月15日,南京师大附小举行“斯霞老师,我们爱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悼念仪式。从1927到2004,从青春到耄耋,斯霞老师70余载倾心于教育事业,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南师大附小和孩子们。斯霞老师的心,因为“爱”而永远年轻。

所谓实践品格的“伦理之维”,即教学实践中对人自由、价值和尊严维度的关怀的内在品性。教学实践的伦理关怀首先表现为对儿童价值的体认和呵护,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全心全意地为着儿童,是为“以人(学生)为本”。全美教育学会(NEA)颁布的《教育专业伦理典章》开篇即阐述了最为重要的教学伦理准则:“因为相信每个人享有其价值和尊严,所以教师的第一天职即为求索真理,达至卓越,孕育民主。为人师者的责任就是以最高的标准恪守这些伦理准则。”这些来自异域的准则,或可作为当下教学伦理的参照,让教育走向“道德”。斯霞老师为代表的苏派名师,正是怀着对教育伦理——最高的“道德”的坚守,而痴心讲台,大爱无疆,谱写出一首绵延数十年的“童心母爱”之歌。

(1)体察儿童困境

斯霞老师对儿童的“爱”是具体的,在斯霞老师的眼里,从没有“抽象的儿童”。由于历史的原因,斯老师曾经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遭遇,因而对他人所受的苦难有更深的体察。“我要大声疾呼:减轻负担,救救孩子!”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为孩子付出毕生精力、创建完整教学体系最质朴、最真实的实践动因。有影响的苏派名师,大都是从解决儿童的困境出发,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把文章写在儿童身上”(周益民语)的呼声。

(2)增进生命幸福

斯霞对儿童的爱,远不止于解决儿童学习的困境,更指向于儿童全面而和谐地成长,这是斯老师对儿童生命成长的观照。新时期苏派的教师,关心的不仅仅是儿童学习的结果,更关心儿童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指数”。所以斯霞语文教学思想立足“整体思维”。这个整体不仅仅是涵盖语文知识、语文习惯、语文方法和学习效率,更关注儿童生命的整体。缩短了学习的时间,却始终贯彻“不能加班加点,不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在促进儿童“智性”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儿童“德性”的发展。斯霞对儿童的爱,践行的是对儿童生命的热爱,是对儿童生命幸福的关怀。这也是其他苏派名师自觉的追求。

(3)构筑心灵安居

斯老师的整体发展的观念还是关乎儿童心灵的,她把语文教育当做“学生精神发育的过程”,为儿童精神的成长构筑自由家园,实现儿童课堂上的心灵安居。孙双金老师提出以“情”“智”的协同发展作为全人教育的目标,并以儿童的表现作为好课的标准:“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一切指向的正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体验。回到课堂教学本身,回到儿童本身,从苏派新生代名师的理论诉求当中我们看到的正是“实践”的品格——让儿童幸福地栖居在课堂上。所以,苏派名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江苏的儿童是幸福的。

2.体用不二——“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情境之维”——理性的实践。

[现象点击]翻开《教育大辞典》“江苏”条目,李吉林同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一起被列为最重要的小学教育家。“情境”是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核心。李吉林老师三十余年的探索历程——从最初的“情境教学”,经由“情境教育”、“情境课程”,再到现在正在研究的“情境学习”。李吉林老师是她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写就了一部儿童教育的“中国史诗”。

教育总是扎根在具体的“场域”之中,教育的情境是具体的,也是真切的。当然,“情境”之中的教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情境教育思想的流变,正体现出李吉林老师和她的研究团队在吸纳既有理论资源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尤其可贵的是,苏派名师们从没有将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而是道体合一,体用不二,实现了如杜威所说的:让教育以自身为目的,联结于整体的教育实践之中。

(1)“经世致用,慎思笃行”,立足教育实践之“境”,做躬耕的“农人”

情境教育理论的产生,首先立足于丰富的教育实践之“境”。回顾“情境教育”的滥觞之初,1978年,李老师回到了一年级的孩子中间,李老师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们幸福地拔节生长!然而,远离儿童生活的语文课,总让孩子觉得像风干了的叶片一样了无生趣。于是李老师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突围之旅。李老师像一位“农人”,把教室(不仅仅是教室)视为沃土,把孩子视为种子,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宏大目标,有的就是质朴的“经世致用”:让种子在田野里萌发、生长、拔节。综观苏派教学的诸多名师大都如此。为了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苏教版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瞄准了“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的方向,矢志不移,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捧出了一套精品教材。

(2)“博观约取,纵横捭阖”,放眼中外资源之“境”,做改良的“医生”

重实践的苏派教师也特别重视理论指导,他们把自己的目光投到了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成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改革寻找理论的生发点,建构的基准点,为课堂教学的沉疴积弊开出“西洋药方”。李庆明指出:“李吉林对中西情境观熟稔于心,顺理成章地将它引入教育,并加以整合而自成一说”,从而填补了国际上“情境认知研究领域的空白之所在”。现在年逾古稀的李老师又把理论探求的目光投向了国际上最尖端的“脑科学”,寻求“情境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3)“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基于本土理论之“境”,做建设的“工人”

苏派名师置身是的本土的教育“场域”,面对的是中国本土的教育问题,其解决的办法归根还是要回到本土的理论之“境”。李吉林认为“意境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情境教育的理论支撑首选在此。“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数十年的孜孜以求,让情境教育理论建构日趋完备,形成了一套带有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

3.大成若缺——“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生成之维”——诗性的实践。

[现象点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是科学的事业,所谓科学,就是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在新课程改革的刺激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充分显现出来,并成为学人争论的热点。金吾伦认为“无论人们怎样真诚地追求普遍性,迄今为止,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普遍性的期待从来没有真正地实现过。”这正是杜威始终坚持“实践”的教育科学的原因——坚信实践总比理论多,问题总比结论多,办法总比问题多,让教育理论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生成”,用“诗性”的方式去拥抱每一天的新实践。

(1)舍我其谁——解决现实理论难题

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指出:我们要“发现和培养一批根植于江苏大地、能解决教育难题、推进江苏教育事业历史进程的教育家和教学名家”。江苏的未来在儿童身上,而儿童的未来身系教育,苏派教学名师当仁不让,自觉担负起解决现实难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重任。江苏教育人就有一种实践的坚忍品格,十年磨一剑,数十年解一难的大有人在。考察苏派名师群体,展现在眼前的都是扎根在课堂上解决教学理论问题的“实干家”。其实,这正是江苏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所秉持的基本品格。

(2)敢为人先——实现更高水平跨越

“生成之维”的实践品格不仅意味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然产生与涌现”,还表明了主体在教育世界中的超越。苏派名家们发扬了“敢为人先”的精神传统,在超越自己的同时,推动着江苏向着更高水平跨越。查阅苏派名师教学思想的相关文献,时常会有同样的发现,勇于探索的江苏教育人以敏锐的理论触角、坚实的实践行动,使自己总是保持着思想和行动上的领先。

(3)明亮那方——走向可能教育生活

在苏派名师的心中,理想的教育是“必然的乌托邦”,他们坚信,更加“幸福而完整”的教育肯定在美好的未来,在“明亮那方”。理想的教育不是“给定”的,而是“生成的”,是一种理想中的“可能生活”。赵汀阳教授说:“幸福生活只能是一个由人所创造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生活。”教育就应当是幸福的,因为那是教育的本性,当然也是教育永恒的“生成”方向。“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这也是苏派教学努力实践的方向,更何况,江苏教育的天空,已经非常敞亮!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志·教育志[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4).

[2]成尚荣.苏派的教学风格[J].江苏教育,2010(7-8).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践行科学发展 胸怀仁德大爱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东瑜一直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和研究工作,他始终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人才为己责,始终坚走科学发展路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东瑜承担和主持了多项省部级重大教育科研课题,并积极参与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等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陈东瑜执笔了研究报告《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主编并出版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丛书《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态》、《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化社会》、《数字课堂与学习型社区》。值得一提的是,《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和丛书不仅展现了江苏150所OEH实验学校师生共同开创学校数字化课堂教学新时代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也真实记录和总结了OEH开放实验的发展历程、实验成果和主要经验,毫不夸张的说,OEH开放实验是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陈东瑜还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研究》、《苏南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江苏成人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发展改革的宏观环境研究》、《面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环境研究》、《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迈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报告和专著。这些报告和专著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为我国教育体制的科学完善、迎合时代、不断创新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坚毅无畏 志在千里

陈东瑜的多项科研成果荣获了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宏观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还有多篇论文荣获了“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征文一等奖、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世界重大学术思想(成果)特等奖等。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江苏教育》有“大家意识”,关注真正的“大家”,全力将“大家”介绍给大家,影响深远。《江苏教育》更有“平民情结”,以极大的热情扶持一线的普通教师,乡村教师尤其受到眷顾。《江苏教育》在推动苏派教学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也是《江苏教育》的忠实读者。在阅读中我发现,教育大家的研究偏于个体经验的居多。一线教师的文章又以案例设计为主体。实践性的价值取向,自有它的好处——微观研究可能比较实用,很多教师可以直接拿来。但微观研究也有它的不足,正因为其小,就始终沉在地面上,视野相对狭窄。读之,用之,一般的教师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或者说,无法举一反三,无法破译案例背后的教学规律与教育智慧。纯粹的微观研究是永远也不可能走得太远的,是无法让自己成为成熟的语文教师的。为了更好地发挥《江苏教育》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从全域研究的角度来重新加以考量。审视之后,我们就会感到《江苏教育》可以增强对“中观问题”的关注,加大“中观研究”的分量。

二、健全的基础教育需要“中观研究”

纯粹的大理论研究固然不适合小学教师,而案例设计也不是最佳的研究视角。我以为《江苏教育》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最近几年,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江苏教育》的张俊平主编就特别强调论文的理论含量,实际上就是在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江苏教育》要成为金牌杂志,需要进一步转换思维,聚焦教育的中间地带。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基础教育的中观研究。这样的研究、这样的文章是我们最缺少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中观研究,是对实施战略和策略服务的研究,介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一种研究。而基础教育的中观研究,是一种整体的研究。它力求将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联结起来,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潜心发现基础教育的本质规律,实践一种真实的小学教育。中观研究首先具有中介性,为广大教师找到了联通理论与实践的最佳中介,对一线教师的发展意义最大。其次中观研究具有两重性。中观研究是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微观研究的素材,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不离开实践的轨道正常运行,并得出正常的、正确的结果。这样既摆脱了基础教育工作中的经验性、局部狭隘性的束缚,又能找到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深度和尺度。

三、如何引领“中观研究”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为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服务我省“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展示江苏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时代风采,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树立教育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教育报刊社(《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决定主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通过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的评选,展现60年来江苏教育的发展、变化、成就和宝贵实践,以及江苏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折射整个时代的巨大进步。

二、评选对象

本活动评选对象:新中国成立60年来曾经在江苏教育战线工作过的人士。

他们生活、工作在江苏教育领域:校长、老师、学生、教育行政工作者、教育研究者等等;

他们为江苏教育的发展、变革,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作出重要贡献。他们的贡献既可以体现在思想理论上,也可以体现在具体实践中:

他们是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江苏教育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有广泛影响力的各界人士:

他们是影响了同代人思想理念,或表达了一代人呼声、成为文化符号的教育界的杰出人士。

三、评选机构

1,评委会

主任:沈健

副主任:丛懋林

委员:洪 流 鞠 勤 樊增荣 陆志平 王 煌 马 斌 徐小敏 杨明广 张亚平 周德藩 葛锁网 杨九俊 彭 刚 鞠文灿 成尚荣 孙孔懿 顾鼎竞 张策华 顾冠华 夏成满 王 伟 王晓天

2,办公室

主任:顾冠华

副主任:张俊平 王咏梅 徐月仪

成员:朱从卫 尚 川 陈 路 刘 君

四、评选程序

(一)海选30名候选人(截止日期:2009年7月30日)

1,向社会公开征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和江苏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媒体(各协作媒体)刊有推荐表,每位参与者最多推荐30位。

2,单位推荐(推荐表可从江苏教育新闻网省略下载),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各指定协作媒体推举的参评者,最多推荐30位。

(二)评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截止日期:2009年8月30日)

评委会原则上依据票数从高到低确定30名当选人物名单。

(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结果;评选“最佳投票奖”。(截止日期:2009年9月15日)

评选结果:联合社会媒体,向社会公布“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结果。

本次评选设“最佳投票奖”:投票与评选结果最接近者获得“最佳投票奖”,获赠一年(2010年)《江苏教育》杂志和《江苏教育报》。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江苏教育报刊社所有,活动奖品如有变更以最后公布的为准。)

(四)推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专题――《人物:江苏教育60年》(截止日期:2009年10月5日)

2009年10月,活动主办方将在《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上推出专题――《人物:江苏教育60年》,讨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江苏教育发展、改革、变化,以及当年引起巨大反响的言论、行为背后的故事,时代的变迁等。

五、投票方式

1,网络。用电子文档形式将推荐表发送至,主题为“推荐表”。

2,邮寄。请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推荐表剪下(或复印),填写完毕后邮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邮政编码210036),《江苏教育》编辑部,信封上请注明“推荐表”字样。

所有推荐表应填写投票人姓名、通信地址、邮编和本人身份证号码,以各抽奖时用。

六、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江苏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

协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门户网站 江苏教育电视台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由传统教学向近代教学转变:“单级教授法”的传播

清朝末年,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江苏开始出现一些富有现代气息的小学堂,但是清末的办学宗旨限制了小学堂的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对学生“教之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之道”的“四书五经”成为了主要教材。对于算数和格致一类的课程,则多借鉴日本和欧美的教材内容。民国以后,小学设置的课程主要是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史地等,开始采用有系统的教科书。教材多由民间或者出版社编纂,经教育部审核,不违背共和精神即可发行,学校自行采用,因而良莠不齐,难有统一的标准。不过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学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教学自出现之日起,组织方式就以个别教学为主。“癸卯学制”的施行,促进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各地新式学堂纷纷出现。而西方的教学方法传入中国最早、影响较大的应该算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但到1908年以前,五段教学法仍旧停留在模仿和移植阶段,对中国的教学并未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09年,江苏教育总会委托俞子夷与杨保恒、周维城、胡宝书一起,到日本考察“单级教授法”(“复式教学法”的一种),“单级只是编制方式,教法实质仍不外日本通行的那一套所谓赫尔巴特五段法……所以,我们一年半的努力,实在只是继续推广。”①回国初期,江苏教育总会在上海举办单级教授练习所,宣传单级教学法。

辛亥革命以后,俞子夷从上海转战苏州,并在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继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试验。江苏一师附小成为民国初年研究教学方法、实验和推广“五段教学法”的“大本营”。俞子夷对于江苏一师附小当时的盛况在《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一斑》中进行了描述:1912年附小教师除去兼课老师共有十二三人,数年内陆续迁升,空缺由师范毕业生接替,从此连绵不绝,“就这样,十一所师范附小中,五所一脉相承,几占了一半”。当时江苏省行政当局规划师范区,“以附小为基础,召开教法商榷会,研讨国文读法及算术等科教法……来者均系各县优良教师,讨论热烈”。会场设在附小,持续了三到五天,与会者还参观了附小并同教师进行了个别性谈话。此后来附小的参观团应接不暇,学校教师不得不轮班接待。由于来往增加,附小还与浙江、安徽组成了三省联合会,每年暑假联合会都举行讲习会,“参加者常三四百人以上”。在这一形势下,各师范学校陆续成立,毕业生人才辈出,女师也开始建立,“其中佼佼者如无锡、常州、南通等县女师均热心参加联合会,研究、改进教法”。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五段教学法”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江苏教育界的探索和改造是“五段教学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当时俞子夷等人并没有停留在模仿层面,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尝试改变。“江苏推行的‘单级教授’法(复式教学)的特点,是‘动静搭配、教学交替’,‘困难之处’由教师讲授,称‘直接教授’;‘平易之处’让学生自学、练习,称‘间接教授’”。②“我们一年余的演示、讨论,集中在建立一套‘教顺’(上课的顺序)”,“国文教学中五段简化为四段。算数多省去整理,故只三段”。正是在这些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五段教学法”在江苏省乃至全国能够迅速推广并在教学实践中经久不衰,以至于成为我国教学中的重要元素。“以五段法为基础的教学过程,尽管后来吸收了些新花样,但其基调始终保持不变。经过不断增补,已与当初从日本引进来的面貌不同,成为我国独特的传统”。③

作为中国第一次引进试验推行的教学模式,“五段教学法”对于普及小学教育、尽快建立近代小学教学体系起了积极的作用。“五段教学法”是中国教学体系学习西方的一种尝试,这一教学方式在以俞子夷等人为代表的江苏学者手中更好地适应了中国,对于江苏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这也为以后我国教育界中引进“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积累了经验。他们的努力和尝试为后来西方教育理论能够“中国化”和实现“中国化”打下了基础。“五段教学法”的传播和广泛使用对中国教育界多年以来的教育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很好地解决了从个别教学向集体教学转变后,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问题,为江苏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了当时江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教育界教学方法改变的开始,是中国教学法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阶段。

二、教学关注核心转向学生:“自学辅导法”的应用

随着“五段教学法”的传播与改造,在满足当时教育需求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它本身固有的缺陷,如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人需要;如教师给一部分学生上课时,另外一部分学生会放任自流等。1913年俞子夷与郭秉文、陈荣组成考察团赴欧美考察教育,广泛了解了当时美国教育界对于传统教育的改进情况,并在江苏一师讲授马克马里著作的《怎样自学与怎样教自学》。1913年,自学自习的方法开始在我国单级复式教学中运用。1914年俞子夷发表《教授法上之动机(自学辅导法之基础)》一文,1915年,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小已经开始在国文读法教学中采取“自学辅导主义”。所谓“自学辅导主义”,“实即辅导其自学自习”的意思。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指定作业、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检查、总结”。中国学者在“自学辅导法”的基本要义下又创造出了算术上的“自学辅导法程序”、语文界探索合乎汉语文规则的教学程序。如《教育杂志》1916年10月版第十期杨祥的《算术科之自学辅导法》、天民的《国文教材之处理法》等。

这种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教师不能包揽一切,如果学生在自学时遇到难点,教师要加以必要的辅导,以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学辅导法”与以前的教学方法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性,但是它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还是处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师作为规划者对于教学的安排和指导负主要责任,只是在学习方面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不再只把学生看做接受的个体。当时的学者周予同也认为自民国初年以来中国的教学方法一直没有改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民国初年,小学教学法并没有什么进展;到了民国三四年以后,自学辅导主义输入,才由教师的教授转到儿童的学习。”④

“自学辅导法”虽然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性,但是它也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是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三中心模式为主,只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同时它也没有走入儿童中心的范畴,教材的组织和知识的掌握还比较系统。虽然它也有自己的缺点,但是它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这标志着江苏和全国地区首次将教育的目光转向学生,不再是只管注入、眼中无人,仅局限在教师、教材和设备上,而是将目光转向教育的主体,开始关注到学生。

三、西方理论移植后的教育实验:“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在江苏的实验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中国教育界新思想、新教育的发展。1919年的以后,“教育救国论”更盛极一时。江苏地区的教育家和爱国知识分子从教育救国的立场出发,已经不满足于前期从日本输入的方法,开始引进西方的各种教育思想,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着手进行改良中国的教育尝试。伴随着杜威来华讲学,教育界对于美国教育的学习达到了高潮;接着而来的推士、麦柯尔等人则使中国的教育界再一次迸发出了热情。这些人的“中国行”中都不可或缺地将南京作为重要一站,受其影响,江苏地区的各种教育教学实验也先后开展起来。

1.“设计教学法”的实验。

“当时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对中小学有一定影响。但上述两种教学方法在江苏省实验的学校较少,主要是作为学术问题探讨。”⑤俞子夷从美国参观回来之后首先是在苏州的江苏省立一师附小的一二年级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改革尝试,即被当时的参观者称为“联络教材”的小变革。它是把一种科目作为中心,其他科目都联络上去,围绕中心联络教材。1918年南高师附小依据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将全校的6个年级分为了3个组成部分:一二年级是低级部,三四年级是中级部,五六年级是高级部。中低级部采用大单元设计的方法,学生在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级部采用分科设计法,依据儿童对于各科掌握的情况,分为四组,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成绩提高后可以随时换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新的教法吸引了当时很大部分的人前来学习。“参观南高附小的,络绎不绝,做南高附小参观笔记的,不知有多少,在中国小学教育界的出版物上,到处都有他们的教育概况。”⑥1920年,江苏师范附小联合会做出决定,号召各地小学试行“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在江苏的传播开始加速。俞子夷在苏州二女师暑期讲习会上讲“设计教学法”,听者200余人,此外还有江苏一师附小沈百英的试验,南京四师及一女师附小也先后进行试验并有书面报告发表。“省内其他各师范附小,或多或少,均在试行。淮阴第六师有一毕业生把这一套推行到一所乡小……南高附小参观人络绎不绝。杭州女师附小教师分批轮流,住在校内,做长期参观。”⑦当时还通过各种教育刊物进行宣传,如南高师附小出版的两种刊物,一为半月刊《教师之友》,多是小品经验谈,另外一种为季刊《初等教育》,三省附小联合会的年报也大事宣传“设计教学法”。一师附小的情况由薛天汉写成了《设计教学法》,四师附小的报告由张久如的《设计协动教学材料纲要》发表。很多学校虽然没有直接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或者没有将这些教学方法实验坚持下去,他们还是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沈百英在江苏一师附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他的感受是,“试验了多时,大家觉得很有趣味大可施行。于是十年春季和十年秋季所招的新一年级,都用设计教学法;其余各级,虽不能彻底地改用这种方法,也差不多可改必改了”。⑧沈百英在文中将整个实验的过程从招考的预备、设备的预备、教学实施上的计划到实验后的实况进行了记述,在文中最后对于研究会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详述,将试验中得到的经验及缺点进行了分析,为其他学校的试行提供了参考。在如火如荼的推行过程中,各个学校并没有完全按照克伯屈的要求来进行试验(非完全意义上的“设计教学法”),比如:南高师附小采用的“分系设计法”,将学科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学科进行混合,还对科目进行了改组;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则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了分系尝试,各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因校而异因人而异进行分系试验;还有一些学校采用按照某一门学科为范围组织的设计,被称作“分科设计法”或者“单科设计法”,这其中就有江苏二女师附小的教学实验。⑨

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后,“对于设计教学法在理论上仍在研究,在实践上还有少数学校在继续试验,如东南大学附小、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小、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实验小学、江苏吴江盛泽小学等”。⑩沈百英在《设计教学讲演集》中将“设计教学法”的种类大致分为四种(混合、分系、分科、共定),“其实细细考察起来,何止四种。即就混合设计而言,有团体的混合设计,个别的混合设计,分团的混合设计,能力别的混合设计四种。其他几种都可以视编制分配的不同,而演成数十种不同的方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江苏教育界对于西方教学方法改造的力度。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教学法”的不足和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俞子夷曾有反思:通过几年实验,“学生成绩比一般高些。但我们花的力气着实不小。倘若用传统方式,注重研究儿童心理及教材、教法等,收效亦可如此,或且过之。是以严格言,成绩比一般高,不是从设计法得来,反而是改得‘不彻底’的结果”。

2.“道尔顿制”在江苏地区的传播。

从当时江苏教育界的研究情况来看,各个学校大规模试行“道尔顿制”的并不多,仅是进行局部的小规模的试验。从俞子夷个人的经验来看,“小学方面,就我所知,南京一女师附小最认真、道地,其他各校行者不甚多,且均属局部的小试,不如低级设计法热闹。南高、东大附小,行来颇不彻底。” 江苏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和省立第六中学初中部曾试行过“道尔顿制”,江苏省立第五师范附属小学、江苏松江实验小学也曾尝试过。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东南大学附中的教育实验。

1922年教育家廖世承在东南大学附中试行“道尔顿制”,力图适应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并充分发挥其个性。整个实验过程设计比较严密,廖世承在与麦柯尔进行实验设计交流后,还请到舒新城进行研究指导。实验严格按照教育科学实验的要求“做一种比较的实验。将智力和学力相等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用道尔顿制,一不用道尔顿制。比较两组成绩的高下”。 试验的过程及结果以《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为题进行了公布,选取了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进行实验,并最后做出问卷了解学生和教师的主观感受,想要最大程度地了解“道尔顿制”于当时中国国情的切合程度,最终统计分析的结果是比较班的成绩部分反倒比实验班的要好。最后有总结指出:“道尔顿制”的特色在“自由与合作”,但是我国当时的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还不具备实行这种制度的基础,而班级教学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它的特色。“道尔顿制”虽然给予了学生自由,但是造成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不低于班级授课制,并且还没有补救的方法。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反不如“班级制”经济,文中引用南京四师附小教师的话和舒新城本人的感受,认为限制“道尔顿制”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问题,教师人数不敷使用,比以前班级教学还要辛苦。最后他认为“采用任何方法,当先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何种方法能达到我的目的?不应当问,怎样可以推行这种方法?本末倒置,乖误立见。要是认定方法总是好的,那便不必要有实验教育了”。 针对当时一些学者只是追求时髦,以致心太热,不能理性思考,一味地否定或者盲目崇拜国外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批评。

江苏省立第五师范附小也进行了“道尔顿制”试验,他们将最终的成果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发表的题目分别为《小学校道尔顿制实施法》和《苏五师小道尔顿制实施报告》,他们对试验中“道尔顿制”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自己学校的应对方法,提出了一些弥补意见,这也是“道尔顿制”在小学中实施的一个例证。

这一时期的教育实验和教学方法改革,多数是在一些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的尝试,很多地区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但也吸收了一些实验的精神和方法。受制于当时的教学条件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这些方法本身的缺陷,这些教学方法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和大规模的推广。在当时江苏的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学生人数限制和教师资源有限,“五段教学法”和“复式教学法”还是主流。也正是经历了这一时期教学实验的一些挫折,江苏地区的教育学者也开始对国外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造,根据这些方法创设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子方法,继承了这些教学方法的核心精神。这些实验虽未能持续下去,但经过几次实验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自动、自由合作精神被保留了下来,对于教师和学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这一时期的实验和反思,学者们不再是把学习和移植国外的教学方法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教育界的学者对于这些外来的教学方法没能在本地的试验中取得成功的原因也开始进行了反思,开始有了自主意识,并尝试着创造和实验一些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中国的教学方法体系,这都为江苏地区乃至全国教学发展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埋下了种子。

四、中国化教学方法的探索:生活教育理论

从学习日本到学习美国,从移植、模仿到改造、创造,教育界的学者们始终坚持寻找适合中国教育发展情况的教学方式。无论是从日本引进的“单级教学”还是学习美国的“自学辅导法”,包括在后来的“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的试验中,江苏地区的教育家都在尝试着进行改造和改进,寻找能够更好地为中国教育服务的教学方法,虽然他们的实验失败了或者没能达到原初的目标,但是或多或少都给江苏的教学带来了改变。学者们也开始尝试着创造出适合本地区、本国家的教学发展途径,他们中不乏失败者,但是也出现了成功者。

陶行知在南高师期间就主张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这不仅仅是出于对中国当时教学现状的不满,也是对教学发展规律的认识。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师范,其办学宗旨是“根据中心学校方法,招收中等以上各级学校末年级生加以特殊训练,俾能实施乡村教育并改造乡村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针对当时教学的弊端和社会的需要,陶行知在改造杜威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晓庄等乡村小学的试验成功,也说明了它适应于当时的中国教育环境,随着晓庄师范的示范性作用,这种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一时间,各地大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校长、教师前往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在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的全体代表也曾集体前往参观……晓庄师范的办学模式由此也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同时,一些学校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方法和其他方法整合起来实行新的教学实验,比如省立扬州中学实验小学试行的“中心单元设计教学做法”改革就是将“设计教学法”和“教学做合一”组合起来进行的。

从清末民初的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的引入,到“自学辅导法”的尝试使用,“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的实验,再到“教学做合一”方法的推广,最终到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出现教育教学发展缓慢以至于停滞,这大致代表了民国时期江苏地区教学发展过程的全貌。这一过程中教材的使用也由开始的改变传统教材和翻译国外课本,到逐渐由自己的学者、书局和一线教师编写的毫无系统的教材,最终由政府颁布教材系列并得到统一的使用。在教学方法方面,从刚开始对于国外教学的盲目崇拜,到出现了一些质疑和批判,最终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创造,这从“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在全省的实验高潮到文纳特卡制传入后各地的冷淡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从上述可以看出,江苏地区的教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民初的学习日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前后开始的模仿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本土化教学理论创造。中国的学者们从向国外学习开始,但并未以学习国外的教学为旨归,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进行实验和反思,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和改造,使这种方法能够在本地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最终尝试着提出了自己本土化的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1]俞子夷.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一斑:一个回忆简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4).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教育志:上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01.

[3]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俞子夷小学教学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第五辑(第10卷)[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231.

[4]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2.

[5]陈乃林,周新国.江苏教育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64.

[6]沈百英.参观南高附小杜威院维城院记略[J].教育杂志.1923(11).

[7]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92.

[8]沈百英.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设计教学的实施报告[J].教育杂志.1922(1).

[9]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6).

[10]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6).

[11]沈百英.设计教学演讲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50.

[12]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90.

[13]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87.

[14]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12.

[15]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88.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近现代;江南;家族史;发展历程;反思

目前,江南家族史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尤其是明清阶段的研究水平更是日益成熟。但关于清末民初的江南家族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避免研究者旧话重说,做重复劳动,进行学术史的回顾是十分必要的。有关江南家族的学术史研究,徐茂明先生(以下敬语均略)的《明清江南家族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1)一文用相当大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明清江南家族史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视角。但鉴于江南家族史研究日日争新的现状,本文就近十年晚清以来的江南家族史研究加以综述,并提出些浅陋的看法。

一、专题性的近代江南家族史研究

家族与文化:江南文化世家既诞生于江南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又反过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故从文化方面来研究江南家族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徐茂明《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2)从区域比较的视角来分析徽州与苏州间的文化互动,作者指出徽州商人在苏州取得成功后通过在徽州建宗祠、编宗谱、立义庄、修祖墓等活动将宗族意识重新输回故里。作者认为在两地的互动中,徽商的资本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强化了徽州的固有形态保证了徽州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却扩大了徽苏两地间的差距。萧晓阳、罗时进《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3)认为常州庄氏治学思想被刘逢路与宋翔凤继承,进而影响到后来的魏源及王运,使经学的疑古思潮大兴。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4)通过对近代浙江吴兴钱氏的三代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近代文化家族的传承、断裂和消逝,反映了一种社会自主机制的瓦解,其背后是社会组织结构、教育体制、学术体制、代际意识等诸方面的巨大变化。马学强《江南席家与扫叶山房》(5)利用了碑刻、家谱、档案、方志及文集等多种资料,从江南席氏家族的变迁与文化传承这一角度,对扫叶山房的兴起与发展做了另一番的解读;并认为席家与扫叶山房的结缘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深含着文化内涵。该文依循着民间出版机构的演变来探讨家族文化与人文传承,不仅视角新颖,而且分析的条理清晰、鞭辟入里。梅新林、陈玉兰《江南文化世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6)认为江南文化世家的研究虽然起步迟、起点低,然而借助中国文化中心历史上的三次南迁的波澜,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并后来居上;而今后的研究则需要在个案、区域、断代、专题、综合及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来取得突破。

对江南文化世族的研究还有沈潜的《常熟翁氏家族源流及文化传承》(7)及茆萌的《略论镇江鲍氏文化世家及主要诗人诗作》(8)等。此外,因江南文化世族在文化史、社会史及文学史等方面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还成为了众多博士与硕士的论文选题。(9)

社会、国家与家族:晚清民初是社会的大转折时期,因此,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研究江南家族,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徐茂明针对家族的转型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著(10),《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以心态史为研究视角,探讨了潘氏家族科举与经商迭相为用的二元价值观与讲究实用的家学传统的形成过程;作者指出潘氏族人行善与积福密切相连的因果报应观,反映了清上层士绅的行为方式和源自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从状元之家到院士之家――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认为近代社会的巨变使苏州世家大族的组织结构日渐式微,直至最后土崩瓦解;但是,世家大族内在的精神文脉却是薪尽火传,代代相承。张建华、徐茂明的《清末民初江南士绅家族的“中西观”――以苏州东山莫厘王氏为中心》认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过程中,莫王氏的“中体西用观”随着时势的发展而渐变,但作为传统的文化世家,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其“中西观”很难突破时代的步伐而领先于潮流。《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对晚清时段也多有涉及,该书利用区域比较法、心态分析法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全面介绍了苏州文化世族与地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认为苏州文化世族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取得的文化成就,更重要的是其内含维持家族长盛不衰的精神;从长时段的视野考察社会变迁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在理论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该书也多有创新。

徐茂明还有一系列以国家、地方与家族的关系为视角的论文(11),其中《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士绅家族――以晚清江南减赋为中心》以晚清苏州潘氏在江南减赋中的作用为例,探讨了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家族、家族与家族间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士绅家族积聚并使用社会资本的过程;并指出这是晚清国家与地方关系转换的过程,是江南士绅力量复苏的标志,更是清代皇权与绅权关系的转折点。唐力行《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12)比较了苏州与徽州两地的宗族社会与生活的多个方面,包括家庭与宗族结构、家族迁徙、妇女与经济生活、基层社会控制方式、社会保障、民间信仰及风尚习俗等,这种经过全面比较,详细考证与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唐秀珠《宗族在地方社会团练中的作用――以武进恽氏宗族为个例》(13)指出团练是一种来源于保甲的基层社会控制组织,它反映出国家与地方互生互动的复杂关系;而连接国家与地方的桥梁正是宗族,宗族在地方社会团练中主要发挥了组织联络、筹措经费、制定章程等三大作用。曾京京《近代灾赈及社会改良事业中的家族血缘群体――以唐氏无锡东门支为例》(14)揭示了无锡唐氏东门支从事近代赈灾及社会改良事业的历史脉络,并指出这种赈灾的家族效应,是家族文化传统长期培植的结果。承载、姚浦的《近代江南小地主的日常生活(一)――武进郑陆桥姚家头姚氏家史》(15)则是通过口述资料叙述了常州武进姚氏的社会生活,并对“小地主”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这种关注平凡家族的视角更贴近大众文化的研究。

叶舟《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与城市:以清代常州为中心》(16)从迁居、城镇化的角度指出,由于迁居模式的不同,各宗族各分支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差别。该文为探寻家族的迁徙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上海苏南宗族的现代转型》(17)指出在陌生的城市中,移民生存仍然需要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血缘、地缘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宗族认同、家乡认同仍是他们之间的重要纽带。但同时作者也指出只要营造合适的环境,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在一定条件下宗族是有可能通过改造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团体。

关于家族与社会变迁、家族与地方关系的研究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18)

家族与经济:家族的繁衍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同时商人家族又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动者。尤其是晚清以来,政治的剧变带来了新的经济格局,国外势力怎样利用中国传统的商业网络来拓展生意,国内传统的商人家族又如何在社会激荡的晚清民初变革求新,赢得新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是家族史与经济史家们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家族与经济的关系亦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洞庭席氏作为一个绵延几个世纪的经商大族,历经了多次重大的社会经济变迁,对研究晚清以来家族与经济间的关系有独特的价值。马学强对江南席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江南望族:洞庭席氏家族人物传》不仅利用了十几种不同版本的席家谱系图牒等文本资料,作者还对海内外近百位席氏后人做了采访;使得书中席家69位主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更加真实可信,同时也使该书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分析了席氏的人际网络和社会关系,并指出他们利用婚姻相互渗透,构成更加广泛的买办集团;此外,该书还很好的处理好了席家普通大众与核心人物间的关系。《在上海的生活――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后人的回忆》(20)以采访散居在苏州、上海、杭州及海外席氏后人的口述资料为基础,阐述了席氏族人在上海的各种活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易惠莉探讨了上海沙船主王氏家族十九世纪五代人的变化,并指出在传统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牟利成为从事商业经营的唯一目的,而一旦经商成功,商人就将资金转移到商业以外的领域;种种的因素致使中国传统商业经营家族延续的短暂性。(21)刘锦的博士论文以商人家族史为切入点,从经济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视角,对近代上海船商进行的深入的研究。(22)曾京京指出在近代新旧并存的背景下,近代家族一方面坚守传统的家族观念,另一方面则依托时代潮流打造家族事业的内部环境。(23)

义庄族田(又称义田)是维持宗族运行的经济基础,最早的义庄在苏州发源,江南又被认为是义田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而关于族田的研究一直是持续的热点之一。王志龙指出近代苏南祠田分布由西部向中部递减,再向东部稍增;并倡导将祠田与义田的比较研究作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24)王瑞芳利用大量的档案史料,指出建国初期苏南族田普遍存在,而以强大政治威慑力为后盾的,不仅没收了族田,也摧毁了宗族制度的经济基础。(25)张少筠对近代苏南族田的保护政策进行了专门的研究。(26)李学如、陈勇指出近代义庄由个体收租逐步走向联合租栈形式,反映了社会动荡的加剧和主佃矛盾的激化趋势。(27)汤可可指出清末义庄的功能、组织和运作机制发生的局部变异,体现了宗族内部传统宗法性的弱化,以及新的士绅力量的上升;抗战前后义庄和族益会呈现出公益性、民主性逐渐增强的趋势;但打断了义庄的转型,并且在根本上铲除了义庄存在的基础。(28)

家族与教育:教育是家族发展与兴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从教育史来切入来研究家族史,是近些年研究者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蒋明宏以无锡的家族为中心,发表了一系列的有关教育的论文(29)。《晚清苏南家族书院的分化与多元类型――近代苏南家族书院研究之一》指出在晚清的社会、教育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家族书院在单一“应举――经学型”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出国学专修、综合改良、家族教化等不同类型的近代书院。《近代化视野中的苏南家族教育――以无锡为中心》探讨了以工商家族为主导的苏南家族教育的近代历程及其特点;并指出无锡家族教育转型的成功关键在于转型的时间早、开放程度高及以实学实用为目标。《清代苏南家族的历史教学法刍议》对晚清家族历史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做了探讨,并分析了教学方法变革的原因及内涵。蒋明宏、曾佳佳《清代苏南家训及其特色初探》指出在近代苏南家训更强调“各业有分而皆本”的理念,家训的规制功能逐渐让位于化育功能,并把爱国意识和近代文明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张雁、蒋明宏《晚清苏南家族蒙学课程的变迁及其特点》认为蒙学课程变迁的特点是人文化与实用性并重,多元化与社会性加强,开放性与灵活性能相长。

徐茂明《西学东渐与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30)认为废科举后,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除受西学传入的影响外,还受苏州社会与文化世族实学传统的影响;同时作者也指这种转向,使得文化世族内部的宗族观念开始淡化,随着职业的分化宗族组织也遭到了破坏,这些都是文化世族教育转向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陈燕华、田良臣《近代江南家族习业教育初探――以无锡为例》(31)认为近代江南地区工业的发达与该地区家族习业教育是分不开的。陈勇、李学如《近代苏南义庄的家族教育》(32)采用了众多家谱、档案及碑刻等史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苏南多个义庄对家族教育资助的情况;该文指出近代义庄对习业的重视,凸显出其务实进取的教育观,反映了义庄注重对子弟的因材施教,也表明了工商皆本的职业观念得到普遍认可;该文不仅论证详实,而且观点多有创新。李学如、曹化芝《近代苏南义庄家族的习业教育》(33)则亦是重申在社会变迁时期义庄对习业教育的重视。

孙虎《清代江南家族教育与地域文学发展关系探论――以嘉兴文学家族为中心的考察》(34)认为嘉兴文学家族内部的教育模式促成地域文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在家族情感关怀和精神力量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家族教育中的身份自觉意识和门辉耀族的追求。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35)认为庄氏族谱中的家训族规对族人起到了不小的教化作用。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36)认为,以往从宏观角度剖析清末民初中国教育体系改革在学堂――私塾的二元格局中徘徊的现象时,归咎于政府效率低下、教育经费投入缺口等原因,却没有把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士绅统治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宗族势力与之相联系,这也就忽视了清末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权力真空的填补者在乡村教化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马学强《江南家族办学的近代传承――从胡雨人到胡敦复》(37)仔细考察了胡家的办学史,并分析了从传统到现代,胡氏家族办学过程中诸多的“变”与“不变”。

家族婚姻和女性研究:婚姻网络是家族社会交往及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与途径,因此从婚姻方面切入家族史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视角。马学强认为洞庭席氏因职业差异,居住区域不同,或移或迁,或经商或为官等不同特点,决定了这个家族婚姻圈的复杂性;作者认为从席氏家族婚姻的背后,透视出来的不仅是姻缘本身的问题,还与该家族经营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联系;通过对该家族成员婚配情况的分析,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窥探传统江南社会的内部结构,以及在向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38)罗时进则从家族婚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39)在文化兴盛的江南地区,家族中的女性也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蒋明宏利用十几种家族谱牒、档案及方志等文献,以教育史为视角来探讨清代苏南的女性,并指出她们在家族子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从这种“文教联姻”的现象中,窥见出苏南重文兴教的文化内涵、开放流动的社会内涵、开明进步的历史内涵、家族制度的特色内涵。(40)

二、家族通史中的江南地区

除了专门对江南家族史研究的论著外,还有许多从整体上或多区域研究家族的论著,这些论著中不乏有涉及江南家族的研究,其所提出的理论范式及研究方法对江南家族的研究亦有借鉴意义。

冯尔康是研究家族较早的学者之一,并出版了一系列著作(41)。《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利用了众多的江南等地的家谱及档案文献,从家族演变史这个侧面窥探中国近三百年社会的转型;作者指出前近代家族的物质形态是祠堂、祠产及族谱,其中族谱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家族存在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家族历史、家族观念及家族文化的载体;并认为家族是具有自治因素的团体,只不过古代并未有自治的概念而已;而这种自治组织在近三百年中,正从古代的宗法性的祠堂族长制,向现代社会团体方向变革。

钱杭是当代中国宗族制度史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早在1994年他便出版了《中国宗族制度新探》(42),该书在宗族研究的方法上做出重大改变,并重新诠释了宗族制度的定义。近些年钱杭关于宗族领域的研究更是多有创新,完成了一系列论著(43)。《宗族建构过程中的血缘与世系》认为宗族是个“建构”的过程,其客观依据、基本逻辑、核心理念及价值标准,是建立并维系一条完整悠久的父系世系,而非所谓的“纯洁”的父系血缘。《“族”与“前宗族时代”――兼论“宗族”概念的二元结构》则指出“宗族”概念是个“宗”与“族”各有前提条件、各有发展过程、各有历史特征的二元结构;“族”是“宗”整合与统领的对象,在逻辑上,前者应先于后者而存在。《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从宗族的定义、结构、规模、制度、谱牒、祠堂及丧服制度等方面来展开,并在最后附上了宗族研究的入门书目及基础文献。该书所提出的众多问题,对刚进入宗族研究领域的初学者来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宗族的世系学研究》强调从世系学方面来研究宗族,并提出“前宗族”与“后宗族”的概念。该书观点新颖,是宗族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重要成果。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44)不仅利用了家谱、年谱、笔记及地方志等资料,还使用了少有人注意的“卷”;作者从经济基础、人文环境、日常生活及社会流动等方面对清代科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科举家族”的概念。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45)将苏州宗族形式与长江流域农业社会的宗族形式作比较,认为农业社会的宗族聚族而居,理性文化发育程度较低,宗族往往形成对家庭的干涉;而苏州以市镇为中心,宗族关系不以地缘为基础,个体家庭独立性较强;但苏州宗族以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来吸引族人,以文化精神上的血统观达到聚族目标的方式有着更强的凝聚力。党明德、何成《中国家族教育》(46)叙述了家族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及近代家族教育的改革,还以顾颉刚为个案说明顾的成材与家乡的熏陶有直接的关系;该书跨度时间长,涉及地域广,论点新颖,但在论及顾颉刚与家族教育的关系时,所举的例子多是章太炎、钱玄同及胡适等人对顾颉刚的影响,用这种师承关系显然难以支撑作者提出的“学术大家成功的典范是家族教育成功的典型”的结论;文中少量有关顾颉刚家族的资料也是转引自他人的著作,却对顾颉刚本人的回忆等第一手资料有所忽视;这些瑕疵也可能是因事例较多、篇幅较大,才有所疏漏。

三、对目前晚清以来江南家族史研究的反思

纵观近十年江南家族的研究,晚清与民国的时段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课题多是专题性研究与典型个案相结合。但从这些家族史研究的专题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史学,这不仅与研究者的兴趣有关,更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联。

正如有学者所言:“20世纪对宗族问题的认识首先是与给传统社会定性和解决现实社会革命道路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47)在处于学习西方、寻求自强的20世纪初,宗族研究领域对宗族持否定态度的成果一直占有主流。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确立,使探讨社会形态、社会性质成为史学研究的风尚;此时,宗法制度与社会形态的关系成为家族史研究的重点。20世纪60年代开展对“族权”的批判,强调阶级斗争,使宗族研究受到严重的影响,乃致停顿。20世纪80年代初,宗族史研究进入新的时期,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仍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由此那时产生了许多与封建制度相关的著作。稍后,社会史在史学界兴起,从社会史角度来探讨宗族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至今方兴未艾。一些研究以家族的个案为切入点,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至今不衰。新时期由于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家族与经济间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有关家族与商业、义庄的救济功能、族田的地位等研究成果显著。后来国家提倡文化建设,并伴着新文化史在史学领域的兴起,家族与文化的关系成为家族史研究的热潮。随着当代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因此,有关家族的转型问题,城市化、现代化问题是目前及以后研究的重点。

回顾近代江南家族史的研究历程,可清晰的看到研究的课题在不断的扩展,论题与内容也日益的深入,可以说近代江南家族史的研究在与时俱进。然而相对于江南家族在全国的地位及其所蕴含的文献,近代江南家族的研究仍很大的深化空间。第一,在近代江南家族史研究时,不能简单的将家族的变化与转型笼统的归结于是近代化的结果,而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夏明方在反思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时,指出像当年在资本主义萌芽讨论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泛萌芽化”现象一样,在江南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中也出现了一股“泛近代化”现象;举凡政治、宗族、文化、教育乃至社会性别等方面均打上近代化的烙印。(48)在研究近代江南家族时我们也应该警惕这种“泛近代化”的使用,而应注重运用环境史、生态史的方法,以不断变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深入探讨环境变迁、市场变迁、人口压力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家族在社会中的变迁。第二,在家族的研究当中不仅要注意个案研究,而且要把握好家族中核心人物与普通大众的关系;不能将家族史研究变成几个核心人物的传记集合,在叙述家族中某个核心人物时,也应该从家族的视角来探讨他的个人事迹与交际网络。随着家族史中个案研究的越来越多,这种以核心人物为部分,简单堆砌组成的整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家族研究,因为它不能反映家族作为整体的某些变迁及特性,所以在进行家族个案研究时,切记处理好家族这个整体与核心人物这些关键部分的关系。第三,针对近现代家族组织机构性质、构成形式、社会功能及演变的过程与方向等均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目前我国正处与社会改革时期,而家族组织也正扮演着与以往不同的角色,类似家族组织的同姓自治团体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不同的组织之间有何差别,又有哪些人来参加这样的机构,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家族的历史与现实,把握家族的现代转型均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历经战争不断、灾荒频发,沿海地区更是遭受到西方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近代人口流动、迁徙的规模和性质相比明清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然而近些年对这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叶舟从苏南家族大规模整体性的迁入上海为例,从城市化、现代化的视角来探讨家族变迁的方法,为我们研究近代江南家族提供了新的研究范例,这种方法值得以后研究者的重视与学习。第四,对于某些旧有的论题,我们也应加强注意,因为论题的内容和角度发生了变化,结论就有了新的认识。如苏南宗族的义庄在建国初期就有学者关注,然而近来陈勇等人却从习业的角度来分析义庄的教育功能,不能不说是旧题中翻出新意。

此外,信仰、娱乐、伦理等方面与家族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应注意的问题。当然,江南家族史若要有根本的突破,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材料的进一步挖掘是最为迫切的任务。相信因江南在历史变迁和现实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定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而江南的家族研究也定会日新日美。

注释:

(1)徐茂明:《明清江南家族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自王家范主编《明清江南史研究三十年(1978~2008)》,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68~406。常建华教授虽然撰有《二十世纪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近十年晚清民国以来宗族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等文,但因其视野开阔对江南地区关注不足,故笔者认为仍有必要对晚清以来的江南家族史研究进行梳理。

(2)徐茂明:《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史林》2004年第2期。

(3)萧晓阳、罗时进:《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邱巍:《吴兴钱氏: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马学强:《江南席家与扫叶山房》,《史林》2009年第6期。

(6)梅新林、陈玉兰:《江南文化世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7)沈潜:《常熟翁氏家族源流及文化传承》,《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5期。

(8)茆萌:《略论镇江鲍氏文化世家及主要诗人诗作》,《江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丁小明:《清代江南艺文家族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杨:《长洲文氏家族文学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赵伟:《常熟瞿氏家族藏书与江南地域社会》,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刘旭锦:《清中叶钱塘梁氏文化代际传承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朱平:《清代常州钱氏家族诗歌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10)徐茂明:《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从状元之家到院士之家――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载《传统文化研究》第12辑,群言出版社2004年;张建华、徐茂明:《清末民初江南士绅家族的“中西观”――以苏州东山莫厘王氏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徐茂明:《由看国家主流意识对家族记忆的型塑》,“近世江南文化:器物与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9月;《区域与国家多维互动中的江南望族――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6年;《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士绅家族――以晚清江南减赋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2)唐力行:《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3)唐秀珠:《宗族在地方社会团练中的作用――以武进恽氏宗族为个例》,《科技资讯》2006年第9期。

(14)曹京京:《近代灾赈及社会改良事业中的家族血缘群体――以唐氏无锡东门支为例》,《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15)承载、姚浦:《近代江南小地主的日常生活(一)――武进郑陆桥姚家头姚氏家史》,《史林》2007年增刊。

(16)叶舟:《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与城市:以清代常州为中心》,《史林》2010年第3期。

(17)叶舟:《上海苏南宗族的现代转型》,《东方早报》2012年8月21日,第13版。

(18)李铠光:《郁氏宗族与清末民初的上海社会》,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陈加林:《吴趋汪氏与近代苏州社会》,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张建华:《从江南科举世家到近代科技名门》,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饶玲一:《清代上海郁氏家族的变化及与地方之关系》,《史林》2005年第2期;以上文章请参见徐茂明的《明清江南家族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19)早在上世纪末马学强便开始关注洞庭商人,并著有《钻天洞庭》,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其后有《江南望族:洞庭席氏家族人物传》,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0)马学强:《在上海的生活――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后人的回忆》,《史林》2004年增刊。

(21)易惠利:《从沙船业主到官绅和文化人――近代上海本邑绅商家族史衍变的个案研究》,《学术月刊》2005年第4期。

(22)刘锦:《上海船商:19世纪家族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23)曾京京:《近代风云际会中的宗族组织――镇江陶氏家族研究》,《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24)王志龙:《近代苏南族田分布研究――以上海县、吴县和高淳县为核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5)王瑞芳:《没收族田与封建宗族制度的解体――以建国初年的苏南为中心的考察》,《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6)张少筠:《近代苏南宗族族田保护措施研究》,《中国农史》2009年第3期。

(27)李学如、陈勇:《近代的义庄及其租佃制度――苏南义庄为中心的考察》,《理论学刊》2013年第6期。

(28)汤可可:《近代无锡义庄的转型变迁》,《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5期。

(29)蒋明宏:《晚清苏南家族书院的分化与多元类型――近代苏南家族书院研究之一》,《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近代化视野中的苏南家族教育――以无锡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清代苏南家族的历史教学法刍议》,《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蒋明宏、陈芳:《无锡荣氏家族教育传统及其近代转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蒋明宏、曾佳佳:《清代苏南家训及其特色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张雁、蒋明宏:《晚清苏南家族蒙学课程的变迁及特点》,《江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0)徐茂明:《西学东渐与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载《互动与转型:江南文化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1)陈燕华、田良臣:《近代江南家族习业教育初探――以无锡为例》,《民办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32)陈勇、李学如:《近代苏南义庄的家族教育》,《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33)李学如、曹化芝:《近代苏南义庄家族的习业教育》,《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5期。

(34)孙虎:《清代江南家族教育与地域文学发展关系谈论――以嘉兴文学家族为中心的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35)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6)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理论月刊》2005年第3期。

(37)马学强:《江南家族办学的近代传承》,《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5期。

(38)马学强:《16至20世纪中叶民间文献中有关家族婚姻状况的研究――对江南洞庭席氏家族的考察》,《史林》2005年第5期。

(39)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

(40)蒋明宏:《清代苏南女性在家族教育中的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41)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宗族制度与谱牒编纂》,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42)钱杭:《中国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版。

(43)钱杭:《宗族建构过程中的血缘与世系》,《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族”与“前宗族时代”――兼论“宗族”概念的二元结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宗族的传统建构与现代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宗族的世系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4)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45)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6)党德明、何成主编:《中国家族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17-02

这次有幸参加第六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打出“苏派”的旗帜,充分显示了江苏同仁们敢为人先的精气、职教改革的底气和干事创业的大气。

一、苏派职教高层论坛的举办具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表现为两点:责任感和精致性。在责任感方面,江苏省敢于担当,自发组织了这样一个苏派职业教育高层论坛和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按: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与本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并会举行),为全国青年职业教育者搭建了“在线、有道、无间”的交流平台。这个“双论坛”聚集了中国职教界最具活力的年轻朋友,成为国内最有品位、最富内涵、最具影响的学术责任共同体。

在精致性方面,除了场域精致外,内容也十分精致。这次论坛聚焦一个主题、四条经验。一个主题就是“国际化”。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刘克勇处长和苏州市教育局黄锡明副局长的主题发言,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新工业革命悄然开启的当下,在4.0职业教育的改革行进中,国际化才是加快发展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那片蓝天。南京金陵中专的“悦乐”经验,其运行遵循了教育和经济两个规律,加强校企共育,实施模块课程;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注”经验,秉承陶行知“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把学校办成“酒店”,把学校办成“景点”,把学校办成“超市”,达到“三星管理、四星景点、五星酒店”的建设目标;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立足”经验,“立足”于外资企业,政府主导、主体双元、合同执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理路”经验,提出“专业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载体、平台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前提、综合能力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为职业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性的行动方向。

二、苏派职业教育概念具有“丝绸”内涵

论坛从不同层面展示了江苏职教的实践逻辑,下一步就应该去探寻其理论逻辑。所谓苏派职教,应该是发端于长三角地区,脉承黄炎培、陶行知、张謇等教育家的职业思想,成熟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地区职业教育实践与探索时期,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具有现代特征、国际特色、丝绸特质和“本色”特点的区域性职业教育样态的总称,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河流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具有四性:第一,现代性。江苏一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地区,苏派职教有现代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学校制度、师资队伍。第二,国际性。苏派职教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相机进行文化输出。第三,丝绸性。丝绸是苏浙的典型地产,具有四个特点:长、细、柔、美。长即苏派职教源远流长,细即苏派职教精耕细作,柔即苏派职教生态柔和,美即苏派职教成人之美。第四,本色性。包括三个“本”:招本地学生、在本地就业、促本地发展。总之,到江苏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人人能够出彩,个个能够成才。

三、苏派职教的建构具有“本真”空间

那么,苏派职业教育的“派头”或者说文化性格从哪些方面建构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即理论体系、实践模式和话语内核。首先,要建构苏派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一般来说,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必须是从对象所有因素都具备的整体之中,概括出能规定这个对象性质的最抽象范畴,而且从这个最抽象范畴开始,既能具体上升,又能说明这个对象的全部因素。苏派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其概念体系、范畴体系和逻辑体系。概念w系方面比如有哪些科概念、类概念和素概念,它们之间如何“搭界”?范畴体系方面包括苏派职业教育纵向范畴、横向范畴和外向范畴,它们之间如何“结网”?逻辑体系方面包括历史发展逻辑、实践发展逻辑、理论发展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它们之间如何“关联”?其次,要提炼苏派职业教育实践模式。苏派职业教育实践很丰富,比如前面几个学校的国际化模式、生活化模式、现代化模式、本土化模式等。现在要抽象出一个大家共有的东西,就是可输出、可复制、可辐射的简约的模式,关涉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这种人才的课程、用什么样的师资来培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途径、怎样判断这种人才培养的效度等问题。然后,厘清苏派职业教育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苏派职业教育理论的灵魂。比如,“国际产业标准中职业态度、知识和技能适切授受”和“适合本地经济需求的人才如何培养”,可不可以作为苏派职业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当然,苏派职业教育理论要讨论的问题很多,上述观点仅为个人之见,算是抛砖引玉。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江苏书法历史回顾

江苏书法60年,虽然在历史上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它和江苏文化、书法历史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江苏有着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优势,给书法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政治上来看,东晋在南京(建康)建都,历宋、齐、梁、陈,后至南宋、明代以及民国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从文化角度来看,“晋人南渡”后,黄河文化的中心转移至长江流域,帖派书法不仅在此诞生而且一直处于中国书法的主流地位。帖派书法的本质是文人的主动参与,因此“士”成为书法的主要阶层。从地理环境来看,江苏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四季分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从经济上看,江苏干余年来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为书法的繁荣发展创造了经济基础。因此,就书法一道,江苏大地大家辈出、群星璀璨,为中国书法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中心地位,书法昌盛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现南京)称帝,国号东晋。他不仅在南京建立了一个统治政权,而且将西晋先进的科技文化带到了江左。据谭其骧先生《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研究估算:“当时共迁徙人口这90万,而侨置于今江苏省境内有26万人。”西晋的王氏是书法望族,也随着北方侨民迁居到现在的江苏和浙江一带,“二王”书法一脉当在其中。他们将黄河和长江书法文化相融合,创造了独具文化内涵的“二王”帖派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书法艺术样式,经南朝、唐、宋、元、明、清1000多年的不断演化和丰富,在碑学盛行之前一直居于中国书法史上的主流地位。之后的南宋、明代以及民国时期,江苏都是中国书法的中心之一。特别是明代吴门书派的崛起和繁荣,更成为了全国书法的半壁江山,不管是书家还是书法活动都领先于全国。值得提起的是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不但是当时书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后来的中国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书家而言,江苏三国吴有皇象、陆机,东晋、南朝有琅琊王氏一族,唐有张旭、孙过庭、张怀,宋有“二米”父子,元有赵孟\、张雨,明有宋克、祝允明,清有笪重光、王文治以及“扬州八怪”等。到了民国江苏乃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书法人才聚结、群星闪耀。到了近现代,书法活动、书法教育、书法结社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铸就江苏书法的辉煌创造了条件,也为江苏60年的书法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江苏书法独特个性的孕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书法教育开先河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书法高等教育,当始于1903年由廖荃孙、李瑞清、经亨颐等在南京三江师范学堂设“图面手工科”,教授国画、书法等课程。1920年又有无锡的“国学专门学院”,不仅重视书法教育,而且培养了众多国学大家。特别令人瞩目的是1934年胡小石在金陵大学国学班开设书法课,成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学科意义的书法高等教育,为江苏乃至全国书法的昌盛播下了丰收的种子。

(三)“文化性”是江苏书法的主要特性

东晋帖派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文化性”,是文人对书法的自觉参与。江苏乃帖派书法的诞生之地,历代文化昌盛、文人最茂,远的不说就近百年来文化巨匠如繁星之列河汉,数不胜数。文学有钱钟书、朱自清;戏剧有梅兰芳、周信芳;电影有金山、赵丹;美术大家有徐悲鸿、刘海粟,以及杨仁山、马相伯、柳诒徵、罗尔纲等耀眼的名字。书家既是文人,文人兼善书法成为此时江苏最大的文化现象。因此,江苏书法的总体风貌以文气、雅韵、冲和、温润、精致等审美风格为主,表现出强烈的文化特性。这一特性不仅在千余年来的江苏书法中一以贯之,即使在书法60年的剧烈变化中,江苏总体书法风貌也保持了这样的文化品性,成为江苏在全国书坛最具独特风貌的个性。

二、江苏书法60年发展历程及历史成就

这60年如果按时间划分的话可以分成前后30年。如果按书法发展的特性来看的话,又可以分为前的“延续期”,期间的“沉寂期”,改革开放的“西化期”以及当前的“回归期”。下面按前后30年两个时间段分述之。

(一)江苏前30年书法发展状况与代表性书家

由于南京是民国政府的所在地,自然成为当时书法发展、活动、代表性书家诞生的重要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至发生之前,由于江苏的特殊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基础,江苏的书法不管是艺术创作、书法活动以及代表性书家的人数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到了时期,由于江苏良好的书法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民间仍有不少书法修养高超的学人以“私塾”的教育方式。教授、熏陶、培养了一批书法爱好者。

1 书法机构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

现代艺术发展的标志是艺术社团、组织机制的建立。早在1960年4月,“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南京成立,胡小石任会长,傅抱石、黄七五任副会长,亚明任秘书长,丁吉甫任副秘书长,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比较早的书法组织。社团机制的建立为开展较大规模的活动,带动书法群体的共同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全国来看,解放之后到结束不仅社团成立比较少,组织的活动也不多。这段时间,江苏可查到的书法活动有:

1961年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40周年,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首届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书法印章800余件,展出389件。

1962年10月1日,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第二届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25个市县212人的作品378件,展出215件。

1962年,著名书法家沈子善在南京举办庆祝南京师院校庆十周年个人书法展,各界人士及本院师生踊跃参观。

1963年10月1日,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第三眉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20个市县105人的作品。展出书法作品123件,印章58件。

1973年10月,江苏省国画书法印章展览在江苏省展览馆展出,展出书法作品168件,印章作品68件。

以上活动和当代相比,不管从规模还是数量上来看都不能相提并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是难能可贵了。

2 代表性书家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书家史。新中国前30年,虽然书法艺术主要处于“自发状态”,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几位大师级的书法人物。他们承接了优秀的中国书法传统,融合了清代乾嘉以来的碑学思想,又受到近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不仅在书法创作、学术理论、书法教育、书法评论等诸多方面成就了他们的艺术和学术人生,也成为一代书法宗师,树立了时代的标杆。

萧蜕(1876年―1958年),名蜕,字中孚,以退庵名世,江苏常熟人。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著称,自许甚高。他的篆书化长为方,又能保持圆劲的用笔与体势,具有独特的个人面貌。萧蜕学问阂深、涉及极广,对文学、诗学、古文字学、音韵学、地理、医学以及书学均有建树,著有《说文建首溯源》《文字学浅说》《医屑》等近10部专著,可惜大多散失。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生长在南京。历任多所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研究与教学,成就卓著、造诣精深。

林散之(1898年―1989)年,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等,江苏江浦人。曾担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南京书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曾先后拜南京的张青甫、乡贤范培开、大师黄宾虹为师学习书法、绘画,得“五笔七墨”之秘。林散之一生酷爱作诗,书法诸体皆善,以草书成就最大,有当代“草圣”之誉。

沈子善(1899年―1969年),原名沈国宝,字子善,江苏六合县人。一生以教育为职业,先后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尤其在书法创作、研究以及教育事业上成就卓著。特别是1943年,他与于右任、陈立夫、沈尹默、胡小石、张宗祥、潘伯鹰等书画界名流60余人,发起成立了“中国书学研究会”并任总干事,被推荐为会刊《书学》杂志社长兼总编。

祝嘉(1899年―1995年),字乙秋,海南文昌人,1941年定居苏州。曾担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书法创作及书法教育。1941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书学史》,填补了中国近代书法史学研究的空白。此后笔耕不辍,一生共有书学专著70余种计35。余万字。祝嘉先生的书法创作与理论紧密结合,四体俱精。

萧娴(1902年―1997年)。字雅秋,号枕琴室主,又号蜕阁,贵州贵阳人。曾担任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美术馆一级美术师。从小聪慧好学,习篆刻、赋诗歌、学绘画,少年时代便名震书坛。1923年她临写的《散氏盘》篆书册页受到康有为的高度评价。随后,师从康有为得其嫡传,成为现代著名的女书家。

高二适(1903年―1977年),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晚年署舒凫,江台人。曾担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一生专研书法,诸体皆善,尤将章草、今草、狂草融冶一炉,自成面貌。1965年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在书坛引起巨大反响。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等。

另外,尚有费新我、黄七五、吕凤子、刘海粟、武中奇、瓦翁、胡公石、陈大羽等,为江苏新中国60年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后30年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从此一个覆盖全国的书法组织陆续建立,预示着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几千年来全新的发展时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0年,比中国书协的威立还早一年。后30年江苏书法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书法机构逐步完善

近30年来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从单纯的书家个体书法活动为主转变为书法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书法活动为基础的,也是以各个地方书协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作为标志的。自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江苏各市,很多县区都成立了书法协会,目前江苏有中国书协会员共有696人,省级会员3595人,各个市县区会员就更多,书法事业、书法活动的开展有了组织机构的保证。

2 书法人才不断涌现

书法创作、学术人才的不断涌现是江苏近30年书法发展最大的成果之一。形成了老、中、青书法人才发展梯队,为江苏书法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江苏中老年书家如沙曼翁、尉天池、亩恭达、黄悖、徐利明、孙晓云、华人德等,他们不但是江苏书坛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全国书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和现代青年书家最大的不同是受到前辈大家“耳提面命”的影响和“耳濡目染”的熏陶,有着优秀的书法综合修养和人生的丰富历练。江苏优秀青年书家也在不断涌现,可谓后继有人。他们在近10多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屡获大奖,特别是2006年江苏省文联评选出的30位江苏优秀青年书家,更是江苏当代优秀青年书家的代表,为江苏书法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基础。

3 书法创作成绩斐然

30年来,江苏书法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据不完全统计,近10多年来,在“全国中青展”“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书法篆刻展”等重大展赛上江苏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书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如2002年“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江苏省有77件作品获奖、入展;2006年“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江苏省创作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获奖提名4名,入展67名,这两届大奖江苏省获奖总数和入选总数均名列全国第一。2007年“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江苏省4人获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第一,112人作品入展,位居全国第二,为江苏书法再次赢得了荣誉。

4 书学研讨影响很大

书法展览、书法活动的开展是书法发展、推出人才、产生优秀书法作品的主要手段,然而开展有深度、高度和广度的书法学术讨论、理论论坛交流等活动,是书法走向更高层次的依托。近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江苏书坛举办了多项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书法理论活动。如2002年和北京文物出版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六朝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眉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2005年“兰亭论辨”四十周年中国(泰州)高二适书法艺术高层论坛,2007苏州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等,在全国书坛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2008中国书法金陵论坛,以当代书法本体研究、艺术创作研讨、交流为主题,坚持高端一性、 开放性、国际性,以近现代书法研究为主线,强调书法艺术批评对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指导,注重书法创作的文化思考和人文关怀,逐步构建“当代书法艺术核心价值体系”,以努力建成中国书法论坛的第一高地等为宗旨,不但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而且肩负着社会的担当,引起书坛的广泛关注。

5 书法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江苏书法高等教育在全国起步很早,具有开创之功,而在近10多年来的书法高等学科建设方面也不落后。目前江苏已经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苏州大学,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另外在淮安、浦口、常熟建立了3个中国书协书法创作培训基地,培训学员600多人。2002年还与中国书协合作举办第四期全国书法专向研修班;2003年与江苏省教育厅联手举办全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和江苏省楹联协会举办首届诗词楹联专向研修班;2006年举办“江苏省首届现代刻字艺术创作培训班”,与东南大学合作举办江苏省优秀青年书画家60人读书班等。

此外,中国书协在南京浦口创建中国书协浦口创作培训基地,苏州和徐州两市被授予首批“中国书法名城”称号,淮安楚州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昆山巴城也被授予中国书法家创作基地等,为江苏进一步打造书法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书法理论成果丰硕

江苏的书法学术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60年来,江苏的书家们在进行书法创作、开展书法活动的同时,也勤奋的进行着书法学术、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诞生了一批书法理论家、产生了一批书法理论成果。尤其是老一辈书家,大多有着全面的文化修养和学术造诣。胡小石的《金石番锦集》《中国书学史》、萧蜕的《近代书评》、沈子善的《王羲之研究》、祝嘉的《书学史》《书学论集》、高二适的《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代表了江苏书法学术研究的最高成果。

江苏中青年书法理论家在全国历届书学讨论会上,都有上佳的表现。2003年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江苏省入选论文33篇,其中获奖论文8篇,入选及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全国第七眉书学讨论会不管是获奖还是入选总数都名列全国榜首。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国书协设立的最高奖项,在首届、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江苏省在理论、教育、编辑等奖项中获奖名次都名列全国第一,受到全国书法理论界的关注。2000年江苏省书协启动了《江苏古代书法研究》丛书编写工程,共3本,其中两本荣获第二届全国书法兰亭奖获奖提名,为挖掘江苏书法资源,反映江苏优秀书法传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书法评论是书法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书法艺术发展的理论指导。60年来,江苏不仅在书法创作、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在书法评论上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兰亭论辩”为标志,不仅对当代书法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已载入近代文化史册。

三、江苏书法60年的历史定位和学术价值

对江苏书法历史的描述、书法活动、取得的历史成绩等概述,只是一种书法发展的总结和事实的存在,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更有意义的当是要通过这种事实性的阐述、总结,对江苏书法60年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艺术风格、学术价值作出定位以及讨论其具有的意义,唯此才具有了一种更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力量。下面我们就试作探讨如下:

(一)历史定位

3000多年的书法史演变成多种审美体系和审美风格,不管是古文字体系的书法形式如甲骨文、金文、小篆,还是今文字的楷隶和行草等,都是趋向一种文人化和雅化。所以“二王”书风为主导的近1500年的帖学占据了中国主流书法地位。不管是民间书法的流行,还是碑学思想的昌盛,其根本宗旨是向着文人化的书法精神,这是书法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当代书法评判体系的混乱就是没有认识到这样的书法本体价值,没有树立起这个书法精神的“核心”。

从江苏千余年的书法历史可以看到,这种“文化性”“文人化”“雅化”的书法精神,不仅作为起源地之一并演变、发展了千余年,其特征明显、个性突出、一脉相承。60年来这种精神不但没有被中断,而且在不断的承传、发展,以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适、萧娴最为典型。胡小石虽然深深地受到清代碑学创作思想的影响,但是从他所临写和创作的南北碑派的书法作品,看到的是碑学的外形和帖学的内在精神,并散发出浓浓的书卷之气。这完全得益于他全面的国学修养和书学理念,这是写碑者最终的归属,也是当碑书家无法逾越之处。高二适狂革虽然揉合了众多书法元素,但是其“文化性”一直贯穿其中。不管多么的狂放,就像放风筝一样,那根线一直没有断,这就是文人气质。最为典型的是林散之,他用帖学的外在形式,吸收了碑版的用笔方法,“以隶写草”,是清代以来碑帖交融的典范,物化了中国儒释道的哲学精神,将太草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江苏当代书坛和其它省份相比,这种“文化性”非常突出,不但江苏的书家们以这样的书法形式在全国备大展览、比赛中夺魁,而且这种“文化个性”也是江苏书坛的最大特性,在当今书坛受到高度肯定和赞誉。

“文化性”是几千年来中国书法发展规律的基本体现,也是我们构建当代书法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学术价值

近30年来,中国书法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3000年书法史的各种书法样式,几乎在这30年里全部实验了一遍,而且还用“西方的艺术思潮”作了改造中国书法的探索。首先我们应该对一切探索精神表示充分的肯定,因为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努力艺术才能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然而,我们似乎已经发现,这30年来的很多探索是违背了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书法艺术规律的,因此很多流派纷纷“谢幕”。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学;对策

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将武术课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由此确立了武术在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和发展智力的功能,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武术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掌握武术运动和作为终身体育锻炼手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推广武术,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江苏省86所中小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苏州市等13个地(市)。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相关文件要求,对文献资料和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和梳理,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出《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开设现状调查表》,经过反复修改,广泛征求专家和教授的建议,最终确立3种类型的调查问卷,即学校分管体育的领导问卷、体育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共发放问卷664份(领导100份,教师264份,学生300份),回收644份,回收率99.5%;剔除8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636份,有效率为98.8%。

1.2.3数据统计法

将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通过spss11.5和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和排序。

1.2.4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江苏省教育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学校分管体育的校长等进行访谈,针对目前中小学武术课开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开设武术课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交流,并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开设现状

2.1.1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外活动时间开设状况

表1显示,对江苏省86所中小学进行调查,有34所中小学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武术课,占总数的40%;有52所中小学课外活动时间没有开设武术课,占总数的60%。这说明江苏省中小学课外活动时间开设武术项目的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练习武术的积极性,仅武术课上的学习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目前,江苏省每个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武术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表2显示,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外活动形式主要是以学校组织活动为主,占总数的62.5%;班级间武术活动偏少,占总数的9.4%;但兴趣小组的占28.1%,这说明学校组织课外武术活动占主要地位,而班级间活动的比例偏低,这种形式不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武术活动内容。另外,在武术课外活动时间上,30分钟以内的占40.6%;30~60分钟的占37.5%;60~90分钟的占21.9%,这说明中小学武术课外活动时间偏少,不能保证学生练习兴趣的持久性。

2.1.2 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师对《实施方案》的理解程度分析

表3显示,尽管江苏省教育厅把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并把开展武术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说明,但是中小学武术课开设情况并不乐观。通过对江苏省26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有52名小学体育教师表示理解把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占总数的40.6%;在中学体育教师中有37.1%的教师表示理解;而不理解把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的教师分别占21.9%、22.8%,通过与这些体育教师交流发现,在中小学推广武术项目,一是武术专业教师紧缺,二是没有专门活动场地等,不利于武术运动的开展。

2.1.3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表4显示,约25%的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较好地完成武术教学计划,约75%的体育教师一般能完成教学计划。由此,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意识等因素有关。

2.1.4江苏省中小学学生对武术课开设情况的调查分析

表5显示,通过对江苏省中小学学生参与武术课非常感兴趣占总数的12.2%,较感兴趣占总数的18.6%,另外有35.8%的学生对武术课不感兴趣,这说明中小学开展武术运动的氛围不浓,还须要加强开展。

表6显示,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教学形式以单纯武术动作练习占总数的50.8%,教学效果较低;有37.3%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将武术动作与游戏相结合,教学效果较高;有11.9%的体育教师在武术课教学内容设置上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1.5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师专业情况调查分析

表7显示,在调查260名中小学武术教师中,有47名是武术专业毕业,仅占总数的18.1%,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是武术专业毕业。很多体育教师反映,自己不是武术专业出身,其所掌握的武术技术动作都是通过自学和短期培训获取,对武术理解不深。

2.1.6江苏省非武术专业教师对武术知识、技能学习和进修情况调查分析

表8显示,江苏省非武术专业教师的武术知识、技能学习和进修主要是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为主,占总数的95.3%;通过其他途径学习武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这说明非武术专业教师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进修途径相对单一,影响中小学武术教学质量和课外武术运动的开展。

2.1.7江苏省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进行武术表演情况调查分析

表9显示,在调查江苏省86所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中,只有12所学校加入了武术团体表演,占总数的14.5%;有2所学校加入了武术个人表演,占总数的2.4%;另外,有69所中小学没有加入任何武术项目,占总数的83.1%。由此可,武术在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地位不高,这与执行上级文件的力度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说明武术运动在中小学的推广过于形式化。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第一,武术课外活动是武术课上教学的有效补充,目前,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外活动时间较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武术运动的积极性,仅武术课上的学习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有待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解程度。目前,江苏省中小学有一部分教师不理解为何将武术列入体育必修课,对学校开展武术活动存在疑惑。

第三,在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还有待于提高。能够较好完成教学计划的体育教师数量较少,还有部分教师不能完成教学计划。

第四,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还是以传统体育教学形式为主,这种形式单调、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第五,江苏省中小学非武术专业教师较多,对武术知识、技能学习和进修途径单一,影响中小学武术教学质量和课外武术运动的开展。

第六,江苏省中小学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特别是大型学校运动会上很少有武术项目,这表明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地位不高,这与执行上级文件的力度和学校的重视程度有关。

3.2建议

第一,转变学校传统组织体育活动的观念,鼓励班级之间的武术交流,建立武术兴趣小组。以发展武术运动为主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武术活动。

第二,提高体育教师对武术作为体育必修课的理解程度,武术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还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一是具有强身健体功能,二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修养身心的作用。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与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设立奖惩机制,江苏省中小学武术课和课外武术活动的开展等要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最终评比成绩相挂钩。

第四,武术课以单纯的武术动作练习相对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设置上要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五,武术专业教师紧缺,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武术教师培训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武术专业合作,接收优秀武术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

第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加强非武术专业教师的武术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武术技能。

第七,学校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时要加入武术表演项目,有利于提高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有利于武术运动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EB/OL].

[2]王岗,邱丕相,包磊.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拳种意识”[J].体育学刊,2010,(4).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一直以来,《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理论与研究”栏目坚持依托理论、观照实践的原则,从理论与学术的视角出发,为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带去新理念、新观点、新思维。2017年,本栏目将继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期一个议题,努力从理论和研究的高度,从行政、学术、学校、行业企业等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地探讨职校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实践中的问题。衷心希望“理论与研究”栏目能够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对接的桥梁,更好地为职教研究者、职校管理者、研究型教师服务。

【摘要】立足于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规模、层次、结构、质量等方面分析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情况,并结合江苏职教发展的特点提出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预警。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4―0030―05

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标志着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科学设置专业、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两大基本诉求。只有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规模、质量等结构性发展要素与社会发展需求结构吻合并保持动态适应性,才能提高服务效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如果职业教育体系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或者调节能力较弱,就难以避免供求错位和结构性失调,就出现无法缓解区域行业性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因此,主动积极探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规律,建立职业教育专业预警机制,超前开展专业预警,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及职教学者的使命和职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在现代社会里,经济、政治、教育与整个社会生活是融为一体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自然不会游离于这场改革之外,理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服务。那么,“十二五”期间,江苏省职业教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中有哪些作为呢?

“十二五”期间,江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以及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等文件精神,积极进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明显提高。为了对“十二五”期间江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有比较精准的判断与把握,并对“十三五”期间江苏省专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等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团队,围绕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在第一轮(2009年―2011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次研究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随机的方式,对江苏省职业学校用人单位201 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毕业生有80393人、职业学校256所、用人单位1939个。通过历时三年半的研究,课题组完成了一份60余万字的《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预警报告》,即将出版,这里就其中的主要结论进行介绍。

一、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点与趋势

(一)江苏省产业结构特点

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份额不断增大,现代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实现了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江苏制造”迈向“江苏创造”“江苏服务”。到2015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7:45.7:48.6,与201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7.2个百分点(详见表1)。

第二,江苏省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苏南:经济结构优化为“三、二、一”格局,新兴产业正在快速成长。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2.3:54:43.7转变为2015年的2.1:46.5:51.4,并在2014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苏中:经济结构呈现为“二、三、一”格局,仍然存在诸多不协调,处于低级状态。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7.5:55.1:37.5演变为2015年的6.1:49.6:44.2。

苏北: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级阶段,经济结构呈现为“二、三、一”格局。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13.7:47.7:38.6演变为2015年的11.4:45.6:43.0。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上升较快,但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

沿江:江苏省沿江的三次产业结构虽然仍是“二、三、一”,但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快速提升,正携手长三角兄弟城市,步入主要以服务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新通道。2010年以来,沿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由2010年的3.2:54.4:42.4演变为2015年的3.21:51.39:45.40,第一产业占比有所降低,第三产业显著上升。

沿海:江苏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层次仍较低,经济结构仍呈现“二、三、一”格局。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整体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小,海洋产业升级不快。2010年以来,沿海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由2010年的12.4:51.8:35.9演变为2015年的9.08:48.16:42.75,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但比重仍比较高,第三产业不断上升,到2015年上升了5.85个百分点。

(二)江苏省从业人员特点与趋势

第一,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逐渐优化调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维持“二、三、一”态势。在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逐年增加的前提下,第一、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增加幅度要大于第二产业增加幅度,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正向“三、二、一”态势转向(详见表2)。

第二,从业人员变化逐渐趋向稳定。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保持了较高的用人年增长率,其中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吸收从业人员最多;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呈逐年减少趋势。

二、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主要结论

(一)人才培养规模吻合情况

江苏省职业教育积极进行专业现代化建设,顺应并促进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与升级,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体上,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保持了良好的适应性,用人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的相对矛盾逐年缓解。但是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江苏省产业发展用人需求在绝对需求和绝对供给方面的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更是紧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亟待提高。

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三次产业分布与所在区域社会就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例大体相当,专业设置总体上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详见表3)。

江苏省业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受国家对涉农专业补贴政策的影响,近年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占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但加工制造类、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等仍然是招生占比高的专业。

(二)人才培养层次吻合情况

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远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小于求;本专科人才培养规模远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大于求。江苏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学历结构占比略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本专科毕业生结构占比略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职业教育毕业生中级及初级职业资格结构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占比趋向基本吻合,职业教育毕业生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结构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

(三)人才培养结构吻合情况

第一,专业群设置与岗位群结构吻合情况。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专业招生(专业群开设、人才培养岗位群)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江苏省职业教育主要专业与江苏省主导产业基本吻合,但应加强资源与环境类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制药业、金属钢铁业等门类的专业建设;服务业招生比例有所上升,但与需求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做好农林牧渔、电子、纺织服装、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调控。

第二,专业设置与学生需求意愿吻合情况。当前,江苏省职业学校教育目标较为明确,专业设置与学生需求意愿吻合度较高;专业离职率比较低,专业设置与学生需求意愿基本相吻合。专业离职率为零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2.46%,顶岗实习到岗位确定半年内稳定(即工作岗位变更1次)的占毕业生总数的27.77%;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吻合情况是比较良好的,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偏离的状况;毕业生对学校专业教学认可度比较高。

第三,就业(流向)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江苏省职业教育基于积极的校企合作,保持较高就业率。就业于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比例呈增长趋势,第三产业仍然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本地就业比例有所增长。

(四)人才培养质量吻合情况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比较吻合。就业品质持续提升,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岗位稳定情况好,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学生持久满意度高。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程度较高,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逐年提高。以赛促学(教)成效显著,江苏省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生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推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推进了需求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注重实践的职业教育改革,培养出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强化,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为江苏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

(五)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吻合情况

1.人才培养吻合情况。

从专业服务于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角度看,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有些中职专业规模过大,而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部分中职专业存在规模小、设置滞后、开办时间短等问题。规模过大的专业主要是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如果单纯从专业规模(指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上看,江苏省范围内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结构,有一定程度上的吻合,但从专业的科类结构看,吻合度却不高。

在规模结构上,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相对较高,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相对较低。就三大区域相比较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结构的吻合度,苏南最高,其次是苏中,最后是苏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从省级范围还是从苏北、苏中、苏南各自的区域范围看,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相对应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大类普遍存在内部结构的严重失衡。无论是对应主导产业、新兴产业还是特色产业,在中职专业设置上,技术含量较高、办学成本较大的专业相对开设较少、设置滞后或开办时间较短。因此,为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及各地市应重点建设一批服务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高的新专业,进一步加大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力度。

三、江苏省专业预警建议

职业教育专业预警需要遵守科学性、系统性、可靠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发展性等原则,要能紧扣影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合理设置预警指标以及指标限值,科学界定专业预警层级,逐步建立省级、地市级和校级三级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形成包括就业信息系统、预测系统、报警系统和专业调整系统四层专业设置预警系统。

在全面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与趋势以及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预警一般原则和专业吻合度评价指标,对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2017―2019年专业发展进行了预警评判,对所有目前正在开设的专业进行了四个层级的预警,即“优先发展”(蓝牌专业)、“稳定发展”(绿牌专业)、“调整发展”(黄牌专业)、“禁止发展”(红牌专业)。

(一)优化专业区域布局

一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应在区域范围内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改变原有“小而全”“大而全”的做法,集中财力、精力和物力,本着同一区域职校间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避免区域内职业学校间专业设置同质化,逐步创设区域专业特色学校群,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苏北、苏中、苏南专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

二是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

三是适应江苏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贴近和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

(二)统筹专业发展规模

一要拓展生源渠道,扩大专业招生规模。二要协调专业之间招生规模,缩小各专业在校生与专业对应产业(行业)从业人员在规模结构上的偏离度,合理配置有限的学生资源。

(三)衔接高职专业层次

职业教育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研究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并以专业群宽口径衔接的形式,增强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

(四)提升专业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十三五”期间,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实施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建设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中职专业群和五年制高职专业群。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33-02

胡鞍钢博士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时,曾经指出:“区域间发展的差距首先是知识差距、教育差距、技术差距和信息差距。知识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不发达地区发展的最大颈瓶。”那么,一个区域丰富的知识资源从何而来呢?就要依靠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而区域高等教育若想得到长足的进步,就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这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近年来,黑龙江省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两个省份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互动情况的比较分析

(一)经济对高等教育促进效果的比较分析

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和资金投入离不开物质生产部门的支持,但不同地区物质生产部门支持的程度和最终达到的效果却有可能截然不同。通过对1997―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如下数据和图表。表1是笔者直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搜集的数据。图1的数据是通过表1整理而得的。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江苏省、黑龙江省三者对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这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两个省份都充分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均逐年增加了用于教育的支出比重。但三条折线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黑龙江省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虽然始终低于国家水平,但从1999开始一直高于江苏省的比重。这表明,从1999年开始黑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始终高于江苏省。

对教育的高比重投入,是否得到了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呢?答案可以从图2中找到。高等教育毛入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来反映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如图2所示,国家、黑龙江省、江苏省三者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且黑龙江省、江苏省均高于过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来讲,黑龙江省与江苏省比较,虽然在1998年以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江苏省,然而从1999开始却败下阵来。

将这些图表进行综合性概括,我们得出这样的结果:与江苏省相比,黑龙江省1999以后虽然用于教育投入的GDP比重高出了江苏省的水平,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却落后了。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促进效果比较分析

发展高等教育总体上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效果。首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其次,为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支持和科学管理方式等;第三,通过学生消费和基础建设的投资拉动经济。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第一、第二,第三个方面并不是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它只是一种派生效果。 所以,在本文中我们更侧重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前两种促进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高学历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得到;高等院校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科研成果,可通过其发表的著作和论文的数量得以体现,其数据可从《黑龙江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获得。

从图3中可以看出,虽然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整体高于江苏省,但是,黑龙江省的指标非但没有出现上升的趋势,而且从2002年开始持续下降;而江苏省的指标则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于2004年超过了黑龙江省。

表2是两个省份2003年、2004年两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著作的情况(各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在为经济进行服务之前,一般都要以这种形式展现)。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江苏省发表的论文数明显高于黑龙江省。

上述分析表明,江苏省的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的互动效果明显优于黑龙江省。

二、差距分析

两个省份之间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的互动效果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教育支出分配的合理程度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从而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不同;各区域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同;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不同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制度环境不同。

三、实现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1.提升教育支出的合理度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单纯依赖于教育投资的绝对增长,还要依赖于教育投资的合理匹配。黑龙江省要想提升教育的发展水平,不单纯要增加教育投资的绝对数,还要提升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完善吸引人才政策

高等教育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省无论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方面还是在高等教育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方面都高于黑龙江省。这不难看出,对于高级人才而言,前者的吸引力要明显高于后者。所以,作为黑龙江省,若想提高教育水平并进一步提升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要加快完善引进人才政策。

3.选择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根据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特点,实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策略,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这是使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良性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8月21日上午8时,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开幕式在江苏理工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南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组委会主席、江苏理工学院崔景贵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夏东民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对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在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后,夏东民说,心理学是国家21世纪优先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建构幸福生活等方面都将大有作为。本次论坛的召开是江苏省心理学界的大事、盛事,更是江苏理工学院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的喜事、要事,必将进一步推动江苏理工学院及常州的心理学研究向更广的应用领域、更高的服务层次发展。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主席杨鑫辉教授作了《运用心理技术架构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桥梁》的开幕致词,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傅宏教授对江苏理工学院积极筹备和承办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表示诚挚感谢,并对论坛建设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全体心理学工作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把握时展脉搏,加强心理学应用研究,探索心理学发展与服务社会大计,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次论坛特邀请多位专家作学术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顾海根教授作了《大学生自我同情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和助人行为的关系研究》的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副主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掌然教授作了《广义问题解决与广义问题管理――科学思维新视野》的报告。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宏教授作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什么――(2012)目标与任务解读》的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理事,三生教育基金会会长张名源作了《三生家庭教育个性化支持方案(FEAP)在家校合作中的成功应用》专题报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华夏全人心理学研究院院长许金声作了《通心的理论、方法的广泛应用》专题报告。第一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理义教授作了《心理健康测评仪的研制与应用》专题报告。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崔景贵教授作了《社会转型・和谐幸福・心理管理》的主旨发言。《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何妍在大会上作了《开来而继往 明道不计功》的专题介绍。盐城师范学院副校长戴斌荣教授、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王胜桥教授、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童辉杰教授分别主持学术论坛报告会。25场精彩纷呈的专家报告、专题报告和大会学术交流发言受到全体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论坛举办期间,部分与会者还参加了20日、21日晚上开展的两个专题心理工作坊活动。

8月21日晚,论坛还举行了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理事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杨鑫辉、顾海根、傅宏、崔景贵、张掌然、童辉杰、张名源、申林等。会上,杨鑫辉教授通报了第十四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的筹备及组织情况。经会上讨论,成员一致同意增补3位论坛理事,分别是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崔景贵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宏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吕航博士。会议讨论决定,继续挽留杨鑫辉教授担任论坛主席,建议加强论坛领导后备人选培养,恳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委派专业人员协助杨教授开展论坛日常工作。会议还决定继续征集本次论坛和近三年优秀论文,集结成书并公开出版《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第七辑)》,由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及心理教育研究所负责收集、整理和编辑,三生教育基金会提供赞助,并由开明出版社友情出版。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先秦;秦汉;江苏;高等教育先秦、秦汉时期是确立中国古代教育雏形的关键时期。江苏地区的高等级教育①也从无到有,经历了先秦与秦朝时期的酝酿,终在两汉时期而初萌。

一、先秦与秦朝时期江苏地区高等级教育的酝酿 早在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江淮大地即有了人类活动的历史。40万年前,江苏地区的人类生活进入原始社会阶段,以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北阴阳营文化、湖熟文化等类型为代表的先人文化证明了江苏地区人类文明的延续性。夏、商时期,江苏地区不但与中原华夏文明同步前进,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西周时期,江苏主要为徐夷、淮夷的活动区域。春秋战国时期,江苏主要为宋、齐、吴、越、楚等国的疆土。先秦时期的江苏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秦时期,教育作为人类生活所衍生的附带活动,其内涵和形式与现代概念有很大差异。从现代高等教育的定义来看,先秦时期的江苏地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活动或理论的出现,但有一些教育活动可以视为江苏地区高等级教育出现的前奏。

三皇五帝时,生产劳动知识、道德伦理规范、社会生活习惯以及军事战斗技能、艺术等成为先民教育的主要内容。至夏代,道德伦理规范、生产劳动知识、社会生活习惯已演变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其教育性质逐渐被剥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即将产生。有人称尧舜时期即有“成均”之教,是为古代高等教育始祖。汉代人董仲舒曾考论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客观分析,“成均”只能视为一种原始的全民性社会教育萌芽,并非后代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1]自从商代学校出现后,天命秩序、祖先崇拜、艺术修养则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西周立国学,分大学、小学。《礼记・王制》载有:“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2]“辟庸”与“泮宫”是中央与地方诸侯所设立的最高学府,其教育对象主要为贵族子弟,亦有部分从平民的上层群体子弟中选拔的“俊选”,但为数极少。在民间设有承担地方教育之责的乡学。《周礼・地官・司徒》载有乡师“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3];有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4];有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5];有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6]。乡学的教学内容,多为“六德”、“六行”、“六艺”之类。至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萌发,官学亦不断提高。

东周以前,江苏地区的教育活动已难确考。东周时期,江苏地区立有若干诸侯国的国都,这些国都中应有泮宫之类的教育场所。虽是一诸侯国内的最高学府,但限于其时人类文化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泮宫”一类的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与宗旨仍然属于初级教育层次,难以归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通过这些教育机构,这些诸侯国对其贵族子弟的教育有一定成绩,如春秋时期占据江苏最主要区域的吴、越等国的历代国君,其文化修养相对较高。吴王阖闾当政之初,“口不贪嘉味,耳不乐逸声,目不淫于色,身不怀于安,朝夕勤志,恤民之羸,闻一善若惊,得一士若赏,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是故得民以济其志”[7]。没有接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是难以有如此作为的。显然,这其中有“泮宫”这类教育机构的功劳。

在中原文化的南传中,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江苏高等(高等级)教育的前奏,我们可以发现几个有着重要作用的人物身影。春秋吴国公子季札可为其中之首。季札(前576年―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史传其为春秋时期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与孔子齐名,时人称“南季北孔”。季札曾出访鲁国,期间欣赏了鲁国所保存的周乐与舞蹈,并对之进行了评析,其中涉及政治、文化领域的精辟分析,鞭辟入里,语惊四座。这段历史在《史记》、《国语》、《左传》中都有记载。元代张铉纂修的《至正金陵新志》卷九《学校志》称:“有季子,圣门子游始北学焉。” [8]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季札的文化修养与学术水平,同时也可以将季札使鲁视为中国第一次南北方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另一个人则是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今江苏常熟人②。传说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曾任鲁国武城宰。言偃年轻时即拜入孔子门下,精通其学说,并恭身实践,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在以言偃为代表的江苏学子北上求学的同时,一些北方学者也南下江苏,为江苏地区的文化传播与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如澹台灭明是孔子贤弟子之一,学成南下后,长期在江苏沿江苏南、苏中区域活动讲学,弟子甚众。还有子贡、司马耕等人皆是其中杰出者。除了儒家学说,其时道家、墨家等学说也通过江苏人庚桑楚及从北方至江苏的道家杨朱、墨子弟子公孙过等人的引介而传入江苏。

有学者以为:“今天的江苏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教育最先萌发的地区之一。”[9]崇文重教的风气自先秦时期就扎根江苏大地,为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秦朝建立后,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目标下,采取了系列文化教育措施,对高等(高等级)教育的出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一统国家体制下,先秦时期所存在的各地“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等现象被逐渐消除。“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10]秦朝将诸国流行的古、籀、篆三种字体改为小纂、隶书。虽然还存在着多种字体的并存现象,但文字由繁趋简,由难趋易,由杂乱而趋统一的趋势已是主流。“小篆和隶书的出现和使用,于文化学术的推广,教育的开展,是有重大意义的。”[11]文字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更为中原地区与江淮地区的教育交流、共进提供了条件。

・教育史研究・江淮风雅自此萌:论江苏地区高等(高等级)教育的诞生为了掌握教育的主导权,秦朝“设三老以掌教化”,在中央设有博士、太傅、少傅,在地方设有“三老”,建立了“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12]。“郡下有县,县下有里、亭、乡。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设三老,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盗贼。”[13]“三老”在地方基层充当着教师及教师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同时,秦朝政府基于政权稳定的考量,“禁游宦”,限制人们的流动、迁徙、集会、结社、讲学等活动。鉴于“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而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14],秦朝奉行“以法为效”,反对儒学及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的流传。 “闻今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15]作为传播思想的教育活动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关注。这种限制学术及教育自由的政策压制了秦朝私学教育的生存空间。战国时期所设立的各国学宫,如齐国的稷下学宫等,都被取缔。先秦时兴旺的私学活动在秦朝转入了低谷。同时,秦朝所颁布的“吏师制度”规定“以吏为师”,只允许向法吏学法,教育内容被单调的限定为法家思想与“书简之文”。政府的法令条文成为学习内容,教育成为政府意志的绝对附庸。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较之先秦,秦朝江苏地区的教育之风虽存,但缺少了值得记录的亮点。秦朝时期,江苏地区原有诸侯国都的城邑皆受摧坏,失去了教育的地方自。而政府对私学的严厉限制,特别是“禁游宦”的实行,压制了先秦以来江苏民间私人教育的良好势头。无论官办还是私立,江苏地区的高等(高等级)教育失去了产生与存在的土壤。虽然医药、种树之类的私学讲授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甚至兵法之类的学说也流行不缀,如项羽、张良、韩信等人都曾接受过此类教育,并且有所继承发扬。但就高等传统学术范畴的教育而言,缺少新的进步。

总体观察先秦、秦朝的江苏地区,尽管存在高等(高等级)教育的形式,但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这些前奏为江苏地区真正高等教育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两汉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的初萌

江苏高等教育的出现是在两汉时期,在制度与教学内容上有所提升,实现了由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

西汉建立后,执政体系多承袭秦制,但亦有变通,尤其是执政思想开始出现重大转折。秦朝苛政引发了人民的反抗,使西汉统治者认识到“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16]。“教化立而奸邪皆止。”[17]在这种重教思想的指导下,汉初的教育指导宗旨实现了由法治教育向德治教育的转型,其文化教育政策经历了“杂霸”与“独尊”两个阶段。从初期讲究黄老之学的“无为”到汉武帝开始的宽松程度下的独尊儒术,两汉时期的教育思想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变革,也直接影响着这一时期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西汉时期,官学与私学的发展都较前代有了超越,学校遍立,儒师辈出。“汉氏承秦燔书,大弘儒训,太学生徒,动以万数,郡国黉舍,悉皆充满。学于山泽者,至或就为列肆,其盛也如是。”[18]“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其传业者甚众焉。”[19]

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干,法家思想为枝干,混合儒、墨、名、阴阳等学说的黄老之学成为官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其学说十分混杂,教育主旨并不十分明确。这个时期经学开始昌盛,并逐渐形成了今、古文经的争论。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不同,此时的今文经、古文经的争论是于儒学一家之说的内部争鸣,而不再是百家之说,是一种在汉朝统治者控制下的受限制的学说争辩。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了三大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明师”,“重选举,广取士”。这些对教育进行儒学化改造的策略在西汉的实行,对西汉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官学方面,西汉改变了秦朝废学弃教的政策,大力兴学设教。在都城立太学,在地方设各级郡国学校。西汉太学设立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是汉朝官立的中央高等教育学府,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初步确立。地方官学则为郡国学校。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汉朝正式颁布地方官学制度,明确规定:“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20]普遍设立了郡国学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东汉末年。学术界一般以为,汉代的郡国学校是与行政区划相匹配的,分级为学、校、庠、序。其中学、校等级较庠、序高。平帝时期,郡国学校中又设置了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师”(宗卿师)。学、校内设有经师,以经师讲学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有考试。此外,还有进行文学艺术研究的鸿都门学等教学机构的设立。

在私学方面,因为汉初社会初显稳定局面,经济平稳,民间求学欲望强烈,兼之官立教育体制还未健全,私学较为兴盛。各私学家所秉持的学说也不囿于儒家一门,黄、老、道、法、卜、算学、历数等各有流传。很多没有立为博士的名师大儒躬身于私学讲学,一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官员也从事私人讲学活动。东汉时期,私学更形发达,其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官场政治斗争激烈,倾轧严重,很多儒学大师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寄情于教育,进入民间,讲学授徒;另一方面是因为今文经学在官学中的强势地位,使得古文经学不得不转移阵地,以私学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私学发展的作用。私学粗略可分为以蒙学为主的书馆,以经学为主的乡塾及以专经为主的“精舍”教育。在私学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即家学,多见于贵族大儒之家,也为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认字启蒙到熟悉一般经书,再到专研经传的教育递进层次已然成型。基于这种教育层次的考察,可以将各个郡国的“宗师”、学、校,以及私学中的专经教育机构作为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首现③。

首先,“宗师”教育是培养诸侯国贵族子弟的高等教育形式,在江苏地区的各诸侯国中也应普遍存在。楚、吴、江都、广陵、泗水、沛、彭城、下邳等诸侯国的王族弟子都应接受了“宗师”教育,这种教育采取了由中央派遣师、傅、相,对诸侯及其储君进行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汉代江苏较为有名的诸侯王之师、傅、相,有任楚国之傅的经学大师韦贤的五世祖韦孟和江都相的董仲舒等人。汉朝江苏地区诸侯国的宗师教育不乏优良之例,培养出对朝廷忠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诸侯国接班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董仲舒对江都易王刘非的教导。相传刘非“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21],董仲舒相江都后,采用儒家“正谊明道”的思想来教导刘非,得到了刘非的尊重与敬服。“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22]董仲舒成为当时诸侯国中宗师教师的楷模。《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称光武帝子沛王刘辅“好经术,善说《京氏易》、《孝经》、《论语》传及图谶,作《五经论》”[23]。这也是其师、傅教导有方的结果。但亦有反面例证,如高祖少子淮南王刘长素不驯服,谋反后,袁盎上书汉文帝,称“上素骄淮南王,不为置严相傅,以故至此”[24],将淮南王叛逆的责任推到了其师、傅的身上。西汉时期,代表中央政府权威、维护中央政府利益的师、傅、相与诸侯王之间常有意见冲突。如吴王刘濞素来骄横,袁盎被任命为吴王相时,其侄就曾劝诫其不要过于与吴王冲突,以保全自己。有些师、傅、相因教导诸侯王而引来杀身之祸,楚王刘戊就曾对劝诫其放弃叛乱念头的相、傅大加屠戮。“其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不听,遂杀尚、夷吾,起兵会吴西攻梁。”[25]就总体而言,两汉时期的诸侯王及储君教育还是成功的,大部分的诸侯王都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与学识,对所封地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正面作用。

其次是郡国学校、私学专经教育。两汉是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首现,所以郡国学校虽多有设立,但并未有太大亮点,史书也少有记载。相对而言,比较兴盛的是私学专经教育。

西汉时期,东海下邳人严彭祖曾向鲁人睦孟学习《春秋》,后自己讲学授徒。“孟死,彭祖、安乐各专门教授,由是《公羊》春秋有颜、严之学。”[26]时人称为“楚两龚”的龚胜、龚舍两兄弟,“少时好学明经”[27],结束仕途后,返回故里楚国,龚胜传授《尚书》,龚舍“通五经,以《鲁诗》教授”[28]。其时还有沛人施雠、翟牧、邓彭祖、高相等人教授《易经》;沛人褚少孙、楚太傅唐生等人教授《诗经》;沛人庆善等人教授《礼经》;沛人蔡千秋等人教授《谷梁春秋》等。东汉时期,私学专经之学在江苏更加发达。彭城广戚人姜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29]。足见其时江苏私学专经之学的影响。

两汉时期,也有大量的江苏人北上求学,接受都城高等教育的熏陶。清代赵翼于《陔余丛考》卷十六《两汉时受学者皆赴京师》条中称:“盖其时郡国虽已立学……然经义之专门名家,惟太学为盛,故士无有不游于太学者。”[30]以东汉广陵一国,即有张,“入太学,事博士韩综,治京氏《易》、欧阳《尚书》”[31]。臧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32]。徐淑“随父慎在京师,钻《孟氏易》、《春秋》、《公羊》、《礼记》、《周官》”[33]。可见,江苏籍学者一方面就学于太学,另一方面,其中一些学者以其学识任教于太学,为中央高等教育作出了贡献。也有江苏籍学者游学各地,如沛人褚少孙、庆善、广陵人张等,推动了各地文化、教育的高层次交流。

三、江苏地区高等(高等级)教育诞生时的职能与特点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具有三项基本职能,分别是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其中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的专属职能。从对先秦及秦汉时期江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实际考察中发现,其历史内涵应具有超越一般蒙学及基础文化教育的层次,具有较高程度的经学教育与研究,在某种范围内为政权输送高级官僚的职能。从这三点考量,江苏地区确实于先秦、秦汉时期诞生了高等(高等级)教育。

从办学层次分析,先秦与秦朝时期的江苏地区教育主要是人类生活及文化学习的初始阶段。尽管中原及西北、山东等地区已经大量存在着诸子的私学讲授活动,江苏地区也有类似的学者痕迹,但从制度上来看,江苏地区还未形成制度化的高等级教育体制与实体。两汉时期,启蒙教育及基础教育则由蒙学承担。超越其上的以宗师及地方官学中的学、校为官立高等教育机构,以专研经学的私学为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教育体制隐然成形。

从经学教育与研究职能分析,先秦与秦朝时期的江苏地区经学教育主要为被动接受中原等文化教育发达地区的熏陶,未形成经学教育与研究的规模化效应。而在两汉时期,“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34]。经学已经成为教育的主导内容,其教学层次与内涵也显著提升。尤其在私学专经教育中,私学贯彻的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人文教育,其教学内容主干是经学教育。且因为地方学校、私学与中央太学没有从属关系,不受太学约束,课程设置较为自由,教学内容各有差异。通过这些教育,江苏诞生出了大批经学人才,根据《汉书・儒林传》、《后汉书・儒林传》的记载,西汉江苏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者为治《易》的施雠、孟喜、高相、邓彭祖;治《诗》的韦贤、褚少孙、翼奉;治《书》的龚胜、唐林、唐尊;治《礼》的后苍、庆普;治《春秋》的严彭祖、蔡千秋。东汉则为治《易》的刘昆、洼丹;治《书》的丁鸿;治《礼》的董钧;治《春秋》的丁恭、周泽。名家济济,异军突起,文秀东南。

从某种范围内为政权输送高级官僚的职能分析,先秦与秦朝时期,对于官员的选拔主要还是采取世官制、荐举制、军功制、客卿制,虽有部分通法、征士而入仕者,但不为主流。高等(高等级)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多的价值空间。两汉时期,除察举、孝廉外,还有茂才及察举特科(有贤良文学、明经、明法等)等途径获取人才,具备高等教育学习经历成为一种附加优势。也因此,两汉的官学高等教育含有强烈的政治意味,除了“文吏之学”,即“好仕学宦,用吏为绳表”[35]外,亦有“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36]。两汉时期,郡国还负有举荐博士弟子的职责。通过考问经学,根据成绩,授以官职。在这个过程中,经学造诣成为关键。如东汉毗陵人高彪举孝廉,试经第一。很多江苏籍官员勤勉任职,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成为一代名贤。彭城人刘向,《江南通志》称其“宣帝讲论五经于石渠,拜郎中,元帝时官宗正给事中……成帝时复进用,会王凤兄弟秉政,向集《洪范》、《五行》,传论奏之……尝序次《列女传》,着《说苑》、《新序》,数上封事,帝每嘉叹之”。这也是江苏地区高等教育的职能展示。

先秦、秦汉时期江苏地区高等(高等级)教育具有官私立并萌性、区域不平衡性、家学奠基性等三个时代特点。

江苏地区的高等(高等级)教育的诞生具有官私立共同起步、共同发展的时代特点。元始五年(公元5年),汉廷“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至者数千人”[37]。如此体量,足见两汉私学规模宏大、内容广博、人才济济。江苏地区其时亦是如此。在江苏高等(高等级)教育诞生的过程中,先秦及秦朝时期,苏中及苏南地区的高等(高等级)教育首先崛起。但在两汉时期,则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地区成为发展重心,其原因受政权格局影响巨大。先秦时期,苏中、苏南因吴越等强国的发展而首先受益,文化教育得以先行一步;至秦朝,仍有惯性反应;而两汉时期,大一统格局下,地近中原的苏北地区更易受北方先进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教育先发区。江苏地处南北交界,因此这种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在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虽变现形式不一,但一直存在。私学专经之学的出现,为门第家学的演变流传创造了条件,两汉时期的私学专经教育直接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家学的滥觞。一些名家大师被征辟入仕后,门风代传,形成了系统性、差异性的家学,直接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江苏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江苏高等(高等级)教育的初萌,既是中央政府制度化推动的结果,更是江苏人民自我促动的结晶。江淮衣冠自此萌,江苏地区的古代高等教育事业也自此走上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成就斐然的道路。

注释:

① 所谓高等级教育,是指高于启蒙及一般知识性教育的教育层次之上的教育形态。在中国古代教育的概念范畴中,尤其是在先秦等时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只有区别于启蒙与一般知识性教育之上的高等级教育。

② 一说是上海奉贤人。

③ 亦有学者以为只有中央的太学为高等教育,郡国中的学、校仅为中等教育,本文不认可此种观点。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118.

[2][3][4][5][6]十三经注疏(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332,713,716,717,718.

[7]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310.

[8]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5649.

[9]周新国等编.江苏教育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6.

[10][12][14][15]司马迁.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43,43,46,46.

[11]肖川.中国秦汉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

[13][17][20][21][22][24][25][26][27][28][34][37]二十五史(第1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5,235,33,226,236,203,183,335,285,285,33,33.

[16]凌曙.春秋繁露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0.

[18][19]二十五史(第3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4,48.

[23][29][31][32][33][36]二十五史(第2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69,196,151,209,219,27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