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

论文实训报告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训报告 基础护理学 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8-02

实训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实训报告是学生在参加实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判断,把实践的全过程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是学生对实训操作效果的总结与汇报,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然而传统的实训报告按目的、用物、对象、内容、结论的“八股”方式记录,没有突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思维,实训成效不显著。为了提高实训教学的课堂效果,突出学生操作技能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对实训报告进行了创新改进,并将其应用于实训教学,学生反应良好,现报告如下。

1.实训报告的创新与改进

1.1从内容组成上的创新与改进

创新改进后的实训报告,由实训名称、实训目的、实训用物、实训对象、实训内容(包括环境、对象评估,操作步骤)、实训小结、实训感悟(包括操作技巧、操作失误、操作创新)七部分组成。

1.2从书写项目数量上的创新与改进

传统教学,实训教学一个项目就要求学生实训课后书写一份相应的实训报告。笔者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按照学期教学计划,每学期指定十项重点实训项目,而学生在指定的这十项重点实训项目中,再自主选择五项来书写实训报告。

1.3从书写人员上的创新与改进

传统教学,实训教学一个项目后就要求每位学生课后独立书写上交一份实训报告。笔者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以团队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操作练习,每个小组由固定的三名学生组成,课后每个团队小组只需共同书写上交一份实训报告即可。

1.4从考核上的创新与改进

团队小组的实训报告考核成绩,就是每个实训团队小组成员的实训报告考核成绩。

2.应用研究

2.1研究对象

在笔者任教的职业学院,连续选取2013届和2014届高职大专护理专业的8个班,每届4个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个班。实验组224名,年龄18~20岁,平均(19.2±0.5)岁,其中女性117名,男性7名;对照组220名,年龄18~20岁,平均(19.5±0.6)岁,其中女性115名,男性5名。两组在年龄、性别、综合测试成绩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2.2研究方法

两组授课教师、使用教材、理论课内容、实训课内容、学时均相同。实验组实训课后按创新型实训报告要求书写实训报告,对照组课后按传统教学要求书写实训报告。《基础护理学》课程结束后,两组均进行期末理论、实训考核及实训报告学生评价问卷调查。

2.3效果评价

《基础护理学》 课程结束后分别对本门课程进行实训考核和理论考核。实训考核内容为考试大纲规定的实训项目,考核采取随机抽签形式。理论考核统一命题,闭卷独立完成。将实训考核结果和理论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基础护理学》实训报告评价:自行设计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报告学生评价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提高技能操作兴趣;利于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爱伤观念;培养创新意识6个条目,每个条目的选项为好、一般、差,学生匿名填写,发放调查问卷444份,收回问卷4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检验和非参数秩和检验。

3.研究结果。(见表1~2)

4.讨论

(1)创新型实训报告从书写项目数量上体现了“少而精”。

传统的实训教学要求每上一次实训课,课后就书写一份实训报告。但碰到实训课多的课程,比如《基础护理学》,其实训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为1:1,按照传统教学一学期学生就要书写实训报告近40份,也就是说一周仅《基础护理学》这一门课程学生至少就要写两份实训报告,这样不仅占用学生大量时间,使学生疲于应付,还对上实训课也产生倦怠的情绪。在书写实训报告时就会出现认真点儿的学生套用传统的“八股”模板来书写应付了事,没有反思没有创新,懒于思考的同学要么照搬教材或老师的板书,甚至出现抄袭同学报告的现象。

创新型实训报告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择书写实训报告的实训项目,每学期只须完成5篇即可。这样极大的减少了学生书写实训报告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训练习及实训报告书写中,而且通过自主选择书写实训报告项目,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还减少了教师评阅实训报告的次数,从而做到学生精写,教师精批。

(2)创新型实训报告从书写内容上体现了“个性化”。

创新型实训报告在内容上的创新与改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实训内容中增添了环境评估和对象评估,其二增设了实训感悟这一组成部分。在目前日益紧张的护患关系背景下,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高水平的护理技术服务固然重要,然而尊重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优化服务环境,营造人文服务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创新型实训报告中,特意强调学生在实训内容中增添对环境和对象的评估,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对病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付诸于实践。

增加的实训感悟这一组成部分,包括操作技巧、操作失误、操作创新。这些内容是教材、老师没有提到的,再加上每组同学选择书写的实训报告项目也各不相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那些懒于思考、不愿动手、不认真上实训课的学生去“借鉴”其他学生实训报告的行为。为了高质量的完成实训报告,就促使学生课前充分准备实训内容,课中主动观察、思考、提问、勤练,课后主动与其他组员分析、讨论、总结,这样不仅突破传统的“八股”套路,写出具有“个性化”的实训报告,而且提高了实训课的教学质量,还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3)创新型实训报告书写、考核上的“团队制”。

创新型实训报告打破了传统实训报告的“个人制”,不管从书写上还是考核上都实行“团队制”。即每个实训团队小组实训课后只需共同书写上交一份实训报告,每份实训报告的考核成绩就是每个实训团队每位组员的考核成绩。临床医学的很多工作岗位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更能高质量的批阅学生的实训报告,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团队互助合作意识的培养,为以后步入临床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创新型实训报告的应用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缩短学生书写实训报告的时间,而且提高理论考核成绩,增强实训效果,还提高了学生技能操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等,对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星海,陆旋.高职工科实训报告撰写的创新探索[J].职业时空,2010,6(8):44-45.

[2]张小玲,王平,穆剑玲.重视实训报告书写促进实践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4):48-49.

[3]唐春红,尹建康.大专护理《健康评估实训报告册》的设计与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66-67.

[4]白玉.职业院校创新型实训报告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50-51.

作者简介: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验实训;实训报告;创新模式

实训操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实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实训报告必须在科学实训的基础上进行,撰写应该体现完整性、规范性、正确性、有效性。实训报告就相当于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报告,必需对日常实训任务完成汇报进行适当革新,以便培养学生后续到企业中开展问题研究、撰写报告的能力。

一、报告内容结构

1.题目及署名

强调实训题目,要求用一句话点明所要研究问题,可以对实训指导书上的题目进行修改。题目下面署上操作者姓名、班级和专业,以示文责自负。

2.前言

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写出此次实训验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实训关键操作技能,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说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

3.材料及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训材料的配制方法和预处理技术,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技术流程路线,既尊重实训指导内容,又参考自己查阅的相关文献作相应的修改,力求达到最佳的实训目的与实验成果。

4.结果与分析

按照上述的实验技术流程图路线,得出实验结果,力求做到有理有据,准确可靠。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即使实验失败,也要说明失败原因,为下次实验总结经验教训),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还有必要进行更为深人的讨论,如对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对操作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与适用范围等等作进一步阐述,同时,大胆地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和质疑等。另外,可以对实训课的组织与安排提出建议,以便老师在同类实训教学中改进。

5.致谢

致谢对象应是对整个实训操作过程有实质性帮助的人,主要是实训合作伙伴以及实训教辅人员,并应写出被致谢者。

6.参考文献

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的,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地阅读文献资料,参考已有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和突破。但是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凡是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研究成果,都必须加以说明,注明出处,要求学生每个实训至少参考4篇以上文献。

7.附录

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而不便于写入报告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主要包括本实训的原始记录、药品的配制方法和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原始记录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详细而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技术路线,有关溶液的配制方法、实验数据、标准曲线的制作、实验条件。药品的配制方法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所称量药品的质量、体积、溶剂溶解方式、溶液的总体积以及试剂的贮存方式等。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要求学生写清楚首次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使用环境、仪器原理、使用方法等。

二、报告注意事项

1.可读性

为了便于传播和交流,报告的表述应具有可读性。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在不损害规范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语言。专门的名词术语,可以用,但不能故弄玄虚。文字切忌带个人色彩。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不可把日常概念当作科学概念,不宜采用工作经验总结式的文字。

2.以流程图标示操作路线

实训时操作路线一般最好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书写,这样在操作时看起来比较方便,一般文字不要太详细,但也不能过于笼统,让别人无法“照方抓药”,但关键点最好越详细越好。通常实训流程图可以参考下面格式:姜辣素产品工艺。根据不同的用途,姜辣素的生产工艺略有不同,但总的路线如下:

3.讨论或建议

分析讨论要不夸大,不缩小;敢于坚持真理,不为权威或舆论所左右;在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绝对化,更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及出版时间。出处的书写顺序一般是:书籍――作者、篇目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次;报刊杂志――作者、篇目名称、报刊杂志名称、期次、页次。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卷号(期号)页码。如:

[1] 张星海.基础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

[2] 张星海,周晓红,陆旋,等.茶多酚生产水相中茶氨酸分离技术研究[J].茶叶科学,2008,28(6):443-449.

这样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目的主要为了通过平时不断锻炼,逐步提高学生掌握初步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会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参考文献:

[1] 李忠光,龚明.实验报告撰写改革尝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1):69-70.

[2] 何显教,赵善民,王映.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提高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095-1096.

[3] 林述英,施小芳,李微.用科技小论文形式撰写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80(2):99-100.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实训报告,是包含实训目的、实训环境、实训原理、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实训总结等方面内容的书面汇报材料,类似于理科课程的实验报告。

实训报告特点

确证性

它所记录的实验结果,能经得住任何人的重复和验证;

记实性

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必须如实记录;常以图解帮助说明;

格式固定

常使用专用的报告单。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内容格式

(一) 实训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训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合作者及指导教师

(四) 实训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训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实训原理

述实训相关的主要原理。

(七) 实训内容

这是实训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八) 实训环境和器材

实训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九)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十)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训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训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

常见的曲线图

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训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一) 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是对实训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以及实训过程的简明总结,也可以对本次实训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实训报告范文

经过2周的实训,使我学会了很多。在这2周里,我和我的小组完成了2个实训项目。首先我学会了团队合作,没有我们组一起的努力,也就没有最终的成果。在这次实训当中,我负责着报告、画图这些部分,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Visio这个软件,通过老师的教导,我学会了如何去将项目的一些电路图和分布图完成,这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次的实训当中,我对PLC的使用也有了近一步的了解,虽然我们组分工明确,但在程序编写或者调试的时候,大家都参与了进来,也互相学习着自己的不足。我本来对一些PLC梯形图的编写不太熟练,也对项目分析得不太准确,但是有了老师和组员的帮助,我还是有着不少的了解,但还是存在着自己的不足。通过实训,我进一步得肯定我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并且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会弥补我自己本身存在的不足,主动得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争取在其他方面,包括编写程序这块 内容中得到提高。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一、本班特色:网络教学,聘请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文献编目专家授课。

二、培训对象:中文文献编目人员、计算机编目工作组织者及管理者、图书馆业务工作负责人、信息机构分类编目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

1 总则及文献著录概述

2 图书著录

3 检索点的选取及其标目

4,连续出版物著录

5 电子资源著录

6 国家科学图书馆采编组参观实习

四、培训时间:2010年10月11―15日

五、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六、培训费:1 000元(含资料费、餐费、机时费)

科技竞争力分析实务培训班

目前,科学计量已经成为评价科研进展和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和衡量国家、科技团队的综合国力或研究能力的指标,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描述科技研发现状、进展,揭示学科结构与科技优势,预测与跟踪科技前沿、热点以及发展趋势。鉴于此,分会特举办“科技竞争力分析实务培训班”,旨在帮助科技情报人员、学科信息专员等增强科技文献分析和学科情报研究能力,提高学科信息服务水平,深化科技信息服务层次,开创科技信息知识服务新局面。

培训宗旨:本培训班将从国际排行及对手分析,国际研究能力比较分析,技术竞争力分析,学科(研究)前沿、热点、态势分析四个方面,分别讲授其核心理论基础,主要分析方法与工具,分析报告撰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练习。

培训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同时进行

培训对象:情报所的研究人员、图书馆情报人员、学科馆员、咨询人员

课程内容:

1 科技竞争力分析概论

2 科技竞争力分析方法

2.1 国际排行及对手分析

(1)文献统计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分析工具:SCI、ISTP、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3)分析方法:科研交流确定分析主题、文献检索、检索结果分析;

(4)分析报告:研究国家、机构、人员排行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2.2 国际研究能力比较分析

(1)ESR basedline基准线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分析工具:ESR(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2)分析方法:SCI文献检索、引频次获取、ESR basedline基准线判读与分析;

(3)分析报告:与现有国际研究水平的比较与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2.3 技术竞争力分析

(1)专利文献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分析工具:TDA、CiteSpaee、patentics世界专利分析系统、中科院专利分析系统、aureka专利引文分析系统;

(3)分析方法:文献检索、引文数据导入与整理、数据图表产生及其判读、专利文献内容分析;

(4)分析报告:专利申请国家、申请机构(公司)、主要发明人以及技术重点领域与构成比较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2.4 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趋势、态势分析

(1)引文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分析工具:TDA、CiteSpace、patenfics世界专利分析系统、au-reka专利引文分析系统;

(3)分析方法:文献检索、引文数据导人与整理、数据图表产生及其判读、高引(施引)文献内容分析;

(4)分析报告:国内外研究热点、学科前沿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生成。

培训时间:2010年10月18-22日(18日报到)

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108 培训费用:1500元

数字图书馆前沿技术系列培训――Web2.0网站开发实战攻略

一、招生对象:全国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系统图书馆及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图书馆从事技术管理和网站开发人员。

二、师资力量:国家科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及网站开发机构专家授课。

三、课程特点:内容新颖超前,授课模拟实战,突出技术应用,实现学用结合。

四、培训内容:

1 RSS、wiki、Blog技术开发应用

2 Mashup

3 NSN

4 Start Page

五、培训时间:2010年11月1-5日(1日报到)

六、培训地点:重庆

七、培训费用:1 500元(含学费、资料费)

说明:

1 以上培训班结业后,颁发人事部认证、中国继续教育学院颁发的《继续教育证书》,本证书所载内容列入人事部在全国实行的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内容,作为晋级、评职称的参考依据。

2 学会于开班前10天下发正式报到通知,请以正式报到通知为准安排差旅。

培训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人:王莹莹

电子邮件:wangyy@mail.las.省略

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6231

传真:(010)82626821

学会网址:wmw.省略.cn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广告策划;实训

高职院校是向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其定位是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因此实训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下,广告学的实训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广告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系统地介绍广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总结广告实践的经验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广告意识,了解和掌握广告、营销活动的原则规律和表现技巧。广告策划实训就是将上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体的实训方案如下:

一、广告策划实训的目的

为了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广告策划动手和实践能力,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整体广告策划水平而开设《广告策划》实训课程,以作为《广告学》课堂理论教育的辅助及补充。

本实训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力图通过实训对企业广告活动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使学生自觉的把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用于具体操作中,增强其动手能力。同时还会让他们体会到,广告学不只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它更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通过该实训最终有助于其对《广告学》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实训基本要求

结合某企业实际情况,为某一企业进行广告策划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本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现代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广告策划实训过程中各阶段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经典广告的欣赏和经典广告策划案例的赏析,学习和巩固现代广告策划的有关理论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某企业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进行专业的广告策划,包括广告调查与分析、制定广告目标、确定广告任务、广告媒体策划、编制广告预算、编制广告计划书、广告创意表现,并根据需要完成广告创意作品(主要是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的设计制作,最后编制一份比较详实全面的广告策划书。

三、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和撰写实训报告的质量(个人报告占总成绩的30%,小组报告占总成绩的40%),综合评定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四、实训的主要内容

模块一:经典广告欣赏、经典广告策划案例赏析

本次实训通过对经典广告和经典广告策划案例的欣赏和评析,使学生学习和巩固现代广告学和广告策划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为后续的广告策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1、经典广告欣赏

2、就欣赏的经典广告进行讨论、评析

3、经典广告策划案例欣赏

4、就欣赏的经典广告策划案例进行讨论、评析

模块二: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调查与分析

本次实训通过对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调查与分析,使学生巩固市场调查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为广告创意提供充足的资料。

1、设计广告调查计划

2、根据广告调查计划进行二手资料收集

3、(如果有必要的话)根据广告调查计划进行一手资料收集

4、通过访谈法对消费者进行深度的调查

5、在产品销售的终端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统计

6、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7、得出广告调查分析结论,形成调查报告

模块三 :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整体广告策划

本次实训在广告调查与分析基础上进行整体广告策划,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策划中制定广告目标、确定广告任务、广告媒体策划、编制广告预算、编制广告计划书等有关理论知识,并为企业提出整体广告策划方案。

1、制定广告目标

2、确定广告任务

3、广告媒体策划

4、编制广告预算

5、编制广告计划书

模块四 :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创意表现及广告制作

本实训在实训三对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整体广告策划基础上进行广告创意表现及广告制作,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创意及广告制作的有关理论知识,同时为企业设计有效的广告。

1、确定广告主题

2、确定广告定位

3、根据广告主题及定位进行广告创意

4、根据广告创意创作广告文案

5、根据广告创意进行广告制作

模块五 :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书

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策划书的写作内容及方法,同时形成的广告策划书可为企业的广告实践提供借鉴或指导。

五、成果具体要求

1、小组报告包括一份完整的广告策划书(3000字以上、30分)和以“看《赢在中国》,感受广告策划”为主题的总结(1000字左右、10分);2、个人报告包括上述模块二、模块三和模块四的内容(1500字以上、30分);

3、“经典广告策划案例”小组讨论发言(在实训平时成绩中加分)

以上是本次广告策划实训的主要内容,因为教学环境与现实中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存在差异性,因此广告学的实训改革任重而道远,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摸索出更合理的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6篇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 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调研报告——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调研报告——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调研报告——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

? 调研报告的基本格式及写法 调研报告的四大特点

为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效益,结合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年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能够以能力建设为主线,贴近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第一要务、贴近学员的需求,并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立足当前、事关长远的基础工程来抓,逐步形成了社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模式。通过教育培训,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落实我县提出的"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但在调研中也感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干部工学矛盾日益突出。县乡机构改革后,各单位领导和人员职数较少,再加上山区稳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干部参加培训的工学矛盾更加突出。

二是师资十分匮乏。目前培训干部主要依靠县委党校,而党校师资力量单薄,举办诸如干部迫切需要的"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基础设施和旅游带动"知识等专题培训难以胜任。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因本地缺师资,授课质量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参与的热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因师资匮乏难以举办。

三是培训经费难以保障。一方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出现多头,培训资源没有有效整合,造成资金浪费。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主管部门与人事部门之间存在着多头培训,又各有上级部门的文件依据,有的干部一年中参加同一类别的重复培训,浪费了(转载自第一,请保留此标记。)有限的经费。不少行业部门都成立了培训中心,根本没有师资力量,实际上就是机关招待,以获取部门利益,浪费了培训资源。

四是干部培训的目的与个人参训动机接轨不够。大多数干部简单地把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理解为培训与提拔相结合,而没有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培训与干部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没有认识到提拔是使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也是使用。一些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经过培训后而没有得到提拔,就片面地认为没有落实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进而导致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扎实,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

五是培训基地建设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比较单一,培训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加上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基本上都是“官办”的,办学质量的优劣、培训质量的高低与其自身的生存状态无关,缺乏应有的“市场意识”和“服务观念”。此外,现在干部的文化层次也越来越高,他们对授课老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六是教育培训与能力提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普遍存在培训内容相对滞后,缺乏实效性,干部教育培训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和传统的“填鸭式”单向灌输授课模式。想让干部什么时候培训就什么时候培训,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受训干部基本上没有主动权和发言权,更谈不上教学互动了。“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齐”、“一个方子吃药”,培训形式和方法长期单一,缺乏新的教学手段。

针对以上的矛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更新观念,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实现"两个转变"

干部是带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具备一定的自我知识体系进入培训课堂的,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是一种经验学习模式。他们接受培训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培训解决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解决目前培训中"学用脱节"的问题,培训教师在培训理念上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告知真理"向"发现真理"转变。要注重从学员的工作生活实际事例去归纳总结提炼出规律性东西,开发学员经验智慧,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对经验的提升,从而在培训中对干部进行思维方式的启迪,增强"发现真理"的自觉性。二是在培训方式上要实现从单向传授为主向双向互动交流为主转变。干部培训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其知识主要是被发现的而不是传授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授课方式要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教师学员双向互动交流为主,从课堂讲授转向学员自主性学习,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信息互补,经验共享,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组班方式上要针对工作实际,把不同层次的干部分层次分类别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板块进行集中培训,如各单位股级干部及一般干部各组成一个板块学习。同时要运用"交流"、"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做到"研讨、课堂、考察、实践、调查报告"五个培训环节,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培训环境中总结经验,发现知识,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二)整合资源,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干部(转载自第一,请保留此标记。)教育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培训办法,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县内外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要加强党校及行政干部学校建设,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上级党委要整合培训资源,建议严格培训资格认证,撤消行业部门的培训中心,加大投入,把县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建设成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从源头上避免多头培训,节约经费。同时,县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县外或者市外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引进师资,以及建设远程教育网,运用现代教育培训手段,把党校、行政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咨询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二是要利用高等院校加强干部的专业技能培训。高等院校具有师资优势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优势,因此,上级党组织要加大高等院校与区县联姻的力度,把一些农科院所作为区县干部培训专业知识的基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班,以改善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三是借助来县专家培训干部。要以县内外重大项目为载体,聘请县外专家学者为顾问,让他们在项目建设中边干边培训一批年轻干部。聘请他们举办节假日专题培训班,培训一批业务骨干,从而使实施项目成为培训干部的又一个重要渠道。四是在合作交流中培训干部。要紧紧抓住与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教育等社会事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组织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企业家通过挂职、互派等方式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三)要正确理解“训”与“用”的辨证关系,注重培训结果的使用

“训用结合”是教育工作面临的普遍难题,随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怎样将干部的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让训与用发挥出最大的叠加效应,实现共振共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训与用在相互联系、运动发展中始终存在主次定位。如以“训”为主导,即是以“训”定“用”;如以“用”为主导,即是以“用”定“训”。

以“训”定“用”,就是要以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来影响甚至决定干部的选拔任用,这是训用结合的“结合点”。

要明确“训”的基础性作用。“训”是“用”的前提和基础。不抓干部教育培训就不可能全面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就会直接影响到干部的使用效果;干部在各级岗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我们的事业就没有领导者、执行者,也就不可能成功。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成为干部形成正确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的殿堂,成为干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加油站,成为干部成长的阶梯。

要动态掌握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为了动态掌握教与学的全过程,客观、真实反映干部教育培训情况,进而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依据,需建立完善三项制度:学员的“述学”制度。教育培训结束后,学员须就所知、所获写出学习报告并交培训管理者,以使培训管理者及时掌握干部的学习、收获情况和教学情况;教学机构的“评学”制度。培训结束后,教学机构须组织考试,并对每一位学员的在校表现作出评价,同时将考试成绩和表现评价交予培训管理者;培训管理者的“管学”制度。培训管理者要对参训人员进行动态跟踪考察,了解参训干部的现实表现。

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体现教育培训作用。时代要求干部教育培训成为整个(转载自第一,请保留此标记。)干部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干部教育培训还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拓展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的功能。将干部教育培训信息详细录入干部人事档案当中,包括干部需要培训的内容和时间、已培训的内容和时间、未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以及每一次培训中干部的学习报告、考试成绩和现实表现等;同时将此信息与相关干部处室共享,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依据,进一步延伸干部考察的途径和空间。另一方面,建立择优而用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干部学习和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考核、任用干部的“第一道工序”,使学习真正成为各级干部提升素质能力的内在需求和不懈动力。实践中,针对现职领导干部,要加强管理与引导,将其学习表现、学习收获作为干部调整、使用或表彰、批评的重要依据;针对后备干部,要做到不培训不提拔,不培训不使用,培训效果不佳也不使用。

以“用”定“训”,就是要以能否真正提高干部素质能力为目标来设计干部教育培训,这是扩大训用结合的“结合度”的问题。

要突出“用”的导向作用。“用”是“训”的目的和归宿。干部教育培训只有遵循“切合实际,因势利导,按需施教”的原则,以能否真正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才有出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工作需求为先导,以优秀师资为平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要强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中心和大局,是一切工作的总导向。当前,就是要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以培养造就一支能担当新时期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实际,以分析、解决社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重点,结合岗位职责和干部队

伍实际,科学设定教育培训内容。

(四)突出“三个结合”,加强“三项制度”建设。

加强培训结果的使用,实行训用结合,这是我国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培训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是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同时保证培训得以落实的关键措施。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重点突出“三个结合”:一是按需施教,突出培训主体与发展需要的结合。举办各类培训班都要与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中心工作合拍,做到既紧密结合工作需要,又超前于当前工作。二是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根据干部岗位需求、知识结构和从事专业等情况,认真搞好培训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地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使干部切实能够“缺什么、补什么”,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方子吃药”的旧模式。三是灵活多样,突出灵活性和实效性的结合。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对政治理论培训,采取集中辅导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以考促学;对业务知识的培训,坚持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以单位自行组织为宜。对领导干部要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实行集中辅导,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拓宽视野;对中青年干部,实行课堂教学、讨论交流等方式,在艰苦的环境中放手培养锻炼干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转载自第一,请保留此标记。)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7篇

1.设立学术研究委员会专业工作组

为了更加广泛、有效地开展我省图书馆学术活动,吸引更多会员参与到学术研究中来,培养青年会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决定在学术研究委员会下组建若干专业工作组。经讨论,决定设立:

(1)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就图书馆学一些热点与重要理论问题组织研究活动,如图书馆精神、读者权利、图书馆立法、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事业发展问题、西部图书馆发展对策等。

(2)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工作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建设、分类、主题标引、著录、储存、布局、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研究。

(3)图书馆用户与服务工作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用户研究,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含阅读指导)、服务手段等方面的研究。

(4)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各种图书馆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专业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在学术研究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承担学会所开展的相关学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包括省学会学术年会分会场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落实相关学术报告和小型专题研讨会的筹备与实施。

2.组织2011年学术年会

(2)3月,由学会秘书处向全省图书馆界公开年会主题,并征集论文。

(3)6月,对应征论文组织评奖,并公开招募年会分会场报告人及其报告选题。

(4)秋季,正式举行学术年会。(具体时间、地点待商议,需请示理事长。)

(5)年会会期为一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按两个时间段(全体共4个时间段)组织:第一个时间段举行大会开幕式;第二、第三个时间段按分会场形式举行大会报告和交流;第四个时间段举行大会总结和闭幕式,包括颁发征文奖。

(6)获奖及优秀论文争取集结正式出版(积累成果,也为会员办点好事。)

3.以志愿者行动的方式,开展全省基层图书馆骨干培训

针对陕西省基层图书馆发展实际状况,学习中国图书馆学会成功经验,决定以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公开招募专家志愿者,以5-6年的时间,对全省基层图书馆业务骨干进行一次专业培训,以期提高陕西省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2)培训活动组织:建议学会争取到省文化厅的支持,以文化厅的名义下发培训文件。由文化厅主管部门领导或学会常务理事会组成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学会秘书处负责活动的实施,学术研究委员会负责培训主题的选定和志愿者教学活动的协调,接受培训活动的市图书馆具体学员的组织与具体培训活动的组织。省文化厅负责承担活动中辅导教材编写及志愿者食宿与交通费用。参加培训学员的费用由各地自己解决。

(3)培训活动目标:争取在5-6年时间里,对全省10个地区的图书馆骨干进行一次全面的现代图书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训活动以地区为单位进行,个别有能力组织的县(区)视情况许可也可以安排。每年根据志愿者能力安排1-3次培训活动。

(4)培训活动内容:根据陕西图书馆发展实际情况确定4-5个培训主题,采取课堂讲授、师生交流、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培训活动形式。每次培训时间控制在3天以内。

4.组织高水平学术报告会

(1)争取省文化厅支持,邀请国内著名图书馆专家,主要针对政府主管官员和公共图书馆馆长,举办一次《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标准》研讨班。

(2)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举办一次《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报告会。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8篇

 

本文之所以要做出这样的追问,主要是为了在广告学科规训的“权力一知识”关系当中,去梳理和阐述广告学科发展以及知识谱系的建构,从而为中国大陆广告学科发展寻求理论空间新的可能性。

 

实际上,自从曼海姆和知识社会学出现以来,知识是建构在意识形态或利益的基础上的认识就被知识界达成共识。这就意味着,现今学术知识生产,就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纠缠。这不单只是说知识谱系的建构与社会存在制约因素甚或个别阶层利益之间保持着复杂的关系,而且在学术体制的内部,关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规划也受制于各个学科门类的规训,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权力和利益关系。按照华勒斯坦等人的研究,学科理应包括学科规范的理论体系建立和学科外在制度特别是大学学科专业机构层面的设置。从这一意义上说,广告学科规训制度,就深深地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社会权力、意识形态、消费体制特别是大学专业设置相互纠缠在一起。这不单表现为广告学科规训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利益、观念文化、理论体系之间的交融和整合,也是大学广告专业学科建构当中关于知识生产和规划所突显出的知识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体现。而这一过程,是不断地把广告知识谱系合法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的各种权力、意识形态、利益、力量、制度对广告学科规训的接纳、消化和整合的过程。

 

早在1902—1905年期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密西根大学和西北大学等大学开始讲授广告学方面的课程,这意味着开始促进广告学科对广告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同时,学者们也自觉地加强了对广告现象和广告理论的研究,并通过研究的学术成果进一步“规训”广告学科知识谱系的基本逻辑构架。一般认为,从1895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盖尔设计了一些问卷对消费者行为和心理进行研究,开始了广告研究的开端。他的《广告心理学》把心理学的内容作为广告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告学的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而西北大学校长斯科特的《广告心理学》,全面论述了广告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他的《广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重点探讨了在印刷广告中运用心理学原理等问题,进一步确立了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学科体系中的地位。[2]因此,在早期广告学科规训的过程当中,可以说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方法对广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广告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每一次发展和突破都导致广告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理论的产生。心理学研究成为了一种“知识权力”在“规训”了广告学科知识谱系的基本基点,这也使得广告学科的知识谱系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并形成了劝说、劝服的知识逻辑构架。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使许多的研究者致力于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强调广告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工具和手段,从而揭示了广告的商业属性的本质。1912年,哈佛大学教授赫杰特奇在研究了市场活动和广告活动之后,编写了以讲授广告方法和推销方法为主的教科书,其中就对广告理论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3]1925年,美国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出版了《科学广告》一书,对广告学成为一门科学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广告的科学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926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市场学与广告学教员协会”,对广告学展开了更加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写出了一批广告学的教材和书籍。随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开展了对广告学的研究,如英国等国相继出版了《广告学》、《实用广告学》等著作。[4]193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广告协会”〔IAA〕,这个旨在联合世界各地的广告研究组织、机构和个人对广告进行综合性研究的机构,为广告研究国际化架起了桥梁,随后,相关的广告行业组织相继成立,从不同的角度对广告的理论与实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促进了广告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广告管理成为了广告运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们一般认为,《科学广告》一书的出版,以及广告协会和广告行业组织的出现,确立了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5]

 

因此,广告学科规训制度,一方面是适应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知识和学科发展要求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把原属市场营销和心理活动中的概念、范畴加以综合、抽象和分离出来,并找出其中内在逻辑进行新的结构组合,从而构建出了独立的广告知识谱系。这种围绕着对商品及其服务的营销而建构起相应的市场营销、劝服诱导的理论模式和运行方法的知识谱系最终以在大学中通过科系和专业的设置被建制,构建成为一种大学体制的“学科规训制度”。至此,广告学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扩张发展和大学学科规训制度当中获得了合法性的知识谱系及其生产与传播。

 

正如一个研究大学的史学者观察到的:“学科首先是一个以具有正当资格的研究者为中心的研究社群。各个体为了利于互相交流和对他们的研究工作设定一定程度的权威标准,组成了这个社群”。[6]因此,学科规训制度过程就是相应的学术社群的建立过程。而伴随着这种规训了的知识谱系和学术社群的建立,使得学科在取得存在合法性的同时,也拥有了在学科知识世界里的“认知排他性”:控制了广告学科知识谱系的生产和传播,并以“权威标准”树立起知识谱系的“边界”。因此,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以及市场营销及其管理研究,构成了广告学知识谱系的基本构架;而且在学科的规训当中,作为一种知识权力控制着了广告学科的知识谱系的基本范畴。

 

就象任何学科规训都充满着“权力一知识”复杂关系的牵制一样,对于现代中国而言,广告学科的规训制度的建立,自然也是在某些被视为“规训”的力量一一譬如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新闻教育的兴起、知识分子的志向人格以及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和职业观念等等一一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当然,在这种“规训”当中,各种权力、利益和话语间冲突和牵制必然表现出现代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经验限度,使得中国广告学科规训制度化具有其独特性和本土特色。

 

据考证,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报刊上最先使用“广告”一词,是1899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梁启超深受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新闻理论的影响,认为办报是为了“去塞就通”,国情的“通”与“塞”关乎国家的强与弱,由此,“广告”一词的导入,就是“通”的具体表现。这种“广告”理念影响到国内媒体,1901年上海《申报》首次在国内报刊使用“广告”一词,刊登《商务日报广告》,直至1907年,“广告”在清廷创办的《政治官报章程》中最终得到认同。在我国最早出版的广告学研究专著《广告须知》的第十四章《稿本为广告之魂魄》中认为,广告是“将有关发卖品之事实,布告于公众,并宣传其价目也。”因此,广告只是告白、布告或告知、宣传的意思。1919年12月,徐宝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其中把《新闻纸之广告》列为专章探讨,可以说是最早把广告作为新闻的部分来进行研究的。[7]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论述了关于广告学的理论和观点,他认为,“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不仅为工商界推销出品之一种手段,实负有宣传文化与教育群众之使命”,“人类生活,因科学之发明日趋于繁荣与美满,而广告即有促进人生与指导人生之功能。”在他看来,广告除了推销商品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宣传文化、指导人生和教育群众的功能。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广告学科规训与西方广告的学科规训传统不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匮乏的中国,广告所具有的市场营销的功能常常被依附于其身上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传播价值所取代。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中,广告的营销本质被转换为大众的宣传和文化的纪录,广告的劝服功能被转换为对人民大众的思想教化和媒介传播。可以说,对于中国的知识界而言,在越来越意识到广告发展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及其存在方式的同时,更多的人是把广告活动看作是社会文化传播和人生道理的宣传的载体和工具。这种超出现代广告营销和劝服的基本功能和意义的划定,成为了一种“权力”,进而规训了中国广告学科体制和知识谱系的基本话语,构建了现代中国独特的意识形态背景下的广告学科的特点。

 

改革开放伊始,丁允朋为广告“正名”,其“理由”就是关于广告兼具经营和艺术的双重属性:“要把广告当做促进内外贸易,改善经营管理的一问学问对待”,“广告也是一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优秀的广告可以美化人民的城市,令人赏心悦目”,强调了广告的艺术性对人民群众的教化作用。[9]当然,这篇文章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现代广告的“学科规训”搭建了两个重要的平台:一个是广告经营运作技术实践层面,一个是依据人文社会精神来观照广告的意识形态层面。可以说,这两个平台一直成为后来中国广告学科规训制度和知识谱系建构的基本构架。而前者因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建立逐渐成为了广告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规训”的主导话语,而后者因为其与传统中国的知识论、价值观的融合成为知识者进行广告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平台。

 

根据姚曦等人对1979年一2002年中国广告学研究的主题分析[*],在广告理论的研究与体系建构中,虽然广告自系统理论,即广告经营运作技术实践层面得到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但是,大多平面而缺乏系统和深入,并较多停留在实证分析与经验总结之上。因此,二十多年的广告研究,在理论的取向上基本上是“重经验而忽略学理;重应用而忽略基础理论;重本体而忽略系统;重营销功利和经济目的,却缺乏经济、市场、社会文化与广告的互动研究”。[10]但在近年,广告的社会化系统理论的研究呈发展趋势,关于广告的社会化和文化批评的研究逐渐增多。在2000年一2002年三年论文的117篇中,这个论题占22.1%。可见,广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问题,逐渐为整个社会和广告理论研究者所关注。[11]

 

从大学广告学科设置层面来说,中国广告学科规训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其学科的源起不是和市场营销学或心理学联系在一起,而是和新闻传播学紧密联系。从1920年开始,上海圣约翰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平民大学、北京国际大学、燕京大学、上海南方大学和广东国民大学等大学的报学系(科)、新闻系(科)相继开设了广告课程。[12]但是,当时的广告学课程只是作为新闻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1983年6月,我国第一个广告学专业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创办,才标志着我国广告学科建制走上正规的发展轨道。目前,从全国大学设置广告专业学科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广告学专业设在新闻院系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为国家教育主管权力机关所认同。原国家教委在90年代初组织对“文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时,在新闻类别下增加了“广告学专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在把“新闻学”与“传播学”归入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基础上,把“广告学”列为“传播学”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并授予文学学位。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明主;选举训练班

一、新民主主义选举是人民的权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政治上,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1]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既不同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旧式的资产阶级选举对民主政治不仅没有多大改进,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越选越坏的情况。谢觉哉眼中,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新民主主义的选举运动和旧民主主义的选举运动大大不同:后者是各党各派争地位争升官发财;前者则是在运动中练习参政,提高广大人民对政治的认识与兴味”。[2]

谢老指出,革命和反革命的分别:一个要民主,一个不许民主。不民主,建立民主,首先就要认清什么是民主――“民主是人民做主来管理国家的事,议国家的事。人民多得很,除最下层的村或街道,可以经常开办群众大会来议来管外,稍为地域广一点,是不能每个人都来议来管。不能每个人来议来管,于是想出个法子,由每个人共同派遣少数人来议来管―他们来议来管。这就叫做选举”。[3]所以选举是组织民主政治的开始。没有选举,民主政治是绝开不了张的。

谢觉哉主张的新“民主”,实质就是人民做主,即由人民来“议”、来“管”、来“行”政府和国家的全部事务。他强调:党要保证执行的是民主,是政治推进的正轨。针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有些同志认为只要事情做得对,老百姓满意,就是民主。谢老认为,事情做得再好,也不是人民做主,还是上头做主,一方是治者,而人民是被治者。“你做得好,是‘明主’,但离人民的‘民主’差的太远”。明主当然也好,然而没有人民的监督和选择,‘明主’也可以变为‘昏君’”。[4] 1941年初,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因久未改选,不少地方已发生强迫命令、贪污腐化的现象,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的事,当时已经从实践上证明了“明主”理论的破产。

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针对选举问题,还普遍存在着另一种论调,来源于的“训政”理论,认为群众文化现有的文化程度及政治意识达不到选举的标准,还需要政府主导来训。这种意识指导下的选举活动通常是:上头人准备名单,在大会上提出,大家举手就完事。选举是他,不选举也是他。谢觉哉一针见血的指出,人民文化低不够选举的说法是中国反革命反对民主的借口。怀疑人民文化太低,肯定是无法办好选举的。尽管人民文化程度低,但是只要涉及到他自己切身的事情,通常都会比政府考虑的要细致。“世上只有愚蠢的英雄和领袖,从没有愚蠢的大众”[5]。

不要选举说和轻视选举说,都是因为对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了解不够,不自觉的把旧封建社会的一些统治的习惯反映过来,成为民主实施的障碍。谢觉哉号召干部在选举运动中,要努力向群众学习创造新办法。到广大群众中去收集办法,这就是深入。群众中有新办法但并一定完善有规律,这就需要创造。“老百姓最能创造的,可是常常行而不知的。政府人员知识较高,可是多坐在屋子里想,不去实际考查,要求我们同志深入乡村,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而又能把老百姓的意见整理出条理来,这就叫做‘理论与实践的一致’”。[6]政治上一切“创作”,不存在于领导者的大脑里,而是存在于广大人民中。

二、选举工作需要预先训练

新民主主义的选举训练是通过办选举训练班来完成的。中共在苏维埃时就已办过选举训练,在陕甘宁边区继承了这种制度,而谢觉哉正是边区选举训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以1941年边区普选运动为例,分析一下当时的选举训练班。边区政府举办选举训练班。训练班上所讲的内容,就是在吸取旧民主主义选举制度精华基础之上扬其糟粕,再加上新民主主义选举的新要求和新内容。训练班的目的是要给全边区的选举工作干部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边区选举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下,边区政府抽调各专员公署及各县干部加上延安各校学生108人,开办了边区的选举训练班。选举训练班1941年1月17日正式开课。时任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政府秘书长谢觉哉、民政厅厅长刘景范等人分别给边区选举训练班授课。此外,训练班结合当时边区的政治形势和建设情况,聘请中共中央及边区党、政、军的部分负责同志为学员们做形势政策辅导报告。

边区选举训练班的教学方法灵活,不仅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还增加了许多具体问题的讨论教学环节。正式授课集中在每天的上午,时间三个小时。下午则安排学员自习,学员们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资料或听相关负责同志的报告,时间也是三个小时。到了晚间,训练班安排一些富有民主建设经验的县、科长或理论水平较高的学员,结合当天的授课内容及阅读资料的内容,并联系选举的工作实际,召开座谈会或讨论会。训练班的领导也会经常参加研讨会,在讨论中若遇有疑难或争论较大的问题,由负责本门课程讲授的教员来负责解答。

边区选举训练班课程分配及参考材料统计表(此表系笔者据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第12―13页所制)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边区选举训练班的57个学时中分量最重的是“新民主主义”、“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实施”和“乡市民主制度的实施”,分别占到9个学时。课程安排中既包含了宏观的乡选政策,如“陕甘宁边区1941年选举计划”、“选举条例的解释及其实施”,还包括了实体的选举法律法规,如“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选委会组织规程”、“陕甘宁边区各级政权组织结构”等。除此之外还加入了选举实际操作的授课内容,如“选举的工作方式方法”、“怎样开参议会”等。课程设置做到了理论,政策、法规和实践的三者有机统一,难易适中。

同如上表所示,为了更好的配合课程学习,边区选举训练班还为学员们准备了多达15种的学习参考辅导材料。“怎样写通讯”是针对选运干部工作实践方面的,此外还加入了“边区的经济建设计划”、“目前财政经济参考资料”、“推销公债宣传大纲”这三部分的内容。这几项看似好像与选举并无直接联系,实质上是边区党和政府将选举工作与边区经济发展配合进行大方针的具体体现。这就在客观上给选运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懂得民主政治、选举、参议会等选举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掌握边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三、选举必须结合对政府工作的检阅

谢觉哉认为,人民选出代表来议事管事,如果不管下文,那人民的权利只行使得一半。真正的民主,在派出管的议的人以后,须按时来检查他们议得好不好,管得好不好。当然不是说选举以后,改选以前,人民一点不管。江西苏维埃时期是这样做的,陕甘宁边区从边区到乡市,一度都没有详细规定人民监督检阅政府的时间。他建议,“检阅乡市政府半年一次,县政府一年一次,边区政府两年一次。边区县级乡市同时改选,即边区乡市政府同时把成绩的优劣摆出来,请求人民检阅,看人民还要你们不要?这是一大工作。各级政府就要准备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出来以后,让人民自由批评,那些是好,那些是坏,那些应该做了没有做。好、好的原因在那里,坏、坏的原因又在哪里”。[7]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忠诚而又具体的向人民汇报自己的工作。好的不讲,坏的不瞒,才合乎被选人对选举人的态度。人民也应毫不客气地检阅,才合乎选举人的身份,即是对自己的事负责。不把选举看做是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大检阅,选举必然流于形式。

谢觉哉主持下进行的陕甘宁边区1941年普选运动中,分外注重选举过程中的检查政府工作。在最广大的乡村地区,为了便于居民容易到会,边区政府要求各乡市要分村召集群众大会来做政府工作报告,可以不必付印书面报告,但报告需先做好提纲,要有底稿,并在乡市政府委员会事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写法总体要求是两点:一要明白具体、容易看懂;二要忠实无欺,好的不夸,坏的不瞒。把“货色”摆在老百姓面前,请老百姓来评价。[8]务使当老百姓听完乡市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能够了解乡市政府的工作,并能积极的提出意见,主动的批评乡市政府的工作。

根据各乡的具体情形不同,报告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通常首先会介绍本乡的基本情况:自然环境方面,如全乡包含多少行政村与自然村,人口多少,全乡面积大小,有可耕地及森林矿产面积等;政治环境方面,如过去与现在分别是怎样的,何时成立参议会,议员数量,乡政府组织与工作制度等;本乡有多少行政村主任或自然村村长,乡政府是怎样领导行政村或自然村的,村里群众大会通常怎么开?人民对乡参议会和乡政府是否认可,肯定方面的表现在哪里?不足方面表现在哪里?[9]其次,报告的重要内容就是本乡在抗战中动员工作,包括人民对于抗战动员的认识和参加的情形;人力、畜力、物力、财力的动员情形,扩兵、征粮、捐款,动员牲畜、壮丁劳役情形;全乡人民的军事组织武装、训练如何,锄奸剿匪等工作;全乡抗属需要代耕地有多少,人均代耕地及收费多少,衣食问题如何解决,抗属子女的教育落实与否。此外,报告还涉及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方面的内容。

乡长、保长们的工作报告自然引起了选民对乡政府更多的关心,因为乡长工作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本身利害。纵观乡选中的政府工作报告,群众们对其所在乡的工作报告,是能够认真履行检查批评权的。仅绥德一县,在乡市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的讨论中,共有227名乡干部受到人民群众的指责和批评。[10]边区政府还要求各地选举的领导机关要注意集中群众在选举讨论中所发表的意见,并集中整理,作为今后工作的指示。如果群众心里有想法却说不出来,干部还应该尽力帮助他们说出来。[11]

四、结语

当然,谢觉哉也并未忽视当时人民的政治觉悟水平是比较低的事实。他相信不断推动启发人民的政治认识,会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办法只能通过人民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来认识政治,提高自己。他形象的将民众的政治意识和打仗做了一个类比:“人民对政治的认识就好比他们参加打仗一样,在他们参加过一、两回政治斗争后,就会慢慢体会到政治的味道。因为在这个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表达了自己对政府的意见”。[12]在谢老看来,选举给予了群众难得的锻炼机会,实际上同时考验选举人和被选举人,选举是让他们一齐上大课。

【注 释】

[1] 新民主主义论,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675.

[2] 谢觉哉:谈谈选举训练班―在开学会上讲话,新中华报,1941.1.31(第四版).

[3][4][5][7] 谢觉哉:论选举运动的重要,新中华报,1941.2.13(第三版).

[6] 谢觉哉:县长联席会议闭幕讲话,新中华报,1941.3.9(第四版).

[8]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1941.1.30,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50.

[9] 刘景范:乡政府怎样向居民报告工作,新中华报,1941.4.17(第二版).

[10][11] 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编,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乡选总结,47.

[12] 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479.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10篇

会议对委员会2011年工作做了认真总结,并经过认真讨论,形成了2011年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设立学术研究委员会专业工作组

为了更加广泛、有效地开展我省图书馆学术活动,吸引更多会员参与到学术研究中来,培养青年会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决定在学术研究委员会下组建若干专业工作组。经讨论,决定设立:

(1)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就图书馆学一些热点与重要理论问题组织研究活动,如图书馆精神、读者权利、图书馆立法、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事业发展问题、西部图书馆发展对策等。

(2)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工作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建设、分类、主题标引、著录、储存、布局、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研究。

(3)图书馆用户与服务工作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用户研究,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含阅读指导)、服务手段等方面的研究。

(4)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各种图书馆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学术研究委员会所有成员均按本人意愿划分到各工作组。除此而外,工作组同时可以吸收具有一定学术专长和水平的会员参加。各工作组主任人选由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名,报学会理事长会议审议;各工作组副主任人选(1-2人)及其他非委员成员由专业委员会主任提名,报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

专业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在学术研究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承担学会所开展的相关学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包括省学会学术年会分会场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落实相关学术报告和小型专题研讨会的筹备与实施。

2.组织2011年学术年会

按照本届学术研究委员会组建之初的决议,从2011年秋季开始,每隔一年组织一次全省学术年会。经讨论,决定2011年学术年会在秋季举行。

(1)结合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和理论研究方向,确定2011年学术年会主题。(由于会上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我给大家布置作业:下周一前通过电子邮件把个人建议告诉我。我自己的意见是:“服务创新与和谐社会”。)

(2)3月,由学会秘书处向全省图书馆界公开年会主题,并征集论文。

(3)6月,对应征论文组织评奖,并公开招募年会分会场报告人及其报告选题。

(4)秋季,正式举行学术年会。(具体时间、地点待商议,需请示理事长。)

(5)年会会期为一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按两个时间段(全体共4个时间段)组织:第一个时间段举行大会开幕式;第二、第三个时间段按分会场形式举行大会报告和交流;第四个时间段举行大会总结和闭幕式,包括颁发征文奖。

(6)获奖及优秀论文争取集结正式出版(积累成果,也为会员办点好事。)

3.以志愿者行动的方式,开展全省基层图书馆骨干培训

针对陕西省基层图书馆发展实际状况,学习中国图书馆学会成功经验,决定以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公开招募专家志愿者,以5-6年的时间,对全省基层图书馆业务骨干进行一次专业培训,以期提高陕西省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培训活动方式:采用志愿者行动方式。由学会在2011年第一季度,公开在全省图书馆界招募具有副教授/副研究馆员以上技术职务、具有教学或培训经验、掌握现代图书馆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比较好的志愿者作为培训授课志愿者教师。志愿者自愿报名,经过学会组织遴选。志愿者不领取任何活动报酬,自愿遵守各项活动纪律。

(2)培训活动组织:建议学会争取到省文化厅的支持,以文化厅的名义下发培训文件。由文化厅主管部门领导或学会常务理事会组成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学会秘书处负责活动的实施,学术研究委员会负责培训主题的选定和志愿者教学活动的协调,接受培训活动的市图书馆具体学员的组织与具体培训活动的组织。省文化厅负责承担活动中辅导教材编写及志愿者食宿与交通费用。参加培训学员的费用由各地自己解决。

(3)培训活动目标:争取在5-6年时间里,对全省10个地区的图书馆骨干进行一次全面的现代图书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训活动以地区为单位进行,个别有能力组织的县(区)视情况许可也可以安排。每年根据志愿者能力安排1-3次培训活动。

(4)培训活动内容:根据陕西图书馆发展实际情况确定4-5个培训主题,采取课堂讲授、师生交流、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培训活动形式。每次培训时间控制在3天以内。

4.组织高水平学术报告会

在2011年成功举办“图书馆2.0学术报告会”的经验指导下,应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强烈要求,决定以此模式形成学术活动制度,每年举办若干次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学术研究委员会拟利用部分重要国内图书馆界会议及活动在西安举行的机会,邀请部分国内高水平专家,举办若干次学术报告会或研讨班。初步计划:

(1)争取省文化厅支持,邀请国内著名图书馆专家,主要针对政府主管官员和公共图书馆馆长,举办一次《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标准》研讨班。

(2)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举办一次《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报告会。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教学案例

工学结合模式下探索把校企合作思政课的社会调查报告进行整合,做为思政课教学案例的运用,促使思政课教学生动灵活,形成思政课新视角来解读思政课的理论,较容易被高职学生所接受,明确自我职业规划,又可以使得思政课理论导引内化大学生的职业修养。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归类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政课社会调查涉及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指导思想、就业实习、合作形式等相关内容,需要师生、企业员工三者密切合作才能把社会调查报告实施,保证调查报告的质量。

1、校内调查报告:(1)访谈相关领导与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和校企合作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工学结合内容与形式、实施计划、试点班与非试点班的区别、注意事项、合作规模;同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工学结合模式的看法;(2)访谈校内实训企业,高职院校实训场地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了解校内实训状况、企业投资的设备、资金、合作情况,特别是校企合作冠名班级学生的校内实训与其他班级学生的差异,及其高职院校自身开办的企业公司对于学生实训的具体要求;

2、校外调查报告:校外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校企合作企业或其他非合作企业进行,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时间进行实地访谈,重点了解校企合作的实质内容、企业文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方式、毕业学生的表现、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不同企业的发展比较、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对国家时政的关注、企业的责任、企业的人才现状与需求、企业的生态环保理念、非合作企业与合作企业对学生实习、毕业的基本差异。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整合分析

校企合作调查报告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方面内容,通过调查报告内容的整合作为教学案例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融合汇通,形成思政课理论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深刻理解“怎样去利用现代技术和怎样同时能建立一个和现代技术相配的社会结构是两个不能分的问题”[1]。

1、经济方面。校企合作后与合作前效益状况各自对比,学生实习与就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储备的可持续发展,订单式或冠名班培养的学习技能带来的效益,校企合作与非合作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比,学校师资在企业的培训花费与企业对学校的投资费用,实习学生与毕业生的保险,合作企业的科研产出情况方面等。

2、政治方面。校企合作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关注,政府对校企合作和未合作的政策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分,企业支持地方建设的贡献,特别是涉及民族人数众多地方的服务理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等。

3、文化方面。校企合作的文化经营理念,学校的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职业素养在校企合作中的养成差异、技能文化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程度,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理念的养成,校企合作双方的人员派驻,学生与师傅技能文化对实践行为的理论支撑,校企合作对于实习生、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测评,规章制度的落实与完善等。

4、社会方面。校企合作展现的社会形象、学生就业质量、品牌示范效应、企业对学校的资助,如企业对高职生奖学金的设置、设备的更新、实训场地的扩容、学生技能的操练、合作双方负责人的敬业理念与责任意识、学校与企业的发展历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动力的制度保障等。

5、生态文明方面。校企合作的绿色发展理念、企业的环保责任状况,如施工现场的植被保护与周围环境的生态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校企合作课题的攻关,资源节约的制度落实,工作环境的生活舒适程度等。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与思考

调查报告内容需进行理性思考,运用思政课理论提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社会调研报告案例蕴含的思想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必将有助于推动师生之间教与学‘双主体’的双向互动”[2]。

1、加强思政课内容整合创新。调查报告案例依据思政课理论有所侧重,补充思政课的创新内容,显现思政课理论的深度与思政课内容基础的广度。

2、提升理论评判能力。把调查报告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讨论案例反映的社会现象,减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误差,强化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

3、增强聚合力。学生在讨论调查报告案例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法了解工学结合的实质,增强师生、学徒与师傅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调研情感。

4、教学方法灵活。通过结合调查报告案例的讲解,学生可在真实情境生活中了解社会与自我,呈现互动式民主教学,教学理论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5.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12篇

第二条本条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事农学、园艺、土肥、植保、农村能源和环保、农业教育培训与科普宣传、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农业遥感应用、水产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思想政治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并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第四条职称外(汉)语水平,符合自治区职称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

第五条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符合自治区职称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

第六条继续教育培训,符合自治区职称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

第七条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第八条高级农艺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农艺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2.在县及县以下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8年、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2年,取得农艺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

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对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并能解决农业生产中关键技术问题,具备指导农艺师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经历)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

1.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自治区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或攻关项目(课题)1项;主要参与地(厅)级重点科技攻关(推广)项目2项;县以下人员主持或主要参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项目2项,并得到地州市以上主管部门认可。

2.主要参与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项目3项以上。

3.承担编写本专业规划或调研报告3项以上。

4.辅导三门农业中等教育课程或承担农业技术培训,年辅导课程量满120学时。

5.解决本专业关键性技术问题。

(四)业绩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

1.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或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均为额定限额内);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获得者(地州市以上单位人员限前10名)。

2.参与自治区级以上攻关或重点推广(培训)项目1项;或完成地(厅)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项目2项,取得显著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有关部门认可。

3.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写国家或地方标准2项,或行业、企业标准、专业规划3项以上,并经有关部门颁布实施;或主要编写(翻译)出版农业培训教材1部或音、视频教材1部,并经自治区业务主管部门认可使用。

4.作为主要发明人或设计人,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实际中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5.县以下人员,主持引进、推广(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2项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五)著作论文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技术专著、培训教材、译著(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2.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或参加自治区级以上学术会议并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并经自治区同行业三名正高级专家鉴定、推荐。

3.县以下人员编写(翻译)出版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1部,每部本人撰写1万字以上。

4.县以下人员主持撰写本专业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已作为业绩成果的不能作为论文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等,被地州市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3篇。

第九条农艺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取得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4年以上。

2.中等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取得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技术规范与规程,具备指导助理农艺师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经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完成重点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工作,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

2.参与制定或实施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培训)等方案2项以上。

3.辅导两门农业中等教育课程或承担农业技术培训,年辅导量达到60学时。

4.参与编写本专业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四)业绩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

1.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地州市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完成地州市以上本专业推广项目1项,通过鉴定或验收。

3.参与编制技术规范、规程等1项;或作为主要参与者,编写(翻译)培训教材1部;或参与编译文字、音、视频教材1部,并经业务主管部门认可使用。

4.参与完成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

5.参与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试验研究报告、技术方案、调查报告等被采纳1项以上。

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上。

(五)著作论文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或参加学术讨论会并提交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并经同行三名高级专家鉴定、推荐。

2.县以下人员,参与撰写调查报告、试验报告、技术方案等2篇以上。

3.乡镇工作5年以上人员,撰写有一定价值的技术报告2篇以上,并经两名专家认可、推荐。

第十条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2.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3.中等专科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

能够掌握本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三)实践能力(经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工作。

2.能解决农业生产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般性技术问题。

3.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能进行一般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四)业绩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独立完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或试验技术报告。

2.独立设计过简单的试验示范方案;或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3.能为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提供技术资料。

(五)著作论文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应用型课程 “实训型”考试模式 市场调查与预测 品牌管理

一、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实施“实训型考试模式”的重大意义

1.有助于消除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传统考试方式的多种弊端

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传统考试方式存在多种弊端,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实施“实训型考试模式”尽管依然存在学生造假作弊的现象,但“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考前做小条,考中满篇抄,考后哈哈笑”、“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能促使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训练”等弊端已然消失。

2.科学的“实训型”考试模式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门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应用型课程的理论对实践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但如果学生没有亲身体会就难以认识到这门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实训型考试”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该门课程的实践,从而充分认识到该门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笔者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施行“实训型考试”之后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学生感觉这种考试方式使其充分认识到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对市场调研实践的指导意义”。

3.科学的“实训型”考试模式能够大力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传授的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科学的“实训型”考试模式能够大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据调查显示,笔者所教学生中90%的学生承认这种考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实践操作能力。近几年来,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实践操作能力太低,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学生的实习由于实习单位的“盈利与保密”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实训型考试”却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作用。

二、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实训型”考试模式的具体实施

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实训型”考试模式实行的是学生在“用中学、用中考、考中用”,的考试方式,是“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与教学进度相一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任课教师与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相关专家双重评定考试成绩的考试方式”。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其实施过程如下。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实训型考试模式过程依附于其教学过程,根据市场调研的程序分七步进行(如图1所示),由师生共同完成。

图1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创新模式过程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调研策划。包括调查主体和调查内容的确定,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方式的选择,调查样本的抽取,调查方法的确定,等等。

第二步,监督学生进行调查实施。教师监督学生运用前面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在所抽取的调查样本中进行实地的直接的调查。在这个阶段,可能部分学生由于认识不足或其他什么原因而偷懒耍滑,教师需要实时监督,千方百计地避免学生做假。

第三步,帮助学生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当学生调查结束后,传授了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理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整理分析方法对所收集起来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四步,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当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的理论讲授完毕后,就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整理分析的调查资料数据,运用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撰写一份结构完整、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提前把撰写调查报告的具体要求传达给每个学生。

第五步,引导学生预测未来趋势。当市场预测的所有理论学习结束后,教师引导每个学生反复比较每一种预测方法,然后根据此次预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最后运用所选择的预测方法根据前面调查所得的数据信息资料即已经撰写好的调查报告进行预测。

第六步,撰写预测报告。主要要求学生在分析预测过程、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将预测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七步,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考试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调研过程中的表现和最后附有调查问卷的调查报告及说明预测过程、方法、结果的预测报告进行评定。

很显然上述考试模式不是学期末进行的以“纸和笔”为主要工具的集中考试,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之中,是学生综合地充分运用所学的多项理论的实际训练型考试,并且可结合学生自身的需要,促使学生不仅是为了得高分,更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认真仔细地学习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实践。

以上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实训型考试过程,经管类专业其他应用型课程的“实训型考试模式”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实训型考试类似,是学生在“用中学、用中考、考中用”的考试方式,也是“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与教学进度相一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比如:《品牌管理》课程,如果实施“实训型考试”,其过程应该如图2所示。

与企业品牌管理的步骤即“品牌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相一致的品牌管理实训型考试模式的步骤(如图2所示),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图2 品牌管理课程实训型考试步骤

图2显示,品牌管理课程实训型考试过程是随着教学过程而一步一步地进行的。在开学之初,品牌管理课程老师将这种与传统考试方式截然不同的考试模式详细地介绍给学生,让所有学生充分了解这种特殊考试方式。然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共同进行一个又一个模块内容的实训,最后由教师以学生撰写的“制订品牌创造计划书、品牌设计样板、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书”等书面资料及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评定该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三、结语

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创新已经刻不容缓,运用“实训型”考试模式是最佳的考试创新模式之一,前文笔者论述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和《品牌管理》的“实训型”考试模式所遵循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完全可以运用于经管类专业所有的应用型课程的考试,具体实施实践步骤给予经管类专业的所有应用型课程的考试模式的改革创新巨大的启示。笔者提出的这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相关教师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地方高校学分制下考试模式研究.中国考试,2013(8).

[2]高歌.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多样化考试模式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技能训练;通信专业

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结合我院实训条件对实践环节的实验实训内容及模式作一些探讨,以期对今后的实践教学起到一些的促进作用。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是高职院校实践环节的主要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验证的一个途径,例如通过实验箱中实验模块的练习思考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技能训练是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尽快熟悉实际工作中的作业流程和工作场景。

一、实验教学

学生在校期间应首先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基础课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那么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是对知识点有一个概念或了解一些分析过程,这些知识零散的存在学生脑子里,学生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理解和融会贯通。那么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去验证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实现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充分掌握知识点。

传统的实验箱和常用仪表是职业院校实验设备的基本配置。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优势明显:

(1)实验可以伴随课堂教学进行,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理论与实际相促进,快速掌握理论知识。比如通信原理课程中的调制,如果仅从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调制原理,但是只是感性的认识,通过试验箱中的调制解调模块实验,学生能生动观察到调制过程的波形变化。

(2)实验内容丰富。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路综合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电子电路实验、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实验、电磁场实验。这些实验设备一次性投入可长期使用,作为学生基础实验设备性价比比较高。

(3)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学生通过这些基础实验,形象的了解到了书本上所讲知识原理,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今后的理论教学也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实验教学如何与理论教学完美结合是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理论与实验衔接要及时。在讲授完课程的某个知识点,要实时用实验去验证知识点,甚至可以先实验后理论。如果拖到后面有可能会人为造成学生知识体系混乱,不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实验内容要恰如其分。实验内容针对一些基本的原理展开,不求多,旨在帮学生理解知识点。如果实验内容过分多,对初学者是一种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3)实验教学要生动有趣。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有趣的应用,多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提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技能训练教学

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的理论以及实验验证之后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技能训练作为职业院校的特色环节,目的在于理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该教学环节一般放在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或顶岗实习前一学期。因此本教学环节与实际结合最为紧密,关系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是否合格。需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亲自动手。那么这就要求要有一整套的设备来保障学生的实训。

通信工程的实训设备的投入比较大,该环节在各院校通信专业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完整的实训机房;

(2)师资薄弱;

(3)技术要求高;

(4)设备更新换代快。

这些突出的问题长期制约职业院校通信专业的发展。目前我院通信专业在技能训练环节投入了一套联通公司赞助的华为公司生产的交换传输机房设备,以及与核心设备相关的下游设备如配线架、交接箱、分线盒、分光盒。通过这些3G设备系统可以充分帮助学生了解现今通信的过程。学生可以自己组建各种通信网,并从中了解各种网络传输技术及接入技术,掌握各种通信常用设备及仪器的使用,了解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营、测试、管理等,建立全程全网的概念。在实训教学中要注意以下环节:

(1)制定机房操作规程.规范的操作规程是通信机房必备的要素,保障机房的各项操作有序安全进行。

(2)通过课件结合实物介绍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技术指标,让学生了解设备的运行过程和采用的技术。

(3)通信常用工具的的练习,如光功率器、熔纤机等。

(4)传输介质的认知和接线的训练。

(5)跳线配线的练习。

(6)交换机数据的输入调试。

(7)模拟通信场景。通过这些让学生深入了解设备运行原理和通信行业的工作模式。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报告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心得体会。通过实验报告可以使学生对实验实训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实验实训内容,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资料的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结束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这是加强实践环节的重要一步。

四、计算机技术的培训

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技术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用到了CPU,存储器等。因此在通信技能训练时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包括硬件和软件。如果理论课程中的计算机知识讲解薄弱,那么应该在技能训练时,贯穿一些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以备学生更好学习。

五、结束语

通信专业实习实训是专业学习的关键一环,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方法改进对于促进专业建设至关重要,今后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得的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查志琴.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zl).

论文实训报告范文第15篇

传播过程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对于研究广告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意义,也成为广告活动研究的主要线索:广告者研究(控制研究)、广告受众与消费者研究(受众分析)、广告作品研究(内容分析)、广告媒介研究(媒介分析)、广告效果分析(效果分析)。传播学理论为广告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指引,本科阶段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传播学理论知识,它为广告学专业学生传播能力的提高打下了理论基础,也为广告学专业学生日后进一步深造和从事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广告学专业开设的传播学课程偏重于学理流派,偏重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旨在为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母机”。一方面,传播学理论课程的开设为培养广告学专业学生传播能力提供了理论素养,其基础作用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过多的理论讲授却容易使得传播学过于抽象和玄化。笔者认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外,广告学专业有必要加强操作性更强的传播技能知识的传授:(1)人际传播人际关系及其发展;友谊、情感、欺骗、冲突与人际关系;会谈的学问和技巧,如何应对招聘面试等。(2)小群体内的传播运用群体做决策、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技术;如何表达不同意见却又避免遭遇误解。(3)公共场合下的传播演讲者、听众与演讲主题研究;如何设计、组织和发表演讲。(4)企业组织内的传播企业新闻的采写;企业报刊的编排与设计;音视频产品的采集与制作;企业媒体的互动与融合问题。

Gamble夫妇是纽约大学的传播学博士,他们在纽约周边两所“级别不高”的文理学院担任传播学教授。美国的文理学院通常只培养本科生,教师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内外的教学与辅导上。200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Gamble夫妇的《有效传播》(CommunicationWorks),这本书主要用于为本科生开设“传播学概论”等课程,这本书自1984年问世以来就受到同行的肯定和读者的欢迎,清华出版社引进的是第7版。从这本传播学教科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体系,这与国内目前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广告学专业应该加强具体的传播工作技能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学习了传播学课程以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传播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传播工作能力,这应当成为传播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授课内容的安排有两种思路可供参考:(1)增设“传播技能与实务”课程,将授课内容集中安排到这门课程里讲授,并安排相关的训练。广告研究W8张8嚣A张《:(2)将授课内容分散安排到“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等课程里,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加以讲授和训练。

二、文案传播能力的培养

1.加强汉语教育

现在大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令人担忧,一方面,出于功利的考虑,大学生不得不对英语的学习投入大量的精力;一方面,大学里往往不再开设语文课程,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也普遍不够重视。很多时候人们可能会有一个误解,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汉语言难道还需要好好学习吗?学生也可能会想上了大学终于可以不再学习语文了,可以喘口气了。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苗头。我们看大学生写的毕业论文,错别字、病句连篇,这样的学生怎么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大学生呢?广告人从事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写作,比如广告策划工作需要撰写策划书,广告设计与制作需要撰写广告文案,广告媒体计划作业需要撰写媒体执行方案,等等。广告学专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写作就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从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夯实汉语基本功实在是一件大事。汉语言是我们写作的工具,汉语言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真正写好文章。应当培养学生树立母语写作光荣的思想,加大对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汉语言教育力度,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这是一个基础问题,基础打不牢,高楼大厦就不稳固,终究是要坍塌的。应该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文学作品赏析”等课程,最低程度上必须开设“现代汉语”课程,我们的写作还是采用现代汉语写作的多,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2.为什么要学习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是现代社会最成规模的职业化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总结提炼出了许多宝贵的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十分有利于广告文案写作的借鉴。新闻写作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的必备武器,也是现代人生命中无价的技能,是生存和竞争的需要。新闻写作具有提升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普遍价值。它首先是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还训练了公民的表达能力。新闻写作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它不喜欢形容词、副词和套话,它反对记者乱发议论,它强调事实的力量,它重视事件叙述、细节描写、直接引语撰写等技术,它强调新闻结构的灵活运用,追求传播的效率。写新闻容易,写出好新闻并不容易。像记者那样写作——用最普通的字词写作,质朴无华却又充满魅力,写得准确、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写得又快又好看!我相信,通过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像记者那样写作。新闻写作的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文章的写作上,可以很方便地迁移到广告写作上。一旦广告学专业学生掌握了新闻写作技能,等去掉了“镣铐”,“舞蹈”会跳得更好——广告写作会变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开设“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之前,非常有必要先开设“新闻写作”课程。培养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写作传播能力,也必须重视新闻写作技能的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

3.梳理广告文案写作课程内容体系

“广告文案写作”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核心传播能力的重要实务课程。目前一些广告文案写作教程中,“有的是注重纯理论介绍,很少广告案例,教师要到处寻找资料补充印证理论;有的是理论不足,堆砌案例,成了广告文案汇编;还有的是在广告文案写作教材中讲很多广告学概论的知识,如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受众心理等,冲淡了写作理论;有的大量引用国外案例,由于学生对国外市场和背景不了解,很难全面理解案例内容;有的把文案写作与广告创意糅在一起,不伦不类。”⑧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梳理出一个科学的内容体系,“广告文案写作”课程这样安排内容体系比较合适——广告文案写作概述、广告文案的语言、广告文案的构成、广告标题的写作、广告正文的写作、广告口号的写作、报刊广告文案写作、广播广告文案写作、电视广告文案写作、分类广告文案写作、系列广告文案写作。

4.少讲多练,注重写作实践

写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必须让学生明白写作实践本身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更为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要看学生到底写了些什么,能写出怎样的作品。写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多动笔多实践,少讲多练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容易有一个误解,觉得这个老师总让学生练习,是不是他讲不了写作课啊?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对于写作来讲,老师讲得再多,讲得再动听,如果学生的练习跟不上,是无论如何也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我们的写作课程主要的不是培养写作理论家,而是要培养笔杆子。美国西北大学Medill新闻学院一年级专业必修课“采访和写作”每周上两次课,每次课程3个学时,第一次课程讲授为主,第二次课程之前教师布置选题,学生到室外采访2个学时,回来完成写作。@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也可以参考美国同行的做法,更加灵活地展开教学,让学生多动笔多实践。还应该鼓励教师编写实践训练教程,现在的教材多侧重理论阐释,却在实践训练方面缺乏亮点。授课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编写更加实用的实践训练教程,这必将会大大提高广告学专业写作类课程的授课效果,有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文案传播能力。

三、媒体传播能力的培养:创办和运营模拟媒体

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离不开媒体渠道。认识媒体,熟悉媒体运作规律,提高运用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这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修炼的功课。创办并让学生去运营模拟媒体是培养学生媒体传播能力的有效方法。虽然学生可以去社会上的新闻媒体实习,但由于媒体不可控制,学生往往只能接触表面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操作却往往被隔离起来,一时很难起到操作训练的作用。这里讲的模拟媒体主要是指与国家正规媒体相对应的企业媒体和校园媒体,这类媒体主要用于组织范围内的传播,国家新闻出版和广电管理部门一般也不予正规审批。

1.企业媒体

由企业出资、专业教师参与创办企业媒体,在企业媒体的运作过程中教师发挥专业指导作用,掌握一定的自,并安排学生较为灵活地参与企业媒体运作实践。创办并参与运作企业媒体可以很好地锻炼师生的企业传播能力。企业是经济社会的主体力量,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职,企业传播技能的培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有必要多参与企业的传播实践,这是有效提高广告学专业师生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唐山学院广告学专业2009年5月与唐山福星公寓合作,创办了《福星人》;2011年3月与大唐鼎旺集团合作,创办了《大唐鼎旺》。我们在这两份企业报纸的创办和运作中均发挥了专业主导作用,进行的是深度合作,从办报方针的确定、编排思想的确定、通讯员的培训到稿件采写、摄影、编辑修改、版面设计、广告制作,参与办报的广告学专业师生均是全身心投入,从中体验了许多,也提高了许多。参与者同时初步尝试了企业报与企业网站的媒体互动与融合,在运作企业报的同时也将报纸上的稿件到企业网站上,并把《大唐鼎旺》做成电子报与纸质媒体同步发行,只要是可以上网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电子报纸,这就扩大了企业报的传播范围,也提高了传播的效率,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